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实验室用水(三级水)验收记录

实验室用水(三级水)验收记录

实验室用水(三级水)验收记录

实验室用水(三级水)验收记录

实验室质量监督记录文本填写模板

附表2: 日常监督记录表(一) 监督检查日期监督员 监督内容人员及操作 对检测人员检测工作的监督记录 1、检测的项目是, 检测的参数是; 2、检测所依据的标准代号是; 监3、起止时间:2018年月日时分――2018年月日时分; 4、监督采用的方法:人员比对□设备比对□ 督 留样再测□常规试验□; 记 5、方法考核:已掌握□未掌握□差错点□;录 6、提问操作规程:提问条,答对条; 7、查记录/报告:查份,不合格份; 8、实际操作:熟练□不熟练□差错点□; 9、其他: 论结合格□不合格□ 不符合说明 监督情况属实□监督情况不属实□ 确认意见 被监督部门负责人: 日期:2018年月日

日常监督记录表(二) 监督检查日期监督员 监督内容设施及环境条件 对室设施和环境条件的监督记录: 1、本室的环境条件是:温度,湿度,其他; 2、是否配备相应的控制设施:是□否□; 3、是否按规定及时记录监控记录:是□否□; 4、当环境条件危及到检测结果时,检测人员是否停止工作,报告不符合, 对已检测的数据标明无效,并采取措施保证检测结果的有效性,待环境条 件恢复正常后再继续进行工作:是□否□;监 5、对不相容的相邻区域是否有效的隔离,同时应采取相应措施防止相互干 督 扰或交叉污染:是□否□; 记 6、对无菌区域,是否明确标识,并能有效地控制、监测和记录:是□否 录 □; 7、对影响检测质量的区域的进入和使用,是否加以了控制:是□否□; 8、实验区与办公区是否保持有良好的隔离,并加贴“实验受控区”或等同 标识,无关人员未经批准不随意进入实验区域:是□否□; 9、产生有害气体作业场所是否安装通风排气系统:是□否□; 10、其他: 论结合格□不合格□ 不符合说明 监督情况属实□监督情况不属实□ 确认意见 被监督部门负责人: 日期:2018年月日

实验室质量控制制度

实验室质量控制管理制度 一、目的 为将分析测试结果的误差控制在允许限度内所采取的控制措施。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检测室内部质量控制和实验室间质量控制。 三、管理范围 它包括实验室内质量控制和实验室间质量控制两部分。 1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 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包括对人员的要求控制、实验室设备要求、料、法、环)1.1人员的质量控制: 1.1.1具有相应专业知识,受过其所承担工作相适应的教育、培训、考核并具有相应资格管理和检测的人员,确保其检测工作质量。人事管理要求验证、检查、评价,以保证满足本实验室对人员的要求。对以上相关资料予以存档。 1.1.2技术负责人根据岗位需要进行各项培训(岗前、方法标准、设备操作、安全作业、法律法规、安全和防护等)。培训合格,签订设备操作授权书,准许上岗从事相关检测工作。 1.1.3对检测过程,检测工作重点环节进行重点监督,执行《监督工作控制程序》。1.1.4授权签字人由实验室评审小组评审通过给予授权。 1.2设备的质量控制 规范设备管理,确保设备处于受控状态,保证满足检测工作要求。 1.2.1建立完整的设备档案,满足实验室核查要求。

1.2.2设备的维护和使用。建立设备维护维修计划、记录。严格执行《设备管理程序》 1.2.3设备管理人及设备使用人相互配合做好设备期间核查工作,严格按照《期间核查程序》进行核查。 1.2.4做好设备的校准工作,依据《量值溯源程序》进行校准核查工作,满足实验室的规范要求。标明“三色”标识。表明设备所处的校准状态。 1.2.5完整做好设备的使用记录、周期检定记录及计划、设备的保护工作。1.3试验溯源性控制 1.3.1有测量功能的设备及辅助设备和标准物资,在投入实验室之前必须进行前期校准和检定,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满足《量值溯源程序》,实现检测数据可以溯源到国际单位制的溯源性要求。 1.3.2实验室设备管理员执行《实验室设备管理制度》及《服务和供应品采购程序》,定期做好测量仪器及设备的校准检定工作。 1.3.3保证使用标准物质具有证书证明其溯原性。 1.4检测方法及方法确认 严格按照实验室技术负责人制定的《检测工作控制程序》执行检测工作流程。保证检测方法和方法确认工作在有效的控制范围内。 1.4.1保持现行有效的标准、作业指导书、及可查参考资料。 1.4.2除客户特殊要求,优先选择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新检测方法由技术负责人主持验证工作,保留验证记录,具体执行《开展新项目管理评审》。非标准方法技术负责人按《方法的选择和确认程序》进行验证,通过评审方可执行。

分析实验室用水检测作业指导书

1.目的 为了规范实验室用水,保证分析测定结果的准确可靠,确保实验数据的科学性和公证性,特制订此管理规定。 2.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检测中心分析实验用水的管理。 3. 责任 3.1 试剂管理员负责实验室用水的制备、检查分析、参与检验和贮存管理。 3.2 技术员在使用纯水的过程中应保证器皿或容器等的清洁,避免水的污染。 4. 内容 4.1 实验室用水的要求 4.1.1 外观:实验室用水目视观察应为无色透明的液体; 4.1.2 实验室用水分类、用途和检验标准: 表1 实验室用水的技术指标与检验频率

