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结构在建筑中的艺术表现力

结构在建筑中的艺术表现力

结构在建筑中的艺术表现力
结构在建筑中的艺术表现力

第17卷第1期2001年3月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JO U RNAL OF BEIJING IN ST IT U T E O F CIV IL ENG INEERIN G AN D A RCHIT ECT U RE

Vol.17No.1M ar.2001

文章编号:1004-6011(2001)01-0059-06

结构在建筑中的艺术表现力*

樊振和

(建筑系,北京 100044)

摘 要:每一个成功的建筑都有一个成功的结构。结构的功能不仅仅是承载功能,它是建筑艺术表现力的重要元素。本文在分析了建筑大师的作品后指出,建筑结构选型是建筑师的任务。关键词:结构;建筑;艺术表现力

中图分类号:TU -80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建筑的基本功能包括承载功能和围护功能,其中承载功能由建筑结构系统来完成。但是,建筑结构系统的功能不仅仅是承载功能,在完成建筑承载功能的同时,建筑结构还是建筑艺术表现力的重要元素。一个成功的结构不一定就是一个成功的建筑,但是,一个成功的建筑一定有一个成功的结构,古今中外的成功建筑莫不如此。

1 结构是建筑艺术表现力的重要元素

在中国古建筑中,从木结构的梁架形成的建筑屋顶的优美曲线(图1、图2),到中国传统建筑中独

有的构件 斗拱形成的装饰性极强的出檐(图2),从世界现存最早、跨度最大的石结构的空腹式单孔圆弧石拱桥 赵州桥(图3),到中国现存最高(84米)的砖壁空心筒体结构 河北定县开元寺塔(图5);在世界著名的建筑中,从F L 赖特的依山就势、凌空飞跃、参差俯仰、背崖临溪的流水别墅(图4),到P L 奈尔维的完全暴露在外的Y 形斜撑承托球形穹顶结构的具有强烈个性的罗马小体育宫(图7),从G 埃菲尔设计的高达300米、由钢铁构架而成、形成优美轮廓线的埃菲尔铁塔(图

6),到J 伍重的由一条条巨大的钢筋混凝土拱肋组合而成的像船帆、像贝壳的婀娜多姿、轻盈皎洁的悉尼歌剧院(图8),在这些美仑美奂的辉煌建筑中,无不彰显着结构的迷人的艺术表现张力!

图1 北京静宜园(香山)见心斋 图2 佛光寺大殿梁架及斗拱结构示意图

收稿日期:2000-12

作者简介:樊振和(1955年-)男,建筑技术教研室副教授

图3 赵州桥,位于河北省赵县,净跨37 02米 图4 美国匹兹堡郊区

的流水别墅

图5 河北定县开元寺塔,高84米 图6 埃菲尔铁塔,高300

图7 罗马小体育宫 图8 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

60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第17卷

2 结构的建筑艺术表现力的实例分析

2 1 P L 奈尔维的建筑作品 罗马小体育宫罗马小体育宫是意大利建筑师A 维特罗奇和工程师P L 奈尔维为1960年意大利罗马奥运会修建的练习馆,并兼做篮球、网球、拳击等比赛用。该体育馆可容纳6000名观众,加活动看台可容纳8000名观众。这座在现代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优美的体育建筑,是P L 奈尔维的结构设计的代表作之一(图7)。

奈尔维的罗马小体育宫,对于搞建筑的人来说,是非常熟悉的著名建筑,不必我在这里做详细的描述。我想在这里做一个对照,即把罗马小体育宫在建筑上的一些处理手法及其在结构上的作用做一个对照分析,从中我们将会看到建筑大师是如何充分的利用结构来作为建筑设计中的美学元素的。

罗马小体育宫平面为圆形,直径60米,屋顶是一球形穹顶,穹顶宛如一张反扣的荷叶,由沿圆周均匀分布的36个Y 形斜撑承托,把荷载传到埋在地下的一圈地梁上。从建筑上看到的小体育宫的这一朴素优美的曲线外形,在结构上是极其合理的。首先,球形穹顶是一个双曲面薄壳结构,是具有良好的空间工作特性的结构形式之一;其次,薄壳结构是有推力的结构,如何才能更好地解决60米跨度的屋盖所产生的巨大推力呢?设计师非常巧妙地利用与球形穹顶屋盖的曲线方向基本一致的36个Y 形斜撑,以最佳角度解决了巨形屋盖传来的巨大的推力问题。

设计师沿高度方向在36个Y 形斜撑的中部设计了一圈白色的钢筋混凝土 腰带!。从建筑立面上

看,这一条 腰带!从高度上将屋盖与Y 形斜撑之间的比例重新进行了调整,使其立面的比例关系更加恰当和协调了。而从结构上来看,这一圈白色的钢筋混凝土 腰带!,既是附属用房的屋顶,又是起加强Y 形斜撑稳定性作用必不可少的联系梁。

球形穹顶的下缘由36个Y 形斜撑相交形成的36个支点支承,每两支点间球形穹顶下缘均向上拱起,从建筑的整体效果上看,即丰富了建筑的轮廓,又防止了因视错觉产生的边缘下陷感。而从结合的角度来看这一处理手法,则是使两支点间的球形穹顶下缘形成了典型的拱壳结构,从而避免了在结构上极其不利的弯矩状态。

小体育宫的优美的球形穹顶天花也是P L 奈尔维的精心设计之笔(图9),设计师把结构构件统一地组织起来,加以艺术化,构成一幅绚丽的图案,使整个屋顶蔚然成景。球形穹顶由1620块预制钢丝网水泥菱形槽板拼装而成,构成了球形穹顶天花的精美图案,穹顶中心的尺度最小,越往边缘尺度也逐渐加大,与Y 形斜撑相接处的构件尺度最大。整个穹顶天花犹如盛开的菊花,轻盈和谐,极富美感。设计师的这一著名的穹顶天花设计,同样是建筑设计与结构设计巧妙结合的优秀艺术品。设计师在设计中还同时考虑了施工的方便和可行性等技术问题。设计师在组成球形穹顶的各预制槽板之间的接缝处,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的节点连接处理,自然形成了球形穹顶的 肋!,这种处理既减轻了屋顶结构层的自重,又保证了结构的承载能力和刚度要求;预制槽板的大小是根据建筑尺度、结构要求和施工机具的起吊能力决定的,反映出设计师炉火纯青的驾驭建筑设计、

结构设计及施工处理的综合能力。

图9 罗马小体育宫球形穹顶天花 图10 意大利佛罗伦萨运动场大看台

61

第1期 樊振和:结构在建筑中的艺术表现力

罗马小体育宫的外形比例匀称,球形穹顶、Y 形斜撑及 腰带!等各部分划分得宜。Y 形斜撑完全暴露在外,混凝土表面不加装饰,显示出体育建筑的力量和活力,使整个建筑给人以强烈的感受,具有独特的意境。

P L 奈尔维在建筑设计和结构设计的结合上

极其成功的作品还有很多,像佛罗伦萨体育场带雨棚的悬挑结构大看台(图10),曼图亚布尔哥纸厂250米跨度的悬索结构厂房(图11),以及40米跨度的由6根三角形拱形柱支承的预制肋形钢筋混凝土桁架形成的拱顶结构的飞机库(图12)等。在这里

不再一一的赘述。

图11 曼图亚布尔哥纸厂,

纵剖面

图12 飞机库,预制肋形钢筋混凝土桁架拱顶结构

2 2 J 伍重的建筑作品 悉尼歌剧院

悉尼歌剧院是由丹麦建筑师J 伍重设计、于1955年举行的国际建筑设计竞赛中胜出、建在悉尼港内一块伸入海面的地段上的著名建筑。悉尼歌剧院的总建筑面积约88258平方米,包括一个大音乐厅、一个歌剧厅、一个剧场和一个小音乐厅等(图

