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液_液萃取稳定同位素内标法测定酒中氨基甲酸乙酯_林国斌

液_液萃取稳定同位素内标法测定酒中氨基甲酸乙酯_林国斌

液_液萃取稳定同位素内标法测定酒中氨基甲酸乙酯_林国斌
液_液萃取稳定同位素内标法测定酒中氨基甲酸乙酯_林国斌

氨基甲酸乙酯含量低于相关酒类标准

氨基甲酸乙酯含量低于相关酒类标准,专家称适量饮用无害 “黄酒风波”虚惊一场EC含量低于相关酒类标准 2012年06月21日09:04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数据来源:香港食物环境卫生署食物安全中心2009年发布的《本地发酵食物含氨基甲酸乙酯的情况》 制图:蔡华伟 近日,香港消费者委员会对36款东方风味的酒类饮品样本进行了测试,其中包括16款绍兴酒(包括花雕、女儿红、加饭酒、黄酒)、8款糯米酒及12款梅酒产品。结果显示,绍兴酒样本的氨基甲酸乙酯(EC)含量为每千克0.08毫克至0.26毫克;糯米酒样本为检不出至每千克0.07 毫克;梅酒样本为每千克0.01毫克至0.15毫克(1毫克=1000微克)。 2007年,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对EC评估,将其由第2B组(“或可能令人类患癌的物质”)改为第2A 组(“可能令人类患癌的物质”)。所以,有人据此认为含EC的黄酒“致癌”。 EC究竟是什么物质?黄酒中存在EC正常吗?饮黄酒会致癌吗?记者对此进行了多方采访。

疑问一:黄酒中的EC含量过高吗? 【回应】黄酒EC含量低于相关酒类标准,应可认为属安全范围 在“黄酒致癌”风波发生后,国家黄酒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对酒类中EC 含量作了说明。据其介绍,EC为自然发酵产生,广泛存在于酒类及其它发酵食品如腐乳、面包、酱油之中。酒类中的EC含量只要控制在一定范围,并不会对人体产生伤害。 “对黄酒中含有EC成分不必过于惊慌。”江南大学黄酒研究资深专家、酿酒科学与技术中心赵光鳌教授介绍,酒类中EC含量有高有低,但普遍存在。国际上对食品及酒类的EC含量控制规定各不相同,目前各国都没有针对黄酒EC 的限量标准,如果以水果白兰地为例,加拿大要求EC小于400微克/升,法国、德国和瑞士的上限规定分别是1000微克/升、800微克/升和1000微克/升。参考现有的标准,媒体报道的黄酒中的EC含量远低于水果白兰地酒的限量标准,消费者可放心饮用。 香港食物安全中心介绍,加拿大是首个就多种酒精饮品订定EC最高限量的国家,由每升30 微克(葡萄酒)至每升400 微克(水果白兰地)不等。美国就当地生产的食品采取自愿订定EC安全含量标准的做法,并已告知所有出口葡萄酒到美国的国家必须制订计划以符合有关标准。欧盟目前没有食品所含EC最高限量的协调标准,但有些成员国已订出酒精饮品的EC最高限量。近年,韩国也制定了葡萄酒的EC最高限量,为每升30 微克。 疑问二:EC有害健康吗? 【回应】EC在发酵类食物中普遍存在,正常饮食摄入不会有害健康 赵光鳌介绍,国际上从1943年即开始关注EC。2007年,在里昂举行的世界卫生组织专家会议上,通过对EC纯品的风险评估,将EC归为2A类物质(即“可能令人类患癌的物质”)。 关于食物中的EC含量,目前香港没有特定的规管限量,为保障公众健康,

GCMS内标定量法

安捷伦GCMS内标法定量简介(以5975为例) 一、内标法基础回顾(包括外标法的概念) 1. 定量响应值 不同的物质,由于其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化学结构)的不同,在气相色谱检测器(FID,TCD,FPD,ECD,MSD等)上的响应会不同。相同量的同种物质对不同检测器响应不同。相同量的不同物质对于同一种检测器响应不同。在质量选择检测器(MSD)上,物质的化学结构不同,电离电位不同,需要的电离能量不同,裂解碎片不同,裂解碎片丰度不同,这样得到的质量离子色谱图的峰面积或峰高也不同(当然总离子色谱图的峰面积也不同)。直接用响应信号定量,必然导致较大误差。故引入响应因子或校正因子。定量响应因子或校正因子对检测器产生的信号加以校正,校正后的峰面积可以定量的代表物质的含量。例如图1中A, B, C 三个化合物的有不同的含量和峰面积。 图 1 响应值S,即为某一物质(组分)在检测器所产生的信号强度(电信号,峰高,峰面积等,本篇均采用峰面积为例,包括下面的校正因子计算,内标法计算等),例如一定质量(m)的某一物质通过检测器在工作站或积分仪上产生峰面积为A,则可用下式表示:

绝对响应值S? i = A i / m i (式中:m i -----i组分的量;S?i -----i组分的校正因子;A i----i组分的峰面积) 绝对响应值S就是单位量物质通过检测器时产生的信号强度(电信号,峰高,峰面积等),也成为绝对灵敏度。一个化合物的绝对响应值就是该化合物的含量除分析这个校正混合物时该化合物的峰面积(或峰高)的值。绝对响应值校正了检测器对不同化合物的响应能力。 当校正样和未知样品在同样的条件下分析时,外标法是基本的定量方法。未知样品的结果与校正样的结果相比较从而计算出未知物的含量。 外标法使用绝对响应。响应因子从校正表中得到并可储存。在分析后面的样品时,响应因子被用于计算化合物的含量。使用这种计算方法必须注意一点,即每次运行的进样量必须是一致的。 或者讲每一组分的检测面积除以其已知的含量得到各自的响应值。 例如图1中A化合物的绝对响应值 S? A=3000(假如单位为pA*sce)/100(假如单位为ng或ppm)=30 B化合物的绝对响应值S? B=2500/80=31.25 C化合物的绝对响应值S? C=4000/200=20 组分的面积乘以响应值得到其含量(或浓度), 即外标法:m i = A i S? i m i = A i/S? i 外标法优点是:快速简单, 只要待测组分出峰且完全分离即可。但要求:进样量、色谱质谱分析操作条件严格不变。是属于绝对法。绝对响应值的使用也是要求进样量、色谱质谱分析操作条件严格不变。 所以引入相对响应值,用于内标法的计算(进样量,操作条件没有外标法那样严格要求,是相对测定法,下面会谈到)。 化合物i的绝对响应值为S? i = A i / m i 化合物s(基准物或内标物)的绝对响应值为S?s = A s / m s 则化合物i对于内标物s的相对响应值:S i/s= S? i/S?s = A i m s /(A s m i) (或者讲内标物的相对响应值等于1)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内标法检测广州市场饮料酒中氨基甲酸乙酯含量的研究

酿酒科技2015年第2期(总第248期)·LIQUOR -MAKING SCIENCE &TECHNOLOGY 2015No .2(Tol .248) DOI :10.13746/j.njkj.2014317 基金项目:广州市科技计划资助项目(201300000079)。收稿日期:2014-07-21 作者简介:王浩(1991-),男,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食品科学。 通讯作者:黄惠华,华南理工大学轻工与食品学院教授,研究方向:农产品深加工。 优先数字出版时间:2014-10-10;地址:https://www.doczj.com/doc/bb12594043.html,/kcms/detail/52.1051.TS.20141010.1425.004.html 。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内标法检测广州市场 饮料酒中氨基甲酸乙酯含量的研究 王浩1,刘丽斌1,黄秋婷2,丁怡2,彭程2,刘妙芬2,黄惠华1 (1.华南理工大学轻工与食品学院,广东广州510640; 2.广州市酒类检测中心,广东广州510640)摘 要:为研究和调查广州市场在售中低端酒中的氨基甲酸乙酯含量,采用固相萃取方式对酒样进行前处理, D5-氨基甲酸乙酯为内标,使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C -MS )定量测定含量。结果表明,在20~200μg/L 浓度范围内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6,检出限为0.0018mg/kg ,回收率在75.90%~103.23%之间,精密度在1.43%~3.95%。具有良好的重现性。所有样品中,啤酒和米酒未检出,其他各种酒精饮料中都含有一定量的氨基甲酸乙酯,平均含量大小依次为白兰地>梅酒>黄酒>白酒>药酒>果酒>葡萄酒。关键词:氨基甲酸乙酯;GC -MS ;内标法中图分类号:TS262.3;TS261.7;O657.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9286(2015)02-0110-04 The Measurement of Ethyl Carbamate Content in Alcoholic Beverage in Guangzhou by GC-MS with Internal Standard Method WANG Hao 1,LIU Libin 1,HUANG Qiuting 2,DING Yi 2,PENG Cheng 2,LIU Miaofen 2and HUANG Huihua 1 (1.School of Light Industry and Food Science,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Guangzhou,Guangdong 510640; 2.Guangzhou Testing Center for Alcoholic Beverage,Guangzhou,Guangdong 510640,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measure the content of ethyl carbamate (EC)in low-end alcoholic beverage in Guangzhou market,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GC-MS)with internal standard method was adopted in the experiments (solid phase extraction used for wine samples pre-treatment and D5-ethyl carbamate used as the internal standard).The results suggested that,the linear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was 0.9996within EC concentration range of 20μg/L to 200μg/L,the detection limit was 0.0018mg/kg,the recoveries and RSD were 75.90%~103.23%and 1.43%~3.95%respectively.Among all the alcoholic samples,no EC detected in beer and in rice wine,other alcoholic beverages contained EC more or less (the average EC content in brandy >in plum wine >in yellow rice wine >in liquor >in medicinal wine>in fruit wine>in grape wine). Key words :ethyl carbamate,GC-MS,internal standard method 自20世纪40年代起,氨基甲酸乙酯(Ethyl carba-mate ,EC )就被发现具有致癌性[1]。随后,世界各国学者 在酒精饮料、酱油、面包等发酵食品中都发现了或多或少的EC ,引起了各国对EC 含量的重视[2]。2007年2月,在里昂举行的IARC(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 ,WHO 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专家会议上,正式将氨基甲酸乙酯从2B 类致癌物提高为2A 类致癌物—— “很可能对人类有致癌作用”[3] ,即对人致癌性证据有限,但对动物致癌性证据充分,与丙烯酰胺同等危险。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酒精饮料的消费越来越旺盛。我国虽已经制定出口酒中氨基甲酸乙酯残留量检测方法 SN/T 0285—2012[4],以代替SN 0285—1993[5],但并没有 制定相关的限量标准来规范企业生产及保护消费者权益。本研究参考吉林省地方标准[6],采用固相萃取样品前处理手段,应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以内标法为定量方法,对75种酒样进行EC 残留状况调查,为酒精饮料中EC 的风险评估和制定限量标准提供数据支持。1 材料与方法 1.1材料、试剂及仪器 样品采集:本研究的样品来源于广州市天河区百佳、华润万家、世纪联华等大型超市中在售中低端酒类产品。共采集酒样75个,分为黄酒19个、白酒14个、葡萄 110

