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国眼科医疗服务行业的发展状况

我国眼科医疗服务行业的发展状况

我国眼科医疗服务行业的发展状况

(一)概况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是人们接收和传递信息的重要器官,眼科学是临床医学的一个重要分

支学科。然而,长期以来在我国的综合性医院里,眼科通常得不到足够的重视、没有获得应有

的发展。根据国家卫生部2006年统计资料,通常在综合性医院里,眼科的收入占医院总收入的

比例仅为2.5-5%。

近年来,随着屈光不正和年龄相关性眼病患病率的不断攀升,以及人们眼保健意识和就医

观念的逐步增强,我国眼科医疗服务行业得到迅速发展。卫生部医政司对全国30个省、自治

区、直辖市(不包含福建省)所有已注册的眼科机构的调查结果表明:2003年,我国眼科门急

诊总量约3,400万人次,眼科入院人次约95万人次,2007年全国眼科门急诊总量约4,700万人

次,眼科入院人次约140万人次,比2003年分别增长38.24%和47.37%,并且眼科医疗的门诊增

长率高于全国医疗服务行业的整体门诊增长率。

(二)市场容量和行业特点

1、市场容量

(1)目前我国眼科医疗市场规模

由于目前我国医疗行业的市场化程度不高,权威、及时的市场统计数据比较缺乏,全国眼

科医疗服务市场的现有规模难以精确计算,但可以合理地估计如下:有关资料表明,2006年全

国眼科用药量约20亿元,而眼科医疗机构的药品收入占诊疗总收入的比例通常在10%-20%之

间,若以平均数15%测算,则2006年我国眼病诊疗总收入(含眼科药品收入)约150亿元。另外

根据行业估计,2006年我国的医学验光配镜收入接近50亿元。

因此,若按眼病诊疗服务收入(含眼科药品收入)、医学验光配镜收入合并计算,估计目

前我国的眼科市场规模接近200亿元/年。

(2)我国眼科医疗市场的现状

在眼病的诊疗方面,与市场化程度高的行业相比,我国现有的眼病诊疗市场开发程度不

高,市场渗透率有待提高。以白内障为例,据不完全统计,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等每年每百

万人口白内障手术数达6,000例以上,即便是人均GDP仅为我国2/5的印度(根据2007年全球人

均GDP排名统计),每年每百万人口白内障手术数也已达到5,000例以上。而我国

目前白内障每

年每百万人口白内障手术数平均约为620例,仅为印度的1/8,这与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

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极不相称。此外,我国眼科医疗行业在青光眼、眼底病、角膜病、斜

弱视等眼病的诊疗方面目前也处于同样的境况。

在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的开展方面,我国存在很大的市场开发空间。美国食品与药品

管理局(FDA)经过6年多临床评估,在1995年开放了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的常规使用。在

我国,此领域的临床技术已与美国接轨,但在市场渗透率方面明显低于美国:目前美国近视人

口约1.5亿,有关统计报告显示,2007年美国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的手术量接近70万例;

而我国近视人口超过3亿,但目前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的手术量仅为50万-60万例/年。

在医学验光配镜矫治屈光不正方面,同样面临着市场有待开发的问题。在我国,按照验光

手段的不同,目前验光配镜行业可以分为商业配镜和医学验光配镜,但医学验光配镜在整个验

光配镜行业所占的份额较低。从国际行业经验来看,验光配镜不是简单的商业行为,眼镜的验

配都需要根据视光医师开具的处方进行。因此,医学验光配镜将是我国今后验光配镜行业的发

展趋势。

综上所述,我国眼科医疗市场尚处于初级阶段,未来具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3)未来我国眼科医疗市场容量将迅速扩大

从疾病本身的变化来看,电脑普及应用、社会人口老龄化加快以及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将

导致与之相关的各种眼病(如近视、干眼症、老年性眼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的患病率呈

上升趋势,致使患者对眼科医疗服务的需求增加。从潜在市场的需求变化来看,随着我国居民

受教育程度的进一步提高,眼健康知识将逐步普及,人们的眼保健观念将逐步增强,且随着国

家新一轮医疗体制改革的推进,国家将逐步使医疗保障体系覆盖全民,同时也将提高保障水

平。自2009年起,国家在未来三年内将投入8,500亿元人民币用于新医改,其中大部分将用于

医疗保障体系的建设。国家对居民基本医疗保障措施的逐步到位,将使居民的基本医疗支付能

力大大增强,大量的潜在市场将转化为有效的需求。尤其是对于以前很多患有眼病但却不知道

医治或无钱医治的患者而言,他们的潜在需求将得以有效释放。

从非基本医疗需求的变化来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中高收入群体日益壮大,该群

体更注重诊疗过程中的品质、感受和便捷性,在治疗手段和服务措施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促使眼科的非基本医疗服务需求迅速增加。

以上分析表明,随着眼病种类的增多、潜在需求的释放、非基本医疗需求的增加,我国未

来的眼科医疗市场发展潜力很大,完全能够在目前200亿元/年的规模上达成数倍的增长(比如

我国每年每百万人口的白内障手术数若达到印度目前的水平,则我国白内障诊疗市场的规模将

提高8倍)。因此,我国眼科医疗行业是名副其实的"朝阳行业"。

2、行业特点

在治疗手段上,眼病的诊治与一般的疾病诊治有所不同,大多数眼病需要通过手术治疗来

完成,只有小部分眼病可以单纯采取药物或物理治疗。在成本结构上,眼科医疗的主要成本为

房租、折旧、摊销、人工工资等固定费用,而相对来说每增加一个患者所产生的边际成本比较

低。

【3.核心优势】

公司在行业中的竞争地位

1、本公司是我国规模最大的眼科医疗机构之一

公司目前已在全国12个省(直辖市)设立了19家连锁眼科医院,2008年的门诊量累计达

63.11万人次,手术量为6.64万例,门诊量、手术量均处于全国同行业首位。

2、本公司是国内发展速度最快的眼科医疗机构之一

公司通过"三级连锁"的商业模式得到快速有效地发展,整体规模和经营业绩均保持快速扩

大和提升。2006-2008年,公司的营业收入复合年增长率为51.55%,营业利润复合年增长率为

101.31%,门诊量复合年增长率为29.68%,手术量复合年增长率为42.38%。。2006年11月,公

司顺利通过了IFC的综合评估,获得其提供的长期融资,标志着公司的综合实力和发展前景获

得了国际著名金融机构的认可。公司在2008年及2009年中国最具投资价值企业评选中,从全国

近千家提名企业中脱颖而出,连续两年入选"清科--中国最具投资价值企业50强"。

3、本公司是少数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眼科医疗机构之一

公司依托人才、技术和管理等方面的优势,通过可靠的诊疗质量、良好的医疗服务和深入

的市场推广,使得「爱尔」品牌的市场影响力和渗透力得到迅速提升,成为具有全

国影响力的

眼科品牌。2006年4月,本公司被《人民日报·健康时报》评选为"全国最具实力特色眼科医

院"。

4、本公司是国内医师数量最多的眼科医疗机构之一

公司目前有医师400余名,其中高级职称医师120多名,包括一批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

师、博士、博士后、欧美访问学者以及临床经验丰富的核心专家。实力雄厚、梯队合理的眼科

医师团队为公司做强做大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二)公司的竞争优势和劣势

1、竞争优势

2003年成立至今,公司已经在商业模式、品牌形象、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和科研学术等方

面积聚了明显的竞争优势,为今后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这些竞争优势体现为:

(1)商业模式优势

公司通过吸纳国际先进的医疗管理模式和经验,并结合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国情,创造性

地建立了"三级连锁"商业模式。

"三级连锁"商业模式充分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较好地适应了我国眼科医疗

服务行业"全国分散、地区集中"的市场格局。特别是通过下属各连锁医院的科学定位、相互促

进、相互支撑,公司实现了患者在连锁医院间的相互转诊以及医疗技术资源在体系内的顺畅流

动,不仅任何一家连锁医院都可以依托本公司的整体力量参与当地的市场竞争,取得"多对

一"的竞争优势,而且每一位患者在发行人下属的各连锁医院都能享受到高水准、多层次的眼

科医疗增值服务。这种统一性与差异性、连锁与分级相结合的商业模式已深受患者的青睐,随

着公司连锁网点的不断增多,本公司的资源整合能力将进一步提升,成本控制能力显著增强,

核心竞争力逐步彰显。

(2)品牌优势

公司始终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和谐发展,极大地丰富了「爱尔」品牌的价值和内

涵,并依托可靠的诊疗质量、良好的医疗服务和深入的市场推广,使得「爱尔」品牌的市场影

响力和渗透力得到迅速的提升。2005年,「爱尔」被评选为湖南省著名品牌;2006年4月,在

《人民日报》下属《健康时报》主办的"全国最具实力特色专科医院"评选活动中,公司当选

为"全国最具实力特色眼科医院",彰显了「爱尔」品牌的市场地位和影响力。

公司的品牌优势具体体现在:

①患者的认可:随着品牌声誉的提高,「爱尔」在患者中获得了很高的认同。在公司一些

连锁医院所在地的患者群中,逐渐形成了"看眼病、到爱尔"的口碑。大量患者慕"名"而来,通

过"口碑"前来就诊的患者比重逐渐上升。

②医师的认可:由于民营医院起步较晚,在业务技术方面难以达到相应的高度,通常难以

得到医师的认同。但本公司通过临床、学术、科研的同步发展,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得到

了眼科同行的广泛认同。每年都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医师加盟本公司,其中包括一批具有全国影

