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设计实验 混合酸的测定盐酸和磷酸

设计实验 混合酸的测定盐酸和磷酸

设计实验 混合酸的测定盐酸和磷酸
设计实验 混合酸的测定盐酸和磷酸

设计实验混合酸的测定(盐酸、磷酸)班级:姓名:同组人:题目:混合酸的测定(盐酸、磷酸)

实验目的:1、学习混酸的分析方法。

2、掌握双指示剂法测定 HCl 和 H

3PO

4

混合物中各组分的原理和方法。

实验原理:HCl 与 H3PO4混合溶液,用 NaOH 标准溶液滴定,取一份溶液加入甲基橙指示

剂,当甲基橙变色时,HCl 全部被 NaOH 中和,而 H

3PO

4

只被滴定到 NaH

2

PO

4

,这时共用去

NaOH 标准溶液的体积是 V

1,此时反应为: HCl+NaOH=NaCl+H

2

O 再加入酚酞指示剂,滴定

至酚酞变色时,共用去 NaOH 标准溶液的体积是 V

2,此时的反应为:,H

3

PO

4

+2NaOH=Na

2

HPO

4

HCl 消耗 NaOH 标准溶液的体积为 V

1; H

3

PO

4

消耗 NaOH 标准溶液的体积(百里酚酞变色时)

为v1-V2。

实验仪器:碱式滴定管,锥形瓶,移液管,量筒,250ml容量瓶,100ml容量瓶

实验试剂:甲基橙,酚酞,NaoH药品,混合酸

实验内容:

1,0.1mol/L NaoH的配制

用台秤称取约2.0g固体NaOH于500mL的烧杯中,加入适量去离子水,稀释至500ml,边加边搅拌使其完全溶解,转入塑料试剂瓶中,摇匀备用。

2,0.1mol/L NaOH的标定

在称量瓶中以差减法称量邻苯二甲酸氢钾约为 2.0g1份于100ml小烧杯中,加入40-50ml 蒸馏水溶解。溶解完后转入250ml容量瓶中,加蒸馏水至刻度,摇匀。

用25.00ml移液管移取邻苯二甲酸氢钾于250ml锥形瓶中,加入2-3滴酚酞指示剂,充分摇匀,用已配好的NaOH溶液滴定,待锥形瓶中颜色有无色变为微红色且半分钟不褪色为终点,记下读数,平行实验2-3次,计算NaOH的浓度。

3,混合酸的测定

移液管取25.00ml混酸加入1滴甲基橙指示剂)用NaoH标液滴定当溶液颜色由红变黄时记下此时体积为V1再向里加入1滴酚酞用NaoH标液滴定当溶液由黄变为橙时记下此时体积为V2。

数据记录和结果处理:(这个自己根据实验数据写就行了)

实验讨论:

1、实验中能否用甲基红作为指示剂?

答:酚酞指示剂变色范围是8.0—9.6,甲基红指示剂变色范围是4.4—6.2,甲基橙是3.1—4.4,不能用甲基红做指示剂。

2.本实验选择指示剂的根据是什么?

实验七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标定及盐酸溶液浓度的测定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标定 及盐酸溶液浓度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电子天平的使用方法,用剃减法称取碳酸钠试样一份。称量次数不超过3次。 2.正确掌握容量仪器的使用方法。 3.正确地记录数据,运用公式计算结果,评价结果的精密度(用相对偏差表示)。 二、实验原理 氢氧化钠易吸收CO2和水,不能用直接法配制标准滴定溶液,应先配成近似浓厚度的溶液,再进行标定。以酚酞作指示剂,由无色变为浅粉红色30s不褪为终点。 三、仪器和试剂 仪器:碱式滴定管50ml一支、滴定台、蝴蝶夹、锥形瓶250ml二只、容量瓶250ml一只、量筒100ml一只、烧杯250ml一只、搅棒一个、滴管一个、移液管25ml一支。 试剂:氢氧化钠固体(分析纯)、邻苯二甲酸氢钾固体(基准物)、酚酞指示剂(2g/l)。 四、实验步骤 1.氢氧化钠标准溶液(0.1mol/L)的制备: 称取4g固体氢氧化钠,加适量水(新煮沸的冷蒸馏水)溶解,倒入具有橡皮塞的试剂瓶中,加水稀释至1000ml,摇匀,备用。2.氢氧化钠标准溶液(0.1mol/L)的标定: 用减量法准确称取邻苯二甲酸氢钾二份,每份0.4-0.5g,分别放在250mL锥形瓶中,加入50mL水溶解,加2滴酚酞指示剂,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0.1mol/L)滴定至溶液刚好由无色呈现粉红色,并保持30秒钟不退色为终点。记下所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溶液体积。计算氢氧化钠标准溶液(0.1mol/L)的精确浓度。 3.盐酸浓度的测定: 精密移取盐酸溶液25.00mL,加入酚酞指示剂2滴,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0.1mol/L)滴定至溶液刚好由无色呈现粉红色,并保持

30秒钟不退色为终点。记下所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溶液体积。计算盐酸溶液的精确浓度。 五、数据处理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标定 盐酸溶液的浓度

设计实验__混合酸的测定(盐酸和磷酸)