[讨论]内标法与外标法的应用

[讨论]内标法与外标法的应用 内标法:选择适当的物质作为内标物质,定量加入被测样品中,跟据被测组分和内标物质的峰面积之比,乘以校正因子,对映内标物质加入量所进行含量测定方法。 内标法的优点:色谱条件对结果影响不大,准确度、精度较高;缺点:选择合适的内标物质比教困难。 外标法:又称标准曲线法,依照测量标准品所绘制的曲线来计量被测样品的含量的方法。外标法的优点:简单,适和大量样品分析。缺点:每次色谱条件很难相同,容易出现误差。 请问大家在做含量测定时依照什么原则来选定方法的? 我们一般作体外药物分析时均采用外标法,体内药物分析,因提取步骤烦琐,都采用内标法进行校正,但如果仪器稳定、方法的重现性好,也可使用外标法,国外体内药物分析用外标法的也有不少,但本人认为最好使用内标法。 实际样品检测用外标法的更多。原因: 1.内标物难获得,特别是同位素标记的有相近行为的内标物; 2.操作步骤多、计算烦琐 如在新药报批中使用内标物,则需报送内标物的结构确证资料,在报生产的同时还要报送此内标物对照品。所以现在连SDA的专家都不推荐使用内标法。 最初使用内标是因为进样器进样不准确,采用内标可以校正进样误差。现在的HPLC用定量环进样准确度很高,加了内标有时候因为操作的误差反而降低准确度。在药物质量检验中,如果是原料药,或者制剂的成份不很多,用外标法即可,不一定非要用内标法,而且现在越来越多的标准都放弃了用内标法。 对于体内药物分析,分析方法的误差反而不是那么的重要,而在样品处理的过程中引入的误差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所以,一般在处理过程中加入内标以校正误差。这个时候,回收率的高低又不是绝对的要求很高,虽然要求绝对回收率在70%或者80%以上,但是,有时候低一些也无所谓,关键是回收率的稳定性,测定的重现性。 欢迎行家指点:) -------------------------------------------------------------------------------- 却是如此,我刚刚做完体内药物分析,内标法却是比较麻烦 -------------------------------------------------------------------------------- 个人认为体内分析应该用内标法,否则结果不准确。 -------------------------------------------------------------------------------- 但药典中一些原料药和制剂用的还是内标法 -------------------------------------------------------------------------------- 一般内标法能够消除进样量不准造成的系统误差,在采用自动进样器的前提下,这两种方法的精密度差别并不大。但是,建立内标法色谱条件明显要麻烦些,所以在采用自动进样器的仪器上,尽可以采用外标法进行测定。 药典中采用内标法进行测定的往往是一些老的品种,现在一般的趋势是采用外标法测定。

