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图文】机械制图――绘制千斤顶装配图_百度文库

【图文】机械制图――绘制千斤顶装配图_百度文库

【图文】机械制图――绘制千斤顶装配图_百度文库
【图文】机械制图――绘制千斤顶装配图_百度文库

装配及绘制千斤顶装配图

装配及绘制千斤顶装配图 傅赛春 教学目标:1、严格遵守《机械制图》国家标准中有关的技术标准规定 2、培养空间想象能力,提高识图、绘图能力 3、养成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和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 教学重点:1、识读千斤顶中所有零件图;2、绘制千斤顶装配图 教学难点:装配图的合理配置 教学过程: 一、教学设计思路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机械制图方面有过杰出成就。早在宋代李诫的《营造法式》三十六卷中,附图就占了六卷,画法有正投影、轴测投影和透视,其工程制图技术就已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如今《机械制图》已成为一门专业基础课,实践性强,其主要内容必须通过画图,识图才能掌握领会。 目前中等职业学校的《机械制图》教学往往照本宣科,只强调教科书中的基本知识。如:补画三视图、剖视图、常用的标准件图等常规画图训练,对于工程实际中出现的零件测绘却几乎从来不开展。 为了检查学生《机械制图》基本知识掌握程度,我设计了一个“教学项目”。将学生分组,给每一组学生一个千斤顶和组成该千斤顶的所有零件图。要求学生不仅能读懂千斤顶的所有零件图,而且还要能拆装千斤顶,最后根据装配好的千斤顶,结合零件图上的尺寸,画出千斤顶的装配图。 通过这样的真实零件训练,不仅考查学生的识图、绘图的基本制图技能,也增强了机械专业学生装配动手能力。这样的“项目教学”将书本中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枯燥的制图教学变得形象生动。 二、教学过程 (一)千斤顶工作原理 千斤顶是用来支撑和起动重物的机构,这是一种结构简单的机械式千斤顶。将绞杠插入螺杆的φ20孔中,以旋转螺杆。螺杆具有锯齿形螺纹B50×8;螺母套以过渡配合压装于底座中,并用两个圆柱端紧定螺钉M10×20止转、固定,这样就能达到螺杆旋转而使起生物升降。顶块以SR40内圆球面和螺杆顶部接触,并能微量摆动以适应不同情况的接触面。挡圈用一个M8×20的沉头螺钉固定在螺杆下端,以防止其旋出螺母。 (二)分析指导 1、仔细读懂各零件图 ①底座 底座是一铸件,材料是HT200牌号的铸铁。其基本形体是同轴回转体。在标注各段直径后,只需一个全剖主视图。 螺孔2--M10--7H与圆柱φ100、φ65相贯线采用简化画法,以外形线表示。

工程制图复习题及答案 千斤顶装配图

工程制图复习题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根据投射线的类型,投影法可分为中心投影法和平行投影法。 2.根据投射线与投影面是否垂直,平行投影法又可分为正投影法和斜投影法。 3.多面正投影图是工程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图示方法。 4..点的三面投影规律是:①点的正面投影与点的水平投影的连线垂直于OX轴。 ②点的正面投影与点的侧面投影的连线垂直于OZ轴。③点的水平投影 到OX轴的距离等于点的侧面投影到OZ轴的距离。 5. .在三投影面体系中直线与投影面的相对位置可分一般位置直线、投影面平行线和_ 投 影面垂直线。 6空间两直线的相对位置可分为平行、相交、交叉和垂直四种。 7. 空间两直线互相平行,则它们的同面投影也一定平行。 8. 空间两直线相交,则它们的同面投影也一定相交,而且各同面投影的交点就是两 直线空间交点的同面投影。 9.互相垂直的两直线中有一条平行某一投影面时,它们在该投影面上的投影也反映直角。 10.在三投影面体系中平面与投影面的相对位置可分一般位置平面、投影面垂直面和投 影面平行面。 11.在平面内取点和取线的关系是:欲在平面内取点,须先在平面内取线,而欲在 平面内取线,又须先在平面内取点。 12.直线与平面的相对位置有_平行__、相交_和_垂直___。 13.直线与平面相交求交点的方法有积聚性法和辅助线法。 14.平面与平面的相对位置有_平行__、相交_和_垂直。 15.平面与平面相交求交线的方法有积聚性法线面交点法和辅助平面法。 16在换面法中,新投影面的设立要符合下面两个基本条件 ①新的投影面必须与空间几何元素处于有利于解题的位置。 ②__新的投影面必须垂直于原有的一个投影面 __ 。 17将一般位置直线变换为投影面的垂直线要经过_二__ 次变换,先将一般位置直线变换为投影面平行线__,再将投影面平行线_ 变换为投影面垂直线。