8)。今天,悉尼歌剧院已成为悉尼的城市象征。

悉尼歌剧院那引人入胜的像船帆、像贝壳的三组巨大的壳片,在结构上并不是真正的壳体结构,而

是三铰拱结构。它是由三组挺立的预制Y 形和T 形截面钢筋混凝土落地三铰拱肋由大到小顺序成对并列拼接呈壳状,就位成型后用后张法施加预应力,

62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第17卷

使之形成整体的。但是,J 伍重最初的方案却并非如此。设计师最初的考虑是壳顶厚100毫米、壳底厚500毫米的一连串双曲壳体。这不能不说是设计师在结构选型时的重大失误!结构原理表明,壳体的结构优势体现在,壳体是以凸向外部荷载的曲面的薄膜应力来抵抗和传递外部荷载的,一般情况下,壳体结构建筑的壳体是凸向上部设计的(例如前述的罗马小体育宫),这种造型对于承受一般重力荷载没有问题,对于承受风荷载,由于壳体的流线外形,造成的影响也不大,且风吸力一般都会小于壳体自重。但是,J 伍重设计的悉尼歌剧院的方案中,其壳体却几乎是凸向水平一侧的一面敞口并斜向悬挑的造型,这种造型使得当风从壳体敞口一侧吹来时,高耸巨大的壳体成了招风的因素,且形成的风荷载

非常大,会造成极大的倾覆力矩(图13),又无法靠薄而轻的壳体自重来平衡这一倾覆力矩;如果设想把壳体设计得足够厚重,当风从壳体敞口背侧吹来时,厚重的壳体不但不能起到稳定的作用,反而会增加壳体的倾覆力矩(图14)。J 伍重方案中这一进退两难的结构问题,在与意大利建筑师P L 奈尔维同被公认为欧洲结构权威的结构工程师、丹麦人P 汤姆生的鼎力相助下,最后确定了落地三铰拱肋的结构方案。为了减少施工的困难、有利于预制,在与P 汤姆生长期研讨之后,J 伍重于1961年修正了自己的原方案,将全部三组壳片改为同样的曲率,使每一个壳片都相当于假想半径为76米的圆球表面的一部分,使拱肋曲线一致,大大方便了壳体的预

制施工建造。

图13 当风从壳体敞口一侧吹来时 图14 当风从壳体敞口背侧吹来时

在蓝天、碧海、绿树的衬映下,悉尼歌剧院犹如远航归船上的一组白帆,也像一堆洁白的贝壳点缀在海滩,又似一簇簇盛开的花朵,婀娜多姿、轻盈皎洁,这座世界著名的建筑,已经成为澳大利亚人的骄傲!但是,它的建造的代价也是十分巨大的!如果从1955年举行的国际建筑设计竞赛开始算起,1959年破土动工,1963年最终确定了结构方案,1966年结构施工完成,1973年全部建成竣工,为研究和设计那些巨大的壳片的结构,共用去了8年的时间,结构施工也用去了3年多的时间。整个工程的预算为700万美元,而实际费用达12000万美元,是原预算的17倍!

我们看到,不论是P L 奈尔维的罗马小体育宫的成功设计,还是J 伍重的悉尼歌剧院的曲折的设计建造经历,恰恰从正反两个方面证明了这样一点,即结构以及结构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重要作用。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建筑结构系统的功能不仅仅是承载功能,在完成建筑承载功能的同时,建筑结

构还是建筑艺术表现力的重要元素;建筑结构系统有它自身的内在规律,充分地认识和正确地运用这些规律,是对一个建筑师的基本业务素质的要求,否则,你的建筑作品或者因不合理而无法实施,或者将以巨大的经济付出作为代价。

3 建筑结构选型是建筑师的任务

通过上述罗马小体育宫和悉尼歌剧院这两个建筑大师的作品分析,我们清楚地看到了建筑设计与结构设计有机结合的极端重要性,或者说,一个成功的建筑作品的设计,其结构构思和结构选型应该是与建筑方案的构思同时进行和确定的。那么,结构构思和结构选型这一工作应该由谁来做呢?我的观点是,这一工作应该由建筑师来完成,也就是说,建筑结构选型是建筑师的任务。

P L 奈尔维说过, 在艺术效果和结构、施工的

63

第1期 樊振和:结构在建筑中的艺术表现力

要求或者方案之间,存在着某种充分的、内在的契合。一个结构物如果不遵从最简洁和最有效的结构形式,或者在构造细部上不考虑建筑所用材料的各自特点,那么,要想得到良好的艺术效果就会困难重重!(?建筑的艺术与技术#,序言)。遗憾的是,过去的、乃至于现今的建筑评论却几乎是无一例外地只立足于美学的或形式主义的观点,而很少从技术方面予以评价和理解。即使是最好的建筑杂志在发表已经完成的建筑作品或者设计方案时,都很少考察其结构,或者试图阐明其中形式与实物之间的关系。某些在美学上予以描述和分析的设计方案也许无法建造出来,这种现象并不罕见。一个不能成为现实的建筑构思又有什么价值呢?在我看来,建筑课程中在建筑评论和建筑技术之间缺乏紧密的联系,这是特别有损于对未来建筑师的培养的!(同上,1页)。令人十分感慨的是,建筑大师在四十年前说过的话,就像是对我们今天发生的事情的评价。

我在以前的建筑结构选型!课中曾经讲过,建筑结构选型首先是建筑师的任务,今天,在又一次学习了P L 奈尔维的论著之后,我想说,建筑结构选型就是建筑师的任务。

我想再以P L 奈尔维的一段话作为我这篇文章的结束,在结构方面,建筑师必须是他所设计的建筑的承载要素、结构方案的创作者!(同上,169页)。未来的建筑师将会发现自己面临着日趋复杂的技术问题和结构问题。除了解决这些问题之外,他还必须保持和发展自己的美学意识,这样,建筑师才能在结构、施工和经济的综合任务之中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它们的细节、色彩上的重点以及和谐的构图,把一个技术上正确的工程变成一项建筑艺术上的作品!(同上,168页-169页)。

参考文献:

[1] [意]P L 奈尔维 建筑的艺术与技术[M] 中国建筑工业出

版社,1981 1

[2] 虞季森 中大跨建筑结构体系及选型[M] 中国建筑工业出

版社,1990 12

[3] 清华大学土建设计研究院 建筑结构型式概论[M] 清华大

学出版社,1982 2

[4] 中国大百科全书(建筑 园林 城市规划)[M] 中国大百科

全书出版社,1988 5

Artistic Form of Expression of Structure in Architecture

Fan Zhenhe

(Dept.of Architecture,Beiji ng100044)

Abstract:Every successful architecture is presented in the successful structure.The functions of structure are not only load bearing,but also important element of artistic form of expression of architecture.After analysing the w orks of the famous architects,this paper advances that choice of type of structure is responsibility of architect. Key Words:structure;architecture;artistic form of ex pression

64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第17卷

现代建筑中的光影艺术表现

现代建筑中的光影艺术表现 ----------- 浅解宗教建筑的空间与光 【提要】本文依据详尽的案例分析, 论述了勒。柯布西耶、安藤忠雄等建筑师独特的建筑用光理念和设计手法,任何参观过勒.柯布西耶和安藤中雄建筑作品的人, 哪怕仅仅是欣赏拜读过他们的作品图集, 都会对他们在建筑中用光的设计意匠和娴熟技术叹为观止。他们的一系列建筑在与光的结合方面达到了很高的境界。特别是朗香教堂、光的教堂、水御堂、等作品中, 他们对光的处理可谓炉火纯青, 堪称是光的大师。光是世间万物之源。光的存在是在世间万物表现自身和反映相互关系的先决条件。 建筑与光历来有着极其密切的关联。“建筑是对阳光下的各种体量的精确的、正确的和卓越的处理。 【主题】词空间与光 对我而言,自然光是唯一能使建筑成为建筑艺术的光。 -----路易斯. 康我们的眼睛生来只看到阳光下的建筑,阳光和阴影揭露了这些造型。 -----勒 .柯布西耶 光,对于我们来说,是最重要的元素,全世界生命的母亲。它孕育万物,养育生命,包容天地,它赋予了自然伟大而神奇的力量。也赋予建筑以灵魂!光的存在是在世间万物 表现自身和反映相互关系的先决条件。建筑与光历来有着极其密切的关联。“建筑是对阳光下的各种体量的精确的、正确的和卓越的处理。”其中宗教建筑是最能表达灵魂思想的一类!就这样一大的论题,我想来说一下我对宗教建筑中的空间与光的理解!建筑的思想表达离不开文学素养,离不开大的社会环境,宗教建筑就是在西方宗教产生后,也随之成为了对太阳崇拜的最好表达。

