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肺功能评定题库2-2-10

心肺功能评定题库2-2-10

心肺功能评定题库2-

2-10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心电运动试验过程中血压的上限为()

A.300180mmHg

B.250mmHg200mmHg

C.180mmHg150mmHg

D.250mmHg120mmHg

E.150mmHg90mmHg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心电运动试验不包括()

A.极量运动试验

B.定性行走试验

C.定量行走试验

D.症状限制性运动试验

E.低水平运动试验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不属于活动平板试验运动方案的是()

A.Bruce方案

B.改良Bruce方案

C.STEEP方案

D.COPD方案

E.Balke方案

https://www.doczj.com/doc/bb12122311.html,/ 月子中心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心电运动试验注意事项错误的是()

A.试验前应向患者说明情况

B.不可在饱餐情况下进行

C.试验前无需停用洋地黄制剂

D.病毒感染者1周内不宜参加试验

E.试验前2h需禁烟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运动中血压的异常反应不包括()

A.收缩压随运动负荷的增加逐步升高

B.收缩压随运动负荷的增加逐步降低

C.收缩压保持不变

D.最高收缩压小于140mmHg

E.舒张压随运动负荷的增加逐步增加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踏车运动的优点不包括()

A.运动时无噪声

B.可以在卧位进行

C.血压测量比较容易

D.对受试者身体状况无要求

E.运动中心电图记录较好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心电运动试验叙述不正确的是()

A.手摇车运动将下肢踏车改为上肢摇车

B.等长收缩运动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非常高

C.常用的等长收缩运动方法有握力运动和自由重量运动

D.体力较好者踏车常不能达到最大心脏负荷

E.活动平板优点为接近日常活动生理并可逐步增加负荷量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有关心电运动试验叙述错误的是()

A.正常运动时收缩压应随运动负荷的增加而逐步升高

B.正常人运动负荷每增加1MET则收缩压相应增高5~12mmHg

C.正常人运动负荷每增加1MET则心率相应增加8~12次分钟

D.正常人运动时收缩压达280mmHg和或舒张压达160mmHg为高限

E.正常运动时舒张压无明显变化甚至明显下降提示血管舒张功能良好

心肺复苏试题及答案(题)

心肺复苏培训试题 科室________ 姓名_______ 分数_________ 1.口对口人工呼吸的方法,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首先必须畅通气道 B.吹气时不要按压胸廓C.吹气时捏紧病人鼻孔 D.胸外心脏按压与人工呼吸的比例为30:2 E.按压频率成人8~10次/min 2.以下关于胸外心脏按压术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A.下压比向上放松的时间长一倍 B.按压部位在胸骨中下1/3交界处 C.按压部位的定位先确定胸骨下切迹 D.按压频率为100次/min E.按压与放松时,手不能离开胸骨定位点 3.判断有无脉搏,下列正确的是() A.同时触摸双侧颈动脉B.触摸颈动脉时,不要用力过大 C.检查时间不得短于10 s D.不能触摸股动脉 E.颈动脉搏动点在胸锁乳突肌外缘 4.进行环甲膜穿刺时,患者应取() A.仰卧位,颈下垫枕,头后仰B.侧卧位C.仰卧位,头偏向一侧 D.头前屈E.仰卧头前伸位 5.病人心肺复苏后,脑复苏的主要措施是() A.维持有效的循环 B.确保呼吸道通畅C.降温和脱水疗法 D.加强基础护理 E.治疗原发疾病 6.成人胸外心脏按压的操作,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病人仰卧背部垫板 B.急救者用手掌根部按压 C. 按压部位在病人心尖区 D.使胸骨下陷4~5cm E.按压要有节律,每分钟100次 7.简单而迅速地确定心脏骤停的指标是() A.呼吸停止 B.血压下降C.瞳孔散大 D.意识消失,无大动脉搏动 E.呼之不应 8.判断口对口人工呼吸法是否有效,首先观察() A.口唇紫绀是否改善 B.瞳孔是否缩小 C.吹气时阻力大小 D.病人胸廓是否起伏 E.剑突下隆起 9.胸外心脏按压的位置是() A.剑突下B.胸骨左旁第四肋间 C.左锁骨中线第四肋间 D.胸骨中下1/3交界处 E.胸骨中上1/3交界处 10.胸外心脏按压时,每分钟按压次数为() A.50次 B.80次 C.100次 D.120次 E.130次 11.口对口通气时,病人吸人气体氧浓度约为() A.20% B.25% C.30% D.16% E.75%

【心肺康复】心肺功能康复评定

【心肺康复】心肺功能康复评定 心肺功能是人体新陈代谢的基础,评定心肺功能有助于了解机体循环和呼吸功能储备,是心肺康复的基础评定项目。 一、六分钟步行试验(6-minute walk test, 6mWT) 六分钟步行试验(6MWT)主要用于评价中、重度心肺疾病患者对治疗干预的疗效,测量患者的功能状态,可作为临床试验的终点观察指标之一,也是患者生存率的预测指标之一。 1、禁忌症: 绝对禁忌证:近1个月内出现的不稳定性心绞痛或心肌梗死;相对禁忌证:静息心率>120/min,收缩 压>180mmHg和舒张压>100mmHg。 2、中止原因: (1)胸痛 (2)难以忍受的呼吸困难 (3)下肢痉挛 (4)步履蹒跚 (5)出汗 (6)面色苍白 (7)外周血氧饱和度降低至80%二、2分钟踏步试验(2-

mimute Step Test, 2mST) 2mST是计数受试者2分钟内单侧膝盖能达到指定高度(通常为髌骨与髂前上棘连线中点高度)的次数。进行2mST仅需要一面墙(用于贴高度标志物,亦可供体弱者扶墙进行测试),当场地、天气等因素影响6mWT进行,或患者体质虚弱无法耐受6mWT时,2mST可以作为替代方案。 心肺康复需要长期坚持除了膳食调整、戒烟限酒、心理睡眠调整之外,有氧运动训练作为心肺功能康复运动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尤为重要,它能帮助人们达到营养与运动平衡(能量代谢平衡)、内环境平衡以及心理与睡眠健康等。心肺康复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长期坚持。1、建立患者健康管理档案 建立患者健康管理档案,不仅为了在院康复期间的健康干预(包括相关疾病的治疗、饮食指导与调养、生物钟的调节、行为方式的指导),更是为了出院后定期随访与长期干预(包括生活工作环境的指导和改造、心理干预、健康状态的监控等)。2、全面的心脏医学评定和风险预测 首先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医学评定和风险预测,掌握心脏功能等级和可以预见的危险因素。正确的医学评价可以为运动处方(运动量、运动频率、单次持续时间、疗程和注意事项等)和康复流程的制定提供客观的依据;危险因素(包括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吸烟、过度饮酒

