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职业卫生专篇

职业卫生专篇

职业卫生专篇
职业卫生专篇

第一章编制依据

第一节国家职业卫生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标准、规程

1、《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3、《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

4、《中华人民共和国尘肺病防治条例》;

5、《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

6、《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

7、《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158-2003);

8、《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

9、《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化学有害因素》(GBZ2.1 -2007);

10、《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物理因素》(GBZ2.2-2007);

11、《作业场所局部振动卫生标准》(GB10434-1989);

12、《工业企业卫生防护距离标准》(GB18083—2000);

13、《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J87-1985);

14、《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93);

15、《工业企业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92);

16、《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T50033-2001);

17、《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GB12801-91);

18、《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GB5083-85);

19、《小型工业企业建厂劳动卫生基本技术条件》(GB16910-1997);

20、《高温作业允许持续接触热时间限制》(GB935-89);

21、《排风罩的分类及技术条件》(GB/T16758-1997);

22、《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J19-87(2001年版);

23、《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43-97);

24、《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50073-2001);

25、《室内空调至适温度》(GB5701-85);

26、《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5044-85);

27、《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分级》(GB5748-86);

28、《高温作业分级》(GB/T4200-1997);

29、《体力劳动强度分级》(GB /T3869-1997);

30、《噪声作业分级》(LD80-1995);

31、《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专篇编制规范》。

第二节行业标准、规范和规程

1、《煤矿安全规程》(2011版);

2、《矿井通风安全装备标准》(MT/T5016-96);

3、《煤炭工业小型矿井设计规范》(GB 50399-2006);

4、《煤矿井下粉尘综合防治技术规范》(AQ1020-2006);

5、《煤矿井下消防、洒水设计规范》(GB50383-2006);

6、《煤矿职业安全卫生个体防护用品配备标准》(AQ1051-2008);

7、《煤矿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规范》(AQ1055-2008);

8、《矿井通风能力核定标准》(AQ1056-2008)。

第三节主要技术资料及审批文件

1、《煤矿矿井初步设计委托书》;

2、《承诺书》;

2、《xxxxx中团煤业有限责任公司xxxxx扩建工程安全预评价》;

3、《xxxxx中团煤业有限责任公司xxxxx扩建初步设计》;

4、《xxxxx中团煤业有限责任公司xxxxx扩建初步设计安全专篇》。

第二章项目概况

第一节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一、矿井概况

xxxxx于1995年建矿,投产时间为1996年2月,总投资50万元,属个体私营企业,法人代表:xxxx。重庆市国土和房屋管理局2008年2月换发了采矿许可证xxxxxx,生产能力10kt/a,根据xxxxxx

矿井现采用平硐开拓方式,现主平硐口标高+710m,方位98°,全长65m,为半园拱断面;矿井现正开采+710m以上的K2煤层,+710m以下尚未开采。

矿井采煤方法为倒台阶采煤法、放炮落煤,自然垮落法管理顶板,木支柱戴帽支护,开拓巷道采用金属支架支护,矿井正常生产时一般布置2个工作面采煤,采用机械抽出式通风,通风方式为中央分列式,井下平巷采用人力推车运输,轨道上山为绞车提升和下放,采区回采率90%左右。矿井目前采用单回路+备用柴油发电机组供电,由源泉变电站引一趟架空线路至xxxxx,电压等级10kV,供电距离5km,截面50mm2;矿井备用电源由自备的柴油发电机组提供。

目前,矿井正在进行建设的各项前期准备工作。

二、交通位置

xxxxxxxxxx位于重庆市西部,行政区划属重庆市xxxxx,xxxxx位于xxxxx主城区307°方向,到xxxxx城直距124km,地理坐标为:北纬31°41′48″,东经108°40′45″;井口西安坐标:X=3493935,Y=36586739,井口黄海高程:+710m,交通较为方便。(详见图1xxxxx交通位置图)。

矿区有3km简易公路与乡级公路相连,矿区到中岗乡21km,并有硬化

公路与渝巫道水泥路相连。到xxxxx城直距124km,交通较为方便。

三、项目建设性质

xxxxx本次设计工程建设性质为:扩建。

四、项目建设规模

该矿为扩建矿井,矿井原设计生产能力10kt/a;根据(渝府发[2007]128号)和(渝府[2009]2号)以及渝北区煤炭产业发展规划,矿井扩建规模为40kt/a。

五、建设总投资

矿井总投资额为1347万元,吨煤投资:336.7元/t。

六、生产作业体制

矿井设计年工作日330d,矿井采用“三.八”作业制,采煤工作面“二采一准”(二班采煤,一班准备),掘进工作面三班掘进。

七、作业时间

每班作业时间八小时。

八、劳动定员

矿井劳动定员,按照矿井开拓方式、工作面采煤方法、机械化配备水平、安全管理需要,并结合煤矿建设组织机构设置,采用岗位定员编制配备人员。

矿井劳动定员汇总见表2-1-1。

表2-1-1 劳动定员汇总表

第二节总平面布置、生产工艺及技术路线

一、总平面布置

矿井工业场地的平面布置根据矿井在充分利用已有场地、建(构)筑物和设施情况下,结合矿井地形、地物、工程地质、水文、气象等自然条件和工业场地竖向布置,在满足井下开拓部署、地面生产系统、地面运输

等主要生产环节情况下,根据建(构)筑物的功能特点,因地制宜分区布置。

1、主要生产区布置

矿井主要生产区布置在主平硐井口北西侧,在距主平硐井口北西方向50m处布置储煤场,在距主平硐井口南西方向200m处布置临时堆矸场,用于临时储存矸石。

2、辅助生产区布置

矿井辅助生产区在距主平硐北西侧距主平硐井口60m为中心布置,布置机修车间、器材库、地面变电所、压风机房、木工房等。锅炉房、浴室、矿灯房地面生产消防水池位于风井工业场地的山坡上。地面污水处理站布置在主平硐井口南西侧240m的溪沟边。

3、生活行政福利设施布置

在主平硐工业广场设置行政福利生活区。在距主平硐南西侧距井口120m为中心布置,布置井口综合楼、宿舍、和食堂等。地面生活生活水池位于主平硐井口南西侧50m的山坡上。

4、风井场地

东翼风井场地位于团城河西翼山上,与主平硐直线距离约300m,场地标高+920m,占地面积300m2,场内布置有通风机房、配电室及通风机值班室、消防水池(V=200m3)。新修矿区公路至该风井场地。

5、高位水池

分别在主井和风井工业场地设置高位水池。

主井高位水池位于主井工业场地附近山坡上,标高+750m,容积200m3。负责向矿井供给生活用水和地面消防洒水用水

风井高位水池位于风井工业广场附近山坡上,标高高于风井口不少于10m,容积200m3,负责向矿井井下供给消防洒水用水。

6、地面爆炸材料库

主要考虑安全、隐蔽,便于运输的设计原则。库址位于主平硐工业广场的北测,与主平硐井口工业广场直线距离320m,附近没有民居。按新近颁布的国标《爆破安全规程》的规定,该爆炸材料库的对外安全距离均符合要求。

根据井下生产的要求:设计确定1座炸药库(库容1.5t),1座雷管库(6000发),并相应布置空箱存放室、岗亭、水池、配电值班室(设在围墙外50m的进场道路的附近)。

7、瓦斯抽采站:在东回风井工业场地布置地面瓦斯抽采泵站,距离东风井井口约100m,地面瓦斯抽采泵站选择在地形坡度较缓,交通方便,安装管道便捷的地方。

矿井地面不同的建筑物分别采用框架结构、砖混结构和钢筋砼结构建筑;框架结构独立基础,砖混结构为条形基础。地面爆破材料库采用自然通风,设值班室,室内安装矿内直通电话。

二、生产工艺及技术线路(矿井主要生产系统)

1、矿井开拓方式

平硐开拓(集中布置、分区开采):

利用原+710m东翼主平硐作为矿井主平硐,用于矿井煤炭运输、东翼开采时的矸石运输、进风、行人和排水,改造利用+920m标高东翼回风平硐作为东翼回风平硐;利用原+710m标高西翼平硐作为矿井辅助平硐,用于进风,西翼开采时运料、排矸,行人等,新掘+920m西翼回风平硐。在+710m以上、+710~+550m和+550~+400m之间东西两翼各布置一个双翼采区,各采区距煤层底板法线距离20m伪倾斜布置轨道上山、行人上山和回风上山,在+710m、+550m、+400m标高K2煤层底板平行布置运输大巷和回风大巷,各采区沿煤层布置煤层区段运输巷和回风巷,轨道上山通过石门甩车场、行人上山通过联络巷与各水平运输大巷或煤层运输平巷连通,回风上山通过联络巷与各水平回风大巷或煤层平巷连通。形成生产系统。

