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立课外阅读的评价体系

建立课外阅读的评价体系

建立课外阅读的评价体系
建立课外阅读的评价体系

建立课外阅读的评价体系

建立课外阅读的评价体系江都市丁沟中学

张斌内容提要阅读对于开阔视野,丰富知识,补充体验,增加积累,培养兴提高能力,实现人文教育,有着其他任何活动无法替代的作用。如果把学生比作我们放牧的羊群,那么阅读就是我们引着羊群到一个水草丰美的草场自由地觅食游戏。可以说阅读能够使语文教学进入一个全新的天地,有事半功倍之效,甚至能够解除长期以来的种种语文困惑。课外阅读又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阅读课的设立虽在制度上、时间上、内容上均有了保证,但这些还不能保证阅读课的质量,笔者认为,从阅读数量、阅读习惯、阅读能力建立的合理的评价体系将有助于学生提高阅读能力,学习、掌握和运用母语,切实提高读写能力。关键词

评价体系

数量

习惯

能力尽管许多学校的语文课程开设了阅读课,但或多或少地存在以下一些情况:①阅读课缺乏精心组织,内容的选择随意性大,属于“放羊式”阅读。②阅读的目的模糊或单一,很多老师只是让学生阅读达到一定的数量或摘录一些妙言警句,属“广种薄收”。③缺乏有效的方法指导

。④缺乏评价体系。在这些问题中,最关键、最亟需解决的当数评价体系的建立了。建立怎样的评价体系呢?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阅读数量语文教育专家、文学家刘国正老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说:“目前学生阅读的现状,我觉得不容乐观,阅读量太少是很值得关注的问题之一。多读书是非常重要的。像叶圣陶先生讲的课文无非是一些例子。学生要学会举一反三,学了课文之后,就要用学过的方法来读其他的文章。这个环节我们做得还很不够。”这些话是值得我们深思的。新《大纲》规定,“扩大阅读视野,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关注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课外自读文学名著(10部以上)、科普书刊和其他读物,不少于300万字”并列出了20部古今中外文学名著。可见,没有一定的阅读数量,是很难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也就很难培养学生的语感,发展思维,养成自学语文的习惯,为其终身发展打好基础。(一)分阶段实施。三年实现阅读量达到300万字的目标,并非易事必须全面考虑:高一到高三的学习任务日益加重,课外阅读的时间越来越少,如果课外阅读的量过大,成为学生的负担,不利于中学生的健康成长。阅读量不足,则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高一、高二阶段学生的世界观正在形成,知识积累尚不丰富,阅历比较单薄,对社会理解不深等等。以下表格可供参考:高中语文课外阅读阶段实施计划表

年级任务高一高二高三合计名著8部4部2部14部约240万字科普读物5种20篇3种15篇3种10篇约25万字人文读物2种15篇2种15篇4种20篇约40万字(二)建立个人课外阅读档案制度除了分阶段实施以外,对于每个学生而言,则必须建立个人的阅读档案,即阅读进程表。这样就便于随时了解学生的阅读进度,可随时评价、表扬或督促。如以下是一个高二学生上学期的阅读档案:姓名吴铭班级高二(5)学号:20020523时间书名(篇目)作者文体检查情况2004.10.14《呐喊》鲁迅小说主要内容、思想检测过关(王晓朝)10.20…《孟子》…孟子…诸子散文…能了解文中主要思想…二、阅读习惯好的习惯,将受用终生。好的阅读习惯也将受用终生,可以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在课外阅读的过程中,要十分重视良好习惯的培养。具体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1.阅读具有一定的速度(一般现

代文的阅读每分钟不少于600字)。这里的阅读即指默读。每学期都要进行阅读速度的测试,分期中和期末两次,方案如下:准备A、B、C、D、E、F六份难易适中的现代文阅读材料,每份材料的字数都在1800-3000之间,每个学生阅读3分钟,读完1800字为合格;读完2100字为良好;读完2400字以上为优秀。2.默读注重效率。光有速度,没有效率是不行的。况且默读能提高阅读速度。默读是靠视觉和思维活动理解读物内容的,不能出声。默读时,

文字信息不必经过听觉而直接由视觉接收,所以默读可以加快阅读速度。实验证明,朗读每分钟最快约200字,而默读每分钟最快可达到800字左右,默读的速度是朗读的4倍。朱熹在《读书诀》中有这么一段话。“看文字须要入在里面,猛滚一番,要透彻,方能得脱离。”我理解即是让学生学会默读,开动脑筋,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去粗取精,从现象到本质的思考加工过程。传统教学中强调的熟读精思,其实这就是默读的要求。因此,默读效率的评价必须结合内容进行,可以设置一些简单的问题来考查学生的默读效率。如:主人公是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是否有这样的细节等。通过选择题、辨别题或者是问答的形式来检查学生是否开动脑筋,学会了默读。

