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江苏地域文化答案

江苏地域文化答案

江苏地域文化答案

【篇一:江苏地域文化期末答案】

200多年历史。

2、1113年,北宋设置镇江府,始称镇江。

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今南京)建立新政权,应天随后改名南京。 1667(康熙六年)年分江南省为江苏和安徽两省,此为“江苏”得名

之始。

1853年,太平天国在南京定都,改名天京,并在占领区苏南地区建

_天京省和_苏福省。

1863年,_李鸿章在苏州创办的苏州洋炮局是江苏最早的近代企业。 1865年,苏州洋炮局迁至南京,更名为“金陵制造局”,这是南京第

一个近代工业企业。

1902年,清廷批准创办三江师范学堂,后易名两江师范学堂,即南

京高等师范学校的前身。

1905年由近代实业家、教育家_张謇先生创立的南通博物苑是中国

人自己创办的第一座公共博物馆。

1907年8月江南图书馆阅览室在南京创办,这是江苏省第一所近代

图书馆,也是我国最早的图书馆之一。

1910年,美国教会的汇文书院与宏育书院合并改组为金陵大学。

1912年中华民国在南京成立临时政府,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

1927年国民革命军占领南京,确定南京为中华民国首都。故南京又

有“十朝都会”之称。

1928年_上海与南京都作为中央特别市划出江苏。

20世纪初,荣德生在家乡兴办了中国较早的一批民族工业企业,无

锡由此成为中国民族工业的发祥地之一。

3、阿炳,一生共创作和演出270多首民间乐曲,留存有二胡曲《_

二泉映月》、《听松》、《寒春风曲》等。

4、安定书院,是我省最古老的书院之一,书院西侧有一株960多

年的古银杏,传为胡瑗手植。

5、鲍照,擅长诗赋,尤善乐府,风格清俊飘逸,对唐代李白等影响

较大。

6、北宋时期,江苏分属两浙路、江南东路、淮南路和京东西路。

北周时改广陵为吴州,隋改吴州为扬州,至此,历史上的扬州和今

天的扬州在名称区划、地理位置上基本一致起来。

7、被后世尊为“外科鼻祖”、“神医”的_华佗,还精通方药、诊断、针灸法。

8、埠子车轮饼,香甜脆酥,传说乾隆皇帝下江南时颇为赞赏,现为江苏省“老字号”食品。

9、沧浪亭始建于北宋,在苏州现存诸园中历史最为悠久。

10、曹雪芹幼年和少年时代在南京享受过一段奢侈繁华的生活,迁居北京后,创作了杰出的长篇小说《红楼梦》。

11、草鞋山遗址发现6000年前的木构建筑遗迹、炭化粳籼稻谷、炭化纺织品残片以及精美的玉器、陶器,说明太湖流域的先民早在6000年前就创造了当时比较先进的文化。

12、常熟人_黄公望工诗词,善书法,其传世画迹主要有《富春山居图》等。

常州_天宁寺与镇江金山寺、扬州高旻寺、宁波天童寺合称东南禅宗四大丛林。

常州地处长三角中心地带,属于吴语方言区。

常州是吴文化的主要发祥地之一,文化底蕴深厚。

常州西郊距今_2800年的周_淹城遗址中,出土有四条独木船,最大的一条有11米长。

常州新石器时代遗址圩墩、_三星村、新岗、寺墩等均在国内有较大影响。

常州自古人杰地灵,人文荟萃,享有“天下名士有部落,东南无与常匹俦”之誉。

13、朝天宫是_南京现存最古老的道观遗址,三茅宫和北极阁也因道教而得名。

朝天宫是江南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好的一组古建筑,其历史可上溯到公元前5世纪。

14、陈琳,代表作《饮马长城窟行》是最早的文人拟作乐府诗作品之一。

15、传说干将莫邪为吴王阖闾所铸的宝剑已经是钢质剑。

16、春秋时,镇江称“朱方”,战国时改称“谷阳”,秦时称“丹徒”。春秋时江苏分属于吴、楚、宋,战国时为越、楚、齐的一部分,后归属楚国,江苏境内的大国是吴国、越国和后来的楚国。

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开凿了_邗沟,贯通了长江与淮河两大水系。春秋战国时期,江苏境内出现了三支代表性的区域性文化,即吴文化_越文化和_楚文化。