2、提升系统

采区轨道上山分别装备一台矿用防爆单筒绞车,主要担负矿井提放煤炭、矸石、材料和设备的任务;采区行人上山各装备一套煤矿用固定抱索器架空乘人装置运送人员。

各采区轨道上山均选用JTB-1.2×1-30型单筒提升绞车一台。其主要参数如下:滚筒直径D=1200mm,滚筒宽度B=1000mm,牵引力30kN,钢丝绳直径d=18mm,平均提升速度1.5m/s,配套电机功率P=45kW。

东二采区行人上山选用RJY22-25/400架空乘人装置一台,驱动轮直径1000mm,绳速1m/s;选择6×7-22-1570-I-光-右交GB/T8918-2006钢丝绳,直径22mm,每米重量g=1.7kg,公称抗拉强度252kN。电动机功率22kW。

东三采区行人上山选用一台与东二采区行人上山相同的架空乘人装置运送人员。

3、排水系统

矿井采用两级排水,在+550m水平和+400m水平分别设置水泵房。矿井开采+550m水平时,涌水由+550m水平水泵经东二采区行人上山排至+710m 主平硐流出地面,经处理后排入小溪;开采+400m水平时,涌水由+400m水平水泵经东三采区行人上山排至+550m水平,再由+550m水平水泵经东二采

区行个山排至+710m主平硐流出地面,经处理后排入小溪。

+550m水平正常涌水为75m3/h;最大涌水量为195m3/h。选配MD155-30×8型单吸多级分段式离心泵做主排水泵。该水泵配套电机额定功率160kW,额定流量155m3/h,额定扬程240m,额定效率75%,允许吸上真空高度5.1m。总共设置3台同型号水泵,1台工作,1台备用,1台检修。排水各自经过1趟φ194mm×5mm管路。

+400m水平正常涌水为35m3/h;最大涌水量为85m3/h。选配MD85-45×5型单吸多级分段式离心泵做主排水泵。该水泵配套电机额定功率90kW,额定流量85m3/h,额定扬程225m,额定效率70.4%,允许吸上真空高度5.1m。总共设置3台同型号水泵,1台工作,1台备用,1台检修。排水各自经过1趟φ140mm×4.5mm管路。。

井下巷道水沟净断面均为0.4m×0.3m×0.35m(上宽×下宽×深)。

4、压缩空气系统

设计在地面建立压风机房,通过主平硐向井下集中供气。

选配LGFD-13/8螺杆式空气压缩机2台,1台使用,1台备用检修,其主要参数为:排气量:13m3/min;排气压力:0.8MPa;冷却方式:风冷;电机功率:75kW。

5、井上下主要运输设备

(1)地面运输

场内运输主要靠道路和窄轨铁路承担,场内各主要建筑物均有道路连接,以满足材料运送、消防急救、环境卫生及职工上下班等各项要求。煤坪、临时排矸场及辅助生产厂房由窄轨铁路与井下运输系统直接相连。

1)窄轨铁路:井下原煤及矸石经主平硐采用矿用防爆特殊型电机车牵引运输至地面煤坪或临时排矸场;场内窄轨铁路采用600mm轨距,15kg/m 的钢轨,4号单开道岔,最小弯道半径R=12m,纵坡i=3%~5‰。

2)公路运输:场内的材料运入和转运采用公路运输方式;场内公路为

泥结石路面。路面宽4.0m,路面纵坡一般为2%~3%,局部陡坡不大于10%,道路的平曲线半径R=10~15m。

3)汽车配置:为了满足矿井生产和生活需用物资日常运输,以及矿山救护和工作人员外出,设计配置各类汽车4辆,另外配置铲车等辅助装卸运输设备。

(2)井下运输(以东一采区为例)

工作面煤炭采用自溜至工作面下出口装车,各煤层平巷采用人力推车将煤炭运至各采区轨道上山,采用绞车将煤炭运至采区下车场,水平运输大巷和主平硐采用CTY2.5/6G矿用防爆特殊型电机车运输,东一采区轨道上山采用JTB-1.2×1型绞车提升。首采面煤炭运输线路为:

东翼一采区E1121采面采面→+850m煤层运输中巷→东翼一采区轨道上山→+710m水平运输大巷→+710m主平硐→地面。

东翼一采区E1122采面→+850m煤层运输中巷→东翼一采区轨道上山→+710m水平运输大巷→+710m主平硐→地面。

(3)矸石、材料设备及人员运输

掘进工作面矸石大部分充填到采空区,剩余的采用人力推车到个中部车场经绞车下放到+710m运输大巷,通过机车运至地面。

材料设备运输线路与矸石运输线路相反。

人员从主平硐进入,经+710m运输大巷到各采区行人上山,通过架空乘人装置至各区段运输(回风)平巷,最后到达各采掘进工作面。

(4)通风

首采面E1121和E1122采面新鲜风流经主平硐进入+710m水平运输大巷、采区通风轨道上山、+850m煤层运输中巷、E1121和E1122采面运输顺槽直到E1121和E1122采面,污风经煤层回风平巷及总回风大巷、回风平硐到风井由主抽风机排出地面。

(5)排水

+710m以上井下涌水通过水沟自流至主平硐排出地面,+710m以下的水通过水泵抽到+710m主平硐,然后通过水沟自流排出地面。

6、供电及通讯

(1)供电电源、电压

矿井采用单回路+备用柴油发电机组供电,由源泉变电站引一趟架空线路至xxxxx,电压等级10kV,供电距离5km,截面50mm2;矿井10kV备用电源由矿井自备的0.4kV,400kW柴油发电机组经10kV升压变压器提供。

(2)电力负荷

全矿电力负荷统计如下:

全矿设备总台数:46台

全矿设备工作台数:38台

全矿设备总容量:887kW

全矿设备工作容量:606.5kW

全矿总有功功率:333.67kW

全矿总无功功率:265.2kvar

无功功率补偿容量:200kvar

补偿后全矿总无功功率:65.2kvar

全矿总视在功率:339.98kVA(补偿后)

补偿后的功率因数:0.98

年耗电量:161.16×104 kW·h

吨煤耗电量:40.29kW·h

(3)地面供配电

矿井采用单回路+备用柴油发电机组供电,由源泉变电站引一趟架空线路至xxxxx,电压等级10kV,供电距离5km,截面50mm2;矿井10kV备用电源由矿井自备的0.4kV,400kW柴油发电机组经10kV升压变压器提供。

矿井高压变电设备设于室外,高压配电设备设于室内。室外安设2台

RW10-10(F)跌落开关,分别控制矿井两回高压10kV供电电源。安设2台S9-250/10/0.4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接地)向地面生产系统和主通风机房供电,安设2台S9-100/10/0.4变压器(中性点对地绝缘)向瓦斯抽放泵站供电。室内安设9台XGN1-10金属封闭式高压开关柜,2台进线柜,1台联络柜,6台出线柜(其中2台控制地面变压器,2台控制瓦斯抽放泵站变压器,2台控制去井下10kV电源)。

(4)井下供配电

由主井口引两趟MYJV22-10/6-3×25型煤矿用交联聚乙烯绝缘钢带铠装电力电缆入井,井下+710m水平变电所安设1台KBSG-100/10/0.69变压器做局部通风机专用变压器,安设一台KBSG-100/10/0.69变压器供掘进工作面用电及局部通风机备用电源,安设一台KBSG-160/10/0.69变压器供+710m水平其它设备用电,+550m水平变电所安设2台KBSG-250/10/0.69变压器供+550m水平设备用电

(5)通讯及信号

井下通信由主平硐敷设二根HUYAV-10×2×0.8型电缆,在井下用联络电缆将两根电缆相联接构成迂回通道,当任一电缆出现故障时,可迅速转接保证井下主要电话的通信。

选用KTH104型本安自动按键话机作为井下采掘工作面、轨道上山上、下车场、运输大巷、石门、总回风巷、绞车硐室和《年度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中明确要求的地点等的固定通信,设立醒目的电话标志,并标明调度、救援等重要电话号码,保证畅通。

