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练习题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练习题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练习题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练习题

4模电实验四思考题答案(模电B)

实验指导书思考题及答案 实验2.6 电压比较器电压比较器、、波形发生电路 实验实验预习预习 1)理论计算图2-23电路中,上限门电压U T+= 0.73V ;下限门电压U T—= -0.73V 。答:112OH T RU U R R +=+, 112 OL T RU U R R ?=+,其中U OH =8V ,U OL = - 8V 2)计算 RC 正弦波发生器(图2-24)的输出振荡频率fo= 159Hz 。 答:12f RC π=,其中R=10K ,C=0.1μF 。 实验总结 1、总结电压比较器的工作原理。 答:比较器是一种用来比较输入信号ui 和参考信号U REF 的电路。这时运放处于开环状态,具有很高的开环电压增益,当ui 在参考电压U REF 附近有微小的变化时,运放输出电压将会从一个饱和值跳变到另一个饱和值。 2、将滞回比较器的门限电压理论值和实测值进行比较 ,并分析误差原因。 答:门限电压理论值为112OH T RU U R R += +,112 OL T RU U R R ?=+。稳压二极管稳压值不是正好±8V ,电阻R 1和R 2阻值的误差。 3、思考题:当滞回比较器输入交流信号U im 值小于门限电压U T 时,比较器输出会出现什么情况? 答:比较器的输出不会发生跳变,输出为保持为-8V 或者+8V 。 表2-20 选定正确的操作方法(正确的在方框内画√,错误的在方框内画×) 项 目 操作方法 运算放大器使用 运算放大器使用时须提供直流电源(±12V 和地)(√) 运算放大器须检测好坏,方法是开环过零(√) 电压比较器仍须要调零(╳) 滞回比较器 利用滞回比较器将输入的正弦波转换为输出的矩型波,对输入信号幅值大小没有要求(╳)

多元统计思考题及答案

《多元统计分析思考题》 第一章 回归分析 1、回归分析是怎样的一种统计方法,用来解决什么问题 答:回归分析作为统计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基于观测数据建立变量之间的某种依赖关系,用来分析数据的内在规律,解决预报、控制方面的问题。 2、线性回归模型中线性关系指的是什么变量之间的关系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一定是线性关系形式才能做线性回归吗为什么 答:线性关系是用来描述自变量x 与因变量y 的关系;但是反过来如果自变量与因变量不一定要满足线性关系才能做回归,原因是回归方程只是一种拟合方法,如果自变量和因变量存在近似线性关系也可以做线性回归分析。 3、实际应用中,如何设定回归方程的形式 答:通常分为一元线性回归和多元线性回归,随机变量y 受到p 个非随机因素x1、x2、x3……xp 和随机因素?的影响,形式为: 01p βββ???是p+1个未知参数,ε是随机误差,这就是回归方程的设定形 式。 4、多元线性回归理论模型中,每个系数(偏回归系数)的含义是什么 答:偏回归系数01p βββ???是p+1个未知参数,反映的是各个自变量对随机变 量的影响程度。 5、经验回归模型中,参数是如何确定的有哪些评判参数估计的统计标准最小二乘估计法有哪些统计性质要想获得理想的参数估计值,需要注意一些什

么问题 答:经验回归方程中参数是由最小二乘法来来估计的; 评判标准有:普通最小二乘法、岭回归、主成分分析、偏最小二乘法等; 最小二乘法估计的统计性质:其选择参数满足正规方程组, (1)选择参数01 ??ββ分别是模型参数01ββ的无偏估计,期望等于模型参数; (2)选择参数是随机变量y 的线性函数 要想获得理想的参数估计,必须注意由于方差的大小表示随机变量取值 的波动性大小,因此自变量的波动性能够影响回归系数的波动性,要想使参数估计稳定性好,必须尽量分散地取自变量并使样本个数尽可能大。 6、理论回归模型中的随机误差项的实际意义是什么为什么要在回归模型中加入随机误差项建立回归模型时,对随机误差项作了哪些假定这些假定的实际意义是什么 答:随机误差项?的引入使得变量之间的关系描述为一个随机方程,由于因变 量y 很难用有限个因素进行准确描述说明,故其代表了人们的认识局限而没有考虑到的偶然因素。 7、建立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回归模型,是否意味着他们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为什么 答:不是,因果关系是由变量之间的内在联系决定的,回归模型的建立只是 一种定量分析手段,无法判断变量之间的内在联系,更不能判断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8、回归分析中,为什么要作假设检验检验依据的统计原理是什么检验的过程

应用多元统计分析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多元统计分析是运用数理统计方法来研究解决多指标问题的理论和方法. 2、回归参数显著性检验是检验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的影响是否著. 3、聚类分析就是分析如何对样品(或变量)进行量化分类的问题。通常聚类分析分为 Q型聚类和 R型聚类。 4、相应分析的主要目的是寻求列联表行因素A 和列因素B 的基本分析特征和它们的最优联立表示。 5、因子分析把每个原始变量分解为两部分因素:一部分为公共因子,另一部分为特殊因子。 6、若 () (,), P x N αμα ∑=1,2,3….n且相互独立,则样本均值向量x服从的分布 为_x~N(μ,Σ/n)_。 二、简答 1、简述典型变量与典型相关系数的概念,并说明典型相关分析的基本思想。 在每组变量中找出变量的线性组合,使得两组的线性组合之间具有最大的相关系数。选取和最初挑选的这对线性组合不相关的线性组合,使其配对,并选取相关系数最大的一对,如此下去直到两组之间的相关性被提取完毕为止。被选出的线性组合配对称为典型变量,它们的相关系数称为典型相关系数。 2、简述相应分析的基本思想。 相应分析,是指对两个定性变量的多种水平进行分析。设有两组因素A和B,其中因素A包含r个水平,因素B包含c个水平。对这两组因素作随机抽样调查,得到一个rc的二维列联表,记为。要寻求列联表列因素A和行因素B的基本分析特征和最优列联表示。相应分析即是通过列联表的转换,使得因素A

