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清朝人口压力和社会危机

清朝人口压力和社会危机

清朝人口压力和社会危机
清朝人口压力和社会危机

浅述清代人口压力和社会危机

[内容提要] 清代前期,人口规模从一亿上升至四亿,对当时和其后的中国社会产生了诸多影响,清代前期是中国当代人口问题的奠基时期。本文试图分析前期人口急激增长的原因,并着重从三个方面说明人口所带来的社会危机,即生存压力、环境压力、官吏制度危机。学习历史,以史为鉴,正确认识这一关系国家存亡和民族兴衰的人口难题。

[关键词] 人口压力;生存压力;环境问题;官吏制度危机

一.清代前期的人口增长

公元1793年(乾隆五十一年),乾隆皇帝在阅读康熙实录时,忽然有了惊奇的发现:“朕恭阅圣祖仁皇帝实录。康熙四十九年民数二千三百三十一万二百余名口。因查上年各省奏报民数,共三万七百四十六万七千二百余名口,较之康熙年间,计增十五倍有奇。”

乾隆皇帝所看到的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的“二千三百三十一万二千二百余名口”,只是纳税单位,经人口史家的复原,实际人口数为一亿左右。1760年前后,中国总人口上升到二亿,1787年前后,上升到三亿,1830年前后上升至四亿。而明洪武二十六年(1693年)全国总人口仅0.727亿,明末全国总人口则是1.525亿。1644——1851年两个世纪中,中国人口的平均增长率为0.49%清前期人口增殖率之高也许不是中国历史上独一无二的,但其人口增长的总规模却是空前的。二.决定清前期人口规模的主要因素

清前期人口为什么增长得这么快?人口总量膨胀得这么大?一些史学工作者、人口史家列出了一系列解释清前期人口迅速增长的原因,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环境因素。战争是人口调节的最残酷而又最便捷的途径。清代康、雍、

乾三朝,中原近百年未有大的战乱,承平日久,国泰民安,这种社会环境极有利于人口的繁息。戴逸先生在《近代中国人口的增长和迁徙》一文中首先强调了这一因素“从十七世纪下半期以来,中国经历了清康熙、雍正、乾隆的统治,中原地区一百多年没有发生战争,边疆的割据先后平定,国家得以统一,……

人口激增。”黄万隆先生也认为:“清代自康熙二十二年迄乾隆末,百余年间,政治清明,社会安定,故康、雍、乾三朝,号称盛世,够得上国泰民安。在此长期的休养生息之下,人口增长甚速。”

2、发展农业生产的需要。由于人口增长主要在农村,所以这一时期农业发展中

有几个方面是值得注意的。在农业生产技术近于停滞,土地关系又无多大变

化的社会中,要提高土地的产量,主要的途径就是不断地增加投入单位面积土地的劳动,因而人口增长是劳动力增加、农业生产发展最便捷最重要的手段。柏金斯研究明清以来中国农业史的结论之一,就是人口增长是农业生产力提高的主要动力。他说,人类历史上农业从粗放走向集约化经营的过程,是一个因人口增加而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的过程,在农业经济中人是最主要的生产力。这一点对于理解人口迅猛增长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层面。

3、清朝政府奖励垦荒政策。清朝政府奖励垦荒政策的持续贯彻,取得明显的成

效,促使耕地面积不断扩大。从顺治年间到雍正年间,人口增长与耕地增长大体是相近的:

㈠晋、冀、鲁、豫、陕、甘,人口增长59.44%,耕地增长64.24%;

㈡苏、皖、川、粤,人口增长30.30%,耕地增长22.49%;

㈢浙、赣、湘、鄂、闽,人口增长6.4%,耕地增长9.64%;

㈣奉、吉、新、桂、云、贵,人口增长3.77%。耕地增长3.63%。

这就为乾隆时期人口突破3亿大关提供了一个物质基础。

4、明末清初美洲高产作物玉米、蕃薯、马铃薯等的引进。何炳棣指出:“中国农

业的核心是作物制度。在缺乏重大的技术发明的情况下,作物的性能足以使农业的前沿地带越来越离开低地,盆地和谷地而进入较干旱的丘陵和山区,因而在近三百年中对全国粮食增产起了重要的作用。”现代农业专家李长年认为“我国玉米栽培比较大的发展,是从十八世纪开始。”玉米的,优点之一是举凡高山峻岭,斜坡陡崖,“但得薄土,即可播种”。优点之二是不待成熟即可食用,对解决青黄不接的问题大有帮助,其产量远远高于谷子。万国鼎先生认为甘薯的阔步发展,大致从十八世纪开始。甘薯因其单位面积产量很高,亩产几千斤不是难事,又特别能耐旱,耐贫瘠,适应能力很强,很受劳动人民欢迎。徐光启在《农政全书》中还历数甘薯的十三大优点。尤其在土壤条件较差的地方,成为人民的主要食粮,所以有“红薯半年粮”的谚语。高产作物的推广,为新增人口提供了新的粮食来源。

三.人口压力和社会危机

尽管新作物的引进、垦荒政策的有效落实等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新增人口的粮食问题。但是,在传统农业时代,主要生产资料与生活资料的增长是缓慢的,不可能每隔一个世纪就增长一倍,于是便形成了人口的过剩,即人口压力。人口压力对清朝社会产生了严重的影响。特别是随着清朝的由盛转衰,经济衰退,政府的财政收入与储备都在减少,这种影响就更加突现出来:

第一,严重的过剩人口问题形成生存的压力,成为近代以来社会动荡的重要原因。

人口压力首先表现在经济方面:

其一,人均耕地面积日趋减少,从17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中叶的200年中,人均耕地减少了一半:

清朝著名学者洪亮吉说:“每亩四亩即可得生计”,我们不妨把人均四亩视作“温饱常数”,低于此数,社会陷于动乱是不可避免的。乾隆十八年(1753)每人平均亩数约为3.86亩,三十一年(1766)为3.56亩,嘉庆十七年(1812)为2.19亩,道光十三年(1833)1.86亩。"在农业时代,土地是农业劳动者最基本的劳动凭借,它直接关系人类生活的供需。因此,人口与土地的比例若不平衡,就会引发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 [( E9 `: `* K+ K* ~

& f#其二,由于人均耕地面积下降,每人所得粮食数量也日益减少,导致粮食价格上涨。如果以17世纪后半期粮价数为100,那么其后的粮价指数是;

18世纪前半期:132.00

18世纪后半期:264.82

19世纪前半期:532.08

19世纪后半期:513.35

19世纪的粮价比17世纪上涨了5倍多,粮食匮乏和粮荒日趋严重,而大面积的天灾出现,就成为压垮中国农业社会旧有秩序这一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大规模的饥荒与人口死亡,不可避免地引起各种抗粮、抗租暴动和枪米风潮以及农民起义。中国的史者一般仍习惯于在政治方面找农民战争的原因。政治虽然是一个原因,但不是全部的,甚至不是首要的原因。对于中国传统农民来讲,可怕的不是做长工,也不是做佃农,可怕的是,不管做什么,仍然填不饱肚子。站在经济学角度分析,人口压力首先意味着大量多余的劳动力,多余的劳动力就意味着流民与饥民的增加。人口压力还意味着劳动力的贬值,劳动力一旦贬值,即使没有天灾人祸,长工的温饱维持仍然有危机;如果再遇上天灾人祸,那么佃农的日子也将成为问题,造反是死,不造反也是死,农民们再蒙昧,也会选择前者,于是战争不可避免。所以,所谓的阶级矛盾,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一个膨胀的人口与有限的土地资源之间的矛盾。