4.2 实验室超纯水的制备及检验检测(参照GB/T6682“一级水”检测) 4.2.1 按照超纯水机的说明书要求制备超纯水; 4.2.2电导率检验:Arium 611超纯水机具有电阻率的“在线”监测功能,并按校准周期要求进行校准。4.2.3吸光度检验:将水样分别注入1cm和2cm的石英比色皿中,在紫外分光光度计上,于254nm处,以1cm比色皿中水为参比,测定2cm比色皿中水的吸光度。 4.2.4可溶性硅检验:量取520mL超纯水,注入铂皿中,在防尘条件下,用亚沸蒸发至约20mL,停止加热,冷却至室温,加 1.0mL钼酸铵溶液(50g/L),摇匀,放置5min后,加 1.0mL草酸溶液(50g/L),摇匀,放置1min后,加1.0mL对甲氨基酚硫酸盐溶液(2g/L),摇匀。移入比色管中,稀释至25mL,摇匀,于60℃水浴中保温10min。溶液所呈蓝色不得深于标准比色溶液。 标准比色溶液的制备是取0.50mL二氧化硅标准溶液(10mg/L),用水样稀释至20mL后,与同体积试液同时同样处理。 4.3实验室纯化水的检验检测(按《中国药典》二部“纯化水”项下检测)

实验室质量记录汇总

第B\0版 SDXJ-ZJ-0 质量记录汇总 编号: SDXJ-ZJ-2016 编写人: 审核人: 批准人: 哈尔滨汽车交易市场机动车检测有限公司2016年06月15日发布 2016年06月28日实施质量记录目录 SDXJ/ZJ-1 会议记录 SDXJ/ZJ-2违规行为登记表 SDXJ/ZJ-3能力确认记录 SDXJ/ZJ-4培训计划表 SDXJ/ZJ-5培训记录及效果评估表 SDXJ/ZJ-6专业技术人员档案 SDXJ/ZJ-7人员监督计划 SDXJ/ZJ-8人员监督记录 SDXJ/ZJ-9环境条件记录 SDXJ/ZJ-10安全检查记录表 SDXJ/ZJ-11有毒有害物品处理登记表 SDXJ/ZJ-12化学试剂库存台帐 SDXJ/ZJ-13仪器设备\计量器具一览表 SDXJ/ZJ-14检定/校准结果证实记录 SDXJ/ZJ-15设备检验记录 SDXJ/ZJ-16设备维修保养运行履历本

SDXJ/ZJ-17设备履历档案 SDXJ/ZJ-18检定(校准)计划表 SDXJ/ZJ-19期间核查计划 SDXJ/ZJ-20期间核查记录 SDXJ/ZJ-21标准物质台帐 SDXJ/ZJ-22标准物质使用记录 SDXJ/ZJ-23化学溶液配制记录表 SDXJ/ZJ-24文件管理台帐 SDXJ/ZJ-25文件审核计划 SDXJ/ZJ-26文件审核记录 SDXJ/ZJ-27资料销毁审批表 SDXJ/ZJ-28技术标准或规范查新记录 SDXJ/ZJ-29数据处理软件评价记录 SDXJ/ZJ-30检测合同(协议)书 SDXJ/ZJ-31合同评审记录 SDXJ/ZJ-32新项目立项审批表 SDXJ/ZJ-33分包方评审表 SDXJ/ZJ-34合格服务方/供应商名录 SDXJ/ZJ-35合格服务方/供应商评价报告SDXJ/ZJ-36供应品到货验收单 SDXJ/ZJ-37供应品使用台帐 SDXJ/ZJ-38客户反馈信息/投诉处理及登记表SDXJ/ZJ-39客户满意度调查表 SDXJ/ZJ-40纠正(预防)措施及验证记录SDXJ/ZJ-41查(借)阅资料档案审批表SDXJ/ZJ-42年度审核计划 SDXJ/ZJ-43审核检查表 SDXJ/ZJ-44不符合项记录表 SDXJ/ZJ-45内部审核报告 SDXJ/ZJ-46年度管理评审计划 SDXJ/ZJ-47年度管理评审报告 SDXJ/ZJ-48标准方法证实记录

实验室检测用水管理制度

1.目的 为规范实验室检测用水制备及使用,保证检测分析工作的质量,实验室依据检测工作的需要建立本管理制度。 2.适用范围 适用于XX公司实验室检测用水的管理。 3.职责 3.1质量主管负责组织实验室用水的全项目测试。 3.2各实验室主管负责组织本实验室用水的制备及定期监控测试。 3.3检测人员制备和使用检测用水应遵守本制度。 4.管理内容 4.1实验室检测用水的制备 4.1.1如检测方法或试剂配制中对水有特殊要求时实验室应按照标准要求执行,在未经过特殊说明的情况下,实验室检测用水应符合GB/T6682-2008中用水的规定。 4.1.2实验室检测用三级水可用蒸馏或离子交换等方法制取。 4.1.3原子吸收等痕量分析试验,用水应满足二级水要求。 4.1.4色谱分析用水应满足一级水的要求,一级水采用纯水机制备。 4.1.5微生物检测用水应满足《GB4789.28-2013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培养基和试剂质量控制方法》要求。 4.2实验室用水的监控 4.2.1检测人员应在制水前对设备功能性进行检查,并填写《设备使用记录表》,如发现不符合应按照《不符合工作控制程序》执行。

4.2.2质量主管根据GB/T 6682-2008《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及实验室用水需要,至少每年组织一次各级用水的全项检测或委托测试。 4.2.3化学分析实验室至少每月对三级水进行外观、PH和电导率的监控测试,确认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 4.2.4微生物实验室至少每月对检测用水电导率、菌落总数进行监控测试,确认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 4.3实验室检测用水的检测 4.3.1取样 4.3.1.1实验室按照GB/T6682-2008中检测用水的技术要求进行试验,至少应取3L有代表性水样。 4.3.1.2取样前用待测水反复清洗容器,取样时要避免沾污,水样应注满容器。 4.3.2检测 4.3.2.1外观 实验室用水目视观察应为无色透明的液体。 4.3.2.2 PH值 量取100ml水样,用酸度计测量水样在25℃时的PH值;为了测得准确的结果,测定前先对酸度计进行校准。校准无误后,将水样分成两份,分别测定,测得的pH值读数至少稳定1min。两次测定的pH值允许误差不得大于±0.02。 4.3.2.3电导率 用于三级水测定的电导仪应配备电极常数为0.1-1cm-1的电导池,并具有温度自动补偿功能,。若电导仪不具温度补偿功能,可装恒温水浴槽使待测水样温度控制在25±1℃,或记录水温度,按照附录A进行换算。取400ml水样于锥形瓶中,插入电导池后即可测量。 4.3.2.4吸光度 1)仪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石英吸收池,厚度1cm、2cm 2)操作步骤:将水样分别注入1cm、2cm吸收池中,,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上,在254nm 处,以1cm吸收池中水样为参比,测定2cm吸收池中水样的吸光度。 4.3.2.5菌落总数

