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对比兴手法的理解教学内容

对比兴手法的理解教学内容

对比兴手法的理解教学内容
对比兴手法的理解教学内容

对比兴手法的理解

对“比兴”手法的理解

吉林伊通九中李红星

初中语文教材无论什么版本,都选录了《诗经》中的名篇《关雎》与《蒹葭》。这两首都运用了比兴的手法。而比兴手法在教参中解释的过于简略或根本无介绍,致使很多教师对比兴手法理解不透,在讲授中不能解释清楚。本人根据多年的教学积累及查阅有关资料,对比兴手法的粗浅理解如下。

比兴是中国诗歌中的一种传统表现手法,宋代朱熹比较准确地说明了“比兴”作为表现手法的基本特征,他认为:“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通俗的讲,“比”就是譬喻,是对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使其特征更加鲜明突出。有的诗是个别地方采用比,而有的则是整个形象都是比,就像后代的咏物诗;“兴”就是兴起,是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也就是触景生情,托物兴感,启发联想和想象。有的“兴”兼有发端与比喻的双重作用,所以后来“比兴”二字常联用,专用以指诗有寄托之意。现今也有人把比兴作为常见的修辞手法之一。

下面举四例具体说明一下:

例一:《关雎》开头先用起兴开篇,“关关雎鸠,在河之洲”。那在水中的陆地上“关关”鸣叫的水鸟,情意深挚,互相唱和的样子,与君子、淑女和乐恭敬地相处非常相似,写水鸟是为了引起读者的相关联想,酝酿气氛。接着就进入正题“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提出文静美丽的姑娘才是小伙子的理想配偶。

人教版初中物理新课标教学内容和要求.docx

人教版初中物理新课标教学内容和要求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 现在我们初中物理学习的是人教版教材 ,而且教材又刚刚进行了调整 ,新教材在内容的选择上更有利于探究活动的开展 ,符合学生的知识基础、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 ,反映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的需要 ,具有时代性 ,有一定的弹性 ,为不同的学生发展提供了空间 ,具体表现为: 1、内容次序进行了重大调整 将原来八年级下学期的电学内容放到了九年级进行了 ,将原来九年级的“机械运动”调整到了第一章 ,先学习测量知识和速度。相当于将力学放到了八年级 ,九年级重点是电学的相关知识。这样的调整降低了八年级下学期学习电学的难度 ,待学生能力有所发展再在九年级突破电学的难点。 2、删去了部分内容 从第一册看 ,将“我们怎样听到声音”整合到了“科学世界”、删去了“颜料的混合” ,将“看不见的光”放到了“光的色散”一节中等 ,这是为了减轻学生的负担。 3、修改了部分习题 比如:第一章中的“列车时刻表”相比老教材 ,学生更容易看懂。 4、增加了部分内容 比如:随着新课标的实施 ,增加了“测平均速度”的实验。 在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中 ,课程目标分为三个维度:知识与技能目标、过 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每一维度的目标有不同的教学要求。1.知识与技能目标: 知识与技能部分相当于以前《教学大纲》中的知识点与要求 ,在《课程标准》中可以称作“知识技能点”。有四种知识技能点 ,其中“基础知识点”三种:了解、认识、理解 ,“基本技能点”一种:独立操作。另外 ,在基础知识点中 ,还有比上述的三种要求较低的要求:初步了解、初步认识、初步理解。 2.过程与方法目标: 《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教学建议”特别重视科学探究教学 ,探究一般以实验为基础 ,因此实验探究教学应该尽可能地落实在教学过程的各个角落。在《课程标准》中有许多必须进行的“探究活动点” ,它们是探究教学的重点内容 ,也是重要的考查内容之一。每一个探究活动点 ,在《课程标准》中用“经历(探究)”来要求。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是我们教学的终极目标。在《课程标准》中 ,特别提出了一些这样的“情感点” ,这些点是我们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的重点内容。这些情感点在外在的形式上也是一种探究活动 ,这种探究不同于以实验为基础的“经历”的探究 ,而是一种查阅资料式探究或者物理综合实践活动。通过这样一种活动 ,让学生在对社会、生活、物理问题上做出价值判断与价值取向的同时 ,将自己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表现出来。情感点在要求上都有两个层次:第一层次——反应、第二层次——领悟。

对比手法的作文5篇

对比手法的作文5篇 各位读友大家好!你有你的木棉,我有我的文章,为了你的木棉,应读我的文章!若为比翼双飞鸟,定是人间有情人!若读此篇优秀文,必成天上比翼鸟! 对比手法的作文一:考试(782字)“刷、刷、刷”,像在战场上应战似的,同学们小心翼翼地低头在答卷。考场中,坐着两位具有鲜明对比的学生:一位是蓝兰,她那黝黑的脸子沁出了一层细细密密的汗,那握笔的手也微微地发抖。她发狠似的紧紧咬住嘴唇,似乎想咬出一个哪怕得分最小的答案来,但…… 另一位是班里成绩最优异的杨君君同学,此刻,她早已经答完了试卷上所有的题目。这张试卷对于她来说,好像是太容易了一点。她瞥了一下手表,知道离收卷时间还有二十几分钟。于是,她便无聊地看看这个同学,望望那个同学。蓦地,杨君君得意洋洋的目光停落在蓝兰的身上,她欣赏似的打量着蓝兰,总觉