乾隆末、嘉庆初的川楚白莲教起义,可以看作人口压力与社会危机的一个标志。它的背景就是川、楚流民问题。人地比例失调,意味着下阶层人民数量的增加,这些人即所谓的闲民,康、雍年间时人忧心:“古之闲民十之一,今之闲民

十之六”。闲民数量的增加,就成为社会动乱的潜在因子。雍正初年,福建省因人口滋长数倍于以往,无田可耕的农民迫于生计,“流为盗贼”;广东贫苦穷民也因无田可耕,无业可守,以致流为匪类。这些流为盗匪者,实时人所谓的“无田之闲民”、“无业之闲民”;在剧烈的生存竞争下,这些贫苦穷民既无田可耕又无业可就,不得不离乡背井,到处流移,乾隆末年,广东、广西、贵州、安徽、河南等省流入四川、湖北、陜西交界处山区的流民,“以数百万计”。一旦遭遇灾荒、疾疫,连本的生活条件都无法维持时,“其不能束手以待毙也明矣,是又甚可虑者也”。铤而走险,借机生事引起社会动乱就无法避免。白莲教起义爆发在这里不是偶然的。这场起义前后持续了九年零四个月,至嘉庆十年五月失败,参加人数达几十万,席卷了湖北、四川、陕西、河南、甘肃五省。政府征调了十六个省的军队,消耗军费二亿两银子,才把它平定下去,这一事变使清朝由胜转衰的趋势愈益明朗化,从此盛世不再。

第二.人口与自然资源的矛盾逐渐表现出来,并对人类的生存产生威胁。

大约4000年前,中国人已经开发利用黄土高原,毁灭了部分绿色,裸露了黄土,但是对中华民族的生存并没有造成过分严重的影响。黄土高原是在经历了长达近1500年(从公元2年到1491年)的人口徘徊时期后,人均耕地面积开始持续减少,进入清朝后,人口的爆炸导致自然资源和耕地紧缺接近极限水平。强大的人口压力使农业生态系统超负荷运转,森林生态系统被彻底破坏,土壤侵蚀明显加剧,河流变浊,沟壑纵横、荒山秃岭的自然景观更加严重,生态环境发展的不可持续性明显地表露出来。

福建人民为了增加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只得在山区大量开发梯田,破坏原始植被;此外即在江河入海口围垦造田。每年夏秋之交,雨量大增,山区的林地与梯田无法在短时间内吸纳骤增的水量;闽江、晋江、九龙江、木兰溪等福建境内的主要河流均从上游带下大量泥沙,并淤积于下游平缓地带及入海口,形成了大片滩涂与洼地。乡民就此筑堤障湖,开沟辟地,变咸卤洼淫之地为可耕之田。南宋淳熙年间修定的《三山志》于此颇多记载,如“今沿海泥淤之处,不限寺观、豪势、民庶之家,与筑捍为田,资纳二税。海田卤入,盖不可种,暴雨作,辄涨损,以故田家率因地势筑捍,动辄数十百丈,御巨浸以为堤塍,又砌石为斗门以泄暴水,工力费甚。然地泻卤,损多而丰少”。这种与河争地、与海争田的举措是十分不明智的,严重削弱了河湖防洪蓄洪和泄洪的能力。至清时人口增长更为迅速,河滩、湖滩、海滩开发更盛,所酿成的水患也就更为严重。同样,由于台湾人口激增,台湾的府志、县志也载有许多开发河、海滩之事,同样也留下隐患。据有关学科论证,这个时期是科学工作者已经发现的三个重大灾害群发期之一。许多因素作用在一起,造成清代福建与台湾两地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破坏严重。

以清代为例,据黄文《福建旱涝灾害》统计,仅仅从顺治到光绪的200多年中,特涝记录就有11起,分别是顺治四年(1647)、十八年(1661)、二十年(1663),康熙七年(1668)、五十七年(1718),乾隆二年(1737)、十五年(1750)、十七年(1752)、五十九年(1794),嘉庆五年(1800),咸丰三年(1853),其中间隔时间短的只有2年。

第三,人口的迅猛增长对官吏制度也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这个时期的政治生活的特点是,各级官员激烈地进行竞争,以谋求升迁和保全官职。这种竞争往往采取违法形式,“文士过多,官场竞争激烈,各使手段,贪污贿赂盛行”。出现这种情况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人员流动升迁的正常机制落后于人口的增长而导致“僧多粥少”。

不论是政府公职的法定数额,也不论是科举的名额,都没有按照人口的增长速度而增长。虽然在某些地区进士的分配名额有所增加,但比起整个十八世纪增长的人口数来说,进士及其以下功名的总数实际上是显著下降了。乾隆时代的进士名额在绝对数字上已有所减少,生员名额则是稳定的。甚至从前不受数量限制的童生,在十八世纪末也受到了限制。人们要求得到这种社会地位的愿望是如此强烈,致使县官们可以靠接受希望避免除名的童生的贿赂而大发其财。清代实行捐监,即为荣誉学衔和实授公职举办捐纳,它虽然不断地用这种办法来开辟财源,但捐纳制度显然还不能充分满足人们希望得到这种优越社会地位的日益增多的需要。出售功名和官阶使适合做官条件的人数增加,因而实际上加剧了对有限官职数量的压力,这在某种意义上就突出了仕途升迁道路显然不足的状况。

这种要求必然要另找出路。在地方上,最显著的后果是各级行政机构冗员充斥。他们不是行政等级制度中的正式成员。他们勿宁说是一些随员和食客、官吏的家属和幕宾、个人的助手和仆役、受雇的劳工和普遍存在的胥吏。他们许多人都识字,但合法的晋升道路对他们来说是堵塞的。一位按察使于 1800 年抱怨说,近年来书役超过了定员不知多少倍。原来有一个书吏,现在有了几个文案,原来有一个差役,现在有了十多个帮手。这说明了吏役阶层在十八世纪时期是大大地繁衍了。各级政府都变成了越来越增多的职业大军所附着的机体,钱虽然掏自官僚的腰包,但归根结蒂是从纳税人身上用敲诈勒索的办法搜括来的。

康雍乾盛世曾经使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中国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一位,中国的生产总值在世界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是32.4%,但创造再多的财富除以3亿多也就如温家宝总理所说的“是一个很小的数目了”,清朝的衰败原因固然很多,但人口压力无疑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重要因素。

学习历史的目的在于以史为鉴,我们绝对不能重蹈历史的覆辙,何况我们今天的人口不是3亿多而是13亿多,这13亿必然会带来比清朝更加严重和更加复杂得多的资源、环境、就业、治安等一系列问题,直接影响到社会稳定和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所以,遏制中国人口发展,减少人口压力依然是我国人口问题的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清实录〃高宗》卷1441

谢淑君《中国人口史》,1988年人民出版社

何炳棣《1368—1953中国人口研究》,1989年11月上海古籍出版社

《清史研究》,1996年第1期

《中国人口史》,1995年11月江苏人民出版社

《古代经济专题史话》,1983年10月中华书局

胡焕庸、张善余《中国人口地理史》上册,1989年华东师大出版社

周源和《清代人口研究》,1982年《中国社会科学》

陈恭禄《中国近代史》上卷,1947年商务印书馆

葛剑雄《中国人口发展史》,1991年福建人民出版社

樊树志《国史概要》,2004年复旦大学出版社

用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的作用的原理说明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我国人口问题