白酒中氨基甲酸乙酯含量检测与分析

白酒中氨基甲酸乙酯含量检测与分析 苏占元1,郑若欣1,杨晓军1,赵金松1,2,3* (1.国家酒类及加工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四川泸州646000; 2.国家固态酿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四川泸州646000; 3.四川理工学院,四川自贡643000) 摘要:氨基甲酸乙酯(E C )是一种基因致癌物,应用G C /MS 方法对3种香型白酒和原酒中的氨基甲酸乙酯含 量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浓香型白酒中E C 含量范围为19.6μg/k g ~288μg/k g ,其中低端白酒比中高端白酒含量较低;酱香型白酒中E C 含量均值小于100μg/k g ,小曲清香白酒中的E C 含量为25.5μg/k g ~92.3μg/k g ;相比原酒中老窖明显高于新窖,随着贮存时间的增加E C 含量逐渐降低。关键词:氨基甲酸乙酯;G C /MS;白酒;含量分析中图分类号:TS 262.3;TS 207.3 文献标识码:B Determination and Analysis of Ethyl Carbamate in Liquor S U Zh an yu an 1,ZH E NG R u o xi n 1,Y ANG X i ao j u n 1,ZHA O J i n s on g 1, 2,3* (1.N a ti onal L iqu o r an d Pr o ce ss i n g F oo d Q u al ity S upervi s i on an d I n s pecti on Ce n ter ,L uzh o u 646000; 2.N a ti onal E n gi n eeri n g R e s e a rch Ce n ter o f S ol i d -S t a te Brewi n g ,L uzh o u 646000; 3.S ichu an U n iver s ity o f S cie n ce &E n gi n eeri n g S iChu an ZiG on g 643000,Chi na ) Abstract:E thy l C a rb a m a te (E C )i s a ge n e c a rci no ge n ,an d GC /M S m eth o d w a s u s e d t o d etect the c on te n t o f E C i n three ki n d s o f f la v o r l iqu o r an d r a w wi n e .The re s u l t s s h o we d th a t the c on te n t o f E C i n L uzh o u -f la v o r l iqu o r w a s 19.6μg /kg ~288μg /kg ,an d the c on te n t o f E C i n lo w -e n d l iqu o r w a s lo wer th an th a t i n m i dd l e -high -e n d l iqu o r .The c on te n t o f E C i n M ao t a i l iqu o r w a s l e ss th an 100μg /kg ,a b o ut 25.5μg /kg ~92.3μg /kg i n X i ao qu F e n-f la v o r L iqu o r ,the o rigi nal wi n e i n the ol d ce lla r w a s s ig n ific an t l y higher th an the n ew ce lla r ,with the s t o r a ge ti m e i n cre a s e d E C c on te n t gr a d u all y re d uce d . Key words:E thy l C a rb a m a te;GC /M S ;l iqu o r;c on te n t anal y s i s 收稿日期:2018-08-27 作者简介:苏占元(1986-),男,检测员,工作单位:国家酒类及加工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主要负责气相色谱和气质联用的分析检测工作。*通信作者:赵金松(1980-),男,博士,高级工程师,E -mai:z h j s 0302@s i n a .com 。 文章编号:1002-8110(2019)01-0055-03 第46卷第1期2019年1月 酿酒 LIQUOR MAK I NG Vol.46.№.1Jan.,2019 白酒作为中国特有的传统产业,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载体。它以独特的酿造工艺和独特的酒体风味特征深受消费者的青睐, 并被称为世界六大蒸馏酒之一,是能够在世界范围内代言中国形象气质的一个重要文化符号,素有国家名片之称。对白酒而言,健康与安全同样重要,近年来白酒中潜在的氨基甲酸乙酯(E C )愈加引入关注[1-3]。研究表明对于啮齿类动物,E C 是一种多位点致癌物,可导致肺癌、 淋巴癌、肝癌和皮肤癌等疾病,乙醇对E C 的致癌性有促进作用而酒精饮料类更是人类摄入的主要来源。目前众多国家和众多组织机构针对E C 的限量标准及控制做出了较多的研究[4,5]。 加拿大是首个就多种酒精饮品制定E C 最高限量的国家,由每升30μg (葡萄酒)至每升400μg (水果白兰地)不等。美国就当地生产的食品采取自愿制定氨基甲酸乙酯安全含 量标准的做法,并适用于所有出口葡萄酒到美国的国家。欧盟目前没有食品所含氨基甲酸乙酯最高限量的协调标准,但有些成员国已制订出酒精饮品的氨基甲酸乙酯最高限量。近年来,韩国也制定了葡萄酒的氨基甲酸乙酯最高限量,为每升30μg 。氨基甲酸乙酯在不同发酵食品中含量差异较大,针对白酒的研究中还未提出相关含量分析更未形成限量标准。通过对几种典型香型白酒和原酒中氨基甲酸乙酯的含量跟踪分析,期望为建立白酒中氨基甲酸乙酯风险控制标准提供参考依据。1 材料和方法 1.1 试剂和材料 碱性硅藻土固相萃取柱(10m L ):Agi l e n t Tech nolo gie s ;正己烷(色谱纯):西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乙酸乙酯(色谱纯):西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乙醚(色谱纯):西陇化工股份有限 55

气相色谱中的内标法或外标法(精)

谈谈内标准品(内标物质) 传统上在教科书中都会很模糊的告诉学生内标准的选择方式,例如说要选安定性好;与分析物性质要相近;在分析的基质中不能出现等,现在我对这些个" 选择方式"没有太大的兴趣,因为这个大家都知道,那现在就从另一个角度的来看看内标准品的选择还有哪些需要注意的. 1. 只选一个内标准品? 当然, 如果你的分析目标物就只有一个, 在正常的状况下,内标准"应该"也只会有一个才对! 但是如果你的分析是多成份的,那就必须十分小心地看待在一个分析方法内标准品的选择, 如果分析物的在层析图中是平均分布在各处, 那你就必须看看你的检测方法中是否有规定内标物与分析物之间的滞留时间差范围是多少,依此规定来选择内标,但是如果并没有规定,最好也是选择一个以上的内标来使用,因为即使化学性质不会差太多,但在沸点方面却会有满大的差异, 内标与分析物的沸点差异过大,在GC的注射口中就无法把因为discrimibation(分辨)所造成的误差校正回来. 如果你的分析物是性质相差颇大的 (例如说同时含有醇,酸...,那别怀疑一定是要使用一个以上的内标准品,如果多个物种再加上多成份,那就很复杂了. 最低的限度也要依照分析物的沸点高低来使用多个不同的内标准品. 在美国环保署的检验方法USEPA 8270C,是一个检测半挥发性的污染物的规范,前后列了不下一百种的分析物,就使用了六个不同的内标准品作为校正的依据,来照顾到各个不同沸点的分析物!! 滥用药物分析大概是最严谨的了,即使是结构性质极相近的分析物,例如morphine和codeine,amphetamine和methamphetamine,在分析时为求准确,都是以各自的D同位素取代的标准品作为内标. 2.基质中一定不能存在? 这个问题当然是肯定的, 不然定量结果会很不稳定或者是很凄惨. 但是有些时候你根本不知道哪些东西在分析样品的基质中不会存在! 这时候怎么办? 找以往的文献看看别人是用甚么,这是一个方法, 但要注意的是文献不一定就是对的! 使用分析物的氢同位素(D取代物,是最妥当的,但问