响力的医师。

③政府和社会的认可:公司的多家连锁医院在当地具有较大的影响,当地的政府领导也非

常关注这些连锁医院的发展,经常亲临现场考察指导。同时,目前公司各家连锁医院均顺利加

入了当地的医疗保险体系,成为医保定点单位。其中上海爱尔还得到了Euro-CenterChina

(H.K)Co.,Ltd.、AetnaGlobalBenefits、AbacareGroupLimited、MondialAssistance

(Beijing)Services.Co.,Ltd、TheBritishUnitedProvidentAssociation等多家国际保险公司

的认同,成为这些国际保险公司的定点医疗机构。

(3)管理优势

公司的管理团队均具有多年眼科医疗行业从业经验,对行业的特点有着深刻的了解,对行

业的发展现状和动态有着准确的把握。公司已往的业绩也证明了公司拥有一支优秀的管理团

队。

在连锁管理上,重大事项由公司总部在充分民主的基础上统一决策,日常经营工作按照公

司的统一规范由连锁医院开展。公司通过强化管理分工、明确管理责任,有效地提升整体管理

水平和各连锁医院的运营效率。公司的管理特点具体表现在:

①管理人才与技术人才的有机结合目前国内绝大多数医院的院长由医学专家担任,这些院

长在医学方面是专家,但在医院的经营管理方面通常缺乏专门的知识或经验,同时还要兼顾到

本专业的业务工作、精力难免分散,不利于医院经营管理水平的提升。

本公司各连锁医院均实行CEO负责制,医院CEO由专业的经营管理人才担任,有效促进了医

院经营管理的专业化。同时,每家连锁医院均配备一名由眼科专家担任的业务院长,负责医院

的医疗业务、质量控制、学术科研等工作,为医院的专业技术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

障。

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的有机结合,是公司近年来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②发挥专业委员会作用

眼科医疗是专业性很强的领域。为提高各项工作的专业化程度,公司在医疗技术、业务管

理等领域成立了若干专业委员会,并注重发挥专业委员会作用。

在技术领域,公司成立了学术委员会,为公司医疗发展方向及医疗战略策略提供决策支

持,规范各连锁医院医疗行为、制定各项医疗标准,组织协调各连锁医院学术的发展;参与公

司技术人员的职称评定;开展对各连锁医院医疗质量的检查与评估。学术委员会下设各专业学

组,负责带动各连锁医院对应学科的临床培训和发展。

在管理领域,公司各连锁医院在人员奖惩、药品管理、医疗质量、院内感染、客户服务、

物资采购等方面均成立了专门的委员会,并制订了相应的制度保障其工作的开展。

公司的发展证明:专业委员会的设立和运作,对提高公司及各连锁医院各项工作的专业化

程度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③院科两级管理体制

公司在所属各连锁医院中全面推行院科两级管理体制,即在医院整体管理体系的基础上,

强调医院对科室的层级管理。医院对科室实行目标管理,科室主任负责带领科室人员完成医院

下达的科室目标,包括业务发展指标、质量管理指标、学科建设指标等。

院科两级管理体制的推行,既能够充分调动科室的积极性、促进各学科的专业化发展,又

使得医院管理者能将更多的精力用于医院整体的经营和管理。院科两级管理体制为公司各连锁

医院在科室核算、成本控制、人力资源管理、学科建设、质量控制、市场营销等方面工作的开

展搭建了良好的管理平台,有效地促进了本公司各连锁医院各科室工作绩效的提高。

(4)技术优势

医疗技术是医疗机构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公司目前的医疗技术优势主要体现在医师队伍建

设、学术和科研以及医疗设备等方面。

①医师队伍建设

目前,公司拥有国内数量最多的眼科医师队伍:医师数量400余名,其中副高级以上职称

医师120多名,21人拥有博士学历,85人拥有硕士学历,20多人具有留学欧美的背景。另外,

为了适应公司连锁经营的需要,公司成立了学术委员会,该委员会成员均为眼科界资深专家教

授,其中包括盛耀华教授(现任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常委、上海市医学会眼科专

任委员、博士生导师、上海爱尔业务院长)、蒋幼芹教授(曾任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青光眼

学组组长、博士生导师)、林丁教授(曾任北京同仁医院眼科行政副主任、硕士生导师,现任

公司青光眼学组组长、长沙爱尔业务院长)、龚淑贤教授(曾任全国斜视与小儿眼科学组委

员、湖北省医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常委)、李绍伟博士(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青年委员、公

司角膜病学组组长、硕士生导师)、高汝龙教授(国内最早从事眼底激光治疗、玻璃体切除联

合硅油填充治疗复杂视网膜脱离的专家之一,现任国际玻璃体视网膜学会委员、中国博士伦玻

璃体手术俱乐部主席、广州爱尔业务院长)、孙同教授(美国AMO、VISX、INTRALASE眼屈光治

疗技术中国区指导培训专家、硕士生导师)等。

由于组建了高素质的医师人才队伍,公司的医疗水平得以迅速提高。良好的人才环境和发

展平台也为公司进一步吸引和培养医疗技术人才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②学术和科研

在学术研究方面,在2004年至2009年全国眼科大会上,公司的技术队伍共向全国眼科大会

累计投稿1,326篇,数量逐年增长,其中2009年向全国眼科年会投稿346篇,居全国前列;从

2003年到2009年6月末在国内外各级期刊发表论文193篇,涵括各类眼科核心期刊。公司还相继

出版了《眼科临床手术学》、《眼整形与重建手术学》、《临床泪道微创手术学》等专著。公

司在2006年和2007年相继创办了《屈光手术学》、《爱尔眼科杂志》(季刊)等眼科学术杂

志,学术影响力逐步显现,为公司未来的技术创新和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在临床研究方面,公司近年来取得了较大的突破:《儿童白内障手术及术后视功能康复的

系列研究》在湖北省科技厅主持的科研成果鉴定会上获"国内领先,具有国际水平"鉴定意见;

《现代斜弱视治疗的规范化检查》课题中标为上海市长宁区卫生系统2007年度科研项目;本公

司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合作开展的《湖南衡山白内障家系致病基因的定位与突变检测工作》课

题成为国家科技部遗传资源重点项目(2004DKA30490)及国家基础研究重点项目(2001CB5103)。

在诊治疑难杂症方面,公司在国内率先开展了飞秒激光角膜移植手术,将角膜移植手术提

高到了屈光手术水平,填补了国内空白;并开展了晶状体脱位手术、玻璃体切除术

手术及角膜移植手术、超声乳化并人工晶体后囊夹持治疗儿童白内障、角膜内皮移植、应用压

贴镜治疗儿童屈光不正等复杂眼病治疗项目。

由于上述学术和科研活动源自临床工作,紧贴患者需求,从而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

有力的保障。2008年4月,由于在临床、科研、教学方面的良好表现,长沙爱尔被中南大学湘

雅医学院认定为教学医院。

③医疗设备

在眼科医疗领域,设备的先进性对于医疗技术的提高、医疗质量的保障至关重要。公司在

设备配置方面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的方针,不断引进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眼科诊疗

设备与相关技术,使得公司目前的眼科诊疗设备在种类、数量及先进程度等方面均居国内前

列,其中多种设备为国内首家引进,如无限视觉系统Infiniti超声乳化仪,Intralase 飞秒激

光角膜系统等。同时,公司与多家国际知名眼科设备生产商(如美国爱尔康、美国博士伦、美

国AMO,德国蔡司、日本尼德克、日本托普康等)结成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这些生产商将公

司指定为其在中国大陆的设备及相关技术培训基地,大大增强了公司对先进设备及相关技术的

应用能力。

2、公司的竞争劣势

首先,尽管通过连锁经营,公司发展速度很快,但连锁网络的覆盖面还有待提高;其次,

公司目前的融资渠道较为单一,主要依靠自身积累实施滚动发展,资金实力不足制约了公司连

锁优势的发挥和规模经济的升级;最后,随着公司连锁网络的逐步扩大,公司的信息化管理系

统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

我国眼科医疗服务行业的发展状况

[淘股吧]

(一)概况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是人们接收和传递信息的重要器官,眼科学是临床医学的一个重要分

支学科。然而,长期以来在我国的综合性医院里,眼科通常得不到足够的重视、没有获得应有

的发展。根据国家卫生部2006年统计资料,通常在综合性医院里,眼科的收入占医院总收入的

比例仅为2.5-5%。

近年来,随着屈光不正和年龄相关性眼病患病率的不断攀升,以及人们眼保健

观念的逐步增强,我国眼科医疗服务行业得到迅速发展。卫生部医政司对全国30个省、自治

区、直辖市(不包含福建省)所有已注册的眼科机构的调查结果表明:2003年,我国眼科门急

诊总量约3,400万人次,眼科入院人次约95万人次,2007年全国眼科门急诊总量约4,700万人

次,眼科入院人次约140万人次,比2003年分别增长38.24%和47.37%,并且眼科医疗的门诊增

长率高于全国医疗服务行业的整体门诊增长率。

(二)市场容量和行业特点

1、市场容量

(1)目前我国眼科医疗市场规模

由于目前我国医疗行业的市场化程度不高,权威、及时的市场统计数据比较缺乏,全国眼

科医疗服务市场的现有规模难以精确计算,但可以合理地估计如下:有关资料表明,2006年全

国眼科用药量约20亿元,而眼科医疗机构的药品收入占诊疗总收入的比例通常在10%-20%之

间,若以平均数15%测算,则2006年我国眼病诊疗总收入(含眼科药品收入)约150亿元。另外

根据行业估计,2006年我国的医学验光配镜收入接近50亿元。

因此,若按眼病诊疗服务收入(含眼科药品收入)、医学验光配镜收入合并计算,估计目

前我国的眼科市场规模接近200亿元/年。

(2)我国眼科医疗市场的现状

在眼病的诊疗方面,与市场化程度高的行业相比,我国现有的眼病诊疗市场开发程度不

高,市场渗透率有待提高。以白内障为例,据不完全统计,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等每年每百

万人口白内障手术数达6,000例以上,即便是人均GDP仅为我国2/5的印度(根据2007年全球人

均GDP排名统计),每年每百万人口白内障手术数也已达到5,000例以上。而我国目前白内障每

年每百万人口白内障手术数平均约为620例,仅为印度的1/8,这与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

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极不相称。此外,我国眼科医疗行业在青光眼、眼底病、角膜病、斜

弱视等眼病的诊疗方面目前也处于同样的境况。

在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的开展方面,我国存在很大的市场开发空间。美国食品与药品

管理局(FDA)经过6年多临床评估,在1995年开放了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的常规使用。在