得蓝兰是班级里的后进生,而且脑子又不聪明。这感觉,使君君想起了……前几天,数学老师为了使同学们更有把握地考出一个理想的成绩来,特地在黑板上抄了许多难题。当老师疲惫地伸出沾满粉笔灰和挂满汗水的手要洗时,竟发现了那洗手盆里没有一点水,毛巾也被孤独地冷落在一边。老师不禁责问:“今天谁值日?怎么不打水?” 值日?打水?噢!为了这复习,考试,再复习,考试的事儿,同学们已经无法腾出时间,也不愿来理这些”闲事”了。但杨君君心中十分清楚。今天是自己值日,她望了望黑板上那密密麻麻的练习题,又瞟了一眼那个洗手盆,心中着实踌躇了一会:抄练习题,还是浪费时间去打水?正在杨君君拿不定主意的时候,蓝兰已经放下笔,默默地走过去,双手捧着洗手盆,向门外迈去…… 杨君君回过神来,又默默地望着这个差生——蓝兰时,心中猛地一动赶紧撕下一页白纸,迅速而仔细地抄下几个得分最多的题目,然

怎样在文章中运用对比手法

作文训练(三) 怎样在文章中运用对比手法 班别姓名学号 一、表现手法解析 1、什么叫对比手法? 答:对比手法,它是写作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是把对立的两个人物或事物、或者把一个人物或事物前后截然不同的表现放在一起作比较,让读者在比较中分清好坏、辨别是非。 2、对比手法在一篇文章中有什么作用? 答:运用对比手法,可以鲜明地突出被表现的人物或事物的本质特征,还可以有力地表现文章的中心,从而增强了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 二、范文阅读 种一棵树,吃到两种果实 两家相邻,以院墙相隔,墙东栽了一棵石榴,墙西栽了一棵樱桃,春天开花的季节,姹紫嫣红,分外妖娆。 两家经常坐在各自的树下乘凉、吃饭,因为有了两棵树,他们的生活五彩缤纷。 但时间久了,两棵树的枝条开始延伸生长,它们逐渐越过了院墙的界限,石榴的枝条跑向了墙西,而樱桃的枝条呢,也无声无息地伸进了东邻。 又到了开花时,东家开始给石榴打药了,因为石榴树上生了许多的虫子。他给自己的石榴打完药,仔细观察,竟然发现樱桃越过的枝条上也有害虫。他想了想觉得这可能是因自己的石榴引起的。于是,他重新配了药,沿着越过的枝条将药打在樱桃枝上。过了几天,他再次观察时,发现所有的害虫消失得无影无踪,他感觉很快乐。 一场大风雨,残花遍地,西家心疼地看着自己的樱桃,他动手给樱桃破损的部分进行捆绑。才捆完,竟然发现越过院墙的石榴也是体无完肤,他忽地想起来了,东家的主人可能出差了,要是几天后回来,石榴也许就会错过了花期。他没有再多想,动手将石榴残破的枝条修理好。 几天后,两棵树又是生机盎然。 到樱桃成熟的季节了,东家孩子看上了蔓延过来的樱桃,他哭着要吃。西家的主人听见了,对东家说,没关系的,拣大的给孩子摘一些吧。东家的主人觉得过意不去,石榴开了口,便将自家的石榴摘下许多,送给了西家。 两家人和谐相处,种了一棵树,却能吃到两种果实,两家人感到分外高兴。 过了几个月,换了新邻居,原来的两家搬走了。先是东家觉得西家的树枝碍事,便拿剪刀剪了个精光,接下来,西家觉得东家在找自己的事,便索性趁他家没人时,打落了正在盛开的花。 樱桃成熟的季节来了又去了,石榴开口的时节到了又过了,两家的树枝上始终光秃秃的,只有几枚残叶在秋风中叙说着凄凉。 生命本是一棵华美的树。如果我们想使自己的生命同时拥有两种果实,那么,你就该允许别人的枝条伸到自己的世界里,同时,你也要学会将自己的成果奉送到别人的面前。 1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的策略研究》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的策略研究》 研究报告 丰台区樊家村小学课题组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的策略研究》研究报告 丰台区樊家村小学课题组 一、课题的提出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强调:大力推行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教育部提出了在全国中小学推进信息技术教育,同时要加强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这就对每一位教师实施新课程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成为教师实施新课程的重要素养之一。 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是当前信息技术教育普及进程中的一个热点问题。2000年10月教育部部长陈至立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会议上指出:“在开好信息技术课程的同时,要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鼓励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各地要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实现多媒体教学进入每一间教室,积极探索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 整合课的教学是将信息技术直接应用于学科课堂教学,以信息技术为依托,变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策略及其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地实现课堂教学目标,提升学习者的综合素质。然而,人们除了关注比赛现场上整合课的轰轰烈烈之外,也注意到了有些地方日常教学中整合课的冷冷清清,尤其是在相对落后的

中小学,一部分教师及教育工作者对整合课的实效性产生了怀疑,如何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作用,使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的整合,大家还只是处于探索和应用阶段。 从学校发展来看,一直以来我校作为区电化教育优类校,重视电教工作,硬件设备能满足广大教师开展信息化教学的需求,信息技术水平在区域内水平较高。 学校信息技术环境的建立,激发了教师们对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进行研究的热情和积极性。然而在学科教学中如何把信息技术运用得科学有效,恰当自如,我校教师还存在着许多的困惑,怎样解决这些问题?由此,使我们产生了选择科研课题,对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学科教学中的策略进行探索和研究。希望加入课题研究的教师占80%,可见我校的教师对信息技术所带来的教学改革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有这样一支对教育事业充满信心的教师队伍,使我们更坚定了确定此课题研究的决心。 二、选题中关键词的界定: 1、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是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的核心内容,按国际上流行说法,信息技术是指:应用信息科学的原理和方法对信息进行获取、传输、处理和应用的技术,它覆盖了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和传感技术而成为的一门综合技术和方法体系。在中小学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一般指以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主的现代信息技术。 2、小学数学:指小学阶段1—6年级的数学课程。随着研究地深入,学校内其他学科的老师也认识到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意义,积极地加入了

