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物实验期末考试总结

大物实验期末考试总结

大物实验期末考试总结
大物实验期末考试总结

1.非线性元件伏安特性的研究

1 .掌握用伏安法研究二极管正向伏安特性及钨丝灯伏安特性的方法;

2.掌握用最小二乘法(回归法)处理实验数据,得到经验公式的方法。

二.实验仪器

DH6102型伏安特性实验仪

三、实验原理

1.半导体二极管的伏安特性

半导体二极管由一个p-n结,加上接触电极、引线和封装管壳组成。常见的二极管有硅二极管和锗二极管。加到二极管两端的电压与流过其上面的电流的关系曲线,就叫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1所示。由于p-n结具有单向导电性,故二极管的正反向伏安特性相差很大,二极管的伏安特性可分三部分:

①正向特性。当所加的正向电压很小时,正向电流也很小,只有当正向电压加到某个数值

时,电流才开始明显加大,这个外加电压值叫做二极管的阈值电压或开通电压,记作必。

通常硅二极管的阈值电压必=0.5V~0.6V,锗二极管5l=0.2V~0.3V。阈值电压的确定, 般是在正向特性曲线较直部分画一切线,延长相交于横坐标上一点,该点在横轴上的值就是该二极管的阈值电压。

②反向特性。当二极管两端加反向电压时,反向电流很小且在一定范围内不随反向电压的增加而增加。

③反向击穿特性。当反向电压继续增加时,反向电流会突然增大,这种现象称作反向击穿, 产生击穿的临界电压称为反向击穿电压。不同的二极管,反向击穿电压也不同。一般情况下,二极管反向电压不得超过反向击穿电压,否则会烧坏管子。

(2)钨丝灯的伏安特性当钨丝灯泡两端施加电压后,钨丝上有电流流过,产生功耗,灯丝温度上升,致使灯泡电阻增加。因此,通过钨丝灯的电流越大,其温度越高,阻值也越大,其伏安特性如图曲线所示。灯泡不加电压时,称为冷态电阻。施加额定电压测得的电阻称为热态电阻。由于正温度系数的关系,冷态电阻小于热态电阻,一般钨丝灯的冷态电阻与热态电阻的阻值可相差几倍至十几倍。而且由于钨丝灯点亮时温度很高,超过额定电压时会烧断,所以使用时不能超过额定电压。

2.用伏安法测量非线性电阻元件的伏安特性对非线性电阻元件伏安特性的研究,一般都是采用伏安法进行测量。实验采用的是内阻很

高数字电压表及内阻很小的电流表,而且测量的是低、中值电阻,所以选择电流表外接法的测量电路。二极管及钨丝灯伏安特性的测量电路分别如图

3和4所示。

四、实验内容1?二极管的正向伏安特性的测量:在0 V?0.6 V范围内,每隔0.1V读一次电流表,在0.6

V?0.8V范围内,每隔0.02V读一次电流表,并将所读数据记入下表中(注意正确记录测量数据的有效数字)。

2. 测量钨丝灯的伏安特性:由0V 开始,每隔1V 读一次电流表,直到钨丝灯的额定电压11V, 并将所读数据记入下表中。

注意事项 1.须了解待测元件(二极管、钨丝灯)的规格,使加在它上面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均不超过 额定值。

2.须了解测量时所需其它仪器的规格(如电源、电压表、电流表、滑线变阻器等的规格) 也不得超过其量程或使用范围。

五. 数据处理

2.惠斯通电桥

、实验目的

学会使用电阻箱自组惠斯登电桥测中值电阻及电桥灵敏度的方法。

二、实验仪器: 直流稳压电源、AC5/2型直流指针式检流计(分度值1 lxlO-?Adiv| ;临界电阻360Q;内阻

44Q )、ZX21型六旋钮电阻箱(旧式、两个(电阻范围 0-99999.9 Q;等级:0.1级;额定

功率0.5W )、ZX21型六旋钮电阻箱(新式)一个(电阻范围0-99999.9 Q;等级分档9X ( 10000,

1000, 100, 10, 1, 0.1 )分别为 0.1 , 0.1 ,0.5, 1, 2.5 ;残余误差(30±10)m Q)、47k Q 电位器一粒、滑线变阻器、待测电阻、电位器、换向开关、导线若干。

三、实验原理

1. 惠斯登电桥的平衡条件

惠斯登直流电桥也称为单臂直流电桥, 是一种直流平衡电桥,其原理电路如图1所

1、

掌握惠斯登电桥的结构和测量原理。 2、 3、

估算仪器误差,计算测量不确定度。

示。由图1可见,Rx、R2、R3 R4构成了四个桥臂,BD两点之间接入检流计形成一个通路, 称为桥路。当电桥平衡时,W BD=0,桥路没有电流流过,I G|=0.此时有: 设I1为电桥平衡时流过ABC路的电流,I2为流过ADC路的电流,那么式(1)可写为: 把(2)的两式相处,得:

即宀辭⑶

式(3)就是惠斯登电桥的平衡条件。式中R2/R3 (或R4/R3)称为比率臂,R4 (或R2)称为比较臂。调节惠斯登电桥平衡一般可根据待测电阻Rx的大小,选好比率臂再调节比较臂。

桥路上的电位器Rb,起到保护检流计的作用,当电桥不平衡时,流过BD间的电

流可能较大,会烧坏检流计,此时Rb应调到最大值,以减小流过检流计的电流,当电桥基本平衡时,Rb要调到最小值,提高检流计的灵敏度,减小电桥的测量误差。所以惠斯登电

桥的平衡一般要调两次,一次是Rb取大值时调平衡,称为粗调。第二次是在粗调后,Rb 减至最小值再调平衡,称为细调。

2.测量中,采用换臂法消除不等臂误差

实验中自组电桥的比率臂(R2和R3电阻并非标准电阻,存在较大的不等臂误差,

为消除该系统误差,实验可采用交换测量法进行。先按原线路进行测量得到一个R4值,然

后将R2和R3位置互相交换,按同样的方法再测得一个RL值,两次测量,电桥平衡后分别有:

联立两式得:氏=J尺北由式(3)可知:交换测量后得到的测量值与比率臂阻值无关,只与比较臂

3.改变电源电压的方向,消除电桥中寄生电势的影响

R4有关。

在电桥电路的任一支路中,都可能寄生有热电势与接触电势,这些寄生电势与电桥

电源在各支路产生的电势差相互作用使得电桥出现虚假的平衡,引起Rx的测量误差。由于寄生电势和它所引起的电流方向、大小往往是不变的,所以可采用改变电源电压的方向来消除。实验中通过换向开关来达到改变电源电压的方向,测出电源电压改变方向后二次的

Rx值,取其算术平均值。

4.电桥灵敏度

当电桥平衡时,流过检流计的电流应为零。但实际上检流计的灵敏度总有一定的限

度,当减小到我们感觉不到检流计的指针偏转时,(比如小于0.2格),我们就认为电桥平衡了,这样Rx 的测量就会有误差。为了确定由于检流计灵敏度不够而带来的测量误差,我们引入电桥灵敏度的概念。

