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室内采暖设计说明书

室内采暖设计说明书

室内采暖设计说明书
室内采暖设计说明书

哈尔滨工业大学课程设计任务书

目录

一、设计题目 (4)

二、原始资料 (4)

三、热负荷计算 (4)

1. 有关的气象资料 (4)

2. 计算热负荷 (4)

3. 建筑物供暖热指标计算 (10)

四、系统布置及散热器选择 (11)

五、水力计算 (12)

六、选择系统的附属设备和器具 (13)

七、附表及附图 (14)

八、参考书目及资料 (14)

室内采暖系统课程设计说明书

一、设计题目

包头市某住宅楼供暖系统课程设计

二、原始资料

1、建筑物修建地区:包头市

2、土建资料:建筑物的平、立面图

3、其它资料:

热源:独立锅炉房

资用压头:10000Pa

设计供回水温度:80/60℃

建筑周围环境:市内、无遮挡

三、热负荷计算

1. 有关的气象资料

(1) 大气压力:901.2hPa

(2) 室外计算(干球)温度:-16.6℃

(3) 冬季主导风向及其频率:冬季主导风向为N,即北风,频率为16%

(4) 冬季主导风向的平均风速:3.4m/s

(5) 冬季室外平均风速:2.4m/s

(6) 最大冻土深度:157cm

(7) 冬季日照率:68%

2. 热负荷计算

(1) 围护结构基本耗热量计算

房间编号说明:例如房间1111代表楼层1单元1住户1的1号房间,各个单元里的房间编号原则是编号为1的住户以左上卧室为起点顺时针依次编号为1、2、3……,编号为2的住户以右上(与1用户轴对称)的卧室为起点逆时针依次编号为1、2、3……走廊的编号均为7。

围护结构基本耗热量基本公式:

-4-

-5- α)(1

w n j t t KF Q '-∑='? (1) 式中 K ——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W / (㎡·℃);

F ——围护结构的面积,㎡;

n t ——冬季室外计算温度,℃;

w

t '——供暖室外计算温度,℃; α——围护结构的温差修正系数。

(a) 室内计算温度n t

卧室:18℃

起居室:20℃

厨房:18℃

洗手间:22℃

楼梯间:14℃

门厅,走廊:16℃

(b) 供暖室外计算温度w

t ':w t '= - 16.6℃ (c) 温差修正系数α值

由于相邻房间的温差都不大于5℃,因此温差修装系数α= 1。与管道井相邻的部分外墙温差修正系数α= 0.4。

(d) 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K 值

①墙的传热系数:

初选外墙为一砖半厚(240mm ),内面抹灰20mm ,加70mm 厚尿醛塑料保温层。传热系数0.50K =W / (㎡·℃),则 热惰性指标112210.240.0210.5510.63 3.370.810.87n i i i D R s R s R s

===+=?+?=∑,为II 型墙,查表

得.min -31.4p t =℃,..min 0.60.4-22.52w e w p t t t '=+=℃。查表得供暖室内计算温度n t 与围护结构内表面温度n τ的外墙允许温差6=?y t ℃,因此有

.0.min ()

11822.520.1150.786

n w e n y t t R R t α-?+==?=?() ㎡·℃/ W 围护结构传热阻传热阻01/1/0.5

2R K ===㎡·℃/ W ,满足最小传热阻要求。

-6-

②顶棚传热系数:

顶棚构造——1.钢筋混凝土板301=δmm 2.水泥砂浆102=δmm 3.加气混凝土3δ

4.水泥砂浆202=δmm

5.二毡三油105=δmm

冬季室外计算温度,暂按北京I 型,查表得9-=w t ℃;温差修正系数1=α;供暖室内计算温度n t 与围护结构内表面温度n τ的顶棚允许温差6=?y t ℃;围护结构内外表面换热组,按表选取115.0=n R ㎡·℃/ W ,043.0=w R ㎡·℃/ W 。则最小传热阻为

776.0115.04

9181)

(.min .0=?+?=?-=)(n y e w n R t t t R α ㎡·℃/ W 求除保温层以外的各材料层总的热阻及内、外表面换热阻之和0R ':

钢筋混凝土板301=δmm ,74.11=λ,017.01

11==λδR 水泥砂浆层 102=δmm ,93.02=λ,011.02

22==λδR 水泥砂浆层 202=δmm ,93.04=λ,022.04

44==λδR 油毡防水层 105=δmm ,17.05=λ,059.05

55==λδR 内表面换热阻 115.0=n R 外表面换热阻043.0=w R

则总的换热阻266.00=∑='R R ㎡·℃/ W

保温层应有的热阻51.0266.0776.00min .03=-='-=R R R ㎡·℃/ W

保温层应有的厚度3δ:

285.05.119.0=?=?=m m λλ W/(m·

K) 145.0285.051.033=?==m R λδ m

验算热惰性指标D 值是否属于I 型围护结构:

997

.231.3059.048.11022.05.176.251.048.11011.033.18017.02211=?+?+??+?+?=+??????++=N

N S R S R S R D

故此系III 型围护结构,则有83.13-7.03.0min ..=+'=p w e w t t t ℃,即

-7-

915.0115.04

83.13181)

(.min .0=?+?=?-=)(n y e w n R t t t R α ㎡·℃/ W 计算649.0266.0915.03=-=R ㎡·℃/ W

计算保温层应有厚度3δ:

185.0285.0649.033=?==m R λδ mm

取保温层厚度193=δcm ,验算D 值为3.57,仍属III 型,满足计算要求。

因此顶棚保温层厚度为19cm ,则顶棚传热系数为

1.1043

.0011.0017.0115.011=+???+++=+∑+=w i n R R R K W / (㎡·℃) ③地面的传热系数:考虑到包头市供暖室外计算温度不算太低,采用贴土保温地面。地面传热地带分为第一、第二地带,传热系数分别为

第一地带 0K = 0.11 W / (㎡·℃)

第二地带 0K = 0.09 W / (㎡·℃)

④窗的传热系数:所有窗均采用双层塑钢窗,传热系数 1.8K =W / (㎡·℃)。

(e) 传热面积F

面积丈量原则:

①外墙面积的丈量:标准层高度从本层地面算到上层的地面,底层从土壤算到上层的地面,顶层从顶层地面算到屋顶的外表面。外墙的平面尺寸,按建筑物外廓尺寸计算。两相邻房间以内墙中线为分界线。

②门、窗面积的丈量:按外墙外面上的净空尺寸计算。

③地面面积的丈量:按建筑物外墙以内的内廓尺寸计算。

④顶棚面积的丈量:按建筑物外廓尺寸计算。

窗户(除楼梯间):

东外窗82.84.14.225.14.1=??+?=F ㎡

西外窗82.84.14.225.14.1=??+?=F ㎡

南外窗2.4668.14.1429.04.161.24.122.14.1=??+???+??+??=F ㎡

北外窗92.3122.14.165.14.169.04.122.14.128.14.1=??+??+??+??+??=F ㎡ 底层:

东外墙——高度2.800.152.95

()m

=+-?=

+=m ,宽度3.90.1850.122-2.810.73面积2.810.738.8221.22

=?-=㎡

西外墙——同东外墙,面积为22.33㎡

南外墙——高度2.8m ,宽度05

?

