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气安全防护知识

电气安全防护知识

第三章电气安全技术

第一节预防人身触电

电力是生产和人民生活必不可少的能源,由于电力生产和使用的特殊性,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如果不注意安全,就会造成人身伤亡事故,给国家财产带来巨大损失,特别是石油化工生产的连续性以及石油化工生产接触的物质多为易燃、易爆、腐蚀严重和有毒的物质。因此,提高对安全用电的认识和安全用电技术的水平,落实保证安全工作的技术措施和组织措施,防止各种电气设备事故和人身触电事故的发生就显得非常重要。

一、人身触电的原因

人身触电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没有遵守安全工作规程,人体直接接触或过于靠近电气设备的带电部分。

(2)电气设备安装不符合规程的要求,带电体的对地距离不够。

(3)人体触及到因绝缘损坏而带电的电气设备外壳和与之相连接的金属构架。

(4)靠近电气设备的绝缘损坏处或其它带电部分的接地短路处,遭到较高电位所引起的伤害。

(5)对电气常识不懂或一知半解,乱拉电线、电灯,乱动电气用具造成触电。

二、人身触电的危害

(一)电流对人体的危害

电流对人体的危害与通过人体的电流强度、持续时间、电压、频率、人体电阻、通过人体的途径以及人体的健康状况等因素相关,而且各种因素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当电流流经人体时,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刺痛和麻木,并伴随不自觉的皮肤收缩。肌肉收缩时,胸肌、膈肌和声门肌的强烈收缩会阻碍呼吸,而使触电者死亡。电流通过中枢神经系统的呼吸控制中心可使呼吸停止。电流通过心脏造成心脏功能紊乱,即室性纤颤,会使触电者因大脑缺氧而迅速死亡。

1.电流强度对人体的影响

所谓电流强度即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单位为安培,用符号A表示。每秒钟通过1库仑(用符合C表示)的电量叫1A,1A等于1000mA。

通过人体的电流越大,人体的生理反应越明显,感觉越强烈,从而引起心室颤动所需的时间越短,致命的危险就越大。

不同电流强度对人体的影响见表3—1。

表3—1 不同电流强度对人体的影响

根据电流通过人体所引起的感觉和反应不同可将电流分为:

(1)感知电流。引起人的感觉最小电流称为感知电流。实验资料表明,对于不同的人,感知电流也不相同,成年男性平均感知电流约为1.1mA;成年女性约为0.7mA。

(2)摆脱电流。人触电以后能自主摆脱电源的最大电流称为摆脱电流。实验资料表明,对于不同的人,摆脱电流也不相同:成年男性的平均摆脱电流约为16mA;成年女性平均摆脱电流约为10.5mA。成年男性最小摆脱电流约为9mA;成年女性的最小摆脱电流约为6mA。最小摆脱电流是按99.5%的概率考虑的。

(3)致命电流。在较短时间内危及生命的最小电流称为致命电流。在电流不超过数百毫安的情况下,电击致死的主要原因是电流引起的心室颤动或窒息造成的。因此,可以认为引起心室颤动的电流即为致命电流。

2.电流通过人体的持续时间对人体的影响

随着电流通过人体时间的延长,由于人体发热出汗和电流对人体的电解作用,使人体电阻逐渐降低,在电源电压一定的情况下,会使电流增大,对人体组织的破坏更加厉害,后果更为严重;另一方面,人的心脏每收缩扩张一次,中间约有0.1s的间隙,在这0.1s过程中,心脏对电流最敏感,若电流在这一瞬间通过心脏,即使电流很小(只有几十毫安),也会引起心脏颤动。因此,通电时间越长,重合这段时间的可能性越大,危险性就越大。

3.作用于人体的电压对人体的影响

当人体电阻一定时,作用于人体的电压越高,则通过人体的电流越大。实际上,通过人体的电流强度,并不与作用在人体的电压成正比。这是因为随着人体电压的升高,人体电阻急剧下降,致使电流迅速增加,而对人体的危害更为严重。

当220~1000V工频电压(50Hz)作用于人体时,通过人体的电流可同时影响心脏和呼吸中枢,引起呼吸中枢麻痹,使呼吸和心脏跳动停止。更高的电压还可能引起心肌纤维透明性变,甚至引起心肌纤维断裂和凝固性变。

4.电源频率对人体的影响

常用的50~60Hz工频交流电对人体的伤害最为严重,频率偏离工频越远,交流电对人体伤害越轻。在直流和高频情况下,人体可以耐受更大的电流值,但高压高频电流对人体依然是十分危险的,各种电源频率下的死亡率如表3—2所示。

表3—2 各种电源频率下的死亡率

5.人体电阻的影响

人体触电时,流过人体的电流(当接触电压一定时)由人体的电阻值决定。人体电阻越小,流过人体的电流越大,也就越危险。

人体电阻主要包括人体内部电阻和皮肤电阻,而人体内部电阻是固定不变的,并与接触电压和外界条件无关,约为500Ω左右。皮肤电阻一般指手和脚的表面电阻,它随皮肤表面干湿程度及接触电压而变化。

不同类型的人,皮肤电阻差异很大,因而使人体电阻差别很大。一般认为,人体电阻在1000~2000Ω之间。

影响人体电阻的因素很多,除皮肤厚薄的影响外,皮肤潮湿、多汗、有损伤或带有导电性粉尘等,都会降低人体电阻;接触面积加大、接触压力增加也会降低人体电阻。不同条件下的人体电阻见表3—3所示。

表3—3 不同条件下的人体电阻

①干燥场所的皮肤,电流途径为单手至双脚。

②潮湿场所的皮肤,电流途径为单手至双脚。

③有水蒸气,特别潮湿场所的皮肤,电流途径为双手至双脚。

④游泳池或浴池中的情况,基本为体内电阻。

6.电流通过不同途径的影响

电流通过人体的头部会使人立即昏迷,甚至醒不过来而死亡;电流通过脊髓,会使人半截肢体瘫痪;电流通过中枢神经或有关部位,会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强烈失调而导致死亡;电流通过心脏会引起心室颤动,致使心脏停止跳动,造成死亡。因此,电流通过心脏呼吸系统和中枢神经时,危险性最大。实践证明,从左手到脚是最危险的电流途径,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心脏直接处在电路内,电流通过心脏、肺部、脊髓等重要器官;从右手到脚的途径其危险性较小,但一般也容易引起剧烈痉挛而摔倒,导致电流通过全身或摔伤。电流途径与通过心脏电流的百分数如表3—4所示。

表3—4 电流途径与通过人体心脏电流的百分数

7.人体健康状况的影响

试验和分析表明电击危害与人体状况有关。女性对电流较男性敏感,女性的感知电流和摆脱电流均约为男性的三分之二;儿童对于电流较成人敏感;体重小的人对于电流较体重大的人敏感;人体患有心脏病等疾病时遭受电击时的危险性较大,而健壮的人遭受电击的危险性较小。

(二)电流对人体伤害的种类

电流对人体伤害主要分为电击伤和电伤两种。

(1)电击伤。人体触电后由于电流通过人体的各部位而造成的内部器官在生理上的变化,如呼吸中枢麻痹、肌肉痉挛、心室颤动、呼吸停止等。

(2)电伤。当人体触电时,电流对人体外部造成的伤害,称为电伤。如电灼伤、电烙印、皮肤金属化等。

①电灼伤。一般有接触灼伤和电弧灼伤两种,接触灼伤多发生在高压触电事故时通过人体皮肤的进出口处,灼伤处呈黄色或褐黑色并又累及皮下组织、肌腱、肌肉、神经和血管,甚至使骨骼显碳化状态,一般治疗期较长,电弧灼伤多是由带负荷拉、合刀闸,带地线合闸时产生的强烈电弧引起的,其情况与火焰烧伤相似,会使皮肤发红、起泡烧焦组织,并使其坏死。

②电烙印。它发生在人体与带电体有良好的接触,但人体不被电击的情况下,在皮肤表面留下和接触带电体形状相似的肿块痕迹,一般不发炎或化脓,但往往造成局部麻木和失去知觉。

③皮肤金属化。由于高温电弧使周围金属熔化、蒸发并飞溅渗透到皮肤表层所形成。皮

肤金属化后,表面粗糙、坚硬。根据熔化的金属不同,呈现特殊颜色,一般铅呈现灰黄色,紫铜呈现绿色,黄铜呈现蓝绿色,金属化后的皮肤经过一段时间能自行脱离,不会有不良的后果。

此外,发生触电事故时,常常伴随高空摔跌,或由于其它原因所造成的纯机械性创伤,这虽与触电有关,但不属于电流对人体的直接伤害。

三、人体触电方式

人体触电一般分为与带电体直接接触触电、跨步电压触电、接触电压触电等几种形式。

(一)人体与带电体直接接触触电

人体与带电体直接接触触电又分为单相触电和两相触电。

1.单相触电

当人体直接接触带电设备的其中一相时,电流通过人体流人大地,这种触电现象称为单相触电。对于高压带电体,在人体虽然未直接接触,但小于安全距离时,高电压对人体放电,造成单相接地引起触电,也属于单相触电,如图3—1所示。

图3—1 单相触电示意图

2.两相触电

人体同时接触带电设备或线路中两相导体,或在高压系统中,人体同时接近不同相的两相带电导体,而发生电弧放电、电流从一相通过人体流人另一相导体,构成一个闭合回路,这种触电方式称为两相触电,如图3—2所示。

图3—2 两相触电示意图

(二)跨步电压触电

当电器设备发生接地故障时,接地电流通过接地体向大地流散,在地面上形成分布电位。这时,若人在接地故障点周围行走,其两脚之间(人的跨步一般按0.8m考虑)的电位差,就是跨步电压。由跨步电压引起的人体触电,叫跨步电压触电,如图3—3所示。

图3—3 跨步电压触电示意图

人体在跨步电压的作用下,虽然没有与带电体接触,也没有放弧现象,但电流沿着人的下身,从脚经胯部又到脚与大地形成通路。触电时先是脚发麻,后跌倒。当受到较高的跨步电压时,双脚会抽筋,并立即倒在地下。跌倒后,由于头脚之间距离大,故作用于人身体上的电压增高,电流相应增大,而且有可能使电流经过人体的路径改变为经过人体的重要器官,如从头到手和脚。经验证明,人倒地后,即使电压只持续2s,人身就会有致命危险。