和因素B 具有对等性,从而用相同的因子轴同时描述两个因素各个水平的情况。把两个因素的各个水平的状况同时反映到具有相同坐标轴的因子平面上,从而得到因素A 、B 的联系。 3、简述费希尔判别法的基本思想。 从k 个总体中抽取具有p 个指标的样品观测数据,借助方差分析的思想构造一个线性判别函数 系数: 确定的原则是使得总体之间区别最大,而使每个总体内部的离差最小。将新样品的p 个指标值代入线性判别函数式中求出 值,然后根据判别一定的规则,就可以判别新的样品属于哪个总体。 5、简述多元统计分析中协差阵检验的步骤 第一,提出待检验的假设 和H1; 第二,给出检验的统计量及其服从的分布; 第三,给定检验水平,查统计量的分布表,确定相应的临界值,从而得到否定域; 第四,根据样本观测值计算出统计量的值,看是否落入否定域中,以便对待判假设做出决策(拒绝或接受)。 协差阵的检验 检验0=ΣΣ 0p H =ΣI : /2 /21exp 2np n e tr n λ???? =-?? ? ???? S S 00p H =≠ΣΣI : /2 /2**1exp 2np n e tr n λ???? =-?? ? ???? S S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思考题

低频电子线路实验思考题 实验一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P6) 1.什么是电压有效值?什么是电压峰值?常用交流电压表的电压测量值和示波器的电压直接测量值有什么不同? 答:电压峰值是该波形中点到最高或最低之间的电压值;电压有效值等于它的瞬时值的平方在一个周期内职分的平均值再取平方根。 常用交流电压表的电压测量值一般都为有效值,而示波器的电压直接测量都为峰值。 2.用示波器测量交流信号的峰值和频率,如何尽可能提高测量精度?答:幅值的测量:Y轴灵敏度微调旋钮置于校准位置,Y轴灵敏度开关置于合适的位置即整个波形在显示屏的Y轴上尽可能大地显示,但不能超出显示屏指示线外。频率测量:扫描微调旋钮置于校准位置,扫描开关处于合适位置即使整个波形在X轴上所占的格数尽可能接近10格(但不能大于10格)。 实验二晶体管主要参数及特性曲线的测试(P11) 1.为什么不能用MF500HA型万用表的R×1Ω和R×10Ω档量程测量工作极限电流小的二极管的正向电阻值? 答:根据MF500HA型万用表的内部工作原理,可知R×1Ω和R×10Ω档量程测量工作极限电流小的二极管的正向电阻值的等效电路分别为图1和图2所示,此时流过二极管的最大电流,,当I D1和I D2大于该二极管的工作极限电流时就会使二极管损坏。

图1 图2 2. 用MF500HA型万用表的不同量程测量同一只二极管的正向电阻值,其结果不同,为什么? 提示:根据二极管的输入特性曲线和指针式万用表Ω档的等效电路,结合测试原理分析回答。 答:R×1Ω:r o=9.4Ω; R×10Ω: r o=100Ω; R×100Ω: r o=1073Ω; R×1kΩ: r o=32kΩ。因为二极管工作特性为正向导通、反向截至,尤其是正向导通的输入特性曲线为一条非线性曲线。用MF500HA型万用表

模电实验报告答案1汇总

简要说明:本实验所有内容是经过^一年的使用并完善后的定稿;已经出版的较为成熟的内容,希望同学们主要参考本实验内容进行实验。 实验一常用电子仪器使用 为了正确地观察电子技术实验现象、测量实验数据,实验人员就必须学会常用电子仪器及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掌握基本的电子测试技术,这也是电子技术实验课的重要任务之一。在电子技术实验中,所使用的主要电子仪器有:SS-7804型双踪示波器,EE-1641D函数信号发生器,直流稳压电源,DT89C型数字万用表和电子技术实验学习机。学习上述仪器的使用方法是本实验的主要内容,其中示波器的使用较难掌握,是我们学习的重点,要进行反复的操作练习,达到熟练掌握的目的。 一、实验目的 1. 学习双踪示波器、函数信号发生器、直流稳压电源的正 确使用方法。 2. 学习数字万用表的使用方法及用数字万用表测量元器 件、辩别二极管和三极管的管脚、类型。 3. 熟悉实验装置,学会识别装置上各种类型的元件。 二、实验内容

