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区域地质环境质量评价研究的现状与趋势

区域地质环境质量评价研究的现状与趋势

区域地质环境质量评价研究的现状与趋势
区域地质环境质量评价研究的现状与趋势

区域地质环境质量评价研究的现状与趋势*

闫满存李华梅文启忠李保生

地球科学进展ADVANCE IN EARTH SCIENCES1999年第14卷第4期

Vol.14 No.4 1999pp371-376

摘要:区域地质环境质量评价不仅是环境目标管理和城市规划等的基本依据,还是谋求区域可持续发展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从自然和社会双重属性出发,地质环境质量评价可区分为基于自然属性的单灾种危险性评价、多灾种危险性评价、区域稳定性(地壳和构造稳定性)评价、环境质量综合评价和基于社会属性的单灾种风险或易损性评价、多灾种风险或易损性评价,环境质量经济评价等基本类型。地质环境质量评价是涉及多层次和多因素的综合空间决策问题,计算机、GIS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将给地质环境质量评价带来新的学科生长点。

关键词:地质环境系统;地质环境质量评价;地质环境质量经济评价;GIS

中图分类号:X1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166(1999)04-0371-06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TREND OF REGIONAL GEO-ENVIRONMENT QUALITY ASSESSMENT

YAN Mancun,LI Huamei,WEN Qizhong

(Guangzhou Institute of Geochemistry,CAS,Guangzhou510640,China)

LI Baosheng

(Department of Geography, Normal University of South China,Guangzhou510631,

China)

Abstract:The assessment and zonation of regional geo-environment quality is aimed at providing necessary and sufficient information for regional environment management and the planning of urban construction,and also is one of the core problem to be dealt with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ic

society.From the two layers of the nature and society of geo-environment the assessment of geo-environment quality would be divided into single disaster's and multidisasters' dangerous evaluation,regional stability(include crust and geostructure stability) evaluation and 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the geo-environment quality,and the risk and easy-damaging evalution of single disaster and multi-disasters as well as the economic evaluation of geo-environment .This paper finally points out that the assessment of regional geo-environment quality is the multi-decision-making problem which deals with multi-layers and multi-factors,The application of modern techniques such as computer、GIS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etc would be a new developing branch in quantitative assessment of regional geo-environment quality in the coming years.

Key words:Geo-environment system;Geo-environment quality assessment;Economic assessment of geo-environment quality;GIS.

随着人口的急剧增长、经济的迅速发展和自然资源的大量消耗,不仅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退化,而且导致自然灾害(包括地质灾害)的频繁发生,人类生存的环境质量日趋恶化,环境问题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也显得越来越突出。为此,1992年6月联合国在巴西召开了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制定了《21世纪议程》,提出了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保护全球环境的目标,旨在通过国际社会的一致行动,遏制全球环境恶化的趋势,协调环境与发展的关系。

我国是世界上地质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地质灾害具有类型多、分布广和成灾强度高的特点〔1,2〕。这些地质灾害大部分发生在承载能力较低的地区,给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地质灾害是地质环境质量低劣的表现,它的频发不仅反映了自然地质环境的脆弱性,而且反映了人类工程经济活动与地质环境之间矛盾的激化。要使人类工程经济活动与地质环境之间保持较为协调的关系,就必须对地质环境质量现状进行评价,以了解不同经济发展过程中区域地质环境的基本态势和变化趋势,为环境管理和城市规划等提供依据。

1 地质环境系统及其评价体系

1.1 地质环境系统

地球表面的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它主要包括气候环境、水环境、地质环境、生态环境。地质环境是自然环境系统中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由地层、岩石、地质构造、地貌和地质资源以及人类社会等5个子系统构成〔3〕,其上限是岩石圈表层与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人类相互作用的界面,其下限是人类工程经济活动和地质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最大深度。地质环境系统与自然环境系统相互影响,同时又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并通过人类工程经济活动与社会经济系统发生联系。特定地质环境中的人群为生存与发展所进行的一切人为活动,必将受到地质环境的制约,同时也对地质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使之出现多方面的不平衡,进而改变地质环境质量。一但地质环境质量的改变超出了其容量,将使地质环境发生变异并产生地质环境问题。

按地质环境质量变化的性质,地质环境问题大致可分为化学的和物理的两类〔4〕。化学的地质环境问题是指地质环境质量的变化是化学变化过程,主要表现为其中某些地质环境要素化学组成的变化;物理地质环境问题是指地质环境质量的变化是物理变化过程,表现为其中某些地质环境要素物理结构和状态的变化。其中,与原生地质环境不良有关所引起的物理地质环境问题主要包括地震、火山、崩塌、滑坡、泥石流、水土流失、地裂缝、地面塌陷、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一般而言,地质环境质量的物理变化较化学变化来得更为迅速和直接,对社会经济的影响程度更为深远。

1.2 地质环境质量评价体系

由于地质环境是对特定的人类工程经济活动作出响应的地质环境的有机整体。从这种意义上看,地质环境具有自然和社会双重属性〔5〕。因此,从自然和社会两个层面上考察,地质环境质量评价可大致分为基于自然属性的地质环境质量评价和基于社会属性的地质环境质量评价两大类。

基于自然属性的地质环境质量评价大致有单灾种危险性评价〔4〕、多灾种危险性综合评价、区域稳定性(包括地壳和构造稳定性)评价〔6,7〕、地质环境质量综合评价〔4〕等类型。

基于社会属性的地质环境质量评价大致分为单灾种危害性或风险评价和易损性评价、多灾种危害性或风险和易损性评价、地质环境质量经济评价〔13,14〕等类型。

2 地质环境质量评价研究的现状

2.1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

2.1.1 单灾种危险性评价

80年代初,Radbruch-Hall等〔15〕开展了全美大陆1∶750万比例尺滑坡灾害评价图的研绘工作。该研究从滑坡形成发育条件出发,选择了岩性、构造、地貌、降雨、滑坡类型、滑坡发生频率等作为评价指标,将区域自然地理单元划分为高发区、中发区、低发区,以及高易损区、中易损区和低易损区6种类型。通过某一单元中滑坡分布面积与单元面积之比的计算,确定了高发区、中发区和低发区。90年代初,Gupta等〔16〕将GIS技术应用在喜马拉雅山麓Rumgana流域滑坡灾害危险性评价中,选择了滑坡发育的控制因素,给出了一个滑坡危险性评价指标,将滑坡灾害风险分为低、中、高三个等级。通过GIS的叠加分类模型功能,将各因子权重进行叠加,勾绘了滑坡危险性分区图,从而奠定基于GIS技术的滑坡灾害危险性定量评价的基础。

80年代以前,我国单灾种危险性评价研究一直停留在铁路、公路沿线以及其他工程建设区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灾害危险性定性分析阶段。近十余年来,随着区域性经济建设特别是城市化发展的需要,相继开展了一系列区域性地质灾害研究工作,编绘出版了《1∶500万中国地质灾害类型图》、《1∶600万中国滑坡灾害分布图》、《1∶600万中国泥石流分布及其灾害危险性区划图》等图件。这些图件较为全面地反映了我国地质灾害的空间发育规律。

2.1.2 多灾种危险性综合评价

70年代初,Hewitt等〔17〕曾提出“一地多灾”的研究构想。这一技术路线要求对一定区域的灾害性事件的所有类型谱、统计聚集特征、以及相互关系进行描述,每个灾种特征项有强度、轮回周期和过去的损失记录,但这一设想由于种种原因未能付诸实施。基于这一思路,Puget Sound研究人员〔18〕,针对本区洪水、地震、风暴、大火、火山活动等灾害,将每一灾种绘制一张图件,每一灾种图都被设计作为更细致分析过程的输入项,据此生成总的潜在损失图。80年代初,Radbruch-Hall〔15〕又研绘了1∶750万全美大陆环境地质评价图系。选择了滑坡、岩溶、火山灾害、地震概率、滞水区、陡倾斜坡和膨胀土等地质问题作为评价指标。运用数字化仪并转化为删格形式,通过图形叠加生成环境地质质量评价图。此后,Van Westen等〔19〕基于GIS系统进行了山地地质灾害风险分析。

