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智能恒温控制系统设计精选文档

智能恒温控制系统设计精选文档

智能恒温控制系统设计精选文档
智能恒温控制系统设计精选文档

智能恒温控制系统设计

精选文档

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

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智能恒温控制系统设计

院系:电子信息系

专业:应用电子技术

学号:07

学生姓名:方久磊

指导教师:路红娟

职称:高级工程师

2016年 04 月 25 日

目录

摘要------------------------------------------------------------------------------------------------------3

前言------------------------------------------------------------------------------------------------------4

4

摘要

本课题设计是一个以AT89C51单片机为主控制模块,从而实现了根据温度设定,自动调节相应的温度,这个设计中包括了感应模块、加热制冷装置、单片机模块、存储模块、驱动模块、时钟模块和键盘输入模块,显示模块共同组成。本课题侧重于时钟模块、输入模块和存储模块进行方案论证,该系统电路结构简单、温控效果好、操作方便、智能化程度高。

关键词:AT89C51单片机 DS1302时钟模块 FM24C256 存储器

前言

智能恒温控制系统已在很多生产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目前,国外温度控制系统及仪表正朝着高精度智能化、小型化等方面快速发展。而在国内随着嵌入式系统开发技术的快速发展,作为高新技术之一的单片机以其体积小、价格低、可靠性高、适用范围大以及本身的指令系统等诸多优势,在各个领域、各个行业都得到了广泛应用。传统的恒温控制器多由继电器组成,但是继电器的触点的使用寿命有限、故障率偏高,稳定性差、无法满足现代的温度控制要求。而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嵌入式微型计算机在工业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将嵌入式系统应用在温度控制系统中。使得智能恒温控制变得更小型,更智能化。在温度控制系统在工业生产环节中,存在惯性大、滞后大、非线性、温度变化缓慢等的不利因素,使得控制性能难以提高,有些工艺过程其温度控制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产品的质量;由于环境的不同恒温控制系统无法改变,无法做到随环境的变化而改变内部恒定的温度值。因而设计一种较为理想的温度控制系统是非常有价值的。

本文叙述了使用AT89C51型单片机实行对温度控制的设计过程。本设计由键盘电路输入设定温度和温度传感器采集的当前温度进行比较,通过设计电路实现温度的升高和降低从而实现智能恒温控制的目的。

1 系统设计

系统框图

图1 系统框图

系统说明

本系统由温度感应模块、电源模块、单片机主控模块、液晶显示模块、输入模块、时钟模块、存储模块、加热/制冷装置、驱动电路等组成。

系统各部分作用

(1)感应模块

当感应模块感应到到外界环境温度时,通过温度传感器感应被测温度,温度传感器可以将被测温度的数据做出相应的处理,把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并将数字信号传输给单片机处理。

电源模块

整流、滤波、稳压组成了整个电路。整流电路将220V的交流电压转变成脉动直流电压即为正路电路中所需的电压,再把脉动直流电压转变成较小的脉动直流电压,通过集成稳压器得到电路所需的直流电压。

液晶显示模块

显示模块在本次设计中主要承担显示数据参数的作用,用电压的高低控制光的通过量,从而把电信号转换成光像。它可以实时地将测量电路测得的数据经过微处理器处理后直观的显示出来

输入模块

采用4*4键盘输入,每个按键相当于一个开关,输入到单片机中,单片机进行数据处理,主要是利用行列扫描,来检测是否有那个键被按下本系统中,输入模块采用4*4阵势设计,共十六个按键。设计内容为数字键0~9、温度上调按钮、温度下调按钮、停止按钮、清零按钮、复位按钮。

时钟模块

使用DS1302时钟芯片实时时钟可提供秒、分、时、日、星期、月和年,一个月小于31天时可以自动调整,且具有闰年补偿功能。

存储模块

使用FM24C256存储芯片进行存储,当地址信息被发送后,主机和

FM24C256之间的数据传送就会开始,对于读操作,FM24C256将把8位数据放在总线上,然后等待主机的应答,如果主机答应,FM24C256将开始传送下一个连续字节。由时钟芯片的时钟脉冲控制的模块,将设定好的数据存储起来,再在一定的需求之后,将数据读出。

(7)单片机主控模块

当被测信号经过整形放大输入到单片机,单片机主要将输入的被测信号进行处理,完成对存储数据的读取,对检测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并根据相应的数据关系把数据信号输送到显示电路中显示实时时间和温度。

(8)驱动模块

驱动电路主要是将单片机输出的脉冲进行功率放大,送入加热制冷驱动电路时,光电耦合器对来自单片机信号做出处理使单片机信号能够被H桥电路所执行,当信号指示加热时,半导体加热制冷片加热;反之,半导体加热制冷片制冷。

系统原理说明

如图1所示,首先由感应模块感应到外界环境的温度,作用到单片机上,将环境的温度信号与输入模块设置的环境温度参数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单片机发出相应的控制指令,通过驱动电路进行加热或者制冷。将结果通过存储器存储,并在液晶显示器上显示当时的温度与时间参数。

2 单元电路设计

方案论证

时钟模块

方案一:由PCF8563芯片构成的时钟模块

图2 PCF8563芯片构成的时钟模块

如上图所示,该电路由PCF8563芯片构成的时钟模块,PCF8563内部有16个可寻址的8位并行寄存器,前两个寄存器用作控制寄存器和状态寄存器,

02H~08H用于时钟计数器(秒到年计数器),09H~0CH用于报警寄存器(定义报警条件),0DH用于控制CLKOUT管脚的输出频率,0EH和0FH分别用作定时器控制寄存器和定时器寄存器。秒、分钟、小时、日、月、年、分钟报警、小时报警、日报警寄存器的编码格式为BCD码,星期和星期报警寄存器不以BCD格式编码。PCF8563采用的是串行I2C总线接口,通过两条线SDA和SCL在不同的芯片和模块间传递信息。SDA为串行数据线,SCL为串行时钟线,两条线都必须用上拉电阻与正电源相连。数据只在总线不忙时才可传送。

