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筑创作中的结构表现

建筑创作中的结构表现

建筑创作中的结构表现
建筑创作中的结构表现

框架结构特点

框架建筑的主要优点:空间分隔灵活,自重轻,节省材料;具有可以较灵活地配合建筑平面布置的优点,利于安排需要较大空间的建筑结构;框架结构的梁、柱构件易于标准化、定型化, 便于采用装配整体式结构,以缩短施工工期;采用现浇混凝土框架时,结构的整体性、刚度较好, 设计处理好也能达到较好的抗震效果,而且可以把梁或柱浇注成各种需要的截面形状。 框架结构体系的缺点为:框架节点应力集中显著;框架结构的侧向刚度小,属柔性结构框架, 在强烈地震作用下,结构所产生水平位移较大,易造成严重的非结构性破坏,适用于非抗震设计; 钢材和水泥用量较大,构件的总数量多,吊装次数多,接头工作量大,工序多,浪费人力,施工 受季节、环境影响较大;不适宜建造高层建筑,框架是由梁柱构成的杆系结构,其承载力和刚度 都较低,特别是水平方向的(即使可以考虑现浇楼面与梁共同工作以提高楼面水平刚度,但也是 有限的),它的受力特点类似于竖向悬臂剪切梁,其总体水平位移上大下小,但相对于各楼层而言,层间变形上小下大,设计时如何提高框架的抗侧刚度及控制好结构侧移为重要因素,对于钢 筋混凝土框架,当高度大、层数相当多时,结构底部各层不但柱的轴力很大,而且梁和柱由水平 荷载所产生的弯矩和整体的侧移亦显著增加,从而导致截面尺寸和配筋增大,对建筑平面布置和 空间处理,就可能带来困难,影响建筑空间的合理使用,在材料消耗和造价方面,也趋于不合理, 故一般适用于建造不超过15层的房屋。 滑模 滑模工程技术是我国现浇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中机械化程度高、施工速度快、现场场地占用少、 结构整体性强、抗震性能好、安全作业有保障、环境与经济综合效益显著的一种施工技术,通常 简称为“滑模”。 建筑层高 建筑物上下两层间的高度差值(一般以楼面高度间的差值或上下横梁间的差值)称建筑层高。 结构层高 结构层高系指房屋上下两层结构层层面的垂直距离。 混凝土结构及砌体结构参考资料:框架变形缝 变形缝包括伸缩缝、沉降缝和防震缝三种。它们设置的原因、设置的方法各不相同,有区别也有联系。分 别介绍如下: ㈠伸缩缝 伸缩缝是为了避免温度应力和混凝土收缩应力使房屋产生裂缝而设置的。设置伸缩缝时只需断开上部 结构,基础可不断开。

建筑创作中的结构表现

建筑创作中的结构表现 建筑创作中的结构表现 摘要: 进入21世纪以后,结构构思在建筑创作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无论是实现新奇的造型,还是体现现代建筑的技术感,都需要用合理结构形态,来表达建筑设计思想。本文从更宽广的层面来透析结构表现思想,从结构和建筑创作中的各个关系以及通过实例来分析出结构构思在建筑创作中的应用和表达。 关键词:建筑创作结构构思结构形态建筑技术 中图分类号: J0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前言:现在建筑设计所要求的新的、宏伟的结构方案,使得建筑师必须要理解结构构思,而且应达到一个深度和广度。结构在建筑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宇宙之间结构无所不在。无垠的太空中,有天体结构;超微观世界里,有原子结构;对于建筑物来说,它有着楼板、屋顶、墙体、门窗、给排水、机电设备等多种成分,其中板、梁、柱、墙体、基础组成了建筑物的基本结构――建筑结构。建筑结构是采用一定材料,按照一定力学原理而营造的结构,是支撑着房屋的“骨骼”。 一、结构表现的理论基础-建筑的双重属性 技术性与艺术性建筑学是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学科,建筑同时具有技术属性和艺术属性。如果五千年前的古埃及人没有掌握相关的几何理论和运输巨石的技术手段,那不朽的金字塔是无法建成的;又如在中国,如果古代工匠没有相关的土木材料知识和木框架结构力学知识,也不可能建造出独树一格的中国古典建筑。就艺术美学而言,建筑作为一种艺术,首先体现为一种具有表现性的形式美;其次,建筑艺术能营造出一种精神格调,这种精神格调不仅异彩纷呈,而且有可能成为特定文化的一种表征。建筑师在进行建筑创作的时候必须研究建筑美学理论,探求形式美的规律与特征。就某一个时代来说,这种形式美的需求都能用当时的建造技术得以实现。但同时也存在这样的

作品集版面设计 建筑作品集的制作

作品集版面设计建筑作品集的制作 建筑作品集的制作(转)什么是作品集? 评判一个设计师的标准,永远是根据他的作品。了解一个设计师,也是从他的作品开始。 作品集是向更多人推广你自己的媒介,作品集是设计师的名片,是将你最拿手最得意的能力尽可能多的展示出去的通道。 不得不承认的是,作品集是筛选设计人才的评判元素中最重要的一环。 为什么要做作品集 当然,并不需要在平时花精力去整理你的作品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需要作品集无非是两种情况: 1。找工作或者换工作的时候 2。打算在国外继续深造或者打算在国内深造时候给自己增加砝码 当然,作品集也是赠送亲朋好友恩师等等的最好礼物 如何制作你的作品集? Step 0 准备工作 我强烈建议你从第一个设计开始认真对待,每一个设计都可能为你的集子提供素材,所以认真并带着激情去做吧!记得保留好所有的源文件,你将在正式制作作品集的时候感到这点是多么的必要。 软件技术也是不得不提的一个方面,除非你打算用手画完整本集子来突出你独特的手头功夫,那么你只能依靠各种软件来完成集子的制作。经常会朋友问我,要学哪几种软件才够用?我要说的是,会的