90年代以来,我国也相继开展了区域性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工作,并建立了各类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模型〔20,21〕。其中,张业成等〔20〕针对我国崩塌、滑坡、泥石流、岩溶塌陷等灾害,建立了地质灾害危险性指数评价模型和危险性评价分析模型,并研绘了地质灾害强度分布图和区划图。其中:

(1) 地质灾害综合危险性评价模型为:

Z w =Z

wb

.A

b

+Z

wn

. A

n

+Z

wt

.A

t

式中:Z

w 地质灾害综合危险性指数;Z

wb

、Z

wn

、Z

wt

分别代表崩滑流、泥石流、岩溶

塌陷的危险性指数;A

b 、A

n

、A

t

分别代表崩滑流、泥石流、岩溶塌陷的危险性权

重。

(2) 任一类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模型为:

Z wi =Z

li

. A

li

+Z

qi

. A

qi

式中:Z

l 、Z

q

分别代表该类地质灾害的历史强度和潜在强度;A

l

、A

q

分别代表该

类地质灾害的历史强度和潜在强度的权重。

(3) 历史灾害强度评价模型为:

Z=G.M.P

式中:Z代表灾害强度指数;G、M、P分别代表历史灾害规模、密度、频次的评判等级值,按3类灾害的体积、影响面积等指数分级取值。

(4) 潜在灾害强度评价模型为:

Z q =K.(D.A

d

+X.A

x

+Q.A

q

+R.A

r

)

式中:Z

q

代表地质灾害潜在活动强度指数;D、X、Q、R分别代表控制灾害形成与发育的地质条件、地形地貌条件、气候植被条件、人为条件充分程度的标度指

数;A

d 、A

x

、A

q

、A

r

分别代表地质、地形地貌、气候植被、人为作用等条件的权

重。

殷跃平等〔21〕对我国地质灾害类型、分布规律、成因机制、级别及其灾害损失程度等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运用专家打分、模糊综合评价和危险性指数等方法对地质灾害现状进行了综合评价,绘制了目前我国地质灾害的现状评价图,综合表征了我国目前地质质害的空间发育现状。

2.2 区域稳定性评价

区域稳定性(包括地壳和构造稳定性)评价是在重大工程建设项目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目前多数评价研究工作限于定性分析〔23~26〕。近年来,在定性分析基础上,引入了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模型〔26,27〕和GIS支持的评价模型〔28〕,对定量化评价进行了有益的探索。陈礼昌等〔28〕采用遥感技术、计算机技术、GIS技术和计算机自动制图系统等,建立了“新亚欧大陆桥(中国段)铁路沿线地带” 构造稳定性评价模型等。据此共划分了27个构造稳定性分区单元。

2.3 地质环境质量综合评价

90年代初,Cendrero等〔39〕提出了基于自然单元分级体系的环境质量评价新思路。该方法将人类环境视为由许多不同的环境因子构成的自然单元,每一单元具有相对的均一性,高级单元的性状用低级单元的综合指标来表征。评价环境因素和整体环境的质量时,根据问题性质,选择评价因子,并将其转化为可比的指标,然后,按评价指标的相对重要性加权综合,用环境因素质量的综合指标来衡量整体环境的质量。在评价地质环境时,将地球表层分为三组因素:非生物因素、生物因素和人类活动因素。其中,非生物因素包括地表基岩、地形地貌、地表过程、气候特征等。非生物因素根据不同的构成因子,进一步划分不同等级的动力地貌单元(MD)体系。一级单元为MD环境,按气候和大尺度构造地貌划分;二级单元为MD系统,按岩性与地貌因素划分;三级单元为MD单元,主要反映土壤、活动性地质过程、动植物特征等,该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区域总体规划、土地利用分区等方面。基于这一思路,毛同夏等〔30〕提出了基于系统分析的地质环境评价

构想。该方法将地质环境分为由岩石环境、土环境、水环境三个子系统组成的内部系统和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地球内部圈层组成的外部系统,以分属于岩石环境、土环境、水环境三个子系统的水资源分布、水土流失、地震、崩滑流、土地沙化、土壤盐碱化、地面变形、水体污染、地下水位下降、海水入侵等10类地质灾害和环境地质问题作为评价因子。以层次分析法为基本方法,建立了3个子系统的评价模型。按经纬度1°×1°剖分网格单元,求出网格单元内各类环境评价因子的强度指数和相应的权重,根据各子系统的质量综合体现地质环境系统总体质量的原则,建立地质环境系统层次结构评价模型,进而求取整个地质环境系统的综合质量指数。

60年代中期,模糊数学理论的诞生和发展,给地质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特别是定量评价产生了新的飞跃。特别是模糊逻辑、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模糊因子分析、模糊模式识别、模糊主成分分析等的广泛应用〔31~33〕,使得更精确地刻划地质环境质量特征成为可能。模糊数学综合评价的基本思路是基于地质环境质量以及影响因素、因子边界的模糊性,通过建立地质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指标量化分级体系、指标权值分配体系、构造模糊数学评价模型,进而对区域地质环境质量进行区划。

2.4 地质灾害风险评价

2.4.1 单灾种风险评价

著名滑坡专家Vames认为:自然灾害是指某一特定时间内特定地点潜在损坏现象发生的概率,强调从易损性和风险性的角度进行灾害预测。某一地区总的灾害风险意味着由于特定的自然现象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经济活动中断的期望值。基于这一思路,建立了风险评价模型。我国地震界研绘了1∶1 000万我国未来50年地震灾害损失预测图。计算单元以1985年国家颁布的2 371个县级行政区划、各类建筑物面积和价值以及人口统计资料等为准。该研究以我国第三代地震烈度区划图为基础,建立了人员伤亡和建筑物损失矩阵〔34〕。

2.4.2 多灾种风险综合评价

70年代初,Alfors等〔35〕针对加利福尼亚州城市地质环境地质问题,选择了地震、矿产资源损失、滑坡、洪水、侵蚀、膨胀土、活断层位移、火山、海啸和地面沉陷等10种对城市化有影响的灾害因子,对各种因子按相对严重程度作出分区,设定一典型化城市单元,以模拟方式置入各种地质问题的不同等级,分别计算区内居民由地质问题造成的预计年人均损失值(GP)作为地质问题指数,将区内按一定精度划分网格单元,求出网格单元内具有威胁性的不同类型和严重程度的GP值之和,作为该单元内居民承受的各种地质问题造成的年人均总损失值。在此基础上,Petak等〔9〕对美国的自然灾害进行了风险评价,涉及了地震、膨胀土、滑坡、洪水泛滥、风暴大浪、海啸、陆地龙卷风、飓风、强烈风暴等9种自然灾害,建立了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灾害模型、影响面模型和易损性模型。灾害模型按事件强度给出了美国各州、县各种自然灾害事件的发生概率;影响面模型和易损性模型收入了大量的统计数据,可按州、县及县以下灾害区给出受影响建筑物及其内部财产的价值和承受风险的人口数,以及受影响资产的类型和易损程度。Mejia等〔18〕在GRASS系统的支持下,对哥伦比亚麦知德林地区基岩及第四纪地层、构造、气候、地形、地貌形成过程、土地利用、水文等因素综合分析研究,进而对该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进行了综合评价。

Cendrero等〔29〕运用“易损性”这一概念对西班牙北部比斯开发区地质灾害进行了编图,并引入了不稳定指数和风险指数两个概念。不稳定指数和风险指

数反映了灾害过程的两个方面,不稳定指数刻画了地质灾害的发育程度、发生频率,描述了灾害的物理特性;风险指数强调了灾害的社会效益,刻划了灾害所造成的或将要造成的社会影响。

2.5 地质环境质量经济评价

地质环境对于城市建设与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两大主题:一是地质环境质量的优劣和稳定程度制约着人类工程建设活动;二是人类工程建设活动又不断地影响和改造地质环境。因此,在城市发展与建设中,城市地质环境与人类工程经济活动成为一对矛盾综合体。地质环境质量经济评价就是基于这一思路,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从地质环境对人类工程建设制约作用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两方面出发,确定影响城市建设与发展的地质环境主要因素,围绕主要因素建立用以反映地质环境开发费用的承载岩土体和表征地质环境开发利用风险程度的灾害损失经济学模型。以此为基础,建立用于区域评价的指标数学模型,并根据计算结果确定相应的分区判别标准,对城市地质环境质量进行评价〔13,14,36~38〕。