+

?

+

=m

1.5=

?

+

?

6.3

37

33

.

2

.0

3.3

5

2

4

面积2.833.05(1.42.121.41.86)68.87

=?-??+??=㎡

北外墙——高度2.8m ,宽度61

?

+

.

12

+

?

=m

+

?

-

6.

(=

4

12

37

40

16

.0

)

2

4.2

4

.0

面积2.840.61(31.921.41.22)87.18

=?--??=㎡

标准层:

东外墙——高度2.8m ,宽度10.93m ,面积2.810.938.8220.69

=?-=㎡

西外墙——高度2.8m ,宽度10.93m ,面积2.810.938.8220.69

=?-=㎡

南外墙——高度2.8m ,宽度33.05m

面积2.833.05(1.42.121.41.86)68.24

=?-??+??=㎡

北外墙——高度2.8m ,宽度40.61m

面积2.840.61(31.921.41.22)81.09

=?--??=㎡

顶层:

东外墙——高度2.8m ,宽度10.93m ,面积10.938.

=㎡

?-=

2.8822

3.97

西外墙——高度2.8m ,宽度10.93m ,面积10.938.8

=?-=㎡

823.97

2.2

南外墙——高度2.8m ,宽度33.05m

面积33.05(1.42.121.41.86)78.15

=?-??+??=㎡

2.8

北外墙——高度2.8m ,宽度40.61m

面积40.61(31.921.41

82)93.27

=?--??=㎡

2.

.2

顶棚——长度57

(=

+

12

+

=m

?

6.

.0

49

.

37

2

)

12

宽度235.10.3

=?+++=m

2.8716.27

面积5.

49=

.

=㎡

?

.

806

57

27

16

从底层到顶层的各个房间的丈量面积见附表一的围护结构面积项。

(2) 围护结构附加耗热量

(a) 朝向修正率ch

B为

B:建筑物无遮挡,查参(1)得朝向修正率ch

东向:- 5%西向:- 5%南向:- 20%北向:5%

-8-

-9-

(b) 风力修正率f B :包头市冬季室外平均风速0v =2.4m/s ,因此一般情况下,不必考虑风力附加;

(c) 高度修正率g B :对于设计所给建筑物,其层高小于4m ,故对围护结构的耗热量不考虑高度附加,即ch B = 0。

(3) 围护结构传热耗热量计算

①根据公式)1)((ch w n B t t KF q +'-='α分别计算外墙、窗、顶棚的传热耗热量;

②采用地带法计算房间111的地面传热耗热量:

第一地带面积:4.132)2/16.02/37.03.3(22/1.02/37.09.31=?--+?--=)(F ㎡ 第二地带面积:72.1)22/16.02/37.03.3(22/1.02/37.09.32=---?---=)(F ㎡ 因此其传热耗热量=?+?=?+?='72.123.04.1347.0202101F K F K q 6.69W

其余各地面房间的传热耗热量可通过房间的开间和进深查表得到,均列在表1的地面耗热量项中。

③楼梯间的传热量:

楼梯间外门选用单层木门,尺寸为m 1m 2?,面积为2㎡;传热系数65.4=K W / (㎡·℃),故传热量6.224)51)(914(265.4)1)((1=++??=+'-='%ch w n x t t KF Q W

标准层和顶层阳台无地面传热量,其余均同底层阳台各传热量。

(4) 冷风渗透耗热量计算

按缝隙法计算多层建筑的冷风渗透耗热量,基本计算公式为:

)(278

.02w n p w t t c V Q '-='ρ (2) lLn V = (3) 式中 V ——经门、窗缝隙渗入室内的总空气量,m3/h ;

w ρ——供暖室外计算温度下的空气密度,w t '= - 9℃时w ρ=1.303㎏/m3;

p c ——冷空气的定压比热,p c =1kJ/(㎏·℃);

l ——门、窗缝隙的计算长度,m ;

L ——每米长门、窗缝隙渗入室内的空气量,按当地冬季室外平均风速,查得推拉铝窗9.0=L ,平开铝窗26.0=L ,m3/(h·m);

n ——渗透空气量的朝向修正系数;

0.278——单位换算系数,1kJ/h=0.278W 。

-10-

(5) 冷风侵入耗热量计算

冷风侵入耗热量的计算公式为

m j Q N Q ??'='13 (4) 式中 m j Q ??'1——外门的基本耗热量,W ;

N ——考虑冷风侵入的外门附加率,只有楼梯间底层有外门,因此%%%39066565=?==n N 。

楼梯间外门选用单层木门,尺寸为m 1m 2?,面积为2㎡;传热系数0.47K =W / (㎡·℃),

故传热量1()(1)0.472(1416.6)(15)30.2j m n w c h Q K F t t x ??''=-+=??++=%W ,则冷风侵入

耗热量313.9 3.930.2117.78j m Q Q ??''==?=W

对阳台门不必考虑冷风侵入耗热量。

(6) 采暖房间设计热负荷计算

本设计中各房间耗热量计算结果见热负荷计算表(附表一)。

3. 建筑物供暖热指标计算

本设计北京民用居住建筑总热负荷为:

(1) 体积热指标

)

(w n V t t V Q q '-=

(5) 式中:Q ——供暖设计热负荷,W ;

V ——建筑物的外围体积,m3;

n t ——供暖室内计算温度,℃;

w t '——供暖室外计算温度,℃;

V q ——建筑物的供暖体积热指标,W/(m3·℃)。

建筑物的外围体积10764m3,供暖设计热负荷130653Q =W ,则供暖体积热指标

1306530.35110764(1816.6)qV ==?+W/(m3·℃)。 (2) 面积热指标

A

Q q f = (6)

式中:Q——供暖设计热负荷,W;

A——建筑物的建筑面积,㎡;

q——供暖热指标,W/㎡。

f

建筑物的建筑面积(49.416.639.2216.02)63120

A=?-+?=㎡,则供暖面积热指标

130653

41.88

f q==W/㎡。

3120

四、系统布置及散热器选择

(1) 系统布置原则

系统采用上供下回式双管系统,考虑到每一楼层单元数较多,热负荷较大,采用机械循环系统;为便于通过调整供、回水干管的各管段的压力损失来满足立管间不平衡率的要求,采用同程系统;因此,此建筑供暖系统形式为机械循环同程式双管系统。

(2) 散热器的布置

布置散热器时,应符合下列的一些规定:

A、散热器一般应安装在外墙的窗台下,尽量明装,布置简单。平面位置不能与室内卫生设备、工艺设备、电气设备冲突。散热器的位置不能阻挡阳台门等通道的通行。装在壁龛时应比散热器的实际宽度多300~400毫米(即散热器每一侧突出150~200毫米),要核计窗台下的实际宽度能否满足这一要求。

B、窗台下的高度应能满足散热器的安装要求,非置地式散热器顶部离窗台下的高度应不小于50毫米,离地可为100~200毫米。底层散热器安装高度应该考虑回水管及跑坡、立管上安装阀门的连接等要求。