(一)、示波器的使用 1. 示波器的认识 示波器是一种测量、观察、记录电压信号的仪器,广泛应用于电子技术等领域。随着电子技术及数字处理技术的发展,示波器测量技术日趋完善。示波器主要可分为模拟示波器和数字存贮示波器两大种类。 模拟示波器又可分为:通用示波器、取样示波器、光电存储示波器、电视示波器、特种示波器等。数字存贮示波器也可按功能分类。 即便如此,它们各有各的优点。模拟示波器的优点是: ?可方便的观察未知波形,特别是周期性电压波形; ?显示速度快; ?无混叠效应; ?投资价格较低廉。 数字示波器的优点是: ?捕捉单次信号的能力强; ?具有很强的存储被测信号的功能。 示波器的主要技术指标: ①. 带宽:带宽是衡量示波器垂直系统的幅频特性,它 指的是输入信号的幅值不变而频率变化,使其显示波形的幅度 下降到3dB时对应的频率值。 ②. 输入信号范围: ③. 输入阻抗: ④. 误差: ⑤. 垂直灵敏度:指垂直输入系统的每格所显示的电压

七年级下册不等式及其基本性质讲义

环球雅思教育学科教师讲义年级:上课次数: 学员姓名:辅导科目:学科教师: 课题 课型□预习课□同步课□复习课□习题课 授课日期及时段 教学内容 【基础知识网络总结与新课讲解】 知识点一、不等式的有关概念: 1.不等式的概念:用不等号把两个代数式连接起来,表示不等关系的式子,叫做不等式。 注意:常见的不等号有五种:“≠”、“>”、“<”、“≥”、“≤”. 例1.请指出下列各式哪些是不等式:①x+y=y+x②4+x>5③-3<0④a+b≤c+b⑤a≠0⑥2x-7=5x+4 例2.列出表示下列各数量关系的不等式:(1)a是正数;(2)y与2的差是非负数;(3)a与6的和大于7;(4)y的一半不小于3;(5)8与x的3倍的和不大于1。 提示:注意一个数的"和","差","倍","分"的表示法以及"大于","不小于","不大于"应该用哪一个不等号来表示,另外。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所以"是正数"可表示为">0","是负数"可表示为"<0","非负数"可表示为"≥0"。 参考答案:

(1)a >0 (2)y-2≥0 (3)a+6>7 (4) ≥3 (5)8+3x ≤1 注意:列不等式时应注意两点: ①"是正数"表示为>0","是负数"表示为<0";"非正数"表示为"≥0"。 ②"不大于"用"≤"表示,"不小于"用"≥"表示。 2.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1)不等式的基本性质1:不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用式子表示:如果a>b ,那a+c>b+c (或a –c>b –c ) (2)不等式的基本性质2:不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用式子表示:如果a>b ,且c>0,那么ac>bc , c b c a >。 (3)不等式的基本性质3:不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 用式子表示:如果a>b ,且c<0,那么acb ,那么bb ,b>c 那么a>c 。 注意: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是对不等式变形的重要依据。不等式的性质与等式的性质类似,但等式的结论是“仍是等式”,而不等式的结论则是“不等号方向不变或改变”。在运用性质(2)和性质(3)时,要特别注意不等式的两边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首先认清这个数的性质符号,从而确定不等号的方向是否改变。 说明:常见不等式所表示的基本语言与含义还有: ①若a -b >0,则a 大于b ; ②若a -b <0,则a 小于b ; ③若a -b ≥0,则a 不小于b ; ④若a -b ≤0,则a 不大于b ; ⑤若ab >0或0a b >,则a 、b 同号; ⑥若ab <0或0a b <,则a 、b 异号。 任意两个实数a 、b 的大小关系: ①a-b>O ?a>b ; ②a-b=O ?a=b ; ③a-b

模电实验报告答案2

简要说明:本实验所有内容是经过十一年的使用并完善后的定稿;已经出版的较为成熟的内容,希望同学们主要参考本实验内容进行实验。 实验一常用电子仪器使用 为了正确地观察电子技术实验现象、测量实验数据,实验人员就必须学会常用电子仪器及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掌握基本的电子测试技术,这也是电子技术实验课的重要任务之一。在电子技术实验中,所使用的主要电子仪器有:SS-7804型双踪示波器,EE-1641D函数信号发生器,直流稳压电源,DT890型数字万用表和电子技术实验学习机。学习上述仪器的使用方法是本实验的主要内容,其中示波器的使用较难掌握,是我们学习的重点,要进行反复的操作练习,达到熟练掌握的目的。 一、实验目的 1.学习双踪示波器、函数信号发生器、直流稳压电源的正 确使用方法。 2.学习数字万用表的使用方法及用数字万用表测量元器 件、辩别二极管和三极管的管脚、类型。 3.熟悉实验装置,学会识别装置上各种类型的元件。 二、实验内容 (一)、示波器的使用

1.示波器的认识 示波器是一种测量、观察、记录电压信号的仪器,广泛应用于电子技术等领域。随着电子技术及数字处理技术的发展,示波器测量技术日趋完善。示波器主要可分为模拟示波器和数字存贮示波器两大种类。 模拟示波器又可分为:通用示波器、取样示波器、光电存储示波器、电视示波器、特种示波器等。数字存贮示波器也可按功能分类。 即便如此,它们各有各的优点。模拟示波器的优点是: ◆可方便的观察未知波形,特别是周期性电压波形; ◆显示速度快; ◆无混叠效应; ◆投资价格较低廉。 数字示波器的优点是: ◆捕捉单次信号的能力强; ◆具有很强的存储被测信号的功能。 示波器的主要技术指标: ①. 带宽:带宽是衡量示波器垂直系统的幅频特性,它指的是输入信号的幅值不变而频率变化,使其显示波形的幅度下降到3dB时对应的频率值。 ②. 输入信号范围: ③. 输入阻抗: ④. 误差: ⑤. 垂直灵敏度:指垂直输入系统的每格所显示的电压

2.1.1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含答案)

【课堂例题】 例1.利用性质1和性质2证明: (1)如果a b c +>,那么a c b >-; (2)如果,a b c d >>,那么a c b d +>+ 例2.利用性质3证明: 如果0,0a b c d >>>>,那么ac bd >. (选用)例3.利用不等式的性质证明: 如果0a b >>,那么110a b < <.