方案二:由DS1302构成的时钟模块

图3 DS1302芯片构成的时钟模块

如上图所示,该电路图是由DS1302构成的时钟模块,DS1302的通讯端由3个接口线组成,分别为RST,SCLK,I/O,其中RST从低电平变成高电平启动一次数据传输过程,SCLK是时钟线,I/O是数据线。数据在时钟(SCLK)的上升沿串行输入,前8位指定访问地址,命令字装入移位寄存器后,在之后的时钟周期,读操作时输出数据,写操作时输出数据。时钟脉冲的个数在单字节方式下为8+8(8位地址+8位数据),在多字节方式下为8加最多可达248的数据。

实时时钟/日历电路提供秒、分、时、日、日期、月、年的信息,每月的天数和闰月的天数可自动调整,时钟操作可通过AM/PM指示决定采用24或12小时格式DS1302与单片机之间能简单地采用同步串行的方式进行通信,仅需用到三个口线:(1)RES复位(2)I/O数据线,(3)SCLK串行时钟/RAM的读写数据以一个字节或多达31个字节的字符组方式通信。DS1302工作时功耗很低,保持数据和时钟信息时功率小于1mW。

方案三:由DS12C887构成的时钟模块

图4 DS12C887芯片构成的时钟模块

如上图所示,该电路主要由DS12C887与电容组成的时钟模块。DS12887采用8位地址/数据复用的总线方式,具有一个锁存引脚,通过读、写、锁存信号实现其内部数据的输入输出,控制内部的控制寄存器、读取内部的时间信息寄存器。DS12887的各种寄存器在其内部空间都有相应的固定地址,因此,单片机通过正确的寻址和寄存器操作就可以获取需要的时间信息。

在使用DS12887时,首先要初始化,主要是打开晶振、对控制寄存器A、B 写入控制字以及对日历、时钟各寄存器写入初始值。除校时外,上电时不用再次初始化。第一次初始化时,应禁止操作DS12887内部更新周期,即先将寄存器B的SET位置“1”,然后初始化时标寄存器(00H~09H)和状态寄存器A,再通过读寄存器C清除中断标志,读寄存器D将VRT位置“1”,最后将寄存器B的SET位清零,DS12887开始计时。

设置日历时钟,必须保证时钟芯片DS12887处于设置状态,即SET=1,然后向DS12887的专用寄存器写入时间信息,写入完毕后,DS12887恢复正常数据更新状态,即SET=0。在读取日历时钟芯片DS12887的时钟信息时,必须保证UIP=0,然后读取存储其内部寄存器的时钟信息。

由以上三个论证方案比较得出,三种不同芯片构成的时钟模块在原理、方法,功耗等这些方面相比,由DS1302芯片构成的时钟模块不管硬件电路结构还是运行程序都要简洁得多,功耗也低,而且利用DS1302时钟芯片独立于单片机来计时,在提高计时进度的同时也提高了整个系统的抗干扰能力。所以我选择方案二的DS1302时钟模块。

存储模块

方案一:由FM24C256构成的存储模块

图5 FM24C256芯片构成的存储模块

由上图可知,该电路由FM24C256芯片构成的存储模块,当地址信息被发送后,主机和FM24C256之间的数据传送就会开始,对于读操作,FM24C256将把8位数据放在总线上,然后等待主机的应答,如果主机答应,FM24C256将开始传送下一个连续字节。如果主机没有答应,FM24C256将结束当前的读操作。对于写操作,FM24C256接受主机发送的8位数据后,给出应答。所有数据都以高位在前方式传送。

方案二:由6264构成的外接存储模块

图6 6264芯片构成的外接存储模块

由上图可知,该电路由6264存储芯片构成的存储模块,由于单片机内只有低于128byte数据寄存器可供用户使用,且指令本身也占据了一些字节空间,而每一个汉字符就占据了32kb的空间,因此,当显示字符较多时使用片内寄存器作为接受来自PC机的数据的数据缓冲区是不可取的方法。为了能够存储和显

示更多的字符,我们外接了6264作为片外数据储存器,空间大小为8KB,能容纳260多个字符(一个字符占用32byte),同时采用movx dptr类指令作为寻址指针。

方案三:由AT24C1024构成的存储模块

图7 AT24C1024芯片构成的存储模块

由上图可知,该电路由AT24C1024芯片构成的存储模块,该移动式固态存储器是用在水文观测站的遥测终端机上作为雨量和水位数据的存储器。SDA引脚通常被外部设备拉高,SDA引脚仅在SCL低电平时可以改变。SCL在高电平期间,数据变化将引起启动和停止条件。

开始条件:在SCL为高时,SDA从高到底变化时产生启始条件,它必须先于任何其他命令;

停止条件:在SCL为高时,SDA从低至高变化时产生停止条件,读时序后,停止命令将放置在EEPROM的待机电源模式下。应答:所有的地址和数据都是以8位串行方式从EEPROM输入输出。

待机模式:AT24C1024具有低功耗待机模式,启用条件:1)上电2)接受到停止位以后和任何内部操作完成。

记忆恢复:在协议中断后,断电或系统复位后,任何2线部分可以按一下步骤重置:

(1)时钟高达9次;

(2)当SCL为高时,寻找SDA的每个周期的高电平。

(3)产生一个开始条件

由以上三个论证方案比较得出,FRAM(FM24C256)是一种新型存储器,最大特点是可以随总线速度无限次的擦写,而且功耗低,FRAM(FM24C256)性能优越于EEPROM,6264外接存储器。FM24C256的应用逐渐被推广和认可,尤其是大容量存储器,它的优良特性远高于同等容量的EEPROM,在电子式电能表行业

中,数据安全保存是最重要的。FM24C256在电能表中的使用,会提高电能表的数据安全存储特性。

输入模块

如图8所示,该电路是由按键和电阻构成的4*4输入模块,矩阵键盘又成为行列式键盘,它是用4条I/O线作为行线,4条I/O线作为列线组成的键盘,在行线和列线的每一个交叉点上,设置一个按键。这样键盘中按键的个数是4*4个。这种行列式键盘结构能够有效地提高单片机系统中I/O口的利用率。单片机与该电路连接时,使用4个端口作为输出口,接4条行扫描线;在本接受中,使用AT89C51单片机的~这8个端口作4*4键盘的扫描,~接行扫描线,~.接列扫描线。

