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柔度计算

柔度计算

柔度计算
柔度计算

第二节压杆件的临界应力

一、临界应力

设压杆的横截面面积为A,则压杆的临界应力为

将压杆截面的惯性半径

代入上式得

上式称为压杆临界应力欧拉公式,其中λ称为压杆的柔度。

二、欧拉公式的适用范围

欧拉公式只有压杆的临界应力不超过材料的比例极限时才成立,即材料处于弹性变形范围

上式表明,欧拉公式的适用范围是压杆的柔度必需大于最小柔度λp即,满足这一条件的压杆称为大柔度杆(或细长压杆)。

三、超过比例极限时的临界应力

工程中中有许多压杆,其柔度λ往往小于λp,这类压杆称为中、小柔度杆。其常用抛物线公式,即对于钢材

对于铸铁

四、临界应力总图

压杆的临界应力是其柔度λ的函数,其函数图象称为临界应力总图。如下Q235钢的临界应力总图

其中临界应力公式分界点为

——应用欧拉公式

工程上以λc作为分界点,这是由于在实际工程中,压杆所受的压力

存在偏心等缘故。

螺栓组受力分析与计算..

螺栓组受力分析与计算 一.螺栓组联接的设计 设计步骤: 1.螺栓组结构设计 2.螺栓受力分析 3.确定螺栓直径 4.校核螺栓组联接接合面的工作能力 5.校核螺栓所需的预紧力是否合适 确定螺栓的公称直径后,螺栓的类型,长度,精度以及相应的螺母,垫圈等结构尺寸,可根据底板的厚度,螺栓在立柱上的固定方法及防松装置等全面考虑后定出。 1. 螺栓组联接的结构设计 螺栓组联接结构设计的主要目的,在于合理地确定联接接合面的几何形状和螺栓的布置形式,力求各螺栓和联接接合面间受力均匀,便于加工和装配。为此,设计时应综合考虑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联接接合面的几何形状通常都设计成轴对称的简单几何形状,如圆形,环形,矩形,框形,三角形等。这样不但便于加工制造,而且便于对称布置螺栓,使螺栓组的对称中心和联接接合面的形心重合,从而保证接合面受力比较均匀。 2)螺栓的布置应使各螺栓的受力合理。对于铰制孔用螺栓联接,不要在平行于工作载荷的方向上成排地布置八个以上的螺栓,以免载荷分布过于不均。当螺栓联接承受弯矩或转矩时,应使螺栓的位置适当靠近联接接合面的边缘,以减小螺栓的受力(下图)。如果同时承受轴向载荷和较大的横向载荷时,应采用销,套筒,键等抗剪零件来承受横向载荷,以减小螺栓的预紧力及其结构尺寸。 接合面受弯矩或转矩时螺栓的布置

3)螺栓排列应有合理的间距,边距。布置螺栓时,各螺栓轴线间以及螺栓轴线和机体壁间的最小距离,应根据扳手所需活动空间的大小来决定。扳手空间的尺寸(下图)可查阅有关标准。对于压力容器等紧密性要求较高的重要联接,螺栓的间距t0不得大于下表所推荐的数值。 扳手空间尺寸 螺栓间距t0 注:表中d为螺纹公称直径。 4)分布在同一圆周上的螺栓数目,应取成4,6,8等偶数,以便在圆周上钻孔时的分度和画线。同一螺栓组中螺栓的材料,直径和长度均应相同。 5)避免螺栓承受附加的弯曲载荷。除了要在结构上设法保证载荷不偏心外,还应在工艺上保证被联接件,螺母和螺栓头部的支承面平整,并与螺栓轴线相垂直。对于在铸,锻件等的粗糙表面上应安装螺栓时,应制成凸台或沉头座(下图1)。当支承面为倾斜表面时,应采用斜面垫圈(下图2)等。