Laird等〔14〕从经济学角度对旧金山地区土地潜力进行了定量评价,选择了矿产、能源、水、土壤等资源和地震、斜坡稳定性、洪水、承载物质、侵蚀与沉积、火山活动等约束条件作为评价因子。以货币值表征地质环境的利用潜力。他首先选择研究的土地利用类型、地质灾害约束条件和自然资源要素;按每种开发利用类型计算各种地质条件下土地利用的“社会成本”继而求出总社会成本,以此来衡量土地对各种利用方式的承受能力。最后作出区域土地能力分区。社会成本为由于各种地质条件和环境地质问题对不同方案开发利用类型的费用。土地利用的社会成本一般包括地质灾害所造成的损失成本、研究和减灾措施所需的成本、城镇开发而丧失的资源潜力的机会成本等三方面。

3 地质环境质量评价研究的趋势

地质环境质量评价,特别是定量评价一直是环境地质学研究中的难点。从前述不同层面上地质环境质量评价研究的现状可以看出,今后地质环境质量评价研究将呈现出如下趋势:

(1) 由于地质环境质量本身以及环境影响因素、因子边界条件的不明确性,模糊数学,特别是模糊综合评判、模糊因子分析、模糊模式识别、模糊主成分分析等的应用,将给地质环境质量定量评价带来新的飞跃,并由此而产生新的学科生长点。

(2) 地质环境质量评价是涉及多层次、多因素的综合空间决策问题,不仅要考虑自然因素,还要考虑社会经济因素;既包含有空间信息的内容,又包括时间动态变化。因此,专家系统、GIS、决策支持系统等综合信息技术与方法的应用,已成地质环境质量评价研究的重要技术取向。特别是GIS作为支持空间信息数字化获取、管理的技术体系是区域定量与空间分析相结合的完美体现,它提供了高效、高精度、定量化空间分析和过程模拟预测的强有力的新支持系统。目前计算机、GIS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地质环境质量评价的各个阶段。

(3) 在地质环境质量评价中,定性与定量的结合并向多目标模型方面发展,特别是评价预测模型、灾害与环境发展演化模型、人-地质环境相互作用模型等,已成为目前国际研究的热点。

*广东省科技攻关项目“广东沿海地区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防治对策研究”(编号960903)资助。

作者简介:闫满存,男,1962年10月出生,博士生,主要从事环境地质工程研究。

作者单位:(闫满存,李华梅,文启忠)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广东广州510640

(李保生)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系,广东广州510631

主要参考文献

〔1〕赵凡. 人亦能胜天——'98地质灾害启示录〔N〕.中国国土资源报,1999-01-21.

〔2〕叶东明. 增强地质灾害防治意识,减少人民财产损失〔N〕.中国地质矿产报,1998-12-22.

〔3〕陈梦熊. 关于海平面上升及其环境效应〔J〕.地学前缘,1996,3(1~2):133~140.

〔4〕蔡鹤生,唐朝珲,周爱国. 地质环境容量评价指标初步研究〔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1998,25(3):23~25.

〔5〕周平根. 环境地质工程〔J〕.地质论评,1996,44(3):281~287.〔6〕刘传正. 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与核电站选址核废料处置的工程地质及环境地质问题〔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1997,(2):32~38.

〔7〕李兴唐.区域地壳稳定性研究的理论与方法〔M〕.北京:地质出版社,1987.〔8〕梅希亚-纳瓦罗 M,等.用GIS进行的地质灾害、易损性与风险评价:科罗拉多州伍德斯普林斯市的模式〔J〕.石宏仁编译.地质科技动态,1997, (6):15~21.

〔9〕Petak J W,Arthur A A . Natural hazard risk assessment and public policy:Anticipating the unexpected〔M〕.New York:Springer-Verlag Inc,1982.

〔10〕Brab E E . Innovacative approach to landslide hazard and risk mapping〔A〕.Proc of 28th Inter Geological Congress,1984,1:307~323.〔11〕Miller D G . Coupling GIS with physical model to assess deep seated landslide hazards〔J〕.Environmental & Engineering Geoscience,1995,1(3):263~267.

〔12〕金晓媚,刘金韬. 地质灾害灾情评估系统〔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1998,(3):30~32.

〔13〕王建瑞. 地质环境损益及地质灾害降损方案的经济评价指标与模型〔J〕.河北地质学院学报,1995,18(2):177~182.

〔14〕Laird R T,Cornell C A. Quantitative Land-Capability Analysis Professional Paper of USGS〔R〕.USGS,1979.945.

〔15〕殷跃平,李媛.区域地质灾害趋势预测理论与方法〔J〕.工程地质学报,1996,4(4):75~79.

〔16〕Gupta R P,Joshi B C . Landslided hazard zoning using the GIS approach—a case study from the Ramganga Catchment,Himalayas 〔J〕.Engineering Geology,1990,28(2):125~135.

〔17〕Hewitt K,Burton I. The hazardonsness of a plan :A regional ecology of damaging events〔M〕.Toronto :Press of the University of Toronto,1971.

〔18〕Puget Sound Council of Governments . Regional disaster mitigation plan for the central Puget Sound Region〔M〕.Puget Sound Council Governments,1975.106.

〔19〕Van Westen C J,Alszate Bonilla J B. Mountain Hazard analysis using a PC-based GIS〔A〕.6th Internal LAEG Congress,1990.

〔20〕张成业,胡景江,张舂山.中国地质灾害危险性分析与灾变区划〔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1995,15(3):55~67.

〔21〕殷跃平,张颍,康宏达,等.全国地质灾害趋势预测及预测图编制〔J〕.第四纪研究,1996b,(2):123~129.

〔22〕黄玉昆,夏法.广东沿海区域构造稳定性分析与评价〔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6,(2):1~17.

〔23〕钟建强,聂颂平.珠江三角洲的活动断裂与区域稳定性分析〔J〕.热带地理,1991,4(4):29~36.

〔24〕Chen Q X,Hu H T,Sun Y, et al. Assessment of regional crustal stability and its application to engineering geology in China 〔J〕.Episodes,1995,18(1~2) : 69~72.

〔25〕Lee C F ,Ye H,Zhou Q.On the potential seismic hazard in Hong Kong〔J〕.Episodes,1997,20(2):89~94.

〔26〕黄庆华,马寅生,宋新初.北京地区地震活动与稳定性模糊综合评价〔J〕.地质学报,1993,67(3):195~206.

〔27〕王思敬,李国和.金沙江流域区域地壳稳定性分区与定量评价〔J〕.工程地质学报,1998,6(4):289~300.

〔28〕陈昌礼,张志峰.新亚欧大陆桥(中国段)资源环境综合调查的技术进展和成果〔J〕.遥感信息,1997, (5):32~35.

〔29〕Cendrero A,Keller E A,John W,et al. Geoenvironmental units as a basis for the assessment,regulation and management of the Earth's surface〔A〕.In:Cendrero A, et al eds.Planning the Use of the Earth's Surface〔C〕.Berling:Springer-Verlag,1992.

〔30〕毛同夏,石宏仁,张丽君.区域地质环境质量的定量评价与预测〔J〕.地学前缘,1996,3(1):141~147.

〔31〕任国林,林玉山,董美丽.闽南三角洲地区地质环境质量评价及分区〔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1991,18(5):18~24.

〔32〕郝洪强,刘志刚.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法在区域地质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1995, (6):44~55.

〔33〕蔡鹤生,唐朝晖,周爱国. 三峡库区巫山县城新址地质环境质量预断评价〔J〕.工程地质学报,1998,6(3):269~274.

〔34〕国家地震局震灾防御司.中国地震灾害损失预测研究〔M〕.北京:地震出版社,1990.

〔35〕Alfors J T, Coats D R . Urban geology master plan for California 〔A〕.Division of Mines and Geology,Bulletin,1973.198.