实验室质量控制方案

实验室质量控制方案 1.定义 1.1质量保证是试验检测过程的全面质量管理,包含了保证试验数据准确可靠的全部活动和措施; 1.2质量控制指以满足试验检测质量需求所采取的操作技术和活动。 2.实验室质量控制技术 按照内控(含分析人员自控、他控)、外控进行控制,从检测人员、仪器设备、现场采样、实验室分析、数据记录、报告等方面严把质控关。 2.1检测人员 检测人员应经培训,并按照《见证取样工程检测》要求持证上岗。 2.2监测仪器设备 2.2.1仪器设备的检定和校准 每年由仪器设备管理员制订年度仪器设备送检校准计划,对属于国家强制检定的仪器设备,应依法送检,并在合格期内使用;非强制检定仪器设备按照相关规程进行自校或核查。每年对仪器与设备检定及校准情况进行核查,未按规定检定或校准的仪器设备不得使用。2.2.2仪器设备的运行和维护 每年由仪器设备管理员制订仪器与设备年度核查计划,并按计划执行,保证仪器设备运行正常。

3.质量监督检查 质控室制订质保监督检查计划,定期开展质量监督检查:一是利用有证标准物质开展内部质量控制活动;二是使用相同方法或不同方法重复检测或校准测量;三是对存留样品进行再检测或再校准测量。通过以上方式积极开展人员比对、方法比对、仪器比对等控制手段进行质量监督检查。 4.有机分析质控要求 4.1分析仪器性能校准 对分析仪器按规定的方法进行校准,仪器校准应在分析当天或按仪器要求执行。 4.2标准曲线核查 样品分析当天或仪器每运行12小时,应用标准溶液对标准曲线进行核查。通常情况下,若标准溶液的分析结果与标准值相对误差不超过20%,原标准曲线可继续使用;若分析方法中对标准曲线核查有明确要求,则按方法要求执行。发现标准曲线失控,应立即重新绘制曲线。 5.实验室外部质量控制 积极参加国家、河北省组织的实验室间参加能力验证、设施比对等活动,每年应至少参加一次。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解析总结计划实验室用水检测作业的指导书.doc

起草审核批准 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 颁发日期执行日期受控状态年月日年月日□受控□非受控分发号持有人 1.目的 为了规范实验室用水,保证分析测定结果的准确可靠,确保实验数据的科学性和公证性,特制订此管理规定。 2.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检测中心分析实验用水的管理。 3.责任 3.1 试剂管理员负责实验室用水的制备、检查分析、参与检验和贮存管理。 3.2 技术员在使用纯水的过程中应保证器皿或容器等的清洁,避免水的污染。 4.内容 4.1 实验室用水的要求 4.1.1 外观:实验室用水目视观察应为无色透明的液体; 4.1.2 实验室用水分类、用途和检验标准: 表 1实验室用水的技术指标与检验频率 超纯水(相当一级 项目纯化水检验频率 水) 酸碱度/ 定性检测不显色每批检测 硝酸盐/ ≤0.000006% 半年一次 亚硝酸盐/ ≤0.000002% 半年一次 氨/ ≤0.00003% 三个月一次 ≤0.01mS/m ≤5.1μ S/cm 电导率(25℃)( 0.1μS/cm ,或每批检测 电阻率≥10MΩ?cm )

易氧化物/粉红色不得完全消失半年一次 不挥发物/≤1mg三个月一次 吸光度(254nm , 1cm 光 ≤0.001/每批检测程) 可溶性硅(以 SiO2 计)≤0.01mg/L/三个月一次 重金属/≤0.00001%三个月一次微生物限度 (细菌、霉菌和酵母菌总/≤100个/ml半年一次 数) 用途:1.超纯水用于标准溶液的配制、痕量分析、液相分析等; 2.纯化水用于一般试验用水如溶出、提取等; 4.2 实验室超纯水的制备及检验检测(参照GB/T6682“一级水”检测) 4.2.1 按照超纯水机的说明书要求制备超纯水; 4.2.2 电导率检验:Arium 611超纯水机具有电阻率的“在线”监测功能,并按校准周期要求进行校准。 4.2.3 吸光度检验:将水样分别注入1cm 和 2cm 的石英比色皿中,在紫外分光光度计上,于254nm处,以 1cm 比色皿中水为参比,测定2cm比色皿中水的吸光度。 4.2.4 可溶性硅检验:量取520mL超纯水,注入铂皿中,在防尘条件下,用亚沸蒸发至约20mL ,停止 加热,冷却至室温,加 1.0mL钼酸铵溶液(50g/L),摇匀,放置5min后,加 1.0mL草酸溶液 ( 50g/L ),摇匀,放置 1min 后,加 1.0mL 对甲氨基酚硫酸盐溶液(2g/L),摇匀。移入比色管中,稀释至 25mL ,摇匀,于 60℃水浴中保温10min 。溶液所呈蓝色不得深于标准比色溶液。 标准比色溶液的制备是取0.50mL 二氧化硅标准溶液(10mg/L),用水样稀释至20mL 后,与同 体积试液同时同样处理。 4.3 实验室纯化水的检验检测(按《中国药典》二部“纯化水”项下检测)

