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语文课程教学论》2012年期末复习题整理!!

《语文课程教学论》2012年期末复习题整理!!

《语文课程教学论》2012年期末复习题整理!!
《语文课程教学论》2012年期末复习题整理!!

《语文教学论》2011年期末复习

1、语文教学论属于什么范畴?其学科性质、基本

特点及研究的对象是什么?

属于课程论研究范畴,

学科性质: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理论的学科

基本特点:理论性、实践性、综合性

研究对象:语言教学现象和规律(及其教学目标、教学原则、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领域)

2、什么是语文教学现象?语文教学现象表现为哪

几个方面或层面?

语文教学现象:是指语文教学活动所表现出来的外部形态和联系,是语文教学外在的,活动易变的方面。

表现三个层面:环境性的、活动性的、关系性的。

3、语文教学论的主要内容?

为什么要教和学、教和学什么、怎样教和学、什么人来教

4、语文教学论的学科沿革和名称变易?

(1)发端于瑞士民主主义教育理论家和教育实践家裴斯泰洛齐。他教育发展史上被称为初等教育各科教学法的奠基人,赢得了“各科教学法之父”的美誉。因之,裴斯泰洛齐可以称为语文学科教学法的创始人。(教师讲习所又附设“练习学校”)

(2)中国的师范教育。从1897年的南洋公学首开“教授法” 课程,讲授“各科教授之次序法则”算起,可视为本学科设科之始。语文教学法在我国才有109年的历史。根据周庆元先生的观点,我们把语文教学法的发展历史划分为四个时期,

(一)学科萌芽期(1897---1921年):“教授法”和“名科教授法”

(二)学科草创期(1922--1949年):“普通教学法”、“各科教学法”和“小学各科教材研究”

(三)学科徘徊期(1949--1977年):中国语文教学法”和“文学教学法” “中国语言教学法” “中学语文教材教法”

(四)学科发展期(1978年至今):“中学语文教学法” “中学语文教材教法”

教材教法研究(“语文教学法”或称“语文教材教法”),将“教学沦”和“学科教学论”两个二级学科调整合并为“课程与教学论”—个二级学科,“语文教学论”还是其中的一个研究方向。

5、什么是语文教学规律,语文教学规律包括哪些

方面的内容?

语文教学规律:是指语文教学及其构成要素在发展变化过程中的本质联系和必然趋势。

内容:教学与社会发展,学生发展之间的本质关系,教学活动构成要素之间的本质的联系,教师、学生、语文内容、环境、方法、组织形式、语文教学目的与结果之间的本质联系,语文教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之间的本质联系

6、语文学科的独立设科和语文名称的变易?

单独设科:1902年《钦定学堂章程》“王寅学制”

1904年《奏定学堂章程》“癸卯学制,最早得到实施

名称变易:1934年,国文

1938年,国语

1952年,语文

1954年,语言

1963年,语文

7、语文教材百年发展概况

一、近代

1、晚清

教科书名称的由来

我国最早的语文教科书

2、20世纪初期

语文独立设科

小学国文教科书

中学国文教科书

3、民国初年

小学国文教科书

中学国文教科书

二、现代

1、五四、

白话文进入语文教材

中小学国语教科书

新学制语文课程标准

新学制语文教材

2、20世纪30年代

中小学国语、国文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教科书

《国文百八课》

国定本语文教科书

3、20世纪40年代

中小学修正国语、国文课程标准

部编语文教科书

“文”“白”教材的处理

4、解放区的语文教材

从苏区到解放区的语文教材概况

陕甘宁边区的《中等国文》

三、当代

文学课本和汉字课本

重新编写语文课本(极左)

十年之课本

基层学校自编(文革)

新编全日制语文教材(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科书

8、我国古代语文教育的主要内容、教材及主要教

学方法

主要内容:原始社会教育、奴隶社会教育、封建社会教育

教材:“三百千”(《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四书五经

教学方法:1、识字教学;集中识字,为读写打基础;韵文化,便于朗读和记诵;正确处理“文”与“道”的关系;联系日常生活;激发儿童的兴趣

2、阅读教学:A、熟读,精思,博览

B、评点发

3、写作教学:A、注重基本功训

练 B、多读多写

多改C、作文从模

仿入手 D、先放

后手

9、古代语文教材及教学方法对后世的影响

古文教育的读本主要有三种:《四书》《五经》;蒙学读物;文选读本。

这些读物在我国相当长的时期内,对当时的伦理思想教育、知识教育和语文教育,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1.文章选本

就选文的标准和范围——都重视选用历来有定评的、脍炙人口的名文。

2.课外读物

值得一提的是备学生浏览涉猎的书,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一种课外阅读书。清代中叶,钱树棠、雷琳、钱树立合编了一种书,叫作《经余必读》。凡例里说:凡童子束发受书,读《四书》经传后,即可以是编循诵,故概加句读,其文义奥质者,略有笺释,使人一目了然,其易晓者则从其略。在古代教育中也出现了“课外阅读”的读本。

从张志公先生的对古文教育的研究,可以看到古文教育所使用教材的一些特点。一是教材并不固定,即使有很多选本,选择的权利也是在教师,所以每个学塾里的学生的所学是不同的;二是使用教材没有统一的进度和要求,掌握的标准都在教师手中;三是教育的主要材料是《四书》《五经》,其他材料只是识字工具或者过渡读物,是为进一步的读写训练服务的,而读写训练又是为达到仕途而服务的。当时的情况是,很多孩子不能读书。有些即使能读书,也只是在基本达到识字任务以后就结束了学习生涯,只有极少数的人能够继续读下去。

对古代语文教育的教材,张志公做了这样的总结:纵观中国古代教育,我们可以看到一条教材的主线,主要的教材是“四书五经”,自汉代以来,直至“五四”前期,“四书五经”是传统语文教育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利器”。文选类教材,是为了便捷学生获取功名的一条路径。当然也有极少数选本是为了学生自学编著的。

(二)古代小学语文教育的教学

在启蒙教育阶段,学习以《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等为代表的蒙学读物,其目的主要是进行识字教学,同时渗透日常生活中的思想教育。“儿童识字之后,一方面读些散文故事,同时读些优美而浅近的诗歌,这是唐宋以来一直实行的办法,后来逐渐成了蒙学中一个固定的教学内容。”可见,读散文读诗歌是识字以后的一项教学

任务。

除了读散文诗歌还要进行阅读。“大致在儿童入学的第三个年头(有的还早些),进入以读写基础训练为主的第二阶段。在这个阶段,一般的作法是:开始教学生读《四书》《五经》;配合读经,教学生阅读简短的散文故事和浅易的诗歌,教学生学对对子,有的还教给学生一点极浅近的文字、音韵的知识。”

“读经”是中国传统语文教育的主要途径,“讲读”也就成为古代语文教育的主要方式,这种教育方式延续了两千多年,对后世的教育影响极大。

10、近代语文教育的特点、主要内容及主要方法

特点:语文教育宗旨的转变;

文道关系的变化;

语文教授法研究的兴起;

现代文进入语文教学。

11、现代语文教育主要内容及方法

内容:1、国统区语文教育,以读写为主要内容“三民主义”

2、根据地语文教育,注重文学作品及普及文的教学

3、沦陷区的奴化教育

方法:重视语文训练,注重读写结合,倡导启发式教学

12、简析赫尔巴特“四段教学法”

在赫尔巴特看来,学生在接受新事物时,总有一条明显的思维主线,即“明了—联想—系统—方法”。教师运用叙述教学法、分析教学法和综合教学法,使学生通过专心达到“明了”与“联想”,通过审思达到“系统”和“方法”,这就是著名的“四段教学法”。

13、简析杜威主要教育思想

杜威主要教育思想:“做中学”

传统教育对儿童所进行的文化知识教育,是着重为他们将来的需要做准备,而不是儿童现在生活所需要的。

杜威极力反对传统教育关于培养目标的观点。他明确指出进步教育的目标是要培养“充分发展个性”的人,而不是要培养过多知识的人。他认为,教育的本质为“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在教学方法上,主张从“做中学”,他的教育思想,在于强调学生是主体,重视开发智力和技能训练。