图8 4*4输入模块电路图

键盘功能设置

图9 4*4矩阵键盘结构设计图

功能说明

按键作用按键作用

S0 按下按键,显示数字0 S1 按下按键,显示数字1

S2 按下按键,显示数字2 S3 按下按键,显示数字3

S4 按下按键,显示数字4 S5 按下按键,显示数字5

S6 按下按键,显示数字6 S7 按下按键,显示数字7

S8 按下按键,显示数字8 S9 按下按键,显示数字9

S10 开始按键S11 停止按键

S12 复位按键S13 Delete(删除按键)

S14 上移/下移按键S15 左移/右移按键

DS1302时钟芯片

(1)器件概述

DS1302是美国DALLAS公司推出的一种高性能、低功耗、带RAM的实时时钟电路,它可以对年、月、日、周日、时、分、秒进行计时,具有闰年补偿功能,工作电压为~。采用三线接口与CPU进行同步通信,并可采用突发方式一次传送多个字节的时钟信号或RAM数据。DS1302内部有一个31×8的用于临时性存放数据的RAM寄存器。DS1302是DS1202的升级产品,与DS1202兼容,但增加了主电源/后背电源双电源引脚,同时提供了对后背电源进行涓细电流充电的能力。

(2)内部结构及工作原理

图11 时钟模块内部结构

DS1302工作时为了对任何数据传送进行初始化,需要将复位脚(RST)置为高电平且将8位地址和命令信息装入移位寄存器。数据在时钟(SCLK)的上

升沿串行输入,前8位指定访问地址,命令字装入移位寄存器后,在之后的时钟周期,读操作时输出数据,写操作时输出数据。时钟脉冲的个数在单字节方式下为8+8(8位地址+8位数据),在多字节方式下为8加最多可达248的数据。

(3)外观与管脚说明

图12 外观实物图图13 芯片管脚图芯片管脚说明:

X1、X2:连接晶振管脚,为芯片提供定时脉冲。

GND:接地。

RST:芯片强制复位脚。

I/O:数据输入/输出引脚。

SCLK:串行时钟提供端,在上升沿实现数据读操作,在下降沿实现数据写操作。

VCC1、VCC2:双电源供电管脚。

FM24C256存储芯片

(1)概述

FM24C256是用先进的铁电技术制造的256K位的非易失性存储器。铁电随即存储器(FRAM)具有非易失性,并且可以向RAM一样快速读写,数据在掉电后可以保存10年,相对于EEPROM或其他非易失性存储器,FRAM具有系统可靠性更高,结构更简单等诸多优点。

(2)内部结构及工作原理

图14 存储模块内部结构

上图为FM24C256芯片构成的存储模块内部结构,它是由计数器、地址锁存器、4096*64 FRAM阵列、数据锁存器、串并转换器、控制逻辑构成的。当访问FM24C256时,用户可以用8位数据访问32768个地址单元。这些数据均为串行位移数据。这32768个地址遵循2线通讯协议,包括:从地址和扩展的16位地址。只有低15位用于访问存储器的地址解码。最高位必须设置为0以兼容今后的更高容量的器件。

存储器以2线总线的速度进行读或写。不像EEPROM,它没有必要由于写占据总线而插入准备状态。当写操作完成时一个新的数据传输就开始了。

(1)外观与管脚说明

图15 外观实物图图16 芯片管脚图

管脚名称类型描述

A0-A2 IN 地址2-0;这些管脚用于对二线制总线上的最多8个相同期间惊醒编址,三个管脚所对应的地址值必须与包含在器件地址值中的相应一致。三个地址管脚在器件内部已接下拉电阻。

WP IN 写保护;当WP为高电平时,整个内存被写保护;当WP为低电平时,写保护实效。所有地址空间都可以进行写操作。这个管脚已经被内部下拉。

图17 单元电路电路图

PLC课程设计-自动双层停车场控制系统设计

河海大学常州校区毕业设计(论文) 自动双层停车位PLC课程设计 年级专业________ 12级电气自动化___________ 学生姓名___________ 韩发亮________________ 指导教师___________ 朱丹清________________ 评阅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地点常州冶金技师学院__________

内容摘要 可编程序控制器(Programmable controlle)简称PLC,是近年来一种极为迅速,应用极为广泛的工业控制装置。它是一种专为工业环境应用而设计的数字运行的电子系统,它采用可编程程序的存储器,用来存储用户指令,通过数字或模拟的输入/输出完成确定的逻辑顺序、定时、记数、运算和一些确定的功能来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以及国家的经济型社会、节约型经济的政策、可持 续发展战略等,决定了立体停车设备的发展和立体停车设施问题。近年来由于汽车数量的快速增加,对停车场的需求必将日益提高,停车难的问题越来越突出,人们对停车的要求也越来越迫切。而对于快速发展的中国各个城市,停车难也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汽车数量的激增接踵而来。 关键词:pic;自动化;方便

前言 (1) 第1章课程内容及设计方案 (2) 1.1组成原理 (2) 第2章方案设计 (3) 2.1取车过程 (3) 2.2存车过程 (4) 2.3结构特点 (5) 2.4系统硬件设计 (5) 2.5外部硬件连接图 (6) 2.6操作面板设计 (7) 2.7控制线路图 (7) 2.8主电路图 (8) 第3章软件设计 (10) 3.1系统软件设计过程 (10) 3.1.1X10车盘的调试 (10) 3.1.2X11车盘的调试 (10) 3.1.3X12车盘的调试 (11) 3.1.4X13, X14车盘的调试 (11) 3.2梯形图 (11) 3.3语句表 (14) 第4章结束语 (17) 第5章谢辞 (18) 参考文献 (19)