3.能用普通话流畅地朗读。这个方面分为两点,即使用普通话情况和阅读的流畅程度。用普通话朗读可借鉴普通话水平测试的方法,给一篇文章,准备3分钟,然后朗读,根据读错的个数来确定水平的高低。如果按100分计算,一般错一个扣0.5分,90分及格,95分良好,98分以上为优秀。流畅朗读的评价可以和普通话的检查相结合,凡是读错、添字、漏字、停顿不当等均须扣分,以此来衡量学生的流畅程度。4.摘录和写读后感、书评的习惯。可自行设计、印发《读书笔记本》,其主要内容包括“作者卡片”、“字词库”、“精彩点击”、“读后感”、“成语名言名句林”等五大块内容,明确要求每位同学利用每周的阅读课及课外时间,把所阅读的内容分别加以整理、摘录。语文教师定期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学生课外阅读中出现的问题,收到良好的效果。三、阅读能力1.发展独立阅读能力,能阅读实用类、文学类、理论类等多种文本;能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或阅读材料,灵活运用精读、略读、浏览等阅读方法;对阅读材料能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2.能整体把握阅读材料的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和感情;能根据语境揣摩语句的含义,体会语言表达效果。以上两个方面,完全可以使用阅读理解题—现代文阅读来检查学生的阅读能力,设置一些题目:①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②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③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④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⑤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⑦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像。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题目的难度应该偏易,通过检查使学生获得成功感,重在激励学生不断地阅读,培养阅读的兴趣,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3.能使用多种语文工具书,利用多种媒体,搜集和处理信息。特别是在研究性学习的课题中搜集各种有效信息,并加以整理、选择,归纳、概括,从而写出高质量的论文或调查报告。总之,有了合理的阅读评价体系,才能有效地保证学生阅读能力的不断提高,才能有助于语文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编辑短评:如何评价学生的课外阅读是难题,作者在这篇文章中提出了自己的想法,这也是作者自己实践的总结。这在现实中应该是可行的。但课外阅读评价一定不能过繁过细,否则会让学生觉得很累,影响他的阅读兴趣。(温立三)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方法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JOURNA L OF DAQI NG PETRO LE UM I NSTIT UTE 第28卷 第3期 2004年6月V ol.28 N o.3 Jun. 2004 收稿日期:2004-03-09;审稿人:赵俊平;编辑:王文礼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G 01-25) 作者简介:邵 强(1963-),男,副教授,主要从事经济评价、企业经济活动分析等方面的研究.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方法 邵 强1,李友俊1,田庆旺2 (1.大庆石油学院经济管理学院,黑龙江大庆 163318; 2.大庆石油管理局人才劳动力交流中心,黑龙江大庆  163453) 摘 要:针对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用数理方法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给出了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的数学表达式,同时,根据指标重要程度是否相同分别建立了指标体系构建模型,并给出了指标体系构建的程序. 关 键 词: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方法;程序 中图分类号:F091.3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891(2004)03-0074-03 多指标综合评价作为全面认识事物的重要方法,近年来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据不完全统计,1994~2002年我国中文期刊发表的有关综合评价方面的学术论文达2770多篇,其研究范围涉及到了社会、经济、技术等方面.在多指标综合评价技术中,指标体系的构建是关键问题之一.构建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是科学评价的前提.目前,我国政府机构和专家学者们提出了涉及社会、经济乃至军事的上百种评价指标体系,由于缺乏严格的优选方法和程序,往往就同一评价对象给出了多种相差甚远的指标体系,因此,迫切需要对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进行研究.笔者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出发,提出指标体系构建的数理方法,并给出指标体系建立的程序. 1 评价要素集与指标集的关系 综合评价某一事物所涉及的各相关要素构成评价要素集.各个要素的重要程度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用以评价该事物的一系列指标构成评价指标集.评价指标集是评价要素集的一个映射.一个评价要素集存在多个映射指标集.建立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就是在多个映射指标集中寻优.评价要素集和评价指标集之间存在4种映射关系,见图1.图1(a )是一对一关系,即一个评价指标只反映一个评价要素;图1(b )是多对一关系,即一个评价指标反映多个评价要素;图1(c )是一对多关系,即有多个指标共同反映同一个评价要素;图1(d )是多对多关系,即同时存在图1(b )和图1(c )的2种情况. 在4种映射关系中,一对一的关系最简单,也最理想,但在现实中很难找到;在一对一或多对一的映射关系中,指标间不存在重叠或交叉;在一对多或多对多的映射关系中,指标间存在重叠和交叉. 2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关于建立指标体系的原则,目前有2种典型的表述:一是全面、不重叠(或交叉、或冗余)和指标易于取得;二是科学性、合理性和适用性[1-3].比较而言,第1种要比第2种更加明确.一套科学的指标体系首先应根据评价目的反映有关评价对象的各方面状况,如果指标体系不全面,就无法对评价对象做出整体判断;其次,指标间不能重叠过多,过多的重叠会导致评价结果失真,即使对重叠进行适当的修正[4],也会增加计算的难度和工作量;最后,计算指标所需要的数据应是容易采集的,指标容易计算或估计,否则指标体系就无法应用.因此,建立指标体系应遵循评价指标尽可能全面、不重叠和易于取得的原则. ? 47?

综合评价理论

构成综合评价问题的五个要素分别为:被评价对象、评价指标、权重系数、综合评价模型和评价者。(评价目的、评价结果) 评价程序:熟悉评价对象、确立评价指标体系、确定指标权重、建立评价模型、分析评价结果 (1)被评价对象 被评价对象就是综合评价问题中所研究的对象,或称为系统。通常情况下,在一个问题中被评价对象是属于同一类的,且个数要大于1,不妨假设一个综合评价问题中有n个被评价对象(或系统),分别记为s1,s2,?,sn(n?1)。 (2)评价指标 评价指标是反映被评价对象(或系统)的运行(或发展)状况的基本要素。通常的问题都是有多项指标构成,每一项指标都是从不同的侧面刻画系统所具有某种特征大小的一个度量。 一个综合评价问题的评价指标一般可用一个向量表示,其中每一个分量就是从一个侧面反映系统的状态,即称为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 (3)权重系数 每一综合评价的问题都有相应的评价目的,针对某种评价目的,各评价指标之间的相对重要性是不同的,评价指标之间的这种相对重要性的大小可以用权重系数来刻画。如果用wj 来表示评价指标xj(j?1,2,?,m)的权重系数,则应有m wj?0(j?1,2,?,m),且?wj?1。 j?1(4)综合评价模型 对于多指标(或多因素)的综合评价问题,就是要通过建立合适的综合评价数学模型将多个评价指标综合成为一个整体的综合评价指标,作为综合评价的依据,从而得到相应的评价结果。 (5)评价者 评价者是直接参与评价的人,可以是某一个人,也可以是一个团体。对于评价目的选择、评价指标体系确定、评价模型的建立和权重系数的确定都与评价者有关。 (6)评价目的 对某一事物开展综合评价,首先要明确为什么要综合评价,评价事物的哪一方面,评价的精确度要求如何,等等。 (7)评价结果 输出评价结果并解释其含义,依据评价结果进行决策。应该注意的是(转载于:综合评价理论),应正确认识综合评价方法,公正看待评价结果。综合评价结果只具有相对意义,即只能用于性质相同的对象之间的比较和排序。 综合评价的一般步骤: 明确评价目的;确定被评价对象;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包括评价指标的原始 值、评价指标的若干预处理等);确定与各项评价指标相对应的权重系数;选择或构造综合评价模型;计算各系统的综合评价值,并给出综合评价结果。 1. 评价指标类型的一致化 一般说来,在评价指标x1,x2,?,xm(m?1)中可能包含有“极大型”指标、“极小型”指标、“中间型”指标和“区间型”指标。 极大型指标:总是期望指标的取值越大越好; 极小型指标:总是期望指标的取值越小越好; 中间型指标:总是期望指标的取值既不要太大,也不要太小为好,即取适当的中间值为最好; 区间型指标:总是期望指标的取值最好是落在某一个确定的区间内为最好。