运用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原理说明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 我国人口问题 答:一、人口因素是社会物质生活必要条件之一,它对社会发展起制约和影响作用。第一,一定数量的人口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前提。第二,人口状况对社会的发展可以起加速或延缓的作用,与物质生产相适应的人口状况,最有利于促进社会发展。 二、我国面临着严重的人口问题。突出地表现为人口数量多,一段时间内增长过快,人口生产与物质生产比例严重失调,从而导致了人口生产与经济建设之间的尖锐矛盾,并且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人口发展的三个历史阶段 我国人口发展可以划分为三个历史阶段:①1949年以前,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生活消费品数量远远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要,人口的增长十分缓慢,呈现出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特点;②新中国成立后到70年代后期,由于社会安定,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口增长势头迅猛,呈现出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的特点。1949年人口死亡率为20%,1973年为75%;自然增长率1949年为16‰,1973年为20‰;③80年代以来,由于国家实行计划生育国策,控制了人口的增长,人口的自然增长率明显下降,呈现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如1992年,人口出生率为18.24‰,死亡率为6.64‰,自然增长率为11.6‰,1996年人口自然增长为11.44‰。 2人口发展地区之间的不平衡 我国人口的发展在不同的地区呈现不同的特点,总的说来,农村地区人口发展的速度高于城市,西部地区人口的发展速度高于东部地区。由于人口发展的地区差异,造成农村劳动力过剩,大批农村人口涌进城市。 3.人口数量大,净增人口多 1953年,我国人口总数为6亿多,1964年为7.2亿,1982年为10.3亿,1990年达11.6亿,1996年达12.24亿。根据计算机仿真模拟,2025年前后,我国总人口将达15亿~16亿,近年来,由于计划生育成效显著,人口的自然增长率明显下降,但由于人口基数大,每年仍净增人口1500多万。 4.人口素质低 人口素质低下,是我国目前人口问题的主要方面。人口素质低下,一方面表现为人口的身体素质不高。根据国家卫生部公布的一项资料显示,目前我国有5500多万残疾人,平均每20人中就有一个残疾人。另一方面,表现为全民族的文化素质不高。据1990年统计,大学文化程度的占0.14%,高中文化程度的占0.18%,初中文化程度的占2.33%,文盲、半文盲的达15.88%。在许多偏僻的农村,由于经济贫困,儿童失学率较高,文盲的数量还有增加的

清朝历史书籍读后感

清朝历史书籍读后感 《图说清朝三百年》内容简介:清朝历史三百年,给我们留下了众多扑朔迷离的谜团:努尔哈赤的长子褚英为什么被杀?下嫁的大清公主幸福吗?玄烨是怎么当上皇帝的?宫女是要在宫里呆一辈子吗?宦官和宫女能“成亲”吗?安德海是如何死的?李莲英到底又是怎么死的?清朝是怎么选美的?满汉真的不能通婚吗?鳌拜是怎么死的?曾国藩真的是癞龙转世?袁世凯是怎么死的?孝庄是不是嫁给了小叔子多尔衮,她死后为何不进清皇陵?道光的陵墓为什么在西边……太多的谜团吸引着后人去揭开那神秘的面纱,一睹其真实的面目! 图说清朝三百年读后感,淘宝网的网友:大清王朝十二帝,在清朝近三百年里,他们究竟干了些什么?幽居深宫的后妃,在太液池边面对月光倾诉了多少哀怨?延续大清血脉的皇子公主,为争夺皇权爵位在金銮殿前留下了多少刀光剑影?还有那陪伴君王身侧的宦官宫女、官场沉浮的肱骨大臣,他们为大清三百年的青史,留下了几丝痕迹?……图说清朝三百年,说的是一个逝去时代的缤纷史实,留下的却是深刻而不失生活的况味。 图说清朝三百年读后感,当当网上书店的网友:我们每个生活在现世的人们其实还是对于这个三百年的朝廷充满着好奇。我们也许看过了不少的文字版本记载,但是我们并没有能够很详尽地找到一本真正归纳总结了清朝那时候的人活着事的书籍。然而,现在居然有

了这么一本书,可以来弥补我们的这个小小的缺陷了。《图说清朝三百年》看书名,我们便可以对书中的内容有了一个大致的圈定。这是一部话说清朝的书籍。而这部书籍的一大特色便是有别于其他的历史类书籍,它全方位地采用了图说的形式来展现一个过去的朝廷。读这样的书籍,读者可以更加形象和直观地认识那个时代的演变和发展。引用书中的评价,这本书就是通过独特的视角来审视末日王朝,全方位展示清朝世态万象。通过这本书的阅读,我看到了很多以前的史书并不能看到的清朝故事。很多的内容其实都是题外话。但是,正是诸多的题外话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清朝故事。没有这些又怎能让我们认识一个真真正正的清朝历史呢?一个朝代的内容和话题实在是太多太多。而图文并茂的展示,让我们读者可以有一种全新的感知和震撼。尤其是书中的很多话题也许以前还并非如此归纳总结般地展示在我们的面前。 夜,我还难以入睡。我的心就像波浪一样跳动。原因只有一个,最近,我读了一本书,这本书叫做《清朝历史》。 这本书很具体地讲述了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如何带领兵队统一女真部,和明兵抗衡到清恭宗——爱新觉罗?溥仪被-迫退位的三百年中的每一个故事,像放电影一样,一遍遍在我脑海里重复播放着。一个个精彩的故事又展现在我的眼前。书中讲了由努尔哈

经济与社会效益分析报告

经济与社会效益分析报 告 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经济和社会效益分析报告 保温装饰一体化板系统是外墙外保温系统的发展方向,属中高档建筑节能 系统,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一、经济效益 1、保温装饰一体化板 (1)生产成本 原材料平均66元/m2,按200万m2/年计算,则一年 13200万元; 人工成本120人,5000元/人·月,则一年 720万元; 生产管理费3元/m2,按200万m2/年计算,则一年 600万元; 能耗 2000 kWh,按300天计,20h/天,0.70元/ kWh,则一年 840万元; 设备折旧:200万元/年; 成本总计:15560万元。 (2)售价估算 160元元/m2,按200万m2/年计算,则一年 32000万元。 经济效益见表1所示。 表1 保温装饰一体化板经济效益 2、粘结砂浆 (1)原材料需求与单耗

粘结砂浆原材料需求与单耗如表2所示。 表2 粘结砂浆原材料单耗与年需求量 (2)产品生产成本估算 产品生产成本计算如表3所示。 表3 粘结砂浆生产成本计算

(3)粘结砂浆效益 粘结砂浆成本1356.3元/吨,售价1800元/吨,按10000吨/年计算,年销售收入1800万元,产品成本1356.3万元,年利税443.7万元,增值税75.4 万元计,则利润达368.3万元,经济效益显着。 二、社会效益分析 1、节约能源效益 建筑物采用保温装饰一体化板系统后,能够满足住建部规定的节能50%、65%的要求,节省大量的采暖和空调所需要的能耗,有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对建筑物有保护作用 保温装饰一体化板系统相当于给建筑物穿上一件“花棉袄”。能够有效消除“冷热桥”的技术问题;保温装饰一体化板系统充分考虑了材料的变形应力、建筑物自然变形应力、温度变形应力。保温装饰一体化板系统能够抵抗自然界对建筑物造成的各种损害,有效地解决建筑物围护墙体开裂、渗水等通病,起到既保温隔热又保护建筑围护结构的双重功能,能够延长建筑物的寿命。

