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六章直观教学与直观教具

第六章直观教学与直观教具

第六章直观教学与直观教具
第六章直观教学与直观教具

第六章直观教学与直观教具

本章学习目标:

1.简述直观教学的优势。

2.根据各种直观教具的特点举例说明它们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3.尝试正确使用直观教具,针对一节课提出选择直观教具的方案。

4.能根据简易直观教具的特点和制作原则设计制作1一2件生物教具。

所谓直观,即感性认识,是具体的.直接的.生动的事物作用于人的感官所产生的感觉.知觉和表象。

直观教学即利用教具作为感觉传递物,通过一定的方式.方法向学生展示,达到提高学习的效率或效果的一种教学方式。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在学习环境保护学的过程中都十分重要,感性认识是在理性认识的参与下进行的,理性认识是在感性认识的支持下完成的。教学中需要向学生提供大量的感性材料,使学生经历从形象到抽象的思维过程,直观教学是实现这一点的基本保证。在生物教学中,存在着的教学用具的直观.教学语言的直观和教学场景的直观。

图像传播分三个认知阶段:

1.视觉阶段:读者对图片的感受是从眼球开始的。按人的生理规律来说,大的.鲜艳的色彩.线条有纵横感的照片,显然更容易抓住人的眼球。

2.感觉阶段:读者的注意力从图片的形式转向内涵,图片的信息量越是丰富,图片中蕴含的具有情绪感染力的人性因素越多,吸引人阅读的时间也就越长,传播效果越好。

3.知觉阶段:这也是读图的最高级阶段。在获知图片的内容之后,读者结合自己的文化与生活经验,通过联想对图片展开深度理解。

第一节生物学教学论

一.生物学教学论概念:

生物学教学论是研究与生物学教学问题相关的学科,它以生命科学.教育学.心理学.技术科学和现代社会学的理论为基础,是一门相互渗透.交叉的边缘学科。它结合生物学教学的实践经验和教学规律,并以现代教育技术指导中学生物学科的规范教育和教学工作,又是一门重要的应用学科。

二.生物教学论研究的对象

1.生物学教学目的任务.教育观念

2.生物学内容的改革.生物学教学中可持续性发展的教育

3.生物学教学过程的实质

4.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更新.教学组织形式

5.学生学习生物学的方法和基本规律

6.生物学课外活动

7.生物学教育科学研究.

三.生物学教学论学习和研究的方法

(一)学习生物学教学论的方法

1.以中学生物学教师的身份参加到教学过程中

2.用“看.听.议.读.写.做.讲”的方式学习生物学教学论

3.考试评估的方法

(二)生物学教学论的研究方向

1.为什么教.为什么学:教学目的,学习目的。

2.教什么.学什么:教学内容的选择.确定。

3.怎样教.怎样学:教学方法的基本规律,学习方法的指导。

第二节生物学教师的基本素质

素质的狭义概念:生理,心理学上所讲的素质,指人生来就具有的某些解剖生理特点。特别是神经系统,脑的解剖生理特点和感觉,运动器官的解剖生理特点。狭义的素质主要是由遗传因素或其他先天因素决定的,人们常称为遗传素质或先天素质。

素质的广义概念:指事物的主要的成分和质量,如军人的素质.教师的素质.医生的素质等。现指人的个体在先天禀赋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和教育的影响,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稳固的性质。

教师素质的含义:谓教师素质,就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决定其教育教学效果.对学生身心发展有直接而显著影响的心理品质的总和。

教师素质的结构:教师的职业理想.教师的知识水平.教育观念.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以及教师的教学行为与策略。

一.中学生物学教师肩负的使命

生物学教师在教学中应体现国家“科教兴国”的方向,根据中学生物学的教育目标和教学任务,努力使学生获得扎实的生物学知识,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素质,具备适应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需要的生物学能力,并能运用生物学知识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应用自然资源.改善人们的生活条件.提高健康水平达到造福人类的目的。明确生物学教育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注重培养学生全身心健康发展,为振兴中华民族营造合格人才。

二.中学生物学教师的规范化要求

1.思想政治行为的规范:

中学生物学教师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传播者和建设者,把青少年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

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教师是青少年的示范者和领路人,因此教师必须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觉悟,坚定的共产主义.社会主义信念和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具有坚定的教育事业心,对教育事业有深刻理解以及全心全意为教育事业服务的思想和高尚的道德品质。

2.职业道德行为的规范:具有热爱教育事业.献身教育事业的精神;教书育人,热爱学生,了解学生的个性特征,有较强的心理咨询的能力;治学严谨,诲人不倦,实事求是,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关心集体,团结互助;尊重家长,互相配合;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等。

3.教学行为的规范:有渊博的生物学专业知识和坚实的生物学技能基础.分析和驾驭教材的能力;运用正确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因材施教,有较强的教学能力;有灵活机动的应变能力,处理好主导和主体的关系;具有教育改革和创新的精神,有较强的教育和教学研究的能力。