(客户管理)顾客满意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实施

(客户管理)顾客满意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实施

企业顾客满意度评价体系建立和实施摘要:本文就如何识别顾客的需求、建立顾客满意度评价体系、收集评价所需数据信息以及实施顾客满意度评价过程进行分析;讨论了顾客满意度评价信度概念及其分析方法。 关键词:顾客满意度企业评价体系 Abstract:Analysisismadeonthefollowingprocesses:identifyingthecust omerneeds,establishingthecustomersatisfactoryevaluationsystem,gat heringthedataasrequiredfortheevaluationandperformanceofevaluatio noncustomersatisfactory.Alsodiscussesonconceptofthecredibilityforc ustomersatisfactoryevaluationaswellastheanalysismethod. Keywords:CustomerSatisfactoryEnterpriseEvaluationSystem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是ISO9000:2000族标准的基本原则,已为越来越多的企业所认识、接受,且于质量管理体系转换时纳入质量方针和目标中。识别且通过过程活动满足顾客的需求,开展顾客满意程度评价和分析,不断提高顾客满意度已是企业的主旋律。本文就企业如何建立顾客满意度评价体系且实施进行探讨。 1.识别顾客需求,确定顾客满意度目标 ISO9001:2000标准强调将满足顾客1的需求和期望,作为组织的根本追求。顾客的需求和期望包括明示的、隐含的、应该满足和能够满足的、当前和未来的。了解和确定顾客的需求和期望是顾客满意的先决条件。 1本文顾客仅指ISO9000:2000标准定义中组织外部的。

区域发展评价体系理论及对策研究

2012年5月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M ay 2012  第9期总第259期 Inner M o ngo lia Science T echnolo gy &Economy N o .9T o tal N o .259 区域发展评价体系理论及对策研究 邬 娜,刘秀梅 (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00) 摘 要:文章阐述了与区域发展相关的关于发展的多维度解释、可持续发展理论、科学发展观理论和区域发展理论及其研究成果,对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区域发展的内涵作出相应的解释,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3个维度出发,构建了人口、资源、环境、社会和科技等环境子系统支撑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并提出了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区域发展;发展的多维度;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 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921(2012)09—0010—031 背景及意义 近年来,随着国内经济的日趋发展,在国内综合竞争力迅速增强的同时,区域经济规模也在逐渐扩大,全民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但我们也应该明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将存在着新的危机。现代意义上的发展襄括着多重含义,第一是发展,第二个则是可持续。其中传统意义上的发展是基础,可持续更加注重发展的模式及发展的平衡。地区发展往往只强调经济发展总体水平应该如何提高,却常常忽略了地区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区域的可持续发展也受到了严重的阻碍。由于内蒙古地区尚处于发展中大省,经济基础和科学技术能力均较为薄弱,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仍然以粗放型经济作为其发展模式,企业及其产品在国际竞争环境中也仍处于劣势地位。政策体制也存在不尽合理之处,缺乏科学、完善的可持续发展评估指标体系以及监督手段。建立适合内蒙古地区区情发展的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经济体系已成为当务之急,努力从“高资本投入、高资源消耗、高污染排放”的发展模式转为“低污染、低耗费”的健康发展模式。尽管呼包鄂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日渐上升,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但与此同时却也遭遇到环境与发展相互协调的巨大挑战:人口三大高峰(包括人口总量、就业人口总量、老龄人口总量)相继来临的压力,自然资源及生态环境的超常规利用和严重破坏,工业化、城市化及现代化、信息化的快速推进,区域发展也出现不平等的发展局势,这一切都将成为未来社会、经济以及生态环境可持续健康发展的瓶颈。按照世界发展进程的一般规律来看,一个地区的人均GDP 处于500~3000美元的发展阶段,往往也面临着人口、资源、生态环境等瓶颈较为严重的约束,同时往往也是经济容易失调、社会容易失序、心理容易失衡、社会伦理需要调整重建的关键时期。在这一背景下成功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不但在呼包鄂地区能够有效地克服发展路径上的不平平衡障碍,而且毫无疑问也能够做出伟大贡献。 2 理论基础 2.1 发展的多维度解释 发展是人类的基本权利也是改善和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物质保障,缺乏发展的动力就不可能有持续的发展。所以要想实现区域真正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保持高质量的经济增长已成为基础和必须。研究区域发展的关键问题就是如何实现人类社会在未来很长一个时间尺度上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与全球范围内的生态系统脆弱性和恢复能力相协调。要实现区域真正意义上的健康发展,必须考虑发展过程中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生态环境和社会发展水平相协调的程度如何。区域发展是一个多维度发展的复杂的大系统,包含着很多相互关联的错综复杂的因素。经济作为发展的基础和核心,衡量经济的增长性成为很多区域发展程度的重要考核要素。但经济增长有不同的发展模式,不同途径的发展模式的差异会导致区域可持续发展水平发生极大差异,区域经济增长方式分为区内和区外增长方式两种。不同发展模式的经济增长对资源的消耗量和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有很大的差别,从而导致区域可持续发展水平出现很大差异。区外经济发展环境主要通过影响区域与外界之间能量的释放与吸收来影响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潜力系统。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内绝大部分要素具有流动性,因此区域间物质与能量的交换可以调节一个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水平与能力。例如生产的全球化发展使得生产要素、技术、以及环境污染等在地区之间发生大规模的转移,破坏了原有的可持续发展系统发生了极大改变,破坏了原有的发展路径;社会因素有着较强的潜在性,它主要包括思想观念和人文素养两种因素,主要通过理论观念来影响人的行为,并进行影响人类对待自然界的态度和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反馈效应;资源环境系统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资源的储量大小和经济效益转化能力、资源的消耗速度与恢复速度,以及资源的地区分布均匀与否都 ? 10? 收稿日期:2012-03-18 作者简介:邬娜(1986-),女,满族,内蒙古和林格尔人,内蒙古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

