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单元复习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单元复习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单元复习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单元复习教学设计

碳和碳的化合物复习一、重点、难点突破

主要的知识脉络

可燃性

物理性质:通常是无色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

固体叫“干冰”

一般情况下,不燃烧,不支持燃烧;不供给呼吸

化学性质与水反应:CO2 + H2O = H2CO3

与石灰水反应:CO2 +Ca(OH)2 =CaCO3↓+ H2O

原理: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装置:固、液态物质在常温下反应制气体的装置

收集:向上排空气取气法

验满: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检验:与澄清的石灰水反应,看其能否变浑浊

用途:灭火、人工降雨、气体肥料、工业原料、致冷剂等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气体,密度略小于空气,难溶于水

可燃性:2CO + O2 点燃2CO2

还原性:CO + CuO加热Cu + CO2

毒性(注意防污染)

用途:做燃料、冶炼金属

易分解 H2CO3 = CO2↑+ H2O

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一)、碳

1.金刚石和石墨是同一种元素组成的不同物质,因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导致它们在物理性质上有很大差异,但化学性质相似,因为是同一种元素碳组成的。

金刚石是自然界最硬的物质,可以做钻头等,石墨可以做电极、润滑剂、铅笔芯等。

C + 2CuO高温2Cu + CO2↑

3C + 2Fe2O3高温4Fe + 3CO2↑

O2不充足:2C + O2 点燃2CO

化学性质

性质

常温稳定

还原性

O2充足:C + O2 点燃CO2

2.碳的化学性质随温度的升高可变得比较活泼,常温下其性质非常稳定,这是因为碳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4。如:书写档案用的碳素墨水中含碳单质。碳具有可燃性和还原性,用作燃料和某些金属的冶炼的还原剂。

3、无定形碳有焦炭、炭黑、木炭、活性炭等。木炭和活性炭有吸附性,可用作除臭剂、脱色剂、防毒面具等,因为其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表面积很大。

(二)、二氧化碳

1、二氧化碳性质和用途

2、二氧化碳性质实验

(三)、一氧化碳

1.一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

2.一氧化碳的还原性实验

(1)装置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 CuO+CO

Cu+ CO 2 Fe 2O 3+3CO

2Fe+ 3CO 2

(2)实验现象:

石灰水变浑浊,氧化铜黑色粉末变成红色。 石灰水变浑浊,氧化铁红色粉末变成黑色。 (3)注意事项:

①实验前先通一会儿CO ,排净装置内空气,防止加热时混有空气的一氧化碳发生爆炸。实验结束时先熄灭加热用的酒精灯,继续通一氧化碳直到装置冷却。若加热和通一氧化碳同时停止,会使装置内气压减小,石灰水倒吸和空气倒吸,引起热试管炸裂、热的还原金属单质又被进入的空气中的氧气氧化,造成实验失败。

②注意CO 尾气的处理。

二、学习方法建议 注意的问题

1.注意由简单到复杂(如单质到化合物)的研究事物的一般方法。 2.注意建立由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的思路。

其中物质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是核心,是关键。系统复习一种物质一般可采用以下顺序进行:结构→性质→用途、存在、制法、检验,其内在联系可用右图表示。

3.注意由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总结出实验室制气体的一般思路。 重要知识点间的联系

高温

1.可将CO与CO2的结构、性质等对比着学习。

2.CO2的实验室制法与O2的实验室制法进行对比。

Ⅰ 气体的实验室制法

排水法、向上排空气法向上排空气法

初中化学第6单元教学设计

初中化学第6单元《海水中的化学》教学设计 一、.任务分析 1、课程标准: 1、认识合理开发海洋资源与保护海洋的辩证关系。认识海水淡化的可行性,进一步树立资源意识。 2、了解“晒盐”的过程,认识饱和溶液、结晶概念。认识饱和溶液的含义,绘制溶解度曲线。 3、学会粗盐提纯的实验方法。 4、学习氨碱法的原理和主要流程。 2、本单元在教材中的地位作用及主要内容 本模块很好的体现了重视化学观念的形成,充分重视了科学的思想方法和研究方法的掌握。对于资源进行科学开发的观念是本单元的教学主线之一。 主要内容:溶解度、饱和溶液的概念、纯碱的性质 3、学习本单元所需要的基础知识: 基本的坐标系知识、复分解反应的原理 4、学校、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在学习本单元知识时,多数概念比较抽象,在现实生活中比较难接触到,需要教师比较多的联系实际生活的例子。化解知识的难度,让学生更容易理解。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第一节海洋化学资源 教学目标: 1、知道海洋是人类的天然聚宝盆,蕴藏着丰富的资源;能说出海洋资源包括化学资源、矿 产资源、动力资源、生物资源等。 2、了解海水及海底所蕴含的主要物质 3、通过对海水淡化的实验探究,知道蒸馏法是淡化海水最常用的方法 4、认识海洋资源的开发对人类社会进步所起的重要作用,认识合理进行海洋开发、保护海 洋环境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和人类生存环境的社会责任感。 第二节海水“晒盐” 教学目标: 1.知道蒸发结晶是海水晒盐的基本原理;学会用重结晶法提纯混有泥沙的粗盐;了解食盐的用途和工业上精制食盐的方法。 2.理解“饱和溶液”、“溶解度”、“结晶”等概念;学会绘制并使用溶解度曲线图;知道结晶有蒸发结晶和降温结晶两种途径。 3.学习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处理实验数据;进一步提高在实验探究中控制实验变量的能力。 第三节海水制碱 教学目标: 1、了解氨碱法制纯碱的原料和步骤 2、知道氨碱法制纯碱的化学反应原理 3、了解纯碱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4、通过了解侯德榜的事迹,激发爱国热情,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和人生价值观。 三、重点难点 第一节海洋化学资源 1、知道海洋中蕴藏丰富的资源,能说出海洋资源包括的种类。 2、利用海水制取镁,海洋环境保护。 第二节海水“晒盐” 1.知道蒸发结晶是海水晒盐的基本原理,了解工业上精制食盐的方法。 2.理解“饱和溶液”、“溶解度”、“结晶”等概念;学会绘制并使用溶解度曲线图。 3.学习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处理实验数据。 第三节海水制碱 1.氨碱法制纯碱的化学反应原理 2.树立元素守恒观 四、策略方法(具体) 第一节海洋化学资源 教材首先从海水中的物质引领学生认识海洋化学资源,初步渗透“科学合理开发资源”的观点,然后以海洋中淡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为范例,在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的过程中,穿插有关概念的理解和方法的运用。教材通过海洋这个巨大的资源宝库,为学生开拓了一个新的广阔的化学背景,又使学生掌握了一些终生发展所必需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方法,体现出“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 学生对这一部分比较关注的是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海洋环境的保护认识可能不