春秋战国时期,以_苏州为中心的冶铁技术已经成熟。

17、大村遗址(含小村遗址),出土遗物有新石器时代红色细泥质陶钵、石斧、石锛等,西周早期青铜器,汉代筒瓦和六朝瓷片等。

大明寺,平远楼前有一株相传植于宋代的琼花。

大彭国遗迹,帝尧时篯铿建彭国,筑城于彭,故_徐州有彭城之称。大兴旱船,源于大旱年间当地百姓祭祀求雨的一种形式,分单船、双船和多船表演。

18、丹阳封缸酒,以“味轻花上露,色似洞中春”名闻遐迩,曾在全国甜型黄酒评比中名列第一。

19、道家始祖老子曾在楚_沛地居住达10年之久,孔子曾前往沛地向老子访学。

20、帝尧封黄帝后裔篯铿于今徐州市区建大_彭氏国,因此徐州已有_5000多年文明史。

21、东海温泉,发现于唐代,史籍称“汤泉”,千余年前即有开发、利用。

东汉时期,宜兴的南山窑不仅烧制黑陶,还烧制铅釉陶。

东晋安帝义熙元年(405年)改下相县为宿豫县。

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王献之父子,并称“_二王”,一直被尊为正统书法的主流。

东晋梁武帝时,建康都城佛寺超过500座。

东晋以后,吴越故地民风从尚武转为尚文,与生产力水平提高、社会环境的改善密切相关。

东晋在南京始建_太学,由国子祭酒主持,以经师、博士、助教为主要教学人员。

东林书院讲学,既继承王阳明学派的讲会方式,又具有开明的思想见解。

东坡洗砚池,相传为东坡洗砚之所,四周圆钝,整体素面无纹饰。东台发绣,是以人发作绣线,在绸或绢上刺绣而成的工艺品。

东吴、东晋以及此后的宋、齐、梁、陈等朝代相继定都建康达360年之久,故南京有“六朝古都”之称。

东吴时期,南京就能造出长40多丈、载重千吨的舰船,并用此舰船组成远洋船队驶往东南亚地区。

东园遗址,出土有石斧、石锛、石环、石凿等百余件属新石器时代的遗物,其中较珍贵的是一种穿孔石斧。

22、段玉裁的名著《说文解字注》,对我国音韵学、文字学、训诂

学作出了杰出贡献。

23、断山墩遗址,为目前发现的苏南地区最大村落遗址,是镇江地

区吴文化重要遗存。

24、二涧遗址,出土新石器时代红衣陶钵、磨光石斧、带槽石斧和

战国、秦汉遗物,为探索连云港市海岸线变迁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

25、发达的盐业生产和盐业贸易是造就扬州和泰州文化昌盛的重要

原因之一。

26、放风筝,明清时已成为扬州的传统习俗,每当春天来临,整天

都可以看到天空中风筝飞翔。

27、凤凰山遗址,出土马家浜文化古村落,将丹阳文化史提前到6000多年前。

28、甘熙故居是南京现有私人住宅中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一座晚

清住宅建筑群。

29、高邮人王念孙代表作为《广雅疏证》、《读书杂志》,其子王

引之著有《经传释词》、《经义述闻》等。

30、戈公振,编写了我国第一部论述新闻史的著作《中国报学史》。

31、公元211年,孙权把政治中心由京口(今镇江)迁至秣陵(今

南京),并改称秣陵为建业。

公元220年至589年,中国进入南北朝时期,南方先后建立了东晋、东吴、宋、齐、梁、陈等汉族政权,史称“六朝”。

公元313年,为避愍帝司马邺名讳,改建业为建康。

公元489年,淮阴镇下流置淮安县,“淮安”之名始见于文献。

公元549年,秦东魏始置海州,隋大业三年改为东海郡,辖五县。

公元589年,于常熟县置常州,后割常熟县入苏州,遂移常州治于

晋陵,常州之名由此始,沿用至今。

公元762年,为避唐代宗李豫之讳,改_宿豫县为宿迁县,沿用至今。

公元937年,南唐置州,为了祈盼“国泰民安”,而名之“泰州”。

公元939年,李昪在南京建立_南唐政权,改称江宁府。

公元前221年,秦改金陵邑为秣陵县,还设置过丹阳、江乘和棠邑

三县。

公元前221年,秦置下相县,宿迁始建城。

公元前319年,楚在邗城旧址上建城,因蜀冈一带多丘陵,故命名

_广陵。

公元前333年,楚威王打败越国,置_金陵邑(今清凉山附近),南京始有第一个行政地名。

公元前472年,范蠡在吴越西境筑_越城(今南京长干里),为南京古城的雏形。

公元前472年,越国在今南京城南长干里修筑“_越城”,表明南京建城已有2480多年的历史。

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开凿的沟通长江与淮河的_邗沟是现今京杭大运河最早开凿的区段。

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在今扬州市西北部蜀冈上筑邗城,这是见诸史籍最早的扬州城池。

公元前506年,孙武率军西伐楚国经过的胥河是最早的人工运河。公元前514年,吴王阖闾下令伍子胥在姑苏(今苏州)建筑大城。称“阖闾大城”,是为苏州建城之始。

公元前547年,吴王徐余祭封季札于延陵,这是常州见诸文字的最早名称。

32、顾恺之被时人称为画绝、文绝、痴绝,他的传世作品有《女史箴》、《洛神赋图》等。

顾恺之号称“才、画、痴”三绝,兼擅人像、神仙、佛像、禽兽、山水等。

33、瓜洲古渡,位于古运河和扬子江的交汇处,为晋代时泥沙沉积而成,洲形如瓜,因而得名。

34、海州朐园元宵灯会,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在连云港市海州区举办。

35、寒山寺距今已有1400多年,又因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诗韵钟声千载流传,名扬天下。