设计实验混合酸的测定(盐酸、磷酸) 班级:姓名:同组人: 题目:混合酸的测定(盐酸、磷酸) 实验目的:1、学习混酸的分析方法。 2、掌握双指示剂法测定HCl 和H3PO4混合物中各组分的原理和方法。 实验原理:HCl 与H PO4混合溶液,用NaOH 标准溶液滴定,取一份溶液加入甲基 3 橙指示剂,当甲基橙变色时,HCl 全部被NaOH 中和,而H3PO4 只被滴定到NaH2PO4,这时共用去NaOH 标准溶液的体积是V1,此时反应为:HCl+NaOH=NaCl+H2O 再加入酚酞指示剂,滴定至酚酞变色时,共用去NaOH 标准溶液的体积是V2,此时的反应为:,H3PO4+2NaOH=Na2HPO4,HCl 消耗NaOH 标准溶液的体积为V1;H3PO4消耗NaOH 标准溶液的体积(百里酚酞变色时) 为v1-V2。 实验仪器:碱式滴定管,锥形瓶,移液管,量筒,250ml容量瓶,100ml容量瓶 实验试剂:甲基橙,酚酞,NaoH药品,混合酸 实验内容: 1,0.1mol/L NaoH的配制 用台秤称取约2.0g固体NaOH于500mL的烧杯中,加入适量去离子水,稀释至500ml,边加边搅拌使其完全溶解,转入塑料试剂瓶中,摇匀备用。 2,0.1mol/L NaOH的标定 在称量瓶中以差减法称量邻苯二甲酸氢钾约为2.0g1份于100ml小烧杯中,加入40-50ml 蒸馏水溶解。溶解完后转入250ml容量瓶中,加蒸馏水至刻度,摇匀。 用25.00ml移液管移取邻苯二甲酸氢钾于250ml锥形瓶中,加入2-3滴酚酞指示剂,充分摇匀,用已配好的NaOH溶液滴定,待锥形瓶中颜色有无色变为微红色且半分钟不褪色为终点,记下读数,平行实验2-3次,计算NaOH的浓度。 3,混合酸的测定 移液管取25.00ml混酸加入1滴甲基橙指示剂)用NaoH标液滴定当溶液颜色由红变黄时记下此时体积为V1再向里加入1滴酚酞用NaoH标液滴定当溶液由黄变为橙时记下此时体积为V2。 数据记录和结果处理:(这个自己根据实验数据写就行了) 实验讨论: 1、实验中能否用甲基红作为指示剂? 答:酚酞指示剂变色范围是8.0—9.6,甲基红指示剂变色范围是4.4—6.2,甲基橙是3.1—4.4,不能用甲基红做指示剂。 2.本实验选择指示剂的根据是什么?

2017实验学案示例

实验八: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提出问题 平面镜成像时,像的位置、大小跟物体的位置、大小有什么关系? 设计和进行实验 图2是物理课本《光的反射》中节选的实验内容。 图2 图4.3-2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装置 照图4.3-2 那样,在桌面上铺一张大纸,纸上竖立一块玻璃板作为平面镜。沿着玻璃板在纸上画一条直线,代表平面镜的位置。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可以看到它在玻璃板后面的像。再拿一支外形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前面那支蜡烛的像完全重合。这个位置就是前面那支蜡烛的像的位置。 在纸上记下这两个位置。实验时注意观察蜡烛的大小和它的像的大小是否相同。移动点燃的蜡烛,重做实验。用直线把每次实验中蜡烛和它的像在纸上的位置连起来,并用刻度尺分别测量它们到玻璃板的距离,将数据记录在表中。 次数蜡烛到平面镜的距离/ cm 蜡烛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 cm 蜡烛的像与蜡烛的大小关系 1 10 10 2 15 15 3 20 20 以上为某组的实验数据,分析数据以及观察到的现象,你认为蜡烛及蜡烛的像在位置上有什么关系?它们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蜡烛到平面镜的距离等于蜡烛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它们的大小相等。 评估和交流 1.探究过程中,为什么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 1.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由于玻璃板既能成像,又能透过它观察到后面的物体,这样就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便于找到像的位置。 2.为什么选用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 2.便于确定像的位置和比较像与物的大小。 3.实验中刻度尺、白纸的作用是什么? 3.实验中使用刻度尺是为了测量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使用白纸是为了在白纸上标注镜面、物、像的位置。 4.寻找前支蜡烛的像时,眼睛应该在前支蜡烛还是后支蜡烛的一侧观察?将光屏放在前支蜡烛的像的位置时,能否在光屏上看到前支蜡烛的像?这说明了什么?后支蜡烛与前支蜡烛的像能够完全重合,这又说明了什么? 4.寻找前支蜡烛的像时,眼睛应该在前支蜡烛一侧观察。将光屏放在前支蜡烛的像的位置时,在光屏上看不到前支蜡烛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虚像。后支蜡烛与前支蜡烛的像能够完全重合,这又说明了像与物的大小相等。 5.如果点燃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前支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的桌面上无论怎样移动后支蜡烛,都无法与前支蜡烛的像完全重合,其原因是什么? 5.玻璃板和桌面不垂直(或玻璃板没有竖直放好)。 6.实验中,可以观察到前支蜡烛在玻璃板中的像以及透过玻璃板看到后支蜡烛的像,它们的形成原因是否相同? 6.前者是光的反射,后者是光的折射。

实验一 轴系结构组合设计实验

实验一轴系结构组合设计实验 一、实验目的 1. 熟悉并掌握轴、轴上零件的结构形状及功用、工艺要求和装配关系; 2. 熟悉并掌握轴及轴上零件的定位与固定方法,为轴系结构设计提供感性认识; 3. 了解轴承的类型、布置、安装及调整方法,以及润滑和密封方式; 4. 掌握轴承组合设计的基本方法,综合创新轴系结构设计方案。 二、实验设备 1. 组合式轴系结构设计与分析实验箱。箱内提供可组成圆柱齿轮轴系、小圆锥齿轮轴系和蜗杆轴系三类轴系结构模型的成套零件,并进行模块化轴段设计,可组装不同结构的轴系部件。 2. 实验箱按照组合设计法,采用较少的零部件,可以组合出尽可能多的轴系部件,以满足实验的要求。实验箱内有齿轮类、轴类、套筒类、端盖类、支座类、轴承类及联接件类等8类40种168个零件。 3. 测量及绘图工具:直尺、游标卡尺、铅笔、三角板、稿纸等(除游标卡尺外,其余需自带)。 三、实验原理 1. 轴系的基本组成 轴系是由轴、轴承、传动件、机座及其它辅助零件组成的,以轴为中心的相互关联的结构系统。传动件是指带轮、链轮、齿轮和其它做回转运动的零件。辅助零件是指键、轴承端盖、调整垫片和密封圈等一类零件。 2. 轴系零件的功用 轴用于支承传动件并传递运动和转矩,轴承用于支承轴,机座用于支承轴承,辅助零件起联接、定位、调整和密封等作用。 3. 轴系结构应满足的要求 (1)定位和固定要求:轴和轴上零件要有准确、可靠的工作位置; (2)强度要求:轴系零件应具有较高的承载能力; (3)热胀冷缩要求:轴的支承应能适应轴系的温度变化; (4)工艺性要求:轴系零件要便于制造、装拆、调整和维护。 四、实验内容 1. 根据教学要求每组学生可自行选择实验内容(圆柱齿轮轴系、小圆锥齿轮轴系或蜗杆轴系等); 2. 熟悉实验箱内的全套零部件,根据提供的轴系装配方案(可参考图1-图6),选择相应的零部件进行轴系结构模型的组装; 3. 分析轴系结构模型的装拆顺序,传动件的周向和轴向定位方法,轴的类型、支承形式、间隙调整、润滑和密封方式;