电桥灵敏度阴定义为:

相对电桥灵敏度S定义为:

式(4)表示电桥平衡后,Rx的相对改变量所引起电桥偏离平衡时检流计的偏转格数n。S 越大,电桥越灵敏,带来的测量误差也越小。通常Rx是不能人为改变的,要想测量S,就

要在电桥平衡后保持比率臂不变,而把比较臂电阻R4,变为|R4±AR4|,因而有:

四、实验内容

1、利用自组惠斯登电桥测未知电阻Rx (Rx-2k Q)

(1)实验开始时先布局后接线。布局:电阻箱、检流计放在正前方,便于读书。滑动变阻

器和开关放在两侧,便于操作。根据线路图按回路对点接线,电桥线路可大致分为三步联

接:

(a)先连接电源电路,将电源与换向开关的两个接线柱联接;

将四个桥臂联成一个回路;

在一对角线的两点A、C( R2与R3的联接点和R4与Rx的联接点)之间接换向开关中

间的两个接线柱和滑线变阻器;

(d)在另一个对角线的两点B、D( R2与Rx的联接点和R3与R4的联接点)之间接入检流

计G和电位器Rbo

(2)在接线正确无误后,将电阻箱R2, R3调到500.0欧姆, 先用万用表估计一下待测电

阻的阻值,将R4调到待测电阻的估计值,然后再调节电桥平衡, 在调节电桥平衡中应遵循

先粗后细的原则。

(a)粗调时先将滑线变阻器阻值、Rb调至最大,调节电阻箱R4直到使检流计指针指零;

(b)细调时,在粗调的基础上,将滑线变阻器阻值、Rb调至最小,调节电阻箱R4时检流计再次指零,此时电桥达到平衡,此时记下R4的阻值,并测量数据填入数据表格。

(3)改变电流方向,重复(2)中的(a) (b)步骤。

(4)将电阻箱R2, R3对换位置,重复步骤(2) (3)。记下R4的阻值,并将测量数据填入数据表格。

2、测量电桥灵敏度

保持比率臂不变,不改变电流方向的情况下,在电桥平衡的基础上,改变比率臂电阻使得检流计指针

R4,分别左右偏转2格,记下此时的比较臂电阻R4,计算比较臂电阻R4的改变值△ R4,并将测量数据填

入数据表格。

3、不确定度计算提示在本实验中,我们主要考虑B类不确定度。下面介绍B类不确定度的计算与合成。

不确定度计算:

(1)电阻箱的准确度等级引起的不确定度计算示例:电阻箱(新式,分档位标等级) 电阻箱的极限误差为: 其中:ai为各档位等级;Ri为各档位的电阻示值;R0为残余误差;m为电阻箱所使用的旋钮数;b为每个旋钮的残余误差,一般a小于等于0.05级时,b=0.002 Q; a大于等于=0.1 级时,b=0.005 Qo 将电阻的极限误差当做其不确定度,则其电阻不确定度为: 例,假设一新式电阻箱示数为1997.8 Q, R0=30m S,则其仪器误差为: 其电阻不确定度为:

(2)电桥灵敏度引起的不确定度例测得电桥在平衡点附近的灵敏度为Sl=3.8div/ Q,当人眼判断检流计指针是否偏转的分

辨极限取0.2div时,电桥灵敏度引起的不确定度就是其基本误差限。即:

(3)合成不确定度4、实验提示

(1)注意保护检流计,不能使指针超过满偏;

(2)比率臂阻值选取必须考虑测量精度和电阻箱的额定功率。

大物实验期末考试总结

1.非线性元件伏安特性的研究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用伏安法研究二极管正向伏安特性及钨丝灯伏安特性的方法; 2.掌握用最小二乘法(回归法)处理实验数据,得到经验公式的方法。 二.实验仪器 三、DH6102型伏安特性实验仪 四、实验原理 1.半导体二极管的伏安特性 半导体二极管由一个p-n结,加上接触电极、引线和封装管壳组成。常见的二极管有硅二极管和锗二极管。加到二极管两端的电压与流过其上面的电流的关系曲线,就叫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1所示。由于p-n结具有单向导电性,故二极管的正反向伏安特性相差很大,二极管的伏安特性可分三部分: ①正向特性。当所加的正向电压很小时,正向电流也很小,只有当正向电压加到某个数值时,电流才开始明显加大,这个外加电压值叫做二极管的阈值电压或开通电压,记作。通常硅二极管的阈值电压=0.5V~0.6V,锗二极管=0.2V~0.3V。阈值电压的确定,一般是在正向特性曲线较直部分画一切线,延长相交于横坐标上一点,该点在横轴上的值就是该二极管的阈值电压。 ②反向特性。当二极管两端加反向电压时,反向电流很小且在一定范围内不随反向电压的增加而增加。 ③反向击穿特性。当反向电压继续增加时,反向电流会突然增大,这种现象称作反向击穿,产生击穿的临界电压称为反向击穿电压。不同的二极管,反向击穿电压也不同。一般情况下,二极管反向电压不得超过反向击穿电压,否则会烧坏管子。 (2)钨丝灯的伏安特性 当钨丝灯泡两端施加电压后,钨丝上有电流流过,产生功耗,灯丝温度上升,致使灯泡电阻增加。因此,通过钨丝灯的电流越大,其温度越高,阻值也越大,其伏安特性如图2中曲线所示。灯泡不加电压时,称为冷态电阻。施加额定电压测得的电

软件实验心得体会范文

软件实验心得体会范文 经过这学期软件工程实验的学习,深深感到用户需求对软件的重要性。成功的软件产品是建立在成功的需求基础之上的,而高质量的需求来源于用户与开发人员之间有效的沟通与合作。当用户有一个问题可以用计算机系统来解决,而开发人员开始帮助用户解决这个问题,沟通就开始了。 需求获取可能是最困难、最关键、最易出错及最需要沟通交流的活动。对需求的获取往往有错误的认识:用户知道需求是什么,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和他们交谈从他们那里得到需求,只要问用户系统的目标特征,什么是要完成的,什么样的系统能适合商业需要就可以了,但是实际上需求获取并不是想象的这样简单,这条沟通之路布满了荆棘。首先需求获取要定义问题范围,系统的边界往往是很难明确的,用户不了解技术实现的细节,这样造成了系统目标的混淆。 其次是对问题的理解,用户对计算机系统的能力和限制缺乏了解,任何一个系统都会有很多的用户或者不同类型的用户,每个用户只知道自己需要的系统,而不知道系统的整体情况,他们不知道系统作为一个整体怎么样工作效率更好,也不太清楚那些工作可以交给软件完成,他们不清楚需求是什么,或者说如何以一种精确的方式来描述需求,他们需要开发人员的协助和指导,但是用户与开发人员之间的交流很容易出现障碍,忽略了那些被认为是"很明显"的信息。