评价指标体系特点

评价指标体系特点

评价指标体系 目录 展开 为了适应新形势对国家高新区的新要求,建立新的发展导向,引导国家高新区 肩负起新的责任和使命,体现国家目标要求和政策导向的目标需要,日前,科技部在已有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制定了新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评价指标体系》。 新的评价指标体系由国家高新区评价指标体系和区域环境测度指标两大部分组成。 与以往不同,本次制定国家高新区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是:国家高新区作为国家的政策工具,评价指标体系应定位于“政策评价”,从“四位

一体”和“五个转变”出发建立指标体系;从支撑性、投入性、和产出性等不同角度选取指标,尽可能使同一层次各指标具有独立性;用效率等比值型指标,不用总量等规模型指标,消除总量或规模等政策覆盖面的差异性影响;尽可能用可统计的量化指标,适当选择定性指标;按少、简、易操作的原则选择指标。 新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评价指标体系》的主要特点是: 突出重点,引导方向 通过人才、专利、研发投入、高新技术产业、高技术服务业、规模以下科技企业等以及资本、技术、土地、资源等各种效率指标,重点强调“自主创新、创业环境、内生增长、资源有效利用”等方面,引导高新区的发展方向。 考虑差异,分类指导 充分考虑各高新区的土地面积、发展基础、支撑环境等差异,用“人均”、“地均”等指标,并引入“区域测度指标”,体现分类指导的思想,消除客观条件不平衡的影响,使评价结果和排序科学、公平、合理。 定量为主,定性为辅 在44个评价指标中,定量指标共39个,定性指标只有5个。 动态监测,国际接轨 评价指标尽量能与国际通用指标对照,便于与国际接轨,并借鉴《OECD 科学技术和工业记分牌》,建立高新区评价记分牌,通过长期观察和分析大样本的统计指标,既能不断筛选出更科学的评价指标,完善高新区统计和评价指标,也能实现对每个高新区发展状况的动态监测。 自国家高新区建立以来,由科技部火炬中心先后于1993年、1999年和2004年三次制定和修改国家高新区评价指标体系。国家高新区评价指标体系对不同时期高新区的建设、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以往的国家高

如何建立价值评价体系

如何建立价值评价体系? 题目一:企业如何建立评估体系? 替换关键词:评价替换为评估 题目二:企业如何建立价值评估系统? 替换关键词:体系替换为系统 题目三:价值评价系统的重要性 企业绩效评价体系是指由一系列与绩效评价相关的评价制度、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评价标准以及评价机构等形成的有机整体。企业的评价系统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个层次:第一、岗位评价系统,主要针对不同岗位之间的评估。例如,企业中一般业务部门的薪酬要高于职能部门,采取的便是这种评价系统。常见分支有岗位参照法、分类法、排列法、评分法和因素比较法。岗位评价技术性强、涉及面广、工作量大,是岗位工资的重要基础,可以更好地体现同工同酬和按劳分配的原则,但是它忽略了同一岗位的不同个体付出努力的大小。 第二、任职评价系统,主要针对岗位胜任的评估。从称职胜任角度出发,对员工能力进行分等分级,以任职资格标准体系规范员工的培养和选拔,建立员工职业发展通道,牵引员工不断学习,同时为晋升、薪酬等人力资源工作提供重要的依据。例如,当业务部人员比较年轻,相对经验不足,而职能部员工经验丰富时,此时采用岗位评估系统进行评价就会存在一些问题,任职评价系统就可以解决这些问题。目前我国有些企业关键岗位的用人决策的依赖直觉与个人经验,缺乏有效的标准和方法,甚至存在“试人”的现象,数据显示国内管理人员招聘成功率不足50%,跳槽和中途离职现象频频发生,导致公司和被招聘员工都遭受了巨大的损失。 第三、业绩评价系统,主要针对同岗位人员的评估。同一岗位上由于个人能力的差异,员工业绩水平也不相同,该系统更侧重对同岗位多劳多得的评价。人类存在比较的心理,如果一个人付出的努力比别人多,获得的报酬却是无差别的,往往很容易产生心理失衡,进而