〔36〕Mejia M,Navrro M,Wohl E E . Geological hazard and risk evalution

using GIS〔J〕.Bulletin of the Association of Engineering Geologists,1994,(4):21~30.

〔37〕孙卫东.三峡库区城市地质环境经济评价研究的基本思路与方法〔J〕.河北地质学院学报,1995,18(1):53~57.

〔38〕阎军印.大型水电工程地质环境质量损益经济评价研究〔J〕.中国环境监测,1997,13(3):40~43.

收高日期:1999-02-09;修改稿:1999-04-12。

各类环境要素评价方法-综合污染指数

精心整理培训资料—2 各类环境要素评价方法 一、环境空气质量评价 1、评价标准 执行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和修改单(环发[2001]1号)规定的浓度限值 Coi—i项空气污染物的环境质量标准限值。 n—计入空气污染综合指数的污染物项数。 根据全省各地空气污染的状况和特征,结合空气常规监测项目情况,计入空气污染综合指数的参数为空气质量常规监测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总悬浮颗粒物或可吸入颗粒物,12个城市将可吸入颗粒物监测结果计入综合污染指数,其他市、县、区以总悬浮颗粒物监测结果计算空气污染综合指数。

⑵空气质量达标评价由单项污染物水平和级别以及综合的空气质量级别进行评价,其中年均 单项污染物级别由环境空气质量的年均值标准确定;综合的空气质量级别的确定为最差一个单项污染物级别即为空气质量级别。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一级和二级)为达标,超过二级标准(三级和劣三级)为超标。其中一级为空气接近良好背景水平的优级,二级为空气有一定程度的污染物存在但影响程度尚可接受的合格水平,三级为空气污染已经达到危害性程度,劣三级为空气污染相当严重。 ⑶污染负荷系数法 为: 1 2 9:00 3、降水评价方法 降水酸度(pH值)以pH=5.60作为划分酸雨界限,一般将pH<5.60的降水称为酸雨。用降水pH 年均值和酸雨出现的频率评价酸雨状况。 三、沙尘暴评价 (总站生字﹝2004﹞根据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关于印发<沙尘天气分级技术规定(试行)>的通知》 31号)规定进行评价。详见表3-7。 表3-7 沙尘天气分级颗粒物浓度限值单位: mg/Nm3

10 2、沙尘天气持续时间达不到规定时间者,其分级下降一级; 3、未达到分级标准的其它沙尘现象统称为“受沙尘天气影响”。 四、地表水评价 限值进行比较,以该断面(或河流)污染最重因子的类别作为该断面(河段)的水质综合类别。 ⑵地表水域功能标准 根据陕西省地表水域功能标准进行水质超标状况评价 ⑶综合污染指数法评价 用综合污染指数法及污染分担率来计算和评价各水域(或河流)间的污染程度大小和污染年际变化(污染指数计算,采用第Ⅲ类标准值)。

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XXX 矿产有限公司石灰岩采石场 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报 告委托单位:XXX 有限公司提交报告单位:四川 省地质矿产勘查 野外调查: 报告编写: 审查: 总工程师: 队长: 提交报告时间:二O 一一年七月

目录1、前言 1.1 目的与任务 1.2技术标准及评价依据 1.3以为地质工作及本次评价概况 2、矿山建设于开采现状 2.1 矿山建设概况 2.2 矿山开采现状 3、评价范围确定 4、矿区自然环境概况 4.1 气象与水文 4.2 地形地貌特征 4.3 生态环境状况 4.4矿区社会经济概况 5、矿区地质环境条件 5.1 地层与岩性特征 5.2矿区地质结构与区域稳定性 5.3矿区水文地质条件 5.4 斜坡类型及特征 5.5岩(土)体类型及其特征 6、评价级别的确定 7、矿山地质环境现状评价

7.1 现状评价内容 7.2现状评价因素的选取 7.3 现状评价方法 7.4 现状评价 8、矿山地质环境预测评价 8.1 预测评价内容 8.2预测评价因素的选取 8.3 预测评价方法 8.4 预测评价 9、矿山地质环境综合评价 9.1 矿山开采对环境影响程度评价9.2矿山地质灾害危险程度评价 9.3矿山建设适宜性评价 10、结论及防范措施建议 10.1 结论 10.2 防治措施建议

1、前言 1.1目的与任务 XXX矿产有限公司于XX年X月X日通过采矿权挂牌方式有偿取得了XXX 矿产有限公司石灰岩采石场矿权,已办理采矿许可证。2011 年4月该矿山因XXX号,因安全问题责令停釆,经县国土局同意调整变更矿区范围,XX 年X月X日XX市国土资源局XX号文,批复划定矿区范围。重新进行储量核实,提交相应的配套报告。企业为了在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贯彻“在保护中开发,开发中保护;的方针, 达到合理利用矿产资源,有效保护矿山地质环境,防治地质灾害,保障矿山开采中的安全的目的,根据《矿产资源法》、国务院第XX号令《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四川省地质环境管理条例》及四川省国土资源厅川国土资发XX号问《关于加强我省矿产资源开发中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工作的通知》等政策规章的要求,特书面委托XX按规定开展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工作,主要任务是:收集矿区已有地质资料,实地调查矿区地质环境条件及地质灾害发育现状,对矿山地质环境进行现状评价;依据矿山的开拓方式及采矿方法,就矿山未来开采对地质环境影响和破坏、可能产生的地质环境问题、以及矿山开釆受到地质环境的制约、遭受和肯能遭受地质灾害的危害进行预测评价,在此基础上就矿山开采对地质环境的影响及地质灾害的危险程度进行综合评价,最终提出防治措施建议。主要目的是为本矿山地质灾害防治及地质环境保护提供基础性依据,为办理釆矿许可证登记提供资料,便于政府主管部门对矿山地质环境实施监监督和管理。要求提 交评价报告,组织专家组评审,并报XX市国土资源局备案。

