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号和学籍号一样吗 二者有什么区别

学号和学籍号一样吗 二者有什么区别

学号和学籍号一样吗 二者有什么区别

学号和学籍号一样吗二者有什么区别

很多学生并不了解什幺是学号,什幺是学籍号,二者是否一样有什幺区别,下面小编为大家分析一下学号和学籍好的区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学号和学籍号是否一样不一样的。

?1、学籍号是学生唯一注册,学校、教育局存档的号码。这个和班级中的学号不一定一样的。

?2、学籍号是按照北京市教育委员会文件“京教基[2000]062号”的要求编排,目前CMIS系统和学生卡系统用学籍号唯一标识一名学生。学籍号长度:16位。学籍号字符:0至9数字。

?3、学籍号由16位构成,学号则是你在所读学校给予你的、区别于别的学生的编号。

?什幺是学籍号2015年1月21日,教育部通过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为全国中小学生发放了正式学籍号,目前,各地正在抓紧落实。该系统于2014年1月10日全国联网试运行。教育部在完成首次信息采集后,为确保以学生身份基本信息为核心的数据准确,利用公安部人口信息管理系统及国家人口基础信息库对学生数据进行核查对比,对准确无误的核发全国唯一的正式学籍号。学生正式学籍号的发放,标志着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进入新的应用阶段,将在中小学招生入学、学籍注册、学籍档案管理、学籍异动、升级、毕业、成长记录等方面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什幺是学号学号是指学校为每一位同学分配的一个编号,为方便对学生的管理,一般每个人的学号不会重复,号码中一般会包含年份,班级等信息。同时,很多学校也将学号用做学生上机实验课登录电脑,许多课上回答问题

安徽省中小学生学籍号编码规则

附件: 一、编码具体内容 1、省、市、县(区)码:见编码表1。 2、入学年份:指学生入小学一年级年份的后两位数字。如:2009年入学的学生为“09”,依次类推。 3、学区号:学区号对应学生出生时或入小学时所对应的小学学区,一个学区号对应一个小学学校代码,由各县(区)教育局划分小学学区,编码不得重复,见学区号说明。 -1

4、特征码:普通入学学生,特征码为:男“1”,女“2”;对于从省外(国外)转入的小学男生,特征码为“3”;对于从省外(国外)转入的小学女生,特征码为“4”;对于从省外(国外)转入的初中男生,特征码为“5”;对于从省外(国外)转入的初中女生,特征码为“6”;对于从省外(国外)转入的高中男生,特征码为“7”;对于从省外(国外)转入的高中女生,特征码为“8”。 5、流水号:由学校按学生入学的报名注册顺序统一编制,从0001号起依次顺延,一个学校内新生的流水号不允许重复。 二、关于学区号的说明 1、由各市、县(区)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实际情况,按照学区(对应小学学校)顺序进行统一编号,并报省教育厅备案。 2、学区号采用3位数字表示,一个县(区)的学区号不能重复。 3、如有新增的学校,学区号依次递增,不能与原有学区号重复。 4、如有撤销的学校,该学区号编码保留,不允许被再次使用。 5、各个学校要严格按照学区号进行学籍号的分配。 三、常见编码问题及说明 1、升学: (1)学生从小学升到初中,从初中升到高中,学生的学籍号不变。初中入学、高中入学的新生,必须拥有学籍号才能正常注册。 (2)初中入学、高中入学的新生,系统不提供自动生成学籍号的功能,对于这些学生,可以根据学籍号编码规则自行编排好学籍号, -2

安徽省中小学生学籍号编码规则

1

学学区,编码不得重复,见学区号说明。 4、特征码:普通入学学生,特征码为:男“1”,女“2”;对于从省外(国外)转入的小学男生,特征码为“3”;对于从省外(国外)转入的小学女生,特征码为“4”;对于从省外(国外)转入的初中男生,特征码为“5”;对于从省外(国外)转入的初中女生,特征码为“6”;对于从省外(国外)转入的高中男生,特征码为“7”;对于从省外(国外)转入的高中女生,特征码为“8”。 5、流水号:由学校按学生入学的报名注册顺序统一编制,从0001号起依次顺延,一个学校内新生的流水号不允许重复。 二、关于学区号的说明 1、由各市、县(区)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实际情况,按照学区(对应小学学校)顺序进行统一编号,并报省教育厅备案。 2、学区号采用3位数字表示,一个县(区)的学区号不能重复。 3、如有新增的学校,学区号依次递增,不能与原有学区号重复。 4、如有撤销的学校,该学区号编码保留,不允许被再次使用。 5、各个学校要严格按照学区号进行学籍号的分配。 三、常见编码问题及说明 1、升学: (1)学生从小学升到初中,从初中升到高中,学生的学籍号不变。初中入学、高中入学的新生,必须拥有学籍号才能正常注册。 2