【知识再现】 1.不等式性质的基础: a b >? ;a b =? ;a b >,则 ; 性质2.(加法性质) 若a b >,则 ; 性质3.(乘法性质) 若,0a b c >>,则 ; 若,0a b c ><,则 . 3.几条比较有用的推论: 性质4.(同向可加性) 若,a b c d >>,则 ; 性质5.(正数同向可乘性) 若0,0a b c d >>>>,则 ; 性质6.(正数的倒数性质) 若0a b >>,则 ; 性质7.(正数的乘方性质) 若0a b >>,则 *()n N ∈; 性质8.(正数的开方性质) 若0a b >>,则 *(,1)n N n ∈>. 【基础训练】 1.请用不等号表示下列关系: (1)a 是非负实数, ; (2)实数a 小于3,但不小于2-, ; (3)a 和b 的差的绝对值大于2,且小于等于9, . 2.判断下列语句是否正确,并在相应的括号内填入“√”或“×”. (1)若a b >,则a b c c >;( ) (2)若ac bc <,则a b <;( ) (3)若a b <,则1 1 a b <; ( ) (4)若22ac bc >,则a b >;( ) (5)若a b >,则n n a b >;( ) (6)若0,0a b c d >>>>,则a b c d >;( ) 3.用“>”或“<”号填空: (1)若a b >,则a - b -; (2)若0,0a b >>,则b a 1b a +; (3)若,0a b c >>,则d ac + d bc +; (4)若,0a b c ><,则()c d a - ()c d b -; (5)若,,0a b d e c >><,则d ac - e b c -. 4.(1)如果a b >,那么下列不等式中必定成立的是( ) (A) 1 1 a b <; (B) 22a b >; (C)22ac bc >; (D)2211 a b c c >++. (2)如果0a b >>,那么下列不等式不一定成立的是( ) (A) 1 1 a b <; (B) 2ab b >; (C)22ac bc >; (D) 22a b >. 5.已知,x y R ∈,使1 1 ,x y x y >>同时成立的一组,x y 的值可以是 .

模电实验四思考题答案(模电A)

实验指导书思考题及答案 实验2.4 电压比较器 四、实验总结报告分析提示 1、将迟滞比较器的门限电压理论值和实测值进行比较 ,并分析误差原因。 答:门限电压理论值为112OH T RU U R R += +,112OL T RU U R R ?=+。稳压二极管稳压值不是正好±8V ,电阻R1和R2阻值的误差。 五、预习要求 阅读本实验内容,了解由运算放大器组成电压比较器的工作原理。填写表2-4-1中的内容。 理论计算图2-4-2(a )电路中,上限门电压U T+= 0.73V ;下限门电压U T—= -0.73V 。(112OH T RU U R R += +, 112OL T RU U R R ?=+,U OH =8V ,U OL = - 8V) 实验2.5 波形发生器 四、实验总结报告分析提示 1、整理实验数据,将波形周期的实测值和理论值进行比较,并分析误差原因。 答:正弦波频率为12f RC π=,主要是10K 电阻和0.1μF 电容不是标称值。 方波周期表达式为周期为122ln (12 )F R T R C R =+,可见R F 、C 、R 1和R 2的精度都影响周期。 2、RC 正弦波发生器图2-5-1中, 电位器R P 的作用是调节正弦波的频率吗?它的作用是什么? 表2-4-1 选定正确的操作方法(正确的在方框内画√,错误的在方框内画×) 项 目 操作方法 运算放大器使用 运算放大器使用时须提供直流电源(±12V 和地)(√) 运算放大器须检测好坏,方法是开环过零(√) 电压比较器仍须要调零(╳) 迟滞比较器 利用迟滞比较器将输入的正弦波转换为输出的矩型波, 对输入信号幅值大小没有要求(╳)

模拟电子书后习题答案第3章

习题第3章 【3-1】 如何用指针式万用表判断出一个晶体管是NPN 型还是PNP 型?如何判断出管子的三个电极?锗管和硅管如何通过实验区别? 解: 1. 预备知识 万用表欧姆挡可以等效为由一个电源(电池)、一个电阻和微安表相串联的电路,如图1.4.11所示。 μA 正极红笔 E -+ - e e NPN PNP 图1.4.11 万用表等效图 图1.4.12 NPN 和PNP 管等效图 (1) 晶体管可视为两个背靠背连接的二极管,如图1.4.12所示。 (2) 度很低。2(1) (或(2) 红表笔与然后两如图 图 1.4.13 测试示意图 【3-2】 图3.11.1所示电路中,当开关分别掷在1、2、3 位置时,在哪个位置时I B 最大,在哪个位置时I B 最小?为什么? o 图3.11.1 题3-2电路图