跨步电压的大小决定于人体与接地点的距离,距离越近,跨步电压越大。当一脚踩在接地点上,跨步电压将达到最大值。

(三)接触电压触电

如果人体同时接触具有不同电压的两点,则在人体内有电流通过,此时加在人体两点之间的电压差称为接触电压。如图3—4中的人,站在地上,手脚触及已漏电的电动机,他的手足之间出现的电压差Uj,就是人们所承受的接触电压。

图3—4 接触电压分布及人体触电示意图

U XL—相电压;R0—变压器中性点接地电阻;Uj—作用于人体电压;Rb—电动机保护接地电

阻;S—距离

四、防止人身触电的技术措施

人身触电事故的发生,一般不外乎以下两种情况:一是人体直接触及或过分靠近电气设备的带电部分;二是人体碰触平时不带电,但因绝缘损坏而带电的金属外壳或金属构架。针对这两种人身触电情况,必须从电气设备本身采取措施以及在从事电气工作时采取妥善的保证人身安全的技术措施和组织措施。

(一)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

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是为防止人体触及绝缘损坏的电气设备所引起的触电事故而采取的有效措施。保护接地是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与接地体相连接。应用于中性点不接地的三相三线制系统中。保护接零是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与变压器的中性线相连接。应用于中性点不接地的三相四线制系统中。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是电气安全技术中的重要内容。

(二)安全电压

1.安全电压的定义

根据我国颁布的《安全电压标准》(GB 3805—83)的规定,所谓安全电压是指为了防止触电事故而采用的由特定电源供电的电压系列。这个电压系列的上限值,在正常和故障情况下,任何两导体间或任意导体与地之间均不得超过交流(50~500Hz)有效值50V。一般情况下,人体允许电流可按摆脱电流考虑。在装有防止触电速断保护装置的场合,人体允许电流可按30mA考虑。在容易发生严重二次事故的场合,应按不引起强烈反应的5mA考虑。安全电压50V的限制是根据人体允许电流30mA、人体电阻1700Ω的条件确定的。国际电工委员会规定安全电压(即接触电压限定值)为50V,并规定25V以下者不需考虑防止直接电击的安全措施。

2.安全电压的等级及选用举例

我国安全电压额定值的等级分别为42V、36V、24V、12V、6V。安全电压选用举例见表3—5所示。

表3—5 安全电压选用举例

(三)触电保护装置

触电保护装置的作用主要是为了防止由漏电引起触电事故和防止单相触电事故,其次是为了防止由漏电引起的火灾事故以及监视或切除一相接地故障。此外,有的漏电保护器还能切除三相电动机单相运行(即缺一相运行)故障。适用于1000V以下的低压系统,凡有可能触及带电部件或在潮湿场所装有电气设备时,均应装设触电保护装置,以保障人身安全。

目前我国触电保护装置有电压型和电流.型两大类,分别用于中性点不直接接地和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低压供电系统中。触电保护装置在对人身安全的保护作用方面远比接地、接零保护优越,并且效果显著,已逐步得到广泛应用。

(四)保证安全的组织措施

(1)凡电气工作人员必须精神正常,身体无妨碍工作的病症,熟悉本职业务,并经考试合格。另外,还要学会紧急救护法,特别是触电急救。

(2)在电气设备上工作,应严格遵守工作票制度、操作票制度、工作许可制度、工作监护制度、工作间断、转移和终结制度。

(3)把好电气工程项目的设计关、施工关,合理设计,正确选型,电气设备质量应符合

国家标准和有关规定,施工安装应符合规程要求。

(五)保证安全的技术措施

(1)在全部停电或部分停电的电气设备或线路上工作,必须完成停电、验电、装设接地线、挂标示牌和装设遮栏等技术措施。

(2)工作人员在进行工作时,正常活动范围与带电设备的距离应不小于表3—6的规定。

表3—6 工作人员工作中正常活动范围与带电设备的安全距离

(3)电气安全用具。为了防止电气人员在工作中发生触电、电弧灼伤、高空摔跌等事故,必须使用经试验合格的电气安全工具,如绝缘棒、绝缘夹钳、绝缘挡板、绝缘手套、绝缘靴、绝缘鞋、绝缘台、绝缘垫、验电器、高压核相器、高低压型电流表等;还应使用一般防护安全工具,如携带型接地线、临时遮栏、警告牌、护目镜、安全带等。

四、触电后的紧急救护

人体触电后会出现肌肉收缩,神经麻痹,呼吸中断、心跳停止等征象,表面上呈现昏迷不醒状态,此时并不是死亡,而是“假死”,如果立即急救,绝大多数的触电者是可以救活的。关键在于能否迅速使触电者脱离电源,并及时、正确地施行救护。

(一)使触电者迅速脱离电源

通常采用下列方法:如果触电者离电源开关或插销较近,可将开关拉开或把插销拔掉;也可以用干燥的衣服、绳索、木棒、木板等绝缘物做工具,拨开触电者身上的电线或移动触电者脱离电源,千万不可直接用手或其它金属及潮湿物件做为急救工具;如果触电者所在的地方较高,需要注意停电后从高处摔下的危险,应预先采取保证触电者安全的措施;如果停电救人影响出事地点的照明,应有临时照明措施。

(二)紧急救护

救护触电者所采用的紧急救护方法,应根据触电者下列三种情况来决定:

(1)如果触电者还没有失去知觉,只是在触电过程中曾一度昏迷,或因触电时间较长而感到不适,必须使触电者保持安静,严密观察,并请医生前来诊治,或送往医院。

(2)如果触电者已失去知觉,但心脏跳动和呼吸尚存在,应当使触电者舒适、平坦、安静地平卧在空气流通场所,解开衣服,以利呼吸,摩擦全身,使之发热,如天气寒冷还要注意保温,并迅速请医生诊治。如果触电者呼吸困难,呼吸稀少,不时发生痉挛现象,应准备施行心脏停止跳动或呼吸停止时的人工呼吸。

(3)如发现心脏、脉膊及心脏跳动停止,仍然不可认为已经死亡(触电人经常有假死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应立即施行人工呼吸,进行紧急救护。这种救护最好就地进行。如果现场威胁着触电人和救护人员的安全,不可能就地紧急救护时,应速将触电人抬到就近地方抢救,切忌不经抢救而长距离运输,以免失去救活的时机。

第二节电气防火防爆

工业企业电气设备的绝缘,大多数是采用易燃物质组成的(如绝缘纸,绝缘油)。在运行中导体通过电流要发热,开关切断电源要产生电弧,由于短路或接地事故、设备损坏等原因可能产生电弧及电火花,可将周围易燃物引燃,发生火灾或爆炸。尤其是我们石油化学工业,在生产、贮存运输过程中,极易形成易燃、易爆的环境。在这种场所使用的电气设备,由于选型不当、绝缘损坏等原因产生电火花时,就可以引起火灾或爆炸,所以应进一步了解电气火灾发生的原因,采取预防措施,并在火灾发生后采用正确的抢救方法,防止发生人身触电及爆炸事故。

一、电气火灾和爆炸的原因

发生电气火灾和爆炸要具备两个条件:首先有易燃易爆物质和环境,其次有引燃条件。

(一)易燃易爆物质和环境

在生产和生活场所中,广泛存在着易燃易爆易挥发物质,其中煤炭、石油、化工和军工等生产部门尤为突出。煤矿中产生的瓦斯气体,军工企业中的火药,石油企业中的石油、天然气,化工企业中的原料产品,纺织、食品企业生产场所的可燃气体、粉尘或纤维等均为易燃易爆易挥发物质,并容易在生产、贮存、运输和使用过程中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在一些生活场所,乱堆乱放杂物,木结构房屋明设的电气线路等,都形成了易燃易爆环境。

(二)引燃条件

在生产场所的动力、照明、控制、保护、测量等系统和生活场所中的各种电气设备和线路,在正常工作或事故中常常会产生电弧、火花和危险的高温,这就具备了引燃或引爆条件。

(1)有些电气设备在正常工作情况下就能产生火花、电弧和危险高温,如电气开关的分合,运行中发电机和直流电机电刷和整流子间,交流绕线电机电刷与滑环间总有或大或小的火花、电弧产生;弧焊机就是靠电弧工作的;电灯和电炉直接利用电流发热,工作温度相当高,100W白炽灯泡的表面温度为150~190℃,100W莹光灯管表现温度也在100~120℃,而碘钨灯管温度高达500~700℃。

(2)电气设备和线路,由于绝缘老化、积污、受潮、化学腐蚀或机械损伤会造成绝缘强度降低或破坏,导致相间或对地短路,熔断器熔体熔断,连结点接触不良,铁芯铁损过大。电气设备和线路由于过负荷或通风不良等原因都可能产生火花、电弧或危险高温。另外,静电、内部过电压和大气过电压也会产生火花和电弧。

如果在生产或生活场所中存在着可燃可爆物质,当空气中的含量超过其危险浓度或在电气设备和线路正常或事故状态下产生的火花、电弧或在危险高温的作用下,就会造成电气火灾和爆炸。

二、电气防火防爆措施

防火防爆措施是综合性的措施,包括选用合理的电气设备,保持必要的防火间距,电气设备正常运行并有良好的通风,采用耐火设施,有完善的继电保护装置等技术措施。

(一)正确选用电气设备

(1)应根据场所特点,选择适当形式的电气设备。我国爆炸性气体危险场所按爆炸性气体混物出现的频繁程度和持续时间分为三个区:

①0区。连续出现或长期出现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环境;

②1区。在正常运行时可能出现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环境;

③2区。在正常运行时不可能出现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环境,或即使出现也仅是短时存在的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环境。

(2)防爆型电气设备依其结构和防爆性能的不同分为以下几种:

①隔爆型(d)。具有隔爆外壳的电气设备,是指把能点燃爆炸性混合物的部件封闭在一个外壳内,该外壳能承受内部爆炸性混合物的爆炸压力并阻止向周围的爆炸性混合物传爆的电气设备;

②增安型(e)。正常运行条件下,不会产生点燃爆炸性混合物的花火或危险温度,并在结构上采取措施,提高其安全程度,以避免在正常和规定过载条件下出现点燃现象的电气设备;

③本质安全型(i)。在正常运行或在标准实验条件下所产生的火花或热效应均不能点燃爆炸性混合物的电气设备;

④正压型(p)。具有保护外壳,且壳内充有保护气体,其压力保持高于周围爆炸性混合物气体的压力,以避免外部爆炸性混合物进入外壳内部的电气设备;

⑤充油型(o)。全部或某些带电部件浸在油中使之不能点燃油面以上或外壳周围的爆炸性混合物的电气设备;