心肺复苏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56844

松桃孟铁医院 2015心肺复苏理论考试试题 姓名:科室:得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 1、现场心肺复苏包括A、B、C三个步骤,其中A是() A、人工循环 B、人工呼吸 C、开放气道 2、2015心肺复苏指南中胸外按压的频率为:() A 至少80-100次/分; B 至少100次/分; C 至少 120次/分; D 至少60-80次/分 3、2015心肺复苏指南中单或双人复苏时胸外按压与通气的比率为:() A 30:2; B 15:2; C 30:1; D 15:1 4、对成人进行口对口吹气时,吹气的频率为() A、10-12次/分钟 B、20-24次/分钟 C、5-6次/分钟 D 12-20分钟 5、心肺复苏指南中胸外按压的部位为:() A 双乳头之间胸骨正中部; B 心尖部; C 胸骨中段; D 胸骨左缘第五肋间 6、 2015成人心肺复苏时胸外按压的深度为:() A 至少胸廓前后径的一半; B 至少3cm; C 至少5cm; D 至少6cm 7、在成人心肺复苏中,潮气量大小为:() A 500-600ml; B 600-700ml; C 400-500ml; D 800-1000ml 8、成人心肺复苏时打开气道的最常用方式为:() A 仰头举颏法; B 双手推举下颌法; C 托颏法; D 环状软骨压迫法 9、现场救护的“生命链”中第二个环节是() A、早期心肺复苏 B、早期高级心肺复苏 C、早期心脏电除颤 D 、早期高级生命支持 10、现场进行徒手心肺复苏时,伤病员的正确体位是() A、侧卧位 B、仰卧在比较舒适的软床上 C、仰卧在坚硬的平面上 D 俯卧位 11、现场对成人进行口对口吹气前应将伤病员的气道打开()为宜 A、60度 B、120度 C、90度 D、 75度

最新第三章 心肺功能评定

第三章心肺功能的评定 第一节心功能评定 常用的心功能评定方法包括对体力活动的主观感觉分级(如心脏功能分级、自觉用力程度分级)、超声心动图、心脏负荷试验(如心电运动试验、超声心动图运动试验、核素运动试验、6分钟步行试验)等。心脏负荷试验中最常用的是心电运动试验。 一、心功能分级 通常采用美国心脏协会的分级方法,见表3-1. 表3-1 心脏功能分级及治疗分级(美国心脏协会) (一)心电运动试验的目的 1、评定心功能、体力活动能力,为制定运动处方提供依据。 2、冠心病的早期诊断。 3、判定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及预后。 4、发现潜在的心律失常和鉴别良性及器质性心律失常。 5、确定患者进行运动的危险性。 6、评定运动锻炼和康复治疗的效果。 7、其他。 (二)心电运动试验的种类 1、按所用设备分类 (1)活动平板试验;(2)踏车试验;(3)便携式运动负荷仪;(4)台阶试验。

2、按终止试验的运动强度分类 (1)极量运动试验:运动强度逐级递增直至受试者感到筋疲力尽,或心率、摄氧量继续运动时不再增加为止,即达到生理极限。适用于运动员及健康的青年人。极量运动试验可按性别和年龄推算的预计最大心率(220-年龄)作为终止试验的标准。 (2)亚(次)极量运动试验:运动至心率达到亚极量心率,即按年龄预计最大心率(220-年龄)的85%或达到(195-年龄)时结束试验。用于测定非心脏病患者的心功能和体力活动能力。 (3)症状限制运动试验:运动进行至出现必须停止运动的指征(症状、体征、心率、血压或心电图改变等)为止。停止运动的指征包括:①出现呼吸急促或困难、胸闷、胸痛、心绞痛、极度疲劳、下肢痉挛、严重跛行、身体摇晃、步态不稳、头晕、耳鸣、恶心、意识不清、面部有痛苦表情、面色苍白、发绀、出冷汗等症状和体征;②运动负荷增加时收缩压不升高反而下降,低于安静时收缩压1.33kPa以上(>10mmHg); 运动负荷增加时收缩压上升,超过29.33~33.33kPa(>220~250mmHg);运动负荷增加时舒张压上升,超过14.7~16.0kPa(>110~120mmHg);或舒张压上升,超过安静时2.00~2.67kPa(>15~20mmHg);③运动负荷不变或增加时,心率不增加,甚至下降超过10次/分;④心电图显示S-T段下降或上升≥1mm;出现严重心律失常,如异位心动过速,频发、多源或成对出现的期前收缩,R-ON-T,房颤,房扑,室扑,室颤,Ⅱ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或窦房阻滞,完全性束支传导阻滞等;⑤患者要求停止运动。 症状限制性运动试验是临床上最常用的方法,用于冠心病诊断,评定正常人和病情稳定的心脏病患者的心功能和体力活动能力,为制定运动处方提供依据。 (4)低水平运动试验:运动至特定的、低水平的靶心率、血压和运动强度为止。即运动中最高心率达到130~140次/分,或与安静时比增加20次/分;最高血压达160mmHg,或与安静时比增加20~40mmHg;运功强度达3~4METs作为终止试验的标准。低水平运动试验是临床上常用的方法,适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后或心脏手术后早期康复病例,以及其他病情较重者,作为出院评价、决定运动处方、预告危险及用药的参考。 (三)运动试验的禁忌证 1、绝对禁忌症 (1)急性心肌梗死(2天内); (2)药物未控制的不稳定型心绞痛; (3)引起症状和血流动力学障碍的未控制心律失常; (4)严重主动脉狭窄; (5)未控制的症状明显的心力衰竭; (6)急性肺动脉栓塞和肺梗死; (7)急性心肌炎或心包炎; (8)急性主动脉夹层。 2、相对禁忌证 (1)左右冠状动脉主干狭窄和同等病变; (2)中度瓣膜狭窄性心脏病; (3)明显的心动过速或过缓; (4)肥厚型心肌病或其他原因所致的流出道梗阻性病变; (5)电解质紊乱; (6)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及高度窦房传导阻滞; (7)严重动脉压升高; (8)精神障碍或肢体活动障碍,不能配合进行运动。

