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学案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学案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学案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学案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学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碳单质的性质和用途;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装置、收集方法和检验方法;

、CO的性质、用途以及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3)、CO

2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讨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2)、通过讨论一些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探讨活动,培养学生对科学技术的正确认识;

(2)、通过收集有关资料,进一步加强对温室效应的认识,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和人类生存环境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

1、碳单质、CO

、CO的化学性质。

2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

与水、石灰水反应。

1、CO

2

2、CO还原CuO的分析。

四、教学准备:第六单元知识体系和相关练习题

五、教学时间:1课时

六、教学方法:提问→讨论→归纳→总结

七、教学过程:

(一)、单元知识要点归纳小结:

1、碳及其氧化物的性质和用途;

2、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比较

2019-2020年七年级政治下册 第六单元 让生活充满阳光 复习学案 鲁人版

2019-2020年七年级政治下册第六单元让生活充满阳光复习学 案鲁人版 教师寄语:学会调控情绪,保持乐观心态,过快乐而富有情趣的生活。 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热爱生活,自信开朗的生活态度,培养高雅情趣,过富有情趣的生活。 2、能力:学会调控情绪,辨别分析不同情绪的影响;分清雅俗,提高思考、判 断能力,掌握培养高雅情趣的途径;培养对知识的综合概括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 3、知识:知道人最常见的情绪的种类、情趣有雅俗之分、调控情绪的方法、培 养高雅情趣的途径;理解情绪产生变化的原因、情绪对人的影响以及培养高雅情 趣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情绪的影响、调节和控制;高雅情趣的作用,过富有情趣的生活。 教学难点:合理宣泄情绪;正确认识好奇心和从众心理。 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梳理知识点 1、人的最常见情绪有哪些? 2、情绪产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需要、情境) 3、情绪对人有哪些影响?(积极和消极两方面) 4、怎样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调节情绪、宣泄情绪) 5、什么是高雅情趣? 6、庸俗情趣有什么危害? 7、为什么要培养高雅情趣?(高雅情趣的意义) 8、盲目从众有哪些危害? 9、生活中如何杜绝不良嗜好? 10、中学生怎样才能过富有情趣的生活?(四条途径) (二)合作学习整合知识结构

(提示:知识结构的详略和层次可根据自己的思维和记忆特点灵活组织,在小组内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整理出尽可能合理的知识结构。) 让生活充满阳光 (三)探究交流 1、走进社会 据调查,我国中学生吸烟的人数正以大幅度的比例增长。据了解,中学生吸烟的动机,大多是希望通过吸烟满足内心的成人感,认为吸烟很“酷”。71.6%的吸烟学生是在朋友或同学的影响下开始尝试吸烟的,53.1%的吸烟学生是为了模仿公众人物。有的学生认为“流行的就是好的”,因此社会上流行什么,什么时髦,就去追逐什么。 (1)中学生跟风吸烟的做法是反映了什么心理? (2)这种心理有哪些危害? 2、中考链接 (四)典型例题 少年时代的茅盾有广泛的兴趣爱好。他十分喜欢看《三国演义》、《水浒传》、《儒林外史》、《聊斋志异》等古典名著,他充分利用时间,博览群书。这为他后来研究古典文学和