⑥充砂型(q)。外壳内充填细颗粒材料,以便在规定使用条件下,外壳内产生的电弧、火焰传播,壳壁或颗粒材料表现的过热温度均不能够点燃周围的爆炸性混合物的电气设备;

⑦无火花型(n)。在正常运行条件下不产生电弧或火花,也不产生能够点燃周围爆炸性混合物的高温表面或灼热点,且一般不会发生有点燃作用的故障的电气设备;

⑧防爆特殊型(s)。在结构上不属于上述各型,而是采取其它防爆形式的电气设备。例如将可能引起爆炸性混合物爆炸的部分设备装在特殊的隔离室内或在设备外壳内填充石英砂等;

⑨浇封型(m)。它是防爆型的一种。将可能产生点燃爆炸性混合物的电弧、火花或高温的部分浇封在浇封剂中,在正常运行和认可的过载或认可的故障下不能点燃周围的爆炸性混合物的电气设备。

按爆炸危险场所分区,电气设备的选型见表3—7~表3—11。

表3—7 旋转电机防爆结构的选型

1.表中符号说明:○—适用;△—慎用;×—不适;下同。

2.绕线型感应电动机及同步电机动采用增安型,其主体是增安型防爆结构,发生电火花的部分是隔爆或正压型防爆结构。

3.无火花型电动机在通风不良及户内具有比空气重的易燃物质区域内慎用。

表3—8 低压变压器类防爆结构的选型

表3—9 低压开关和控制器类防爆结构的选型

①电抗起动器和起动补偿器采用增安型时,是指将隔爆结构的起动运转开关操作部件与增安型防爆结构的电抗线圈或单绕组变压器组成一体的结构。

②电磁摩擦制动器采用隔爆型时,是指将制动片、滚筒等机械部分也装入隔爆壳体内者。

③在2区内电气设备采用隔爆型时,是指除隔爆型外,也包括主要有火花部分为隔爆结构而其外壳为增安型的混合结构。

表3—10 灯具类防爆结构的选型

表3—11 信号、报警装置等电气设备防爆结构的选型

(二)保持防火间距

为防止电火花或危险温度引起火灾,开关、插销、熔断器、电热器具、照明器具、电焊器具、电动机等均应根据需要,适当避开易燃易爆建筑构件。天车滑触线的下方,不应堆放易燃易爆物品。

变、配电站是工业企业的动力枢纽,电气设备较多,而且有些设备工作时产生火花和较高温度,其防火、防爆要求比较严格。室外变、配电装置距堆场、可燃液体储罐和甲、乙类厂房库房不应小于25m;距其它建筑物不应小于10m;距液化石油气罐不应小于35m。变压器油量越大,防火间距也越大,必要时可加防火墙。石油化工装置的变、配电室还应布置在装置的一侧,并位于爆炸危险区范围以外。

10kV及以下变、配电室不应设在火灾危险区的正上方或正下方,且变、配电室的门窗应向外开,通向非火灾危险区域。10kV及以下的架空线路,严禁跨越火灾和爆炸危险场所;当线路与火灾和爆炸危险场所接近时,其水平距离一般不应小于杆柱高度的1.5倍。在特殊情况下,采取有效措施后,允许适当减小距离。

(三)保持电气设备正常运行

电气设备运行中产生的火花和危险温度是引起火灾的重要原因。因此,保持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对防火防爆有着重要意义。保持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包括保持电气设备的电压、电流、温升等参数不超过允许值,保持电气设备足够的绝缘能力,保持电气连接良好等。

保持电压、电流、温升不超过允许值是为了防止电气设备过热。在这方面,要特别注意线路或设备连接处的发热。连接不牢或接触不良都容易使温度急剧上升而过热。

保持电气设备绝缘良好,除可以免除造成人身事故外,还可避免由于泄漏电流、短路火花或短路电流造成火灾或其它设备事故。

此外,保持设备清洁有利于防火。设备脏污或灰尘堆积既降低设备的绝缘又妨碍通风和冷却。特别是正常时有火花产生的电气设备,很可能由于过分脏污引起火灾。因此,从防火的角度出发,应定期或经常清扫电气设备,保持清洁。

(四)通风

在爆炸危险场所,如有良好的通风装置能降低爆炸性混合物的浓度,达到不致引起火灾和爆炸的限度。这样还有利于降低环境温度。这对可燃易燃物质的生产、贮存、使用及对电气装置的正常运行都是必要的。

(五)接地

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内的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应可靠地接地(或接零),以便在发生相线碰壳时迅速切断电源,防止短路电流长时间通过设备而产生高温发热。

(六)其它方面的措施

(1)爆炸危险场所,不准使用非防爆手电筒。

(2)在爆炸危险场所内,因条件限制,如必须使用非防爆型电气设备时,应采取临时防爆措施。如安装电气设备的房间,应用非燃烧体的实体墙与爆炸危险场所隔开,只允许一面隔墙与爆炸危险场所贴邻,且不得在隔墙上直接开设门洞;采用通过隔墙的机械传动装置,应在传动轴穿墙处采用填料密封或有同等密封效果的密封措施;安装电气设备的房间的出口,应通向非爆炸危险区域和非火灾危险区环境,当安装电气设备的房间必须与爆炸危险场

所相通时,应保持相对的正压,并有可靠的保证措施。

(3)密封也是一种有效的防爆措施,密封有两个含义,一是把危险物质尽量装在密闭的容器内,限制爆炸性物质的产生和逸散;二是把电气设备或电气设备可能引爆的部件密封起来,消除引爆的因素。

(4)变、配电室建筑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油浸电变压室应采用一级耐火等级。

三、电气火灾的扑救常识

电气火灾对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有很大威胁,因此,应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防患于未然,同时,还要做好扑救电气火灾的充分准备。用电单位发生电气火灾时,应立即组织人员使用正确方法进行扑救,同时向消防部门报警。

(一)电气火灾的特点

电气火灾与一般性火灾相比,有两个突出的特点:

(1)着火后电气装置可能仍然带电,且因电气绝缘损坏或带电导线断落等发生接地短路事故,在一定范围内存在着危险的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灭火时如不注意或未采取适当的安全措施,会引起触电伤亡事故。

(2)有些电气设备本身充有大量的油,例如变压器、油开关、电容器等,受热后有可能喷油,甚至爆炸,造成火灾蔓延并危及救火人员的安全。所以,扑灭电气火灾,应根据起火的场所和电气装置的具体情况,作一些特殊规定。

(二)扑灭电气火灾的安全措施

发生电气火灾时,应尽可能先切断电源,而后再灭火,以防人身触电,切断电源应注意以下几点:

(1)停电时,应按规程所规定的程序进行操作,防止带负荷拉闸。

(2)切断带电线路电源时,切断点应选择在电源侧的支持物附近,以防导线断落后触及人体或短路。

(3)夜间发生电气火灾,切断电源时,应考虑临时照明措施。

(三)扑救电气火灾的特殊安全措施

发生电气火灾,如果由于情况危急,为争取灭火时机,或因其它原因不允许和无法及时切断电源时,就要带电灭火。为防止人身触电,应注意以下几点:

(1)扑救人员与带电部分应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

(2)高压电气设备或线路发生接地,在室内,扑救人员不得进入故障点4m以内的范围;在室外,扑救人员不得进入故障点8m以内的范围;进入上述范围的扑救人员必须穿绝缘靴。

(3)应使用不导电的灭火剂,例如二氧化碳和化学干粉灭火剂,因泡沫灭火剂导电,在带电灭火时严禁使用。

(四)充油电气设备的灭火措施

充油电气设备着火时,应立即切断电源,然后扑救灭火。备有事故贮油池时,则应设法将油放入池内,池内的油火可用干粉扑灭。池内或地面上的油火不得用水喷射,以防油火飘浮水面而蔓延。

第三节防雷保护

雷电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不仅能击毙人、畜,劈裂树木、电杆,破坏建(构)筑物,还能引起火灾和爆炸事故。因此,防雷是石油化工行业一项重要的防火防爆安全措施。

一、雷电的发生和种类

(一)雷电的概念

在雷雨季节里,地面的气温变化不匀,常有升高或降低。当气温升高时,就会形成一股上升的气流,而在这股气流中,因含有大量的水蒸气,在上升过程中受到高空中高速低温气流的吹袭,会凝结成为一些小水滴和较大的水滴,它们带有不同的电荷,若较大的水滴带正电(或负电)并以雨的形式降落到地面,较小的水滴就成为带负电(或正电)的云在空中飘浮,有时会被气流携走,于是成为带有不同电荷的雷云,当雷云层和大地接近时,使地面也感应相反的电荷。这样,当电荷聚积到一定程度,就冲破空气的绝缘,形成了云与云之间或云与

大地之间的放电,进发出强烈的光和声,这就是人们常见的雷电。

(二)雷电的种类

根据雷电的不同形状,大致有片状、线状和球状三种形式。片状雷电是在云间发生的,对人类影响不大;线状雷电就是比较常见的闪电落雷现象;球状雷电是一种特殊雷电现象,简称“球雷”。“球雷”是一种紫色或红色的发光球体,直径从几毫米到几十米,存在时间一般3~5s。球雷通常是沿着地面滚动或在空气中飘行,并还会通过缝隙进入室内。“球雷”碰到建筑物便可发生爆炸,并往往引起燃烧。

二、雷电的危害性

雷电具有很大的破坏性,能够摧毁房屋,劈裂树木伤害人畜,损坏电气设备和电力线路。雷击放电所出现的各种物理现象和危害如下:

(一)电效应

在雷电放电时,能产生高达数万伏的冲击电压,足以烧毁电力系统的发电机、变压器、断路器等电气设备或将输电线路绝缘击穿而发生短路,导致可燃、易燃易爆物品着火和爆炸。

(二)热效应

当几十至几千安的强大雷电流通过导体时,在极短时间内转换大量的热能。雷击点的发热能量为500~2000J,这一能量可熔化50~200mm3的钢,故在雷电通道中产生的高温,往往会酿成火灾。

(三)机械效应

由于雷电的热效应,还将使雷电通道中木材纤维缝隙和其它结构中间的缝隙里的空气剧烈膨胀,同时使水分及其它物质分解为气体。因而在被雷击物体内部出现强大的机械压力,致使被击物体遭受严重破坏或造成爆炸。

(四)静电感应

当金属物处于雷云和大地电场中时,金属物上会生出大量的电荷。雷云放电后,云和大地间的电场虽然消失,但金属物上所感应积聚的电荷却来不及逸散,因而产生很高的对地电压。这种对地电压,称为静电感应电压。静电感应电压往往高达几万伏,可以击穿数十厘米的空气间隙,发生火花放电,因此,对于存放可燃性物品及易燃、易爆物品的仓库是很危险的。