7、地面辅助生产系统

(1)原煤生产系统

根据该矿的生产规模及产品情况,矿井不设洗选加工,仅在矿井工业广场设置煤坪进行筛分,人工选矸及煤块分选。

(2)矸石系统

1)排矸量:矿井矸石主要为掘进矸石,该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为40kt/a,年产生矸石量约为12kt左右,矸石大部分用于井下充填,年排放量约4kt。

2)矸石处理方案:矿井产期间的矸石排放,矿井矸石部分用于维护矿区公路,大部分矸石堆放临时排矸场,再外运用于加工建筑材料。

3)排矸场位置选择:地面临时排矸场位于主井工业广场内,该场地占地500m2,容量约15000m3,服务年限可达8a以上。在排矸场周围设置挡墙。

4)排矸系统及方式:矿井矸石通过主平硐运出地面后直接通过矸石运输轨道后翻至临时排矸场。

(3)供排水系统

1)工业场地生产、生活和消防供水

根据矿井水源情况,矿井工业场地生产、生活和消防供水方案为:利用矿井附近的溪流、山泉水作供水水源,利用矿井现有的供水设施及生活水池,静压供给各用水地点,水量水质有保证,能够满足矿井技改后工业场地生产、生活和消防用水要求。

2)矿井井下消防、洒水供水

在高于风井口标高10m的适当位置分别设一容量为200m3的高位水池向井下供水;井下主干管用Φ50mm管径的热轧钢管,由风井进入井下,然后通过Φ32mm支管向运输平巷、回风平巷、各个采煤工作面及掘进工作面和其它各用水点供水。

3)临时排矸场地生产供水

临时排矸场采用处理后的矿井井下涌水作为水源,将处理后的井下涌水加压输送至工业场地消防水池(有效容积200m3,标高+920.00m),静压供给排矸场地各用水点。

4)风井场地供水

风井场地用水,直接利用风井工业场地消防水池和生活水池供水。

5)爆炸材料库供水

爆炸材料库距矿井主平硐工业广场约320m,,可直接利用工业场地消防水池和生活水池供水。

在地面变电所和压风机房等建筑物靠山地段,以及沿公路旁各设置一条截水沟,为浆砌片石结构,近似梯形断面:底宽0.5m,沟深0.5m。沟底纵坡i≥5‰。

场内明沟、盖板沟均为浆砌片石结构,矩形断面b×h=0.4×0.5m2,人流集中的地段可用盖板沟,通过道路(窄轨)时可埋设管涵,沟底纵坡i =5~10‰。

(4)污水处理系统

1)生活污水处理

生活污水主要为生活区单身职工产生的污水,食堂和浴室排出的污水,食堂油污水采用隔油池预先处理,生活污水设计采用生化池生化处理达到生活污水排放标准后由砼管排放。

2)矿灯房废水处理

该矿设计采用锂电池矿灯,矿灯房无有害废水

3)井下废水处理

井下废水主要来自井下采空区涌水、洒水除尘的废水等,主要含煤泥、尘泥等。设计在主平硐工业场地建一预沉池和一沉清池,将井下排水中煤泥经沉淀池沉淀后外排或经消毒,加混凝剂后供矿井生产用水。

(5)井口降温采暖系统

本矿区属地温正常区,未发现地温异常。本次设计暂不采取专门的降温措施,井下未配备专门的降温设备。地面工作室配备空调、电扇等降温设备,个人配备防暑用品。

矿区地处非采暖地区,年平均气温19℃。根据本矿条件,仅在冬季对矿井的浴室、更衣室供热。

8、地面设施

(1)总平面布置主要原则

根据矿井的地形地貌特征,矿井总平面布置要求功能分区明确,工业流程合理,人流、货流畅通,线路短捷,场内外结合好,投资省,用地少,在建筑群体上构成良好舒适的劳动与工作环境,总平面布置主要原则如下:1)应结合井下的开拓方式、地面生产工艺系统、对外运输条件、经济合理性,尽量减少井巷工程量,缩短建井工期;工业场地尽量集中布置,减少工业场地的建筑面积,适当降低建设标准,少压煤,少占地,以节省基建投资;煤流及其他运输距离短捷,场地土石方等工程量较小的区域,工业场地布置与进出场道路、主要生产井口、地面窄轨铁路与生产系统等统一协调布置,并确定好其相互间的位置关系。

2)工业场地选择在工程地质条件良好、地形坡度较缓,尽量避开不良工程地质地段,并有利于防洪排水,场地布置在满足生产、生活需要的同时,满足安全、防火、卫生、环保等有关规范的要求,确保工业场地的安全。

3)避开较大村庄,少拆迁民房。

4)不占或少占良田好土,节约用地。

5)考虑施工方便和减少临建工程量,功能分区明确、配合协调、布置紧凑合理、工程量较省、占地面积较小。

6)供电、供水、供热的建、构筑物应接近负荷中心。

矿井工业场地布置尽量紧凑合理、联系使用方便,运输协调短捷。

(2)主要工业场地构筑设施布置

根据矿井的开拓布置,本矿设置了主平硐工业广场、风井场地和爆破材料库等矿井工业场地。其中主平硐工业场地分为三个区,分别设置了主要生产区、辅助生产区以及生活行政福利生活区。

1)主要生产区布置

矿井主要生产区布置在主平硐井口北西侧,在距主平硐井口北西方向

50m处布置储煤场,在距主平硐井口南西方向100m处布置临时堆矸场,通过地面窄轨与井下运输系统直接连通。

2)辅助生产区布置

矿井辅助生产区在距主平硐北西侧距主平硐井口60m为中心布置,布置机修车间、器材库、地面变电所、压风机房、木工房等。锅炉房、浴室、矿灯房地面生产消防水池位于风井工业场地的山坡上。地面污水处理站布置在主平硐井口南西侧240m的溪沟边。

3)生活行政福利设施布置

在主平硐工业广场设置行政福利生活区。在距主平硐南西侧距井口120m为中心布置,布置井口综合楼、宿舍、和食堂等。地面生活水池位于主平硐井口南西侧50m的山坡上。

(3)其他工业场地构筑设施布置

1)风井场地

东翼风井场地位于团城河西翼山上,与主平硐直线距离约300m,场地标高+920m,占地面积300m2,场内布置有通风机房、配电室及通风机值班室、消防水池(V=200m3)。新修矿区公路至该风井场地。

2)高位水池

分别在主井和风井工业场地设置高位水池。

主井高位水池位于主井工业场地附近山坡上,标高+750m,容积200m3。负责向矿井供给生活用水和地面消防洒水用水

风井高位水池位于风井工业广场附近山坡上,标高高于风井口不少于10m,容积200m3,负责向矿井井下供给消防洒水用水。

3)地面爆炸材料库

主要考虑安全、隐蔽,便于运输的设计原则。库址位于主平硐工业广场的北测,与主平硐井口工业广场直线距离320m,附近没有民居。按新近颁布的国标《爆破安全规程》的规定,该爆炸材料库的对外安全距离均符

合要求。

根据井下生产的要求:设计确定1座炸药库(库容1.5t),1座雷管库(6000发),并相应布置空箱存放室、岗亭、水池、配电值班室(设在围墙外50m的进场道路的附近)。

4)瓦斯抽采站:在回风井工业场地布置地面瓦斯抽采泵站,距离东风井井口约100m,地面瓦斯抽采泵站选择在地形坡度较缓,交通方便,安装管道便捷的地方。

矿井地面不同的建筑物分别采用框架结构、砖混结构和钢筋砼结构建筑;框架结构独立基础,砖混结构为条形基础。

地面爆破材料库采用自然通风,设值班室,室内安装矿内直通电话。

第三节生产过程原材料情况

一、生产过程中的原材料情况

矿井经营范围及方式为开采原煤,销售本企业生产的煤炭。矿井生产产品为原煤,设计生产能力为40kt/a。

矿井采掘工作面钻眼、爆破、攉煤、支护等均为手工作业,机械化程度较低,人员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的强度较大。

