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哲学思想对科学家实践的影响_以原子论对牛顿的影响为例

哲学思想对科学家实践的影响_以原子论对牛顿的影响为例

2012 年第 21 期
总第 323 期
前 沿
Forward Position
No. 21 2012
Sum No. 323
哲学思想对科学家实践的影响
———以原子论对牛顿的影响为例
洪 眉
1
贺安华
2
( 1. 中国人民大学 哲学院,北京 100872; 2. 中国人民大学 商学院,北京 100872)
[摘 要] 人的实践活动,受其哲学图景的制约。本文以光学史上有名的粒子说和波动说之争为引子,分析了牛顿之所以坚
持粒子说是因为原子论束缚了他的思维,使他未能完成对光本质的全面认识。文中进一步分析了原子论对牛顿的影响还体现
在他对天文学、数学、物理学及一些基本概念的理解。通过原子论对牛顿在科学实践中多方面影响的具体分析,文章试图说
明哲学思想对科学家实践具有重要影响。这种影响体现在科学家的兴趣点、人们的思维方式、对相关事实判断的方法; 只有
当他们依据这种哲学图景从事科学活动进入僵局时,他们才有可能转向这些在传统上认为是哲学问题的元理论问题。因此笔
者认为应当以一种宽容、开放的态度对待各种哲学流派,积极吸取古今中外哲学中的科学成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以促进
自然科学的最大发展。
[关键词] 原子论; 牛顿; 科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 N0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8267 ( 2012) 21 -0054 -03
[作者简介]洪眉( 1979— ) ,男,江西永新人,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科学技术哲学专业09 级在读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科学技术与社会、科技创
新与知识产权制度; 贺安华( 1979— ) ,男,江西永新人,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产业经济学 2011 级在读博士研究生。
哲学思想对人类实践活动的影响,无处不在。科学史
上的许多经典的争论,往往不仅仅是就某一科学事实的论
争,而是涉及两种不同的哲学图景的交锋。17 世纪关于光
本质的争论突出证明了这一点。1672 ~ 1679 年间牛顿、胡
克、惠更斯以及后来整个欧洲大陆的科学家之间掀起了一
场光的波动说和粒子说的激烈争论。牛顿从一开始介入就
成为这场争论的中心,他将光看作由微粒组成的思想一直
没有改变,始终将自己局限于光本质的一个片面。这场争
论持续了 200 多年,直到爱因斯坦的出现才最终结束。
究竟是什么使牛顿如此谨慎地将自己克制在粒子说的
范围内,并坚决摒弃、拒绝其他学派的思想,即使陷入当
时英国、法国甚至整个欧洲大部分科学家的反对,也未曾
放弃粒子说。爱德文·阿瑟·伯特通过对近代物理学的形
而上学基础进行研究认为: “对于牛顿来说,它 ( 指世界)
在根本上是由绝对坚硬的不可毁灭的粒子构成的”,“按照
他对原子论的认识,他

几乎无法避免在 《光学中》提出一
个一般的解释。”

对于原子论,科学史家丹皮尔认为正是
“他 ( 指牛顿) 承认原子论,使它得到了正统的地位。”