娱乐新闻研究内容分类

现状 纸媒: 党报 : 党报作为国家舆论的重要工具, 其权威性和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 所以党报中 的娱乐新闻报道成为目前娱乐新闻发展的重要风向标。但党报在市场经济环境 中,娱乐新闻既不能影响到自身的严肃性和公信力, 也不能完全被排斥在外, 这 就使党报的娱乐新闻必须有自己独特的理念和方式。 结合《深圳特区报》 ,蓝明洁有以下观点: 1. “党报能够提供大量具有权威性、 实用价值高的信息给读者 , 帮助读者掌握信 息, 认识环境、适应环境 , 为生存与发展寻找机遇、创造条件 , 就足以吸引读者 的关注, 没有必要降低自身层次与格调 , 没有必要打政策和纪律的 “擦边球” , 没有必要为片面追求 “ 轰动效应” 而媚俗和猎奇 , 而是要将社会主义的价值观 和党的政策融人这些版面浓烈的文化氛围和生活气息中 , 以品位健康的文化产 品吸引读者 , 引导市场。 2. 她认为“坚持娱乐新闻的文化品位和注重娱乐新闻的可读性、 娱乐性并不是矛 盾的, 将二者完美地结合起来 , 才能采编出符合时代精神的优质娱乐新闻。 ” 3. 她提出了四个角度去探索有中国特色的传媒市场运作规律: 原则;在政治家办报原则基础上 , 坚持“ 受众为本” 改进报道方式 , 使所传播的信息能有效地被受众接受; 力 , 这对于受众是一种无可抗拒的吸引力。 ——《党报娱乐新闻的文化品位》 俗报(晚报都市报) 刘九州认为,像都市报、晚报一类的社会主义俗报,要想在运作娱乐新闻栏目 时获得最佳社会效果,有以下几点值得注意:首先,任何一家俗报在设置“娱乐 新闻”栏目时,都应该明确自己的文化身份。 其次,应当通过对娱乐新闻的报道, 做过自我阐释工作。第三,准确把握新闻报道的度。最后,将新闻事实故事化, 这是社会主义俗报办好娱乐新闻栏目的手法之一。 ――《对“娱乐新闻”的思考一一兼论俗报对“娱乐新闻”栏目的运作》刘九州 前哨 2001-02-25 下面这篇论文主要是围绕我国都市报的娱乐新闻现状进行了深刻而全面的分 析,它认为都市报的娱乐新闻报道在蓬勃发展的同时有一定程度的迷失, 而这种 内容混乱和道德滑坡有着深刻复杂的原因: 1. 受消费主义影响。 从背景来看 , 都市报的发展初期正值我国内地的娱乐化风潮 开始之时。 在全球消费主义盛行的大背景下, 受西方社会的影响 , 我国的大众媒 介不可避免 坚持政治家办报这 的指导思想;不断致力于 传媒应 该有自己的特有魅 蓝明洁 当代传播 2002925 武汉大学传播学博士生 谷萍总结了党报娱乐新闻改革的六个原 则: 格守真实、强 化导向、与时俱进、用好言论、注重策划、拓宽领域。 ——《党报娱乐新闻改革原则》谷萍 新闻前哨2006915 党报 的娱乐新闻要做到雅俗共赏,这个“俗” ,指的不是低俗、庸俗,而是指通 俗、大众化。将通俗、大众化的娱乐新闻, 通过独特的视角进行解读和报道提 升到更高的文化层次,使读者在获得美的享受的同时, 得到知识的启迪和思想 的熏陶, 这是党报娱乐新闻应当具备的基本功能。 ――《党报娱乐新闻要雅俗共赏》陈凯新闻爱好者2011910 新闻

新型复合材料的种类有哪些

新型复合材料的种类有哪些 最佳答案 复合材料,是以一种材料为基体,另一种材料为增强体组合而成的材料. 复合材料的分类有很多种,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按基体材料类型分类: 1.1)聚合物基复合材料以有机聚合物(主要为热固性树脂、热塑性树脂及橡胶)为基体制成的复合材料。 1.2)金属的复合材料以金属为基体制成的复合材料,如铝墓复合材料、铁基复合材料等。 1.3)无机非金属基复合材料以陶瓷材料(也包括玻璃和水泥)为基体制成的复合材料。 2)按增强材料种类分类: 2.1)玻璃纤维复合材料。 2.2)碳纤维复合材料。 2.3)有机纤维(芳香族聚酰胺纤维、芳香族聚酯纤维、高强度聚烯烃纤维等)复合材料。 2.4)金属纤维(如钨丝、不锈钢丝等)复合材料。 2.5)陶瓷纤维(如氧化铝纤维、碳化硅纤维、翩纤维等)复合材料。 3)按增强材料形态分类: 3.1)连续纤维复合材料作为分散相的纤维,每根纤维的两个端点都位于复合材料的边界处。 3.2)短纤维复合材料短纤维无规则地分散在基体材料中制成的复合材料。

3.3)粒状填料复合材料微小颗粒状增强材料分散在基体中制成的复合材料。 3.4)编织复合材料以平面二维或立体三维纤维编织物为增强材料与基体复合而成的复合材料。 4)按用途分类: 4.1)结构复合材料 结构复合材料主要用做承力和次承力结构,要求它质量轻、强度和刚度高.且能耐受一定溢度,在某种情况下还要求有膨胀系数小、绝热性能好或耐介质腐蚀等其他性能。 4.2)功能复合材料 功能复合材料指具有除力学性能以外其他物理性能的复合材料,即具有各种电学性能、磁学性能、光学性能、声学性能、摩擦性能、阻尼性能以及化学分离性能等的复合材料。

直观教具

直观教具(卷名:教育) intuitional teaching aid 教学中为学生提供感知材料的实物、模型、图表等教学用具。 正确运用直观教具,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感性知识,减少学习中的困难,帮助形成明确的概念,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在中国,宋代天圣四年(1026),医学家王唯一便铸造了铜人模型,刻示经络腧穴位置, 又绘制十二经图,以诲后学(见彩图)。在西方,17世纪捷克教育家J.A. 夸美纽斯开始使用皮制人体模型教学,稍后,瑞士教育家J.H. 裴斯泰洛齐又制作算术箱用于教学。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教具的意义认识愈深,应用愈广,教具制作工艺日精,效益日高。 直观教具的种类:①实物。把与教材有关的客观事物直接呈现在学生面前,供他们观 察、聆听或触摸、闻、尝,以直接感受。②模拟实物。包括标本、模型和其它复制品,如地 球仪、人体模型、工程设备模型等。③描绘事物形象的图表。包括图画、照片、地图和统计、设计等,各种形象化图表。④再现事物现象及其过程的现代化设备。包括电影、电视,幻灯、录音、录像、投影器等设备。 直观教具的应用:①选择和制作的教具,要能正确鲜明地反映事物实况和规律。②教师在使用直观教具时,应与讲解结合起来,要指导学生的观察活动,提供学生不能直接感受 到的知识,分析现象的实质,使感性知识与理性知识结台起来。③根据教学目的和学生实际 情况的需要选择直观教具,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鲜明的感知印象,积极开展观察和思维活动,以形成科学概念。④现代化直观设备不仅能反复呈现事物的外部形象,还可演示事物的内部 结构、变化过程:放大、缩小、对比各种事物,有独特的教育作用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复合材料的种类定义