二、矿井主要生产设备数量和布局

1、通风设备

设计风井选配FBCZ-4-№13A-55kW型风机2台,1台工作,1台备用。由专职主扇司机操作。

2、提升设备

矿井为平硐开拓方式,在采区轨道上山分别装备一台矿用防爆单筒绞车,主要担负矿井提放煤炭、矸石、材料和设备的任务。在采区行人上山

各装备一套煤矿用固定抱索器架空乘人装置运送人员。

3、压风设备

设计在地面建立压风机房,通过主平硐向井下集中供气。

选配LGFD-13/8螺杆式空气压缩机2台,1台使用,1台备用检修,其主要参数为:排气量:13m3/min;排气压力:0.8MPa;冷却方式:风冷;电机功率:75kW。自动运行,由专职压风机司机巡检。

4、排水设备

+550m水平正常涌水为75m3/h;最大涌水量为195m3/h。选配MD155-30×8型单吸多级分段式离心泵做主排水泵。该水泵配套电机额定功率160kW,额定流量155m3/h,额定扬程240m,额定效率75%,允许吸上真空高度5.1m。总共设置3台同型号水泵,1台工作,1台备用,1台检修。排水各自经过1趟φ194mm×5mm管路。

+400m水平正常涌水为35m3/h;最大涌水量为85m3/h。选配MD85-45×5型单吸多级分段式离心泵做主排水泵。该水泵配套电机额定功率90kW,额定流量85m3/h,额定扬程225m,额定效率70.4%,允许吸上真空高度5.1m。总共设置3台同型号水泵,1台工作,1台备用,1台检修。排水各自经过1趟φ140mm×4.5mm管路。

5、抽采设备

设计选用用2BE1-103-0型水环真空泵2套,1套工作,1套备用。由专职司机抽采泵操作。

第四节专篇设计所涉及的任务及范围

本专篇所涉及的范围为营业执照许可的经营范围内及矿井采矿许可证允许的井田范围内的生产系统、辅助系统。

本专篇就矿井许可的生产领域所涉及的可能产生职业危害的工艺、部位进行职业危害性辨识、制定职业卫生防护措施、制定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管理措施,编制职业卫生防护措施投资概算等。

职业安全卫生危害与危险的基本概念介绍

职业安全卫生危害与危险的基本概念介绍 在论述职业安全卫生管理工作内容之前,先阐明有关我国与职业安全卫生危害与危险的相关的一些基本概念是很有必要的。 (1).劳动保护与职业安全卫生 劳动保护是指为了保护劳动者在劳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健康,在改善劳动条件、预防工伤事故及职业病、实现劳逸结合和女职工、未成年工的特殊保护等方面所采取的各种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的总称,统称为劳动保护。美国、日本、英国等国家通常把这种影响作业场所内员工、临时工、合同工、外来人员和其他人员安全与健康的条件和因素称为职业安全卫生,而苏联、德国、奥地利、南斯拉夫和我国等则称之为劳动保护,名称虽然不同,工作内容大致相同,中认为是同一概念的两种不同命名。 从定义可以看出,劳动保护是保护从事劳动生产的劳动者,但是,劳动保护并不是指国家对劳动者所有方面的保护,而是专指对劳动者在劳动生产过程中可能引起伤亡和职业危害的保护,它不包括职工其他劳动权利和劳动报酬等方面的保护,也不包括一般的卫生保健和伤病医疗工作。其主要工作内容是:不断改善劳动条件,预防工伤事故和职业病的发生,为劳动者创造安全、卫生、舒适的劳动条件;合理组织劳动和休息;实行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的特殊保护,解决他们在劳动中由于生理关系而引起的一些特殊问题。 劳动保护是我国的一项重要国策。由于劳动过程中(工具设备和

生产环境)存在着各种不安全、不卫生因素,若不加以保护将会发生工伤事故和职业危害。例如,矿井作业可能发生瓦斯爆炸、冒顶、片帮、水、火灾害等事故;工厂生产可能发生机器绞碾、电击电伤、受压容器爆炸以及各种有毒草有害物质的危害等;建筑施工可能发生高空坠落、物体打击和碰撞;交通运输可能发生车辆伤害和淹溺事故;农业生产可能发生机农业机械伤害、触电、农药和化肥中毒等等。所有这些,都会危害劳动者的安全健康,甚至造成财产的重大损失。另外,生产过程中,还有一些因素(人及组织行为不当)对劳动者的安全健康也有影响。如劳动者工作时间过长、强度过大,会造成过度疲劳,积劳成疾,并且容易发生工伤事故;女职工和未成年工从事过于繁重或有害妇女生理的劳动,也会给他们的健康造成危害。因此,必须采取各种有效的技术和管理方法来消除这些因素,以保障劳动者的安全健康。 (2).伤亡事故 伤亡事故,根据1991年国务院颁布的《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是指职工在劳动过程中发生的人身伤害、急性中毒事故。 职工在劳动过程中发生的人身伤害、急性中毒事故,是指职工在本岗位劳动,或虽不在本岗位劳动,但由于企业的设备和设施不安全、劳动条件和作业环境不良,所发生的轻伤、重伤、死亡事故。 轻伤事故是指职工负伤后休一个工作日以上,构不成重伤的事故;重伤口事故是指符合劳动部(60)中劳护久字第56号《关于重伤事

职业卫生设计专篇编写规范

职业卫生设计专篇编写规范 第一条为了规范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专篇编制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及相关的职业卫生法律、法规、规章等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所称的职业卫生专篇,是指建设单位依据国家职业卫生法律、法规和卫生标准,在建设项目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或初步设计时,对生产过程中产生或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采取的防护设施及其预期效果,编制的专项报告。 第三条本规范适用于产生或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新建、扩建、改建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等项目(以下简称建设项目)的职业卫生专篇编制。 第四条产生或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论证(设计任务书)阶段或按国家有关规定不需要进行可行性论证的建设项目设计中,均必须有职业卫生专篇和具体落实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及其审批意见所确定的各项职业病防护设施的设计和说明。 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专篇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编制依据; (二)项目概况; (三)生产过程中产生或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对作业场所和劳动者健康的影响分析与评价; (四)职业卫生防护措施及控制性能和预期效果;主要包括建设项目选址和总平面布置、生产工艺及设备布局、建筑物卫生设施、职业病防护设备、应急救援设施、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等措施; (五)根据生产车间卫生特征分级,确定辅助用室及卫生设施数量; (六)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组织管理; (七)职业卫生防护措施投资概算; (八)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九)结论。 第五条产生或可能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或存在高毒作业的建设项目,还应当在初步设计中按照批准的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和本规范编写职业卫生专篇和各项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的设计,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方可施工。 第六条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的施工图设计,必须按卫生行政部门已批准的可行性研

职业健康卫生安全保护措施

职业卫生健康安全保护措施 一、职业卫生健康安全目标 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认真贯彻《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文件有关要求,严格执行国家、铁道部及厦门市政府有关劳动保护的法律、法规、规定,确保施工人员合法权益得到保证、健康得到保障。 职业卫生健康安全目标:职业卫生病发生率为零。 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图”见下页。 三、安全保障措施 3.1、人员的劳动保护措施 (一)防尘措施 施工现场采取防尘、降尘措施。施工前对必须接触防尘操作的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及必要的防护知识培训,配备口罩、耳罩、防尘眼镜等防护用品。对接触粉尘的劳动者进行一次尘肺病普查;对有活动性肺结核、严重慢性呼吸道疾病、显著影响肺功能的肺部疾患、严重的心血管系统疾病患者严禁从事接触粉尘工作。 (二)防毒措施 对有毒原材料、半成品等采取严格控制保管措施,严格执行领取登记制度,杜绝有毒物质向外流放、扩散。施工前对必须接触有毒操作施工及保管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及必要的防护知识培训。为接触有毒操作的人员配备防止毒物挥发的防毒面罩、防护手套等防护用品以及紧急救助药品,并确保操作人员会正确使用。对接触有毒操作的施工人员或保管人员每月进行一次专项体检,最大限度地减小

危害。一旦发现中毒现象,立刻隔离相关人员送往医院,并且展开原因调查,采取相应措施将危害减至最小。 (三)防噪声措施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图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安全 保障 措施 安全员 项目经理部 安全技术措施 职业健康安全预防措 职业健康安全 教育 措 定期检查 不定期检查 防尘防毒防辐射 噪 声和振动控制 气温异常防护 消防安全机械安全 电气安全防爆安全 储运安全爆破安全 燃气安全建筑安全 安全 检查 健康 安全 机构 安全 控制 施工队 提高 安全 保障 消除 隐患 保证安全生产 提高 安全 预防 能力 保障全体施工人员健康安全

