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上海大学材料成型技术

上海大学材料成型技术

上海大学材料成型技术
上海大学材料成型技术

绪论

“材料成形技术基础”是机械工程专业和相关工程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程,主要研究机器零件的常用材料和材料成形方法,即从选择材料到毛坯或零件成形的综合性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获得常用工程材料及材料成形工艺的知识,培养学生工艺分析的能力,了解现代材料成形的先进工艺、技术和发展趋势,为后续课程学习和工作实践奠定必要的基础。

材料是科学与工业技术发展的基础。先进的材料已成为当代文明的主要支柱之一。人类文明的发展史,是一部学习利用材料、制造材料、创新材料的历史。如果查看一下诺贝尔物理、化学奖的获得者,不难发现20世纪的物理学家和化学家们曾对材料科学做过一系列的贡献。Laue (1914)发现X光晶体衍射,Guillaume(1920)发现合金中的反常性质,Bridgeman(1946)发现高压对材料的作用,Schockley、Bardeen、Brattain(1956)三人发现了半导体晶体管,Landau (1962)的物质凝聚态理论,Townes(1964)发现导致固体激光的出现,Neel(1970)发现材料的反铁磁现象,Anderson、Mott、van Vleck(1977)研究了非晶态中的电子性状,Wilson(1982)对相变的研究成功,Bednorz、Müller(1987)发现了30°K的超导氧化物,Smaller、Kroto(1996)发现C-60,Kilby(2000)发明第一块芯片,上述物理领域的诺贝尔获奖者的不少工作是直接针对材料的。至于化学家们,可以举出Giauque(1949)研究低温下的物性,Staudinger(1953)研究高分子聚合物,Pauling(1954)研究化学键,Natta、Ziegler(1963)合成高分子塑料,Barton、Hassel(1969)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三维构象,Heegler、Mcdermild、白川英树(2000)三人发现导电高分子。

近年来,材料科学的发展极为迅速。以钢铁工业为例,2003年,我国钢产量2.2亿t,是世界钢产量9.6亿t的23%,从1890年张之洞创办汉阳铁厂,直到1949年半个多世纪,中国产钢总量只有760万t,不足现在一个大型钢铁厂的年产量。1949年,全国产钢15.8万t,占世界钢产量的0.1%,只相当于现在全国半天的产量。1996年至今,我国钢产量年年超过1亿t,成为世界第一产钢大国。从6000万t增长到1亿t钢,美国经过13年,日本经过6年,中国为7年。这对于我国立足于工业化、现代化的世界,意义重大。但是我国又是一个钢的消费大国,2003年我国钢消费2.67亿t。我国钢厂结构不合理,10%以上的钢是由规模不到50万t以下的小型钢铁企业完成的,70%以上的生产能力是由150万t以下的中小钢铁企业完成的。因此,我国钢铁企业的能耗大,产品品质不高,许多高附加值的优质钢材仍需进口,2003年就进口了3717万t 的优质钢材。为此,新一代钢铁材料的主要目标是探索提高钢材强度和使用寿命。经研究证明,纯铁的理论强度应能高于8000MPa,而目前碳素钢为200MPa级,低合金钢(如16Mn)约400MPa 级,合金结构钢也只有800MPa级。日本拟于2010年将钢的强度和寿命各提高1倍,2030年再翻一番(即1t钢可相当于现在的4t),这个计划展示了材料挖潜的前景。

类比钢铁,其他材料也有很大潜力可挖。现代材料逐步向高比强度、比模量方向发展。20世纪上半叶,材料科学家利用合金化和时效硬化两个手段,把铝合金的强度提高到700MPa,这样,铝的比强度(强度/密度)达到2.64×106cm,是钢的比强度(0.64×106cm)的4倍有余。要达到同样的强度,铝合金的用量只有钢的1/4,这就是铝合金作为结构材料的极大优势。

美国1980年汽车平均质量为1500kg,1990年则为1020kg。每台车的铸铁用量由225kg降至112kg,铸铁的比例由15%减至11%;而铝合金由4%增至9%;高分子材料由6%增至9%。汽车重量减轻10%可使燃烧效率提高7%,并减少10%的污染。为了达到这个目标,要求整车重量要减轻40%~50%,其中,车体和车架的重量要求减轻50%,动力及传动系统必须减轻10%。美国福特公司新车型中使用的主要材料如下图所示。从图中可见,黑色金属用量将大幅减少,而铝、镁合金用量将大幅增加。

在航天航空工业上,材料减重获得的效益更大,卫星减重1kg,可减少发射推力5kg。一枚

小型洲际导弹,减轻结构质量1kg,在有效载荷不变的条件下,可增加射程15km左右,可减轻导弹起飞质量约50kg。图2为航空器飞行速率与效益的关系。

在过去30年,燃气轮机叶片的工作温度平均每年提高6.67℃。而工作温度每提高83℃,就可使推力提高20%。在1960年以前,主要用锻造镍基高温合金,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采用在真空下的精密铸造,并铸出多冷却孔,提高工作温度50℃,70年代中期采用单晶合金(PWA1442),工作温度又提高50~100℃,目前采用第二代单晶(PWA1484),进一步改进冷却技术,再加上热障涂层,涡轮进口温度达到1650℃。推重比达15~20的叶片材料要能承受1930~2220℃的高温,所以涡轮叶片实际上是材料与制造工艺的结合,不仅要求高性能的材质,而且要求高度精确的成形技术。

材料成形技术一般包括铸造成形、锻压成形、焊接成形和非金属材料成形等工艺技术。材料成形技术是一门研究如何用热或常温成形的方法将材料加工成机器部件和结构,并研究如何保证、评估、提高这些部件和结构的安全可靠度和寿命的技术科学。它属于机械制造学科。材料成形过程与金属切削过程不同,在大部分成形过程中,材料不仅发生几何尺寸的变化,而且会发生成分、组织结构及性能的变化。因此材料成形学科的任务不仅是要研究如何使机器部件获得必要的几何尺寸,而更重要的是要研究如何通过过程控制获得一定的化学成分、组织结构和性能,从而保证机器部件的安全可靠度和寿命。

我国已是制造大国,仅次于美、日、德,位居世界第四。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我国的材料成形技术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如三峡水利建设中,440t不锈钢转轮、750t蜗壳和300t的闸门都是世界上最重的钢铁结构。最近建成的30万t超级大型油轮(长333m ,宽58m)、1000t级的大型热壁加氢反应器(壁厚280mm)、空间环境模拟装置(直径18m、高22m的大型不锈钢真空容器)等都是材料及材料成形工艺的重大成就。

材料成形加工是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统计,全世界75%的钢材经塑性加工,45%的金属结构用焊接得以成形。我国铸件年产量超过1400万t,成为世界铸件生产第一大国。汽车工业是材料成形技术应用最广的领域。以汽车生产为例,1953~1992年40年间,我国共生产汽车100万辆,而2003年一年全国就生产汽车207万辆,预计到2010年,年产量将达到1000万辆左右,成为世界汽车生产第二大国。据统计,2000年全球汽车用材总重量的65%由钢材(约45%)、铝合金(约13%)及铸铁(约7%)通过锻压、焊接和铸造成形,并通过热处理及表面改性获得最终所需的实用性能。

对国防工业而言,由于现代武器装备性能提高很快,相应的结构、材料和成形制造工艺就成为关键。以航空航天工业为例,中国航空业40余年来共生产交付了各种类飞机14000余架,各种类发动机50000余台,海防和空-空战术导弹14000余枚,目前已能成批生产第二代军用飞机,正在研制相当于国际水平的第三代军用飞机,从“九五”开始开展了第四代军用飞机的预研。现代飞机要求超音速巡航、非常规机动性、低环境污染、低油耗、全寿命成本等性能,很大程度上是依靠发动机性能的改进和提高来实现的。发动机性能提高的目标是提高推重比、功率重量比、增压比和涡轮前温度,国外现役机推重比7~8,在研机9~10,预研机15~20,我国相应为5.5、6.5~7.5、8~10。要实现上述指标,要不断发展先进涡轮盘材料和这些材料的精密成形和加工技术。因此,材料精密成形和加工技术成为关系国防安全的一种关键技术。

材料成形技术在21世纪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精密”、“优质”、“快速”、“复合”、“绿色”和“信息化”的特色。

1. 精密的材料成形特征随着材料资源和能源的日益紧缺,材料的少无切削加工已作为制造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材料成形加工的精密化,从尺度上看,已进入亚微米和纳米技术领域。表现为零件成形的尺寸精度正在从近净成形(Near Net Shape Forming)向净成形(Net Shape Forming),即近无余量成形方向发展。毛坯与零件的界线越来越小。采用的主要方法是多种形式的精铸(如熔模铸造、陶瓷型铸造、消失模铸造、挤压铸造、充氧压铸、流变铸造、触变铸造等)、精密压

力加工(如精锻、零件精轧、精冲、粉末冶金温压成形、冷温挤压、超塑成形、反压力液压成形、铸锻工艺、同步成形工艺、变压力压胀形技术等)、精密焊接与切割(如等离子弧焊、电子束焊、激光焊、脉冲焊、窄间隙焊、激光和电弧复合加热焊、等离子弧切割、激光切割、水射流切割等)等。

2. 优质的成形技术特征反映成形加工的优质特征是产品近无缺陷、零缺陷。此缺陷是指不致引起早期失效的临界缺陷的概念。采取的主要措施有:采用先进工艺、净化熔融金属、增大合金组织的致密度,为得到健全的铸件、锻件奠定基础;采用模拟技术、优化工艺技术,实现一次成形及试模成功,保证质量;加强工艺过程控制及无损检测,及时发现超标零件;通过零件安全可靠性能研究及评估,确定临界缺陷量值等。美国GM公司采用CAE技术,每年节省试制费用数百万美元。