我国,此领域的临床技术已与美国接轨,但在市场渗透率方面明显低于美国:目前

口约1.5亿,有关统计报告显示,2007年美国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的手术量接近70万例;

而我国近视人口超过3亿,但目前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的手术量仅为50万-60万例/年。

在医学验光配镜矫治屈光不正方面,同样面临着市场有待开发的问题。在我国,按照验光

手段的不同,目前验光配镜行业可以分为商业配镜和医学验光配镜,但医学验光配镜在整个验

光配镜行业所占的份额较低。从国际行业经验来看,验光配镜不是简单的商业行为,眼镜的验

配都需要根据视光医师开具的处方进行。因此,医学验光配镜将是我国今后验光配镜行业的发

展趋势。

综上所述,我国眼科医疗市场尚处于初级阶段,未来具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3)未来我国眼科医疗市场容量将迅速扩大

从疾病本身的变化来看,电脑普及应用、社会人口老龄化加快以及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将

导致与之相关的各种眼病(如近视、干眼症、老年性眼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的患病率呈

上升趋势,致使患者对眼科医疗服务的需求增加。从潜在市场的需求变化来看,随着我国居民

受教育程度的进一步提高,眼健康知识将逐步普及,人们的眼保健观念将逐步增强,且随着国

家新一轮医疗体制改革的推进,国家将逐步使医疗保障体系覆盖全民,同时也将提高保障水

平。自2009年起,国家在未来三年内将投入8,500亿元人民币用于新医改,其中大部分将用于

医疗保障体系的建设。国家对居民基本医疗保障措施的逐步到位,将使居民的基本医疗支付能

力大大增强,大量的潜在市场将转化为有效的需求。尤其是对于以前很多患有眼病但却不知道

医治或无钱医治的患者而言,他们的潜在需求将得以有效释放。

从非基本医疗需求的变化来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中高收入群体日益壮大,该群

体更注重诊疗过程中的品质、感受和便捷性,在治疗手段和服务措施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促使眼科的非基本医疗服务需求迅速增加。

以上分析表明,随着眼病种类的增多、潜在需求的释放、非基本医疗需求的增加,我国未

来的眼科医疗市场发展潜力很大,完全能够在目前200亿元/年的规模上达成数倍的增长(比如

我国每年每百万人口的白内障手术数若达到印度目前的水平,则我国白内障诊疗市场的规模将

提高8倍)。因此,我国眼科医疗行业是名副其实的"朝阳行业"。

2、行业特点

在治疗手段上,眼病的诊治与一般的疾病诊治有所不同,大多数眼病需要通过手术治疗来

完成,只有小部分眼病可以单纯采取药物或物理治疗。在成本结构上,眼科医疗的主要成本为

房租、折旧、摊销、人工工资等固定费用,而相对来说每增加一个患者所产生的边际成本比较

低。

【3.核心优势】

公司在行业中的竞争地位

1、本公司是我国规模最大的眼科医疗机构之一

公司目前已在全国12个省(直辖市)设立了19家连锁眼科医院,2008年的门诊量累计达

63.11万人次,手术量为6.64万例,门诊量、手术量均处于全国同行业首位。

2、本公司是国内发展速度最快的眼科医疗机构之一

公司通过"三级连锁"的商业模式得到快速有效地发展,整体规模和经营业绩均保持快速扩

大和提升。2006-2008年,公司的营业收入复合年增长率为51.55%,营业利润复合年增长率为

101.31%,门诊量复合年增长率为29.68%,手术量复合年增长率为42.38%。。2006年11月,公

司顺利通过了IFC的综合评估,获得其提供的长期融资,标志着公司的综合实力和发展前景获

得了国际著名金融机构的认可。公司在2008年及2009年中国最具投资价值企业评选中,从全国

近千家提名企业中脱颖而出,连续两年入选"清科--中国最具投资价值企业50强"。

3、本公司是少数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眼科医疗机构之一

公司依托人才、技术和管理等方面的优势,通过可靠的诊疗质量、良好的医疗服务和深入

的市场推广,使得「爱尔」品牌的市场影响力和渗透力得到迅速提升,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

眼科品牌。2006年4月,本公司被《人民日报·健康时报》评选为"全国最具实力特色眼科医

院"。

4、本公司是国内医师数量最多的眼科医疗机构之一

公司目前有医师400余名,其中高级职称医师120多名,包括一批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

师、博士、博士后、欧美访问学者以及临床经验丰富的核心专家。实力雄厚、梯队合理的眼科

医师团队为公司做强做大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二)公司的竞争优势和劣势

1、竞争优势

2003年成立至今,公司已经在商业模式、品牌形象、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和科研学术等方

面积聚了明显的竞争优势,为今后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这些竞争优势体现为:

(1)商业模式优势

公司通过吸纳国际先进的医疗管理模式和经验,并结合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国情,创造性

地建立了"三级连锁"商业模式。

"三级连锁"商业模式充分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较好地适应了我国眼科医疗

服务行业"全国分散、地区集中"的市场格局。特别是通过下属各连锁医院的科学定位、相互促

进、相互支撑,公司实现了患者在连锁医院间的相互转诊以及医疗技术资源在体系内的顺畅流

动,不仅任何一家连锁医院都可以依托本公司的整体力量参与当地的市场竞争,取得"多对

一"的竞争优势,而且每一位患者在发行人下属的各连锁医院都能享受到高水准、多层次的眼

科医疗增值服务。这种统一性与差异性、连锁与分级相结合的商业模式已深受患者的青睐,随

着公司连锁网点的不断增多,本公司的资源整合能力将进一步提升,成本控制能力显著增强,

核心竞争力逐步彰显。

(2)品牌优势

公司始终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和谐发展,极大地丰富了「爱尔」品牌的价值和内

涵,并依托可靠的诊疗质量、良好的医疗服务和深入的市场推广,使得「爱尔」品牌的市场影

响力和渗透力得到迅速的提升。2005年,「爱尔」被评选为湖南省著名品牌;2006年4月,在

《人民日报》下属《健康时报》主办的"全国最具实力特色专科医院"评选活动中,公司当选

为"全国最具实力特色眼科医院",彰显了「爱尔」品牌的市场地位和影响力。

公司的品牌优势具体体现在:

①患者的认可:随着品牌声誉的提高,「爱尔」在患者中获得了很高的认同。在公司一些

连锁医院所在地的患者群中,逐渐形成了"看眼病、到爱尔"的口碑。大量患者慕"名"而来,通

过"口碑"前来就诊的患者比重逐渐上升。

②医师的认可:由于民营医院起步较晚,在业务技术方面难以达到相应的高度,通常难以

得到医师的认同。但本公司通过临床、学术、科研的同步发展,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得到

了眼科同行的广泛认同。每年都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医师加盟本公司,其中包括一批具有全国影

响力的医师。

③政府和社会的认可:公司的多家连锁医院在当地具有较大的影响,当地的政府领导也非

常关注这些连锁医院的发展,经常亲临现场考察指导。同时,目前公司各家连锁医院均顺利加

入了当地的医疗保险体系,成为医保定点单位。其中上海爱尔还得到了Euro-CenterChina

(H.K)Co.,Ltd.、AetnaGlobalBenefits、AbacareGroupLimited、MondialAssistance

(Beijing)Services.Co.,Ltd、TheBritishUnitedProvidentAssociation等多家国际保险公司

的认同,成为这些国际保险公司的定点医疗机构。

(3)管理优势

公司的管理团队均具有多年眼科医疗行业从业经验,对行业的特点有着深刻的了解,对行

业的发展现状和动态有着准确的把握。公司已往的业绩也证明了公司拥有一支优秀的管理团

队。

在连锁管理上,重大事项由公司总部在充分民主的基础上统一决策,日常经营工作按照公

司的统一规范由连锁医院开展。公司通过强化管理分工、明确管理责任,有效地提升整体管理

水平和各连锁医院的运营效率。公司的管理特点具体表现在:

①管理人才与技术人才的有机结合目前国内绝大多数医院的院长由医学专家担任,这些院

长在医学方面是专家,但在医院的经营管理方面通常缺乏专门的知识或经验,同时还要兼顾到

本专业的业务工作、精力难免分散,不利于医院经营管理水平的提升。

本公司各连锁医院均实行CEO负责制,医院CEO由专业的经营管理人才担任,有效促进了医

院经营管理的专业化。同时,每家连锁医院均配备一名由眼科专家担任的业务院长,负责医院

的医疗业务、质量控制、学术科研等工作,为医院的专业技术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的有机结合,是公司近年来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②发挥专业委员会作用

眼科医疗是专业性很强的领域。为提高各项工作的专业化程度,公司在医疗技术、业务管

理等领域成立了若干专业委员会,并注重发挥专业委员会作用。

在技术领域,公司成立了学术委员会,为公司医疗发展方向及医疗战略策略提供决策支

持,规范各连锁医院医疗行为、制定各项医疗标准,组织协调各连锁医院学术的发展;参与公

司技术人员的职称评定;开展对各连锁医院医疗质量的检查与评估。学术委员会下

设各专业学

组,负责带动各连锁医院对应学科的临床培训和发展。

在管理领域,公司各连锁医院在人员奖惩、药品管理、医疗质量、院内感染、客户服务、

物资采购等方面均成立了专门的委员会,并制订了相应的制度保障其工作的开展。

公司的发展证明:专业委员会的设立和运作,对提高公司及各连锁医院各项工作的专业化

程度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③院科两级管理体制

公司在所属各连锁医院中全面推行院科两级管理体制,即在医院整体管理体系的基础上,

强调医院对科室的层级管理。医院对科室实行目标管理,科室主任负责带领科室人员完成医院

下达的科室目标,包括业务发展指标、质量管理指标、学科建设指标等。

院科两级管理体制的推行,既能够充分调动科室的积极性、促进各学科的专业化发展,又

使得医院管理者能将更多的精力用于医院整体的经营和管理。院科两级管理体制为公司各连锁

医院在科室核算、成本控制、人力资源管理、学科建设、质量控制、市场营销等方面工作的开

展搭建了良好的管理平台,有效地促进了本公司各连锁医院各科室工作绩效的提高。

(4)技术优势

医疗技术是医疗机构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公司目前的医疗技术优势主要体现在医师队伍建