C、每组散热器的片数:细柱型(813)≤25;粗柱型(M132)≤20;长翼型≤6片。一个房间热负荷较大时应将散热器分成几组。分组时尽量考虑让同一立管两侧散热器的热负荷均衡。

D、同一房间的散热器允许串联安装。在机械循环热水系统中串联管的直径应为DN25,自然循环热水系统中应为DN32。

E、楼梯间采暖时,散热器尽量布置在底层,底层布置不下时尽量布置在下半部分。民用建筑通向楼梯间底层散热器的管道要躲开外门,以免冻坏。

F、散热器明装时其位置要考虑少占有效建筑面积。

-11-

-12-

(3) 散热器的计算

本设计散热器面积及片数见散热器计算表(附表二)。

五、水力计算

由于此系统两个支路热负荷大致相等,因此只需计算其中一个支路。系统图上小圆圈内的数字表示管段号。圆圈旁的数字:上行表示管段热负荷(W ),下行表示管段长度(m )。散热器内数字表示其热负荷(W )。字母表示立管编号。

计算步骤:

1.首先计算通过最远立管K 的环路。考虑到系统中各环路的压力损失易于平衡,采用推荐的平均比摩阻pj R 大致为100~120Pa/m 来确定最远立管环路各管段的管径。

(1)各管段的流量按公式h

g t t Q G '-'=86.0计算,Q 为各管段的热负荷。根据G 和选用的pj R 值查表,将查出的各管段R v d 、、值列入水力计算表表三的第6、8、12栏中。

(2)确定沿程阻力损失Rl P y =?。将每一管段R 与l 相乘,列入水力计算表表三的第13栏中。

(3)确定局部阻力损失。根据系统图中管路的实际情况,列出各管段局部阻力管件名称及其阻力系数ξ值(表四),最后将各管段总阻力系数ξ∑列入表三的第14栏中。根据管段流速v ,可查出动压头d P ?值,列入表三的第15栏中。根据ξ∑??=?d j P P ,将求出的j P ?列入表三的第16栏中。

(4)求各管段的阻力损失j y P P P ?+?=?。将表三的第13栏和第16栏相加,列入表三的第17栏中。

(5)求环路总阻力损失,即03.8333)(138~112~1=?+?∑、、K K j y P P Pa 。

(6)计算富裕压力值。

通过最远环路第一层散热器71K 的作用压力Pa P K 1000071=?,则富裕度%?为 %%%%、、107.1610010000

8333.03-10000)(71138~112~171>=?=??+?∑-?=?K K K j y K P P P P 2.确定通过立管K 第二层散热器环路中各管段的管径。

(1)计算通过最远环路第二层散热器72K 的作用压力72K P ?。

(2)确定通过立管K 第二层散热器环路中各管段的管径。

-13-

1)求平均比摩阻pj R

根据并联环路节点平衡原理,通过第二层管段72K 、6K '的资用压力为

726716

()()9.81 2.7(977.81961.92)28.464490.34Pa

K K g h y j K K P gH P P ρρ'?=-+∑?+?=??-+=、、

2)根据同样方法,按72K 和6K '管段的流量G 及pj R ,确定管段的d ,将相应的v R 、值列入表6中。

3)求通过底层与第二层并联环路的压降不平衡率。

%%、、、95.1810034

.44920.36434.449100)(6

7267167272=?-=???+?∑-?=''K K K K j y K K P P P P x %1572>x ,因管段72K 、6K '已选用最小管径,剩余压力只能用第二层散热器支管上的阀门消除。

3.通过立管K 其它各层散热器环路中各管段的管径计算以及通过其它立管散热器环路中各管段的管径计算,同样应根据节点压力平衡原理进行计算确定,计算结果见表三。

六、选择系统的附属设备和器具

1、集气罐

由于为采暖系统,故在供水干管末端设集气器。

集气器分为立式和卧式两种,选用卧式。

其中D=150mm,H=300mm 。

阀门选择闸阀,其形式就是下图所用阀门。

2、截止阀

各管段所用的截止阀的公称直径见系统图。

3、散热器

统一选择钢制柱型散热器,型号为GG2260,各房间的散热器片数详见平面图。

七、附表及附图

1. 热负荷计算表(附表一);

2. 散热器计算表(附表二);

3. 水力计算表(附表三),含局部阻力系数计算表;

4.首层房间编号图(附图一);

5.水力计算简图(附图二);

6.设计说明图(附图三);

八、参考书目及资料

【1】《供热工程(第四版)》.贺平孙刚编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2】本课程设计指导书.

【3】热水集中采暖分户计量系统施工安装PDF高清图集04K502.

【4】采暖工程05N1.

【5】散热器及管道安装图96K402-2.

【6】严寒和寒冷地区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26-2010.

【7】新型散热器的选用与安装05K405(GJBT-813).

【8】暖气工程91SB1-1(2005).

【9】民用建筑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736-2012.

【10】使用供暖空调设计手册.

-14-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

Jilin Jianzhu University 课程设计计算书 设计名称市花园小区采暖设计 学院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专业城市燃气工程 班级燃气122班 姓名牛传磊 学号 11 指导教师齐老师 设计时间2015.7.5

摘要 本次设计的是市某住宅采暖系统。本工程为市花园小区住宅楼采暖设计,建筑面积2800㎡,总高度17.4m。针对该住宅的要求和特点,以及该地区气象条件,参考有关文献资料对该楼的采暖系统进行方案设定、负荷计算和水力计算、设备选型。 关键词住宅;采暖;设计

目录 摘要 (1) 第一章概述 (3) 1.1设计概况 (3) 1.2设计依据 (3) 第二章设计方案确定及计算 (4) 2.1 室外气象参数 (4) 2.2 采暖设备要求和特殊要求 (4) 第三章散热器的选择 (7) 3.1 散热器的布置 (7) 3.2 散热器的安装尺寸应保证 (7) 3.3 散热器的计算 (7) 详细计算见散热器片数表。 (9) 第四章水力计算 (10) 第五章供热管道及附件 (15) 5.1保温管道的确定 (15) 5.2 保温材料的选择 (15) 5.3 管道保温施工 (15) 设计总结 (16) 参考文献 (17) 附录

第一章概述 1.1设计概况 省市花园小区住宅楼采暖设计,建筑面积2800㎡,总高度17.4m共6层,层高2.9m。 1.2 设计依据 《供热设计手册》、《供热工程》(ISBN 978-7-112-02017-1)。

第二章设计方案确定及计算 2.1 室外气象参数 采暖室外计算温度:-22.5℃,冬季室外平均风速:2.0㎡/s,冬季室外最多风向平均风速1.9m/s冬季最多风向ENE,冬季室外大气压力102333pa。 2.2 采暖设备要求和特殊要求 散热器要求散热性能好,金属热强度大,承压能力高,价格便宜,经久耐用,使用寿命长。 2.3 热负荷计算 供暖系统设计热负荷 (1)、供暖系统设计热负荷 供暖系统的设计热负荷是指在某一室外温度t′ w 下,为了达到要求的室温度 t n ,供暖系统在单位时间向建筑物供给的热量Q′。它是设计供暖系统的最基本依据。 冬季供暖通风系统的热负荷,应根据建筑物或房间的得失热量确定: 失热量有: a、围护结构传热耗热量Q 1 ; b、加热由门,窗缝隙渗入室的冷空气的耗热量Q 2 ,称冷风渗透耗热量; 得热量有: a、太阳辐射进入室的热量Q 10 。 Q=Q 1+Q 2 -Q 10 工程设计中,供暖系统的设计热负荷,一般分几部分进行计算: Q′=Q 1.j ′+Q 1.x ′+Q 2 ′+Q 3 式中 Q 1.j ′——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 Q 1.x ′——围护结构的附加耗热量。 (2)围护结构的耗热量 表5-1 通过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按下式计算: (3)围护结构附加耗热量: 表5-2 通过围护结构的附加耗热量