3. 快速的成形技术特征表现在各种新型高效成形工艺不断涌现,新型铸造、锻压、焊接方法从不同角度提高生产率。采取的主要措施有,将逆向设计(RE)、快速成形(RP)、快速制模(RT)技术相结合,建立起快速制造平台;应用数值模拟技术于铸、锻、焊和热处理等工艺设计中,并与物理模拟和专家系统结合来确定工艺参数、优化工艺方案,预测加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缺陷及防止措施,控制和保证成形工件的质量。波音公司采用的现代产品开发系统,将新产品研制周期从8年缩短到5年,工程返工量减少了50%。日本丰田公司在研制2002年嘉美新车型时缩短了研发周期10个月,减少了试验样车数量65%。德国RIV AGE公司以一辆旧保时捷跑车作基础,以逆向工程和快速制造为手段,7个月造出一辆概念新车。

4. 复合的材料成形特征激光、电子束、离子束、等离子束等多种新能源和能源载体的引入,形成多种新型成形方法与改性技术,其中以各种形式的激光成形技术发展最迅速。一批新型复合工艺的诞生,如超塑成形/扩散连接技术、爆炸焊/热轧复合成形技术等造就了一些特殊材料如超硬材料、复合材料、陶瓷等的应用。此外,复合的特征还表现在冷热加工之间、加工过程、检测过程、物流过程、装配过程之间的界限趋向淡化、消失,而复合、集成于统一的制造系统之中。

5. 绿色的材料成形特征成形加工向清洁生产方向发展,其主要的技术意义在于:①高效利用原材料,对环境清洁;②以最小的环境代价和能源消耗来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③符合持续发展和生态平衡。美国在展望2020年的制造业时,把材料净成形工艺发展为“无废弃物成形加工技术(Waste-free Process),即加工过程中不产生废弃物,或产生的废弃物能被整个制造过程中作为原料而利用,并在下一个流程中不再产生废弃物。由于无废物加工减少了废料、污染和能量的消耗,成为今后推广的重要绿色制造技术。

6. 信息化特征成形工艺逐步向柔性、集成系统发展,大量应用了各种信息和控制技术,如柔性压铸系统,轧、锻柔性生产线、搅拌摩擦焊机器人柔性生产线、弧焊/压焊焊接机器人生产线等;使用远程控制和无人化成形工厂,质量控制向控制过程智能化方向发展等等,都使材料成形技术注入自动化、信息化特征。

综上所述,现代科学的发展使材料成形技术的内容远远超出了传统的热加工范围。现代材料成形技术可拓展为:一切用物理、化学、冶金原理制造机器部件和结构,或改进机器部件化学成分、微观组织及性能,并尽可能采用复合制造、绿色制造、信息化制造获得优质毛坯或零件的现代制造方法。

所有的零件加工工艺在成形学上按对材料的操作方式可归结为三类,即受迫成形、去除成形和堆积成形。

(1)受迫成形利用材料的流动性和塑性在特定外力或边界的约束下成形的方法。铸造、锻压以及注塑成形工艺都属于受迫成形。在这种成形方式中,能量的使用体现在使零件发生形态变化或塑性形状变化上;零件的制造信息(几何信息、工艺信息和控制信息等)经预处理后以形状信息的形式物化于工具之中,如模具、型腔等。这种信息处理过程与物理制造过程的结合形式,具有较好的刚性,即制造零件时重复性好,但其柔性较差。零件信息的任何改变都将导致工具的

重新制造,因而较适用于定型产品的大批量生产方式或毛坯制造。

(2)去除成形运用材料的可分离性,把一部分材料(裕量材料)有序地从基体分离出去而成形的方法。传统的车、铣、刨、磨等机加工工艺和激光、电火花加工工艺均属于去除成形。在这种成形方式中,零件制造信息体现在去除材料的顺序和每一步材料的去除量上,即信息通过控制刀具(激光、电火花等也可看作去除刀具)与待加工工件的相对运动,实现材料的有序去除。与受迫成形相比,这种信息过程与物理过程的结合方式具有较大的柔性,实际上,可以把刀具与工件的相对运动看作是一种易于修改、易于编程和易于控制的“动态模具”。但这种零件加工方式由于受到刀具与工件相对运动的条件限制,难以加工形状极为复杂的零件。

(3)堆积成形利用材料的可连接性,将材料有序地合并堆积起来而成形的方法。快速成形是堆积成形的典型方法,其次,一些焊接和喷镀也可视为堆积成形。快速成形的特点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有序进行,零件的制造信息体现在材料结合的顺序以及每一次材料转变量与深度的控制上,即信息通过控制每个单元的制造和各个单元的结合而实现对整个成形过程的控制。在堆积成形过程中,信息过程与物理过程的结合达到比较高级的阶段,没有“模具”、“卡具”和“切削加工”的概念,成形零件不受复杂程度的限制,它提供了一种直接地并完全自动地把三维CAD模型转换为三维物理模型或零件的制造方法。

第一章工程材料

1.1 概述

材料是现代文明的三大支柱之一,也是发展国民经济和机械工业的重要物质基础。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了材料工业的发展,使新材料不断涌现。石油化学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合成材料的兴起和应用;20世纪80年代特种陶瓷材料又有很大进展,工程材料随之扩展为包括金属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聚合物)和无机非金属材料三大系列的全材料范围。

1.1.1 金属材料的发展

人类早在6000年以前就发明了金属冶炼。我国青铜冶炼始于公元前2000年(夏代早期)。古埃及在5000年以前,就用含镍7.5%的陨石铁做成铁球。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大量使用铁器。铸铁的发展经历了5000年的漫长岁月,只是到了瓦特发明蒸气机以后,由于在铁轨、铸铁管制造中的大量应用,才走上工业生产的道路。15世纪到18世纪,从高炉炼钢到电弧炉炼钢,奠定了近代钢铁工业的基础。

19世纪后半叶,欧洲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了钢铁工业的大步发展,扩大了钢铁生产规模,提高了产品质量。从20世纪50年代到2003年,全世界的钢产量由2.1亿吨增加到9.6亿吨。而我国2003年钢产量达到2.2亿吨,超过20世纪50年代全球钢产量,跃居全球钢产量首位。

1.1.3 新材料的发展趋势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新材料的研究、制备和加工应用层出不穷。每一种重要的新材料的发现和应用,都把人类支配自然的能力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工程材料目前正朝高比强度(单位密度的强度)、高比模量(单位密度的模量)、耐高温、耐腐蚀的方向发展。今日先进材料强度比早期材料增长50倍。

1.1.3 新材料的发展趋势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新材料的研究、制备和加工应用层出不穷。每一种重要的新材料的发现和应用,都把人类支配自然的能力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工程材料目前正朝高比强度(单位密度的强度)、高比模量(单位密度的模量)、耐高温、耐腐蚀的方向发展。今日先进材料强度比早期材料增长50倍。

1.2 固体材料的性能

固体材料的主要性能包括力学性能、物理性能、化学性能、工艺性能等。力学性能是工程材料最主要的性能,又称机械性能,指材料在外力作用下表现出来的性能,包括弹性、强度、塑性、硬度、韧性、疲劳强度、蠕变和磨损等。外力即载荷,常见的各种外载荷如图1-2所示。

1. 强度和塑性

材料强度指材料在达到允许的变形程度或断裂前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如弹性极限、屈服点、抗拉强度、疲劳极限、蠕变极限等等。按外力作用的方式不同,强度可分为抗拉、抗压、抗弯、抗剪强度等。工程上最常用的强度指标有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

材料的强度、塑性指标可以通过实验测定。动画为低碳钢拉伸实验测得的应力-应变图。实验时将材料做成如图标准试样,试样在外力作用下,其内部产生一种内力,其数值大小与外力相等,方向相反。材料单位面积上的内力称为应力(Pa),以ζ表示。

1)弹性和弹性模量

试样加载后应力不超过ζe,若卸载,试样能恢复原状,这种材料不产生永久变形的性能,称为弹性。ζe为材料不产生永久变形时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称为弹性极限。 OP的斜率E (E=ζ/ε)称为材料的弹性模量,即引起单位弹性变形所需要的应力。

2) 塑性载荷超过弹性极限后,若卸载,试样的变形不能全部消失,将保留一部分残余变形。这种不能恢复的残余变形,称为塑性变形,产生塑性变形而不断裂的性能称为塑性。塑性的大小

用伸长率δ和断面收缩率ψ表示。

3)强度在外力作用下,材料抵抗变形和断裂的能力称为强度。按外力作用方式不同,可分为抗拉强度、抗压强度、抗扭强度等,以抗拉强度最为常用。当材料承受拉力时,强度主要是指屈服强度ζs和抗拉强度ζb。

(1)屈服强度σs在S点(称屈服点)出现横向震荡曲线或水平线段,这表示拉力不再增加,但变形仍在进行,此时若卸载,试样的变形不能全部消失,产生微量的塑性变形。ζs即表示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开始产生塑性变形时的最低应力,即材料抵抗微量塑性变形的能力。

需要指出,大多数金属材料在拉伸时没有明显的屈服现象,按GB228-87要求,取规定非比例伸长与原标距长度比为0.2%时的应力,记为ζp0.2,作为屈服强度指标,称为条件屈服强度,可用ζ0.2表示。

(2)抗拉强度抗拉强度为动画所示的σb值,是试样保持最大均匀塑性变形的极限应力,即材料被拉断前的最大承载能力。当载荷达到F b时,试样的局部截面缩小,产生所谓的“缩颈”现象。由于试样局部截面逐渐缩小,故载荷也逐渐减小,当达到拉伸曲线上k点时,试样发生断裂。σs与σb的比值称为屈强比,其值一般在0.65~0.75之间。屈强比愈小,工程构件的可靠性愈高,万一超载也不会马上断裂;屈强比愈大,材料的强度利用率愈高,但可靠性降低。抗拉强度是零件设计时的重要参数。合金化、热处理、冷热加工对材料的σs与σb均有很大的影响。

3. 冲击韧度

评定材料抵抗大能量冲击载荷能力的指标称为冲击韧度αk。常用一次摆锤冲击弯曲试验来测定金属材料的冲击韧度。其测定方法是按GB229-84制成带U型缺口的标准试样,将具有质量G(N)的摆锤举至高度为H(m),使之自由落下,将试样冲断后,摆锤升至高度h(m)。如试样断口处的截面积为S(cm2)。则冲击韧性αk 的值为:αk =G(H-h)/S(J/cm2) 材料的冲击韧度值主要取决于其塑性,并与温度有关。