设、学术和科研以及医疗设备等方面。

①医师队伍建设

目前,公司拥有国内数量最多的眼科医师队伍:医师数量400余名,其中副高级以上职称

医师120多名,21人拥有博士学历,85人拥有硕士学历,20多人具有留学欧美的背景。另外,

为了适应公司连锁经营的需要,公司成立了学术委员会,该委员会成员均为眼科界资深专家教

授,其中包括盛耀华教授(现任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常委、上海市医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主

任委员、博士生导师、上海爱尔业务院长)、蒋幼芹教授(曾任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青光眼

学组组长、博士生导师)、林丁教授(曾任北京同仁医院眼科行政副主任、硕士生导师,现任

公司青光眼学组组长、长沙爱尔业务院长)、龚淑贤教授(曾任全国斜视与小儿眼科学组委

员、湖北省医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常委)、李绍伟博士(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青年委员、公

司角膜病学组组长、硕士生导师)、高汝龙教授(国内最早从事眼底激光治疗、玻璃体切除联

合硅油填充治疗复杂视网膜脱离的专家之一,现任国际玻璃体视网膜学会委员、中国博士伦玻

璃体手术俱乐部主席、广州爱尔业务院长)、孙同教授(美国AMO、VISX、INTRALASE眼屈光治

疗技术中国区指导培训专家、硕士生导师)等。

由于组建了高素质的医师人才队伍,公司的医疗水平得以迅速提高。良好的人才环境和发

展平台也为公司进一步吸引和培养医疗技术人才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②学术和科研

在学术研究方面,在2004年至2009年全国眼科大会上,公司的技术队伍共向全国眼科大会

累计投稿1,326篇,数量逐年增长,其中2009年向全国眼科年会投稿346篇,居全国前列;从

2003年到2009年6月末在国内外各级期刊发表论文193篇,涵括各类眼科核心期刊。公司还相继

出版了《眼科临床手术学》、《眼整形与重建手术学》、《临床泪道微创手术学》等专著。公

司在2006年和2007年相继创办了《屈光手术学》、《爱尔眼科杂志》(季刊)等眼科学术杂

志,学术影响力逐步显现,为公司未来的技术创新和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在临床研究方面,公司近年来取得了较大的突破:《儿童白内障手术及术后视功能康复的

系列研究》在湖北省科技厅主持的科研成果鉴定会上获"国内领先,具有国际水平"鉴定意见;

《现代斜弱视治疗的规范化检查》课题中标为上海市长宁区卫生系统2007年度科研项目;本公

司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合作开展的《湖南衡山白内障家系致病基因的定位与突变检测工作》课

题成为国家科技部遗传资源重点项目(2004DKA30490)及国家基础研究重点项目(2001CB5103)。

在诊治疑难杂症方面,公司在国内率先开展了飞秒激光角膜移植手术,将角膜移植手术提

高到了屈光手术水平,填补了国内空白;并开展了晶状体脱位手术、玻璃体切除术联合白内障

手术及角膜移植手术、超声乳化并人工晶体后囊夹持治疗儿童白内障、角膜内皮移植、应用压

贴镜治疗儿童屈光不正等复杂眼病治疗项目。

由于上述学术和科研活动源自临床工作,紧贴患者需求,从而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

有力的保障。2008年4月,由于在临床、科研、教学方面的良好表现,长沙爱尔被中南大学湘

雅医学院认定为教学医院。

③医疗设备

在眼科医疗领域,设备的先进性对于医疗技术的提高、医疗质量的保障至关重

要。公司在

设备配置方面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的方针,不断引进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眼科诊疗

设备与相关技术,使得公司目前的眼科诊疗设备在种类、数量及先进程度等方面均居国内前

列,其中多种设备为国内首家引进,如无限视觉系统Infiniti超声乳化仪,Intralase 飞秒激

光角膜系统等。同时,公司与多家国际知名眼科设备生产商(如美国爱尔康、美国博士伦、美

国AMO,德国蔡司、日本尼德克、日本托普康等)结成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这些生产商将公

司指定为其在中国大陆的设备及相关技术培训基地,大大增强了公司对先进设备及相关技术的

应用能力。

2、公司的竞争劣势

首先,尽管通过连锁经营,公司发展速度很快,但连锁网络的覆盖面还有待提高;其次,

公司目前的融资渠道较为单一,主要依靠自身积累实施滚动发展,资金实力不足制约了公司连

锁优势的发挥和规模经济的升级;最后,随着公司连锁网络的逐步扩大,公司的信息化管理系

统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

我国生物医药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国生物医药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国医药产业现状 我国生物技术药物的研究和开发起步较晚,直到70年代初才开始将NDA重组技术应用到医学上,但在国家产业政策大力支持下, 使这一领域发展迅速,逐步缩短了与先进国家的差距,形成了医药生物技术、农业生物技术等上、中、下游结合,门类齐全的生物技术研究、生产体系,并具有了一定的出口能力。在生物制药市场,中国 发展速度让人生畏。在2007-2009三年间,中国生物制药年均增长27%。这表明每隔两年零8个月,市场规模就扩大1倍。2009年中国超越 制药强国德国,成为世界四大制药市场。因经济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口绝对数增长城市化老龄化,以及医改等政策支持,我国医药工业整体呈高速增长态势,2009年实现收入1.04万亿元,同比增长23.1% ,生物医药行业实现销售收入约753亿元,近五年年复合 增长率高达30%,具备典型的高成长性行业的特征,是医药行业增长最为迅速的领域之一。 发展趋势 与世界先进国家的生物医药产业相比,我国生物医药产业还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但是国家和地方政府都在不断加大对该产业的发展力度,从政策和资金等各方面不断加大投入。当前,我国已将生物制药作为经济发展的重点建设行业和高新技术的支柱产业来发展。当前一些科技发达或经济发达地区正在不断建立国家级生物制药产业基地,

并初步形成了初具规模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这对我国的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起到了很好的带动作用。总体而言,中国生物制药产业未来充满希望,前景看好,中国的生物制药产业将呈继续增长态势。 1生物制药产业呈现集群式发展 产业集群发展具有明显的发展优势,能够极大地促进产业的快速发展。生物制药产业作为高科技产业,不仅需要在基础设施、上下游配套产业等方面的支持,还需要同教育培训、专业服务、技术转移中心等相关服务组合在一起,方能发挥高效作用优势。当前,我国在生物技术产业迅猛发展的浪潮推动下,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市场竞争,加上政府不失时机地加以引导,我国生物技术、人才、资金密集的区域,已逐步形成了生物医药产业聚集区,由此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生物医药产业链和产业集群。这些产业集群对于促进生物制药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使得生物制药整体产业链得到优化,在生产效率方面得到大幅提升。我国生物制药产业以后仍会朝着这一方面快速发展,政府也将会加大投资力度、重点建设产业集群区,在基础设施、配套服务业、研究开发、服务创新、教育培训和风险投资等方面进行发展和创新,为生物制药产业集群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8]。生物制药“十二五”规划的重点之一是加速行业重组兼并,提升行业集中度,未来数年行业面临一个产业集中度快速提升、行业利润率持续快速增长和市场份额急剧扩张的局面。 2生物医药技术向产业化推进 将生物医药技术从科研转向产业化生产是科研的重要目的,只有

2018-2022年中国医疗服务行业预测分析

2018-2022年中国医疗服务行业预测分析 影响因素分析 一、有利因素 (一)鼓励社会办医政策红利持续加码 我国新医改自2009年启动以来,鼓励社会办医的政策红利不断涌现,社会办医在内需和政策的双重驱动下以多种模式得以迅速发展。在2018年“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再次指出将“支持社会力量增加医疗、养老等服务供给”作为2018年国家重点医疗工作任务,在深化公立医院改革使其回归公益本质满足基本医疗需求的同时,持续引入社会资本补充医疗服务满足多元化的需求。基于我国医疗行业发展对于政策的敏感性,医疗服务行业将加快产业重构与升级。 (二)国内医疗服务行业市场加速扩容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城镇化水平逐步提高以及居民健康意识不断增强,我国医疗健康市场需求保持强大内生动力,加之国家大力推动健康中国战略实施,政策导向由治病为中心转变到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强调医疗产业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务,进一步驱动医疗行业消费向多元化、多层次升级,未来较长一段时期内将推动我国医疗服务市场的持续上升。 (三)“互联网+医疗”打造移动医疗信息化管理模式 随着医疗信息化近年来的迅速发展,医疗技术与就医服务水平都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台阶。越来越多的大型现代化医院开始利用信息化大幅度提升了医院的服务能力,优化就医流程,增强管理效率,从而使医务人员在单位时间能够提供更多的服务,让病人轻松就医。 推动医疗信息化快速发展的主要动力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从医疗管理理念来说,随着多项医卫信息化政策的出台以及医改的不断深入,老龄化问题得到关注,促使医疗管理的理念从以“治疗为中心”到以“病人为中心”过渡,因而对医疗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新的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也在客观上为其深化应用提供了更丰富的可能性。 二、不利因素 (一)矛盾突出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增加、老龄化进程加快、居民支付能力增强、人民群众日益提升的健康需求逐步得到释放,我国卫生费用投入、医疗卫生机构数量也在不断的增加。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到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医疗服务水平与人民需求之间的矛盾进一步突出。2017年,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到2.4亿人,占总人口比例超过17%,其中65岁以上老年人口近1.6亿人,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11.4%。庞大且快速增长的老年人群,加之慢性病的高发态势,对我国医疗服务的需求及服务水平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农村基础医疗服务缺乏 1、基础薄弱 各级政府虽然对乡村医疗机构的基础设施及医疗设备投入了资金,但仍不能满足患者的医疗需求,特别是在一些边远的贫困山区更是如此。由于基础投入不足,病房陈旧、紧缺等问题较为突出。基本建设较薄弱,医疗设备陈旧,医疗水平得不到提高,不能满足患者要求。同时,乡村医疗卫生服务机构还普遍存在着药品种类少且不齐全、短缺等现象。