复合材料的种类、定义 复合材料的定义 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理和化学性质不同的物质组合而成的一种多相固体材料。复合材料的组分材料虽然保待其相对独立性。但复合材料的性能却不是组分材料性能的简单加和,而是有着重要的改进.在复合材料中,通常有一相为连续相。称为基体;另一相为分散相,称为增强相(增强体)。分散相是以独立的形态分布在整个连续相中的。两相之间存在着相界面。分欣相可以是增强纤维,也可以是顺村状成弥散的坡料。 从上述的定义中可以看出。复合材料可以是一个连续物理相与一个连续分散相的复合。也可以是两个或者多个连续相与一个或多个分散相在连续相中的复合,复合后的产物为固体时才称为复合材料。若复合产物为液体或气体时,就不能称为复合材料。复合材料既可以保持原材料的某些特点,又能发挥组合后的新特征.它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什。从而最合理地达到使用所要求的性能。 复合材料的分类 随着材料品种不断增加,人们为了更好地研究和使用材料,需要对材料进行分类.材料的分类方法较多。如按材料的化学性质分类,有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之分;如按物理性质分类,有绝缘材料、磁性材料、透光材料、半导体材料、导电材料等。按用途分类,有航空材料、电工材料、建筑材料、包装材料等。 复合材料的分类方法也很多。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按基体材料类型分类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以有机聚合物(主要为热固性树脂、热塑性树脂及橡胶)为基体制 成的复合材料。 金属从复合材料以金属为基体制成的复合材料,如铝墓复合材料、铁基复合材料等。 无机非金属基复合材料以陶瓷材料(也包括玻璃和水泥)为基体制成的复合材料。 按增强材料种类分类 玻璃纤维复合材料。 碳纤维复合材料。 有机纤维(芳香族聚酰胺纤维、芳香族聚酯纤维、高强度聚烯烃纤维等)复合材料。 金属纤维(如钨丝、不锈钢丝等)复合材料。 陶瓷纤维(如氧化铝纤维、碳化硅纤维、翩纤维等)复合材料。 此外,如果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纤维增强同一基体制成的复合材料称为“混杂复合材料”。混杂复合材料可以看对免戈趁两种或多种单一纤维复合材料的相互复合,即复合材料的“复合材料”。 按增强材料形态分类 连续纤维复合材料作为分散相的纤维,每根纤维的两个端点都位于复合材料的边

雕塑艺术的特点

雕塑艺术的特点 雕塑的产生和发展与人类的生产活动紧密相联,同时又受到各个时代宗教、哲学等社会意识形态的直接影响。当人类还生活在天然岩洞中,需要与威胁生命的野兽作斗争的蒙昧时期,就已经知道敲打石头,并把它打击磨制成锐利的武器或割削工具,进而运用审美意识和智能把一些可利用的物体雕磨成脱离实用的装饰品,以至成为单纯的雕塑作品。如在法国发现的15000年前旧石器时代的圆雕裸女和马、野猪等动物浮雕,以及中国陕西何家湾和辽宁凌源、建平、东沟发现距今5000-6000年新石器时代的石雕、骨雕、陶塑、人像和女神彩塑头像等。原始雕塑是在人类对自然力的崇拜和对动物的崇拜,以及描绘人类本身的过程中逐渐认识世界的一种反映。雕塑是一种永久性的艺术,古往年代的许多事物经历史长河的冲刷下已荡然无存,历代雕塑遗产在一定意义上成为人类形象的历史。3000年前的妇好墓雕刻,使人能追溯中国殷商时代的信仰、制度、文化与艺术。秦始皇陵兵马俑再现了2000多年前统一中国的帝王大军的威仪。西汉霍去病墓石刻大气磅礴,反映了汉武帝开拓疆域的决心和汉朝国威。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雕塑艺术愈来愈证明它是时代、思想、感情、审美观念的结晶,是社会发展形象化的历史记载,是一代一代人向往追求的体现。 雕塑是运用可塑性、可雕性的物质材料(如石、木、金属、石膏、树脂及粘土等),通过雕、刻、塑、铸、焊等手段制作的反映社会生活,表达审美理想的具有三维实体的造型艺术,是一种静态的、可视的、可触的三维实体,以主体的造型形象和空间形式反映现实,称之为“凝固的舞蹈和诗句”。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观念的变化,在现代艺术中出现了反传统的四维、五维雕塑、动态雕塑以及软雕塑等。使人们改变了时空观念,突破传统的三维的静态的形式,向多维的时空心态方面进行探索。 雕塑的种类很多,按所用制作的材料,可分为石雕、木雕、泥塑、陶塑、金属雕塑、玻璃钢雕塑等,在雕塑上施以粉彩叫彩雕或彩塑。 1、石雕:常用石材有花岗石、大理石、青石、砂石等。石材质量坚硬耐风化,是大型纪念性雕塑的主要材料。大型石雕有号称“山雕刻”的美国拉什莫尔山国家纪念碑和中国的乐山大佛以及云冈、龙门等石窟造像,都是用石材雕刻而成,通过雕琢加工,达到很强的建筑感和质量感效果。 2、木雕:木料雕塑因材料本身容易干缩、湿涨、翘裂、变形、霉烂、虫蛀,不宜做永久性大型室外雕塑,一般多为小型架上室内雕塑。木雕构图一般以圆木的周边为限,采用树木弯曲的自然形态相形度势,因材施艺少加斧凿,可以不失天然趣味。常用的材质有楠木、檀木、梨木、杨木、樟木、龙眼木等。利用材质的自然形态和美丽纹理,雕塑出清新悦目的作品。如:《王子卡阿培尔》。 3、泥塑:是用细质粘土、沙子、棉花等混合物来雕塑作品,要通过多次的干后修补,用胶水裱糊上一层棉纸,再涂上一层白粉胶色,然后画上需要的各种颜色,最后涂上一层油,保护彩色的鲜艳。如:《罗汉坐像》。 4、陶塑:是用精制的粘土,经过雕塑成型,绘以各种釉彩,入室火烧而成。

教具--直观教学的重要手段

[导读] 教学原则是为了保证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皆取得良好效果。贯彻教学原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摘要:教学原则是为了保证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皆取得良好效果。贯彻教学原 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直观性原则作为一条重要教学原则被渗透在各种教学活 动中。数学教学中贯彻直观性原则是数学学科特点的必然要求,合理科学地使用教具是贯 彻直观性原则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教具;数学教学;直观性原则;手段 作者简介:陈永君,任教于甘肃省镇原县上肖初中。 一、直观教学的重要性 直观性原则就是教师在教学中利用学生的感性经验,或通过一定手段给学生提供感性 经验,帮助学生以感性认识为基础,进行分析、综合和抽象概括,全面深刻地理解概念、 规律和原理。直观性教学的目的除了给学生一定的感性经验外,更重要的是通过建立学生 的感性经验,为学生学好理论知识、发展能力服务。因此,有人把它称为“形象直观和抽象 概括相结合的原则”。 教学要受学生心理发展水平和认识特点制约,教学中必须有效贯彻直观性原则。由于 数学极具抽象性,尤其青少年学生年龄越小,形象思维占优势,抽象思想能力较差,需要 一定的直观感性经验,作为支持学习的基础。况且,学习内容以间接经验为主,绝大多数 不是学生能够亲身经历到的。故此,学生容易犯空洞、抽象、脱离实际的毛病,一些难度 较大的知识很难理解,这也需要一定的直接经验为基础。 因此,数学教学中更要最大限度地贯彻直观性原则,使学生获得鲜明、生动、深刻的 印象,不但能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理解知识,促进知识的巩固,也有助于发展他们的观察 能力、形象思维能力,以及培养辩证思维的观念。然而,贯彻这一教学原则最有效的方法 就是制作和使用教具。 荀况说过:“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闻之而不见,虽博必谬。”捷克教育家J·A夸美纽斯说:“可以为教师们定下一则金科玉律。在可能范围内,一切事物都应该尽可