培训效果评价体系建立

企业员工培训效果评估的机制体系建设 员工培训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通过员工培训能持续提升企业员工的知识、技能与工作态度,从而为公司的战略实施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为企业在竞争中获取更大的优势。然而培训效果如何、培训的投入是否值得,一直是员工培训工作中尚未解决的一个最大问题。科学的培训评估对于企业了解投资的效果、界定培训对组织的贡献、证明员工培训所做出的成绩非常重要。 当代企业员工培训及评估工作的重要性 1.员工培训是获得高素质人力资源的有效途径。员工培训可以为企业组织内成员创造持续学习的机会,营造员工与企业的共同理念,提高组织的绩效,达到组织和员工“双赢”的目的。员工培训不仅能够更经济、可1*地获得人才,提 高企业人力资源的质量,而且能有效地激励员工,培养员工对企业产生持久的归属感及对企业的忠诚,从而成为企业竞争力的来源之一。目前,国际上企业都十分重视培训工作。国际大公司的培训总预算一般占上一年总销售额的1%—3%,最高的达7%。 2.培训评估是培训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培训效果的评估,是指企业在组织培训之后,采用一定的形式,把培训的效果用定性或者定量的方式表示出来。良好的培训评估体系是在工作分析、岗位说明、绩效标准和管理以及培训要素之间的流程管理,这种流程管理的核心,就是通过培训不断提高业绩,并在提高业绩的基础上,逐渐提高绩效标准,进而使企业培训进入良性循环,真正服务于企业的经营战略。 企业员工培训评估工作存在的问题 企业员工培训评估工作的不足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对培训评估的战略意义认识不够。目前我国很多企业没有认识到评估工作的重要性,认为培训考核工作可有可无,大多数企业并没有建立完善的评估体系,培训之后不考核也是常见的情况。 2.我国目前许多企业的培训评估只停留在初级阶段。一是培训评估投入少,许多企业在培训工作上舍得花钱,开展品种繁多的培训项目,但对培训评估工作二是培训评估的方使有些培训工作收效甚微;导致培训效果无法评价,不投入,法欠缺,培训评估工作在我国处于探索阶段,方式、方法不够完善,特别是有些企业生搬硬套评估方法,没有运用适合企业自己的方法;三是没有做第三、第四层次的评估,即没有对员工培训后在工作岗位上行为的改变和对企业经营业绩带来的变化进行跟踪,且很多第一、二层次的评估也流于形式。 3.由于培训效果具有滞后性、间接性,使培训效果在一定时间才能体现,且培训具体的收益很难计算,从而加大了培训效果测量的难度。 员工培训评估工作的标准 对于培训评估标准的研究,国内外应用得最为广泛得是最早由美国学者柯克帕特里克(Kirkpatrick)提出的培训效果四级评价模型,该评估模型将培训的效果分为四个层次: 1.反应层,即学员反应,在员工培训结束时,通过调查了解员工培训后总体的反应和感受。 2.学习层,即学习的效果,确定受训人员对原理、技能、态度等培训内容的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为了使指标体系科学化、规范化,在构建指标体系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系统性原则。各指标之间要有一定的逻辑关系,它们不但要从不同的侧面反映出生态、经济、社会子系统的主要特征和状态,而且还要反映生态一经济一社会系统之间的内在联系。每一个子系统由一组指标构成,各指标之间相互独立,又彼此联系,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统一体。指标体系的构建具有层次性,自上而下,从宏观到微观层层深入,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评价体系。 (2)典型性原则。务必确保评价指标具有一定的典型代表性,尽可能准确反映出特定区域——高西沟的环境、经济、社会变化的综合特征,即使在减少指标数量的情况下,也要便于数据计算和提高结果的可靠性。另外,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权重在各指标问的分配及评价标准的划分都应该与高西沟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相适应。 (3)动态性原则。生态一经济一社会效益的互动发展需要通过一定时间尺度的指标才能反映出来。因此,指标的选择要充分考虑到动态的变西北典型区生态脱贫途径研究化特点,应该收集若干年度的变化数值。 (4)简明科学性原则。各指标体系的设计及评价指标的选择必须以科学性为原则,能客观真实地反映高西沟环境、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和状况,能客观全面反映出各指标之间的真实关系。各评价指标应该具有典型代表性,不能过多过细,使指标过于繁琐,相互重叠,指标又不能过少过简,避免指标信息遗漏,出现错误、不真实现象,并且数据易获且计算方法简明易懂。 (5)可比、可操作、可量化原则。指标选择上,特别注意在总体范围内的一致性,指标体系的构建是为区域政策制定和科学管理服务的,指标选取的计算量度和计算方法必须一致统一,各指标尽量简单明了、微观性强、便于收集,各指标应该要具有很强的现实可操作性和可比性。而且,选择指标时也要考虑能否进行定量处理,以便于进行数学计算和分析。 (6)综合性原则。生态一经济一社会的互动“双赢”是生态经济建设的最终目标,也是综合评价的重点。在相应的评价层次上,全面考虑影响环境、经济、社会系统的诸多因素,并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

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评价导向,促进课改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与层层深入,评价发展迅速,教师的评价观念、使用的评价方法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评价在课堂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我校自2002年秋参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以来,学校领导对评价工作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实验教师对评价工作充满了热情。大家认真学习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等一系列文件,深刻地理解了评价改革的理念,围绕突出评价的发展性功能,做了许多有益的努力和尝试。根据课程标准,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形成了《阿城市第四中学学生评价手册》(以下简称《评价手册》)。实施评价以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保护学生求知的热情。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新课程评价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生评价的内容是教育目标的具体体现,反映了具有时代特点的教育观、质量关和人才观。教育不仅要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公民和人才,还要使每一个学生成为有能力追求幸福生活的个体。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学习是对每一个公民的基本要求。 1.新课程评价的发展性功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学习活动是一种要求学习主体发挥出积极性的过程。学习中,学生没发挥其主动性、积极性,就不会有什么学习成果可言,教学中,教师没有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那么他的教学将以失败而告终。学生的学习目的、学习动机和良好的心理品质是他产生积极性的根据。如果一个学生知道现在要做什么,随后要做什么,怎样去做,能发现错误,能进行自我检查,自我评定,那么这个学生的学习就是主动的、积极的;如果一个学生不具备这些特征,不会给自己规定学习任务,不会复习、预习,不会独立阅读,不会运用已学的知识和方法,不能对自己的学习活动作出正确评价,那么,他就是一个没有真正学会学习的学生。所以,评价在学习过程中显得至关重要。评价与检查是密切相关的。通过评价可以明确学生掌握的知识和方法是否符合规定的学习任务,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整,以提高学习质量,所以说,评价的最主要的功能是调整,调整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式、学习心理。评价不光是老师的事。随着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和检查自己学习活动能力的提高,他们也逐渐能自己判断学习成果和学习能力,知道是否完成了规定的学习任务。从心理学的观点看,既然评定的功能在于调整学生的学习,在于发扬优点,找出问题,明确某一阶段的学习任务是否完成,某一阶段的行为和思想的发展是否健康良好,所以,不能把评价等同于评分,或用几句简单的公式化的语言概括。评分是用数量、等级对学生已达到的学习水平和结果作出评价。它作为一种

如何建立与完善企业培训评估体系.

如何建立与完善企业培训评估体系企业培训评估是对企业培训工作的绩效衡量过程,建立企业培训评估体系主要有三个目的:决策、改进、营销。科学、有效的企业培训评估体系需要遵循四个基本原则:目标性原则、实用性原则、连续性原则、客观性原则。 企业培训评估是对企业培训工作的绩效衡量过程,建立企业培训评估体系主要有三个目的: 决策利用评估结果改变一个培训项目及其参与者和培训人员的地位(例如,继续扩大或缩小一个项目的规模,或是重新安排一名培训师)。 改进为培训人员或培训参与者提供培训结果,从而使培训项目对参与者产生积极的影响,或是改进他们需要遵守的程序(例如,阐明改进客户服务技巧的必要性)。 营销通过评估鼓励一个新的组织引进培训项目,寻求高层管理者的支持或是鼓励潜在的参与者参与到培训项目当中来。 培训评估体系的建立原则 科学、有效的企业培训评估体系需要遵循四个基本原则: 目标性原则目标性原则是决定并保证评估活动正确取向的准则。要保证这一正确取向,就要求参与评估的人员牢记培训目的和评估的基本要求,不要把全员参与、气氛热烈、领导重视、投资量大、教员名气大、报纸宣传等作为培训成功的标准。这些表面的形式与培训评估的目的与要求是完全相悖的。 实用性原则实用性原则是指评估要易于被培训参与者接受,评估所需费用和时间要比较合理,方法要操作简便,要有利于降低成本,评估要注重实效。 连续性原则连续性原则是指企业培训评估是一项长期的、连续的工作,只有这样,评估才能真正发挥作用,给予管理者、受训者、教师以持续的动力和压力。