盐酸-氯化铵混合液中各组分含量的测定分析化学实验

太原师范学院 设计性实验报告 题目:盐酸-氯化铵混合液中各组分含量的测定课程名称:分析化学实验 姓名: 学号: 系别: 专业: 班级: 指导教师(职称): 实验学期:至学年学期

盐酸-氯化铵混合溶液各组分含量的测定 ﹙化学系,化学, ,学号﹚ 摘要本实验是为了培养学生对分步滴定实验的协调控制能力。HCl-NH4Cl混合溶液中,HCl是强酸,可以直接准确滴定【1】;NH4+(CKa <10-8)的酸性太弱,可以用甲醛法【2】滴定。加入甲醛溶液将NH4+强化,使其生成(CH2)6N4H+及H+,就可用NaOH标准溶液直接滴定,。先用甲基橙作指示剂,用NaOH标准溶液滴 定至溶液由红色变为橙色即为终点;在此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甲醛,用酚酞作指示剂,继续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及溶液由红色逐渐变为橙色直至黄色,然后又出现为橙色保持半分钟不褪色。平行滴定三份。根据试样量和NaOH标准溶液用量便可计算出HCl和NH4Cl各组分的浓度。该方法简便易操作,且准确度高。关键词盐酸-氯化铵混合溶液,甲醛法,酸碱滴定法,指示剂 1引言 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资料可知测定盐酸-氯化铵混合溶液中各组分含量的三种常用方法有: 第一种方案【3】:先取一份溶液用NaOH标准溶液直接滴定,并以酚酞为指示剂,根据反应过程中消耗的NaOH溶液体积即可求出HCl的量;另取一份溶液用沉淀滴定法,用AgNO3溶液滴定并以K2CrO4为指示剂,待反应终止后将沉淀洗涤干净,干燥后在分析天平上准确称量沉淀的质量及可求出HCl和NH4Cl的总量。这种方案的缺点是实验操作繁琐而Cl-可能沉淀不完全,误差较大。 第二种方案【4】是蒸汽法:即取一份混合溶液往其中加入适量的NaOH溶液加热使NH4+全部转化为氨气,再用过量的HCl吸收NH3,最后用NaOH标准溶液反滴定剩余的HCl。根据反应过程中消耗的HCl和NaOH标准溶液即可求出NH4+的量;另取一份溶液用NaOH溶液体积即可求出HCl的量。此方法的缺点是生成的NH3不能被完全吸收导致测量结果偏小,且不易操作。 第三种方案【5】:用连续滴定法,取一份溶液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并用甲基橙作指示剂,待指示剂变色时停止滴定;然后加入酚酞作指示剂继续滴定至溶液

数模混合设计实验报告

数模混合设计 实验报告 作者:竹叶听筝 时间:2012年12月05日课程题目:声光报警系统

摘要:声光报警器在实际的生活中可以见到许多,运用于生活的许多方面。声光报警电路可作为防盗装置,在有情况时它通过指示灯闪光和蜂鸣器鸣叫,同时报警。声光报警器可用在危险场所,通过声音和光信号向人们发出示警信息。 Abstract: sound and light alarm can be seen in real life many, used in many aspects of life. Sound and light alarm circuit can be used as anti-theft device, when it lights flash and buzzer tweet, alarm at the same time. Sound and light alarms can be used in hazardous locations, issued a warning to people through sound and light signals. 关键词:报警器声音光信号示警 1、设计原理 根据设定的基准报警电压。当输入电压超出报警值时发出声和光报警信号。当输入电压信号减小恢复到报警值以下时,要求有一定的回程余量才能撤销报警信号。也就是要实现电压信号的迟滞比较功能。LED灯闪烁,蜂鸣器报警。 2、方案比较 方案一:通过单片机控制进行AD采样计算,当采样电压超过,设定输入电压时,通过单片机控制LED闪烁,蜂鸣器报警,当输入电压小于设定Vh电压时,单片机撤销报警信号。此方案性能稳定,思路清晰,但性价比不高,涉及微处理器,以及软件编程,开发难度较大。 方案二:采用LM311滞回比较器,比较输入电压值,当大于设定电压时,比较器输出端为高电平,通过光电耦合器,进行传递信号,通过555定时器输出1HZ频率脉冲,是LED灯闪烁,同时蜂鸣器报警,当输入电压小于阈值电压时,LM311输入低电平,撤销报警信号。此方案采用纯硬件方法实现神声光报警,具有成本低,调试容易且通过光耦合器进行数字电路和模拟电路的隔离,同样也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三、系统总体方案描述