4. 疲劳强度

许多机器零件的弹簧、轴、齿轮等,在工作时承受交变载荷,当交变载荷的值远远低于其屈服强度时发生断裂,这种现象称为疲劳断裂。疲劳断裂与在静载作用下材料的断裂不同,不管是脆性材料还是韧性材料,疲劳断裂都是突然发生的,事先无明显的塑性变形,属于低应力脆断。

5. 断裂韧度

一些工程结构件和机器零件在低于许用应力的条件下工作,产生无明显塑性变形的断裂,这种断裂称为低应力脆断。低应力脆断是由于材料内部已存在的宏观裂纹失稳扩展引起的。材料

中存在一条长度为2a的裂纹,在与裂纹方向垂直的外加拉应力ζ作用下,裂纹尖端附近的应力分布不再均匀,存在严重的应力集中现象,形成裂纹尖端应力集中场,其大小可用应力强度因子KⅠ来描述。

6. 金属的高温力学性能

金属材料随温度的升高,弹性模量E、屈服强度ζS、硬度等值降低,而塑性增加的现象称高温蠕变。小资料:纽约世界贸易中心大楼曾是世界第一高楼,它高411米,单个塔楼的重量约5万吨;撞击大楼的波音757飞机起飞重量104吨,波音767飞机起飞重量156吨,它们的飞行速度大约是每小时1000公里。这次撞击大楼的波音757飞机大约可载35吨燃油,波音767飞机可载51吨燃油,由于是从美国东部飞往西部的远程航班,所以飞机上的油箱估计装满了燃油。第一波飞机撞击世贸大楼的北部塔楼接近顶部的位置。大火燃烧了1小时43分钟后世贸大楼北部塔楼才倒塌。第二波飞机于撞击世贸大楼的南部塔楼。撞击位置较低,上层压力很大,大火燃烧了1小时零2分钟后,后被撞击的南部塔楼反而率先倒塌。

1.3 金属的结构

固态物质按原子的聚集状态分为晶体和非晶体。固态金属基本上都是晶体,非金属物质大部分也是晶体,如金刚石、硅酸盐、氧化镁等,而常见的玻璃、松香等,则为非晶体。

1.3.1金属的晶体结构

1. 晶体和金属的特性

原子在空间呈规则排列的固体物质称为“晶体”。非晶体的原子则是无规律、无次序地堆积在一起的。

● 金属键

金属键的特点是没有饱和性和方向性。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形成了电流,使金属表现出良好的导电性;正电荷的热振动阻碍了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使金属具有电阻;同时金属具有正的温度系数;自由电子能吸收可见光的能量,使金属具有不透明性;当自由电子从高能级回到低能级时,将吸收的可见光的能量以电磁波的形式辐射出来,使金属具有光泽;晶体中原子发生相对移动时,正电荷与自由电子仍能保持金属键结合,使金属具有良好的塑性。

2. 晶格、晶胞和晶格常数

为了便于分析晶体中原子排列规律及几何形状,将每一个原子假设成一个几何点,忽略其尺

寸和重量,再用假想线把这些点连接起来,得到一个表示金属内部原子排列规律的抽象的空间格子,称为“晶格”所示。

晶格中各种方位的原子面称为“晶面”,构成晶格的最基本几何单元称为“晶胞”。晶胞的大小以其各边尺寸a、b、c表示,称为“晶格常数”,以(埃)为单位(1 =1×10-8cm)。晶胞各边之间的夹角以α、β、γ表示,如动画所示。

3. 晶向与晶面

1)立方晶系的晶向指数

在晶体中,任意二个原子之间的连线称为原子列,其所指方向称为晶向。确定立方晶系的晶向指数方法如下:

(1)选定晶胞某一点阵为原点,以晶胞3条棱边为坐标轴,以棱边的长度为单位长度;

(2)过原点作一有向线平行于待定晶向,所有相互平行的晶向有相同的晶向指数[uvw],如果方向相反,则它们的晶向指数的数值相同,但符号相反;

(3)取有向线段上任一点的座标值化为最简整数,加以方括号,[uvw]即为晶向指数。

例如,当座标值X=1,Y=2, Z=1/3时,其晶向指数为[361]。

2)立方晶系的晶面指数

晶体中各种方位的原子面称为晶面。立方晶系的晶面指数通常采用密勒指数法确定,即晶面指数是根据晶面与3个坐标轴的截距来决定。晶面指数的一般表示形式为(h k l),其确定步骤如下:

(1)建立坐标:选晶胞中不在所求晶面上的某一晶胞阵点为坐标原点(以免出现零截距),以晶胞3条棱边为坐标轴,以晶格常数为单位;

(2)取晶面的三坐标截距值为倒数,并化为最简整数,依次计入圆括号()内,即为该晶面的晶面指数。

与晶向指数相似,所有相互平行的晶面都有相同的晶面指数。指数值相同而符号相反的两个晶面,如(100)与(),则平行地分布在原点两边。

4. 常见的晶格类型

根据晶胞的三条棱边是否相等、三个夹角是否相等以及是否为直角关系,晶体学将所有晶体分为7个晶系,14种空间点阵。称作布喇菲空间点阵。

大多数金属属于以下三种晶格类型。

1) 体心立方晶格

其中心的原子周围有8个最邻近原子环绕,称其配位数为8。

2) 面心立方晶格

面心立方晶格的晶胞由八个原子构成一个立方体,在立方体六个面的中心各有一个原子,晶胞角上的原子为相邻的八个晶胞所共有,每个晶胞实际上只占有1/8个原子,中心面上的原子为二个晶胞共有,故晶胞中实际原子数为 4个。属于这类晶格的金属有:γ-Fe、铝(Al)、铜(Cu)、银(Ag)、镍(Ni)、金(Au)等。

3) 密排六方晶格

密排六方晶格的晶胞是一个六方柱体。柱体的上、下底面六个角及中心各有一个原子,柱体中心还有三个原子。柱体角上的原子为相邻六个晶胞共有,上、下底面的原子为两个晶胞共有,柱体中心的三个原子为该晶胞独有,故晶胞中实际原子数为6个。属于这类晶格的金属有:镁Mg)、锌(Zn)、铍(Be)、镉(Cd)等。

1.3.2实际金属的晶体结构

1. 多晶体与亚结构

单晶体在不同晶面和晶向的力学性能不同,这种现象称为“各向异性”。由多晶粒构成的晶体结构称为“多晶体”,多晶体呈现各向同性。同一颗晶粒内还存在许多尺寸更小、位向差也很小(1°~2°)的小晶块,称为“亚晶粒”,亚晶粒的边界称为“亚晶界”。

2. 晶格缺陷

在实际金属晶体中,由于结晶条件或加工等方面的影响,使原子的排列规则受到破坏,因而晶体内部存在大量的晶格缺陷。根据晶格缺陷的几何形状特点,可分为三类。

1) 点缺陷

点缺陷是指长、宽、高三个方向上尺寸都很小的缺陷,如“间隙原子”、“置换原子”和“空位”。

2) 线缺陷

线缺陷是指在一个方向上尺寸较大,而在另外两个方向上尺寸很小的缺陷,呈线状分布,其

具体形式是各种类型的位错。较简单的一种是“刃型位错”,好象沿着某个晶面插入一列原子但又未插到底,如同刀刃切入一样。多出的一列原子位于晶体的上部称为“正刃型位错”,用符号“┴”表示;多出的一列原子位于晶体的下部称为“负刃型位错”,用符号“┬”表示。

3) 面缺陷

面缺陷是指在两个方向上尺寸较大,而在另一个方向上尺寸很小的缺陷,如晶界和亚晶界。多晶体中存在晶界和亚晶界,晶界和亚晶界处原子不规则排列,导致晶格畸变,使晶界处能量高出晶粒内部,使晶界表现出与晶粒内部不同的性能。如晶界易被腐蚀;晶界的熔点较低;晶界处原子扩散速度较快;晶界的强度、硬度较晶粒内部高。

1.4 金属的结晶

?液体的结构

液体的结构不同于气体。有以下特点:

①存在短程有序现象,即液体中微小体积范围内存在着紧密接触规则排列的原子团,一瞬间又变成另外的原子团。②存在结构起伏现象,即液态金属中的原子集团此起彼伏地不断产生与消失的现象。此现象也称为相起伏。③存在成分起伏现象,即固溶体合金的液体中微小体积范围内偏离液相平均成分现象。④在一定条件下形成长程有序,即晶体中大范围原子有序稳定排列。

金属溶液在凝固后一般都以晶质状态存在,即内部原子由不规则的排列转变到规则排列,形成晶体的过程,称为结晶过程。

1.4.1 纯金属的冷却曲线和过冷现象

1.纯金属的冷却曲线

纯金属都有一个固定的熔点或结晶温度。金属的结晶温度可以用热分析法测定。将液态金属放在坩埚中缓慢冷却,在冷却过程中记录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数据,并将其绘成如图1-19所示的纯金属冷却曲线。