采暖外网课程设计说明书

目录第一章原始资料 1.1气象资料及物理资料 1.2城镇用气量 1.3燃气管网布线 1.4 城镇燃气加臭规定 1.5燃气管网系统 1.6 设计城镇燃气的几种类型 1.7燃气输配方案的比较 1.8燃气输配系统的组成 1.9管道的防腐 1.10管道的保温 第二章城镇燃气的水力计算 2.1用气量及单位长度途泄的计算 2.2城镇燃气计算流量的计算 2.3城镇燃气的水力计算 2.4高压枝状管网水力计算步骤 第三章室内燃气管网水力计算 3.1 管段编号 3.2 管段额定流量的确定 3.3预选管径 3.4当量长度的计算 3.5单位压力降的计算 3.6附加压头的计算 3.7实际压力损失的计算 3.8总压力降的计算 参考文献

燃气课程设计 第一章原始资料 1.1设计题目:北京市半岛国际城燃气输配管网设计 1.2气象资料及物理资料 (1)气温:历年极端最高气温:38℃;历年极端最低气温:-10℃ (2)年主导风向:西北风 (3)最大冻土深度:0.5m (4)地下水位:2.0米 (5)土质:以沙质粘土为主,地耐力2-2.5kg/㎝2 (6)人工然气物理化学性质 天然气物理化学性质 混合气体平均分子量(kg/kmol)16.9790 v(m2/s)25×10-6 (Kg/m3)0.46 低发热值(kJ/N m3)15100 80-100 室内燃气管道允许压降 △P(Pa) 1.3城镇用气量 (1)在设计燃气系统时,首先要确定燃气管网的计算流量,而计算流量的大小又取决于燃气需用量和需用的不均匀情况,而城镇燃气需用量取决于用户类型,数量和用气量指标居民生活用户用气量取决于居民生活用户用气量指标(用气定额)、气化百分率及城市居民人口数。影响居民生活用户用气量指标的因素很多,如住宅燃气器具的类型和数量,住宅建筑等级和卫生设备的设置水平,采暖方式及热源种类,居民生活用热习惯及生活水平,居民每户平均人口数,气候条件,公共生活服务设施的发展情况,燃气价格等。各种影响因素对居民生活用户用气量指标的影响无法精确确定,通常根据居民生活用户用气量实际统计资料,经过综合分析和计算得到用气量指标。当缺乏用气量的实际统计资料时,可

供暖系统毕业设计说明书

毕业论文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 1.此毕业论文是本人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取得的成果。除了特别加以标注地方外,本文不包含他人或其它机构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与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2.本人完全了解学校、学院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与学院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此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大学学院可以将此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文。 3.若在大学学院毕业论文审查小组复审中,发现本文有抄袭,一切后果均由本人承担,与毕业论文指导老师无关。 4.本人所呈交的毕业论文,是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论文中凡引用他人已经发布或未发表的成果、数据、观点等,均已明确注明出处。论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成果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论文中已明确的方式标明。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年月

关于毕业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 本人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所完成的论文及相关的资料(包括图纸、实验记录、原始数据、实物照片、图片、录音带、设计手稿等),知识产权归属华北电力大学。本人完全了解大学有关保存,使用毕业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存或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纸质版或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或借阅。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毕业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任何复制手段保存或编汇本毕业论文。如果发表相关成果,一定征得指导教师同意,且第一署名单位为大学。本人毕业后使用毕业论文或与该论文直接相关的学术论文或成果时,第一署名单位仍然为大学。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如下各项内容: 按照学校要求提交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采用影印、缩印、扫描、数字化或其它手段保存或汇编本学位论文;学校有权提供目录检索以及提供本学位论文全文或者部分的阅览服务;学校有权按有关规定向国家有关部门或者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学校有关数据库和收录到《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进行信息服务。在不以赢利为目的的前提下,学校可以适当复制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用于学术活动。 论文作者签名:日期: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供暖系统毕业设计说明书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68288电子教案

编号:采暖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某三层办公楼采暖设计 院(系):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专业:建筑节能技术与工程 学生姓名:卢振斌 学号: 0121006230111 指导教师:文远高

2012年12 月30 日 目录 摘要 (3) 引言 (3) 1 设计任务、原始资料及设计依据 (4) 2 供暖系统的设计热负荷的计算 (7) 2.1 供暖系统设计热负荷 (7) 2.2 供暖设计热负荷计算 (11) 3 供暖系统散热器的选择 (16) 3.1 散热器的选择原则 (16) 3.2 散热器的计算 (17) 3.3 散热器的布置 (18) 4 系统选择、供暖系统引入口的位置 (19) 4.1 系统选择 (19) 4.2 供暖系统引入口的位置 (19) 5 水力计算以及附件选择 (19) 5.1 水力计算方法及步骤 (19) 5.2 水力计算 (21) 5.3 供暖系统的附件选择 (25) 6 结论 (2) 参考文献 (27)

摘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室内环境温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节能环保、安全性高等因素越发受人们的关注。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的供暖事业得到了迅速发展。一个建筑物或房间可能有各种得热和散失热量的途径。当建筑物或房间的失热量大于得热量时,为了保持室内在要求温度下的热平衡,需要由供暖通风系统补给热量,以保证室内要求的温度。为了满足现今社会的要求,对工程建筑进行供热采暖设计是更好的达到节能环保目的的重要前提。 本次课程设计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是以热水为热媒的建筑物集中供热系统。本文首先根据基本设计资料计算了某办公大楼的热负荷,然后根据热负荷及建筑物的形式等条件,提出了供暖系统设计方案,选择布置了供暖管网系统,绘制出了该系统的平面图和系统图,还对该系统进行了水力计算,选择管径和流速,使管网系统较好地符合了水力平衡要求。最后还计算了散热器的片数,并布置了散热器。 关键词:环保节能;供热设计;负荷计算 Abstract As people living standard rising, the indoor environment temperature put forward higher request,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afety higher factors by more people's attention. Especially after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our country's heating undertakings have developed rapidly. A building or room may have various to heat and heat loss of the way. When building or room heat loss is greater than the heat gain, in order to keep indoor temperature in the requirements of heat balance, the heating ventilation system supply heat, in order to assure indoor temperature requirements. In order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modern society, the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for heating design is the better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saving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 important prerequisite. The curriculum design of the object of study and the main content is hot water for heating medium building centralized heating system. This paper firstly on the basis of the basic design data to calculate the heat load of a certain office building, and then according to the thermal load and type of building conditions, puts forward the heating system design scheme, the choice to arrange the heating pipe network system, draw out the system plan and system diagram and the system of the hydraulic calculation, select the diameter and flow velocity, pipeline system is well consistent with the hydraulic

