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给药法习题分析

给药法习题分析

给药法习题分析
给药法习题分析

给药法

422、遵医嘱给药,规范的是( C )

A.对医嘱有疑问,应及时向药房核实,无误后方可执行

B.对医嘱有疑问,应及时向护士核实,无误后方可执行

C.对医嘱有疑问,应及时向相关人员核实,无误后方可执行

D.对医嘱有疑问,应及时核实,无误后方可执行

E.对医嘱有疑问,应重新再次核实,无误后方可执行

423、有关给药原则不规范的是( D )

A.安全正确给药,保证给药的对象、剂量、途径、方法、时间准确无误 B.注意配置药物的环境应独立、明亮、洁净

C.给药前询问患者的过敏史、用药史和药物的不良反应史

D.静脉用药应现配现用,在注射室配置后即用

E.完善输液安全管理制度,控制静脉输注流速,预防输液反应

424、药物使用应严格执行查对制度,规范的查对是 ( A )

A床号、姓名、药名、药物浓度、剂量、用法、用药时问

B床号、姓名、药名、有效期、剂量、用法、用药时间

C.床号、姓名、药名、药物浓度、颜色、用法、用药时问

D.床号、姓名、药名、配置方法、剂量、用法、用药时问E床号、姓名、药名、药物浓度、剂量、用法、用药途径

425、安全注射原则不规范的是( B )

A 认真执行查对制度 B根据药物性质和病情选择使用途径

C运用无痛注射技术 D.注射器具一人一用

E注射药物应在使用时抽取,现配现用

426、安全注射原则中要求( A )

A.不重复使用一次性注射器具及针头

R.注射器使用后定点放置,然后集中放在锐器盒

C注射器使用后及时分离针头,针头放在锐器盒

D.静脉注射应遵从现配现用的原则,在注射室配置后即用E.认真执行查对制度,静脉注射应2人核对才能使用

427、常用药物管理中规定的规范是 ( C )

A.病房药柜的药物名称、使用、限额、定期核查均有相应的规范

B.病房药柜的药物存放、使用、数量、定期核查均有相应的规范

C病房药柜的药物存放、使用、限额、定期核查均有相应的规范

D.病房药柜的药物存放、使用、限额、每周核查均有相应的规范E.以上都是规范

428、以下不符合常用药物管理规定的是 ( D )

A.病房内常备有一定数量的常用药物 B.应根据病房用药数量固定基数

C.药物入柜前要认真核对药品规格、数 D.病房内存放的注射、外用药应集中存放E.药柜由专人加锁保管

429、病房存放高危药物趣范的是 ( E )

A.10%氯化钠可与其他药物存放 B.10%氯化钾可与其他药物存放

C.肌肉松弛剂可与麻醉药物共同存放 D细胞毒化性药物必须单独存放

E.病房存放高危药物不得与其他药物混放

430、药物应按不同性质保存,不规范的是 ( C )

A.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要遮光存放

B.硝普纳、奎尼丁、氨荼碱应用黑纸包裹

C.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索C、维生素E应装在药瓶内

D.人血白蛋白、人免疫球蛋白必须存放在2~l0℃冷处存放

E.氨水、樟脑、甘油栓应放在20℃的凉处存放

431 急救药品管理下担苹的是( D )

A每一个独立的医疗单元均需配备急救药物 B.急救药品必须放在抢救车上固定位置

C.急救药品必须放在注射室专用抽屉 D.抢救车应放病房内,有利于抢救

E.抢救车上严禁放置除抢救用物以外的任何物品

432.急救药品管理规范是( A )

A.抢救车上每一种急救药物应有具体位置 B.急救药品应按使用率放置位置

C.急救药品指定专人每周检查D.急救药品使用后每周定期补足数量

E.急救药品每天检查并记录,保证随时可用

433 急救药品的种类不包括( E )

A.盐酸肾上腺素 B去甲肾上腺索 C.盐酸异丙肾上腺素

D.盐酸去甲肾上腺素 E.去甲异丙肾上腺素

434 急救药品的种类不包括( D )

A阿托品 B.阿拉明 C.非那根 D.杜冷丁 E.多巴胺

435 急救药品是( A )

A多巴胺 B氨苯蝶定 C.安体舒通D.强的松 E.10%葡萄糖

436 贵重药品管理下磬苹的是( C )

A将金额大.单价赢的药物列为贵重药品的管理范围

B贵重药品在药房保管应设定专人保管

C贵重药品不允许放在病房保管,应现取现用

D贵重药品每曰清点每月盘点

E贵重药品要求专柜加锁存放

437 贵重仪器保管“四固定”不包括( B )

A定人负责 B定期维修 C定数量D定位置 E.定期检查

438.麻醉药不卑帮( D )

A吗啡 B哌替啶 C.可卡因 D.可待因 E.芬太尼

439 关于对麻醉、精神药品定义错误的是 ( A )

A麻醉药品是指连续使用后即可产生思想依赖性的药品

B麻醉药品是可致人成瘾癖性药品

C精神药品是指直接作用与中枢神经系统,使之兴奋的药品

D精神药品分为一类精神药品和二娄精神药品

E精神药品连续使用能产生依耪性

440.麻醉、精神药品管理要求不包括 (B )

A临床使用麻醉精神药品要按《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严格管理

B麻醉、精神药品管理要求专人负责,专柜加锁管理药品

C麻醉、精神药品实行专册管理

D麻醉、精神药品入库.出库应双人验收、双人复核

E麻醉、精神药品专册保管期,保管期限应当在该药品有效期满之日起≥5年441 第二类精神药品不包括( A )

A茂巴比妥 B.苯巴比妥 C.戊巴比妥 D.地西泮 E.咖啡因

442 麻醉药品管理制度规定“五专”( B )

A专人、专用、专册、专柜、专锁 B.专人、专册、专柜、专锁、专处方 C专人、专用、专册、专柜、专处方 D.专人、专处方、专册、专锁、专用 E.专人、专处方、专柜、专锁、专用

443 有关麻醉.精神药品处方管理,不规范是(B )

A麻醉处方至少保管3年 B.麻醉处方至少保管2年

C精神药品处方至少保管2年D.麻醉处方禁止非法使用

E.麻醉、精神药品处方实行专用管理

444关于对癌症患者使用“麻醉药品专用卡”规范的是 ( B )

A.患者可凭麻醉药品专用卡到药房买药

B.注射处方1次只能开≤3天的常用药

C.注射处方i次只能开≤2天的常用药

D.控(缓)释制剂处方1次可开≤10天常用量

E.其它制剂的处方1次可以开≤5天常用量

445.医疗用毒性药品不包括有 ( C )

A硫酸阿托品 B洋地黄毒苷C 丁溴东莨菪硷D.氢溴酸东菪莨硷 E升汞446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要求不包括 ( C )

A临床使用时要按《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实施严格的管理

B医疗用毒性药品的包装容器要有毒药标志

C医疗用毒性药品的处力使用后,保管3年各查

D医疗用毒性药品的处方只能开≤2天极量

E医疗用毒性药品,做到专柜加锁并专人保管

447 静脉注射药物配制中心的设置要求不规范的是 ( E )

A要远离各种污染源

B有防止污染昆虫和其他动物进入的有效设施

C工作问应按静脉输液配置程序和空气洁净度级别要求合理布局

D不同洁净度等级之间应有防止交叉污染的措施

E药物分开配置,抗生素应在BSCIII级生物安全柜内配置

448 静脉注射药物配制工作要求( E )

A肠道外营养药物应在百级水平层流净化台配置

B普通药物应在百级水平流层净化台配置

C抗肿瘤配置应在BSCII级生物安金柜内配置

D-免疫抑制剂应在BSCII级生物安全柜内配置

E.以L都是正确

449.静脉注射药物配制中心层流台洁净级别要求不包括 ( D )

A.洗衣洁具间为十万级 B.配置问为万级

C 操作台局部为百级 D.洁净区应维持一定的负压,并送入一定比例的新风

E 各洁净区细菌测试应达到《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要求

450.静脉注射药物配制中心的管理要求不规范的是( C )

A.按《广东省医疗机构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质量管理规范》进行严格管理

B.参与进行药物配置的护理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

C.静脉注射药物配制中心设各应由值班人员负责管理

D.静脉注射药物配制中心应制订标准操作规程

E.静脉注射药物配制中心应有设备管理的记录资料和各种规章制度资料

451.静脉注射药物配制中心,对人员的管理要求不规范的是( E )

A.静脉注射配制中心工作人员的工作服要求应与配置操作和洁净度级别要求相适应 B.洁净工作服应尽量减少人体皮肤的暴露面积

C.洁净服能防止人体脱落物的污染

D.进入洁净区的工作人员不能化妆

E配置工作人员应有健康档案,每半年体检1次

452.协助呕吐者口服药物最适宜的服药时机是 ( B )