人教版英语选修六第三单元学案

选修6 Unit 3 A healthy life自学提纲 第一部分词汇学习 使用日期:12月8-9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利用构词法背诵单词,掌握重点单词的用法 过程与方法:兴趣记忆法、形义联想法、利用词根词缀法、最佳时间记忆法等,师生互动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学习新单词的过程中,教育学生热爱生活,珍爱生命 【课前自学】 查字典,了解词汇的词性变化,并写出正确形式。 1. 健康n. _________ 不健康的adj.___________ 对……合适的______________ 2. 压力n.________ adj.__________(同义词)n.___________ 3. 青春期的adj.________ n.__________ 4. 自动的adj.________ adv.________ 5. 精神的adj._________ adv._________ 6.正常的adj.__________(反)___________ 7. 结果n._______ adj.________ adv.________ 8. 加强v.__________ n.长处__________ 9. 放松n._________ v.__________ 10.失望的adj._________/__________ n.___________ 11. 违法的adj.______(反)________ 12. 尴尬的adj._________/_________ n.____________ 【问题展示】 1.ban vt 禁止,取缔n 禁令;谴责 He was banned ______driving for six months due to speeding. The police lifted the ban _____parking on the street. Dolly’s cloning raised the fear of human cloning, so they called for a worldwide ban _____ human cloning. 归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与延伸】还有哪些词表示“禁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ddicted adj 入了迷的,上了瘾的 He found his son addicted to ______(play) computer games. He was involved in the accident under the influence of alcohol, ______which he is addicted. Driven by curiosity, he ______ addicted to drugs. 归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ccustomed 惯常的;习惯了的。 It took me a long time to get accustomed to ______(work) inside the noise and excitement of the environment. You must accustom yourself to the new climate .(adapt句型转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与延伸】adapt 与accustom 的相同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effect 影响,成效 His sudden death had a great effect ______ the future of both mother and son. He left a note ____ the effect that he was affected by HINI FLU .

第六单元复习课学案

第六单元复习课学案 设计人:王秀莲审核人:张瑞英日期:2011.12.19 复习目标: 1、准确理解重点文言字、词、句的含义,把握文章内容,评价人物形象。 2、通过拓展迁移,提高课内外文言文阅读能力。 3、从杰出人物身上汲取精华,传承美德,砥砺意志,自强不息。 复习重点: 1、准确理解重点文言字、词、句的含义,把握文章内容,评价人物形象。 复习难点: 2、通过拓展迁移,提高课内外文言文阅读能力。 复习过程: 一、检查预习: 解释划线字词的含义: 1、陈涉少时 2、苟富贵,无相忘 3、会天大雨 4、寡人谕矣 5、长跪而谢之 6、孤不度德量力 7、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8、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二、自主复习任务: (一)文学常识 1、司马迁,字,朝代史学家、文学家,他用毕生精力著成了我国第一部 通史。 2、《战国策》是西汉末年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的,此书为体史书。 3、陈寿,字,朝代家。 4、《出师表》作者,字,号,三国时期卓越的政治家、家,杜甫在《蜀相》中是这样评价他的,。 (二)通假字: 1、发闾左谪戍渔阳___通_________ 2、为天下唱___通_________ 3、将军身披坚执锐___通_________ 4、固以怪之矣___通_________ 5、故不错意也___通_________ 6、欲信大义于天下___通_________ 7、自董卓以来___通_________ (三)古今异义: 1、此诚不可与争锋古义______今义______ 2、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古义______今义______3、诚宜开张圣听古义______今义______

4、先帝不以臣卑鄙古义______今义______ (四)一词多义: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故将 广故数言欲亡项燕为楚将 免冠徒跣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徒间又何间焉 徒以有先生也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遂许先帝以驱驰 许安陵君其许寡人 潭中鱼可百许头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五)重点句子填空及翻译: 1、今操已拥百万之众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3、《出师表》中写诸葛亮无意于功名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出师表》中点出要赏罚严明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 三、合作探究: 分析归纳《陈涉世家》、《唐雎不辱使命》、《隆中对》、《出师表》四篇史传的主旨立意、人物形象、写作特色。 四、拓展延伸: 课内外文言文比较阅读: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wěi)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 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yòu )一年矣! (乙)燕昭王收破燕后即位,卑身厚①币,以招贤者,故往见郭隗先生,郭隗先生曰:“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②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 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 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