Excel数组公式在区分度计算中的应用 excel公式计算

excel公式计算 Excel数组公式在区分度计算中的应用摘要本文通过对区分度概念及其计算方法的分析,提出了一个使用Excel数组来进行区分度运算的公式。该公式适用于任意考生人数的试题区分度计算,具有较强的通用性。关键词区分度 Excel数组公式计算[文献标识码] A [中图分类号] G424.74 On the Application of Excel Array Formula to Calculate The Distinction Degree Tao ying1 Lin Peiyan 2 12(Zhejiang Medical College, Hangzhou 310053,China) (Zhejiang Medical College, Hangzhou 310053,China) Abstract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distinction degree conception and its calculation method, this thesis puts forward a formula that adopts Excel array to calculate the distinction degree. As the formula is applicable to calculate the test paper distinction degree for any number of students, it can be widely used. Keywords Distinction Degree Excel Array Formula Calculate 0 引言我们常常要对教学质量进行评估,目前普遍采用的手段是考试,通过考试卷面成绩来衡量教学质量的高低。为此,我们必须对试卷进行综合分析,使试卷能准确、全面、科学地反映考生的实际情况。 1 区分度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1.1 区分度的概念试题质量分析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区分度。所谓区分度是指试题对不同考生的知识、能力水平的鉴别程度[1]。如果试卷中的试题使水平高的考生都答对,而使水平差的考生都答错,那么该试题的区分能力就强。 1.2 区分度的计算方法一般我们以考生在一份试卷中各题的总分作为其实际水平指标,用各人该题的得分与各人总分之间的相关系数来计算考试中某一题的区分度,即式(1)。 ???xy??x?y ?n?x???x???n?y???y??niiii2222iiii(1) 其中,xi为某题各人得分,yi 为各人总分,n为考生总人数。γ的值域为:0≤γ≤1,γ的值越大,表示区分度越高;γ=0时,表示试题与考生学习水平无关;γ=1时,表示试题能把考生的学习水平完全区分开来。国外一般认为γ值在0.40以上时,该试题是优秀的试题; 0.30~0.39时为良好的试题; 0.20~0.29时为合格试题;0.19以下为不合格试题[2]。因此,我们可以根据区分度越高试题质量越好的原则来组织和分析试卷。然而,式(1)的运算过程过于复杂,在实际工作中我们通常采用以下方法来对区分度(记为D)进行计算,具体步骤如下[2]:。1将全体考生总分从高到低顺序排列;。2按试卷一定比例(一般采用25%、27%两种比例)划分高分组和低分组,即从最高分开始向下取25%(或27%)为高分组(H),从最低分开始向上取25%(或27%)为低分组(L);。3分别求出高分组和低分组中该题得分率,即P?xH和P?xL(其中xH为高分组的该题平均分,xL为低分组的该题平均LH??分,?为该题的满分值); 4算出该题的区分度,即式(2)。。D?PH?PL?例如,根据式(2)求得表1中的区分度为: xH?xL? (2) D?0.886?0.623?88.63?62.25?0.263 100表 1 考试成绩分组表序号高分组成绩序号中间组成绩1 序号中间组成绩2 序号低分组成绩ω 1 93 9 74.5 17 68.5 23 65 2 3 4 5 89 13 73 21 66 27 63 6 7 8 85 16 92.5 90.5 89.5 10 74.5 18 68 24 65 11 74 19 67 25 65 12 74 20 66 26 64 100 88.63 0.886 62.25 0.623 85 85 14 15 71 70 69.5 22 66 30 55 28 29 62 60 xH PH xL PL 利用式(2)进行区分度计算,运算过程相对较为简单,但是需要我们对每道试题得分进行手动分组,再逐个计算,这显然造成时间上的严重浪费。因此,若能有一个更加简便的方法来实现对区分度的快速计算,那就可以大大提高试卷质量分析的效率。 2 利用Excel数组公式简化区分度计算 Excel中有这样一种公式,它可以比普通计算公式更快速地得到用户所需要的各种数据结果,这种公式就是数组公式。其最大的优点在于[3]:当用户需要对一组或多组数据进行重复计算时,只需要进行简单的设置就可以得到所需要的计算结果。下面本文将详细介绍利用数组公式来实现区分度快速计算的方法。 2.1 准备数据在Excel中建立两张工作表,表名设为“分析表”和“成绩”,在“分析表”中建立如图1所示的试卷情况分析表,在“成绩”表第一行建立字段名“学号”、“各题满分值”、“题

对拉螺栓力学性能表 强度计算公式.

对拉螺栓力学性能表强度计算公式(穿墙螺丝) 作者:建材租赁来源:穿墙螺丝日期:2011-5-14 14:10:04 人气:1693 导读:对拉螺栓(穿墙螺丝)力学性能表,强度计算公式,力学性能验算。 1.对拉螺栓(穿墙螺丝)力学性能表 螺栓直径(mm螺纹内径(mm净面积(mm2重量(kg/m容许拉力(N M12 M14 M16 9.85 11.55 13.55 76 105 144 0.89 1.21 1.58 12900 17800 24500 M18 M20 M22 14.93 16.93 18.93 174 225 282 2.00 2.46 2.98 29600 38200 47900 2.强度验算 已知2[100×50×3.0 冷弯槽钢 强度满足要求。

(二挠度验算 验算挠度时,所采用的荷载,查表得知仅采用新浇混凝土侧压力的标准荷载(F。 所以: 已知 钢楞容许挠度按表。 挠度满足要求。 二、主钢楞验算 (一强度验算 1.计算简图 2.荷载计算 P为次钢楞支座最大反力(当次钢楞为连续梁端已含反力为、中跨反力为0.5ql,所以,0.6+0.5。 3.强度验算 强度不够,为此应采取下列措施之一: (1 加大钢楞断面,再进行验算; (2 增加穿墙螺栓,在每个主次钢楞交点处均设穿墙螺栓,则主钢楞可不必再验算。 例3:已知混凝土对模板的侧压力为F=30kN/m2,对拉螺栓间距,纵向、横向均为0.9m,选用M16穿墙螺栓,试验算穿墙螺栓强度是否满足要求。

[解] 满足要求。 对拉螺栓(穿墙螺丝)力学性能表 螺栓直径(mm螺纹内径(mm净面积(mm2重量(kg/m容许拉力(N M12 M14 M16 9.85 11.55 13.55 76 105 144 0.89 1.21 1.58 12900 17800 24500 M18 M20 M2214.93 16.93 18.93 174 225 282 2.00 2.46 2.98 29600 38200 47900

M 螺栓计算

经计算在8级风力下单位屏所受的风压为: w s =×=m 2 预埋螺栓应力计算 (1)柱脚连接处水平方向的风荷载产生的弯矩值计算 M s =1/2w s h 2l 预埋螺栓拉应力计算 F=M s /c/2 其中:h 为隔音屏障高度; l 为隔音屏障一单元长度; c 为受拉区的螺栓力臂长度。 计算结果 M s =×××=?m F=2= N 1)、抗剪验算:查规范可知,级承压型高强螺栓抗剪承载力设计强度b c f =140MPa ,螺栓承压连接板为厚钢板,钢材为Q235钢,承压强度设计值a 305f b c MP =,则单个螺栓承载力设计值取下列三式中最小值: KN A N 35.49140*5.352f *b v e b v === KN N 524.90053*14*2.21f *t *d b c b c ===; 83 .7163.204*3.0*9.0*3.1*u *9.0*3.1b v ===P N 1.30.9 1.30.90.3681239b v N P KN μ=???=???=; 式中:b v N ------- 承压型高强螺栓剪力设计值; b c N ------- 连接钢板承压强度设计值; t-------- 连接钢板厚度; P -------- 摩擦型高强螺栓预拉力值, KN A P 63.2045.352*860*675.0*f 675.0e y ===; e A ------------ M24螺栓有效面积。 单个螺栓设计最大抗剪承载力 KN F KN N 1735.49v b v =>=,符合要求。 F v ---------受力螺栓设计剪力。 单个螺栓的受拉承载力设计值按下式计算: b b t e t N A f ψ= b t N ------ 高强度螺栓拉力设计值 ψ------- 高强度螺栓直径对承载力的影响系数,当螺栓直径小于30mm 时, 取,当螺栓直径大于30mm 时,取, e A ------ M24螺栓有效面积= mm2,螺栓有效直径= mm b t f ----- 抗拉强度设计值,按倍屈服值取480Mpa ; 单个螺栓受拉承载力设计值: KN F KN A N 7.72.169480*5.352*0.1f t b t e b t =≥===ψ; F t ------ 液压爬模受力螺栓设计拉力。 受力螺栓的荷载点距屏体面为:L=14/2=7mm;弯矩作用在主平面,螺栓承受静力荷载或间接承受动力荷载,按下式计算: b X t X M F f A W γ+≤ 式中,X M ----- 最大弯矩,Mx=Fy*L=34*103 *=·m ; X γ----- 截面塑性发展系数,查表可知:X γ= W------ 按受压确定的抵抗矩,33 3 m m 95.93432 2.21*14.332d ===πW ; 则 MPa MPa W M A F 480973.233133.21284.2195 .934*2.12380005.3527700x x ≤=+=+=+γ ,满足要求。 F V ------液压爬模受力螺栓设计荷载,经计算受力螺栓满足要求。