越多,思路越开阔,表达方式越多姿多彩。 Photoshop Illustrator Pagemaker InDesign都是制作集子很好用的软件,均为Adobe公司的产品,操作方式类似,很容易触类旁通 Cad max sketchup rhino这类用来提供素材的软件也是尽可能多的学吧 Step 1 筛选你的作品 首先要明白一个概念,作品集不是你的设计日志,不是你的设计回忆录。事实上,并没有多少人愿意去了解你那些自己都觉得不成熟的作品,很多学生喜欢把自己所有大学作品包括手绘摄影等等都塞到一个册子上,这样选择作品的方式,只能是画蛇添足,起到反作用。 想想作品集的用途,你自然就知道如何选择和表达你的作品了——无论你是用来申请中国最好的设计单位,还是世界一流的建筑院校。 最好原则-选择你认为自己最好的作品,如果不够好,那么修改它到满意为止,如果没办法修改或者修改了还不满意,舍去。 选录作品的数量-我一直认为5-6个作品是比较好的容量,容易覆盖自己各个特长领域的作品,篇幅又不至于让人觉得太过冗长。 选录作品的设计类型-尽可能的多样一些,覆盖面广一点,展示你的全面能力,这样你的集子适用面也会相对宽广。当然如果你是喜欢钻研某一方面的人,做一本专辑也是不错的选择,不过就要希望能碰上专家伯乐了。 当然,如果你有建筑设计外的特长,也是可以放进来的,不过这些特长应该是真正的特长,需要在相应领域也有独树一帜的能力,否则说服力就不强了。 Step 2 安排和组织

建筑创作和城市设计的关系的浅思

安徽建筑大学 建筑创作与城市设计的关系 姓名:章汉 学号:11203030137 班级:11城规1班 指导老师:吴强

建筑创作和城市设计的关系的浅思 摘要:每一个闻名遐迩的城市中,总有那么几座令人印象深刻的建筑物。建筑作为构成城市的主体之一,其体量、尺度、比例、空间、功能、造型、材料和用色等对城市的空间环境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城市设计虽然并不直接干预建筑创作,但又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建筑物的形态组合、结构方式城市外部空间的优劣,在视觉欣赏方面体现得尤为突出,城市设计直接影响人们对建筑的评价。 关键词:城市建筑创作城市设计 一、对于建筑创作的理解 有人说建筑师的工作和上帝一样神圣,我的理解是上帝创造了人,而建筑为人们提供了生活空间,同时,也给人们带来安全感,即庇护,使得人们能过更好的生存。建筑随处可见,但并不是所有的作品都是那么有艺术感,令人耳目一新,批量生产的作品只能是一个空壳,不能留住行人的目光;而那些匠心独运建筑,无论身处何地,总是焦点般的存在。 耸立在世界各地的标志性建筑或许离我们很远,总会有些许痕迹为我们所得。我觉得建筑创作应该有以下几点特性: 创作性。建筑创作是属于创新创造的范畴,所仰赖的是设计者丰富的想象力和灵活开放的思维方式,其目的是以不断地创新来发展工作对象的内部空间和外在形式,达到丰富人们生活的目的;

综合性。建筑创作是一门综合的学科,作为一名建筑师,必须对相关学科有着相当的认识与把握,方能游刃有余地驰骋于建筑创作之中; 双重性。建筑师运用的主要是“形象思维”即借助个人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把逻辑分析的结果充分地发挥表达成为建筑语言——三维乃至思维空间形态。因此在建筑创作时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二者不可偏废; 复杂性。人们认识事物都需要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对于资源耗费巨大的建筑工程,要实现令人满意的完成度更需要一个相当的过程:需要在广泛论证的基础上优化选择方案,需要不断地推敲、修改、发展和完善; 社会性。建筑从来就不是私藏品,因为不管是私人住宅还是公共建筑,它从环境中诞生,就会反作用于周围的环境。 二、对于于城市设计的认识 城市设计的概念虽然提出的比较晚,但是城市设计本身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具体表现在城市选址、城市道路及重要建筑的布局与设计的都有全面的考虑,它包括了城市规划、建筑设计与城市设计的内涵。 当前,关于城市设计的理论比较丰富。凯文·林奇认为:“城市设计专门研究城市环境的可能形式”;芬兰建筑史沙里宁认为“城市规划是二维空间,城市设计是三维空间的要求考虑建筑与空间”;英国建筑师弗·吉伯特对城市设计的表述更为具体,他认为“城市设计主要是研究空间的构成和特征”“城市设计的最基本特征是将不同的物体联合,使之成为一个新的设计,设计者不仅必须考虑物体本身的设计,而且要考虑一个物体与其他物体之间的关系”“城市设计的目的不仅是考虑这个构图有恰当的功能,而且要考虑它有令人愉快的外貌”。 而我比较欣赏是余柏春的“城市设计是以城市建筑外部公共空间环境为对象,以人为主体,以整体效应为原则,以建立城市良好形体秩序和提高城市环境质量为目标的,融于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之中的思维方式及设计和管理原则。 城市设计不仅仅止于设计城市空间,而是设计城市空间发展的进程,具体的说尽管城市设计要参与物质形态的直接构造,城市环境和形态确是城市设计的对象,但对形态环境构思安排并不是其主要内容。 三、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关系 城市设计为建筑设计提供指导和框架;建筑设计实现、完善和丰富城市设计。 (一)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的不同 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的不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设计对象不同。城市设计的对象是城市的全部空间。从空间地域角度,要划分为市区、分区、地区、地块、地带等;建筑设计的对象是建筑本身和其周围。 (2)设计深度不同。城市设计一般做到方案及概念性设计的深度,表达出形体空间的具体形象及相互关系;而建筑设计应做到技术设计和施工图。