最后是需求的确认,因为需求的不稳定性往往随着时间的推移产生变动,使之难以确认。为了克服以上的问题,必须有组织的执行需求的获取活动。 需求获取活动要完成的任务或者步骤的过程如下: 编写项目视图和范围文档 系统的需求包括四个不同的层次:业务需求、用户需求和功能需求、非功能性需求。业务需求说明了提供给用户新系统的最初利益,反映了组织机构或用户对系统、产品高层次的目标要求,它们在项目视图与范围文档中予以说明。用户需求文档描述了用户使用产品必须要完成的任务,这在使用实例文档或方案脚本说明中予以说明。功能需求定义了开发人员必须实现的软件功能,使得用户能完成他们的任务,从而满足了业务需求。 非功能性需求是用户对系统良好运作提出的期望,包括了易用性、反应速度、容错性、健壮性等等质量属性。需求获取就是根据系统业务需求去获得系统用户需求,然后通过需求分析得到系统的功能需求和非功能需求。项目视图和范围文档就是从高层次上描述系统的业务需求,应该包括高层的产品业务目标,评估问题解决方案的商业和技术可行性,所有的使用实例和功能需求都必须遵从的标准。而范围文档定义了项目产品所包括的所有工作及产生产品所用的过程。项目相关人员对项目的目标和范围能达成共识,整个项目组都应该把注意力集中在项目目标和范围上。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及答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答案大全(实验数据及思考题答案全包括) 伏安法测电阻 实验目的(1) 利用伏安法测电阻。 (2) 验证欧姆定律。 (3) 学会间接测量量不确定度的计算;进一步掌握有效数字的概念。 U 实验方法原理根据欧姆定律,R =,如测得U 和I 则可计算出R。值得注意的是,本实验待测电阻有两只, I 一个阻值相对较大,一个较小,因此测量时必须采用安培表内接和外接两个方式,以减小测量误差。 实验装置待测电阻两只,0~5mA 电流表1 只,0-5V 电压表1 只,0~50mA 电流表1 只,0~10V 电压表一只,滑线变阻器1 只,DF1730SB3A 稳压源1 台。 实验步骤本实验为简单设计性实验,实验线路、数据记录表格和具体实验步骤应由学生自行设计。必要时,可提示学生参照第2 章中的第2.4 一节的有关内容。分压电路是必须要使用的,并作具体提示。 (1) 根据相应的电路图对电阻进行测量,记录U 值和I 值。对每一个电阻测量3 次。 (2) 计算各次测量结果。如多次测量值相差不大,可取其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 (3) 如果同一电阻多次测量结果相差很大,应分析原因并重新测量。 数据处理 (1) 由?U =U max ×1.5% ,得到?U 1 = 0.15V,?U2 = 0.075V ; (2) 由?I = I max ×1.5% ,得到?I 1 = 0.075mA,?I 2 = 0.75mA; (3) 再由u= R ( ?U )2 + ( ?I ) 2 ,求得u= 9 ×101?, u= 1?; R 3V 3I R1 R2 (4) 结果表示R1 = (2.92 ± 0.09) ×10光栅衍射实验目的 (1) 了解分光计的原理和构造。 (2) 学会分光计的调节和使用方法。?, R 2 = (44 ±1)? (3) 观测汞灯在可见光范围内几条光谱线的波长实验方法原理

实验室心得体会

实验室心得体会 实验室即进行试验的场所,在实验室工作要谨慎且细心。下 面是带来的实验室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阅读。 经历了四周共八个学时的焊接学基础实验,我觉得自己学到 了很多东西,虽然大二的时候自己也在金工实习的时候学过电焊,但是那时候自己对焊接原理是完全不了解,到现在基本学习完了 焊接学基础的理论教学再来做实验的我感觉轻松了,因为我懂得 了很多焊接学的原理。也知道了焊接不只是电焊,另外还有气焊 等等。 这四周的焊接学实验我们总的来说学习了气焊和电焊,气焊 中也分了对低碳钢、中碳钢和高碳钢的焊接,我们在焊接过程中 可以明显的感觉到对于高中低碳钢的难易明显不同! 有一次课程我们学习的是铸铁的焊接,对于铸铁的流动性也 明显可以感受到比较差!每次体验实验之前老师总是给我们介绍 实验需要注意的事项以及实验内容!通过老师的介绍和之后亲身 的体验可以说我们对于每次实验的内容都有很好的理解和体会。 对于这次的电焊实验我的记忆尤其深刻,因为在试验过程中 我出现了很多问题,老师总会给我详细解释出现问题的原因和这 些问题应该怎样解决,比如有一次的试验内容是薄板钢的对接。 两块薄薄的钢板,我很认真的摆放在试验板上焊接,我本以为这 是最简单的焊接了,但是结果却不如意,当我用平焊的方式把这

两块钢板焊接完以后才发现焊接后的钢板出现了严重的变形,原 本平的钢板变得翘起来了!而且由于焊接技术不好使得焊缝很不 平整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了焊穿的现象,面对这样的焊接产品我真 是无地自容!但是老师给我详细解释了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比 如钢板翘起来了是因为焊接过程中的散热不均匀,这些现象可以 用经验解决。对于焊穿的那个窟窿老师握着我的手一点一点的把 它填上了,老师告诉我这是由于汉弧太短以及焊接速度太慢造成的!他还鼓励我别灰心,我特感动! 我十分懊恼自己有一身的理论知识却还是焊接处这么差的效果,所以我觉得这次的实验是很必要的,对于我们这些学了很多 理论知识的学生来说是很有帮助的,它使得我们看到了自己的差 距和经验的不足,以后需要勤奋的学习的同时多注重实际的运用,这样才应该是全面实际的应用型人才! 透过这次实验,我大开眼界,正因这次实验个性是回转机构 振动测量及谱分析和悬臂梁一阶固有频率及阻尼系数测试,需要 用软件编程,并且用电脑显示输出。能够说是半自动化。因此在 实验过程中我受易非浅:它让我深刻体会到实验前的理论知识准备,也就是要事前了解将要做的实验的有关质料,如:实验要求,实验资料,实验步骤,最重要的是要记录什么数据和怎样做数据 处理,等等。虽然做实验时,指导老师会讲解一下实验步骤和怎 样记录数据,但是如果自己没有一些基础知识,那时是很难作得 下去的,惟有胡乱按老师指使做,其实自己也不知道做什么。

2018高考物理实验全面总结

2017高考物理实验复习 针对每一个实验,注意做到“三个掌握、五个会”,即掌握实验目的、步骤、原理;会控制条件、会使用仪器、会观察分析、会处理数据并得出相应的结论、会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这句是听别的老师说的,觉得挺对的) 第一部分考查的内容及要点 一、基本仪器的使用: 刻度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天平、秒表、打点计时器、 弹簧秤、电流表、电压表、多用电表、滑动变阻器、电阻箱等二、基本实验操作: 实物连线、实验步骤、纠错、补漏、排序等。 三、基本实验原理: 详见“第二部分:实验专题总结” 四、实验数据处理及误差分析: 图像法(剔除错误数据,找规律),列表法(多个量之间的关系,正反比关系);减小误差(换仪器、换方法、多次测量、作图等)五、开放性实验题: 设计实验,实验探究,实验变式(这部分的关键是回归已知的 实验,用脑海里已有的实验原理和实验仪器去解决新问题是这 类题的关键)