人物新闻的写作特点

人物新闻的写作特点 人是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创造社会改造社会的主体。表现人物勤劳智慧,宣传人物坚忍不拔,或展示人物形象以引起思考的人物新闻,一直在新闻宣传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改革开放以来,新人新事大量涌现,人物新闻更是勃然兴起。随着时代的进步,随着社会风尚和人们价值观念的转变和更新,社会的主流媒体在反映和表现各条战线新人新事时,也呈现出一些新的特征。研究新时期人物新闻的写作特点,有助于新闻记者对时代脉搏的准确把握。 一、将“神”还原成“人”,表现人物的普通性 俗话说“人无完人”,确实是这样的。一位典型人物,无论他心灵多么纯净,思想多么崇高,归根到底,他终究

是个凡人。既然是凡人,就会有自己欠缺或软弱的地方。过去对于典型人物的塑造,往往进入了一个误区:即对人物光辉事迹的描写不遗余力,浓墨重彩。典型就仿佛天神一样,光芒普照大地,高高在上,无法触摸,众人对其只有俯首膜拜的份了。可读者们都是普通人,再怎么勉强,也无法与神比较。这样的典型,虽然光辉,但不真实,无法效仿,会让读者们有很大的距离感。再伟大的人物也有与普通人生活相同的地方,也要食人间烟火。只有这样,人物的形象才丰满、才真实可信。新时期典型人物的塑造,比较好地处理了“大与小”、“正与反”的关系。 “大与小”的关系是指表现人物主要精神层面的事件与点滴的日常生活琐事之间的关系。只有将二者有机结合,才能表现出一个可亲可敬、人人可学的典型。人民网2004年6月份的《长风彩霞,逝者如诗——记登封市公安局局长任彩霞》一文,写作上就很好地表现了

这一特点。“40岁,人生最灿烂、最壮美的季节;40岁,建功立业的黄金时期。然而,她却倒下了,倒在为之倾洒全部热血的嵩岳大地上,倒在为之奋斗不息的公安事业上。任长霞的去世,震撼了登封市。追悼会那天,14万多群众自发前来悼念,白花如雪,白幛如云,这在登封的历史上是首次。”开头部分的这百来字,勾画出一个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深受人民爱戴的崇高形象,整个的基调就定了下来。但作者也并没忽视任彩霞作为普通女人,作为家庭中的妻子与母亲的一面:“在郑州工作期间,无论工作多疲惫,只要一进家,她就捋起袖子下厨房,香喷可口的饭菜得到家人的交口称赞。”“在不到十平方米的卧室里,最显眼的是简易衣架上的一排衣服。这些衣服中除了一件警服,其他的款式比较新潮。床边的柜子上放着《新家庭》、《时尚》、《魅力》等杂志,电视旁放着《茶花女》、《乱世佳人》、《简爱》等影碟。”这些叙述,看似琐碎,但却展示了一个

第六章直观教学与直观教具

第六章直观教学与直观教具 本章學習目標: 1 .简述直观教学的优势。 2 .根据各种直观教具的特点举例说明它们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3 .尝试正确使用直观教具,针对一节课提出选择直观教具的方案。 4 .能根据简易直观教具的特点和制作原则设计制作1 ~ 2 件生物教具。 所谓直观,即感性认识,是具体的、直接的、生动的事物作用于人的感官所产生的感觉、知觉和表象。直观教学即利用教具作为感觉传递物,通过一定的方式、方法向学生展示,达到提高学习的效率或效果的一种教学方式。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在学习生物学的过程中都十分重要,感性认识是在理性认识的参与下进行的,理性认识是在感性认识的支持下完成的。教学中需要向学生提供大量的感性材料,使学生经历从形象到抽象的思维过程,直观教学是实现这一点的基本保证。在生物教学中,存在着的教学用具的直观、教学语言的直观和教学场景的直观,本章着重介绍前者。 第一节生物课的直观教学和常用直观教具 一、直观教学的优势 (一)直观教学有助于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 生物学知识的学习一般从感知开始,学生感知越丰富,越有利于形成理性认识。经过简约化、形象化、模式化的直观教具可以生动、形象、逼真地显示生命科 学事实、生命现象、生命活动过程,揭示生物体内部结构、功能和各种联系,形象 地表示抽象概念的各种要素及其关联,化虚为实、化繁为简、化深为浅,并使学生 的多种感官协调活动,产生正确的感知和表象,在获得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建立理性认识,形成概念和原理。 (二)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110·中学生物学教学论

学习效率首先与学生的感觉和知觉的速度有关,也与学生有无积极、自觉、 主动的学习动机和探求知识的愿望有关。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一定程度上有赖于直观教具的表现力。所谓表现力指直观教具呈现信息的逼真度、客观性、精确性、动态性、事物关系呈现力、重点特征指示力、形状互变力以及时空位移能力 等。直观教学由于表现力强,也就能明显地提高学生感知的速度,进而提高学习效率。 (三)直观教学有助于引发学生探索的欲望 直观教学手段常常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直接迅速地表现生物界的 各种生命现象,化远为近,化古为今,化长为短,化静止为动态,化抽象为具体,在 集中学生学习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的同时,迅速引起学生情绪、态度和认知上的反应,使其探索未知的欲望大大加强。 (四)直观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 直观教学首先要求学生学会观察,有些还需要动手操作。根据直观教具去 看、去听、去 说、去动、去独立思考,也是发展学生观察能力、操作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表达能力的过程。 直观性原则就是指利用生物教学中的直观手段作用于学生的多种感官,丰 富他们的感性认识,从而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习的效率。当然,如果直观手段运用不当,呈现教具后直截了当把结论告诉学生,让他们去背,这实际上仍是注入式教学。 二、直观教具的种类及特点 这里把生物教学中常用的直观教具的特点作以简介。 表6 - 1 常用直观教具的特点 名称性质特点不足 实物是生物活体 真实、具体、有生命性;