中国医疗服务市场特征及发展现状分析

中国医疗服务市场特征及发展现状分析 一、中国医疗服务的特点 医疗服务具有所有服务的共性,同时它又有其非常独特的一些特点。这些特点一方面对医疗服务的开展有不利的一面,但是也有有利的一面。扬长避短、发挥医疗服务的这些特点是我们医疗服务品牌营销管理的重要内容。医疗服务具有以下10个特点。 (一)无形性 无形性是医疗服务最为显著的一个特征,人们也以此来界定服务。我们可以从几个不同的层次来理解。首先,服务的很多元素看不见、摸不着、听不到、尝不着、无形无质。其次,顾客在购买服务之前,往往不能肯定他能得到什么样的服务。第三,顾客在接受服务之后,通常很难察觉或立即感到服务的利益,也难以对服务的质量做出客观的评价。由于医疗服务是无形的,顾客很难感知和判断其质量与效果,他们将更多地根据服务人员、设施和环境等有形线索和医院的口碑来进行判断。顾客为了减轻购买的风险,通常相信亲朋好友和同事的推荐;医院的社会声望和顾客过去的消费经验也会对顾客对医疗服务的评价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对医院的有形展示和树立医院的声誉(无形展示)是我们医疗服务品牌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不可分离性 通常有形产品从生产、流通到最终消费者的过程中,要经过一系列环节:产品被制造出来后,先储存,通过多重转销者分销,随后消费。而服务与之不同,其生产和消费是同时进行的。其生产和消费具有不可分离的特点,即医疗服务的提供者向顾客提供服务时,也正是顾客消费医疗服务的时刻,两者在时间上不可分离,而且提供者与顾客在医疗服务产生时是相互作用的,两者共同对服务结果产生影响。医疗服务的不可分离性是医疗服务营销管理的中心。医疗质量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受到医患双方合作意识、指导、接受能力与配合程度的影响。 1、顾客参与生产过程:顾客作为参与者出现在生产过程中,这说明医护人员的生产过程是在顾客的“监视”下进行的。 2、顾客参与消费过程:顾客在接受服务时不是被动的,他们在服务消费过程中可以发挥积极的作用。在消费过程中顾客必须为医护人员提供必要的信息,配合医护人员工作,才能获得好的诊疗效果。 3、顾客的评价是质量的决定因素:一些营销专家通过大量的研究指出,顾客认为的质量才是质量。一次很完美的医疗活动,对某位顾客是成功的,但对另一位顾客来说就可能是不理想或失败的,很多医疗纠纷就说明了这点,由于沟通不足或顾客的期望值过高都会引起顾客对医疗服务评价的低下。

金融业发展状况

内蒙古金融业发展现状分析 姓名:郭莉班级:11级财务管理2班学号: 近年以来,内蒙古金融业快速发展,各类金融机构加快进驻脚步,金融环境和金融服务明显改善,业务品种渐趋丰富,银行业在稳健经营的同时加快了扩张步伐,保险业和证券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向着成熟化过渡,金融市场交易活跃,融资结构逐步改善。 一、内蒙古金融业总体发展现状 (一)金融业发展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 为说明问题,我们引入区位商系数对内蒙古金融业的发展水平和地位进行分析。区位商系数是衡量区域内部某一行业发展水平和优劣地位的重要指标,其计算公式为:LQ=h/H。其中:h为区域内某行业的产值在本地区国内总产值中的比重,H为该行业的总产值占全国总产值的比重。LQ>1时,表明该行业专业化程度较高,一般来说,区位商越大,该行业在该区域的优势地位越高;区位商等于或小于1,则说明该行在该区域的优势地位比较低(见表1)。 (二)金融业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力度亟待提升 为说明问题,我们引入金融相关比率进行分析。金融相关比率是一个规模指标,指“某一时点上现存金融资产总额与国民财富(实物资产总额加上对外净资产)之比”。通常可简化为计算金融资产总量与GDP之比。这一指标能大致反映出金融业对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持程度。其计算公式为:FIR=(S+L)/GDP,式中FIR表示金融相关比率;S代表存款额;L代表贷款额;GDP为地区国内生产总值。一般情况下,金融相关比率越高,说明金融聚集程度越高,金融资源越丰富。 目前,内蒙古金融资产主要集中在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手中,金融机构最主要的金融工具是存款和贷款,而股票和企业债券在金融资产结构中占比很小,所以我们选用金融机构存贷款规模作为内蒙古金融资产的替代衡量指标(见表2)。 (三)、金融业不能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

我国医药行业的现状与前景展望

我国医药行业的现状与发展前景 罗三强工商管理 1046710 摘要:概述我国目前医药行业发展的基本情况、存在的问题,以及企业、政府应该如何和面对解决这些问题。并对我国医药行业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医药行业现状发展前景 医药产品(含药品以及医疗器械等)是特殊的商品,关系到人类的生存与健康。医药产业不但与人们的生命健康息息相关,而且与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密切相关。医药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被称为永远的“朝阳产业”,在各国的产业体系和经济增长中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医药产业成为世界各国广泛重视并大力发展、相互展开激烈角逐的一个焦点。在中国,医药产业越来越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医药产业的健康发展和壮大对解决人民群众看病贵的问题,对促进政府早日实现“人人都享有卫生健康”的目标都有重要意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2010年我国医药行业发展概况 根据产业研究中心资料显示,2010年上半年,在医药工业销售产值中,中成药制造业和中药饮片加工业完成1423.3亿元;生物生化制品制造业完成571.5亿元;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卫生材料及医药用品制造业完成791.4亿元;化学原料药和化学药品制剂制造业完成2604.4亿元。医药工业销售产值5644.1亿元,同比增长24.8%。 2010年1-9月,我国医药行业增加值增长14.8%,同比加快1.3个百分点,比上半年回落0.1个百分点。在医药行业主要产品中,中成药产量152万吨,增长23.1%,当月增加值增长15.1%,比上月加快1.7个百分点;化学药品原药产量161万吨,同比增长19.9%。2010年1-8月,国内医药行业实现利润788亿元,同比增长32.8%,增幅同比加快16.6个百分点。 截止2010年1-11月,我国医药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主要产品中,中成药179万吨,增长23.4%;化学药品原药产量204万吨,增长20.1%,11月份医药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9%。从这也可以看出2010年1-11月我国医药行业保持了平稳增长的态势,这不仅推动了相关医药企业经济效益的改善,还对宏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一步提升。 进出口方面,2010年上半年我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额283.02亿美元,同比增长28.8%,其中出口188.87亿美元,同比增长31.16%,进口94.16亿美元,同比增长24.31%。2010年8月,我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额50.58亿美元,同比增长26.40%,其中出口33.24亿美元,同比增长24.87%,进口17.34亿美元,同比增长29.46。 2010年第三季度,我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贸易继续保持良好发展,进出口额156.86亿美元,同比增长23.09%,出口值102.13亿美元,同比增长21.83%,进口值54.72亿美元,同比增长25.51%。2010年10月,我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总值为46.21亿美元,同比增长13.68%,其中,出口为30.92亿美元,同比增长14.51%,

我国医药企业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我国医药企业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1. 我国医药行业的概况 医药产业是世界上公认的最具发展前景的国际化高技术产业之一,也是世界贸易增长最快的朝阳产业之一。从2003年至2009年,我国医药行业工业产值从3103亿元增长到10382亿元,平均年复合增长率达22.30%,高出同时期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年复合增长率近6个百分点。截止至2009年底,我国年主营业务收入在500万以上的制药企业共计6807家,其主营业务收入共计9087亿元,从业人数共计160万人。我国沿海个别省份以及重庆和湖北的医药行业发展较为迅速,长江以南各省次之,而西北各省发展较为落后。 2. 医药行业的分类 按照医药行业十五规划的划分,目前我国医药行业可以划分为十三个子行业,其中较为重要的六个子行业为化学制剂药、化学原料药、中成药、生物制药、卫生材料和中药饮片,它们2009年的行业规模分别达到2466亿元、1777亿元、1699亿元、753亿元、452亿元和431亿元。由于行业的规范和竞争的加剧,医药行业的毛利率在2002年至2010年呈现整体下降的趋势,同时,得益于行业重组和政策扶持,医药行业的净利润率则呈现整体上升的趋势。 在六个子行业之中,化学制剂药行业的毛利率和净利润率均高于行业水平;生物制剂行业虽然毛利率与行业平均水平持平,但由于得到高新技术税收优惠的支持,其净利润率最高;同样属于中药类子行业,中药饮片的市场规模和盈利性均不太理想,而中成药则表现较好;化学原料药行业则由于竞争激烈,其毛利率和净利润率皆处于较低水平。 3、我国医药行业存在的问题 我国药品生产企业存在"一小二多三低"的现象 "一小"指大多数生产企业规模小。据统计,目前我国 5000多家医药生产企业中,几乎90%为小型企业。2001年,国家500强大型企业中医药企业只有25家。据中国医药商业协会统计,2001年年销售额过50亿元的医药企业只有2家,过 20亿元的有10家,过10亿元的有23家,过亿元的有250家左右,其数量还不到医药商业企业总数的4%。 "二多"指企业数量多,产品重复多。在我国5000多家医药生产企业中,大部分企业名牌产品少,品种雷同现象普遍。以生物制药为例,仅α-干扰素就有深圳科兴、沈阳三生、安徽安科、天津华立达等10多家生产,IL-2则有9家生产。又如中药,牛黄解毒片全国竟有150余家企业生产。还有一些新产品,如克拉霉素、罗红霉素、阿奇霉素和左氧氟沙星等,重复生产、盲目扩大现象也十分突出,生产企业都在50家以上,以致这些新产品供大于求。而像维生素C等老产品也出现盲目扩大生产规模的问题,导致产品价格一降再降,甚至处于亏损边缘。 "三低"指大部分生产企业产品技术含量低,新药研究开发能力低,管理能力及经济效益低。从新药的研究与开发来看,开发一种新药,一般耗时10年左右,在西方发达国家耗资约需5亿~10亿美元,我国至少也要2亿~5亿人民币。但我国专用于新药开发的资金每年只有1000万~2000万人民币,加上制药企业自身投入的资金总计也不到医药工业产值的1%,新药研制投入严重不足,直接导致新药的创新研制能力及制剂水平低下,创新药物很少。我国生产的化学药品97%都是仿制药,至2001年,我国自主开发获得国际承认的创新药物只