教育实验报告范例

教育实验报告例 1、菊珍、华山:《改善大学生人际交往不良现状的团体辅导实验研究》,载《教育研究与实 验》,2005年第2期。 改善大学生人际交往不良现状的团体辅导实验研究 菊珍、华山 容摘要:本研究通过前测,选取存在人际交往困扰的大学生40人,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按照自行制定的辅导方案,进行14次人际交往团体辅导,用青年性格问卷和大学生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结合他评和自评,对辅导效果进行评估。结果表明,人际交往团体辅导对减轻大学生人际交往困扰,增强大学生人际适应能力具有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大学生人际交往团体辅导 一、研究过程 (一)测试工具 本研究以“青年性格问卷”和“大学生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为主要测量工具。“青年性格问卷”是前人根据“加里弗尼业心理测验表”修订而成的,“大学生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是由师大学日昌等编制的。 (二)被试选定与分组 本研究以冶金职业技术学院40名存在人际交往困难的大学生为被试。将筛选出来的40名学生随机分成甲乙两组,每组20人。甲组为实验组,乙组为对照组。实验组又随机分为两个小组,每一小组10人,接受完全相同的辅导。为了更好地引导实验组成员适时暴露自己,分析自我,特意安排10个交往正常的大学生加人实验组,一个小组5人。他们在上述心理测验中,未表现出明显的交往困扰,但研究者要求他们参加团体辅导,他们也愿意协助辅导老师开展工作他们在前后测中得分不参与统计分析。乙组则未安排任何形式的辅导。(三)前期调查 辅导前运用自编“大学生人际交往制约因素调查表”,对40名实验对象进行调查,以了解妨碍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主要因素,为制定团体辅导方案提供依据。本调查表共列出17个不利于交往的心理因素,由被调查者选出其中5个,同时允许其予以补充。 (四)制定辅导方案 辅导分为两类,一类为主题讨论、人为情境训练,共9次,每次分为理论研讨、情境训练和行动作业三个环节。另一类为真实情境训练活动。 (五)实施团体辅导 对实验组实施14次团体辅导,持续7周。 (六)实施后测 团体辅导结束后,用“青年性格问卷”和“大学生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实施后测。 (七)统计分析 运用王建中教授开发的WJZ心理测量和统计软件对前后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合师生评价、自我评价,评估团体辅导方案及其实施的有效性。 二、结果 (一)“大学生人际交往制约因素调查表”统计结果 (二)青年性格问卷统计结果 (三)大学生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统计结果

慧鱼创意组合设计实验指导书模板

慧鱼创意组合设计实验指导书

《慧鱼创意组合设计实验》课程 实验指导书 江西理工大学 机械基础实验室

慧鱼创意组合设计实验指导书 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主要基于慧鱼创意模型系统(fischertechnik)。实验的目的是经过让学生学习动手组装模型机器人和建造自己设计的有一定功能的机器人模型产品,使学生体会创意设计的方法和意义;同时经过创意实验,使学生了解一些计算机控制、软件编程、机电一体化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加深对专业课学习的理解,为后续课的学习做一个很好地铺垫。 二、实验设备介绍 1.慧鱼创意模型系统的组成: 慧鱼创意模型系统(fischertechnik)硬件主要包括:1000多种的拼插构件单元、驱动源、传感器、接口板等。 拼插构件单元:系统提供的构件主料均采用优质的尼龙塑胶,辅料采用不锈钢芯铝合金架等,采用燕尾槽插接方式连接,可实现六面拼接,多次拆装。系统提供的技术组合包中机械构件主要包括:齿轮、联杆、链条、齿轮(普通齿轮、锥齿轮、斜齿轮、内啮合齿轮、外啮合齿轮)、齿轴、齿条、涡轮、涡杆、凸轮、弹簧、曲轴、万向节、差速器、齿轮箱、铰链等。 驱动源:①直流电机驱动(9V、最大功率1.1W、转速7000 prn),由于模型系统需求功率比较低(系统载荷小,需求功率只克服传动中的摩擦阻力),因此它兼顾驱动和控制两种功能。②减速直流电机驱动(9V、最大功率1.1瓦,减速比50:1/20:1)。③气动驱动包括:储气罐、气缸、活塞、电磁阀、气管等元件。

传感器:在搭接模型时,你能够把传感器提供的信息(如亮/暗、通/断,温度值等)经过接口板传给计算机。系统提供的传 感器做为控制系统的输入信号包括:①感光传感器 Brightness sensor (光电管):对亮度有反应,它和 聚焦灯泡配合使用,当有光(或无光)照在上面 时,光电管 产生不同的电阻值,引发不同信号。 ②接触传感器Contact sensor (触动开关):如图1所示, 当红色按钮按下,接触点1、3接通,同时接触点1、2 断开,因此有两种使用方法:常开:使用接触点1、3,按下按钮=导通;松开按钮=断开;常闭:使用接触点1、2,按下按钮=断开;松开按钮=导通。③热传感器Thermal sensor (NTC 电阻):可测量温度。温度20°C 时,电阻值1.5K Ω。NTC 的意思是负温度系数,温度升高电阻值下降。④磁性传感器 Magnetic sensor :非接触性开关。⑤红外线发射接收装置:新型的运用可控制所有马达电动模型的红外线遥控装置由一个强大的红外线发射器和一个微处理器控制的接收器组成。有效控制范围是10米,分别可控制三个马达。 接口板:自带微处理器,程序可在线和下载操作,用LLWin3.0或高级语言编程,经过RS232串口与电脑连接,四路马达输出,八路数字信号输入,二路模拟信号输入,具有断电保护功能(新版接口),两接口板级联实现输入输出信号加倍。 PLC 接口板:实现电平转换,直接与PLC 相连。智能接口板自带微处理器,经过串口与计算机相连。在计算机上编的程序能够移植到接口板的微处理器上,它能够不用计算机独立处理程序(在激活模式下)。 3 2 图1触动开关原理

组合式轴系结构设计与分析实验

组合式轴系结构设计与分析实验 一、实验目的 1.通过轴系结构的观察分析,理解轴、轴承、轴上零件的结构特点,建立对轴系结构的感性认识; 2.熟悉和掌握轴的结构设计和轴承组合设计的基本要求和设计方法; 3.了解并掌握轴、轴承和轴上零件的结构与功用、工艺要求、装配关系、轴与轴上零件的定位、固定及调整方法等,巩固轴系结构设计理论知识; 4.分析并了解润滑及密封装置的类型和机构特点; 5.了解并掌握轴承类型、布置和轴承相对机座的固定方式。 二、实验设备 1. 组合式轴系结构设计分析实验箱 实验箱提供能进行减速器组装的圆柱齿轮轴系,小圆锥齿轮轴系及蜗杆轴系结构设计实验的全套零件。该实验箱能够方便的组合二十种以上的轴系结构方案,具有内容系统方案多样的特点,学生可以在实验老师的指导下,按图选取零件和标准件进行组装分析,也可以另行设计新的方案组装。 该设备主要零件包括底板、轴承、垫圈、孔用弹性挡圈、轴用弹性挡圈、端盖、轴承座、齿轮、蜗杆、圆螺母、轴端挡圈、轴套、键、套杯、螺栓、螺钉、螺母等。2. 测量及绘图工具 300mm钢板尺、游标卡尺、内外卡钳、铅笔及三角板(学生自备)等。 三、实验内容与要求 1.指导教师根据下表选择性安排每组的实验内容(实验题号)