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与可持续发展

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与可持续发展 发表时间:2015-07-15T15:51:06.790Z 来源:《科学教育前沿》2015年4期作者:高晶 [导读] 环境质量就是环境素质的好坏,能够分别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加以分析。目前对于生态环境质量的概念,国内外专家、学者仍未达成一致。 高晶(吉林省工程技师学院吉林白山 134300)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5)04-004-02 环境质量就是环境素质的好坏,能够分别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加以分析。目前对于生态环境质量的概念,国内外专家、学者仍未达成一致。一部分专家、学者认为,生态环境质量是指在特定的时空范围之内,生态系统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应程度。另一些学者则认为,生态环境质量是以人类活动为中心的各种周围事物即自然环境的优劣,主要包括整体环境中与自然资源相关联的各种要素。总之,生态环境质量就是以人类作为中心的生态系统,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对人类生存的生态环境适宜度。 我国对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主要依据生态环境质量的评价标准, 因地制宜的对区域的生态环境质量进行合理评价,并总结出生态环境质量的优劣及影响。叶亚平等提出生态环境质量是生态环境系统和生态环境因子在规定的范围内,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带来的影响。生态环境评价中相对重要的部分是对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评价,即生态环境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变化对生态环境质量产生的影响。因此,对某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进行定性定量的分析就是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目的,采取合理的方法,因地制宜的评价生态环境质量。 城市生态环境是建立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 按照人的意志, 经过加工和改造形成的适用于人类的生存、发展的人工环境。也有学者认为,城市生态环境是在城市聚居的人类为了生存,通过不断的改造和利用自然生态环境而创造出的高度发展的人工化环境,是一个由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共同组成的地域综合体。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是对影响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的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环境以及人类生产活动能够引起的诸多生态环境问题,通过恰当的方法对研究区域进行定量评价,从而研究并说明该区域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优劣及其影响。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化所引发的城市生态环境恶化问题开始逐渐成为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近 20 年以来,现代化工业的发展对环境造成的破坏和污染都有扩大的趋势。此外,城市环境是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的产物,城市人口急剧增加必然会给城市生态环境带来巨大的影响和压力。诸如工业化和城市化带来的 " 三高一低 "(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低生产),农业生产引起的 " 三废 "(废水、废气、废渣)等生态问题的层出不穷,导致人类社会的生存发展受到严重影响。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是 20 世纪 70 年代才开始逐渐形成和发展,并迅速的成为 21 世纪人类社会所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之一。按照联合国的统计数据,截止到2011 年,全球总人口达到 69.74亿,城市人口为 36.32 亿,达到 52.1%。目前,我国城市总数已达 668 个,城市地区人口已达 5.6 亿,城市化进程基本达到后期阶段。 伴随着信息化网络技术的快速更新和劳动力的全球性流动。人类加大了对自然资源以及能源的消耗量,使得全球的生态环境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恶化。如空气污染形势严峻(工厂,汽车尾气,家庭炉灶)、水体污染严重(生产,生活污水)、城市垃圾超标(食品垃圾,建筑垃圾)、噪声污染明显、城市生态系统整体脆弱、城市绿地面积小等一系列城市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城市生态环质量的恶化直接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也打破了生态平衡,制约了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当人们发现环境问题已经深深影响到人类本身正常出行和生活质量的时候,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才开始逐渐被人类重新重视起来。因此,应建立不同分类标准的生态环境因子和城市生态环境综合评价系统,展开对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的科学和严谨评价,是协调城市与生态环境之间可持续发展势在必行的路径,同时对促进城市规划以及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具有重要影响。 国外学者于 20 世纪 60 年代初从不同的等级和角度分别对生态环境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研究,并相继建立了各项有关城市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和政策。国外诸多学者把经济、环境和可持续发展作为衡量生态环境质量的标准。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根据经济、社会、环境、制度等方面因素的发展现状建立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指标,即(CSD)。1994 年英国从可持续发展方向入手,建立了一百多个关键指标同时又提出四个一般指标,并将指标应用于 " 压力― 状态― 响应 "(PSR)模型中。 20 世纪 60 年代,瑞典政府开展了一系列生态环境保护的政策、法律规范的研究,颁布了一套环境法 --《瑞典环境法典》。同时瑞典又是在西方发达国家中优先制定了环境保护经济法,即对环境污染实行收费和征税。20 世纪 70 年代至今,美国针对生态环境问题相继颁布了 26 部法律法规,主要包括废弃物品管理、大气污染治理等。20 世纪 90 年代初期,匈牙利制定了环境法案,使消极环境保护转变成经济环境保护,主要以防治环境污染为重心,同时还建立了 " 国家环境管理研究项目 ",并给予专款经济资助。 20 世纪 80 年代末,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浪潮,工业的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迅速加快,我国大气污染、水污染、生物多样性减少以及城市生活产生的废弃物污染等城市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并大量涌现。届时我国对生态环境开始了初期探索,生态环境质量问题逐渐走进人们视线。目前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及人工神经网络评价法等是国内对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方法中应用最广泛的。何东进,洪伟等对景观生态法研究的现状以及未来发展形式提出了独特见解;刘建军,赵智刚等运用密切值法对城市生态环境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厉彦玲选用聚类分析法建立了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模型等。由于这些评价方法受到特定场合和应用方面的限制,因此还未得到普遍应用。 综上所述,无论国内或是国外对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仍在逐渐拓展,技术方法和研究体系也在不断完善,但目前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如研究范围依然狭窄、理论与实际脱离、评价指标体系不够完善等。 可持续发展最初于 1972 年被正式提出,在斯德哥尔摩召开的世界环境大会上,可持续发展的理论被人们关注。该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人类的发展既要使当代人的需求得到满足,又不可使子孙后代的需求被削弱的基础上强调发展经济。该理论注重于正确处理好资源、人口、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即在寻求经济发展的同时,不可损害后代人享受优质资源与环境的利益。可持续发展的具有公平性原则、共同性原则和持续性原则,要求当代人要正确处理好人口与环境、发展与保护、经济与社会之间的辩证关系。 城市是依靠周边自然环境而建立起来的人工环境。城市的自然环境与资源为城市的创建与发展进程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但是在某种程度上也制约了城市的发展。由于人们利用自然环境来发展城市建设,使得自然生态环境遭受到了某种程度的破坏,同时影响了自然环境自身的净化能力。因此,对城市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背景进行仔细的调查能够增加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结果的准确性。 在城市环境质量评价的过程中,由于城市污染物的种类众多,性质差异大,使得监测工作的任务艰巨,难度加大。因此,应选出具有

山东省济阳县工程地质环境质量评价

山东省济阳县工程地质环境质量评价 文章從济阳县的工程地质条件入手,对济阳县的工程地质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将济阳县工程地质环境划分为稳定区、基本稳定区、较不稳定区。根据工程地质环境的分析及工程地质环境质量的综合评价,可为济阳县今后工程建设的相关发展提供参考。 标签:济阳县;工程地质环境;质量评价 工程地质环境是与人类工程及经济活动息息相关的地质环境;工程地质评价是研究人类工程经济活动与地质环境之间相互适宜性,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1]。 1 济阳县工程地质环境概况 济阳县位于山东省济南市北部,面积约1076km2。地理坐标:东经116°51′54″~117°27′13″,北纬36°46′37″~37°14′54″。 1.1 地层 济阳县南部地层属华北地层大区鲁西地层分区的泰安地层小区北部,区内全部为第四系松散堆积物所覆盖,其下为新近系、石炭系、二叠系及奥陶系。北部地层属华北地层大区、晋冀鲁豫地层区、鲁北地层分区之济阳小区,区内地表全部为第四系松散堆积物所覆盖,其下为新生界第四系、新近系、古近系地层[2]。 1.2 构造 济阳县大地构造属华北板块(Ⅰ)济阳坳陷(Ⅱ)惠民凹陷(Ⅲ)跨济阳坳陷(Ⅱ)和鲁西断块隆起两个Ⅱ级构造单元。地层区划属华北地层大区、晋冀鲁豫地层区、鲁北地层分区之济阳小区。区内最大的断裂为齐河-广饶大断裂,位于济阳县中部,是一条隐伏断裂,是鲁西隆起与济阳拗陷的分界线[3]。 1.3 土体工程地质特征 济阳县在地貌单元上处于黄河下游冲积平原,区内广泛发育第四系黄河冲积松散土层,成因类型主要为河流冲积相沉积。根据掌握的工程地质资料,在济阳县西南一带,在0~30m深度内,可分为粉土和粉质粘土两个工程地质层[4]。 2 济阳县工程地质环境质量评价 2.1 地壳稳定性评价 山东省境内较大的活动断裂如郯庐、聊考断裂,严格控制着强震的发生,济

地质环境质量评价的态势分析法

江苏地质,30(1),17—20,2006 地质环境质量评价的态势分析法 刘建东1 ,杨泉宁1 ,薛怀友1 ,张发明 2 (1.江苏省地质矿产勘查局,江苏南京210018;2.河海大学地质工程系,江苏南京210098) 摘要:探讨了将S WOT 态势分析法应用于地质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具体步骤。通过长江江苏段过江隧道工程的地质环境质量等级评价的实例,从地质体本身的优势、劣势,外部条件的有利(机会)、不利(威胁)等4个方面对评价对象进行全面、系统、准确的研究,最后得出地质环境质量的评价等级。关键词:地质环境质量;评价;态势分析;S WOT;长江岸线;过江隧道 中图分类号:X1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474(2006)01-0017-04 收稿日期:2005-09-26;编辑:齐运铎 作者简介:刘建东(1965—),男,江苏泰兴人,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地质资源与地质环境方向的研究. 0 引 言 地质环境质量评价于20世纪70年代兴起于美国等国家,我国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近几年来,结合水利水电资源开发、城市选址规划等,该项工作越来越得到重视,地质环境质量评价理论和方法也得到了较快发展。在评价理论上,不同的专家虽然提出了各种理论系统,评价指标的选取和评价方法也各不相同,但总体思路正逐渐趋于一致,这就是将地质环境视为内部由许多不同的环境因子构成的自然单元,每一单元具有相对均一性,高级单元的性状用低级单元的综合指标来表征,评价时根据问题的性质选择评价因子,并将其转化为可比指标,然后按评价指标的相对重要性加权综合,用环境因素质量的综合指标来衡量每个单元的环境质量。采用的评价方法主要有模糊综合评判法、灰色聚类、模糊聚类、层次分析、信息量统计法、德尔菲法等。这些方法的引入对推动地质环境质量评价技术的进展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又都不十分完善。 在江苏省沿江岸线地质环境质量评价中,我们尝试使用了态势分析法(S WOT ),对不同的规划用途,从地质体本身固有的优势、劣势和外部因素对地质体或工程建筑物形成的有利条件、不利的威胁4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评判,评价对特定规划用途而言地质环境质量的优劣,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 态势分析法原理 态势分析法又称S WOT 分析,S WOT 四个英文 字母分别代表:优势(Strength )、劣势(W eakness )、机会(Opportunity )、威胁(Threat )。从整体看,S WOT 可以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S W ,主要用来分析内部条件,第二部分为OT,主要用来分析外部条件。另外,每一个单项如S 又可以分为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 态势分析,就是将与研究对象密切相关的各种主要内外部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等,通过调查列举出来,并依照矩阵形式排列,然后用系统分析的思想,把各种因素相互匹配起来加以分析,运用这种方法,可以对研究对象所处的情景进行全面、系统、准确的研究,从而根据研究结果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计划以及对策等。态势分析法常常被用于制定集团发展战略和分析竞争对手情况,在战略分析中,它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在对长江沿岸地质环境质量的评价中,首次运用态势分析法对地质环境优势、劣势、威胁等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判定对某一规划用途而言地质环境质量的等级,从而得出一系列具有一定决策参考价值的结论。