智能家居控制系统课程设计报告

.. XXXXXXXXXXXXXX 嵌入式系统原理及应用实践 —智能家居控制系统(无操作系统) 学生姓名XXX 学号XXXXXXXXXX 所在学院XXXXXXXXXXX 专业名称XXXXXXXXXXX 班级XXXXXXXXXXXXXXXXX 指导教师XXXXXXXXXXXX 成绩 XXXXXXXXXXXXX 二○XX年XX月

综合实训任务书 学生姓名XXX 学生学号XXX 学生专业XXX 学生班级XXX 设计题目智能家居控制系统(无操作系统) 设计目的: 巩固AD转换模块的应用—光照采集 掌握PWM驱动蜂鸣器产生不同频率声音的方法 巩固SSI 模块控制数码管动态显示的方法 掌握定时器控制数码管实现动态扫描的思想 掌握DS18B20检测温度的程序设计方法 掌握一个完整项目的分析、规划、硬件设计、软件设计、报告撰写的流程方法。 具体任务: 1、编写(或改写)发光二极管、按键、继电器、定时器、数码管、ADC、PWM、温度传感器DS18B20等模块的初始化程序及基本操作程序。 2、为保证数码管显示的稳定性,使用定时器定时扫描各个数码管,可避免 处理器在执行其他程序时,数码管停止扫描而使得显示不正常。 3、通过ADC模块采集开发板上的光敏电阻(CH3),并在数码管低四位显示 采集的值,将光照强度分为 5 级,亮度最亮时开发板上的 4 颗LED全部熄灭, 亮度越来越低时,分别点亮 1 颗、2 颗、3 颗,完全黑暗时点亮 4 颗LED。 4、通过DS18B20检测环境温度,并在数码管高三位显示(两位整数、一位 小数),当环境温度低于设定的下限温度时,蜂鸣器报警,同时打开空调制热(继 电器);当环境温度高于上限温度时,蜂鸣器报警,同时打开空调制热(继电器)。 5、通过开发板上的三个按键KEY1、KEY2、KEY4(KEY3引脚与DS18B20共用,在此项目中不使用)设定上下限温度: KEY1按一次设定上限温度(同时数码管显示上限温度),按两次设定下限温 度(同时数码管显示下限温度),按三次,设定完成(同时数码管显示实时温度); KEY2按一次,上限或下限温度加1; KEY3—该引脚被DS18B20占用,不可使用!!! KEY4按一次,上限或下限温度减1。

基于PID的STM32恒温控制系统设计

成绩评定

基于PID的STM32恒温控制系统设计 摘要 研究基于STM32单片机和温湿度传感器的恒温智能控制系统。温度具有时变性、非线性和多变量耦合的特点。在温度控制过程中,温度的检测往往滞后于温度的调控,从而会引起温度控制系统的温度出现超调、温度振荡的现象。在设计中提出了基于增量式PID算法控制温度的模型,系统采用低功耗的STM32作为主控芯片、DHT11数字式温度传感器和半导体温度调节器。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有效地维持系统地恒温状态。通过将数字PID算法和STM32单片机结合使用,整个控制系统的溫度控制精度也提高了,不仅仅满足了对温度控制的要求,而且还可以应用到对其他变量的控制过程中。所以,在该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中,运用单片机STM32进行数字PID运算能充分发挥软件系统的灵活性,具有控制方便、简单和灵活性大等优点。 关键词:STM32,PID算法,恒温控制,DHT11

1绪论 温度控制系统具有滞后性,时变性和非线性的特点。无法建立精准的数学模型,因此使用常规的线性控制理论无法达到满意的控制效果。在嵌入式温度控制系统中的关键是温度的测量、温度的控制和温度的保持,温度是工业控制对象中主要的被控参数之一。因此,嵌入式要对温度的测量则是对温度进行有效及准确的测量,并且能够在工业生产中得广泛的应用,尤其在机械制造、电力工程化工生产、冶金工业等重要工业领域中,担负着重要的测量任务。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也被广泛应用于空调器、电加热器等各种室温测量及工业设备的温度测量。但温度是一个模拟量,需要采用适当的技术和元件,将模拟的温度量转化为数字量,才生使用计算机进行相应的处理。 2 设计方案 为了对于交流负载做到温度精确,升温采用控制双向可控硅导通角度进行升温控制。降温采用PWM电压控制,因为当前降温采用制冷片,风扇等降温手段,采用直流电压供电方式,选用PWM控制使降温更加精确。温度采集选用温度传感器DHT11,好处为可做到高精度,整体框图如图1所示。 图1 系统框图 3硬件设计 3.1 DHT11温度传感器 DHT11数字温湿度传感器是一款含有已校准数字信号输出的温湿度复合传感器。它应用专用的数字模块采集技术和温湿度传感技术,确保产品具有枀高的可靠性与卓越的长期稳定性。传感器包括一个电阻式感湿元件和一个NTC测温元件,并与一个高性能8位单片机相连接。DHT11电路图如图2所示。

控制系统仿真课程设计

控制系统仿真课程设计 (2010级) 题目控制系统仿真课程设计学院自动化 专业自动化 班级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王永忠/刘伟峰 完成日期2013年7月

控制系统仿真课程设计(一) ——锅炉汽包水位三冲量控制系统仿真1.1 设计目的 本课程设计的目的是通过对锅炉水位控制系统的Matlab仿真,掌握过程控制系统设计及仿真的一般方法,深入了解反馈控制、前馈-反馈控制、前馈-串级控制系统的性能及优缺点,实验分析控制系统参数与系统调节性能之间的关系,掌握过程控制系统参数整定的方法。 1.2 设计原理 锅炉汽包水位控制的操作变量是给水流量,目的是使汽包水位维持在给定的范围内。汽包液位过高会影响汽水分离效果,使蒸汽带水过多,若用此蒸汽推动汽轮机,会使汽轮机的喷嘴、叶片结垢,严重时可能使汽轮机发生水冲击而损坏叶片。汽包液位过低,水循环就会被破坏,引起水冷壁管的破裂,严重时会造成干锅,甚至爆炸。 常见的锅炉汽水系统如图1-1所示,锅炉汽包水位受汽包中储水量及水位下汽包容积的影响,而水位下汽包容积与蒸汽负荷、蒸汽压力、炉膛热负荷等有关。影响水位变化的因素主要是锅炉蒸发量(蒸汽流量)和给水流量,锅炉汽包水位控制就是通过调节给水量,使得汽包水位在蒸汽负荷及给水流量变化的情况下能够达到稳定状态。 图1-1 锅炉汽水系统图