辛亥革命的历史评价

辛亥革命的历史评价 金冲及 对辛亥革命的历史评价,一直有着不同的议论。作者认为,过去的估计常常过低。辛亥革命虽然没有能从根本上解决帝国主义侵略和中国封建势力的问题,但它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把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一举推倒,为此后的革命打开了通道。这是辛亥革命的巨大功绩。对反动的清朝政府,是像革命派那样抛头颅洒热血去推翻它,还是像立宪派那样维护它?这是根本的道路问题。在这点上立宪派的方向是错了;但对它所起的某些积极作用,也不能予以否定。 在中国近代历史上强烈地激动过一代人心的辛亥革命,离现在已经整整七十年了。随着岁月的消逝,当年种种早已成为历史的陈迹。可是,对这场革命的功过得失,在国内以至国外一直还有着不同的议论。这篇文章,不准备全面地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评价,只想就其中两个比较重要的问题谈谈自己的想法。 一、辛亥革命的历史地位 林伯渠同志在四十年前曾经很有感慨地说:“对于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过低估计的,这并不足怪,因为他们没看到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易的一件事。”(《荏苒三十年》)林老亲身参加过辛亥革命。他这段语重心长的话,说得何等中肯! 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可以举出很多条。其中突出的一条,就是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这在当时确实是一件了不得的大事。我们不能把从君主专制到建立共和国,只看作无足轻重的政体形式上的变化,甚至只看作是换汤不换药的招牌的更换。 中国在君主专制政体统治下经历过几千年的漫长岁月。这是一个沉重得可怕的因袭重担!多少年来,至高无上的君权一直是封建主义的集中象征。人们从幼年起,头脑中就不断被灌输“三纲五常”这一套封建伦理观念,把它看成万古不变的天经地义。“国不可一日无君”。君主成了代表天意、站在封建等级制度顶颠的最高代表。每个人在这种制度面前,必须诚惶诚恐地遵守“名分”,不容许有丝毫逾越。这就是所谓“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无所逃于天地之间。”(《河南程氏遗书》卷五)谁要是敢有一点怀疑,轻则叫做“离经叛道”、“非圣无法”,重则成了“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红楼梦》里的王熙凤有一句名言:“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可见在那个时候,谁要是想“把皇帝拉下马”,那就得有“舍得一身剐”的大无畏气概,一般人是连想都不敢想的。 到了近代,民族矛盾阶级矛盾的急遽激化,使中国社会处于剧烈的动荡和变化中。人民群众的反抗斗争前仆后继。但是,直到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登上历史舞台前,还没有一个人提出过推翻君主专制制度的主张来。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革命是中国旧式农民革命的最高峰。洪秀全做了天王,其实还是皇帝。义和团运动的口号更只是“扶清灭洋”。资产阶级改良派鼓吹爱国救亡,介绍了不少西方资产阶级的社会学说、政治制度到中国来,起了巨大的启蒙作用。可是,他们把忠君和爱国看作是一回事。康有为那些声泪俱下、处处不忘“列祖列宗及我皇上深仁厚泽涵濡煦育数百年之恩”的话,是最能打动当时一般士大夫的心的。而那时世界上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除法美两国外,英国、日本、德国、意大利、奥匈帝国、沙俄等等无一不保留着君主制度。所以,康有为提出以俄国彼得大帝和日本明治天皇的改革作为中国学习的榜样,在许多人看来是很有理由的。 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正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破天荒地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民主共和国的主张。孙中山在几次演讲中旗帜鲜明地指出:“中国数千年来,都是君主专制政体,这种政体,不是平等自由的国民所堪受的。”(见《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且世界立宪,亦必以流血得之,方能称为真立宪。同一流血,何不为

清代陕甘人口研究

清代陕甘人口研究 本文是一篇区域断代人口史方面的研究论文,主要研究对象是清代陕甘地区的人口问题,研究的空间范围以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陕、甘两省政区为基础,时间范围则从康熙中叶一直延续到宣统末年。清代前中期,西北疆域的拓展引发了陕甘人口大规模的西迁浪潮。及至道、咸年间,历经二百余年的发展,陕甘人口臻于极盛。同、光年间的战争、灾荒,造成了严重的人口损失,此后直到清朝灭亡,陕甘人口再也没有恢复到极盛时期的水平。 本文即主要研究这一变化过程中的区域人口迁移、人口管理制度、人口聚落分布以及人口数量变化等等问题。但是,受资料、时间、篇幅以及个人能力所限,部分重要问题,如同治战时及战后人口迁移、人口安置等,本文暂未涉及,只能留待以后再继续补充、完善。本文首先对清代陕甘地区人口管理制度,尤其是回民人口的管理制度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然后,本文全面梳理了清代前中期陕甘人口西迁的历史进程,并对人口西迁中的一个经典个案,即雍正敦煌移民以及移民管理制度“农坊制”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并对农坊制度下人口统计意义上的“户”逐步演化成一个纳税单位的过程和原因进行了梳理和分析。接下来,本文对清代陕甘人口极盛时期的分布状况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对这一时期的回民聚落名称及分布状况,在州县一级的精度上,逐一进行了详细的考证。最后,本文对有关清代陕甘人口数量的部分问题,如清代陕甘回民峰值人口规模等,进行了研究,并以陕西省为个案,对同光年间陕西省的人口变动进行了数量分析,最后又以宣统人口普查“地理调查表”甘肃分村户口数据为样本,对清末甘肃人口进行了个案研究。研究表明,在人口管理制度方面,区域内的回民人口与普通人口存在明显差异。 清代有专门的回民户籍,即“回籍”。“回籍”的主要作用是界定涉回案件中回民的族属身份,因此,“回籍”的产生与涉回法律条文的制定正相关,其时间大约在乾隆中叶。回民户籍信息只记载于州、县一级的地方保甲册中。保甲册的编制,视各地回民人口具体情况,既有单独编列者,亦有统一编列后又在回民人口部分加注特殊标记者。 由于司法审判中辨别回民族属身份的工作主要由州、县、厅这一审级来完成,因此,地方保甲册中的回民户籍信息没有上报的必要,也缺乏上报的机制,没有体

就清朝初年人口数量与葛剑雄先生商榷

就清朝初年人口数量与葛剑雄先生商榷 哥伦布1492年发现美洲,使得印第安人经过数千年培育成功的高产作物推广到全球,传入的美洲作物计有玉米、马铃薯、番薯(红薯)、豆薯、木薯、南瓜、花生、向日葵、辣椒、番茄、菜豆、利马豆、西洋苹果、菠萝、番荔枝、番石榴、油梨、腰果、可可、西洋参、番木瓜、陆地棉等近30种【[1]】。马铃薯、玉米、番薯的单产比欧亚大陆传统的小麦、谷子、大麦、燕麦、高粱要高出许多倍。玉米现在是世界第二大粮食作物。马铃薯现在是世界第四大粮食作物。马铃薯的出现弥补了谷物收成不足所带来的粮食短缺。可以说印第安人的农业成就改变了整个世界,也成就了中国康乾盛世。 明末清初战乱之后,人口恢复性增长,又加上美洲高产作物,中国人口快速增长。乾隆皇帝看了1792年的人口统计册,说:“朕查上年各省奏报民数,较之康熙年间,计增十余倍”。由于康熙、乾隆时期的人口统计标准不同,乾隆的话并不非常准确,但也说明中国人口确实是快速增长。清朝人口增长被称为人口奇迹。 但人口史专家葛剑雄教授却认为:“从相对增长,即增长率和总增长的百分比来看,清朝的人口不算是什么奇迹,从顺治 12 年(1655)到道光 30年(1850)总人口从 1.19亿增加到4.3亿,年平均增长率为 6.6‰,” 按绝对增长来看,以宣统三年为终点, 4亿为当年的人口数,年均增长率为4.7‰,与以往各时期相比,无论哪一标准,年平均增长率和总增长率低于西汉,西汉200年间,人口的平均增长率约7‰,其中前期的数十年间达10‰;而东汉前期,唐前期北宋的年均增长率都高于相对增长。实际人口的年增长率在7‰ -10‰之间【[2]】。 葛剑雄等人推测中国人口到17世纪初突破2 亿大关,明朝中后期“人口压力已相当严重”,“人满为患”【[3]】,此后是明清之际的天灾和战乱,到顺治12年(1655年),估计人口为1.19亿【[4]】,在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