初三化学第六单元知识点.doc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 一、碳的几种单质 1、金刚石:形状,硬度O用途 化学式由组成,由构成 2、石墨:颜色形状硬度导电性 化学式由组成,由构成 用途O 3、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 4、C60由组成,由构成 5、木炭,活性炭,具有的结构,有性,可以用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 二、 .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1、常温下2……书写档案用碳素墨水;用墨汁书写的字画能保持上千年。 2、可燃性:完全燃烧(氧气充足)化学方程式: 不完全燃烧:(氧气不充足)化学方程式: 3、还原性:还原氧化铜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象:o 还原氧化铁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C O和CO2的化学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o 三、二氧化碳的制法 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1)发生装置:由反应物状态及反应条件决定: 反应物是,反应条件为,发生装置为型。 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二氧化碳密度空气,溶于水,使用收集。 2、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验满二氧化碳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二氧化碳的工业制法:高温嫩烧石灰石: 四、二氧化碳的性质(用化学方程式回答) 1、物理性质:溶于水,密度,固态二氧化碳称o 2、化学性质 (1)与水反应生成碳酸(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 (2)碳酸不稳定,易分解,红色石蕊试液又变紫: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学设计(一)

--人教版第六单元《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所用的药品、反应原理; (2)初步学会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操作、收集及检验方法 (3)能说出本实验中常用仪器的名称。 2、过程与方法 (1)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药品,并利用设计的装置制取二氧化碳; (2)学会对仪器的使用以及观察实验现象的方法; (3)通过探究活动过程,体验化学实验方法的科学性,了解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 (4)初步认识观察分析、讨论、归纳、总结、理解及运用的科学方法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创设制取二氧化碳的问题情境,丰富学生的科学体验; (2)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和学习化学的动机; (3)养成互相交流,勇于实践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原理、装置设计及制取方法。 【教学难点】 (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装置的设计思路; (2)知识技能与过程方法的有机结合。 【教学方法】 多媒体投影、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有关仪器和药品。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具学具准备】 器材:锥形瓶试管集气瓶带导管的橡皮塞长颈漏斗 药品:石灰石碳酸钠稀盐酸稀硫酸 【教学过程】

[板书]: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 [探究]:实验台上面提供了四种药品:大理石、 碳酸钠、稀盐酸、稀硫酸,请同学们在点滴板上 做下面3个实验,比较三个实验的现象。 [提问]: C +2 CuO =高温== 2 Cu + CO2↑ C + O2 ==点燃 === CO2能否用于实验 室制取二氧化碳? CaCO3+2HCl==CaCl2+H2CO3 H2CO3==CO2↑+H2O 总反应方程式: CaCO3+2H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学案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

教案 时间年月日总课时 课题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了解金刚石、石墨的物理性质和主要用途。 2.知道碳单质的化学性质。 3.知道不同的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同一种元素 也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能以发展的观点看待碳的单 质 重点碳单质的化学性质 难点 教法讨论探究教具 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师生互动 活动与探究讨论。 练习一、碳的单质 活动与探究 1、①玻璃刀刻划玻璃。 分析:比较不同物质硬度的方法。 ②不同型号铅笔芯的导电性能强弱。 结论:石墨具有导电性。 ②介绍防毒面具、回忆自制净水器中活性炭的吸附性能。 2.讨论。 ①金刚石为什么比石墨坚硬?C60呢? ②课本讨论题。 ③比较金刚石、石墨、C60的结构差异,说明物质的结构、性质和用 途之间的关系。 3. 练习。 完成课本习题外,并归纳碳的不同单质的特性。 二、碳的化学性质 古代字画能够保存很长时间而不变色,这是为什么? 回忆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得出木炭的燃烧的化学性质 演示实验:[实验6-2]得出木炭的还原性质 分组实验 小组讨论 学生思考 总结木炭的三条化学性质

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师生互动 小结归纳总结金刚石、石墨和C 60 的性质及区别、碳的化学性质碳元素在自然界里的含量不是最多 的,但它形成物质的种类却是最多 的。 板书设计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 比较金刚石和石墨的性质和用途 金刚石石墨 外观无色透明正八面体状晶体深灰色鳞片状固体 光泽加工琢磨后有夺目光泽略有金属光泽 硬度最硬较软 导电 性 无良好 导热 性 良好良好 用途 钻探机钻头、刻刀、装饰品 等 电极、铅笔芯、润滑剂等 教 学 反 思年月日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复习教案