(2)初中入学、高中入学的新生,系统不提供自动生成学籍号的功能,对于这些学生,可以根据学籍号编码规则自行编排好学籍号,然后通过Excel导入到系统中。编码规则中的7到16位要求回溯到该生小学入学所在学区的小学学校编码。 2、变动的学生: (1)对于转入的学生: 区内转入:学籍号不变 跨区转入:学籍号不变 跨省、跨国转入:学籍号根据规则重新生成,入学年份与所在年级的入学年份一致。 (2)对于休学的学生,保留该学生的学籍号,学生复学时,学籍号保持不变。 (3)对于辍学的学生,保留该学生的学籍号;如果该学生复学了,学籍号保持不变。 (4)对于借读的学生,学生的学籍号保持不变。 (5)对于跳级的学生,学籍号保持不变。 (6)对于死亡和非正常死亡的学生,学籍号保留。 (7)对于保留入学资格的学生,恢复入学资格后沿用原来的学籍号。 3

全国学籍号查询最新

全国学籍号查询最新 1介绍 学籍号长度:16位。 学籍号字符:开头1位字母和0至9的数字。 学籍号发布时间:20**年,见XXX市教育委员会文件:关于印发建立XXX市中小学管理信息系统和电子学籍IC卡管理系统实施办法的通知,文件号:京教基[2000]062号。 2学籍号编码规则 学籍号的确定: 学籍号由16位构成,其中各位的意义为: 省市位(2位)+区县(2位)+学校类别(1位)+学校(3位)+学生类别(1位)+届别(2位)+班(2位)+学生号(2位) +校验位(1位)。 教委定义省市位和校验位。 *省市位(2位):XXX市为:01 *区县编号(2位):注:由于XXX撤县改区,区县代码随之改变 *学校类别(1位):0=小学; 1=初中; 2=小学、初中并存学校(九年一贯制); 3=小学、初中、高中并存学校; 4=完中; 5=普高; 6=职高; 7=职普高并存学校。 *学校(3位):编码由各区县编制定义。注:这三位是学校编码的最后三位,即学校自编代码。 *学生类别(1位):0=小学生,1=初中生,2=普高学生,3=职高学生,4=小学生(借读生),5=初中生(借读生),6=高中生(借读生),7=小学生(按XXX市户口对待借读生),8=初中生(按XXX市户口对待借读生),9=高中生(按XXX市户口对待借读生)。 *届别(2位):按入学年度后两位加学年制年度计算,为学生应毕业年度的后两位。 *班(2位)、学号(2位): 编码由各学校编制。 每个阶段毕业后,都会在新学校重新办理

3制度 学籍号以身份证号为基础 20**年8月22日,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副司长杜柯伟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指出,此前,一些地方对学籍的规定管理不够严谨,出现一人多籍、人籍分离、有人无籍等问题。学籍管理办法实施后,学校将通过电子学籍系统统一申请学籍号,杜绝“虚假学籍”、“重复学籍”等问题。 他介绍,学生学籍号是学籍信息的核心要素,以学生居民身份证号为基础,从幼儿园入园或小学入学初次采集学籍信息后开始使用,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有机衔接,一人一号,籍随人走,终身不变。[1] 将有助管理“高考移民” 杜柯伟表示,此前学籍管理主要在地方教育部门,随着城镇化加快,流动人口增加,出现了与当前流动学生学籍管理需要不相适应的情况。加之当前出现的“高考移民”、大城市择校、随迁子女就读、留守儿童管理等方面的管理困难,迫切需要一个统一的电子学籍系统。 可跟踪择校状况变化 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副主任罗方述介绍,将实现对学生学籍注册、学籍档案管理、学籍异动、升级、毕业、成长记录的全程信息化管理,包括学籍注册、日常管理、毕业升级、招生入学、统计分析等功能。从应用上讲,可以通过对学籍信息管理系统观测,了解到类似于择校问题的现状及变化。