心肺复苏试题及答案88187

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 学习资料 2016年心肺复苏试题科室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 1.口对口人工呼吸的方法,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首先必须畅通气道 B.吹气时不要按压胸廓C.吹气时捏紧病人鼻孔 D.胸外心脏按压与人工呼吸的比例为30:2 E.按压频率成人8~10次/min 2.以下关于胸外心脏按压术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A.下压比向上放松的时间长一倍 B.按压部位在胸骨中下1/3交界处 C.按压部位的定位先确定胸骨下切迹 D.按压频率为100次/min E.按压与放松时,手不能离开胸骨定位点 3.判断有无脉搏,下列正确的是() A.同时触摸双侧颈动脉B.触摸颈动脉时,不要用力过大 C.检查时间不得短于10 s D.不能触摸股动脉 E.颈动脉搏动点在胸锁乳突肌外缘 4.进行环甲膜穿刺时,患者应取() A.仰卧位,颈下垫枕,头后仰B.侧卧位C.仰卧位,头偏向一侧 D.头前屈E.仰卧头前伸位 5.病人心肺复苏后,脑复苏的主要措施是() A.维持有效的循环 B.确保呼吸道通畅C.降温和脱水疗法 D.加强基础护理 E.治疗原发疾病 6.成人胸外心脏按压的操作,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病人仰卧背部垫板 B.急救者用手掌根部按压 C. 按压部位在病人心尖区 D.使胸骨下陷4~5cm E.按压要有节律,每分钟100次 7.简单而迅速地确定心脏骤停的指标是() A.呼吸停止 B.血压下降C.瞳孔散大 D.意识消失,无大动脉搏动 E.呼之不应 8.判断口对口人工呼吸法是否有效,首先观察() A.口唇紫绀是否改善 B.瞳孔是否缩小 C.吹气时阻力大小 D.病人胸廓是否起伏 E.剑突下隆起 9.胸外心脏按压的位置是() A.剑突下B.胸骨左旁第四肋间 C.左锁骨中线第四肋间 D.胸骨中下1/3交界处 E.胸骨中上1/3交界处

心肺复苏理论考试试题含答案

东方医院心肺复苏理论考试试题2015.7 姓名:科室:得分: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计20分) 1、现场心肺复苏包括A、B、C三个步骤,其中A是() A、人工循环 B、人工呼吸 C、开放气道 2、2010心肺复苏指南中胸外按压的频率为:() A 至少80-100次/分; B 至少100次/分; C 至少 120次/分; D 至少60-80次/分 3、2010心肺复苏指南中单或双人复苏时胸外按压与通气的比率为:() A 30:2; B 15:2; C 30:1; D 15:1 4、对成人进行口对口吹气时,吹气的频率为() A、10-12次/分钟 B、20-24次/分钟 C、5-6次/分钟 D 12-20分钟 5、心肺复苏指南中胸外按压的部位为:() A 双乳头之间胸骨正中部; B 心尖部 C 胸骨中段; D 胸骨左缘第五肋间 6、成人心肺复苏时胸外按压的深度为:() A 至少胸廓前后径的一半; B 至少3cm; C 至少5cm; D 至少6cm 7、在成人心肺复苏中,潮气量大小为:() A 500-600ml; B 600-700ml; C 400-500ml; D 800-1000ml 8、使用单向波除颤仪,电击能量选择为:() A 200J; B 300J; C 360J; D 150J 9、使用双向波除颤仪,电击能量选择为:() A 100J; B 100-150J; C 150-200J; D 300J 10、成人心肺复苏时打开气道的最常用方式为:() A 仰头举颏法; B 双手推举下颌法; C 托颏法; D 环状软骨压迫法 11、现场救护的“生命链”中第二个环节是() A、早期心肺复苏 B、早期高级心肺复苏 C、早期心脏电除颤 D 、早期高级生命支持 12、现场进行徒手心肺复苏时,伤病员的正确体位是() A、侧卧位 B、仰卧在比较舒适的软床上 C、仰卧在坚硬的平面上 D 俯卧位

第六章 心肺功能评估

第六章心肺功能评估 心肺功能是人体吐故纳新、新陈代谢的基础,是人体运动耐力的基础。心血管和呼吸系统虽然分属于两个生理系统,但功能上密切相关,其功能障碍的临床表现接近,康复治疗互相关联。本章侧重于心肺功能与运动和康复训练相关的内容,力图使读者从新的视角理解心肺功能。 一、概述 1、循环功能循环系统的主要功能是运输,将气体(氧气和二氧化碳)、能量物质(糖、脂肪、蛋白质)、激素、电解质等运输到全身组织进行新陈代谢,同时也流经肺和肾等脏器,将代谢的最终产物加以排泄。循环功能取决于循环驱动力、心脏和血管结构的完整性和柔顺性/弹性、组织代谢状态。循环功能障碍导致这些物质的运输困难,产生缺氧缺血症状。 2、心脏功能心脏的功能主要是泵血,即产生血液循环的驱动力。心脏的泵血功能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心脏收缩功能、心脏舒张功能和外周血管阻力。心脏功能减退将导致循环功能障碍。 3、呼吸功能呼吸功能指气体代谢过程中的气体交换能力,不仅包括通气功能,还应该包括换气功能。呼吸可以分为内呼吸和外呼吸两个基本过程。 4、内呼吸指体内细胞的气体交换过程,即氧气进入细胞,参加有氧代谢,产生能量、二氧化碳和水,再将二氧化碳排出细胞的过程。内呼吸取决于全身循环状态、组织微循环状态、细胞代谢状态和血液气体状态。内呼吸是机体代谢状态的象征。 5、外呼吸指气体在肺泡进行交换,并通过气道与外界空气进行交换的过程,取决于气道功能、肺泡功能、呼吸肌功能和肺循环功能。通气功能-通过呼吸使空气进入肺泡,然后再排出体外;换气功能-通过肺泡壁的毛细血管二氧化碳弥散进入肺泡,然后随呼气排出,同时将氧气吸收进入血管,与血红蛋白结合,运输到组织进行代谢。