[解] 当开关处于位置2 时,相当一个发射结,此时I B 最大。当开关处于位置1时,c 、e 短路,相当于晶体管输入特性曲线中U CE =0V 的那一条,集电极多少有一些收集载流子的作用,基区的复合还比较大,I B 次之。当开关处于位置3 时,因集电结有较大的反偏,能收集较多的载流子,于是基区的复合减少,I B 最小。 【3-3】 用万用表直流电压挡测得电路中晶体管各极对地电位如图3.11.2所示,试判断晶体管分别处于哪种工作状态(饱和、截止、放大)? + 6V + 12V -- - 图3.11.2 题3-3电路图 解: 【3-4】 [解(a)管压降U B I β (b)(c)电路中,BE B 12V 0.023mA 510k U I -=≈Ω ,CE B 12V 5.1k 6.1V U I β=-??Ω=,管压降足以建立集电 极结反压,晶体管工作在放大区。 【3-5】分别画出图3.11.4所示各电路的直流通路和交流通路。

(完整word版)《不等式的基本性质》练习题

2.2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练习题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32分) 1、如果m <n <0,那么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 A 、m -9<n -9 B 、-m >-n C 、1 1 n m > D 、1m n > 2、若a -b <0,则下列各式中一定正确的是( ) A 、a >b B 、ab >0 C 、0a b < D 、-a >-b 3、由不等式ax >b 可以推出x <b a ,那么a 的取值范围是( ) A 、a≤0 B 、a <0 C 、a≥0 D 、a >0 4、如果t >0,那么a +t 与a 的大小关系是( ) A 、a +t >a B 、a +t <a C 、a +t≥a D 、不能确定 5、如果34a a <--,则a 必须满足( ) A 、a≠0 B 、a <0 C 、a >0 D 、a 为任意数 6、已知有理数a 、b 、c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下列式子正确的是( ) a 0b c A 、cb >ab B 、ac >ab C 、cb <ab D 、c +b >a +b 7、有下列说法: (1)若a <b ,则-a >-b ; (2)若xy <0,则x <0,y <0; (3)若x <0,y <0,则xy <0; (4)若a <b ,则2a <a +b ; (5)若a <b ,则11a b >; (6)若1122x y --<, 则x >y 。 其中正确的说法有( )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8、2a 与3a 的大小关系( ) A 、2a <3a B 、2a >3a C 、2a =3a D 、不能确定 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32分) 9、若m <n ,比较下列各式的大小: (1)m -3______n -3 (2)-5m______-5n

多元统计试题及答案

解答:首先将6个样品的各自看成一类,即: G i =(i ),i=1,2,3,4,5,6 将相关系数矩阵记为R 0,则: {}{}{}{}{}{}{} {} {}{}{} 012345620.92130.840.68 1 40.790.770.811 50.690.760.710.82 1 60.65 0.780.860.740.89 1 D = 从这个矩阵可以看出,G 1,G 2的相关性最大,因此将G 1,G 2在水平0.92上合成一个新类G 7={1,2},计算G 7与G 3, G 4, G 5, G 6之间的最长距离,得到: {}{}{}{}731323741424751525761626max ,0.84max ,0.79max ,0.76max ,0.78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 在第一个相关矩阵中将划去{1},{2}所对应的行和列,并加上新类G 7={1,2}到其他类的距离作为新的一行一列,得到: {} {}{}{}{} 11,23456 30.84140.790.81 1 50.760.710.821 60.78 0.860.740.891 D = 从这个矩阵可以看出,G 5,G 6的相关性最大,因此将G 5,G 6在水平0.89上合成一个新类G 8={5,6},计算G 8与G 7, G 3, G 4,之间的最长距离,得到:

{}{}{}8751526162835363845464max ,,,0.78max ,0.86max ,0.82 D d d d d D d d D d d ====== 在第二个相关矩阵中将划去{5},{6}所对应的行和列,并加上新类G 8={5,6}到其他类的距离作为新的一行一列,得到: {}{} {}{} {}{}{} 21,2345,630.84140.790.811 5,60.78 0.860.82 1 D = 从这个矩阵可以看出,G 3,G 8的相关性最大,因此将G 3,G 8在水平0.86上合成一个新类G 9={3,5,6},计算G 9与G 7, G 4,之间的最长距离,得到: {}{}9773757694345464max ,,0.84max ,,0.82 D d d d D d d d ==== 在第三个相关矩阵中将划去{3},{8}所对应的行和列,并加上新类G 9={3,5,6}到其他类的距离作为新的一行一列,得到: {}{}{} {} {} 33,5,61,241,20.84140.82 0.79 1 D = 从这个矩阵可以看出,G 9,G 7的相关性最大,因此将G 9,G 7在水平0.84上合成一个新类G 10={1,2,3,5,6},计算G 10与G 4之间的最长距离,得到: {}1049474max ,0.82D d d == 从而得到{}{}{} 41,2,3,5,6440.82 1 D = 最后在0.82的水平上,将G 10,G 4合为一个包含所有样品的大类. 最长距离的聚类谱系图为: 1 2 3 5 6 4 1 0.9 2 0.89 0.86 0.84 0.82