城市环境质量评价

城市环境质量评价——大气环境质量 参考文献《Fuzzy-Grey理论在城市环境质量评价中应用的研究—以湖北黄石市大气环境质量评价为例》 1、大气环境质量评价中所采用的资料,系由《湖北省黄石市总体规划》中“基础资料汇编”部分提供的数据(有个别监测点数据不全,由于模型需要采用模拟数据代替) 2、选用了SO2、NOx、TSP、降尘4个评价因子构成评价因素集K={k1,k2,k3,k4},同时选取了1988—1993年的监测数据,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环境质量标准》(GB3095-82),建立五级评价标准。 3、对于黄石市城市大气环境质量评价中各污染因子在各监测点的权重,可用超标加权法公式(9)确定。式中的xik第i因子在第k测点上实测数据可由表2查出,yij第i因子在五类分级标准上的均值、yij第i因子在第j类上的标准值可由表1查出。再将计算结果在同一监测点上进行归一化处理,就可计算出各评价因子在各监测点上的权重。 公式(9)

4、在单因素评价矩阵D(k)(k=1,4)及评价的权重体系建立的基础上,可得到多目标综合决策评价矩阵D,从表5的评价矩阵中挑出列最佳局势Sij,其意义为在第i监测点上的大气环境质量最靠近第j级标准。 5、结论是按照最佳局势,将上述9个监测点分为:1、6为安全级;3、4、5、7、8、9为污染级;2为重污染级。而同在第IV级标准下的5个监测点之间,我们可将带有模糊概念的五个等级映射成数值。设等级映射向量C=(3,2,1,-2,-3)。用综合矩阵D中的评价向量Di在C~上的映射,即下式: Mi=C·DTi,其中Mi为大气环境质量综合评价值: 0.016 0.333 M1= (3,2,1, -2, -3) 0.608 =11277 0.043 同上,M2= -2117,M3= -01458,M4= -01604,M5= -11341,M6=01205,M7= -01673, M8=01431,M9=01046. 从综合值的评价来看,在各测点中,第1测点的M值最大,其环境质量较好;而第2测点的M值最小,其环境污染情况相对较严重。同时进一步分析,表面上看,第9测点的最佳局势可定为第IV级,但从等级映射综合值来看,它与属于第III级的第6测点相差无几,这说明它实际上介于III、IV级之间,应将其划归第III级。

矿山地质环境综合评价体系研究

矿山地质环境综合评价体系研究 随着人类对矿产资源开采的不断加大,自然界的环境平衡遭到了严重破坏,矿山地质的环境问题也成了影响人们正常生活的关键因素,对经济发展造成了一定的阻碍,还引起了一系列的社会矛盾。因此,必须依据其环境特点与评价体系的复杂性对矿山的地质环境进行综合评价。只有建立一个客观的综合评价体系,对矿山的地质环境进行客观、科学的评价,才能更好的对矿山地质的环境进行保护和更好的对生态环境进行恢复、治理。本文对矿山地质环境的综合评价体系进行了研究,促进了矿山事业的不断发展。 标签:矿山地质环境综合评价体系研究 1前言 中国是一个矿产资源比较丰富、种类齐全的国家,已发现的矿产有170多种,有160多种是具有资源储量的,且其中有20多种位居世界矿产的资源储量排行榜上。但是,由于人类没有合理开发矿产资源,致使矿产资源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还对矿山的地质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且破坏了矿山的生态平衡。所以,必须对矿山地质环境进行综合评价,对其进行严格管理、科学分析,以期为国内矿产资源的有效利用提供可靠保障。 2矿山地质环境的综合评价体系 2.1地质环境评价技术的总流程 要对矿山地质环境进行有效的评价,就必须具有一个客观的综合评价体系。首先应该对矿山地质的环境现状、开采条件及状况进行仔细调查、分析,收集相关的资料。然后针对所调查出来的具体情况建立相关的地质环境综合评价体系,进行环境现状评价、综合评价及预测评价。最后,应该提出相关的地质环境防治与保护措施,促使矿山事业的发展越来越好[1]。 2.2评价的对象 矿山地质环境的评价体系是以其构成中的评估区来作为最基础的评估单元,把矿山地质的环境问题划分为了矿山的地质灾害,破坏及占用土地资源,废渣对矿山地质环境的影响,破坏、影响地下的水系统及矿山废水等四类。评价体系是将以上这些环境问题对矿山地质环境的总体危害、影响程度等因素,与评价的原则和指标相结合,采用定量与定性分析的方式,进行科学的评价。 2.3地质环境评价的原则 系统、合理、科学的指标是对地质环境进行准确评价的前提与保障,是治理矿山地质环境最主要的依据。所以,在建立指标体系的过程中必须遵循相应的原

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办法(试行)

附件: 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办法 (试 行) 二○一一年三月 —3—

目 录 一、基本规定 (6) (一)评价指标 (6) 1.水质评价指标 (6) 2.营养状态评价指标 (6) (二)数据统计 (6) 1.周、旬、月评价 (6) 2.季度评价 (6) 3.年度评价 (6) 二、评价方法 (7) (一)河流水质评价方法 (7) 1.断面水质评价 (7) 2.河流、流域(水系)水质评价 (7) 3.主要污染指标的确定 (8) (二)湖泊、水库评价方法 (9) 1.水质评价 (9) 2.营养状态评价 (10) (三)全国及区域水质评价 (11) 三、水质变化趋势分析方法 (12) (一)基本要求 (12) (二)不同时段定量比较 (12) —4—

(三)水质变化趋势分析 (13) 1.不同时段水质变化趋势评价 (13) 2.多时段的变化趋势评价 (14) 附录一:污染变化趋势的定量分析方法 (15) 附录二:术语和定义 (17) —5—

为客观反映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及其变化趋势,依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和有关技术规范,制定本办法。本办法主要用于评价全国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地表水环境功能区达标评价按功能区划分的有关要求进行。 一、基本规定 (一)评价指标 1.水质评价指标 地表水水质评价指标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表1中除水温、总氮、粪大肠菌群以外的21项指标。水温、总氮、粪大肠菌群作为参考指标单独评价(河流总氮除外)。 2.营养状态评价指标 湖泊、水库营养状态评价指标为:叶绿素a(chla)、总磷(TP)、总氮(TN)、透明度(SD)和高锰酸盐指数(COD Mn)共5项。 (二)数据统计 1.周、旬、月评价 可采用一次监测数据评价;有多次监测数据时,应采用多次监测结果的算术平均值进行评价。 2.季度评价 一般应采用2次以上(含2次)监测数据的算术平均值进行评价。 3.年度评价 国控断面(点位)每月监测一次,全国地表水环境质量年度评—6—