碳和碳的氧化物 《单元复习课》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想 第六单元知识较为零散,学生多数反映易学难记,针对此特点,本次单元复习着重在于将零散的知识系统化,使学生在回忆碳及碳的氧化物各物质的化学性质的同时,将各物质之间的转化来一次整合,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使学生的知识水平在复习过程中得到较好的提升;另外针对本单元要求初步认识物质的结构与性质及用途之间的联系,设置了对应的练习让学生加深认识;最后要求掌握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并能够灵活运用解答一些其它题型。 二、教学目标 1、在认识碳及碳的氧化物的化学知识的基础上,能够掌握碳及碳的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 2、能够了解物质的结构和性质与用途之间的联系; 3、从实际例题出发,进一步掌握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的相关内容。 三、重点难点 1、碳和碳的氧化物的化学性质; 2、碳及碳的化合物之间的转化; 3、物质结构与性质和用途之间的联系; 4、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 四、教学过程 晰起来

深认识,请各位同学在学 学生思考并完成对应练习。 )长颈漏斗下端没有伸入液面下点,给大家练练手。 管压出,无法收集气体。 六、教学反思

在引导学生走进化学世界,从化学角度认识了身边的物质,初步了解了物质构成的奥秘,学习了一些基本的化学概念和化学技能之后,本单元开始深入、细致地研究碳和碳的氧化物。在《课程标准》中,关于碳和碳的氧化物是分散提出的,而本单元根据全书体系结构的设计,采取了集中编排、集中处理的方式,因此很多学生一下子之间感觉较难适应,觉得知识点零散而凌乱,很难形成一个有效的、有序的知识系统,因此本次复习课将重点放在第一部分,即碳和碳的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上面,通过回忆碳及碳的氧化物的化学知识,从而将这些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明确起来,让学生会加深理解从而加深记忆,这应该说也是本节课的一个亮点。 后半部分的练习设计也是经过精心的挑选,较好的将未提到的知识点概括到一起,给学生一个综合练习的机会,再次将重难点消化掉。而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部分,通过提问的方式将重点内容再次清晰理解,最后用几道中考真题加强巩固一下,使学生真实认识到该单元知道的重要性,达到提炼复习的效果。 但是,由于时间关系,本单元还是有部分知识未能一一提到,这是略显不足的地方,而且在本节课结束的时候因为时间关系也未能较好的小结本节课内容,略显仓促,这是以后在类似复习课型中要特别注意的问题。

九年级化学第六章溶液知识点复习汇总

化学复习:知识要点(第六章) 溶解现象 1.溶液的特征: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悬浊液、乳浊液不均一、不稳定,但都属于混合物。 溶液大多数为无色,但如:含Cu2+,蓝色、含Fe3+,黄色、含Fe2+,浅绿色。 常见溶液:食盐水、石灰水、稀盐酸等。悬浊液:石灰浆、钡餐、面粉或粉笔灰放入水中、泥浆水等。 乳浊液:牛奶、油水混合物等。 2、乳化现象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工业上污水的处理,农业上配制农药,生活 中洗洁精能去油污。 注意:汽油洗去油污属于溶解现象;NaOH、纯碱等洗去油污属于化学反应。 3、物质溶于水形成溶液时,通常伴随热量变化。 溶于水吸热的物质有:硝酸铵 溶于水放热的物质有:生石灰(与水反应放热)、浓硫酸、氢氧化钠 水溶液的性质:具有导电性。常见酸碱盐溶液会导电,酒精溶液、蔗糖水不导电。应用:电解水 一般可用搅拌、振荡、研碎、加热等方法加快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 5、配制一定浓度的食盐水,步骤:计算、称量、溶解。 所用仪器:托盘天平(含砝码)、量筒、玻璃棒、烧杯、胶头滴管、药匙。 用浓硫酸配制一定浓度的稀硫酸,步骤:计算、量取、溶解。 所用仪器:量筒、玻璃棒、烧杯、胶头滴管。 浓溶液稀释问题:m浓×w浓= m稀×w稀m水= m稀- 浓 6、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1)溶质性质(如:油和食盐在水中溶解性不同)(内因) (2)溶剂性质(如:食盐在水中和在油中溶解性不同)(内因) (3)温度(如:KNO3在0℃和100℃时溶解性不同)(外因) 7、饱和溶液: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中,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 不饱和溶液: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中,还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 注:一定温度下,饱和食盐水不能再溶解NaCl,但还能溶解少量其他溶质如KNO3。

2020年初三化学第六单元教案

2020年初三化学第六单元教案 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2.知道碳单质的化学性质。 3.知道不同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同一种也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过程与方法 1.会对展示或演示的资料分析、归纳。 2.能认真观察,并会对现象分析归纳,总结出重要的知识点。 情感与价值观 (1)以发展的观点看待碳的单质 (2)树立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的观点。 教学重点:碳单质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碳跟某些氧化物的反应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 实验准备: 器材:试管铁架台酒精灯带导管的橡皮塞 药品:炭粉氧化铜粉末澄清石灰水 教学过程: 情景引入 我们知道不同的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物质,那么,同种元素 可以组成不同物质吗? 展示:金刚石、石墨、C60的分子模型。 介绍: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一、碳的单质 1、金刚石(C)

阅读课本第104页 小结: 1)、性质:金刚石是无色、透明、正八面体形状的固体,溶点较高,不导电。 2)、用途:刻划玻璃,切割大理石,做钻头和钻石等。 2、石墨(C) 阅读教材第104页 小结: 1)、性质:石墨是一种深灰色、有金属光泽,不透明细磷片状固体,较软,在纸上划过可留下痕迹,耐高温、导电。 2)、用途:可做润滑剂、铅笔芯、电极等。 介绍:木炭 [实验6-1] 木炭的吸附性 现象:红色褪去 原因:木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具有吸附能力。 用途:阅读教材,总结焦炭、炭黑的用途:除臭剂、制油墨等做吸附剂。 讨论: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碳元素组成的,物理性质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差异? 讲解:这是因为在金刚石和石墨里碳原子的排列不同。 金刚石 ——碳元素组成 石墨 (两种单质)(一种元素) (1)一种元素可能形成多种不同的单质,由此可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才叫单质。(2)多种单质可能由一种元素组成。例如: 3、C60 阅读课本第105页 小结: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 知识点汇总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知识点汇总1.知识框架 ①(不充足)2CO ②C+ ③2CO+ ④ ⑤ ⑥ ⑦ 2.重点知识梳理 (1)金刚石和石墨