试卷难度、区分度的计算方法

试卷难度、区分度计算方法 一、难度计算 1、难度:指题目的难易程度,或说测验的难易程度,常以试题的通过率作为难度的指标。 难度值在0至1之间。P>0.8试题太易;P<0.2时,试题太难。一份试卷应该由不同难度按一定比例组成。一般地说,P>0.8 、P<0.2的试题各占10%;P=0.2~0.4,和P=0.6~0.8的试题各占20%;P>0.4、P<0.6的中等难度试题应占60%。整套试卷平均难度在0.4~0.6之间。 2、计算方法 (1)客观性试题难度P(这时也称通过率)计算公式: P=k/N(k为答对该题的人数,N为参加测验的总人数) (2)主观性试题难度P计算公式: P=X/M(X为试题平均得分;M为试题满分) (3)适用于主、客观试题的计算公式: P=(P H+P L)/2(P H、P L分别为试题针对高分组和低分组考生的难度值)在大群体标准化中,此法较为方便。具体步骤为:①将考生的总分由高至低排列;②从最高分开始向下取全部试卷的27%作为高分组;③从最低分开始向上取全部试卷的27%作为低分组;④按上面的公式计算。 例1:一次物理测试中,在100名学生中,高低分组各有27人,其中高分组答对第一题有20人,低分组答对第一题的有5分,这道题的难度为: P H=20/27=0.74 P L=5/27=0.19 P=(0.74+0.19)/2=0.47 整个试卷的难度等于所有试题难度之平均值(包括主、客观试题)。 二、区分度的计算 1、区分度:指测验对考生实际水平的区分程度或鉴赏能力。它是题目质量和测验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一般要求试题的区分度在0.3以上。 区分度D在-1至+1之间。D≥0.4时,说明该题目能起到很好的区分作用;D≤0.2时,说明该题目的区分性很差。D值为负数时,说明试题或答案有问题。 2、计算方法 (1)客观性试题区分度D的计算公式 D=P H-P L(P H、P L分别为试题高分组和低分组考生的难度值) P H、P L的计算方法同上。 例2 一次物理测试中,在100名学生中,高低分组各有27人,其中高分组答对第一题有20人,低分组答对第一题的有5分,这道题的区分度为: D=P H-P L=0.74-0.19=0.55 (2)主观试题(非选择题)区分度D的计算公式 D=(X H-X L)/N(H-L) (X H表示接受测验的高分段学生的总得分数,X L表示接受测验的低分段学生的总得分数,N表示接受测验的学生总数,H表示该题的最高得分,L表示该题的最低得分。)整个试卷的区分度,是所有试题区分度的平均值。

如何计算一份试卷的难度与区分度

如何计算一份试卷的难度与区分度(2010-05-09 19:18:44)转载标签:杂谈 如何计算一份试卷的难度与区分度 发表于:05-03 14:23 | 分类:个人日记阅读:(1) 评论:(0) 如何计算一份试卷的难度与区分度如何计算试卷的难度和试卷的区分度。 1、难度的计算 (1)难度是指正确答案的比例或百分比。这个统计量称为试题的难度或容易度。难度一般用字母P表示,P越大表示试题越简单,P越小表示试题越难。试题要有梯度,因此各试题的难度应有不同,这是命制试题时要加以特别考虑的。 (2)计算公式:P=平均分/满分值例如:第一题平均分为分,此题的满分值为10分,则第一题的难度P=÷10=例:第1小题选择题满分是4分,全班50名学生中有20名学生答对,则第1小题的难度为,P=正确答案的比例或百分比=20÷50=或平均分=4×20÷50==平均分÷满分值=÷4= (3)关于难度的几个问题难度水平的确定是为了筛选题目。平时测验难度要利于学生的学习,但一定的难度能增加区分度,这对全面了解、掌握学生学习情况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难度水平的确定要考虑及格率,防止损伤学困生的自尊心。难度水平的确定要考虑对分数分布的影响,一般以偏正态分布为前提,有时偏正态分布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2、区分度的计算区分度是指试题对被试者情况的分辨能力的大小。一般在-1~+1之间,值越大区分度越好。试题的区分度在以上表明此题的区分度很好,~表明此题的区分度较好,~表明此题的区分度不太好需修改,以下表明此题的区分度不好应淘汰。计算区分度的方法很多,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对同一个试题的考试成绩采用不同的方法所得到的区分度的值是不同的。 我们可以使用下面的两种方法计算区分度: (1)先将分数排序,P1=27﹪高分组的难度,P2= 27﹪低分组的难度区分度D =P1-P2或区分度D = (27﹪高分组的平均分-27﹪低分组的平均分)÷满分值 (2)利用积差系数r 计算区分度D当两个变量都是正态连续变量,而且两者之间呈线性关系,表示这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成为积差相关。积差相关的使用条件a、两个变量都是由测量获得的连续性数据。如百分制分数。b、两个变量的总体都呈正态分布,或接近正态分布,至少是单峰对称的分布。c、必须是成对的数据,而且每对数据之间是相互独立的。d 、两个变量之间呈线性关系。积差相关系数r的计算在计算机上是很容易进行的。积差相关系数r的公式如下:r=(无法显示)原谅!下面我们利用Excel表来演示一下具体的操作方法。 3、试卷分析的几个特殊问题(1)选择题反应模式分析。即:被试者对备选答案的反应情况。若备选答案应选项被全体应试者所选,题过易或有某种暗示;若未被一人所选,题太难;若干扰项无一人所选,说明迷惑性不足,若全体学生同选一个干扰项,可能定错了答案,也可能教学出了问题。若高分组答案集中在两个答案上,且选择率相近,说明可能有两个答案或另一个答案也有道理。若高分组与低分组选择选项接近或稍低。说明该题与被试水平无关。若题目未答人数太多,或选择所有备选答案人数相近,说明题目过难或题目本身出错,被试无法解答或凭猜测作答。 试卷分析的四个度:难度、区分度、信度、效度 一、难度是指试题的难易程度,它是衡量试题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参数,它和区分度共同影响并决定试卷的鉴别性。一般认为,试题的难度指数在-之间比较合适,整份试卷的平均难度最好在左右,高于和低于的试题不能太多。 1、难度的两种定义: (1)P=1—x/w x为某题得分的平均分数,w为该题的满分。这种定义法,难度值小时表明试题容易,值大时表明试题难,最小值为0,最大值为1。