古希腊大体快的金字塔被理解成太阳神阿波罗的神秘光束,塔尖是神秘光源的放射源,塔身则是由上而下的光束,其庞大的形体,表达了对光这一巨大神秘力量的敬畏和礼赞。 古希腊神庙的中轴线对准了太阳运行的轨 迹,正面朝东,神殿堂内的神像能沐浴到清 晨的阳光,还有罗马万神庙穹顶圆洞中射入 的光线,单纯、明晰、有力,以此来表达对 神的超凡 力量的赞美。特别是基督教成为正教之后教 堂对光的表现更加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哥特式教堂中经过彩色玻璃筛选、折射后的 光线穿过精致玲珑的骨架自由的从上空洒落 与地面的昏暗形成对比,黑暗促使人对光的 渴望,使人产生对天国的向往。 与古代的大体量和材料的厚重相对比, 多年后, 现代建筑大师柯布西耶建立的新建 筑五点原则,特别是新型结构体系和建筑材料, 如玻璃幕墙在建筑中的应用, 使现代建筑形象在“轻、光、挺、薄”的视觉效果方面达到极致。柯布西埃的朗香教堂、路易斯·康的金贝尔美术馆、埃罗·沙里宁的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克瑞斯基小教堂,约翰逊的水晶教堂均充分利用了自然阳光的特性, 塑造出一种神圣、脱俗的空间氛围, 他们都在现代建筑用光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之后日本建筑师安藤忠雄,我自认为在建筑中的用光达到了更为理想的境界。他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和追求, 他的建筑作品也因此有着鲜明的艺术特色。安藤通过一系列的建筑作品, 而非个别作品设释和体现用光来表达他的设计理念。如住吉的长屋、小徐邸、井筒邸、石原邸、伊东邸、 教堂、直言宗水御堂和古墓博物馆等 许多作品中都表现出在建筑用光方面 的设计造诣。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众多 私人邸宅设计中, 最注重光在塑造空 间环境和理想生活方式中的作用。他

框架结构特点

框架建筑的主要优点:空间分隔灵活,自重轻,节省材料;具有可以较灵活地配合建筑平面布置的优点,利于安排需要较大空间的建筑结构;框架结构的梁、柱构件易于标准化、定型化, 便于采用装配整体式结构,以缩短施工工期;采用现浇混凝土框架时,结构的整体性、刚度较好, 设计处理好也能达到较好的抗震效果,而且可以把梁或柱浇注成各种需要的截面形状。 框架结构体系的缺点为:框架节点应力集中显著;框架结构的侧向刚度小,属柔性结构框架, 在强烈地震作用下,结构所产生水平位移较大,易造成严重的非结构性破坏,适用于非抗震设计; 钢材和水泥用量较大,构件的总数量多,吊装次数多,接头工作量大,工序多,浪费人力,施工 受季节、环境影响较大;不适宜建造高层建筑,框架是由梁柱构成的杆系结构,其承载力和刚度 都较低,特别是水平方向的(即使可以考虑现浇楼面与梁共同工作以提高楼面水平刚度,但也是 有限的),它的受力特点类似于竖向悬臂剪切梁,其总体水平位移上大下小,但相对于各楼层而言,层间变形上小下大,设计时如何提高框架的抗侧刚度及控制好结构侧移为重要因素,对于钢 筋混凝土框架,当高度大、层数相当多时,结构底部各层不但柱的轴力很大,而且梁和柱由水平 荷载所产生的弯矩和整体的侧移亦显著增加,从而导致截面尺寸和配筋增大,对建筑平面布置和 空间处理,就可能带来困难,影响建筑空间的合理使用,在材料消耗和造价方面,也趋于不合理, 故一般适用于建造不超过15层的房屋。 滑模 滑模工程技术是我国现浇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中机械化程度高、施工速度快、现场场地占用少、 结构整体性强、抗震性能好、安全作业有保障、环境与经济综合效益显著的一种施工技术,通常 简称为“滑模”。 建筑层高 建筑物上下两层间的高度差值(一般以楼面高度间的差值或上下横梁间的差值)称建筑层高。 结构层高 结构层高系指房屋上下两层结构层层面的垂直距离。 混凝土结构及砌体结构参考资料:框架变形缝 变形缝包括伸缩缝、沉降缝和防震缝三种。它们设置的原因、设置的方法各不相同,有区别也有联系。分 别介绍如下: ㈠伸缩缝 伸缩缝是为了避免温度应力和混凝土收缩应力使房屋产生裂缝而设置的。设置伸缩缝时只需断开上部 结构,基础可不断开。

建筑创作中的结构表现

建筑创作中的结构表现 建筑创作中的结构表现 摘要: 进入21世纪以后,结构构思在建筑创作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无论是实现新奇的造型,还是体现现代建筑的技术感,都需要用合理结构形态,来表达建筑设计思想。本文从更宽广的层面来透析结构表现思想,从结构和建筑创作中的各个关系以及通过实例来分析出结构构思在建筑创作中的应用和表达。 关键词:建筑创作结构构思结构形态建筑技术 中图分类号: J0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前言:现在建筑设计所要求的新的、宏伟的结构方案,使得建筑师必须要理解结构构思,而且应达到一个深度和广度。结构在建筑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宇宙之间结构无所不在。无垠的太空中,有天体结构;超微观世界里,有原子结构;对于建筑物来说,它有着楼板、屋顶、墙体、门窗、给排水、机电设备等多种成分,其中板、梁、柱、墙体、基础组成了建筑物的基本结构――建筑结构。建筑结构是采用一定材料,按照一定力学原理而营造的结构,是支撑着房屋的“骨骼”。 一、结构表现的理论基础-建筑的双重属性 技术性与艺术性建筑学是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学科,建筑同时具有技术属性和艺术属性。如果五千年前的古埃及人没有掌握相关的几何理论和运输巨石的技术手段,那不朽的金字塔是无法建成的;又如在中国,如果古代工匠没有相关的土木材料知识和木框架结构力学知识,也不可能建造出独树一格的中国古典建筑。就艺术美学而言,建筑作为一种艺术,首先体现为一种具有表现性的形式美;其次,建筑艺术能营造出一种精神格调,这种精神格调不仅异彩纷呈,而且有可能成为特定文化的一种表征。建筑师在进行建筑创作的时候必须研究建筑美学理论,探求形式美的规律与特征。就某一个时代来说,这种形式美的需求都能用当时的建造技术得以实现。但同时也存在这样的

建筑艺术赏析

第八章建筑美学法则 §8.1建筑的比例与尺度 现代著名建筑师勒。柯布西耶借助黄金分割与人体尺度提出了一种独特的“模数”体系。 §8.2建筑空间布局 中国建筑 1.中轴线与对称均齐 (1)木构架的承重 (2)群体组合 (3)体现“忠孝”为仁之本的儒家伦理观念 2.顺任自然与随性灵动之美 §8.3建筑的色彩 首先是建筑色彩没有特色,缺乏整体感。近年,许多城市模仿欧美建筑形式,盲目追求西洋化,并以此作为吸引外商投资的建筑景观,或作为旅游景区和“现代城市”的典范。同时,在城市景观规划建设中,更多把注意力集中在中心城市定位上,忽视了建筑色彩的地方特色及建筑色彩的选择与搭配,使人对现代城市产生了混杂的感觉。有人说,中国城市建设的弊病就是它的趋同性。其实,中国人的智慧不亚于世界上任何民族。但中国的建筑师往往有一种“工匠心态”,最常见的表现是:习惯于复制和重复作业,或是奉命行事,因而阻碍了创作思维的活跃。 其次,建筑色彩缺乏艺术创意,降低了城市品位。建筑设计是城市景观设计的一部分,与艺术特别是建筑艺术密不可分。现在一些设计人员往往不根据建筑的功能性质、环境条件和城市及其建筑物所要表达的艺术气氛进行建筑色彩设计,致使不少城市的建筑色彩缺乏艺术创意。有的楼盘为了引人注目,一味采用红色、金色、鲜绿等醒目颜色,却没有考虑对所处片区及整个城市视觉的污染,使城市呈现“异化”发展的趋势。 第三,建筑色彩与城市形象没有实现成功对接。城市中的公共建筑、住宅建筑是城市景观的一个缩影。一谈到北京,人们就会想到在灰色的平房映衬下金碧辉煌的故宫;一提及青岛,人们就会想到一片片红色的屋顶。而一些城市为追求城市景观的观赏性去营造不切实际的高层建筑群、构筑物、广场、城市雕塑等人工景观,与周围的环境分离、脱节,导致了建筑色彩不能与城市形象交汇融合,最终使城市的形象退化。