关于我国人口问题的思考

关于我国人口问题的思考 摘要:人口老龄化是我国社会发展面临的一项十分紧迫的问题,城市建设如何应对人口老龄化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艰巨的挑战,对于我们年轻一代来说也是的一个严峻的考验。人口老龄化问题对我们生活有什么样的影响,面对这样的问题我们该怎样做,这是我们必须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应对策略经济发展养老保障体系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所以人口问题是当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之一。现在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发达国家或部分发展中国家都已进入老龄化国家,其中已有相当部分的发达国家跨入了老龄国家的行列。并且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及医疗保健水平的提高,人类寿命在不断增长,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将更加猛烈,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世界性的重大问题,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对于我国来说,人口基数大、人均资源不足、地区经济文化差异大等国情不同于其他国家,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这决定了中国人口老龄化具有以下特点:老年绝对人口数量大、老龄化速度明显快于发达国家、老龄化现象与经济发展不协调、地区之间老龄化状态差别较大。 1、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原因 (1)生育率的下降。解放以后国家鼓励增大出生率, 1970年后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使得出生率快速下降,少儿人口所占比重大幅

度下降。 (2)死亡率的下降。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技术的发展,我国人口死亡率在不断下降。 (3)人均寿命的延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保健水平的提高,我国人口平均寿命逐年递增,目前为此,我国人均年龄已经达到了75岁,高龄老人也在逐年增加。 2、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 (1)速度快。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的人口老龄化过程,尽管我国人口老龄化起步比西方世界晚,但是老龄化速度快。 (2)基数大。老年人口基数大,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世界老年人口总量的1/5,是亚洲老年人口的1/2。世界上60岁人口超过1亿的只有中国,已超过1.6亿,且每年以近800万的速度增加,有关专家预测,到2050年,中国老龄人口将达到总人口的三分之一。 (3)未富先老。我国人口老龄化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我国是在社会经济不太发达状态下进入人口老龄化。而且中国不仅人均GDP低,在其他方面诸如城市化、文化教育、卫生水平、产业结构、老年人收入结构、地区差别、城乡差别等方面都与发达国家有很大差距。因此,“未富先老”成为中国人口老龄化的重要特征。 (4)高龄化趋势明显。近年来我国80岁以上高龄老人以年均约4.7%的速度增长,明显快于60岁以上老年人口的增长速度。目前8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1300万,约占老年总人口的9.7%。 (5)地区发展不平衡。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具有明显的由东向

经济和社会效益分析报告

经济和社会效益分析报告 一、概述 安徽国电能源设备工程有限公司主要采用高效的能源转换与存储技术生产蓄热式电热开(热)水炉。该产品在电力低谷时段,利用低谷电,把水加热成高温水、开水、一般温度的热水,在电力高峰时段以供用户使用,减少用户对高峰电力的需求,节省用户的电费开支。本项目产品技术含量高,国内同类生产企业较少,市场需求空间较大,为国家发改委推荐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发展方向。 二、经济效益分析 1、年销售量和销售收入 本项目年销售蓄热式电热开(热)水炉10000台,每台售价按108000元计算,每年销售额可达10800万元。 2、年总成本 根据目前钢材、人工等市场行情,我公司每生产1台蓄热式电热开(热)水炉,估计总成本为77000元,预计全年产品总成本为7700万元。 产品成本构成分析表 单位:万元

3、年销售税金及附加 年销售税金及附加按国家规定计提,增值税率为17%,城市维护建设税为增值税的5%,教育费附加为增值税5%。销售税金及附加为683.05万元。 4、利润总额及分配 本项目年利润总额为3100万元,所得税为利润总额的25%计提为775万元,税后净利润为2325万元。盈余公积金和公益金分别按税后的10%和5%计提,余下的未分配利润每年为1976. 25万元。 5、盈亏平衡分析 盈亏平衡(BEP)=年固定总成本/(年销售收入-年可变成本-年销售税金)×100%=1150/(10800-6550-683.05) ×100%=32% 根据测算,本项目年销售收入达10800万元,税后利润197 6.25万元,盈亏平衡点为33%,投资回收期不足3年(不含建设期)。依据测算数据,本项目有很好的盈利能力和较强的抗风险能力。

清代人口的发展.txt

由于人口统计标准的改变,在官方史籍中,清代人口数字有史以来第一次在乾隆六年(1741年)突破了1亿大关(1.4亿),并相继在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突破2亿,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突破3亿,道光十四年(1834年)突破4亿,这几个年代和数字因此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国内学者对这一问题的态度带有鲜明的阶段性:“1978年前不敢议及人口过剩问题,而1978年以后大不相同,不少学者都认为清代的人口过剩已十分严重”(注:袁祖亮、延胜:《中国古代人口史研究回顾与展望》,《历史研究》1996年第5期。)。80年代以后,清代“人口膨胀”、“人口激增”、“人口飞跃”、“人口爆炸”、“人口奇迹”、“人口危机”等诸多骇人的名词更不断涌出,清代人口研究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近些年来中国日趋明显的人口压力进一步强化了人们对人口问题的忧患意识,反映到学术研究,就是很多学者容易“自觉或不自觉地相信清代前中期中国人口确实增长过快”(注:李伯重:《清代前中期江南人口的低速增长及原因》,《清史研究》1996年第2期。)。在不少论著中只要涉及清代人口问题,学者们便不加辨析地拿此前历代的户数和口数(数千万)与清代相对真实的人口数(数亿)作对照,以证明清代的“人口奇迹”。这种先入为主的观念,又使人们不太重视人口史研究动态的发展,造成一段时期内,研究清代人口发展的论文虽然很多,但“大多数论文并没有得出令人满意的结论”(注:葛剑雄:《中国人口发展史》,福建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43页。)。葛剑雄、李伯重等先生显然已注意到这个误区,在各自的论著中作了精辟分析或质疑(注:参见前引葛剑雄、李伯重著作。),惜由于内容所限,均是点到为止,未作详论。本文正是以此为出发点,通过对清代前中期人口基数及人口增长率的估计,重新厘清清代人口发展状况,为更加客观真实地认识清代中期的人口现象做出努力。不当之处,敬请方家指正。 一、清代前期人口(1644—1741)

对中国近现代史的认识

对中国近现代史的认识 所谓的中国近现代史,是指1840年以来的历史。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中国的近代史,1949年到现在为中国的现代史。是中国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和人民群众为救国图存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英勇奋斗、艰苦探索的历史。是中国近代以来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推翻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的历史。是一段有关民主生死存亡的整容抗争的岁月史。同时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拙见成长的历史。 然而,中国人民及中国无数的仁人志士正是在外国各侵略者企图灭亡中国的图谋以及对中国无尽的掠夺和强占的压力下,推翻了封建君主制度,封建奴隶制度等封建制度,同时也阻挡了外国资本主义及帝国主义对国家主权的侵略。创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国共产党,推动了近代中国的发展和进步。 首先,鸦片战争,打破了长期封闭的中国社会。西文资本主义国家打开中国的大门,他们凭借先进的生产力和夺取的侵略特权,疯狂的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逐渐把中国市场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使延续了几千年的封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鸦片战争开启了之后百年中国受到西方帝国主义侵略的历史。战后,中国人民除了继续遭受残酷的本国封建压迫以外,还遭到来自外国帝国主义势力的残暴的民族压迫。而随后签订的中国近代史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