(五)电磁感应

雷电具有很高的电压和很大的电流,同时又是在极短暂的时间内发生的。因此在它周围的空间里,将产生强大的交变磁场,不仅会使处在这一电磁场的导体感应出较大的电动势,并且还会在构成闭合回路的金属物中感应电流,这时如果回路中有的地方接触电阻较大,就会局部发热或发生火花放电,这对于存放易燃、易爆物品的建筑物是非常危险的。

(六)雷电侵入波

雷电在架空线路、金属管道上会产生冲击电压,使雷电波沿线路或管道迅速传播。若侵入建筑物内,可造成配电装置和电气线路绝缘层击穿,产生短路,或使建筑物内易燃、易爆物品燃烧和爆炸。

(七)防雷装置上的高电压对建筑物的反击作用

当防雷装置受雷击时,在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体上都具有很高的电压。如果防雷装置与建筑物内、外的电气设备、电气线路或其它金属管道的相隔距离很近,它们之间就会产生放电,这种现象称为反击。反击可能引起电气设备绝缘破坏,金属管道烧穿,甚至造成易燃、易爆物品着火和爆炸。

(八)雷电对人的危害

雷击电流迅速通过人体,可立即使呼吸中枢麻痹,心室纤颤或心跳骤停,以致使脑组织及一些主要脏器受到严重损害,出现休克或突然死亡,雷击时产生的电火花,还可使人遭到不同程度的烧伤。

三、防雷的基本措施

根据不同保护对象,对直击雷、雷电感应、雷电侵入波均应采取适当的安全措施。

(一)直击雷保护措施

1.避雷针

避雷针用来保护工业与民用高层建筑以及发电厂、变电所的屋外配电装置、输电线路个别区段。在雷电先导电路向地面延伸过程中,由于受到避雷针畸变电场的影响,会逐渐转向并击中避雷针,从而避免了雷电先导向被保护设备,击毁被保护设备和建筑的可能性。由此可见,避雷针实际上是引雷针,它将雷电引向自己,从而保护其它设备免遭雷击。

2.避雷线

避雷线也叫架空地线,它是沿线路架设在杆塔顶端,并具有良好接地的金属导线。避雷线是输电线路的主要防雷保护措施。

3.避雷带、避雷网

是在建筑上沿屋角、屋脊、檐角和屋檐等易受雷击部位敷设的金属网格,主要用于保护高大的民用建筑。

(二)雷电感应的防护措施

雷电感应也能产生很高的冲击电压,引起爆炸和火灾事故。因此,也要采取预防措施。

为了防止雷电感应产生的高压,应将建筑物内的金属设备、金属管道、结构钢筋予以接地。

根据建筑物的不同屋顶,采取相应的防止雷电感应的措施,对金属屋顶,应将屋顶妥善接地,对钢筋混凝土屋顶,应将屋顶钢筋焊成6~12m网格,连成通路接地;对于非金属屋顶,应在屋顶上加装边长6~12m的金属网格,予以接地。屋顶或其金属网格的接地不得少于2处,且其间距不得超过18~30m。

为防止感应,平行管道相距不到100mm时,每20~30m用金属线跨接,交叉管道相距不到100mm时,也应用金属线跨接;管道与金属设备或金属结构之间距离小于100mm时,也应用金属线跨接。此外,管道接头(法兰)弯头等接触不可靠的地方,也应用金属线跨接。

(三)雷电侵入波的防火措施

雷电侵入波造成的雷害事故很多,特别是电气系统,这种事故占雷害事故的比例较大,所以也要采取防护措施。

1.阀型避雷器

它是保护发、变电设备的最主要的基本元件,主要由放电间隙和非线性电阻两部分构成。当高幅值的雷电波侵入被保护装置时,避雷器间隙先行放电,从而限制了绝缘设备上的过电压值,起到保护作用。

2.保护间隙

它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过电压保护元件,它是由带电与接地的两个电极,中间间隔一定数值的间隙距离构成的。将它并联接在被保护的设备旁。当雷电波袭来时,间隙先行击穿,把雷电流引入大地,从而避免了被保护设备因高幅值的过电压而击毁。

3.管形避雷器

它实质上是一个具有熄弧能力的保护间隙。当雷电波侵入放电接地时,它能将工频电弧很快吹灭,而不必靠断路器动作断弧,保证了供电的连续性。

(四)可燃液体贮罐的防雷措施

因为油罐本身有着良好的屏蔽性能,遭受雷击时,只要油罐顶板有足够的厚度,不致击穿罐顶,并用自身保护是可以满足要求的。所以,我国规定可燃气体、液化烃、可燃液体的钢罐,必须设防雷接地,但装有阻火器的甲B类、乙类可燃液体地上固定顶罐当顶板厚度等于或大于4mm时,可不设避雷针,且丙类液体储罐也可不设避雷装置,但必须设防感应雷接地。浮顶油罐可不设防雷装置,但应将浮顶与罐体用两根截面不小于25mm2的软线作电气连接。

四、防雷装置的检查

为了使防雷装置具有可靠的保护效果,不仅有合理的设计和正确的施工,还要建立必要的维护保养制度,进行定期和特殊情况下的检查。

(1)对于重要设施,应在每年雷雨季以前做定期检查,对于一般性设施,应每二、三年在雷雨季以前做定期检查,如有特殊情况,还要做临时性的检查。

(2)检查是否由于维修建筑物或建筑物本身变形,使防雷装置的保护情况发生变化。

(3)检查各处明装导体有无因锈蚀或机械损伤而折断的情况。如发现锈蚀在30%以上必须及时更换。

(4)检查接闪器有无因遭受雷击后而发生熔化或折断,避雷器瓷套有无裂纹、碰伤的情况,并应定期进行预防性试验。

(5)检查接地线在距地面2m至地下0.3m处一般保护处理有无被破坏的情况。

(6)检查接地装置周围的土壤有无沉陷现象。

(7)测量全部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如发现接地电阻有很大变化时,应对接地系统进行全面检查。必要时可补打接地极。

(8)检查有无因施工挖土、敷设其它管道或种植树木而挖断接地装置的情况。

电气安全知识培训

电气安全知识培训 电力、电气等工程等专业的简称。还表示从事电力安装、拆卸方面工作的工人。那么关于电气的相关安全知识有哪些呢?下文是关于电气的安全知识,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触电 1、分为电击和电伤两种伤害形式。 2、电击电流值:感知电流(平均男1.1ma,女0.7ma),摆脱电流(平均男16ma,女10.5ma),室颤电流(50ma左右,与持续时间有关)。人体阻抗:干燥时约为1000~3000ω,潮湿时约为500~800ω。 3、电击类型: 根据电击时所触及的带电体是否为正常带电状态,分为直接接触电击和间接接触电击; 按照人体触及带电体的方式,可分为单相电击、两相电击和跨步电压电击三种。单相电击事故占全部触电事故的70%以上。 4、电伤是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机械效应等对人体所造成的伤害。电伤包括电烧伤、电烙印、皮肤金属化、机械损伤、电光性眼炎等多种伤害。电烧伤。是最为常见的电伤。大部分触电事故都含有电烧伤成分。电烧伤可分为电流灼伤和电弧烧伤。 二、电气火灾与爆炸 1、电气火灾爆炸是由电气引燃源引起的火灾和爆炸。电气装置在运行中产生的危险温度、电火花和电弧是电气引燃源主要形式。 (1)危险温度:短路、过载、漏电、接触不良、铁心过热、散热不良、机械故障、电压异常、电热器具和照明器具、电磁辐射能量。 (2)电火花和电弧:电火花是电极间的击穿放电,电弧是大量电火花汇集而成的。分为工作电火花及电弧、事故电火花及电弧。 2、电气装置及电气线路发生爆燃 包括油浸式变压器火灾爆炸、电动机着火、电缆火灾爆炸。 三、雷电危害 1、雷电的种类、危害形式和事故后果

(1)雷电的种类:直击雷(直击雷的每次放电过程包括先导放电、主放电、余光三个阶段)、闪电感应(包括闪电静电感应和闪电电磁感应)、球雷。 (2)雷电的危害形式 具有雷电流幅值大、雷电流陡度大、冲击性强、冲击过电压高的特点; 具有电性质、热性质和机械性质等3方面的破坏作用。 (3)雷电危害的事故后果:火灾和爆炸、触电、设备和设施毁坏、大规模停电。 2、雷电参数:雷暴日、雷电流幅值、雷电流陡度、雷电冲击过电压。 四、静电危害 1、静电的危害形式和事故后果 造成爆炸和火灾事故、可能引发二次事故、对生产产生妨碍。 2、静电的特性 (1)静电的产生 起电方式(接触-分离起电、破断起电、感应起电、电荷迁移)、固体静电、人体静电(可达10000 V以上)、粉体静电、液体静电、蒸气和气体静电。 (2)静电的消散:中和、泄漏。 (3)静电的影响因素:材质和杂质、工业设备和工业参数。 五、射频电磁场危害 泛指频率100khz以上的电磁波。危害: 1、人体吸收辐射能量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 2、生产感应放电造成引爆器件发生意外引爆。 六、电气装置故障危害 类别:断路、短路、异常接地、漏电、误合闸、电气设备或电气元件损坏等。 危害:引起火灾和爆炸、异常带电、异常停电、安全相关系统失效。 一、直接接触电击防护措施 1、绝缘:工程上应用的绝缘材料电阻率一般都不低于107Ω·m。绝缘材料的电阻通常用兆欧表(摇表)测量。任何情况下绝缘电阻不得低于每伏工作电压1000ω。 2、屏护和间距:

电气安全知识培训

电气安全知识培训 电气安全是指在使用电力和电气设备时的安全管理,以预防和减少电气事故的发生。如今,电气安全已经成为重要的安全领域之一。以下是一些关于电气安全的知识,以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掌握电气安全的相关知识。 1.电气设备的使用 (1)在使用电气设备之前,必须检查设备的正常工作状态,以确保设备的安全性能达标; (2)使用电气设备时,必须按照设备的正确操作方法进行使用,不得超出设备的额定功率范围; (3)不要在过载状态下使用电器设备,也不要使用过时的和损坏的设备,以免引发电气事故。 2.电气设备的维修 (1)电气设备维修必须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维修过程应遵循《电气设备维修技术规程》相关要求; (2)维修时应断开设备的电源,并在维修前对设备进行遮盖和隔离保护,防止维修人员因接触设备电源受伤; (3)在检修或维修电气设备之前,应先检查工作台、工具、配件等,确保符合标准要求,以免产生不必要的事故。 3.电气设备的清理 (1)电气设备的清理必须在机器停止运转后进行,不得带电清理; (2)在清理过程中,应使用非导电的清洁剂,避免使用带有易燃性和腐蚀性的清洁剂;