我认为,杜威在教育培养目标的思想方面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学校教育既要重视知识教育,也不能忽视个性的发展,既要注意对未来的生活做准备,也要注意对现在生活所需要的能力的培养,他在这个方面所提出的观点,补救了传统教育关于培养目标思想的不足。但同时我们也不得不承认,杜

威在批判传统教育思想、培养目标方面还有失偏颇。

14、当代语文教育的发展状况(了解几个主要阶段的内容)

中国现代语文教育的发展历程,可分为萌发诞生、艰难成长、曲折发展、走向成熟四个阶段。

一、中国现代语文教育的萌发诞生阶段(1878—1926年)

(一)清末的语文教育

1同文馆和洋务学堂,国文科,以“俗话译文

言”“讲解与记忆并重”为特色。

2 清末的语文教材

读的是古文,写的是文言,教法是讲解,学法是记诵,与传统的语文教育基本上没有什么两样。

(二) 辛亥革命时期的语文教育

1 民国初年“国文”。“中国文字”和“中国文学”合称。

2 袁世凯复辟与恢复读经

(三)“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语文教育

1 文学革命与白话文运动

2 新学制与语文课程纲要

普及教育、发展个性、注重实用的教育思想。学习运用通常的语言文字;并涵养感情、德性;启发想象、思想;引起读书趣味;建立进修高深文字的良好基础;养成能达己意的发表能力。

3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语文教材

形式上文言、语体兼采外,选文内容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是反映“五四”新文化、新思想的白话文学作品和白话议论文被大量选用,这些教科书反映了“五四”运动的实绩,在宣传“五四”时代精神、反帝反封建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4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语文教学研究

教育目的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教学的自觉性大大增强。当时,有人将国语国文课的教学目的分为“主目的”和“副目的”:主目的,是对语言、文字(文章)的理解、领会和发表能力的培养,即教会学生具有听、读、说、写的能力;副目的,则是在实现正目的的同时,获得知识,涵养德行,养成良好的习惯和趣味。

二、中国现代语文教育的艰难成长阶段(1927—1949)

从1927年大革命失败,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国现代语文教育事业经历了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三个历史时期,在战火中艰难成长。

(一) 国统区的语文教育

1 二三十年代国民党政府语文课程标准与国统区语文教材

根据三民主义,以充实人民生活、扶植社会生存、发展国民生计、延续民族生命为目的,务期民族独立,民权普遍,民生发展,以促进世界大同。

2 读经问题争论与大众语文运动

国民政府又掀起了“读经”逆流。针对“尊孔读经”的主张,蔡元培、胡适、吴研因、叶圣陶、鲁迅等人纷纷撰文给予批驳,表明反对读经的观点。

三、中国现代语文教育的曲折发展阶段(1949~1976年)

(一) 建国初期的语文教育

1 “语文”学科的命名

2 新中国的教育宗旨和建国初期语文教育的特点

一是革新教学内容,突出思想政治教育。

二是听说读写并重,全面训练语文能力。

三是学习苏联的教育理论,改造旧的语文教学思想和方法。

3 汉语、文学分科实验

系统地教学文学史和文学理论知识,加强了文学教育。在中等学校里单独开设文学课,在我国语文教育史上也是第一次。

(二)“大跃进”时期的语文教育方针

“左”的偏向。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

四、中国现代语文教育走向成熟的阶段(1977—“文革”结束后,中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通过解放思想、拨乱反正,学校的教学秩序得到了恢复,中国(大陆)的教育事业走上了正轨,中国现

代语文教育在语文教学大纲的编制、语文教材的建设、语文教学的改革和语文教育的研究等方面都逐步走向成熟。

15、简析凯洛夫“五环节教学法”。“红领巾教学法”

五段教学法: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授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

红领巾教学法:1、推动了语文教学方法改革。

2、建立了现代文教学的基本模式。

A、题解,作者介绍。时代背景等。

B、讲解生字生词、学生质疑问题等。

C、分析课文、结构分析、人物形象分析、重难点分析D总结主题思想E 研究写作特点。

16、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目标的基本框架?《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课程设计思路?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目标的基本框架:九年一贯制,又分四个学段,即1-2;3-4;5-6;7-9

纵向目标:三个维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能力(隐性的线索)

横向目标:五个领域——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显性的呈现)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课程设计思路:高中语文课程分选修和必修两个部分,必修课程10学分,选修课程学分数可达14分。

17、魏书生“六步教学法”,李吉林“情境教学法”,钱梦龙“三主四式导读法”,于漪“情感教学法”,潘凤湘“语文教读法”等。

魏书生“六步教学法”:一、定向。就是确定这一课的学习重点。

二、自学。学生把课文通读一遍,逐段翻译。不懂的地方,留待下一步解决。

三、讨论。前后左右每四人为一组,把自学中不懂的地方提出来,互相讨论;讨论也不能解决的问题,留待答题去解决。

四、答题。也是立足于由学生自己去解答疑难问题。由每个学习小组承担回答一部分问题,如第一组回答第一段中的疑难问题,第二组回答第二段。这样,疑难之处越来越少。然后由教师回答解决剩下的疑难问题。

五、自测。根据定向指出的重点、难点,以及学习后的自我理解,由学生拟出一组十分钟的自测题,由全班学生回答,自己拿出红笔来评分,自己检查学习效果。

六、自结。下课前,每个学生在自己座位上口头总结一下这节课的学习过程和主要收获,在不同类型的学生中选一两名单独总结,使学生接受的信息得到及时的反馈。

六步教学法以知、情、行、恒相互作用的规律为依据,重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18、语文的涵义?语文学科的性质、任务?

语文学科的性质: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语文学科的任务:提高语文素养

语文的涵义:“语文”的本质涵义是语言,“语”是口头语言,“文”是书面语言,“语文”是二者的合称。(叶圣陶)

19、什么是课程目标,语文课程目标,制定语文课程目标的出发点?

课程目标:是依据国家的教育方针,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通过学科内容的学习,完成

规定的教育教学任务而达到的目标。

语文课程目标:从语文课程的角度出发,规定语文

课程人才培养的隔日规格和质量要

求。

制定语文课程目标的出发点:

首先,从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理念出发,加强课程目标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重要维度。其次,从语文课程的性质和特点出发,应突出课程目标的实践性,将“过程与方法”这一维度也作为另一重要维度。

再次,从现代社会对未来公民素质的要求出发,对语文的“知识与能力”这一维度也应有新的理解。

20、语文课程总目标的基本精神?1、突出了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2、突出了现代社会对语文能力的新要求

3、突出了语文课程的实践性本质

21、语文素养

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思想情感、语言积累、语感、思维品质、品德修养、审美情趣、个性品格、学习方向、学习习惯的有机整合。

22、《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设计思路的三个维度?通过高中语文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在哪五个方面获得发展?

三个维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能力

五个方面:(1)积累整合 (2)感受鉴赏(3)思考领悟

(4)应用拓展(5)发现创新

23、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4.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24、我国古代语文教育的教材内容主要是哪三类(1)萌学读物,集中识字(三百千);

(2)儒家经典(四书五经);

(3)补充读物和写作范本(文学读本)

26、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四种语文能力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识字、阅读为获取信息;写字、写作、口语交际为输出信息

27、综合性学习和综合实践活动的特点?

(1)综合性学习的特点:开放性、实践性、自主性、合作性、过程性、实效性

(2)综合实践活动的特点:

一、以心换心,以爱心获取信任 1、和蔼可亲,坦诚交流

2、放下架子,用心倾听

二、尊重人格,以真诚获取信任1、鼓励自强,催人向上

2、言必有信,以身作则

三、严爱结合,以公正获取信任

28、我国基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目标?