上海大学材料科学考研复试经验

上海大学材料科学考研 复试经验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一、关于导师 1.可以查看调剂网站上相关导师的介绍!材料加工2属于钢冶,是钢冶在招生。(因为数学1和数学2的问题) 2.上大材料学院网站上教授名录中了解相关导师的研究方向,钢冶老师一般都是与钢铁的冶炼或电磁冶金有关!相关导师为:鲁雄刚、丁伟中、翟启杰、张捷宇、任忠明等。而材料加工1一般与汽车用钢、钢材方面研究有关!相关导师为:吴晓春、朱丽慧、李麟等。 3.建议积极联系导师,写邮件、短信、电话为主,注意礼貌。由于老师比较忙,可能不能及时回复,这个也需要体谅! 联系导师是整个复试乃至决定是否能被录取的关键。导师名额有限,一般博导可以招3名学硕1名专硕,其中可能有2名学硕名额已经为直研所占,所以请复试的同学千万注意这方面。在钢冶和材料加工2复试报到时就要填写你所填报的导师,该导师手中有无名额基本决定你能否被录取,(假如你填报的是大导师,他可能会把你给小导师带,仍然挂他的名字)所以在复试之前务必了解清楚。这个希望学弟学妹引起重视,联系导师很关键! 二、复试笔试准备 1.复试科目可查看学校规定的相关复试科目。认真复习,真题不是很清楚。 2.关于相关复试参考书目有2本的问题 就是出20道题,10道出自书A,10道出自书B,让你选作。 3.材料加工2和钢冶的复试笔试考题比较基础,如出20道简单或计算题,要求做10道!以材料科学基础为例,基本考察的就是晶向晶面的作图、相图、强化类型、形核自由能条件等等,记得不是太清楚了,比较基础,多看看相关书不成问题! 材料加工1的复试笔试情况基本同上,题目为选择、简单、计算、开放型题目。都是基础题,希望学弟学妹认真准备。 三、复试英语面试 材料加工2和钢冶: 用英语进行一些家常事的对话!比如自我介绍、自己的大学生活、为什么来读研、未来的打算等等!口语为主(钢冶考不考专业英语不是很清楚,可以考虑准备,万无一失) 材料加工1:分为2种 1.专业英语的考察,看一篇文章,读、讲讲文章大意。 2.自我介绍,口语家常! 四、复试专业面试 复试专业面试一般考察3个方面: 1.毕业设计原理、实验方法、意义等在复试前弄清楚。 2.大学时的专业课一些考得较好的、科目名字较为生僻的都会成为老师们了解的热点。 3.关于读研目的的考察 在面试过程中,保持积极、乐观向上的态度! 五、关于分数线和本科学校 1.复试分数线来说: 材料加工1分数相对材料加工2和钢冶要高一些。 从调剂分数来讲,材料加工2和钢冶由于招收人数接近是材料加工1的2倍,所以分数也低不少,所以调剂材料加工1的同学假如分数不是很给力的话,可以考虑调剂材料加工2。(去年材料加工1调剂分数貌似350算挺低的了) 不过分数并不是决定你能不能上的关键,它只是你能不能来复试的门槛,关键在于你在复试中的表现。

材料成型工艺基础部分复习题答案

材料成型工艺基础(第三版)部分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 ⑵.合金流动性决定于那些因素?合金流动性不好对铸件品质有何影响? 答:①合金的流动性是指合金本身在液态下的流动能力。决定于合金的化学成分、结晶特性、粘度、凝固温度围、浇注温度、浇注压力、金属型导热能力。 ②合金流动性不好铸件易产生浇不到、冷隔等缺陷,也是引起铸件气孔、夹渣、縮孔缺陷的间接原因。 ⑷.何谓合金的收縮?影响合金收縮的因素有哪些? 答:①合金在浇注、凝固直至冷却至室温的过程中体积和尺寸縮减的现象,称为收縮。 ②影响合金收縮的因素:化学成分、浇注温度、铸件结构和铸型条件。 ⑹.何谓同时凝则和定向凝则? 答:①同时凝则:将浇道开在薄壁处,在远离浇道的厚壁处出放置冷铁,薄壁处因被高温金属液加热而凝固缓慢,厚壁出则因被冷铁激冷而凝固加快,从而达到同时凝固。 ②定向凝则:在铸件可能出现縮孔的厚大部位安放冒口,使铸件远离冒口的部位最先凝固,靠近冒口的部位后凝固,冒口本身最后凝固。 第二章 ⑴.试从石墨的存在和影响分析灰铸铁的力学性能和其他性能特征。 答:石墨在灰铸铁中以片状形式存在,易引起应力集中。石墨数量越多,形态愈粗大、分布愈不均匀,对金属基体的割裂就愈严重。灰铸铁的抗拉强度低、塑性差,但有良好的吸震性、减摩性和低的缺口敏感性,且易于铸造和切削加工。石墨化不充分易产生白口,铸铁硬、脆,难以切削加工;石墨化过分,则形成粗大的石墨,铸铁的力学性能降低。 ⑵.影响铸铁中石墨化过程的主要因素是什么?相同化学成分的铸铁件的力学性能是否相同? 答:①主要因素:化学成分和冷却速度。 ②铸铁件的化学成分相同时铸铁的壁厚不同,其组织和性能也不同。在厚壁处冷却速度较慢,铸件易获得铁素体基体和粗大的石墨片,力学性能较差;而在薄壁处,冷却速度较快,铸件易获得硬而脆的白口组织或麻口组织。 ⑸.什么是孕育铸铁?它与普通灰铸铁有何区别?如何获得孕育铸铁? 答:①经孕育处理后的灰铸铁称为孕育铸铁。 ②孕育铸铁的强度、硬度显著提高,冷却速度对其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小,因此铸件上厚大截面的性能较均匀;但铸铁塑性、韧性仍然很低。 ③原理:先熔炼出相当于白口或麻口组织的低碳、硅含量的高温铁液,然后向铁液中冲入少量细状或粉末状的孕育剂,孕育剂在铁液中形成大量弥散的石墨结晶核心,使石墨化骤然增强,从而得到细化晶粒珠光体和分布均匀的细片状石墨组织。 ⑻.为什么普通灰铸铁热处理效果没球墨铸铁好?普通灰铸铁常用热处理方法有哪些?目的是什 么? 答:①普通灰铸铁组织中粗大的石墨片对基体的破坏作用不能依靠热处理来消除或改进;而球墨铸铁的热处理可以改善其金属基体,以获得所需的组织和性能,故球墨铸铁性能好。 ②普通灰铸铁常用的热处理方法:时效处理,目的是消除应力,防止加工后变形;软化退火,目的是消除白口、降低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能。 第三章 ⑴.为什么制造蜡模多采用糊状蜡料加压成形,而较少采用蜡液浇铸成形?为什么脱蜡时水温不应达到沸点? 答:蜡模材料可用石蜡、硬脂酸等配成,在常用的蜡料中,石蜡和硬脂酸各占50%,其熔点为50℃~60℃,高熔点蜡料可加入塑料,制模时,将蜡料熔为糊状,目的除了使温度均匀外,对含填充料的蜡料还有防止沉淀的作用。

材料成形技术基础知识点总结

材料成形技术基础第一章 1-1 一、铸造的实质、特点与应用 铸造:将熔融的液体浇注到与零件的形状相适应的铸型型腔中,冷却后获得逐渐的工艺方法。 1、铸造的实质 利用了液体的流动形成。 2、铸造的特点 A适应性大(铸件重量、合金种类、零件形状都不受限制); B成本低 C工序多,质量不稳定,废品率高 D力学性能较同样材料的锻件差。力学性能差的原因是:铸造毛胚的晶粒粗大,组织疏松,成分不均匀 3、铸造的应用 铸造毛胚主要用于受力较小,形状复杂(尤其是腔内复杂)或简单、重量较大的零件毛胚。 二、铸造工艺基础 1、铸件的凝固 (1)铸造合金的结晶结晶过程是由液态到固态晶体的转变过程。它由晶核的形成和长大两部分组成。通常情况下,铸件的结晶有如下特点: A以非均质形核为主 B以枝状晶方式生长为主。 结晶过程中,晶核数目的多少是影响晶粒度大小的重要因素,因此可通过增加晶核数目来细化晶粒。晶体生长方式决定了最终的晶体形貌,不同晶体生长方式可得到枝状晶、柱状晶、等轴晶或混合组织等。 (2)铸件的凝固方式 逐渐的凝固方式有三种类型:A逐层凝固B糊状凝固C中间凝固 2、合金的铸造性能 (1)流动性合金的流动性即为液态合金的充型能力,是合金本身的性能。它反映了液态金属的充型能力,但液态金属的充型能力除与流动性有关,还与外界条件如铸型性质、浇注条件和铸件结构等因素有关,是各种因素的综合反映。 生产上改善合金的充型能力可以从一下各方面着手: A选择靠近共晶成分的趋于逐层凝固的合金,它们的流动性好; B 提高浇注温度,延长金属流动时间; C 提高充填能力 D 设置出气冒口,减少型内气体,降低金属液流动时阻力。 (2)收缩性 A 缩孔、缩松形成与铸件的液态收缩和凝固收缩的过程中。对于逐层凝固的合金由于固液两相共存区很小甚至没有,液固界面泾渭分明,已凝固区域的收缩就能顺利得到相邻液相的补充,如果最后凝固出的金属得不到液态金属的补充,就会在该处形成一个集中的缩孔。适当控制凝固顺序,让铸件按远离冒口部分最先凝固,然后朝冒口方向凝固,最后才是冒口本身的凝固(即顺序凝固方式),就把缩孔转移到最后凝固的部位——冒口中去,而去除冒口后的铸件则是所要的致密铸件。 具有宽结晶温度范围,趋于糊状凝固的合金,由于液固两相共存区很宽甚至布满整个断

上海大学电子信息材料系导师介绍

上海大学材料学院本科生学业导师工作条例 以建立研究型学院本科生人才培养基地为目标,充分发挥学校“三制”优势,调动广大教师参与学院本科生人才培养的积极性;以科研优势为依托,遵循教与学的客观规律,针对低年级与高年级学生不同需求,完善材料学院导师制工作体系;参照《上海大学导师制实施办法》,并结合材料学院研究型学院特色,以学业指导及科研实践指导为主要内容,制定《上海大学材料学院本科生导师工作条例》,要求如下: ●导师资格:由全院教师共同参与,将学业指导与科研实践(毕业论文、设计)指导相结合,按照1:3—5的比例,由教研室(或系)确定专业导师,原则上每位学生由其专业导师从三年级起负责学业指导,直至离校。 ●导师职责:以学生的科研实践指导及专业指导为工作重点,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为目标,及时解决学生在学业中遇到的困难,协助辅导员做好优秀生培养、学业困难学生学习指导以及学生就业推荐工作。 (1)、指导学生参加科研实践,安排学生参加课题组讨论及讲座,指导学生撰写文献综述并给予考评,积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研究实践。 -1-