CMA实验室质量控制记录表+质控要求+样品编号说明

实验室质量控制记录表 样品类型:水分析项目:氯离子本批次样品数(个):10分析日期: 室内空白或现场空白测定值单位:mg/L 类别 1 2 3 4 相对偏差%是否合格室内空白0.006 0.006 0 现场空白 室内平行样分析测定值单位:mg/L 样品编号DB1# 测定值1 20.25 测定值2 20.35 相对偏差(%)0.25 是否合格+ 室内平行样分析百分比:10% 现场平行样分析测定值单位:mg/L 样品编号 测定值1 测定值2 相对偏差(%) 是否合格 现场平行样分析百分比: 加标回收率分析测定值单位:mg/L 样品编号DB1#+ 加标前测定值20.30 加标后测定值40.40 加标量20.0 回收率(%) 100.5 是否合格+ 加标回收率样品分析百分比:10% 标准样品或质量控制样品分析测定值单位:mg/L 样品编号ZK1# 标准值 测定值1 测定值2 平均值 相对误差(%) 是否合格 质控样品分析百分比: 说明:质量检查合格为“+”,不合格为“-”。 分析:复核:审核:第页共页

实验室质量控制记录表填写说明 加标回收率和平行样品数要求为本批次样品总数的10%,如果样品数小于10个,则每批次最少要做1个实际样品平行、1个加标回收率测定,加标量最好控制在原样品测定值0.5-2倍,且不要超过标准曲线测定上限。每批次样品最好带一个标准样品(有证)或质控样品(自配的标准样品)。 气体样品必须做现场空白;水样和固体样品必须做室内空白,有条件的可以加上现场空白。 空白样品、平行样品、加标回收率样品、质控品的原始数据应记录在实际样品测试的原始记录表上,以利于溯源查询。原始记录应提供手写稿或仪器分析记录的打印版,注意方法依据要与扩项方法一致。 实验室质量控制记录表替代《内部质量控制记录表》,可提交电子版本。 基础实验样品编号说明 废水: WS1#, WS2#.......流水编号 地表水:DB1#, DB2#....流水编号 地下水:DX1#, DX2#....流水编号 饮用水:YS1#, YS2#....流水编号 海水:HS1#, HS2#......流水编号 废气:FQ1#, FQ2#......流水编号 环境空气:HQ1#........流水编号 工作场所空气:GQ1#........流水编号 室内空气:SQ1#........流水编号 噪声:ZS1#........流水编号 震动:ZD1#........流水编号 土壤:TR1#........流水编号 底泥:DN1#........流水编号 固体废弃物:GF1#........流水编号 标准样品和质控样品:ZK1# ,ZK2#....流水编号 加标样品在原样品编号上“+”号 注意:表头第一行右上角的编号:暂不填写,待汇总后办公室做好任

实验室质量控制措施

实验室质量控制措施 实验室是专门从事检验测试工作的实体,其工作的最终成果是检测报告。为了确保检测数据的准确可靠,以保证检测报告的质量,所以必须有一个质量控制过程,必须明确质量控制各阶段可能影响检测报告的各项因素。从而对这些因素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管理和控制,以使其过程处于受控状态。 可以选用的质量控制方法通常有以下几种: a)使用有证标准物质或次级标准物质开展内部质量控制; b)参加实验室间比对实验或能力验证计划; C)使用人员比对、方法比对、仪器比对等进行复现性检测; d)对存留物品进行再检测; e)分析一个物品不同特性结果的相关性; f)其他有效的技术核查方法。 质量控制的目的:监控检测、校准的有效性,保证检测结果可靠。 为了做好检测报告的质量控制我们该从几方面进行保证: 1.实验室硬件设施、包括场地、使用材料、建筑要求等要按相关实验室标准执行。 2.实验室内部技术质量控制:也就是检验人员的检验技术控制,具体方法有: (1)标准物质(样品)盲样检测:由检测人员对标准物质(样品)盲样检测,将检测结果与标准值比较,以验证检测测量能力。 (2)样品复测:某一样品的检测完成后,再用相同的方法对该样品的相同 参数进行复测,将两次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以验证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3)人员比对:由不同的检测人员对某一样品进行相同方法的检测,将两 次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以验证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4)样品不同特性的相关性检验:同一样品的某些参数之间往往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对这些参数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亦可作为判断检测结果可靠性的方式之一,若相关参数检测结果相互矛盾,应查找原因,对有疑问的项目进行复测,使相关参数间的关系趋于合理。 3.第二步在实验室硬件软件的质控下,要做好实验室检测环节的质量控制。 首先要做好实验室标准物质以及试剂的管理 (1)标准物质(参考物质、标准溶液、对照品)对检测质量有重要的影响。

实验室检测用水

国际标准化组织的实验室纯水规范ISO 3696: 1987年 该标准包括以下三个等级: I级 基本上去除了溶解或胶状的离子和有机污染物,适用于最严格的分析需求包括高效液相色谱(HPLC)。它由II 级水进一步处理而成,比如在反渗透或离子交换后连接滤器,通过一个0.2μm孔径的膜过滤器去除颗粒物,或用石英玻璃蒸馏水器进行双蒸。 II级 非常低的无机物、有机物或胶体污染物含量,并适合于灵敏的分析目的,包括原子吸收色谱(AAS)和痕量的成分分析。可由多次蒸馏、离子交换或反渗透后连接蒸馏而制成。 Ⅲ级 适用于大部分实验室的湿化学实验及试剂制备。可由单级蒸馏、离子交换或反渗透制成,除非另行说明,Ⅲ级水可适用于普通分析工作。 国际标准化组织的实验室纯水规范ISO 3696: 1995年 美国实验和材料学会(ASTM) D1193-99标准规定的试剂级纯水 这一指标涵盖了适用于化学分析和物理实验的用水需求,从多种等级中选定一种,由使用方法或研究者决定了不同等级纯水的具体应用。