36、韩信,中国历史上伟大军事家、战略家、统帅和军事理论家。

37、汉兵马俑遗迹,徐州汉文化三绝之一。狮子山兵马俑数量、种类繁多,对研究汉代雕塑、社会生活、丧葬制度、军制战阵都有极高的价值。

38、汉代,扬州经济出现了历史上的第一次兴盛。

汉代郡国并行,江苏分属于_扬州、徐州刺史部和吴楚等诸侯国。汉代以后,经过四次大规模沙洲并接连陆,基本形成今天的南通境域。

汉代以后,中原地区人口大规模南迁加速了江苏文化和_中原文化融合的进程。

汉文化国际旅游节,于每年10月举行,届时有大型广场仿古文化仪式《汉宫盛典》及乐、舞、民俗表演。

39、荷花艺术节,每年7月中旬至8月中旬金湖县都要举办荷花艺

术节。

40、阖闾城遗址,出土了新石器时代的夹砂陶、红陶和饰以西周至

春秋时期流行的曲折纹、回纹、菱形填线纹陶片。

41、红梅阁为江苏著名道教名胜,传北宋全真道南宗祖师张伯端曾

著书于此,南派五祖张紫阳、薛道光、石杏林、陈泥丸、白玉蟾都

在此修炼著经。

42、洪深是我国话剧的开拓者,杰出的戏剧家、导演、戏剧教育家、电影艺术家。

洪泽湖大闸蟹,常年生长于洪泽湖中,摄食范围广,因此营养价值

极高。

43、后周显德五年(958年)初,设静海军,不久升为通州(今南

通市),并设静海、海门两县归其管辖。

44、胡瑗,北宋著名学者、教育家、思想家,与孙复、石介并称“宋初三先生”。

45、虎丘云岩寺塔已有一千多年历史,是世界第二斜塔,也是苏州

古城的标志性建筑。

46、花果山,被誉为“孙大圣故里”,与《西游记》故事相关的景点

有水帘洞、老君堂、仙人桥、南天门等。

47、华罗庚是中国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自守函数论、多复变函

数论等多方面研究的创始人和开拓者,为中国数学事业发展作出了

突出贡献。

华佗,被后世尊为“外科鼻祖”、“神医”,并精通方药、诊断、针灸法。

48、淮安_茶馓,制作始于唐,成名于清,选用面粉、麻油、精盐等原料精心加工而成。

淮安历史上曾是漕运枢纽、盐运要冲,驻有漕运总督府。

淮安市境跨古淮河两岸,相传大禹曾至境内治水,使“淮水永安”,

淮安市名即源于此。

淮城蒲菜,以香蒲之茎制成的地方名菜,味道鲜美。

淮剧,是清代中叶在盐城、阜宁一带流行的一种民间小调与酬神香

火戏结合的江北小戏,后受徽剧和京剧的影响,在唱腔、表演和剧

目等方面逐渐丰富,形成淮剧。

淮南王_刘安编撰的《淮南子》是江苏学术文化史上的第一部巨著。淮盐,顾名思义以_淮河为界,淮河南为淮南盐,淮河北为淮北盐。 49、黄河夺淮入海给_苏北地区带来巨大的消极影响,江南的经济开始超过了江北。