A.呕吐后立即给药 B.呕吐问隙期间给药

C.剧烈呕吐者休息10min后给药 D.呕吐者不宜口服给药

E.呕吐后宜空腹服药

453 以下不是口服给药法的注意事项 ( A )

A.对自理服药能力缺陷者不宜服药 B.有吞咽困难者应防误吸

C.婴幼儿、管饲者需将药片研碎 D.避免用茶水送服药物

E.每一患者的所有药物应1次取离药盘

454.服药时机不恰当的是( C )

A.健胃药饭前服 B.催眠药睡前服

C助消化药饭前服 D驱虫药空腹或半空腹服

E.对胃黏膜有刺激性的药物饭后服

455.下面哪项是口服给药的正确体位( B )

A.婴幼儿取右侧卧位 B.婴幼儿抱起取半坐卧位

C管饲者取平卧位 D.孕产妇取左侧卧位

E.剧烈呕吐者服药时取半卧位

456 口服碘剂时不必要的是( C )

A.服药前,若患者不在,应将药物带回保管

B服药时,若忠者提出疑问,应重新查列

C.服用时可用吸管,避免染黑牙齿

D.碘剂可滴入食物中一起服用

E服药后,药杯放于患者病房

457 口服给药术的护理目标是( B )

A.保证服药到口 B.保证患者安全.正确服用药物

C.保证用药后的效果.避免不良反应 D.保证服药时间精确.剂量准确

E.保证患者正确服用所发药物

458 雾化吸入给药术的护理目标是( C )

A.保证患者安全,雾化剂量准确

B.患者得到雾量准确、安全、适宜的雾化吸入

C.患者得到剂量准确、安全、雾量适宜并感觉舒适的雾化吸入

D.保证患者得到雾化剂适宜并感觉舒适的雾化吸入

E.患者得到雾量适宜并感觉舒适的雾化吸入

459.一般雾化时闻为( D )

A.5~l0min B.8~l0min C.10~15min D.15~20rain E.20~25min 460.严重阻塞性肺病患者应选择哪种雾化装置 ( B )

A.超声雾化吸入器 B.氧气雾化吸入器

C.射流式湿化器 D.面罩雾化吸入

E.口含嘴雾化吸入

461.严重阻塞性肺病患者雾化吸入时间为( C )

A.15~20min B.10~15min C 5~10min D.8~l1min E.20~25min

462.超声雾化吸入器的水产槽内应加多少液体( D )

A.150ml自来水 B.200ml热水 C.350ml温生理盐水

D.250ml冷蒸馏水 E.235ml温蒸馏水

463.雾化吸入的面罩使用不恰当的是( A )

A.面罩一用一消毒,各下一位患者使用

B.儿童以面罩吸入为准

C.气管切开患者,可直接将面罩罩在气管切开造口处

D.摘下面罩后及时洗手

E.使用面罩前应检查面罩是否有破损

464.雾化吸入时,口含嘴使用说法正确的是( E )

A.只有射流式雾化器才能使用口含嘴

B.使用后的口含嘴按生活垃圾处理

C.口含吸嘴呼气,用鼻吸气

D.口含吸嘴呼气,用鼻吸气,作深呼吸

E.口含吸嘴吸气,用彝呼气,作深呼吸

465.根据以F哪项选择口含嘴或面罩 ( C )

A.雾化装置 B.医嘱 C.患者合作能力 D.痰液性状 E.肺部听诊结果466.射流式雾化吸入法应调节氧流量为 ( D )

A.1~2L/min B 2~4 L/min C.4~6 L/min D.6~8 L/min E.8~l0 L/min 467 以下哪项不符合射流式雾化吸入法 ( E )

A.各部件连接紧密,勿漏气 B.注意用氧安全

C.氧气湿化瓶内不能有水 D禁止利用浮标式氧气吸入器进行氧气雾化吸入治疗

E.要先预热3~5min

468.肌内注射时发生断针,正确处理是( B )

A.立即用一只手绑紧皮肤,用另一只手将断针段取出

B.立即用一只手捏紧局部肌肉,用止血钳将断段取出

C.立即放松局部肌肉,防止枕头移位

D.立即通知值班医生进行处理

E.立即送手术将断段取出

469 下面哪项不属于无痛注射技巧( B )

A.取适当体位,放松局部肌肉 B.注射时注意二慢一快

C.分散注意力 D.刺激性强的药物应选择细长针头进行深组织注射

E.注射两种或以上药物时,应先从无刺激性到刺激性小到刺激性大的原则

470.静脉注射选择注射部位不当的是( C )

A.长期静脉注射者要自远心端至近心端选择静脉

B.化疗药.刺激性药推注前后注入0.9%生理盐水

C.尽量选择对患者活动限制最多的部位

D.尽量选择粗直.弹性好的血管。

E.应避开局部有伤口.血肿或多次穿刺的部位

471.下列哪项不是肌内注射术的护理目标( D )

A.遵医嘱对患者肌内注射 B.确保注射安全

C.将操作不适感降低到最低限度D.未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E.确保操作规范

472 进行肌内或皮下注射选择针头不恰当是( A )

A.注射用药为油剂,应选细长针头 B.注射刺激性药物,应选择细长针头

C.长期注射者,应选细长针头 D.注射用药为混悬液,应选粗针头

E.对消瘦者及小儿,应选细短针头

473.肌内注射的进针深度为 ( C )

A.针栓2/3 B.针柄2/3 C.针梗2/3 D.针头2/3 E.针梗l/3

474 肌内注射的进针角度为( B )

A,30。~40。 B.90。 C.20。~30。D.40。~50。 E.50。~60。

475.肌内注射部位说法正确的是 ( A )

A.2岁以内的小儿,不选臀大肌

B.昏迷患者要协助翻身后才能注射臀中肌

C侧卧位时,上腿弯曲以放松局部肌肉

D.硬结部位湿热敷后进行注射

E.臀大肌“联线法”部位是髂嵴最高点与尾骨的连线外上1/3处

476 皮下注射的进针角度是 ( A )

A30。~40。 B 90。 C20。~30。 D.40。~50。 E.50。~60。

477 皮下注射的进针深度为 ( E )

A针栓1/2~2/3 B针柄1/3~l/2 C.针梗1/3~2/3 D.针头1/3~2/3 E.针梗1/2~2/3

478 哪项不是皮下注射术的注意事项 ( C )

A.进针不宜过深 B.对消瘦者,可捏起皮肤进针

C.进针后见回血方可推注药液 D.长期注射者可予局部按摩或热敷

E离开患者时要确保注射局部不出血

479.皮下注射胰岛素说法不恰当的是 ( E )

A可在上臂三角肌下缘和两侧腹壁进行注射 B.注射前准备好食物

C注射后勿剧烈运动或日光浴等 D.注射后要密切观察有无低血糖

E长期注射者注射后可予局部按摩或热敷,防止硬结形成

480 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的抢救药物首选 ( D )

A0 .01%去甲肾上腺素 B.0.1%去甲肾上腺索 C.0.01%盐酸肾上腺素D.0.1%盐酸肾上腺素 E.0.001%肾上腺素

48l 皮内注射部位要避开硬结、疤痕等是因为( A )

A引起患者剧烈疼痛而发生虚脱 B.影响皮试结果的观察

C影响皮内注射的用药效果 D.引起患者的不舒适

E引起局部皮肤的瘀斑和出血

482 以下哪项不是青霉素皮内注射的注意事项( C )

A有青霉素过敏史应停止皮内注射 B.不宜空腹进行皮试

C.皮试后l0分钟内不得离开 D.皮试液要现配现用

E.体质衰弱,情绪紧张者应采用卧位

483.皮内注射结果阳性者不必要注明哪项( D )

A.体温单 B.医嘱单 C.床头卡 D.膳食单 E.一览表

484.皮内注射部位为( C )

A.前臂尺侧上l/3处 B.前臂尺侧下1/3处 C.前臂掌侧下l/3处

D.前臂掌侧上1/3处 E.前臂桡侧上1/3处

485.皮内注射进针角度为( E ) .