当需要控制细菌水平时,相关等级类型应被如下进一步分级: 临床及实验室标准研究所(CLSI) (1997)

药典标准 各国药典由各国的权威机构制定,值得注意的是美国、欧洲和日本的药典。各种材料包括水,都被用于医疗工作。在每一册药典中纯水的指标都是基本相同的,灭菌制剂对水的要求很高。欧洲药典和美国药典对纯水的规定标准在下面简要列出,注射用水对细菌/热源要求十分严格,制备方法有特殊规定。 药典对纯水的需求 6 纯水的应用 缓冲液和介质制备 不同的实验目的灵敏度要求也不同,它决定了试剂制备或稀释用纯水的等级。对很多普通化学应用,灵敏度不是首要因素,实验室Ⅱ级纯水就已经具备了足够好的纯度。在此基础上结合去离子技术就可得到很低离子含量的超纯水,结合UV灯、过滤和循环管路等手段,还可以很好地控制有机物和微生物水平。 临床生物化学 临床实验室用水应依照相应的水质标准,其中最相关的是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研究所(CLSI)标准中的I型纯水,美国、日本、欧洲的药典也是很常用的标准。临床分析仪供水或在任何制备和分析程序中的用水,都应使用结合多种纯化技术制成的高品质纯水。 临床分析仪用水纯度要求应依据分析仪制造商的设置而定,但通常电阻率应大于10 MΩ-cm,TOC 小于50 ppb以及细菌水平小于5 CFU/ml。 电化学 用于实验室的电化学技术包括从伏安法和电位测定法,到电化学扫描隧道显微(SECM)、电化学阻抗谱(EIS)和电致化学发光(ECL)。 这些技术依靠灵敏的测量被测物发出的微小电信号进行工作,因而所使用的水应该产生最小的背景干扰。建议用于电化学的水等级至少电阻率大于5 MΩ-cm,无机物、有机物和凝胶污染物含量较低,TOC含量小于50 ppb以及细菌含量低于1 CFU/ml的实验室Ⅱ级纯水。对超痕量电化学分析仪,需用超纯水。

实验室质量控制方案

.定义 质量保证是环境监测过程地全面质量管理,包含了保证环境监测数据准确可靠地全部活动和措施; 质量控制指以满足环境监测质量需求所采取地操作技术和活动. .实验室质量控制技术 按照内控(含分析人员自控、他控)、外控进行控制,从监测人员、仪器设备、现场采样、实验室分析、数据记录、报告等方面严把质控关.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监测人员 监测人员应经培训,并按照《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制度》要求持证上岗,临时监测人员或实习人员应在持有相应上岗证地工作人员指导下进行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监测仪器设备 仪器设备地检定和校准 每年初由仪器设备管理员制订年度仪器设备送检校准计划,对属于国家强制检定地仪器设备,应依法送检,并在合格期内使用;非强制检定仪器设备按照相关规程进行自校或核查.每年对仪器与设备检定及校准情况进行核查,未按规定检定或校准地仪器设备不得使用.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仪器设备地运行和维护 年初由仪器设备管理员制订仪器与设备年度核查计划,并按计划执行,保证仪器设备运行正常. 现场采样 现场采样操作程序严格按照《固定污染源监测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技术规范》()中、、地要求执行.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采样瓶抽检 采样时,采样人员定期抽检采样瓶并记录,质控人员随即检查.每批已清洗地水质采样瓶抽取,气体采样吸收瓶抽取,检测其待测项目(不包括溶解氧、生化需氧量、细菌等特殊项目)能否检出.若检出,可根据该项目分析精度要求确定是否合格.一旦发现不合格采样瓶,应立即对采样瓶来源及清洗状况进行调查,找出原因,予以纠正.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样品采集、保存、运输和记录 样品采集、保存、运输和记录应符合中和地规定.采样现场质量保证措施应符合中地要求.样品采样记录参照中附录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实验室分析 分析方法地适用性检验 分析人员在承担新地分析项目和分析方法时,应对该项目地分析方法进行适用性检验.进行全程序空白值测定,分析方法地检出浓度测定,校准曲线地绘制,方法地精密度、准确度及干扰因素等试验.以了解和掌握分析方法地原理和条件,达到方法地各项特性要求.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送入实验室水样首先应核对采样单,容器编号,包装情况,保存条件和有效期等.符合要求地样品方可开展分析. 全程序空白值地测定 空白值是指以实验用水代替样品,其它分析步骤及使用试液与样品测定完全相同地操作过程所测得地值.影响空白值地因素有:实验用水地质量、试剂地纯度、器皿地洁净程度、计量仪器地性能及环境条件等.一个实验室在严格地操作条件下,对某个分析方法地空白值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分析实验室用水检验规程

分析实验室用水检验规程 1、目的:建立分析实验室用水检验方法,以确保试验用水符合要求。 2、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我司化学分析试验用蒸馏水。 3、职责:实验室实验员负责水的检验工作。 4、外观:分析实验室用水目视观察应为无色透明的液体 5、级别:三级水:用于一般化学分析试验,用蒸馏方法制取,本公司为外购蒸馏水。 6、取样与贮存 6.1 容器 6.1.1 使用密闭的、专用玻璃容器。 6.1.2 新容器在使用前需用盐酸溶液(20%)浸泡2~3天,再用待测水反复冲洗,并注满待测水浸 泡6小时以上。 6.2 取样 6.2.1 取样前用待测水反复清洗容器,取样时要避免沾污,水样应注满容器。 6.2.2 取样量至少为3L有代表性水样。 6.3 贮存 可贮存在预先经同级水清洗过的容器中。 7、实验方法 7.1 PH值 7.1.1 取样量:100 mL 水样; 7.1.2 将PH计打开电源,分别插入放于PH4.00、PH6.86和PH9.18三种标准缓冲液中的任意两种作为标定液进行标定,进行校正; 7.1.3 插入水样中边搅拌边观察读数,读数稳定后记录下数值。 7.2 电导率的测定 7.2.1 取样量:400 mL 水样 7.2.2 将电导率仪插入水样边搅拌边观察读数,待示数显示稳定后记录。 7.3 可氧化物质限量试验 7.3.1 试剂 7.3.1.1 硫酸溶液(20%)