黄桥烧饼,本为_泰兴市黄桥一带挑夫的快餐,因《黄桥烧饼歌》而

传名大江南北,并入选开国大典国宴。

50、鸡鸣寺,被誉为南朝四百八十寺之首,现存的鸡鸣寺集山、林、水、寺于一体,环境十分幽雅,是游览胜地。

51、建湖藕粉圆子,以上等藕粉为原料,用白糖、枣泥、芝麻粉拌

以荤素油脂及桂花为馅丸,于开水中多次氽制而成。

52、江苏地域文化应以江苏成为一级行政区,即_1667年,江苏建

省为其源头。

江苏古代的官学、学塾、书院并驾齐驱,造就了江苏地区完善的封

建教育体系。

江苏境内科学家_沈括所著的《梦溪笔谈》被称为“中国科学史上的

里程碑”。

江苏境内时间最早的人类是距今约_30万年的“南京猿人”,1993年

在南京市东郊_汤山葫芦洞发现两块人类头骨化石。

江阴黑杜酒,为南方糯米制酒中之别品,相传为杜康所创。

53、姜堰单塘河遗址,属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距今约4 000年,

对史前文化面貌、江淮东部平原的形成以及对姜堰文明史的研究具

有重要的考古学价值。

54、焦山碑林,现存有南朝、唐、宋、元、明、清的碑刻463方,

不仅是书法的珍品,也是极其重要的史料。

55、金陵剪纸,具有工整挺劲、疏密有致、造型简练生动、内容朴

实健康、图案丰富多彩、主体突出、整体和谐的特色。

金坛人_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为其一生最得意之作,历时30余

年方成。

金坛周代土墩墓群,在江南土墩墓的种类、形制结构、墓葬方式、

祭祀习俗研究等诸多方面都取得重大成果,确立了土墩墓在中国青

铜时代考古学中的地位。

56、近园,布局精巧,意简而蕴藉;建筑错落有致,具晚明风格之

江南古典园林特色。

57、晋太康二年改临江为江宁,江宁得名始于此时。

58、孔望山,相传为孔子在此登山望海而得名。

孔望山摩崖造像,是一组东汉摩崖佛教艺术造像,为我国最早的石

窟寺艺术雕刻。

59、昆曲,发源于十四、十五世纪苏州昆山,以鼓、板等控制演唱

节奏,以曲笛、三弦等为主要伴奏乐器,主要以中州官话为说唱语言。

60、狼山风景区,东邻军山、剑山,西接马鞍山、黄泥山,合称狼

五山,其中以狼山最为挺拔俊秀。

61、蠡园,相传春秋时期越国大夫范蠡偕美人_西施泛舟于蠡湖,因留恋此地美景不忍离去而得名。

62、李白一生曾多次来金陵游历或暂住,在金陵留下了许多美丽的

诗篇,《登金陵凤凰台》是最脍炙人口的佳作之一。

李伯元是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官场现形记》的作者。

李可染,山水画深厚凝重,博大沉雄,个性鲜明,有《李可染画集》等。

李汝珍,《镜花缘》为其采拾古海州地方风物、乡土俚语及古迹史乘,花费数十年心血著成。

李渔晚年在南京住了近20年,他的著名理论著作《闲情偶寄》就是在南京完成的。为我国第一部将戏曲作为综合艺术加以研究的著作,在戏剧理论发展史上有重要地位。

63、历史上的_淮安曾是漕运枢纽、盐运要冲,驻有漕运总督府。

64、溧阳南部山区盛产毛竹、江竹、淡竹、石竹,有“竹海”之称,

产量居全省第二。

溧阳牌坊以科举坊居多,现存完好者为上黄镇洋渚村贞节坊、上沛

镇下塘巷村节孝坊;戴埠镇颜巷里村周氏佳城坊。

溧阳全市今存桥5200余座,其中石桥468座,以古夏桥、舍头桥、昆仑桥、中桥最为闻名。

溧阳上黄遗址,发现上万块包括1500多颗牙齿在内的哺乳动物化石,距今约4500万年。

65、连云港市人类活动的历史可上溯至1万年前。

66、灵山大佛,高达88米、被称为神州五方五佛中“东方大佛”。

67、刘安,荟萃国都文客著成《淮南子》,分《内篇》、《外篇》、《道训》计20余万字。

刘半农,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先驱之一、著名文学家、教育家和

我国现代语言及摄影理论的奠基人。

刘邦善于用人,体恤民情,受到广泛拥护,最终打败项羽,建立汉朝。

刘邦政权的政治背景和文化渊源,决定了汉代文化是对楚文化和秦

文化的双重继承和双重扬弃。

刘鹗,清末四大谴责小说《老残游记》的作者,晚清著名小说家、

实业家、金石家。著《铁云藏龟》等。

刘林遗址,处于大汶口文化早期,距今约6200~5500年左右,文

化遗存极其丰富。

刘向领校皇室图书,校勘订讹,编定目次,汇为《别录》,创立了

中国校勘学和目录学。

刘勰的《文心雕龙》全书体系完整,结构严密,是中国文学批评史

上空前绝后的巨著。

刘义庆的《世说新语》主要记述士大夫的言行,善于传写人物的神

情性格,是当时同类小说中的代表作。

刘义庆撰《世说新语》,标志我国文言短篇志人小说定型。

刘知几所著《史通》为古代最杰出的史学理论著作。

68、留园内的厅堂、走廊、粉墙、洞门等建筑与假山、水池、花木

等在空间上充分体现了古代造园家的高超技艺和江南园林建筑的艺

术风格。

69、六朝及明代前期,南京是全国教育的中心。

六朝时期,北方人口大量南迁,无锡治湖筑圩大量兴建水利设施,

农业耕作技术也有了提高。

六朝时期,建康(今南京)成为中国南部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金陵文化形成并产生全国性的影响。

70、龙脉团山遗址,位于润州西南郊七里甸镇龙脉团山,是商周时

代土著荆蛮族聚居地,曾采集到多种石器与几何印纹陶片、原始青

瓷片等。

龙虬庄遗址,是江淮北部面积最大、保存最好的新石器时代遗址,

距今约7000~5000年。

71、陆公祠,为纪念南宋抗元英雄陆秀夫而建,始建于明朝初年。

陆机的《_文赋》是我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第一篇完整而系统地专论

创作的文章。

陆机的《平复帖》现存文字九行,为我国现存最早的书法真迹,被

视为国宝。

陆秀夫,南宋末著名民族英雄,与文天祥、张世杰并称“宋末三杰”。

陆庄遗址,曾出土过兽面纹玉琮,具有北方大汶口文化和南方良渚

文化元素。

72、吕四渔民号子,既是渔民群体劳动协作、配合过程的一种号令,又真实体现了渔民们体力劳动的节奏、力度。

73、罗振玉,在甲骨文研究者中占有重要地位,为“甲骨四堂”之一。

74、骆马湖银鱼,鱼体纤细,明莹如银,无鳞软骨,肉嫩味美,具色、香、味于一体。

75、麻雀蹦,一种民间舞蹈,因以模拟麻雀蹦跳为主要动作,故名

麻雀蹦。又因流行于南京江宁方山乡一带,故又名方山大鼓。

76、马可,对中国现代音乐文化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马相伯是中国近代史上杰出的教育家,爱国民主人士,有“中国第一