(3)对于机床吸附的切屑、砂粒等杂物,应使用防碟盖进行防护,防止杂物进入设备内部损坏设备。 4.电气火灾的处理 (1)发现电气火灾时,应立即切断电源,并将可燃物体移离电气设备附近,防止火势扩大; (2)在进行灭火前,必须首先确保人员的安全,并避免使用带有易燃性的灭火器材; (3)电气火灾处理后,必须对相关设备进行检修,以防再次发生火灾。 5.接地的应用 (1)电器设备应接地操作,确保人员安全; (2)保持电气设备及接地线的干燥清洁,避免引起接地电流不良; (3)在积水场所使用电气设备时,应采取接地盘、挂接大地线等措施,以确保人员安全。 6. CCTV监控的应用 (1)CCTV监控设备应安装在安全区域,避免设备受到物理损坏; (2)CCTV监控设备应有备用电源、自动告警和失效检测功能; (3)实时监测、记录监控数据,并制定应急处理和应急预案。 总之,电气安全是一项必不可少的重要安全措施,每一个从业人员都应对电气安全有足够的了解和掌握。只有通过不断提高自身的电气安全意识,才能有效预防电气事故的发生,从而保障每个人的生命安全。

电气安全知识培训

电气安全知识培训 电气安全知识培训 安全用电包括三个方面:供电系统的安全、用电设备的安全和人身安全。它们之间是紧密联系的,供电系统的故障可能导致用电设备的损坏或人身伤亡事故,而用电事故也可能导致局部或大范围停电,甚至造成严重的社会灾难。 作为企业的员工,每个人都应该掌握如何安全、可靠地使用电能。员工不管在哪个岗位上,都要和电打交道,因此每个人都应该研究电的基本知识。有些知识看起来简单,但有时却存在含混不清的情况,这也是发生事故的原因之一。 一、电气事故的特点 1.危险因素不能被感觉器官察觉而预防。像飞速旋转的机器、红热的钢水、燃烧的火焰、难闻的毒气、危险的高空、汹涌的洪水等都能被人的感觉器官所感觉而预防。而电却是一种没有形状、没有颜色、没有气味、可以说也没有声音的客观存

在的实物。人们在使用电的过程中,很容易忽视电的存在,对电的危险性认识不足,这样就容易发生事故。 2.电气事故的危险性大,损失严重,死亡率也较高。电气 事故一旦发生,轻则损坏设备,影响生产;人如触电轻则电伤,重则致残甚至死亡;电气事故还能引起电气火灾,有的场所还有可能引起爆炸。 3.预防电气事故的发生,必须具备必要的电的基本知识, 对电一无所知,那电就会时时处处都威胁着你。 4.电气事故发生时,来得突然,毫无预感,人一旦触电, 自身失去防御能力。 二、触电事故的特点 1.从触电的电压等级看,触电多发生在低压线路上,尤其 是在380/220V电压段上。在这个电压段上,接触的人员广泛,人员也比较杂,相对来说比较缺乏电气知识。而在高压的情况下,接触的人员一般经过专门培训,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还

有安全的组织措施和安全技术措施来保证。因此,预防触电事故的重点应该放在低压线路和设备上。 2.触电对人体的伤害。人体触及带电体,并使人体构成闭合回路,就会有电流通过人体对人体造成伤害。这种电流对人体的伤害主要有电击和电伤。 电击:电流通过人体内部,直接造成对内部组织的损害,这是最危险的触电伤害。 电伤:是电流直接或间接造成对人体表面的局部损伤。电伤包括电灼伤、电烙印和皮肤金属化。 触电是一种非常复杂的过程,一般电击和电伤往往同时发生,但绝大多数触电死亡事故都是由于遭电击造成。 3.电流对人体伤害程度的影响因素 接触电压为220V。当人体电阻很小时,电流很大,可能引起心室颤动甚至死亡。因此,单相触电是最危险的触电方式之一。

用电安全技术知识

用电安全技术知识 一、概述 电能作为一个方便的能源,可成为生产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份。电的广泛应用,加速了科学技术的发展,改变了科学技术状况。没有电的广泛应用,生产和生活的现代化是不可能的。电确实造福于人类,但是如果应用不当,电不仅会伤人还会带来其它危害。这就是在用电的同时必须考虑电气安全问题。 由于电能具有看不见、摸不得的特征,因此,在它造福于人类的同时,也会带来危害。据资料近年来职工因工死亡事故统计表明,全国触电死亡人数约占因工死亡人数的10%—15%。在触电死亡人数中,电工占15%,而用电人员则高达85%,非专职电工人员的触电伤亡相当突出。因此,必须强化电气安全管理,加强电气安全教育,建立各种安全规程制度,健全电气安全组织措施,完善电气安全技术措施,防止电气事故的发生,使电能更好的为人类服务。 二、电气事故的类型及其特点。 1、电气事故的类型。 电气事故是由于电能非正常地作用于人体或系统造成的。根据电能的不同作用形式,将电气事故分为以下五类: (1)触电事故:是以电流形式的能量作用于人体造成的事故。当电流直接作用于人体或转换成其他形式的能量(如热能)作用于人体时,人体将受到不同形式的伤害。 (2)静电事故:是由静电荷或静电场能量引起的火灾、爆炸、电击以对生产和产品质量的危害。

(3)雷电灾害事故:雷电是大气中的一种放电现象。由于其电流大、电压高其能量释放出来,可形成极大的破坏力。 - 1 - (4)射频电磁场危害:是电磁的能量造成对人的皮肤、眼睛、神经系统等的伤害。 (5)电气系统故障:是由于电能在输送、分配、转换过程中失去控制而产生的断线、短路、异常接地、漏电、电气设备元件损坏等等,可能引起火灾、爆炸、异常带电、停电甚至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 2、电气事故的特点: (1)电气事故的危害大。电气事故往往伴随着人员伤亡财产损失。 (2)电气事故危险在直观上识别难。由于电既看不见又摸不得,其本身不具备为人们直观识别的特征,使得电气事故往往来得猝不及防。 (3)电气事故涉及领域广,电气事故不仅仅局限于用电领域的触电、设备和线路故障,在一些非用电场所,也因电能的释放而造成伤害或灾害。如雷电、静电和电磁场危害等等。总之哪里使用电,哪里就有可能发生电气事故。 三、触电事故。 1、触电事故种类。 当人体触电时,电流对人体的伤害可分为局部电伤和全身性电伤(电击)两类; (1)局部电伤:是指在电流或电弧的作用下,人体部份组织的完整性,明显地遭到损伤,有代表性的局部电伤有电灼伤、电标志(皮肤上留下麦浅黄色斑),皮肤金属化、机械损伤(肌腱断裂)、电光眼等。

安全用电常识培训资料

人体也是导体,电流对人体的危害性跟电流的大小、通电时间的长短等因素有关。 2、电对人体有哪些伤害? (1)电对人体的伤害,主要来自电流。电流对人体的伤害可分为两种类型:电伤和电击. (2)电伤是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或者机械效应对人体造成的局部伤害,如电灼伤、 电 烙印、皮肤金属化等。 (3)电击是电流通过人体内部,破坏人的心脏、神经系统、肺部的正常工作造成的伤害。 人体对电流反响一览表: 100-200 微安对人体无害反而能治病 1 毫安摆布引起麻的感觉 不超过 10 毫安时人尚可摆脱电源 超过 30 毫安时感到剧痛,神经麻痹,呼吸艰难,有生命危( wei)险 达到 100 毫安时很短期使人心跳住手 3、 : 按人体触及带电体的方式和电流通过人体的途径,触电可分为三种情况: (1)单相触电 (2)两相触电 (3)跨步电压触电 (1)触电事故季节性明显, 6~9 月事故最多; (2)低压触电事故多; (3)携带式设备和挪移式设备触电事故多; (4)电气连接部位触电事故多; (5)错误操作和违章作业造成的触电事故多; (6)不同行业、不同年龄、不同地域触电事故各不相同 它是防止人体触及,用绝缘物把带电体封闭起来。瓷、玻璃、云母、橡胶、木材、胶木、塑

料、布、纸和矿物油等都是常用的绝缘材料。 即采用遮拦、护照、护盖等把带电体同外界隔绝开来 , 高压设备不管是否有绝缘,均应采取屏护。 就是保证必要的安全距离。在低压工作中,最小检修距离不应小于 0.1 米。 电气装置或者其它装置正常时不带电的金属外壳与大地的连接叫接地。 为了保证在故障情况下人身和设备的安全,应尽量装设漏电流动作保护器。 一、使用漏电保护器的有关规定 (1)触电、防火要求较高的场所,新建和扩建工程使用的低压电气设备、插座等均应安装漏电保护器。 (2)对新创造的低压配电箱、动力箱、操作台、机床、起重机械和各种传动机械等机电设备的动力箱,在考虑设备的过载、短路、失压、断相等保护的同时必须考虑漏电保护。用户在使用上述设备时,应优先采用具有漏电保护的电气设备。 (3)建造施工场所、暂时用电路线的用电设备,必须安装漏电保护器。 (4)手持式电动工具(除Ⅲ类外)、挪移式生活日用电器(除Ⅲ类外)、其他挪移式机电、设备以及触电危(wei)险性大的用电设备,必须安装漏电保护器。 (5)在潮湿、高温、金属占有系数大场所,如锅炉房、食堂、浴室等场所,必须安装漏电保护器。 (6)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不超过 30mA 的漏电保护器,在其他保护措施失效时,可作为直接接触触电的补充保护,但不能作为惟一的直接接触触电的保护。 二、漏电保护器安装使用注意事项 (1) 单极的漏电保护器安装接线时火线、零线必须接正确,否则不能起到触电保护的作用。 (2)漏电保护器后不得采用重复接地,否则漏电保护器送不上电。 (3)漏电保护器后边的路线零线不能借用,否则送不上电。 (4)三相四线制电源应当选用 4P 的漏电保护器;三相五线制电源也应当选用4P 的漏电保护器,但 PE 线必须接在漏电保护器外边。 (5)设备安装漏电保护器后原有的保护接地或者保护接零不能撤掉。 (6)漏电保护器投入运行后要严格管理,每月至少要试验一次,并作好检查记录。检查保护功能时应使用试验按钮,不能采用火线直接接地的方法检验漏电保护器是否可靠动作。