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6课娜塔莎学案含解析 新人教版 选修外国小说欣赏

第6课 娜塔莎 作品导读 课文《娜塔莎》选自《战争与和平》第二卷。《战争与和平》以1805年开始的争夺欧洲战争和1812年的俄法战争为主线,揭露了俄国首都彼得堡以伐西里为代表的宫廷显贵和官僚贵族的贪婪与卑劣。作品描写的年代跨度长达十多年,人物500多个,歌颂了民族的英雄品质和坚强性格,多方面反映了俄国一个重要历史时期中各阶级的生活面貌。 娜塔莎参加舞会前,心情兴奋、激动与焦急,舞会上与安德来公爵相遇,并双双在心中埋下爱情的种子。已经许配给安德来的娜塔莎,因为孤独与寂寞,受美男子阿那托尔的诱惑而背叛安德来。被所谓的爱情燃烧得失去了理智的娜塔莎,根本听不进朋友的劝告,甚至不惜和朋友翻脸。节选内容塑造了一位纯真善良、渴望爱情与幸福但又过于轻信他人、充满浪漫与幻想的贵族女性形象。 课前自主学习 1.记字音 (1)官邸.(dǐ) (2)花翎.(líng ) (3)勋绶.(shòu ) (4)砰.然(pēng ) (5)迸.流(bèng ) (6)皱襞.(bì) (7)怯.场(qiè) (8)憎. 恶(zēng ) 2.识字形 (1)? ???? dān 耽搁虎视dān dān 眈眈 (2)????? jiàng 绛红xiáng 降服 (3)????? huàn 涣散huàn 焕然一新 (4)????? 蔷wēi 薇安huī徽 (5)????? 茶liáo 寮liáo 燎原liáo 潦草liào 镣铐 (6)????? 惊huáng 惶彷huáng 徨辉huáng 煌huáng 蝗虫 (7)????? 功xūn 勋yǔn 殒身不恤yǔn 陨落 (8)????? bǔ哺育胸pú脯 3.辨词语 (1)掩盖 掩饰 ①四行树枝叶相连,把苏堤笼成一条绿荫 的巷子。 ②用他那老一套的傲慢的神情 他的窘态。 (2)耽误 耽搁 ①早告诉我一声儿,多大点子事,还值得 到这会子。 ②我在花园里头 久了,太太晓得会骂我的。 辨析:(1)掩盖:强调把物体盖在下面。掩饰:多数是用在人思想、情感上较多,具有伪装的意思。掩饰除了不让人发现事实的意思之外,还多了迷惑他人视野的意思。

高二英语人教版选修六第三单元学案 答案

ban doing sth. /ban…from sth./doing sth.禁止做某事 a ban on 关于……的禁令 put a ban on….发布禁令 一、词汇变形 Book6 Unit3 A healthy life 词汇导学案 1. use(n./v.)---abuse(n./v.)滥用 2. fit(adj.)---fitness(n.)健康---unfit(adj.) 3.stress(n.)---stressful(adj.)---stressed(adj.) 4. addicted(adj.)---addiction(n.) 上瘾 5. automatic(adj.)---automatically(adv.)自动的 6.mental(adj.)---mentally(adv.)精神上的 7. effect(n.)---effective(adj.)---effectively(adv.) 8. normal(adj.)正常的---abnormal(adj.) 9. breath(n.)---breathe(v.)---breathless(adj.) 10. strong(adj.)---strength(n.)---strengthen(v.) 11. resolve(n.)---resolution(n.)解决,决心 12. relax(v.)---relaxed/relaxing(adj.) ---relaxation(n.)放松,消遣 13.desperate(adj.)---desperately(adv.)绝望地二、重点单词 1. abuse v&n 滥用; 虐待; 辱骂 14. chemistry(n.)---chemist(n.)药剂师,化学家 15. disappoint(v.)--- disappointment(n.)失望 ---disappointed/disappointing(adj.)失望的16.weak(adj.)--weakness(n.)---weaken(v.)削弱17.ashamed(adj.)羞愧的--shame(n.)羞愧,遗憾 -shameless(adj.)无耻的--shameful(adj.)可耻的18.illegal(adj.)-legal(adj.)合法的--legally(adv.) 19.rob(v.)---robber(n.)---robbery(n.)抢劫20.slip(v.)---slippery(adj.)滑的 21. survive(v.)幸存---survival(n.)--survivor(n.) 22. inject(v.)---injection(n.)注射 23. judge(v.)---judgement(n.)判断 24. embarrass(v.)---embarrassed/embarrassing ---embarrassment(n.)尴尬 v n 滥用 abuse one’s power ____ abuse one’s trust /confidence ___ abuse alcohol/drugs__ the abuse of power____ _ alcohol/drug abuse ___ 虐待 abuse children___ _ child abuse____ _ 辱骂 (un) scream abuse___ _ 2. ban n.&v.禁止;取缔;禁令(say officially that sth is not allowed ) 1) He was banned from ____ _(drive) for 6 months. 2) He started a campaign to ban ____ _ _(smoke) in public places. 3)Our government has put a ban _____ plastic bags. 3. s tress n. 压力; 重要性 vt.重读;强调 stressful 产生压力的 stressed 感到压力的 relieve/reduce/ease/ lessen/lighten stress 缓解压力 under stress/pressure 在压力下 stress the importance of 强调...的重要性 place/lay/put stress on sth.着重强调某事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sth =put emphasis on sth. 1) *The government should organize varieties of activities to___ _(强调 的重要性) protecting and improving human environment. 4. quit 停止(做某事); 离开 (quit/quitted; quit/quitted) ?离开(工作职位,学校等);离任 quit school 辍学quit office 离职 quit one’s job ?停止;戒掉 quit doing sth. quit the habit ?迁出;搬离 quit the city 1) You must quit __ (smoke) at once for the benefit of you and your family. 2) Sally found that a class full of problems was waiting for her. She was told six teachers _ _______ (quit) before her.