最新【心肺康复】心肺功能康复评定

心肺康复】心肺功能康复评定 心肺功能是人体新陈代谢的基础,评定心肺功能有助于了解机体循环和呼吸功能储备,是心肺康复的基础评定项目。 一、六分钟步行试验(6-minute walk test, 6mWT )六分钟步行试验(6MWT )主要用于评价中、重度心肺疾病患者对治疗干预的疗效,测量患者的功能状态,可作为临床试验的终点观察指标之一,也是患者生存率的预测指标之一。 1、禁忌症: 绝对禁忌证:近1 个月内出现的不稳定性心绞痛或心肌梗死;相对禁忌证:静息心率>120/min ,收缩压>180mmHg 和舒张 压>100mmHg 。 2 、中止原因:(1)胸痛 (2)难以忍受的呼吸困难 (3)下肢痉挛 (4 )步履蹒跚 (5)出汗 (6)面色苍白 (7)外周血氧饱和度降低至80%二、2 分钟踏步试验

(2-mimute Step Test, 2mST ) 2mST 是计数受试者2 分钟内单侧膝盖能达到指定高度(通常为髌骨与髂前上棘连线中点高度)的次数。进行2mST 仅需要一面墙(用于贴高度标志物,亦可供体弱者扶墙进行测试),当场地、天气等因素影响6mWT 进行,或患者体质虚弱无法耐受6mWT 时, 2mST 可以作为替代方案。心肺康复需要长期坚持除了膳食调整、戒烟限酒、心理睡眠调整之外,有氧运动训练作为心肺功能康复运动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尤为重要,它能帮助人们达到营养与运动平衡(能量代谢平衡)、内环境平衡以及心理与睡眠健康等。心肺康复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长期坚持。1 、建立患者健康管理档案建立患者健康管理档案,不仅为了在院康复期间的健康干预(包括相关疾病的治疗、饮食指导与调养、生物钟的调节、行为方式的指导),更是为了出院后定期随访与长期干预(包括生活工作环境的指导和改造、心理干预、健康状态的监控等)。2、全面的心脏医学评定和风险预测首先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医学评定和风险预测,掌握心脏功能等级和可以预见的危险因素。正确的医学评价可以为运动处方(运动量、运动频率、单次持续时间、疗程和注意事项等)和康复流程的制定提供客观的依据;危险因素(包括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吸烟、过度饮酒与活动、焦 虑、失眠等)的干预可以有效地避免心脏病的加重和心脏的刺激,防止复发和猝死。此外,静息状态下心悸、气促、胸痛、心绞痛、急性心衰、心率大于110 次/秒、严重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均不能进行

最新2010版心肺复苏试题及答案

2010版心肺复苏指南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40分) 1、现场心肺复苏包括C 、A、B三个步骤,其中A是() A、人工循环 B、人工呼吸 C、开放气道 2、2018AHA心肺复苏指南中胸外按压的频率为:() A 至少80-100次/分; B 至少100次/分; C 至少 120次/分; D 100-120次/分 3、2018AHA心肺复苏指南中,成人单或双人复苏时胸外按压与通气的比率为:() A 30:2; B 15:2; C 30:1; D 15:1 4、对成人进行口对口吹气时,吹气的频率为() A、10次/分钟 B、20-24次/分钟 C、8-10次/分钟 D 12-20分钟 5、2018AHA心肺复苏指南中胸外按压的部位为:() A 双乳头之间胸骨正中部; B 心尖部; C 胸骨中段; D 胸骨左缘第五肋间 6、2018AHA成人心肺复苏时胸外按压的深度为:() A 5-6cm; B 至少3cm; C 至少5cm; D 至少6cm 7、在成人心肺复苏中,潮气量大小为:() A 500-600ml; B 600-700ml; C 400-500ml; D 800-1000ml 8、使用单向波除颤仪,电击能量选择为:() A 200J; B 300J; C 360J; D 150J 9、使用双向波除颤仪,电击能量选择为:() A 100J; B 100-150J; C 150-200J; D 300J 10、成人心肺复苏时打开气道的最常用方式为:() A 仰头举颏法; B 双手推举下颌法; C 托颏法; D 环状软骨压迫法 11、院外现场救护的“生命链”中第二个环节是() A、早期心肺复苏 B、早期高级心肺复苏 C、早期心脏电除颤 D 、早期高级生命支持 12、现场进行徒手心肺复苏时,伤病员的正确体位是() A、侧卧位 B、仰卧在比较舒适的软床上 C、仰卧在坚硬的平面上 D 俯卧位 13、现场对成人进行口对口吹气前应将伤病员的气道打开()为宜 A、60度 B、120度 C、90度 D、 75度 14、心室颤动/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治疗时,推荐电击次数为:() A 1次; B 3次; C 2次; D 4次 15、被目击的非创伤心跳骤停患者中最常见的心律为:() A 心脏停搏; B 无脉性室颤; C 室颤; D 电-机械分离 16、对被目击的短暂室颤患者的最佳处理措施为:()