中国医疗服务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

中国医疗服务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 中国医疗服务行业发展现状 (一)行业发展现状 我国2013年卫生消费总额为3.2万亿元,是2004年的4.2倍,年复合增长率17.2%。虽然卫生消费增长飞速,在GDP总额中的占比仍仅为5.6%,低于高收入和中高等收入国家水平,如果该占比能在2020年达到卫计委在《“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报告》中所提出的6.5%-7%的目标,我国卫生消费市场将达到6.2-6.7万亿元1规模。 随着民众收入水平的提高、财富的积累以及健康观念的转变将持续推动医疗消费需求向多元化、多层次的方向发展。 同时国家还积极推动大病保险,卫计生委在2014年2月发布《国务院医改办关于加快推进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工作的通知》指出,尚未开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试点的省份要在2014年6月底前启动试点工作。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逐步推进将持续提升民众的支付能力,拉动医疗服务需求。 (二)医疗服务状况 2013年,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达73.1亿人次,比2012年增加4.2亿人次(增长6.1%)。2013年居民到医疗卫生机构平均就诊5.4次。 2013年总诊疗人次中,医院27.4亿人次(占37.5%),基层医疗卫生机构43.2亿人次(占59.1%),其他医疗机构2.5亿人次(占3.4%)。与2012年比较,医院诊疗人次增加2.0亿人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人次增加2.1亿人次。 2013年公立医院诊疗人次24.6亿人次(占医院总数的89.8%),民营医院2.9亿人次(占医院总数的10.6%)。

图表2012-2013年全国医疗服务工作量 数据来源: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图表2009-2013年全国医疗卫生机构门诊量及增长速度 数据来源: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三)医疗服务价格 目前公立医院收入来源主要是医疗收入与药品收入,政府投入虽然近几年有明显增加,但就维持公立医院健康发展而言仍显不足。由于政府制定的医疗服务价格无法真正体现医务工作者的劳动价值,不能完全补偿公立医院的合理运行成本。所以医疗服务价格作为卫生服务经济补偿和管理的重要手段,对于整个卫生服务系统的运行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医疗服务价格政策具有3个重要的功能,即效率功能、公平功能和经济补偿功能。效率功能是指通过合理的价格引导病人合理分流,充分利用初级卫生保健机构的资源,降低整体社会资源的消耗;并通过合理的价格激励医疗机构提供成本低、效果好的医疗服务。公平功能是指通过对不同收入的人群实行差别定价,促进医疗服务利用的公平性。经济补偿功能是指通过向病人按照一定的价格收费对医疗机构进行经济补偿。 (四)医疗服务模式

毕业论文_广东金融业发展的现状、问题与策略

目录 一、广东金融运行的现状 (1) (一)金融资产实力延续增势,信贷投放稳步增长 (1) (二)对外开放程度加大 (1) (三)金融现代化步伐加快 (1) (四)金融总量领先优势 (2) 二、金融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2) (一)通胀膨胀带来压力,金融结构不平衡 (2) (二)金融风险隐患,资产质量有待提高 (2) (三)信用环境有待改善 (3) (四)资金投放分布不够合理,影响全省整体经济发展 (3) (五)金融总量虽居全国首位,但某些指标仍落后于其他省份 (3) (六)金融创新滞后 (4) 三、广东金融业目前存在问题的成因 (5) (一)面对金融风险的冲击,改革创新精神不够 (5) (二)现行制度的缺陷制约金融市场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5) (三)缺乏金融产业的总体规划和金融资源的有效整合措施 (5) 四、对广东金融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一)创新制度,创新市场 (6) (二)提高资产质量,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推动信贷消费 (6) (三)通过总体规划以及整合金融资源促进广东产业结构调整 (7) (四)做好防范金融风险工作,提升化解金融风险能力 (7) (五)大力发展资本市场 (8) (六)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多元主体的商业银行体系 (8) (七)提高金融运行效率,强化金融服务意识 (9)

广东金融业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1978 年以来,广东在改革开放中先行一步,率先推行以市场化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经过30年来的发展,广东已经成为金融大省。银行业稳健发展,货币信贷条件逐步向常态水平回归,证券和保险业快速发展,金融机构改革深入推进,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取得新成效。但广东现在还不是一个金融强省,金融业对于经济的贡献率还低于其他兄弟省份,金融创新依然有所滞后,制度存在缺陷等问题制约了金融业的发展,因此我们必须寻找问题的根源,采取措施解决问题,让广东金融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广东金融业的现状 (一)金融资产实力延续增势,信贷投放与一般贷款稳步增长 截至2011年11月末,广东中外资银行业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87711亿元,同比增长9.8%,存款规模连续22年位居全国各省市首位。各项贷款余额58027亿元,同比增长12.9%,贷款规模连续26年位居全国各省市首位。信贷投放结构不断优化。加大重点行业和领域的金融支持力度,贷款主要投向基础设施业、制造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及批发零售业,契合广东经济发展的特点和优势。分项目看,主要是单位经营贷款和贸易融资增长较快,分别增加137亿元和56亿元,同比分别多增120亿元和5亿元。个人贷款平稳增长,个人经营和消费贷款分别增加15亿元和24亿元。 (二)对外开放程度加大 目前,广东金融业已经形成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截至2010年末,广东外资银行机构达到156家,资产总额打到3450亿元,外资银行支行机构网点到2010年末在广东共设立98家支行。外资证券机构实现了零的突破,截至2010年末,广东已有2家中外合资证券公司,12家中外合资基金管理公司,1家中外合资期货公司入驻,同时也加快外资保险公司加入步伐。 (三)金融现代化步伐加快

当今中国-不应该将医疗价格交给市场调节

谢谢主席,问候在场各位。随着2016年新医改提出了医疗行业的市场化改革,市场化的命题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又延续到了今天。我方今天所持的观点为当今中国不应该医疗价格交给市场调节。将医疗价格交给市场调节指的是医疗服务、药品的定价通过市场公平竞争、供需关系形成,而我国目前定价机制是国家给定价格浮动范围,医院拥有一定的定价自主权利。医疗行业与其他行业不同的特殊之处在于其公益性,需要兼顾效率与公平,因此我方今天判定不能交给市场调节的标准为医疗价格的市场化既不能很好地解决效率问题,又会带来严重的公平问题,得不偿失。 首先是市场化后会带来严重的公平性问题。目前我国的医疗服务价格由于政府的普遍压低出于较低的水平,放开市场后,由于我国医疗资源整体匮乏的状态,对医疗服务的需求远大于医疗服务的供给,这种情况势必导致医疗服务价格的上涨,从而达到新的均衡。由目前自由定价的民营机构的价格水品普遍高于公立医院可以看出。北京公立医院妇产科主任的挂号费仅为7元,而同等的民营机构对于主任级医生挂号费达到600元。这种价格的急剧高升在我国保险制度不完善,保险公益性偏低的情况下会让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进一步加深。我国目前公民医疗费用的个人支付比例为32.2%,远超发达国家10%的水平,在这种公益性严重缺乏的情况下会使医患矛盾进一步激化。 目前我国医疗行业出现的最主要的效率问题即效率低下、医疗资源的浪费严重与积极性偏低。这与目前以药养医与诱导需求的存在相关,将医疗价格交给市场调节就是想将医生通过诊断升级、开大诊单、高价药带来的灰色收入变为合理收入,政府希望通过市场定价提高价格后,这部分不正当的医疗行为可以被削减,并扩大市场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从而促进医疗市场的效率提升。然而,我方认为目前几个不良现象的症结在于: 第一,医疗行业特殊的准入门槛决定了信息不对成的存在,医生与患者之间对于疾病与医疗服务的了解程度远不相同,这为医生在利益驱动下提供不正当服务打开了防护伞,今天即使进一步放开市场,未必能够阻止这种不正当行为。 第二,以药养医的存在是因为目前工资制度的弊端,将医生的工资与所开药品的数额挂钩,我方认为只要取消这种挂钩,并建立按照疾病种类付费的绩效考核制度,向国际靠拢就可以有效解决这个问题。并且这项考核制度可有效的区分高水平与低水平医生的收入水平。 第三,因为医生待遇普遍偏低,导致社会与医务人员积极性普遍偏低,这与我国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削减对公立医院的投入有关,政府通过价格管制与对公立医院进行严格控制。我方认为可以通过多点执医的方式解决,医生不仅可以在就业单位就医,还可以选择民营机构或者其他公立医院就医。 综上,医疗价格的市场化不仅不能有效解决效率问题,还会带来严重公平问题。我方认为当今中国不应该推行。

2020年中国医疗行业发展机会大盘点

2020年中国医疗行业发展机会大盘点 一、诊所将成分级诊疗中流砥柱! 在国家大力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机遇中,业内人士认为,能够提供医疗服务总量达80%的诊所能否发展起来,成为提供医疗服务的中流砥柱,可以说决定着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成败。 于是我们看到国家近年来大力放开诊所审批,U前已经放开了中医诊所的审批限制。根据《中医诊所备案暂行办法》第五条规定:(受理部门)举办中医诊所的,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中医药主管部门提交书面备案材料、取得《中医诊所备案证》后即可开展执业活动。也就是说举办中医诊所山许可制正式改为备案制了。无论是中医诊所,还是西医诊所,以及连锁诊所,都是国家重点鼓励的社会办医发展方向。在地方政策开放尺度上,深圳、浙江等地走在了全国前列,可以预见的是,越来越多的地区将持续放开诊所设置审批,办诊所将越来越容易。 因此,大批山医生合伙或个人举办的全科、专科诊所将大量涌现,其中不乏是医生兼职举办;此外,一些实力雄厲的资本也将大举布局连锁诊所领域,比如万达口腔的300家连锁诊所等。 二、医生集团+时代来了! 2014年7月1日国内首家医生集团成立以来,中国医生集团雨后春笋般的涌现,目前数量已经超过白家。 但中国的医生集团的市场有多大呢?据深圳博德嘉联医生集团CEO谢汝石教授预测,未来五年内将会有超过10万名以上的医生加盟到医生集团中,按照一个医生一年的技术服务价值100万计算,未来医生集团带来的市场将会超过千亿。 据一位华裔美国医生网友介绍,在全美范围内,据估计大约有20多万个执业团体,其中接近50%是真正的医生集团。也就是说美国的医生集团数量多达10万