美国职业安全卫生(正式版)

文件编号:TP-AR-L3816 In Terms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Form A Certain Guiding And Planning Executable Plan, So As To Help Decision-Makers To Carry Out Better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 (示范文本) 编订: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 美国职业安全卫生(正式 版)

美国职业安全卫生(正式版) 使用注意:该安全管理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具有指导性,规划性的可执行计划,从而实现多角度地帮助决策人员进行更好的生产与管理。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1、组织机构:1970年颁布的职业安全卫生法 中,国会授权建立三个机构。这三个机构是:职业安 全卫生署(OSHA);国家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 (NIOSH)和职业安全卫生审查委员会(OSHRC)。其 目的一是制定或执行强制性的安全和卫生标准,二是 研究职业方面的危险及其控制措施。三是审查一些有 争议的执法活动。 职业安全卫生署(OSHA)是一个管理机构,它的 职责是专门负责制定和实施有关如何控制职业卫生和 安全方面的法规,是劳工部的一个部门,在全美划分 十个区并派出办公分支机构。例如第九区办公室拥有

OSHA雇员60名,辖管加利福尼亚、内华达、夏威夷、亚利桑那四个州的职业安全卫生事务。除联邦职业安全卫生署(OSHA)外,各州也都有自己的OSHA。加州是最早实施防止工伤工作的,在全州设有4个地区办事处、20个分区办事处、6个场地办事处,现在拥有Cai/OSHA600名。联邦OSHA与州OSHA 可以互相促进,而州的计划和工作更为直接。企业一般建有一个专门委员会负责此项工作。 国家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NIOSH)是一个研究机构,它的任务是制定判断或者提出建议(供OSHA 制定标准用)、鉴定和评定工作场所的危险性及在测量技术和控制工艺等方面开展研究和一系列有关的活动,同时还提供专业教育、宣传职业安全卫生方面的信息资料。该机构是卫生与人类服务部的疾病控制中心(CDC)的一个部门。

最新职业卫生设计专篇

报告编号:[SJXC-14-42234]池州市××矿业工贸有限公司 池州市××××××石灰石矿扩改工程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 (审定稿) 设计单位:池州市××矿业工贸有限公司 资质证书编号: 二O一四年十一月

报告编号:[kfty-14-42234] 声明 安徽省××矿山设计研究有限公司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在池州市××矿业工贸有限公司池州市××××××石灰石矿扩改工程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中优先采用有利于职业病防治的新工艺、新方法和新材料,确保所出具的《池州市××矿业工贸有限公司池州市××××××石灰石矿扩改工程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实用性,并对其承担法律责任。 设计单位: 法定代表人: 项目负责人: 专篇审核人: 二零一四年十一月

(设计单位资质影印件)

参加专篇编写人员

目录 1 概述 (1) 1.1任务来源 (1) 1.2设计目的和基本原则 (2) 1.3编制依据 (3) 1.4设计范围与内容 (7) 1.5设计程序 (8) 1.6质量控制措施 (9) 2 项目概况 (12) 2.1项目基本情况 (12) 2.2总平面布置、生产工艺及技术路线 (22) 2.3矿体特征及原辅材料、产品 (25) 2.4生产设备和布局 (28) 2.5设备自动化及密闭化程度 (28) 3 生产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辨识分析 (29) 3.1职业病危害因素辨识 (29) 3.2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特征 (31) 4 类比分析 (33) 4.1类比企业的选择 (33) 4.2类比企业调查及分析 (34) 4.3类比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 (39) 5 职业病危害程度预计 (43) 5.1职业病危害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及可能导致的职业病 (43) 5.2职业病危害危害程度预计分析 (49) 6 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及控制性能和预期效果 (53)

职业卫生专篇编制规范

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专篇编制规范 第一条为了规范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专篇编制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及相关的职业卫生法律、法规、规章等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所称的职业卫生专篇,是指建设单位依据国家职业卫生法律、法规和卫生标准,在建设项目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或初步设计时,对生产过程中产生或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采取的防护设施及其预期效果,编制的专项报告。 第三条本规范适用于产生或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新建、扩建、改建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等项目(以下简称建设项目)的职业卫生专篇编制。 第四条产生或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论证(设计任务书)阶段或按国家有关规定不需要进行可行性论证的建设项目设计中,均必须有职业卫生专篇和具体落实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及其审批意见所确定的各项职业病防护设施的设计和说明。 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专篇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编制依据; (二)项目概况; (三)生产过程中产生或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对作业场所和劳动者健康的影响分析与评价; (四)职业卫生防护措施及控制性能和预期效果;主要包括建设项目选址和总平面布置、生产工艺及设备布局、建筑物卫生设施、职业病防护设备、应急救援设施、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等措施; (五)根据生产车间卫生特征分级,确定辅助用室及卫生设施数量;

(六)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组织管理; (七)职业卫生防护措施投资概算; (八)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九)结论。 第五条产生或可能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或存在高毒作业的建设项目,还应当在初步设计中按照批准的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和本规范编写职业卫生专篇和各项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的设计,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方可施工。 第六条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的施工图设计,必须按卫生行政部门已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文件及其职业卫生专篇所确定的各种防护措施和要求进行设计。如经卫生行政部门审核后,建设项目的规模、工艺或者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防护设施等发生变化时,应当重新编制职业卫生专篇并经卫生审核。 第七条产生或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必须严格按国家有关职业卫生法律、法规的规定做好以下工作: (一) 严格执行国家建设项目职业卫生防护设施“三同时”规定,做到职业病防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使用,并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 (二) 必须按卫生行政部门已批准的职业危害预评价报告及其审批意见所确定的各种卫生防护措施认真编制各设计阶段的职业卫生专篇,做好各项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使其防护性能和效果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 (三)建设项目未按照规定编制职业卫生专篇,或者职业卫生专篇未经卫生行政部门审查同意的的建设项目,有关部门不得批准该项目设计报告,不得擅自开工。

供应商职业安全卫生要求

编号:SY-AQ-03565 (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供应商职业安全卫生要求 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 requirements for suppliers

供应商职业安全卫生要求 导语:进行安全管理的目的是预防、消灭事故,防止或消除事故伤害,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在安全管 理的四项主要内容中,虽然都是为了达到安全管理的目的,但是对生产因素状态的控制,与安全管理目的关 系更直接,显得更为突出。 本着环保、健康、安全,互惠互利、共同发展之原则。请外包商为确保给XXX照相器材(惠东)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汉辉公司)提供之产品在运输、储运、使用、处理过程中减少环境污染,降低健康安全风险,应满足如下要求: 1.外包商提供之产品以及生产该产品之原料必须满足国家、地方、行业之有关安全、环境保护之法律、法规之要求。 2.在保证产品质量条件下,要求首先采用安全、无污染或少污染之生产工艺及设备,不得采用国家或地方已禁止使用之生产工艺或设备。 3.应考虑不断开发新技术,在保证要求之产品质量前提下能尽量减少XXX公司在使用产品中或使用产品后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及影响XXX公司员工健康与安全。 4.在生产给XXX公司产品之过程中排放之超标污染物(废水、废气、固废、噪声等)要积极采取措施治理,制订切实可行之计划,在规

定期限内达到国家或地方排放标准。 5.在产品包装上,除满足XXX公司搬运安全等要求外,应优先采用可回收利用之包装材料,避免因资源浪费污染环境。 6.对生产过程中之危险物品以及危险废物堆放场地应设立明显标识。 7.应防止因跑、冒、滴、漏污染环境。 8.如外包商提供之产品是易燃、易爆或有毒有害之危险物品,供应商应采取防范措施,防止在储运过程中发生火灾、爆炸或泄漏等事故造成环境、健康、安全问题。 9.对外包商之储运人员,外包商应进行必要之环境保护及安全知识培训,保证储运人员熟知在工作中如因工作失误,将对环境、健康、安全造成之不良影响,以及一旦污染事故发生,如何采取应急措施减少污染。 10.外包商在储运危险物品给XXX公司时,应设立明显之标识。 11.注重职工的职业健康与安全,遵循国家的相关用工条例,不使用未满法定年龄劳工等。 12.外包商应注意以下几点是否有做到:

职业健康卫生知识培训内容

职业健康卫生知识培训 职业病概论 一、职业病危害与职业病的基本概念 1、什么是职业卫生? 职业卫生是指人们在从事行业和工作活动中,保持符合保护健康、防止疾病所必须的情况、状况以及达到这种状态所实施的行为和过程。 2、什么是职业危害?职业病危害因素有哪几类? 职业危害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由于受不良的生产条件和工作环境的影响,给劳动者带来危险和伤害,其中包括事故和疾病等多种危害因素对人体的伤害。 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它职业有害因素 3、什么叫职业病? 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统称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4、什么叫法定职业病? 法定职业病是指国家规定并正式公布的职业病,是指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引起的疾病。2002年国家卫生部会同劳动保障部重新颁布的法定职业病目录有10类115种

5、职业病的特点: ⑴病因明确:由职业病危害因素所致, 这些人为因素被控制消除, 即可防止疾病发生; ⑵病因可测:所接触的危害因素(病因)通常可以检测, 过量接触才得病; ⑶群体性:接触相同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工人常集体发病; ⑷多无特效药:早发现,易恢复,晚发现,疗效差。 6、如何发现职业病 最有效是做职业性体检 就业前体检 : 发现职业禁忌症 在岗体检: 早发现可疑职业病、禁忌症 离岗体检: 证明在职期间有无得职业病或损害 7、毒物进入人体的三个途径 呼吸道(最常见最危险的途径) 皮肤(有些毒物只要与皮肤接触,就能被吸收) 消化道(职业中毒的机会极少) 二、生产过程中的危害因素 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它职业有害因素。 职业危害因素分类: 物理性危害因素:噪音、振动、高温、光线过强、电离辐射等。 化学性危害因素:强酸强碱、粉尘、有毒有害气体等。

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编制要求

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编制要求 一、设计范围与内容 .设计范围 根据职业卫生法律、法规、标准和技术规范等要求,针对建设项目建设施工、设备安装调试过程以及建成投入生产或使用后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应采取的职业病防护设施、职业卫生管理措施等进行设计,并对其预期效果进行评价。 对于初步设计阶段施工方案尚未确定的情况,设计专篇可作相关说明后省去相关内容,仅需在补充措施建议中明确建设单位相关职责;待施工方案最终确定后,再补充相关设计内容。 .设计内容 根据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应采取的防尘、防毒、防暑、防寒、降噪、减振、防辐射等防护设施的设备选型、设置场所和相关技术参数等内容进行设计;另外还包括与之相关的防控措施,如总平面布置、生产工艺及设备布局、建筑卫生学、辅助卫生设施、应急救援设施等的设计方案,并对职业病防护设施投资进行预算,最后对职业病防护设施的预期效果进行评价。 二、设计过程 .资料收集 在充分调查研究设计对象和范围等相关情况后,收集、整理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所需要的各种文件、资料和数据。 .工程分析 对建设项目的工程简况、主要工程内容、总平面布置、生产工艺与设备布局、生产过程中的原料与产品的名称和用(产)量、岗位设置与人员数量、作业内容与方法、建筑卫生学,建筑施工工艺和设备安装调试过程等进行分析。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及危害程度预测

)分析说明建设项目建设期或建成投入生产或使用后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来源、特点及分布。 )分析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业人员情况,包括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接触人数、接触时间与接触频度等。 )根据职业病危害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及可能导致的职业病,分析其潜在危害性和发生职业病的危险程度。 .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 ) 构(建)筑物设计 根据、、、、、、等相关标准和规范,对建设项目的总平面布置、竖向布置和建(构)筑物进行设计。 总平面布置应在考虑减少相互影响的基础上,重点对功能分区和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工作场所的布置进行设计。 竖向布置重点对放散大量热量或有害物质的厂房布置、噪声与振动较大的生产设备安装布置和含有挥发性气体、蒸气的各类管道合理布置等进行设计。 建(构)筑物重点对建筑结构、采暖、通风、空气调节、采光照明、微小气候等建筑卫生学进行设计,包括建(构)筑物朝向;以自然通风为主的车间天窗设计,高温、热加工、有特殊要求(如产生粉尘、有毒物质、酸碱等工作场所)和人员较多的建(构)筑物设计;厂房降噪和减振设计;车间办公室布置以及空调厂房、洁净厂房设计、生产卫生室(存衣室、盥洗室、洗衣房)、生活卫生室(休息室、食堂、厕所)设计等。 )防护设施设计及其防控性能 对建设项目建设期和建成投入生产或使用后拟采取的防尘、防毒、防暑、防寒、降噪、减振、防非电离辐射与电离辐射等职业病防护设施的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分布及防控性能进行分析和设计,并提出保证职业病防护设施防控性能的管理措施和建议。

职业安全卫生管理制度

职业安全卫生管理制度 职业安全卫生管理制度共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职业安全卫生措施计划制度、职业安全卫生教育制度、职业安全卫生检查制度、伤亡事故和职业病统计报告和处理制度、职业安全卫生监察制度、三同时制度。 一、安全生产责任制 1、规定各类人员的安全责任制 2、规定各部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 二、职业安全卫生措施计划制度 主要内容: 1、单位或工作场所 2、措施名称 3、措施内容和目的 4、经费预算及其来源 5、负责设计、施工的单位或负责人 6、开工日期及竣工日期 7、措施执行情况及其效果 具体有以下几种: 1、安全技术措施 2、职业卫生措施,包括防尘、防毒等 3、辅助用室及设施,包括更衣室、消毒室等

4、职业安全卫生宣传教育措施 三、职业安全卫生教育制度 1、管理人员的职业安全卫生教育 2、特种作业人员的职业安全卫生教育 3、员工的职业安全卫生教育 分为上岗前的三级教育,改变工艺和变换岗位教育经常性教育三种形式 4、经常性职业安全卫生教育 四、职业安全卫生检查制度 检查内容: 查思想、查管理、查隐患、查整改和查事故处理。 五、伤亡事故和职业病统计报告和处理制度 (一)伤亡事故的统计报告和处理 1、伤亡事故分类 1)按伤害程度分类 轻伤:指损失工作日为一个工作日以上105个工作日以下的失能伤害 重伤:指损失工作日在105以上的失能伤害、重伤的损失工作日最多不超过6000日死亡:其损失工作日为6000日 2)按事故严重程度分类 轻伤事故:只有轻伤的事故

重伤事故:指有重伤没有死亡的事故 死亡事故:指一次死亡1-2人的事故 重大伤亡事故:指一次死3-9人的事故 特大伤亡事故:指一次死亡10人的以上(含10人)的事故 2、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 报告依据,1989年国务院34号令《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程序暂行规定》和1991年国务院第75号令《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执行。 3、伤亡事故统计 按1992年劳动部办公厅发出的“关于实施《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统计报表制度》的通知”和1993年发出的“关于印发《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统计问题解答》的通知”。 (二)职业病的统计报告和处理 1、职业病报告办法 按卫生部1988年修订颁发的《职业病报告办法》执行一切企事业单位都应报告当地卫生监督机构,由他统一上报。 2、职业病处理 按卫生部、劳动部、财政部、全国总工会1987年11月发布的《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执行。 六、职业安全卫生监察制度 是指按国家法律、法规授权的行政部门,代表政府对企业的生产过程实施职业安全卫生监察,以政府的名义,运用国家权力对生产单位在履行职业安全卫生职责和执行职业安全卫生政策、法律、法规和标准的情况依法进行监督,检瘵和惩诫制度,执法主体是法律、法规授权部门而不是其他的国家机关和群众团体。

对职业安全卫生立法的思考参考文本

对职业安全卫生立法的思 考参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对职业安全卫生立法的思考参考文本使用指引:此安全管理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一、理念的差异 ——“安全生产(生产的安全)”还是“职业安全卫 生(劳动者的安全健康)” 职业安全卫生问题比较复杂,涉及多个领域,主要是 生产领域和劳动关系领域。笔者认为:“安全生产”与 “职业安全卫生”是不同领域中两个相互关联,然而理念 不同的概念。前者是“以生产为本”;后者是“以人为 本”,体现了人们对于职业伤害问题认识的两个阶段、两 种理念。理念的不同导致立法时的立法宗旨、适用范围、 法条内容、实施机制等一系列的不同。 安全科学(基础与核心是事故致因理论)源于生产劳 动,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方式的变化,生产关系所

