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血液灌流在急性中毒中的应用

血液灌流在急性中毒中的应用

血液灌流在急性中毒中的应用

血液灌流在急性中毒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9-09-05T17:39:12.367Z 来源:《健康世界》2019年第08期作者:宗军红[导读] 大部分中毒药还没有特效解毒药,在治疗急性中毒患者中,血液灌流得到广泛应用。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宝山分院,200940 [摘要] 目的:分析血液灌流在急性中毒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急症科收取的36例病人为研究对象,分别在30min和120min从体外循环检查血pH值、co2、分压、氧分压、血乳酸、钾、

钠、游离钙、血糖进行比较分析。结论:大部分中毒药还没有特效解毒药,在治疗急性中毒患者中,血液灌流得到广泛应用。[关键词] 血液灌流;急性中毒;应用近几年随着生活压力不断加快,急性中毒现象呈上升趋势[1]。在我国,伤害和中毒死亡原因排列中占据前5位,中毒致死在总死亡例中所占比例约为10.7%。目前大部分还没有特效药。在治疗急性患者中血液灌流得到广泛应用。血液灌流能对大分子毒物,如蛋白结合率、脂溶性毒物进行有效的清除[2.3]。针对解热镇痛药和镇静催眠药具有更显著的效果。同时,反复、早期给予血液灌流治疗百草枯中毒,对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良好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36例病人 2013年9月-2018年9月,经过家属同意,进行血液灌流,对其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36例都为口服中毒,其中男性21例女性15例,年龄在22-55岁。其中5,例患者死亡,包括3例有机磷农药中毒,2例百草枯中毒。

1.2血液灌流方法

选择股静脉穿刺,置入双腔导管 1.3血液灌流在临床中的应用原理 1.3.1目前认为血液灌流对神经安定药如巴比妥类或安定类中毒抢救效果最好远远超过血液透析,故对此类中毒患者应首选血液灌流。由于巴比妥类药物脂溶性高,进入体内后主要分布在脂肪和脑组织,血液灌流治疗后随着外周循环中药物的清除,脑组织的药物浓度迅速下降,故神志恢复较快。

1.3.2有机磷农药中毒作用机理主要是抑制胆碱酯酶(CHE)活性,使其失去分解乙酰胆碱(Ach)的能力,造成乙酰胆碱积聚,引起神经功能紊乱。对于有机磷中毒的患者,尽管有解磷定、阿托品等特效药物治疗,但若中毒严重、用药时间较晚,胆碱酯酶难以恢复活性,在次情况下应用血液灌流有助于提高抢救成功率。另外,有机磷中毒后的中间综合征的出现(尤其是呼吸肌麻痹),临床研究表明早期应用血液灌流可以减少中间综合征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死亡;主张血液灌流的进行最百草枯是一种广谱灭草剂,极易溶于水,口服后吸收快,主要蓄积在肺部和肌肉中,排泄缓慢,毒性作用可持续存在,毒物从肾脏排泄可损害肾小管,引起急性肾小管坏死,还可引起心、肝和神经系统等多脏器损害。肺损害可于中毒后1-14天出现,早期改变为肺充血水肿,晚期发生广泛的肺纤维化。肺功能障碍引起进行性呼吸困难和紫癜,最终导致呼吸衰竭为本病的主要死因。目前百草枯中毒无特效抢救方法,传统治疗方式死亡率高好是在呼吸肌麻痹出现之前,连续进行多次血液灌流。通常认为血液灌流治疗后或治疗期间,大多数患者均会有不同程度的好转,表现在昏迷程度转浅,咳嗽、吞咽、对光、睫毛等反射恢复,血压趋向平稳,心音增强,呼吸变深,频率增快,肢体活动。患者苏醒并不说明已经脱离危险,对于有些毒物通常几小时后可通过肠道、组织间隙、内脏、肌肉,特别是血运少的脂肪组织重新弥散入血,再次引起中毒症状。血液灌流仅能清除毒物本身,不能纠正毒物引起的病理生理改变,与解读药物的作用机制完全不同。2讨论血液灌流救治中毒病人时的注意事项

①积极的内科治疗必不可少;

②血液净化疗法本身不能直接逆转已经引起的病理生理改变;

③血液净化可能对于药物有清除作用,应视情况调节剂量、给药途径

④密切监测血药浓度,注意反跳;往往需要间隔一定时间、反复几次进行血液净化疗法

⑤重要脏器功能的预防和维护非常重要;

⑥单一血液净化方式抢救患者,有时效果可能不令人满意。应根据毒物的种类及患者不同的临床特点,灵活地组合起来,联合应用抢救重度中毒患者。参考文献

1.刘晓伟.李晓飞.裴培等.服毒-血液灌流时间对急性百草中毒患者预后的影响[J].中华急症医学杂志.2014.22(19):220-221.