社会。此后又签订了中英《五口通商章程》、中英《虎门条约》、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损害了我国的根本利益。与此同时,引发了世界上第一个具有共产主义性质的运动太平天国运动。虽然它最终失败了但是它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同时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接下来,19世纪90年代帝国主义国家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随着帝国主义对我国的侵略(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和更多不平等条约(中日《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的签订。我国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民族危机和经济危害。因此,各种运动及变法登上了历史舞台。 19世纪60-90年代,洋务运动清朝政府内的洋务派在全国各地掀起的“师夷之长技以自强”的改良运动洋务运动爆发。但是,洋务派本身的阶级局限性及其目的和手段导致它最终以失败告终。至1900年以“反清复明”为口号的义和团运动高潮也到了高潮。。。1898年的戊戌变法也以失败告终,但是有力地冲击了封建主义的旧思想、旧文化。 为了救国清政府推行新政,但是由于方法不当,它引发了一系列的革命。武昌起义,黄花岗起义和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辛亥革命爆发。它成功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开启了民主共和新纪元,使共和观念深入社会中上层人士思想中,它同时集中反映了

浅析中国人口问题发展历程

浅析中国人口问题发展历程 众所周知,有着悠久历史的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岁月中,创造了诸多的文明。人口,就就是聊以自傲的成果之一。中国人口的历史发展,源远流长。正就是古往今来栖息在这块土地上的人们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而说起经济的发展情况,我们更不能忽视人口的发展历程。人口的发展历程可以从时间与空间两方面来说。 首先,从时间上来瞧,纵观数千年来中国人口的发展,我们不难发现,人口总量的增长就是中国人口发展中最明显的特征。体现在数据上,大体可以分为四个增长阶段:第一阶段,从夏至西汉末年(公元前21世纪到公元初),大约2000多年时间,人口沿着一条缓升的总量线波动,直至接近6000万。第二阶段,从东汉至明末(公元初到17世纪初)大约1600多年时间,人口围绕着一条水平的总量线(6000万至7000万)上下波动。对于宋时期与明时期的人口总量,有学者认为已经达到或突破了1亿。第三阶段,从明末至清后期(17世纪初到1850年),大约200年时间,人口沿着一条向上倾斜的总量线波动,历经1亿、2亿、3亿,最终达到4亿3千万左右。特别就是清代的康雍乾时期,人口急剧增长,竞在不到200年的时间内人口总量从不足1亿人增加到了4亿多人。相对于中国人口发展史的前两个阶段来说,这个阶段的人口增长实在就是太快太猛了。第四阶段,从清后期至新中国建立(1850年到1949年),大约100年时间,人口总量在动荡中继续增长。到新中国建立之初,人口已超过5亿4千万。我国人口的增长模式体现在图象上,即波浪式变化,在整体上,形成了中国人口发展的轨迹。也就就是说,中国人口在某个时期增长很快,在另个时期却增长很慢,甚至减少。一般来说,社会安定与经济发展时期,人口总量就会大幅度增长。如西汉前期、盛唐时期、清时期等。而在社会动荡时期,人口总量就会减少,乃至出现人口负增长。如两汉之交、三国时期、明末清初等。这种波浪型的变化,在整体上,形成了中国人口历史发展的波浪型轨迹;在局部上,则形成了大部分朝代期间人口发展的“单驼峰”或“双驼峰”型轨迹。 而从空间上来瞧,中国人口的发展历程还有人口分布格局上的变化。伴随着人口的增长与急剧增长,中国人口分布也发生着变化。这就就是最终形成的南重北轻与东南密西北疏的人口分布格局。远古时期,人们抗御自然的能力很低,只能

经济及社会效益分析报告去

经济及社会效益分析
一、经济分析 1、生产规模预测 根据公司的发展规划,项目从 2009 年 1 月开始实施,项目总投资 3000 万元(其中研发费用 260 万元) ,达产后实现年产 250 吨渗透浸泡法 新型功能纤维—银纤维混纺长丝纱线的规模。项目建设期 1 年,从 2010 年 10 月开始投产,随着项目的技术及生产工艺的成熟,预计在 2012 年达到设 计生产能力。项目产品生产年份的达产系数分别为 30%、80%、100%。 产品生产方案具体详见下图。
250 吨 2012 年 200 吨 2011 年 75 吨 2010 年
2、销售价格预测 项目产品的销售价格均按含税价格计取,经营期市场银纤维混纺长丝 纱线的平均销售价格为 3109 元/Kg 计算(出口价 626 美元/Kg) 。预计达产 年可实现销售收入 77725 万元。 2010-2012 年公司渗透浸泡法制备新型功能银纤维长纤的售价价格预 测
-1-

(单位:RMB 元/㎏)
产品规格 (Denier/length) 20/1 40/12 70/24 100/34 210/10 2010 2300 3800 4000 3800 2200 2011 2260 3740 3920 3740 2160 年份 2012 2215 3680 3850 3680 2120
注:次为成本预测价格,实际成本价格将根据黄金市场白银的期货价
二、项目成本、经济效益预测分析 1、成本预测分析(2011 年) 1.1 原辅材料采购费 本项目主要原辅材料采购费按消耗定额和预测市场价格确定,到达产 年生产能力为 250 吨渗透浸泡法新型功能纤维—银纤维混纺长丝纱线,预 计达产年原辅材料采购费用为 41517 万元(2011 年国际市场黄金市场白银 的期货价。 1.2 燃动消耗费 本项目主要燃料动力为水、电消耗。燃动费根据消耗定额及现行价格 计算,预计达产年燃料动力采购费用为 644 万元。 1.3 人工及福利费 本项目人员配置主要为生产人员、管理人员和销售人员,年福利费用按 工资总额的 14%计取。预计达产年项目员工合计 600 人,预计达产年工资 福利总额为 2520 万元。 1.4 各项费用 各项费用参考同行业企业的费用水平进行测算。
-2-

历史人口地理

1.1 【单选题】关于中国人口的来源,机械增长是指()。 ?A、本地人口出生、死亡的结果 ?B、外地人口迁入和本地人口死亡的结果 ?C、外地人口死亡和本地人口迁出的结果 ?D、外地人口迁入和本地人口迁出的结果 我的答案:D 【多选题】历史上,()曾迁入古代中国的中原地区或今天中国范围。 回鹘 ?B、高丽 ?C、契丹 ?D、昭武九姓 我的答案:ABCD 【判断题】关于中国人口来源的基本观点,“外来说”一派认为今天的世界人口来源于南美洲。 () 我的答案:× 【判断题】根据记载,公元前2世纪左右,乌孙、月支等南迁。() 我的答案:× 1.2 1 【单选题】中国历代实际人口与户籍人口对比情况是()。 A、实际人口大于户籍人口 B、户籍人口大于实际人口 C、实际人口和户籍人口相当 D、实际人口长期是户籍人口的两倍 我的答案:A 得分:33.3分 2 【多选题】在中国历史时期,调查户口主要是为了()。 A、兵役 B、徭役 C、征收赋税 D、划分土地 我的答案:ABC 得分:33.3分 3 【判断题】中国历史上真正符合现代意义上的人口普查最早出现在清朝末年。()

我的答案:√ 1.3 1 【单选题】公元初,中国人口的数量大约是()。 A、2千多万 B、4千多万 C、6千多万 D、8千多万 我的答案:B 得分:0.0分 2 【多选题】中国古时人口数量变化的特点,总体而言是增长缓慢,也就是()。 A、高出生率 B、低死亡率 C、低增长率 D、高死亡率 我的答案:ACD 得分:33.3分 3 【判断题】中国古时人口数量变化的特点之一是比较平稳,没有大起大落出现。() 我的答案:√ 1.4 1 【单选题】秦国与赵国之间爆发的大规模战役(),秦国战胜赵国,并且坑杀赵国40万降兵而告终。 A、邯郸之战 B、长平之战 C、伊阙之战 D、破赵之战 我的答案:B 得分:50.0分 2 【多选题】建安七子中,因瘟疫而亡的是()。 A、孔融 B、陈琳 C、徐干 D、刘祯 我的答案:BCD 1.5 1 【单选题】湖广填四川的人口迁移发生在()。 A、元朝 B、明朝 C、清朝