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复习教案 备课 教学设计

第六单元复习第一课时自主复习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复习课文,掌握文中的字词,正确理解意思,体会文中用词的准确。 2.正确区别形近字、同音字、多音字,正确运用意思相近的词语。 3.积累有关景色描写的成语,会分类。 4.学习自主复习、小组讨论、集体交流的复习模式,培养独立复习能力。 教学难点: 学会文中字词,灵活运用,积累相关成语。 教学难点: 体会文中用词的准确,学会在表达中运用。 预习导航:自主复习第六单元,完成自主复习表。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出示“广玉兰、夹竹桃、石灰、梅”四幅画面,说说你认识它们吗? 2.根据图片分别用一些词语形容它们。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复习第六单元。 二、自主复习: 大家已完成了自主复习表,我们现在小组内交流一下,组长负责归纳整理,并把疑难问题在小组内讨论,不能解决的问题我们再一起交流。 三、梳理整合 《广玉兰》 (一)交流掌握的字 1.重点读音:凋皎(说说读音异同)翘舌音:琢绽后鼻音:漾婴茎 2.字形: (1)说说容易写错的:漾、琢、涵、婴、茎、锈(读音注意点) (2)比一比,分别组词: 漾()琢()涵()绽()蕊()婴()锈()茎() 泳()啄()函()淀()芯()樱()绣()经()逐()锭()缨()秀()径() 3.积累的多音字 (1)交流:细珠似(shì)的似(sì)乎 散(sàn)步钻(zuān)了进去 (2)选择正确的读音: A《广玉兰》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sǎn sàn)文,读着读着,我也好似(shìsì)问到了那股淡淡的幽香。 B傍晚,我钻(zuàn zuān)入小竹林,发现很多春笋已破土而出,如新生的娃娃似(shìsì)的,可爱美丽。 (二)理解的词语 1.预习交流 2.方法: (1)可以通过说相近的词来理解 预设:绽放——渗透——凋谢——旺盛—— (2)可以联系上下文句子理解 (3)可以通过造句领悟意思