学籍号由学籍号由学籍号由学籍号由16位构成位构成位构成位构成

学籍号由学籍号由学籍号由学籍号由16位构成位构成位构成位构成,,,,其中各位的意义为其中各位的意义为其中各位的意义为其中各位的意义为::::省市位(2位) 区县(2位) 学校类别(1位) 学校(3位) 学生类别(1位) 届别(2位) 班(2位) 学生号(2位) 校验位(1位)。教委定义省市位和校验位。*省市位(2位):北京市为:01 *区县编号(2位):注:由于今年北京撤县改区,区县代码随之改变*学校类别(1位): 0=小学;1=初中;2=小学、初中并存学校(九年一贯制);3=小学、初中、高中并存学校;4=完中;5=普高;6=职高;7=职普高并存学校。*学校(3位):编码由各区县编制定义。注:这三位是学校编码的最后三位,即学校自编代码。*学生类别(1位): 0=小学生;1=初中生;2=普高学生;3=职高学生。*届别(2位): 按入学年度后两位加学年制年度计算,为学生应毕业年度的后两位。*班(2位),学号(2位): 编码由各学校编制。每个阶段毕业后,都会在新学校重新办理学籍号编码规则学籍号编码规则学籍号编码规则学籍号编码规则((((此变化从此变化从此变化从此变化从CMIS BV3.2CMIS BV3.2CMIS BV3.2CMIS BV3.2开始开始开始开始))))说明:变化的部分用红色加下划线标识。此变化从CMIS BV3.2开始使用。学生的学籍号编码按如下所述的规则组成:学籍号(byte)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省市区县学校类别学校代码学生类别届别班别学号校验位学籍号的确定:学籍号由16位构成,其中各位的意义为:省市位(2位)+区县(2位)+学校类别(1位)+学校(3位)+学生类别(1位)+届别(2位)+班(2位)+学生号(2位) +校验位(1位) 省市省市省市省市:01代表北京市 区县区县区县区县:东城01、西城02、崇文03、宣武04、朝阳05、丰台06、石景山07、海淀08、门头沟09、燕山10、房山11、通州12、顺义13、昌平14、大兴15、怀柔16、平谷17、密云28、延庆29 学校类别学校类别学校类别学校类别: 0=小学, 1=初中, 2=小学、初中并存学校(九年一贯制), 3=小学初高中并存, 4=完中, 5=普高,6=职高, 7=职普高并存 学校代码学校代码学校代码学校代码: 各区县自定,使用学校自编代码。 学生类别学生类别学生类别学生类别: 0=小学生,1=初中生,2=高中生,3=职高学生,4=小学生(借读生),5=初中生(借读生),6=高中生(借读生),7=小学生(按北京市户口对待借读生),8=初中生(按北京市户口对待借读生),9=高中生(按北京市户口对待借读生)【注意】学籍号第9位学生类别位的CMIS关联项:学生基本数据:“不是本市户口的学生是否按本市户口学生对待”、学生来源数据:“学生来源”)。 届别届别届别届别: : : : 该学生毕业时间中年度的后两位 班别班别班别班别,,,,学号学号学号学号: : : : 各学校编制。班别取值范围为:01-99;学号取值范围为:01-99 对于一个班内学号(01-99)不够使用的情况,可以从高班号借用,例如,对于03班内学号不够用的情况,可以向99班借用,99班用完后向98班借…【注意】由于学生类别的不同,可能导致相同班号内有相同班内编号的不同学籍号码。 校验位校验位校验位校验位:((((系统系统系统系统自动计算自动计算自动计算自动计算))))等于学籍号前15位每位上的数值逐一相加后得到的两位数的个位。例如:张三学生学籍号:010240071100101*,那么*位(校验位)=0+1+0+2+4+0+0+7+1+1+0+0+1+0+1=18,即18这个两位数的个位“8”,那么张三完整的学籍号为:0102400711001018 校验位的计算校验位的计算校验位的计算校验位的计算校验码是由编码方案决定的,所以在代码中是否使用校验码和条码基本无关,但商品条码除外。今天给大家介绍几种校验码的计算方法。 一、商品条码:商品条码中需要计算校验码的有:EAN-8(8位),EAN-13(13位),UCC(UPC-A)(12位),GTIN-14(ITF-14)(14位),GLN(13位),SSCC(18位)等。它们虽然位数不同,但计算校验码的方法完全相同。1、包含校验码的所有数字从右向左编号,分别为1,2,3......18位; 2、从第2位开始,所有偶数位的权数为3,从第3位开始,所有奇数位的权数为1;3、将对应位置的代码数字与权数相乘,参见下图(以SSCC的18位数字为例

安徽省中小学生学籍号编码规则

一、编码具体内容 1、省、市、县(区)码:见编码表1。 2、入学年份:指学生入小学一年级年份的后两位数字。如:2009年入学的学生为“09”,依次类推。 3、学区号:学区号对应学生出生时或入小学时所对应的小学学区,一个学区号对应一个小学学校代码,由各县(区)教育局划分小学学区,编码不得重复,见学区号说明。

4、特征码:普通入学学生,特征码为:男“1”,女“2”;对于从省外(国外)转入的小学男生,特征码为“3”;对于从省外(国外)转入的小学女生,特征码为“4”;对于从省外(国外)转入的初中男生,特征码为“5”;对于从省外(国外)转入的初中女生,特征码为“6”;对于从省外(国外)转入的高中男生,特征码为“7”;对于从省外(国外)转入的高中女生,特征码为“8”。 5、流水号:由学校按学生入学的报名注册顺序统一编制,从0001号起依次顺延,一个学校内新生的流水号不允许重复。 二、关于学区号的说明 1、由各市、县(区)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实际情况,按照学区(对应小学学校)顺序进行统一编号,并报省教育厅备案。 2、学区号采用3位数字表示,一个县(区)的学区号不能重复。 3、如有新增的学校,学区号依次递增,不能与原有学区号重复。 4、如有撤销的学校,该学区号编码保留,不允许被再次使用。 5、各个学校要严格按照学区号进行学籍号的分配。 三、常见编码问题及说明 1、升学: (1)学生从小学升到初中,从初中升到高中,学生的学籍号不变。初中入学、高中入学的新生,必须拥有学籍号才能正常注册。 (2)初中入学、高中入学的新生,系统不提供自动生成学籍号的功能,对于这些学生,可以根据学籍号编码规则自行编排好学籍号,