A.10。 B.10。~20。 C.15。~20。 D.5。~10。 E.5。

486.不符合皮试液浓度的是( A )

A青霉素250~5501U/ml B.破伤风抗毒素150 IU/ml

C.普鲁卡因溶液2.5mg/~Ⅱl D.细胞色素C0.75】ng/m]

E.链霉素25001U/Ⅲ1

487.皮内注射需推入药液 ( B )

A,0.01ml B.0.1ml C.0.2ml D.0.25nll E.0.15m1 488.怀疑皮试结果可作对照,下面哪项是恰当 ( D )

A.同侧前臂皮内注射生理盐水0 2m1 B.同侧前臂皮内注射高渗盐水0.1m1

C.对侧前臂皮内注射低渗盐水0.2ml D对侧前臂皮内注射生理盐水0.1m1

E.对侧前臂皮内注射生理盐水0.2 rnl

489.皮内注射后观察结果的最适宜时间是 ( B )

A 15mi r1 B.20 min C.25 min D.30 min E.10 min

490.以F哪项不是PPD皮内注射注意事项( C )

A注射前PPD需冷藏保管 B.发热患者不宜做PPD皮内注射

C试验阳性可以作为患结核病的诊断 D.忌用碘类消毒剂

E.注射后局部不可热敷.触摸

491 西地兰、氨茶碱等药物每次推注时间是( D )

A.<5 min B.≤5 min C.>5 min D.≥5 min E.没有时间限制492 禁止用于静脉注射的药物是(C )

A氨茶碱 B.30%泛影葡胺 C 10%氯化钾

D.10%葡萄糖酸钙 E.人血白蛋白

493.静脉输液的物理原理( D )

A.空吸作用 B.虹吸作用 C.负压作用

D.液体静压作用 E.正压作用

494.输液过程重病人咳大量粉红色泡沫样痰,应立即给其取( C )

A.平卧位 B.侧卧位 C.端坐位,两腿下压 D.半卧位 E.舒适体位495.进行经外周插管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穿刺测量定位时,上腔静脉测量法为( C )

A.从穿刺点沿静脉走向,量至胸骨切迹

B.从穿刺点沿静脉走向,量至右胸锁关节

C.从预穿刺点沿静脉走向,量至右胸锁关节再向下至第三肋间

D从穿刺点沿静脉走向,量至胸锁关节再向下至剑突

E.从穿刺点沿静脉走向,量至左胸锁关节

496.进行经外周插管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封管时,注射器宜选择( D )

A.1ml B.2ml C.5m1 D.10ml E.20ml

497.静脉注射化疗药物。刺激性药物时,输药前后均要注入( A )

A.0.9%生理盐水 B.肝素钠 C.利多卡因D.5%GS E.平衡液498.静脉输血时,不正确的操作是( C )

A.输血前必须两人核对后无误方可输入 B.血液取回后不能加热

C.开始输血时数度宜快 D.输血袋用后需低温保持24h

E.建立合适的静脉通道

499.执行输血制度中,哪项是不规范( A )

A.抽血时要核对验单,无误后才能抽血

B. 应重新填写正确的化验单

C. 抽血时对验单与病人身份有疑问时,应与主管医生重新核对

D.不能在错误验单的错误标签上直接修改

E.取回后的血液应尽快输入,不得自行保存

500.静脉输液调节速度,一般成人是( B )

A.30~50滴/min B.40~60滴/min C.50~70滴/min D.60~80滴/min

E.70~90滴/min

501.发生输液反应及药物不良反应时的错误处理(B )

A.报告医生,配合医生进行抢救处理

B.输液袋输液器和药品2小时内送药剂科检验

C.给予必要的吸氧,吸痰

D.停止输液,更换输液器和液体

E.观察患者病情及治疗效果,准确记录

502 使用输液泵的错误做法是( D )

A. 把输液管装进输液泵 B先调定输液总量,后调每小时输液量

C.核对设置速度是否正确 D根据患者要求设置滴速

E.有报警应查明原因及时处理

503 配制好的封管液有效时问为( C )

A 30min B.1h C 2h D.3h E.4h

504.静脉留置导管脉冲式冲管方法是( A )

A.推一停一推 B边摊注边退针 C.推一停一退 m.边退针边推注

E.推一停

505. 静脉置管常用的封管液是0 9%氯化钠溶液,每隔( C )重复冲管1次。

A. 2~4h B 4~6 h C 6~8 h D.12 h E.24 h

506.配置细胞毒性药物的操作不正确的是(C )

A. 轻弹安瓶颈部 B.纱布包裹掰开安瓶 C.容酶赢射安瓶底部

D.抽取药物不超过注射器3/4 E开安瓶前需消毒瓶颈

507.需连续输液数天者,其输液器应( E )

A. 6 h更换1次 B.8h更换1次 C.12 h更换1次

D. 20 h更换1次 E.24 h更换1次

508.哪项是输液巡视的必要内容( E )

A. 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 B.输液部位状况 C.已用药量

D.输液的滴速 E.以上皆是

509.哪项是使用静脉留置针不规范( A )

A. 有留置针的肢体要下垂放置 B.留置针口不能泡在水中

C. 留置针固定敷料弄湿随时更换 D.定期更换留置针及其固定敷料

E.尽量避免选择下肢浅静脉留置导管

510.浅静脉窘置针消毒范围>( E )

A. 3CruX5 Cm B.5 CruX5 Cm C.5 Crux8 Cm D.8 Cm×8 Cm

E.8 CruXlO Cm

511.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在导管敷料上记录( C )

A. 置管有效期 B.置管用药名称 C.置管日期,时间D.置管位置

E.置管封管时间

512.下面哪项使用留置针不规范( B )

A.静脉输液前应抽回血 B.导管堵塞时,应用注射器推注生理盐水

C.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D.定期冲管和封管,防止阻塞

E.留置针可保留3~5天,最好≤7天

513.使用输液泵输液,输液瓶高于输液泵30Cm,输液泵高于患者心脏( C ) A. 20Cm B.25Cm C.30Cm D.35Cm E.40Cm

514.使用注射泵哪项不规范( E )

A.准备静脉推注药物及接好延长管 B.打开电源开关

C.将注射器安装在微量注射泵上,再将延长管与头皮针连接

D. 核对设置速度是否正确 E.注射泵调速键要放置便于患者调节

515.更换输液袋术操作哪项不规范( B )

A. 严格执行无菌技术原则 B.执行查对制度,儿童要询问名字

C. 配液过程中做好自我防护 D.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

E.检查输液管中有无气泡,待输液通畅方可离去

516 血小板从血库取出后,尽可能( B )内输入。

A.25min B.30min—C 40rain D 50min E.60min

517 哪项不是静脉输液原则( E )

A. 严格遵循查对制度 B执行无菌技术操作 C.执行标准预防操作

D.安全注射和给药 E.以上部是

518.常规选择合适的静脉输液部位( B )

A. 手指 B.手背 C.足背D.腕 E.踝

519.洗涤红细胞,冰冻红细胞必须在制成后( E )尽快输用。

A. 6h内 B-8h内 C.12h内D.18h内 E.24h内

520.血小板输血哪项不规范( A )

A.置4℃冰箱存放

B.同时输几种血液成分,应优先输注血小板

C. 严禁静置或剧烈振摇,以免血小板聚集,破坏

D. 用常规输血滤器,不得使用微聚集纤维滤器

E.输注速度一般是60~100滴/mln

521-输注血浆及血浆制品,F列哪项不妥( B )

A. 血浆为半透明淡黄色液体,凡变色或有凝块,严禁输用

B.冰冻制品在室温下自然融化

C. 完全融化后尽快输用,并一次输完

D.冷沉淀,凝血因子缩合物,融化后输注速度要快

522.发生输血反应时核对不包括( B )

A.用血申请单 B.知情同意书 C.血袋标签

D.交叉配血试验记录 E.受血者与供血者血型

523.关于静脉输血,哪项不妥( A )

A.血液在血库取出待用,应放入冰箱速冻

B血液标本要抽足血量,不能从正在补液肢体的静脉中抽取

C.血袋须放入铺上无菌巾的治疗盘或清洁容器内取用

D.检查所用的输血器针头是否在有效期内

E.输血期问密切巡视病人有无输血反应

524 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后的护理,不应是( C )

A定期更换穿刺部位敷料 B定期更换肝素帽

C进行静脉输液前不应抽回血D.定期冲管和封管,防止阻塞

E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

525.使用输液泵输液,下列哪项不妥( B )

A.选择透明良好的专用管

B.设置速度必须快捷

C.如有回血应先按停止键再按冲洗键,待血回流后再按回启动键

D.掌握故障产生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E需打开输液泵时,应先夹紧输液管,避免药物快速输入引起不良反应526 使用肝素稀释液静脉置管封管量应是( C )

A . 1~2ml

B 2~3ml C.2~5mi D 5~l0ml E 10~15mI

层次分析法例题(1)