第六课导学案诚信伴我行

第六课《与诚信结伴同行》导学案 NO.6 班级姓名小组等级 【学习目标】 1.知道诚实守信是为人之道。 2.在生活中努力做诚实之人,学会践约守信。 3:掌握诚实的复杂性,以及诚实守信的重要性。 【预习指导与使用说明】 1.依据学习目标阅读课本P73—P77,查找、勾画基础知识,写上提示语,并标注好序号。 2.将预习中遇到的疑难点问题用红笔标识出来以备课上小组探究、突破。 3.限时、独立完成,规范书写,及时上交。 【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掌握成为一个诚信的人方法是本框的教学重点 学习难点:理解诚信的意义是本框的教学难点。 【课前预习案】 1.依据学习目标阅读课本p74,结合书本里的内容理解诚信的含义以及其意义。 2.诚实与守信的关系是什么?(提示:课本p74-75分要点、写上序号) 3.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做一个诚信的人?(提示:课本P76-P77.分点,标序号) 【我有问题问老师】 在预习的过程中你还发现了哪些疑问和困惑?请你写下来和老师同学一起学习和分享.

【合作探究案】 探究一:小故事,大道理 从前有一个国王想在小朋友中选择一个最诚实的作为自己将来的接班人。他准备了许多种子给所有的小朋友看谁种出的花最漂亮。回家后小朋友们准备了各种各样的花瓶来种种子。其中有一个小朋友种下种子后每天给它浇水、施肥,很多天过去了可是花瓶里的种子就是不发芽。到了比赛那一天他只好捧着空花瓶去,他看到其他小朋友的花瓶里都长着漂亮的花。结果国王选上了这个种不出花的小朋友。原来国王给的种子都是炒熟的不会发芽。 (1)国王为什么选上了这个种不出花的小朋友? (2)国王的最终选择告诉我们哪些道理? (3)故事中小男孩的做法给你什么启示? 探究二:析案明理 材料一:为了信守一句承诺,19岁的高中生闫旭在过去的两年半中,坚持每天搀扶同班患有脑瘫的女同学肖晓琳上学。在沈阳市教育局、沈阳市文明办和《中国小记者报》联合主办的“沈阳市感动校园好少年”评选中,闫旭光荣入选。闫旭的母亲为儿子乐于助人、信守承诺而感到很骄傲。 材料二:一名外地男子在甘肃省敦煌市从事地沟油加工,5年时间,该男子加工地沟油多达61250公斤,全部销往江苏省以及河北省两家公司。据实验测定,长期摄入“地沟油”将会对人体造成伤害,不仅易使人发生肝癌,也有可能引发其他部位癌变,用地沟油充当食用油,对消费者会造成极大的伤害。 (1)我来点评:请你点评一下材料一中闫旭“信守承诺”做法的意义 (2)出谋划策:针对材料二中的“黑心老板”你认为应该采取何种措施加以制止? (3)诚信在我身边:学校倡议每一个同学向闫旭学习。倡导每一个学生从自己做起,诚实守信,你准备如何做?

第六课我的老师导学案

黄柏中心学校导学案 年级:七年级学科:语文执笔:涂单妹审核:叶刚 内容:第六课我的老师课型:新授课时间:2013年9月23日 【学习目标】 ⒈体会本文作者在文中所蕴含的依恋、思念老师的深厚感情,培养尊敬、热爱老师的良好品德。 ⒉学习本文围绕中心选取材料的写法。 ⒊揣摩文章的语句。 【学法指导】 ⒈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与课文进行多次接触,感悟那深挚的师生之情。 ⒉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从而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⒊在讨论分析中合作学习,促使思维的碰撞、磨合、吸纳。 【学习任务一】 一、自己搜集有关魏巍的资料,进行整理归纳。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褪()色卜()问焚()香黑痣() ⒉辨析下列各组字的形、音、义。 即()孤()卷()蜜()恋() 既()弧()券()密()念()

三、预习课文,看本文共记叙了几件难忘的事情?各用一个小标题概括,写在下面。 四、细读课文,从文中找出直接赞美蔡老师的语句,看看蔡老师是一个什么样的老师。 【学习任务二】 一、自主学习反馈,交流预习成果。 ⒈请同学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再次阅读课文,同时思考:本文记叙的几件小事中,哪几件详写?哪几件略写?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详写: 略写: 作用: ⒉讨论:这几件事是如何贯穿起来的? 二、部分探索:品一品。