(1)改革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4)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习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5)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育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6)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29、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

共性原则:(1)主动性与创造性相结合的原则;

(2)实践性与综合性;

(3)基本素养和情感态度;

(4)身心发展与学习规律性;

个性原则:(1)语文教育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原则;

(2)阅读写作与口语交际协调发展;

(3)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相结合;

(4)语文教学的开放性。

30、什么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自主学习:就是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探究学习:是在学生在主动参与的前提下,根据自己的猜想或假设,在科学理论指导下,运用科学的方法对问题进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获得创新实践能力、获得思维发展,自主构建知识体系的一种学习方式。

31、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之间的关系?合作学习、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三者之间并不是孤立的,彼此之间相互之间融合、相互渗透。自主学习是关键,合作、探究学习建立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在历史教学实现三维目标的过程中,有些方面的内容,在采用合作学习时必须以自主学习为基础,而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就是对知识的探究过

程。

32、在语文教学中怎样实施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一、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

“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重在“过程”。这个过程中我认为最关键的是“自主学习”,它能最好地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语文新课标强调语文学习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赋予他们一定的自主权和责任感。其次,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对学习的自我意识和自我监控,并养成习惯,是促进学生自立的重要因素。

二、给学生创造合作学习的机会(合作学习)

1.相信学生,把合作的机会留给学生

2.拓展空间,让学生自主自由合作

3.创设情景,营造合作氛围

三、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探究学习)

1. 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增强学生解决问题

的信心。

2. 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

能力。

3. 鼓励学生探索发现,关注学生的探究过程。

33、教师、学生、教材三者之间的关系?

教师、学生、教材是构成教学活动的三个最基本要素,缺一不可。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材是媒介。教材是教师从事教学的工具与资源,教材是学生学习的对象,教师与学生借用教材共同成长!

34、语文教师工作的特性?语文教师的语言特点?

备课、上课、辅导、作业、考查、评析(即六字:备教辅改考评)

语文教师的语言特点:示范性、艺术性

35、确定课堂教学目标的依据是什么?教学目标的设计要考虑哪些方面的问题?

要点: 1、要体现语文学习的整体性,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相互渗透,融为一体。2、制定的目标要具体、明确、难易适度。即制定教学目标目标时,必须全面了解学生,如他们的个性特征、学习兴趣、爱好、生理和心理的现有发展水平以及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等等。

36、语文学科的知识包括哪些知识?

语文学科本身的知识及由它所承载的其他科学文化知识。

37、课堂教学设计的主要内容?

确定教学目标、安排教学内容、组织教学过程、选择教学方法、创设教学情景、板书或演示设计、编写教学方案、组织教学评价

38、开头的设计的主要方法?

故事法、情境导入法、设疑提问法、谈话法、借用影视文化法、幽默风趣法、利用图画法、谜语法、竞赛法、用民俗风情、比较法、从争论的焦点入手、悬念法、格言导入法、解题式、介绍式……

39、提问的主要类型?

记忆型提问、了解型提问、理解型提问、运用型提问、评析型提问

40、提问应注意的问题?

1、应有周密的计划

2、必须激发学生求知欲,具有思维价值

3、要面向全体学生

4、应当给学生思考的时间

5、“受阻时”要配以辅导型提问

6、不同的课型要使用不同类型的提问

7、提问结束,要对学生的回答及时进行总结

8、要鼓励学生提问

42、什么是评课及怎样评课。

评课:就是指参与听课的人员,运用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法等有关理论,对其所听的一节(或几节)课给予评议,对组成该节课进行较为全面的考察、分析,从而做出价值判断,并通过反馈,进而改进教学的一种教学活动。

怎样评课:(一)评“教师的教”

1、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全面,具体,适宜。教学目标的实施情况)

2、评教材的处理(对教材的理解、发挥程度、创造性的利用教材等)

3 、评教学程度(看教学思路设计,符合教学内容且有独创性,层次分明,脉络

4清晰,多样性,开放性和挑战性)

5、看课程结构安排(结构严谨,自然,效率高,时间安排合理)

6、教法运用

7、评教师基本功(看板书、看教态、看语言、看操作)

8、评学法指导(看学法指导的目的要求是否合理,学法指导内容是否熟悉并实施)

9、双边关系

10、教学理念(符合新课标)

11、教学效果

(二)评“学生的学”

43、练习设计的主要类型?

1、记诵为主的练习

2、消化知识为主的练习

3、应用知识为主的练习

4、评价性练习(人物、结构、意义等)44、教案的基本组成部分?

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课型、教具、课时、教学课程、板书设计、教学后记

45、什么是说课及怎样说课。

说课是指教师在备课的基础上,面对领导,同行或评委,主要用口头语言讲解具体的教学设想及其依据的一种教研活动,它是教师将教材理解。教法及学法设计转化为“教学活动”的一种课前预演,也是督促教师业务文化学习和进行课堂教学研究,提高业务水平的重要途径。

说课的核心:教什么,怎么教及为什么这样教

怎样说课:1、说教材——阐述对教材的理解

2、说学生——分析教学对象

3、说方法、学法——介绍选择用的方法与手段

4、说教学程序——介绍教学过程设计

5、说板书

6、说对教学计划的预评估

46、板书设计的基本要求及主要形式。

一、明确的目的性

二、周密的计划性

三、高度的概括性

四、较强的针对性

五、清晰的条理性

六、严谨的科学性

七、一定的启发性

八、较强的美感性

主要形式:提纲式表格式词语式线索式图画式对比式

47、情境教学法

情景教学模式是以案例或情景为载体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教师根据课文所描绘的情景,创设出形象鲜明的投影图画片,辅之生动的文学语言,并借助音乐的艺术感染力,再现课文所描绘的情景表象,使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仿佛置身其间,如临其境;师生就在此情此景之中进行着的一种情景交融的教学活动。)

48、怎样正确认识教材?

首先要具备三个必不可少的条件:

一是转变教育思想观念,认识课程与教学的

关系;

二是要有真本领,即有比较扎实的语文功底;

三是要有责任心,愿意刻苦钻研,精益求精。

其次要注意四个问题:A、统观全教教材,了解编辑意图

B、熟悉整册课本,明确该册的教学重点

C钻研教材内容,研究教学策略

D灵活对待教材

补充:1、语文教学中的教学应变能力包括哪些?

主要包括:临上课前,对学生学习情绪的积极调动;

导入学习时,让学生尽快进人课堂角色的有效诱导;

指导阅读中,为学生指点迷津的实用技巧;

参与学习讨论时,使师生坦诚相见的有力措施;作出结论时,让学生心悦诚服的驾驭策略;

面对师生认识的分歧,“化干戈为玉帛”的必要智慧等。

2、我国最早的教育理论专著《学记》

3、语文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和五个领域分别是什么?

三个维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能力

五个领域——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4、语文教学过程中提问有哪些作用?

促进师生间信息交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集中学生注意力;利于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可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5、语文教材的构成要素包括:课文系统;知识系统;

助读系统;作业系统

6、语文学科性质是人文性和工具性

7、课堂教学结构及课堂教学结构的基本特征?

课堂教学结构:阅读指导、质疑设问、释难解惑、总结提高、巩固深化、向外迁移

基本特征:整体性、序列性、节奏性、训练性、控制性

XML期末考试试题,复习题修正版

2011-2012学年期末考试考试题 一、填空题(每题 3分,共27分)请将每道题的正确答案填写在题目中的横线上,其余答题 方式均无效。 1、下面代码中的“学生信息”是____根____元素; 2、match=“/”语句的含义是____从XML里选取满足条件的根结点________; 3、能够通过 DTD验证的XML文档我们称为___xml 模式___的文档; 4、XML文档中下条语句的作用是:_____为xml文档导入样式单_______; 在DTD的个数限制中常使用的符号是:_*_ 、__+__和__?_; 5、语句的作用是__获取节点name的值__________; 在DTD文档中下面语句的作用是______对教师的元素声明_________; 在DTD文档中下面语句的作用是_____pic1是引用外部实体“fi1.jpg”__________; 6、声明语句的作用是_对姓名元素的属性声明;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下列各题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 的标号填写在题目后面的横线上,其余答题方式均无效。 1、声明语句的作用是(B) A、声明元素student 的属性studentID 是可有可无的; B、声明元素student 的属性studentID 是唯一标识类型,可以省略; C、声明元素student 的属性studentID 是默认取值,可以省略; D、声明元素student 的属性studentID 是唯一标识类型,不可省略; 2、在XML文档的第一条声明语句中,不能使用的属性是( D ) A、version B 、encoding C 、standalone D 、name 3、不符合格式良好的XML文档要求的是( A ) A、文档可以有一个以上的根元素; B 、有符合规范的声明语句; C、每个元素有正确的起始、结束标记; D、元素正确嵌套,没有交叉现象出现; 4、在进行属性声明时,错误的是( B ) A标记中可以使用多个属性 B属性可以出现在起始标记或结束标记中; C属性名是大小写敏感的; –1–