建筑创作与城市设计

建筑创作与城市设计

摘要:本文首先分别介绍了建筑创作与城市设计的定义及各自特征,得出两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城市设计对建筑创作的指导意义。之后结合了调研参观过的苏州博物馆作为案例得出现代建筑创作之路的根本。建筑创作是基于城市设计大框架下的创作和创新,在城市设计的宏观引导和制约下,要根植于文化,突显城市的特质性,延续城市的文脉和文化内涵。 Summar:Through the analysis of actual case of the Chinese classical garden space design technique in the application of modern architecture, such as looking for a combination of modern and classical Chinese garden balance, strive to create a full of artistic conception of modern architecture. Using walks in scene construction technique of expression of Chinese classical garden, such as foil, rich construction. Refer to the case of the liangzhu culture museum, through the actual case to reflect the landscape space design techniqu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feasibility. Finally to search a kind of Chinese artistic conception. 关键词:城市设计 Keyword: urban design 一、关于建筑创作 1、定义 通常所说的建筑设计,是指“建筑学”范围内的工作。它所创造性要解决的问题,包括建筑物内部各种使用功能和使用空间的合理安排,建筑物与周围环境、与各种外部条件的协调配合,内部和外表的艺术效果,各个细部的构造方式,建筑与结构、建筑与各种设备等相关技术的综合协调,以及如何以更少的材料、

建筑创作中的结构主义潮流

建筑创作漫谈 建筑创作中的结构主义潮流 颜 萍 (中南大学土木建筑学院 长沙 410075) 摘 要:先分析了结构主义的出现、本质以及它的特征,继而探讨了结构主义对建筑创作的正面影响以及负面影响。 关键词:结构主义 建筑创作 STRUCTURALISM TRENDS OF ARCHITECTURAL CREATION Yan Ping (College of Civil Architecture Cen tra-l South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75) Abstract :It has been first analyzed that the occurrence,essence and feature of structuralism;and then the positive &negative effects of structuralism on architectural creation were also explored.Keywords :structuralism archi tectural creation 作 者:颜 萍 女 1975年6月出生 讲师收稿日期:2004-10-20 1 结构主义理论影响了多种建筑流派 结构主义设计理论,是当代影响颇为广泛的设计思潮,后现代、晚期现代和解构主义均不同程度受其影响,或者与之有多种联系,而且它本身就曾作为一种建筑流派而独立存在。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中的结构主义理论是针对1920~1960年CIAM 提倡功能主义运动而产生的,并在20世纪60年代之后的建筑运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 结构主义的本质、意义与特征 结构主义本是在人类文化学研究中开始创立的一个理论学派,它是应用语言学的原则作为一种模式试图去发现存在于现实中的规律系统。也就是要到具体现象关系(表层结构)的背后,去寻找出事物本质结构来(深层结构)。 瑞士结构主义哲学家皮亚杰把结构主义定义为:/由具有整体性的若干转换规律组成的一个自身调整性质的图式体系0。结构主义理论的主要特征在于: 1)强调对对象的整体性研究;2)认为深层结构重于表层结构;3)强调共时性,忽视历时性; 4)符号学研究手法。常采用将对象加以符号化,并通过分解、定位和重组,构成一种能够显示对象功能和结构的符号系统。 3 结构主义理论对建筑设计的正面影响311 设计方法31111 运用类型学 在结构主义者看来,任何历史现象的大量效果都隐藏着一种确定的无意识结构,它们互相交织,构成人们的时空观念结构。 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一些建筑师把他们的研究重心从建筑物的功能、技术和材料的合理安排,转移到人类文化、民俗、惯例和宗教方面。对建筑人类学和原始文化的关注,使他们极力寻找建筑形式的象征性,以及所隐含的/人性0,企图从传统建筑中归纳出表现人类生存意义的系统以及居住关系的/永恒结构0。/类型学0就是他们行之有效的一种方法,即用分组归纳的方法,探索各种复杂因素影响下的事物本质结构与变化规律,揭示人类居住中所隐含的生存模式。 意大利新理性主义大师罗西运用类型学方法来阅读城市与建筑结构,从中归纳出种种传统城市与建筑模式,使他的建筑创作融合于具有深刻历史意义的文化结构中。1973年他在米兰郊区的Gallaratere 公寓设计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关于Gallaratere 公寓的设计思想,他写道:/在我的Gallaratere 公寓设计中,有好些地方与传统有类似的关联,比如过道的象征性就与米兰的传统住宅相混合。传统住宅的过道表示一种生活方式,弥漫着家庭的欢乐,每天所发生的事情以及人的交往。我必须留意这些特殊结构,使其很自然地表现在我的建筑上0。这种从现象中感受抽象结构,并用新的语言来表达,这类似(Analogy)意象的手法)))他自称弥漫于他的全部作品中(见图1)。 93Industrial Cons truction Vol 135,No 11,2005 工业建筑 2005年第35卷第1期