用电安全知识

用电安全知识 关于用电安全知识(通用7篇) 生活的安全是最重要的,尤其是用电安全,平时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都会使用到家用电器,但是这是时我们应该注意哪些安全呢?下面店铺为大家整理了相关用电安全知识,希望大家喜欢。 用电安全知识篇1 常见的用电安全知识 在使用漏电保护器的同时,我们也要时常的注意电路的老化现象,特别是地线的老化现象,以防止在使用了漏电保护器的情况下,还从地线出现了漏电,而导致触电的危险发生。 同时,还有人觉得在洗浴时,拔下了电源的插头就一定的安全了。这也是我们经常会发生的触电误区,很多热水器出现漏电触电事故,也是在热水器的电源手头被拔下的情况,但是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因为热水器除了连接电路外,他还与水管进行连接,在一些接地不好的情况下,或者是根本就没有接地的建筑当中,他们是将接地线与水管连接来使用的,将水管当做了接地之用,这样的情况下,一旦一户人家里出现了漏电的现象,可能会通过水管传达给整栋楼的居民,如果在此时漏电,你正好又在使用热水器,也有可能会被热水器中漏电的电流给击中,因此在使用热水器时,我们也要关注是否有将水管当做接地之用。 电,是我们日常生活必须使用,与我们分不开,但同时电也是最可怕,随时取人生命,所以了解一些用电安全知识是非常有必要的。 用电安全知识 一、电流对人体的伤害 电流对人体的伤害有三种:电击、电伤和电磁场伤害。 电击是指电流通过人体,破坏人体心脏、肺及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 电伤是指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用和机械效应对人体的伤害;主要是指电弧烧伤、熔化金属溅出烫伤等。

电磁场生理伤害是指在高频磁场的作用下,人会出现头晕、乏力、记忆力减退、失眠、多梦等神经系统的症状。 一般认为:电流通过人体的心脏、肺部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危险性比较大,特别是电流通过心脏时,危险性最大。所以从手到脚的电流途径最为危险。 触电还容易因剧烈痉挛而摔倒,导致电流通过全身并造成摔伤、坠落等二次事故。 二、防止触电的技术措施 A. 绝缘、屏护和间距是最为常见的安全措施 1、绝缘 它是防止人体触及绝缘物把带电体封闭起来。瓷、玻璃、云母、橡胶、木材、胶木、塑料、布、纸和矿物油等都是常用的绝缘材料。 应当注意:很多绝缘材料受潮后会丧失绝缘性能或在强电场作用下会遭到破坏,丧失绝缘性能。 2、屏护 即采用遮拦、护照、护盖箱闸等把带电体同外界隔绝开来。 电器开关的可动部分一般不能使用绝缘,而需要屏护。高压设备不论是否有绝缘,均应采取屏护。 3、间距 就是保证必要的安全距离。间距除用防止触及或过分接近带电体外,还能起到防止火灾、防止混线、方便操作的作用。在低压工作中,最小检修距离不应小于0.1米。 B. 接地和接零 接地 指与大地的直接连接,电气装置或电气线路带电部分的某点与大地连接、电气装置或其它装置正常时不带电部分某点与大地的人为连接都叫接地。 保护接地 为了防止电气设备外露的不带电导体意外带电造成危险,将该电气设备经保护接地线与深埋在地下的接地体紧密连接起来的做法叫保

实验室电气安全知识与防护措施

实验室电气安全知识与防护措施实验室是进行科学研究与实验的地方,其中包含了各种设备和设施,而电气设备是实验室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然而,电气设备的使用也 带来了一系列的安全隐患。本文将就实验室电气安全知识与防护措施 进行详细探讨。 1. 了解电气设备 在实验室中,电气设备各不相同,而了解这些设备的基本情况对于 实验室电气安全至关重要。首先,需要明确电气设备的电源、额定电 流和额定功率等参数,以便正确选择和使用设备。其次,要熟悉电气 设备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避免误操作造成安全事故。 2. 正确接地 正确接地是实验室电气安全的基础措施之一。实验室中的电气设备 都应该通过导线与地面相连,以实现电荷的正常释放。接地导线应选 用合适的材料,并保持良好的接触,确保接地效果良好。此外,实验 室中的接地系统还应定期检测,确保其安全可靠。 3. 安全用电 在实验室中使用电气设备时,要注意安全用电。首先,要根据设备 的额定功率选择合适的电源插座,并确保插座及插头无损坏。同时, 要确保电源线路不过载,并定期检查电线的状况,防止老化或短路等 情况发生。在使用电气设备时,还要避免湿手或身体潮湿接触设备, 以防触电事故发生。

4. 预防火灾 电气设备的故障往往会引发火灾,因此预防火灾也是实验室电气安全的重要环节。首先,要保持实验室整洁,不堆放易燃物品,严禁在电气设备周围放置易燃材料。其次,注意定期检查电气设备的状况,发现故障要及时维修或更换设备。最后,配备灭火器和消防设备,并确保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火灾应对。 5. 建立规范操作程序 在实验室中,建立规范的操作程序能够减少人为因素引发的电气安全事故。所有人员都应接受相应的培训,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和应急措施。操作设备时,要按照正常程序进行,不得私自更改设备设置或忽略安全规定。同时,禁止在设备工作时进行零部件更换或维护,必要时应停机进行操作。 6. 定期检查与维护 定期检查与维护是保障实验室电气安全的重要手段。实验室中的电气设备应定期进行检测,确保设备运行正常并消除故障隐患。同时,还应定期进行设备的维护保养,清洁灰尘、检查线路连接状态、更换老化零部件等。必要时,可以委托专业的维修人员进行设备的检修和保养。 结语: 实验室电气安全是保障实验室工作正常进行的重要环节。正确了解电气设备、正确认识接地措施、安全用电、预防火灾、建立规范操作

电气安全基础知识

电气安全基础知识 电力是保证系统正常工作的能源。一般情况下用电的安全事故多为人身触电和电器的损坏。当保护措施不当或失效时很容易酿成重大事故,危害是相当大的。因此,安全用电是保障系统正常运行的前提。 一、安全用电常识 1、安全电流 按行业规定,安全电流为10mA。人触电后自己能摆脱的最大电流称为摆脱电流,交流为10mA,直流为50mA。在较短的时间内危及生命的电流称为致命电流,如100mA的电流通过人体1s,足以致命。 2、安全电压 通过人体电流的大小与触电电压大小和人体电阻有关。一般情况下,在干燥而触电危险性较大的环境下,安全电压规定为36V,对潮湿而触电危险性较大的环境,安全电压规定为12V。安全电压额定值的等级为:42V,36V,24V,12V,6V。当电气设备采用大于24V的安全电压时,必须采取防止直接接触带电体的保护措施。 3、常见的触电方式 常见的触电方式有单相触电和多相触电。在我国三相四线制供电系统中,电源变压器低压侧的中点一般有良好的工作

接地。因此人站在地上触及三相电源中的任何一根相线,就相当于人体一端与相线连接,另一端与零线连接,人体两端电压为相电压,有较强的电流通过身体,造成单相触电。若人体同时触及两根相线,人体的两端电压为线电压,强大的电流通过人的心脏,后果将是非常严重的。有些电气设备由于绝缘破损而漏电时,人体触及外壳也会发生触电事故。 4、发生触电事故的原因 (1)电气设备安装不合格,维修不及时。电气设备和器具安装不符合规定,容易发生事故。电气设备,包括线路、灯座、开关、插座等,使用的时间久了就会出现绝缘老化、开关失灵甚至部件损坏等情况,如不及时进行维修或更换,继续使用往往就可能发生事故。 (2)工作中对安全重视程度不高。有的作业人员在工作中麻痹大意,不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在修理电设备时,没有验电就开始工作或是带电修理,又没采取任何防护措施,就极易造成触电事故。 (3)作业人员上岗前没有经过技术、技能和安全技术培训,或培训了但考核不合格。 二、预防用电事故的措施 1、维修工作中防止触电事故的安全措施 (1)停电。设备停电,必须把各方面的电源完全断开(任何运行中的星形接线设备的中性点,应视为带电体),且各

电气的安全知识

电气的安全知识 当带电设备发生某相接地时,接地电流流入大地,在距接地点不同的地表面各点上呈现不同电位,电位的高低与离开接地点距离有关,距离愈远电位愈低。下面是店铺整理的一些电气安全知识,供大家参阅。 电气安全知识(一) 安全电压 人体与电接触时,对人体各部位组织(如皮肤、心脏、呼吸器官和神经系统)不会造成任何损害的电压叫做安全电压。 安全电压值的规定,各国有所不同。如荷兰和瑞典为24伏;美国为40伏;法国交流为24伏;直流为50伏;波兰、捷克斯洛伐克为50伏。 我国根据具体环境条件的不同,安全电压值规定为:在无高度触电危险的建筑物中为65伏;在有高触电危险的建筑物中为36伏;在有特别触电危险的建筑物中为12伏。 跨步电压触电 当带电设备发生某相接地时,接地电流流入大地,在距接地点不同的地表面各点上呈现不同电位,电位的高低与离开接地点距离有关,距离愈远电位愈低。 当人的脚与脚之间同时踩在带有不同电位的地表面两点时,会引起跨步电压触电。如果遇到这种危险场合,应合拢双脚跳离接地处20米之外,以保障人身安全。 相间触电 所谓相间触电,就是在人体与大地绝缘的时候,同时接触两根不同的相线或人体同时接触电气设备不同相的两个带电部分时,这时电流由一根相线经过人体到另一个相线,形成闭合回路。这种情形称为相间触电,此时人体直接处在线电压作用之下,比单相触电的危险性更大。 致命电流 在较短的时间内危及生命的最小电流称为致命电流,在电流不超