采暖设计说明

采暖设计说明 一、工程概况 1、项目地址:资阳 2、根据甲方要求采暖区为所有包间。 3、采暖面积约为300m2,采暖热负荷为300×165W/ m2=49500W 。 二、设计依据 1、《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 2、《建筑设备施工安装通用图集》91SBX1. 3、《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 三、设计参数 四、设计方案阐述 1、热负荷计算:详见附后《采暖数据表》。 2、本方案设计为“壁挂炉+散热器”采暖系统。 本系统采用同程式与异程式布管,各环路阻力基本平衡,系统开端与末端散热器效果接近,采暖供水和回水路程一样,避免出现热

度不均匀的现象。 五、产品选型 1、壁挂炉选型:本方案选用40KW燃气壁挂炉2台,该产品 是意大利冠霸集团生产的壁挂炉,具有以下特点: (1)具有创新的美学设计外观,简便且人性化的操作面板,使用维护简单,维修量小,具有多重安全保护功能。 (2)热水产率:在Δt=40℃的情况下为20L/min。 (3)智能型比例阀:使用冠霸和霍尼韦尔共同开发的燃气阀,调节范围更广,稳压性能更好。 (4)采用意大利技术制造的热交换器,使用高导材料无氧铜,换热效率高达98%,换热表面作特殊处理,能耐高温高 压,延长使用寿命。 (5)配备丹麦格兰富水泵,运转平稳,噪音低,内置热保护开关,防止过热及短路,使用寿命长。 (6)采用欧式燃烧器,用补助为转火苗的方式,避免了着火时的噪音,有利于燃气的充分燃烧,更节能。 壁挂炉技术参数如下:

2、管道系统:灵龙采暖专用管,具有耐温耐压性能优异、热 膨胀系数小、隔光阻氧等显著特性,是采暖和中央空调管道系统的理想选择。 (1)耐温耐压,适合高温热水领域 (2)内壁光滑,不结垢、不腐蚀 (3)热膨胀系数小(3×10-5m/m·℃,避免管材变形 (4)导热系数小(0.24 w / m.k) ,保温性能良好 (5)隔光阻氧,避免管材腐蚀堵塞 3、暖气片:本设计采用世界知名品牌欧瑞德(Eurorad),钢制板式结构,升温快,外观经高温喷漆(RAL9016)处理,美观大方。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

编号: 采暖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某三层办公楼采暖设计 院(系):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专业:建筑节能技术与工程 学生姓名:卢振斌 学号:0 指导教师:文远高

2012年12 月30 日 目录 摘要3 引言3 1 设计任务、原始资料及设计依据4 2 供暖系统的设计热负荷的计算7 供暖系统设计热负荷7 供暖设计热负荷计算11 3 供暖系统散热器的选择16 散热器的选择原则16 散热器的计算17 散热器的布置18 4 系统选择、供暖系统引入口的位置19 系统选择19 供暖系统引入口的位置19 5 水力计算以及附件选择19 水力计算方法及步骤19 水力计算21 供暖系统的附件选择25 .2 干管、立管及散热器的安装应注意的质量问题19

6 结论2 参考文献 (27) 摘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室内环境温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节能环保、安全性高等因素越发受人们的关注。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的供暖事业得到了迅速发展。一个建筑物或房间可能有各种得热和散失热量的途径。当建筑物或房间的失热量大于得热量时,为了保持室内在要求温度下的热平衡,需要由供暖通风系统补给热量,以保证室内要求的温度。为了满足现今社会的要求,对工程建筑进行供热采暖设计是更好的达到节能环保目的的重要前提。 本次课程设计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是以热水为热媒的建筑物集中供热系统。本文首先根据基本设计资料计算了某办公大楼的热负荷,然后根据热负荷及建筑物的形式等条件,提出了供暖系统设计方案,选择布置了供暖管网系统,绘制出了该系统的平面图和系统图,还对该系统进行了水力计算,选择管径和流速,使管网系统较好地符合了水力平衡要求。最后还计算了散热器的片数,并布置了散热器。 关键词:环保节能;供热设计;负荷计算 Abstract As people living standard rising, the indoor environment temperature put forward higher request,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afety higher factors by more people's attention. Especially after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our country's heating undertakings have developed rapidly. A building or room may have various to heat and heat loss of the way. When building or room heat loss is greater than the heat gain, in order to keep indoor temperature in the requirements of heat balance, the heating ventilation system supply heat, in order to assure indoor temperature requirements. In order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modern society, the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for heating design is the better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saving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 important prerequisite. The curriculum design of the object of study and the main content is hot water for heating medium building centralized heating system. This paper firstly on the basis of the basic design data to calculate the heat load of a certain office building, and then according to the thermal load and type of building conditions, puts forward the heating system design scheme, the choice to arrange the heating pipe network system, draw out the system plan and system diagram and the system of the hydraulic calculation, select the diameter and flow velocity, pipeline system is well consistent with the hydraulic balancing requirements. Finally, the calculation of radiator piece number and arrangement of the

室内采暖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 课程名称:室内采暖 系: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专业:给水排水工程 班级:水 122 学号: 2012306221 学生姓名:郭俊涛 指导教师:马宏雷 职称:副教授 2012年12月24日

目录一.室外参数 二.热负荷计算及其依据 三.散热器 四.管道的布置 五.管道的水利计算六.参考资料

三.散热器 考虑到散热器耐用性和经济性,本工程选用铸铁柱型散热器。结合室内负荷,选择铸铁M132散热器。结合室内负荷,散热片主要参数如下,散热面积0.24m2,水容量1.32L/片,重量7Kg/片,工作压力0.5MPa。多数散热器安装在窗台下的墙龛内,距窗台底80mm,表面喷银粉。 1、散热器的计算 本设计采用M--132型散热器。 (1)、散热器散热面积的计算 散热面积的计算可按《供热手册》\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散热器内热媒平均温度t的确定。本设计在计算时,不考虑管道散热引起的温降。对于双管热水供暖系统,为系统计算供、回水温度之和的一半,而且对所有散热器都相同。(2)、散热器片数的计算 散热器片数的计算可按下列步骤进行: 1) 利用散热器散热面积公式求出房间内所需总散热面积(由于每组片未定,故先按1计算); 2) 得出所需散热器总片数或总长度H; 3) 确定房间内散热器的组数m; 4) 将总片数n分成m组,得出每组片数n`,若均分则n`=n/m(片/组); 5) 对每组片数n`进行片数修正,乘以b,即得到修正后的每组散热器片数,可根据下述原则进行取舍; m; 6) 对柱型及长翼型散热器,散热面积的减少不得超过0.1 2 7) 对圆翼型散热器散热面积的减少不得超过计算面积的10﹪。 2、散热器数量的计算

采暖设计计算书1

设计题目:某住宅采暖系统设计

目录 第一章绪论 设计内容及原始资料、设计目的 第二章热负荷计算 围护结构基本传热量、附加传热量、 冷风渗透传热量计算 第三章散热器计算选型 散热器面积、片数计算、设备选型 第四章采暖系统水力计算 系统布置、水力计算 第五章设计成果 参考文献