古希腊艺术建筑于雕塑的艺术成就表现在那些方面

古希腊艺术建筑于雕塑的艺术成就表现在那些方面 班级:XXX 姓名:XXX 学号:XXX 答:概括: 古希腊是欧洲文化的发源地,古代希腊人在科学、哲学、文学、艺术上有创造了辉煌的成就 各时期古希腊的艺术特征: 荷马时期,也是造型艺术的萌芽时期。作品是几何纹风格的陶瓶,造型简朴,大小不一,用于敬神和陪葬。 古风时期是希腊造型艺术的形成和发展时期。这一时期主要是瓶画和建筑,他奠定了情节性绘画的基础。建筑出现了柱式建筑,而雕像基本处于形成时期。瓶画先后出现了东方风格、黑绘风格和红绘风格。希腊的建筑主要是神庙。古风时期,希腊神庙建筑形成了它的典型形式——围柱式,又丰富形成了多利亚式和伊奥尼亚式。之后又在这两者的基础上创造了一种新的科林斯式。古风时期的浮雕也很发达。 古典时期是希腊艺术的繁荣时期,艺术的各类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其中建筑和雕刻对后世影响最为深远。古典时期的建筑各部分开始形成了固定的格式和比例,其中最突出代表是菲狄亚斯的雅典卫城建筑群。雕塑,古典时期的雕塑完全摆脱了古风时期的约束和装饰性,产生了写实而理想的人体,其中突出的代表有米隆的掷铁饼者。 希腊化时期,希腊的艺术冲破了原来的区域性限制,走向了更

广阔的世界。《撒莫色雷斯的胜利女神》、《米洛斯的阿佛洛狄鼡》是这时期的主要作品。它们融合了希腊古典雕刻中优美于崇高两种风格,有空间感和女人身体的柔美而具有永恒的魅力。希腊化时期的肖像雕塑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如《亚历山大肖像》把叱咤风云的亚历山大大帝塑造一个俊美而健壮的青年。通过这些艺术家的认识能力和表现能力也增强,出现了英雄化和个性化。 在雕塑上: 在整个西方美术传统中,古希腊雕塑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西方美术崇尚的典范模式,庄重的艺术品格和严谨的写实精神,可以说都是从古希腊开始的。古希腊悠久的神话传说是古希腊雕塑艺术的源泉。希腊神话是希腊人对自然与社会的美丽幻想,他们相信神与人具有同样的形体与性格,因此,古希腊雕塑参照人的形象来塑造神的形象,并赋予其更为理想更为完美的艺术形式。 总体特征:希腊艺术是理想主义的、简朴的、强调共性的、典雅精致的,用外在的形式表现内在的力量。一句话概括是高贵的单纯,静穆的伟大。 建筑成就上: 现存的建筑物遗址主要就是神殿、剧场、竞技场等公共建筑,其中尤以神殿为一个城邦的重要活动中心,它也最能代表那一时期建筑的风貌。古希腊人的生活受控于宗教,所以理所当然的,古希腊的

世界著名钢结构建筑“大盘点”

世界著名钢结构建筑“大盘点” 钢结构工程是以钢材制作为主的结构,已经成为主要的建筑结构类型之一。全球发达国家钢结构程度很高,在很多大型建筑上都大量用了钢结构技术,那么有哪些世界著名钢结构建筑呢? 世界著名钢结构建筑大盘点:伦敦千年穹顶。用钢量:4000吨千年穹顶的造型很奇特--它由12根穿出屋面、高达100米的钢桅杆支撑,屋顶采用膜材料覆盖成圆球形,而膜面则支撑在72根辐射状的钢索上,远远望去像一个白色的大帐篷,是世界著名钢结构建筑之一。 巴黎埃菲尔铁塔。用钢量:7000吨高320米的埃菲尔铁塔是较早应用钢结构的建筑物,它除了四脚是用钢筋水泥筑成外,其他地方都用钢铁构成。除了7000吨钢铁外,它还被装上了1.2万个金属部件,以及250万只铆钉。所以,巴黎埃菲尔铁塔成为人们到巴黎后必去参观的建筑,世界著名钢结构建筑的头衔真是当之无愧。 吉隆坡国家石油双塔大厦。用钢量:7500吨高452米的吉隆坡国家石油双塔大厦号称目前世界上最高的纯钢结构建筑(外层材料为不锈钢和玻璃)。双塔大厦在41层和42层之间还有一座用轻型钢建造的“空中天桥”连接两塔,“桥”长58米、高9米,总重750吨。所以,也应堪称世界著名钢结构建筑。 首尔世界杯体育场。用钢量:1.8万吨体育场的屋顶由16根桅杆(由钢铁制成,支座可转动)支撑的放射状钢管桁架组成,在屋顶外部和前部还设计有两组环状支架,以保证屋顶结构的整体性。此外,支撑屋顶的还有斜拉索。 悉尼奥林匹克体育场。用钢量:2.2万吨这座最多可容纳11.5万名观众的2000年悉尼奥运会主体育场,是奥运史上最大的体育场。它由两个长220米、宽70米的弧形钢结构支撑。其跨度可并排停放4架波音747客机。 纽约帝国大厦。用钢量:6万吨帝国大厦高381米(加上后来修建的电视塔共高448米),共使用了1000万块砖石。正是因为大量钢材的使用,这座高102层的摩天大厦仅用了1年多的时间就建成了。应当荣登世界著名钢结构建筑的行列。 日本明石海峡大桥。用钢量:30万吨这座目前世界上主跨最长的悬桥(全长3911米,主跨长1991米),将日本的本州、九州、北海道和四国岛连在了一起。该桥可承受里氏8.5级的强烈地震和80米/秒的暴风。 由此可见,世界著名钢结构建筑都具备一个共同特点,其用钢量惊人,艺术风格和钢结构技术的运用实在令人佩服。

建筑艺术赏析论文

建筑艺术赏析论文 院系: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通信工程 姓名:陈洋 学号:1120119126 2013年5月11日

谈建筑的艺术性 这学期上了建筑艺术赏析这门课,对建筑艺术有了一些了解,同时也查了一些相关的资料,下面就来谈谈我的看法。 建筑与人类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它用其巨大的艺术表现力与人类文化构成深刻的对应关系,我们可以看到世界上杰出的建筑艺术作品都是文化的最鲜明、最深刻也是最长久的体现。 俗话说:“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不同文化圈的人群会有不同的建筑观念,不同的建筑艺术手法、趣味,不同地域、民族、阶级,不同时代,建筑艺术作品都有不同的面貌,反映出深刻的文化内涵。法国作家雨果在著名的《巴黎圣母院》中说过:“人类没有任何一种重要的思想不被建筑艺术写在石头上。”雨果称建筑是“石头的史书”。俄国作家果戈里说过:“建筑是历史的年鉴。”他们都认为建筑艺术反映人类深刻的文化。当代艺术家简森在《世界美术史》中说:“当我们想起任何一种重要的文明的时候,我们有一种习惯,就是用伟大的建筑来代表它。” 一个建筑,如果不能融合于当地的历史文化底蕴中,这个建筑做的再美,在建筑师的眼中,它还是失败的!所以建筑的艺术性就是在技术手段的支持下,融合当地的文化底蕴及风俗习惯,在保证建筑的正常使用状态下,表现思想、情感及满足人的心理需求,并非仅限于营造美观的形式,艺术表现力产生于设计创新,严生于形式、使用功能与建构技术等综合方面。所以,由于各地的文化底蕴背景不同,风俗习惯不一,导致东西方甚至各地区建筑的风格的迥异。反过来,同样可以从建筑的差异中了解各地的文化的差异性! 法国著名文学家维克多·雨果高度概括过东西方两大建筑体系之间的根本差别。他认为:“艺术有两种渊源:一为理念——从中产生了欧洲艺术;一为幻想——从中产生了东方艺术。”也就是说,欧洲人较为重视形式逻辑,讲求逼真,依仗论证,注重体现几何分析性,在建筑的艺术构思与总体布局上较为强调对称、具象以及模拟几何图案美。中国人则重视人的内心世界对外部事物的领悟、感受和把握,以及如何艺术地体现出这种心智的领悟和内心的感受,具有很强的写意性。它是一种抽象美的概括与感悟,是某种有形实景与它所象征的无限虚景的结合或者融汇,所追求的是“得意忘象”的意境。中国人也讲究逼真、论证,但须以写意性的“传神”为前提,且形似逊于神似。比如,我国古典建筑物顶上的形如飘风的飞檐翼角,其传神的写意性极富唐代画家张文通所谓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艺