2 杨冬梅.刘志.刘净.等.血液灌流对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SOFA评分的影响[J].中国工业医学杂志.2011.26(19):231-232. 3彭志允.常平.王华.等.高强度血液灌流联合长时程血液滤过在百草中毒救治中的应用:1例报告[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5.35(10):1515-1518.

血液灌流在急性中毒领域的应用

血液灌流在急性中毒领域的应用中毒现状 中毒急救 血液净化概述 血液灌流概述 树脂与活性炭的比较 可被血液灌流清除的毒物 血液灌流指征 治疗方案 血液灌流注意事项 科室开展条件 成本—效益核算 小结 参考资料

中毒现状 急性中毒是急诊常见病、多发病,在2004年卫生部发布的城市十大死亡原因中,急性中毒是继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后的第五大死亡原因。全国各大医院,中毒病例已占急诊人数的6%—8%,中毒发病率在城市居民中为10万分之18.65,农村则高达10万分 [1] 之69.22。 [2]急性中毒构成种类中,以化学品中毒居首位,依次为 据统计, 药物中毒、农药中毒、混合中毒、动植物中毒等。其构成特点呈现了一些新的变化:药物中毒比例在城市中大幅上升,最突出的是安眠药中毒;农村地区主要为农药中毒,除有机磷外,鼠药、百草枯中毒表现突出;海洛因、摇头丸等毒品中毒逐年上升;禁用杀鼠剂群体中毒增多;有机溶剂职业性急性中毒频繁等。因中毒的原因复杂,毒物种类繁多,病程变化快,病死率高,且有上升趋势,对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中毒急救 [3]急性中毒更具突发性、群体性、快速 与其他急诊疾病相比, 性、高致命性等特点。重症中毒仍然是临床救治的难题,患者死亡率高。 急性中毒治疗原则是: 1.立即停止毒物接触; 2.清除体内尚未吸收的毒物;

3.促进已吸收毒物的排出; 4.特殊解毒药物的应用; 5.对症治疗。 传统内科治疗优点: 1.对某些中毒患者有较好疗效; 2.特效药物的应用; 3.简单、经济 。 传统内科治疗不足: 1.绝大多数的毒物没有特效解毒剂; 2.现场、转运过程中无法积极有效治疗; 3.诊断明确前,无法针对性用药; 4.未知或多种毒物混和中毒,治疗难度大; 5.单纯药物治疗有时疗效不佳,见效慢; 6.药物的毒副作用。 血液净化概述 早在1955年就有学者报道应用血液净化(HD)技术治疗大剂量阿司匹林中毒成功的案例,自此血液净化治疗中毒被广泛关注,不断的验证于临床。理论上讲,分子量较大或在血中与蛋白质结合的毒物,经肾脏滤出的毒物,均可经过血液净化疗法清除。目前,血液净化技术已经成为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物理治疗相并列的独立治疗技术,被临床广泛应用,在疾病的综合治疗中发挥独特的作用。 血液净化的定义:把患者血液引出体外并通过一种血液净化装置,除去其中的致病物质(毒素),达到净化血液,治疗疾病的目的,这个过程即为血液净化。 血液净化基础治疗方式主要包括:血液透析(HD)、血液滤过(HF)、血液透析滤过(HDF)、血浆置换(PE)、血液灌流(HP)、免疫吸附(IA)等。 血液透析和血液灌流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用于急性中毒治疗的血液净