心肺复苏试题及答案79728

心肺复苏试题 时间:2015年9月23日 科室: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得分: ___________ 填空题(每题2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正常成人心跳每分钟( B )次 A、50次 B、60-100次 C、110-120次 2、现场对成人进行胸外心脏按压的深度是( A ) A、大于等于5厘米 B、2-3厘米 C、7-8厘米 3、现场心肺复苏包括C、A、B三个步骤,其中C是( A ) A、胸外按压 B、人工呼吸 C、开放气道 4、对于呼吸、心跳骤停的伤病员现场救护的黄金时间是( A ) A、4分钟 B、10分钟 C、15分钟 5、现场进行徒手心肺复苏时,伤病员的正确体位是( C ) A、侧卧位 B、仰卧在比较舒适的软床上 C、仰卧在坚硬的平面上 6、现场心肺复苏时,按压与吹气之比为( A ) A、30:2 B、15:2 C、20:3 7、现场对成人进行胸外按压时的部位是( A ) A、胸部正中乳头连线水平 B、胸骨下1/3 C、胸骨上1/3 8、现场进行胸外心脏按压的频率为( B ) A、60次/分钟 B、100次/分钟 C、80次/分钟 9、现场救护的“生命链”中第二个环节是( A ) A、早期心肺复苏 B、早期高级心肺复苏 C、早期心脏电除颤 10、简单而迅速地确定心脏骤停的指标是( D ) A.呼吸停止B.血压下降C.瞳孔散大 D.意识消失,无大动脉搏动 11、现场对成人进行口对口吹气前应将伤病员的气道打开( C )为宜 A、60度 B、120度 C、90 度D、75度 12、被目击的非创伤心跳骤停患者中最常见的心律为:( C )

心肺复苏试题及答案

2016年心肺复苏试题 科室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 1.口对口人工呼吸的方法,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首先必须畅通气道 B.吹气时不要按压胸廓C.吹气时捏紧病人鼻孔 D.胸外心脏按压与人工呼吸的比例为30:2 E.按压频率成人8~10次/min 2.以下关于胸外心脏按压术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A.下压比向上放松的时间长一倍 B.按压部位在胸骨中下1/3交界处 C.按压部位的定位先确定胸骨下切迹 D.按压频率为100次/min E.按压与放松时,手不能离开胸骨定位点 3.判断有无脉搏,下列正确的是() A.同时触摸双侧颈动脉B.触摸颈动脉时,不要用力过大 C.检查时间不得短于10 s D.不能触摸股动脉 E.颈动脉搏动点在胸锁乳突肌外缘 4.进行环甲膜穿刺时,患者应取() A.仰卧位,颈下垫枕,头后仰B.侧卧位C.仰卧位,头偏向一侧 D.头前屈E.仰卧头前伸位 5.病人心肺复苏后,脑复苏的主要措施是()

A.维持有效的循环 B.确保呼吸道通畅C.降温和脱水疗法 D.加强基础护理 E.治疗原发疾病 6.成人胸外心脏按压的操作,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病人仰卧背部垫板 B.急救者用手掌根部按压 C. 按压部位在病人心尖区 D.使胸骨下陷4~5cm E.按压要有节律,每分钟100次 7.简单而迅速地确定心脏骤停的指标是() A.呼吸停止 B.血压下降C.瞳孔散大 D.意识消失,无大动脉搏动 E.呼之不应 8.判断口对口人工呼吸法是否有效,首先观察() A.口唇紫绀是否改善 B.瞳孔是否缩小 C.吹气时阻力大小 D.病人胸廓是否起伏 E.剑突下隆起 9.胸外心脏按压的位置是() A.剑突下B.胸骨左旁第四肋间 C.左锁骨中线第四肋间 D.胸骨中下1/3交界处 E.胸骨中上1/3交界处 10.胸外心脏按压时,每分钟按压次数为() A.50次 B.80次 C.至少100次 D.120次 E.130次11.口对口通气时,病人吸人气体氧浓度约为()

心肺复苏考试题及答案

心肺复苏理论考试题 姓名:科室:得分: 一、选择题: 1、现场心肺复苏包括A、B、C三个步骤,其中A是() A、人工循环 B、人工呼吸 C、开放气道 D、除颤 2、诊断心跳骤停迅速可靠的指标是() A、大动脉搏动消失 B、呼吸停止 C、瞳孔散大 D、血压测不出 E、脉搏不清 3、2015心肺复苏指南中胸外按压的频率为() A、80-100次/分 B、至少100次/分 C、100- 120次/分 D、至少60-80次/分 4、2015心肺复苏指南中单或双人复苏时胸外按压与通气的比率为:() A、30:2 B、15:2 C、30:1 D、15:1 5、对成人进行口对口吹气时,吹气的频率为() A、3-4次/分钟 B、5-6次/分钟 C、10-12次/分钟 D、12-20分钟 6、指南在心脏停搏时推荐的每次吹气时间() A、超过1秒 B、超过2秒 C、小于1秒 D、与呼气时间等同 E、快速用力吹气 7、心肺复苏指南中胸外按压的部位为() A、双乳头之间胸骨正中部 B、心尖部 C、胸骨中段 D、胸骨左缘第五肋间 8、成人心肺复苏时胸外按压的深度为:() A、至少胸廓前后径的一半 B、至少3cm C、至少5cm D、至少6cm 9、在成人心肺复苏中,潮气量大小为() A、400-500ml B、500-600ml C、600-700ml D、800-1000ml 10、使用单向波除颤仪,电击能量选择为:() A、200J B、300J C、360J D、150J 11、使用双向波除颤仪,电击能量选择为:() A、100J B、100-150J C、150-200J D、300J

(完整版)心肺功能评定

心肺功能评定 一、概述 心肺功能是人体新陈代谢和运动耐力的基础,泛指有氧运动系统通过肺呼吸和心脏活动推动血液循环向机体输送氧气和营养物质,从而满足各种人体生命活动物质与能量代谢需要的生理学过程,与人的体质健康和竞技运动能力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1、氧运输功能通过心脏的循环,把氧气及能量物质运送到全身组织进行新陈代谢。心脏功能减退会导致循环功能障碍,产生缺氧缺血状态。 2、气体交换功能包括肺通气功能和换气功能,主要通过内呼吸和外呼吸两个基本过程来实现。 3、心肺功能与运动耐力运动耐力是指机体持续活动的能力,取决于心肺功能及骨骼肌的代谢。心肺功能下降会影响运动能力;长期制动和缺乏运动也会导致心肺功能的减退。 4、纽约心脏病学会心功能分级(NYHA)可用于评价心脏疾病病人的新功能,并指导病人的日常生活活动和康复治疗。但是,该方法,主要依据病人自己有无心悸、呼吸困难、乏力等主观症状,因而评定时结果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其具体功能分级标准如下。 I级:体力活动不受限。一般体力活动不引起疲劳,心悸,呼吸困难和心绞痛等症状。 II级:体力活动稍受限。一般体力活动时即可引起疲劳,心悸,呼吸困难和心绞痛等症状。