1模电实验一思考题答案

实验指导书思考题及答案 实验1.1 示波器的使用 实验预习 阅读本实验内容,了解示波器的工作原理、性能及面板上常用的各主要旋钮、按键的作用和调节方法。试填写表1-3的选项内容。 填空:当用示波器观测信号,已知信号频率为1KHz,峰-峰值为1V,则应将Y 轴衰减选择 0.2V /格的档位,扫描时间选择 0.2ms /格的档位。(要求:波形Y 轴显示占5格,X 轴显示一个周期占5格) 实验总结 1、说明示波器Y 轴校零的方法,以及作用。 答:Y 轴校零,把耦合方式放“GND”,调整输入通道的垂直“POSITION ”旋钮,将零基准线调到合适的位置。 Y 轴校零作用:确定信号零的位置,能看出波形相对于零是高还是低。 2、示波器上的信号测试线(同轴电缆)上黑夹子和红夹子在测试信号时能否互换使用: 1)可以( ); 2)不可以( √√)。 在用示波器观测波形时,一般情况下黑夹子接被测电路何处: 表1-3 选定示波器正确的操作方法选定示波器正确的操作方法((正确的在方框内画√,错误的在方框内画×) 显示情况 操作方法 显示出的波形亮度低 调整聚焦调节旋钮(╳); 调整辉度调节旋钮(√) 显示出的波形线条粗 调整聚焦调节旋钮(√); 调整辉度调节旋钮(╳) 显示出的波形不稳定 (波形在X 轴方向移动) 调整触发电平旋钮(√); 调整水平位移旋钮(╳) 显示出的波形幅值太小 调整垂直衰减旋钮(√); 调整垂直位移旋钮(╳) 显示出的波形X 轴太密 调整扫描时间旋钮(√); 调整垂直衰减旋钮(╳)

1)接被测信号“地”( √√ ); 2)悬空不接( ); 3)接电路任意地方( )。 ((在正确的答案后画√√) 3、用示波器测“CAL”的波形时,说明Y 轴输入耦合方式选“DC” 挡与“AC”挡观测时,波形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不同? 答:波形样子相同,但垂直方向上有位移。 原因: 1、示波器的“CAL”有1V 的直流分量。 2、选“DC”档:波形的交、直流分量都能显示。 选“AC”档:输入信号要经过电容滤波,因此只能显示交流分量,无直流分量。 4、示波器使用注意事项。 (1)要确定Y 轴零电平的位置,此位置是作图时时间轴的位置。 (2)当波形不能停下来,一直在水平方向移动时,先检查触发源与输入信号的通道是不是一致,再细调触发电平“LEVEL ”旋钮。 (3)扫描时间旋钮扫描时间旋钮的挡位要和信号的周期信号的周期信号的周期匹配,垂直衰减旋钮垂直衰减旋钮的挡位要和信号的幅度信号的幅度信号的幅度匹配。 实验1.2 数字扫频信号发生器的使用 实验总结实验总结 1、用示波器观测信号发生器输出的波形时,两仪器测试线的连接方式如下: 1)必须红夹子和红夹子连,黑夹子和黑夹子连。( √√ ) 2)可任意相连。( ) ((在正确的答案后画√√) 2、在输出不同信号时,信号发生器信号发生器信号发生器的幅度是指的幅度是指的幅度是指以以下几种下几种:: (在正确的答案后画√√) 1)正弦交流电压:1)有效值(√√ )、2)峰值( ) 2)方波电压:1)峰-峰值( )、2)峰值( √√ )

(完整版)多元统计分析思考题答案

《多元统计分析》思考题答案 记得老师课堂上说过考试内容不会超出这九道思考题, 如下九道题题目中有错误的或不清楚 的地方,欢迎大家指出、更改、补充。 1、 简述信度分析 答题提示:要答可靠度概念,可靠度度量,克朗巴哈 系数、拆半系数、单项 与总体相 关系数、稀释相关系数等(至少要答四个系数,至少要给出两个指标的公式) 答: 信度( Reliability )即可靠性,它是指采用同样的方法对同一对象重复测量时所得结果 的一致性程度。 信度指标多以相关系数表示, 大致可分为三类: 稳定系数 (跨时间的一致性) 等值系数(跨形式的一致性)和内在一致性系数(跨项目的一致性) 。信度分析的方法主要 有以下四种: 1)、重测信度法 这一方法是用同样的问卷对同一组被调查者间隔一定时间重复施测, 计算两次施测结果 的相关系数。 重测信度属于稳定系数。 重测信度法特别适用于事实式问卷, 如果没有突发事 件导致被调查者的态度、 意见突变, 这种方法也适用于态度、 意见式问卷。 由于重测信度法 需要对同一样本试测两次, 被调查者容易受到各种事件、 活动和他人的影响, 而且间隔时间 长短也有一定限制,因此在实施中有一定困难。 2)、复本信度法 复本信度法是让同一组被调查者一次填答两份问卷复本,计算两个复本的相关系数。复 本信度属于等值系数。复本信度法要求两个复本除表述方式不同外,在内容、格式、难度和 对应题项的提问方向等方面要完全一致,而在实际调查中,很难使调查问卷达到这种要求, 因此采用这种方法者较少。 3)、折半信度法 折半信度法是将调查项目分为两半,计算两半得分的相关系数,进而估计整个量表的信 度。折半信度属于内在一致性系数, 测量的是两半题项得分间的一致性。 这种方法一般不适 用于事实式问卷(如年龄与性别无法相比) ,常用于态度、意见式问卷的信度分析。在问卷 调查中,态度测量最常见的形式是 5 级李克特( Likert )量表。进行折半信度分析时,如果 量表中含有反意题项, 应先将反意题项的得分作逆向处理, 以保证各题项得分方向的一致性, 然后将全部题项按奇偶或前后分为尽可能相等的两半,计算二者的相关系数。 为了校正差异,两半测验的方差相等时,常运用斯皮尔曼 - 布朗公式( Spearman- Brown Formula ):rxx=2rhh/(1+rhh ) ,其中, rhh :两半测验的相关系数; rxx :估计或修正后的信度。 该公式可以估计增长或缩短一个测验对其信度系数的影响。 当两半测验的方差不同时, 应采 用卢伦公式( Rulon Formula )或弗拉纳根公式( Flanagan Formula )进行修正。 4)、α信度系数法 Cronbach α信度系数是目前最常用的信度系数,其公式为: S i 从公式中可以看出,α系数评价的是量表中各题项得分间的一致性,属于内在一致性系数。其中, n n1 i1 S X S i 2 为每一项目的方差; S X 2 为测验总分方差。