2. 进行轴的结构设计与滚动轴承组合设计 每组学生根据实验题号的要求,进行轴系结构设计,解决轴承类型选择,轴上零件定位固定、轴承安装与调节、润滑及密封等问题。 3. 绘制轴系结构装配图。 4. 每人编写实验报告一份。 四、实验步骤 1.明确实验内容,理解设计要求; 2.复习有关轴的结构设计与轴承组合设计的内容与方法(参看教材有关章节); 3.构思轴系结构方案 (1)根据齿轮类型选择滚动轴承型号; (2)确定支承轴向固定方式(两端固定或一端固定、一端游动); (3)根据齿轮圆周速度(高、中、低)确定轴承润滑方式(脂润滑或油润滑); (4)选择端盖形式(凸缘式、嵌入式)并考虑透盖处密封方式(毡圈、皮碗、油沟); (5)考虑轴上零件的定位与固定,轴承间隙调整等问题; (6)绘制轴系结构方案示意图。 4. 组装轴系部件 根据轴系结构方案,从实验箱中选取合适零件并组装成轴系部件、检查所设计组装的轴系结构是否正确。 5. 绘制轴系结构草图。 6. 测量零件结构尺寸(支座不用测量),并作好记录。 7. 将所有零件放入实验箱内的规定位置,交还所借工具。 8.根据结构草图及测量数据,在3号图纸上用1:l比例绘制轴系结构装配图,要求装配关系表示正确,注明必要尺寸(如支承跨距、齿轮直径与宽度、主要配合尺寸),填写标题栏和明细表。 9.写出实验报告。 组合式轴系结构设计实验报告(样式) 专业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座号__________成绩________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内容 实验题号 已知条件 三、实验结果 1、轴系结构装配图(附3号图) 2、轴系结构设计说明(说明轴上零件的定位固定,滚动轴承的安装、调整、润滑与密封方法)

实验八 HCl标准溶液的标定及碳酸钠含量的测定

HCl 标准溶液的标定及碳酸钠含量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掌握酸式滴定管的使用及滴定分析的基本操作。 2.学习HCl 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3.掌握用递减法精密称取碳酸钠试样一份。称量次数不超过3次。 4.正确掌握容量仪器的使用方法。 5.正确的记录数据,运用公式计算碳酸钠含量的结果,评价结果的精密度(用相对平均偏差表示)。 二、实验原理 市售盐酸试剂密度为 1.19g/ml ,含量37%,其浓度约为12mol/l 。浓盐酸易挥发,不能直接配制成准确浓度的盐酸溶液。因此,常将浓盐酸稀释成成需近浓度,然后用基准物质进行标定。 标定HCL 溶液常用的基准物质是无水碳酸钠,反应为: 223222CO O H NaCl HCl CO Na ++=+ 以甲基橙作指示剂,用HCL 溶液滴定至溶液显橙色为终点;用甲基红—溴甲酚绿混合指示剂时,终点由绿色变为暗红色。 HCl HCl V M m C 碳酸钠碳酸钠10002??= 三、仪器与试剂 1.仪器:250ml 锥形瓶3个、酸式滴定管、电子分析天平、烧杯、100ml 量筒、100ml 容量瓶、搅棒、25ml 移液管、250ml 锥形瓶、50ml 酸式滴定管、滴定台、蝴蝶夹。 2.试剂:0.10mol ·L -1HCl 溶液、无水碳酸钠、甲基橙指示剂溶液(1g/l )、0.1mol/lHCl 标准溶液、碳酸钠、甲基橙指示剂。 四、实验步骤 1.HCl 标准溶液的配制 根据2211V C V C =的稀释定律,配制11.0-?l mol 的盐酸标准液 在通风橱内用洁净的小量筒量取市售浓HCl 4.2~4.5mL ,倒入盛水的烧杯中,搅拌、冷却后移入500mL 试剂瓶中,加水稀释至500mL 左右,盖上玻璃塞,摇匀。

教育实验报告范例

教育实验报告范例 1、陈菊珍、刘华山:《改善大学生人际交往不良现状的团体辅导实验研究》,载《教育研究 与实验》,2005年第2期。 改善大学生人际交往不良现状的团体辅导实验研究 陈菊珍、刘华山 内容摘要:本研究通过前测,选取存在人际交往困扰的大学生40人,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按照自行制定的辅导方案,进行14次人际交往团体辅导,用青年性格问卷和大学生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结合他评和自评,对辅导效果进行评估。结果表明,人际交往团体辅导对减轻大学生人际交往困扰,增强大学生人际适应能力具有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大学生人际交往团体辅导 一、研究过程 (一)测试工具 本研究以“青年性格问卷”和“大学生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为主要测量工具。“青年性格问卷”是前人根据“加里弗尼业心理测验表”修订而成的,“大学生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是由北京师范大学郑日昌等编制的。 (二)被试选定与分组 本研究以湖南冶金职业技术学院40名存在人际交往困难的大学生为被试。将筛选出来的40名学生随机分成甲乙两组,每组20人。甲组为实验组,乙组为对照组。实验组又随机分为两个小组,每一小组10人,接受完全相同的辅导。为了更好地引导实验组成员适时暴露自己,分析自我,特意安排10个交往正常的大学生加人实验组,一个小组5人。他们在上述心理测验中,未表现出明显的交往困扰,但研究者要求他们参加团体辅导,他们也愿意协助辅导老师开展工作他们在前后测中得分不参与统计分析。乙组则未安排任何形式的辅导。 (三)前期调查 辅导前运用自编“大学生人际交往制约因素调查表”,对40名实验对象进行调查,以了解妨碍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主要因素,为制定团体辅导方案提供依据。本调查表共列出17个不利于交往的心理因素,由被调查者选出其中5个,同时允许其予以补充。 (四)制定辅导方案 辅导分为两类,一类为主题讨论、人为情境训练,共9次,每次分为理论研讨、情境训练和行动作业三个环节。另一类为真实情境训练活动。 (五)实施团体辅导 对实验组实施14次团体辅导,持续7周。 (六)实施后测 团体辅导结束后,用“青年性格问卷”和“大学生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实施后测。 (七)统计分析 运用王建中教授开发的WJZ心理测量和统计软件对前后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合师生评价、自我评价,评估团体辅导方案及其实施的有效性。 二、结果 (一)“大学生人际交往制约因素调查表”统计结果 (二)青年性格问卷统计结果