III级:体力活动明显受限。休息时感到舒适,低于正常日常生活活动的运动量即可引起心悸,呼吸困难等症状。 IV级:不能从事任何体力活动。休息时仍有心悸、呼吸困难等症状。 二、心电运动试验 心电运动试验(ECG)是指通过观察受试者运动时的各种反应(呼吸、血压、心率、心电图、气体代谢、临床症状与体征等),来判断其心、肺、骨骼肌等的储备功能(实际祝负荷能力)和机体对运动的实际耐受能力。 (一)心电运动试验的目的 1、冠心病的早期诊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60%-80%)和特异性(71%-97%)。主要通过运动增加心脏负荷和心肌耗氧量,根据心电图st段偏移情况诊断冠心病。 2、鉴定心律失常运动中诱发或加剧心律失常往往提示为器质性心脏病,应注意休息,避免运动,并及时调整康复训练计划和强度;运动中心率失常减少或消失提示属于良性心律失常,并非一定要限制运动和日常生活。 3、鉴定呼吸困难或胸闷的性质如果在运动实验中诱发呼吸困难和胸闷,多属于器质性疾病。 4、判断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及预后运动试验中发生心肌缺血的运动负荷越低、心肌耗氧水平越低、st段下移程度越大,则说明冠状动脉病变也越严重,预后也越差。运动试验阳性无症状的病人发生冠心病的危险性增大。

心肺复苏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完整版本

南岗镇卫生院医疗质量培训理论考试试题 姓名:科室:得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 1、现场心肺复苏包括A、B、C三个步骤,其中A是() A、人工循环 B、人工呼吸 C、开放气道 D、胸外按压 2、2015心肺复苏指南中胸外按压的频率为:() A、至少100次/分 B、100 - 120 次/ 分 C、至少 120次/分 D、60-80次/分 3、2015心肺复苏指南中单或双人复苏时胸外按压与通气的比率为:() A 30:2; B 15:2; C 30:1; D 15:1 4、对成人进行口对口吹气时,吹气的频率为() A、10-12次/分钟 B、20-24次/分钟 C、5-6次/分钟 D 12-20分钟 5、心肺复苏指南中胸外按压的部位为:() A 双乳头之间胸骨正中部; B 心尖部; C 胸骨中段; D 胸骨左缘第五肋间 6、2015心肺复苏指南中成人心肺复苏时胸外按压的深度为:() A 至少胸廓前后径的一半; B 至少3cm; C 至少5cm; D 5cm--6cm 7、在成人心肺复苏中,潮气量大小为:() A 500-600ml; B 600-700ml; C 400-500ml; D 800-1000ml 8、成人心肺复苏时打开气道的最常用方式为:() A 仰头举颏法; B 双手推举下颌法; C 托颏法; D 环状软骨压迫法 9、2015心肺复苏指南中现场救护的“生命链”中第二个环节是() A、早期心肺复苏 B、及时高级心肺复苏 C、早期心脏电除颤 D 、早期高级生命支持 10、现场进行徒手心肺复苏时,伤病员的正确体位是() A、侧卧位 B、仰卧在比较舒适的软床上 C、仰卧在坚硬的平面上 D 俯卧位 11、现场对成人进行口对口吹气前应将伤病员的气道打开()为宜 A、60度 B、120度 C、90度 D、 75度 12、被目击的非创伤心跳骤停患者中最常见的心律为:() A 心脏停搏; B 无脉性室颤; C 室颤; D 电-机械分离 13、对被目击的短暂室颤患者的最佳处理措施为:() A 胸外按压; B 静脉推注利多卡因; C 静脉推注胺碘酮; D 立即除颤 14、心肺复苏时急救者在电击除颤后应:() A 立即检查心跳或脉搏; B 先行胸外按压,在5组(或者约2分钟)心肺复苏后再进行心跳检查; C 立即进行心电图检查; D 调节好除颤仪,准备第二次除颤 15、常温下心搏停止几秒后可出现昏厥和抽搐症状:()

心肺复苏考题及答案汇编

心肺复苏考题 科室姓名成绩 一、选择题(每题4分 1. 2005心肺复苏指南中胸外按压的频率为: (A)80-100次/分;(B)100次/分;(C)120次/分;(D)60-80次/分 2. 2005心肺复苏指南中单或双人复苏时胸外按压与通气的比率为: (A)30:2;(B)15:2;(C)30:1;(D)15:1 3. 2005心肺复苏指南中胸外按压的部位为: (A)双乳头之间胸骨正中部;(B)心尖部;(C)胸骨中段;(D)胸骨左缘第五肋间 4. 成人心肺复苏时胸外按压的深度为: (A)胸廓前后径的一半;(B)2-3 cm;(C)4-5 cm;(D)6-7cm 5. 在成人心肺复苏中,潮气量大小为: (A)500-600ml;(B)600-700ml;(C)400-500ml;(D)800-1000ml 6. 2005年指南在心脏停搏时推荐的每次吹气时间为: (A)超过1秒;(B)小于1秒;(C)与呼气时间等同;(D)快速用力吹气 7. 在成人心肺复苏中,人工呼吸的频率为: (A)6-8次/分;(B)8-10次/分;(C)10-12次/分;(D)12-15次/分 8. 使用单向波除颤仪,电击能量选择为: (A)200J;(B)300J;(C)360J;(D)150J 9. 使用双向波除颤仪,电击能量选择为: (A)100J;(B)100-150J;(C)150-200J;(D)300J 10. 成人心肺复苏时打开气道的最常用方式为: (A)仰头举颏法;(B)双手推举下颌法;(D)托颏法;(D)环状软骨压迫法 11. 心室颤动/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治疗时,推荐电击次数为: (A)1次;(B)3次;(C)2次;(D)4次 12.被目击的非创伤心跳骤停患者中最常见的心律为: (A)心脏停搏;(B)无脉性室颤;(C)室颤;(D)电-机械分离 13. 对被目击的短暂室颤患者的最佳处理措施为: (A)胸外按压;(B)静脉推注利多卡因;(C)静脉推注胺碘酮;(D)立即除颤 14. 非专业急救者遇到呼吸停止的无意识患者时应: (A)先进行2 次人工呼吸后立即开始胸外按压;(B)呼救急救医疗服务体系;(C)马上