第一章绪论 一、设计内容 本工程为哈尔滨市一民用住宅楼,住宅楼为六层,每一层有 8个用户,建筑总面积为 5740 ㎡。 二、原始资料 1.设计工程所在地区:哈尔滨 45°41′N 126°37 ′E 2.室外设计参数:冬季大气压 100.15KPa 供暖室外计算温度 -26℃ 冬季室外平均风速 3.8m/s 冬季主导风向东南风 供暖天数 179 天 供暖期日平均温度 -9.5℃ 最大冻土层深度 205cm 3.建筑资料 (1)建筑每层层高 3m; (2)建筑围护结构概况 外墙:砖墙,厚度为 240mm,保温层为水泥膨胀珍珠岩 l190mm,双面抹灰δ20mm;K0.45W/m2K 地面:不保温地面,K 值按地带划分,一共为四个地带; 屋顶:钢筋混凝土板,砾砂外表层 5mm,保温层为沥青膨胀岩l150mmK0.47W/(m2K) 外窗:单层钢窗,塑料中空玻璃(空气 12mm)K2.4 W/(m2K)

外门:木框双层玻璃门(高 2.0 米),K2.5W/m2.K。2100mm×1500mm,门型为无上亮的单扇门。 4.室内设计参数: 室内计算温度:卧室、起居室 18℃厨房 10℃ 门厅、走廊、楼梯间 16℃盥洗室 18℃ 三、设计目的 对该建筑进行室内采暖系统的设计,使其能达到采暖设计标准,同时符合建筑节能规范。 第二章热负荷计算 一、围护结构基本传热量 1.外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计算公式如下: Q= KF( tn- t w) a q ——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W; K——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 F——围护结构的面积 tn——冬季室内计算温度 t w ——供暖室外计算温度 α——围护结构的温差修正系数 整个建筑的基本耗热量 Q1. j 等于它的围护结构各部分基本耗热量

采暖方案设计说明

采暖方案设计说明 一、设计理念:尊重客户要求科学合理晚膳 二、设计依据:《采暖通风及空调调节设计规范》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家用燃气快速热水器国家标准》 《燃气容积式热水器国家标准》 《采暖散热器散热量制定方法》 《建筑电气安装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低温地板辐射采暖应用技术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地面辐射供暖技术规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地面辐射供暖技术规程JGJ142-2004》三、设计参数: 冬季室外温度:-4℃供暖进水温度:60℃ 冬季室内温度:20℃供暖回水温度:45℃ 地表蓄热温度:26-28℃蓄热层厚度:50mm 排管平均管间距:150-200mm 地暖盘管规格DN20 (外径20mm,内径16mm) 高密度挤塑板(厚:20mm,密度30-40kg/cm3 四、系统介绍 地暖系统: 热水地面采暖系统由壁挂炉、分集水器、地暖管及配件构成,以不超过60℃的低温热水为热媒,通过埋设在地面下地暖盘管把地板加热,均匀的向室内辐射热量,使房间达到舒适的温度。 优点: 1.舒适度高、室内空气洁净、有保健作用。 2.节省空间、干净大方。 3.操作简单、分户控制。 4.维护费用低、使用寿命长。 5.节约能源、运行费用低。

五、装潢配合说明 为保证整个系统安装准备无误,为阁下创造更加舒适的生活环境,我公司设计人员务必于装潢设计师良好沟通,以便为采暖、热水系统预留水电及煤气管路,并避免与家装设计冲突,请务必对此加以重视。 1)地暖施工步骤及安装前要求 一、装修设计施工图纸有关技术文件齐全。签约后业主预约我公司或业务经理,预约时间现场定位。 二、施工安装前要求 1、施工现场具有供水或供电条件,有储放材料的临时设施 2、内部墙体结构改动完毕。 3、厨房,卫生间应做完闭水实验并经过验收。 4、相关水电预埋工程已完毕。 5、如有地面局部抬高,应施工完毕。 6、需按我方提供的采暖炉管道接口示意图,排设水管及煤气管。如有温控装置的,需按我方提供的温控位置示意,预留86暗盒及线槽。 7、请将施工地面清理干净。 三、现场如具备安装采暖炉条件下,致电我公司,我公司会及时安排安装人员上门服务。 2)关于地暖混凝土浇筑的注意事项 一、混凝土的配料 1、用料:水泥、黄沙、豆石(俗称:瓜子片)配比:1:2.5:4 2、水泥标号:C25以上 3、豆石:直径最大不超过12mm 二、铺设厚度 地暖混凝土铺设厚度不低于30mm,最厚不高于50mm 1、同层公寓型:如果房间铺设地板(实木多层板--12mm、15mm)客厅选用抛光砖10mm,另需混凝土沙浆15mm--20mm厚度。铺设混凝土时房间为50mm,客厅为30mm。(防止客厅高于房间) 2、多层别墅或平层公寓的地面为同一种装饰层,混凝土皆为30mm。 3、房间如铺设实木多层板,需抹平,地面平整度为±5mm。 三、地板铺设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

(建筑供热与给水排水综合课程设计) 设计说明书 徐州市某二层建筑供热与给排水综合课程设计 起止日期:2015 年11 月9 日至2015 年11 月27 日 学生姓名李映宇 班级建环设备1203 学号12403200308 成绩 指导教师(签字) 土木工程学院(部) 2015年9月7日

摘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室内环境温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节能环保,安全因素等越发收到人们的关注。一个房间的可能有各种得热散失热量的途径,当房间的失热量大于得热量时。为了保持室内在要求温度下的热平衡,需要由供暖通风系统补给热量,以保证室内要求的温度。为了满足现今社会的要求,对工程建筑进行供热采暖设计是更好的达到节能环保目的的重要前提。 本次课程设计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是以热水为热煤的建筑集中供热系统。本文首先根据根据基本设计资料计算了某二层建筑的热负荷,然后根据热负荷及建筑物的形式等条件,提出了供暖系统的设计方案,选择布置了供暖管网系统,绘制出了该系统的平面图和系统图,还对该系统进行了水力计算,选择管径和流速,使管网系统较好地符合了水力平衡要求。最后还计算了散热器的片数,并布置了散热器。 关键词:环保节能,供热设计,负荷计算

目录 第一章概述 (3) 1.1 设计概况 (3) 1.2 设计依据 (3) 第二章设计方案确定及计算 (4) 2.1 室外气象参数 (4) 2.2 采暖设备要求和特殊要求 (4) 2.3 热负荷计算 (4) 2.31校核围护结构传热热阻是否满足最小传热阻要求 (4) 2.32热负荷计算过程 (5) 第三章热水供暖系统设计方案比较与确定 (8) 3.1 循环动力 (8) 3.2 供、回水方式 (8) 3.3 系统敷设方式 (8) 3.4 供、回水管布置方式 (9) 3.5 工程方案确定 (9) 第四章散热器的选择 (10) 4.1 散热器的布置 (10) 4.2 散热器的安装尺寸应保证 (10) 4.3 散热器的计算 (10) 第五章水力计算 (12) 第六章供热管道及附件 (14) 6.1保温管道的确定 (14) 6.2 保温材料的选择 (14) 6.3 管道保温施工 (14) 第七章设计总结 (15) 第八章参考文献 (16)