大演说家”之称。

77、茅山道观是我国道教“正一派”的“上清宗坛”所在地,自唐以来

就被誉为天下“第一福地,第八洞天”。

茅山乾元观道教音乐,堪称民间音乐和诸多道教音乐结合的一朵奇葩。

茅山香期庙会,每年庙会长达三个月之久,既为信徒提供了进行宗

教活动的场所,又是广大游客游览观光的胜地。

78、枚乘,西汉辞赋大家,其代表作《七发》是标志汉赋正式形成

的第一篇作品。

79、梅兰芳是在世界享有盛名的中国京剧界泰斗。

80、每年7月中旬至8月中旬_金湖县都要举办荷花艺术节。

81、美国教会在苏州中西、博学两书院的基础上建立东吴大学,是

外国教会在中国创建的最早的大学之一。

82、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_大丰市境内,主要保护对象为麋鹿及其生态环境。

83、米芾定居京口达40年之久,所创风韵独特的米氏云山,使我

国的山水画创作“变古创新”。

84、民国时的江苏省于连云港埠设_连云市,为建制最早的省辖市之一。

民国元年废扬州府,1949年1月25日,扬州市区解放,设置扬州市。

民族资本家刘鸿生在苏州创办了鸿生火柴公司,被时人称作“火柴大王”。

85、明、清时期,淮盐以色白、粒细、质量上乘作为贡盐,在全国享有很高的知名度。

明成祖朱棣为纪念其生母在今中华门外建造的大报恩寺和琉璃宝塔被誉为中古时期的世界建筑奇迹之一。

明初创立的“社学”以街道为区域,以年长者中有学问的为老师,教育街坊幼童子弟,这是普及教育的一个创举。

明代,全国共取进士22980人,其中江苏籍进士有2721人,占总数的11.84%。

明代,扬州经济发展很快,到扬州经商、从政、传教和定居的外籍人日渐增多。

明代,在南京北极阁建的观象台,比世界闻名的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建成于1670年)早258年。

明代大学士刘基善行草,小篆被推为明代第一。

明代的南京包括今江苏、安徽、上海,在今江苏境内分置应天府、淮安府、扬州府、苏州府、常州府、镇江府、徐州府等。明代董其昌绘画用笔洗练,墨色清淡,又善书法,声望极高。

明代酿酒作坊遗址,发现了明末清初古酿酒作坊遗址,距今有300多年历史,以及酒坛、酒壶、酒杯、酒糟等与酒有关的器物。明代泰州人_王艮创建的泰州学派,是明代最著名的哲学流派。

明代中期诗坛有“吴中四才子”:祝允明、文徵明、唐寅、徐祯卿和“金陵四大家”:顾磷、陈沂、王韦、朱应登。

明代中叶,江苏画坛产生了著名的_吴门画派,形成江苏绘画的又一高峰。

明末清初画家以龚贤、樊圻、高岑、邹喆、吴宏、叶欣、谢荪、胡慥等为最,号称“金陵八家”。

明清鼎盛时,_淮安与苏州、杭州、扬州并称为运河沿线的“四大都市”,有“运河之都”之称。

明清时期,南京发展成为居东南各省之冠的文化教育中心。

明清时期的中外文化交流中,以_郑和七下西洋和利玛窦传教成就最为突出。

明清以来,_南通一带生产的“通花”质量上乘,冠绝亚洲。

明孝陵整个神道呈弯弓形,弓腹环抱一座小山,旧名孙陵岗,三国时东吴孙权的墓就在山上。

明祖陵,是明太祖朱元璋的高祖、曾祖的衣冠冢及其祖父的实际葬地。

86、目前,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有_常州籍院士56名,人数位

列全国第四。

目前的江苏古镇、民居建筑都有着非常明显的_徽派风格。

87、男欢女喜,流传于宜兴地区,是戴面具的双人舞,以表达人们

消灾降福的愿望。

88、南北朝形成了江苏境内中古时代的两大语言板块:_江淮语区和吴语区。

南朝陵墓石刻,反映出它在石刻艺术上的继承与发展,充分显示了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卓越的创造才能。