过百毫安的情况下,电击致命的主要原因是电流引起心室颤动或窒息造成的。因此,可以认为引起心室颤动的电流即为致命电流。 人体触电时的危险性与相关因素 人体触电时的危险性与以下各因素有关: (1)人体触电时,致命的因素是通过人体的电流,而不是电压,但是当电阻不变时,电压越高,通过导体的电流就越大。因此,人体触及到带电体的电压越高,危险性越大。但不论是高压还是低压,触电都是危险。 (2)电流通过人体的持续时间是影响电击伤害程度的又一重要因素。人体通过电流的时间越长,人体电阻就越降低,流守的电流就越大,后果就越严重。另一方面,人的心脏每收缩、扩张一次,中间约有0.1秒间歇,这0.1秒对电流最敏感。如果电流在这一瞬间通过心脏,即使电流很小,(零点几毫安)也会引起心脏震颤;如果电流不在这一瞬间通过,即使电流较大,也不至于引起心脏麻痹。由此可知,如果电流持续时间超过0.1秒,则必然与心脏最敏感的间隙相重合而造成很大的危险。 (3)电流通过人体的途径也与电击伤程度有直接关系。电流通过人体头部,会使人立即昏迷,电流如果通过脊髓会使人半截肢体瘫痪,电流通过心脏,呼吸系统和中枢神经,会引起神经失常或引起心脏停止跳动,中断全身血液循环,造成死亡。因此,从手到脚的电流途径最为危险。其次,是手到手的电流途径,再次是脚到脚的电流途径。 (4)电流频率对电击伤害程度有很大影响。50H Z 的工频交流电,对设计电气设备比较合理,但是这种频率的电流对人体触电伤害程度也最严重。 (5)人的健康状况,人体的皮肤的干湿等情况对电击伤害程度也有一定影响。凡患有心脏病,神经系统疾病或结核病的病人电击伤害程度比健康人严重。此外,皮肤干燥的电阻大,通过的电流小,皮肤潮湿电阻小,通过的电流就大,危害也大。 接地保护 接地保护又常称为保护接地,就是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与接地

电气火灾消防安全知识

电气火灾消防安全知识 电气火灾是指由于电气设备、电气线路、电工操作等造成的火灾。电气火灾具有发展迅猛、危害巨大等特点,因此,掌握电气火灾消防安全知识非常重要。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电气火灾消防安全知识。 一、电气设备的选用和安装 1. 选择可靠的电气设备:在购买电气设备时,应选择正规的生产厂家,并查看设备的相关认证标志,确保设备符合国家标准和安全要求。 2. 定期检查和维护电气设备:定期检查和维护电气设备能够及时发现隐患,预防火灾事故的发生。维护包括清洁设备、紧固接线、检查绝缘等。 3. 合理布置电气线路:电气线路应合理布置,避免过负荷、过热等问题。需要注意线路的负载、布线方式、绝缘保护等问题。 4. 避免电器设备漏电:定期使用绝缘电阻仪等设备检测电器设备是否存在漏电问题,并及时进行处理。 二、电气火灾的预防 1. 正确使用电器设备:使用电器设备时应注意饮用水与电器设备保持一定的距离,避免水滴进入电器设备内部引起火灾。 2. 避免使用过旧的电气设备:过旧的电气设备绝缘材料老化,容易引起漏电、短路等问题,需及时更换。

3. 注意插座的使用:避免插座过载,不要长时间使用插头温度过高的插座,避免插座接触不良、线路老化等问题。 4. 学会正确使用电气开关:正确操作电气开关,不要给开关过大的负荷,避免由于开关接触不良引起火灾。 三、电气火灾应急处理 1. 发现电气火灾时,切勿使用水进行扑灭。应立即切断电源,并使用灭火器等适当工具进行扑灭。 2. 在火灾发生后,要保持冷静,迅速撤离现场,并及时报警。不要贸然返回现场,以免被火势阻挡。 3. 电气火灾会产生大量有毒有害气体和烟雾,应佩戴防烟面具等适当的防护装备,避免吸入有害气体。 4. 在火灾扑灭后,应及时检查电路和设备,确认无隐患后再次使用。 四、公司电气火灾安全管理措施 1. 建立健全公司的电气火灾防控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并加强培训,提高员工的火灾防控意识。 2. 配备灭火器材,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3. 定期对电气设备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及时修理或更换老化设备,提高设备的安全运行能力。 4. 加强员工的火灾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火灾自救和逃生能力,提供必要的灭火训练。

防触电知识培训

防触电技术措施知识培训 一、常见触电事故的主要原因有: 1、电气线路、设备检修中措施不落实; 2、电气线路、设备安装不符合安全要求; 3、非电工任意处理电气事务; 4、接线错误; 5、移动长、高金属物体触碰高压线; 6、在高位作业误碰带电体或误送电触电并坠落; 7、操作漏电的机器设备或使用漏电电动工具(包括:设备、工具无接地、接零保护措施; 8、设备、工具已有的保护线中断; 9、电钻等手持电动工具电源线松动; 10、水泥搅拌机等机械的电机受潮; 11、打夯机等机械的电源线磨损; 12、浴室、厨房等电源线受潮; 13、带电源移动设备时因损坏电源绝缘; 14、电焊作业者穿背心、短裤、不穿绝缘鞋、汗水浸透手套、焊钳误碰自身、湿手操作机器按钮等; 15、因暴风雨、雷击等自然灾害导致; 16、现场临时用电管理不善导致; 17、蛮干行为导致(包括:盲目闯入电气设备遮栏内;搭棚、架等作业中,用铁丝将电源线与构件绑在一起;遇损坏落地电线用手拣拿等)。

二、预防措施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能已成为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能源之一,电气设备的应用也日益广泛,人们接触电气设备的机会随之增多。如果没有安全用电知识,就很容易发生触电、火灾、爆炸等电气事故,以至影响生产,危及生命。在电气事故中触电事故是常见的,占电气事故的大部分,因此,研究和探讨触电事故的规律和预防措施是十分必要的。为有效防止触电事故,既要有技术措施又要有组织管理措施,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防止接触带电部件:常见的安全措施有绝缘、屏护和安全间距。 绝缘:即用不导电的绝缘材料把带电体封闭起来,这是防止直接触电的基本保护措施。但要注意绝缘材料的绝缘性能与设备的电压、载流量、周围环境、运行条件相符合。 屏护:即采用遮拦、护罩、护盖、箱闸等把带电体同外界隔离开来。此种屏护用于电气设备不便于绝缘或绝缘不足以保证安全的场合,是防止人体接触带电体的重要措施 间距:为防止体触及或接近带电体,防止车辆等物体碰撞或过分接近带电体,在带电体与带电体、带电体与地面、带电体与其他设备、设施之间,皆应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间距的大小与电压高低、设备类型、安装方式等因素有关。 2、防止电气设备漏电伤人: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是防止间接触电的基本技术措施. 保护接地:即将正常运行的电气设备不带电的金属部分和大地紧密连

安全用电防护措施

安全用电防护措施 安全用电一直是我们所强调的,那么大家对相关的防电知识掌握多少呢。下面就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安全用电方面的防护措施,供大家参考。 家庭安全用电防护措施 一、不要购买“三无”的假冒伪劣家电产品。 二、使用家电时应有完整可靠的电源线插头。对金属外壳的家用电器都要采用接地保护。 三、不能在地线上和零线上装设开关和保险丝。禁止将接地线接到自来水、煤气管道上。 四、不要用湿手接触带电设备,不要用湿布擦抹带电设备。 五、不要私拉乱接电线,不要随便移动带电设备。 六、检查和检修家用电器时,必须先断开电源。 七、家用电器的电源线破损时,要立即更换或用绝缘胶布包扎好。 八、家用电器或电线发生火灾时,应先断开电源再灭火。 雨季安全用电防护措施 1. 雨季气温度高,电力设备操作人员必须戴好绝缘防护用品。 2. 严禁导线裸露或随地铺设。 3. 禁止带电维修机电设备。 4. 各种电气设备雨季期间必须做好防潮防雨。 5. 禁止带电移动机电设备。 6. 雨后电器设备必须按时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各种机电设备不得带病使用。 7. 雨前必须将应有外露电器设备拉闸断电防止触电失火。 8. 冬季注意防火、防风、防止乱接电热器具造成触电失火、 现场电工岗位防电责任制 1. 施工工地负责人拟定施工组织设计,电工依据负责人的意图布局现场用电,安装各种用电设备。 2. 各种电气设备闸箱,必须安装漏电保护器,做好设备的保护。

3. 电气设备等安装完,须经测检,试运转正常后方可交付使用,并做好安全使用移交。 4. 负责全场电气设备的维修保养,做到一心为工程着想,不得麻皮大意。 5. 每天必须巡查各种电气设备运转状况,发现有不安全因素隐患,应责令停止作业,待维修、调试合格后方可使用。 6. 电工班长要认真抓好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不能影响工程进度,要坚守岗位,尽职尽责做好工作。 7. 执行标准安装、谁维修谁负责的制度,确保安全用电。 8. 晚上收工,锁好闸锁并做好防雨、防火、防触电。 9. 加强雨后施工安全用电、雨后用电、电工必须到场值班,防止人员触电事故发生。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管理制度 1. 施工区、生活区、架设配电线线路,应符合有关规范要求,按规定安装照明线路,设备、灯具、变压器等。 2. 施工区要施实分级管理、配电、配电箱、开关箱、安装位置合理,必须做到一机一闸一漏电保护规定,各箱内要整洁无杂物,各箱有编号,用途标志,停电不用应拉闸上锁。 3. 各种电源线严上绑在脚手架或金属管道上。 4. 用电动工具要戴好心护用品、用具、电源线不得有裸露或接头,不得使用两类工具操作。电焊机一、二次线要防护齐全,焊把要双线到位,无破损。 5. 无关人员不得私下动用电器设备或接线动电。 6. 电工上岗作业应穿戴好护用品,高空作业必须系好安全带,要持证上岗。 7. 所有金属电器调和的外壳必须采用零保护。 8. 在工地均用四芯橡胶套绝缘电缆,专设电缆转角处要做重复接地。 9. 个别采用接地线的不能延伸到的设备,只能用工作另线加重复接地保护另外线应相当截面的1、2,另线不能装设开关及断头空器。

电气安全生产知识(电工必备)

电气安全生产知识(电工必备)