采暖设计说明书38067

暖通空调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任务:河南郑州某五层办公楼采暖设计 学院:城市建设学院 专业: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 年级: 指导教师: 姓名: 学号: 设计时间:

摘要 本工程是位于河南省郑州市的一栋五层办公楼,设计任务是做采暖系统,主要的内容有:热负荷的计算、散热器型式选择、散热器面积和片数的计算、系统形式的选择、绘图、水力计算。本工程选用的是4柱813型散热器,系统为单管上供下回同程式系统。供水立管从管道井内通向顶层,因本建筑没有地下室,所以底层回水管需设专门的地沟。 关键词:热负荷;散热器;上供下回

目录 摘要.....................................................错误!未定义书签。第1章工程概况..........................................错误!未定义书签。 工程概况............................................错误!未定义书签。 设计范围............................................错误!未定义书签。 建筑设计条件........................................错误!未定义书签。第2章采暖热负荷计算.....................................错误!未定义书签。 热负荷计算概述........................................错误!未定义书签。 热负荷计算表..........................................错误!未定义书签。第3章采暖系统的选择与确定...............................错误!未定义书签。 系统型式的选择........................................错误!未定义书签。第4章散热器的选型.......................................错误!未定义书签。 散热器的计算.........................................错误!未定义书签。 4.2 各房间散热器计算表...............................错误!未定义书签。 4.3 散热器的布置.....................................错误!未定义书签。第5章管道的水力计算.....................................错误!未定义书签。 绘制系统图...........................................错误!未定义书签。 供暖系统水力计算的任务...............................错误!未定义书签。 水泵选型.............................................错误!未定义书签。参考资料..................................................错误!未定义书签。心得体会..................................................错误!未定义书签。

室内采暖施工组织设计样本

目录 一、编制根据 (1) 二、工程概况 (1) 三、构造特点 (1) 四、施工布置 (1) 五、施工准备 (1) 六、材料规定 (3) 七、管道安装规定 (3) 八、散热器与低温地热辐射采暖安装 (8) 九、冷热水给水系统、采暖系统水压实验及调试 (9) 十、成品保护办法 (10) 十一、质量保证办法 (10)

室内采暖、冷热、水供应系统 安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一、编制根据 本施工组织设计是依照暖通施工图,给、排水施工图,结合05系列原则设计图集和GB50042—《建筑给水、排水、采暖工程施工验收规范》及施工图预算为根据而进行编制。 二、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鄂尔多斯东安家苑1#2#商住楼,构造为现浇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构造,建筑面积为53943.4平方米。 三、构造特点 采暖户内系统为双管下分式,户内干管垫层内无坡度敷设,出地面后,用焊接钢管与散热器连接。垫层内管道采用PP-R聚丙烯管,敷设在垫层内管道不得有接头,接散热器处采用同材质专用连接件热熔连接,其他管道均采用焊接钢管。给水系统采用衬塑钢管,丝扣连接,排水系统:洋房三层如下采用柔性铸铁管,三层以上采用硬聚乙烯管粘结。别墅采用硬聚乙烯管粘结。 四、施工布置 本工程采暖及给排水工程和土建工程同步交叉作业进行。 五、施工准备 施工道路、办公设施、生活设施、库房由土建项目部统

一规划并提供,施工用水、施工用电采用土建提供暂时用 水、暂时用电。 技术准备 1、认真熟悉图纸,依照施工方案决定施工办法,配合图纸会审等有关内容做好准备工作。 2、现场准备 3、现场应安排好恰当工作场地、工作棚和料具。 4、人工住房、食堂及办公室准备:水源应接通,要有电源,同步还应设立消防设施,如灭火器等。 5、机具准备 机具应在施工人员进场之后、施工之前运入现场,按施工平面图布置定位.,如电焊机、砂轮割机、台钻、套丝机等应分开放,互相间留出操作空间。本工程所使用机具名称、数量及进场时间详见表11-1。 表11-1重要机具需用筹划表

采暖工程施工设计说明

采暖工程施工设计说明 一、设计概况及设计内容 1、本工程为赤峰学院美术系学生公寓,建成年代为2000年,外墙为节能墙体,总计六层,楼的朝向为东西,每层的高度为3.5米。 2、设计内容:本设计内容为室内采暖系统设计。 二、设计依据: 1、《内蒙古自治区居住建筑节能65%设计标准》(DB23/1270-2008) 2、《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版) 3、《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 4、《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JGJ26-95) 5、《住宅设计规范》 GB5096-1999(2003版) 6、《供热计量技术规程》(JGJ173-2009) 三、设计参数 1、室外设计参数:冬季采暖计算温度:-19度、冬季平均风速:1.6m/s。 2、室内设计参数:寝室20度,房厅、卫生间等16度。 3、主要设计指标:建筑面积5846平方米,热负荷Q=123KW,采暖面积热指标21W/平方米。 四、系统设计 1、采暖系统形式:散热器、上供下回式供热系统 2、一级网供回水温度85度/60度。 五、设备、管件和管道安装 1、各类设备、管材和阀门等到场后,应有专人检查并确定是否有合

格证以及符合本设计的技术要求,然后方可安装。 2、阀门:供、回水干管采用闸阀,立支管采用铜闸阀。 3、散热器:采用M132式暖气,工作压力为0.5MPa,单片散热量为131W。 4、管材采用焊接钢管 5、管道穿越墙壁均设0.5mm铁皮套管,其两端保持水平;穿越楼板处应配合土建施工预留孔洞,设钢制套管,其顶部应高出地面50毫米,底部应与楼板相平;所有管道穿越楼板、隔墙处均做密闭隔声设施。 6、钢管水平安装安装支架的最大间距按下表选用 六、管道冲洗、试压 1、二级网采暖管道试压为0.5MPa,一小时后压降不超过0.05为合格。 2、采暖系统试压合格后,应对系统反复注水、排水,直至排出水中不含泥沙、砖头、铁屑等杂质,并且水不浑浊才能合格。 七、管道防腐 1、所有管道、支架等,在涂刷底漆前必须清除表面杂物焊渣和锈斑。

室内采暖工程施工设计方案

海洋新城花园11#住宅楼建筑采暖工程施工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日期:

海洋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第三项目部 室采暖管道安装分项工程 一、材料要求: 1、管材必须有出厂合格证,检测报告; 2、管材不得弯曲、生锈。无毛刺、重皮及凸凹不平现象; 3、管件无偏扣、扣、乱扣、断丝和角度不准确现象; 4、阀门铸造规矩、无毛刺、裂纹,开关灵活密、直度和角度正确; 二、作业条件: 1、干管安装:位于地沟管道应把地沟的杂物清理干净,安装好托 吊卡架,未封地沟前进行安装;位于地下和楼层的干管应在结 构封顶后进行安装; 2、立管安装必须在确定地面标高后进行; 3、支管安装必须在墙面抹灰后进行; 三、操作工艺: 1、主体结构施工程中,密切配合土建做好预留洞工作,预留洞的 大小应比管外径大50mm。各立管安装前应上下拉通线,对预 留洞校正。 2、支架安装:支架的埋设应在安装前进行。支架的间距按表6-1 设置;