浅谈贝聿铭建筑创作思想

浅谈贝聿铭建筑创作思想 在诸多国际上享有声誉的建筑大师中,我最先接触,也最喜欢的就是贝聿铭,或许是他那东方人的面空和华人的身份让我感觉到亲切吧。最近喜闻大师收官力作多哈伊斯兰艺术博 物馆落成,便忍不住找来资料瞻仰了一番,在为其建筑作品倾倒的同时,不禁心下暗自好奇,到底是什么样的建筑创作思想和理念指导他设计出如斯精品呢?回顾过往,贝老在世界各地留下了诸多作品,他的每件作品最终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堪称件件精品。 然而这样一位成功的实践型建筑师却从来不写书立作来阐述自己的建筑观点和理论,不为自己的设计辩说,他坚持认为矗立在那的建筑物本身就是最佳的宣言,这为我们对他的解读增添了不少难度。本文他的一些话语结合其部分建筑作品加以简单的分析和总结,将他的建筑思想和观念归纳为以下几点: 1.建筑结合自然的空间观念 “建筑设计中有3点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首先是建筑与其环境的结合,其次是空间形式的处理,第三是为使用者着想,解决好功能问题。……正是对第一点,前辈大师们是不够重 视的。建筑结合自然的空间观念,主导贝聿铭一生的作品,他在设计中注重自然元素的运用,善于将水和光引入到自己的建筑设计中

来,通过水的映照和光线的投射,使建筑主体与周围空间环境产生丰富的联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令建筑与环境融为一体。“让光线来做设计”更是贝氏的名言。其常用的形式就是内庭,通过内庭将内外空间串联,使自然融合与建筑。在全国大气 研究中心,伊弗森美术馆、狄莫伊艺术中心雕塑馆与康乃尔大学姜森美术馆等作品中都有体现,到晚期内庭依然是贝聿铭作品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唯在手法上更着重再自然光的的投入,使内庭成为光庭,如香山饭店的常春厅纽约阿孟科B M公司的入口大厅,香港中国银行的中庭,纽约赛奈医院古根汉馆,巴黎卢浮宫的玻璃金字塔与比华利山庄创意艺人经济中心等。在多哈伊斯兰艺术博物馆中,内庭依旧得到了巧妙的运用,步入博物馆,就是一个巨大的中庭,中庭穹窿足足有164英尺高。穹窿的顶部开口,像是一个天眼一般,让神秘的天光倾泻而下,与内部复杂的几个形体产生激烈的碰撞。设计简约却不失宏伟的中庭,几何图形的运用恰到好处,当人们走进它,整个构造的全部力量开始凸显,其造型更显壮观。中庭朝向海面的一侧,采用玻璃幕墙,将海面的风光引入到中庭。 2.注重历史根源,善于运用传统艺术,而又不拘泥于传统 “