客观性原则客观性原则是指评估人员在进行培训评估时,要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态度,真实地反映出培训的客观效果。只有客观、公正的培训评估,才能推动培训计划的有效开展和组织目标的实现。 明确培训目的 开发培训项目的目的是多种多样的,但不管最初的动机如何,设计和开发培训项目的第一个步骤都应该是:确定现有培训目的能否清晰准确地反映出项目本身的目标以及这些目标是否符合实践的最新需要。 培训目的是什么?我们为什么需要进行培训? 培训目的一般可以表述为:希望培训对象在接受培训之后,了解培训之前不知道的内容,或是能够做培训之前不能做的事情。清晰具体的培训目的可以为评估奠定坚实的基础,否则,我们根本无从知晓培训能否达到要求。 培训目的的三个组成部分 培训目的必须明确,而最重要的是应该有可衡量性。这些目的必须具备下面三个基本组成部分:可加以衡量和观察的行为、判断行为实施情况的标准,以及实施上述行为的条件。 通过培训目的的第一个组成部分,可以明确被培训对象的具体期望是什么。 例如,“培养工作安全意识”之类的培训目的,就很难判断培训是否能达到预期目的。培训人员怎么知道员工“已经具备了工作安全意识”呢?而如果培训的目的是要求员工在培训时必须“佩戴安全防护眼镜”,那么,只要观察有多少新近接受培训的员工在工作中佩戴安全防护眼镜,就可以对这一培训目的的实现情况作出评估。 通过培训目的的第二个组成部分,可以明确被培训对象应达到的预期绩效水平。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及综合评价方法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及综合评价方法设置评价指标体系时一般要遵循以下原则: (1)区域性原则 衡量一个研究对象的运行情况,要从特定的区域出发因地制宜、发挥优势,评价指标要具有针对性。 (2)动态性原则 研究对象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指标的选取不仅要能够静态的反映考核对象的发展现状,还要动态的考察其发展潜力。选取的指标要能够具有动态性,可以衡量同一指标在不同时段的变动情况,并且要求所选指标在较长的时间具有实际意义。 (3)可量化原则 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是进行监测的前提条件和重要保障,需要大量的统计数据作为支持。选取的指标应该具有可量化的特点,在保证指标有较高反映考核对象的前提下,能够直接查到或者通过计算间接得到指标数据,以保证评价的可操作性,同时数据来源要具有权威性,这样能保证正确评估研究对象。(4)层次性原则 一级指标同时分别设立多个具体的子指标。在众多指标中,把联系密切的指标归为一类,构成指标群,形成不同的指标层,有利于全面清晰的反映研究对象。 综合评价方法的选取: 随着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和普遍应用,用于定量评价多指标问题的多指标综合评价法被广泛应用到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特别是SAS、SPSS等统计软

件的使用更加提高综合评价法的实用性。目前用于分析多指标体系的综合评价方法主要有模糊综合评价法、灰色综合评价法、数据包络分析法(DEA 法)、层次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以及因子分析法以等多种方法,不同方法的评价结果都是依据指数或分值对参评对象的综合状况进行排序评价。 在综合评价过程中,指标权重的确定十分重要。对指标赋值主要有主观赋值和客观赋值,也有将主观、客观赋值法结合起来的。对于指标数量比较大时,采用传统的主观赋值法确定指标的权重则难以全面把握众多指标,依赖主观判断会增大或降低一些指标的重要程度,导致实证的结果难以反映客观实际情况。客观赋值法如主成分分析法、变异系数法、熵值法等,权重的确定是根据各项指标的变异程度或者各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具体采用哪一种方法需要根据所构建指标体系的特点以及实证的目的来确定。 综合评价方法的选取要依据研究对象的特点而定,采用客观赋权法的主成分分析能避免主观因素的影响,且提取主成分也能减少工作量。以下对常用的层次分析和主成分分析两种综合评价方法做简单介绍。 (1)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简记AHP ,是美国运筹学家等人提出的一种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多准则决策方法,广泛应用于分析复杂的社会、经济以及科学管理领域的问题。其基本原理是通过构造层次分析结构,排列组合得出优劣次序来为决策者提供依据。具体步骤如下:首先构建包括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三个层次的层次分析结构模型,反映系统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其次是构造判断矩阵,将各层因素进行两两比较,对于各因素之间重要性的比较可以通过专家咨询法,判别主要依据常用的1-9标度法。然后对1.0<=RI CI CR

评价理论

评价理论 马丁创立的评价理论appraisal theory 的初衷应该是对韩礼德三大元功能中的人际元功能在词汇层面的发展。 下面根据本人对评价理论的理解,对“人品与物值的界限”作点小小的脚注:许多评价理论爱好者说,在选择评价词语时往往不知道把所选的词语归于裁决系统还是鉴赏系统。这个问题,其实评价理论的创始人J·R·M artin也注意到了。马丁(Martin &Rose, 2003: 35—7)在working with Discourse: Meaning Beyond the Clause一书中专辟一节讨论这个问题。他认为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是通过语境。在马丁建议的基础上,我觉得一个评价词语是裁决类还是鉴赏类,首先看它评价的是人的行为(如能力)还是人的行为所致的结果(如业绩,即performance)。其次看它是含有伦理道德意义还是含有美学价值。若评价的是人的行为,并涉及伦理道德,评价词语属于裁决类;若评价的是行为导致的结果,具有美学价值,那就是鉴赏类。例如“于丹热”是社会对于丹《论语心得》等的写作和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中的表现的评价,她写作和演讲的内容引起社会的兴趣,社会是在“鉴赏”她写出和讲出的内容,井非她写作和言讲的行为。因此,”于丹热”属于鉴赏系统。 评价理论总结: 简而言之,评价系统就是一整套运用语言表达态度的资源。包括下大主系统:态度、介入和级差。态度是指心理受到影响后对人类行为,文本/过程,及现象做出的裁决和鉴赏。态度系统的中心成分是情感系统。裁决系统和鉴赏系统都是以情感系统为基础的。情感系统是对行为、文本/过程、及现象的心理反应,分‘品质”情感( Affect as quality')、过程”情感(Affect as process')和评注情感( Affect as comment')。裁决系统根据伦理道德的标准来评价语言使用者的行为,由两个子系统实现:社会评判( social esteem)和社会约束(social sanction)。社会评判用以评价人的行为规范(normality)、做事才干(capacity)和坚韧不拔(tenacity) ,属于道德范畴”。社会约束用以裁决行为的真实可靠性(veracity)和正当性(propriety) ,属于“祛律范畴”。鉴赏系统是对文本/过程及现象的评价,包括反应(reaction)、构成(composition)和价值(valuation)。通俗地讲,整个态度系统是对人品或物值的评价,其中,情感系统和裁决系统是评价人品的资源,情感系统和鉴赏系统