单元整体教学策略

浅谈小学语文单元整合教学策略 摘要:语文单元整合教学是以语文教科书的主题单元为依托,对单元学习内容进行重构、整合的一种有效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语用能力的优化教学方法。本文从单元预习、单元学习内容整合、课内外教学资源整合等方面谈了几点整合教学的策略,阐明了教师在语文教学当中应建立语文教学的系统观,从宏观的角度关注语文学习的普遍联系和内在规律,帮助学生建构语文知识和方法体系,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语文单元整合教学策略 “单元整合教学”是当前语文教学策略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整合”是指“融合、合成整体、一体化”。语文单元整合教学就是要求教师树立语文教学的系统观,以语文教科书的主题单元为依托,对选文内容、练习内容、习作内容、活动内容及课外丰富的语文学习资源进行重构、统整、有效的融合,构筑立体交叉的语文学习网络,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从宏观的角度关注语文学习的普遍联系和内在规律,让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用能力得到有效提高的优化教学方法。2012年开始,我们开展了“小学语文单元整合教学模式”课题研究。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和实践,探索出了以下整合教学策略: 一、单元整合预习策略 单元整合教学,教材整合度高,课堂教学容量大,要有效实施,预习是关键。为此,我们的预习打破以往以单篇课文为单位的预习模式,着眼于整组课文预习任务的设计和落实。以下是我们设计的一份单元预习单: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预习导航 单元导读: 本单元的主题是观赏我国的“世界遗产”,其中两篇精读课文《长城》《颐和园》,一篇略读课文《秦兵马俑》,语文园地安排的口语交际和习作训练、宽带网等都与“世界遗产”有关。本单元教学要注意引导学生留心文章表达的方法,积累优美的词句,能结合文字描写展开联想,并且搜集相关资料,做好以读引读,以读引说,以读引写的指导。 预习内容和达标要求: 搜集和长城、颐和园、秦兵马俑有关的资料或其他的“世界遗产”的资料。(课前完成) 一、初读课文:放声朗读 1.给本单元三篇文章的自然段标上序号。 2.找出本单元三篇文章的生字新词,画上“——”,借助拼音读准确,并把下面的词语读一读。

教学计划调整申请

心理学教学计划调整申请 部领导: 根据学校2010年下半学期的教学计划安排,由政法教研室承担的《军人心理学》课程将调整至学期上半年,教学对象为普通队和特招队毕业队学员,普通队教学课时为60个课时,特招队教学课时40个课时。由于教学计划的调整,给《军人心理学》课程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现陈述如下: 一、政法教研室参与心理教学的教员为王晓丹、李佳、张睿、陈庆、张丹丹、郑亦璟共6人。2008级普通队共有6个队(一大队一——六中队),特招队共2个队(四大队一中队、五大队一中队)。同时,几位教员都承担着本教研室的其他课程的教学(《邓小平理论》、《毛泽东思想概论》、《思想道德修养》、《哲学》等课程都安排在学期上半年),根据新教学计划的安排,如果《军人心理学》课程全部教学任务也集中于学年下半学期完成,使得心理学教学小组的教员教学任务增加,教研室内部教员安排有较大的困难。 二、由于三年级下学期学员安排有8周的实习时间,并且离校时间较早,相对来说,《军人心理学》课程教学时间缩短,不利于教学内容的开展。 三、由于《军人心理学》专业性较强,按照以往的教学安排把《军人心理学》课程安排在三年级上学期,有利于学员在学习过程中及时对自己心理进行调试与疏导,有利于学员在实习阶段

把所学的知识充分应用到工作实际,有利于教与学的相互促进。 四、通过学员反映,希望调整课时量和上课时间来加强对心理学知识的学习,现行的教学计划基本能满足学员的客观需求。如果根据新教学计划对《军人心理学》课程的安排,会造成任课教师担任2个队以上的教学任务,从而不能充分顾及学员的需求。 基于以上几点在教学中的实际情况,恳请领导能否调整教学安排。 训练部政法教研室 二〇一〇年五月二十八日