1、蔡老师是一个什么样的老师,课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⒉“我”是一个什么样的学生?课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⒊记叙文主要运用叙述、描写的表达方式,但有时为了抒发作者的感情,也运用了抒情的表达方式,试从课文找出,分析一下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巩固练习】 ⒈给加点字注音或写汉字 旋即()()教诲()()炽()热半晌()痣()卜()问时辰()褪()色 kē()头 tuì()色 yú()钱焚()香 ⒉填空 (1)本文作者,是当代著名的。他的主要作品有 《》、《》。 (2)本文是篇回忆性。作者在文中回忆的老师名叫。

Book6Unit3ureadingg-湖北省通山县第一中学高中选修六导学案(无答案)

Book6 Unit 1 Art Reading A Short History of Western Painting 【Learning goals】 1. Talk about the art in the past, at present and in the future. 2. Learn how to describe the art in the past, at present and in the future. 3. Learn some words, phrases about arts. 【使用说明】 1. 15分钟阅读课本P1课文A Short History of Western Painting独立完成导学案。 ⑴略读课文1遍,把握文章主旨大意,完成【预习探究】。 ⑵跳读课文1遍,把握文章结构,完成【课内探究】。 ⑶结合课后注释和课本翻译,找出并理解课文中重难点词组和句子。 2. 仍未解决的问题填写在学贵有疑中,留待课堂质疑解决。 【预习探究】 Task1 Read the text quickly and complete the main idea of it. The text mainly tells us 1.______ of the major movements in 2.______ art over the centuries. Task2 Scan the text and then choose the best answer. ( )1. The painters during the Middle Ages mainly ________. A. showed people as they really were B. looked at their environment in new ways C. expressed their respect and love for nature D. represented religious themes Clu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According to the text,the painters during the Renaissance ________. ①adopted a more humanistic attitude to life ②discovered the rules of perspective ③developed oil paints ④broke away from the traditional style of painting A. ①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 Clu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Who was first to use perspective in his paintings in 1428? A. Bondone. B. Roman and Greek painters. C. Masaccio. D. The Impressionists. Clu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true about Impressionism? A. It appeared in the early 20th century. B. It was the beginning of modern art. C. Its painters were the first ones to work outdoors. D. It was not accepted at first. Clu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It can be inferred that classical Roman and Greek ideas were ________.[来源学+科+网] A. imaginary B. realistic C. ridiculous D. abstract Clu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法指导】 跳读课文,培养 快速寻找有效 信息的能力。 【随堂笔记】 【方法指导】 有效的进行整 理阅读才能把 握文章主题。 【方法指导】 细读课文,构建 文章的整体框 架,培养捕捉细 节能力。 【随堂笔记】 Task3 Read the text carefully and decide whether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are true (T) or false (F). ( )1. Paintings in the Middle Ages were very realistic. ( )2. Painters in the Middle Ages painted mainly religious subjects. ( )3. Western art has changed very little over the last seventeen centuries. ( )4. Renaissance painters tried to paint things in a realistic way. ( )5. Two important discoveries in the Renaissance period were oil paints and drawing in perspective. Task 4 Read the text again and then fill in the form. Names of ages Time Artists Feature The Middle Age The Renaissance[来源学科网][来源:学科网Z XXK] Impressionism \ Modern art \ 【课内探究】 Task 5单句改错 1. Consequently, this text will describe only the most important ones, start from the sixth century AD 2.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discovery during this period was how to draw things in perspective. 3. Today they are accepted as the beginning of which we call “modern art” 4. When people first saw his paintings, they were convincing that they were looking through a hole in a wall at a real scene. 5. But without the Impressionists, many of these painting styles may not exist. 6. During the Renaissance, new ideas and values gradual replaced those held in the Middle Ages. 7. A typical picture at his time was full of religious symbols,which created a feeling of respect and love of God. 8. A convention artist of this period was not interested in showing nature and people as they really were. 9. Without the new technique, we would not be able to see the many great masterpieces which this period is famous. 10. Their paintings were not as detailed as those of early painters 【方法指导】 单句改错是学 习地道英语的 最佳途径。 【随堂笔记】