浅析校园新闻特点及其写作技巧

浅析校园新闻特点及其写作技巧-新闻学 浅析校园新闻特点及其写作技巧 徐昊 (山西大学商务学院太原030006) 【摘要】校园新闻具有特定的价值,是一所学校校园文化最有力的表现,它既可以及时反映和发掘校园新闻,亦有助于沟通学生与老师的联系。本文对校园新闻特点进行阐述,并对校园新闻的写作视角及技巧进行研究。 关键词校园新闻;特点;写作技巧 校园新闻,顾名思义,是报道校园内新近发生的事情,是一所学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他所报道的主体即校园,刊载其的媒介有校报、校广播站、校电视台以及校内局域网。作为新闻,它具有新闻的真实、客观、及时等等特点,但作为校园文化的组成部分,它往往又担负着普通新闻所不具备的教育性、专业性、循环性等特殊特点。 一、校园新闻的特点 (一)校园新闻的一般特点 1.真实性——新闻存在的源泉。新闻之所以区别于文学作品,就是依据其真实性。文学作品可以根据其内容需要,有目的的添加一些构思或想象,以期达到艺术目的,而新闻则不同,真实是新闻活着的源泉、是一篇新闻的价值存在。校园新闻作为新闻的一个类型,自然也应当遵循真实性这一原则。一篇校园新闻,必须立足于真实存在并发生的事件来进行,切不可盲目杜撰、胡诌乱写,否则失信他人、贻笑大方。 2.客观性——新闻立足的根本,新闻之所以能够立足,能够吸引读者阅

读,正是由于其独立、客观的特点。一篇好的新闻、一个优秀的新闻工作者、新闻编辑、在写新闻的时候必须要遵循客观性原则,不将个人情感掺杂其中。校园新闻作为教育新闻,肩上担负着教育的使命,如果不能客观报道某一事件或活动,轻则无法正确引导校园舆论、起到教育作用:重则对学生起到反作用、酿成不良后果。 3.时效性——新闻活的灵魂。新闻之所以称之为新闻,关键在于一个“新”字。一篇新闻稿的价值,也在于一个“新”字。一篇消息,如果报道的是很久远以前发生的、人尽皆知的事情,自然失去了其作用及价值意义。只有报道最新发生的事情,才能有效地吸引读者的眼球,将自己的价值表现出来。这就要求校园新闻的采编人员应当具备一定的新闻敏感性、留意身边所发生的事情,对具有一定价值意义的事件进行及时整理、书写成稿,第一时间进行刊发,从而为确保其时效性。 4.可读性——新闻成长的指向标。所有的新闻都是为读者服务的,只有报道读者所喜闻乐见的、读者所喜欢读的,满足各个阶层、男女老少各种人的阅读喜好,才能赢得广大读者信任。 但是要注意的是,新闻虽然要注意其内容可读性,但是也要注意筛选其内容,不能为了追求销售量与阅读量而大量刊载黄色新闻,从而导致报纸品位下降。而校园新闻尤为如此,在校园新闻采编过程中,一定要增加对其的取舍与审核,对正面的、具有现实意义的进行保留、对负面的、毫无价值的进行舍弃。 (二)校园新闻的独特特点 1.教育性。校园新闻因其生于校园长于校园,因此,自然不可避免的与教育连在一起。校园新闻的教育性主要分为三个方面:

复合材料种类

1.2.2石墨烯/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种类 最近几年,以聚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苯胺、环氧树脂、硅橡胶等为基体的石墨烯复合材料的研究都有所报道。其中出现了较多,关于石墨烯在高分子基体中达到纳米水平分散的研究。这里简要介绍一些主要的石墨烯/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 (1)聚苯胺(PANI)/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 聚苯胺(PANI)/石墨烯纳米纤维复合材料是用原位聚合方法,在酸性条件下,氧化石墨烯与苯胺单体聚合得到的[1]。然后,使用水合肼还原不同氧化石墨烯质量比的PANI/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最后,对还原的PANI再氧化和质子化生成PANI/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Bhadra等[2]也报道过纯PANI这种类型的热降解。PANI和PANI/石墨烯复合材料样品在同一温度范围内质量损失分别是40%和25%。结果表明,PANI/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热稳定性较之纯的PANI提高了。同时,复合材料的导电率也有很大的增加。 (2)聚氨酯/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 使用原位聚合的方法制备功能化的石墨烯(FGS)/水性聚氨酯(WPU)纳米复合材料[3]。由于FGS粒子在WPU基体中的均匀分散使纳米复合材料电导率比初始WPU增加了105倍。由于导电通道的形成,在高分子基体中引发了电导率的突变。当填充FGS仅为2%(Wt)时,可得到渗滤阀值。 (3)环氧树脂/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 Kuilla等[4]用原位插层聚合制备了环氧树脂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环氧树脂的热导率很小。但是,加入石墨烯后其热导率得到了显著提高。填充5%(Wt)GO 的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其热导率是1W/mK,这是纯环氧树脂热导率的4倍。当填充20%(Wt)GO的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其热导率增加到6.44W/mK。这些结果表明石墨烯复合材料用于散热是一种很有前途的热界面材料。 (4)聚碳酸酯/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 通过熔融复合法,制备石墨和功能化石墨烯(FGS)增强的聚碳酸酯(PC)复合材料[5]。聚碳酸酯/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中,FGS呈现高度的片状剥离状态。导电性能测试表明,产生导电性渗流阈值时FGS 的添加量比石墨的添加量要低。PC/ FGS纳米复合材料的拉伸模量高于纯PC的拉伸模量。并且,随着FGS 的填充复合材料的热膨胀系数(CTE)大幅度地下降。 (5)聚乙烯醇(PV A)/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 Liang 等[6]报道了用水作为溶剂,把GO加入PV A基体中制备出PV A/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PV A/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的机械性能优于纯PV A。例如,GO 含量仅为0.7 wt%时,拉伸强度和杨氏模量分别增加了76%和62%。这是由于石墨烯片层的大的宽高比,PV A 基体中石墨烯片层分子水平的分散和石墨烯与PV A 间氢键引起的强界面粘结。