全球化冲击下本土建筑创作现状与展望

全球化冲击下本土建筑创作现状与展望 发表时间:2012-12-19T09:44:51.653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2年8月Under供稿作者:张伟伟 [导读] 现阶段,由于外来思潮对我国建筑业的冲击,西式建筑已逐渐发展成为建筑行业的主流形式。 张伟伟广西建工五建设计研究院广西柳州市 545002 摘要:现阶段,由于外来思潮对我国建筑业的冲击,西式建筑已逐渐发展成为建筑行业的主流形式。本文详细分析了国内传统建筑创作的现状,即不被重视,本土文化严重缺失,并对传统及现代的理性态度进行了深入阐述,对如何在当代全球化背景下做出创新的建筑创作进行了思考及展望。 关键词:全球化;本土建筑;创作;展望 1 全球化冲击下本土建筑创作现状分析 目前,西方的建筑迅速吸引着人们的眼球,中国的建筑师在追逐、学会西方建筑中钢筋水泥构造的同时,将具有传统中国文化特色的建筑消失怠尽。国人一味地追求国外的城市、建筑、艺术、时尚,过分重视国外的建筑作品及思想,而忽视乃至轻视国内的建筑文化,对国内建筑创作产生了极大的不利影响。 全球化使促进各国经济文化交流所体现的新视觉,慢慢演变成衡量各国经济文化的标准和尺度。建筑领域并未逃脱被标准化的命运。建筑艺术变幻莫测的同时,也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例如建筑审美潮流的急速更新和文化艺术所追求的“永恒”相矛盾;建筑文化横向和纵向的矛盾;科学迅速发展和文化艺术之间的矛盾;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之间的矛盾等。实际的国情可以看出,现处在全面接受拥抱国外建筑的阶段,建筑理所当然的成为商品,体现出国外的审美观及价值观。国人在面对各形各色、纷繁复杂、铺天盖地各种建筑潮流,极有可能被这种强势的潮流所折服。 也许有人会觉得,国外的建筑设计师并没有完全接受中国的传统建筑文化,也可能是中国的有些业主不喜欢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等。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中国传统的建筑文化研究及探索被束之高阁,极易处于弱势、被动的境地。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建筑正在日渐消失,留下的只是一些无法弥补的遗憾。 2 全球化冲击下本土建筑创作展望 2.1注重本土文化,外延精神价值 注重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并不是抵制当代文化。传统文化是历史长河中源远流长的清泉,它顺应着时代发展的脚步。建筑是民族精神的无声代表,若要将传统文化传承下去,应避免盲目效仿,或者用传统的方式推掉重建,这些都是不理智的做法。要重视历史文化,真正实现传统与现代结合。目前,人们往往对建筑表面形式很重视,导致建筑领域出现过度重视形式和急功近利的状况,盲目和随意的使用历史符号,将传统简化成符号,只追求视觉上的美感却忽视了作品所代表的深层涵义。 中国建筑师李宗泽教授中国古代建筑进行过经典的评论,他认为中国古代建筑之所以具有令人震撼的艺术魅力,并不是中国古建筑中采用的大屋顶琉璃瓦形式,而是古建筑中融入了中国哲学思想、环境意识以及空间概念,这是中国古建筑具有艺术魅力的根本原因之所在。因此,建筑设计师在建筑创作过程中不单要把传统建筑的物质资源当作创作的灵感与启示,还要考虑建筑文化内部所潜藏的深层意义,注重传统精神物质的发掘。这一观点也是贝聿铭先生在30年时间里所坚持的“始终要表达中国精神信念的建筑师”。 因此,我们意识到,历史文化不单只是已经结束的陈年往事或片断,而是应该以一种无形的精神面貌存在,此时“无形胜有形”的传统文化,应赋予其传统的、地域的、民族的精神文明,从而体现它独特的传统意韵。 2. 2 建筑创作注入传统情感 建筑所体现的表情是很丰富的,建筑创作是一种理性与情感并存的产物,它包含了心理、生理、物质、文明等多种因素。情感性是建筑艺术创作要遵循的特殊情感逻辑。无法体现情感的空间是“失落空间”,而富有独特情感的空间才是充满人性情感的空间,人是一种很重视情感的生物,会一定程度地眷恋自己生活本土的风俗、习惯、文化以及价值观,有着舍不掉的历史情结。基于这些原因,提示我们应怎样接受外来文化,怎样将本土的文化情感用建筑的语言表达出来。建筑师在进行建筑创作时应满怀丰富的情感。 澳大利亚建筑师穆科特许多年来一直坚持自我,坚持创作,并于2002年荣获普利茨克建筑奖。面对现代主义国际式风格批判性接受的同时,不断反向思考地域特点对建筑造成的影响力,认真思考环境、地缘关系,根据实际情况创作出新的作品。穆科特进行建筑创作时,并不表现对当代文化扭转、颠覆,也没有过多地批判现代主义,而是创新性地、出于善意目的地修正现代主义。他不被国际式风格约束,坚持自己对本土文化的热爱,充分表现出一个成功建筑师的价值观。 2.3 活跃建筑创作思维,鼓励及倡导个性发展 目前,我们虽然没有使用所谓的价值关怀、审美趣味以及思想深度等的文章来批评“真正的”建筑,但是有声音的地方总会出现对建筑创作的评价。出现了问题,正确面对问题、积极地寻找解决问题,这相比于一味地通过理论研究途径寻找解决办法要切实可行得多。所以,问题并不可怕,而最怕的是不正视问题产生的根源,仅通过浅显的解决途径,治标不治本。因此,出现问题时,积极地回应问题,深入开展正确、合理的建筑批评,具有非常重大的作用。 现阶段,由于受到社会俗文化影响,俗建筑增长速度非常迅速,这对民族文化的主体地位以及优秀的传统审美观念均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另外,传统的思维方式也因为受到日益开放化的全球文化以及快速发展的科技技术影响,发生了很大地变化。尽管技术手段的介入,为建筑师的创作提供了更加开阔的思路,但是,从有关调查研究结果可以看出,技术手段引入后,对建筑师的创新创作并没有多大帮助。很多建筑师过多地采用技术手段,而并不结合建筑本身所处的环境特点,社会特点,这从本质上讲,是忽视了建筑所应具备的人文精神。对于这种情形,来自各方面的声音试图重新唤起建筑师的传统意识。设计师的创作过程是充满思考的过程,需根据建筑本身的地域特点以及社会特点,从而延续建筑本应具备的历史文脉。因此,建筑创造领域可称为思维跃动的舞台,允许各种不同的声音同时存在,而不提倡过多的依赖辅助手段 2.4 提升建筑创作者的独立决策权力 建筑师承担着太多的期待,也被赋予了过多的责任,因此,这个时代更应该赋予他们更多的权利。现阶段,国内建筑师的社会地位较为低下,很难有独立的、应有的决策权,而且建筑师的创作过程也会受到很多干扰。所以,怎样提升建筑师地位以及增加其独立决策的权利是值得探讨的话题。笔者认为,可从如下几个方面努力:第一,建筑师需加强自身的专业能力,努力提升专业修养,强化对本土文化的

建筑结构特征表

建筑结构特征表

建筑结构特征表 表7-2-1 序号工程名 称 建筑指标 檐高或 平均高 (m) 基础 结构 类型 墙身 地 面 楼 板 屋顶 屋面门窗 卫生设备 备 注建筑 面积 (m2) 建筑 体积 (m3) 长度 (m) 构造 类型 埋 深 (m) 内 墙 外 墙 屋架或 屋盖 保温材料 及厚度 通 风 采 暖 上 下 水 一地面生产系统 1 金新1#筒仓(ф18) 1018437.5 筏板基础 3.5 钢筋砼筒钢筋砼钢筋砼钢筋砼150厚岩棉板有有有CFG桩处理 仓上建筑1170 10 钢砼框架砌块钢筋砼钢筋砼150厚岩棉板钢塑钢有有有 2 金新1#筒仓下转载皮带廊BXH=5.9X2.2 10 3.3/4 条基 3 砌体砖混凝土钢筋砼钢筋砼150厚岩棉板木塑钢有有有α=4° 3 107#皮带廊BXH=3X2.2 93.5 16/4 4 钢桁架彩板钢砼组合钢150厚岩棉板夹芯彩板塑钢有有有α=15° 四柱支架(2个) 单300 30柱下条基 3 钢砼框架砌块钢筋砼木塑钢 4 3#转载站194 5 24 柱下独基 3 钢砼框架砌块混凝土钢筋砼钢筋砼150厚岩棉板木塑钢有有有 5 106AB#皮带廊BXH=6X2.2 228 3/19 钢桁架彩板钢砼组合钢150厚岩棉板夹芯彩板塑钢有有有α=4° 四柱支架(3个) 单260 11柱下独基 3 钢砼框架砌块钢筋砼 双柱支架(3个) 11柱下独基 3 钢砼框架 6 108AB#皮带廊BXH=6X2.2 727.5 4.5/75.5钢桁架彩板钢砼组合钢150厚岩棉板夹芯彩板塑钢有有有α=6° 四柱支架(7个) 单3528 63柱下筏基 4.5 钢砼框剪砌块钢筋砼CFG桩处理四柱支架(8个) 单2016 36柱下筏基 3.5 钢砼框架砌块钢筋砼CFG桩处理四柱支架(3个) 单353 14.7柱下条基 3.5 钢砼框架砌块钢筋砼 双柱支架(3个) 12.3柱下条基 3. 钢砼框架 7 2#转载站6996 79.5 柱下筏基 5.5 钢砼框剪砌块混凝土钢筋砼钢筋砼150厚岩棉板木塑钢有有有CFG桩处理 8 109AB#皮带廊BXH=6X2.2 30.25 69/77 钢桁架彩板钢砼组合钢150厚岩棉板夹芯彩板塑钢有有有α=14°