模拟电子实验思考题及答案 学时

设备的使用 1、示波器的使用 0-20MHz范围内的信号都可测量。 三个校准旋钮顺时针拧到底; 五个按钮全要释放; 触发源要与输入通道一致;双通道输入时(DUAL),则触发源CH1和CH2都可; “LEVEL”旋钮的使用(波形水平移动,不稳定时); “垂直衰减旋钮”要合适,尤其是数值和波形的幅值相比小太多时,波形太大,出了屏幕,会看不到波形; Y轴校准方法; DC和AC档位的区别。 2、交流毫伏表的使用 测量10-2MHz正弦信号的有效值。频带比示波器小,比万用表大。 一定要选择合适的量程,否则误差大。比如:正弦信号Ui=1V,要选3V量程档,用30V的话,误差大! 数字万用表 万用表 3、数字 测直流电压、电流信号,电阻值。 测交流信号不如交流毫伏表精度高,模拟电子技术实验室的交流信号有效值都用交流毫伏表测量! 4、模拟万用表 在本实验室只用于单管放大时测静态工作点的电流I B和I C。 5、信号发生器 正弦信号输入是有效值,切记!要注意分清题目给的条件是指正弦信号的有效值(示例Ui =1V)和最大值(示例Ui m=1V)。 6、集成运算放大器的使用 +12V、地、-12V这三个电源必须接上,运放才能工作。同时注意要打开电源开关。

输入信号不是电源,切记! 共地:“输入信号的地”、“示波器的地”一定要和“电源的地”可靠地接在一起。 开环过零检查运放的好坏。 比例运算电路要闭环调零减少误差。 实验板 7、单管放大电路 单管放大电路实验板 +12V和地要可靠连接; 共地:“输入信号的地”、“示波器的地”一定要和“电源的地”可靠地接在一起。 线要连好,不要落了接某些线。

实验课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实验报告简要分析及参考答案 以下为简要分析,答题时请详细规范作答—— 实验一仪器的使用 P178:交流毫伏表的使用 (1)将信号发生器输出值与毫伏表测量值相比较,得到的结论是:信号发生器输出的电压是用峰峰值表示的,而毫伏表测量的电压是用有效值表示的,正弦波峰峰值电压是有 效值电压的 (2)用毫伏表的MANU和AUTO模式测量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电压,其不同之处是:用MANU 模式测量时要把量程旋钮置于合适的量程才能显示正确的测量电压;AUTO模式则自动显示测量电压。 P178:思考题 1. 因为交流毫伏表的电压测量范围为100U A~300V,它能感应并测量仪器周围很微弱的干扰信号,所以交流毫伏表一接通电源显示屏上就有数码显示。 2. 图(a):(1)调节触发方式选择开关在AUTO状态; (2)调节垂直位移旋钮在适当的位置; (3)调节亮度旋钮在适当的位置。 图(b):(1)T/DIV旋钮不要置于X-Y显示方式; (2)扫描时间选择旋钮的扫描频率不要选得太高, 图(c):调节聚焦和垂直位移旋钮在适当的位置。 3. 示波器的红夹子应于毫伏表测试线上的红夹子相接,示波器的黑夹子应于毫伏表的黑夹子相接。如果互换使用将引入干扰,产生较大的测量误差,甚至不能测量。原因参阅课本P10。

实验二元件的识别与测量 P180 4.(2) 用两手抓住表笔捏紧电阻两端测量其阻值,相当于把人体的电阻与所测电阻并联,所测电阻越大,影响越大,测量值越小。 P181 6(2) 用×100Ω档测出的阻值小,而用×1KΩ档测出的阻值大。因为万用表不同的欧姆档流出的电流不同,×100Ω档时流出的电流大,×1KΩ档时流出的电流小。 当用不同的欧姆档测量同一只二极管时,由于二极管是非线性元件,等效电阻不是一个固定值,其值随电流的改变而改变,所以当用不同的量程测其正、反向电阻值时,测量值也不同。 P183:思考题 用×1档电流大,×10k档电压大,都容易烧坏晶体管。模拟万用表回路电流是从黑表笔流出;数字万用表回路电流是从红表笔流出。

不等式的概念和基本性质

不等式的概念和基本性质 重点: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难点:不等式基本性质的应用 主要内容: 1.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1)a>b bb,b>c a>c (3)a+bb a+c>b+c (4)a>b 2.不等式的运算性质 (1)加法法则:a>b,c>d a+c>b+d (2)减法法则:a>b,c>d a-d>b-c (3)乘法法则:a>b>0,c>d>0ac>bd>0 (4)除法法则:a>b>0,c>d>0>>0 (5)乘方法则:a>b>0,a n>b n>0 (n∈N, n≥2) (6)开方法则:a>b>0,>>0(n∈N, n≥2) 3.基本不等式 (1)a∈R,a2≥0 (当且仅当a=0时取等号) (2)a,b∈R,a2+b2≥2ab(当且仅当a=b时取等号) (3)a,b∈R+,≥(当且仅当a=b时取等号) (4)a,b,c∈R+,a3+b3+c3≥3abc(当且仅当a=b=c时取等号) (5)a,b,c∈R+,≥(当且仅当a=b=c时取等号) (6)|a|-|b|≤|a±b|≤|a|+|b| 4.不等式的概念和性质是进行不等式的变换,证明不等式和解不等式的依据,应正确理解和运用不等式的性质,弄清每条性质的条件与结论,注意条件与结论之间的关系。基本不等式可以在解题时直接应用。 例1.对于实数a,b,c判断以下命题的真假 (1)若a>b, 则acbc2, 则a>b;