学号编制规定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学生学号编制规定 第一条本科生学学号构成(以二〇一三级学生为例) 二○一三级学生学号由12位阿拉伯数学组成:前4位代表入学年份;第5代表校区;第6、7位代表院、系(部);第8位代表所在系的专业编号;第9位代表学制;第10位代表学生班;11、12位为学生编号,编号应以专业为单位进行编排。若有学生退出,其原学号保留;有学生加入时,则按原自然序列依次后排。校区编号:海珠校区为“1”,白云校区为“2”,协同班学生为“3”。如:学号201310114208即表示该生为2013级海珠校区农学院农学专业四年制本科2班第8号学生。图示如下: ※※※※※※※※※※※※ 学生编号 学生班编号 学制 院、系(部)、专业编号 校区 入学年份 说明:(1)、系(部)专业编号由教研科编定(见附件1),2013年新增专业编号由各院系(部)在原有专业数基础上递增一位数字。例:农学院原有2个专业,新增1个专业“种子科学与工程”,即“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编号为3。原有专业仍沿用往年编号。 (2)、学制:“4”代表四年制本科。 (3)、协同班学生的学号第5位统一为“3”,以示区别。 第二条关于本科学生学号的相关问题 学生学号一旦生成,一般不再进行变动。如遇搬迁校区等,学号不做变动。如因特殊原因需要变更学号,须经过所在学院同意,教务处审批。 第三条本规定由教务处负责解释

第四条自规定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教务处 二○一三年八月一日

附件1: 各院系(部)代码 农学院:01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02 生命科学学院:04 城建学院:05 环境学院:06 轻工食品学院:07 机电工程学院:08 管理学院:09 化学化工学院:10 外国语学院:11 何香凝艺术设计学院:12 计算科学学院:13 人文社科系:14 园艺园林学院:15 经贸学院:16 自动化学院:17

全国学籍号分析及其规则

全国学籍号后18位编排规则(基本等同身份证号规则): 一、构成 学籍申报地编码6位+出生日期8位+流水号3位(其中最后一位用奇偶区分性别)+校验位1位 二、流水号 全国学籍号的倒数第二、三、四位是流水号,倒数第二位是用奇偶来表示性别,出现了ABCDEF字符,可以推断这三位流水号是以十六进制进行流水号编排的,最大可以承受某一县区4096(=16×16×16)个学生同一天出生。实际上就一个人口百万人的我县来说,学生十万人,同一天出生的人数大都出现在10-30人范围内,最大值为一天出生68人。因此出现了一个十万学生的全国学籍号倒数第四位全部是0。可以推算,如果某县区同一天出生人数超过256人,那倒数第四位就不是0。 同奇偶数一样,倒数第二位如果出现A、C、E,表示是女生,出现B、D、F表示是男生。(A-10,B-11,C-12,D-13,E-14,F-15) 全国学籍号的编排与身份证号编排的不同点:即倒数第二、三、四位是流水号编排规则有点不同。 一般情况下,身份证号流水号是有区域特征的,并结合性别以奇偶区分。结合学生户口所在地,在大量分析某县区身份证号倒数第三、四位,会发现在单一的区域内这倒数第三、四位是高度重复的,猜测是公安部门内部划定的。 而全国学籍号在编排时(推测),先找出某县区此出生日期已存在的全国学籍号,以及已存在的最大流水号,结合性别确定奇偶码,再按顺序确定流水号,然后按规则计算出校验位,最后合成成L+18位数字。 三、校验位 同身份证号一样,这一位是判断全国学籍号是否有错的重要一位,是根据前面十七位数字码,按照ISO 7064:1983.MOD 11-2校验码计算出来的检验码。其规则在百度中可以找到,有些复杂,说明附后。 实际上判断一个全国学籍是否正确,方法也简单: 1、在百度中输入“身份证号码查询” 2、输入全国学籍号后18位,即数字部分。 3、如果有错则有红色字体提示“校验位错” 4、个别全国学籍号倒数第二位如果出现了ABCDEF字母,则不适用,那只有自己手工按规则计算了。 最后一位数字的计算方法为: 1、将前面的身份证号码17位数分别乘以不同的系数。从第一位到第十七位的系数分别为:7 9 10 5 8 4 2 1 6 3 7 9 10 5 8 4 2 2、将这17位数字和系数相乘的结果相加。 3、用加出来和除以11,看余数是多少? 4、余数只可能有0 1 2 3 4 5 6 7 8 9 10这11个数字。其分别对应的最后一位身份证的号码为1 0 X 9 8 7 6 5 4 3 2。 5、通过上面得知如果余数是2,就会在身份证的第18位数字上出现罗马数字的Ⅹ。如果余数是10,身份证的最后一位号码就是2。

高考学籍号查询方法 学籍号怎么查

高考学籍号查询方法学籍号怎么查 全国统一学籍号查询方法 学籍现在都是统一注册的,无论是大学学籍还是中小学的学籍都 是学校的教务负责人通过省教育厅来注册的,在学校的相关负责部门 和教育厅的官方网站都是能够查询的。具体学籍信息查询步骤如下: 1、登陆学信网主页 2、找到网站右边的“学信档案”点击“注册”:实行实名注册。 3、注册完成后,实行登录。登录成功后进入学信网界面,点击 学信档案。 4、点击学籍信息 5、学生本人即可查看学籍信息,包括姓名、院校名称、专业名称、学籍状态(学籍已注册的学生学籍状态显示为学籍注册)。 全国统一学籍号编排规则 学籍号由16位构成,其中各位的意义为: 省市位(2位)+区县(2位)+学校类别(1位)+学校(3位)+学生类别(1位)+届别(2位)+班(2位)+学生号(2位)+校验位(1位)。 教委定义省市位和校验位。 (1)省市位(2位):北京市为:01 (2)区县编号(2位):注:因为北京撤县改区,区县代码随之改变 (3)学校类别(1位):0=小学;1=初中;2=小学、初中并存学校(九 年一贯制);3=小学、初中、高中并存学校;4=完中;5=普高;6=职高;7= 职普高并存学校。