中国古代建筑的结构特点

中国古代建筑的结构特点 梁思成先生认为,中国建筑结构体系的特征包括:一个高起的台基,作为木构梁柱为骨架的建筑物的基座,再支承一个外檐伸出的坡形屋顶。这种骨架式的构造使人们可以完全不受约束地筑墙和开窗。正是这种高度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使得它能够适应中华文明的任何延伸地。中国建筑除了本身的精致性,还极注重建筑物的调配和组合。 中国古代建筑体系在三千多年前的殷商时期就已经初步形成,它经历了原始社会、商周、秦汉、三国联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辽金元、明清七个时期。直到20世纪,始终保持着独特的结构和布局。 中国古代建筑结构特点为: 1.使用木材作为主要建筑材料。 以木结构为骨架,达到了实际功能要求,又创造出优美的建筑形体以及相应的建筑风格。木结构体系的优点很多:如维护结构与支撑结构相分离,抗震性能较高;取材方便,施工速度快等等。同时木结构也有很多缺点:易遭受火灾,白蚁侵蚀,雨水腐蚀,相比砖石建筑维持时间不长;成材的木料由于施工量的增加而紧缺;梁架体系较难实现复杂的建筑空间等。不过,中国古代建筑中也有少量砖石建筑,如《史记索隐》中称:“石室金匮,皆为国家藏书之处。”;如《水经注》中有多处记载,《渭水篇》:“磻溪旁有一石室,盖太公所居也”。砖石结构多用于塔式建筑。 2. 保持构架制原则。 中国木结构体系历来采用构架制的结构原理:以四根立柱,上加横梁、竖枋而构成“间”,一般建筑由奇数间构成,如3,5,7,9间。开间越多,等级越高,紫禁城太和殿为11开间,是现存最高等级的木构古建筑。立面上划分三个部分:台基、屋身、屋顶。其中官式建筑屋顶体型硕大、出挑深远是建筑造型中最重要的部分。以立柱和纵横梁枋组合成各种形式的梁架,使建筑物上部载荷经由梁架、立柱传递至基础,墙壁只起围护和分隔的作用,不承受载荷。 屋顶的形式按照等级分为:单坡、平顶、硬山、悬山、庑殿、歇山、卷棚、攒尖、重檐、盔顶等多种制式,又以重檐庑殿为最高等级。

当代建筑创作的结构技术语言_刘鹏跃

低温建筑技术2016年第8期(总第218期) DOI:10.13905/j.cnki.dwjz.2016.08.010当代建筑创作的结构技术语言 刘鹏跃,文丽丽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哈尔滨150090) 【摘要】文章提炼了当代建筑创作的结构技术语言,揭示了其在建筑创作中的作用,并举例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当代;建筑创作;结构技术语言 【中图分类号】TU201.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6864(2016)08-0024-03 建筑结构是建筑中用以承受荷载作用的空间受力体系,其首要功能是维护建筑稳定,同时也是参与建筑创作的重要元素。近年来,随着全球科技的迅猛发展,建筑创作结构技术语言呈现出不懈创新的趋势。1建筑功能的结构延伸 1.1物理功能的巧思 物理功能,指建筑在通风、光照等方面的要求。建筑采用何种结构形式,会先决定对上述功能的实现施加重要的影响,而真正合理的结构形式,必然是既能满足结构体系的力学性能要求,又能对建筑的空间与物理功能实现优化。 上海浦东机场二号航站楼(图1)在结构形式的选用上颇具匠心,设计者将刚性与柔性结合,采用138品连续张弦梁,巧妙地创造了波浪形的大空间屋架结构,并在此基础上很好地解决了建筑通风、光照的物理要求。首先,张弦梁的上弦突破传统,呈从单根到双根的曲线过度形状,138个巨型“龙眼天窗”镶嵌其间,夏季隔离日照、冬季引入天光的节能设想得以实现;第二,波浪形的张弦梁高低起伏,设计者在两端低处设置了进风口,并在山墙高处设置了排风口,自然通风成为了可能,此举节省出的空调费用也十分可观。1.2机械功能的妙解 机械功能,指建筑像机械设备一样,其整体或局部可以产生形变,并且通过形变实现某些特定要求。近年来,可变形结构成为建筑结构领域比较热门的课题,一些具有示范价值的建筑创作作品陆续面世。 南通市体育会展中心体育场见图2将屋盖拆分为固定屋盖(金属屋面与阳光板)与活动屋盖(PTFE膜)两部分,该系统在我国为首次使用。固定屋盖由主、副拱桁架和斜拱组成,活动屋盖由两个半球面组成,活动屋盖灵活滑动在主拱轨道上,开合一次移动距离120m,耗时25min,动力由主拱轨道上的每侧22部台车提供,台车由地下室的8部卷扬机牵引。得益于屋 42