(整理)压杆稳定计算.

第16章压杆稳定 16.1 压杆稳定性的概念 在第二章中,曾讨论过受压杆件的强度问题,并且认为只要压杆满足了强度条件,就能保证其正常工作。但是,实践与理论证明,这个结论仅对短粗的压杆才是正确的,对细长压杆不能应用上述结论,因为细长压杆丧失工作能力的原因,不是因为强度不够,而是由于出现了与强度问题截然不同的另一种破坏形式,这就是本章将要讨论的压杆稳定性问题。 当短粗杆受压时(图16-1a),在压力F由小逐渐增大的过程中,杆件始终保持原有的直线平衡形式,直到压力F达到屈服强度载荷F s(或抗压强度载荷F b),杆件发生强度破坏时为止。但是,如果用相同的材料,做一根与图16-1a所示的同样粗细而比较长的杆件(图16-1b),当压力F比较小时,这一较长的杆件尚能保持直线的平衡形式,而当压力F逐渐增大至某—数值F1时,杆件将突然变弯,不再保持原有的直线平衡形式,因而丧失了承载能力。我们把受压直杆突然变弯的现象,称为丧失稳定或失稳。此时,F1可能远小于F s(或F b)。可见,细长杆在尚未产生强度破坏时,就因失稳而破坏。 图16-1 失稳现象并不限于压杆,例如狭长的矩形截面梁,在横向载荷作用下,会出现侧向弯曲和绕轴线的扭转(图16-2);受外压作用的圆柱形薄壳,当外压过大时,其形状可能突然变成椭圆(图16-3);圆环形拱受径向均布压力时,也可能产生失稳(图16-4)。本章中,我们只研究受压杆件的稳定性。

图16-3 所谓的稳定性是指杆件保持原有直线平衡形式的能力。实际上它是指平衡状态的稳定性。我们借助于刚性小球处于三种平衡状态的情况来形象地加以说明。 第一种状态,小球在凹面内的O点处于平衡状态,如图16-5a所示。先用外加干扰力使其偏离原有的平衡位置,然后再把干扰力去掉,小球能回到原来的平衡位置。因此,小球原有的平衡状态是稳定平衡。 第二种状态,小球在凸面上的O点处于平衡状态,如图16-5c所示。当用外加干扰力使其偏离原有的平衡位置后,小球将继续下滚,不再回到原来的平衡位置。因此,小球原有的干衡状态是不稳定平衡。 第三种状态,小球在平面上的O点处于平衡状态,如图16-5b所示,当用外加干扰力使其偏离原有的平衡位置后,把干扰力去掉后,小球将在新的位置O1再次处于平衡,既没有恢复原位的趋势,也没有继续偏离的趋势。因此。我们称小球原有的平衡状态为随遇平衡。 图16-5 图16-6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认识到,为了判别原有平衡状态的稳定性,必须使研究对象偏离其原有的平衡位置。因此。在研究压杆稳定时,我们也用一微小横向干扰力使处于