我看中国雕塑艺术的风格特质——论中国古代雕塑的八大类型

2我看中国雕塑艺术的风格特质——论中国古代雕塑的八大类型 吴为山 我之所以要谈中国传统雕塑的艺术风格特质,乃在于近现代以来,西方雕塑的介入,导致了雕塑价值标准的偏离与混乱。原本优秀的中国雕塑传统在本土被排斥于主流之外。这“主流”指官方大型展览、重要的学术策展、学院的主干教学以及艺术的评价体系。与雕塑同样受西方影响的绘画则命运不同,因为绘画严格地分类为西洋画与中国画,且绘画有自身品评尺度并各循其道发展。按理,中国雕塑与西洋雕塑恰如中国画与西洋画的关系,中国雕塑也应循其自身规律发展。只不过近百年来,随着造“菩萨”的渐衰,“塑人”的兴起,导致写实的功用性要求愈高,西洋法价值凸显,又上个世纪50年代后苏联革命现实主义的一统天下,文革的新偶像塑造,80年代的西方现代主义热和90年代至今的后现代风潮,使得中国传统雕塑一直处于边缘的、民间的、非正统的境地,甚至被斥为封建落后余絮。 纵观中国雕塑发展,就其精神性,受政治、宗教、哲学影响;就其造型,受绘画的影响,并在意象、抽象、写意、写实诸方面显示出其道、其智、其美,有着迥异于西方传统的独立体系、独特价值。我们不能满足于中国雕塑只存在于博物馆、石窟、墓道,应当提炼出影响着现在于未来的绝伦之底蕴、超拔之意志、高远之境界。这不仅在于弘扬民族传统,保持华夏独特韵致,更在于促进人类文化生态的多元发展。数年来,笔者在对中国雕塑的直觉感受和理性分析中结合自己的创作实践,将中国雕塑归纳为八种类型的风格特征。并将风格的阐释诉诸于对中国雕塑思维方式和表现方式的思考。 中国传统雕塑风格大致分为八种风格类型:原始朴拙意象风、商代诡魅抽象风、秦俑装饰写实风、汉代雄浑写意风、佛教理想造型风、宋代俗情写真风、帝陵程式夸张风和民间朴素表现风。以下,就上述风格加以一一阐释。 一、原始朴拙意象风 原始的意象风,是原始人生命自然状态的发散表现,是直觉感受的表达。通过鲜明、夸张的表现与外貌特征的塑造,直截了当地表达心灵。原始意象风的生成基于原始人主客未分的混沌心理状态。雕塑的外型特征按基本形分类,眼睛的塑造或是两个凸球,或是阴刻线纹,或是凹洞。泛神论与空间恐惧在此演化为造型手法的稚拙与朴野,这种意象反映了原始人对事物的模糊直觉,在造型上体现为把对象归纳为简单、不规则的几何形,是盛行于后世写意风与抽象风的基础。 谢榛云:“至于拙,则浑然天成,工巧不足言矣。”(《四溟诗话》)由此中国雕塑走上或拙或巧,或宁拙勿巧,或拙中见巧,最后达至由巧入拙之路。 二.商代诡魅抽象风 “虽不该备形妙,颇得壮气,陵跨群雄,旷代绝笔。”(谢赫《古画品录》) 与原始意象风呼应的是商代始大行其道的抽象风,东方的抽象,带着神秘主义色彩,它是万物有灵与抽象本能的结合。其神秘,富于图腾意味;其抽象,乃视复杂事物为简单之概念。三星堆青铜雕塑的特征集中体现了诡魅的抽象之风。它有别于根据美的原则简化组合、表达审美理想于意蕴的现代主义抽象构成。它像文字的生成一样,有象形、会意、形声,有天象、地脉,有不可知的虚无。因此,弧、曲、直、圆、方等线面体概括了对风、雨、雷、电、阴、阳、向、背的认识,此中有许多令人费解的密码。但从云纹图案、鸟头纹、倒置的饕餮,可以显而易见抽象风形成的原型。

小学数学直观教具的使用与学生抽象思维的发展

小学数学直观教具的使用与学生抽象思维的发展 发表时间:2019-11-19T14:43:47.737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9年9月4期作者:石雪梅[导读] 教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在教学中,恰当地运用教具可以把具体的感知与抽象思维结合起来石雪梅(重庆市武隆区文复苗族土家族乡中心校重庆武隆 408500)摘要:教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在教学中,恰当地运用教具可以把具体的感知与抽象思维结合起来,有助于学生掌握抽象的概念和发展抽象思维能力;可以增强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记忆,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观念。 关键词:教具使用;概念理解;抽象思维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19)09-162-01 使用直观教具的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正确的使用教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通过对直观教具的使用,可以化抽象为具体,由复杂变简单,为学生提供和积累丰富的感性材料。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公式和法则,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观察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常用的直观教具有很多,如实物图、挂图、计数器、小棒、数字卡片、口算卡片、几何形体模型等等。直观教具在什么时候使用,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难易和抽象程度以及学生的接受水平来确定。一般来说,低年级要比高年级用的多一些。 一、使用简单学具,激发学习兴趣 教具并不是复杂就好,只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自然会加快学生的感知速度,提高学习效果。对低年级学生来讲,许多随手可带的生活物品都可以作为学具,如小棒、水果图片等学具,简单又实用。课堂上让学生摆一摆、比一比就会使抽象的数学问题变得简单又容易懂。 (1)比如一年级学生学习“10、20以内的认识以及组成”,利用小棒就最方便。学习时进行按数一数以理解数的组成、数的比较大小、序数,不仅会引起小学生学习的兴趣,还能培养学生善于动脑的好习惯。(2)再比如利用自制简单的数字卡片做教具,从中任意抽出2张就可以让低年级学生进行数的比较大小,还可以进行口算,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让学生在玩中学到了知识。(3)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如果直接出示竖式,学生不易理解,因此让学生提前准备好10颗纽扣,利用分纽扣的活动:把10颗纽扣平均分成2份,刚好分完;如果把10颗纽扣平均分成3份,则会发现会剩一颗。由此引出“有余数的除法”这一概念,学生实现了从形象到抽象的转化,使学生印象深刻。 基于低年级学生具有很强的好奇心的特点,数学课上可以借用实物帮助学生观察有关的数学现象,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比如教学“认识立体图形”就可以借助鞋盒、魔方、杯子、足球等实物模型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使学生直观、形象地了解和感知图形的知识,增强对几何图形的初步认识。 二、合理的使用学具,增强动手操作能力 小学生的认识规律一般是从感知到表象再到概念。在授课中让学生充分操作学具,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去感知大量直观形象的事物,获得感性知识,形成知识的表象,并诱发学生积极探索,从事物的表象中概括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从而形成科学的概念。 如在教学“长方体的认识”这节教学中,通过对几何形体的观察、触摸、数一数,以此建立长方体面、棱、顶点的概念,逐步使学生认识长方体的具体特征,从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为了使学生认识长方体的棱长按长、宽、高分为几组,棱长总和怎样简单计算,让学生用备好的学具自己制作一个活动的长方体框架模型,操作完学生很容易的得出长方体棱长总和是:(长+宽+高)×4;还通过若干小正方体的拼摆,使学生轻松归纳出计算长方体的体积公式是:长×宽×高。通过实物的操作,轻易的完成这一过程。 合理的使用学具,还能增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加强学具的操作,让学生摆、拼、剪、制作、测量、画图等,有助于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 例如在推导“圆锥体的体积公式”时,让学生分组做实验:分给每组一个圆柱形容器、两个不同的圆锥形容器(其中一个圆锥是与圆柱等底等高)、细沙,让学生用圆锥容器向圆柱容器中装沙子,通过操作,学生顺利推导出圆锥体体积的公式是V=1/3Sh的成立。这样的教学,不但使学生在操作中获取了知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三、巧用自制学具,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学生自己制作一些简单易用的学具,再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帮助学生发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如:(1)在教学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时,可以让学生回家用硬纸自制图形,上课时通过动手拼、摆,得出它们的面积计算公式。(2)再如四年级学习长方形的“面积与周长的比较”时,用学具可以让学生明确二者之间的区别:用铁丝做一个长方形框架,再用一块纸板做一个长方形面,在这个模型中,四边这个铁丝的长度就是长方形的周长,内部纸板面的大小就是长方形的面积。对比模型,学生就很容易的区分面积与周长的不同含义了。通过这样的体验,让学生在动手中充分感悟、亲身体验、形成表象。 四、处理好直观性与抽象性的关系 抽象是直观的发展。直观教具的使用只是作为帮助学生更形象的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并发展思维的手段,是一种教学手段。因此,教学不仅只是停留在直观演示上,而是要帮助学生归纳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及数量关系。在使用教具时,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使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在抽象出所演示的事物的本质特征,从而达到对数学概念、公式和法则正确的理解。如果学生已经理解了,就应当脱离直观,引导学生进行抽象思维。另外,有些新知识,学生能够从旧知识中推出,就不需要再回到直观。否则,也不利于学生抽象思维的发展。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抽象思维能力的增强,就可以逐渐减少学生对直观演示的依赖性,以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从以上所述中不难看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恰当的使用教具、学生适时动手操作学具,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可以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善于推理、勇于探索的品质和习惯,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智力,创设广阔的思维空间。 参考文献 [1]刘永康借助教具、学具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J].新课程学习,2010.15. [2]韦辉梁数学教学中动手操作例谈[J].《小学数学教学设计》2005.1.