千斤顶装配图

装配图 一、学习要点 本章重点应掌握:装配图的各种表达方法及读装配图的方法和步骤 解题实例 例9—1:根据千斤顶的轴测图和零件图(图9—1(a),(b))绘制其装配图。 图9-1(a)千斤顶的轴测图

图9-1(b)千斤顶的零件图 解: (1)分析 首先要了解千斤顶的工作原理:千斤顶是利用螺旋传动来顶举重物的一种起重或顶压工具,常用于汽车修理及机械安装中。工作时,重物压于顶垫之上,将绞杠穿入螺旋杆上部的孔中,旋动绞杠,螺旋杆在螺套中靠螺纹做上、下移动,从而顶起或放下重物。螺套镶在底座里,用螺钉定位,磨损后便于更换。顶垫套在螺旋杆顶部,其球面形成传递承重之配合面,由螺钉锁定,使顶垫相对螺旋杆旋转而不脱落。 由工作原理可知,千斤顶的装配主干线是螺旋杆,为了清楚的表达千斤顶的内外部装配结构,应选如图9—1(c)所示全剖视的工作位置为主视图。在主视图上,千斤顶的7个零件所处的位置及装配关系、各零件的主要形状均已表达清楚,只有螺旋杆上与绞杠配合的孔没有表达充分,故采用拆去绞杠零件,沿螺旋杆上部孔的轴线剖开的A—A断面图表达清楚。在千斤顶装配图上,应标注螺套与底座的配合尺寸?60H8/j7和外形尺寸?150、300、230.5~278.5。 (2)画图

选定绘图比例和图幅后布置视图,先确定各视图的位置,画出主要轴线、中心线及基准线。然后开始画底图,按照“先主后次”的原则,沿装配轴线按装配关系依次画出底座→螺套→螺旋杆→绞杠→顶垫等零件。底图完成后,检查加深图线,还要进行尺寸标注,编注零件序号,填写明细栏、标题栏等,完成全图,如图9—1(c)所示。 图9-1(c)千斤顶的装配图

千斤顶装配图的绘制

任务千斤顶的装配和分解 任务简介: 在零件造型完成以后,根据设计示意图,必须将不同零件按一定的方法组织在一起,形成与实际产品一致的装配机构,以供后续的配合尺寸检查和分析评估等,这种方法就成为“装配模型”。在Pro/ENGINEER Wildfire4.0中,系统对应于显示环境的装配情况,定义了许多装配约束如匹配、对齐、插入等,因此,在进行零件装配时就必须定义零件之间的装配约束。装配约束定义完成后,系统根据用户定义的约束自动进行零件的装配。因此,在Pro/E 中零件的装配过程就是定义零件模型之间装配约束的过程。 任务主要训练内容: 1、装配的基本概念和用途。 2、约束的种类和用途。 3、组件装配的一般过程。 4、在装配环境下创建零件的方法。 5、分解图的创建方法。 案例千斤顶的装配与分解 案例: 本案例要创建的千斤顶的装配如图1.1所示。

任务训练目的: 通过本任务的学习达到以下目的 1、新建和保存“组件”文件(asm)。 2、熟悉组件界面。 3、约束装配约束。 4、创建分解图。 任务操作分析: 1、本案例的装配全部是同类集合要素间的约束(线与线、面与面之间的约束),因此使用“常用约束”进行装配。 2、装配要领:装首件要定位,再装配选线/线,面/面。 3、分解时的编辑,元件移动方向的参考线选择底座和旋转杆上的轴线。 相关知识点: 1、零件装配约束

利用装配约束,可以指定一个零件相对于装配体中其他零件的放置方式和位置,在Pro/ENGINEER Wildfire4.0软件中,提供了多种装配约束,如匹配、对齐、插入、相切、坐标系、线上点、面上点、面上边、固定等约束。 (1)“匹配”约束 可使装配体中的两个平面(或表面或基准面)重合并且朝向相反方向,如图所示,也可输入偏移值,使两个平面离开一定的距离,如图1.2所示。 (2)“对齐”约束 可使装配体中的两个平面(或表面或基准面)重合并且朝向相同方向,如图所示,也可输入偏移值,使两个平面离开一定的距离,如图1.3所示。 对齐约束还可以使两个轴线同轴,或者使两个点重合,或者使两条边对齐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