(2)、每学期根据学生成绩情况有针对性地找学生谈心,帮助学业困难学生调整学习方法,引导与帮助优秀学生利用“三制”优势调整学业计划。 (3)、以各专业教学计划为依据,在学生选择选修课程时能够根据课题及学生自身发展需求给予及时引导与帮助。 (4)、帮助优秀生完成考研、第二学科、提前毕业等学业目标,并在学生就业推荐方面提供帮助。 (5)、指导学生按学校要求认真完成毕业论文(设计)。 (6)、积极配合辅导员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 ●具体要求 (1)、高年级专业导师应了解《学生手册》及学校教学管理方面的各项规定,熟悉专业教学计划,与教学秘书与辅导员多做交流并据此开展学生的专业指导工作。 (2)、科研实践指导是高年级专业导师的主要任务,要根据各课题组实际情况有组织、有安排地对学生进行指导,努力提高学生自学能力与动手创新实践能力。 (3)、每位学生由其高年级专业导师从三年级负责直至离校,专业导师应与辅导员保持密切联系、及时沟通,认真、负责、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 ●学生对象:面向全院高年级学生,学生、导师进行双向选择。 -2-

《材料成形技术基础》习题集答案

填空题 1.常用毛坯的成形方法有铸造、、粉末冶金、、、非金属材料成形和快速成形. 2.根据成形学的观点,从物质的组织方式上,可把成形方式分为、、 . 1.非金属材料包括、、、三大类. 2.常用毛坯的成形方法有、、粉末冶金、、焊接、非金属材料成形和快速成形作业2 铸造工艺基础 2-1 判断题(正确的画O,错误的画×) 1.浇注温度是影响铸造合金充型能力和铸件质量的重要因素。提高浇注温度有利于获得形状完整、轮廓清晰、薄而复杂的铸件。因此,浇注温度越高越好。(×) 2.合金收缩经历三个阶段。其中,液态收缩和凝固收缩是铸件产生缩孔、缩松的基本原因,而固态收缩是铸件产生内应力、变形和裂纹的主要原因。(O) 3.结晶温度范围的大小对合金结晶过程有重要影响。铸造生产都希望采用结晶温度范围小的合金或共晶成分合金,原因是这些合金的流动性好,且易形成集中缩孔,从而可以通过设置冒口,将缩孔转移到冒口中,得到合格的铸件。(O) 4.为了防止铸件产生裂纹,在零件设计时,力求壁厚均匀;在合金成分上应严格限制钢和铸铁中的硫、磷含量;在工艺上应提高型砂及型芯砂的退让性。(O) 5.铸造合金的充型能力主要取决于合金的流动性、浇注条件和铸型性质。所以当合金的成分和铸件结构一定时;控制合金充型能力的唯一因素是浇注温度。(×) 6.铸造合金在冷却过程中产生的收缩分为液态收缩、凝固收缩和固态收缩。共晶成分合金由于在恒温下凝固,即开始凝固温度等于凝固终止温度,结晶温度范围为零。因此,共晶成分合金不产生凝固收缩,只产生液态收缩和固态收缩,具有很好的铸造性能。(×)7.气孔是气体在铸件内形成的孔洞。气孔不仅降低了铸件的力学性能,而且还降低了铸件的气密性。(O) 8.采用顺序凝固原则,可以防止铸件产生缩孔缺陷,但它也增加了造型的复杂程度,并耗费许多合金液体,同时增大了铸件产生变形、裂纹的倾向。(O) 2-2 选择题 1.为了防止铸件产生浇不足、冷隔等缺陷,可以采用的措施有(D)。 A.减弱铸型的冷却能力; B.增加铸型的直浇口高度; C.提高合金的浇注温度; D.A、B和C; E.A和C。 2.顺序凝固和同时凝固均有各自的优缺点。为保证铸件质量,通常顺序凝固适合于(D),而同时凝固适合于(B)。 A.吸气倾向大的铸造合金; B.产生变形和裂纹倾向大的铸造合金; C.流动性差的铸造合金; D.产生缩孔倾向大的铸造合金。 3.铸造应力过大将导致铸件产生变形或裂纹。消除铸件中残余应力的方法是(D);消除铸件中机械应力的方法是(C)。 A.采用同时凝固原则; B.提高型、芯砂的退让性; C.及时落砂; D.去应力退火。 4.合金的铸造性能主要是指合金的(B)、(C)和(G)。 A.充型能力;B.流动性;C.收缩;D.缩孔倾向;E.铸造应力;F.裂纹;G.偏析;H.气孔。

工程材料与成型技术基础复习总结

工程材料与成型技术基础 1.材料强度是指材料在达到允许的变形程度或断裂前所能承受的最大 应力。 2.工程上常用的强度指标有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 3.弹性模量即引起单位弹性变形所需的应力。 4.载荷超过弹性极限后,若卸载,试样的变形不能全部消失,将保留 一部分残余成形,这种不恢复的参与变形,成为塑性变形。 5.产生塑性变形而不断裂的性能称为塑性。 6.抗拉强度是试样保持最大均匀塑性变形的极限应力,即材料被拉断 前的最大承载能力。 7.发生塑性变形而力不增加时的应力称为屈服强度。 8.硬度是指金属材料表面抵抗其他硬物体压入的能力,是衡量金属材 料软硬程度的指标。 9.硬度是检验材料性能是否合格的基本依据之一。 10. 11.布氏硬度最硬,洛氏硬度小于布氏硬度,维氏硬度小于前面两 种硬度。 12.冲击韧性:在冲击试验中,试样上单位面积所吸收的能量。 13.当交变载荷的值远远低于其屈服强度是发生断裂,这种现象称 为疲劳断裂。 14.疲劳度是指材料在无限多次的交变载荷作用而不会产生破坏的 最大应力。

熔点。 16.晶格:表示金属内部原子排列规律的抽象的空间格子。 晶面:晶格中各种方位的原子面。 晶胞:构成晶格的最基本几何单元。 17.体心立方晶格:α-Fe 、鉻(Cr)、钼(Mo)、钨(W)。 面心立方晶格:铝(Al)、铜(Cu)、银(Ag)、镍(Ni)、金(Au)。 密排六方晶格:镁(Mg)、锌(Zn)、铍(Be)、镉(Cd)。18.点缺陷是指长、宽、高三个方向上尺寸都很小的缺陷,如:间 隙原子、置换原子、空位。 19.线缺陷是指在一个方向上尺寸较大,而在另外两个方向上尺寸 很小的缺陷,呈线状分布,其具体形式是各种类型的位错。 20.面缺陷是指在两个方向上尺寸较大,而在另一个方向上尺寸很 小的缺陷,如晶界和亚晶界。 21.原子从一种聚集状态转变成另一种规则排列的过程,称为结晶。 结晶过程由形成晶核和晶核长大两个阶段组成。 22.纯结晶是在恒温下进行的。 23.实际结晶温度Tn低于理论结晶温度Tm的现象,称为过冷,其 差值称为过冷度ΔT,即ΔT=Tm﹣Tn。 24.同一液态金属,冷却速度愈大,过冷度也愈大。 25.浇注时,向液态金属中加入一些高熔点、溶解度的金属或合金, 当其结构与液态金属的晶体结构相似时使形核率大大提高,获得均匀细小的晶粒。这种方法称为变质处理。 26.液态金属结晶后获得具有一定晶格结构的晶体,高温状态下的 晶体,在冷却过程中晶格结构法发生改变的现象,称为同素异构转变,又称重结晶。 27.一种金属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晶体结构,称为同素异构性。 28.当溶质原子溶入溶剂晶格,使溶剂晶格发生畸变,导致固溶体 强度、硬度提高,塑性和韧性略有下降的下降,称为固溶强化。

材料成型技术基础试题

《材料成形技术基础》考试样题答题页 (本卷共10页) 四、综合题(20分) 1、绘制图5的铸造工艺图(6分) 修 2、绘制图6的自由锻件图,并按顺序选择自由锻基本工序。(6分) 自由锻基本工序: 3、请修改图7--图10的焊接结构,并写出修改原因。 图7手弧焊钢板焊接结构(2分)图8手弧焊不同厚度钢板结构(2分) 修改原因:修改原因:

图9钢管与圆钢的电阻对焊(2分)图10管子的钎焊(2分) 修改原因:修改原因: 《材料成形技术基础》考试样题 (本卷共10页) 注:答案一律写在答题页中规定位置上,写在其它处无效。 一、判断题(16分,每空0.5分。正确的画“O”,错误的画“×”) 1.过热度相同时,结晶温度范围大的合金比结晶温度范围小的合金流动性好。这是因为在结晶时,结晶温度范围大的合金中,尚未结晶的液态合金还有一定的流动能力。 2.采用顺序凝固原则,可以防止铸件产生缩孔缺陷,但它也增加了造型的复杂程度,并耗费许多合金液体,同时增大了铸件产生变形、裂纹的倾向。 3.HT100、HT150、HT200均为普通灰口铸铁,随着牌号的提高,C、Si含量增多,以减少片状石墨的数量,增加珠光体的数量。 4.缩孔和缩松都是铸件的缺陷,在生产中消除缩孔要比消除缩松容易。 5.铸件铸造后产生弯曲变形,其原因是铸件的壁厚不均匀,铸件在整个收缩过程中,铸件各部分冷却速度不一致,收缩不一致,形成较大的热应力所至。 6.影响铸件凝固方式的主要因素是合金的化学成分和铸件的冷却速度。 7.制定铸造工艺图时,铸件的重要表面应朝下或侧立,同时加工余量应大于其它表面。8.铸造应力包括热应力和机械应力,铸造应力使铸件厚壁或心部受拉应力,薄壁或表层受压应力。铸件壁厚差越大,铸造应力也越大。 9.型芯头是型芯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不仅能使型芯定位,排气,同时还能形成铸件的内腔。10.为了防止铸钢件产生裂纹,设计零件的结构时,尽量使壁厚均匀;在合金的化学成分上要严格限制硫和磷的含量。 11.用压力铸造方法可以生产复杂的薄壁铸件,同时铸件质量也很好。要进一步提高铸件的机械性能,可以通过热处理的方法解决。 12.铸件大平面在浇注时应朝下放置,这样可以保证大平面的质量,防止夹砂等缺陷。13.自由锻的工序分为辅助工序、基本工序和修整工序,实际生产中,最常用的自由锻基本工序是镦粗、拔长、冲孔和轧制等。 14.制定铸造工艺图时,选择浇注位置的主要目的是保证铸件的质量,而选择分型面的主要目的是简化造型工艺。 15.把低碳钢加热到1200℃时进行锻造,冷却后锻件内部晶粒将沿变形最大的方向被拉长并产生碎晶。如将该锻件进行再结晶退火,便可获得细晶组织。