新材料定义和分类

新材料定义:新材料是指那些新出现或已在发展中的、具有传统材料所不具备的优异性能和特殊功能的材料。新材料与传统材料之间并没有截然的分界,新材料在传统材料基础上发展而成,传统材料经过组成、结构、设计和工艺上的改进从而提高材料性能或出现新的性能都可发展成为新材料。 新材料按结构组成分,有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先进复合材料四大类。按材料性能分,有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按照新材料的用途和性质,《中国新材料产品与技术指导目录》将新材料产品分为新型金属材料、新型建筑材料、新型化工材料、电子信息材料、生物医用材料、新型能源材料、纳米及粉体材料、新型复合材料、新型稀土材料、高性能陶瓷材料、新型碳材料、新材料制备技术与设备等十多类具体技术领域。 1、电子信息材料 (1)微电子材料:晶圆、封装料、光刻胶、金丝、浆料、电子化学品、IGBT、功率MOS (2)光电子材料:光棒光纤、光器件、光盘、磁记录材料 (3)平板显示材料:偏光片、滤光片、玻璃、液晶、PDP稀土荧光粉、OLED发光料 (4)固态激光材料:人工晶体、非线性光学材料、特种玻璃、镀膜材料 2、节能新材料 (1)半导体照明材料:衬底、外延片、MO源、高纯气体、封装料

(2)光伏电池材料:多晶硅、单晶硅、薄膜、玻璃 (3)新能源材料:燃料电池电极、固体氧化物、二次电池电极、膜、锂离子聚合物、储氢合金粉及其他储氢材料 3、纳米材料 4、先进复合材料 玻璃纤维、芳纶、碳化硅、石墨、硼纤维、钢纤维、晶须、人工合成耐磨材料、树脂基、金属基、陶瓷基复合材料、碳/碳复合材料、硬质合金刀片、摩擦材料、复合材质材料 5、先进金属材料 (1)超级钢:新普碳、超合金、复相、专用钢、耐高温耐磨耐腐蚀材料、特种材、非晶合金(金属玻璃) (2)贵金属与有色:高纯贵金属、铝镁钛轻合金及材、特种铜材 6、化工新材料 有机硅、有机氟、工程塑料及塑料合金、特种橡胶、特种纤维、特种涂料、制冷剂、精细化工产品 7、先进陶瓷材料 功能陶瓷(微波、瓷介电子元件、压电、敏感、透明)结构陶瓷(蜂窝、耐磨、高温、高韧、涂层、陶瓷基复合) 8、稀土材料 高纯稀土、助剂、催化剂、永磁、发光、储氢 9、磁性材料 软磁、永磁、磁记录材料、磁器件

冰雕塑的种类和风格

长沙冰雪世界 冰雕塑的种类和风格 冰雕塑同其他材料的雕塑一样,也分圆雕、浮雕和透雕三种。 圆雕又称立体造像,指不附着在任何背景上,完全独立的可以四面欣赏的冰雕。 它把实体的前后左右上等各方面都雕出来,从四周看都像真的一样。如第十四届哈尔滨冰灯游园会在文坛集锦景区里雕的一个小女孩跪在欧式灯柱前面对着蜡烛和圣诞树沉思的冰雕,便是根据丹麦著名童话大师安徒生的《卖火柴的小女孩》设计的一组圆雕,从哪个角度都可欣赏。圆雕是冰灯会中数量最多的一种冰雕。 浮雕即浅雕凸雕,在实体的表面上雕刻出具有背景的形象,也就是在平面上雕出凸起的形象,是介于圆雕和绘画之间的雕塑艺术。冰建筑和某些圆雕的基座都常常运用浮雕的手法。如冰屏上浮雕着欢跳的小鹿和飞翔的大雁、圆雕龙的基座上浮雕着云朵或翻卷的浪花,使其犹如腾云架雾或戏水扬波一般。 镂空浮雕的背景,就是透雕。它介于圆雕与浮雕之间,空间感很强。第十三届哈尔滨冰灯游园会南门的前导区两侧立的是带公鸡、蟠桃透雕的20米长冰屏。第十四届冰灯游园会西门的冰屏透雕的飞天,几位仙女姿态优美,长绦飘拂,状若凌空飞舞。 冰雕塑的风格 具象冰雕塑就是写实冰雕塑。它比较真实、准确、客观地反映现实生活,但也不排除必要的夸张和虚构。用这种风格塑造人物,无论是形体结构、位置比例,以及解剖、透视和空间的量感、质感,都同真人基本相似。塑造其他形体,也力求惟妙惟肖。 装饰变形冰雕塑这种冰雕塑有具象冰雕塑的成份又有别于具象冰雕塑,其特点是运用高度概括和夸张、变形等手法,使造型的块面结构清晰,整体感强烈,富有现代意识和装饰韵味。例如将两大片冰并排而立,雕出企鹅轮廓;头部中间夹一冰球,便是眼睛;肚腹掏空,形成一道门。 抽象冰雕塑这是用抽象的形体和色彩组合的一种冰雕塑。这种冰雕塑只强调大的轮廓线和体面关系,重在神似,在似与不似之间。游人在仔细观赏揣摩之后,才恍然大悟,看出作品的巧妙之处以及设计者的良苦用心。第十九届冰灯游园会在兆麟墓前分两层造了8.5米高的四条冰廊,廊檐为曲线形,上有冰的球体。原来这是抽象的四龙戏珠。 资料来源长沙冰雪世界长沙冰雪乐园长沙冰雕展览长沙冰雪滑道