反映的安全观念的差异而不断变化发展。事故致因理论始于20世纪初,当时蒸汽动力、电力驱动的机械生产取代手工操作,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已经初具规模。在生产力飞跃发展的同时,由于机械设计完全不考虑操作安全,工人无培训,加之超时劳动,致使生产伤亡事故频繁发生。发生事故往往中断生产,使生产无法正常进行,以致影响企业对利润的追求。企业主逐渐认识到:“不安全就不能生产”。因此安全管理成为企业生产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其关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生产的安全。 一方面,由于机器在工业生产中显示出巨大威力,人们对其顶礼膜拜,机器俨然成为生产的中心。而工人则成为机器的附庸和奴隶。 另一方面,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的劳动关系,是企业主对工人的残酷剥削、压榨,根本不顾工人死活,谈何保护劳动者。国家法律也保护企业主。当时“法庭判决的

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编制导则

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编制导则

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编制导则 AQ/T4233-2013 2013-06-08发布 2013-10-01实施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的内容与格式。 本标准适用于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在初步设计(含基础设计)阶段,建设单位委托有资质的设计单位对该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的编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5083 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 GB12801 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 GB/T16758 排风罩的分类及技术条件 GB18871 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 GB50019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T 50033 建筑采光设计标准 GB50034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50073 洁净厂房设计规范 GB50187 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 GBJ87 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

GBZ1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GBZ 158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 GBZ/T194 工作场所防止职业中毒卫生工程防护措施规范 GBZ/T211 建筑行业职业病危害预防控制规范 GBZ/T223 工作场所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装置设置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职业病危害occupational hazard 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 3.2 职业病危害因素occupational hazard factors 职业活动中影响劳动者健康的、存在于生产工艺过程以及劳动过程和生产环境中的各种危害因素的统称。 3.3 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水平 occupational hazard factors exposure level 从事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接触一种或多种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强度)和接触时间。 3.4 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 the report of facility design for control occupational hazard 产生或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在初步设计(含基础设计)阶段,由建设单位委托具有资质的设计单位对该项目依据国家职业卫生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和标准,针对建设项目施工过程和生产过程中产生或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采取的各种防护措施及其预期效果编制的专项报告。 4设计目的和基本原则

最新职业健康卫生管理制度

职业健康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一、为了贯彻执行“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保障我公司职工、驾驶员在工作及车辆驾驶过程中不受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影响,预防职业病的发生,保护职业病的合法权益,提高劳动生产率,根据《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结合公司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二、本制度规定了职业健康管理职责及作业管理,健康管理等职责,适用于本公司职业卫生健康管理工作。 三、公司监管办公室为公司职业健康管理机构,酒泉市防疫站为职工、驾驶员健康指定检查机构。 四、办公室应当加强对职业病防治的宣传教育,普及职业病防治知识,增强职工、驾驶员对职业病的防治观念,提高职工、驾驶员自我健康保护意识。 第二章管理职责 一、公司监管办公室人员在各自工作范围和管理权限内负责本部门职业健康管理工作,公司成立职业病防治领导小组,对本公司职业健康工作进行指导、决策及监督管理。二、酒泉市防疫站为职业健康体检和医疗的指定机构。

按照《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职业病诊断应当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医疗卫生机构承担,我公司仅以此机构出具的职业病诊断结论执行政策。 第三章健康预防管理 一、根据相关资料,驾驶员岗位的职业病范畴有:1.前列腺疾病;2.腰、颈椎病;3.胃肠道疾病;4.振动病;5.噪声性耳聋;6.视力疲劳综合症;7.脂肪肝;8.肛肠疾病。管理人员的职业病范畴有:腰、颈椎病。 二、公司监管办公室应利用安全生产例会宣传,或者开展预防职业病专题会议,对公司驾驶员开展《预防职业病》专题教育,通过讲解职业病的产生原因及预防方法,使驾驶员具备职业病的预防意识。 三、公司监管办公室、网络中心应积极倡导和提醒驾驶员利用空闲时间进行锻炼,合理调节时间,避免疲劳驾驶,力求达到预防目的。 第四章健康管理 一、安全及经营行为管理员应要求市防疫站严格按照国家及卫生部门有关职业健康管理标准对我公司接触噪声、振动等岗位的职工进行健康检查,检查结果交公司主要负责人。 二、实行就业前、在岗和特殊健康检查、职业病人离退后复查。检查结果必须建立职工健康监护档案。健康监护档

劳动安全卫生制度

劳动安全卫生制度 一、安全生产责任 1、为保护公司财产和员工人身安全,保证公司生产经营工作顺利进行,根据国家有关劳动保护法律、法规,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责任书。 2、公司安全生产工作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为方针,坚持生产经营服从安全需要的原则,确保实现安全生产和文明生产。 3、各部门负责人为本部门安全生产责任人,负责本部门的安全生产和安全教育工作,贯彻落实公司安全生产制度,制订并组织实施本部门的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细则,同时督促检查,确保安全生产工作的顺利开展。 4、各部门负责人要坚决贯彻执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安全生产工作的重点,定岗定人做到事事有人管,在安全生产工作中不留空白。 5、各部门必须设立安全生产检查员,负责本部门的日常安全生产督促检查工作,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做好记录,每月将安全检查记录上报安保部,积极配合安保部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6、各部门必须加强本部门安全生产教育工作,务必使员工树立起“安全第一、生产必须安全、安全为了生产”的思想,在工作中严格执行各项安全管理规定,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7、提高本部门员工的安全保护意识,做到“三不伤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 8、各部门负责人要教育引导本部门员工积极参与安全生产工作,发现隐患及时整改,多提有助于安全生产的合理化建议。 9、发生人身、设备事故必须按规定的处理原则和程序进行处理。事故处理要坚持“三不放过”的原则(事故原因没有查清的不放过;事故发生后没有整改措施的不放过;责任者和员工没有受到教育的不放过。) 二、生产车间防火安全管理规定 1、为贯彻公司《防火安全制度》,保证员工人身和设备安全,使生产顺利进行,针对生产车间环境特点,特制定本规定。: 2、车间内要保持环境清洁,各种物料码放整齐并远离热源,注意室内通风。 3、保证车间内防火通道的畅通,出口、走道处严禁摆放任何物品。

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

XXXXXXxxxxx公司 xxxxxx项目 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 xxxxxxxx xxxxxxx年xxxxx月

声 明 ****设计院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在XXXXXXX有限公司*******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中优先采用有利于职业病防治的新工艺、新方法和新材料,确保所出具的《XXXXXXX有限公司*******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实用性,并对其承担法律责任。 设计单位:(加盖公章) 设计单位法定代表人:(签名) xxxxx 年xxx月xxx日

目录 1概述 1 1.1项目概况 1 1.2设计依据 1 1.3 设计目的 4 1.4 设计原则 5 1.5 设计范围 5 1.6 设计内容 5 2建设项目概况 6 2.1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6 2.2 产品及原辅材料 9 2.3 总平面布置 11 2.4 工艺流程 11 2.5 生产工艺设备 12 3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及危害程度预测 13 3.1 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13 3.2 职业病危害因素理化特性及毒理特征 14 3.3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及危害程度预测 15 4采矿系统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 21 4.1 采矿系统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及危害程度预测 21 4.2 采矿系统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 23 5选冶系统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 28 5.1 采冶系统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及危害程度预测 28 5.2 选冶系统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 29 6辅助设施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 41 6.1 锅炉房 41

6.2 污水处理厂房 42 6.3 机修车间错误!未定义书签。 6.4 化验室错误!未定义书签。 6.5 变电所错误!未定义书签。 6.6 加油站错误!未定义书签。 6.7 石灰乳制备间错误!未定义书签。 6.8 排土场、原矿堆场、废石场错误!未定义书签。7施工过程和自然疫源防护设施设计 43 7.1施工过程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 43 7.2自然疫源的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 45 8辅助用室及卫生设施 46 8.1辅助用室设置 46 8.2 暖通、空调 47 8.3 采光、照明 48 8.4 墙体、墙面和地面 49 9职业病防治管理措施 50 9.1 职业卫生管理管理机构 50 9.2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50 9.2 职业卫生管理要求 51 10应急救援设施 53 10.1 可能发生急性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岗位 53 10.2 应急救援措施 53 10.3 预期效果分析 55 11职业病防护设施投资预算 56 12对职业病危害评价的响应 58 12.1 工程防护补充措施 58 12.2 应急救援补充措施错误!未定义书签。 12.3 建筑卫生学和辅助用室补充措施 58