建筑创作中的结构主义潮流

建筑创作漫谈 建筑创作中的结构主义潮流 颜 萍 (中南大学土木建筑学院 长沙 410075) 摘 要:先分析了结构主义的出现、本质以及它的特征,继而探讨了结构主义对建筑创作的正面影响以及负面影响。 关键词:结构主义 建筑创作 STRUCTURALISM TRENDS OF ARCHITECTURAL CREATION Yan Ping (College of Civil Architecture Cen tra-l South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75) Abstract :It has been first analyzed that the occurrence,essence and feature of structuralism;and then the positive &negative effects of structuralism on architectural creation were also explored.Keywords :structuralism archi tectural creation 作 者:颜 萍 女 1975年6月出生 讲师收稿日期:2004-10-20 1 结构主义理论影响了多种建筑流派 结构主义设计理论,是当代影响颇为广泛的设计思潮,后现代、晚期现代和解构主义均不同程度受其影响,或者与之有多种联系,而且它本身就曾作为一种建筑流派而独立存在。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中的结构主义理论是针对1920~1960年CIAM 提倡功能主义运动而产生的,并在20世纪60年代之后的建筑运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 结构主义的本质、意义与特征 结构主义本是在人类文化学研究中开始创立的一个理论学派,它是应用语言学的原则作为一种模式试图去发现存在于现实中的规律系统。也就是要到具体现象关系(表层结构)的背后,去寻找出事物本质结构来(深层结构)。 瑞士结构主义哲学家皮亚杰把结构主义定义为:/由具有整体性的若干转换规律组成的一个自身调整性质的图式体系0。结构主义理论的主要特征在于: 1)强调对对象的整体性研究;2)认为深层结构重于表层结构;3)强调共时性,忽视历时性; 4)符号学研究手法。常采用将对象加以符号化,并通过分解、定位和重组,构成一种能够显示对象功能和结构的符号系统。 3 结构主义理论对建筑设计的正面影响311 设计方法31111 运用类型学 在结构主义者看来,任何历史现象的大量效果都隐藏着一种确定的无意识结构,它们互相交织,构成人们的时空观念结构。 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一些建筑师把他们的研究重心从建筑物的功能、技术和材料的合理安排,转移到人类文化、民俗、惯例和宗教方面。对建筑人类学和原始文化的关注,使他们极力寻找建筑形式的象征性,以及所隐含的/人性0,企图从传统建筑中归纳出表现人类生存意义的系统以及居住关系的/永恒结构0。/类型学0就是他们行之有效的一种方法,即用分组归纳的方法,探索各种复杂因素影响下的事物本质结构与变化规律,揭示人类居住中所隐含的生存模式。 意大利新理性主义大师罗西运用类型学方法来阅读城市与建筑结构,从中归纳出种种传统城市与建筑模式,使他的建筑创作融合于具有深刻历史意义的文化结构中。1973年他在米兰郊区的Gallaratere 公寓设计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关于Gallaratere 公寓的设计思想,他写道:/在我的Gallaratere 公寓设计中,有好些地方与传统有类似的关联,比如过道的象征性就与米兰的传统住宅相混合。传统住宅的过道表示一种生活方式,弥漫着家庭的欢乐,每天所发生的事情以及人的交往。我必须留意这些特殊结构,使其很自然地表现在我的建筑上0。这种从现象中感受抽象结构,并用新的语言来表达,这类似(Analogy)意象的手法)))他自称弥漫于他的全部作品中(见图1)。 93Industrial Cons truction Vol 135,No 11,2005 工业建筑 2005年第35卷第1期

我对当代中国建筑艺术的一点看法

我对当代中国建筑艺术的一点看法 院建筑艺术研讨所 演讲人:邵大箴(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演讲主题:我对当代中国建筑艺术的一点见解 时光:2004年4月 地点:北京新大都饭店国际会议中心    各位女士、各位先生,我是建筑的外行,所以我也没有底,怎么讲,我就从一个美术工作者的角度看一看当代的中国建筑。第一园林网(https://www.doczj.com/doc/ba18045770.html,)写了一个提纲,但是当我坐下来写这个提纲的时候,写这个发言标题的时候,脑筋里马上闪过一个念头,说当代中国的建筑,那么为何不说中国当代的绘画和雕刻,因为我们知道建筑这个问题大家反应比拟强烈,社会上反应比拟强烈,因为建筑关系到许许多多人们民众切身的问题,也是绘画和雕塑好的、坏的,你愿意看的,你不愿意看的,它没有建筑那么关系重大,我不愿意看你的美术馆成立,我就不去看,当然雕刻是另外一回事儿,雕刻放在大众,场所它带有某种逼迫性的让你要欣赏,你想看不想看,你路过那儿的时候总要去看一看。    所以建筑的问题是大家都非常关怀的问题,但是建筑的问题也很难说得明白,因为刚才我听到前面这位对建筑计划有很深入看法的发言,我感到他说的很有道理,因为建筑的问题说不明白,你责备谁,责备建筑师、设计师,建筑的问题我感到是一个更大的问题,它是关系到政府部门,权利机关,关系到这方面的问题,所以我们很多抱怨这个建筑不好,那个建筑不好,当然建筑师有义务,但是最重要的义务是政府部门,它不仅是计划部门,我感到计划部门都没有那么大的权利,因为说诚实话,从我个人的角度想,就是再好的计划,但是有高等的引导,有政府部门的干涉,这个计划我感到都是一纸空文,实际上是这么一个问题,就是刚才我很赞成前面讲的,就是说实际上是我们中国社会民主化过程进程里面的一个呈现的问题。    在建筑艺术里面的反映,当然它也反映在绘画、雕塑,反映在我们全部当代社会文化的各个范畴之内,所以建筑的问题它不是一个孤立的问题,它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所以要把建筑的问题谈明白,说诚实话,一句话就是要综合治理,综合治理就要从政府部门着手,从权利机关着手,然后再谈到其他的问题,但是这个综合治理的问题也不是我们在这次论坛上,我们只能说说而已,这个我们还要耐烦的等候,我们要做的是什么呢?我们建筑师,我们设计师,我们建筑工作者和我们美术工作者、绘画家、雕塑家,我们要做的,就是我们作为一个文化工作者,我们应当尽什么义务。    就是说我们注意没注意到当前我们文化生活中,社会文化中呈现的问题,我们采用一种什么态度来看待这些问题,我们是逢迎呢?还是抵制呢?我们是要负义务的站出来说话呢?还是缄默呢?甚至于我们去做一些不应当做的事儿呢?我感到我们恐怕能做的仅仅是这些问题,因为建筑和绘画、雕塑一样是当代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当代中国文化取得的结果,改造开放以来取得的结果和存在的问题,也都反应在建筑、绘画、雕塑里面,改造开放