南朝时,建康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商业城市,人口超过百万。

南京板鸭,因其肉质细嫩紧密,像一块板似的,故名板鸭,其制作

技术已有600多年的历史。

南京的石头城筑于楚威王七年,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

南京东郊汤山葫芦洞的两块“南京猿人”头骨化石,是目前发现最早

的南京人类生活的遗迹。

南京夫子庙前秦淮河南岸的石砖墙为照壁,全长110米,是全国最

长的照壁。

【篇二:江苏地域文化综合测试题(二)】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新石器时代,江苏南部有环太湖地区的马家浜文化和南京地区的

北阴阳营文化,以及崧泽文化和良渚文化。

2、隋文帝统一中国后,江苏北部大致属徐州,淮河以南地区大致属

于扬州。

3、明清以来,南通一带生产的“通花”质量上乘,冠绝亚洲。

4、清康熙至嘉靖年间,南京丝织业全国首屈一指,被称为“云锦之乡”。

5、隋唐时期,随着大运河的开凿,扬州成为全国的水运和造船中心。

6、南通张謇兄弟集资创建了私立通州师范学校。

7、公元939年,李昪在南京建立南唐政权,改称江宁府。

8、谢灵运和谢朓合称“大小谢”,是中国山水诗创作的重要推动者。

9、镇江丹徒马建忠著有我国第一部汉语语法《马氏文通》。

10、苏州刺绣,素以精细、雅洁著称,与粤绣、湘绣、蜀绣合称中

国“四大名绣”。

11、在吴文化的大背景下,孕育了无锡由刚及柔、刚柔并济和吸纳、包容、开放、适时顺变的文化特征。

12、溧阳天目湖的砂锅鱼头,为江苏省天目湖宾馆首创,成为中国美食天地的一枝奇葩。

13、历史上的淮安曾是漕运枢纽、盐运要冲,驻有漕运总督府。

14、唐初,涟水即成为全国四大盐场之一。

15、盐城市区有98条大小河流,有“百河之城”的称号。

二、名词解释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南京云锦

用料考究,织工精细,图案典雅,色彩富丽堂皇,宛如天上瑰丽、璀璨的云霞,故名云锦。

2、扬剧

是在扬州花鼓戏和苏北香火戏的基础上,吸收扬州清曲、民歌小调发展而成的地方剧种。

3、彭祖

传说为黄帝的后裔,活了800岁,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寿星,也是我国的烹饪鼻祖。

4、下草湾文化遗址

双沟“下草湾文化遗址”是江苏目前发现最早的人类活动所在地。发掘更新世和中新世古脊椎哺乳动物化石近百种以及古猿化石,距今1800多万年,同北京人的“山顶洞人”时代相当。

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简述扬州经济文化的特征。

答:1、运河经济是扬州经济发展的基础。无论是隋唐时期还是明清时期,扬州都是作为南北方运河航运的中转站,在以水运为主要交通运输方式的古代社会,扬州的位置优势是其他任何城市所无法取代的,所以历史上扬州的兴衰无不与运河的兴废密切相关。

2、自然资源优势是扬州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从汉代开始,吴王刘濞即利用广陵的盐铁资源,发展冶铸业和盐业,“即山铸钱”,“煮海水为盐”,最后“国用富饶”。此后扬州的发展一直都与盐业兴旺联系在一起。此外,扬州地区发达的农业经济也为扬州城市发展提供了保证。

3、休闲经济突出。明清时期,扬州富商大贾云集,随之而来的就是休闲经济的繁荣,扬州传统的经济形式如饮食、戏曲、洗浴等均体现出休闲文化特色。

4、经济转型成功。经过晚清的衰落和民国以后的逐步恢复,尤其是解放后60年来的经济布局和经济结构的调整,扬州经济又重新焕发

出活力,形成了以石油化工、汽车制造、电子信息、船舶制造、旅

游经济等为支柱的经济结构模式。

2、简述连云港文化的特征。

答:(1)连云港文化的古代远源为东夷文化,并深受北方齐鲁文化、

西方楚汉文化、南方吴越文化的影响。

(2)历史文化资源基础丰厚。连云港有被誉为“东方天书”的将军崖岩

画及藤花落遗址等闻名的国家级重点文物,因《西游记》、《镜花缘》等享有文学名著故乡的盛名,以及较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