作文——对比手法写人作文

对比手法写人作文 通过对比描写来突出人物形象的方法 运用对比描写,不应该勉强凑合,主要看作文的材料是否适合采用对比的写法。如果材料本身需要用对比的写法,那么作者才可以通过对比来写人,完成自己的写作意图。如果材料的本身不适合采用对比的手段,那么也不要人为的牵强附会,为对比而对比。两个人进行对比,不能割裂开来先写一个,后写一个,互不相干,而是围绕中心事件叙述,刻画两个人不同的思想性格。 写人,如果从一个侧面去描写,人物形象往往单薄。如果从多个侧面去描写,人物形象就容易丰满。多侧面地描写人物形象,这个“侧面”的选择不是随心所欲的,而是从众多的材料中选择出各具代表性的若干侧面,分工而又合作地表现人物形象。通过多侧面描写来丰满人物形象,我们可以称它是“众星拱月”。“月”就是人物,“星”就是侧面,“拱”就是多侧面展示人物形象的过程。不过应该看到,“众星拱月”的“众星”也不是平分秋色的,它们之间也有主次、详略的区别。所以在写“众星”的时候,是没有必要平均使用力量的。 【招数秘诀】 不见高山,不知平地。 没有绿叶,何来红花? 对比写作,突出中心。 衬托手法,彰显主旨。 【掌握要领】 俗话说:“不见高山,不知平地。”事物的特点往往在比较中得到显现。 对比手法是作文重要的写作方法之一, 它是通过对不同人、事、物的对比描写或说明, 以突出其各自的特色, 或者将同一人、事、物在不同时空和境况下的情景进行对照, 以彰显其变化。在行文中恰当使用对比的手法, 能使文章内容丰富而厚实, 形象生动而鲜明, 中心明确而集中。 对比法的主要类型有四种:一是人物对比,二是不同事件对比,三是人物外表与内心对比,四是事件前后对比。许多民间故事,往往都写二个人,一个好一个坏,这是人物对比;“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是不同事件对比;世界名著《巴黎圣母院》中主人公卡西莫多,人很丑可是心地很善良,这是人物外表与内心对比。 衬托法,就是为了突出主要对象,用一些另外的人或物来陪衬或烘托。衬托法主要类别: 一是正衬法,即从下面衬托,以宾衬主,以美衬美。如,先写甲歌唱得好,然后点明甲正在跟乙学唱歌,突出乙的歌唱得更好;又如:写景美,衬托人美。 二是旁衬法,即以旁人的反应来衬托。如,通过路人的反应写某人的打扮的奇特;又如,写某人摔倒摔得很重,不直接写,而是写路上行人的惊呼、围观,这是旁衬。

对比手法在记叙文写作中的运用

对比手法在记叙文写作中的运用 【高考例文】 品味时尚 那是怎样的一种感觉,就像飞鸟划过整个头顶,就像牧童吹着那悠长的笛,就像整个山坡开满了鲜艳的花却又迅速枯萎。我知道忧伤与寂寞又一次占领了我的心房。 自从于偏僻的小村考到这个繁华的城市,我不止一次感到寂寞。本以为开了花就会结出硕大的果,本以为下过雨就会有彩虹,本以为走出小村前路就会平坦无阻。这么多的本以为蕴含着我对于未来生活的无限希冀,就像火红的铁块经现实的冷水一淬又变为了冷色。我在这个城市的学习并不很顺利。 同学们都很好,只是我总是感觉自己像个异类。时尚的他们光鲜动人,风风火火,而我?呵,还属于八九十年代未经造化的呢!我开始冷静地观察着,时尚原来如此: 这里的夏天,女人比男人穿得少。同学说,“真时尚!” 这里的青年,有些人的头发比家里老母鸡的颜色还要黄。同学说,“时尚,帅!” 这里的蔬菜,小瓜比村里的肉还贵,同学说,“绿色食品,时尚健康!” …… 呦,时尚原来如此,赶明儿回去让妈妈补丁别补了,这里有个洞才时尚呢!说这话,我心里有点酸,同学们有些话又现了出来,什么“菜鸟”、“虾米”之类的我不甚了解。 说“菜鸟”是时尚,那我告诉你,想当年我在村里上树掏鸟蛋、下河摸河蚌别提多“酷”了!可这些,都是冷暖自知,他们不屑,我只能自我消遣。每每听到他们谈论什么游戏球赛之类的,我都静静地跑开。他们的“时尚”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也许就不该忧伤,这些时尚又与学习何干呢?即使外表老土,心灵时尚就够了。 想到这里,我又释然起来。时尚不过如此,经过我细细品味,还是咱们原先农村好啊!“农村生态游”已成时尚,我估计我以后也就成时尚了。所以品味时尚,毋须忧伤嘛。 作为一个少年,我相信未来也许是最真的、最值得追求的“时尚”吧! 如此一番,品味时尚,颇有收获。 【点评】 这是一篇充满机智和才情的优秀文章。作者以“乡下人”的身份,用满含迷惑、忧伤、自信的眼光来审视、“品味”城市中光怪陆离的时尚,在城市和乡村、文明与落后的对比中,表达了自己对时尚的感觉和理解。文章语言优美纯净,排比的修辞手法运用得比较自如。 【典例分析】 1、《范进中举》:对比手法主要运用于描写胡屠户这个人物。作者写了胡屠户在范进中举前后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度,形成鲜明的对比,使他的前倨后恭、欺贫爱富、趋炎附势、嗜钱如命、庸俗自私的典型市侩的性格,跃然纸上。 2、《变色龙》:奥楚蔑络夫对赫留金的态度,对狗和狗的主人、对案子的处理意见。每一次变色,就形成一次对比,作者通过对比,让两种互相矛盾的语言交替出自同一人物之口,把奥楚蔑洛夫见风使舵,媚上压下的“变色龙”性格刻画得淋漓尽致。 【方法指导】 写作手法的运用很大程度上对一篇作文的好坏有着重要的影响。写作手法有很多种,对比是其中比较常见,也比较常用到的一种。对比就是把两件事或者是一件事的某两个方面进行对比,从中发现一个事件和另外一个事件的区别,或者是突出一件事情的重要特征和重要性等等。让读者在比较中辨别好坏、分清是非。这种手法可以突出好与坏、善与恶、美与丑的对立,给人极鲜明的形象和极强烈的感受。运用这种手法,有利于充分显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加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 对比手法在写作中运用得当,可以增加文章的可读性和深度。因为很多事件通过对比可以更好的表现出本身的优点之处。同时对比运用可以更好的把文章的中心突出,让读者更好更快的掌握住文章的意蕴,吸引更多的人来关注。