摩擦型高强螺栓的计算方式

第三章连接返回 §3-6 高强度螺栓连接的构造和计算 高强度螺栓连接的工作性能和构造要求 一、高强度螺栓连接的工作性能 1、高强度螺栓的抗剪性能 由图中可以看出,由于高强度螺栓连接有较大的预拉力,从而使被连板叠中有很大的预压力,当连接受剪时,主要依靠摩擦力传力的高强度螺栓连接的抗剪承载力可达到1点。通过1点后,连接产生了滑解,当栓杆与孔壁接触后,连接又可继续承载直到破坏。如果连接的承载力只用到1点,即为高强度螺栓摩擦型连接;如果连接的承载力用到4点,即为高强度螺栓承压型连接。 2、高强度螺栓的抗拉性能 高强度螺栓在承受外拉力前,螺杆中已有很高的预拉力P,板层之间则有压力C,而P与C维持平衡(图)。当对螺栓施加外拉力N t,则栓杆在板层之间的压力未完全消失前被拉长,此时螺杆中拉力增量为ΔP,同时把压紧的板件拉松,使压力C减少ΔC(图)。 计算表明,当加于螺杆上的外拉力N t为预拉力P的80%时,螺杆内的拉力增加很少,因此可认为此时螺杆的预拉力基本不变。同时由实验得知,当外加拉力大于螺杆的预拉力时,卸荷后螺杆中的预拉力会变小,即发生松弛现象。 但当外加拉力小于螺杆预拉力的80%时,即无松弛现象发生。也就是说,被连接板件接触面间仍能保持一定的压紧力,可以假定整个板面始终处于紧密接触状态。但上述取值没有考虑杠杆作用而引起的撬力影响。实际上这种杠杆作用存在于所有螺栓的抗拉连接中。研究表明,当外拉力N t≤时,不出现撬力,如图所示,撬力Q大约在N t达到时开始出现,起初增加缓慢,以后逐渐加快,到临近破坏时因螺栓开始屈服而又有所下降。 由于撬力Q的存在,外拉力的极限值由N u下降到N'u。因此,如果在设计中不计算撬力Q,应使N≤;或者增大T形连接件翼缘板的刚度。分析表明,当翼缘板的厚度t1不小于2倍螺栓直径时,螺栓中可完全不产生撬力。实际上很难满足这一条件,可采用图所示的加劲肋代替。 在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中,由于高强度螺栓连接受拉时的疲劳强度较低,每个高强度螺栓的外拉力不宜超过。 当需考虑撬力影响时,外拉力还得降低。 二、高强度螺栓连接的构造要求

试卷难度区分度的计算方法

试卷难度、区分度的计算方法 一、难度计算 1、难度:指题目的难易程度,或说测验的难易程度,常以试题的通过率作为难度的指标。 难度值在0至1之间。P>0.8试题太易;P<0.2时,试题太难。一份试卷应该由不同难度按一定比例组成。一般地说,P>0.8 、P<0.2的试题各占10%;P=0.2~0.4,和P=0.6~0.8的试题各占20%;P>0.4、P<0.6的中等难度试题应占60%。整套试卷平均难度在0.4~0.6之间。 2、计算方法 (1)客观性试题难度P(这时也称通过率)计算公式:P=k/N(k为答对该题的人数,N为参加测验的总人数) (2)主观性试题难度P计算公式: P=X/M(X为试题平均得分;M为试题满分) (3)适用于主、客观试题的计算公式: P=(PH+PL)/2(PH、PL分别为试题针对高分组和低分组考生的难度值) 在大群体标准化中,此法较为方便。具体步骤为:①将考生的总分由高至低排列;②从最高分开始向下取全部试卷的27%作为高分组;③从最低分开始向上取全部试卷的27%作为低分组;④按上面的公式计算。

例1:一次物理测试中,在100名学生中,高低分组各有27人,其中高分组答对第一题有20人,低分组答对第一题的有5人,这道题的难度为: PH=20/27=0.74 PL=5/27=0.19 P=(0.74+0.19)/2=0.47 整个试卷的难度等于所有试题难度之平均值(包括主、客观试题)。 二、区分度的计算 1、区分度:指测验对考生实际水平的区分程度或鉴赏能力。它是题目质量和测验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一般要求试题的区分度在0.3以上。 区分度D在-1至+1之间。D≥0.4时,说明该题目能起到很好的区分作用;D≤0.2时,说明该题目的区分性很差。D值为负数时,说明试题或答案有问题。 2、计算方法 (1)客观性试题区分度D的计算公式 D=PH-PL(PH、PL分别为试题高分组和低分组考生的难度值)PH、PL的计算方法同上。 例2 一次物理测试中,在100名学生中,高低分组各有27人,其中高分组答对第一题有20人,低分组答对第一题的有5人,这道题的区分度为: D=PH-PL=0.74-0.19=0.55 (2)主观试题(非选择题)区分度D的计算公式

如何计算一份试卷的难度与区分度

如何计算一份试卷地难度与区分度( )转载标签:杂谈 如何计算一份试卷地难度与区分度 发表于:分类:个人日记阅读:() 评论:() 如何计算一份试卷地难度与区分度如何计算试卷地难度和试卷地区分度. 、难度地计算 ()难度是指正确答案地比例或百分比.这个统计量称为试题地难度或容易度.难度一般用字母表示,越大表示试题越简单,越小表示试题越难.试题要有梯度,因此各试题地难度应有不同,这是命制试题时要加以特别考虑地. ()计算公式平均分满分值例如:第一题平均分为分,此题地满分值为分,则第一题地难度÷例:第小题选择题满分是分,全班名学生中有名学生答对,则第小题地难度为,正确答案地比例或百分比÷或平均分×÷平均分÷满分值÷ ()关于难度地几个问题难度水平地确定是为了筛选题目.平时测验难度要利于学生地学习,但一定地难度能增加区分度,这对全面了解、掌握学生学习情况有十分重要地作用.难度水平地确定要考虑及格率,防止损伤学困生地自尊心.难度水平地确定要考虑对分数分布地影响,一般以偏正态分布为前提,有时偏正态分布更能激发学生地学习积极性、区分度地计算区分度是指试题对被试者情况地分辨能力地大小.一般在~之间,值越大区分度越好.试题地区分度在以上表明此题地区分度很好,~表明此题地区分度较好,~表明此题地区分度不太好需修改,以下表明此题地区分度不好应淘汰.计算区分度地方法很多,特别需要注意地是对同一个试题地考试成绩采用不同地方法所得到地区分度地值是不同地. 我们可以使用下面地两种方法计算区分度: ()先将分数排序,﹪高分组地难度,﹪低分组地难度区分度-或区分度(﹪高分组地平均分-﹪低分组地平均分)÷满分值 ()利用积差系数计算区分度当两个变量都是正态连续变量,而且两者之间呈线性关系,表示这两个变量之间地相关成为积差相关.积差相关地使用条件、两个变量都是由测量获得地连续性数据.如百分制分数.、两个变量地总体都呈正态分布,或接近正态分布,至少是单峰对称地分布.、必须是成对地数据,而且每对数据之间是相互独立地. 、两个变量之间呈线性关系. 积差相关系数地计算在计算机上是很容易进行地.积差相关系数地公式如下:(无法显示)原谅!下面我们利用表来演示一下具体地操作方法.、试卷分析地几个特殊问题()选择题反应模式分析.即:被试者对备选答案地反应情况.若备选答案应选项被全体应试者所选,题过易或有某种暗示;若未被一人所选,题太难;若干扰项无一人所选,说明迷惑性不足,若全体学生同选一个干扰项,可能定错了答案,也可能教学出了问题.若高分组答案集中在两个答案上,且选择率相近,说明可能有两个答案或另一个答案也有道理.若高分组与低分组选择选项接近或稍低.说明该题与被试水平无关.若题目未答人数太多,或选择所有备选答案人数相近,说明题目过难或题目本身出错,被试无法解答或凭猜测作答. 试卷分析地四个度:难度、区分度、信度、效度 一、难度是指试题地难易程度,它是衡量试题质量地一个重要指标参数,它和区分度共同影响并决定试卷地鉴别性.一般认为,试题地难度指数在-之间比较合适,整份试卷地平均难度最好在左右,高于和低于地试题不能太多. 、难度地两种定义: ()—为某题得分地平均分数,为该题地满分.这种定义法,难度值小时表明试题容易,值大时表明试题难,最小值为,最大值为. ()这种定义法,难度值小时表明试题难,值大时表明试题容易,最小值为,最大值为. 、难度地计算:

螺栓抗拉承载力计算

螺栓抗拉承载力计算 首先,纠正一下,楼主的问题应当是:螺栓抗拉承载力计算。 简单说,强度是单位面积的承载力,是一个指标。 公式: 承载力=强度x 面积; 螺栓有螺纹,M24螺栓横截面面积不是24直径的圆面积,而是353平方毫米,称之为有效面积. 普通螺栓C级(4.6和4.8级)抗拉强度是170N/平方毫米。 那么承载力就是:170x353=60010N. 换算一下,1吨相当于1000KG,相当于10000N,那么M24螺栓也就是可以承受约6吨的拉力。 螺栓有效面积可以从五金手册或钢结构手册查,强度指标可以从相关钢结构手册或规范查。当然这些也可以从网上查. 焊缝的抗拉强度计算公式比较简单 许用应力乘焊接接头系数在乘焊缝面积除以总面积,这就是平均焊接抗拉强度 抗拉强度与伸长率计算 公称直径为$7.0mm,其最大拉伸力为22。4KN,其断后标距为76.10mm,计算它的抗拉强度与身长率~!] 抗拉强度=拉力值/实际横截面面积 伸长率=(断后标距-标距)/标距*100% 抗拉强度Rm=22.4/(3.14*3.5*3.5)*10000=713.38MPa,修约后=715MPa 延伸A=(76.1-70)/70=8.71% ,修约后=8.5% 修约规则<0.25 约为0 ≥0.75约为1 ≥0.25且小于0.75约为0.5 请问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有什么区别? 抗拉强度: 当钢材屈服到一定程度后,由于内部晶粒重新排列,其抵抗变形能力又重新提高,此时变形虽然发展很快,但却只能随着应力的提高而提高,直至应力达最大值。此后,钢材抵抗变形的能力明显降低,并在最薄弱处发生较大的塑性变形,此处试件截面迅速缩小,出现颈缩现象,直至断裂破坏。钢材受拉断裂前的最大应力值(b点对应值)称为强度极限或抗拉强度

螺栓强度计算

第三章 螺纹联接(含螺旋传动) 3-1 基础知识 一、螺纹的主要参数 现以圆柱普通螺纹的外螺纹为例说明螺纹的主要几何参数,见图3-1,主要有: 1)大径d ——螺纹的最大直径,即与螺纹牙顶重合的假想圆柱面的直径,在标准中定为公称直径。 2)小径1d ——螺纹的最小直径,即与螺纹牙底相重合的假想圆柱面的直径,在强度计算中常作为螺杆危险截面的计算直径。 3)中径2d ——通过螺纹轴向界面内牙型上的沟槽和突起宽度相等处的假想圆柱面的直径,近似等于螺纹的平均直径,2d ≈ 11 ()2 d d +。中径是确定螺纹几何参数和配合性质的直径。 4)线数n ——螺纹的螺旋线数目。常用的联接螺纹要求自锁性,故多用单线螺纹;传动螺纹要求传动效率高,故多用双线或三线螺纹。为了便于制造,一般用线数n ≤4。 5)螺距P ——螺纹相邻两个牙型上对应点间的轴向距离。 6)导程S ——螺纹上任一点沿同一条螺旋线转一周所移动的轴向距离。单线螺纹S =P ,多线螺纹S =nP 。 7)螺纹升角λ——螺旋线的切线与垂直于螺纹轴线的平面间的夹角。在螺纹的不同直径处,螺纹升角各不相同。通常按螺纹中径2d 处计算,即 22 arctan arctan S nP d d λππ== (3-1) 8)牙型角α——螺纹轴向截面内,螺纹牙型两侧边的夹角。螺纹牙型的侧边与螺纹轴线的垂直平面的夹角称为牙侧角,对称牙型的牙侧角β=α/2。 9)螺纹接触高度h ——内外螺纹旋合后的接触面的径向高度。 二、螺纹联接的类型 螺纹联接的主要类型有: 图3-1

1、螺栓联接 常见的普通螺栓联接如图3-2a所示。这种联接的结构特点是被联接件上的通孔和螺栓杆间留有间隙。图3-2b是铰制孔用螺栓联接。这种联接能精确固定被联接件的相对位置,并能承受横向载荷,但孔的加工精度要求较高。 图3-2 2、双头螺柱联接 如图3-3a所示,这种联接适用于结构上不能采用螺栓联接的场合,例如被联接件之一太厚不宜制成通孔,且需要经常拆装时,往往采用双头螺柱联接。 图3-3 3、螺钉联接 这种联接的特点是螺栓(或螺钉)直接拧入被联接件的螺纹孔中,不用螺母,在结构上