娱乐新闻按立场分类

试论娱乐新闻侵权2009-10-15娱乐新闻中的媒体责任边缘化及其纠正2007-10-15 娱乐不能越界新闻应有规范——从“窦唯事件”看娱乐新闻报道的失范 2006-06-30 娱乐新闻不可承受之“愚”2011-06-15 分析文化娱乐新闻的道德失范与新闻自律2002-01-15 让娱乐新闻远离粗鄙——钱江晚报文娱新闻报道探索 2005-09-28 别让娱乐新闻蜕变成“八卦新闻” 2005-06-28 操纵娱乐与掌控娱乐底线——当代都市报娱乐新闻报道的迷失与归途 2005-11-15 真亦假时假亦真无为有处有还无——论娱乐新闻炒作现象 2011-01-15 娱乐新闻泛滥之原因分析2004-03-15 别让低俗成为娱乐新闻报道的“时尚”2007-08-15 娱乐新闻的低俗化倾向——以周璇/张铁林事件为例 2004-01-25 娱乐新闻不是媚俗新闻2007-05-15 娱乐新闻的迷失 2002-07-15 娱乐新闻:标题不要哗众取宠2000-10-15 娱乐新闻的“狂欢节”——对“皇马访华”新闻报道中负面现象的回顾和反思2003-12-10 娱乐新闻标题的“性”暗示与虚假2010-11-05 关于娱乐新闻采访、报道失范的讨论2006-10-23娱乐新闻不可唯娱乐 2004-10-30 重塑娱乐新闻价值 2009-06-20 从张国荣事件看娱乐新闻的规范化2003-06-15 要警惕娱乐新闻的“狗仔队”倾向2011-08-15 娱乐新闻:请多一点人文关怀 2007-09-20 浅析娱乐新闻失实现象 2006-11-30 娱乐新闻要“亲俗”而不是媚俗 2004-06-28 娱乐新闻不是新闻娱乐2011-04-05 文化新闻的退化与娱乐新闻的庸俗化倾向 2002-01-15 娱乐新闻应追求高雅健康的审美情趣 2004-05-28 娱乐新闻不该由“绯闻”唱主角2002-09-15 “性丑闻”频频曝光为哪般——论娱乐新闻报道中的权利和义务关系2004-02-28 点播节目要加强把关意识娱乐新闻要增强法律意识 2004-12-28 娱乐新闻要戒色2008-05-15 娱乐新闻公信力的丧失与道家传播思想的启示2006-06-15 反思: 建设性意见: 现象陈述: 对娱乐新闻猎奇现象的反思2006-06-30 娱乐新闻评论的特点及大众责任2004-08-28 谈谈娱乐新闻报道的常见问题2000-03-15 要健康传播娱乐新闻 2004-07-28

几种新闻文体的写作特点

常见新闻文体结构 消息的三大结构 1.倒金字塔结构 The Inverted Pyramid Form Lead (Introduction) containing most important or most interesting 导语包括最重要或最吸引人的消息 more facts 更多的事实材料 supporting information or background 辅助性消息或背景材料 quotes or more facts of lesser (次要的) importance 引语或次要的事实材料 minor details 细节材料 least significant information 最不重要的消息 2.“金字塔式”结构: 与“倒金字塔”结构正好相反,它是按照新闻事实发展的本来顺序来写的。消息按照新闻事件的开头、发展、结尾的顺序进行,新闻事件的高潮通常放在消息的最后,也就是“金字塔”的底部。(An example on page 83) 3.“多足鼎”: 先在导语中写明主题,然后,“堆砌”大量的事实支撑这个主题。除了与导语呼应外,后面段落每个事实之间都是平行并列关系。它们合起来共同说明导语阐述的问题。导语是鼎身,以下的段落是鼎足。(examples on page 107 and 123) 综述(roundup or wrapup):它通常是就一个中心议题,把在一个时期或一 定范围内发生的多个相关的事件综合到一起进行叙述的新闻形式。综述相对于硬新闻而言在时效上要弱一些。综述的篇幅一般较长,由于它是通过性质相近的多事件、多侧面对一个中心思想进行叙述。

新型复合材料的种类有哪些

新型复合材料的种类有 哪些 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新型复合材料的种类有哪些 最佳答案 复合材料,是以一种材料为基体,另一种材料为增强体组合而成的材料. 复合材料的分类有很多种,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按基体材料类型分类: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以有机聚合物(主要为热固性树脂、热塑性树脂及橡胶)为基体制成的复合材料。 )金属的复合材料以金属为基体制成的复合材料,如铝墓复合材料、铁基复合材料等。 )无机非金属基复合材料以陶瓷材料(也包括玻璃和水泥)为基体制成的复合材料。 2)按增强材料种类分类: )玻璃纤维复合材料。 )碳纤维复合材料。 )有机纤维(芳香族聚酰胺纤维、芳香族聚酯纤维、高强度聚烯烃纤维等)复合材料。 )金属纤维(如钨丝、不锈钢丝等)复合材料。 )陶瓷纤维(如氧化铝纤维、、翩纤维等)复合材料。 3)按增强材料形态分类: )连续纤维复合材料作为分散相的纤维,每根纤维的两个端点都位于复合材料的边界处。 )短纤维复合材料短纤维无规则地分散在基体材料中制成的复合材料。 )粒状填料复合材料微小颗粒状增强材料分散在基体中制成的复合材料。 )编织复合材料以平面二维或立体三维纤维编织物为增强材料与基体复合而成的复合材料。 4)按用途分类: )结构复合材料 结构复合材料主要用做承力和次承力结构,要求它质量轻、强度和刚度高.且能耐受一定溢度,在某种情况下还要求有膨胀系数小、绝热性能好或耐介质腐蚀等其他性能。 )功能复合材料 功能复合材料指具有除力学性能以外其他物理性能的复合材料,即具有各种电学性能、磁学性能、光学性能、声学性能、摩擦性能、阻尼性能以及化学分离性能等的复合材料。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