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复习学案

第6单元碳和碳的化合物 大王五中刘攀攀 教学目标: ①金刚石、石墨、木炭、活性炭的性质来考查它们的用途, ②掌握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并利用设计的装置制取二氧化碳 重难点: 科学探究的方法 导学提纲: 一、碳的几种单质 1、金刚石(C)是自然界的物质,可用于制钻石、刻划玻璃、钻探机的钻头等。 2、石墨(C)是最软的矿物之一,有优良的性,性。可用于制 铅笔芯、干电池的电极、电车的滑块等 3.C60, 在物质分类中属于,相对分子质量。 4、无定形碳:由石墨的微小晶体和少量杂质构成.主要有:焦炭,木炭,活性炭,炭黑等. 活性炭、木炭具有强烈的,可用于食品中除去色素,还可用于防毒面具;焦炭用于冶铁,炭黑加到橡胶里能够增加轮胎的耐磨性。 5、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而化学性质相同是因为。练习: (1)以上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单质,但由于它们的不同,因此它们的存在着差异。 (2)钠原子和钠离子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 (3)碳和硫属于不同的元素因为 (4)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氧气和臭氧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 (5)盐酸和硫酸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是因为 (6).轻轨电车”(如右图)是近年来新兴的城市高架交通工具,具有污染小的特点。当轻轨电车开动时,轻轨电车上裸露的“电刷”沿架空电线滑动。电刷材料中含有石墨。选择石墨作电刷材料是因为其具有下列性质:①;②; ③。 二、.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单质碳的物理性质各异,而各种单质碳的化学性 质,是因为 1 1、常温下的稳定性强 2、可燃性: 完全燃烧(氧气充足),生成反应方程式 不完全燃(氧气不充足),生成:反应方程式 3、还原性:(置换反应) 木炭还原氧化铜时的现象 应用:冶金工业 练习: 1..右图集气瓶内为红棕色的的气体,投入几块木炭,过一段时间,看到 (1) (2) 由此说明了木炭具有的性质.

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板书设计教案

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板书设计教案 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板书设计教案 整理和复习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整理和复习 教学目标: 1、对全单元所学知识进行回忆整理,使学生体会分类总结,归纳整理和方法。 2、使学生进一步掌握100以内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与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计算方法,加深学生对其计算方法的理解。 教学重点:使学生进一步掌握100以内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与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加深学生对其计算方法的理解。

教具准备: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分类整理: 出示一组口算卡片 25+8 39+40 36+7 59+2 50+16 21+6 42+3 47+30 小朋友们们看一看这些题目都是什么运算?(加法)请你认真观察这些题目,把它们分一分类好吗?谁愿意来试一试? 可能会出现下面两种情况: 1、25+8 21+6 36+7 59+2 42+3 50+16 39+40 37+40 2、21+6 42+3 25+8 36+7 59+2 50+16 39+40 47+30 告诉小朋友你为什么会这么分呀? (板书: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不进位加),两位数加整十数。) 二、计算各题,总结计算方法:

这些都是我们学过的知识,你能很快算出来吗?比一比谁算得快? 总结: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突出进位加法。(请学生说算法) 三、练习: 这类的题目有很多,同时也是一个难点,谁愿意再给大家出几道这样的题?(分小组活动)每个小组都有这样的一张表,请你们把表填写完整,各个小组四个朋友合作完成 (小组活动) 四、汇报交流:谁愿意把你们的结果公布给大家,让大家评评(重点讲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五、小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回忆了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小朋友们自己出题,自己做题都很棒。 板书设计:整理和复习 两痊数加整十数 加法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