上海大学2018年硕士《材料科学基础》考试大纲

上海大学2018年硕士《材料科学基础》考试大纲复习要求: 要求考生掌握金属材料的结构、组织、性能方面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理解金属材料的结构、组织、性能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基本变化规律。 二、主要复习内容: (一)晶体学基础 理解晶体与非晶体、晶体结构与空间点阵的差异;掌握晶面指数和晶向指数的标注方法和画法;掌握立方晶系晶面与晶向平行或垂直的判断;掌握立方晶系晶面族和晶向族的展开;掌握面心立方、体心立方、密排六方晶胞中原子数、配位数、紧密系数的计算方法;掌握面心立方和密排六方的堆垛方式的描述及其它们之间的差异。 重点:晶体中原子结构的空间概念及其解析描述(晶面和晶向指数)。 (二)固体材料的结构 掌握波尔理论和波动力学理论对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轨道的描述。掌握波粒两相性的基本方程。掌握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分子键和氢键的结构差异。了解结合键与电子分布的关系和键合作用力的来源。掌握影响相结构的因素。了解不同固溶体的结构差异。 重点:一些重要类型固体材料的结构特点及其与性能的关系。 (三)晶体中的缺陷 掌握缺陷的类型;掌握点缺陷存在的必然性;掌握点缺陷对晶体性能的影响及其应用。理解位错的几何结构特点;掌握柏矢量的求法;掌握用位错的应变能进行位错运动趋势分析的方法。掌握位错与溶质原子的交互作用,掌握位错与位错的交互作用。掌握位错的运动形式。掌握位错反应的判断;了解弗兰克不全位错和肖克莱不全位错的形成。 重点:位错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性质。 (四)固态中的扩散 理解固体中的扩散现象及其与原子运动的关系,掌握扩散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适用的场合及其对相应的扩散过程进行分析的方法。掌握几种重要的扩散机制适用的对象,了解柯肯达尔效应的意义。掌握温度和晶体结构对扩散的影响。 重点:扩散的基本知识及其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 (五)相图 掌握相律的描述和计算,及其对相平衡的解释;掌握二元合金中匀晶、共晶、包晶、共析、二次相析出等转变的图形、反应式;掌握二元典型合金的平衡结晶过程分析、冷却曲线;掌握二元合金中匀晶、共晶、共析、二次相析出的平衡相和平衡组织名称、相对量的计算;掌握铁-渗碳体相图及其典型合金的平衡冷却曲线分析、反应式、平衡相计算、平衡组织计算、组织示意图绘制;掌握简单三元合金的相平衡分析、冷却曲线分析、截面图分析;定性的掌握单相固溶体自由能的求解方法,掌握单相固溶体自由能表达式,掌握固溶体的自由能-成分曲线形式,掌握混合相自由能表达式,了解相平衡条件表达式,掌握相平衡的公切线法则。

材料与成形技术历年试卷1

上海大学 材料与成形技术基础(二)试卷A 2002.1 一、改错题(将下表不合适结构改为合适结构,并写出改进理 1.铸件 2.铸件 4.自由锻件

6.拉深件 7.手弧焊 8.点焊 9.手弧焊 10.焊接 合适的毛坯成形或连接方法。(每空1分,共16分)

8. 大口径管环缝对接

三、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 今有青铜仿古铜像须按普通人尺寸的十分之一大小进行仿形 铸造,应采用() (1) 金属型铸造 (2) 压力铸造 (3) 熔模铸造 (4) 普通砂型铸造 2. 对于高熔点合金精密铸件的成批生产,常采用() (1) 压力铸造 (2) 低压铸造 (3) 熔模铸造 (4) 金属型铸造 3. 助动车发动机缸体,材料ZL202,100万件,其毛坯成形工艺为 () (1) 低压铸造 (2) 压力铸造 (3) 离心铸造 (4) 熔模铸造 4. 下列模锻设备中最适宜进行拔长工步的是() (1) 模锻锤 (2) 机械锻压机 (3) 摩擦压力机 (4) 平锻机

5. 模锻时,当要求坯料某部分横截面减少,以增加该部分的长度时 一般选用() (1) 滚压模膛 (2) 拔长模膛 (3) 弯曲模膛 (4) 切断模膛 6. 当凸模和凹模之间间隙大于板料厚度,凸模又有圆角时,此冲压模 为() (1) 冲孔模 (2) 落料模 (3) 切断模 (4) 拉深模 7. 结构钢焊接时焊条选择的主要原则是焊缝与母材在下列哪一方面 应相等() (1) 化学成份 (2) 结晶组织 (3) 强度等级 (4) 抗腐蚀性能 8. 轿车油箱生产时既经济合理又生产效率高的焊接方法是() (1) 二氧化碳焊 (2) 点焊 (3) 缝焊 (4) 埋弧焊 9. 大批生产ABS小齿轮的成形方法应是() (1) 粉末冶金 (2) 压力铸造 (3) 注塑 (4) 机械切削 10. 最便宜的快速成形方法是() (1) FDM (2) SLA (3) LOM (4) SLS 四、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可采用金属铸型的铸造方法有:()()()()() (1) 压力铸造 (2) 离心铸造 (3) 低压铸造 (4) 机器造型 (5) 熔模铸造 2. 为提高铸铁件的强度,尽量选用:()()()()() (1) 增大壁厚 (2) 改进结构 (3) 增设加强筋 (4) 增设补缩冒口 (5) 改善结晶条件

上海大学 材料 文档

1. 描述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从结构、性能等方面。 2. 描述晶体结构与空间点阵的区别。 3. 在简单立方晶系中,作图表示下述的晶面和晶向,并指出其中哪些晶面与 晶向是垂直的,哪些是平行的。()()()[][][]211,110,111,201,011,111 4. 试在六方晶系的晶胞上画出)(2110晶面、[]0211和[]1011晶向。 5. 铜为面心立方结构,X 射线衍射测定a=0.3615nm ,(1)按刚球密堆模型 计算最近邻原子中心距离是多少?以任一原子为中心,这样距离的原子数目是多少?(2)原子密排面和密排方向是什么?堆垛顺序如何?(3)原子密排面{hkl}和密排方向组成的{hkl}(注意:[uvw]须位于(hkl)面上)共有多少组? 6. 铁有两种结构,分别为体心立方A2(α-Fe )和面心立方A1(γ-Fe ), 铁和碳的原子半径分别为0.127nm 和0.077nm ,问:碳更易进入两种铁的四面体间隙还是八面体间隙?为什么?当碳进入铁的间隙后,铁的结构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7. 分别对面心立方A1和体心立方A2的(100)、(110)、(111)面,请问: (1)计算上述晶面的紧密系数,指出最紧密排列的晶面。(2)画出上述晶面的原子排列方式。 (3)计算上述晶面的晶面间距。 8. 请计算密排六方A3的(0001)、(1-100)、(-12-10)晶面的紧密系数,指出 最紧密排列的晶面。请画出这些晶面的原子排列方式。 9. 请指出面心立方A1和密排六方A3的原子堆垛顺序,同时指出是以哪个晶 面进行堆垛的。 第二章 内容及习题 第二节 波尔理论和波动力学理论对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轨道的描 述。波粒两相性的基本方程。 第三节 五种结合键的特点 第四节 结合键与晶体结构 第五节 合金,合金系,合金相结构分类

西南交通大学 材料成型技术基础复习纲要

第一篇 金属铸造成形工艺 一.掌握铸造定义与实质及其合金的铸造性能。 A铸造:将熔融金属浇入铸型型腔, 经冷却凝固后获得所需铸件的方法。 B铸造实质:液态成形。 C合金: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元素、或金属与非金属元素(碳)熔和在一起,所构成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D合金的铸造性能:是指合金在铸造过程中获得尺寸精确、结构完整的铸件的能力,流动性和收缩性是合金的主要铸造工艺特性。 二.掌握合金的充型能力及影响合金充型能力的因素。 A合金的充型能力:液态合金充满铸型,获得轮廓清晰、形状准确的铸件的能力。 B影响合金充型能力的因素: (1)铸型填充条件 a. 铸型材料; b. 铸型温度; c. 铸型中的气体 (2)浇注条件 a. 浇注温度(T) T 越高(有界限),充型能力越好。 b. 充型压力 流动方向上所受压力越大, 充型能力越好。 (3)铸件结构

结构越复杂,充型越困难。 三.掌握合金收缩经历的三个阶段及其铸造缺陷的产生。 A合金的收缩:合金从浇注、凝固、冷却到室温,体积 和尺寸缩小的现象。 B合金收缩的三个阶段: (1)液态收缩 合金从 T浇注→ T凝固开始 间的收缩。 (2)凝固收缩 合金从 T凝固开始→T凝固终止 间的收缩。 液态收缩和凝固收缩是形成铸件缩孔和缩松缺陷的基本原因。 (3)固态收缩(易产生铸造应力、变形、裂纹等。) 合金从 T凝固终止→T室 间的收缩。 四.了解形成铸造缺陷(缩孔,缩松)的主要原因及其防止措施。 A产生缩孔和缩松的主要原因:液态收缩 和 凝固收缩 导致。 B缩孔形成原因:收缩得不到及时补充; 缩松形成原因:糊状凝固,被树枝晶体分隔区域难以实现补缩。 C缩孔与缩松的预防: (1)定向凝固,控制铸件的凝固顺序; (2)合理确定铸件的浇注工艺 五.掌握铸件产生变形和裂纹的根本原因。 铸件产生变形和裂纹的根本原因:铸造内应力(残余内应力) 六.掌握预防热应力的基本途径。 预防热应力的基本途径:缩小铸件各部分的温差,使其均匀冷却。借助于冷铁使铸件实现同时凝固。

工程材料与成型技术基础复习总结

. 工程材料与成型技术基础 1.材料强度是指材料在达到允许的变形程度或断裂前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 2.工程上常用的强度指标有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 3.弹性模量即引起单位弹性变形所需的应力。 4.载荷超过弹性极限后,若卸载,试样的变形不能全部消失,将保留一部分残余成形,这种不恢复的参与变形,成为塑性变形。 5.产生塑性变形而不断裂的性能称为塑性。 6.抗拉强度是试样保持最大均匀塑性变形的极限应力,即材料被拉断前的最大承载能力。 7.。发生塑性变形而力不增加时的应力称为屈服强度 8.硬度是指金属材料表面抵抗其他硬物体压入的能力,是衡量金属材料软硬程度的指标。 9.硬度是检验材料性能是否合格的基本依据之一。 10.