(4)学校(3位):编码由各区县编制定义。注:这三位是学校编码的最后三位,即学校自编代码。 *学生类别(1位):0=小学生,1=初中生,2=普高学生,3=职高学生,4=小学生(借读生),5=初中生(借读生),6=高中生(借读生),7=小学生(按北京市户口对待借读生),8=初中生(按北京市户口对待借读生),9=高中生(按北京市户口对待借读生)。 (5)届别(2位):按入学年度后两位加学年制年度计算,为学生应毕业年度的后两位。 (6)班(2位)、学号(2位):编码由各学校编制。 每个阶段毕业后,都会在新学校重新办理

学籍档案号码的编写

学籍档案号码的编写 1、学籍号编写。①高中学籍号用13位数字表示,其编写方法是:从左到右顺序,第一、二位数表示入学年份号码(取后两位数字),第三、四、五位数为县代码(052),第六、七、八位数为学校代码,第九、十、十一、十二、十三位数为学生流水号。(如:泰中2009年第一位新生学籍号为0905200100001)。②初中学籍号用11位数字表示,其编写方法是:从左到右顺序,第一、二位数表示入学年份号码(取后两位数字),第三、四、五位数为县代码(052),第六、七位数为学校代码,第八、九、十、十一位数为学生流水号。(如:三中2009年第一位新生学籍号为09052030001)。③小学学籍号用12位数字表示,其编写方法是:从左到右顺序,第一、二位数表示入学年份号码(取后两位数字),第三、四、五位数为县代码(052),第六位数为“小”字的第一个拼音字母“X”,第七、八位数为学校代码,第九、十、十一、十二位数为学生流水号。(如:实验小学2009年第一位新生学籍号为09052X030001)。 2、毕业证号编写①高中毕业证号用12位数字表示,其编写方法是:从左到右顺序,第一、二位数表示毕业年份号码(取后两位数字),第三位数为县代码(F),第四位数字为“高”字的第一个拼音字母“G”,第五、六、七位数为学校代码,第八、九、十、十一、十二位数为学生流水号。(如:泰中2010年第一位毕业生毕业证号为10FG00100001)。②初中毕业证号用10位数字表示,其编写方法是:从左到右顺序,第一、二位

数表示毕业年份号码(取后两位数字),第三位数为县代码(F),第四位数字为“初”字的第一位拼音字母“C”,第五、六位数为学校代码,第七、八、九、十位数为学生流水号(如:三中2010年第一位毕业生毕业证号为10FC030001)。③小学毕业证号用10位数字表示,其编写方法是:从左到右顺序,第一、二位数表示毕业年份号码(取后两位数字),第三位数为县代码(F),第四位数字为“小”字的第一个拼音字母“X”,第五、六位数为学校代码,第七、八、九、十位数为学生流水号。(如:实验小学2010年第一位毕业生毕业证号为10FX030001)。(九)学校代码 1、高中学校代码:泰中001,二中002,三中003,四中004,职高006,六合中学008,山谷中学009,七曜中学010。 2、初中学校代码:三中03、四中04、五中05、碧溪06、桥头07、禾市08、螺溪09、石山11、南溪12、苏溪13、马市14、栖龙15、上田16、文田17、沿溪18、塘洲19、冠朝20、上模21、沙市23、水槎24、上圮25、老营盘26、中龙27、小龙28、灌溪29、苑前30、樟塘31、万一32、万二33。 3、小学学校代码与本乡镇初中对应,实验小学、实验二小、澄江小学、万合小学分别与三中、四中、五中、万一对应。

安徽中小学生学籍号、地区学号编码规则

安徽省中小学生学籍号、地区学号编码规则

————————————————————————————————作者:————————————————————————————————日期:

安徽省中小学生学籍号、地区学号编码规则 一、学籍号编码规则 学生的学籍号(终身识别号)由全省统一编号,编码规则如下:编码号长度:16位。 编码号字符:0至9字符。 编码号的确定: 编码号由16位构成,其中各位的意义为:省码(2位)+市码(2位)+县区码(2位)+入学年份(2位)+ 学区号(3位)+特征码(1位)+流水号(4位) 1 2 3 4 5 6 7 8 9 1 16 省码市 码 县 区 码 入 学 年 份 学 区 号 特 征 码 流 水 号 (一)、编码具体内容 1、省、市、县(区)码: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代码341126。 2、入学年份:指学生入小学一年级年份的后两位数字。如:2010年一年级入学的学生为“10”,依次类推。 3、学区号:即中心小学学校代码,由各县(区)教育局划分小学学区,编码不得重复,见学区号说明。 4、特征码:普通入学学生,特征码为:男“1”,女“2”;对于从省外(国外)转入的小学男生,特征码为“3”;对于从省外(国外)