量取128mL硫酸,缓缓注入约700mL水中,冷却,稀释至1000mL。 7.3.1.2高锰酸钾标准溶液〔c(1/5 KMnO4)=0.01mol/L〕 7.3.2 试验过程 7.3.2.1 量取200mL水样,注入烧杯中,加入1.0mL硫酸溶液(7.3.1.1),混匀; 7.3.2.2 在上述已酸化的试液中,加入1.00mL高锰酸钾标准溶液〔c(1/5 KMnO4) =0.01mol/L〕,混匀; 7.3.2.3 盖上表面皿,加热至煮沸并保持5min,溶液粉红色不得完全消失。 7.4 蒸发残渣的测定 7.4.1 取样量:500mL水样; 7.4.2 将水样分5次加入蒸发皿中于水浴上蒸发(避免干燥),待水样最后蒸发约至 50mL时,停止加热; 7.4.3将上述预浓集的水样,转移至一个已于105±2℃恒重的玻璃蒸发皿中,并用5~10mL水样分 2~3次冲洗蒸发皿,将洗液与预浓集水样合并,于水浴上蒸干,并在105±2℃的鼓风干燥箱中 干燥至恒重,残渣质量不得大于2.0mg。 注意:所有化学实验应做两个平行样。 8、技术要求 检测条款号检验项目检验要求检测频率 7.1 PH值PH值应在5.0~7.5之间。 7.2 电导率电导率在25℃时应小于0.50ms/m。 1次/批 7.3 可氧化物质可氧化物<0.4(粉红色不得完全消失) 7.4 蒸发残渣遗留残渣应不超过2mg/L

实验室检测结果的质量控制方法

实验室检测结果的质量控制方法 质量控制是指为达到质量要求所采取的作业技术和活动。目的在于监视过程并排除导致不合格、不满意的原因以取得准确可靠的数据和结果。 采取合理有效的质量控制手段可监控检测/校准工作过程, 预见到可能出现问题的征兆或及时发现问题的存在,使实验室可有针对性地采取纠正措施或预防措施,避免或减少不符合工作的发生。因此,如何在日常的检测工作中对检测结果进行有效的监控成为很多实 验室急需解决的课题。实验室检测结果的质量监控可分为外部监控和内部监控。 一是借助外部力量实施实验室间比对验证活动,实验室间的能力验证是一种检测质量的全面的审核工作,它不但包括了对检测人员、设备、环境等的比对,也包括对检测报告、数据处理的验证等,是实验室能力确认的重要方法之一,也是实验室质量控制的重要手段,它有助于实验室检测能力的提高。 二是内部质量监控。利用内部手段如对盲样检测、留样检测、人员比对、方法比对等验证检测工作的可靠性,具体方法有以下几种:1.对保留样品再检验 对无标准物质的检测参数如蛋白质、脂肪、灰分等指标并易保存的样品采取留样再检测的方法对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进行控制,这

样不但使检验人员认真对待每一次检验工作,从而提高自身素质和技术水平,也有助于发现检测中存在的问题并得到及时有效地纠正。 2.定期使用标准物质 (1)按计划定期对有证标准物质进行检测,将检测结果与标准值进行比较,如果检测结果异常应查明原因排除异常因素,使检测体系恢复正常。 (2)通过对标准物质的检测来完成仪器的期间核查,判断仪器是否处于正常状态的校准状态,对经分析发现仪器设备已经出现较大偏离导致检测结果不可靠时,应按相关规定处理,直到经验正的结果满意时方可投入使用。 (3)利用对标准物质的检测对检验人员进行考核,以查明检验人员是否熟练掌握检验技术,是否能够检出符合要求的准确数据及结果,这也是对检测质量控制的重要手段。 3.利用质量控制图 质量控制图是把检验的性能数据与所计算出来的预期的“控制限”进行比较的图,此方法通过统计技术,将指控样用于检测中,对每次的检测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得出较为科学的波动范围,通过检测查出异常原因所导致的波动,制定相应措施进而消除异常原因。 4.使用不同方法进行重复检测

实验室用水的质量标准和质量控制

实验室用水的质量标准和质量保证ZJ38-02 蒸馏水是实验室里用量最大的溶剂和洗涤剂。蒸馏水的纯度直接影响到试液的质量和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因此对检验用水必须严格要求。 1、各级蒸馏水的使用范围: ⑴溶解性总固体配制基准试剂和标准样时,必须用1或2级蒸馏水。 ⑵在超痕量分析时使用1级水。高灵敏度微量分析时使用2级水。 ⑶配制一般试剂和用于对定量分析不产生干扰的测定、冲洗玻璃器皿时可选用3级蒸馏水。 ⑷特殊检测需要制备的无氨、无铅、无有机氯、无碘、无氟、无CO2等蒸馏水,均应根据不同制备方法现制现用。 2. 蒸馏水的贮存 一般理化检验用蒸馏水,可贮存于具塞磨口的玻璃瓶中。 检测微量金属元素用的蒸馏水,贮存于具塞聚乙烯瓶中。 3. 蒸馏水的质量检测 烧制蒸馏水时,开始2升另行收集,供一般检验用。正式收集的蒸馏水应随机(抽检)检测电导率值、PH值、溶解性总固体三项指标,并作记录。当发现蒸馏水不符合规定的质量要求时,应及时向质量保证人或科室负责人汇报,查找变质原因,并采取措施消除污染、并予记录。 三项指标的测定方法: (1)电阻率值:在线监测; (2)PH值:用酸度计测定; (3)溶解性总固体:直接干燥法。 附:实验室用水的国家标准 实验室用水应符合《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GB/T6682-2008)表所列规格.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 项目名称一级二级三级PH范围(25oC) —— 5.0~7.5 电导率(25oC),ms/cm≤0.01 0.10 0.50 可氧化物质(以O2计),mg/L≤—0.08 0.4 吸光度(254nm,1cm光程)≤0.001 0.01 — 溶解性总固体(105±2) oC, mg/L ≤— 1.0 2.0 可溶性硅(以SiO2计), mg/L≤0.01 0.02 —编制人:徐审核人:袁批准人:

实验室质量监督记录表

-- --- 实验室质量监督记录表 DECDC/BGGL-012 被监督人 监督项目 样品编号 监督日期 监督员 要素 检查内容 检查结果 纠正措施 人员 人员是否持证上岗,工作服是否穿戴齐整 采样点位的布设是否合理 样品 现场水样采集及采样记录的填写是否符合技术规 范要求 运输是否符合要 采集 水样的保存方法和条件是否正确, 求,样品的交接是否符合规范, 是否填写分析样品 流转登记单 使用的仪器设备检定是否在有效期内、 仪器设备是 否校准或按计划进行期间核查 仪器 仪器的精度、 量程是否符合方法的要求, 仪器设备 设备 操作是否符合规范 及 仪器设备是否贴有设备状态的标识 标准 仪器的存放和使用环境是否符合要求 物质 在使用前后是否对仪器进行了检查, 并按规定要求 填写了仪器设备使用记录,维修保养是否有记录 是否执行标准物质发放、领用登记制度 方法 依据、方法是否适用、是否受控和现行有效 实验室是否干净、 整洁,室内是否有与实验无关的 物品 实验室环境是否满足方法、 仪器和人员安全健康的 工作 要求 标签是否符合要求 环境 查配制的试剂是否在有效期内, 是否按规定及时对环境条件进行了监控记录 所有玻璃器皿是否干净,精度是否符合方法要求 样品是否在有效期内, 样品取样是否规范, 样品在 分析过程标识是否清楚 试剂配置是否符合要求, 对检测结果有影响的试剂 分析 和辅助物资是否符合相应要求 (如实验室用水、 化 操作 学试剂等) 分析操作是否熟练, 样品的分析操作过程是否符合 标准要求,工作曲线是否在有效期内 废液处理是否规范 记录 环境记录、 采样记录、 仪器使用记录等是否填写正 确,分析记录和数据处理是否正确, 审核是否符合 要求 平行样合格率是 质控 每批样是否有空白样品和平行样, 措施 否符合要求,样品的质控措施是否达到要求 确认 被监督人: 监督人 : 质量负责人: 意见 日 期: 日 期: 日 期:

GBT分析实验室用水国家标准

G B/T6682-2008分析实验室用水国家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 B/T6682-2008 代替G B/T6682-199 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W a t e r f o r a n a l y t i c a l l a b o r a t o r y u s e- S p e c i f i c a t i o n a n d t e s t m e t h o d s (I S O3696:1987,M O D) 2008-05-15发布2008-1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 前言本标准修改采用ISO3696:1987《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英文版)。 考虑我国国情,本标准在采用ISO3696:1987时做了一些修改。有关技术性差异已编入正文中并在它们所涉及的条款的页边空白处用垂直单线标识。在附录A中列出来了本标准章条编号与ISO3696:1987章条编号对照一览表。在附录B中给出了本标准与ISO3696:1987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一览表以供参考。 本标准替代GB/T6682-199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与GB/T6682-1992相比主要变化如下:--增加了实验报告(本版的第8章)。 本标准的附录C为规范性附录,附录A、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化学标准技术委员会化学试剂分会(SAC/TC63/SC3)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浩云、陈红。 本标准于1986年首次发布,于1992年第一次修订。

质量监督记录表-IT

每月质量监督记录表 表单编号:部门:信息管理组日期:关键控制点监督项目/ 内容: 检查记录情况说明 1、部门或科室文件(含集团文件),其控制、回顾及修订等 1. □是□否 管理是否符合文控程序的要求?(以纸质版文件为准时,同 2. □是□否 时存在电子文件应符合正确备份存档的要求——有效防止恶 意访问和更改) 2、本部门或科室适用的外来文件(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地 3. □是□否 方条例、国际通用准则等公司以外的文件),其控制管理是否 符合文控程序的要求? 4. □是□否 3、本部门或科室编写的文件是否发放至所有相关人员? 文件控制4、本部门或科室人员是否阅读并签署了所有相关的文件(包 括适用的集团、外来文件)? 5、是否维持了一份本本部门或科室的文件控制清单,应包括 部门适用的所有(跨部门、本部门、安全、外来等)文件? 6、工作现场文件是否均为现行有效版本,无效或作废文件是 否撤离工作现场? 7、文件格式是否满足文控程序的要求?(具体格式要求参见 该子公司文控程序) 8、本部门或科室编写的文件,其附属记录表格(包括正在使 用的记录)是否与文件内容或要求一一对应? 1. □是□否1、记录的格式是否正确:信息完整、唯一识别、字迹清晰、修改符合要求、记录人签名和日期等?(记录不得用铅笔, 修改应使用划改并签名) 2. □是□否2、若有电子记录,其访问、保护、修改和维护是否符合相应 记录控制记录控制程序的要求?(电子记录包括了仪器中的原始数据) 3、记录的贮存环境(如温度、湿度、防盗、防尘、防蛀等) 是否符合相关要求? 4、是否按照相关要求对记录进行定期归档存放,以易于存取 和检索;超过保存期的记录是否按要求销毁? 1、是否应制定程序文件对用于采集、处理、记录、报告、贮 1. □是□否 存或恢复检验数据和信息的信息系统进行维护,以保证正常 2. □是□否 运作并提供必要的环境和操作条件保持数据和信息的完整 3. □是□否 性,并记录; 4. □是□否 2、计算机设施及设备是否按规定进行定期清洁和妥善维 护? 5. □是□否 环境条件3、计算机设备的放置,是否符合消防、以及厂商的规定(如通风、静电、温度、湿度等)? 4、是否对通行区内的电线和计算机缆线设立保护?(如标记线路、使用线槽或嵌入墙体等) 5、是否为LIS 服务器和数据处理有关的计算机配备不间断电