12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重庆市山王坪镇平均海1000多米,该地某季节有一处罕见的景观,一条狭长绵延的公路,将森林鲜明地分隔为两种色系,一侧翠绿,另一侧金黄。走入森林,发现树木高度、粗细和行距相差不大。图示意用无人机拍摄的该地景观。据此完成1-2题。 1.山王坪镇出现该景观的季节最可能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2.公路两侧景观差异大的原因是() A.热量差异B.地势高低C.土壤类型D.人类活动 语言是人类传递信息、交流思想、表达情感的交际工具,会随着人们的迁移、交流或者隔离发生改变。下图是“某县域内的方言分布图”。据此完成3-4题。 3.导致图示县域内方言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阻碍区域间交流B.人口迁入途径差异

C.河流促进区域内联系D.区域生产活动不同 4.以下地区最有可能出现“十里不同音,邻村不能言”的复杂方言格局的是() A.粤北B.北疆C.辽中D.晋中 徽派建筑,依山就势,构思精巧,是江南建筑的典型代表。以砖、木、石为原料,以木构架为主,墙体采取马头墙形式。马头墙由砖瓦砌成,一般建在房屋两侧或紧邻的两栋房屋之间,墙头都高出于屋顶1-2米,错落有致,形似马头,寓意"马到成功,一马当先"。据此完成5-6题。 5.徽派建筑所在地的地理环境有() A.多石林、峰林等喀斯特地貌B.春节期间,田间有成片油菜 C.金秋,山坡上有大片火龙果待摘D.河水流量大,航运价值高 6.关于该民居的描述,合理的是() A.与当地多雨潮湿的环境有关B.马头墙能在发生火灾时隔断火源 C.能够抵御风沙和防寒保暖D.造型美观独特,适合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西藏阿里地区依托极佳的暗夜条件和国家天文台阿里观测站的技术力量,集夜空保护、旅游、科普于一体,建成国内第一家以星空为主题的暗夜公园,成为青藏高原上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图1是“阿里某夜星空景观图”,图2是“阿里地区的气候图”。据此完成7-8题。 7.阿里地区建设“暗夜公园”的有利自然条件,()

矿山地质环境调查

矿山地质环境调查 1 定义 矿山地质环境是指矿床及其周围地区矿业活动影响到的岩石圈部分(岩石、矿石、土壤、地下水及地质作用和现象),与大气、水、生物圈之间相互联系(物质交换)和能量流动,组成的相对独立的环境系统。 1.1矿山环境地质问题是指矿业活动与地质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所产生的地质环境破坏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2 总则 2.1 矿山地质环境调查是实施省(自治区)级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矿山地质环境监督管理的技术工作依据。 2.2 矿山地质环境调查是针对生产矿山和闭坑矿山环境保护服务的基础性、战略性工作,为矿山环境整治、矿山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规划提供基础资料,为制定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则提供科学依据。 2.3 矿山地质环境调查要求基本查明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遇到和诱发的环境地质问题对地质环境的影响与破坏,摸清底数,做出现状评价、预测分析。 2.4 矿山地质环境调查区范围不能局限于矿山用地面积之内,应将矿业活动影响范围作为调查区范围。 2.4.1 矿产资源重点开发区范围应包括区域地质单元和影响的流域。 2.4.2 矿区地质环境调查区范围应根据矿区矿业活动对周围地质环境的整体影响确定其范围。 2.4.3 单个矿山地质环境调查区范围应根据矿山矿业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和破坏确定其范围。 2.5 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任务: 2.5.1 调查矿山地区社会经济概况和矿业活动。 2.5.2 调查研究矿区地质环境条件及其特征。 2.5.3 查明矿山主要环境地质问题及其影响与危害。 2.5.4 调查、总结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生态系统恢复治理的经验与教训。 2.5.5 对矿山地质环境作出综合评价,提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划建议。 2.5.6 建立矿山地质环境信息系统。 3 工作程序: 工作程序框图

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

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 前言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评价我国生态环境状况及变化趋势,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指标体系和各指标计算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县域、省域和生态区的生态环境状况及变化趋势评价,生态区包括生态功能区、城市/城市群和自然保护区。 本标准于2006年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本次修订主要内容: ——优化生态环境状况和各分指数的评价指标和计算方法;——新增生态功能区、城市/城市群和自然保护区等专题生态区生态环境评价指标和计算方法。 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试行)》(HJ/T 192—2006)废止。 本标准附录A和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组织修订。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青海省生态环境遥感监测中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环境监测总站、深圳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浙江省环境监测中心、辽宁省环境监测实验中心、环境保护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 本标准环境保护部2015年3月13日批准。

本标准自2015年3月13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解释。 1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指标体系和各指标计算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评价我国县域、省域和生态区的生态环境状况及变化趋势。其中,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方法适用于县级(含)以上行政区域生态环境状况及变化趋势评价,生态功能区生态功能评价方法适用于各类型生态功能区的生态功能状况及变化趋势评价,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方法适用于地级(含)以上城市辖区及城市群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及变化趋势评价,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状况评价方法适用于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状况及变化趋势评价。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或其中的条款。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3096 声环境质量标准 GB 3838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GB/T 14848 地下水质量标准 GB/T 24255 沙化土地监测技术规程 HJ 623 区域生物多样性评价标准 SL 190 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教案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教案111 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课时安排:文科班3课时,理科班2课时 教学重点: 1.比较分析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2.分析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教学难点: 1.区域的特征 2.以两个区域为例,比较分析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教具准备:多媒体 教学方法:比较法、案例分析法、图示法等 教学过程: 一、区域 1.概念: 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 教师讲解强调:(1)区域是客观性(地理差异)和主观性(人们按一定指标和方法划分)的结合物。 (2)划分指标和方法不同,区域不同。如按自然环境差异,我国分为南方地区、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按我经济发展水平,我国分为东部发达地区、中部较发达地区、西部落后地区。 2.特征:(教师讲解为主) (1)区域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整体体、差异性): 不同的区域,自然环境有差异,人类活动也有差异。同一区域,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如湿润区的多年平均降水量都在800毫米以上。但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随着其他条件的变化而不同。 (2)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 ①有的区域的边界是明确的,如行政区;②有的区域的边界具有过渡性质,如干湿地区。 (3)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下一级区域(层次性)。 如,东北平原既是东北地区的一部分,又可划分为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等。 (4)开放性 每一个区域都具有特定的地理环境条件,对区域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并与其它区域有着各种各样的联系。 3.划分:由于目的不同,所用的指标和方法不同,人们划分出的区域类型也不同。 二、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学生分析比较学习为主) 每一个区域都具有特定的地理环境条件,并对区域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不同区域地理环境的差异→人们生产、生活特点差异→区域的发展水平、发展方向等差异 以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为例。 思考 1.导致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年平均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学生答(略) 教师点拨:从地理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方面思考回答。

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研究综述

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研究综述 城市是人类进步、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的结晶,是加工物质、提供信息的高效场所。当前,社会生产力高速发展,城市化速度突飞猛进,城市人口激增,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的变化与城市居民的生产和生活休戚相关。因此,客观地认识和了解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的变化,对正确制定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和产业配置规划,有效调整城市职能,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确保城市经济与环境持续,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就是按照一定的评价方法和评价标准,对城市区域的生态环境质量说明、分析和评定。进行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目的,首先能够使得决策者与公众等明确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的基本状况;其次,找出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出现变化的内在原因,并由此制定相关对策;再者,能够逐渐使得决策者、公众等明确在自然环境、灾害、污染、人口、科技、教育、福利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必要性,改变传统的“城市国内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的增长等于城市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的认识误区,并由此逐渐认识到城市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真正内在涵义。并为相关部门的科学决策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1 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内容 1.1 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全面调查城市生态环境,收集原有的调查结果和分析资料,将这两方面的信息汇总成城市生态环境信息库,在此基础上分析形成因素和造成环境演化的主导因素,根据评价任务和目的选取对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形成、发展、变化影响重大的因素,即评价要素及其评价参数,制定质量标准,再采用专门的评价方法得到各评价要素质量和整体生态环境质量的定性和定量评价。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现状评价是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主要内容,也是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工作的重心所在。 1.2 城市生态环境效应分析 城市生态环境效应分析包括下面三方面的内容:(1)各评价要素质量变化引起的环境生态效应和整体生态环境质量变化引起的生态效应,如生物的生态变异、生理功能异常、减产、不结实直至死亡、生态环境的破坏等等;(2)生态环境污染对人类健康状况影响,如儿童的发育状况,健康状况,成人的发病率,死亡率及能获得安全饮用水的人口比例等等;(3)经济效益分析,以货币作为衡量生态环境质量影响大小的尺度,将生态环境质量所受的损害进行经济损失估算。 2 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研究动态