谈人口问题对我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内容提要:本文分析了我国人口的主要特点和人口问题,指出人口问题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进而论述了人口与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的基本原理和宏观对策。 关键词:人口问题人口数量人口素质可持续发展环境污染 1

一、我国目前的人口问题与特点 (一)我国目前的人口问题 人口问题是指人口增长速度和人口数量与物质资料的生产不相适应,并且阻碍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目前的人口问题主要表现在:(1)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低,人均收入低。(2)人口增长快,使得人均国民收入增长率低。(3)我国资源拥有的绝对量大,但人均相对量小。(4)劳动力过剩,劳动就业问题相当严重。(5)增加劳动就业与提高劳动生产率之间的矛盾突出。(6)学龄人口比重大,教育经费增长缓慢。(7)我国的生态环境日趋恶化。总之经济、社会、资源、环境中的矛盾和问题都与人口问题密切相关。 20世纪以来,伴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资源、环境受到严重破坏,甚至开始危及到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而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环境污染严重,已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从我国具体国情出发,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首选必须合理控制人口规模。如果人口盲目地膨胀,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不相适应,不仅难以满足当代人的生活需要,而且势必破坏资源与环境,危及后代人的生存与发展。人口、资源、环境三者中,人口是关键,必须把人口问题摆上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首要位置。

3

二、我国的人口现状 (一)人口数量大,净增人口多 根据以上五次人口普查的结果可以看出,我国大陆人口的总数在不断增加,且增长速度很快。根据计算机仿真模拟,2025年前后,我国总人口将达15亿~16亿,近年来,由于计划生育成效显著,人口的自然增长率明显下降,但由于人口基数大,每年仍净增人口1500多万。 人口素质低一表现为人口的身体素质不高。根据国家卫生部公布的一项资料显示,目前我国有5500多万残疾人,平均每20人中就有一个残疾人。二表现为全民族的文化素质不高。据1990年统计,大学文化程度的占0.14%,高中文化程度的占0.18%,初中文化程度的占2.33%,文盲、半文盲的达15.88%。2000年我国25岁及以上人口中受过高等教育的只占8%,而1995年前后,美国、日本、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国家的统一比例分别占46.7%、20.7%、21.4%和21.5%。而我们国家在许多偏僻的农村,由于经济贫困,儿童失学率较高,文盲的数量还有增加的趋势。另外,我国出生人口缺陷病的发病率高达13.07%, 就是说在全国3亿儿童中,低智者约有350万人。 三.我国人口目前面临的安全隐患 (一)人口基数巨大且继续保持增长势头 中国人口总量早已超过最优规模(7亿到10亿之间),正逐步

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分析报告

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分析报告 一.市场分析 当前,我国政府主管部门在城镇供热领域推进改革有两个着力点:一是建筑物节能改造、二是供热商品化。而热计量既是改造的内容,同时也是实现改革目标的基础条件。 为了更好地规范供热计量工作,国家住建部于2009年发布了行业标准《供热计量技术规程》(JGJ 173-2009),强制要求新建建筑必须安装供热计量装置和节能装置,同时大力推进既有建筑供热计量节能改造,政府给与相应的补贴政策。 因此,供热计量节能改造的市场前景广阔,只要产品技术质量过硬,必将取得很好的市场前景。 二.经济效益分析 经济效益主要是指直接经济效益、潜在经济效益和二次经济效益。直接经济效益是成果应用后获取的效益。二次经济效益是他人应用成果后产生的效益。潜在经济效益是在适用范围内推广应用可能取得的效益。 本项目直接经济效益是由生产销售带来的经济效益,列表如下 本项目二次经济效益主要是热力公司和物业应用本项目后享受到的节能收益,预计节能收益能够达到10%—20%。同时由于实施本项目可以提高居民供热质量,消除供热质量差导致的居民不交供暖费甚至投诉上访问题。 本项目潜在经济效益主要是在应用本项目后可以为供热系统提供更大的节能空间,间接促进供热成本的进一步降低。同时居民供热质量的保证可以避免居民因为供热质量差而去购买个人采暖设施,减少了居民生活支出和额外的能源浪费。

三.社会效益分析 1、供热是我国北方居民的基本生活保障,本项目的实施可以完全解决居民供热质量问题,保证居民日常生活需要。 2、随着能源价格上涨,尤其是煤炭价格上涨,我国供热企业大多处于亏损状态,本项目的实施可以帮助供热企业降低成本,改善供热企业的经营环境,保证了供热市场的稳定发展。 3、由于供热的特殊性,供热计量收费的公平计费问题一直困扰政府和供热企业,本项目在保证供热企业的利益情况下,最大限度的保证了收费的公平合理,避免了由此引发的社会矛盾。 4、政府管理部门如何有效监管供热市场一直是个问题,本项目的实施可以使政府管理部门实时了解到供热现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大大提高管理效率,促进了供热市场的健康发展。 5、本项目应用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主流技术,推动了供热行业的科技化进程,提高了供热企业的运营效率。 6、本项目可以完全替代进口产品,符合我国政府坚持自主创新的政策,提升了我国相关领域的科技实力。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发展

19.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清朝前期经济发展的状况,即农业、手 工业较前代有了发展,商品经济空前活跃。通过清朝前期经济发展和人 口增长的史实,了解清朝前期的兴盛。了解这一时期人口迅速增长的原 因与带来的问题。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制作本课的多媒体课件,增加课堂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通过设疑讨论、辩论等形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探索清朝前期农业和手工业发展、商品经济活跃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正确认识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指导学生通过研读史料,从材料入手解决问题,使学生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提高学习历史的能力。【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清朝前期农业的发展。 教学难点清朝前期人口迅速增长带来的问题。 【教法学法】 应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 【教具】 多媒体课件、图片(包括《耕织图》《盛世滋生图》等内容 课时】

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学过程】 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清朝对全国的统治,了解到清朝前期国力强大、幅员辽阔。一方面,政治的稳定能够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另一方面,繁荣的经济,反过来为政治统治提供丰富的物质基础。可以说,政治与经济是相互影响的,这节课就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在清朝前期的经济领域,请同学们把书翻到19课,一起来了解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师:明朝末年,由于战乱、灾荒等原因,使不少地区人口骤减,生产力遭到了严重破坏,清 初,社会经济满目荒夷、百废待兴,当时统治者认识到经济对政治的重要性,顺治、康熙、雍正、乾隆等皇帝开始采取了一系列恢复农业生产的措施。 我们首先来看一下这段材料,请一位同学阅读。 生: (略) 师:从这则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到清政府推行什么样的措施? 生:(略) 师:积极吸引人口,鼓励开垦荒田,这就是清朝时期的垦荒令。 为了确保垦荒令的有效落实,清政府还颁发了开荒执照,我们来看这幅图片是乾隆年间的开荒执照,这上面就注明了农民开垦出来的荒地可以免受赋税,也就是用政策给予农民开荒一定的保障。实际上,奖励垦荒在当时已经成为了一项重要的国策,这种由清政府引导的、自上而下的垦荒,充分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全国各地农民积极踊跃地投入到垦荒活动中,极大推动了农业生产发展,接下来了解一下农业发展的具体表现。 我们来看这样一组数字, 请同学们做一道数学题,从1661年到1766年这一百余年中,耕地 面积增加多少? 生: 师:大家知道1 920 919顷换算成平方公里是多少吗?128061平方公里,这是什么概念?相当于十个沈阳市,将近整个辽宁省的面积。由此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生:耕地面积不断扩大。 师:接下来我们看第二则材料,请一位同学阅读。 师:靳辅是康熙年间的河道总督,他的这条上奏,向统治者提出了什么建议? 师:他阐述了治理河道的重要性,实际上,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生产规模小,地域自然灾害的能力差,具有一定的脆弱性,一旦发生涝灾、旱灾等,对农业生产的伤害是致命的,所以历朝历代统治者尤其重视河流治理。靳辅组织了大批民工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将淮河和黄河等大运河进行治理,还修建了堤坝,使河流沿岸地区成为沃野,为农业生产提供了良好环境。师:自然条件完善后,清初的粮食种植也出现了新发展,我们来看这两种农作物,相信大家并不陌生,上图是玉米,下图是甘薯,首先请同学介绍一下玉米的引进,再请同学介绍一下甘薯的引进。 生:

清朝人口压力和社会危机

浅述清代人口压力和社会危机 [内容提要] 清代前期,人口规模从一亿上升至四亿,对当时和其后的中国社会产生了诸多影响,清代前期是中国当代人口问题的奠基时期。本文试图分析前期人口急激增长的原因,并着重从三个方面说明人口所带来的社会危机,即生存压力、环境压力、官吏制度危机。学习历史,以史为鉴,正确认识这一关系国家存亡和民族兴衰的人口难题。 [关键词] 人口压力;生存压力;环境问题;官吏制度危机 一.清代前期的人口增长 公元1793年(乾隆五十一年),乾隆皇帝在阅读康熙实录时,忽然有了惊奇的发现:“朕恭阅圣祖仁皇帝实录。康熙四十九年民数二千三百三十一万二百余名口。因查上年各省奏报民数,共三万七百四十六万七千二百余名口,较之康熙年间,计增十五倍有奇。” 乾隆皇帝所看到的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的“二千三百三十一万二千二百余名口”,只是纳税单位,经人口史家的复原,实际人口数为一亿左右。1760年前后,中国总人口上升到二亿,1787年前后,上升到三亿,1830年前后上升至四亿。而明洪武二十六年(1693年)全国总人口仅0.727亿,明末全国总人口则是1.525亿。1644——1851年两个世纪中,中国人口的平均增长率为0.49%清前期人口增殖率之高也许不是中国历史上独一无二的,但其人口增长的总规模却是空前的。二.决定清前期人口规模的主要因素 清前期人口为什么增长得这么快?人口总量膨胀得这么大?一些史学工作者、人口史家列出了一系列解释清前期人口迅速增长的原因,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环境因素。战争是人口调节的最残酷而又最便捷的途径。清代康、雍、 乾三朝,中原近百年未有大的战乱,承平日久,国泰民安,这种社会环境极有利于人口的繁息。戴逸先生在《近代中国人口的增长和迁徙》一文中首先强调了这一因素“从十七世纪下半期以来,中国经历了清康熙、雍正、乾隆的统治,中原地区一百多年没有发生战争,边疆的割据先后平定,国家得以统一,…… 人口激增。”黄万隆先生也认为:“清代自康熙二十二年迄乾隆末,百余年间,政治清明,社会安定,故康、雍、乾三朝,号称盛世,够得上国泰民安。在此长期的休养生息之下,人口增长甚速。” 2、发展农业生产的需要。由于人口增长主要在农村,所以这一时期农业发展中 有几个方面是值得注意的。在农业生产技术近于停滞,土地关系又无多大变

谈谈对近代史的看法

结合个人实际,谈谈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意义通过小学和初高中对历史的学习与认知,在我看来,中国近现代史是一部侵略与反侵略、压迫与反压迫,包含着中华民族的屈辱与斗争的历史。是无数中华儿女抛头颅、洒热血从而把一个极度贫弱的旧中国转变为一个繁荣、富强、民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这部历史是屈辱与光荣并存的历史;这部历史是挫折和成功并举的历史;同时,这部历史又是我们从小学到初中,从初中到高中一直都在学,都在讲,都在思考的一部历史。那么,作为新世纪的大学生,还学真门课有什么必要又有什么意义呢?从我自己个人的角度出发,我认为,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意义主要在于以下几点:一、“读史使人明智。”英国思想家培根就曾说过这样的名言。无独有偶,我国唐朝皇帝唐太宗李世民也说“以史为鉴,可以名得失。”是的,无论是西方史、中国史,古代史、近代史无一不是前人的经验总结,教训的反思,对于一个历史问题的深入研究和 深刻思考可以使我们对自己的生活、为人、处事有个更加正确的了解和认识。古代皇帝教育子女比备的一本书就是《资治通鉴》,这当然是学史使人明智的最好例证。我们通过对中国近现代史的学习和分析,可以了解到近现代中国的落后的真实情况和具体原因,从而避免再犯同样的错误。例如,我们知道落后就要挨打,那就要奋发图强,就不能闭关自守。二、增强理论分析能力。记得第一节上课的时候,您就跟我们说过:“这一门课,绝不是像历史系或者你们高中初中那样,识记史实的一门课。这是侧重于理论分析的一门课,是要用科学的马克思主义去看待,去思考,去学习,去分析,去理解的一门课。”事实上,我们学了这么长时间的历史已经完全能够把这一段历史的一些史实侃侃而谈,现在再让我们去记忆,意义当然不大。就像您上课常讲的那样:新时代的大学生当然不能死记硬背,不能死读书、读死书。要把我们学的,知道的用起来!通过每个星期天宝贵的三个课时的课堂学习上,在您的讲解、引导和鼓励下,我们已经能够初步的把学习过的马克思基本原理运用到中国近现代史的具体学习和分析当中。例如,对于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有人说这是合理的政策,因为内部团结才能一致对外。但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矛盾分析法就不难发现政策的荒谬性和理由的错误性。我们知道,在日本侵华战争的时候,中华民族和日本侵略者的矛盾已然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国共两党的矛盾是次要矛盾。抓主要矛盾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由此,所谓的“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真是愚蠢之极!这不能不说是我自己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一大收获!像这样的学习收获真是不胜枚举。三、对于自己专业学习的帮助。1、作为一个法学专业的学生,由于以后从事职业的特殊性,我们难免会在大庭广众之下讲话,胆怯、害羞是不行的。在课堂上,您经常鼓励我们敢说、多说、会说。这对于我们的口头表达能力不能不说是一种极大的锻炼。2、理论分析能力的提升对于我们本专业的学习也是大有裨益。对于一些法律问题,法律现象我们无一例外的需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分析和思考。这样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分析能力自然也是能通过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学习获得。最后,像拿学分、综合测评成绩等等方面的获得不值一提,如果一个人因为这些东西而去学习,岂不可笑?以上几点,便是我个人认为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学习的意义。然而,可以预见,在整整一个学期的学习结束后,我能获得的必将远远不止这些。 深坑——谈我对中国近代史的认识 没有哪个国家、哪个民族的历史是一帆风顺、一马平川的。基于此,我们可以把历史比做是一条路、一条充满坎坷泥泞之路。从1840到1949,这一百多年的历史是中国的近代史阶段。这当然不可以用“拐点”来描述,而委实是一个“深坑”。对于这样一个“深坑”,我们就要思考:为什么会有这么一个“深坑”?国家(或中华民族)的车轮怎么偏偏掉进了“深坑”?采取怎样的方式才能将之拉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