在给水流量及蒸汽负荷发生变化时,锅炉汽包水位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其分别对应的传递函数如下所示: (1)汽包水位在给水流量作用下的动态特性 汽包和给水可以看做单容无自衡对象,当给水增加时,一方面会使得汽包水位升高,另一方面由于给水温度比汽包内饱和水的温度低,又会使得汽包中气泡减少,导致水位降低,两方面的因素结合,在加上给水系统中省煤器等设备带来延迟,使得汽包水位的变化具有一定的滞后。因此,汽包水位在给水流量作用下,近似于一个积分环节和惯性环节相串联的无自衡系统,系统特性可以表示为 ()111()()(1)K H S G S W S s T s ==+ (1.1) (2)汽包水位在蒸汽流量扰动下的动态特性 在给水流量及炉膛热负荷不变的情况下,当蒸汽流量突然增加时,瞬间会导致汽包压力的降低,使得汽包内水的沸腾突然加剧,水中气泡迅速增加,将整个水位抬高;而当蒸汽流量突然减小时,汽包内压力会瞬间增加,使得水面下汽包的容积变小,出现水位先下降后上升的现象,上述现象称为“虚假水位”。虚假水位在大中型中高压锅炉中比较显著,会严重影响锅炉的安全运行。“虚假水位”现象属于反向特性,变化速度很快,变化幅值与蒸汽量扰动大小成正比,也与压力变化速度成正比,系统特性可以表示为 222()()()1f K K H s G s D s T s s ==-+ (1.2) 常用的锅炉水位控制方法有:单冲量控制、双冲量控制及三冲量控制。单冲量方法仅是根据汽包水位来控制进水量,显然无法克服“虚假水位”的影响。而双冲量是将蒸汽流量作为前馈量用于汽包水位的调节,构成前馈-反馈符合控制系统,可以克服“虚假水位”影响。但双冲量控制系统要求调节阀具有好的线性特性,并且不能迅速消除给水压力等扰动的影响。为此,可将给水流量信号引入,构成三冲量调节系统,如图1-2所示。图中LC 表示水位控制器(主回路),FC 表示给水流量控制器(副回路),二者构成一个串级调节系统,在实现锅炉水位控制的同时,可以快速消除给水系统扰动影响;而蒸汽流量作为前馈量用于消除“虚假水位”的影响。

烤箱温度控制系统设计.doc

苏州市职业大学2014─2015学年第1学期试卷 《MATLAB 工程应用》 (分散 A 卷 开卷 设计) 出卷人 宋秦中 出卷人所在学院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使用班级 12电子1,12电子2 班级 12 应用电子技术1 学号 127303110 姓名 施晓蓉 第1页,共21页 一、设计题(满分100分) 请在以下题目中任选一项完成设计 1. 汽车运动控制系统设计; 2. 电烤箱温度控制系统设计 3. 汽车减震系统建模仿真; 4. 汽车自动巡航控制系统的PID 控制; 5. 汽车怠速系统的模糊PID 控制; 6. 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设计与仿真 7. 自选测控项目(给出你自选的题目) 8. 本份试题选取项目为: 电烤箱温度控制系统设计 附评分细则:

《MATLAB工程应用》期末考试设计报告 第一章概述 本次课题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理解的基础上,自行设计一个基于MA TLAB 技术的PID控制器设计,并能最终将其应用于一项具体的控制过程中。以下为此次课题的主要内容: (1) 完成PID控制系统及PID调节部分的设计 其中包含系统辨识、系统特性图、系统辨识方法的设计和选择。 (2) PID最佳调整法与系统仿真 其中包含PID参数整过程,需要用到的相关方法有: b.针对有转移函数的PID调整方法 主要有系统辨识法以及波德图法及根轨迹法。 (3) 将此次设计过程中完成的PID控制器应用的相关的实例中,体现其控制功能(初步计划为温度控制器) 第2页,共21页

第二章调试测试 2.1进度安排和采取的主要措施: 前期:1、对于MA TLAB的使用方法进行系统的学习和并熟练运用MA TLAB的运行环境,争取能够熟练运用MA TLAB。 2、查找关于PID控制器的相关资料,了解其感念及组成结构,深入进行理论分析,并同步学习有关PID控制器设计的相关论文,对其使用的设计方法进行学习和研究。 3、查找相关PID控制器的应用实例,尤其是温度控制器的实例,以便完成最终的实际应用环节。 中期:1、开始对PID控制器进行实际的设计和开发,实现在MATLAB的环境下设计PID控制器的任务。 2、通过仿真实验后,在剩余的时间内完成其与实际工程应用问题的结合,将其应用到实际应用中(初步计划为温度控制器)。 后期:1、完成设计定稿。 2、打印以及答辩工作地准备。 2.2被控对象及控制策略 2.2.1被控对象 本文的被控对象为某公司生产的型号为CK-8的电烤箱,其工作频率为50HZ,总功率为600W,工作范围为室温20℃-250℃。设计目的是要对它的温度进行控制,达到调节时间短、超调量为零且稳态误差在±1℃内的技术要求。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控制对象各种各样。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电加热装置是一个具有自平衡能力的对象,可用二阶系统纯滞后环节来描述。然而,对于二阶不振荡系统,通过参数辨识可以降为一阶模型。因而一般可用一阶惯性滞后环节来描述温控对象的数学模型。 所以,电烤箱模型的传递函数为: 第3页,共21页

软件工程课程设计智能灯光控制系统

软件工程课程设计 智能家居.智能灯光控制系统 学院计算机学院 专业 班级级班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合作人 2014年1月日