M螺栓计算

经计算在8级风力下单位屏所受的风压为: w s =1.4×0.91=1.274kN/m 2 预埋螺栓应力计算 (1)柱脚连接处水平方向的风荷载产生的弯矩值计算 M s =1/2w s h 2l 预埋螺栓拉应力计算 F=M s /c/2 其中:h 为隔音屏障高度; l 为隔音屏障一单元长度; c 为受拉区的螺栓力臂长度。 计算结果 M s =0.5×1.274×3.62×2.5=20.639kN?m F=20.639/0.6/2=17.199K N 1)、抗剪验算:查规范可知,6.8级承压型高强螺栓抗剪承载力设计强度b c f =140MPa ,螺栓承压连接板为1.4cm 厚钢板,钢材为Q235钢,承压强度设计值a 305f b c MP =,则单个螺栓承载力设计值取下列三式中最小值: KN N 524.90053*14*2.21f *t *d b c b c ===; 83 .7163.204*3.0*9.0*3.1*u *9.0*3.1b v ===P N 1.30.9 1.30.90.3681239b v N P KN μ=???=???=; 式中:b v N ------- 承压型高强螺栓剪力设计值; b c N ------- 连接钢板承压强度设计值; t-------- 连接钢板厚度; P -------- 摩擦型高强螺栓预拉力值, KN A P 63.2045.352*860*675.0*f 675.0e y ===; e A ------------ M24螺栓有效面积。 单个螺栓设计最大抗剪承载力 KN F KN N 1735.49v b v =>=,符合要求。 F v ---------受力螺栓设计剪力。 单个螺栓的受拉承载力设计值按下式计算: b t N ------ 高强度螺栓拉力设计值 ψ------- 高强度螺栓直径对承载力的影响系数,当螺栓直径小于30mm 时, 取1.0,当螺栓直径大于30mm 时,取0.93, e A ------ M24螺栓有效面积=352.5 mm2,螺栓有效直径=21.19 mm b t f ----- 抗拉强度设计值,按0.8倍屈服值取480Mpa ; 单个螺栓受拉承载力设计值: KN F KN A N 7.72.169480*5.352*0.1f t b t e b t =≥===ψ; F t ------ 液压爬模受力螺栓设计拉力。 受力螺栓的荷载点距屏体面为:L=14/2=7mm;弯矩作用在主平面,螺栓承受静力荷载或间接承受动力荷载,按下式计算: 式中,X M ----- 最大弯矩,Mx=Fy*L=34*103 *0.007=0.238KN ·m ; X γ----- 截面塑性发展系数,查表可知:X γ=1.2 W------ 按受压确定的抵抗矩,33 3 m m 95.93432 2.21*14.332d ===πW ; 则 MPa MPa W M A F 480973.233133.21284.2195 .934*2.1238000 5.3527700x x ≤=+=+=+γ ,满足要求。 F V ------液压爬模受力螺栓设计荷载,经计算受力螺栓满足要求。

试题的难度、区分度、信度和效度

试卷的难度、区分度、信度和效度 一.试卷的难度 (一)什么是难度 难度是指试卷的难易程度,是评价考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指标。一个题目,如果大部分考生都能答对,那么这个题目的难度就小;如果大部分考生都不能答对,那么这个题目的难度就大。 客观题难度计算公式:P(难度指数)=试卷答对人数/考生人数;主观题难度计算公式:P=试卷平均得分/试卷满分。试卷难度计算公式:P=为平均分,K 为试卷满分值。易、中、难的标准为:易:P≥0.7,中:0.4≤P≤0.69,难:P≤0.39;P值越大,难度越低,P值越小,难度越高。一般来说,难度值平均在0.5最佳,难度值过高或过低,都会降低测验的信度。 (二)难度的计算 (1)客观性试卷难度P(这时也称通过率)计算公式: P=k/N(k为答对该题的人数,N为参加测验的总人数) (2)主观性试卷难度P计算公式: P=X/M(X为试卷平均得分;M为试卷满分) (3)适用于主、客观试卷的计算公式: P=(P H +P L )/2(P H 、P L 分别为试卷针对高分组和低分组考生的难度值) 步骤为:①将考生的总分由高至低排列;②从最高分开始向下取全部试卷的27%作为高分组;③从最低分开始向上取全部试卷的27%作为低分组;④计算。 (三)试卷难度的一般要求 就高考来说,难度以适中为宜,单个试卷的难度以0.3--0.7之间为好,整卷以0.5--0.6之间为最佳。一般将难度值大于和等于0.7的试卷定为容易题;大于0.4和小于0.7的定为中档题;小于和等于0.4的试卷定为难题。命题时难度一般要按一定比例分配,如3:6:1或3:5:2。 二.试卷的区分度 (一)什么是区分度 区分度是指考试卷目对考生心理特征的区分能力。区分度高的试卷能将不同水平的考生区分开来,水平高的考生得高分,水平低的考生得低分。区分度高的

如何计算一份试卷的难度与区分度(整理精校版)