黄酒中氨基甲酸乙酯的形成机理

黄酒中氨基甲酸乙酯的形成 经研究,氨基甲酸乙酯是由氨甲酰化合物与乙醇自发反应生成的,氨甲酰化合物主要有尿素、瓜氨酸、氨甲酰磷酸、氨甲酰天冬氨酸,尿膜素等。黄酒中以尿素为最主,90%的氨基甲酸乙酯是由尿素和乙醇反应生成的;其余的氨甲酰化合物含量都极微,生成的氨基甲酸乙酯也少。在黄酒贮存时,酒液中的尿素和乙醇继续反应,成品酒的尿素含量越多,贮存温度越高,贮存时间越长,则形成的有害氨基甲酸乙酯越多。随贮酒时间的延长,氨基甲酸乙酯的含量剧增,仅贮酒3年氨基甲酸乙酯含量就是新鲜黄酒的4倍左右;贮酒9年,氨基甲酸乙酯含量是新鲜黄酒的12倍左右。 由尿素和乙醇生成EC的反应式如下: 黄酒酿造时,原料、辅料和水中会带入部分尿素,但最主要的还是在发酵过程中由酵母菌代谢产生的。酵母菌在生长繁殖和进行酒精发酵时,合成的大量尿素除了满足自身菌体需要外,多余的尿素被分泌到体外,从而使酒醪中的尿素含量增加,酵母菌细胞内的精氨酸酶的活力也会随之提高,进一步加速了尿素的生成。黄酒中尿素主要由精氨酸经酵母菌细胞内精氨酸酶- 尿酶(AU) 路径分解而来。(详见图1,图2): 图 1 酵母菌处于生长繁殖状态时精氨酸降解及尿素的形成(即AU 路径)

图 2 酵母菌处于酒精发酵状态时精氨酸降解时尿素的形成(即AU 路径) 在黄酒糖化醪及成品酒中,精氨酸含量都十分丰富,是主要氨基酸种类。从图1 和图2 中我们可以看出,精氨酸经由酵母菌体内AU 路径,降解成鸟氨酸及尿素等。黄酒醅发酵时,少量尿素开始与乙醇作用生成氨基甲酸乙酯,当黄酒压滤后,煎酒灭菌和贮酒陈化时,氨基甲酸乙酯的生成量会大幅度增加。Granchi 等认为酵母菌胞内精氨酸降解主要在pH4~5,温度25~33℃,这正是黄酒主发酵期的特征参数。虽然后酵期温度和pH 值均有所降低,但如果不慎染上杂菌(如乳酸菌) 则精氨酸将通过精氨酸脱亚氨基酶(ADI) 路径加速降解,从而生成瓜氨酸、鸟氨酸及氨甲酰磷酸等,其中的能量则耦合于细胞的生长及发酵(如图3)。现今普遍认为瓜氨酸是氨基甲酸乙酯形成的前体物。在乳酸菌胞内精氨酸降解过程中,一部分瓜氨酸被分泌到胞外,从而扩散入培养基中;另一部分在胞内继续参加生化反应。Liu 等发现乳酸菌胞内精氨酸降解主要在pH3.5~4,因此,黄酒污染杂菌后氨基甲酸乙酯的量增加也就是这个原因。

关于同位素测定

同位素测定报告#12732.05 “PMU”型铜粉批号#3/05-07 由TAG GIREDMET抽样。 原子分率的测定使用了火花源质谱分析法。应用了日本电子公司(日本)制造的JMS-01-BM2双聚焦质谱分析仪。高分辨率质谱是在Ilford-Q板上摄取的。Joyce Loebl(英国)的MDM6测微密度计和NOVA 4(美国)在线微型计算机被用于识别质谱线。产生量估算由原版的MS&GC实验室软件计算得出。同位素丰度测量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01-0.05。稀有气体和超铀元素没有制进表格中,因为它们的浓度低于百万分之0.001的检测极限。 结果用原子百分比表示

“PMU”型铜粉的化学成分证书 批号#3/05-07 净重 199,785kg 装于14个箱子中的1392个玻璃安瓿 实验室MS&GC Lab 任何对于此样本的参考均要引用以上的名称和号码。 铜粉中杂质(镁、铝、钛、铁、镍、钼、钶、锑)的总含量不超过重量的0.002%。铜粉的纯度级别为99.998%。此数据由100%铜粉和杂质总量的差额计算得出。杂质列表与TU 1793-001-56993504-2004相一致。 铜粉在放射性方面是安全的。铜粉的总放射性不超过1.10-11 Ci/g。 样品由TAG Giredmet抽样。抽样程序报告始于2005年5月16日。箱子由TAG Giredmet “GAC-68”铅垂探测。 铜粉中杂质含量与检测技术列于报告#12732.05中(请翻页)。

杂质检测报告#12732.05 球状铜粉批号#3/05-07 样品由TAG GIREDMET抽样。 总杂质分析采用火花源质谱分析法。应用了日本电子公司(日本)制造的JMS-01-BM2双聚焦质谱分析仪。高分辨率质谱是在Ilford-Q板上摄取的。Joyce Loebl(英国)的MDM6测微密度计和NOVA 4(美国)在线微型计算机被用于识别质谱线。产生量估算由原版的MS&GC 实验室软件计算得出。相对标准偏差为0.15-0.30。稀有气体和超铀元素没有制进表格中,因为它们的浓度低于百万分之0.01的检测极限。 结果用百万分率表示(1 ppm=0.0001%)