内学者阎康年通过大量的分析,认为原子论对牛顿科学实
践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当代人们在梳理原子论发展过程
的时候,往往不会把牛顿作为一个重要的节点,甚至略过
不作介绍。这是因为原子论对牛顿的影响如此隐蔽,以至
于牛顿自己也未曾意识到。但由于牛顿的科学地位,使得
原子论对科学发展的影响长达数百年。
一、原子论
原子论哲学是希腊科学第一个伟大时期的高峰,它是
对古希腊早期哲学的系统化。古希腊人基于对世界朴素的
直观认识,对构成世界的万物进行了 “还原”。其创始者
是古希腊的留基波和德谟克里特,他们认为世界的本原是
原子和虚空。而原子是一种最小的、不可分割的物质微粒,
内部没有空间,没有空隙,是完全填满的、坚实的,“原子
没有生成与毁灭,也不能相互转化,更没有性质上的变化;
他们只能在空间中进行位置的移动、聚集或分散”,对应的
虚空则是内部空无一物,但也不能包括空气,而是彻底的
空无一物,虚空的存在为原子提供了运动的可能性场所。
古希腊晚些时候的伊壁鸠鲁,对原子论进行了进一步
的发展、阐释。他坚持了世界的本原是原子和虚空。同时,
他还对世界的形成进行了推演,认为原子不仅具有大小和
形状,而且还有各自的重量; 重量是原子在虚空中自然向
下运动的原因,在运动过程中,起初是直线,但有些原子
因自身内部原因,会偏离原有的运动轨迹,发生倾斜运动。
·54·这种倾斜导致了原子在运动过程中互相碰撞,并结合成大
的原子团,这种持续的碰撞,会产生更大的原子团,并最
终形成整个世界的万物。伊壁鸠鲁的这种思想在早期的原
子论的思想中不曾有过,而且对于世界形成的论证具有一
定的逻辑性,是方法论上的突破,大大推动了原子论的
发展。
中世纪后,原子论形式上有一些变化,但没有突破古
希腊时期的框架,未能成为真正科学意义上的假设或学说。
将古代原子论作为一种近代科学假设提出来的哲学家是法
国哲学家伽桑狄,他在当时盛行的机械论哲学框架下,用
原子论来解释物质的性质和构成。他提出,微小的圆形原
子组成了热,组成冷的原子是边缘有棱角的锥形,而固体
是靠钩子进行联结。伽桑狄的思想影响了近代的很多科学
家。牛顿在三一学院学习的时候,原子论正处于复兴和传
播阶段,许多著名的科学家如迪卡尔、伽利略对原子论都

过论述,牛顿耳濡目染了这些学说,接受原子论,并将
原子论作为一种世界观来指导其科学实践。
由于牛顿深受原子论的影响,他在光学上固持粒子说,
阻碍了他对光本质的全面理解。
二、原子论阻碍了牛顿对光本质的理解
牛顿自从介入光学研究后一直把光看成是由微粒组成
的,并且由于他提出和坚持粒子说,使他陷入当时英国法
国甚至整个欧洲的许多学者的反对当中。粒子说使牛顿名
气大增,但他遭到的抵触力量也很大,与胡克更是到了针
锋相对的地步 ( 这其中还包括有其他的一些原因) ,这使
牛顿感到非常烦恼。
关于牛顿对于粒子说的坚持的原因,阎康年认为有两
方面: “一方面是受原子论的影响,一方面是他的有关光学
的实验都能够证明这种说明是合理的。”

而第二方面的原
因现在看来是直接受第一个原因的影响,因为他试验所得
到的结果是依据原子论去解释的,因此也只能得出光是由
微粒组成的结论。牛顿在光学上做过许多试验,其中著名
的有光的色散实验和光的薄膜试验,通过光的色散试验,
他发现了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并由此发明了反
射式望远镜,并凭借这项发明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的会员。
为了进一步揭示光的本质,在 1675 ~1676 年间,牛顿前后
共进行了 24 次光的薄膜试验,并发现了牛顿环, “按理说
牛顿环是光波动性的最好明证之一”

,而很奇怪的是牛顿
却把这种现象解释为光的粒子现象。这是因为牛顿深受原
子论的影响,已经在脑海里预设了粒子说,所以在解释牛
顿环现象时,未能跳出粒子说的束缚。对于光薄膜试验的
解释,牛顿提出了 “阵发的间隔”的理论,认为: “每条
光线在通过任何折射面时都要进入某种短暂的状态,这种
状态在光线行进过程中每隔一定时间又复原,并在每次复
原时倾向于使光线容易透过下一个折射面,而在两次复原
之间则容易被下一个折射面所反射。”他还把每次返回和下
一次返回之间所经过的距离称为 “阵发的间隔”,并与光
的颜色联系起来,认为红色光的间隔最大,紫色光的间隔
最小 ( 实际上,牛顿在这里所说的 “阵发的间隔”就是波
动说中所说的 “波长”) 。至于为什么会这样,牛顿却含糊
地说: “至于这是什么作用或倾向,它就是光线的圆周运动
或振动,还是介质或别的什么东西的圆周运动或振动,我
这里就不去探讨了。”
牛顿虽然发现了牛顿环,并作了精确的定量测定,已
经非常接近将光的波动说和粒子说综合的边缘,但由于他
深受原子论的影响,却始终无法正确地解释这个现象,反
而固