军事理论试题1原题

试卷第1页(共2 页) │ │ │ 系(院)______________ │ │ 专业________________ │ │ ________级________班 │ 装 姓名_________________│ │ 学号_________________│ │ │ │ │ │ 订 │ │ │ │ │ │ │ │ 线 │ │ │ │ │ │ │ │ │ │ │ │ │ │ │ │ │ 辽宁广告职业学院2018-2019 学年第一学期期末 军事理论考试试卷(一) 试卷说明: 一、单选(10分) 1、现代国防的主体是国家,维护国家( ) 是国防的根本职能。 A 经济利益 B 安全利益 C 政治利益 2、( )时期,国防思想已经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标志我国古代军事思想在这个时期已经基本形成。 A 秦朝 B 春秋战国 C 唐代 3、自人类进入了( )以后,战争便具有了明显的政治目的,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战争。 A 封建社会 B 奴隶社会 C 资本主义社会 4、国防的( )是由国家的社会制度和国家政策所决定的。 A 性质 B 质量 C 坚固程度 5、一国的社会制度不同,其国防的要求和国防也不同,因而,国防的( )也各不相同。 A 类型 二、多选(20分) 1、关于我国现行的《国防教育法》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是2001年通过的 B.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1次会议上通过的 C. 是第一部国防教育法 D. 是2000年通过的 2、国家的基本要素包括( )。 A.领土 B.居民 C.政府 D.主权 3、关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预备役部队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组建于1985年 B.以现役军人为骨干 C.以预备役军官、士兵为基础 D .平时隶属于省军区 4、光电技术包括( )技术领域。 A.红外光 B.激光 C.紫外光 D .可见光 5、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武装力量组成部分为( )。 A.解放军现役部队 B.解放军预备役部队 C.警察部队 D.民兵 三、判断(20分) 1、任何一个国家都有国防。 ( ) 2、军事思想是关于战争、军队和国防的基本问题的全部认识,是人们长期从事军事实践的经验和理论的概括。 ( ) 3、宋朝的边防重心,前期和中期主要防御蒙古袭扰,后期主要对付女真族进攻。 ( ) 4、军事思想按不同社会历史发展阶段可以划分为古代、近代、现代军事思想。 ( ) 5、研究国内战略环境应重点把握地理环境、政治环境和军事力量等情况。 ( ) 6、战略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全局性、主动性、谋略性和相对稳定性。 ( ) 7、寻的制导或自寻的制导、自动导引制导、自动瞄准制导。( )

病理学期末试卷

河南中医学院2008至2009学年第 二学期 《病理学》试题 (供06中医专业使用) ____________ 座号: ______________ 专业: 总分合计人: ___________ 复核人: _______________ (类型说明: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 求的,请选出正确选项并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涂黑。多涂、少 涂、错误均无分。每小题 1分,共40分) 1. 某患者一侧输尿管结石致肾盂积水、肾萎缩,这种萎缩主要属于下列类型中的哪一种? A ?营养不良性萎缩 B ?失用性萎缩 C .生理性萎缩 D .压迫性萎缩 2. 关于凝固性坏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坏死组织细胞结构消失,但组织结构的轮廓仍可存在一段时间 B .好发于心、肾、脾、脑等器官 C ?其发生可能是溶酶体酶起主要作用 D ?坏死组织干燥、皱缩、颜色发黑、有明显臭味 3. 纤维素样坏死一般不见于 A ?良性高血压病 B .系统性红斑狼疮 C .恶性高血压病 D .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 4. 干性坏疽时,哪项是错误的? A .动脉阻塞,静脉通畅 B .坏死区干燥、皱缩 C ?与正常组织界限清楚 D ?全身中毒症状明显 5. 炎症时吞噬细胞杀灭、清除病原体或异物主要依靠细胞内的 A .高尔基复合体 B .滑面内质网 C .溶酶体 D .粗面内质网 6. 在风湿病中最具诊断意义的病变是 A .胶原纤维的纤维素样坏死 B .风湿小体 C .心肌变性 D .心外膜纤维素渗出 7. 炎症最有防御意义的改变是 学号: ____________ 姓名: 系别: ____________ 年级: 、单项选择题

2021年军事理论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精选100题)

2021年军事理论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精选 100题) 1.国防的主体是( B ) A.人民 B.国家 C.军队 D.警察 2.科索沃战争的主要作战形式是:( D ) A.地面突袭 B.斩首突击 C.全面推进 D.空中打击 3.下列国家哪一个不属于三大兵法王国?( A ) A.古埃及 B.中国 C.古希腊 D.古罗马 4.中国人民解放军诞生于: ( C ) A.1929年8月1日 B.1928年8月1日 C.1927年8月1日 D.1926年8月1日 5.孙武所著的( C ),标志着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成熟。 A.《军志》 B.《司马法》 C.《孙子兵法》 D.《六韬》 6.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核心是( D ) A.无产阶级的战争观和方法论 B.人民军队建设理论 C.人民战争思想 D.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 7.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兵役法》颁布的时间是( D ) A.1955年7月 B.1984年5月 C.1927年5月 D.1933年6月 8.国防力量的灵魂是( D )。 A.科技实力 B.军事实力 C.教育实力 D.民族凝聚力 9.科索沃战争的主要作战形式是: ( D )

A.地面突袭 B.斩首突击 C.全面推进 D.空中打击 10.( A )日益成为国家安全的“基石” A.信息安全 B.外交安全 C.社会安全 D.人民安全 11.现代国防的主体是国家,维护国家( B )是国防的根本职能。 A.经济利益 B.安全利益 C.政治利益 D.文化利益 12.( B )时期,国防思想已经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标志我国古代军事思想在这个时期已经基本形成。 A.秦朝 B.春秋战国 C.唐代 D.汉朝 13.孙武所著的( C ),标志着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成熟。 A.《军志》 B.《司马法》 C.《孙子兵法》 D.《六韬》 14.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核心是( D ) A.无产阶级的战争观和方法论 B.人民军队建设理论 C.人民战争思想 D.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 15.在兵役登记方面,年满( B )周岁的男性公民都必须按规定进行兵役登记。 A.17 B.18 C.19 D.20 16.我国第一艘航母的名字是( C )。 A.瓦良格号 B.安南号 C.辽宁号 D.富兰克林号 17.下列不属于国防要素的是( D ) A.政治要素 B.经济要素 C.文化要素 D.历史要素 18.从根本意义上说,国防力量的较量是( C )的较量 A.科技要素 B.政治要素 C.经济要素 D.自然要素