(3)若aab>b2; (4)若a|b|; (5)若a>b, >, 则a>0, b<0. 解:(1)因为c的符号不定,所以无法判定ac和bc的大小,故原命题为假命题。 (2)因为ac2>bc2, 所以c≠0, 从而c2>0,故原命题为真命题。 (3)因为所以a2>ab① 又所以ab>b2② 综合①②得a2>ab>b2 故原命题为真命题. (4)两个负实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故原命题为真命题. (5)因为所以 所以从而ab<0 又因a>b所以a>0, b<0. 故原命题为真命题. 例2.已知f(x)=ax2-c且-4≤f(1)≤-1,-1≤f(2)≤5, 求f(3)的范围. 解:由题意可知:∴ ∴f(3)=9a-c=f(2)-f(1)∴运算可知-1≤f(3)≤20 错解:依题设有①消元,得② ∵f(3)=9a-c∴-7≤f(3)≤26 错因:根源在于不等式组①与不等式组②并不等价,不等式组②扩大了不等式组①的解的范围,同向不等式在多次相加时要谨慎,一定要检查其同解性.

多元统计复习题-附答案

复习题 原文: 答案: 4.2试述判别分析的实质。 4.3 简述距离判别法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4.4简述贝叶斯判别法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4.5 简述费希尔判别法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4.6 试析距离判别法、贝叶斯判别法和费希尔判别法的异同。 4.2试述判别分析的实质。 答:判别分析就是希望利用已经测得的变量数据,找出一种判别函数,使得这一函数具有某种最优性质,能把属于不同类别的样本点尽可能地区别开来。设R1,R2,…,Rk是p维空间R p的k个子集,如果它们互不相交,且它们的 和集为R p,则称R1,R2?R p为R p的一个划分。判别分析问题实质上就是在某种意义上,以最优的性质对p维空间R p 构造一个“划分”,这个“划分”就构成了一个判别规则。 4.3 简述距离判别法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答:距离判别问题分为①两个总体的距离判别问题和②多个总体的判别问题。其基本思想都是分别计算样本与各个总体的距离(马氏距离),将距离近的判别为一类。 ①两个总体的距离判别问题

设有协方差矩阵∑相等的两个总体G 1和G 2,其均值分别是μ1和μ 2,对于一个新的样品X ,要判断它来自哪个总体。 计算新样品X到两个总体的马氏距离D 2(X,G1)和D 2 (X ,G2),则 X ∈G 1 ,D 2(X,G 1)≤ D 2 (X ,G 2) X ∈G 2 ,D 2(X ,G 1)> D 2 (X ,G 2, 具体分析, 2212(,)(,) D G D G -X X 111122111111 111222********* ()()()() 2(2)2()-----------''=-----''''''=-+--+'''=-+-X μΣX μX μΣX μX ΣX X ΣμμΣμX ΣX X ΣμμΣμX ΣμμμΣμμΣμ11211212112122()()() 2() 22()2() ---''=-++-' +? ?=--- ??? ''=--=--X ΣμμμμΣμμμμX ΣμμX μααX μ 记()()W '=-X αX μ 则判别规则为 X ∈G 1 ,W(X)≥0 X ∈G 2 ,W(X)<0 ②多个总体的判别问题。 设有k 个总体k G G G ,,,21 ,其均值和协方差矩阵分别是和k ΣΣΣ,,,21 ,且 ΣΣΣΣ====k 21。计算样本到每个总体的马氏距离,到哪个总体的距离最小就属于哪个总体。 具体分析,21 (,)()()D G ααα-'=--X X μΣX μ 111122()C α αααα----'''=-+''=-+X ΣX μΣX μΣμX ΣX I X 取ααμΣI 1-=,αααμΣμ1 2 1-'-=C ,k ,,2,1 =α。 可以取线性判别函数为 ()W C αα α'=+X I X , k ,,2,1 =α 相应的判别规则为i G ∈X 若 1()max()i k W C α αα≤≤'=+X I X 4.4 简述贝叶斯判别法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基本思想:设k 个总体,其各自的分布密度函数)(,),(),(21x x x k f f f ,假设k 个总体各自出现的概率分别为k q q q ,,,21 ,0≥i q , 11 =∑=k i i q 。设将本来属于i G 总体的样品错判到总体j G 时造成的损失为)|(i j C , 。 设k 个总体相应的p 维样本空间为 ),,,(21k R R R R =。 在规则R 下,将属于的样品错判为j G 的概率为 x x d f R i j P j R i )(),|(?= j i k j i ≠=,,2,1, 则这种判别规则下样品错判后所造成的平均损失为 ∑==k j R i j P i j C R i r 1 )],|()|([)|( k i ,,2,1 = k μμμ,,,21 k G G G ,,,21 k j i ,,2,1, =k G G G ,,,21 i G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