文化城市建设提供良好基础和巨大潜力。

(3)新兴海港城市的地域文化个性突出。连云港有“港城”之称,为适

应国际性滨海城市发展需求,在传承本土文化精髓、彰显地域文化

特色的同时,凸显海纳百川、兼容并包的开放、多元、包容、创新

的海洋文化特质。

(4)山海文化特色鲜明。连云港作为全省唯一、全国少有的山海相拥

的滨海城市,魅力独特的山海兼备的自然风景,具有神、奇、古、

幽的鲜明文化内涵。连云港市在山海文化特色打造上,一方面依托

古云台山“海中仙山”的神奇背景,依托《西游记》中花果山的名著

背景,做好“仙山”文章,扬名山之灵气,展名山之文气;另一方面,传承连云港作为海港城市的文化特征,着力发掘“海洋文化”潜力和

构建“海洋文化”形态,展示滨海城市文化的特质和形象。

(5)区域经济文化兼容包举。随着长三角滨海城市经济带、陆桥经济

带及淮海经济圈的建设发展,连云港市的经济文化、城市文化集历

史文化、海洋文化与大陆文化于一体,陆桥文化、滨海文化与淮海

文化特色鲜明。

(6)连云港语言构成丰富,有江淮官话江淮方言海泗片(市区及灌云、灌南、东海局部)、中原官话徐州片(东海县大部)、胶辽官话青

州片(赣榆县)等。

四、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试述江苏南北文化的包容特征。

答:江苏处于南北文化的交汇点上,促使本地文化形成了鲜明的特征。

一是价值多元化。江苏人在价值取向上不偏执,最突出表现是历史

上江苏虽重儒学但并不轻商,工商同道,在儒学之外的商业等领域

里获得成就的人同样可以获得社会的尊重。

二是富于交融性。历史上,西晋之末永嘉之乱、唐代安史之乱和两

宋之交靖康之变等社会动荡使北方文化大规模进入江苏,但江苏文

化并没有受到冲击,相反是迅速吸收新的文化元素,在文化大交流

中形成新的文化中心,文化交融使江苏文化充满了活力。

三是社会和谐。江苏的地理位置使江苏文化有主动接受外来文化的

条件,使江苏文化始终处于一种开放的发展形态,不封闭,不排外。对待矛盾少有激烈的行为,而是柔性化解,求同存异。和睦相处成

为江苏居民的自觉追求。

2、试述盐城文化的特征。

答:(1)海盐文化是盐城的文化根脉和基础元素。盐城为苏北古城之一,以“盐”名城,盐文化发达。武帝元狩四年因域内煮盐亭场遍布、盐运河渎纵横而建盐渎县;东晋安帝义熙七年以“环城皆盐场”

更名盐城县;初唐时仅盐城即设盐亭123所;唐宝应时境内设海陵监、盐城监,岁煮盐百余万石,为东南沿海盐业中心。明初“洪武赶散”大规模移民海滨烧盐,各场设“总”若干管理灶民;清嘉庆时仅东

台富安盐场即设总30个。全国唯一反映中国悠久海盐文化的大型专

题博物馆——中国海盐博物馆落户盐城,充分展示经两千多年历史

沉淀的丰厚的海盐历史文明。

(2)红色军事文化突出。盐城是革命老区,红色文化底蕴深厚。铁军文化即其文化内容之一,为中国人民一大宝贵精神财富,内涵深刻,影响深远。“皖南事变”爆发后,中共中央立即在盐城重建新四

军军部,相继成立中共中央华中局、中央军委新四军分会、华中党校、抗大五分校、鲁艺华中分院、江淮银行等组织,盐城迅速成为

华中敌后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刘少奇、陈毅等一大批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曾在这里战斗过。拥有全国规模最大、资

料最全、最具代表性的新四军纪念设施,市区有新四军纪念馆、纪

念塔和重建军部旧址泰山庙,大丰白驹建有新四军、八路军会师纪

念碑。

(3)湿地水绿文化。这是以地域地理特征与社会进步相结合的文化表现。盐城有得天独厚的湿地资源,有“湿地之都”、“百河之城”之美誉。沿海与里下河滩涂湿地的保护、开发与利用,旨在“传承海盐文化,打造水绿盐城”,体现盐城人科学发展的经济价值观与城市文明

精神。

(4)淮剧、杂技地方文化驰名。盐城为淮剧发源地与杂技之乡。淮剧

和杂技是盐城市地方文化艺术成就的集中体现。淮剧艺术以其独特

的语言和唱腔表演艺术形式,“十八团”杂技以其气功、顶技、蹬技、走索、狮舞、马术等精湛技艺,驰名中外。

(5)盐城话属于北方方言中的江淮方言,按语言特点可分为3片:滨

阜片,包括响水、滨海、阜宁3县和射阳县黄沙港以北地区;建盐片,包括盐城市区、建湖县、射阳县黄沙港以南和大丰市斗龙港以

北地区;丰台片,包括东台市和大丰市的斗龙港以南地区。滨阜片、建盐片属淮扬长片,丰台片属通泰片。

【篇三:《江苏地域文化》网上形考作业】

其最早的地名。考古证明镇江从南朝宋设南徐州,至今有1600年历史。镇江历代名人辈出,鸿篇巨制迭见,《文心雕龙》、《世说新语》等作品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开山之作”或“千古名篇”的地位。(2)“吴头楚尾”的移民文化。京口(镇江)位于长江下游南岸,先