金刚石——硬度大;石墨——质软、能导电;木炭、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它们物理性质差异很大,原因是结构中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其化学性质相似。 (2)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的大,能溶于水;与水反应生成碳酸,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不可燃也不支持燃烧。 实验室里常用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 自然界中主要由人和动植物的呼吸、含碳燃料的燃烧等产生,大气中含量过高会导致温室效应,植物的光合作用消耗。防止温室效应进一步增强的措施:大力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开发新能源等。 (3)一氧化碳

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的略小,难溶于水,有毒,具有可燃性和还原性。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分子组成仅相差一个氧原子,而化学性质却差异很大。 中考链接 【例题1】(2005·北京市海淀区)夏天到了,衣服上常会留下难以清洗的汗渍、果汁渍等。现在市场上出售一种称作“污渍爆炸盐”的商品,宣称“含天然活性氧,能在瞬间去除洗衣粉难以除去的多种顽固污渍”。小红同学对这种“污渍爆炸盐”的化学成分非常感兴趣,对其化学成分进行探究。主要探究过程如下: (1)提出问题 “污渍爆炸盐”的主要化学成分是什么? (2)查阅相关资料(资料主要信息如下)

过碳酸钠俗称固体双氧水,白色结晶颗粒。过碳酸钠溶于水时,分解生成碳酸钠和过氧化氢,是目前广泛应用的主要洗涤助剂之一。 (3)猜想 “污渍爆炸盐”的主要化学成分可能是过碳酸钠。 (4)设计与实验 小红同学设计的主要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 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帮助小红同学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序号主要操作步骤 主要实验现 象 操作目的 ① 在集气瓶中加入少量Ⅰ(黑色固体);在分液漏斗a中加入新配制的“污渍爆炸盐”的饱和溶液;在分液

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第六单元

第六单元 课题1金刚石、石墨和C60 【学习目标】 1、解金刚石、石墨的物理性质和主要用途。 2、知道碳单质的化学性质。 3、知道不同的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同一种元素也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能以发展的观点看待碳的单质。 【教学策略】 1、金刚石、石墨、活性炭、木炭是学生比较熟悉的物质,在“水的净化”课题中学生对活性炭和木炭的吸附性已有了解,因此学生已具备用探究的方法认识不同碳单质的一些特性以及用途的能力,建议尝试采用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 2.组织好“活动与探究”。 ①玻璃刀刻划玻璃。 分析:比较不同物质硬度的方法。 ②不同型号铅笔芯的导电性能强弱。 结论:石墨具有导电性。 ②介绍防毒面具、回忆自制净水器中活性炭的吸附性能。 3.讨论。 ①金刚石为什么比石墨坚硬?C60呢? ②课本讨论题。 ③比较金刚石、石墨、C60的结构差异,说明物质的结构、性质和用途之间的关系。 4. 练习。 除了完成课本习题外,可尝试让学生归纳碳的不同单质的特性。 【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废旧电池中的碳棒、不同型号(2H、HB、2B等)的铅笔以及铅笔芯、玻璃刀、冰箱用去味剂、碳素墨水、墨块等物质,观察家长的钻石首饰等。 教师:尽可能提供一些碳单质的实物样品;供学生实验用的一些仪器:导电装置、玻璃边角料等;有关如天然金刚石的存在、石墨炸弹、活性炭吸附性的发现和应用等资料。 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学习目标】 1.了解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 2.探究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并利用设计的装置制取二氧化碳。 3.了解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 【教学策略】 本课题的重点是指导学生掌握制取气体时实验仪器和收集方法的选择。鉴于学生在第二单元已经学过氧气的制法,具备一些制取气体的简单知识,可以选择在实际操作中理解实验装置的选取,使学生尽快地从简单模仿到有目的地选择。 1.实验装置的设计。 建议教学中先复习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分析制取二氧化碳与制取氧气所用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以及生成物的性质,从课本“活动与探究”提供的仪器中选取适当的仪器进行搭配,学生可以先用简图示意,有条件的最好提供实物,在小组内或小组之间进行交流(要求能说出理由),并从中选出正确的和最佳的设计装置。 2.实际操作。 ①用选出的装置制取一瓶二氧化碳气体;