转入的小学女生,特征码为“4”;对于从省外(国外)转入的初中男生,特征码为“5”;对于从省外(国外)转入的初中女生,特征码为“6”;对于从省外(国外)转入的高中男生,特征码为“7”;对于从省外(国外)转入的高中女生,特征码为“8”。 5、流水号:由学校按学生入学的报名注册顺序统一编制,从0001号起依次顺延,一个学校内新生的流水号不允许重复。 (二)、关于学区号的说明 1、由各市、县(区)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实际情况,按照学区(对应小学学校)顺序进行统一编号,并报省教育厅备案。 2、学区号采用3位数字表示,一个县(区)的学区号不能重复。 3、如有新增的学校,学区号依次递增,不能与原有学区号重复。 4、如有撤销的学校,该学区号编码保留,不允许被再次使用。 5、各个学校要严格按照学区号进行学籍号的分配。 二、地区学号编码规则 (1)高中学生:地区学号15位,编码规则如下: 说明:即为学业水平测试编码规则,其中入学年份为高一入学年份。 1 2 3 4 5 6 7 8 9 1 入 学年份 市码 县区码 学校类别 学校代码 特征码 流水号

四上6.8编学籍号

第8课时编学籍号 一、教学内容:教材76~77页 二、教学目标: 1.结合编学籍号的具体事例,经历了解编码规则并用号码表示事物的过程。 2.了解编学籍号的一般方法,能根据具体信息为学生编学籍号。 3.对编学籍号这件事充满好奇心,体会用数表示学籍号的简约性,认识用数表示事物的价值。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编学籍号的方法,了解一个编码中某些数字所代表的意义,体会数字在表达、交流和传递中的作用。 难点:利用数字编码解决简单问题,体会数字编码的思想。 四、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空白学生姓名和学号表 教师准备:课件 教学环境的设计与布置:多媒体教室、实物投影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教师请学生说一说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数字。 学生尝试回答:统计数量的多少、顺序号、电话号码、门牌号、车牌号、物品的的价格、航班号等等。 2.教师小结,引出课题:数字不仅可以用来表示数量和顺序,还可以用来编码。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字编码,那么这小小的数字编码里到底隐藏着怎样的秘密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编学籍号。(板书课题:编学籍号) (二)探究新知,合作交流 1.探索学号所反映的基本信息。 请同学们说一说自己的学号,猜测一下学号里面包含了哪些信息。思考学号是怎样编制的。 2.探究编号规则 课件出示

某中学每个年级有20多个教学班,为学生编学号时用了9个数码,末尾数字1表示男生,2表示女生,其他数码设定如下: (1)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发现 生小组内互相交流学习,然后找生汇报 (2)师生小结:共9位数字,前4位表示入学年份,第5、6位表示班序,第7、8位表示学号,最后一位表示性别,1表示男生,2表示女生。 (3)问题解读,解决教材76页例题 ①下面几个学号是从该校中学学籍档案中随意抽取的,结合学籍编号规则,请学生说说上面这几个学号是哪一年入学的学生?哪个班的多少号?是男生还是女生? ②根据上面三个同学的学号信息,请学生提出自己想到的数学问题。 ③请学生试着估算这个学校有多少名学生。 组织学生按小组分别估算各个年级的人数,再求和,最后集体订正。 3.尝试编学籍号。 课件出示 某小学每个年级4个班,今年招收的一(3)班新生名单如下: (1)

安徽省中小学生学籍号地区学号编码规则

安徽省中小学生学籍号、地区学号编码规则 一、学籍号编码规则 学生的学籍号(终身识别号)由全省统一编号,编码规则如下:编码号长度:16位。 编码号字符:0至9字符。 编码号的确定: 编码号由16位构成,其中各位的意义为:省码(2位)+市码(2位)+县区码(2位)+入学年份(2位)+ 学区号(3位)+特征码(1位)+流水号(4位) (一)、编码具体内容 1、省、市、县(区)码: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代码341126。 2、入学年份:指学生入小学一年级年份的后两位数字。如:2010年一年级入学的学生为“10”,依次类推。 3、学区号:即中心小学学校代码,由各县(区)教育局划分小学学区,编码不得重复,见学区号说明。 4、特征码:普通入学学生,特征码为:男“1”,女“2”;对于从省外(国外)转入的小学男生,特征码为“3”;对于从省外(国外)

转入的小学女生,特征码为“4”;对于从省外(国外)转入的初中男生,特征码为“5”;对于从省外(国外)转入的初中女生,特征码为“6”;对于从省外(国外)转入的高中男生,特征码为“7”;对于从省外(国外)转入的高中女生,特征码为“8”。 5、流水号:由学校按学生入学的报名注册顺序统一编制,从0001号起依次顺延,一个学校内新生的流水号不允许重复。 (二)、关于学区号的说明 1、由各市、县(区)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实际情况,按照学区(对应小学学校)顺序进行统一编号,并报省教育厅备案。 2、学区号采用3位数字表示,一个县(区)的学区号不能重复。 3、如有新增的学校,学区号依次递增,不能与原有学区号重复。 4、如有撤销的学校,该学区号编码保留,不允许被再次使用。 5、各个学校要严格按照学区号进行学籍号的分配。 二、地区学号编码规则 (1)高中学生:地区学号15位,编码规则如下: 说明:即为学业水平测试编码规则,其中入学年份为高一入学年份。