执地坚持了粒子说,甚为惋惜。
三、原子论影响了牛顿的科学实践的领域
我们知道,牛顿对天文学、光学、炼金术 ( 或者说是
化学) 、数学非常感兴趣,而且在这些领域里取得了很大的
成就,凭其中的任何一项,牛顿都可以名垂千史。天文学、
光学、炼金术,这些看似无甚大关联的学科背后,对于牛
顿来说,却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可以依据原子论的世
界图景来对其进行探索、解释,可以说原子论渗透在牛顿
科学实践的每一个领域里。
我们可以从古希腊的德谟克利特原子论关于世界本原
的表述中,隐约找到牛顿惯性定律的原型。原子论者认为:
万物的本原是原子和虚空,原子在虚空中运动时,只要不
受外界作用的干扰,不与外物碰撞,没有阻挡,则原子会
等速地运行下去,这种思想实际上是原始的惯性运动思想
的精辟表述。若将原子论所设想的运动状态与天体在宇宙
中的运动状态类比,则所有的星球体都类似于原子,真空
则类似于虚空,天体在真空中运动,只要星球体不受外界
作用的干扰,则会永远等速地运行下去。牛顿深受原子论
的启发,并在哥白尼、伽利略等人理论的基础上,创立了
惯性定律。牛顿对于惯性定律的描述,是对于早期原子论
思想的实证研究和系统表述。
很多人不能理解牛顿为何迷恋炼金术,他们认为那是
一项不高尚的工作。但是,我们应该明白,牛顿迷恋炼金
术,并不是想要寻找发家致富或长生不老的秘方,尽管他
相信那种事情是可能的。他更多的是试图用原子或原子力
对整个自然界进行解释,大到天体之间的运行,小至微观
世界粒子与粒子之间的亲和力,这也是他为何迷恋于炼金
术的原因。“牛顿对炼金术和化学的兴趣,正是由原子论引
起的。”

他从传统的炼金术出发探索万物形态,区别与转
变的机制,并从粒子和力的观点探讨物质组成及其转变和
嬗变的根本道理,试图用粒子力说明元素置换、溶解、化
合和分解的现象。
原子论还体现在牛顿在建立微积分的过程中。牛顿流
数思想的起源、发展直至具体应用流数法处理问题的原则,
都是从线段的无限可分着眼的,而牛顿认为,对于线段,
无论我们怎么分,得出的结论还是一个数学点,原子是初
始物质即不可分、不可变的原子。他在对曲线进行分析时,
充分运用了切线法,并应用了增量和无限小量概念,把曲
线与纵坐标间的面积看作随横坐标成比例而变动的。所以
牛顿的流数思想究其根源是以原子论为基础的。
四、原子论误导了牛顿对某些基本命题的理解
牛顿有两件事让后人觉得非常不明智,

一件是在给质
·55·量下定义时犯了逻辑上的错误? 产生了循环论证; 还有一
件是他为了解释宇宙的最初推动力,竟然请出上帝来自圆
其说。然而如果我们探究牛顿对这些命题理解的背后原因,
就会发现他原来也是受了原子论的影响。
对于质量的定义,牛顿是这样给出的: “用物体的密度
和体积的乘积来量度的、该物体所含的物质的量。”

这个
定义使他后来遭到批判。1883 年马赫在他的 《力学》中指
出: 牛顿关于质量的定义在逻辑上存在循环论证,因为质
量只能由密度和体积确定,而密度又要通过质量和体积来
确定,因而形成了循环论证。我们知道,牛顿对质量的定
义是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许多命题、定理及其论证
的出发点,质量概念在牛顿力学体系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牛顿怎么会犯这样简单的逻辑错误? 如果我们深入探究牛
顿对质量定义背后的形而上学原则,“就会发现牛顿的质量
定义在他所处的时代是唯一可能提出的质量定义,在逻辑
上是自洽的。”

对于质量的内涵,古代原子论者认为原子
是物质的度量单位,即质量是原子个数的总和。原子或最
小的粒子是无法打破的刚体,其密度是同样的,则衡量一
切物质形成的质量的共同量度,与最小粒子的大小是否相
等有直接关系。牛顿根据他所处的时代流行的以单位体积
内含有的粒子数理解密度概念,然后再由密度和体积的乘
积求出质量,因而得出上述定义是合情合理的。所以,牛
顿对质量的定义,并非马赫所认为的令人讨厌的循环,而
是他将密度当作已知的基本量,再由这一基本量去计算物
质的质量,牛顿对质量的定义是以原子论为逻辑起点的。
牛顿对于宇宙初始动力的解释,备受后人非难。在创
立了万有引力公式后,牛顿感到满足了,对于是什么力使
宇宙进行初始的运动,他没有探究,只是给出了第一推力
的解释。第一推力是指宇宙中天体运动的起因是最开始是
由上帝的推动引起的。对于宇宙最初动力的解释,可以说
是牛顿在科学上的突出的非理性表现。丹皮尔认为: “这种
缺乏远见的情况 ( 对牛顿来说) 是不常有的。”