第6课:《琵琶行》导学案

《琵琶行》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欣赏诗中运用比喻,形象描写音乐的语言艺术, 2、了解运用环境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思想感情的表现方法。 3、了解诗歌中所表现出来的诗人的情怀,领会诗歌《琵琶行》的深远影响及意义。 4、背诵全诗 学习方法:诵读法、品味鉴赏法、讨论法 学习过程: 一、检查预习情况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铮.()铮贾.( ) 人悯.然()转徙.()浔.阳()荻.()花六幺.( ) 霓.()裳.()红绡.()谪.居()还.()独倾轻拢.()慢捻.()东船西舫.() 钿.()头银篦.()呕哑 ..()()虾.()蟆陵 ..()()啁哳 2、古今异义 明年秋,送客湓浦口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铁骑突出刀枪鸣秋月春风等闲度 老大嫁作商人妇暮去朝来颜色故 整顿衣裳起歛容凄凄不似向前声 3、找出词类活用并说明其用法、意义。 闻船中夜弹琵琶者 遂命酒 商人重利轻别离 4、解释加点的字词 余左迁 ..九江郡司马,使快.弹数曲 委身 ..为贾人妇低眉信.手续续弹 如听仙乐耳暂.明却坐 ..促弦弦转急 二、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

1、白居易,字________,晚年号________。他是继杜甫之后又一个伟大的________诗人。他倡导“________”运动,主张“________,________”。著有《________》。 2、写作背景 唐宪宗元和十年,唐朝藩镇势力派刺客在长安街头刺死了宰相武元衡,长安顿时一片混乱。白居易当时任太子左赞善大夫,是个陪侍太子的闲职,不能过问朝政,但他压抑不住自己的愤怒,率先上疏请捕刺客,触犯了权贵的利益,被加上越职奏事的罪名,先被贬为江州刺史,又被贬为江州司马,《琵琶行》就写于第二年秋天。 三、诵读诗歌,整体感知 1、思考“序”中交代了什么内容?有何作用? 2、本首诗歌共5段,尝试用诗歌的语言概括每段大意。 第一段——浔阳江头夜送客 第二段—— 第三段—— 第四段—— 第五段——琵琶再起青衫湿 3、《琵琶行》是一首叙事诗,通过叙事塑造了哪几个主要人物形象?主要人物的经历有什么共同点?试做具体比较(用原诗文概括回答) 4、“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时。”白居易为何在一个素不相识的琵琶女面前泪洒青衫呢? 四、合作探究,分析描摹音乐的方法及环境烘托的作用。 1、文中描摹音乐的诗句,你认为作者运用了哪些手法来描摹音乐的?这些手法有何好处?

选修七unit3 课文

高二英语第七模块第三单元课文教学案 制作人:审核人:使用时间:编号: —课前预习案—— Put the events in the reading passage into this timeline. (根据课文内容将下列时间排序) 1. The killer whale guided the team to the hunt. 2. The killers ate the lips and tongue of the baleen whale. 3. He heard a loud noise coming from the bay. 4. The men went to the boat and headed out for a whale hunt. 5. Clancy arrived at the whaling station. 6.Clancy and his men killed the baleen whale with the help of the killers. 7. He saw a huge animal in the water, which was Old Tom, the killer whale. 8. The men returned for the baleen whale the next day. 正确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旨大意 1. According to the text,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RUE? A. The fierce killers would attack people when they were hungry. B. The author didn?t believe the killers helped the whalers catch whales at first. C. One of the whalers, George, liked being kept waiting. D. The killers could race whales as well as excited dogs. 2.What is the main idea of the first anecdote? A. About a hunting experience of old Tom. B. About how the killer whales helps the whalers to hunt a whale. C. About how the whalers killed Old Tom. D. About how the killer whales killed the whales. 3. What does the word “it” in the sentence “He let it g o and the harpoon hit the spot” refer to? A. The whale. B. The boat. C. The harpoon. D. The killer. 4. What?s the main idea of the second anecdote? A. Fierce killers, like Old Tom, could protect people. B. James was washed off the boat. C. It was hard to handle the boat in rough sea. D. Old Tom rescued James from other killers. 5. According to the text, the killer whales can protect men from being attacked by____. A. whales B. tigers C. enemies D. sharks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