11.布氏硬度最硬,洛氏硬度小于布氏硬度,维氏硬度小于前面两种硬度。 12.冲击韧性:在冲击试验中,试样上单位面积所吸收的能量。 13.当交变载荷的值远远低于其屈服强度是发生断裂,这种现象称为疲劳断裂。 14.疲劳度是指材料在无限多次的交变载荷作用而不会产生破坏的最大应力。 文档资料Word . 15.原子在空间呈规则排列的固体物质称为晶体,晶体具有固定的熔点。 16.晶格:表示金属内部原子排列规律的抽象的空间格子。 晶面:晶格中各种方位的原子面。 晶胞:构成晶格的最基本几何单元。 17.体心立方晶格:α-Fe 、鉻(Cr)、钼(Mo)、钨(W)。 面心立方晶格:铝(Al)、铜(Cu)、银(Ag)、镍(Ni)、金(Au)。 密排六方晶格:镁(Mg)、锌(Zn)、铍(Be)、镉(Cd)。18.点缺陷是指长、宽、高三个方向上尺寸都很小的缺陷,如:间隙原子、置换原子、空位。 19.线缺陷是指在一个方向上尺寸较大,而在另外两个方向上尺寸很小的缺陷,呈线状分布,其具体形式是各种类型的位错。 20.面缺陷是指在两个方向上尺寸较大,而在另一个方向上尺寸很小的缺陷,如晶界和亚晶界。 21.原子从一种聚集状态转变成另一种规则排列的过程,称为结晶。结晶过程由形成晶核和晶核长大两个阶段组成。 22.纯结晶是在恒温下进行的。 23.实际结晶温度Tn低于理论结晶温度Tm的现象,称为过冷,其差值称为过冷度ΔT,即ΔT=Tm﹣Tn。

上海大学材料学院认识实习报告

上海大学材料学院认识实习报告 篇一:2014上海大学校外实习报告 实习性质 实习单位校外实习报告 实习日期年月日至月日止 院(系) 学生姓名 学号 带队教师 院(系)负责人签名 篇二:认识实习报告文档 专业实习是管理信息系统专业教学计划中规定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其目的为: 1、学生在学习了专业课程之后,通过专业实习,在了解企业概况的基础上,对与计算机应用密切相关的某一方面的管理业务活动进行详细调查和系统分析,建立业务管理信息系统的整体概念,

学会运用专业知识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增强业务实践能力。 2、通过实习,参加一定的业务活动和管理实践,了解企业的管理现状、所具备的基础及存在的问题,了解国情,增强学好专业的信心和从事业务工作的责任感和事业心,为学生毕业设计和走入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3、通过实习,调查、了解企业的运行机制和业务管理过程,参与企业具体的管理工作,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增强调查研究、人际沟通、谋略决策、随机应变等独立工作能力与管理能力。 达内科技有限公司,先后由美国国际数据集团IDG、集富亚洲、高盛进行三轮融资,由来自SUN、IBM、亚信、华为、东软、用友等国际知名IT公司的技术骨干、海外留学生和加拿大专业技术人员创办,直接引进北美IT技术,结合中国IT企业的现状,定制化培养高端IT人才。致力于为中高端IT企业培训并输送基于Unix/Linux平台、Oracle大型

关系数据库、IP网络协议、Web和企业级应用的中高级软件人才。 哈尔滨达内科技有限公司是加拿大·达内科技有限公司在哈尔滨的直属高端IT培训中心,坐落于哈尔滨地标性建筑沪士大厦中。10年运营,达内在多伦多、北京、郑州、上海、广州、杭州、南京、重庆、哈尔滨等30多个城市,建设50多个分中心,拥有近20000平米培训场地,几千名学员同时在校学习。自2002年进入中国以来,已经为IBM、微软、摩托罗拉、华为、Yahoo、NEC、用友、神州数码、联想、新浪、搜狐、亚信、中国电信、中国银行、花旗银行等中外知名IT公司培养输送数7000名中高级软件人才。基于成熟、规范的IT 人才培训体系和储备过万的专业开发工程师人才库,达内面向国际、国内中高端IT公司提供人才推荐、人才外包、校园招聘、定单培训等多项IT人才服务。 ·2005年 2005年1月,达内外企IT培训广州

材料成型技术基础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铸造 1.铸造:将液态金属在重力或外力作用下充填到型腔中,待其凝固冷却后,获得所需形状和尺寸的毛坯或零件的方法。 2.充型:溶化合金填充铸型的过程。 3.充型能力:液态合金充满型腔,形成轮廓清晰、形状和尺寸符合要求的优质铸件的能力。 4.充型能力的影响因素: 金属液本身的流动能力(合金流动性) 浇注条件:浇注温度、充型压力 铸型条件:铸型蓄热能力、铸型温度、铸型中的气体、铸件结构 流动性是熔融金属的流动能力,是液态金属固有的属性。 5.影响合金流动性的因素: (1)合金种类:与合金的熔点、导热率、合金液的粘度等物理性能有关。 (2)化学成份:纯金属和共晶成分的合金流动性最好; (3)杂质与含气量:杂质增加粘度,流动性下降;含气量少,流动性好。 6.金属的凝固方式: ①逐层凝固方式 ②体积凝固方式或称“糊状凝固方式”。 ③中间凝固方式 7.收缩:液态合金在凝固和冷却过程中,体积和尺寸减小的现象称为合金的收缩。 收缩能使铸件产生缩孔、缩松、裂纹、变形和内应力等缺陷。 8.合金的收缩可分为三个阶段:液态收缩、凝固收缩和固态收缩。 液态收缩和凝固收缩,通常以体积收缩率表示。液态收缩和凝固收缩是铸件产生缩孔、缩松缺陷的基本原因。 合金的固态收缩,通常用线收缩率来表示。固态收缩是铸件产生内应力、裂纹和变形等缺陷的主要原因。 9.影响收缩的因素 (1)化学成分:碳素钢随含碳量增加,凝固收缩增加,而固态收缩略减。 (2)浇注温度:浇注温度愈高,过热度愈大,合金的液态收缩增加。 (3)铸件结构:铸型中的铸件冷却时,因形状和尺寸不同,各部分的冷却速度不同,结果对铸件收缩产生阻碍。 (4)铸型和型芯对铸件的收缩也产生机械阻力 10.缩孔及缩松:铸件凝固结束后常常在某些部位出现孔洞,按照孔洞的大小和分布可分为缩孔和缩松。大而集中的孔洞称为缩孔,细小而分散的孔洞称为缩松。 缩孔的形成:主要出现在金属在恒温或很窄温度范围内结晶,铸件壁呈逐层凝固方式的条件下。 缩松的形成:主要出现在呈糊状凝固方式的合金中或断面较大的铸件壁中,是被树枝状晶体分隔开的液体区难以得到补缩所致。 合金的液态收缩和凝固收缩越大,浇注温度越高,铸件的壁越厚,缩孔的容积就越大。 缩松大多分布在铸件中心轴线处、热节处、冒口根部、内浇口附近或缩孔下方。

材料成型技术基础复习重点资料讲解

材料成型技术基础复 习重点

1.1 1.常用的力学性能判据各用什么符号表示?它们的物理含义各是什么? 塑性,弹性,刚度,强度,硬度,韧性 1.2 金属的结晶:即液态金属凝固时原子占据晶格的规定位置形成晶体的过程。 细化晶粒的方法:生产中常采用加入形核剂、增大过冷度、动力学法等来细化晶粒,以改善金属材料性能。 合金的晶体结构比纯金属复杂,根据组成合金的组元相互之间作用方式不同,可以形成固溶体、金属化合物和机械混合物三种结构。 固溶强化:通过溶入某种溶质元素形成固溶体而使金属的强度、硬度升高的现象。 1.3 铁碳合金的基本组织有铁素体、奥氏体、渗碳体、珠光体和莱氏体 1.4 钢的牌号和分类 影响铸铁石墨化的因素主要有化学成分和冷却速度 1.5 塑料即以高聚物为主要成分,并在加工为成品的某阶段可流动成形的材料。 热塑性塑料:即具有热塑性的材料,在塑料整个特征温度范围内,能反复加热软化和反复加热硬化,且在软化状态通过流动能反复模塑为制品。 热固性塑料:即具有热固性的塑料,加热或通过其他方法,能变成基本不溶、不熔的产物。 橡胶橡胶是可改性或已被改性为某种状态的弹性体。 1.6 复合材料:由两种或两种以上性质不同的材料复合而成的多相材料。