康复功能评定学教学大纲(心肺功能评定)

第三章心肺功能评定 第一节心功能评定 目的要求 掌握心功能分级、心电运动试验。 教学内容 1、心功能分级:

2、心电运动试验: 1)通过观察受试者运动时的各种反应(呼吸、血压、心率、心电图、气体代谢、临床症状与体征等),来判断其心、肺、骨骼肌等的储备功能(实际负荷能力)和机体对运动的实际耐受能力。 2)心电运动试验的目的:为制定运动处方提供依据、冠心病的早期诊断、判定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及预后、发现潜在的心律失常和鉴别良性及器质性律失常、确定患者进行运动的危险性、评定运动锻炼和康复治疗的效果。 3)心电运动试验的种类:按所用设备分类(1)活动平板试验:活动平板(Treadmill)试验又称跑台试验,其是让受检者按预先设计的运动方案,在能自动调节坡度和速度的活动平板上,随着活动平板坡度和速度(运动强度)的提高进行走-跑的运动,以逐渐增加心率和心脏负荷,最后达到预期的运动目标。(2)踏车试验:坐位和卧位踏车试验(Bicycle Ergometer)等为下肢用力的试验,用于下肢运动障碍者的手摇功率计(臂功率计)试验为上肢试验;(3)便携式运动负荷仪;(4)台阶试验;按终止试验的运动强度分类:(1)极量运动试验(maximal exercise testing):极量运动试验可按性别和年龄推算的预计最大心率(220-年龄)做为终止试验的标准。适用于运动员及健康的青年人,以测定个体最大作功能力、最大心率和最大摄氧量;(2)亚(次)极量运动试验:运动至心率达到亚极量心率,即按年龄预计最大心率(220 -年龄)的85%或达到参照值(195 -年龄)时结束试验。此试验可用于测定非心脏病患者的心功能和体力活动能力。(3)症状限制运动试验:运动进行至出现必须停止运动的指征(症状、体征、心率、血压或心电图改变等)为止。症状限制性运动试验是临床上最常用的方法,用于冠心病诊断,评定正常人和病情稳定的心脏病患者的心功能和体力活动能力,为制定运动处方提供依据。(4)低水平运动试验(low level exercise testing):运动至特定的、低水平的靶心率、血压和运动强度为止。即运动中最高心率达到130~140次/分,或与安静时比增加20次/分;最高血压达160mmHg,或与安静时比增加20~40mmHg;运动强度达3~4METs作为终止试验的标准。此法目的在于检测从事轻度活动及日常生活活动的耐受能力。低水平运动验是临床上常用的方法,适用于急性心肌梗塞后或心脏术后早期康复病例,以及其它病情较重者,作为出院评价、决定运动处方、预告危险及用药的参考。

心肺复苏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供参考)

心肺复苏理论考试试题 姓名:科室:得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 1、现场心肺复苏包括A、B、C三个步骤,其中A是() A、人工循环 B、人工呼吸 C、开放气道 D、胸外按压 2、2015心肺复苏指南中胸外按压的频率为:() A、至少100次/分 B、100 - 120 次/ 分 C、至少 120次/分 D、60-80次/分 3、2015心肺复苏指南中单或双人复苏时胸外按压与通气的比率为:() A 30:2; B 15:2; C 30:1; D 15:1 4、对成人进行口对口吹气时,吹气的频率为() A、10-12次/分钟 B、20-24次/分钟 C、5-6次/分钟 D 12-20分钟 5、心肺复苏指南中胸外按压的部位为:() A 双乳头之间胸骨正中部; B 心尖部; C 胸骨中段; D 胸骨左缘第五肋间 6、2015心肺复苏指南中成人心肺复苏时胸外按压的深度为:() A 至少胸廓前后径的一半; B 至少3cm; C 至少5cm; D 5cm--6cm 7、在成人心肺复苏中,潮气量大小为:() A 500-600ml; B 600-700ml; C 400-500ml; D 800-1000ml 8、成人心肺复苏时打开气道的最常用方式为:()

A 仰头举颏法; B 双手推举下颌法; C 托颏法; D 环状软骨压迫法 9、2015心肺复苏指南中现场救护的“生命链”中第二个环节是() A、早期心肺复苏 B、及时高级心肺复苏 C、早期心脏电除颤 D 、早期高级生命支持 10、现场进行徒手心肺复苏时,伤病员的正确体位是() A、侧卧位 B、仰卧在比较舒适的软床上 C、仰卧在坚硬的平面上 D 俯卧位 11、现场对成人进行口对口吹气前应将伤病员的气道打开()为宜 A、60度 B、120度 C、90度 D、 75度 12、被目击的非创伤心跳骤停患者中最常见的心律为:() A 心脏停搏; B 无脉性室颤; C 室颤; D 电-机械分离 13、对被目击的短暂室颤患者的最佳处理措施为:() A 胸外按压; B 静脉推注利多卡因; C 静脉推注胺碘酮; D 立即除颤 14、心肺复苏时急救者在电击除颤后应:() A 立即检查心跳或脉搏; B 先行胸外按压,在5组(或者约2分钟)心肺复苏后再进行心跳检查; C 立即进行心电图检查; D 调节好除颤仪,准备第二次除颤 15、常温下心搏停止几秒后可出现昏厥和抽搐症状:() A 3S B 5-8S C 10-15S D 20-30S