由于牛顿
未能说清楚宇宙的初始动力,由此也激发了拉普拉斯等科
学家对这一问题的进一步思考,因而产生宇宙天体起源的
各种假说,但如果这个问题由牛顿本人深究的话,可能会
加速人们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对于牛顿请出上帝来解释宇宙初始运动原因,可以从
如下两方面分析: ( 1) 牛顿他本人是一个自然神论者,信
仰新教,因此他把宇宙形成的最终原因归为上帝或神创的。
对于这一点

我们是可以理解的。( 2) 退一步,如果究其根
源来分析这个问题,就会发现牛顿对于第一推动力的解释
是原子论者遗留下来的问题。德谟克利特当初提出原子论
时只是站在素朴唯物论的立场上,认为物质本身是不断运
动的,运动是原子的本性,只要有虚空它们就能运动,原
子和虚空构成全部自然界的永恒运动,他并没有对运动的
真正原因进行深入探究。正因为德谟克利特对运动的真正
原因没有解释清楚,加上牛顿的宗教信仰,所以牛顿未经
思索地请出上帝来对宇宙进行干涉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五、结 语
通过上述原子论在牛顿具体科学实践中影响的分析,
可以看出一种哲学思想对科学家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中
的指导作用,这种影响一直存在,并且一般很难察觉,是
潜意识的,难以名状。这种对世界认识的图景,可以影响
科学家的兴趣点,制约人们的思维方式,并直接约束他们
对相关事实的判断,有意识地筛选这些事实,有时会使科
学家对与此信念相悖的新生事物的敏感性变得迟钝,甚至
忽视、排斥看似相悖的事实; 只有当他们依据这种信念从
事科学活动进入僵局时,他们才有可能转向这些在传统上
认为是哲学问题的元理论问题。由于世界的多元性和复杂
性,不同的学科所适用的哲学指导原则是不同的,因而我
们在具体科学实践中需要多元化的哲学来引导。而且由于
人们对世界的认识是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故哲学对科学
实践的指导价值是历史性的,而非永恒的。基于此,笔者
认为应当以一种宽容、开放的态度对待各种哲学流派,积
极吸取古今中外哲学中的合理成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以促进自然科学的最大发展。
[注 释]
①[美]爱德文·阿瑟·伯特: 《近代物理科学的形而上学基础》,
徐向东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年版,第 185 页。
②⑥⑧ [英]W·C 丹皮尔: 《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宗教的关系》( 上
册) ,李衍译,商务印书馆,1997 年版,第 199 页,第 228 页,第
252 页。
③ 谭树杰、王华: 《物理学上的重大试验》,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
年版,第 52 页。
④⑦ 阎康年: 《牛顿的科学发现与科学思想》,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9 年版 ,第 103 页,第 320 页。
⑤ 北京大学哲学系: 《古希腊罗马哲学》,商务印书馆,1982 年版,
第 357 页。
[参考文献]
[1][美]爱德文·阿瑟·伯特. 近代物理科学的形而上学基础
[M]. 徐向东,译.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2][英]W·C 丹皮尔. 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宗教的关系( 上册)
[M]. 李衍,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1997.
[3]汪

子嵩,范明生,等. 希腊哲学史( 第一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
社,1988.
[4]阎康年. 牛顿的科学发现与科学思想[M]. 长沙: 湖南教育出版
社,1989.
[5]北京大学哲学系. 古希腊罗马哲学[M]. 北京: 商务印书
馆,1982.
[6][前苏]ф·B·拉扎列夫. 认识结构与科学革命[M]. 柳延延,
王炯华,译. 长沙: 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
[7]谭树杰,王华. 物理学上的重大试验[M]. 科学技术出版
社,1987.
( 责任编辑: 方言)
·56·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