目录 1、引言...............................................................................................................................- 4 - 1.1、项目背景......................................................................................................................- 4 - 1.2、项目可行性..................................................................................................................- 4 - 1.3、项目目的及意义..........................................................................................................- 4 - 2、任务概述.......................................................................................................................- 5 - 2.1、系统定义......................................................................................................................- 5 - 2.1.1、自动感知...........................................................................................................- 5 - 2.1.2、智能分析...........................................................................................................- 5 - 2.1.3、智能决策...........................................................................................................- 5 - 2.1.4、远程控制...........................................................................................................- 5 - 2.1.5、电源控制...........................................................................................................- 5 - 2.2、术语定义:..................................................................................................................- 5 - 2.2.1、照明设备单元...................................................................................................- 5 - 2.2.2、光源单元...........................................................................................................- 6 - 2.2.3、照明模式...........................................................................................................- 6 - 2.3、数据描述:..................................................................................................................- 7 - 2.3.1、物理信号...........................................................................................................- 7 - 2.3.2、数字信号...........................................................................................................- 7 - 2.3.3、指令...................................................................................................................- 7 - 2.3.4、数据处理过程...................................................................................................- 7 - 3、需求分析.......................................................................................................................- 8 - 3.1、功能需求......................................................................................................................- 8 - 3.1.1、业务需求...........................................................................................................- 8 - 3.1.2、用户需求...........................................................................................................- 8 - 3.1.3、系统需求...........................................................................................................- 8 - 3.1.4、用例图及说明................................................................................................ - 10 - 3.2、性能需求................................................................................................................... - 12 - 3.2.1、速度................................................................................................................ - 12 - 3.2.2、鲁棒性............................................................................................................ - 12 - 3.2.3、容错性............................................................................................................ - 12 - 3.2.4、界面................................................................................................................ - 12 - 3.3、约束........................................................................................................................... - 14 - 3.3.1、运行环境........................................................................................................ - 14 - 3.3.2、硬件要求........................................................................................................ - 15 - 4、概要设计.................................................................................................................... - 16 - 4.1、系统架构设计........................................................................................................... - 16 - 4.1.1、总体架构........................................................................................................ - 16 - 4.1.2、智能控制........................................................................................................ - 17 - 4.1.3、远程控制:基于B/S结构 ............................................................................ - 17 - 4.2、系统需求设计........................................................................................................... - 17 - 4.2.1、智能控制设计................................................................................................ - 17 - 4.2.2、远程控制设计................................................................................................ - 19 -

智能温度控制系统设计

目录 一、系统设计方案的研究 (2) (一)系统的控制特点与性能要求 (2) 1.系统控制结构组成 (2) 2.系统的性能特点 (3) 3.系统的设计原理 (3) 二、系统的结构设计 (4) (一)电源电路的设计 (4) (二)相对湿度电路的设计 (6) 1.相对湿度检测电路的原理及结构图 (6) 3.对数放大器及相对湿度校正电路 (7) 3.断点放大器 (8) 4.温度补偿电路 (8) 5.相对湿度检测电路的调试 (9) (三)转换模块的设计 (9) 1.模数转换器接受 (9) 2.A/D转换器ICL7135 (9) (四)处理器模块的设计 (11) 1.单片机AT89C51简介及应用 (11) 2.单片机与ICL7135接口 (14) 3.处理器的功能 (15) 4.CPU 监控电路 (15) (五)湿度的调节模块设计 (15) 1.湿度调节的原理 (15) 2.湿度调节的结构框图 (16) 3.湿度调节硬件结构图 (16) 4.湿度调节原理实现 (16) (六)显示模块设计 (17) 1.LED显示器的介绍 (17) 2.单片机与LED接口 (17) (七)按键模块的设计 (18) 1.键盘接口工作原理 (18) 2.单片机与键盘接口 (19) 3.按键产生抖动原因及解决方案 (19) 4.窜键的处理 (19) 三、软件的设计及实现 (19) (一)程序设计及其流程图 (20) (二)程序流程图说明 (21) 四、致谢 (22) 参考文献: (22)

智能温度控制系统设计 摘要: 此系统采用了精密的检测电路(包刮精密对称方波发生器、对数放大及半波整流、温度补偿及温度自动校正及滤波电路等几部分电路组成),能够自动、准确检测环境空气的相对湿度,并将检测数据通过A/D转换后,送到处理器(AT89C51)中,然后通过软件的编程,将当前环境的相对湿度值转换为十进制数字后,再通过数码管来显示;而且,通过软件编程,再加上相应的控制电路(光电耦合及继电器等部分电路组成),设计出可以自动的调节当前环境的相对湿度:当室内空气湿度过高时,控制系统自动启动抽风机,减少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以达到降低空气湿度的目的;当室内空气湿度过低时,控制系统自动启动蒸汽机,增加空气的水蒸气,以达到增加湿度的目的,使空气湿度保持在理想的状态;键盘设置及调整湿度的初始值,另外在设计个过程当中,考虑了处理器抗干扰,加入了单片机监视电路。 关键词: 湿度检测; 对数放大; 湿度调节; 温度补偿 一、系统设计方案的研究 (一)系统的控制特点与性能要求 1.系统控制结构组成 (1)湿度检测电路。用于检测空气的湿度[9]。 (2)微控制器。采用ATMEL公司的89C51单片机,作为主控制器。 (3)电源温压电路。用于对输入的200V交流电压进行变压、整流。 (4)键盘输入电路。用于设定初始值等。 (5)LED显示电路。用于显示湿度[10]。 (6)功率驱动电路(湿度调节电路)

双容水箱液位控制系统

内蒙古科技大学 控制系统仿真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双容水箱液位控制系统 仿真 学生姓名:任志江 学号:1067112104 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 班级:测控 10-1班 指导教师:梁丽