病理学基础期中考试试题

1 2 3 4 5 1 2 3—, 4

A、肝 B、肺 C、脾 D、肠 E、四肢 6、右下肢静脉血栓脱落主要栓塞于() A、肠系膜动脉 B、门静脉 C、肾动脉 D、脑动脉 E、肺动脉 7、下列哪些器官容易发生出血性梗死() A、心、肝 B、心、脑 C、心、肺 D、肺、肠 E、脾、肾 8、急性化脓性炎症得早起,炎症部位浸润的炎细胞主要是() A、巨噬细胞 B、中性粒细胞 C、淋巴细胞 D、嗜酸性粒细胞 E、浆细胞 9、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常引起() A、蜂窝织炎 B、纤维素性炎 C、脓肿 D、浆液性炎 E、出血性炎 10、下列哪一项不符合肿瘤性生长() A、常形成肿块 B、生长旺盛 C、相对无限制生长 D、增生过程中需致癌因素持续存在 E、细胞分化成熟能力降低 11、肿瘤实质指的是() A、结缔组织 B、肿瘤细胞 C、血管 D、淋巴管 E、神经 12、肿瘤组织分化程度越低() A、恶性程度越低 B、恶性程度越高 C、转移越晚 D、预后较好 E、生长时间越长 13、“癌症” 是指 A、泛指所有恶性肿瘤 B、所有肿瘤统称 C、上皮组织发生的恶性肿瘤 D、癌和肉瘤 E、间叶组织来源的恶性肿瘤 14、良恶性肿瘤的根本区别() A、肿瘤生长方式 B、肿瘤的生长速度 C、肿瘤细胞的异性性 D、肿瘤是否转移 E、肿瘤的组织结构 15、下列哪种组织再生能力最强: ( ) A.腺体B.骨骼肌C.神经细胞D.软骨E.平滑肌 16、“肥大”是指:( ) A.实质细胞数目增多B.实质细胞体积增大C.组织、器官体积的增大 D.是细胞、组织、器官体积的增大E.间质增生 17、一种成熟的组织变成另一种成熟组织的过程称:( ) A.机化B.钙化C.分化D.化生E.适应 18、四肢骨折石膏固定后引起的骨骼肌萎缩.主要属于:( ) A.神经性萎缩B.废用性萎缩C.压

2012年英语期末复习题(含答案)

一、短语翻译。(20分) 1、Significant 至关重要 2、derivation 从…获得 3、necessity 必需品 4、teleconference 远程电话会议 5、superficial 肤浅的 6、compatriot 同胞 7、real estate 不动产8.asset 资产9、be contrary to与…相反 10、implement 实施、执行11、危及endanger 12、灭绝的extinct 13、搞糟make a mess of 14、十字图案crisscross 15、追查到track down 16、可居住的inhabitable 17、在某些方面in this respect 18、并肩的side by side 19、心理学者psychologist 20、易于be apt to 21、athletics 运动员 22、fascinated 被…迷住的23、minivan 小型货车24、poised 泰然自若 25、hike 远足26、huddle 缩成一团27、ethicist 伦理学家 28、cut short 中断29、kick the habit戒除嗜好30、sustainable 可承受的 31、破坏性的devastating 32、臭氧ozone 33、解决办法solution 34、偷猎poach 35、保护preserve 36、规则regulation 37、感到怀疑in doubt 38、障碍roadblock 39、素描sketch 40、压倒crush 二、Fill in the blanks with the correct form of the words and phrases given below.(10分) 1)、Adopt / apply / expert / negative / release /stable / tradition/ be fed up with /Bring up/ lead to 1、Taking deep breath can release you from your neverousness. 2、A good teacher would not have negative influence on his students. 3、After so many days, Harley has already been fed up with all those boring meetings. 4、The company is adopting new methods trying to encourage its employees to work harder . 5、Commodity prices have remained stable for quite a few years in this country.

军事理论整理(复习重点+真题+答案+论述题范文)

军事理论整理 中国国防 1、国防是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目前,世界上的国防类型主要有扩张型、自卫型、联盟型和中立型四种,我国是自卫型国防。 2、国防法规是调整国防建设领域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我国的国防法规主要包括:《国防法》、《兵役法》、《国防教育法》等。 3、学生军训的意义:(1)是公民履行兵役义务的一种形式;(2)是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战略举措; (3)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 4、武装力量是国家或政治集团所拥有的各种武装组织的统称。一般以军队为主体,由军队和其他正规的、非正规的武装组织结合组成。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武装力量,是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部队和预备役部队、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民兵组成。 5、我国三位一体的战略核力量包括:第二炮兵、空军战略轰炸机部队和海军潜地战略导弹部队。 6、陆军是我军的重要力量,其主要任务是什么? (1)抗敌军事入侵;(2)在一定地区和方向上打赢局部战争;(3)维护国家和平统一和社会稳定。 7、海军是以舰艇部队为主体,主要在海洋遂行作战任务的军种,我国海军的使命是什么?(1)防御外敌海上入侵;(2)收复敌占岛屿;(3)保卫我国领海主权;(4)维护祖国 统一和海洋权益。 1.军训的意义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查也。”古往今来,国防教育都被各国置于极为关键的位置上,理所当然,高等院校的国防教育和培养大学生的国防意识也就显得尤为重要。在高等院校中普及国防教育有许多具体工作要做,其中军训就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兵役法》规定:“高等院校的学生在就学期间,必须接受基本军事训练。”这既是国家法律赋予在校学生的一项保卫祖国的光荣使命,又是履行兵役义务的一种形式。 大学生通过军训,不仅能够树立牢固的国防观念,而且可以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和报效祖国的理想信念,同时也学到了军事知识,掌握了一定的军事技能,加深了对人民军队的理解,为国家战时兵员动员打下了坚实基础。因此大学生参加军训是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重要战略举措。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大学生是国家兴旺发达的希望所在,军训是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培养既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又有真才实学;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有勇于开拓的进取精神;既有良好的道德风尚,又有健康体魄和勤劳朴实工作态度的优秀人才,是我国新时期赋予教育战线的根本任务,也是国家强盛,民族发达的战略目标。学生通过军训,不仅可以磨炼意志,增强斗志,培养组织纪律性,树立修身立人的标准;同时,也丰富了头脑,拓宽了知识,增强了体魄,促进了专业学习。所以说,学生参加军事训练,是实现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造就国家经济和国防现代化建设优秀人才的重要途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对青年学生要“加强民族团结教育,规范国防教育,提高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继续搞好军训工作并使之制度化。”军训作为高等院校国防教育的主要内容,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 2.论述大学生树立国防意识的重要意义 国防意识是一个国家的公民抵御外侮、捍卫祖国的独立和主权、维护国家的尊严和安全的主观认识。 毛泽东主席曾说:“一二.九运动是抗战动员的运动,是准备思想和干部的运动,是动员全民组的运动,有着重大历史意义。”在七十年后的今天,重复那段熟悉的历史同时,我们不应该忘记现在,特别是当代大学生在未来的作用。谁也不知道下一场“抗战”将在何时打响......

病理学》试题及答案(本)

《病理学》2012年秋季期末考试试卷(本科)班级学号姓名分数 1.血管壁玻璃样变性常见于() A.大静脉 B.大动脉 C.小静脉 D.毛细血管 E.细动脉 2.坏疽与其他类型坏死最重要的区别是() A.组织轮廓是否保存 B.坏死范围大小 C.坏死边界是否清楚 D.发生部位不同 E.有无腐败菌感染 3.骨化性肌炎时的骨组织形成属于() A.化生 B.钙化 C.改建 D.再生 E.增生 4.下列没有实质细胞脂肪变性的是() A.糖衣脾 B.脂肪肝 C.虎斑心 D.槟榔肝 E.酒精肝 5.再生能力强,经常更新的细胞是() A.造血细胞 B.肝细胞 C.成纤维细胞 D.平滑肌细胞 E.心肌细胞 6.肉芽组织和肉芽肿光镜下的区别在于() A.局部是否有淋巴细胞浸润 B.病灶内是否有巨噬细胞浸润 C.局部是否有巨噬细胞构成的结节状病灶 D.是否含有毛细血管 E.病灶内是否有纤维细胞 7.菌痢病变主要累及() A.回肠下段 B.乙状结肠和直肠 C.空肠和回肠 D.十二直肠 E.横结肠 8.引起肺褐色硬化的疾病是() A.肺动脉栓塞 B.二尖瓣狭窄 C.大叶性肺炎 D.肺动脉狭窄 E. 三尖瓣狭窄 9.混合血栓通常见于() A.静脉血栓尾部 B.毛细血管内 C.心瓣膜闭锁缘 D.动脉血栓头部 E.静脉血栓体部 10.肾梗死区的坏死多为() A.液化性坏死 B.凝固性坏死 C.纤维素样坏死 D.坏疽 E.干酪样坏死 11.绒毛心是() A.假膜性炎 B.化脓性炎 C.变质性炎 D.纤维素性炎 E.出血性炎 12.具有吞噬作用的炎症细胞主要是() A.中性粒细胞 B.巨噬细胞、淋巴细胞 C.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 D.巨噬细胞、嗜酸性细胞 E.巨噬细胞、嗜碱性细胞 13.白细胞游出血管后,主动向某些化学刺激物所在部位作单一定向的移动,称为() A.吞噬作用 B.趋化作用 C.吸附作用 D.阿米巴样运动作用 E.细胞渗出 14.蜂窝织炎是指() A.深部组织的弥漫性化脓性炎症 B.蜂窝组织的化脓性炎症 C.蜂窝组织的弥漫性化脓性炎症 D.疏松组织的弥漫性化脓性炎症 E.疏松组织的局灶性化脓性炎症 15.下列疾病没有炎性肉芽肿形成的是() A.风湿病 B.伤寒 C.细菌性痢疾 D.结核病 E.梅毒 16.确定良恶性肿瘤的主要依据是() A.肿瘤的大小 B.肿瘤的数目 C.肿瘤的异型性 D.肿瘤的形状 E.肿瘤的生长部位 17.下列哪种病变不是肿瘤()