心肺功能评定题库1-2-10

心肺功能评定题库1- 2-10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有关心电运动试验叙述错误的是()。 A.正常运动时收缩压应随运动负荷的增加而逐步升高 B.正常人运动负荷每增加1MET则收缩压相应增高5~12mmHg C.正常人运动负荷每增加1MET则心率相应增加8~12次分钟 D.正常人运动时收缩压达280mmHg和或舒张压达160mmHg为高限 E.正常运动时舒张压无明显变化甚至明显下降提示血管舒张功能良好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手摇车运动()。 A.试验原理与踏车运动不同,并且将下肢踏车改为上肢摇车 B.试验原理与踏车运动相似,只是将下肢踏车改为上肢摇车 C.试验原理与活动平板试验相似,而且要用上肢摇车 D.试验原理与踏车运动相似,下肢踏车与上肢摇车均可 E.试验原理与踏车运动不同,下肢踏车与上肢摇车均可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时间肺活量是指()。 A.尽力吸气后快速呼出的气量 B.尽力吸气后缓慢而完全呼出的最大气量 C.肺所能容纳的最大气量 D.快速吸气后快速呼出的最大气量 E.尽力吸气后尽最大努力快速呼气时第1s所能呼出的气体容量出处:天津11选5 https://www.doczj.com/doc/bb12122311.html,;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反映体力活动能力的最佳生理指标是()。 A.无氧阈(AT) B.代谢当量 C.无氧能力 D.最大吸氧量(VO2max) E.峰值吸氧量(VO2peak)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VO2max表示()。 A.吸氧量 B.最大吸氧量 C.最小吸氧量 D.峰值吸氧量 E.无氧阈

(完整版)心肺复苏试题及答案

心肺复苏理论考试 科室: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得分: ___________ 一、填空题(单选题) 1、正常成人心跳每分钟()次 A、50次 B、60-100次 C、110-120次 2、2015心肺复苏指南中成人心肺复苏时胸外按压的深度为:() A、至少胸廓前后径的一半 B、至少3cm; C、至少5cm; 3、现场心肺复苏包括C、A、B三个步骤,其中C是() A、胸外按压 B、人工呼吸 C、开放气道 4、对于呼吸、心跳骤停的伤病员现场救护的黄金时间是() A、4分钟 B、10分钟 C、15分钟 5、现场进行徒手心肺复苏时,伤病员的正确体位是() A、侧卧位 B、仰卧在比较舒适的软床上 C、仰卧在坚硬的平面上 6、现场心肺复苏时,按压与吹气之比为( ) A、30:2 B、15:2 C、20:3 7、现场对成人进行胸外按压时的部位是() A、胸部正中乳头连线水平 B、胸骨下1/3 C、胸骨上1/3 8、现场进行胸外心脏按压的频率为()A、60次/分钟 B、≥100次/分钟 C、80次/分钟 9、现场心肺复苏包括A、B、C三个步骤,其中A是() A、胸外按压 B、人工呼吸 C、开放气道 10、简单而迅速地确定心脏骤停的指标是() A.呼吸停止B.血压下降C.意识消失,无大动脉搏动 11、现场对成人进行口对口吹气前应将伤病员的气道打开()为宜 A、60度 B、120度 C、90度 D、75度 12、被目击的非创伤心跳骤停患者中最常见的心律为:() A、心脏停搏 B、无脉性室颤 C、室颤 13、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救援人员对无目击者的心脏停跳患者除颤前应:() A、心前区叩击 B、先行约5组(约2分钟)心肺复苏再行除颤 C、不需要其他处理,立即进行电除颤 14、心肺复苏时急救者在电击除颤后应:() A、立即检查心跳或脉搏 B、立即进行心电图检查 C、先行胸外按压,在5组(约2分钟)心肺复苏后再进行心跳检查 15、指南在心脏停搏时推荐的每次吹气时间为:() A、超过1秒 B、超过2秒 C、小于1秒 16、诊断心跳骤停迅速可靠的指标是:()A、大动脉搏动消失 B、呼吸停止 C、瞳孔散大 17、医务人员心肺复苏时,评估循环的时间是() A、至少5秒钟 B、5-10秒钟 C、至少10秒钟 18、心跳骤停紧急处理原则中,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迅速开始人工呼吸 B. 开始胸外按压前需待心电图确诊 C.立即开始胸外按压

心肺复苏试题含答案

心肺复苏试题 科室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 1.口对口人工呼吸的方法,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E ) A.首先必须畅通气道 B.吹气时不要按压胸廓C.吹气时捏紧病人鼻孔 D.胸外心脏按压与人工呼吸的比例为30:2 E.按压频率成人8~10次/min 2.以下关于胸外心脏按压术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A ) A.下压比向上放松的时间长一倍 B.按压部位在胸骨中下1/3交界处 C.按压部位的定位先确定胸骨下切迹 D.按压频率为100次/min E.按压与放松时,手不能离开胸骨定位点 3.判断有无脉搏,下列正确的是( B ) A.同时触摸双侧颈动脉B.触摸颈动脉时,不要用力过大 C.检查时间不得短于10 s D.不能触摸股动脉 E.颈动脉搏动点在胸锁乳突肌外缘 4.进行环甲膜穿刺时,患者应取( A ) A.仰卧位,颈下垫枕,头后仰B.侧卧位C.仰卧位,头偏向一侧 D.头前屈E.仰卧头前伸位 5.病人心肺复苏后,脑复苏的主要措施是( C ) A.维持有效的循环 B.确保呼吸道通畅C.降温和脱水疗法 D.加强基础护理 E.治疗原发疾病 6.成人胸外心脏按压的操作,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C ) A.病人仰卧背部垫板 B.急救者用手掌根部按压 C. 按压部位在病人心尖区 D.使胸骨下陷4~5cm E.按压要有节律,每分钟100次 7.简单而迅速地确定心脏骤停的指标是( D ) A.呼吸停止 B.血压下降C.瞳孔散大 D.意识消失,无大动脉搏动 E.呼之不应 8.判断口对口人工呼吸法是否有效,首先观察( D ) A.口唇紫绀是否改善 B.瞳孔是否缩小 C.吹气时阻力大小 D.病人胸廓是否起伏 E.剑突下隆起 9.胸外心脏按压的位置是( D ) A.剑突下B.胸骨左旁第四肋间 C.左锁骨中线第四肋间 D.胸骨中下1/3交界处 E.胸骨中上1/3交界处 10.胸外心脏按压时,每分钟按压次数为( C ) A.50次 B.80次 C.100次 D.120次 E.130次 11.口对口通气时,病人吸人气体氧浓度约为( D ) A.20% B.25% C.30% D.16% E.75%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