电气安全生产 电气作业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要认真安排生产计划,做好安全生产,电气作业前要求现场电装部门组织包括分包商单位在内的施工人员学习电气各类工艺文件,并做好电气安全生产知识宣贯。同时必须严格遵守本企业各类相关《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各类相关《安全操作规程》中的各项规定,保证安全生产,绝不违章作业。 1 电气施工人员及个人防护要求 1)电气施工人员须是身体健康(即体检合格)的,经过三级安全培训,掌握本工种安全知识和技能,考核合格的上岗人员,特殊工作有持证上岗要求的须持证上岗。2)电气施工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电工知识,懂电气原理,应对所使用电气设备的性能和安全措施有基本的了解。高压(1KV及以上电压)电气设备安装及调试人员必须持有高压电工操作证。 3)在电气施工的过程中,所有作业人员须严格执行个人劳动用品防护制度,正确穿戴劳护用品(工作服、安全帽、安全带、绝缘劳保鞋、防护眼镜、绝缘手套、口罩、耳塞等),要保持自身衣服干燥,衣扣袖口系紧,不佩戴金属饰物。 4)学会和掌握触电急救法。发生触电事故,应使触电者迅速脱离电源,视伤情立即采取心肺复苏与人工呼吸急救措施。 2 施工前安全技术要求 1)施工前带班人员要对当班所有的施工人员讲解当天工作内容,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项,及各项安全防护措施。 2)施工人员清楚作业项目的工艺技术要求,安全技术要求和应采取的安全技术措施。3)施工人员要清楚逃生通道的位置,以便在紧急情况下顺利逃生。 4)施工前必须检查确认工具、测量仪器和绝缘用具是否灵敏可靠。禁止使用失灵的或未校验的测量仪表和绝缘不良的工具。全部电工工具手柄必须绝缘良好,电动工具电源线不应有破损、老化等现象,其自身附带的开关必须安装牢固,动作灵敏可靠。 电动工具如发现漏电、震动、高热或者有异响声时,应立即停止施工。 5)检查施工区域照明、安全防护装置是否完好,生产环境应对人无伤害。 6)临水作业施工前必须穿好救生衣,并须严格遵守《水上作业安全管理规定》中的各项规定。 3电气施工中的安全技术要求:

电气化安全知识[电气的安全知识]

电气化安全知识[电气的安全知识] 电气安全知识(一) 安全电压 人体与电接触时,对人体各部位组织(如皮肤、心脏、呼吸器官和神 经系统)不会造成任何损害的电压叫做安全电压。 安全电压值的规定,各国有所不同。如荷兰和瑞典为24伏;美国为 40伏;法国交流为24伏;直流为50伏;波兰、捷克斯洛伐克为50伏。 我国根据具体环境条件的不同,安全电压值规定为:在无高度触电危 险的建筑物中为65伏;在有高触电危险的建筑物中为36伏;在有特别触电 危险的建筑物中为12伏。 跨步电压触电 当带电设备发生某相接地时,接地电流流入大地,在距接地点不同的 地表面各点上呈现不同电位,电位的高低与离开接地点距离有关,距离愈 远电位愈低。 当人的脚与脚之间同时踩在带有不同电位的地表面两点时,会引起跨 步电压触电。如果遇到这种危险场合,应合拢双脚跳离接地处20米之外,以保障人身安全。 相间触电 所谓相间触电,就是在人体与大地绝缘的时候,同时接触两根不同的 相线或人体同时接触电气设备不同相的两个带电部分时,这时电流由一根 相线经过人体到另一个相线,形成闭合回路。这种情形称为相间触电,此 时人体直接处在线电压作用之下,比单相触电的危险性更大。

致命电流 在较短的时间内危及生命的最小电流称为致命电流,在电流不超过百 毫安的情况下,电击致命的主要原因是电流引起心室颤动或窒息造成的。 因此,可以认为引起心室颤动的电流即为致命电流。 人体触电时的危险性与相关因素 人体触电时的危险性与以下各因素有关: (1)人体触电时,致命的因素是通过人体的电流,而不是电压,但是 当电阻不变时,电压越高,通过导体的电流就越大。因此,人体触及到带 电体的电压越高,危险性越大。但不论是高压还是低压,触电都是危险。 (2)电流通过人体的持续时间是影响电击伤害程度的又一重要因素。 人体通过电流的时间越长,人体电阻就越降低,流守的电流就越大,后果 就越严重。另一方面,人的心脏每收缩、扩张一次,中间约有0.1秒间歇,这0.1秒对电流最敏感。如果电流在这一瞬间通过心脏,即使电流很小,(零点几毫安)也会引起心脏震颤;如果电流不在这一瞬间通过,即使电流 较大,也不至于引起心脏麻痹。由此可知,如果电流持续时间超过0.1秒,则必然与心脏最敏感的间隙相重合而造成很大的危险。 (3)电流通过人体的途径也与电击伤程度有直接关系。电流通过人体 头部,会使人立即昏迷,电流如果通过脊髓会使人半截肢体瘫痪,电流通 过心脏,呼吸系统和中枢神经,会引起神经失常或引起心脏停止跳动,中 断全身血液循环,造成死亡。因此,从手到脚的电流途径最为危险。其次,是手到手的电流途径,再次是脚到脚的电流途径。 (4)电流频率对电击伤害程度有很大影响。50HZ的工频交流电,对设 计电气设备比较合理,但是这种频率的电流对人体触电伤害程度也最严重。

电气工作场所安全知识

电气工作场所安全知识 电气工作场所是指电力系统、电气设备和电动机械装置所涉及的场所,如发电厂、变电站、电力线路、电力设备、电动机械设备等。在这些场所,电气安全事故可能会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甚至引发火灾等严重后果。因此,了解电气工作场所安全知识是非常重要的。以下是一些电气工作场所安全知识的概述。 一、电气工作场所的基本规定 1. 电气工作场所应具备良好的通风条件和安全疏散通道。 2. 电气设备和电动机械装置应保证完好、运行正常。 3. 工作场所应有足够的照明设施,以确保安全操作。 4. 禁止乱拉乱接电线,防止电气设备过载、短路等问题的发生。 5. 工作人员应接受相关培训,了解有关电气安全的知识和操作规程。 二、电气设备的使用和维护 1. 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电气设备,避免使用假冒伪劣产品。 2. 电气设备应定期维护保养,清洁内部和外部,及时更换老化的部件。 3. 遇到电气设备故障时,应立即切断电源并由专业人员进行检修。 4. 使用电气设备时,应按照设备的额定电压、额定电流和电气负荷进行操作,严禁超负荷运行。

三、电气线路和配电箱的安全 1. 电气线路应按照规范进行铺设,避免过长、过密或交叉敷设。 2. 使用绝缘材料保护线缆和电线,以减少绝缘故障的发生。 3. 配电箱应设在易于操作和维修的位置,并设置有效的防护措施,避免误触电触点。 4. 配电箱应有明确的标示和合理的布局,防止乱拉乱接电线而导致的电气故障。 四、个体防护措施 1. 使用绝缘工具和绝缘手套进行电气操作,减少触电风险。 2. 工作时应穿戴防静电服和防护鞋,避免静电引起的火灾事故。 3. 使用防护眼镜和防护面罩,防止电弧、火花等对眼睛和面部的伤害。 4. 在高压工作场所应佩戴安全帽和绝缘鞋,以保护头部和脚部安全。 五、常见的电气工作场所安全事故及预防措施 1. 触电事故:严禁裸露接触电线,使用绝缘工具和绝缘手套进行操作,在操作前切断电源。 2. 短路事故:线路短路时会产生火花和强烈的电流,应尽快切断电源,并由专业人员检修。

电工消防安全知识

电工消防安全知识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电力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和生产中必不可少的能源。然而,电力也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特别是在电工作业过程中。为了保障电工作业人员的安全,提高电工作业的效率,必须掌握一些电工消防安全知识。 一、电气火灾的危害性 电气火灾是由于电气装置发生短路、过载、电弧等故障引起的火灾。电气火灾具有迅猛性、隐蔽性和复燃性的特点,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的危害。因此,预防电气火灾是非常重要的。 二、电气火灾的原因 电气火灾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装置设计不合理。电气设备的设计不合理,会导致电流过大、温度过高等问题,从而引发火灾。 2. 电气设备老化。电气设备使用时间过长,设备老化严重,容易出现电气故障,增加了火灾的风险。 3. 电气设备安装不规范。电气设备的安装不符合标准,如漏电保护装置未安装、接线不牢固等,会增加火灾的发生概率。

4. 电气设备维护不及时。电气设备长期没有进行维护保养,容易出现故障,从而引发火灾。 三、电工消防安全知识 1. 电工作业前的准备工作 在进行电工作业前,必须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首先,要了解电气设备的工作原理和操作规程,掌握相关的安全知识。其次,要佩戴好个人防护用品,如绝缘手套、绝缘鞋等。再次,要检查电气设备的工作状态,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2. 电气设备的安全操作 在进行电气设备操作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确保设备的电源已经切断,并进行可靠的接地。其次,要遵守操作规程,不擅自拆卸设备或改动电路。再次,要保持设备的清洁和干燥,防止灰尘和湿气引发火灾。 3. 电气设备的定期检查和维护 定期检查和维护电气设备是预防火灾的重要措施之一。定期检查可以发现设备的隐患,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修复。定期维护可以保持设备的正常运行,减少故障发生的可能性。 4. 灭火器的使用

电气安全知识

电气安全知识 第三章用电的安全措施 触电事故分为直接触电和间接触电两大类别。加强用电的安全技术措施是防止事故发生的重要环节。 一、电力系统接地分类 电力系统根据接地的目的不同,其接地分为五类。 1、工作接地 为了保证电气系统的可靠运行,而设置 的接地称为工作接地,如图(3-l)所示的变压 器中性点的接地。变压器、发电机中性点除 接地外,与中性点连接的引出线为工作零线, 将工作零线上的一点或多点再次与地可靠地 电气连接为重复接地。工作零线为单相设备 提供回路。从中性点引出线的专供保护零线 的PE线为保护零线,低压供电系统中工作 零线与保护零线应严格分开。图3-1 工作接地、重复接地 2、保护接地 电气设备或电器装置因绝缘老化或损坏可能带电,当人体触及将遭受触电危险:为了防止这种电压危及人身安全而设置 的接地,叫保护接地(见图3-2) ,具体的做 法一般是将电气设备或电器装置的金属外壳 通过接地装置同大地可靠地接地连接起来。 保护接地适用于电源中性点不接地的低压电 网中。由此看来,保护接地是为了防止触电 事故而采取的一种技术措施。若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与零线连接称为保护接零,接零是接地的一种特殊方式。保护接零措施适用于低压380/220V系统中。 3、过电压保护接地 为了消除因雷击和过电压的危险影响而设置的接地。 4、防静电接地 为了消除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静电及其危险影响而设置的接地。 5、屏蔽接地 为了防止电磁感应对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屏蔽罩、屏蔽线的金属外皮及建筑物金属屏蔽体等进行的接地。 二、电气设备接地的一般要求 1、电气设备一般应接地或接零,以保护人身和设备的安全。一般三相四线制的电力系统中应采用保护接零、重复接地;三相五线制的电力系统工作零线和保护零线都应重复接地:三相三线制的电力系统采用保护接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