氨基甲酸乙酯的危害及致癌机理

氨基甲酸乙酯的危害及致癌机理 对氨基甲酸乙酯的研究早在20世纪中期开始。20世纪40年代,Nettleship 实验证明了氨基甲酸乙酯(ethyl carbamate,简称为EC)具有致癌作用。其可以引起肺肿瘤、淋巴癌、肝癌、皮肤癌等。氨基甲酸乙酯是发酵食品(如面包,酸牛奶,乳酪、酱油等)和酒精饮料(如葡萄酒、苹果酒、中国黄酒和日本清酒等)的副产物。人体摄取氨基甲酸乙酯主要是通过饮用酒精饮料。调查显示,如果饮用氨基甲酸乙酯含量超过30μg/L的酒,人饮用后患癌的机率大大增加。根据加利福尼亚环保机构的一项统计数据得知,假设每个人的患癌症的机率为1×10-5,可推-断氨基甲酸乙酯的摄入量大约为0.7μg/d。可见氨基甲酸乙酯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自2002年以来,EC已经成为世界卫生组织重点监控物质之一,但受多方面因素的限制,到目前我国仍没有制定有关EC的限量标准,造成黄酒、葡萄酒等发酵酒中EC含量超标的问题非常突出。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酒饮料的消费也呈逐年上升趋势,尤其是黄酒、葡萄酒等营养丰富的酒精饮料更是人们喜爱的饮品,及酒类产品出口的需要,如何降低发酵酒中EC的含量正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 自从发现EC的致癌性以来,许多研究者对EC的致癌机理进行了研究。对啮齿类动物,氨基甲酸乙酯是一种多位点致癌物,可导致肺肿瘤、淋巴癌、肝癌、皮肤癌等疾病。2007 年,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IARC)再次对氨基甲酸乙酯进行评估,并把这种物质由第2B 组“( 或可能令人类患癌的物质”)改为第2A 组“( 可能令人类患癌的物质”)。研究发现,EC在生物体内的代谢主要与细胞色素P450有关,其在生物体内的代谢途径为:(1)90%以上的EC被肝内的酯酶分解为乙酸、氨和碳水化合物等(这条途径是无毒性的);(2)0.5%左右的EC被细胞色素P450氧化为乙烯基-氨基-甲酸乙酯,随后形成乙烯基-氨基-甲酸乙酯环氧化物,这种环氧化物在体内形成DNA加聚物,造成DNA双链的损坏,从而导致细胞癌变;(3)约0.1%的EC被细胞色素P450氧化为N-羟基-氨基-甲酸乙酯,该物质能够诱导Cu2+调控的DNA损伤。这种损伤多发生于胸腺嘧啶(T)和胞嘧啶(C)的残基上,具体作用机理

发酵食品中氨基甲酸乙酯的检测方法及生产控制

发酵食品中氨基甲酸乙酯的检测方法及生产控制 发表时间:2018-06-06T15:32:11.163Z 来源:《科技新时代》2018年3期作者:宋瑜张宇亮 [导读] 摘要:在发酵食品中,氨基甲酸乙酯属于2A级致癌物,一种天然产物。由于氨基甲酸乙酯形成路径各不相同,急需要做好检测以及控制工作,科学控制发酵食品中氨基甲酸乙酯含量,提高发酵食品安全性。因此,本文客观分析了氨基甲酸乙酯,探讨了发酵食品中氨基甲酸乙酯的检测方法与控制。 摘要:在发酵食品中,氨基甲酸乙酯属于2A级致癌物,一种天然产物。由于氨基甲酸乙酯形成路径各不相同,急需要做好检测以及控制工作,科学控制发酵食品中氨基甲酸乙酯含量,提高发酵食品安全性。因此,本文客观分析了氨基甲酸乙酯,探讨了发酵食品中氨基甲酸乙酯的检测方法与控制。 关键词:发酵食品氨基甲酸乙酯检测质控 一、氨基甲酸乙酯 氨基甲酸乙酯,曾作为医药以及兽药被应用到多个方面,之后,因具有毒性,治疗效果不高,不再应用到人类医药领域中,这是因为在一系列研究中,发现氨基甲酸乙酯是一种多位点致癌物质,在2007年,WHO已将其作为2A级致癌物。在食品发酵、贮藏方面,氨基甲酸乙酯应运而生,是一种天然产物,饮品酒类:黄酒、葡萄酒;酸乳酪等中,但并不是说各类发酵食品中所含的氨基甲酸乙酯含量相同,大都不超过650ug/kg,酒精饮品、谷物以及豆类发酵食品中氨基甲酸乙酯含量较多,也就是说,如果长时间饮酒,人体极易受到氨基甲酸乙酯危害。当下,对于食品方面,氨基甲酸乙酯含量限定并没有统一,但某些国家根据酒精饮品各方面情况,在氨基甲酸乙酯含量方面进行了明确规定。就我国而言,近年来,在多方面因素作用下,食品安全事件频繁发生,严重威胁消费者的身体健康,也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发展,科学检测以及控制发酵食品中氨基甲酸乙酯含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是确保发酵食品安全的关键所在。 二、发酵食品中氨基甲酸乙酯的检测方法与控制 1、发酵食品中氨基甲酸乙酯的检测方法 从某种角度来说,原料、微生物菌种呈现出多样化特点,在发酵、贮藏中,食品中氨基甲酸乙酯形成路径各部相同,这是因为瓜氨酸、尿素、氰化物等都会和乙醇发生反应,形成氨基酸甲酸乙酯。在检测过程中,检测人员要全方位客观分析发酵食品中氨基酸甲酸乙酯形成路径及其各方面情况,比如,绝对含量、体系成分、定量检测,优化利用精密度较高的仪器。检测人员要综合分析各方面影响因素,采用适宜的检测方法,进行合理化检测。如果所检测的是酒精饮料,氨基甲酸乙酯浓度在10-200ug/L间,可以采用气质联用(GC-MS)结合选择性离子检测器(SIM),以氨基甲酸丙酯为基点,在固相萃取的基础上,进行合理化的真空浓缩,科学检测酒精饮料中所含的氨基甲酸乙酯含量。在检测发酵食品中,检测人员也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将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OIV的GC-MS法等灵活应用其中,比如,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检测过程简单化,具有较高的精准度。此外,在检测过程中,检测人员还可以优化利用衍生化试剂,科学处理氨基甲酸乙酯,优化利用HPLC-ESI-MS/MS,进行检测优化,进一步提高检测准确率,为科学控制发酵食品中氨基甲酸乙酯具体含量提供重要保障。 2、发酵食品中氨基甲酸乙酯的控制 在控制过程中,我国要根据发酵食品中氨基甲酸乙酯具体检测情况,结合各类发酵食品中已有的氨基甲酸乙酯含量,采取针对性控制措施,最大化降低发酵食品氨基甲酸乙酯含量。在控制过程中,相关人员可以在精制以及反复清洗发酵大米基础上,最大化降低发酵原料中所含的尿素,但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发酵原料的营养价值,导致发酵产品质量降低。同时,在一系列分析中,发现发酵食品氨基甲酸乙酯的形成受到多方面发酵工艺条件影响,如,温度、pH,动态控制对应的工艺参数,有效降低氨基甲酸乙酯具体含量,但发酵食品风味和发酵工艺条件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该控制方法应用效果不高。在此基础上,相关人员可以采用培育高性能菌株方法,有效降低发酵食品中氨基甲酸乙酯具体含量,只是在食品生产方面,基因工程菌株的应用法律规定较为严格,不利于相关研究的进一步开展。此外,在控制氨基甲酸乙酯方面,相关人员可以根据发酵食品特点、性质等,借助脲酶对尿素的分解法,充分发挥脲酶多样化作用,动态控制发酵食品中所含的氨基甲酸乙酯含量,也可以围绕脲酶展开一系列研究,比如,发酵工艺优化。可见,在控制发酵食品中氨基甲酸乙酯含量中,脲酶对尿素的分解法更具优势,需要在实际生产工作中进一步推广。 三、结语 新形势下,我国要意识到动态控制发酵食品中氨基甲酸乙酯具体含量,要结合氨基甲酸乙酯形成路径以及特点、性质等,优化利用一系列检测方法,根据各类发酵食品中氨基甲酸具体含量,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合理化控制。以此,最大化降低发酵食品中氨基甲酸乙酯含量,确保发酵食品安全。 参考文献: [1]刘功良,陶嫦立,白卫东,赵文红,王姣姣.发酵食品中氨基甲酸乙酯检测的研究进展[J].中国酿造,2012,11:1-3. [2]崔霞,苗虹,赵云峰,吴永宁.发酵食品中氨基甲酸乙酯污染及其毒性研究进展[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4,09:2617-2622. [3]李加友,陆筑凤,沈洁,于建兴,叶兴乾.氨基甲酸乙酯脱氨酶的发酵及其酶学性质研究[J].中国食品学报,2013,12:71-77. [4]罗杰,敖宗华,邓波,王松涛,倪斌,雷光电,周军,徐勇.氨基甲酸乙酯检测方法研究进展[J].酿酒科技,2012,08:101-105.