家!可见中国医生集团市场前景之广阔。 而且据业内人士观察,医生集团作为一种组合便捷的医生执业组织形式,正在从医疗资源集中的北上广向全国蔓延,进入区域化时代。 不仅如此,医生集团还将涌现出一批巨头,朝着大型医疗集团的方向发展,旗下可能不仅仅有数量众多的签约医生,还可能拥有大量医院及连锁诊所等医疗机构。 三、日间手术时代来了! 中国医疗未来的发展空间在哪里?或许从上海仁济医院副院长闻大翔举的一个自己朋友的例子中可窥一斑: 美国华盛顿大学附属医院巴恩斯犹太医院,一位92岁的患者上午做过髓关节置换手术,当天下午,麻醉科刘前进教授和手术医师经过评估后,通知患者晚上就可以出院,而且这家医院近70%的髏关节置换手术患者都可以在手术当天或第二天出院! 而同样的手术,在上海市三级医院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是多久呢?12天!中美医疗在日间手术领域差距之大可以说令人咂舌。 另据张强医生介绍,美国70%的手术都是日间手术完成的。而90%的日间手术中心大股东是谁呢?就是医生集团。 差距就是机遇!据了解2015年仁济医院的日间手术占全年住院手术比例达到34.1%,而上海地区的平均水平仅为12.25%,中西部地区医院就更不要说了。 据了解,在三级医院提高床位使用率的压力下,以及社会办医快速发展、医生集团的快速涌现,中国的日间手术中心将大量涌现。 四、医生品牌重建时代来了!弯道超车机遇大 长期以来,中国医生的品牌以依附于医院为主,实际上等于说牺牲了个人品牌,

金融行业现状

金融业(银行机构)猎头市场调查报告 目录 一、我国银行业市场现状 二、金融业人才供需情况 三、银行机构紧缺职位 四、金融从业人员薪资水平 五、金融业猎头市场份额 六、金融猎头机构(竞争对手)分析 七、银行与猎头公司的交互 八、SWOT分析 九、尚待解决的问题 十、附录 金融业(银行机构)猎头市场调查报告 一、我国银行业市场现状 我国银行业的机构数量较多,除了3家政策性银行以外(开发行、农业发展、进出口),还有4家国有商业银行(中、农、工、建)、13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交通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招商银行、广东发展银行、深圳发展银行、兴业银行、浙商银行、中国民生银行、中国光大银行、华夏银行、渤海银行、中信银行、北京银行、上海银行等),114家城市商业银行和上千家城市信用社以及一大批农村信用社。在华营业性外资金融机构达到

191家(如美国花旗银行、英国汇丰银行、英国渣打银行、香港东亚银行、香港南洋商业银行等),其中已有84家获准从事人民币业务。 图1中国各银行营业网点分布图 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营业网点共197560个。4家大型商业银行营业网点68180个;政策性银行营业网点2188个;股份制商业银行营业网点3696个;城市商业银行及城市信用社营业网点7187个;农村信用社(含农村合作银行、农村商业银行)营业网点80692个;邮政储蓄营业网点35617个。 二、金融业人才供需情况 1、需求量大 目前,上海、北京、广东和江苏这几个省市对金融行业人才的需求量很大,尤其是对金融行业的中高端专业人才需求量非常大。从金融行业特性来说,一个企业的高端人才或者说高端服务,决定着这个企业在行业内的竞争力。 同时,从金融行业人才求职活跃度来看,金融行业从业人员的活跃程度比较高,1/3以上的人员会主动出击寻找更好的工作机会。 综合来看,金融人才需求量明显增加的原因有三: (1)从银行来看,国有商业银行、外资银行及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竞争,使国内金融人才,尤其是与业务密切相关的中高端本地金融人才极为抢手,人才之战越演越烈; (2)国内外众多风险投资机构开始在内地、海外拓展投资业务,使投行领域的专业人才需求量增加; (3)股市回暖,对理财顾问、理财分析、规划师等专业人才的需求迅猛。 2、人才匮乏 国内外资金融机构中,华人高级职员如总监、副总裁等的年薪普遍在50万元人民币以上,高者可达400万元人民币以上。但令人头疼的是,目前国内符合这些要求的高级人才少之又少,猎头找起来也很费劲。 (1)银行业: 一方面,国有银行大多数人才缺乏境外培训和工作的经验,虽然目前大陆国有金融系统有很多优秀的人才,但他们适应的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运作方式,对本行业之外的金融业务关注比较少,这与国外当前金融运作模式有不少距离。这使得许多企业不得已从海外引进高级金融人才。

国内外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状况分析汇总

国内外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状况分析 全球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格局 中投顾问发布的《2017-2021年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区深度分析及发展规划咨询建议报告》资料显示:目前,全球生物医药产业呈现集聚发展态势,主要集中分布在美国、欧洲、日本、印度、中国等地区。其 中美、欧、日等发达国家占据主导地位。 图表全球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示意图 资料来源: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 1、美国 美国生物医药产业已在世界上确立了代际优势。即比最接近的竞争对手如英国、德国等生物医药强国,在技术和产业发展上,要至少先进两代以上。目前,美国已形成了旧金山、波士顿、华盛顿、北卡、圣迭 戈五大生物技术产业区。其中,波士顿、华盛顿和北卡罗来纳研究三角园分布在东海岸,旧金山和圣迭戈 分布在西海岸。 2、英国 英国是仅次于美国的生物医药研发强国,产业的科学基础是其他欧洲国家无法比拟的,在这一领域, 英国已经获得了20多个诺贝尔奖。在园区发展方面,英国剑桥生物技术园区现已成长为世界最大且从事最尖端科研的生物技术园区之一。目前,英国生物医药产业主要分布于伦敦、牛津、剑桥、爱丁堡等高等院

校及科研机构密集的地区。 3、印度 印度目前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十分迅速,将生物医药与信息学不断融合,是印度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一 大特色,已成为亚太地区五个新兴的生物科技领先国家和地区之一。印度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重视生物技术的研发,出台了各种优惠政策以吸引国内外的投资。目前,印度生物医药产业主要分布于班加罗尔、 浦那、海德拉巴、新德里、勒克瑙等地区。 4、日本 日本生物医药领域的发展起步晚于欧美国家,但发展非常迅猛。日本在2002年12月提出生物技术产业立国的口号,经济产业省出台了产业园区计划,积极推进产业园区的形成。形成了包含各种高科技的主 题园区18个,而其中的11个都是以生物技术或生命科学为重点的产业园区,如大阪生物技术产业园区、 神户地区产业园区和北海道物技术产业园区等。目前,日本的生物医药产业主要分布于东京、北海道、关 西等地区。 5、竞争力分析 2016年10月,一项关于全球各主要经济体(国家)的生物制药行业竞争力及投资环境指标(Biopharmaceutical Competitiveness &Investment,BCI)的研究报告出炉,该报告是由PhRMA委托咨询公司Pugatch Consilium进行的。他们发现各经济体在创新方面不同的政策是影响生物制药竞争能力和投资环 境(BCI)的主要因素,那些出台支出鼓励创新的国家走在了生物制药领域的前列。 这项研究报告是从5个方面对世界各主要经济体的BCI进行评分,满分是100分。5个方面包括:科技实力及基础设施,知识产权保护情况,临床研究情况和框架体系,监管体系,市场准入及资金供应。他们 的问卷的调查对象是各个国家生物制药公司的高层,这些人显然对生物制药的行情了解比较深入。问卷涉 及到上述5个方面共计25个问题(考虑到经济历史的原因新兴市场和成熟市场问题略有不同),每个问题的答案分四个等级可供选择,他们就是根据这些答卷来对各国的BCI进行评分。 图表主要经济体生物制药行业竞争能力及投资环境排名

2020年我国医药行业发展状况

我国医药行业发展状况 一、市场竞争分析 (一)原料药市场分析 (1)降价或加剧原料药市场两极分化 新近出台的药品降价政策的影响传导到上游原料药领域,将可能导致相关原料药市场跷跷板效应和多米诺效应的发生,整体上反应为两极分化的加剧。 为解决医药市场中药品零售价格虚高的顽症问题,国家近几年连续出台了药品降价政策。针对中高端抗生素和免疫制剂药品批零差价矛盾突出的焦点,国家发改委继2002年药品集中降价和2004年推出降低24种抗生素零售价格的政策后,又在2005年9月底推出了降低22种以抗生素为主的制剂药品零售价格政策。 此次降价政策的降价幅度虽然没有起初传闻的60%之多,但平均降幅也达到了40%左右,其中第三代头孢制剂的零售价格降幅大都在50%以上。 由于抗生素产品具有使用上的广泛性和临床上的互替性,零售价格的降低自然而然会引起制剂需求数量的变化,由此反映到原料药市场上,会带来两极分化的加剧。两极分化的现象可以概括为跷跷板效应和多米诺效应,即零售价格降低的药品其原料药需求很容易快速增加,而一些原先零售价格相对较低的低端抗生素原料药需求相反会受到一定的抑制并出现下降。A.青霉素类原料药趋向多米诺效应