高层建筑结构特点、现状及发展趋势

高层建筑结构特点、现状及发展趋势 摘要:高层建筑是社会生产的需要和人类生活需求的产物,是现代工业化、商业化和城市化的必然结果。而科学技术的发展,高强轻质材料的出现以及机械化、电气化在建筑中的实现等,为高层建筑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条件和物质基础。简要论述了高层建筑结构的特点、现状及今后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高层建筑结构;特点;现状;趋势 前言 超过一定层数或高度的建筑称为高层建筑。高层建筑的起点高度或层数,各国规定不一,且多无绝对、严格的标准。它与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地理环境、地震强度、建筑材料、建筑技术、电梯的设置标准以及防火的特殊要求等很多因素有关。如在美国,24.6m或7 层以上视为高层建筑;日本则为31m或8 层以上;英国为等于或大于24.3m;在我国一般8 层以上的房屋就需要设置电梯,对10 层以上的房屋就有提出特殊的防火要求的防火规范,因此我国的《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将10 层及10 层以上的住宅建筑与高度超过24m的公共建筑和综合性建筑称为高层建筑。从结构受力性态的角度来看,8 层以上的房屋,风和地震等水平荷载或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甚至起控制作用,因此《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将10 层及10 层以上或高层超过28m 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称为高层建筑结构。当建筑结构高度超过100m 时,称为超高层建筑。 1高层建筑的特点 建筑结构需同时承受水平和竖向的荷载或作用。低层建筑结构通常抵抗竖向荷载为主,水平荷载(如风荷载)或作用(如地震作用)的影响较小,它所产生的内力和位移较小,一般可以忽略。因此在低层建筑结构中,竖向荷载往往就是设计的控制因素。但在高层建筑结构中,较大的建筑高度造成了完全不同的受力情况,水平荷载不仅是主要荷载的一种,跟竖向荷载共同起作用,而且往往还成为设计中的控制因素。因此,在水平荷载作用下,若高层建筑结构的抵抗侧向变形能力或侧向刚度不足,将会产生过大的侧向变形,不仅使人产生不舒服的感觉,而且会使结构在竖向荷载作用下产生附加内力,会使填充墙、建筑装修和电梯轨道等服务设施出现裂缝、变形,甚至会导致结构性的损伤或裂缝,从而危及结构的正常使用和耐久性。因此设计高层建筑结构时,不仅要求结构有足够的强度,而且要求结构有合理的刚度,使水平荷载所产生的侧向变形限制在规定的范围内。同时,有抗震设防要求的高层建筑还应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使结构在可能的强震作用下当构件进入屈服阶段后,仍具有良好的塑性变形能力,即具有良好的延性性能。除了上述的结构受力特点之外,高层建筑还具有建筑功用上的特点。人们常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优美的高层建筑犹如艺术品,成为城市的一道道绚丽景观;建筑同时是时代跳动的脉搏,高层建筑占地面积小,符合了地价昂贵时代的需求,它可以节约建设用地或获得更多的空闲地面,以作为绿化等环境用地,并因向高空方向发展而缩短了城市道路和各种管线(如给排水管线等)的长度,减少了基础设施的投资。当然,大量高层建筑的建设,也会给城市带来不利的影响,如人口会密集化而造成交通拥挤问题;城市局部热场发生不利的变化以及地质的沉陷、消防的复杂化等问题。综合高层建筑的上述受力特点可知,与低层结构不同,高层建筑结构在强度、刚度和延性三方面要满足更多的设计要求。抗侧力结构的设计成为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关键。 2 高层建筑的发展概况 随着工业化、商业化、城市化的进程,城市人口剧增,造成城市生产和生活用房紧张,地价昂贵,迫使建筑物向高空发展,由多层发展为高层。19 世纪末期,开始出现了现代形式的

古建筑特点及主要结构形式分析

古建筑特点及主要结构形式分析 中国古建筑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形成了深厚的建筑文化和精巧的建筑结构特点,外观雄浑壮观,结构符合现代力学与结构的设计原理,在结构的搭接、抗震能力方面都表现出优良的特质。本文对古建筑的历史发展、仿古建筑研究的现状进行了分析,论述了古建筑的特点和结构形式,并总结了其模数特点。 古建筑发展 中国古代建筑绵延几千年历史,木结构和砖石结构是其主要的结构特点。根据建筑材料以及结构的复杂程度,古建筑发展几个阶段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时期。第一阶段,七千年前至公元前21世纪,这阶段人类社会处于石器时代末期,原始社会建筑也渐渐从半居穴到地面建筑转变,从以土为主逐渐向以木为主的方向过渡。木材材质方面,初期的榫卯结构出现,但其连接比较简单。第二阶段,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476年,奴隶社会阶段,即夏朝至春秋时期,木构造技术中的榫卯结构日趋完善,斗拱这一建筑的重要构件也随之出现。第三阶段,公元前475年至公元280年,经历战国、秦、两汉、三国朝代替换,虽然战乱纷争,但斗拱却被人们广泛认可,迅速发展为建筑结构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木结构建筑的结构方式已经趋于完善,抬梁式和穿斗式两种主要的结构形式已经形成。第四阶段,公元265年至589年,两晋、南北朝时期,木构造建筑作为主流建筑类型应用越来