组合逻辑电路设计实验报告

组合逻辑电路设计实验报告 1.实验题目 组合电路逻辑设计一: ①用卡诺图设计8421码转换为格雷码的转换电路。 ②用74LS197产生连续的8421码,并接入转换电路。 ③记录输入输出所有信号的波形。 组合电路逻辑设计二: ①用卡诺图设计BCD码转换为显示七段码的转换电路。 ②用74LS197产生连续的8421码,并接入转换电路。 ③把转换后的七段码送入共阴极数码管,记录显示的效果。 2.实验目的 (1)学习熟练运用卡诺图由真值表化简得出表达式 (2)熟悉了解74LS197元件的性质及其使用 3.程序设计 格雷码转化: 真值表如下:

卡诺图: 1 1 1 D D D D D D G ⊕=+=2 1 2 1 2 1 1 D D D D D D G ⊕=+ =3232322D D D D D D G ⊕=+=33D G =

电路原理图如下: 七段码显示: 真值表如下: 卡诺图:

2031020231a D D D D D D D D D D S ⊕++=+++= 10210102b D D D D D D D D S ⊕+=++=201c D D D S ++ =2020101213d D D D D D D D D D D S ++++=2001e D D D D S +=

01213g D D D D D S +⊕+= 电路原理图如下: 2021013f D D D D D D D S +++=2101213g D D D D D D D S +++=

4.程序运行与测试 格雷码转化: 逻辑分析仪显示波形:

c程序设计实验指导与测试(第四版)所有示例代码

本科生实验报告 实验课程算法语言与程序设计 学院名称管理科学学院 专业名称信息与计算科学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2 指导教师王玉兰 实验地点数学应用与计算机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实验成绩 二〇一五年三月二〇一五年六月

填写说明 1、适用于本科生所有得实验报告(印制实验报告册除外); 2、专业填写为专业全称,有专业方向得用小括号标明; 3、格式要求: ①用A4纸双面打印(封面双面打印)或在A4大小纸上用蓝黑色水笔书写。 ②打印排版:正文用宋体小四号,1、5倍行距,页边距采取默认形式(上下2、 54cm,左右2、54cm,页眉1、5cm,页脚1、75cm)。字符间距为默认值(缩 放100%,间距:标准);页码用小五号字底端居中。 ③具体要求: 题目(二号黑体居中); 摘要(“摘要”二字用小二号黑体居中,隔行书写摘要得文字部分,小4号宋体); 关键词(隔行顶格书写“关键词”三字,提炼3-5个关键词,用分号隔开, 小4号黑体); 正文部分采用三级标题; 第1章××(小二号黑体居中,段前0、5行) 1、1 ×××××小三号黑体×××××(段前、段后0、5行) 1、1、1小四号黑体(段前、段后0、5行) 参考文献(黑体小二号居中,段前0、5行),参考文献用五号宋体,参照《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 7714-2005)》。

目录 目录 目录 (3) 第一章程序调试 (4) 1、修改程序 (4) 2、实验项目 (5) 3、测试 (5) 第二章C语言基础 (6) 1、修改程序 (6) 2、实验项目 (6) 3、测试 (8) 第三章控制结构 (9) 1、实验项目 (9) 2、测试 (13) 第四章数组 (15) 1、实验项目 (15) 2、测试 (20) 第五章指针 (22) 1、实验项目 (22) 2、测试 (27) 第六章函数 (29) 1、实验项目 (29) 2、测试 (36) 第七章文件 (39) 1、实验项目 (39) 2、测试 (43) 第八章结构体与共用体 (45) 1、实验项目 (45) 2、测试 (46) 教师评阅 (52)

机构组合创新设计与仿真实验指导书

班级: 学号: 姓名: 武汉科技大学机械自动化学院机械实验示范中心

2007-5 机构组合创新设计与仿真 实验指导书 一、实验预习 (1)机构型综合的连杆组合创新技法是什么?如何进行? (2)机构组合设计实验台的基本组成及搭接原理。 (3)熟悉基于杆组法的机构运动分析与仿真软件界面及基本操作。 二、实验目的 机构的创新是机械设计中永恒的主题,人们要设计出新颖、合理、实用的机构,不仅要有丰富的经验,而且要掌握一定的机构创新设计方法。连杆组合法是一种以数字综合形式表示的机构型综合创造技法,其最大特点是具有强烈的发散性思维成分,可以启发设计者创造新机构,进而培养设计者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机构组合创新设计实验,其实验原理是用各种零件、构件等组合搭接出机构。一般在实验指导书中给出若干种示例机构及其组合方法,学生在实验时按照流程搭接,在此基础上也可自行设计机构进行搭接,但大都是已有机构的变形,缺乏明确的理论指导,并且搭接出的机构性能无法验证,如执行机构的轨迹曲线是否满足要求,位移、速度和加速度性能是否满足要求等无法得到验证,更进一步的机构优化及改进设计也就无从谈起。 采用机构型综合的连杆组合创新技法对现有机构组合设计实验进行改进,开设基于型综合创造技法的机构组合创新设计与仿真实验,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激情,培养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科学计算能力以及工程实践能力。 因此,实验目的可概括为: (1)掌握机构型综合的连杆组合创新技法的基本原理及设计流程; (2)根据设计结果在机构组合设计实验台上能搭接机构; (3)能运用机构运动分析与仿真软件进行机构的虚拟设计与运动仿真,并对实物机构进 行优化设计。 (4)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知识对机构的结构和运动性能加以评价的分析能力,以及创新 设计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 三、实验软、硬件