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知识点

第6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知识点 一、碳的几种单质 1、金刚石(C)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可用于制钻石、刻划玻璃、钻探机的钻头等。 2、石墨(C)是最软的矿物之一,有优良的导电性,润滑性。可用于制铅笔芯、干电池的电极、电车的滑块等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不同。 CO和CO2的化学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分子的构成不同。 3、无定形碳:由石墨的微小晶体和少量杂质构成.主要有:焦炭,木炭,活性炭,炭黑等. 活性炭、木炭具有强烈的吸附性,焦炭用于冶铁,炭黑加到橡胶里能够增加轮胎的耐磨性。 二、.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单质碳的物理性质各异,而各种单质碳的化学性质却完全相同! 1、常温下比较稳定,高温下比较活泼 2、可燃性:完全燃烧(氧气充足),生成CO2: C+O 点燃 CO2 不完全燃烧(氧气不充足), 生成CO: 2C+O 点燃 2CO 3、还原性:C+2CuO 高温 2Cu+CO2↑(置换反应)应用:冶金工业 现象:黑色粉末逐渐变成光亮红色,石灰水变浑浊。 2Fe2O3+3C 高温 4Fe+3CO2↑ 三、二氧化碳的制法 1、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原理、装置、检验) (1)发生装置:由反应物状态及反应条件决定: 反应物是固体,需加热(图○1),制气体时则用高锰酸钾制O2的发生装置。 反应物是固体与液体,不需要加热(图○2),制气体时则用制H2的发生装置。 (2)收集方法:气体的密度及溶解性决定: 排水法(图○5):收集难溶于水且不与水发生反应气体(优点:收集气体更纯净,便于观察是否收集满)排空气法:收集气体不与空气反应也不污染空气(优点:收集气体更干燥), 向上排空气法(图○3):密度比空气大(即相对分子质量大于29) 向下排空气法(图○4):密度比空气大(即相对分子质量小于29) 2、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1)原理: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CaCO3+2HCl==CaCl2+H2O+CO2↑ 2) 选用和制氢气相同的发生装置 3)气体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 4)验证方法:将制得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如能浑浊,则是二氧化碳。 验满方法:用点燃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证明已集满二氧化碳气体。 3、二氧化碳的工业制法: 煅烧石灰石:CaCO 高温 CaO+CO2↑ 生石灰和水反应可得熟石灰:CaO+H2O=Ca(OH)2 四、二氧化碳的性质 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高压低温下可得固体----干冰 2、化学性质: 1)一般情况下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 2)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CO2+H2O==H2CO3 生成的碳酸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H2CO3 == H2O+ CO2↑

初三化学第六单元知识点总结

初三化学第六单元知识点总结: 1、请根据所学知识写出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氢 H 2、请写出四大反应类型,并写出其反应通式: 反应类型反应通式反应方程式举例 化合反应A+B=AB 3、同素异形体的定义为:,请举两例有关同素异形体的例子:①② 4、请根据所学的知识,填写下表: 物质性质作用 金刚石 石墨 焦炭 炭黑 活性炭(或木炭) 5、为什么活性炭、金刚石、石墨、焦炭、炭黑它们都是碳的单质但是性质差异却如此的明显 6、请根据了解的碳单质的化学性质填写下表:

化学性质作用 稳定性 下面有关内容书写化学方程式 可燃性 氧气充足时 氧气不足时 还原性 碳和四氧化三铁 碳和三氧化二铁 碳和二氧化碳 碳和氧化铜 7、什么是氧化反应;什么是还原反应 。具有还原性的物质有哪些①②③ 8、请根据所学知识,填写如下表格: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的实验现象为: 该反应中酒精灯上加网 罩的作用为: 9、根据碳在空气和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填写下表: 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

10、我们已知,木炭或者活性炭有一定的(性质)作用,可以去除异味和部分杂质,我们如果将性质归为两大类,化学性质或物理性质的话,那么,这属于(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11、根据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填写下表: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所需的药品有: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方程式为: 在选取药品制取二氧化碳时,为什么不选用稀硫酸、浓盐酸或碳酸钠 12、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该装置我们可以适用于排空气法来收集气体,若我们收集的气体是密度远小于空气密度的,则 进口、出口分别是(“a进b出”或“b进a出”),若我们收集的气体密度远大于空 气密度,则进口出口分别是(“a进b出”或“b进a出”)。 (2)若我使用该装置收集氢气,那么进口、出口分别是(“a进b出”或“b进a出”), 当我需要检验集气瓶中氢气是否已经收集满时,我们可以怎么做发生的现象什么 若使用该装置收集的是CO,则需要在(a、b)口增加(实验仪器)来进行尾气处理,原因是CO (化学性质)。尾气处理的化学方程式: 。 14、下图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请根据所学知识,填写下表: (1)上图中,哪些是发生装置哪些是收集装置(填写序号) (2)根据所学气体收集装置填写下表:

第6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教案)省一等奖教案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 在引导学生走进化学世界,从化学角度认识了身边的物质,初步了解了物质构成的奥秘,学习了一些基本的化学概念和化学技能之后,本单元开始深入、细致地研究碳和碳的氧化物。 本单元包括三个课题。课题1主要介绍碳的几种单质:金刚石、石墨和C60等。课题2引导学生探究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并利用设计的装置制取二氧化碳。课题3探究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 在《课程标准》中,关于碳和碳的氧化物是分散提出的。例如,知道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质和用途;初步学习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了解自然界中的碳循环;知道某些物质(如一氧化碳……)有损人体健康;认识物质的多样性等等。本单元根据全书体系结构的设计,采取了集中编排、集中处理的方式。这样安排主要基于以下设计思想: 第一,碳单质非常重要,有必要介绍。 无论是从教材内容现代化、反映化学学科发展的角度,还是从物质组成多样性的角度都应该介绍碳的单质:金刚石、石墨和C60等。 第二,碳的化合物种类繁多,尤其是有机化合物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碳的氧化物(CO和CO2)不仅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同时也是初中化学元素化合物知识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初中化学的许多反应都与碳和碳的氧化物有关。因此,本单元课题3介绍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可为学生后续阶段化学的学习打基础。 第三,课程改革倡导科学探究。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学生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制取气体的实验技能是初中化学实验的重点和难点。本单元课题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在学生已学过的氧气的制取的基础上,探究气体的制备问题。 本单元教材具有以下特点: 1.注意采用体验学习与探究学习的方式。例如,课题2在给出了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以后,引导学生在制取氧气的基础上,探究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 2.教材内容在呈现方式上注意教学情境的创设和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例如,在介绍金刚石和石墨的用途时,注意联系学生生活中用到或见到的物质,如玻璃刀、铅笔芯和无轨电车等。 3.紧密联系社会和高新科技。例如,教材中介绍了人造金刚石和金刚石薄膜、C60、管碳和温室效应等内容。 4.图文并茂;教材中许多内容是以图代文,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题1金刚石、石墨和C60 知识与技能 1.了解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2.知道碳单质的化学性质。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金刚石、石墨和C60中碳原子排列方式的分析,懂得物质结构、性质和用途之间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三化学第六单元复习教案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前预习案 请仔细阅读教材,完成以下内容: 1 (2). 、、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由于它们的不同,因此它们的存在着很大差异。 (3).木炭具有结构,它具有能力,的吸附能力比木炭强,防毒面具里的滤毒罐就是利用来吸附毒气。 (4).C60分子是由构成的,它形似足球,常用于材料科学超导体等方面。 2.碳单质的化学性质:(1)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 (2)在高温下,碳能够与很多物质起反应,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化学性质: ①可燃性:氧气充足时、 氧气不足时。 ②还原性:在高温条件下,碳表现出还原性,可以作,与某些氧化物反应夺取氧,生成气体,如:碳还原氧化铜,化学方程式为, 用于炼铁,与氧化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二氧化碳的性质 (1)物理性质:通常情况下,颜色色,气味,状态,密度比空气,溶解性。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会变成固态,固态二氧化碳叫,可用于。 (2)化学性质:①“三不”:不、不、不。 ②与水化合,反应方程式为, 其生成物易分解,反应方程式为 ③与石灰水等碱溶液反应:与石灰水反应方程式为,与 烧碱 溶液反应的方程式为。 4.二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1)用途:主要表现在、、、化工原料等。 (2)温室效应:①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能像温室的或那样,使地面吸收的太阳光的热量不易散失,从而使。 ②温室效应的危害:导致两极的,使,淹没部分沿海城市,使 土地 、农业减产等。