越广,随着佛教的兴起,古建筑木结构技术在佛教建筑中的应用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第五阶段,公元581至960年,历史正处于隋、唐、五代时期,木结构建筑大量使用,殿堂式木结构建筑体量趋于庞大。同时砖石建筑也随着木结构的发展而发展很快,整体的建筑形象气势磅礡、雄浑豪健,特别是帝宫建筑更显耀眼,民居也呈现出比较多方位的元素。第六阶段,为公元960至1279年,此时历史处于宋、辽、金时期,建筑规模总体呈缩小的势态,但建筑精致精巧,结构变化丰富,各地出现具有地方特色的建筑风格,北宋官方还颁布了关于建筑设计和施工的规范书——《营造法式》,极大的推动了建筑设计和建筑技术发展。也标志着中国古建筑发展到了较高水平阶段。第七阶段,为公元1271至1840年,此时历史为元、明、清时期,明、清到了古建发展的最后时期。建筑形式和结构特点发展更加丰富多彩,建筑形式分为五种:庑殿、歇山、硬山、悬山、攒尖五种基本形式,同时还存在形形色色的复合式建筑形式,使得此时期的建筑色彩更加多样,形式更加巧妙和合理。各朝代的建筑也具有自己的特色,再加上南方建筑的精巧和北方建筑的厚重大气,官家和民间建筑的华丽庄严和简朴实用,形成了多姿多彩的历史画面。中国古建筑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上七个时期,体现了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一元到多元、从单色到多色的发展历程,越来越成熟。从使用方面材料考虑,古代建筑以木结构为主,而且选用高强度、高韧度等材性较好的木材,同时辅以相关的加固措施和其它材料等手段,结构形式主要有梁、架、檩、柱、斗拱、雀替等单构件和复合构件,通过构件本身的

凤凰国际传媒中心建筑创作及技术美学表现_邵韦平

作者单位: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收稿日期:2012-09-27 作 邵韦平/SHAO Weiping 凤凰国际传媒中心建筑创作及技术美学表现 ARCHITECTURAL CREATION AND TECHNOLOGICAL AESTHETIC APPEAL OF PHOENIX INTERNATIONAL MEDIA CENTER 1

1.前言 在2008年奥运会开幕前夕,当大部分奥运设施都进入最后调试冲刺阶段,北京凤凰国际传媒中心方案征集之战也悄然展开。所不同的是,这次业主并没有把目光瞄向国际大师,而是面向国内设计团队和建筑师征集设计方案,幸运的是我们团队提供的设计方案搭上了方案评选的末班车,最终确定为实施方案,从而开始了艰辛和富有挑战的设计之路。作为本土建筑师在这里我们要向凤凰业主当年选择国内建筑师承担设计主创的魄力表示钦佩。随着4年多来凤凰国际传媒中心工程不断推进,凤凰羽翼已逐渐丰满,即将揭开神秘的面纱,迎接社会与业界的检阅(图1)。 2.创意的由来 凤凰国际传媒中心位于北京CBD的后花园—朝阳公园西南角,南侧眺望北京CBD核心区. 东侧与北侧紧邻朝阳公园大片湖面与绿化,在西北侧隔着城市道路是一组高层住宅。建筑占地面积1.8hm2,限高60m。南侧与西侧的城市道路将基地围合成不规则的多边形。为了适应不规则的基地边界形状,减少与街道路口空间及公园景观的冲突,我们认为,未来的建筑应具有圆润柔和的形态,避免强烈的方向感带来对环境的压迫感,同时应将建筑的重心放在南侧,克服对北侧住宅的日照影响(图2)。 凤凰卫视是一家注册在香港、以“拉近全球华人距离”为目标的跨国多媒体集团。凤凰台标脱胎于史前马家窑文化的变形凤凰纹,是一凤一凰盘旋飞舞、相谐互动的形象。与道教的太极图有形似义同之妙。凤凰卫视秉承“创新、开放、融合”为核心理念,已成为连接全球华人的信息纽带,是世界了解中国的一座桥梁,是中国了解世界的一个窗口。 凤凰国际传媒中心的建筑功能是为凤凰卫视在北京提供办公总部和综合节目制作与体验的场所。办公总部需要突出建筑形象和充足的自然光,因此适合安排在基地的南侧。节目制作与体验场所需要安静环境并且与室外联系便捷,同时避免过度自然采光,因此适合安排在基地的北侧(图3)。 凤凰国际传媒中心的方案创意来自于西方数学经典的立体几何模型“莫比乌斯环”,其正反相接、上下相承、内外相连的形态虽然来自于西方,却与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东方建筑精神异曲同工。由莫比乌斯 摘要:凤凰国际传媒中心的创意来自于对场所条件的响应,和对传统文化的精神的传承。它基于现代建筑所应有的标准开展了高完成度的美学与技术设计,构建了具有独创的几何形态、结构体系和表皮形态,从而得到了完美和创新的建筑效果。凤凰国际传媒中心选择了数字支持建筑设计,极大地拓展了设计的可能,在业界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 Abstract: The inspiration of Phoenix International Media Center comes from the respond to the site and the inheritance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standard of the modern architecture, the design of phoenix is developed aesthetically and technically with a high degree of completeness. It creates a unique geometric shape, structure and the surface system to achieve a perfect appearance. Phoenix International Media Center chooses digital tools as the design assistant,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possibility of the building. The building generates a positive response from architectural ? eld and society. 关键词:凤凰卫视,创意,数字技术 Key words: Phoenix TV, Originality, Digital technology 1 凤凰国际传媒中心鸟瞰 2 凤凰国际传媒中心基地 3 凤凰国际传媒中心首层平面 3 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