层次分析法在最优生鲜农产品流通中的应用 班级 (一)、建立递阶层次结构 目标层:最优生鲜农产品流通模式。 准则层:方案的影响因素有:c1自然属性、c2经济价值、c3基础设施、c5政府政策。 方案层:设三个方案分别为:A1农产品产地一产地批发市场一销地批发市场一消费者、A2农产品产地一产地批发市场一销地批发市场一农贸市场一消费者、A3农业合作社一第三方 物流企业一超市一消费者(本文假设农产品的生产地和销地不在同一个地区)。 。 目标层:G:最优生鲜农产品流通模式 自经基政 准则层:然济础府属价设政性值施策 方案层:A A2A3 1 图 3— 1 递阶层次结构 (二)、构造判断 (成对比较 )矩阵 所谓判断矩阵昰以矩阵的形式来表述每一层次中各要素相对其上层要素的相对重要程度。为

了使各因素之间进行两两比较得到量化的判断矩阵,引入1~9 的标度,见表 标度 a定义 ij 1i 因素与 j 因素同等重要 3i 因素比 j 因素略重要 5i 因素比 j 因素较重要 7i 因素比 j 因素非常重要 9i 因素比 j 因素绝对重要 2,4,6,8为以上判断之间的中间状态对应的标度值 倒数若 i因素与 j 因素比较,得到判断值为, a ji=1/a ij,a ii=1 为了构造判断矩阵,作者对 6 个专家进行了咨询,根据专家和作者的经验,四个准则下的两两比较矩阵分别为: G c1 c2 c3 c4 c1 A1 A2 A3c1c2c3c4 1853 1/811/21/6 1/5211/3 1/3631 A1A2A3 11/31/9 311/8 981

c2 A1 A2 A3 c3 A1 A2 A3 c4 A1 A2 A3 A1A2A3 139 1/318 1/91/81 A1A2A3 129 1/217 1/91/71 A1A2A3 11/31/9 311/7 971 (三)、层次单排序及其一致性检验 层次单排序就是把本层所有要素针对上一层某一要素,排出评比的次序,这种次序以相对的数值大小来表示。 对应于判断矩阵最大特征根λ max 的特征向量,经归一化 (使向量中各元素之和等于 1) 后记为W。 W的元素为同一层次因素对于上一层次因素某因素相对重要性的排序权值,这一过程 称为层次单排序。 能否确认层次单排序,需要进行一致性检验,所谓一致性检验是指对 A 确定不一致的允许范围。 由于λ连续的依赖于a ij,则λ比n大的越多,A的不一致性越严重。用最大特征值对 应的特征向量作为被比较因素对上层某因素影响程度的权向量,其不一致程度越大,引起的判断误差越大。因而可以用λ― n 数值的大小来衡量 A 的不一致程度。

层次分析法例题(1)

层次分析法在最优生鲜农产品流通中的应用 班级 (一)、建立递阶层次结构 目标层:最优生鲜农产品流通模式。 准则层:方案的影响因素有:1c 自然属性、2c 经济价值、3c 基础设施、5c 政府政策。 方案层:设三个方案分别为:1A 农产品产地一产地批发市场一销地批发市场一消费者、2A 农产品产地一产地批发市场一销地批发市场一农贸市场一消费者、3A 农业合作社一第三方物流企业一超市一消费者(本文假设农产品的生产地和销地不在同一个地区)。 。 目标层: 准则层: 方案层:

图3—1 递阶层次结构 (二)、构造判断(成对比较)矩阵 所谓判断矩阵昰以矩阵的形式来表述每一层次中各要素相对其上层要素的相对重要程度。为了使各因素之间进行两两比较得到量化的判断矩阵,引入1~9的标度,见表 为了构造判断矩阵,作者对6个专家进行了咨询,根据专家和作者的经验,四个准则下的两两比较矩阵分别为:

(三)、层次单排序及其一致性检验 层次单排序就是把本层所有要素针对上一层某一要素,排出评比的次序,这种次序以相对的数值大小来表示。 对应于判断矩阵最大特征根λmax 的特征向量,经归一化(使向量中各元素之和等于1)后记为W 。 W 的元素为同一层次因素对于上一层次因素某因素相对重要性的排序权值,这一过程称为层次单排序。 能否确认层次单排序,需要进行一致性检验,所谓一致性检验是指对A 确定不一致的允许范围。 由于λ 连续的依赖于ij a ,则λ 比n 大的越多,A 的不一致性越严重。用最大特征值对应的特征向量作为被比较因素对上层某因素影响程度的权向量,其不一致程度越大,引起的判断误差越大。因而可以用 λ―n 数值的大小来衡量 A 的不一致程度。 用一致性指标进行检验:max 1 n CI n λ-= -。其中max λ是比较矩阵的最大特征值,n 是比较矩 阵的阶数。CI 的值越小,判断矩阵越接近于完全一致。反之,判断矩阵偏离完全一致的程度越大。 (四)、层次总排序及其一致性检验 )0(273.0104.0056.0567.0092.1418.0224.0266.2222.0316.0353.0201 .0074.0105.0118.0121 .0037.0053.0059.0075 .0667.0526.0470.0603 .0136131121121113581 W A =??? ?? ?? ??????????→??? ? ? ?? ? ???????????→?????????????? ???????→?????????????? ?=归一化按行求和列向量归一化

关于层次分析法的例题与解.

旅游业发展水平评价问题 摘要 为了研究比较两个旅游城市Q、Y的旅游业发展水平,建立层次分析法]3[数学模型,对两个旅游城市Q、Y的旅游业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价. 首先,通过对题目中的图1、表1进行了分析与讨论,根据层次分析法,建立了目标层A、准则层B和子准则层C、方案层D四个层次,通过同一层目标之 间的重要性的两两比较,得出判断矩阵,利用]1[ MATLAB编程对每个判断矩阵进行求解. 其次,用MATLAB软件算出决策组合向量,再比较决策组合向量的大小,由“决策组合向量最大”为目标,得出城市Y的决策组合向量为0.4325,城市Q组合向量为0.5675. 最后,通过城市Q旅游业发展水平与旅游城市Y旅游业发展水平的决策组合向量比较,得出城市Q的旅游业发展水平较高. 关键词层次分析法MATLAB旅游业发展水平决策组合向量

1.问题重述 本文要求分析Q Y,两个旅游城市旅游业发展水平,并且给出了两个城市各方面因素的对比,如城市规模与密度,经济条件,交通条件,生态环境条件,宣传与监督,旅游规格,空气质量,城市规模,人口密度,人均GDP,人均住房面积,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税收GDP,外贸依存度,市内外交通,人均拥有绿地面积,污水集中处理率,环境噪音,国内外旅游人数,理赔金额,立案数量,A级景点数量,旅行社数量,星级饭店数量.建立数学模型进行求解. 2.问题分析 本文要求分析Q Y,两个城市的分析Y,两个旅游城市旅游业发展水平,在对Q 中,发现需要考虑因素较多,第一、城市规模与密度,包括城市规模与人口密度.第二、经济条件,包括外贸依存度,人均GDP,人均住房面积,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税收GDP.第三、交通条件,包括市内外交通.第四,生态环境条件包括空气质量,人均绿地面积,污水处理能力,环境噪音.第五、宣传与监督,包括国内外旅游人数,游客投诉立案件数.第六、旅游规格,包括A级景点个数,旅行社个数,星级饭店个数,这就涉及到层次分析法来估算各个指标的权重,评出最优方案.具体内容如下: (1)本文选择了对Q Y,两个旅游城市旅游业发展水平有影响的19个指标作为评价要素,指标规定如下: 城市规模:城市的人口数量. 人口密度:单位面积土地上居住的人口数.是反映某一地区范围内人口疏密程度的指标.人口影响城市规模.人口密度越大城市规模也就越大. 人均GDP: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人均城建资金:即用于城市建设的资金总投入. 第三产业增加值:增加值率指在一定时期内单位产值的增加值.即第三产业增加值越高越能带动城市经济的发展. 税收GDP: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按照法律规定,通过税收工具强制地、无偿地征收参与国民收入和社会产品的分配和再分配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 外贸依存度:即城市对于外贸交易的依赖程度. 市内交通:即城市市区交通情况. 市外交通:即城市郊区交通情况.市内交通与市外交通对于城市交通条件具有同等的重要性. 空气质量:即城市总体空气质量情况.空气质量越好对于城市生态环境就越好. 人均绿地面积:即反应城市绿化面积以及人口密度的比值关系. 污水处理能力:城市污水处理水平. 环境噪音:城市环境噪音情况. 国内外旅客人数:国内外来旅客一年总人数.人数越多说明宣传与监督就越好.