三年级下册部编版教材第四单元整合策略教学设计

第四单元整合策略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三年级下册部编版教材中的第四单元,本单元的主题是“观察与发现”。共选取了三篇课文,都和观察与发现有关,分别是:《花钟》《蜜蜂》《小虾》。编排意图是引导学生细心观察,掌握观察的方法,并在观察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观察与发现,能获得生活中许多乐趣与知识,对孩子一生受益无穷。 课文《花钟》按照“归纳现象—揭示原因—实际运用”的思路,说明不同的花会在不同的时间开放及其原因。作者先讲观察后的发现: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时间是不同的,并形象列举了牵牛花等9种花不同的开花时间来说明这个发现;接着分析回答了不同的植物开花时间不同的两个原因:开花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有关,与昆虫的活动时间有关;最后扩展开去,谈到植物学家修建“花钟”,其做法很奇妙。 《蜜蜂》一文叙述线索清楚,情节完整。首先写“我”听说蜜蜂有辨别方向的能力,想做个实验;再写“我”实验的过程。过程大体是在自家花园蜂窝捉20只蜜蜂,在背上做上记号,叫小女儿守在窝旁,“我”走出二里多路,放飞蜜蜂。然后写“我”途中的观察和猜测以及实验的结果。结果第二天有17只蜜蜂没有迷失方向,先后准确无误地回到了家。最后写结论:“我”尚无法解释蜜蜂为什么有辨认方向的能力。

《小虾》是一篇写小虾生活习性的文章。“我”买了一些小虾放在家的缸里养,通过“我”观察小虾,生动细致的刻画,突出了小虾有趣等特点,抒发了“我”对小虾的喜爱之情。 本单元的语文素养是观察事物的变化,把实验过程写清楚。能借助一段话概括一段话的大意,留心观察,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花钟》引导学生去观察周围的花和其他事物,还建议写一写观察到的其他花草。《蜜蜂》引导学生观察事物的变化,把实验过程写清楚。《小虾》引导学生学会细心观察,并刻画细致生动。我们来看本单元“观察与发现”,在教材导语中提示了本专题,又提示学生留心观察,在《花钟》后又引导学生去观察周围的花和其他事物,还建议写一写。在《蜜蜂》后安排学生提炼实验过程。“习作”让学生写一写最近做的一项小实验,细心观察,才能言之有物。在“词句段运用”学会在观察过程中提出问题并思考问题的习惯,并留心观察发现句子问题,修改病句,也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而“日积月累”则引导学生去搜集和阅读更多的观察与发现的古诗名言。前面有布置、中间有铺垫、后面有拓展、交流。从中可以看出各种活动之间是相互联系、密切配合的。 本单元配套图书《神奇的生物》中共选入13篇文章,告诉我们卷柏、蒲公英可以乘着风去环游世界;莲蓬借助水力四处旅行;西瓜、甜瓜类的种子可以在动物的肠胃里旅行;海参会“分身术”,它的肚肠五十多天就会重新长出;雄性的孔雀比雌性的孔雀更美丽……大千世界真是无奇不有。

教学大纲调整

工民建专业教学大纲调整 南宫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为了贯彻国家教育部和省教育厅文件精神,完善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使我校各专业的教学大纲更好的体现高职院校的办学特点,体现经济社会的人才需求,根据学校工作目标要求,现就我校建筑专业教学大纲调整作以说明。 一、教学大纲调整要达到的目的 1.在学生具有初中水平的基础上,培养出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建筑业中、初级专门人才。 2.按建筑业综合职业能力内涵的要求,形成能力培养大纲,落实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要求。 3.通过逐步开展实训课、完成课业教学改革任务,转变教师“片面强调学科体系、只注重知识灌输”的观念,在实践中逐渐形成按建筑业岗位群分类、培养综合职业能力的模块教学体系和培养大纲。 二、大纲调整的总体思路 1.明确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从事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操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基层技术管理的中初级专门人才。使毕业生能担当起施工员、测量验线员、预算员、安全员、资料员、质量检验员、计划员、材料员、试验员的工作。 2.通过论证,确定工民建专业综合职业能力体系及其内涵。 3.根据综合职业能力体系,开发综合模块课程,并将综合职业能力分解后与相应模块对应,建立模块体系,形成工民建专业培养方案。 4.撰写17级以培养能力为主的教学大纲和其他年级的过渡性教学大纲,最终形成17级综合模块教学大纲。 5.按大纲要求,通过实训课实施能力培养。 6.加强过程考核,通过对学生学习记录和课业成果的考核,评价学生学习状况,制定考核办法。 7.撰写实训课教案,逐渐形成实训课教程。 三、大纲调整改革实施步骤 1.明确培养目标下移的改革目标 经过调研,中等职业教育工民建专业的培养目标应为升学服务,为了学生能进入更高的学府,并培养为施工企业一线的中、初级技术管理人才,即毕业生主要从事施工员、测量验线员、预算员,安全员、资料员、质量检验员、计划员、材料员、试验员的工作。 2.研究建筑专业管理人员综合职业能力内涵 经校内外专家研讨,综合职业能力结构体系包括了通用能力和专业能力两大部分,详见阶段性成果“工民建专业综合职业能力内涵”。 现将“工民建专业综合职业能力体系表”摘录如下: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策略研究讲课讲稿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策略研究 丰台二中教科研方案 【关键词】:信息技术整合策略 一.问题的提出 社会的发展,现在已经进入以多媒体和电脑网络技术为依托的信息时代。电脑和网络技术的产生,不同以往的任何一次技术革命,它对于人类社会的冲击远大于以前所有技术革命的总和,在军事、医学、工业、农业、航天等各个领域都产了巨大的变化。 当然,多媒体和电脑网络技术的产生对于教育的冲击也是巨大的。以计算机和电脑网络为核心的多媒体技术化抽象为形象、化静为动,使我们有可能为学生创设理想化的情境; 计算机网络极大地丰富了教育资源,拓展了获取信息的渠道,为学生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极大丰富了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和方法; 电脑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 使交互式操作更加方便,使得我们把学习的自主权交给学生更加现实。这些都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效果、搞好素质教育创造了非常有利的条件。新课程改革明确提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思想和要求。试图改变长期以来我国基础教育学科本位、缺乏整合的故疾。课程整合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系统推进、良好的政策导向、科学的理论和优秀的实践经验支持。 在“十五”课题研究中,很多中小学校的广大教师和教育科研人员围绕着“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开展了富有成效的研究,力求通过整合的途径,提高教学水平,提升教育质量,取得了丰富的成果。这些成果对我们有很大启发。但是我们没有发现适合我校情况的、可以拿来就用的现成的模式。 我校历来对教科研十分重视,多年来参加了联合国ESD项目、多元智能、微格教学等项目的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教科研氛围浓厚,有比较好的科研环境。在学校内我们每学期进行说、听、评课的活动:由主讲教师说教学设计思想、同一备课组的老师,其他同科教师和主管教学的领导听课、课后进行评课,在此活动中一定要用到现代信息技术,但是思考和总结得不够。有的教研组积累了大量的教学资源,有视频、FLASH动画、音频、图片和课件等,但是整理得不够。