盐酸标准溶液浓度的标定及碱灰中总碱度的测定实验报告

盐酸标准溶液浓度的标定及碱灰中总碱度 的测定实验报告 摘要:练习了配制盐酸,以Na2CO3为基准物质标定盐酸,并以该盐酸滴定来测定碱灰总碱度的实验操作。熟悉了滴定操作,学习了将酸碱滴定运用于实际测定的方法. 关键词:标定盐酸酸碱滴定碱灰总碱度测定 1、综述:标定盐酸溶液的常用基准物质是硼砂或污水碳酸钠.考虑到碱灰的测定实验要用本实验制备的盐酸标准溶液测定混合碱(Na2CO3/NaOH、Na2CO3/ NaHCO3),因此本实验选用无水碳酸钠作为基准物质标定盐酸,以保证标定和测量条件一致,减少实验误差.无水碳酸钠容易提纯,价格便宜,但具有吸湿性。因此Na2CO3固体需先在烘箱中于180℃高温下烘2~3h,然后置于干燥器中冷却后备用.Na2CO3与HCl的反应如下: Na2CO3+2HCl= 2NaCl+H2O+CO2↑ 计量点时溶液的pH值约为4,可选用甲基橙作指示剂。滴定终点,溶液由黄色变为橙色.根据Na2CO3的质量和所消耗的HCl的体积,即可计算出准确浓度. 碱灰为不纯的Na 2CO 3 ,其中混有少量的NaOH或NaHCO 3 杂质。用酸滴定,以甲 基橙为指示剂,以上组分均被中和,测定的结果是碱的总量,常用Na 2 O含量来表 示。HCl滴定Na 2CO 3 的反应如下 Na 2CO 3 +HCl====NaHCO 3 +NaCl NaHCO 3 +HCl====NaCl+CO 2 +H 2 O 可见反应到第一化学计量点pH值约为8。3,第二化学计量点pH值约为 3.9。测定总碱度时,化学计量点的pH值突跃在3。9附近。 2、仪器与试剂:0.1mol/L的HCl标准溶液、无水碳酸钠、甲基橙指示剂、碱灰试样。 3、试验方法:(1)盐酸标定:配制0。1mol/LHCl500mL:取6nol/L浓盐酸8。3mL稀释至500mL转移至细口瓶中。Na2CO3标定HCl:称取适量Na2CO3(消耗HCl20—30mL,0.106~0.16g),加入约30mL水溶解,若不溶

实验十一 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含量的测定

实验十一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含量的测定 一、目的要求 1.掌握亚硝酸钠滴定法测定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含量的原理及操作方法; 2.掌握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含量的计算方法; 3. 掌握检验结果的处理与判断,能够规范书写检验原始记录及检验报告书; 4. 正确并更科学合理地解释检验中的现象,处理检验中的异常情况。 二、实验原理 分子结构中具有芳伯胺基的药物,在酸性溶液中课与亚硝酸钠反应,生成重氮盐,因此可用亚硝酸钠滴定法测定含量,用外指示剂法确定滴定终点。 三、仪器与试剂 1. 仪器电子天平或分析天平(0.1mg)、酸式滴定管、烧杯 2. 试剂 亚硝酸钠(分析纯)、无水碳酸钠、对氨基苯磺酸(分析纯)、浓氨水、盐酸(1→2)、溴化钾(分析纯)、淀粉碘化钾试纸 四、实验步骤 1. 亚硝酸钠滴定溶液(0.05mol/L)的配制与标定 取亚硝酸钠约1.8g,加无水碳酸钠0.05g,加水适量使溶解成500mL,作为滴定溶液,摇匀后待标定。 取在120℃干燥至恒重的基准对氨基苯磺酸约0.25g,精密称定,加水30mL及浓氨水3mL,溶解后加盐酸(1→2)20mL,搅拌,在30℃以下用亚硝酸钠滴定溶液迅速滴定。滴定时将滴定管尖端插入液面下约2/3处,事先通过计算,一次将反应所需的大部分亚硝酸钠滴定溶液在搅拌条件下迅速加入,使其尽快反应。然后将滴定管尖提出液面,然后用水淋洗尖端,再缓缓滴定至溶液使碘化钾试纸变蓝为终点。1mmol亚硝酸钠相当于173.2mg对氨基苯磺酸,计算出亚硝酸钠滴定溶液的浓度。 2. 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含量的测定 精密量取规格为40mg/2mL的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5mL于200mL烧杯中,加水使成120mL,加入盐酸(1→2)5mL,溴化钾1g,用亚硝酸钠滴定溶液迅速滴定。滴定时将滴定管尖端插入液面下约2/3处,事先通过计算,一次将反应所需的大部分亚硝酸钠滴定溶液在搅拌条件下迅速加入,使其尽快反应。然后将滴定管尖提出液面,然后用水淋洗尖端,再缓