受头孢类制剂产品降价和临床疗效替代的影响,进入市场成熟期的青霉素类原料药主要产品青霉素钠、氨苄西林钠和哌拉西林钠等注射用品种自2001年以来,产量较历史水平大都保持负增长(见图1、2、3)。惟有以口服为主的阿莫西林原料药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见图4),由此说明口服类抗生素的应用潜力是相当强劲的,也从侧面反映出低端口服类抗生素受国家降价政策的影响程度相对较弱。从近几年市场价格变化趋势来看,青霉素类原料药整体呈现价格下滑和长期低位徘徊的态势,说明无论是注射用青霉素类原料药还是口服类青霉素原料药,其市场价格已经受到了降价政策的抑制。在此次降价政策中,多个品种剂型的第三代头孢和新喹诺酮类制剂降幅颇大,这无疑又大大地刺激了青霉素类原料药多米诺效应的发生。 B.头孢类原料药显露跷跷板效应 在国家零售价格连续降低和终端需求日益高涨的推动下,头孢类抗生素的年产量每年飞跃发展,其中以第一代口服类头孢原料药和第三代注射用头孢原料药的增量增速最为显著(见图5)。此次第三代头孢制剂价格大幅降低,将有效拉动市场需求,临床应用进一步普及,并逐步延伸至第三终端。如此一来,必然带动其原料药需求的增长,跷跷板效应显露无遗。 从其原料药市场价格变化趋势分析,注射类头孢原料药在2001~2003年的价格降幅比较明显,从1500~2000元/公斤降至1100~1300元/公斤左右。自2003年以来,价格虽然也有波动,

医疗服务行业发展前景(截止2015年)

好安馨医护服务平台 医疗服务行业发展前景(截止2015年) 一、医疗服务行业概述 医疗服务指医疗机构为病人提供的服务,包括体检、诊断、治疗、康复、预防保健、分娩、生育规划及相关服务。我国的医疗机构主要包括医院、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诊所(卫生所、医务室)、村卫生室、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卫生监督所(中心)等。2015年末,全国共有医疗卫生机构990248个,其中医院27215个。 二、中国医疗服务支出规模 中国的医疗服务支出包括来自医院、初级保健诊所及疗养院及临床检验中心等其他机构的医疗开支,近年呈现稳步增长。2011年至2015年,中国的医疗服务支出总额由16472亿元增至32503亿元,期间复合年增长率为18.5%。

三、医疗服务行业产业链 医疗服务行业以医疗服务机构为核心,以保健用品/药品、医疗器械、诊断试剂/检测服务为支撑产业,以商业医保/商业养老保险、药事服务、医疗信息、移动医疗、在线教育等为支撑服务系统。 医疗服务机构不再只是医院一个体系,而是按照生命周期、涵盖保健、治疗、康复、养老四大贯穿起来的体系,服务机构为健康管理机构、医院(综合、专科)、康复中心、养老机构(老年病医院、护理院、临终关怀医院)四大机构。 四、医疗服务行业竞争企业

五、医疗服务行业投资前景 医疗服务需求是人类的基本需求之一。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不断增强,医疗服务需求不断增长,进一步强化了医疗服务需求的刚性特征。随着我国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医疗行业受到了国家政策的“重点照顾”。从全面放开“二胎”政策的颁布到政府大力推进医疗、医保、医药的联动改革,再到“健康中国”规划的加速推进,都表明医疗行业未来有着十分广阔的前景。未来几年中国的医疗服务支出总额预计会继续稳定增长,至2021年,中国的医疗服务支出总额预计增至88368亿元。

医药行业现状存在问题与发展趋势的分析

一、我国医药产业的发展现状 医药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统产业和现代产业相结合,一、二、三产业为一体的产业。其主要门类包括:沪上医药人化学原料药及制剂、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抗生素、生物制品、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医疗器械、卫生材料、制药机械、药用包装材料及医药商业。医药行业对于保护和增进人民健康、提高生活质量,为计划生育、救灾防疫、军需战备以及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20多年,我国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医药工业体系和医药流通网络,发展成为世界制药大国。据统计口径:我国现有医药工业企业3613家,可以生产化学原料药近1500种,总产量43万吨,位居世界第二。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医疗保健需求的不断增长,医药工业一直保持着较快的发展速度,1978年至2000年,医药工业产值年均递增16.6%,成为国民经济中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 二、我国医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自1997年以来,医药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稳步提高,主要经济指标占全部工业总额的比重,呈现稳步增长态势。医药行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不大,以资产为主的规模比重仅为2%-3%,效益指标相对高一些也仅为3%-4%,是我国实现经济效益的稳定来源产业之一,但并未进入支柱产业之列。医药行业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是为人民防病治病、康复保健、提高民族素质的特殊产业。在保证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中,起到了积极的、不可替代的“保驾护航”作用。 三、药品质量管理的三个重要标准 质量是药品的生命,质量无法保证的药品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毒品,不但不能治疗人体疾病,反而贻误治病时机,危及患者生命。要想做好药店里的质量管理工作需要不断地查遗补缺,必须掌握三个标准。这三个标准是其他工作的基础,基础性工作如果做不好,就很难保证药品质量,也就难以达到方便顾客,保证人民用药安全有效的根本目的。 1.购进验收标准。连锁药店的门店没有购进环节,只是接受总部的配送,按照来货跟踪单和零售拨货单验收即可。而单体药店在购进药品时,应注意对供货单位和从业人员的资质进行审核,索取相关资料,包括供货单位的药品经营许可证复印件、营业执照复印件、gsp 或gmp证书复印件,以上均须盖有供货单位的公章;对供货单位销售人员应索取身份证复印件、毕业证复印件、授权委托书原件;另外还有双方签订的质量保证协议。以上资料齐全,才可签订合同,实施采购行为。从资质审查上把好关,不能完全提供以上资料的单位一般资信较差,门店不应与这样的单位发生业务。 验收药品时,须逐批对照实货进行外观性状检查,对品名、规格、批号、数量、生产日期、有效期、生产厂家、批准文号等内容进行检查,发现外观异常者,不能验收入店。 2.在店养护标准。出厂的药品经检测合格后即可进入流通领域,在流通环节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养护,若不注意养护,合格的药品可能就会变成不合格药品。如部分药品需储存在4~6℃,若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造成药物物理或化学成分的改变,造成药品失去治疗作用,成为不合格品;部分药品需要遮光密闭保存;有些需要常温状态下保存,温度过高就会发生危险,高浓度的双氧水溶液在强光照射下,会发生快速分解,造成爆炸。因此,做好药品养护,不只是能够避免不合格药品出现,也是保证营业安全的实际需要。 要做好定期养护工作,质管人员应对每一种药品的储存条件心中有数,严格按照储存要求将药品放在相应区域储存或陈列,店内相对湿度应保持在45%~75%之间,过高过低都要采取措施。若温度过高,一些栓剂就容易溶化,温度过低,一些液体就可能冻结或破裂;湿度过大,易吸湿药品就会吸水分解;湿度过低,过于干燥,药品包装如铝塑包装就容易干裂起边,铝塑与pvc板之间就会出现分离,片剂和胶囊就会直接暴露在空气中,容易受污染变

2018年医疗服务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2018年医疗服务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投资要点 ◆以互联网为载体的医疗服务,政策明朗终获支持:互联网医疗,是互联网在医 疗领域的新应用,弥补了我国稀有且分布不均的医疗资源与日益增长的医疗健康需求之间的巨大缺口,缩短传统诊疗程序,并大大减少相关医疗成本,极大的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国家对于互联网医疗的态度也日渐明显。2018年4月12日,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措施,缓解看病就医难题、提升人民健康水平。我们认为,未来国家将大力推广“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行业即将迎来新的变革。 ◆我国互联网医疗快速发展,2000亿市场规模可期:我国互联网医疗近年来快速 发展。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报告,2012-2016年,我国互联网医疗保持38.7%的年复合增长率,2016年已经达到109亿人民币的市场规模。随着我国人民医疗健康意识的日益提高,以及互联网技术的进步、我国居民收入的增加,预计2016-2026我国互联网医疗市场仍将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预测,2016-2026年我国互联网医疗的年复合增长率将维持在33.6%的水平,并与2026年达到将近2000亿人民币的市场规模。 ◆平安好医生:互联网医疗龙头企业,港股上市在即:平安好医生作为互联网医 疗行业的龙头企业,积极构建综合服务的一站式医疗健康平台,公司的家庭医生业务涵盖平安(青岛)互联网医院于2017年5月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以来患者的典型就诊过程(包括挂号、在线咨询及自有医生电子处方),同时公司的消费型医疗、健康商城以及健康管理和互动业务等使得用户可以享用广泛的医疗健康资源以解决健康方面的需求。(1)家庭医生服务:公司利用人工智能、自有医疗团队以及外部医生,通过公司的合作医院网络为用户提供家庭医生服务,主要包括在线咨询、转诊及挂号、住院安排及二次诊疗意见。截至2017年12月31日,公司自成立以来服务了超过211百万次在线咨询。(2)消费型医疗:公司根据用户的需要,设立多种标准化的医疗健康服务组合,这些组合以公司的品牌给予出售,主要包括公司网络内的第三方医疗健康机构提供的服务及体检服务组合有关的增值健康管理服务,具体组合包括体检、基因检测、医美、其他。 (3)健康商城:公司于2015年8月开始健康商城业务,通过在线健康商城提供范围广泛的医疗健康及健康产品,以满足客户需求。公司的健康商城自成立以来实现了快速增长,2015-2017年的交易额分别为人民币250万元、1.78亿元和11.93亿元。(4)健康管理与互动:公司的健康管理与互动平台旨在提高用户的健康意识及培养健康生活方式,以刺激用户持续关注平台从而保持客户忠诚度,公司主要向客户提供健康头条、奖励计划、健康管理及健康测评等。 ◆平安好医生收入规模大幅增长,集团外客户逐渐成为重要收入来源:随着平安 好医生规模的扩大,公司的营业收入出现了大幅的增长,2015-2017年公司的营业收入分别为2.79亿元、6.02亿元和18.68亿元,增长极为迅速。同时,公司的客户结构也在发生着重要的变化。2015年公司为平安集团提供服务收到的收入2.26亿元,占比80.9%,而到2017年为平安集团提供服务收到的收入为 8.66亿元,占比下降到46.4%,来源于平安集团内部的收入占比逐渐下降,集 团外客户成为公司的重要收入来源。 ◆风险提示:行业增速不达预期,政策监管风险,竞争加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