第二部分实验专题总结 一、实验部分考题分析: 力学实验的主线是打点计时器(光电门); 电学实验的主线是各种方法测各种电阻; 电磁学内容实验题略有涉猎,但很少; 考题基本为课本实验的变式、组合或重新设计。 二、考纲实验: 实验一: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二: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实验三:验证力的平等四边形定则实验四:验证牛顿运动定律 实验五:探究动能定理实验六: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实验七: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八:测定金属的电阻率 实验九:描绘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实验十: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实验十一:练习使用多用电表实验十二:传感器的简单使用 实验十三: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3-3) 实验十四:探究单摆的运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3-4) 实验十五:测定玻璃的折射率实验十六: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三、专题突破: 实验一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本题做的比较多了,要点基本上都掌握了,这里只强调两点:1.不要上来就用公式,要先验证一下是不是匀变速,即△s是否都相等;2.本题可能涉及到牛顿力学,不要漏知识点。 一、实验目的 1.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学会用打上点的纸带研究物体的运动. 2.掌握判断物体是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方法. 3.能够利用纸带测定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实验心得体会

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实验心得体会 随着六月二十八日我们完成了水泥混凝土的强度试验,这次关于水泥混凝土的一系列实验部分我们已经完成,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内业整理部分了,处理实验数据,完成实验报告,在5天的实验当中,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任务,大家都积极参与进来,真的学到了不少知识,同时也给我留下了不少深刻的印象,回想一下,总结为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耐心、不怕脏、不怕累不可少。在这几天的实验过程中,对于实验有时候真的很枯燥,需要我们的耐心还有细心;而有些时候,我们需我们发扬不怕累不怕苦的精神,该拿锤子敲集料的时候就要敲集料;该铲石头的时候就要铲石头;该人工拌合混凝土的时候,我们就得拿铁锹一遍又一遍的拌合混凝土…在这一过程中我们需要不怕脏不怕累,该怎么样就怎么样,既然我热爱这个专业,当初选择了这个专业,我就不怕吃苦,今后参加工作后环境会更苦,所以通过这次实验我就开始锻炼自己,锻炼自己的意志,周末我们依然可以在实验室中度过,中午可以不休息,在实验室测水泥的凝结时间,这些我做到了,现在回想起来,还是蛮高兴的。 第二:严谨细致不可丢。实验本身就是通过我们自己的操作来得到某些结论,或观察实验现象,所以为了得到更准确的实验结论,我们必须在实验过程中,要求自己以严谨的态度去完成每一步操作,比如称量是我们要细致的去调节,严格按照规范上的质量称取所需要的试验品,而不是只求个大概,在有量筒取水时,我们要看凹液面的最低处,而不是懒懒散散的随便看一下;另外在实验过程中可能有些实验的操作比较多,步骤比较繁琐,这时我们不能抱着求快的心理将有些步骤省略,或者缩短操作时间等等,不能想当然的,这些都会对实验造成很大的误差,那么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已经失去了原来的意义了。比如在水泥的凝结时间的测定中我们就需要每半小时测一次,虽然在前几个小时,都是一样的,但是我还是要按照规范来测,免得造成误差。 第三:总结思考不可无。实验的魅力在于经过我们自己的长时间操作,曲曲折折的过程最终我们得到了实验结果那一刻的喜悦之情!当然试验不能就此认为结束了,我们需要做的还有很多其中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总结思考。试验完成后我们要想一下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为什么与理论结果会有出入?造成这些不同的原因在哪里?我们还可以与其他组进行对比,在对比中找出不同,然后分析不同的原因在哪里?只有这样我们的实验做得才有意义,加入了自己的思考,而不是简简单单地对着规范上的条文,按照上面所述,呆板的操作。比如在试验后,我就分析了一下为什么我们的混凝土强度没有其他组的强度高?水灰比的不同是一方面,还有就是在拌合过程中出现离析现象。 总之,在这5天的实验过程中,真的学到了一些东西,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总结报告模板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 摘要:热敏电阻是阻值对温度变化非常敏感的一种半导体电阻,具有许多独特的优点和用途,在自动控制、无线电子技术、遥控技术及测温技术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本实验通过用电桥法来研究热敏电阻的电阻温度特性,加深对热敏电阻的电阻温度特性的了解。 关键词:热敏电阻、非平衡直流电桥、电阻温度特性 1、引言 热敏电阻是根据半导体材料的电导率与温度有很强的依赖关系而制成的一种器件,其电阻温度系数一般为(-~+)℃-1。因此,热敏电阻一般可以分为: Ⅰ、负电阻温度系数(简称NTC)的热敏电阻元件 常由一些过渡金属氧化物(主要用铜、镍、钴、镉等氧化物)在一定的烧结条件下形成的半导体金属氧化物作为基本材料制成的,近年还有单晶半导体等材料制成。国产的主要是指MF91~MF96型半导体热敏电阻。由于组成这类热敏电阻的上述过渡金属氧化物在室温范围内基本已全部电离,即载流子浓度基本上与温度无关,因此这类热敏电阻的电阻率随温度变化主要考虑迁移率与温度的关系,随着温度的升高,迁移率增加,电阻率下降。大多应用于测温控温技术,还可以制成流量计、功率计等。 Ⅱ、正电阻温度系数(简称PTC)的热敏电阻元件 常用钛酸钡材料添加微量的钛、钡等或稀土元素采用陶瓷工艺,高温烧制而成。这类热敏电阻的电阻率随温度变化主要依赖于载流子浓度,而迁移率随温度的变化相对可以忽略。载流子数目随温度的升高呈指数增加,载流子数目越多,电阻率越小。应用广泛,除测温、控温,在电子线路中作温度补偿外,还制成各类加热器,如电吹风等。 2、实验装置及原理 【实验装置】 FQJ—Ⅱ型教学用非平衡直流电桥,FQJ非平衡电桥加热实验装置(加热炉内置MF51型半导体热敏电阻(Ω)以及控温用的温度传感器),连接线若干。 【实验原理】 根据半导体理论,一般半导体材料的电阻率和绝对温度之间的关系为(1—1) 式中a与b对于同一种半导体材料为常量,其数值与材料的物理性质有关。因