两因素混合设计

重复测量一个因素的两因素实验设计:两因素混合设计 一、两因素混合实验设计的基本特点 当一个实验设计既包含非重复测量的因素(被试间因素),又包含重复测量的因素(被试内因素)时,叫做混合因素设计,混合因素设计是现代心理与教育实验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设计,虽然我们说对被试变量控制最好的实验设计是重复测量设计,但在心理与教育研究中,很多情况下研究者不能使用完全被试内设计,而需要使用混合设计。两因素混合实验设计适用于这样的研究条件: 1.研究中有两个自变量,每个自变量有两个或多个水平。 2.研究中的一个自奕量是被试内的,即每个被试要接受它的所有水平的处理。研究中的另一个自变量是被试间的,即每个被试只接受它的一个水平的处理,或者它本身是一个被试变量,是每个被试独特具有、而不可能同时兼备的,如年龄、性别、智力等。 3.研究者更感兴趣于研究中的被试因素的处理效应,以及两个因素的交互作用,希望对它们的估价更加精确。相比之下,被试间因互不的处理效应不是研究者最感兴趣的。 两因素混合设计的基本方法是:首先确定研究中的被试内变量和被试间变量,将被试随机分配给被间变量的各个水平,然后使每个被试间变量,将被试验机分配给被试间变量的某一水平相结合的被试内变量的所有水平。混合实验设计既具有完全随机设计的特点,又有重复测量实验设计的特点。 图解中可以看出,在一个两因素混合设计中,对于A因素来说,实验设计很完全随机设计,每个被试只接受一个水平的处理,对于B因素来说,是一个重复测量设计,每个被试接受所有水平的处理。同时,它又是一个因素设计,每个被试接受的是A因素的某一个水平与B因素所有水平的结合。一个两因素混合设计所需的被试量是N=np,少于一个两因素完全随机设计(N=npq),多于一个两因素被试内设计(N=n)。 混合设计在心理与教育研究中是特别有用的,下面我们介绍在几种情况下,需要使用混合设计: 1.当研究中的两个变量中有一个是被试变量,如被试的性别、年龄、能力,研究者感兴趣于这个被试变量的不同水平对另一个因素的影响。这时,每个被试不可能同时具有这个变量的几个水平,因此,它是一个被试间变量。如果实验中选择了这样一个被试变量作两个自变量之一,就必须使用混合设计。 2.当研究中的一个自变量的处理会对被试产生长期效应,如学习效应时,不宜做被试内设计。因为如果将对被试有长期影响的变量反复施测给同一被试,学习效应会导致结果失去真实性。 3.有时选用混合设计是出自对实验的可行性的考虑。例如,当实验中两个因素的水平数都较多,使用完全随机设计,所需要的被试量很大,而选用被试内设计,每个被试重复测量的次数很多,会带来疲劳、练习等效应。这时,混合设计可能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但是,把哪一个变量作被试内变量,哪一个作被试间变量更好呢? 在混合实验设计中,被试间因素的处理效应与被度的个体差异相混淆,因此结果的精度不够好。但是,实验中被试内因素的处理效应及两个因素的交互作用的结果的精度都是好的,所以,如果研究中的一个自变量的处理效应不是研究者最关心的,可以把它作为被试间因素,牺牲它的结果精度,以获得对另一个变量的主效应及两上变量的交互作用的估价的精度。 二、两因素混合实验设计与计算举例 (一)研究的问题与实验设计 在第三章关于文章生字密度和主题熟悉性对阅读理解影响的研究中,我们已经看到,当采用随机区设计分离出一个被试变量——学生听读理解能力量,提高了检验的敏感性。要想更好地控制被试变量,有b1、b1、b3三个水平,将主题熟悉性作为一个被试间变量,有a1、a2两个水平。这是一个2×3两因素混合设计。8名五年级学生被随机分为两组,一组学生每人阅读三篇生字密度不同的、主题熟悉的文章,另一组学生每人阅读三篇生字密度不同的、主题不熟悉的文章。实验实施时,阅读三篇文章分三次进行,用拉丁方平衡学生阅读文的先后顺序。 (二)实验数据及其计算 1.计算表 表4—1—1 两因素混合实验的计算表

实验三 酸碱混合物测定的方案设计(双指示剂法)教案

实验三酸碱混合物测定的方案设计(双指示剂法)教案 课程名称:分析化学实验B 教学内容:酸碱混合物测定的方案设计(双指示剂法) 实验类型:设计 教学对象:化工、环境工程、药学、生物科学、应用化学、医学检验、制药、复合材料、生物工程、生物技术 授课地点:中南大学南校区化学实验楼301 授课学时:4学时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巩固移液管、酸式滴定管的正确使用; 2、掌握电子分析天平的正确使用; 3、了解酸碱混合物的测定意义和常用碱度的表示方法; 4、学习HCl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5、掌握双指示剂法测定碱混合物的原理、方法和计算; 6、熟悉甲基红、酚酞、甲基橙指示剂终点颜色判断和近终点时滴定操作控制 二、知识点: 酸碱反应、化学计量点、酸碱指示剂、滴定终点、碱度的表示方法、标准溶液、移液管、酸式滴定管、电子分析天平、实验报告的撰写(数据处理三线表表格化)、有效数字 三、技能点: 玻璃器皿的洗涤、移液管的使用、酸式滴定管的使用、电子分析天平的使用、HCl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四、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碱混合物测定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难点:甲基红、酚酞、甲基橙指示剂的变色特征和近终点时滴定操作控制 五、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法、分组讨论法、阅读指导法、现场讲解指导等 六、复习引入:

1、复习酸碱滴定法有关知识,提问学生: (1) HCl酸碱滴定法测定对象是什么?(溶液中的氢氧根(OH-)离子的浓度,并且溶液中的碱性物质的碱的强度要满足cKb>10-8) (2) 强酸直接滴定弱碱时一般以什么做指示剂?(甲基橙或甲基红) (3) 滴定终点颜色如何判断?(由黄色变橙红色30s不褪色为终点) [引入] 酸碱滴定法的应用:双指示剂法测定混合碱的组分及其含量 [引言] 酸碱滴定法操作简便,分析速度快和结果准确,因而在工农业生产和科学实践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在实际工作中,常常会遇到酸碱混合组分的分析问题,如氢氧化钠物质中常常含有一定量的碳酸钠、纯碱中含有一定量的碳酸氢钠、氯化铵中会有一定量的游离盐酸(HCl)、硫酸铵中会有一定量的游离硫酸(H2SO4),为了检验碱和铵盐的质量等级,需要对混合酸碱物中的各组分进行测定;在氟化氢、四氟化硅的生产过程中,会有硫酸和氢氟酸混合酸体系,分析其各组分的含量,为生产工艺控制提供有效的保障。在同一个试样中测定各组分的含量,用标准酸或标准碱溶液进行滴定分析,根据滴定过程中的pH值的变化情况,选用两种不同的指示剂分别指示终点,这种方法称为双指示剂法。该法快速、简捷,已广泛应用于酸碱混合物的分析与测定。 [新授]课题:碱混合物测定的方案设计 [提出任务]教师提出本课题的学习任务: 1、工业混合碱测定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2、碱度常用的表示方法有哪些? 3、氢氧化钠与碳酸钠混合碱的测定操作方法。 [任务探索] 1、工业混合碱测定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根据有关学习资料,思考下列问题: (1) 工业混合碱主要是由什么物质组成的?用什么滴定法测定混合碱的组分及其含量? (2)用什么试剂作指示剂?各指示剂的变色点和变色范围是多少? (3)测定Na2CO3与NaOH或Na2CO3与NaHCO3的混合碱时,第一和第二化学计量点的pH值各是多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