3、当管径DN>32mm,宜采用焊接或法兰连接,当≤32mm,宜采用 螺纹连接。焊接时,焊缝应光滑无焊渣。转角处应用钢管煨弯,不宜用冲压弯头;采用法兰连接时,对接应平行、紧密,法兰与中心线垂直,螺母在同侧,衬垫材质符合要求,无双层。4、管道穿过墙壁和楼板,应设置套管。安装在楼套管,其顶部应 高出地面20mm,卫生间应高出50mm,当地面为毛地面时,应考虑饰面的厚度,底部应于板底平。安装在墙壁套管,其两端应于饰面平。制作套管时,可将套管割成两部分,保证与饰面平,套管与管道的间隙4-5mm; 5、安装DN≤32 mm不保温采暖单立管时,平面坐标宜控制在 50mm左右。双里管时,两管中心应为80mm,热管或汽管应在两侧。散热器立管与支管相交,立管应煨弯绕过支管;6、管道从门窗或洞口、梁、柱、等绕过,其处应高于或底于管道 水平走向,在其最高点装排汽装置,最低点装泄水装置; 7、连接散热器的支管应有坡度。当支管全长≤500mm,坡度值为 5mm;大于500mm,其坡度值均为10mm;当散热器支管长度大于1.5m时,应在中间安装支架; 8、采暖管的变径,水暖管的变径应以顶平,汽暖回水宜同心,汽 暖供暖干管应以底平;

长春供热课程设计说明书

室内采暖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长春市时尚新苑小区采暖系统设计 专业年级:建环2008级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题目 长春市时尚新苑小区采暖系统设计 二、原始资料 1、建筑物修建地点:长春市。 2、土建资料:建筑物的平、立面图。 3、其他资料: 热源:独立锅炉房; 设计供回水温度:95/70C ; 建筑物周围环境:室内、无遮挡。 三、设计内容和要求 1、设计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计算供暖设计热负荷 (2)布置管道和散热设备、选择计算散热设备 (3)管道的水力计算及附属设备的选择 2、说明书要阐述设计方案主要依据和基本计算公式。说明书的文字要简练,字迹要工整。说明书中要有以下几张表格和附图: (1)房间围护结构耗热量计算表 (2)散热器计算表 (3)管路水力计算表、局部阻力系数统计表 (4)管路水力计算简图 3、绘制的图纸图面要全面,图中各项内容符合制图要求,要有文字说明。要有以下图纸: (1)采暖系统平面图 (2)采暖系统图

目录略。。。

长春市时尚新苑小区采暖系统设计 1 采暖设计热负荷的计算 气象资料 供暖室外计算温度t w =-23℃,冬季室外平均风速v w =s,冬季主导风向及频率:SW, 20%,冬季日照率:66%,冬季大气压力:,最大冻土层深度。土建资料 1)建筑平面图(已知) 2)屋顶构造图: 它的构造是: 1、预制细石混凝土板25mm,表面喷白色水泥浆; 2、通风层≧200mm; 3、卷材防水层; 4、水泥砂浆找平层20mm; 5、保温层,沥青膨胀珍珠岩125mm;

6、隔气层; 7、现浇钢筋混凝土板70mm; 8、内粉刷。 属于Ⅱ型,传热系数K=(㎡·K)。 3)墙体构造 墙的构造是: 1、砖墙 2、泡沫混凝土 3、木丝板 4、白灰粉刷 属于Ι型,传热系数K= W/(㎡·K)。 4)外门窗规格 参见图纸中给定尺寸。 采用双层钢窗传热系数: W/(㎡·K)。 采用双层门(金属框)传热系数: W/(㎡·K)。 计算采暖设计热负荷 采暖设计热负荷的计算应根据房间热平衡来计算。室内供热系统设计时,是按在冬季室外计算温度下连续计算温度下连续供暖来考虑的。首先分房间计算围护结构的耗热量,然后求整个建筑物的热负荷。 1.3.1围护结构耗热量 《规范》中所规定的“围护结构的耗热量”实质上是围护结构的温差传热量、加热由于外门短时间开启侵入的冷空气的耗热量以及一部分太阳辐射热量的代数和。为了简化计算,《规范》规定,围护结构的耗热量包括基本耗热量和附加耗热量两部分。 1.3.1.1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 围护结构基本耗热量,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采暖设计说明

采暖设计说明 1.本工程为中宁县石空工业城公租房(2标段) 9#0住宅的采暖设计,建筑物为地上六层, 砖混结构,建筑面积1550㎡ 2.设计依据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047-1999)(采暖居住建筑部分)建筑资料图 3.图中尺寸:标高以米计,其余均以毫米计。 4.采暖设计室内外设计参数: 采暖室外计算温度:-13°C. 采暖室内计算温度:起居室,卧室,卫生间18°C;厨房15℃ 5.本工程节能设计详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表》 6.采暖设计:

本工程为散热器低温水采暖,供/回水温度:85℃/60℃.采暖热负荷:本工程总热负荷:70KW,采暖热指标:45W/㎡;热源为市政管网供热。每个单元设一个采暖入口:采暖入口选用超声波热表规格为DN40,Q=2m3/h。R1=R2=,系统阻力:; 本工程采暖系统为分户热计量散热器采暖系统,工作压力为,每一户设一热表,选用超声波热表热表规格DN15,Q=H。户内系统采用水平串联单管跨越式,每组散热器供水支管设置阀门等径自动三通温控调节阀实现分室温控,详见图集宁02N1/90-92。 散热器:A代表GD-II-X/型钢制散热器(?T=℃散热量110W/片)。B代表GD-II-X/型钢制散热器(?T=℃散热量281W/片)。C代表钢制卫浴型为GW-450-9/型散热器(?T=℃散热量401W/片),挂装,安装高度详见大样图。 7.本工程采暖系统所选用的管道,阀门,仪表,散热器及其配件承压为。 8.管材:管道井,户内明装管及地沟感官均采用钢管。管径不大于DN50时;为热镀锌钢 管,螺纹连接,并对镀锌表面缺损处刷红丹防锈漆二遍;管径大于DN50时,为焊接钢管,焊接。埋地管道采用耐热聚乙烯管(PE-RT)规格为De25*(外径*壁厚)。埋地部分盘管均为连续弯管,中间严禁设有可分拆接头,并严禁交叉。埋地管道均采用自然弯曲,弯曲半径不小于6D(管外径)。(使用条件:5级,工作压力:)散热器供回水支管管径未注明者均为DN20.明装管道除锈后刷二红及非金属漆两边;管井内共用立管及暖沟管道表面除锈后刷二红,外用50mm厚复合铝箔离心棉管壳保温,做法见图集宁02N3/12(5)。 9.管道安装:采暖管道穿越楼板,墙面均应设钢套管。管道穿越楼板时,套管高出楼板 20mm(卫生间内套管高出楼板50mm)。管道穿越墙面时,套管两端与墙面平齐。管道穿楼板安装方法见图集宁02N1/118。埋地PE-RT管穿出面层应设硬质塑料套管,详见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