实验心得体会优秀范文

实验心得体会优秀范文 [导语]我们从一些事情上得到感悟后,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那么如何写心得体会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帮大家整理的《实验心得体会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篇一]实验心得体会优秀范文 在公司实习的这段时间里,我在公司主要负责xxx。我想这些对于一个实习生来说是太难得的锻炼机会,所以我也十分的珍惜。对上头的指示都按时完成,有很多不懂的操作我也进取地去提问在一系列工作的同时,我也尽可能的运用自我所学的专业知识,以便到达能够新颖的全面的展现我公司的实力以及产品或者活动的内涵,从而产生相对进取的社会影响力,因为对于新生的企业,社会影响是企业前进与生存不可忽略的一方面,是容不得怠慢的。 在平时工作的环境中我学会了如何简便地工作同时把工作质量提高这主要窍门在于多与公司部门的职员沟通态度谦卑建立良好的关系不懂就要问要谦虚的理解前辈的提议。 在实习的这段时间里我感受到了要生存于社会之中的不易与艰难。室内设计是个苦差使,每个设计师都不容易。但我既然在填报高考志愿的时候选择了这个专业,我此刻也未曾后悔过我的选择。室内行业是一个需要不断学习的行业,室内设计要提高生活审美质量,如果设计师的思维跟不上趋势,那么室内设计的作用也就无从谈起了。我个人认为室内设计工作者不仅仅要有专攻并且还要博闻强识。经过这次实习,我了解了室内设计方向的一些状况,明确了自我的位置,这些都为我以后的方向选择供给了一个具有借鉴意义的依据,为我走好下一步做好了基础。其次,做一个室内设计师,我深深的体会到知识面越广设计就越做的得心应手。所以,回到学校,我还仍有很多书要看,很多东西要学。文字的东西总是相互关联的,“运用之妙,存乎

初中物理实验考点总结大全

初中物理重要实验总结 初二物理实验 一、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 (1)入射角(反射角)是指入射光线(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2)如果想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应如何操作将纸板沿中轴ON 向后折,观察在纸板B上是否有反射光线。 (3)如果让光线逆着OF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E方向射出,这表明: 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反射定律: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 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反射定律 (4)理想模型法:用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 (5)量角器的作用:测量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 (6)从纸板不同方向都能看到光的传播路径原因是:光在纸板上发生了漫反射。 (7)多次改变入射角大小并进行多次实验的目的:保证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 二、平面镜成像规律实验 1.实验器材:薄玻璃板,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火柴,刻度尺,一张白纸笔 2.操作步骤:实验时,将白纸铺在水平桌面上,将玻璃板竖直放在白纸上,点燃蜡烛法现玻璃板的后面有蜡烛的像,为了确定像的位置具体做法是移动另一侧未点燃的蜡烛,直至与像完全重合,用笔在白纸上做出标记。 3.如何确定像的虚实将未点燃的蜡烛拿走,拿一个光屏放在该处不透过平面镜看光屏上是否有像。 5.得出结论:平面镜成像特点:物与像成正立、等大、左右相反的虚像,物与像对应点的连线垂直平面镜,物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6.如果在实验中发现两个像,是由于玻璃板太厚导致的。两个像之间的距离由玻璃板的厚度决定 7.玻璃板后面的蜡烛为什么不需要点燃若点燃后方蜡烛,使像的背景变亮,使像变淡,不便于观察像。 8.为什么用两只完全相同的蜡烛便于比较物与像之间的大小关系。 9.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因为用平面镜不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10.玻璃板为什么需要竖直放置蜡烛能够与像重合,准确确定像的位置。 11、实验方法:等效替代 12、多次测量的目的: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 11.无论怎样移动玻璃板后方的蜡烛,都无法与像完全重合,是因为玻璃板没有与水平桌面竖直放置。 12.刻度尺的作用测量物与像到玻璃板距离。 13.为什么要多次测量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避免偶然性

各种实验心得体会

实验心得体会 在做测试技术的实验前,我以为不会难做,就像以前做物理实验一样,做完实验,然后两下子就将实验报告做完.直到做完测试实验时,我才知道其实并不容易做,但学到的知识与难度成正比,使我受益匪浅. 在做实验前,一定要将课本上的知识吃透,因为这是做实验的基础,否则,在老师讲解时就会听不懂,这将使你在做实验时的难度加大,浪费做实验的宝贵时间.比如做应变片的实验,你要清楚电桥的各种接法,如果你不清楚,在做实验时才去摸索,这将使你极大地浪费时间,使你事倍功半.做实验时,一定要亲力亲为,务必要将每个步骤,每个细节弄清楚,弄明白,实验后,还要复习,思考,这样,你的印象才深刻,记得才牢固,否则,过后不久你就会忘得一干二净,这还不如不做.做实验时,老师还会根据自己的亲身体会,将一些课本上没有的知识教给我们,拓宽我们的眼界,使我们认识到这门课程在生活中的应用是那么的广泛. 通过这次测试技术的实验,使我学到了不少实用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做实验的过程,思考问题的方法,这与做其他的实验是通用的,真正使我们受益匪浅. 实验心得体会 这个学期我们学习了测试技术这门课程,它是一门综合应用相关课程的知识和内容来解决科研、生产、国防建设乃至人类生活所面临的测试问题的课程。测试技术是测量和实验的技术,涉及到测试方法的分类和选择,传感器的选择、标定、安装及信号获取,信号调理、变换、信号分析和特征识别、诊断等,涉及到测试系统静动态性能、测试动力学方面的考虑和自动化程度的提高,涉及到计算机技术基础和基于LabVIEW的虚拟测试技术的运用等。 课程知识的实用性很强,因此实验就显得非常重要,我们做了金属箔式应变片:单臂、半桥、全桥比较,回转机构振动测量及谱分析,悬臂梁一阶固有频率及阻尼系数测试三个实验。刚开始做实验的时候,由于自己的理论知识基础不好,在实验过程遇到了许多的难题,也使我感到理论知识的重要性。但是我并没有气垒,在实验中发现问题,自己看书,独立思考,最终解决问题,从而也就加深我对课本理论知识的理解,达到了“双赢”的效果。 实验中我学会了单臂单桥、半桥、全桥的性能的验证;用振动测试的方法,识别一小阻尼结构的(悬臂梁)一阶固有频率和阻尼系数;掌握压电加速度传感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优秀模板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优秀模板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模板 实验报告 一.预习报告 1.简要原理 2.注意事项 二.实验目的 三.实验器材 四.实验原理 五.实验内容、步骤 六.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 七.实验结果分析以及实验心得 八.原始数据记录栏(最后一页) 把实验的目的、方法、过程、结果等记录下来,经过整理,写成的书面汇报,就叫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的种类因科学实验的对象而异。如化学实验的报告叫化学实验报告,物理实验的报告就叫物理实验报告。随着科学事业的日益发展,实验的种类、项目等日见繁多,但其格式大同小异,比较固定。实验报告必须在科学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它主要的用途在于帮助实验者不断地积累研究资料,总结研究成果。 实验报告的书写是一项重要的基本技能训练。它不仅是对每次实验的总结,更重要的是它可以初步地培养和训练学生的逻辑归纳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是科学

论文写作的基础。因此,参加实验的每位学生,均应及时认真地书写实验报告。要求内容实事求是,分析全面具体,文字简练通顺,誊写清楚整洁。 实验报告内容与格式 (一) 实验名称 要用最简练的语言反映实验的内容。如验证某程序、定律、算法,可写成“验证×××”;分析×××。 (二) 所属课程名称 (三) 学生姓名、学号、及合作者 (四) 实验日期和地点(年、月、日) (五) 实验目的 目的要明确,在理论上验证定理、公式、算法,并使实验者获得深刻和系统的理解,在实践上,掌握使用实验设备的技能技巧和程序的调试方法。一般需说明是验证型实验还是设计型实验,是创新型实验还是综合型实验。 (六) 实验内容 这是实验报告极其重要的内容。要抓住重点,可以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考虑。这部分要写明依据何种原理、定律算法、或操作方法进行实验。详细理论计算过程. (七) 实验环境和器材 实验用的软硬件环境(配置和器材)。 (八) 实验步骤 只写主要操作步骤,不要照抄实习指导,要简明扼要。还应该画出实验流程图(实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再配以