安全、环境、职业健康卫生管理制度

安全、环境、职业健康卫生管理制度 1、目的对公司安全、环境、职业健康职业卫生进行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减少和杜绝职业病发生,保护员工健康及其相关权益,更好地遵守有关职业卫生方面的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安全、环境、职业健康职业卫生的管理。 3、职责4.1安委会负责审定职业卫生工作方针、目标和职业卫生管理工作计划和规划,监督检查公司职业卫生工作的开展。4.2安全环保部负责组织相关部门对作业现场职业危害因素进行识别并检测。对职业健康相关检测报告进行备份。负责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和《员工健康监护档案》,对所有职业健康相关档案进行保管。负责职业危害的预防、申报。4.3人力资源及行政部依法对劳动者进行入职体检、在岗体检、离职体检。 4.4财务部负责职业健康检查、工伤保险、职业危害因素检测费用、职业健康防护用品及设施费用的落实。4.5各部门负责人负责把本公司职业健康的管理措施贯彻到每个生产具体环节,对本部门的职业健康工作负全面责任。4、控制内容4.1安全环保部每年组织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合规性评价并完善4.2职业健康风险评估和控制4.2.1风险辨识的范围4.2.1.1本单位常规活动和非常规活动(如生产、起重、运输、登高、高温、维修作业、办公活动等)。4.2.1.2所有进入工作场所的人员(包括合同方人员、外来劳务、工程施工人员)。4.2.1.3工作场所的所有设施(包括租赁设备或设施)。三种时态(过去、现在、将来)。三种状态(正常、异常、紧急)。4.2.2危险因素分类4.2.2.1按能量分七种:机械能、电能、热能、化学能、放射能、生物因素、人机工程因素(心理、生理)。 4.2.2.2可参考GB/T13861-1992《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代码》六种类型分类。 4.2.2.3可参照GB/T6441-199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的二十种类别分类。

职业安全卫生操作规程标准版本

文件编号:RHD-QB-K1524 (操作规程范本系列) 编辑:XXXXXX 查核:XXXXXX 时间:XXXXXX 职业安全卫生操作规程 标准版本

职业安全卫生操作规程标准版本操作指导:该操作规程文件为日常单位或公司为保证的工作、生产能够安全稳定地有效运转而制定的,并由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时必须遵循的程序或步骤。,其中条款可根据自己现实基础上调整,请仔细浏览后进行编辑与保存。 ●遵守职业安全卫生规程等于珍惜生命、保护健康 职业安全卫生规程作为工作规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前人用众多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是为了避免今后不再发生类似伤亡事故而制定的。因此,仅靠用人单位制定职业安全卫生操作规程是不够的,重要的是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要不折不扣地执行操作规程。劳动者遵守职业安全卫生规程等于珍惜生命、保护健康。 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要互相提醒、共同遵守,不能认为职业安全卫生规程只是保护个人的,可以不予

遵守。如果一个人不遵守职业安全卫生规程,就会逐渐影响到很多人都不去遵守。培训劳动者遵守职业安全卫生规程是劳动者的法定义务。 ●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创建清洁工作场所 ◎整理-做到物品有毒、无毒分开,有用、无用分开,无用物品及时处理。 ◎整顿-有用物品须分类存放,取放简单,使用方便,安全保险。 ◎清扫-随时打扫、清理垃圾、泄露物、灰尘和污物。 ◎清洁-保持服装整洁,车间干净。 凡严格实行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的用人单位,其职业安全卫生工作一定会取得成效。创建安全、舒适而清洁的工作场所,要做到及时清理无用物品,归整有用物品,物品拿取方便,有毒无毒分开,

确保职业安全卫生。例如,现场工作中发生有毒物品泄漏,由于没有及时清理,造成职业中毒。 ●安全装置和防护设施是预防职业安全卫生事故的有效手段 安全装置和防护设施是预防职业安全卫生事故的有效手段,要经常检查,不得擅自拆除。当操作人员发生错误操作,或者机械设备出现故障时,安装在机械设备上的安全装置便起到保险作用,从而能够预防机械设备引起的伤害。工作场所配置通风、除尘、排毒、净化、防暑降温、抗震、防噪声等防护设施,能有效降低粉尘、毒物、物理因素等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或强度),从而保障劳动者健康。 安全装置和防护设施应当定期维护,并遵守: ◎不得随意拆除,不得使其失效。 ◎发生故障时,应及时报告上级,尽快维修。

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编制导则样本

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编制导则 AQ/T4233- -06-08发布-10-01实施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的内容与格式。 本标准适用于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 在初步设计( 含基础设计) 阶段, 建设单位委托有资质的设计单位对该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的编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 包括所有的修改单) 适用于本文件。 GB5083 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 GB12801 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 GB/T16758 排风罩的分类及技术条件 GB18871 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 GB50019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T 50033 建筑采光设计标准 GB50034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50073 洁净厂房设计规范

GB50187 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 GBJ87 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 GBZ1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GBZ 158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 GBZ/T194 工作场所防止职业中毒卫生工程防护措施规范 GBZ/T211 建筑行业职业病危害预防控制规范 GBZ/T223 工作场所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装置设置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职业病危害occupational hazard 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 3.2 职业病危害因素occupational hazard factors 职业活动中影响劳动者健康的、存在于生产工艺过程以及劳动过程和生产环境中的各种危害因素的统称。 3.3 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水平occupational hazard factors exposure level 从事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接触一种或多种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 强度) 和接触时间。 3.4 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the report of facility design for control occupational hazard 产生或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 在初步设计( 含基础设计) 阶段, 由建设单位委托具有资质的设计单位对该项目依据国

职业安全健康卫生知识

职业安全健康卫生基本常识 一、职业卫生基本常识 1、什么是职业病? 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2、什么叫职业危害? 职业危害,是指从业人员在从事职业活动中,由于接触粉尘、毒物等有害因素而对身体健康所造成的各种损害。 3、职业危害因素的来源 (1)劳动过程中的职业危害因素 (2)生产过程中的职业危害因素 (3)生产环境中的职业危害因素 (4)职业危害因素的作用条件 (5)毒物的化学结构和理化性质 (6)个体危险因素 4、职业病发生的条件有哪些? 有害因素的性质、有害因素作用于人体的量和人体的健康状况。 5、何谓法定职业病?我国规定了几类几种? 由国家确认并经法定程序公布的职业病,称为法定职业病。 我国共规定了10大类115种职业病,其中职业中毒56种,尘肺13种,职业性物理因素疾病5种,职业性传染病3种,职业性皮肤病8种,职业性眼病3种,职业性耳鼻喉疾病3种,职业性肿瘤8种,其他职业病5种。 6、法定职业病的基本条件是什么? (1)在职业活动中产生;(2)接触职业危害因素;(3)列入国家职业病范围;(4)与劳动用工行为相关联。 7、职业性有害因素分哪几类? (1)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包括化学因素,如粉尘、各种毒物;物理因素,如高温、低温、高气压、低气压、噪声、振动、高频、微波、红外线、紫外线、激光、放射线等;某些生物性致病因素; (2)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如劳动强度过大,劳动时间过长,精神或视力过度紧张等;(3)与一般卫生条件和卫生技术措施不良有关的有害因素,如厂房矮小狭窄,采光照明不足,通风不良,烈日下室外作业,有毒作业与无毒作业安排在一个车间内等。 8、哪些情况下用人单位不得安排劳动者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工作? (1)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未经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2)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的劳动者从事其所禁忌的作业;(3)对在职业健康检查中发现有与所从事的职业相关的健康损害的劳动者,应当调离原工作岗位,并妥善安置;(4)对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不得解除或者终止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 9、职业病病人享受什么待遇? 凡确诊患有职业病的职工,享受国家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或职业病待遇)。此外,从事有害作业的职工,因按规定接受职业性健康检查所占用的工作时间,应按正常出勤处理。如职业病防治机构(或诊断组)认为需要住院作进一步检查时,不论其最后是否诊断为职业病,在此期间可享受职业病待遇。职业病病人除享有工伤社会保险外,依照有关民事法律,尚有获得赔偿的权利。劳动者被诊断患有职业病,但用人单位没有参加工伤社会保险的,其医疗和生活保障由最后用人单位承担。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