建立客户评价体系

建立客户评价体系 客户关系管理已逐渐成为企业营销的关注热点。建立客户管理系统的目的是通过对企业与客户间发生的各种关系进行全面管理,以赢得新客户、巩固保留既有客户,增加客户利润贡献度。客户管理系统中一项重要的工作是企业通过客户评价体系对客户进行评价、量化及全面描述客户概貌。 为了加强我社客户管理的水平,2007年初社领导交给我一项任务,建立科学出版社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在接到这项任务后,我对目前客户管理系统进行了调研。通过调查发现,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由于要配合本企业战略目标而制订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个性化的要求较高、投入成本较大,所以还没有被普遍应用,只有一些外企和国内的大型通信企业在运用。国内一些软件公司开发的客户关系管理软件,由于是通用软件,内容简单、无法满足出版社自身个性化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的要求。客户评价体系是客户关系管理的基础,行业中还没有一个针对图书行业的客户评价标准。为此我着手根据科学出版社自身的特点,开始建立符合我社特点的客户评价体系的工作。在制订评价体系前,参看了一些其他行业的评价指标和经验,我认为建立客户评价体系的关键是要公平、公正、简单、易行。 通过一年的努力,根据我社的特点,建立了客户评价体系。这个评价体系是根据科学出版社销售中心图书批销业务客户销售状况以及当前图书市场的现状而建立的。希望通过建立评价体系对客户进行分级、分层、分类管理,在销售中心的营销过程中起到辅助决策、指导进行中的活动、预测未来的作用;根据客户分级管理有针对性地开展社店间的合作;发掘潜力、规避经营风险,使客户的效用最大化,促使客户的价值最优化。 “客户价值”是评价体系中的核心,在图书销售中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完全可以用数字来描述的,如发货、回款、退货、在途等量化指标称之为定性价值指标,另一方面是根据对客户的经营状态的来描述的,如客户信用、市场覆盖、内部管理等称之为定性价值指标。根据这一原则我将客户评价体系分为定量价值和定性价值两个部分。 在制订评价体系后需确定各项指标的分值,企业以追求利润为目标,规模和增长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须,但退货和折扣关系到企业的获利程度,回款周转次数是企业变现能力,这些指标的权重直接影响企业判断客户带来利润程度。经过反复多次的测试和分析,我将定性价值确定为75%,定量价值部分相对比较感性,所以分值占比例不宜过高,确定为25%。具体分值见附表1、2。 评价项目细则说明 本评价体系按不同客户群在同一评价体系下分类管理,指标项相同,根据不同客户群在退货率、周转次数等指标,在分值上进行适当的调整。 一、客户定量价值(占总指标的75%) 购买量(分值20分)购买量是反映客户经营规模的指标。购买量按社经营年度的码洋为计算依据,按发货量从大到小排序。以2006年发货为例,发货码洋500万元(含)以上20分;发货码洋300~499万元的19分,发货码洋100~299万元的18分,100万以下每10万元为一个计量单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及综合评价方法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及综合评价方法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及综合评价方法设置评价指标体系时一般要遵循以下原则: (1)区域性原则 衡量一个研究对象的运行情况,要从特定的区域出发因地制宜、发挥优势,评价指标要具有针对性。 (2)动态性原则 研究对象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指标的选取不仅要能够静态的反映考核对象的发展现状,还要动态的考察其发展潜力。选取的指标要能够具有动态性,可以衡量同一指标在不同时段的变动情况,并且要求所选指标在较长的时间具有实际意义。 (3)可量化原则 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是进行监测的前提条件和重要保障,需要大量的统计数据作为支持。选取的指标应该具有可量化的特点,在保证指标有较高反映考核对象的前提下,能够直接查到或者通过计算间接得到指标数据,以保证评价的可操作性,同时数据来源要具有权威性,这样能保证正确评估研究对象。 (4)层次性原则 一级指标同时分别设立多个具体的子指标。在众多指标中,把联系密切的指标归为一类,构成指标群,形成不同的指标层,有利于全面清晰的反映研究对象。综合评价方法的选取: 随着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和普遍应用,用于定量评价多指标问题的多指标综合评价法被广泛应用到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特别是SAS、SPSS等统计软件的使用更加提高综合评价法的实用性。目前用于分析多指标体系的综合评价方法

各因素对上层某个因素的影响程度,由于专家确定重要性具有一定的主观性,要对构建的判别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即使得 。若检验通过,则按照总排序权量表示的结果进行权重赋值。 (2)主成分分析法 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s )能够通过“降维”作用把k X X X X ??、、、321等众多指标综合成比较重要的几个指标,消除指标间的相关 性。评价的基本思想就是将多个指标信息综合成一个综合指标值进行评价,但并不是指标的简单组合,而是将目标对象的不同侧面,层次以及不同量纲的统计指标转换为相对评价值。当指标体系涉及大量指标时,若只选用研究对象的个别指标,尽管方便但却损失了其他信息;若对研究对象的每一个指标都做出评价,这些评价结果也只是独立的,且各指标间做出的评价有一定的信息重叠。选用主成分分析法可以解决这一问题。 主成分分析的数学模型:按照累计方差贡献率大于等于85%来提取k 个主成分(k