实验室分析用水检验作业指导书

1. 目的 在分析工作中,洗涤仪器、溶解样品、配置溶液均需用水。一般天然水和自来水(生活饮用水)中常含有氯化物、碳酸盐、硫酸盐、泥沙等少量无机物和有机物影响分析结果的准确度。作为分析用水,必须先经一定的方法净化,达到国家规定实验室用水规格后,方可使用。 2. 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化学分析实验用水,可根据实际工作需要选用不同级别的水。 2.1 外观: 分析实验室用水目测观察为无色透明的液体 2.2 级别: 分析实验室用水的原水为饮用水或适当纯度的水;分析实验室用水共分为3个级别:一级水、二级水和三级水。 2.2.1一级水:一级水用于有严格要求的分析实验,包括对颗粒有要求的实验,如高压、液相色谱分析用水;一级水可用二级水经过石英设备蒸馏或离子交换混合床处理后,再经0.2um 的微孔滤膜过滤来制取。 2.2.2二级水:用于无机痕量分析实验,如原子吸收光谱分析用水。二级水可用多次蒸馏或离子交换等方法制取。 2.2.3三级水、一般用于化学分析实验。三级水可用蒸馏或离子交换等方法制取。 3. 规格 分析实验室用水应符合表1所列规格:

注:1、由于在一级水,二级水的纯度下,难于测定其真实的PH值,因此对一级水、二级水的PH值不做规定; 2、一级水、二级水的电导率需用新制备的水“在线”测定 3、由于在一级水的纯度下,难于测定可氧化物质和蒸发残渣,对其限量不做规定,可用其他条件和制备方法来保证一级水的质量。 4. 取样和贮存 4.1 容器:各级水均使用密闭的、专用聚乙烯容器,三级水也可使用密闭的、专用的玻璃容 器,新容器在使用前用20%的盐酸溶液浸泡3天,在用待测水反复冲洗,并注满待测水浸泡 6小时以上。 4.2 取样:按本标准进行实验,至少应取3升有代表性的水样。取样前用待测水反复清洗容 器,取样时要避免玷污,水样应注满容器。 4.3 贮存:各级水在贮存期间,其玷污的主要来源是容器可溶成分的溶解、空气中的二氧化 碳和其它杂质,因此一级水不可贮存,应在使用前制备。二级水、三级水可适量制备。分别 贮存于在预先经同级水清洗过的相应容器中。各级水在运输过程中应避免玷污。 5、检验方法 参照GB/T 6682-2008《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1)PH值 pH值范围:量取10ml水样,加甲基红pH指示剂(变色范围为4.2~6.2)2滴,以不显 红色为合格;另取水样10ml,加溴百里酚蓝(变色范围为pH6.0~7.6)5滴,不显蓝色为合 格。也可用精密pH试纸检查或用pH计(酸度计)测定其pH值。 首先用PH值为5.0-8.0的标准溶液校正PH值。所选用的缓冲溶液的PH值与水样的PH 值越接近,测量误差越小,然后将100ml三级水、无氨蒸馏水注入烧杯中,插入电极按着仪 器说明书规定的操作步骤操作,测出水样的PH值。

分析实验室用水国家标准

分析实验室用水国家标 准 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

分析实验室用水国家标准 一二三级实验室用水的技术指标(GB6682-9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作者:admin来源:中国环境监测评价网更新时间:2007-8-7文章录入:admin] 【字体:】 本标准参照采用国际标准IS03696(1987)《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分析实验室用水的级别、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化学分析和无机痕量分析等试验用水。可根据实际工作需要选用不同级别的水。 2饮用标准 GB601化学试剂滴定分析(容量分析)用标准溶液的制备 GB602化学试剂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的制备 GB603化学试剂试验方法中所用制剂及制品的制备 GB9724化学试剂pH值测定通则 GB9740化学试剂蒸发残渣测定通用方法 3外观 分析实验室用水目视观察应为无色透明的液体。 4级别 分析实验室用水的原水应为饮用水或适当纯度的水。 分析实验室用水共分三个级别:一级水、二级水和三级水。 一级水 一级水用于有严格要求的分析试验,包括对颗粒有要求的试验。如高压液相色谱分析用水。 一级水可用二级水经过石英设备蒸馏或离子交换混合床处理后,再经过μm微孔滤膜过滤来制取。 二级水 二级水用于无机痕量分析等试验,如原子吸收光谱分析用水。 二级水可用多次蒸馏或离子交换等方法制取。 三级水 三级水用于一般化学分析试验。 三级水可用蒸馏或离子交换等方法制取。 5技术要求 分析实验室用水应符合下表所列规格: 名称一级二级三级 pH值范围(25℃)--电导率(25℃),mS/m≦ 可氧化物质[以(O)计],mg/L《- 吸光度(254nm,1cm光程)≦ 蒸发残渣(105℃±2℃),mg/L≦- 可溶性硅[以(SiO2)计],mg/L《 注:①?由于在一级水、二级水的纯度下,难于测定其真实的pH值,因此,对一级水、二级水的pH值范围不做规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