项目论证评估习题和答案与解析

项目论证与评估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下列选项不属于项目特征的是() A. 目的性 B. 一次性 C. 风险性 D. 连续性 2. 项目的全生命周期是指包括整个项目的建造、使用、以及()的全过程。 A. 最终清理 B. 废弃 C. 维修 D. 运营 3. 项目运行的硬环境是指() A. 与项目运行直接相关的物质条件与环境要素的总合 B. 与项目运行直接相关的社会政治环境 C. 与项目运行直接相关的经济环境 D. 与项目运行直接相关基础设施等环境 4. 项目建设中涉及到的土地使用权的出让金属于() A. 递延资产 B. 固定资产 C. 无形资产 D. 流动资产 5. 资金的时间价值是指()(与32题重) A. 现在所拥有的资金在将来投资时所能获得的收益 B. 资金随时间的推移本身能够增值 C. 资金在生产和流通过程中随时间推移而产生的增值 D. 可用于储蓄或贷款的资金在储蓄或贷款时所产生的利息 6. 某项目计息周期为半年,名义年利率为8%,则项目的实际年利率为() A. 4% B. 8% C. 8.16% D. 16.64% 7. 某项目需投资固定资产100万元,假定净残值率为5%,项目寿命为10年,按平均年限进行折旧,每年的折旧额为() A. 10万元 B. 9.5万元 C. 9万元 D. 10.5万元 8. 一般认为,生产项目合理的最低流动比率是() A. 1 B. 2 C. 3 D. 4 9. 某企业新建一条生产线,初始投资为500万元,年利率为10%,要求投资后4年内收回全部投资,那么该生产线每年要获利()万元。 [(A/P,10%,4)=0.31547,(P/A,10%,4)=3.1698 ](与37题重) A. 125 B. 157.74 C. 162 D. 153 10. 项目财务评价的根本目的是分析和确认项目在企业财务和成本效益方面的() A. 必要性和可行性 B. 盈利性 C. 安全性 D. 持续性 11. 项目后评估一般是在项目实施完成后()左右进行。 A. 2年 B. 3年 C. 4年 D. 5年 12. 项目前评估的根本目的是为项目的()提供支持和保障。 A. 项目设计 B. 投资决策 C. 项目实施 D. 项目组织 13. 下列()项不是项目运行环境评估所必须要遵循的基本原则。 A. 客观性 B. 系统性 C. 动态性 D. 连续性 14. 项目建成后,贷款资金的利息费用属于() A. 制造费用 B. 管理费用 C. 财务费用 D. 期间费用 15. 某项目涉及使用某单位的一项专利,费用计价为100万元,则该资产属于() A. 递延资产 B. 固定资产 C. 无形资产 D. 流动资产 16. 下列关于内部收益率的表述中,不正确的()(与26题重) A. 内部收益率是使净现值为零的收益率 B. 内部收益率是该项目能够达到的最大收益 C. 内部收益率说明该方案的实际获利水平 D. 内部收益率小于基准收益率时,应该拒绝该项目 17. 某企业新建一条生产线,初始投资为400万元,年利率为10%,要求投资后4年内收回全部投资,那么该生产线每年至少要获利()万元。 [(A/P,10%,4)=0.31547,(P/A,10%,4)=3.1698 ]

层次分析法例题(1)

层次分析法在最优生鲜农产品流通中的应用 班级 (一)、建立递阶层次结构 目标层:最优生鲜农产品流通模式。 准则层:方案的影响因素有:1c 自然属性、2c 经济价值、3c 基础设施、5c 政府政策。 方案层:设三个方案分别为:1A 农产品产地一产地批发市场一销地批发市场一消费者、2A 农产品产地一产地批发市场一销地批发市场一农贸市场一消费者、3A 农业合作社一第三方物流企业一超市一消费者(本文假设农产品的生产地和销地不在同一个地区)。 。 图3—1 递阶层次结构 (二)、构造判断(成对比较)矩阵 所谓判断矩阵昰以矩阵的形式来表述每一层次中各要素相对其上层要素的相对重要程度。为 目标层: 准则层: 方案层:

了使各因素之间进行两两比较得到量化的判断矩阵,引入1~9的标度,见表 为了构造判断矩阵,作者对6个专家进行了咨询,根据专家和作者的经验,四个准则下的两两比较矩阵分别为:

(三)、层次单排序及其一致性检验 层次单排序就是把本层所有要素针对上一层某一要素,排出评比的次序,这种次序以相对的数值大小来表示。 对应于判断矩阵最大特征根λmax的特征向量,经归一化(使向量中各元素之和等于1)后记为W。 W的元素为同一层次因素对于上一层次因素某因素相对重要性的排序权值,这一过程称为层次单排序。 能否确认层次单排序,需要进行一致性检验,所谓一致性检验是指对A确定不一致的允许范围。 a,则λ比n 大的越多,A 的不一致性越严重。用最大特征值对由于λ连续的依赖于 ij 应的特征向量作为被比较因素对上层某因素影响程度的权向量,其不一致程度越大,引起的判断误差越大。因而可以用λ―n数值的大小来衡量 A 的不一致程度。

说题比赛模板

说题比赛有关说明 一、笔试 1.题型:选择题、综合题 2.内容: 第一部分:学科基础知识。考查考纲中必考和选考内容,尽量让老师在90分以上,有些题难度要低于高考。英语不考听力。120分。 第二部分:书面说题。按照题目要求写说题稿。30分。 二、说题 说题说的是学生的解题过程,即如何分析试题,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将讲题与学生活动水乳交融,不是就题说题 书面说题的设问方式: ①命题立意和对学生的能力水平要求。(根据考纲说明) ②考查的主要知识点。(根据考纲和课程标准说明) ③如何讲解试题。(根据新课程理念和考纲) ④如何指导学生解答试题。(根据新课程理念和考纲) ⑤如何拓展试题。(根据新课程理念和考纲) 三、说题过程表述 (一)导语: 尊敬的评委,大家好! 我抽到的题目是()号题,试题考查的内容是(),在整个试卷中的地位是(),难度是()。区分度属于(低分、中低档分、中档分、中高档分、高档分)数段。

(二)命题立意和能力水平说明 新课程和高考命题强调能力立意,通过学生作答的过程来推测其运用学科知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和思维品质,强调对知识的应用和知识迁移的考查。(如语文考查能力层级:A知识B理解C分析综合D鉴赏评价E表达应用F探究),其中,应用、理解、识记属于低阶思维;分析、综合、评价、创造属于高阶思维。主要考查学生的思维品质是包括思维的敏捷性、思维的严密性、思维的整体性、思维的创造性。 这部分可表述为: 这道题考查的是()能力水平。属于()思维。侧重考查学生()思维品质,新课程和高考命题都强调能力立意。(三)知识点、考点说明 这部分主要说明本题涉及的是考点或知识点有哪些。在高考中属于什么样的知识类型,如事实性知识(识记)、程序性知识(理解)、策略性知识(综合运用),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即现有发展区怎样,高考考查的目标即最近发展区是什么,与哪些知识点之间有密切联系,建立一个知识结构图,可板书画图示,也可以作课件呈现。知识间联系是线性的,即简单的,逻辑性强的,可通过结构图表示(向上思维)。知识间联系是非线性的,即非逻辑性的,可以建立一个思维模型,即大但想象、类比归纳、总结规律。 这部分可以表述为: 本题考查的主要知识点有()。这些知识点在考纲中属于()层次,考查()知识类型,学生原有的知识

[量纲分析]习题

习题 1、量纲是否就是单位,两者之间有什么关系? 2、“Dimension”一词包含什么涵义?说说它的历史演变。 3、自由落体问题有哪几种提法?各有哪些基本量和导出量? 4、从物理上分析摆锤质量与单摆周期无关的原因。 5、求谐振子的自振频率。 6、从量纲幂次式的讨论中得到的偏导数关系,求出量纲函数的最终表达式。 7、查阅基尔比契夫提出的“相似三定理”说的是什么?它与π定理的说法不同,哪种说法更 为本质? 8、从隐函数法证明π定理。 9、求盛水容器底侧的小孔出流速度。 10、若溢洪道的断面为三角形,讨论溢洪流量。 11、分析定常管流问题中的摩擦系数和总管阻;并问什么情况下可不考虑密度的影响?说明 其物理原因。 12、能否用水洞做机翼的模型实验,或用风洞做潜艇的模型实验?如果可以,问尺寸和速度 的缩比范围? 13、作船舶润湿面积的量纲分析。 14、轴承问题中是否应该考虑惯性力的作用?说明理由。 15、用量纲分析法求小球在粘性流体中下落最终速度和粘性阻力(结果与Stokes公式对照)。 16、什么条件下可以不考虑表面张力对水波波速的影响,从物理上做简单分析。 17、讨论两端固定的梁在分布载荷作用下的挠度。 18、讨论悬臂梁在自重作用下的最大挠度与梁长的关系。 19、讨论方形空心简支梁的挠度分布,若用实心梁来模拟,要求符合什么条件? 20、什么样的结构物质需要考虑重力的作用? 21、调查一下国内做结构物的重力效应实验的离心机有多大,写出主要参数。 22、求有限弹性体的固有周期。 23、弹性体中体波的传播有无色散现象,说说物理原因? 24、杆径对杆中弹性波波速起什么物理作用? 25、求两块平板正面相撞引起的弹性波的波速(与有关弹性波书中的结果作对比)。 26、若硬度计的压头不是锥形而是球形,可否分析硬度和强度在什么条件下成正比? 27、什么是几何相似?什么是几何相似率?举例说明。 28、相似率是否一定要求几何相似?为什么? 29、估计和比较几种典型金属材料中弹性变形和热传导的传播时间。 30、估计和比较含水地层中弹性变形和渗流的传播时间。 作业上交时间可能在期中的时候,请小伙伴们相互转告。