建筑结构特征表

建筑结构特征表

建筑结构特征表 表7-2-1 序号工程名 称 建筑指标 檐高或 平均高 (m) 基础 结构 类型 墙身 地 面 楼 板 屋顶 屋面门窗 卫生设备 备 注建筑 面积 (m2) 建筑 体积 (m3) 长度 (m) 构造 类型 埋 深 (m) 内 墙 外 墙 屋架或 屋盖 保温材料 及厚度 通 风 采 暖 上 下 水 一地面生产系统 1 金新1#筒仓(ф18) 1018437.5 筏板基础 3.5 钢筋砼筒钢筋砼钢筋砼钢筋砼150厚岩棉板有有有CFG桩处理 仓上建筑1170 10 钢砼框架砌块钢筋砼钢筋砼150厚岩棉板钢塑钢有有有 2 金新1#筒仓下转载皮带廊BXH=5.9X2.2 10 3.3/4 条基 3 砌体砖混凝土钢筋砼钢筋砼150厚岩棉板木塑钢有有有α=4° 3 107#皮带廊BXH=3X2.2 93.5 16/4 4 钢桁架彩板钢砼组合钢150厚岩棉板夹芯彩板塑钢有有有α=15° 四柱支架(2个) 单300 30柱下条基 3 钢砼框架砌块钢筋砼木塑钢 4 3#转载站194 5 24 柱下独基 3 钢砼框架砌块混凝土钢筋砼钢筋砼150厚岩棉板木塑钢有有有 5 106AB#皮带廊BXH=6X2.2 228 3/19 钢桁架彩板钢砼组合钢150厚岩棉板夹芯彩板塑钢有有有α=4° 四柱支架(3个) 单260 11柱下独基 3 钢砼框架砌块钢筋砼 双柱支架(3个) 11柱下独基 3 钢砼框架 6 108AB#皮带廊BXH=6X2.2 727.5 4.5/75.5钢桁架彩板钢砼组合钢150厚岩棉板夹芯彩板塑钢有有有α=6° 四柱支架(7个) 单3528 63柱下筏基 4.5 钢砼框剪砌块钢筋砼CFG桩处理四柱支架(8个) 单2016 36柱下筏基 3.5 钢砼框架砌块钢筋砼CFG桩处理四柱支架(3个) 单353 14.7柱下条基 3.5 钢砼框架砌块钢筋砼 双柱支架(3个) 12.3柱下条基 3. 钢砼框架 7 2#转载站6996 79.5 柱下筏基 5.5 钢砼框剪砌块混凝土钢筋砼钢筋砼150厚岩棉板木塑钢有有有CFG桩处理 8 109AB#皮带廊BXH=6X2.2 30.25 69/77 钢桁架彩板钢砼组合钢150厚岩棉板夹芯彩板塑钢有有有α=14°

浅谈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创意思维

浅谈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创意思维 一、创意与艺术设计的关系 创意是以创意设计为核心的生产领域,是文化艺术设计和商品生产的结合,它推崇创新与个人创造力,强调文化艺术对经济的支持与推动。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受现代艺术与现代科技双重制约,现代设计无论怎样发展,都无法脱离文化对它的深刻影响。融使用功能、享受功能、欣赏功能于一体,是历史文化与科学技术对现代设计文化提出的高要求。民族性、地域性、社会性和历史性的文化,时刻影响着现代设计运动。 文化一直被设计界所瞩目。设计是将人类的精神意志体现在物中,并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一切文化层面的东西都会通过设计在人的生活方式中得到体现。设计的产品,通过自身的存在,向大众传达各种信息,实现其物质文化的基本功能。设计的过程是设计师审美经验物化的过程。设计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必须具有文化与艺术含量,这一点在产品设计中,是不能忽视的。一个产品的基本使用功能,既能满足消费者的使用需求,又能满足消费者的享受需求,而且还应有欣赏功能。设计是在文化的基础上设计,设计在为人创造新的物质用品的同时,实际上也是在创造一种新的文化。 艺术设计是文化创意中一种不可忽视的形式,它包括广告、建筑、工业设计、时装设计、出版、多媒体艺术、工艺品、影视动画等,几乎涵盖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各个领域。作为一种新型的生产力,它通过强调创造性与个性,来提高产品的科技、艺术含量和审美附加值,从而创造出更大的经济效益,与市场、企业有着紧密的联系。事实证明,今天的艺术设计已渗透到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提高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的重要战略和有效途径。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艺术的追求越来越高,文化创意的艺术价值也愈加得到重视和彰显。在这种形势下,艺术设计对于产品走向市场、创造产品附加值以及文化建设都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对艺术设计来说,“创意”是核心要求,那么“产业”则指明了设计发展的方向。艺术设计作为“文化创意产业”而发展,能够使其内涵的界定更加清晰,从而有利于推动其向纵深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为艺术设计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和土壤,为艺术设计的应用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必将造就艺术设计的繁荣。同时,艺术设计的繁荣也会为文化创意产业带来不可估量的利润。

国外著名钢结构建筑举例

《国外著名钢结构建筑举例》 1.埃菲尔铁塔 塔身为钢架镂空结构,高324米,重9000吨。有海拔57米、 115米和274米的三层平台可供游览,第四层平台海拔300米,设气象站。顶部架有天线,为巴黎电视中心。从地面到塔顶装有电梯和阶梯,1711级阶梯。铁塔采用交错式结构,由四条与地面成75度角的、粗大的、带有混凝土水泥台基的铁柱支撑着高耸入云的塔身,内设四部水力升降机(现为电梯)。它使用了1500多根巨型预制梁架、150万颗铆钉、12000个钢铁铸件,并且没有用一点水泥,总重7000吨,由250个工人花了17个月建成,造价为740万金法郎,每隔7年油漆一次,每次用漆52吨,并且没有用一点水泥。这一庞然大物显示了资本主义初期工业生产的强大威力,与其说是建筑,不如叫做装配更为恰当。在设计、分解、生产零件、组装到修整过程中,总结出一套科学、经济而有效的方法,同时也显示出法国人异想天开式的浪漫情趣、艺术品位、创新魄力和幽默感。 2.纽约帝国大厦 纽约帝国大厦始建于1930年3月,是当时使用材料最轻的建筑,建成于西方经济危机时期,成为美国经济复苏的象征,如今仍然和自由女神一起成为纽约永远的标志。曾为世界第一高大楼和纽约市的标志性建筑。是世界七大工程奇迹之一,在世界贸易中心在911事件倒塌后,继续接任纽约第一大楼的头衔,直到自由塔建成。和巴黎的埃菲尔铁塔、东京的电视塔同被誉为世界三大著名建筑。 帝国大厦拥有许多世界之最:在建筑史上创每周修建4层半楼的纪录;每天参加施工的人员高达4000人,全部工作量超过700万工时;共使用6万吨钢、1000万块砖、80万公里长的电缆与电线、192公里长的管道;1600公里长的电话电缆;6500扇窗户;1860阶台阶;安装了73部电梯、电梯速度高达每分钟427米。帝国大厦占地面积为2.66公顷,当时全部造价4100万美元,后来的维修费用累计为6700万美元。

解读中国当代著名建筑

解读中国当代著名建筑 ——以中国美院象山校区为例 摘要:如何构筑有着历史文脉的现代建筑,一直是中国建筑设计界研究的重点 之一,随着象山校区的建成一种古老而又崭新的建筑为我们提供了对该项问题的新思路。 关键词:象山校区,建筑,传统文化 古谚语说:“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从建筑学的角度,可以字面的理解为:建设城市是历时弥久的工程,只有经过岁月积累才能形成其独特的生活韵味,这是铁器时代的法则,在今天的中国旱已经失效,自从城市成为资本的温床之后,资本追逐利润的本性便将城市拐上了“日新月异”的高速路。 迈入21世纪,随着后现代派对文脉传承的追求,全国各地各种生搬硬套了传统文化元素的建筑纷纷出现,例如沈阳方圆大厦,北京天子酒店……这些建筑在破坏周边环境的同时也摧毁了原有的人文环境。 现代建筑如何融入历史文脉,设计师王澍用他设计的中国美院象山校区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解答。 中国美院象山校区位于杭州市市郊的转塘,学校占地800亩。呈反C状环象山建造,王澍保留了场地中原有的溪流,湖泊,田陌在象山脚下筑起30几组建筑,它们形似四合院,却又不四面密闭,向山之处一面是打开的,每一组都在指示着象山的所在。这30几组采用了由竹木砖瓦作为材料的楼舍透出一股浓重的中国风。 表现传统文化的建筑曾一度被概括为“民族形式”。设计思想是将中国传统建筑中形式美的元素运用到现代建筑中去,从而追求一种形神兼备的再现感,传统结构也被作为一种必要的形式和象征。越来越多的建筑师不再追求对传统建筑表面性的描摹,转而强调对传统建筑所蕴含的文化的解读和提炼。在设计中将传统元素抽象化、符号化,将传统文化内化于建筑语言之中,用建筑表达文化传承的方式更加多元化和个性化,从而摆脱了传统建筑形式的束缚。 在象山校区的设计中,王澍建筑师着力于协调人造环境与自然的关系——也就是协调校园建筑与先在于此的象山的关系。从这样一种因缘于中国古代造园术的逻辑出发,演化出一套松散的校园空间结构,与城市中习见的作为权力等级序列或效率组织体系的空间对应物的军营式校区大异其趣,这使得我们今日能有机会体验一种阔别已久的恬淡安逸而并不沉溺怀旧的“书院”生活,进而重新发现中国传统价值观庞大体系中具有永恒意味的闪光点。 中国造园术强调空间的起承转合,物境相辉相映,淡化建筑的个体形态表现。漫步在校园中,脚下是乱石野草、眼中有竹屏白墙,处处能感受到这种原则在控制着建筑与环境的营造。同时,在工程中对材料真实与建构真实贯彻始终的顽强态度,赋予了建筑以一种古风神韵,一种当代城市中十分罕见的虔诚气质,引入