《编学籍号》教学设计

《编学籍号》教学设计 平乡县常河镇中心小学杨云霞 冀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8节《编学籍号》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一个编码中某些数字所代表的意义。 知识与技能:学会编学籍号的方法,了解一个编码中某些数字所代表的意义,并能利用数字编码解决简单的问题。 情感态度: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字表达信息简洁规范,增强数学应用意识,激发学生消息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学会编学籍号的方法,了解一个编码中某些数字所代表的意义,体会数字在表达、交流、和传递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利用数字编码解决简单的问题,体会数字编码的思想。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先板书“1”,问学生:表示什么?(学生汇报)紧接着,教师在1的左边板书数字1,右边板书数字9,得到119. 提问:这次又表示什么?(生汇报) 还表示什么?如果你发现火灾想报警怎么办?(电话119) 由此可见,数字不仅可以用来表示数量和顺序,还可以用来编码。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字编码,那么这小小的数字编码里到底隐藏着怎样的秘密 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编学籍号。(板书课题:编学籍号) 设计意图:通过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探索新知 1.探索学号需反映的基本信息 师:想一想,你认为学号里面会包含哪些信息呢?(学生汇报)

设计意图:给学生一个想象的空间,让学生展开思维,大胆想象,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 2.探索学号所反映的基本信息 课件出示某中学的学籍号及学生信息。 师:认真观察,你有什么发现?(生小组内互相交流,学习,然后找生汇报) 师生小结:共9位数字,前4位表示入学年份,第5、6位表示班序,第7、8位表示学号,最后一位表示性别,1表示男生,2表示女生。 三.课堂练习 即兴练习:快乐闯关1。 201214122 表示年入学班号生 201005021 表示年入学班号生 2013年入学11班5号女生学籍号为 2015年入学3班13号男生学籍号为 延伸练习:快乐闯关2、3. 快乐闯关2 9713321 1997年入学一年级3班32号男生 0923062 2009年入学二年级3班6号女生 0532012 年入学年级班号生 1252151 年入学年级班号生 快乐闯关3 给自己和同桌乃至全班学生编学籍号。 拓展练习:快乐闯关4. 某小区有32栋住宅楼,小区为每个住户编了门牌号。如:“012501”表示1号楼2单元5层1室。 (1)你知道红红家和亮亮家的门牌号吗?

什么是学籍号

什么是学籍号-学籍号查询 由于一些地方对学籍的管理不够严格,导致了一些"虚假学籍"、"重复学籍"的问题,教育部门于2013年首推学籍管理方案,学校将通过电子学籍系统统一申请学籍号,这样不仅完善了学籍管理,也可通过学籍跟踪了解择校等问题的现状.什么是学籍号?在哪里可以查询到?针对这些问题下面小编给大家做以下相关介绍,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了解. 什么是学籍号? 学籍号是按照北京市教育委员会文件"京教基[2000]062号"的要求编排,CMIS系统和学生卡系统用学籍号唯一标识一名学生.2013年9月开学,首部全国性《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办法》将正式实施,我国2亿多中小学生将获得唯一的学籍号,实行"籍随人走、终身不变". 学籍号的含义: 为了加强管理,每个学生都有着不同的学籍号,可以清楚的反映你是xx省xx县xx学校的学生,跟身份证的号性质差不多. 学籍号的确定: 学籍号由16位构成,其中各位的意义为: 省市位(2位)+区县(2位)+学校类别(1位)+学校(3位)+学生类别(1位)+届别(2位)+班(2位)+学生号(2位) +校验位(1位). 教委定义省市位和校验位. *省市位(2位):北京市为:01 区县编号(2位): 注:由于北京撤县改区,区县代码随之改变

*学校类别(1位):0=小学; 1=初中; 2=小学、初中并存学校(九年一贯制); 3=小学、初中、高中并存学校; 4=完中; 5=普高; 6=职高; 7=职普高并存学校. *学校(3位):编码由各区县编制定义.注:这三位是学校编码的最后三位,即学校自编代码. *学生类别(1位):0=小学生,1=初中生,2=普高学生,3=职高学生,4=小学生(借读生),5=初中生(借读生),6=高中生(借读生),7=小学生(按北京市户口对待借读生),8=初中生(按北京市户口对待借读生),9=高中生(按北京市户口对待借读生). *届别(2位):按入学年度后两位加学年制年度计算,为学生应毕业年度的后两位. *班(2位)、学号(2位): 编码由各学校编制. 每个阶段毕业后,都会在新学校重新办理. 学籍号怎么查询? 根据当前的教育形式和管理模式.学籍现在都是统一注册的,无论是大学学籍还是中小学的学籍都是学校的教务负责人通过省教育厅来注册的,在学校的相关负责部门和教育厅的官方网站都是可以查询的.鉴于学籍号是比较重要的信息,堪比身份证号码,所以一般的网站是查询不出来的. 读完上文,大家应该明白了什么是学籍号,以及学籍号的组成和查询问题,希望小编提供的信息可以帮助到你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4编学籍号-综合与实践▎冀教版.doc