大学现代军事理论期末考试试题与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1.预备役:指国家平时以退役军人、民兵为基础、现役军人为骨干组建起来的战时能够迅速转化为现役部队的武装力量。2.军事格局:指活跃于世界军事舞台的国家或集团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结构态势。3.军事思想:是关于战争、军队和国防基本问题的理性认识,是人们长期从事军事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4.领土:是位于国家主权支配下的地球表面的特定部分以及其底土和上空。5.高技术战争:指大量运用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生物技术、航天技术海洋技术等当代高、新技术水平的常规武器装备,并采取相应作战方法进行的战争。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BBDBD CABCC 1.国防按性质和建设目标可以分为扩张型国防,中立型国防,()和自卫型国防。A、民主型国防B、联盟型国防C、和平型国防D、进攻型国防 2.保卫国家安全,维护国家权益,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是国防的()。A、基本原则B、根本目的C、大政方针D、基本要求 3.国防的基本功能有威慑功能,()和增值功能。A、防御功能B、进攻功能C、和平功能D、实战功能4.侵占我国南海岛礁最多的国家是()。A、越南B、菲律宾C、马来西亚D、泰国 5.()公开提出“两国论”,妄想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A、陈水扁B、连战C、宋楚瑜D、李登辉6.中国拥有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疆土,按《联合国海洋法》的规定,还拥有()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A、200 B、

250 C、300 D、350 7.世界上第一个实现载人太空飞行的国家是()。A、俄罗斯(前苏联)B、中国C、美国D、法国8.现代战争已经发展为“五维空间”的角逐。“五维”是指()。A、东南西北中B、海陆空天电C、上下左右中D、XYZtV 9.美国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由()颗卫星组成。A、2 B、6 C、24 D、32 10.以()的利用为中心的电子战手段,已成为贯穿于战争全过程并覆盖整个战场并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A、火力B、人才C、信息D、高技术武器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1.高技术战争特点有哪些?(1)战争中使用大量高技术武器装备的信息化战争。(2)作战时间短、危害时间长。(3)城市局部遭袭,但居民受到的危害却很广泛。2.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有哪些?(1)无产阶级的战争观和方法论(2)人民战争思想(3)人民军队思想(4)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3.中国国防的主要任务有哪些?(1)巩固国防,防备和抵抗侵略。(2)制止分裂,实现祖国完全统一。(3)制止武装颠覆,维护社会稳定。(4)加强国防建设,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5)维护世界和平,反对侵略扩张。4.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地位和作用有哪些?(1)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为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丰富和发展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2)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是新时期我军军事理论的集中体现(3)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是新时期我军建设强大的思想武器。5.国防教育的作用有哪些?(1)国防

病理学期终考试试题

期终考试试题1 一、选择题(共15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 1.最易发生“褐色萎缩”的两种器官是: A.肺、脑 B.肺、肝 C.心、肺 D.心、肝 E.心、脑 2.下述肿瘤中属于恶性肿瘤的是: A.纤维组织细胞瘤 B.皮肤乳头状瘤 C.黑色素瘤 D.囊性畸胎瘤 E.卵巢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瘤 3.风湿性心内膜炎最常累及的心瓣膜是: A.二尖瓣B.主动脉瓣C.二尖瓣与主动脉瓣联合 D.三尖瓣E.肺动脉瓣 4.急性重型肝炎肝细胞变质性改变的主要表现是: A.胞浆疏松化和气球样变 B.嗜酸性变和嗜酸性坏死 C.点状坏死 D.溶解性、大片状坏死 E.碎片状坏死和桥接坏死 5.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典型病变是: A.纤维素性炎症 B.浆液-纤维素性炎症 C.化脓性炎症 D.浆液性炎症 E.出血性炎症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6.大叶性肺炎的特点是: A.多发生于青壮年 B.起病急,寒战高热、咳铁锈色痰 C.病变累及整个肺段或肺大叶 D.肺泡内以弥漫性纤维素性炎症为主 E.很少累及胸膜 7.伤寒病常见的肠道并发症是: A.肠穿孔 B.肠狭窄 C.肠出血 D.肠息肉 E.肠癌 8.下述病变中有哪几种改变是在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中经常见到的: A.同侧和对侧肺内见支气管播散性病变 B.同侧和对侧肺内见粟粒性结核结节 C.肺上部见厚壁空洞 D.肺门淋巴结明显肿大,见干酪样坏死 E.空洞所在肺部的胸膜增厚 9.下述器官组织中可发生原发性鳞状细胞癌的是: A.口腔 B.鼻咽 C.食道 D.胃 E.肝 10.肾病综合征主要包括: A.非选择性蛋白尿B.低蛋白血症C.水肿 D.高血压症E.高脂血症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40分) 1.贫血性梗死 2.蜂窝织炎 3.癌前病变 4.动脉瘤 5.肉瘤 6. apoptosis 7. tuberculosis 8. nephtrotic syndrome 三、综合题(共45分) (一)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本题只要求重点、简要、提纲式回答,不要求解释)1.什么是化生?举出三种常见的化生病变。

2012-2013年必修一数学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2012学年高一数学期末复习(必修一)4 一、选择题:本大题10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全集I ={0,1,2,3,4},集合{1,2,3}M =,{0,3,4}N =,则() I M N 等于 ( ) A.{0,4} B.{3,4} C.{1,2} D. ? 2、设集合2{650}M x x x =-+=,2{50}N x x x =-=,则M N 等于( ) A.{0} B.{0,5} C.{0,1,5} D.{0,-1,-5} 3、计算:9823log log ?=( ) A 12 B 10 C 8 D 6 4、函数2(01)x y a a a =+>≠且图象一定过点 ( ) A (0,1) B (0,3) C (1,0) D (3,0) 5、“龟兔赛跑”讲述了这样的故事:领先的兔子看着慢慢爬行的乌龟,骄傲起来,睡了一觉,当它醒来时,发现乌龟快到终点了,于是急忙追赶,但为时已晚,乌龟还是先到达了终点…用S 1、S 2分别表示乌龟和兔子所行的路程,t 为时间,则与故事情节相吻合是 ( ) 6、函数12 log y x =的定义域是( ) A {x |x >0} B {x |x ≥1} C {x |x ≤1} D {x |0<x ≤1} 7、把函数x 1y -=的图象向左平移1个单位,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后,所得函数的解析式应为 ( ) A 1x 3x 2y --= B 1x 1x 2y ---= C 1x 1x 2y ++= D 1 x 3x 2y ++-= 8、设x x e 1e )x (g 1x 1x lg )x (f +=-+=,,则 ( ) A f(x)与g(x)都是奇函数 B f(x)是奇函数,g(x)是偶函数 C f(x)与g(x)都是偶函数 D f(x)是偶函数,g(x)是奇函数