国外钢结构建筑的发展历史

国内外钢结构建筑的发展历史 一、国外钢结构建筑的发展历史 最早在建造房屋中使用的金属结构可以追溯到18世纪未的英国。由于当时棉纺厂经常发生火灾,因而在厂房结构中采用了铁框架。100年后,美国的芝加哥学派建造了一批钢结构摩天大楼,法国工程师埃菲尔建造了著名的铁塔,金属建筑从此进入了第一个光辉时代。在那个时代,人们也建造金属结构的独户住宅,有些金属住宅,至今状态良好。 在以后的半个多世纪里,钢筋混凝土结构兴起,金属在建筑领域里失去了它的名声和魅力,主要用于建造工厂、飞机库等。 钢结构建筑在20世纪60年代再次开始新发展。建筑钢材获得了突破性进展,计算机也开始早期应用,金属建筑的各种结构体系日趋成熟。70年代法国蓬皮杜文化中心建成,高科技潮流开始出现;到80、90年代,雷诺汽车零件配送中心、香港汇丰银行、法国里昂机场TGV铁路客运站、日本关西国际机场等则把钢结构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与此同时,建筑师们在中小型项目中,也把钢结构技艺发挥得淋漓尽致,如FRANCE建筑工作室设计的大学生餐厅、儒勒. 瓦尔纳中学、美国ABC公司制造的住宅等。特别值得指出的是,西方发达国家已提出预工程化金属建筑概念,预工程化金属建筑是指将建筑结构分成若干模块在工厂加工完成,从而使钢结构建筑的设计、加工和安装得以一体化,这就大大降低了建筑成本(比传统结构型式低10 ~20%),缩短了施工周期,使钢结构的综合优势更加明显。

在新结构方面,许多国家都加大了研究力度,现在人类已具有建造跨度超过1000m的超大型穹顶与高度超过1000m最高至4000m 的超高层建筑的能力。大跨度开合空间钢结构亦有较大的进展,1989年建成的加拿大多伦多天空穹顶体育馆,跨度205m,能容纳7万人,屋盖关合后可做全封闭有空气调节的体育场。1993年建成的日本福冈室内体育场,直径222m,是当代世界上最大的开合空间钢结构。膜结构的发展亦令人瞩目,1992年在美国亚特兰大建成的奥运会主馆“佐治亚穹顶”,平面尺寸为240m×193m,是世界上最大跨度的索网与膜杂交结构屋顶。 由于科技之发展及钢材品质之进步,钢结构之重要性被先进国家所肯定,在欧洲、美洲、日本、台湾等地,厂房之兴建全部采用钢结构。而在一些先进城市,大楼、桥梁、大型公共工程,亦多采用钢结构建筑。最近10年,在美国,大约70% 的非民居和两层及以下的建筑均采用了轻钢刚架体系。 二、钢结构建筑的主要优点 1.强度高、刚度大、自重轻。大体而言钢结构与钢筋混凝土自重之比约为1:1 .6,而地震力=质量*地震加速度,故重量愈轻,地震力也减少。钢结构若以适当处理,对耐地震力更有效。同时还可以减少基础工程量和基础造价。 2.钢结构件及其配套技术相应部件绝大部分可以实现工厂化制作,使质量容易保证,便于标准化及推广使用。

北京故宫的建筑特点和艺术成就

北京故宫的建筑特点和艺术成就 摘要:故宫古建筑群,由朱橡皇帝亲自策划营建。现存规模之大,构造之严谨,装饰之精美,文物之众多,在中国古建筑中绝无仅有,是世界著名的皇宫建筑群。它是中国历代文化艺术的巨大宝库,是最有代表性的中华文明的象征。 关键词:故宫The Forbidden City 建筑Architecture 文化Culture 这次十多天的山西北京游,我们去了许多名胜古迹,了解了祖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感受到了各地的文化背景,传统习俗。这次考察时间虽短但是安排有序,让我们参观了许多景点,了解了不同方面的知识。其中,北京故宫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它的宏伟壮观使我感受到了当时的社会氛围,领略了它的宏伟气魄。以下便是我对北京故宫的基本总结和感受。 北京故宫——中国宫殿建筑的最高峰,旧称紫禁城。是无与伦比的古代建筑杰作。在这里曾居住过24个皇帝,是明清两代(公元1368~1911年)的皇宫,现辟为“故宫博物院”。故宫的整个建筑金碧辉煌,庄严绚丽,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一(北京故宫、法国凡尔赛宫、英国白金汉宫、美国白宫、俄罗斯克里姆林宫),并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故宫的宫殿建筑是中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总面积达72万多平方米,有殿宇宫室9999间半,被称为“殿宇之海”。它气魄宏伟,极为壮观。是明,清两代的皇宫。1403年,明永乐帝迁都北京,北京城是在元大都的基础上经过14年的改造和扩建而成的。明永乐十五年始建,永乐十八年建成。北京故宫是以明南京宫殿为蓝本,“规则悉如南京,而高敞壮丽过之”。现有建筑明清代重建,增建,总体布局仍保持明代的基本特征。 紫禁城位处北京内城中心,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占地72万平方米;城墙高10米,四周环绕宽52米,深6米的护城河;每面辟一门,南面正门为午门,北面后门为神武门,东西两侧为东华门,西华门;城墙四角各一角楼。顺紫禁城中轴线延伸,向南有直出皇城近抵北京内城正门正阳门的前导空间,向北有作为紫禁城背景的景山为后续的收束。故宫的建筑艺术主要是群体组合的艺术,群体间的联系、过渡、转换,构成了丰富的铺陈展开的空间序列。 故宫根据帝王“身居九重”的体制所建,分成外朝内延两部分,作为“王权”的集合体,其中建筑有着近乎苛刻的等级划分,为了表现出一种帝王的威严和神圣,整体建筑群极力营造出一种宏大壮观的气势,“三朝五门”“前朝后寝”,“中轴对称”“左祖右代”的传流的方方正正的宫殿布局被提升到近乎完美的程度。北京宫殿区的总体布局可分为三节。第一节由大明门开始经过皇城正门天安门,再穿过端门直抵宫城正门午门,共由三个宫前广场串连而成;第二节即紫禁城内部分,由前朝,后寝和御花园组成;第三节是紫禁城北门外人工堆起的景山,是宫殿区的结尾。 午门,俗称五凤楼,平面作凹字形,又高又大的城台上正中建重檐庑顶的大殿左右凹字转角和前伸尽端各建一座重檐方亭,廊庑将这五座建筑相连,轮廓交错纷杂,形势巍峨壮丽,体型丰满盈润,体量强健有力,是整个前段的高潮。午门是皇帝下诏书、下令出征的地方。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均建于明永乐十八年,清代经过重建和重修。它们都建在汉白玉砌成的8米高的台基上,远望犹如神话中的琼宫仙阙。四周环绕着石雕栏杆,基台三层重迭,每层台上边缘都装饰有汉白玉雕刻的栏板、望柱和龙头,三台当中有三层石阶雕有蟠龙,