高考必考物理实验总结

17年高考必考物理实验总结高三在我们的关注中如约而至,征战高考的号角已经吹响,时间不容置疑地把我们推到命运的分水岭。小编为大家搜集了高考必考物理实验,一起来看看吧。 一、验证性实验 (一)验证力的平等四边形定则 1:目的:验证平行四边形法则。 2.器材:方木板一个、白纸一张、弹簧秤两个、橡皮条一根、细绳套两个、三角板、刻度尺,图钉几个。 3.主要测量: a.用两个测力计拉细绳套使橡皮条伸长,绳的结点到达某点O。结点O的位置。 记录两测力计的示数F1、F2。 两测力计所示拉力的方向。 b.用一个测力计重新将结点拉到O点。 记录:弹簧秤的拉力大小F及方向。 4.作图:刻度尺、三角板 5.减小误差的方法: a.测力计使用前要校准零点。 b.方木板应水平放置。 c.弹簧伸长方向和所测拉力方向应一致,并与木板平行. d.两个分力和合力都应尽可能大些.

e.拉橡皮条的细线要长些,标记两条细线方向的两点要尽可能远些. f.两个分力间的夹角不宜过大或过小,一般取600---1200为宜 (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1.原理:两小球在水平方向发生正碰,水平方向合外力为零,动量守恒。m1v1=m1v1/+m2v2/ 本实验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验证上式成立。两小球碰撞后均作平抛运动,用水平射程间接表示小球平抛的初速度: OP-----m1以v1平抛时的水平射程 OM----m1以v1'平抛时的水平射程 O'N-----m2以V2'平抛时的水平射程 验证的表达式:m1OP=m1OM+m2O/N 2.实验仪器: 斜槽、重锤、白纸、复写纸、米尺、入射小球、被碰小球、游标卡尺、刻度尺、圆规、天平。 3.实验条件: a.入射小球的质量m1大于被碰小球的质量m2(m1>m2) b.入射球半径等于被碰球半径 c.入射小球每次必须从斜槽上同一高度处由静止滑下。 d.斜槽未端的切线方向水平 e.两球碰撞时,球心等高或在同一水平线上 4.主要测量量: a.用天平测两球质量m1、m2

实验心得总结范文精选

实验心得总结范文精选 实验心得总结范文精选一 作为高频电子的老师,高频基础实验可以说算得上是让学生一次崭新的实验尝试。比如说:新奇,原则性强等等,学生从一开始的一窍不通,到后来的熟悉,喜欢,感觉自己学到了很多,很多。算起来虽只让学生做了六次实验,仅仅只是初步接触,当却感觉学生学到了不少东西。一些从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 我觉得要做好高频电子实验,需要意识到如下几点: 1、充分的预习是必要的。以往做电子技能实训与考核实验台电工实验时学生往往只看一下步骤,原理一带而过。这样做实验时便会吃大亏。一般在实验前得花上一个小时去预习。这样试验结果是令人满意的。

2、需要预先对结果进行预测,至少在碰到问题时会合理的去分析问题。之所以会这样说也是有血的教训的,由于某个学生对过程中一个问题视而不见,导致出现了重做的悲惨命运。 3、对一些实验注意事项要在意。这里可不是说我弄坏了什么东西,而是基于大家都明白的一个道理:水火无情,电更无情。可能是由于我的原因吧,我每次让学生实验时,似乎对学生很不放心,可谓事必躬亲,再三叮嘱,这也有一个好处:试验出错的可能性大大减少,而且安生性也大大增加了。 在实验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如何分析问题,如何解决问题,以及如何总结问题。通过这段时间的高频电子实验,学生能够掌握高频电子的一些基本理论了。比方说lc谐振电路,频带的展宽等。让学生了解到仅仅通过一些简单的试验仪器便可以将知识运用进生活中去。这对于学生以后的发展,我想是大有裨益的。 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的标准,我想电工电子电力拖动实训考核台高频电子实验之所以会在学生中大受欢迎,并被视

为学校开放性实验室,与其在实验中和学生走在一起的原则是分不开的。希望以后还有机会进这个实验室。 实验心得总结范文精选二 实验相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有着特殊的意义,一般意义上来说他肯定是都会有不一样的心得体会,对于那些学习过实验后的人来说记录下这些心得体会是十分重要的,写一份实验心得体会他不仅仅能抒发自己的情感,与此同时我们还能学会做人,在这里,小编为大家准备了实验心得体会的范文,小编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的阐述自己的校本实验心得体会。 1.这个学期我们学习了测试技术这门课程,它是一门综合应用相关课程的知识和内容来解决科研、生产、国防建设乃至人类生活所面临的测试问题的课程。 测试技术是测量和实验的技术,涉及到测试方法的分类和选择,传感器的选择、标定、安装及信号获取,信号调理、变换、信号分析和特征识别、诊断等,涉及到测试系统静动

期末试验复习

初三物理期末实验总结(必复习内容) 1.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探究活动中: (1)应先调节杠杆两端的,使杠杆在位置平衡,发现左端比右端高, 应将两端的调节。 (2)在杠杆的支点两侧上挂上钩码后,发现左端比右端高,应将钩码向______移动(填“左” 或“右”),实验时,应该通过改变钩码的或,使杠杆仍然在位 置平衡,这样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实验要做三次,测出三组数据,才能得出杠杆平衡条件。测出三组数据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4)若某次操作出现如右图所示情况,发现F1×OB与F2×OA两者并不相等,你判断:F1×OB F2×OA。(填“>”、=“<”),得到这个错误结论的原因。 (5)实验结论是。 2、如图所示,在测 定滑轮组机械效率 的实验中: (1)实验原理是 ___________. (2)直接测得的物理 量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可以不用测量的物理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但需要增加的物理量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中应选用的测量工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_________这个工具可以不用。 (4)测量时,如果自由端向上拉必须___________________拉动弹簧测力计.如果斜着拉,机械效率将_____。 (5)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用同一滑轮组进行了两次实验,实验数据表格如上: a、此实验所用滑轮的个数至少是________个,其中动滑轮有________个; b、第一次实验测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_,第二次实验时滑轮组的机械效_____(选填""、"小于"或"等于")第一次的机械效率。 c、结论:若仅增加钩码的个数,该滑轮组有机械效率将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6)如图甲乙,是某同学测定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装置,用此甲、乙两不同滑轮组提升同一重物G,试回答下列问题: a、拉力F的大小关系是F甲_______F乙.(填>,=,<); b、若使物体G上升同样高度,则拉力F做的有用功W甲_______W乙,总功W甲总_______W乙总(填>,=,<) c、甲、乙两装置的机械效率η甲_________η乙。 d、机械效率小的那一装置,促使机械效率较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结论语言如何描述:__________________ 3.同学们进行体育跳绳考试,结合物理测一个同学跳绳的功率; (1)测量的物理量是和,_______________. (2)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3)由测得的物理量,计算跳绳功率的表达式为P= 。 (4)体育跳绳考试按你的成绩写出你跳绳功率计算的估算完整过程:

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范文 实验心得体会四篇

实验心得体会四篇 实验心得体会(一) 时间过得真快,不经意间,一个学期就到了尾声,进入到如火如荼的期末考试阶段。 在学习单片机这门课程之前,就早早的听各种任课老师和学长学姐们说过这门课程的重要性和学好这门课程的关键~~多做单片机实验。 这个学期,我们除了在课堂上学习理论知识,还在实验室做了7次实验。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强化理论知识。 现在,单片机课程已经结束,即将开始考试了,需要来好好的反思和回顾总结下了。 第一次是借点亮LED灯来熟悉keil软件的使用和试验箱上器材。第一次实验体现了一个人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和敏感度。虽然之前做过许多种实验。但依旧发现自己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对已懂的东西没耐心听下去,容易开小差;在听老师讲解软件使用时,思路容易停滞,然后就跟不上老师的步骤了,结果需要别人再次指导;对软件的功能没有太大的热情去研究探索,把一个个图标点开,进去看看。所以第一次试验相对失败。鉴于此,我自己在宿舍下载了软件,然后去熟悉它的各个功能,使自己熟练掌握。 在做实验中,第二个问题应该是准备不充分吧。一开始,由于没有课前准备的意识,每每都是到了实验室才开始编程,完成作业,导

致每次时间都有些仓促。后来在老师的批评下,认识到这是个很大的问题:老师提前把任务告诉我们,就是希望我们私下把程序编好。于是我便在上机之前把程序编好,拷到U盘,这样上机时只需调试,解决出现的问题。这样就会节约出时间和同学讨论,换种思路,换种方法,把问题给吃透。发现、提出、分析、解决问题和实践能力是作为我们这个专业的基本素质。 三是我的依赖性很大,刚开始编程序时喜欢套用书上的语句,却对语句的理解不够。于是当程序出现问题时,不知道如何修改,眼前的程序都是一块一块的被拼凑整合起来的,没法知道哪里错了。但是编程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容不得半点错误。于是便只能狠下决心,坚持自己编写,即使套用时,也把每条语句弄懂。这也能激发了学习的兴趣。 还有一次实验是调出电脑里的程序,让它在试验箱上实现其功,让我们去体会别人编程的技巧和程序逻辑美感。看了之后,不得不说我目前的水平简直太小儿科了。还有连线也是个问题,对试验箱内部结构功能的不懂,以至于不知道如何连线让程序实现其功能。这让我意识到单片机是软件和硬件的结合,两者是一个整体。所以必须把硬件方面加强。 五是基础知识的薄弱,也是最基础的问题吧!在用C语言编程时,才发现自己C语言真的太差劲了,虽然这门课程早就学过,但是就目前所掌握的C语言知识,对于单片机编程远远不够。C语言也是我们以后学各种语言的基础,必须要花大量的时间温习强化。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书(共6篇)

篇一:大学物理实验报告1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学生实验报告 学院:软件与通信工程学院课程名称:大学物理实验专业班级:通信工程111班姓名:陈益迪学号:0113489 学生实验报告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一、实验综述 1、实验目的及要求 1.了解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的构造,掌握它们的原理,正确读数和使用方法。 2.学会直接测量、间接测量的不确定度的计算与数据处理。 3.学会物理天平的使用。 4.掌握测定固体密度的方法。 2 、实验仪器、设备或软件 1 50分度游标卡尺准确度=0.02mm 最大误差限△仪=±0.02mm 2 螺旋测微器准确度=0.01mm 最大误差△仪=±0.005mm 修正值=0.018mm 3 物理天平 tw-0.5 t天平感度0.02g 最大称量 500g △仪=±0.02g 估读到 0.01g 二、实验过程(实验步骤、记录、数据、分析) 1、实验内容与步骤 1、用游标卡尺测量圆环体的内外径直径和高各6次; 2、用螺旋测微器测钢线的直径7次; 3、用液体静力称衡法测石蜡的密度; 2、实验数据记录表 (1)测圆环体体积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2)测钢丝直径 仪器名称:螺旋测微器(千分尺)准确度=0.01mm估读到0.001mm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测石蜡的密度 仪器名称:物理天平tw—0.5天平感量: 0.02 g 最大称量500 g 3、数据处理、分析 (1)、计算圆环体的体积 1直接量外径d的a类不确定度sd ,sd=○ sd=0.0161mm=0.02mm 2直接量外径d的b类不确定度u○ d. ud,= ud=0.0155mm=0.02mm 3直接量外径d的合成不确定度σσ○ σd=0.0223mm=0.2mm 4直接量外径d科学测量结果○ d=(21.19±0.02)mm d = 5直接量内径d的a类不确定度s○

实验课的心得体会

实验课的心得体会 篇一: 经过半年的生化实验的学习让我受益菲浅。在生化实验课即将结束之时,我对在这半年来的学习进行了总结,总结这一年来的收获与不足。取之长、补之短,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有所受用。 这半年的生化实验主要有folin-酚法测蛋白稀碱法提取酵母RNA 醋酸纤维薄膜电泳 RNA定量测定-UV吸收法纤维素酶活力的测定最适PH选择菲林试剂热滴定定糖法肌糖元的酵解作用 N-末端氨基酸残基的测定--DNS-CL法柱层析分离色素凯式定氮法等实验。 在这些实验中,凯式定氮法是给我印象最深的一个实验,因为这个实验使我认识了改良式凯式蒸馏仪的基本结构,同样的也让我通过这次实验掌握了凯式定氮法的操作技术。在这次实验中,我和我的同组者-韩文志犯了一些错误,而且是很不应该犯的错误,我们都忘了在做实验时要加入新的沸石,这是个很低级的错误,差点引起溶液的暴沸。通过这次错误我认识到,很多知识,即使是老师在怎么说,它也只是理论,当我们不能把它应用到实践中去时,它对我们都是毫无意义的。现在更深的认识到了理论结合实际的观点。在这次实验中我们损坏了改良式凯式蒸馏仪,并且赔了钱,钱不是问题,重要的是操作的问题,我觉得我们在做实验时