2019年大学《军事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

大学《军事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现代国防的类型,按照性质可分为扩张型和自卫型,按照形式可分为联盟型和中立型。 2、学校国防教育是国民国防教育的基础,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对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的国防教育提出了不同层次的要求。 3、国家机构包括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和军队,警察,监狱等专门机构,这是实现国家职能的实体。 4、中国人民解放军由现役部队和预备役组成,现役部队由陆军,海军,空军,战略导弹部队(第二炮兵),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部队和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澳门部队组成。 5、著名的兵书有《孙子》《吴子》《六韬》《司马法》《黄石公三略》《尉缭子》和《李卫公问对》等,被称为武学必读的武经七书。 6、《孙子兵法》被推崇为“兵学圣典”“东方兵学的鼻祖”“武经的冠冕”,在世界军事历史上占有突出的地位。 7、“军事是政治关系的延续”这一名言出自《战争论》。 8、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从战略角度,从全局上对军队的现代化建设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包括战争与和平理论,武器装备发展理论,人才培养理论,科技强军理论,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等等。 9、胡锦涛提出坚持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 10、不同时期的战略有不同的内容和特点,决定因素主要有战略思想,战略环境,军事力量。

11、战略特点主要表现为全局性,对抗性,谋略性,相对稳定性。 12、研究国内的战略环境应重点把握地理环境,政治环境,综合国力三方面的情况。 13、一般把国际战略格局区分为四种基本类型:单极格局,两级格局,多级格局,多远交叉格局。 14、我国拥有960万平方千米的陆地疆土,拥有300万平方千米的海洋国土。 15、目前我国地缘方向上表现为“北稳,南和,东紧,西动”的不同态势。 16、新的国家安全观是“互信,互利,平等,合作”的安全观。 17、精确制导武器是指直接命中概率超过50%的制导武器。 18、实现信息化建设目标,最关键的就是要实现军事人才的跨越式发展。 19我国的预备役部队是现役常备军直接的后援力量,是国防建设和武装力量建设的重要力量。 20、2006年2月5日,中国政府代表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阐述了中国安全政策。中国的安全政策有三个目标,一是保持中国自身的稳定与发展,二是维护周边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三是促进国际安全对话与合作。 二、简答题 1.请简要阐述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的规定,公民享有的国防权利和义务。 1)履行兵役的义务 2)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的义务 3)保护国防设施的义务

中职病理学期末考试试题

2011级护理班病理学试题 一、选择题 1、钠水潴留的主要机制是 A毛细血管内压升高 B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 C肾小球滤过分数增高 D球-管失平衡 E肾小球滤过障碍2、引起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的主要因素是 A血浆球蛋白减少 B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下降 C血钠含量降低 D血钾浓度降低 E血浆清蛋白减少3、丝虫病导致下肢象皮肿的主要原因 A毛细血管内压升高 B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 C毛细血管通透性升高 D淋巴回流受阻 E蛋白质丢失过多4、最易发生心性水肿的心脏疾病 A冠心病 B高血压性心脏病 C肺心病 D心肌炎 E二尖瓣狭窄 5、急性肾小球肾炎发生水肿的主要原因 A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 B毛细血管通透性下降 C滤过分数增高 D肾小球滤过率下降 E醛固酮分泌增加6、肾病综合征发生水肿的主要原因 A肾小球滤过率下降 B肾小管重吸收增加 C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 D淋巴回流受阻 E醛固酮分泌增加7、判断机体是否有水肿较理想的方法是 A是否有凹陷性水肿 B检查肾功能 C活体组织病理检查 D肉眼观察 E测量体重 8、下列有关发热概念的叙述中哪项是正确的 A体温超过正常值0.5 0C B产热过程超过散热 C体温超过正常值1.00C D由体温调定点上移而引起体温升高 E由体温调定点紊乱而引起体温升高 9、下列哪种情况的体温升高属于发热 A中暑 B剧烈运动后体温升高 C妇女妊娠期体温升高 D流感导致体温升高 E甲亢病人体温升高 10、发热最常见的病因是 A变态反应 B病原微生物 C恶性肿瘤 D大手术后 E类固醇代谢产物 11、输液反应出现发热大多是由于什么原因造成的 A变态反应 B外霉素污染 C内霉素污染 D真菌污染 E药物的毒性反应 12、高热骤退导致病人虚脱的主要原因是 A心肌损伤 B血压突然升高 C肾功能衰竭 D外周循环衰竭 E中枢调节功能紊乱 13、某患者持续发热3天,经酒精擦浴和注射安乃近后出现大汗淋漓,此时在护理上尤应注意什么? A防止酸中毒,检查pH B防止虚脱,监护血压变化 C防止热惊厥,采取安全护理措施 D防止负氮平衡E防止消化功能紊乱,饮食调养 14、某患者女性,16岁,发热一周,发热前两周又感冒病史。住院后测量体温:早晨38.00C,下午39.50C,睡前38.90C。请问该患者属于何种热型?

2012年九年级上册物理化学期末复习题(含答案)

2012年九年级上册物理化学期末复习题(含答案) 大丰市第一共同体2012秋学期质量调研九年级综合Ⅰ 调研练习 物理部分(100分) 注意事项:1.请将答案填在答题卷的指定位置。 2.计算题请写出必要的公式、过程和单位。本卷g=10N/kg。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2分,共24分。) 1.下列简单机械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2.如图所示的几种情景中,人做功的是 3.如图所示,杠杆已经平衡,下列仍能使杠杆平衡的做法是: A.左右各减一钩码 B.左减二、右减一个钩码 C.左右各向外移动一格 D.左右各向内移动一格 4. 某同学通过仔细观察发现生活中有很多简单机械,如:手钳、剪刀、镊子、扳手、钥匙等等.当把钥匙插入锁孔开锁时,锁芯随之转动,钥匙就相当于 A.杠杆 B. 轮轴 C.滑轮 D.斜面 5.如图所示,是研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下列关于这个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球的动能大小是从球被放的高度看出来的 B.相同质量的球滚到水平面上时获得的动能相同 C.不同质量的球滚到水平面上时获得的速度相同D.球从斜面滚到水平面上时重力势能转化动能 6.一中学生骑自行车下坡时,不蹬脚踏板恰好匀速向下运动。在此过程中,他的动能、势能和机械能的变化情况是 A.动能不变,势能减小,机械能减小B.动能增大,势能减小,机械能不变 C.动能减小,势能减小,机械能减小 D.动能不变,势能减小,机械能不变 7. 下列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物体温度升高,可能吸收了热量B.物体放出热量时,温度不一定降低 C.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 D.物体内能增加时,温度一定升高 8. 如图,在A、B两个金属夹之间分别连入下列物质。闭合开关后,可以使小灯泡发光的是A. 玻璃棒 B.铅笔芯 C.橡胶棒 D.塑料尺子 9.如图所示,在探究串联电路中的电压关系时,小华同学用电压表测出ab 、bc、ac两端的电压分别为Uab=2V,Ubc=2V,Uac=4V,在表格中记录数据后,下一步应该做的是 A.整理器材,结束实验 B.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C.换用不同规格的小灯泡,再测出几组电压值 D.换用电压表的另一量

军事理论考试题库

《军事理论》试题库 绪论军事科学概论 一、单项选择 1、军事科学属于: A、自然科学 B、社会科学 C、人文科学 D、技术科学 2、战争作为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特殊社会现象,产生于: A、原始社会早期 B、原始社会末期 C、奴隶社会早期 D、奴隶社会中期 3、战争按社会政治的性质可分为() A、核战争和常规战争 B、持久战争和速决战争 C、为了人民利益的战争和反人民的战争 D、正规战争和游击战争 二、多项选择 1、在阶级社会里,战争是解决()的最高斗争形式 A、阶级矛盾 B、民族矛盾 C、国家矛盾 D、政治集团矛盾 2、大学生学习军事科学的意义主要有 A、这是法定的公民义务 B、有利于提高全民国防意识,振奋民族精神 C、有利于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 D、有利于培养“四有”新人 3、军事科学的主要功能有: A、为国家制定军事战略提供理论依据 B、为国家规划武装力量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C、为国家发展武器技术装备进行科学论证 D、为国家准备与实施战争提供理论依据 4、中国现代军事科学,包括()它们是军事科学完整体系的两大组成部分。 A、军事理论科学 B、军事思想 C、军事学术 D、军事技术科学 5、军事科学属于社会科学,因为: A、军事科学具有阶级性 B、军事科学具有时代性 C、军事科学具有民族特征 D、军事科学研究对象战争是特殊社会活动形态 6、战争按社会政治的性质可分为() A、世界战争和局部战争 B、进步的战争和反动的战争 C、正义的战争和非正义的战争 D、核战争和常规战争 三、名词解释 1、军事科学 2、军事思想 3、军事学术 四、判断并改错(对的打“ ”,错的打“ ”,并把错误之处改正过来。) 题目略