中国古代建筑的结构特点

中国古代建筑的结构特点 梁思成先生认为,中国建筑结构体系的特征包括:一个高起的台基,作为木构梁柱为骨架的建筑物的基座,再支承一个外檐伸出的坡形屋顶。这种骨架式的构造使人们可以完全不受约束地筑墙和开窗。正是这种高度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使得它能够适应中华文明的任何延伸地。中国建筑除了本身的精致性,还极注重建筑物的调配和组合。 中国古代建筑体系在三千多年前的殷商时期就已经初步形成,它经历了原始社会、商周、秦汉、三国联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辽金元、明清七个时期。直到20世纪,始终保持着独特的结构和布局。 中国古代建筑结构特点为: 1.使用木材作为主要建筑材料。 以木结构为骨架,达到了实际功能要求,又创造出优美的建筑形体以及相应的建筑风格。木结构体系的优点很多:如维护结构与支撑结构相分离,抗震性能较高;取材方便,施工速度快等等。同时木结构也有很多缺点:易遭受火灾,白蚁侵蚀,雨水腐蚀,相比砖石建筑维持时间不长;成材的木料由于施工量的增加而紧缺;梁架体系较难实现复杂的建筑空间等。不过,中国古代建筑中也有少量砖石建筑,如《史记索隐》中称:“石室金匮,皆为国家藏书之处。”;如《水经注》中有多处记载,《渭水篇》:“磻溪旁有一石室,盖太公所居也”。砖石结构多用于塔式建筑。 2. 保持构架制原则。 中国木结构体系历来采用构架制的结构原理:以四根立柱,上加横梁、竖枋而构成“间”,一般建筑由奇数间构成,如3,5,7,9间。开间越多,等级越高,紫禁城太和殿为11开间,是现存最高等级的木构古建筑。立面上划分三个部分:台基、屋身、屋顶。其中官式建筑屋顶体型硕大、出挑深远是建筑造型中最重要的部分。以立柱和纵横梁枋组合成各种形式的梁架,使建筑物上部载荷经由梁架、立柱传递至基础,墙壁只起围护和分隔的作用,不承受载荷。 屋顶的形式按照等级分为:单坡、平顶、硬山、悬山、庑殿、歇山、卷棚、攒尖、重檐、盔顶等多种制式,又以重檐庑殿为最高等级。

当代建筑创作的结构技术语言_刘鹏跃

低温建筑技术2016年第8期(总第218期) DOI:10.13905/j.cnki.dwjz.2016.08.010当代建筑创作的结构技术语言 刘鹏跃,文丽丽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哈尔滨150090) 【摘要】文章提炼了当代建筑创作的结构技术语言,揭示了其在建筑创作中的作用,并举例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当代;建筑创作;结构技术语言 【中图分类号】TU201.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6864(2016)08-0024-03 建筑结构是建筑中用以承受荷载作用的空间受力体系,其首要功能是维护建筑稳定,同时也是参与建筑创作的重要元素。近年来,随着全球科技的迅猛发展,建筑创作结构技术语言呈现出不懈创新的趋势。1建筑功能的结构延伸 1.1物理功能的巧思 物理功能,指建筑在通风、光照等方面的要求。建筑采用何种结构形式,会先决定对上述功能的实现施加重要的影响,而真正合理的结构形式,必然是既能满足结构体系的力学性能要求,又能对建筑的空间与物理功能实现优化。 上海浦东机场二号航站楼(图1)在结构形式的选用上颇具匠心,设计者将刚性与柔性结合,采用138品连续张弦梁,巧妙地创造了波浪形的大空间屋架结构,并在此基础上很好地解决了建筑通风、光照的物理要求。首先,张弦梁的上弦突破传统,呈从单根到双根的曲线过度形状,138个巨型“龙眼天窗”镶嵌其间,夏季隔离日照、冬季引入天光的节能设想得以实现;第二,波浪形的张弦梁高低起伏,设计者在两端低处设置了进风口,并在山墙高处设置了排风口,自然通风成为了可能,此举节省出的空调费用也十分可观。1.2机械功能的妙解 机械功能,指建筑像机械设备一样,其整体或局部可以产生形变,并且通过形变实现某些特定要求。近年来,可变形结构成为建筑结构领域比较热门的课题,一些具有示范价值的建筑创作作品陆续面世。 南通市体育会展中心体育场见图2将屋盖拆分为固定屋盖(金属屋面与阳光板)与活动屋盖(PTFE膜)两部分,该系统在我国为首次使用。固定屋盖由主、副拱桁架和斜拱组成,活动屋盖由两个半球面组成,活动屋盖灵活滑动在主拱轨道上,开合一次移动距离120m,耗时25min,动力由主拱轨道上的每侧22部台车提供,台车由地下室的8部卷扬机牵引。得益于屋 42

世界上著名的钢结构工程钢结构建筑有哪些

世界上著名的钢结构工程、钢结构建筑有哪些? 1、埃菲尔铁塔埃菲尔铁塔是巴黎的标志之一,被法国人爱称为“铁娘子”。它和纽约的帝国大厦、东京的电视塔同被誉为西方三大著名建筑。1889年,法国大革命100周年,巴黎举办了大型国际博览会以示庆祝。博览会上最引人注目的展品便是埃菲尔铁塔。它成为当时席卷世界的工业革命的象征。埃菲尔铁塔的设计者是法国建筑师居斯塔夫·埃菲尔。早年他以旱桥专家而闻名。他一生中杰作累累,遍布世界,但使他名扬四海的还是这座以他名字命名的铁塔。用他自己的话说:埃菲尔铁塔“把我淹没了,好像我一生只是建造了她”。当初,法国政府虽然决定在巴黎建造一座世界最高的大铁塔,但提供的资金只是所需费用的1/5。埃菲尔为实现他的设计,曾将他的建筑工程公司和全部财产抵押给银行作为工程投资。1887年1月28日,埃菲尔铁塔正式开工。250名工人冬季每天工作8小时,夏季每天工作13小时,终于,1889年3月31日这座钢铁结构的高塔大功告成。埃菲尔铁塔的金属制件有1.8万多个,重达7000吨,施工时共钻孔700万个,使用铆钉250万个。由于铁塔上的每个部件事先都严格编号,所以装配时没出一点差错。施工完全依照设计进行,中途没有进行任何改动,可见设计之合理、计算之精确。据统计,仅铁塔的设计草图就有5300多张,其中包括

1700张全图。建成后的埃菲尔铁塔高300米,直到1930年它始终是全世界最高的建筑。如今,铁塔上增设了广播和电视天线,它的总高已达320米。站在塔上,整个巴黎都在脚下。每天都有世界各地的游客慕名前来参观。到1988年,“铁娘子”已迎接来自五大洲的游客1.23亿人次。1989年3月31日,埃菲尔铁塔整整100岁。为此巴黎铁塔管理公司特地主持隆重的纪念活动,重现了百年前埃菲尔率众登顶的历史场景:身着黑色礼服、头戴宽边礼帽、手持国旗的“埃菲尔”和30名“知名人士”、“建筑工人”,在隆重的鼓乐声中拾级而上。当他把三色旗插上塔顶时,21响礼炮齐鸣,群鸽绕塔飞翔,彩色气球飘上蓝天。在铁塔2层平台的围栏上悬挂着用世界各国文字书写的“庆祝铁塔100岁”的彩色条幅。无数游客翘首目睹了这一壮观场面。埃菲尔铁塔经历了百年风雨,但在经过本世纪80年代初的大修之后风采依旧,巍然屹立在塞纳河畔。它是全体法国人民的骄傲。2、悉尼歌剧院悉尼歌剧院位于澳大利亚悉尼,是20世纪最具特色的建筑之一,也是世界著名的表演艺术中心、悉尼市的标志性建筑。该剧院设计者为丹麦设计师约恩·乌松,建设工作从1959开始,1973年大剧院正式落成。在2007年6月28日这栋建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文化遗产。悉尼歌剧院坐落在悉尼港的便利朗角(Bennelong Point),其特有的帆造型,加上作为背景的悉尼港湾大桥,与周围景物相映成趣。每天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