③缓解措施: , 。 5.二氧化碳制取: (1)工业制法:①方法:高温煅烧石灰石,产物是二氧化碳 ②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实验室制法: ①反应原理:利用 或 和稀盐酸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注意)不能用纯碱与稀盐酸反应制取,是因为 ;不能用稀硫酸,因 为会生成微溶的硫酸钙,覆盖在大理石表面阻止反应进一步进行;也不能用浓盐酸,因为其 会挥发出 气体,使制得的二氧化碳气体不纯。 ②制取装置:固液不加热型,装置如图所示 A B C D E F 乙装置中,长颈漏斗应伸入液面以下,理由是 。 ③收集方法: ,理由是 。 ④检验方法: , 验满方法: 。 6.一氧化碳: (1)物理性质:通常情况下,颜色 ,气味 ,状态 ,密度比空气 , 溶解性 。 (2)化学性质 ①可燃性: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还原性:与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与赤铁矿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③剧毒性:使人中毒的原因 。 (3)用途:① ② (4)对环境的影响 《碳和碳的氧化物》课内探究案 学习目标: 1. 了解常见碳单质的物理性质,知道碳单质的化学性质。 ② 带小 孔的隔板 ①

初中化学第6单元知识点

第6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 一、碳的几种单质 1、金刚石(C)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可用于制钻石、刻划玻璃、钻探机的钻头等。 2、石墨(C)是最软的矿物之一,有优良的导电性,润滑性。可用于制铅笔芯、干电池的 电极、 电车的滑块等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不同。 CO和CO2的化学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分子的构成不同。 3、无定形碳:由石墨的微小晶体和少量杂质构成.主要有:焦炭,木炭,活性炭,炭黑等. 活性炭、木炭具有强烈的吸附性,焦炭用于冶铁,炭黑加到橡胶里能够增加轮胎的耐磨性。 二、.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单质碳的物理性质各异,而各种单质碳的化学性质却完全相同! 1、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2、可燃性: 完全燃烧(氧气充足),生成CO2: C+O2点燃CO2 不完全燃烧(氧气不充足),生成CO:2C+O2点燃2CO 3、还原性:C+2CuO高温2Cu+CO2↑(置换反应)应用:冶金工业 现象:黑色粉末逐渐变成光亮红色,石灰水变浑浊。 2Fe2O3+3C高温4Fe+3CO2↑ 三、二氧化碳的制法 1、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原理、装置、检验) (1)发生装置:由反应物状态及反应条件决定: 反应物是固体,需加热,制气体时则用高锰酸钾制O2的发生装置。 反应物是固体与液体,不需要加热,制气体时则用制H2制O2的发生装置。 (2)收集方法:气体的密度及溶解性决定: 难溶于水用排水法收集CO只能用排水法 密度比空气大用向上排空气法CO2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 密度比空气小用向下排空气法 2、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1)原理: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CaCO3+2HCl==CaCl2+H2O+CO2↑ 2) 选用和制氢气相同的发生装置 3)气体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 4)验证方法:将制得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如能浑浊,则是二氧化碳。 验满方法:用点燃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证明已集满二氧化碳气体。 3、二氧化碳的工业制法: 煅烧石灰石:CaCO3高温CaO+CO2↑ 生石灰和水反应可得熟石灰:CaO+H2O=Ca(OH)2 四、二氧化碳的性质 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高压低温下可得固体----干冰 2、化学性质: 1)一般情况下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知识点总结教学教材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知识点 课题1金刚石、石墨和C60 一、碳的几种单质 1、金刚石:无色透明的固体,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可用于制钻石、刻划玻璃、钻探机的钻头等。 2、石墨:深灰色固体,是最软的矿物之一,有优良的导电性,润滑. 用于制铅笔芯、润滑剂等。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碳原子的排列不同。 ★CO和CO2的化学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分子的构成不同。 3、C60中的60是指:一个C60分子中含有60个碳原子。 4、活性炭、木炭具有强烈的吸附性(表现在脱色、除异味、吸附毒气等方面),焦炭用于冶铁。 二、单质碳的化学性质:(类似氢气的化学性质) 碳的几种单质物理性质各异,而化学性质却相同! 1、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古代字画能长久保存的原因之一) 2、可燃性: 完全燃烧(氧气充足)生成CO2 : C+O点燃CO2 不完全燃烧(氧气不充足)生成CO:2C+O点燃2CO 3、还原性:C+2CuO 高温 2Cu+CO2↑应用:冶金工业 现象:黑色粉末逐渐变成红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Fe2O3+3C 高温 4Fe+3CO2↑ 装置图:

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1、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原理、装置、检验) (1)发生装置:由反应物状态及反应条件决定: 固固加热型:①加热高锰酸钾制取O2②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物制取O2(图1)

图1 图2 固液常温型:①分解过氧化氢制取O2②实验室制CO2③实验室制H2。(图2) (2)收集方法:由气体的密度及溶解性决定: 不溶于水、难溶于水、不易溶于水的气体(也不与水反应)用排水法收集 密度比空气大(也不与空气的成分发生反应)用向上排空气法 密度比空气小(也不与空气的成分发生反应)用向下排空气法 O2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排水法(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 CO2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且能与水反应) H2收集方法:向下排空气法、排水法(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 ★2、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1)反应原理:用石灰石(或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CaCO3+2HCl==CaCl2+H2O+CO2↑ ①为什么不能用纯的CaCO3或Na2CO3 ?反应速率太快,不易控制。 ②为什么不用浓盐酸?浓盐酸易挥发,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使制得的二氧化碳不纯。 ③为什么不用稀硫酸?生成微溶于水的CaSO4覆盖在石灰石表面,阻止反应进一步进行。 2) 装置图:

沪科版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 复习 教学设计

本章复习课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对本单元各知识点进行梳理,形成知识体系。 (2)加深对溶液、饱和溶液、溶解度、溶质的质量分数等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对本单元内容的分析、归纳、分类,将各知识点连成线,织成网,形成知识体系,加深对已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分析、综合、分类、概括能力;并通过课堂练习,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提高学生分析、综合、分类、对比、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溶液的组成特征、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分析、综合、分类能力。 1.溶液 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 (1)溶液的概念: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2)溶液的基本特征:均一性、稳定性。注意:溶液不一定无色,如CuSO4为蓝色,FeSO4为浅绿色,Fe2(SO4)3溶液为黄色。 2.溶质和溶剂的判断。

二、溶解过程 1.溶解时放热、吸热现象。 2.溶解过程中温度的变化: (1)当吸收热量<放出热量时,溶液温度升高。 (2)当吸收热量>放出热量时,溶液温度降低。 (3)当吸收热量=放出热量时,溶液温度几乎不变。 (溶解吸热:如NH4NO3溶解;溶解放热:如NaOH溶解、浓H2SO4溶解;溶解没有明显热现象:如NaCl) 三、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1.概念: 2.判断方法:继续加入该溶质,看能否溶解。 3.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 注:①Ca(OH)2和气体等除外,其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②不饱和溶液转变为饱和溶液最可靠的方法是:加溶质、蒸发溶剂。 四、溶液的浓度 注意:浓、稀溶液与饱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关系: ①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 ②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如饱和的石灰水溶液就是稀溶液; ③在一定温度时,同一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要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浓。 3.溶液的稀释:稀释前后溶液里所含溶质的质量不变。 4.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1)用固体配制:①步骤:计算、称量、溶解;②仪器:天平、药匙、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课题1教案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化合物 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 教学目标 1、了解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2、知道碳单质的化学性质。 3、知道不同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同一种也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 教学重点 碳单质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 碳跟某些氧化物的反应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 教学准备 器材:试管铁架台酒精灯带导管的橡皮塞 药品:炭粉氧化铜粉末澄清石灰水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我们知道不同的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物质,那么,同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物质吗? 展示:金刚石、石墨、C60的分子模型。 介绍: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二、讲授新课 (一)碳的单质 1、金刚石(C) 阅读课本第104页 小结: 1)、性质:金刚石是无色、透明、正八面体形状的固体,溶点较高,不导电。 2)、用途:刻划玻璃,切割大理石,做钻头和钻石等。 2、石墨(C) 阅读课本第104页 小结: 1)、性质:石墨是一种深灰色、有金属光泽,不透明细磷片状固体,较软,在纸上划过可留下痕迹,耐高温、导电。 2)、用途:可做润滑剂、铅笔芯、电极等。 介绍:木炭 [实验6-1] 木炭的吸附性 现象:红色褪去 原因:木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具有吸附能力。 用途:阅读教材,总结焦炭、炭黑的用途:除臭剂、制油墨等做吸附剂。 讨论: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碳元素组成的,物理性质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差异? 讲解:这是因为在金刚石和石墨里碳原子的排列不同。 (1)一种元素可能形成多种不同的单质,由此可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才叫单质。 (2)多种单质可能由一种元素组成。例如: 3、C60 阅读课本第104页