植物病理学试题和答案汇总

《植物病理学》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 1、症状:植物生病后表现出来的不正常的状态。 2、致病性:是指病原物对寄主植物的致病和破坏能力。 3、无隔菌丝:菌丝体有分枝、无隔膜、为单细胞。 4、无性繁殖:是否经过性器和性细胞的结合,直接从营养体上产生孢子。 5、游动孢子囊:菌丝顶端形成囊状结构,其内产生游动孢子。 6、分生孢子:菌丝分化具有一定形状的分生孢子梗,其顶端形成外生的孢子。 7、子囊果:着生子囊和子囊孢子的结构体。 8、质粒:在有些细菌中,独立于核质之外呈环状结构的遗传因子。 9、多分体病毒:病毒内几种大小或形状不同的粒体所组成,只有当这几种粒体同时存在时才能表现该病毒的全部性状。 10、全寄生性种子植物:无叶片或叶片退化或鳞生化,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它们完全依靠从寄主植物上吸取营养。 1、病征:植物感病后,由病原物在病部构成的特征。 2、寄生性:指一种生物依附于其他生物而生存的能力。 3、菌核:由菌丝紧密交织而成的一种较坚硬的颗粒装物。 4、有性生殖:是通过性细胞或性器官结合而进行的一种繁殖方式。 5、卵孢子:由两个异型配子囊(藏卵器和雄器)结合而形成的有性孢子。 6、转主寄生:病原菌需要寄生两种不同植物上,才能完成其生活史的现象。 7、荚膜:细菌细胞外比较厚而稳定的粘质层。 8、交互保护作用:先侵染植物的病毒可以保护植物不受另一种病毒的侵染。 9、稀释限点:把病株组织的榨取液稀释,超过一定限度时便失去侵染力,这稀释限度即为稀释限点。 10、卫星病毒:有些RAN 病毒伴随有低分子量的小粒体病毒,这种小粒体病毒称卫星病毒。 1、专性寄生物:只能从活体的寄主细胞或组织中吸取营养而生存,寄主细胞亡便终止寄生关系。 2、初生菌丝:由担孢子萌发形成的单核菌丝。 3、厚垣孢子:菌丝顶端或中间个别细胞膨大,原生质浓缩,细胞壁加厚形成休眠孢子。 4、准性生殖:菌丝形成异核体,通过核配,有丝分裂、染色体交换,最后形单倍体细胞核的过程。 5、同宗结合:单个菌株自行交配完成有性生殖。 6、分生孢子器:球形或瓶形有孔口的容器,其内着生分生孢子。 7、极鞭:着生在细菌菌体一端或两端的鞭毛。 8、持久性病毒:病毒在昆虫体内转移时间长,并能进行增殖,然后才能传毒。 9、卫星RNA:有些RNA 病毒伴随小分子星的RAN,它与辅助病毒RAN 无同源性单独不能侵染,要依赖辅助病毒才能侵染和增殖。这些小分子量RAN 即为卫星RAN。 10、系统侵染:病原物侵入植株后沿生长点或维管束蔓延至主株的侵染方式。 1、非侵染性病害:由不适宜的环境因素引起的植物病害,这类病害不能传染。 2、子实体:真菌具有一定形状并着生孢子的结构体。 3、接合孢子:由两个同型配子囊结合而成的一种厚壁有性孢子。 4、吸器:菌丝在寄生细胞内长出侧枝形成球状、丝状、指状等形状用以吸收养

2017年军事理论考试题试题库资料

2017军事理论期末考试题库 一、选择题 1. 真正意义上的战略格局出现于()。 A.16世纪 B.17世纪 C.18世纪 D.19世纪 参考答案:C 2. 主张“任何涉及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问题,必须由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共同决定”的领导人是: A.叶剑英 B.邓小平 C.江泽民 D.胡锦涛 参考答案:D 3. 早日实现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通过()实现祖国统一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央政府的一贯主张。 A.和谈 B.协商 C.联邦 D.和谈,但不放弃战争 参考答案:A 4. 地面侦察监视是一种()的侦察监视方式。 A.高级 B.传统 C.常见 D.低级 参考答案:B 5. 毛泽东所说的"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就是()的通俗解释。 A.游击战 B.运动战 C.阵地战 D.歼灭战 参考答案:A 6. 国防的性质是由国家的()所决定。 A.性质 B.宗旨

C.结构 D.条件 参考答案:A 7. ()是军队最重要的战略资源。 A.武装装备 B.优良传统 C.军事人才 D.战斗精神 参考答案:C 8. ()领域始终是社会生活中对科学技术的最新成就利用得最快最多的一个领域。 A.教育 B.通信 C.经济 D.军事 参考答案:D 9. 高技术对现代作战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五化”,即: A.武器自动化、机动远程化、反应高速化、防护综合化、控制智能化 B.侦察立体化、机动快速化、打击精确化、控制智能化、指挥网络化 C.侦察立体化、打击精确化、反应高速化、防护综合化、控制智能化 D.侦察适时化、打击隐身化、反应快速化、防护综合化、控制智能化 参考答案:C 10. 一个国家采取什么样的军事战略,受多种因素制约,其中决定因素是()。 A.经济实力 B.政治实力 C.军事实力 D.民心向背 参考答案:A 11. ()是战争的物质基础。 A.武器装备 B.人 C.科学技术 D.资金 参考答案:A 12. 构成威胁的客观要素是()。 A.实力 B.企图 C.环境 D.时机、方式

最新病理学考试填空题整理 试题库

病理(临)填空 一、填空 1、常见的病理性萎缩包括营养不良性萎缩、压迫 性萎缩、失用性萎缩、去神经性萎缩内分泌性萎缩。 2细胞坏死组织学上的主要标志是核的变化,光镜下表现为核固缩、核碎裂、核溶解。 3、坏死的结局包括溶解吸收分离排出、机化与包 裹、钙化。 4、属于永久性细胞的有神经细胞、心肌细胞、骨 骼肌细胞。 5、常见的病理性色素沉着有含铁血黄素、脂褐素、 黑色素_。 6、细胞、组织的适应在形态上表现为萎缩肥大、 增生、化生。 7、骨折愈合的过程依次分为血肿形成、纤维性骨 痂形成、骨性骨痂形成、骨痂改建或再塑四个8、器官和组织由于静脉回流受阻,血液淤积于小 静脉和毛细血管内而发生的充血称淤血 9、血液自心脏和血管内逸出称出血。 10、动脉性充血时,光镜下可见小动脉和出血扩 张充血 11、引起淤血的原因除了静脉外压、静脉内塞外, 还有心力衰竭。

12、最常见的栓塞是血栓栓塞。 13、最常见的栓子是_血栓_。 14、门静脉系统的栓子常栓塞到肝。 15、白色血栓主要由_血小板组成。 16、肉芽组织取代血栓的过程称血栓机化。 17、透明血栓主要成分是纤维蛋白。 18、静脉系统及右心的栓子常栓塞到肺。 19、淤血时漏出液潴留在组织内引起淤血性水 肿,潴留在浆膜腔引起浆膜腔积液。 20、血栓形成的条件是心血管内膜的损伤、血流 21、主要由纤维蛋白构成的血栓称透明血栓,主 要由粘集的血小板构成的血栓称白色血栓, 血栓呈灰白色和红褐色交替的层状结构称为 混合血栓。 22、羊水栓塞除引起肺循环的机械羊水栓塞除引 起肺循环的机戒性阻塞外,还可引起过敏反 应和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 23、梗死可分为贫血性梗死和出血性梗死,前 者常见于脾、肾脏、心脏等器官,而后者 常见于肠、肺等器官。 24、当失血量较快超过循环血量的20%—25% 时,可发生失血性休克。迅速进入静脉的空 气量超过100ml时,可致循环中断而猝 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