层次分析法例题(3)

二、AHP 求解 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是一种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多目标决策分析法, 将 决策者的经验给予量化,这在对目标(因素)结构复杂且缺乏必要数据的情况下较为实用。 (一)、建立递阶层次结构 目标层:最优生鲜农产品流通模式。 准则层:方案的影响因素有: c 1自然属性、c 2经济价值、C 3基础设施、c 5政府政策。 方案层:设三个方案分别为: A i 农产品产地一产地批发市场一销地批发市场一消费者、 A 2 农产品产地一产地批发市场一销地批发市场一农贸市场一消费者、 A 3农业合作社一第三方 物流企业一超市一消费者(本文假设农产品的生产地和销地不在同一个地区 )。 。 A 3 图3— 1递阶层次结构 (二)、构造判断(成对比较)矩阵 所谓判断矩阵是以矩阵的形式来表述每一层次中各要素相对其上层要素的相对重要程度。 为 目标层: G :最优生鲜农产品流通模式 准则层: 自然属性 经济价值 基础设施 政府政策 方案层:

了使各因素之间进行两两比较得到量化的判断矩阵,弓I入1?9的标度,见表3—1.

为了构造判断矩阵,作者对6个专家进行了咨询,根据专家和作者的经验,四个准则下的两两比较矩阵分别为:

(三)、层次单排序及其一致性检验 层次单排序就是把本层所有要素针对上一层某一要素,排出评比的次序,这种次序以相 对的数值大小来表示。 对应于判断矩阵最大特征根入max的特征向量,经归一化(使向量中各元素之和等于 1) 后记为W。 W的元素为同一层次因素对于上一层次因素某因素相对重要性的排序权值,这一过程称为层次单排序。 能否确认层次单排序,需要进行一致性检验,所谓一致性检验是指对A确定不一致 的允许范围。 由于入连续的依赖于a ij,则入比n大的越多,A 的不一致性越严重。用最大特征值对 应的特征向量作为被比较因素对上层某因素影响程度的权向量,其不一致程度越大,引起的 判断误差越大。因而可以用入一n数值的大小来衡量A的不一致程度。

层次分析法例题94055

。数 学 建 模 作 业 班级: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姓名:林志许、朱金波、任宇龙

。 学号:1211020115、1211020126、1211020134 层次分析法 某物流企业需要采购一台设备,在采购设备时需要从功能、价格与可维护性三个角度进行评价,考虑应用层次分析法对3个不同品牌的设备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和排序,从中选出能实现物流规划总目标的最优设备,其层次结构如下图所示。以A 表示系统的总目标,判断层中1B 表示功能,2B 表示价格,3B 表示可维护性。1C ,2C ,3C 表示备选的3种品牌的设备。 解题步骤: 1、标度及描述 人们定性区分事物的能力习惯用5个属性来表示,即同样重要、稍微重要、较强重要、强烈重要、绝对重要,当需要较高精度时,可以取两个相邻属性之间的值,这样就得到9个数值,即9个标度。 为了便于将比较判断定量化,引入1~9比率标度方法,规定用1、3、5、7、9分别表示根据经验判断,要素i 与要素j 相比:同样重要、稍微重要、较强重要、强烈重要、绝对重要,而2、4、6、8表示上述两判断级之间的折衷值。 目标层 判断层 方案层 图 设备采购层次结构图

注:a ij 表示要素i与要素j相对重要度之比,且有下述关系: a ij =1/a ji ; a ii =1; i,j=1,2,…,n 显然,比值越大,则要素i的重要度就越高。 2、构建判断矩阵A 判断矩阵是层次分析法的基本信息,也是进行权重计算的重要依据。根据结构模型,将图中各因素两两进行判断与比较,构造判断矩阵: ●判断矩阵B A-(即相对于物流系统总目标,判断层各因素相对重要性比较)如表1所示; ●判断矩阵C B- 1(相对功能,各方案的相对重要性比较)如表2所示; ●判断矩阵C B- 2(相对价格,各方案的相对重要性比较)如表3所示; ●判断矩阵C B- 3(相对可维护性,各方案的相对重要性比较)如表4所示。 B A- C B- 1 C B- 3 3、计算各判断矩阵的特征值、特征向量及一致性检验指标 一般来讲,在AHP法中计算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值与特征向量,必不需

层次分析法实验报告

东南大学《数学实验》报告 学号姓名成绩 实验题目:钓鱼岛问题 一实验目的 掌握层次分析法的有关知识及应用方法 二预备知识 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是将与决策总是有关的元素分解成目标、准则、方案等层次,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决策方法。 层次分析法的特点是在对复杂的决策问题的本质、影响因素及其内在关系等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利用较少的定量信息使决策的思维过程数学化,从而为多目标、多准则或无结构特性的复杂决策问题提供简便的决策方法。尤其适合于对决策结果难于直接准确计量的场合。 三实验内容与要求 问题:假设钓鱼岛争端最终解决方案有如下几种:武力解决最终归属、政治谈判决定归属、提交国际法庭并接受判决、无限期搁置或中日共管,作为专家,用AHP方法为我国政府决策部门提供合理化决策。解答:

目标A 准则层C 措施层P A-C 判断矩阵为??? ? ??199/11 0029.0,1.0max ====CR CI T ,,,)(λω C1-P 判断矩阵为??? ? ? ??1272/1147/14/11 58.0001.00020.36026.0,315.0,0832.0max ====RI CI T ,,,)(λω C2-P 判断矩阵为?????? ? ? ?11 2/13/1112/15/1221 2/13521 90.000823.00247.41384.0,1189.0,25.0,4959.0max ====RI CI T ,,,)(λω

层次总排序权值表 1 .000865.0868.09.09.058.01.000751 .000823.09.0001.01.0<===?+?==?+?=RI CI CR RI CI 所以,层次总排序结果具有满意的一致性。优先级政治谈判最高,战争最低,所以应该倾向于用政治谈判或国际法庭等和平解决方式来解决钓鱼岛争端,战争手段只有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才能使用。

层次分析法实例

层次分析法应用实例 问题描述:通讯交流在当今社会显得尤其重要,手机便是一个例子,现在每个人手里都有至少一部手机。但如今生产手机的厂家越来越多,品种五花八门,如何选购一款适合自己的手机这个问题困扰了许多人。 目标:选购一款合适的手机 准则:选择手机的标准大体可以分成四个:实用性,功能性,外观,价格。 方案:由于手机厂家有几十家,我们不妨可以将其归类:○1欧美(iphone);○2亚洲(索爱);○3国产(华为). 解决步骤: 1.建立递阶层次结构模型 图1 选购手机层次结构图 2.设置标度

人们定性区分事物的能力习惯用5个属性来表示,即同样重要、稍微重要、较强重要、强烈重要、绝对重要,当需要较高精度时,可以取两个相邻属性之间的值,这样就得到9个数值,即9个标度。 为了便于将比较判断定量化,引入1~9比率标度方法,规定用1、3、5、7、9分别表示根据经验判断,要素i与要素j相比:同样重要、稍微重要、较强重要、强烈重要、绝对重要,而2、4、6、8表示上述两判断级之间的折衷值。 注:aij表示要素i与要素j相对重要度之比,且有下述关系: aij=1/aji ;aii=1;i,j=1,2,…,n 显然,比值越大,则要素i的重要度就越高。 3.构造判断矩阵 A B1B2B3B4

B11351 B21/3131/3 B31/51/311/5 B41351 表1 判断矩阵A—B B1C1C2C3 C1 1 1/31/5 C2 3 1 1/3 C3 5 3 1 表2 判断矩阵B1—C B2C1C2C3 C1 1 3 3 C21/3 1 1 C31/3 1 1 表3 判断矩阵B2—C B3C1C2C3 C1 1 3 6 C21/3 1 4 C31/61/4 1 表4 判断矩阵B3—C B4C1C2C3 C1 1 1/41/6 C2 4 1 1/3