通常是其中某一组成物为基体,而另一组成物为增强体,用以提高强度和韧性等。 1.8工程材料的发展趋势 据预测,21世纪初期,金属材料在工程材料中仍将占主导地位,其中钢铁仍是产量最大、覆盖面最广的工程材料,但非金属材料和复合材料的发展会更加迅速。 今后材料发展的总趋势是:以高性能和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传统材料的改造及以高度集成化、微细化和复合化为特征的新一代材料的开发。 2.0材料的凝固理论 凝固:由液态转变为固态的过程。 结晶:结晶是指从原子不规则排列的液态转变为原子规则排列的晶体状态的过程。 粗糙界面:微观粗糙、宏观光滑; 将生长成为光滑的树枝; 大部分金属属于此类 光滑界面:微观光滑、宏观粗糙; 将生长成为有棱角的晶体; 非金属、类金属(Bi、Sb、Si)属于此类 偏析:金属凝固过程中发生化学成分不均匀的现象 宏观偏析通常指整个铸锭或铸件在大于晶粒尺度的大范围内产生的成分不均匀的现象 2.1

上海大学材料结构性能与应用思考题

材料物理结构与性能思考题 1.画图说明:“1+1>2”复合效应和“0+0>0”的复合效应? 答:1+1>2这个效应意味着两种不同常规物质的组成/复合可导致其复合材料性能的显著增强,远远大于原常规物质的性能。其性能得到了数量级上的提高,使材料“旧貌换新颜”。 0+0>0指两种不同常规物质的组合/复合可导致全新的、原常规物质所不具有的性能,使材料的某种性能“无中生有”。 产生“1+1>2”复合效应的途径 合理选择组成物质及设计组成方式;利用组成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如界面);纳米尺度的结构组成。如金属的弥散强化、陶瓷的弥散增韧 产生“0+0>0”复合效应的途径 利用耦合作用;纳米尺度结构组成;周期结构组成;这些机制可能单独起作用、或并存。如通过耦合作用产生巨磁电效应。

2.举例说明原子的结合几种方式? 答:原子的结合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离子结合(离子键);共价结合(共价键);分子结合(范德瓦耳斯结合);金属结合(金属键)。(此外还有一种称为氢键的,其性质结业化学键和范德瓦耳斯力之间。) 离子结合:例如Na和Cl反应,Na的3s轨道电子跑到Cl的3p轨道上,使两元素的最外层轨道都成为填满状态。由于Na失去一个电子形成Na+具有氖的电子结构,Cl得到一个电子形成Cl-,具有氩的电子结构,Na+和Cl-因带有异性电荷而互相吸引,这种结合方式即称为离子结合,键合类型称为离子键。 共价结合:例如,两个氢原子共享它们之间的两个电子,形成氢分子;两个氯原子共享它们之间的两个电子,形成氯分子。 分子结合:大部分有机化合物的晶体及CO2、H2、O2等在低温下形成的晶体都是分子晶体, 金属结合:元素周期表中I 、II、III族元素的原子如Cu、Na等在满壳层外有一个或几个价电子,当大量的原子相互接近并聚集为固体时,其中大部分或全部原子会丢失价电子,并为全体所共有,这些公有化的电子叫做自由电子,它们在正离子之间自由运动,形成所谓电子云,正离子和电子云之间的库仑作用力使全部离子结合起来,同时又为Pauli斥力所平衡,这种结合即为金属结合,键合类型称为金属键。 (氢键:氢键是一种极性分子键,存在于HF、H2O、NF3等分子间,如纤维素,尼龙和蛋白质等分子有很强的氢键。) 3.说明温度对金属电阻的影响? 答:温度是强烈影响材料许多物理性能的外部因素。由于加热时发生点阵振动特征和振幅的变化,出现相变、回复、空位退火、再结晶以及合金相成分和组织的变化,这些现象往往对电阻的变化显示出重要的影响。 一般来说:金属的温度越高,电阻也越大。在绝对零度下化学上纯净又无缺陷的金属,其电阻等于零。随着温度的升高,金属电阻也在增加。无缺陷理想金属的电阻是温度的单值函数,如右图曲线1,如果在晶体中存在少量杂质和结构缺陷,那么电阻与温度的关系曲线如2和3。

上海大学 材料科学基础 考研真题

第一章

1. 请说出下列钢号表示何类钢种,大致的碳含量和合金元素含量,它们的共析温度是上移还是下移(与碳钢相比)?为什么?45 40Cr 42Mn 2. 在铁碳相图中,含有0.77%C的称为共析钢,如果在此钢中添加Mn元素或者添加Cr元素,含碳量不变,那么这种Fe-C-Mn或Fe-C-Cr钢分别是亚共析钢还是过共析钢?为什么? 第二章 1. 含有1.2%碳的钢,其中的碳是否能全部溶入α 相和γ相中?请说明理由和溶入的条件。含有0.1%氮的钢又如何呢? 2. 钢中有碳化铁(又称渗碳体)和碳化铌,请说明这两种碳化物的结构类型和稳定性。 3. 找一篇失效分析的文章,结合钢的冶金质量分析,谈谈自己的体会。 第四章 1. 如果要提高钢的强度,有哪些措施? 2. 如果要提高钢的韧性,有哪些措施? 3. 钢有哪些主要的工艺性能?请选择一种工艺性能,设想采用何种合金化手段来改善这种工艺性能。 第六章 1. 碳钢含有哪5种常见元素,它们对碳钢的性能有何影响? 2. 简单介绍低合金高强度钢的合金化思路。 3. 何谓控制轧制和控制冷却? 4. 双相钢组织性能特点和获取方法。 第七章 1. 请介绍调质钢的成分特点和常规热处理工艺。 2. 请介绍弹簧钢的成分特点和常规热处理工艺。 3. 请介绍轴承钢的成分特点和常规热处理工艺。 4. 请叙述渗C钢的成分设计要点。 第八章 1. 请以1种低合金工具钢为例,介绍其中预备热处理和最终热处理工艺,并说出它的成分和组织特征。 2. 请以一种高速钢为例,介绍其热处理工艺和特点。 第九章 1. 合金元素提高钢的耐蚀性的途径有哪几种? 2. 总结铬镍钼奥氏体不锈钢的成分特点和热处理方法。 第十一章 1. 铸铁的成分与钢有何较大的区别? 2. 铸铁的组织与钢有何较大的区别? 3. 铸铁的性能与钢有何较大的区别? 4. 球墨铸铁的基体可能有几种(尽可能说得全面些),它们分别是如何获得的? 第十二章 1. 铸造铝合金、变形铝合金、可热处理铝合金是根据什么来区分的? 2. 请简述铝合金的强化途径。 3. 请简述铝合金的时效过程。

上海大学材料工程 导师信息

很多报考上海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工程(一)(专业学位)专业的考生都有这样的疑问,考研有必要提前联系导师吗?怎么去联系上海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工程(一)(专业学位)专业的研究生导师呢?其实对于这个问题答案是肯定的,联系导师还是很有必要的,问题的关键在于什么时候去联系导师,华文教育人为在初试的之前是没有必要联系导师的,一般情况下研究生导师不可能在初试之前去随便的对一个不认识的外校考生去透漏考研初试的考点和重点,所以初试之前没有必要去联系上海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工程(一)(专业学位)专业研究生导师。 上海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工程(一)(专业学位)专业的导师有周邦新院士、孙晋良院士、丁伟中、鲁雄刚、任忠鸣、翟启杰、张捷宇、李麟、邵光杰、吴晓春、韦习成、张恒华、朱丽慧、杨弋涛、史文、鲁晓刚、陈业新、董远达、李爱军、李谋成、李瑛、刘文庆、吕战鹏、沈嘉年、王刚、王均安、肖学山、徐晖、赵世金、罗宏杰、高彦峰、赵景泰、施思齐、骆军、卞建江、陈益钢、程晋荣、施鹰、王林军、夏义本、杨秋红、朱玉斌、操光辉、邓康、洪新、李重河、汪学广、尤静林、钟云波、高玉来、李喜、张阿方、刘引烽、尹静波、郭强、刘丽、程晓英、姚美意等正副教授118名。 等。 上海大学材料工程(一)(专业学位)专业2016年考研招生简章招生目录 招生年份:2016 本院系招生人数:未公布 材料工程(一)(专业学位)专业招生人数:49 专业代码:085204 研究方向 考试科目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01. 工模具材料及其表面技术、汽车用金属材料(钢板、铝合金、结构钢)、材料合金设计与热力学和动力学计算、高性能金属材料、金属热加工及其数值模拟。 02. 薄膜电子材料、信息功能复合材料、光电子材料与器件、智能材料与系统、纳米材料与器件、先进陶瓷材料、能量转换材料。 03. 金属材料的精炼、熔体处理和分析、加工过程的数值模拟、加工过程中废弃物处理与利用、电磁场在材料加工制备过程中应用。 04. 高性能先进工程材料、功能高分子材料,以聚合物分子设计与合成、高性能高分子工程材料、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具有光、电、磁、催化、仿生等特性的功能高分子材料、环境友好高分子材料及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应用技术为主要研究方向。 05. 核反应堆结构材料、碳/碳复 1.101思想政治理论 2.204英语二 3.302数学二 4.01方向:921材料科学基础(专) 02方向:922物理化学(二)(专)或 923普通物理(二)(专) 03方向:921材料科学基础(专)或 922物理化学(二)(专)或 923普通物理(二)(专) 04方向:922物理化学(二)(专) 05方向:921材料科学基础(专)或 922物理化学(二)(专)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复试科目: 01方向:材料工程基础(固态相变或金属材料学或材料力学性能) 《材料科学基础(第2版)》胡赓祥等编著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6年 《材料固态相变与扩散》程晓农等编著 化学工业出版社 02方向:固体物理 或 量子力学 或 无机化学 固体物理: 《固体物理学》(第1版)(主要内容:1-7)章陆栋 将平 徐至中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3年 量子力学: 《量子力学》卷I (第3版)曾谨言 科学出版社 2000年 03方向:材料科学基础 或 物理化学 或 金属材料学 材料科学基础: 《材料科学基础》李见 冶金工业出版社 2000年 921材料科学基础(专): 《材料科学基础》李见 冶金工业出版社 2000 年 《材料科学基础》胡赓祥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0 年 923普通物理(二)(专): 《普通物理学》(第 5 版)( 1 2 、 3 册) 程守洙 江之永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