秦时受吴越文化影响,号称“吴头楚尾”;历史上受北方移民影响很大,成为吴文化与北方文化冲突融汇的典型地带。

(3)以“城市山林”著称的山水文化。镇江处于长江和运河交汇处,

交通极为便利。境内金山、焦山、北固山、南山、茅山等著名山峰

和诸多的寺观园林,历史上吸引过无数文人学士、达官贵人来此,

或归隐,或陶冶情操、或访古探幽、或山水寻游,并留下了众多著

称于世的文学艺术作品。

(4)镇江使用的语言属于北方方言区的江淮方言,其东南部地区有

明显的吴方言特征。

2、简述苏州文化的特征。

答:(1)厚重辉煌的吴文化底蕴。苏州是吴文化的发祥地,查山、

崧泽等地遗址下层出土的文物距今已有5900多年;苏州建城已有2500多年历史。苏州价值取向多元的传统,容许和鼓励“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在园林、丝绸、服装、刺绣、灯彩、木刻、盆景、绘画、医药等方面均获得较高的成就。

(2)海纳百川的水文化特征。苏州濒临长江和太湖,浩瀚的长江和太

湖水,碧波万顷,浩浩荡荡,成为苏州文化的发生和发展之流。水

是柔和的,但能克刚。苏州人以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的广阔胸襟容

纳各个方面的各种事物,呈现出新旧杂糅的文化景观。刚柔相济,

包容开放,精细雅致成为苏州城市精神的丰富内涵。

(3)崇文、仁爱的传统。“状元群”、“院士群”人文现象的出现,说明

苏州具有滋养和吸引智者的优越山水环境与发达的经济条件,也反

映了苏州人积极进取、永不满足的心态。苏州人怀着克己仁爱之心,

最先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响亮口号。

(4)秀外慧中,精细雅致。苏州城市建设的特点之一是“网状”。从苏

州园林秀丽典雅的造境,可以看到水乡泽国的地理环境对苏州人的

影响。秀慧、细腻、雅致是苏州城市精神最富特色和最具深刻意蕴

的概括。

(5)苏州使用的语言属于吴方言。

答:(1)一脉相承的吴文化特征。彭祖墩、阖闾城、鸿山三大遗址发现,在考古学上无可争议地证明无锡是吴文化发祥地的论说。三大

遗址分别为新石器时期、春秋时期、春秋战国吴越时期,印证了无

锡文化发展史的一脉相承,由刚及柔,刚柔并济和吸纳、包容、开放、适时顺变的文化特征。

(2)工商文化成为近代无锡城市的主流文化。无锡民族工商业实业家

的成功范例与民间“趋利”价值观的相互影响、大上海的文化经济辐

射等造就了无锡的“工商文化”。无锡是中国近代民族工商业和乡镇

企业的重要发源地,留存工业遗产繁多,是国内工业遗产富集的重

点城市之一。

(3)水文化赋予无锡人以灵性。山、湖、河、城浑然一体的自然景观

与几千年的文化内涵相互融合,山清水秀之灵气,人与自然的和谐,形成了无锡人推崇自然、保持朴素的审美情趣,陶铸了无锡文化精明、细致、缜密的人文特征。

(4)无锡使用的语言属于吴方言。

4、简述常州文化的特征。

答:(1)历史厚重,崇尚创造。常州地方文化源远流长,溧阳上黄

镇水母山发现的“中华曙猿”,成为探索人类祖先发祥地之一的第一

手实物资料。分属马家浜文化和良渚文化的圩墩、寺墩、新岗、三

星村等新石器时期的遗址是常州悠久历史的明证。常州人崇尚创造,在学术、文学、书画、戏曲、教育、科技、医学、园林等方面独辟

蹊径,形成了有自己传统特色而又处于先进水平的丰富成果。

(2)重文兴教,人文荟萃。常州经济发达,文化灿烂,有“文教被

于吴、吴尤盛于延陵”的盛誉。常州儒风蔚然,人文荟萃,大批的政

治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史学家、实业家从这里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同时也形成了一批以诗礼传家的书香门第和名门望族。(3)兼容并蓄,经世致用。常州优越的地理区位,易得风气之先,

形成了广泛交流的开放性格局。常州历代人才辈出,有常州词派,

常州学派,常州画派,孟河医派等诸多开创先河的创举。经世致用

则成为常州文人参与社会政治活动的人生信念。形成了善汲纳、务

实效、争一流、重信诺的优秀人文精神。

(4)常州使用的语言属于吴方言

5、简述淮安文化的特征。

答:江苏省淮安市,古名:淮阴、楚州、清江浦、清江、清河、古楚,位于江淮平原东部,京杭大运河与古淮河在淮安交汇,历史上是

漕运枢纽、盐运要冲,驻有漕运总督府,明清鼎盛时与苏州、杭州、扬州并称为运河沿线的“四大都市”,有“运河之都”之称。淮安的文

化特色也因处于南北交汇点具有文化融合的特色,形成了独具特色

的淮安文化。

淮安市自古就有“襟吴带楚客多游,壮丽东南第一州”的美誉,曾是

漕运组、盐运要冲,明清时期就是“南船北马”交汇之地,有“九省通衢、七省咽喉”之美誉。淮安地处我国南北气候、文化的过渡地带,

淮南淮北在日常生活习俗以及民间艺术形式方面都表现出明显的差

异性。比如淮南爱吃米,淮北爱吃面;淮海戏豪放,淮剧柔情。淮

安话属于江淮方言。市数是雪松,市花是月季。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