浅谈小学语文单元整合教学策略

浅谈小学语文单元整合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19-02-19T10:33:52.623Z 来源:《中国教师》2019年4月刊作者:温仅南 [导读] 教师给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学习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你会发现每一个学生都有他的独特性,他们有自己的思维方式、独特感受、表达形态。打破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从单元思想出发实施“单元整合教学”成为当今小学语文课堂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指引航标,在新理念指导下从趣味识字,朗读训练、词汇积累的有效策略引领学习学生主动地学习,愉悦地合作,共同地探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时间和空间探索,切实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 温仅南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芦洲镇芦岚中心小学 516000 【摘要】教师给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学习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你会发现每一个学生都有他的独特性,他们有自己的思维方式、独特感受、表达形态。打破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从单元思想出发实施“单元整合教学”成为当今小学语文课堂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指引航标,在新理念指导下从趣味识字,朗读训练、词汇积累的有效策略引领学习学生主动地学习,愉悦地合作,共同地探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时间和空间探索,切实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 【关键词】小学语文;单元整合;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19)04-227-02 引言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指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一、学情分析 以我授课班级六(1)班为例,按课文编辑内容新教授完第一个单元课程后,我发现六(1)班学生在语文学习凸显出系列问题: 1、写字不规范。常用字书写笔顺、笔画错误率比较高,如纯、真、直等;全班36人,作业能工整书写的只有5人,所占比例13.8%。 2、课文朗读水平和语感比较差。出现唱读、严重拖音;没有节奏、没有音量的轻重变化,严重影响对文本的感知。 3、提问、质疑和独立思考、判断的能力差。缺乏对文本的思考,对老师的讲解以及同学的回答不敢提出看法与主张。 4、阅读和写作能力差。课外阅读量不多,阅读速度非常慢,写作缺乏个性的真实体验性与表达能力。 5、课堂上被忽视的学生或学习习惯不良的学生在面对差异时往往选择逃避或放弃,成绩优秀的学生自主、合作的能力也有待提高。这些现状迫使我不得不改变我的课堂教学方式。 二、教学策略 新课程标准明确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六年级教材没有安排识字任务,继续按专题分组编写:有爱国主义专题、关爱他人专题、环境保护专题、艺术情操专题、热爱生活专题、民族团结专题、外国名篇名著专题、热爱科学专题等。每一个专题,都根据语文学习目标,既对人文内涵给予充分关注,又注意总结、归纳的读写方法,力争使学生在情感熏陶和方法习得两方面均有获益。 依据新课标的目标要求、教材编写的特点和本班学生的语文实际情况,我改变了教学策略,不再以课为单位进行学习、讲解、练习,而是调整为整合单元教材,分类教学的策略,即以小组为学习单位,将教学内容整合为4种类型课,有针对性地学习,弥补不足。 课型一:识字课——趣味探索,快乐识记。 六年级教材没有安排识字,上册要求会写120个字,下册要求会写80个字,共计200个字。识字量少为集中学习提供了条件,时间不长不易疲劳,集中认写目标明确。 生字课放在最前面上,可解决书写规范、阅读障碍的问题,并且在其他课型的学习中生字得到巩固。在一个多星期的生字学习中,学习目标定为汉字的识记方法和规范地书写汉字。 目标1:识记方法。 (1)故事识记法。一叶一世界,一字一故事。每个字都有其独特性,字型、字音、字义都可以编撰故事。 例1:“戴”字。生:拆分为“土”、“田”、“共”、“戈”(即土地、耕田、一共、锄头:土字下面有一块田,一共耕种18年,一个农民扛着一把锄头去耕田,最后被人打一拳)。 例2:“德”字。生:有两个人,十四那天一起发誓一心一意做道德高尚的好朋友。 例3:“寞”字。生:“宝玉”离家出走后,莫愁回来了。 (2)拓展识记法。汉字中同音字,形近字的数量庞大,极易混淆,是学生在文字运用中最易出错的现象。以一字带多字,在拓展中比较、辨识。 例1:贫困潦倒的“潦”,拓展常用形近字有“ 缭”“瞭”“撩”“ 燎”等,可通过部首和字义的比较来正确运用。 “獠”:青面獠牙太可怕,大口一张可吞日,两颗犬“犭”牙左右立,小心獠牙会伤人。 “缭”:云雾缭绕似蚕丝,左也丝右也丝,剪不断理还乱。 “撩”:撩动撩拨抬抬手,“犭”“纟”靠边走。 “燎”: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3)表演识记法。用小组竞猜的游戏方式,将字词用形体语言表现出来。如:金鸡独立、百步穿杨、身轻如燕等。 (4)溯源识记法。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也是一种必不可少的识记法。观看汉字演变的动画片《二十一个字》,挑选自己感兴趣的字查找并画下演变图,在课堂上展示、讲解都是能吸引学生的方式。如:

浙江省初中部分学科教学内容及要求调整方案

浙江省初中部分学科教学内容及要求调整方案

附件 浙江省初中部分学科教学内容和要求调整意见 语文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 (一)下列课文调整为略读内容 七年级上册(2010年5月浙江第24次印刷) 第6课《理想》。 七年级下册(2009年10月浙江第13次印刷) 第11课《邓稼先》、第22课《在沙漠中心》。 八年级上册(2010年5月浙江第16次印刷) 第17课《奇妙的克隆》。 八年级下册(2009年11月第10次印刷) 第4课《列夫·托尔斯泰》。 九年级上册(2010年5月浙江第10次印刷) 第13课《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九年级下册(2009年8月浙江第11次印刷) 第14课《变脸》。 (二)下列课文不作教学要求 七年级下册(2009年10月浙江第13次印刷) 第27课《斑羚飞渡》。 八年级上册(2010年5月浙江第16次印刷)。 第1课《中原我军解放南阳》。 数学 一、《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调整意见 第三学段(7-9年级)中的下列内容调整为选教内容: 第39页:(5)四边形中的第⑥条:探索并了解线段、矩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重心及物理意义。第⑦条:通过探索平面图形的镶嵌,知道任意一个三角形、四边形或正六边形可以镶嵌平面,并能运用这几种图形进行简单的镶嵌设计。 第40页:(7)尺规作图中的第④条:……会写已知、求作和作法(不要求证明)。(8)视图与投影中的第⑥

条:了解视点、视角及盲区的涵义,并能在简单的平面图和立体图中表示。第⑦条:通过实例了解中心投影和平行投影。 第42页:(4)图形的相似中的第④条:了解图形的位似,能够利用位似将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 二、浙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 (一)下列内容调整为选教内容 七年级上册(2010年7月第7次印刷) 第4页:1.1 从自然数到分数。 第120页:5.4问题解决的基本步骤。 七年级下册(2009年12月第6次印刷) 第58页:课题学习美妙的镶嵌。 八年级下册(2009年12月第5次印刷) 第98页:5.1多边形第3课时中有关镶嵌的内容。 第153页:课题学习简单平面图形的重心。 九年级上册(2010年5月第5次印刷) 第122页:4.6图形的位似。 第126页:课题学习精彩的分形。 九年级下册(2010年5月第5次印刷) 第70页:4.1 视角与盲区。 第73页:4.2 投影。 (二)下列内容不作教学要求 七年级下册(2009年12月第6次印刷) 第28页:脚注①“本套教科书对于尺规作图题,……,都要求写作法”改为“本套教科书对于尺规作图题,……,写作法”。 不要求 ... 第171页:设计题。 八年级下册(2009年12月第5次印刷) 第82页:设计题。 九年级上册(2010年5月第5次印刷) 第70页:探究活动中的用圆规把圆四等分。 三、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 (一)下列内容调整为选教内容 七年级下册(2009年11月第6次印刷)

6.对比手法的运用

【对点目标】对比手法的运用 【学法设计】信息筛选、归纳 【导学过程】 一、筛选整合信息: 文中有哪些地方使用了对比的手法? 1、两只狗经历的对比; 2、作者前后情感对比; 3、狗与人的对比。 二、比较品味: 1、两只狗经历的对比: (对比以求同,找出规律) 艺术家的狗:“亲热地叫着,扑到他跟前“”用舌头舔舔“”打断了小狗的腿“”哀叫了三天就死了“——忠诚、通人性;死去。 小狗包弟:“作几个揖,讨糖果吃”“等候我们出来”“不住地摇头摆尾”——活泼、可爱;被送走,被解剖。 结局:两只可爱的小狗虽经历不同,但结局是相同的—悲惨地死去。 2、2、作者前后情感的对比: (对比以求异,探究原因) 作者的情感在文中是如何变化的? 欢快(与包弟亲密接触)──忧虑(不知如何安排包弟)──轻松(送走了包弟)——沉重<歉意>(自我的反思、忏悔) 情感变化原因、作用:表现人性之弱点、人性之缺失;引出下文对时代背景的揭示以及我对自己行为的反思。 3、狗与人的对比: (对比以求异,见出主旨) 狗对人:艺术家的狗看到主人被打,在无人敢正视一下的时候,挺身而出,为主人的不平而哀鸣;作者的包弟“作几个揖,讨糖果吃,引起客人发笑”,而且在作者回广州过春节时“每天清早守在房门口等候我们出来。它天天这样,从不厌倦”。 人对狗:专政队打断了艺术家小狗的后腿;作者不但不能保护包弟,还将它送出去,以致最后死在了解剖桌上。 狗与人两相对照,以狗衬人,明写狗之重情守义,暗写人性之弱点,人性之缺失,实质写文革之罪