还是对仪器不是很熟悉,做实验时不认真。 还有一个是柱层析分离色素,这个实验主要是掌握吸附层析的原理和操作技术,我记得这次实验我是第二个到的实验室,当时还很有成就感,进来后就称菠菜,还有研磨,这是很累人的活,我觉得,因为想把它研磨的好些,又想快点做实验,于是就一直磨一直磨,直到做下一步时才觉得手腕有点累。我记得在加棉花时,由于不知道应该加多厚,提取色素时还很是胆战心惊的。我觉得在这个实验中,装柱这一步是很重要的,于是我们很小心的装,直到柱面很平。直到最后,分离色素后,看到我们的色带分离的很好,很是高兴。 半年实验做下来,最“苦”的要数“菲林试剂热滴定定糖法”这个实验了。这个实验要求我们正确掌握滴定管的使用方法和热滴定的终点。由于全部滴定过程必须在沸腾状态下快速进行,而且终点不容易把握,我们滴了好几十次才确定了终点。当时我的同组者-韩文志已经被火烤的不行了。 在这半年的十几次的实验的学习中,我受益颇多。毫无疑问,它培养了我的动手能力。每个实验我都会亲自去做,不放弃每次锻炼的机会。经过这半年,我的动手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它让我养成了课前预习的好习惯。一直以来就没能养成课前预习的好习惯,但经过这半年,让我不仅深深的懂得课前预习的重要,更领会了课前预习的好处。只有在课

17年高考必考物理实验总结(20201122072445)

17 年高考必考物理实验总结 高三在我们的关注中如约而至,征战高考的号角已经吹响,时间不容置疑地把我们推到命运的分水岭。小编为大家搜集了高考必考物理实验,一起来看看吧。 一、验证性实验 (一)验证力的平等四边形定则1:目的:验证平行四边形法则。 2. 器材:方木板一个、白纸一张、弹簧秤两个、橡皮条一根、细绳套两个、三角板、刻度尺, 图钉几个。 3. 主要测量: a. 用两个测力计拉细绳套使橡皮条伸长,绳的结点到达某点 Q结点O的位置。 记录两测力计的示数F1、F2。 两测力计所示拉力的方向。 b. 用一个测力计重新将结点拉到O点。记录:弹簧秤的拉力大小F 及方向。 4. 作图:刻度尺、三角板 5. 减小误差的方法: a. 测力计使用前要校准零点。 b. 方木板应水平放置。 c. 弹簧伸长方向和所测拉力方向应一致, 并与木板平行. d. 两个分力和合力都应尽可能大些.

e. 拉橡皮条的细线要长些,标记两条细线方向的两点要尽可能远些. f. 两个分力间的夹角不宜过大或过小, 一般取600---1200 为宜 (二) 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1. 原理:两小球在水平方向发生正碰, 水平方向合外力为零, 动量守恒。 m1v1=m1v1/+m2v2/ 本实验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验证上式成立。两小球碰撞后均作平抛运动, 用水平射程间接表示小球平抛的初速度:OP m1 以v1 平抛时的水平射程 OM ---- m1 以v1' 平抛时的水平射程 O'N --- m2 以V2' 平抛时的水平射程 验证的表达式:m1OP=m1OM+m2O/N 2. 实验仪器:斜槽、重锤、白纸、复写纸、米尺、入射小球、被碰小球、游标卡尺、刻度尺、圆规、天平。 3. 实验条件: a. 入射小球的质量ml大于被碰小球的质量m2(m1>m2) b. 入射球半径等于被碰球半径 c. 入射小球每次必须从斜槽上同一高度处由静止滑下。 d. 斜槽未端的切线方向水平

大物实验总结

很快大学物理实验就结束了,在这一学年里,我不仅掌握了实验课中的理论知识,还增强了我动脑、动手的能力。每次经过自己动手测出来的数据时,心里充满了满足感。同时对物理实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此时让我回顾一下这学年所学到的知识和 自己的心得。 首先,预习是必不可少的,而且预习要认真,不能马虎对待,看清楚实验时要做什么、注意什么,并把自己有疑问的地方画出,实验时动手解决问题;第二,上课时仔细听老师讲解,可以比较快的了解整个实验过程,而且老师一般会提醒容易出错的地方;第三,实验时一步一步慢慢来,争取做好每一个实验环节,若不会的地方,可以自己摸索下,若还是不会,可以和同学讨论下,或者直接问老师,并记好实验数据,若数据不对,要重新做下实验,不要草草了事;第四,实验处理要独立完成,这样才可以了解实验在什么地方可能出了问题,以及最后得出的数据是否与标准数据一致,学会判断结果是否合理,以及误差产生的原因,这样实验才有意义。 实验误差分析:我们所测量的物理量在客观上存在一定大小,称为真值,由于各种条件所限,每一次的测量值与真值间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把测量值与真值之间的差称为测量误差,测量误差不可避免,但我们可以通过改善实验条件,选择适当的实验方案,提高测量者的实验技术,选择精度较高的测量仪器来尽量减少测量误差。 误差一般分为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系统误差来源有“仪器误差、方法误差、环境误差、个人误差”等,系统误差不能通过多次测量来消除,而可以通过对实验过程的分析来找到原因,采取适当措施,如校准仪器、完善测量方法等来减少这种误差。随机误差是由于实验中难以确定的因素如温度、湿度、电源电压起伏,空气流动、震动等,随机变量呈正态分布,多次测量可以让数据接近真值,物理实验中一般取4-6次为佳。 数据处理时,主要用到了如下几种方法: 1.平均值法取算术平均值是为减小偶然误差而常用的一种数 据处理方法。通常在同样的测量条件下,对于某一物理量进行多

实验报告心得体会

智能家居物联网工程训练---心得体会 这一个学期的电子工程训练给我最为深刻的感受就是——进了信电系真好。尤其是在四楼做的智能家居物联网工程训练,通过对小白路由器,智能插座和智能机器人小车的组装和使用体验,更是让我充分体会到了电子信息产业的魅力和乐趣。 在各项科技都飞速发展的当今社会,电子信息产业作为21世纪最具潜力的产业之一,其发展速度更是如雨后春笋般迅猛。作为一名信息工程专业的当代大学生,更是不能与时代脱节,必须及时接触电子信息产业的尖端科技,才能跟上电子信息发展的步伐。感谢这门课程让我在学习理论的同时,能够亲手实践,接触并了解了智能家居物联网的相关知识,参与并操作了原来只能在电视上观看的事情。 记得以前看电视的时候,常会不经意看到那些明星在综艺节目里展示他的智能家居,在千里外用手机按几个按键,家里的电视就自动播放,灯就自动点亮之类的。当时就觉得,这就是高科技啊。然而在这个学期,通过对小白路由器的操作,我也可以通过手机使得小白路由器在自动播放视频了,不仅仅是体验了一把高科技,更是对小白的信号网络有了初步的了解。这比仅仅在生活中使用它更有意义。还有实用性极强的只能插座,不仅能避免一些因忘关电源引起的不幸,也能有效避免资源的浪费。 其实整个课程中,我最喜欢的还是wifi智能机器人小车。记得每次看到机器人大赛上那些灵活行动的智能机器人时,我就羡慕得不得了,虽然内心无比向往,但一直没有机会尝试。直到在这门课上,我亲手组装并操作了机器人小车,还在这个过程中了解了机器人小车的主要部件。看着那么复杂高端的机器人小车居然是我组装出来的,真的十分满足。印象深刻的是,当我们把小车拿到实验室外做循迹实验时,别的同学路过看到了一台台灵活运动的小车后,都带着向往和好奇的眼神向我们询问:“你们上的是什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