层次分析法例题

实验目的: 熟悉有关层次分析法模型的建立与计算,熟悉Matlab 的相关命令。 实验准备: 1. 在开始本实验之前,请回顾教科书的相关内容; 2. 需要一台准备安装Windows XP Professional 操作系统和装有Matlab 的计算机。 实验内容及要求 试用层次分析法解决一个实际问题。问题可参考教材P296第4大题。 实验过程: 某物流企业需要采购一台设备,在采购设备时需要从功能、价格与可维护性三个角度进行评价,考虑应用层次分析法对3个不同品牌的设备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和排序,从中选出能实现物流规划总目标的最优设备,其层次结构如下图所示。以A 表示系统的总目标,判断层中1B 表示功能,2B 表示价格,3B 表示可维护性。1C ,2C ,3C 表示备选的3种品牌的设备。 解题步骤: 1、标度及描述 人们定性区分事物的能力习惯用5个属性来表示,即同样重要、稍微重要、较强重要、强烈重要、绝对重要,当需要较高精度时,可以取两个相邻属性之间的值,这样就得到9个数值,即9个标度。 为了便于将比较判断定量化,引入1~9比率标度方法,规定用1、3、5、7、9分别表示根据经验判断,要素i 与要素j 相比:同样重要、稍微重要、较强重要、强烈重要、绝对重要,而2、4、6、8表示上述两判断级之间的折衷值。 标度 定义(比较因素i 与j ) 1 因素i 与j 同样重要 3 因素i 与j 稍微重要 5 因素i 与j 较强重要 7 因素i 与j 强烈重要 9 因素i 与j 绝对重要 2、4、6、8 两个相邻判断因素的中间值 倒数 因素i 与j 比较得判断矩阵a ij ,则因素j 与i 相比的判断为a ji =1/a ij 设备采购层次结构图

工作选择层次分析报告法

题目:工作选择 班级: 姓名: 学号: 日期:

摘要: 本篇论文采用层次分析法来解决大学生就业工作问题。根据大学生工作选择的影响因素,建立工作选择的判断矩阵的模型,并得到可供选择的工作的权重。并以工作收入、发展前景、生活环境、单位名誉、工作环境等5个条件为标准准则,得到最终工作的选择。我希望对以后大学生选择工作能有一定的帮助,使其能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工作。 关键词: 工作选择;层次分析法;判断矩阵 一、问题重述

1、工作选择是指一个具有实际工作能力的社会成员,在社会分工的各种行业中,经过各方面相关因素的权衡,做决定进入一个部门,占有其中一个工作岗位的过程。由于工作选择可以决定一个人的发展与前途,所以对于即将踏上工作岗位的大学生来是一个相当重要的过程。 注释: 层次分析法【概念】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是进行系统分析的数学工具之一,它把人的思维层次化、数量化,并用数学方法为复杂系统的分析、预报、决策或控制提供定量的依据。由于它在处理复杂的决策问题上有很强的的实用性和有效性,对于工作选择,是由择业者选择和单位要求两方面的因素决定的,而用层次分析法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根据择业者自身对职业的期望和自身能力的水平,在众多已提供的职业中作出合理抉择,进而提高面试的成功率。 2、对于毕业的大学生来说,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一个毕业生在找工作时,通过投简

历,面试等方法,现有三个单位可以供他选择。即:单位C1,单位C2,单位C3等三个单位。如何从这三个工作岗位中选择他比较满意的工作?这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通过研究,最终确定了五个准则作为参照依据,来判断出最适合且最让他满意的工作。 3、准则: B1工作收入、B2发展前景、B3生活环境、B4单位名誉、B5工作环境;通过这五个标准来评判出最满意的工作。 目前,大学生在追求自我发展、适应新的就业机制和社会职业环境等方面,还存在着知识育点,在进行职业选择时一味地向往社会地位高、待遇好、能满足自我实现需求的职业,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找到这样的职业。 所以大学生在择业前要对自身素质进行一次彻底的了解和评价,对自己的专业特长、兴趣爱好、能力以及理想等做一次全面充分的分析,对自己将来的事业发展有一个确切的定位,这样才能使自己在人才市场中有的放矢,在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相似原理与量纲分析

第五章 相似理论与量纲分析 5.1基本要求 本章简单阐述和实验有关的一些理论性的基本知识。其中,包括作为模型实验理论根 据的相似性原理,阐述原型和模型相互关系的模型律,以及有助于选择实验参数的量纲分析法。 5.1.1识记几何相似、运动相似、动力相似的定义,Re 、Fr 、Eu 等相似准则数的含义, 量纲的定义。 5.1.2领会流动的力学相似概念,各个相似准数的物理意义,量纲分析法的应用。 5.1.3应用量纲分析法推导物理公式,利用模型律安排模型实验。 重点:相似原理,相似准则,量纲分析法。 难点:量纲分析法,模型律。 5.2基本知识点 5.2.1相似的基本概念 为使模型流动能表现出原型流动的主要现象和特性,并从模型流动上预测出原型流动的结果,就必须使两者在流动上相似,即两个互为相似流动的对应部位上对应物理量都有一定的比例关系。具体来说,两相似流动应满足几何相似、运动相似和动力相似。原型流动用下标n 表示,模型流动用下标m 表示。 1. 几何相似 两流动的对应边长成同一比例,对应角相等。即 n n l m m L d C L d == n m θθ= 相应有 222n n A l m m A L C C A L === 333n n V l m m V L C C V L === 2. 运动相似 两流动的对应点上流体速度矢量成同一比例,即对应点上速度大小成同一比例,方向相同。

n n u m m u C u υυ== 相应有 t l l u t u C C C C C C ==或者 , 2 u u a t l C C C C C == 3. 动力相似 两流动的对应部位上同名力矢成同一比例,即对应的受同名力同时作用在两流动上,且各同名力方向一致,大小成比例。 Im pn n In n Gn En F m m Gm pm Em F F F F F F C F F F F F F υυ====== 4. 流动相似的含义 几何相似是运动相似和动力相似的前提与依据;动力相似是决定二个流动相似的主导因素;运动相似是几何相似和动力相似的表现;凡相似的流动,必是几何相似、运动相似和动力相似的流动。 5.2.2相似准则 描述流体运动和受力关系的是流体运动微分方程,两流动要满足相似条件就必须同时满足该方程,利用该方程可得到模型流动和原型流动在满足动力相似时各比例系数之间的约束关系即相似准则。常用的相似准数为: 1. 雷诺数Re Re uL uL ρμν = = ,Re 数表征了惯性力与粘滞力作用的对比关系。 2. 弗汝德数Fr 2 u Fr gL =,Fr 数表征惯性力与重力作用的对比关系。 3. 欧拉数Eu 2 p Eu u ρ?= ,Eu 数表征压力与惯性力作用的对比关系。 4. 斯特劳哈勒数St 2L u t St tu u L = =,St 数是时变加速度与位变加速度的比值,标志流动的非定常性。 5.2.3模型律 1. 模型律的选择 动力相似可以用相似准数表示,若原型和模型流动动力相似,各同名相似准数均相等,如果满足则称为完全相似。但同时满足所有相似准数都相等,在实际上是很困难的,有时也

(完整版)层次分析法实例讲解学习

层次分析法实例讲解学习 生活实际例题: 旅游实例,有三个旅游地点供游客们选择,连云港,常州,徐州。影响游客们决策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五项:景色、费用、居住、饮食、旅途。请根据个人偏好选择最佳旅游地点。 分析:旅游点是方案层,将它们分别用B,B2,B3表示,影响旅游决策的因素为准 则层AAAAA;目标层为选择旅游地,即可以建立以下模型: 建立判断矩阵: 准则层判断矩阵(即各种因素在旅客偏好选择中所占有的不同比重) 1 1/ 2 4 3 3 2 1 7 5 5 A 1/4 1/7 1 1/2 1/3 1/3 1/5 2 1 1 1/3 1/5 3 1 1 方案层判断矩阵建立(针对每一个影响因素来对方案层建立) 1 2 5 1 1/3 1/8 1 1 3 B 1/2 1 2 B1 3 1 1/3 B1 1 1 3 1/5 1/2 1 8 3 1 1/3 1/3 1 1 3 4 1 1 1/4 B1 1/3 1 1 B1 1 1 1/4 1/4 1 1 4 4 1 求准则层判断矩阵A的特征值: Matlab 运行程序:[a,b]=eig(A)