理论体系比较与评价

理论体系比较与评价 每一个理论体系,无论它的建立者自觉到与否,都有一个立场。 关于立场,我们见到两种解释。《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理解和 处理问题时所处的地位和所抱的态度;特指阶级立场。『1』场有哲学 认为,场“就是事物的相对相关性的所在,也同时是此相对相关性之 所以为可能的所在”。『2』由此来看,立场即在场中的位置。 从理论体系的比较与评价的角度来看,立场是一个理论体系由以建立 的出发点,也是它的整个体系赖以支撑的基本立足点。事物所处的层 次也是立场的一个方面。立场不同,所建立的理论体系也必然不同。 因为在同一时间,语言表达的线性序列特征决定了我们只能梳理出一 套有条理的意义秩序,被广范接受的以三断论为特征的形式逻辑也决 定了我们只能建立起一套逻辑严谨、一以贯之的理论体系。这就是说,一个统一的理论体系只能有一个立场。同一个理论体系如果有一个以 上的立场,就必然会导致逻辑矛盾。 立场的选择要服务于我们预期的目的。以对中国古代美学的探讨为例,如果目的是旨在让现代人理解它的特质,则应该以现代观点为立场。 如果目的是旨在表现出中国古典美学的原生态运动的纵向、横向结构 及其特征,则应该选择中国古典美学本身为立场。 立场的选择未必都是有意识的。但是,一旦你选择了某个问题,你同 时就接受了某些预设,从而就在一定层次上取定了一个立场。 立场确定之後,就要确定审视方位,也即视角。这就好比我们站在一 个地方向远方观望,总有一个观望的方向、方位,如上、下、左、右、前、後、东、西、南、北等等。立场好比坐标原点,审视方位好比在 一个坐标体系中相对于X轴所能划出的各个不同度数的角度。也就是说,立场只能有一个,审视方位却能够有多个。 原则上说,同一立场可有无限个审视方位可供选择。但实际上,受时间、精力、水平、物力、财力等等的限制,从同一立场出发的审视方

资产流动性评价体系与理论分析

资产流动性评价体系与理论分析 资产流动性就是一种偿付能力,即企业的资产是否可以满足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活动的要求,在企业面临困境时能否给予偿付。从传统的资产流动性和用现金流反映的资产流动性两方面分析了评价资产流动性的评价指标,并尝试以资本结构理论和资产结构理论为基础阐述资产流动性的理论溯源,为资产流动性研究提供指导意义。 标签:资产;流动性;评价指标;理论分析 l 传统资产流动性的评价指标 1.1 流动比率 流动比率是指流动资产总额与流动负债的比值。在短期债务到期以前,速动比率这一指标可以用来衡量企业将流动资产变现为现金来偿还负债的能力,这一指标体现了企业的短期财务能力。一般情况下,流动比率与资产流动性、短期偿债能力呈正比。然而,该比例并非越高越好,过高可能是企业的存货积压或者滞销造成的,如此,最终会对公司的绩效带来不利影响。 1.2 速动比率 速动比率,又称“酸性测验比率”,指的是速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值,流动资产中剔除了变现能力差的项目。但是在实务中,速动比率可以用流动资产扣去存货后再除以流动负债来表示,用来反映企业中变现能力较强的资产对流动负债的保障程度,一般情况下,企业的速动比率与偿还债务的能力的呈正比。 1.3 应收账款周转率 应收账款周转率就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将应收账款转化为现金的平均次数。应收账款周转率又被称为收账比率,可以选择这一指标来衡量企业应收账款的流动程度。企业可以选择应收账款周转率这一指标来衡量企业对于应收账款的营运管理效率,如果企业的应收账款周转率的值越高,就表明其变现速度越快,那么企业的资产流动性也就越强。但并不表明应收账款周转率越高越好,若应收账款周转率过高,也可能表明信用政策过紧,不利于企业的业务拓展,有助于促进相互业务的开展。 1.4 存货周转率 存货周转率作为一项重要的财务指标,能够有效地反映企业的营运能力,因而,企业在进行管理决策,常常选择这一指标。一般情况下,存货周转率越高,说明企业存货周转速度快,资产流动性较好。但过高的存货周转率,也可能是由于企业存货管理不合理导致采购成本的上升,如此就需要对企业的存货管理进行

构建企业绩效评价体系

构建企业绩效评价体系 绩效是相对于所担当的工作而言的,即按照其工作性质,员工完成工作的结果或履行职务的结果。换句话说就是组织成员对组织的贡献,或对组织所具有的价值。在企业中,员工绩效具体表现为完成工作的数量、质量、成本、费用以及为企业做出的其他贡献等。绩效是经营者管理企业的业绩和效率,就需要界定一些指标来体现这些业绩和效率,这些指标构成企业绩效指标体系。绩效指标体系是把企业的战略置于中心地位的一个评估体系,通过量化管理来提升企业整体的水平,企业根据需要所设置的绩效指标是指那些能揭示企业经营过程中的各种现象、准备反映企业经营绩效的各类主要财务统计指标。企业绩效评价是指企业根据自身的战略规划和发展目标,运用一定的方法,采用特定的指标体系,对照统一的评价标准,按照一定的程序,对企业一定经营期间的经营状况做出客观、公正和准确的综合评判。 一、建立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必要性 员工配置、绩效评价、人才培养和激励政策是保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有效性必不可少的四个关键系统。在这四个系统中,绩效评价是最为重要的,因为它是其他三个系统赖以建立的基础。恰当的绩效评价系统能够起到一种合同的作用,它明确地表明了组织对员工的要求是什么;恰当的绩效评价相当于一个监察员,它代表组织检查每个员工工作的有效性。因此,它是一种控制系统,根据有关绩效评价标准,使管理人员能够确认什么样的员工可以上岗,什么样的员工可以留任,什么样的员工应该下岗。同样地,绩效评价作为一种控制系统,对于促进员工的自我管理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绩效评价把绩效反馈与所建立的工作目标阶梯相连接,借此实现对员工开发与激励的重要功能。绩效评价的这些基本功能为员工的留任、提升、降职、转岗、加薪与解聘等人事决策提供了可靠依据。 二、设计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有效方法 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一是要考虑既要改变原有指标体系的不合理之处,又要保持企业统计指标的连续性;二是要考虑既要提高对企业经营状况如实反映、监控和分析的能力,又要提高统计指标的使用效率;三是要考虑既要帮助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又要为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1、确立企业远景,设定绩效目标。有效的绩效考核要根据公司的战略目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