酒中氨基甲酸乙酯的研究

酒中氨基甲酸乙酯的研究 本文对酒中氨基甲酸乙酯的形成机制、危害、检测方法进行了综述,引起社会对这种致癌物质的认识和关注,倡导建立氨基甲酸乙酯的限量标准。 标签:氨基甲酸乙酯;形成机制;危害;检测方法 氨基甲酸乙酯(EC),别名脲烷、尿烷、乌拉坦是食物和酒精饮品在发酵或贮存过程中自然形成的一种有害物质。在2002年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将其归类为第2B组(或可能令人类患癌的物质),在2007年的再次评估后改为第2A组(可能令人类患癌的物质)。我国是酒精饮料消费的传统大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酒精饮料的消费量也逐年上升。目前我国尚未制定氨基甲酸乙酯的限量标准,因此制定氨基甲酸乙酯含量的限量标准在当今食品安全问题日益严重的情况下具有重要意义。 1酒中氨基甲酸乙酯的形成机制 经研究发现,酒中EC产生于乙醇与氨甲酰化合物的发酵过程,氨甲酰化合物包括尿素、瓜氨酸、氨甲酰磷酸、氨甲酰天冬氨酸、尿膜素等[1]。而EC的含量和这些物质的浓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及pH值成正相关。其中黄酒中尿素是氨甲酰化合物的主要成分[2];而葡萄酒中EC的形成与瓜氨酸的含量并不成线性关系[3];另外20世纪70年代在白葡萄酒中人为加入EC用于杀死酒中的酵母和细菌的焦磷酸二乙酯,。 2氨基甲酸乙酯的危害 经研究发现,EC进入体内后有3种代谢途径[4];①经过肝内酯酶90%以上的EC被分解为无毒的乙酸、氨和碳水化合物;②约0.5%的EC被细胞色素P450氧化为乙烯基-氨基-甲酸乙酯,随后形成乙烯基-氨基-甲酸乙酯环氧化物,这种环氧化物在体内形成DNA加聚物造成DNA双链破坏,进而导致癌变;③约0.1%的EC被细胞色素P450氧化为N-羟基-氨基甲酸乙酯,后者能诱导Cu2+调控的DNA损伤,从而造成基因的严重缺失或突变。 3氨基甲酸乙酯的检测方法 从20世纪70年代发现酒精饮料中存在EC以来,许多文献报道了不同的检测方法,总的来说主要是从样品前处理和检测仪器方面不断改进。 3.1样品前处理方法近年来用于检测EC的前处理方法主要有LLE、SPE、SPME等,无论哪种方法都直接关系检测结果。因此选择一个和自身实验室匹配的前处理方法至关重要。 3.1.1液/液萃取(LLE)作为样品前处理的传统技术,利用待测组分与样品