'矩阵的对角线为准则层判断矩阵 A 的特征值: 5.073 0 0 0 0 0.031 0 0 0 b 0 0 0.031 0 0 0 0 0 0.005 0 0.005 即 1 5.073, 2 0.031, 3 0.031, 4 0.005, 5 0.005 选出最大特征值: max ( 1, 2, 3, 4, 5 ) 1 最大特征值的特征向量即为准则层的影响因素所占的权重, 为: 所对应的特征向量 w 1 -0.4658 -0.8409 -0.0951 -0.1733 -0.1920 归一化(最简 matlab 程序为 w=w1./sum(w1)) w 0.2636 0.4759 0.0538 0.0981 0.1087 一致性指标的检验: 由max 是否等于5来检验判断矩阵A 是否为一致矩阵。由于特征根连续地依 赖于矩阵A 中的值,故max 比5大得越多,A 的非一致性程度也就越严重, max 对应的标准化特征向量也就越不能真实地反映出对因素 A i (i 1, ,5)的影 响中所占的比重。 计算一致性指标CI : 此题的一致性指标为 5.073-5 0.018 5-1 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 相对固定,如下表: RI 随机一致性指标 3456789 10 11 0.58 0.90 1.12 1.24 1.32 1.41 1.45 1.49 1.51 计算一致性比例CR : CR q RI 当CR 时,认为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是可以接受的,否则应对判断矩阵作适当修正。 本题: CR ? 皿 0.016 0.1 RI 1.12 可行。 按照如上方式处理矩阵B, B 2, B 3, B 4, B 5得: CI max n n 1 max n n 1 CI n 1 2 RI 0

层次分析法模板

国际关系研究的层次分析方法 国际关系研究的目的——是发现国际关系的一般性规律和有序的行为模式。 国际关系研究者重视学理思辨和学术分析,希望通过国际关系知识的系统化,不能完全单凭个人经验来研究国际关系的传统做法,主张应科学的分析国际关系中的事件和国际行为体的行为。强调客观事物的内部关系是有序的,而且认为通过观察事实、创立理论、验证假说就可认知这些关系。科学的功能就是创立和发展表述、解释和预测客观事物的理论。 国际关系研究者的工作就是找出涉及国际关系中的变量(两个或多个),并发现这些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变量:就是可以有不同取值的某个概念。例如,一个国家的民主程度、某个政党在两党制选举中获得的选票。 自变量:是作为因果理论或假设中的原因的现象。例如,在“识字产生民主”的假设中,识字率就是自变量。 因变量:是因果理论或假设中作为结果的现象,例如,在“识字产生民主”的假设中,民主程度就是因变量。 中间变量:是因果理论解释中作为中间现象的变量,其由自变量引起,并引发因变量。例如,在“日照产生光合作用,而光合作用促进生长”的理论解释中,光合作用就是中间变量。一个具体的变量究竟是因变量、自变量还是中间变量取决于研究内容,并随着研究内容的变化而变化。如,在A导致B的陈述中,A是自变量;在C导致A的陈述中,A则变成了因变量;在C导致A,而A又导致B的陈述中,A则又变成中间变量。 此外,还有条件变量和研究变量。 条件变量:是构成前提条件的变量。它的值制约着自变量或中间变量对因变量和其他中间变量的影响程度。如,在“只有得到降水的情况下,日照才能促使生长”的假设中,降水量就是条件变量。 研究变量:在研究中作为原因或结果而被探究的变量就是研究变量。在一个课题中,研究变量可以是自变量、因变量、中间变量、也可以是条件变量。 层次分析法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科学研究方法,在当今的国际关系研究中被广泛应用。所谓“层次”是指影响国际关系的诸要素的层次。一般来讲研究者总是建议从两到六个可能的层次出发去研究国际关系。 一、分析的层次 1、首次有意识地、系统地使用层次分析法的是美国学者肯尼斯·沃尔兹,他在1959年的著作《人、国家与战争》中,探讨了战争发生的原因。其认为战争的爆发与3个层次上的因素有关,即决策者个人因素、国家内部因素和国际系统因素,是明确的国际关系分析层次。 沃尔兹认为,虽然国际战争的发生与作为决策的个人和作为主要行为体的国家有关,但是,国际系统的特征对于战争有着直接的、重要的影响。最终,沃尔兹得以将研究的重点放在了国际系统层次上,建立了以国际系统结构为国家行为主要原因的结构现实主义(或现实结构主义)。 2、第一位把层次分析法专门作为国际关系学方法论加以讨论的是美国的政治学家戴维·辛格,其于1961年发表了《国际关系中的层次分析问题》的文章,明确指出了层次分析是国际关系研究的重要方法,并详细讨论了层次分析在国际关系研究中的作用。

层次分析法例题

数 学 建 模 作 业 班级: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姓名:林志许、朱金波、任宇龙 学号:1211020115、1211020126、1211020134

层次分析法 某物流企业需要采购一台设备,在采购设备时需要从功能、价格与可维护性三个角度进行评价,考虑应用层次分析法对3个不同品牌的设备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和排序,从中选出能实现物流规划总目标的最优设备,其层次结构如下图所示。以A 表示系统的总目标,判断层中1B 表示功能,2B 表示价格,3B 表示可维护性。 C ,C ,3C 表示备选的3种品牌的设备。 解题步骤: 1、标度及描述 人们定性区分事物的能力习惯用5个属性来表示,即同样重要、稍微重要、较强重要、强烈重要、绝对重要,当需要较高精度时,可以取两个相邻属性之间的值,这样就得到9个数值,即9个标度。 为了便于将比较判断定量化,引入1~9比率标度方法,规定用1、3、5、7、9分别表示根据经验判断,要素i 与要素j 相比:同样重要、稍微重要、较强重要、强烈重要、绝对重要,而2、4、6、8表示上述两判断级之间的折衷值。 注:a ij 表示要素i 与要素j 相对重要度之比,且有下述关系: 目标层 判断层 方案层 图 设备采购层次结构图

a ij =1/a ji ; a ii =1;i,j=1,2,…,n 显然,比值越大,则要素i的重要度就越高。 2、构建判断矩阵A 判断矩阵是层次分析法的基本信息,也是进行权重计算的重要依据。根据结构模型,将图中各因素两两进行判断与比较,构造判断矩阵: ●判断矩阵B A-(即相对于物流系统总目标,判断层各因素相对重要性比较)如表1所示; ●判断矩阵C B- 1 (相对功能,各方案的相对重要性比较)如表2所示; ●判断矩阵C B- 2 (相对价格,各方案的相对重要性比较)如表3所示; ●判断矩阵C B- 3 (相对可维护性,各方案的相对重要性比较)如表4所示。 表1判断矩阵B A- C B- 1 表4判断矩阵C B- 3 3、计算各判断矩阵的特征值、特征向量及一致性检验指标 一般来讲,在AHP法中计算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值与特征向量,必不需要较高的精度,用求和法或求根法可以计算特征值的近似值。 ●求和法 1)将判断矩阵A按列归一化(即列元素之和为1):b ij= a ij /Σa ij ;

经典----层次分析报告(AHP)

二、AHP AHP(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AHP)是美国数学家A.L.Saaty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其是一种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其在项目风险评价中运用灵活、易于理解,而又具有一定的精度。其评价的基本思路是:评价者将复杂的风险问题分解为若干层次和若干要素,并在同一层次的各要素之间简单地进行比较、判断和计算,得到不同方案风险的水平,从而为方案的选择提供决策依据。该方法既可用于评价工程项目标段划分、工程投标风险、报价风险等单项风险水平,又可用于评价工程项目不同方案等综合风险水平。该方法的特点是:可细化工程项目风险评价因素体系和权重体系,使其更为合理;对方案评价,采用两两比较法,可提高评价的准确程度;对结果的分析处理,可以对评判结果的逻辑性、合理性进行辨别和筛选。 1.AHP风险评价模型 用AHP评价工程项目风险,首先是确定评价的目标,再明确方案评价的准则和各指标,然后把目标、评价准则连同各方案构成一个层次结构模型,如图3-1所示。在这个模型中,评价目标、评价准则和评价方案处于不同的层次。 判据层 指标层 方案层 图3-1 AHP风险评价模型 2.因素两两比较评分和判断矩阵 工程项目风险评价模型确定后,请具有项目风险管理经验的人员对各风险因素进行两两比较评分。两两比较评分,则以表3-3所示的分值表示。经评分可得若干两两判断矩阵,见 表3-4。

表3-3 项目风险评价表 分值 定 义 1 i 因素与j 因素同样重要 3 i 因素比j 因素略重要 5 i 因素比j 因素稍重要 7 i 因素比j 因素重要得多 9 i 因素比j 因素重要得很多 2,4,6,8, i 与j 两因素重要性比较结果处于以上结果的中间 倒数 j 与i 两因素重要性比较结果是i 与j 两因素重要性比较结果的倒数 表3-4 两 两 判 断 矩 阵 表 3. 计算各判断矩阵权重、排序,并作一致性检验 (1)求判断矩阵每行所有元素的几何平均值i w : i w (2)将i w 归一化,计算 w i : 1 i i n i i w w w == ? (3-2) (3)计算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值 max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