《课题学习:身份证号码与学籍号》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 《课题学习:身份证号码与学籍号》是本课题学习设想让学生先对身份证号码作一些调查分析,收集一些有关身份证的资料,认识其中的规律,然后请学生设计自己学校里学生的学籍号,使每一个学生都有一个相应的号码。通过这一课题的学习,可以使学生体会分类、排序、归纳等数学思想方法,形成符号感,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提高合作能力。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五年级学生正处于童年时期向少年时期过渡,他们对整个世界充满了好奇,这种好奇就象干柴,而恰当的激发就象火种,所以教师应该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当然,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本节课应尽量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体现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身份证在社会生活和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2、经历设计学籍号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数字应用的广泛性; 3、经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过程。

(二)过程与方法 1、获得一些分析、研究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经验; 2、在实际的调查、分析和设计过程中,体验数字与现实生活和实际工作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数字符号性的认识。 3、感受数字在社会管理中的应用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的极大方便,感受社会管理向数字化管理转化的必然趋势。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获得成功的体验和克服困难的经历,增进数学应用于生活的信心; 2、进一步形成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1、身份证号码与学籍号的编排方法及现实意义; 2、对身份证号码和学籍号中各个数字的理解。 难点:设计和解释身份证号码和学籍号。 五、教法和学法分析 1、教学方法的选择:针对本节课教学内容的特点,以开放式教学方法为指导思想,采用学生小组讨论和教师适当启发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2、学习方法的指导:学生先自主学习,课前先收集记录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各种类型的编号并了解编号所表示的具体内容;在课堂上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相互交流讨论,达到学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编学籍号冀教版

编学籍号 教学目标: 1、通过实践活动来运用数字或字母进行编码,加深对数字编码思想的理解,让学生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中,初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以及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2、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从而培养学生探求知识的兴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养成与人合作的良好习 教学重难点: 1使学生能利用规律,根据实际需要设计编码. 2学会数字和编码的基本方法。 教学过程: 【导入】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师:先板书“1”,问学生:表示什么?(汇报) 紧接着,教师在1的左边板书数字2,右边板书数字0得到120。 问:这回又表示什么?(汇报:一百二十……) 还表示什么?如果你发现有病人需要医生怎么办?(电话120) 可见,数字不仅可以用来表示数量和顺序,还可以用来编码。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字编码,那么,这小小的数字编码里隐藏着怎样的秘密呢?这节课我

们就一起来学习数字编码。 (板书课题:数字编码) 【活动】交流汇报,探究奥秘 1、同学们,这是什么?你认识吗?(出示身份证) 对,这就是身份证。(出示大的身份证图) 2、有谁知道身份证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用? (登记、贷款、存钱、住店、出国…) 同学们了解的很多,身份证在我们的生活中的确很重要,它是我国目前唯一的法定个人身份证件。 3、下面请位同学来读读我的身份证号码。 (生读)板书:410222************ 4、引导: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身份证号码,从身份证号码中你们能获得哪些信息,体现了什么内容呢? (组内交流、生汇报) 5、老师揭示身份证编码的秘密:(在身份证相应的数字下划横线并写明表示的内容) 新身份证有18位。 前两位表示省,41表示河南省。 第3、4位表示所在的城市,02表示开封市。 第5、6位表示所在的县(区),22表示通许县, 第7—14位表示出生年月日。第7-10位表示年,11、12位表示月份,13、14位表示日。

安徽省学生学籍号编码规则

安徽省学生学籍号编码规则 一、学籍号编码规则(一) 学生的学籍号由全省统一编号,其编码规则如下: 编码号长度:16位。 编码号字符:0至9字符。 编码号的确定: 编码号由16位构成,其中各位的意义为:省码(2位)+市码(2位)+县码(2位)+入学年份(2位)+ 学区号(3位)+性别码(1位)+流水号(4位) 二、编码具体内容 1、省、市、县(市、区)码:见编码表1。 2、入学年份:入学年份的后两位数字。如:2009年入学的学生为“09”,依次类推。 3、学区号:见学区号编码说明 4、性别码:男“1”,女“2” 6、流水号:由学校按学生入学的报名注册顺序统一编制,从0001号起依次顺延,一个学校内新生的流水号不允许重复。 三、关于学区号的说明 1、由各市、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实际情况,

按照学区进行统一编号,并报省教育厅备案。 2、学区号采用3位数字,一个县区的学区号不能重复。 3、如果有新增的学区,学区号依次递增,不能与原有学区号有重复。 4、如果有撤销的学区,该学区编码保留,不允许被再次使用。 5、学区号中有3个是保留数,分别为999、998、997,分别表示小学、初中、高中跨省(跨国)转入。 6.需要明确是否一个县区最大的小学数不超过996所? 7、各个学校要严格按照学区号进行学籍号的分配。 四、常见编码问题及说明 1、升学: (1)学生从小学升到初中,从初中升到高中,学生的学籍号不变。初中入学、高中入学的新生,必须拥有学籍号才能正常注册。 2、变动的学生: (1)对于转入的学生: 区内转入:学籍号不变 跨区转入:学籍号不变 跨省转入:学籍号根据规则重新生成,入学年份与所在年级的入学年份一致。如果转入的是小学生,学区号为999;如果转入的是初中生,学区号为998;如果转入的是高中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