摘要 随着工业生产的飞速发展,人们对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控制水平、工业产品和服务产品质量的要求也越来高。每一个先进、实用控制算法和监测算法的出现都对工业生产具有积极有效的推动作用。然而,当前的学术研究成果与实际生产应用技术水平并不是同步的,通常情况下实际生产中大规模应用的算法要比理论方面的研究滞后几年,甚至有的时候这种滞后相差几十年。这是目前控制领域所面临的最大问题,究其根源主要在于理论研究尚缺乏实际背景的支持,一旦应用于现场就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实际问题,制约了其应用。本设计设计的课题是双容水箱的PID液位控制系统的仿真。在设计中,主要针对双容水箱进行了研究和仿真。本文的主要内容包括:对水箱的特性确定与实验曲线分析,通过实验法建立了液位控制系统的水箱数学模型,设计出了控制系统,针对所选液位控制系统选择合适的PID算法。用MATLAB/Simulink建立液位控制系统,调节器采用PID控制系统。通过仿真参数整定及各个参数的控制性能,对所得到的仿真曲线进行分析,总结了参数变化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关键词:MATLAB;PID控制;液位系统仿真

目录 第一章控制系统仿真概述 (2) 1.1 控制系统计算机仿真 (2) 1.2 控制系统的MATLAB计算与仿真 (2) 第二章 PID控制简介及其整定方法 (6) 2.1 PID控制简介 (6) 2.1.1 PID控制原理 (6) 2.1.2 PID控制算法 (7) 2.2 PID 调节的各个环节及其调节过程 (8) 2.2.1 比例控制与其调节过程 (8) 2.2.2 比例积分调节 (9) 2.2.3 比例积分微分调节 (10) 2.3 PID控制的特点 (10) 2.4 PID参数整定方法 (11) 第三章双容水箱液位控制系统设计 (12) 3.1双容水箱结构 (12) 3.2系统分析 (12) 3.3双容水箱液位控制系统设计 (15) 3.3.1双容水箱液位控制系统的simulink仿真图 (15) 3.3.2双容水箱液位控制系统的simulink仿真波形 (16) 第四章课程设计总结 (17)

恒温恒湿控制系统设计

生化处理的恒温恒湿控制系统设计 2007年第11期(总第108期) 宋奇光,伍宗富,梅彬运(湖南文理学院,湖南常德415000 ) 【摘要】以PLC为控制器,结合温度传感变送器、LED显示器等,组成 一个生化处理的恒温恒湿控制系统。使用温度传感变送器获得温度的感应电压, 经处理后送给PLC。PLC将给定的温度与测量温度的相比较,得出偏差量,然后 根据模糊控制算法得出控制量。执行器由开关频率较高的固态继电器开关担任, 采用PWM控制方法,改变同一个周期中电子开关的闭合时间。从而调节高温电 磁阀开关的导通时间,达到蒸汽控制目的。 【关键词】生化处理;PLC;恒温恒湿 引言 生化处理系统是食品工艺的关键设备。在此以米粉生产工艺中的生化处理系统的蒸汽温湿度控制进行实用设计,其温度控制在0~100℃,误差为±0.5℃,可用键盘输入设置温度及LED实时显示系统温度,采用模糊算法进行恒温控制,将数字处理控制方法运用到温度控制系统中,可以克服温度控制系统中存在的严重的滞后现象,可以很大程度的提高控制效果和控制精度[1]。 1米粉生化处理的恒温恒湿系统现状与分析 1.1 现状 由于国内米粉生产设备厂家尚未掌握米粉的关键技术,使其制造的设备无法满足米粉生产的工艺要求。我们经过现场堪察,发现原有的连续式米粉生化处理恒温恒湿控制系统具有如下现状。 一是连续式米粉生化处理恒温恒湿箱的控制基本上是手动调节; 二是箱内各部位温度分布不均匀,实际温度波动太大(40-70℃),远远达不到生产要求(62.5℃±2.5℃),影响米粉的抗老化效果; 三是实际湿度也达不到生产要求,容易出现湿度偏高(米粉发泡)或者偏低(米粉起壳)的现象,严重影响米粉生产质量; 四是上层辅助加热管道分布不合理,容易使散落米粉焦化,影响产品质量。

智能家居控制系统课程设计报告20

XXXXXXXXXXXXXX 嵌入式系统原理及应用实践 —智能家居控制系统(无操作系统) 学生姓名XXX 学号XXXXXXXXXX 所在学院XXXXXXXXXXX 专业名称XXXXXXXXXXX 班级XXXXXXXXXXXXXXXXX 指导教师XXXXXXXXXXXX 成绩 XXXXXXXXXXXXX 二○XX年XX月

综合实训任务书

目录 前言 (1) 1 硬件设计 (1) 1.1 ADC转换 (3) 1.2 SSI控制数码管显示 (3) 1.3 按键和LED模块 (5) 1.4 PWM驱动蜂鸣器 (6) 2 软件设计 (7) 2.1 ADC模块 (7) 2.1.1 ADC模块原理描述 (7) 2.1.2 ADC模块程序设计流程图 (8) 2.2 SSI 模块 (8) 2.2.1 SSI模块原理描述 (9) 2.2.2 SSI模块程序设计流程图 (10) 2.3 定时器模块 (10) 2.3.1 定时器模块原理描述 (10) 2.3.2 定时器模块流程图 (11) 2.4 DS18B20模块 (11) 2.4.1 DS18B20模块原理描述 (11) 2.4.2 DS18B20模块程序设计流程图 (12) 2.5 按键模块 (13) 2.5.1 按键模块原理描述 (13) 2.5.2 按键模块程序设计流程图 (13) 2.6 PWM模块 (13) 2.6.1 PWM模块原理描述 (14) 2.6.2 PWM模块程序设计流程图 (14) 2.6 主函数模块 (14) 2.6.1 主函数模块原理描述 (14) 2.6.2主函数模块程序设计流程图 (15)

双闭环比值控制系统-----课程设计

《过程控制》 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双闭环比值控制系统的分析与设计姓名:王飞 学号:20106206 专业:自动化 年级:2010级 指导教师:李天华