氨基甲酸乙酯、水合氯醛、戊巴比妥钠对小白鼠麻醉效果浅析

氨基甲酸乙酯、水合氯醛、戊巴比妥钠对小白鼠麻醉效果浅析 发表时间:2013-06-04T16:34:09.467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第9期供稿作者:冯桂香王娅(通讯作者)何华琼[导读] 实验动物麻醉是动物实验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其中麻醉方法、麻醉剂量及麻醉维持效果时间的准确把握会影响整个实验过程。 冯桂香王娅(通讯作者)何华琼 (湖北医药学院病原学实验室湖北十堰 442000) 【摘要】目的应用戊巴比妥钠,水合氯醛,氨基甲酸乙酯三种常用动物实验麻醉药对小白鼠的麻醉效果比较分析。方法采购实验动物健康小白鼠200只,每只体重约50g,使用市售戊巴比妥钠,水合氯醛,氨基甲酸乙酯三种麻醉药对小白鼠分组、分批不同剂量注射麻醉,观察记录麻醉后的各种数据。结果氨基甲酸乙酯,水合氯醛,戊巴比妥钠三种常用动物实验麻醉药对小白鼠的麻醉效果不同。其麻醉致死量、麻醉起效时间、麻醉维持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麻醉对动物实验成功与否起关键作用,采用正确的麻醉剂量是动物实验成功的先决条件。 【关键词】动物实验药物麻醉小白鼠 【中图分类号】R9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9-0366-01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经检查每只小鼠活动正常,健康状况良好,每只体重为(50±5)g,按实验数量分批分笼关养,每日喂养动物实验基地的主食3次,辅以适量的冷白开水。 1.2 麻醉药物 1.2.1 氨基甲酸乙酯(又名乌拉坦) ,北京化学试剂公司生产,( 批号021118) , 化学纯, 用生理盐水配制成10% 无菌溶液。 1.2.2 水合氯醛由中国医药集团上海化学试剂有限公司生产,批号(990511) 化学纯, 用生理盐水配制成10% 的无菌溶液。 1.2.3 戊巴比妥钠由中国医药集团上海化学试剂有限公司生产,批号(WS20050411) 化学纯, 用生理盐水配制成1%的无菌溶液。 1.3 实验分为4组,分别为戊巴比妥钠组、水合氯醛组、氨基甲酸乙酯组和0.9%生理盐水对照组,每组8只大鼠。麻醉药给入途径使用1ml注射器吸取药剂,分别注入小白鼠腹腔、每种药物每只小鼠只注射1次进行实验,然后弃之,不重复使用,计时观察小鼠情况记录麻醉后的皮肤疼痛反应消失、肌肉松弛、呼吸平稳的数据。 1.4 麻醉效果判断标准给药后动物倒下,全身无力,对皮肤疼痛反应消失、肌肉松弛、呼吸平稳,此时一般心率100次/min,呼吸40次/min,表明已达到适宜的麻醉效果。若虽然动物倒下,但仍有反应,则为麻醉无效。麻醉过去一定时间后,动物四肢开始抖动,提示动物麻醉维持时间将过,接近苏醒。给药后出现动物抽搐、排尿,说明麻醉过深。 2 结果 2.1 本实验实际共使用采购来的小白鼠160只,戊巴比妥钠为5组,水合氯醛分为5组,氨基甲酸乙酯为5组,0.9% 生理盐水对照组为5组,由量少至量多依批次实验给药,观察小白鼠的麻醉存活情况。 2.2 麻醉药量效果对比和麻醉药物维持麻醉效果时间共实际使用小白鼠72只,每种药物每次实验使用小白鼠8只。 2.3 本实验共死亡小鼠40只,小鼠的死亡时间为注射麻醉药物后的3~60min,其中在注射麻药后10~20min死亡31只,占该实验死亡小鼠的77.5%。 2.4 每只小鼠药量为1%戊巴比妥钠 0.02ml,10%氨基甲酸乙酯 0.02ml,10%水合氯醛0.02ml,本实验共用小鼠160只,每种药物均40只。麻醉有效维持时间的范围标准是动物维持全身无力、肌肉松弛、反应消失、呼吸平顺。 3 讨论 实验动物麻醉是动物实验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其中麻醉方法、麻醉剂量及麻醉维持效果时间的准确把握会影响整个实验过程。戊巴比妥钠药性相对稳定,用药过程中没有明显的不良症状,苏醒后的小鼠活动自如。而水合氯醛对动物的上呼吸道影响较大,鼻腔分泌物增多,阻碍呼吸的状况发生;因此苏醒过程中出现蜷缩、不愿攀爬的现象。另氨基甲酸乙酯对中枢的抑制作用比水合氯醛小,对呼吸及血液循环的影响也不大。作用温和持久,有效麻醉时间可长达6~10小时,对深度外科麻醉,呼吸及循环均无明显抑制。但此药本身有致癌作用。纵观以上三种麻醉药品的麻醉效果,对实验小鼠麻醉作用各有长处及短处,存在差异性,本实验结果可为小鼠动物实验麻醉学方面提供客观的相关医学数据。 参考文献 [1] 牛义民,张天宏.外科动物手术学[M].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2004:50-59. [2] 孙敬方.动物实验方法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92-196. [3] 徐平实验动物管理与使用操作技术规程[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171,174.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