恶!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勇于自我反思的可贵品质。 【知能提升】 对比手法是把对立的意思或事物、或把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作比较,让读者在比较中分清好坏、辨别是非。阅读中的对比手法,就是把事物、现象和过程中矛盾的双方,安置在一定条件下,使之集中在一个完整的艺术统一体中,形成相辅相成的比照和呼应关系。 通过对比,可以有利于充分显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加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从而表达强烈的感情。如文中艺术家的狗对主人的忠诚,让人刻骨铭心,让人钦佩;然而狗对人怎么样呢?通过这样的对比见出人性的缺失。还如可以从作者对包弟的前后态度变化对比来见出人性的弱点。 【对点测试】 1、分析《故都的秋》的中对比手法(故都的秋和江南的秋的不同之处)?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雕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浑浑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答: 【解析】首先分别找出故都的秋的特点和江南秋的特点。北国的秋是清、静、悲凉;江南的秋则是不能让人尽兴的慢、淡润、多雨而少风。然后再找出二者之间的差别,即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通过对比,故都的秋给人的感受更鲜明,内涵显然更深刻。 【答案】(1)故都的秋的特点是清、静、悲凉;南国之秋的特点是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2)作者写江南的秋,是为了和故都的秋进行对比,能充分地感受秋的意境与姿态,让人看得饱秋色,尝得透秋味,赏玩到十足。(3)通过对比,故都的秋给人的感受更鲜明,内涵显然更深刻。 2、阅读《荆轲刺秦王》片段,运用对比手法分析荆轲的形象。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

(完整)三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整合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 一.单元教材分析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东、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识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的经验,并通过第一学年的学习,已经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臵。本单元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学习辨认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并认识简单的路线图。本单元教材在编排上有下面几个特点:依照儿童空间方位认知顺序进行编排,提供丰富的生活和活动情境,帮助学生辨认方向。 二.单元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2.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3.通过现实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4.帮助学生了解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三.单元重点难点 会在实景中辨认东、南、西、北,并能运用这些词语来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四.单元教学策略 “位置与方向”这部分内容虽然与孩子的生活联系很密切,但掌握起来并不容易。我先让孩子们到操场上学习辨认东、南、西、北等八个方向的活动情境,让孩子在熟悉的环境中,观察、描述和交流的过程中体验方位的知识。让孩子们自己设计平面图。孩子们学得高兴,学得快。 1.在学校操场上。

让孩子们到操场上,面向太阳升起的方向,去辩认方向,分小组体验实景中的“东、西、南、北”四个方向。 在教室里集体交流时,引导孩子要按地图所使用的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式绘制示意图。 2.小小设计师。 我设计了这样一道题:你想当一个建筑设计师吗?请你设计一所美丽的学校,一所儿童公园。你认为哪种比较合理美观?(请把设计的方案和想法写下来)孩子们拿到题目后,好像有了用武之地,个个信心十足、跃跃欲试。 第二天,我惊喜地收到了很多非常有创意的设计方案。通过这样的开放性练习,孩子们对东南西北有更深的了解。在这些方案中,评出了最佳方案。 这样尝试着让孩子走出教室、走入生活、走向探究,目的是使孩子们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能够主动参与,自由地表达思想、表露情感、表达观点、表现创造,充分体验和经历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感受到数学的神秘和魅力,感觉到数学的实用和价值。 五、单元课时安排 4课时 六.单元评价方法 1.随堂练习 2.课后作业 3.测验 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一.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口算除法、笔算除法。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1)

关于调整教学计划的请示

关于调整部分专业培养方案的请示 教务处: 我系09、10级各专业执行08教学计划,学校实施《行动计划》、制定《学科建设若干意见》以及经过教学质量大讨论后,我们认为08培养方案存在诸多问题,不符合“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的培养模式和培养目标。因此,对09交通运输、09热能动力设备与应用(专科)、10交通工程、10土木工程等专业的培养方案进行临时调整,调整基本石路和内容是: 1、09交通运输专业:取消原方案中的培养方向,按“大运输”模式调整,把运输、载运工具以及物流工程的内容整合到一起,总学分以及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和实践教学等的学分保持不变。主要调整了教学内容。其他要求与08培养方案要求一致。 2、09热能动力设备与应用专业(专科):取消原方案中的培养方向,按“能源动力”模式调整,把机械、能源动力装置以及汽车工程的内容整合到一起,总学分以及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和实践教学等的学分保持不变。主要调整了教学内容。其他要求与08培养方案中的要求一致。 3、10级交通工程专业:根据学生就业情况,10级交通工程专业按土木工程专业交通土建方向进行调整,兼顾交通工程内容,总学分、总课时从原来176、2800调整为188、2877,专业基础、专业必修、

专业选修课、实践教学学分从65、18、12调整为72、19、16学分,其他学分要求和毕业条件不变。课程参照08土木工程道路桥梁方向进行适当调整。 4、10级土木工程专业:基本按08土木工程房屋建筑方向调整,兼顾道路、桥梁以及水利水电工程,按大土木方向培养。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实践教学学分由原来18、12、27调整为24、16、31学分,总学分、总课时由174、2800调整为288、2877。课程参照08土木工程房屋建筑方向进行适当调整。其他学分要求和毕业条件不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