区域地质环境质量评价研究的现状与趋势

区域地质环境质量评价研究的现状与趋势* 闫满存李华梅文启忠李保生 地球科学进展ADVANCE IN EARTH SCIENCES1999年第14卷第4期 Vol.14 No.4 1999pp371-376 摘要:区域地质环境质量评价不仅是环境目标管理和城市规划等的基本依据,还是谋求区域可持续发展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从自然和社会双重属性出发,地质环境质量评价可区分为基于自然属性的单灾种危险性评价、多灾种危险性评价、区域稳定性(地壳和构造稳定性)评价、环境质量综合评价和基于社会属性的单灾种风险或易损性评价、多灾种风险或易损性评价,环境质量经济评价等基本类型。地质环境质量评价是涉及多层次和多因素的综合空间决策问题,计算机、GIS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将给地质环境质量评价带来新的学科生长点。 关键词:地质环境系统;地质环境质量评价;地质环境质量经济评价;GIS 中图分类号:X1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166(1999)04-0371-06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TREND OF REGIONAL GEO-ENVIRONMENT QUALITY ASSESSMENT YAN Mancun,LI Huamei,WEN Qizhong (Guangzhou Institute of Geochemistry,CAS,Guangzhou510640,China) LI Baosheng (Department of Geography, Normal University of South China,Guangzhou510631, China) Abstract:The assessment and zonation of regional geo-environment quality is aimed at providing necessary and sufficient information for regional environment management and the planning of urban construction,and also is one of the core problem to be dealt with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ic society.From the two layers of the nature and society of geo-environment the assessment of geo-environment quality would be divided into single disaster's and multidisasters' dangerous evaluation,regional stability(include crust and geostructure stability) evaluation and 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the geo-environment quality,and the risk and easy-damaging evalution of single disaster and multi-disasters as well as the economic evaluation of geo-environment .This paper finally points out that the assessment of regional geo-environment quality is the multi-decision-making problem which deals with multi-layers and multi-factors,The application of modern techniques such as computer、GIS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etc would be a new developing branch in quantitative assessment of regional geo-environment quality in the coming years. Key words:Geo-environment system;Geo-environment quality assessment;Economic assessment of geo-environment quality;GIS.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教案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区域的含义。 2.学会以两个不同区域为例,比较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 3.以某区域为例,比较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4.掌握阅读信息复杂(包括分层设色、等值线等信息)的区域地图的技能。 过程与方法 1.使学生学会将地理基础理论应用于实践的学习与研究方法,培养地理学科综合能力。 2.掌握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与方法。 3.培养学生从时间与空间尺度建立辩证地、动态地、联系地看待和分析问题的地理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对地理的兴趣与信心。 2.树立正确的人地观与科学发展观。 教学重点 1.了解区域的含义。 2.以两个不同区域为例,比较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 3.以某区域为例,比较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教学难点 1.以两个不同区域为例,比较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 2.以某区域为例,比较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教学过程: 一、区域 1、概念: 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 这一概念包含三个方面: (1)区域是一个“空间”概念,可以说是地球表层一个片段,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范围和边界。 (2)区域划分的基础是“地域环境差异特征。”由于地理圈的不均一性和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均衡性,使地球表层难以找到性质或功能绝对相同的地段,因此地域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人们在地域差异的客观基础上从主观认识出发1划定区域的面积、形状、范围或边界,形成一定的区域,例如亚洲、中国、东北地区。 (3)区域的划分要有“一定的指标。”区域的特定性质或功能是根据人的主观愿望去发现的,例如我国柑橘适宜栽培区,沿海经济区,深圳经济特区等,人们多用一定的指标体系去划定区域的范围界线,有的按单一指标划分,如干湿地区、高原区、热带雨林区;有的按综合指标划分,如自然区,我国南方北方西北和青藏四大地区。 2、“区域的特征” (1)层次性。即区域是有等级的。区域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下一级区域。例如,东北平原既是东北地区的一部分,又可划分为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等。又如佛山市既是广东省的一部分,又可划分为禅城区、南海区、顺德区等。 (2)差异性。指区域与同级别区域之间的差异。一般说来,区域等级越高,区域内部越复杂,同一性越小,区域间差异性也就越大;反之,区域等级越低,区域本身越简单,区域内同一性越大;区域间差异也就越小。例如我国东部季风区南北跨纬度广,内部差异明显,根

中国城市土壤质量状况评价剖析

中国城市土壤质量状况评价 摘要:城市土壤作为城市生态环境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城市土壤开始出现了侵蚀、酸化、硬化、重金属污染以及植物退化等多方面的环境问题,直接影响到城市居民的健康和城市发展。土壤质量是土壤肥力质量、环境质量和健康质量的综合,对于目前出现的城市土壤污染和退化问题,进行土壤质量评价是进行土壤质量修复的有效途径。本文从土壤的重金属污染和土壤肥力两方面对中国东、中、西部的部分重要城市进行了土壤质量状况评价,并且在此基础上提出今后有关城市土壤研究的发展重点。 关键词:城市土壤;土壤质量;现状评价 引言 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主要资源之一,同时也对周围环境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城市土壤作为土壤圈的一部分,具有一定的生态、环境和经济功能,同时也是城市污染物的源和汇,直接关系到曾是环境质量和居民的身体健康[1]。城市工业化的发展和城市化的快速推动,城市土壤质量日益恶化,造成恶化的原因主要有:工业“三废”、生活垃圾、交通运输、降雨、降尘等。国际土壤学会在1998年正式成立了“城市、工业、矿山和交通地土壤”工作组;2000年在德国Essen召开了第一届“城市、工业、矿山和交通地土壤”国际会议[2]。由此可见,世界范围内,城市土壤污染正在兴起和深化。 土壤质量是土壤肥力质量、环境质量和健康质量的综合,针对目前出现的城市土壤污染和退化问题,进行土壤质量评价是进行土壤质量修复的有效途径,国内外对于土壤质量评价的研究主要有土壤的重金属污染和土壤肥力两方面[3]。

1、我国城市土壤质量现状 1.1城市土壤重金属污染 城市土壤重金属污染是反映城市环境污染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影响城市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城市土壤的理化性质。研究发现,PH值、土壤有机质含量、氧化还原电位值、磁化率、粒度与城市土壤重金属的含量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例如,PH值除直接影响重金属含量在土壤中的活性以及重金属在土壤剖面的纵向移动能力之外,还会影响重金属元素的存在形态。 影响城市土壤污染程度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人类活动。不同的土地利用状况、人类活动强度、污染累计时间的长短和距离污染源的远近,在不同程度上影响重金属污染状况[4]。 王莹等[5]收集了国内43个大中城市的3688个城区土壤重金属数据,通过描述性分析、评价分析、聚类分析等,初步确定了我国城市土壤重金属的污染格局。结果表明,我国城市土壤As、Cd、Cr、Cu、Hg、Ni、Pb、Zn的平均赋存量分别为13.39、0.68、63.04、38.17、0.31、26.18、47.34、137.72mg/kg。Nemerrow 指数、地质累积指数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评价表明,污染最严重的城市是太原、南京、开封,主要污染重金属是Hg、Cd、Pb。43个城市中,上海、武汉、淄博、昆明、抚顺、昌吉、郑州、贵阳、成都、攀枝花、天津、珠海、大庆、北京、南京、广州、香港、长春、太原等19个城市属于Cd强度污染;徐州、长沙、开封、重庆、乌鲁木齐、沈阳、西安、杭州、南京、兰州、洛阳等11个城市属于Hg-Cd 强度污染、Pb中度污染;其余13个城市属一般轻度污染。长江以南城市土壤重金属污染比长江以北城市严重,中小城市土壤重金属污染低于特大城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