目录 1 任务书-------------------------------------------------------- 1 1.1设计题目 --------------------------------------------------- 1 1.2设计任务 --------------------------------------------------- 1 1.3原始数据 --------------------------------------------------- 2 1.4设计内容 --------------------------------------------------- 2 2 研究背景 ------------------------------------------------------- 3 3 研究意义 ------------------------------------------------------- 4 4 研究内容 ------------------------------------------------------- 4 5 论文组织 -------------------------------------------------------- 5 5.1衰减曲线法整定主动量回路控制器参数 -------------------------- 5 5.2反应曲线法整定从动量回路控制器参数 -------------------------- 8 5.3双闭环比值控制系统仿真及性能测试 --------------------------- 11 5.4双闭环比值控制系统的抗干扰能力检验 ------------------------- 13 6 双闭环比值控制与串级控制的区别,以及各自的优缺点 --------------- 16 6.1双闭环比值控制与串级控制的区别 ----------------------------- 16 6.2双闭环比值控制的优、缺点 ----------------------------------- 17 6.3串级控制的优、缺点 ----------------------------------------- 17 7 总结 ---------------------------------------------------------- 17 8 参考文献 ------------------------------------------------------ 17 附录:双闭环比值控制最终整定结果(Simulink图) -------------------- 18

模电课设—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

目录 1.原理电路的设计 (1) 1.1总体方案设计 (1) 1.1.1简单原理叙述 (1) 1.1.2设计方案选择 (1) 1.2单元电路的设计 (3) 1.2.1温度信号的采集与转化单元——温度传感器 (3) 1.2.2电压信号的处理单元——运算放大器 (4) 1.2.3电压表征温度单元 (5) 1.2.4电压控制单元——迟滞比较器 (6) 1.2.5驱动单元——继电器 (7) 1.2.6 制冷部分——Tec半导体制冷片 (8) 1.3完整电路图 (10) 2.仿真结果分析 (11) 3 实物展示 (13) 3.1 实物焊接效果图 (13) 3.2 实物性能测试数据 (14) 3.2.1制冷测试 (14) 3.2.2制热测试 (18) 3.3.3性能测试数据分析 (20) 4总结、收获与体会 (21) 附录一元件清单 (22) 附录二参考文献. (23)

摘要 本课程设计以温度传感器LM35、运算放大器UA741、NE5532P及电压比较器LM339N 为电路系统的主要组成元件,扩展适当的接口电路,制作一个温度控制系统,通过室温的变化和改变设定的温度,来改变电压传感器上两个输入端电压的大小,通过三极管开关电路控制继电器的通断,来控制Tec制冷片的工作。这样循环往复执行这样一个周期性的动作,从而把温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学会查询文献资料,撰写论文的方法,并提交课程设计报告和实验成品。 关键词:温度;测量;控制。

Abstract This course is designed to a temperature sensor LM35, an operational amplifier UA741, NE5532P and a voltage comparator LM339N circuit system of the main components. Extending the appropriate interface circuit, make a temperature control system. By changing the temperature changes and set the temperature to change the size of the two input ends of the voltage on the voltage sensor, an audion tube switch circuit to control the on-off relay to control Tec cooling piece work. This cycle of performing such a periodic motion, thus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in a certain range. Learn to query the literature, writing papers, and submitted to the curriculum design report and experimental products. Key words: temperature ; measure ;control

智能电风扇控制器设计单片机课程设计

智能电风扇控制器设计单片机课程设计

智能电风扇控制器设计 单片机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智能电风扇控制器设计

neuq 目录 序言 一、设计实验条件及任务 (2) 1.1、设计实验条件 1.2、设计任务 (2) 二、小直流电机调速控制系统的总体方案设计 (3) 2.1、系统总体设计 (3) 2.2、芯片选择 (3) 2.3、DAC0832芯片的主要性能指标 (3) 2.4、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 (3) 三、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4) 3.1、AT89C52单片机最小系统 (5) 3.2、DAC0832与AT89C52单片机接口电路设计 (6) 3.3、显示电路与AT89C52单片机接口电路设计 (7) 3.4、显示电路与AT89C52单片机电路设计 (8) 四、系统软件流程设计 (7) 五、调试与测试结果分析 (8) 5.1、实验系统连线图 (8) 5.2、程序调试................................................,. (8) 5.3、实验结果分析 (8) 六、程序设计总结 (10) 七、参考文献............................................ (11) 附录 (12) 1、源程序代码 (12) 2、程序原理图 (23)

序言 传统电风扇不能根据温度的变化适时调节风力大小,对于夜间温差大的地区,人们在夏夜使用电风扇时可能遇到这样的问题:当凌晨降温的时候电风扇依然在工作,可是人们因为熟睡而无法察觉,既浪费电资源又容易引起感冒,传统的机械定时器虽然能够控制电风扇在工作一定后关闭,但定时范围有限,且无法对温度变化灵活处理。鉴于以上方面的考虑,我们需要设计一种智能电风扇控制系统来解决这些问题,使家用电器产品趋向于自动化、智能化、环保化和人性化,使得由微机控制的智能电风扇得以出现。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AT89C52单片机的智能电风扇调速器的设计,该设计主要硬件部分包括AT89C52单片机,温度传感器ds18b20,数模转换DAC0809 电路,电机驱动和数码管显示电路,系统可以实现手动调速和自动调速两种模式的切换,在自动工作模式下,系统能够能够根据环境温度实现自动调速;可以通过定时切换键和定时设置键实现系统工作定时,使得在用户需求的定时时间到后系统自动停止工作。 在日常生活中,单片机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本系统采用的AT89C52单片机体积小、重量轻、性价比高,尤其适合应用于小型的自动控制系统中。系统电风扇起停的自动控制,能够解决夏天人们晚上熟睡时,由于夜里温度下降而导致受凉,或者从睡梦中醒来亲自开关电风扇的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设计实验条件及任务 1.1、设计实验条件 单片机实验室 1.2、设计任务 利用DAC0832芯片进行数/模控制,输出的电压经放大后驱动小直流电机的速度进行数字量调节,并显示运行状态DJ-XX和D/ A输出的数字量。 巩固所学单片知识,熟悉试验箱的相关功能,熟练掌握Proteus仿真软件,培养系统设计的思路和科研的兴趣。实现功能如下: ①系统手动模式及自动模式工作状态切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