如何计算一份试卷的难度与区分度 教学相长 0309 20:43 :: 如何计算一份试卷的难度与区分度 发表于:0503 14:23 | :阅读:(1) 评论:(0) 如何计算一份试卷的难度与区分度如何计算试卷的难度和试卷的区分度。1、难度的计算 (1)难度是指正确答案的比例或百分比。这个统计量称为试题的难度或容易度。难度一般用字母P表示,P越大表示试题越简单,P越小表示试题越难。试题要有梯度,因此各试题的难度应有不同,这是命制试题时要加以特别考虑的。 (2)计算公式:P=平均分/满分值例如:第一题平均分为8.5分,此题的满分值为10分,则第一题的难度P=8.5÷10=0.85例:第1小题选择题满分是4分,全班50名学生中有20名学生答对,则第1小题的难度为,P=正确答案的比例或百分比=20÷50=0.4或平均分=4×20÷50=1.6P=平均分÷满分值 =1.6÷4=0.4 (3)关于难度的几个问题难度水平的确定是为了筛选题目。平时测验难度要利于学生的学习,但一定的难度能增加区分度,这对全面了解、掌握学生学习情况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难度水平的确定要考虑及格率,防止损伤学困生的自尊心。难度水平的确定要考虑对分数分布的影响,一般以偏正态分布为前提,有时偏正态分布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2、区分度的计算区分度是指试题对被试者情况的分辨能力的大小。一般在 1~+1之间,值越大区分度越好。试题的区分度在0.4以上表明此题的区分度很好,0.3 ~ 0.39表明此题的区分度较好,0.2 ~ 0.29表明此题的区分度不太好需修改,0.19以下表明此题的区分度不好应淘汰。计算区分度的方法很多,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对同一个试题的考试成绩采用不同的方法所得到的区分度的值是不同的。 我们可以使用下面的两种方法计算区分度: (1)先将分数排序,P1=27﹪高分组的难度,P2= 27﹪低分组的难度区分度D =P1- P2或区分度 D = (27﹪高分组的平均分- 27﹪低分组的平均分)÷满分值 (2)利用积差系数r 计算区分度D当两个变量都是正态连续变量,而且两者之间呈线性关系,表示这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成为积差相关。积差相关的使用条件a、两个变量都是由测量获得的连续性数据。如百分制分数。b、两个变量的总体都呈正态分布,或接近正态分布,至少是单峰对称的分布。c、必须是成对的数据,而且每对数据之间是相互独立的。d 、两个变量之间呈线性关

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设计计算.

第39卷第1期建筑结构2009年1月 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设计计算 蔡益燕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北京100044) 1高强度螺栓连接的应用 高强度螺栓连接分为摩擦型和承压型。《钢结构 (G设计规范》B50017—2003)(简称钢规)指出“目前制 造厂生产供应的高强度螺栓并无用于摩擦型和承压型连接之分”“,因高强度螺栓承压型连接的剪切变形比摩擦型的大,所以只适用于承受静力荷载和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因为承压型连接的承载力取决于钉杆剪断或同一受力方向的钢板被压坏,其承载力较之摩擦型要高出很多。最近有人提出,摩擦面滑移量不大,因螺栓孔隙仅为115~2mm,而且不可能都偏向一侧,可以用承压型连接的承载力代替摩擦型连接的,对结构构件定位影响不大,可以节省很多螺栓,这算一项技术创新。下面谈谈对于这个问题的认识。 在抗震设计中,一律采用摩擦型;第二阶,摩擦型连接成为承压型连接,要求连接的极限承载力大于构件的塑性承载力,其最终目标是保证房屋大震不倒。如果在设计内力下就按承压型连接设计,虽然螺栓用量省了,但是设计荷载下承载力已用尽。如果来地震,螺栓连接注定要破坏,房屋将不再成为整体,势必倒塌。虽然大部分地区的设防烈度很低,但地震的发生目前仍无法准确预报,低烈度区发生较高烈度地震的概率虽然不多,但不能排除。而且钢结构的尺寸是以mm计的,现代技术设备要求精度极高,超高层建筑的安装精度要求也很高,结构按弹性设计允许摩擦面滑移,简直不可思议,只有摩擦型连接才能准确地控制结构尺寸。总体说来,笔者对上述建议很难认同。2高强度螺栓连接设计的新进展 钢规的715节“连接节点板的计算”中,提出了支撑和次梁端部高强度螺栓连接处板件受拉引起的剪切破坏形式(图1),类似破坏形式也常见于节点板连接,是对传统连接计算只考虑螺栓杆抗剪和钉孔处板件承压破坏的重要补充。 1994年美国加州北岭地震和1995年日本兵库县南部地震,是两次地震烈度很高的强震,引起大量钢框架梁柱连接的破坏,受到国际钢结构界的广泛关注。

螺栓强度计算.doc

15.2.1 单个螺栓连接的强度计算 螺纹连接根据载荷性质不同,其失效形式也不同:受静载荷螺栓的失效多为螺纹部分的塑性变形或螺栓被拉断;受变载荷螺栓的失效多为螺栓的疲劳断裂;对于受横向载荷的铰制孔用螺栓连接,其失效形式主要为螺栓杆剪断,栓杆或被连接件孔接触表面挤压破坏;如果螺纹精度低或连接时常装拆,很可能发生滑扣现象。 螺栓与螺母的螺纹牙及其他各部分尺寸是根据等强度原则及使用经验规定的。采用标准件时,这些部 ,然后按照标准选定螺纹公称直分都不需要进行强度计算。所以,螺栓连接的计算主要是确定螺纹小径d 1 径(大径)d,以及螺母和垫圈等连接零件的尺寸。 1. 受拉松螺栓连接强度计算 松螺栓连接装配时不需要把螺母拧紧,在承受工作载荷前,除有关零件的自重(自重一般很小,强度计算时可略去。)外,连接并不受力。图15.3所示吊钩尾部的连接是其应用实例。当螺栓承受轴向工作载荷 F (N)时,其强度条件为 (15-6) (15-7) 或 ——螺纹小径,mm; 式中: d 1 [σ]——松连接螺栓的许用拉应力,Mpa。见表 15.6。 图15.3 2. 受 拉 紧 螺 栓 连 接 的 强 度 计 算 根

所受拉力不同,紧螺栓连接可分为只受预紧力、受预紧力和静工作拉力及受预紧力和变工作拉力三

。 ①只受预紧力的紧螺栓连接 右图为靠摩擦传递横向力F 的受拉螺栓连接,拧紧螺母后,这时

栓杆除受预紧力F`引起的拉应力σ=4 F` /π 2 d 1外,还受到螺纹力矩T1引起的扭转切应力:

对于螺栓 故螺栓 或 式 ② 受 预 紧 力 和 工 作 载 荷 的 紧 螺 栓 连 接 。 图 15 .5 所 示 压 力 容 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