初三化学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教案

初三化学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教案 一、碳的几种单质 1、金刚石(C)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可用于制钻石、刻划玻璃、钻探机的钻头等。 2、石墨(C)是最软的矿物之一,有优良的导电性,润滑性。可用于制铅笔芯、干电池的电极、电车的滑块等。注意:铅笔里面其实不含铅,是石墨和黏土混合而成的混合物。H代表Hard,坚硬的;B代表Black,黑的。6B最软,颜色最深;6H最硬,HB软硬适中。 3、无定形碳:由石墨的微小晶体和少量杂质构成.主要有:焦炭,木炭,活性炭,炭黑等. 活性炭、木炭具有强烈的吸附性,但活性炭的吸附作用比木炭要强,如制糖工业利用其来脱色,防毒面具里的滤毒罐也是利用活性炭来吸附毒气。焦炭用于冶铁,炭黑加到橡胶里能够增加轮胎的耐磨性。 4、C60是一种由60个碳原子构成的分子,形似足球,性质很稳定。 5、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不同。 CO和CO2的化学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分子的构成不同。 二、.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单质碳的物理性质各异,而各种单质碳的化学性质却完全相同! 1、常温下的化学性质稳定【为何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比较稳定?碳原子的最外层有4个电子,既不容易得电子,也不容易失去电子,因此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档案材料一般用碳素墨水书写、古代书画历经百年也安然无恙、木质电线杆埋入地下部分用火烧焦可防腐都是利用这个原理。】 2、可燃性: 完全燃烧(氧气充足),生成CO2: C+O2点燃CO2 不完全燃烧(氧气不充足),生成CO:2C+O2点燃2CO 3、还原性:C+2CuO高温2Cu+CO2↑(置换反应)应用:冶金工业 现象:黑色粉末逐渐变成光亮红色,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2Fe2O3+3C高温4Fe+3CO2↑ 三、二氧化碳的制法 1、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原理、装置、检验) (1)发生装置:由反应物状态及反应条件决定: 反应物是固体,需加热,制气体时则用高锰酸钾制O2的发生装置。 反应物是固体与液体或液体与液体,不需要加热,制气体时则用制H2的发生装置。 (2)收集方法:气体的密度及溶解性决定: 难溶于水用排水法收集 CO只能用排水法(排空气法易中毒) 密度比空气大用向上排空气法 CO2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它能溶于水且与水反应) 密度比空气小用向下排空气法

化学第六单元的知识点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能力提高 知识梳理 1.知识框架 ①(不充足)2CO ②C+ ③2CO+ ④ ⑤ ⑥ ⑦ 2.重点知识梳理 (1)金刚石和石墨 金刚石——硬度大;石墨——质软、能导电;木炭、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它们物理性质差异很大,原因是结构中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其化学性质相似。 (2)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的大,能溶于水;与水反应生成碳酸,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不可燃也不支持燃烧。 实验室里常用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

自然界中主要由人和动植物的呼吸、含碳燃料的燃烧等产生,大气中含量过 高会导致温室效应,植物的光合作用消耗。防止温室效应进一步增强的措施:大力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开发新能源等。 (3)一氧化碳 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的略小,难溶于水,有毒,具有可燃性和还原性。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分子组成仅相差一个氧原子,而化学性质却差异很大。 中考链接 【例题1】(2005·北京市海淀区)夏天到了,衣服上常会留下难以清洗的汗渍、果汁渍等。现在市场上出售一种称作“污渍爆炸盐”的商品,宣称“含天然活性氧,能在瞬间去除洗衣粉难以除去的多种顽固污渍”。小红同学对这种“污渍爆炸盐”的化学成分非常感兴趣,对其化学成分进行探究。主要探究过程如下: (1)提出问题 “污渍爆炸盐”的主要化学成分是什么? (2)查阅相关资料(资料主要信息如下) 过碳酸钠俗称固体双氧水,白色结晶颗粒。过碳酸钠溶于水时,分解生成碳酸钠和过氧化氢,是目前广泛应用的主要洗涤助剂之一。 (3)猜想 “污渍爆炸盐”的主要化学成分可能是过碳酸钠。 (4)设计与实验 小红同学设计的主要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 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帮助小红同学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初中九年级上册化学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复习教案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 南京市雨花台中学周敏 教学目标: 1.掌握碳和碳的氧化物的化学性质和用途,并运用其性质解决或解释生活中的问题。 2.掌握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3.通过复习学会梳理知识,化零为整,构建知识网络体系的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碳和碳的化合物的化学性质,知识网络的构建。 教学难点: 1.对单元知识梳理归纳,构建知识体系。 2.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与能力的提升。 教学设计:

【过渡】我们利用碳和氧化铜化学性质的差异性解决了两者的区分问题,现有两种无色气体CO和CO2,你能用多种不同的方法鉴别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气体吗? 【学生交流】 【学生活动】填写学案:知识梳理2 物质二氧化碳一氧化碳 有关反应 的方程式 【思考】 若一氧化碳中混有少量二氧化碳,应如何除去? 若二氧化碳中混有少量一氧化碳,应如何除去? 【学生交流】 【小结】 【引导】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系统的梳理了碳单质、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相关化学性质,观察你所写的化学方程式,都涉及到哪些含碳的物质,请以二氧化碳为中心把它们之间的关系用网络图表示出来,并注明反应条件。【学生活动】构建碳和碳的化合物知识网络 【小结】 【过渡】在上述网络图中发现有多种途径可以生成二氧化碳,那么我们在实验室是如何制取二氧化碳的呢? 【学生活动】填写学案:知识梳理3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1.药品和, 2.原理, 【PP T展示】下面哪组同学在准备制取二氧化碳?你的判断依据?

二氧化碳 的实验室制法【学生交流】 【小结】选择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依据 【学生活动】填写学案:知识梳理3 3.发生装置类型:固液常温型 4.收集方法: 5.检验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验满方法: 【学以致用】实验室常用硫化亚铁(FeS)块状固体和稀硫酸在常温下发生反应制取硫化氢(H2S)气体。常温下硫化氢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有毒,能溶于水,其水溶液称为氢硫酸溶液,硫化氢气体可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请利用下列装置设计一套实验室制取硫化氢气体的装置。组装顺序是 【思考】若想获得比较平稳的气流,你对发生装置如何改进? 【追问】硫化氢气体有毒,若想进一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又应该如何改进呢?下图的装置中哪些可以起到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的效果______。 【拓展提升】某混合气体中既有二氧化碳又有一氧化碳,若要除去混合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剩余气体收集在集气瓶中,下列装置中最为合理的是 查阅资料: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钙化学性质相似,会吸收二氧化碳气体。 【小结】 F H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