血液灌流在急性香蕉水中毒中的运用

以回顾性研究的方法。鲜有用前瞻性的方式对小儿首次发作的典型热性惊厥与血钠水平的关系做研究报道。本文的结论为首次发作的典型热性惊厥患儿也有明显的低血钠现象,临床急诊处理时要避免快速大量的单纯葡萄糖液输入,防止医源性因素诱导惊厥再发的可能性。参考文献 1 Jill E llyn Thoman M D ,Patricia K,Du ffner M D ,et al .D o serum s odium levels predict Febrile seizures recurrence within 24hours[J ]?Paediatric Neurology ,2004,31(5):342-344. 2 杨锡强,易著文.儿科学[M].第六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456. 3 K iviranta T ,Airaksinen ,E M.Low s odium levels in serum are ass ociated with subsequent febrile seizures[J ].Acta Paediatrica ,1995,84:1372-1374. 4 Hugen CA ,Oudesluys -Murphy AM ,H op WC.Serum s odium levels and probability of recurrent febrile seizures [J ].Eur J Pediatric ,1995,154:403-4051 5 蒋鸿鑫,阮净.血清钠浓度和发热惊厥的关系[J ].国外医学?儿科 学分册,1996,23(3):163. 6 彭小明,汪秋珍.高热惊厥与电解质的关系初探[J ].湖南医学, 2000,17(3):225. [收稿日期:2006-02-17][本文编辑:胡丽辉] [作者单位] 11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急诊创伤中心,浙江 杭州 310003; 21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急救中心; 31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眼科 [作者简介] 张绍阳(1975-)男,医学硕士,主要从事于急诊创伤、 急危重病医学的救治研究工作。 [通讯作者] 余黎,医学硕士,E -mail :yulixx @https://www.doczj.com/doc/ba17031811.html, 。 血液灌流在急性香蕉水中毒中的运用 张绍阳1, 余 黎2, 郭 丰1, 肖 璇3 [关键词] 香蕉水; 急性中毒; 血液灌流 香蕉水又称松香水,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剧毒有机溶剂,常用作油漆稀释剂。因其常以酒瓶零装出售,容易导致误服中毒。目前,其毒性机制不十分明了,且无特效解毒制剂,死亡率高。我院和武汉大学中南医院2000-01~2005-09期间共救治急性香蕉水中毒患者8例,其中5例运用血液灌流的方法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及分组 急性香蕉水中毒8例,男7例,女1 例,年龄30~58岁,既往无特殊慢性疾病。3例为相互打赌而口服,其余5例均为误服,服用量在5~40m L 之间。其中 3例因经济困难或拒绝血液灌流,未做该处理,视为对照组; 另5例行血液灌流治疗,视为灌流组。 1.2 方法 ①对照组:常规给予洗胃、导泻、护肝、抑酸等对 症支持治疗,昏迷者给予甘露醇等防治脑水肿;②灌流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于中毒后4~10h 内加用血液灌流治疗。采用股静脉插入双腔管作为血液灌流通路;灌流器采用 Y TS -150;达肝素钠5000U 加入2000m L 生理盐水预冲;血 流量为150~200m L/min ,治疗时间为2h ,可根据病情进行多次治疗。 2 结果 灌流组经加用血液灌流治疗全部存活,其中1例经1次、2例经2次、1例经3次、1例经6次血液灌流治愈;对照组1例仅误服5m L 香蕉水,无明显器官功能损害而存活,其余2例于5d 内因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 3 典型病例 患者,男,58岁。因误服香蕉水约20m L 2h 入院。患者于2005-08-019:00误服香蕉水一口,当时觉有异味,伴恶心,未吐,咽喉、胸骨后、上腹部有烧灼感,1h 后出现腹痛、头昏等症状遂来我院。入院查体:T 36.1℃,P 76次/min ,R 16次/min ,BP 110/70mm Hg ;神志清楚,自动体位,皮肤、巩膜无黄染及出血点,呼出气体有香蕉水气味,双肺呼吸音清晰,上腹及中腹有压痛,无返跳痛,肝肋下1.5cm 。实验室检查: W BC 1112×109/L ,N 89.2%,Hb 162g/L ,P LT 87.8×109/L ;A LT 1983U/L ,AST 2596U/L ,总胆红素71.4μm ol/L ;PT 23.5s ,APTT 35.6s ;大便潜血阳性;肾功能、尿常规基本正常。胃 镜示:急性出血性胃炎,胃体至胃窦、十二指肠可见广泛出血点、出血斑;心电图示:右束支传导阻滞。入院后,给予彻底洗胃、导泻、护肝、抑酸等对症支持治疗。经家属同意于中毒后10h 行血液灌流,分别于08-01~06行6次灌流,每次灌流后第2天复查肝功能。肝功能基本正常后出院。 4 讨论 4.1 香蕉水的毒性机制 香蕉水是将乙酸乙酯、乙酸丁酯、 苯、甲苯、丙酮、乙醇、丁醇按一定重量百分比配制成混合溶剂,有较浓的香蕉气味,微溶于水,能溶于各种有机溶剂,易燃,主要用做喷漆的溶剂和稀释剂。其成分复杂,中毒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不同配比引起中毒症状亦不相同,可造成全身多系统损伤。误服最突出的临床表现为肝脏损害:黄疸,凝血机制障碍,肝功能酶学检查异常升高,急性进行性肝坏死,严重者可致肝性脑病;神经系统可出现头晕、意识模糊以及毒物原发损害和肝性脑病所致昏迷;呼吸系统可引起气促、呼吸困难、呼吸衰竭;心脏损害可表现为束支传导阻滞、S -T 段下移;胃肠道表现为轻中度黏膜损伤、出血,大便潜血 阳性;对造血系统可引起血小板减少,出血,可致细胞突变而导致白血病[1,2]。香蕉水毒性大,中毒后无特殊解毒剂,除常规进行洗胃、导泻、护肝、防治脑水肿、抑酸等对症支持治疗外,尽早行血液灌流治疗,可以取得满意疗效。 ? 074?Chin J Crit Care M ed ,Jun 12006,V ol 26,N o 16

血液灌流在急性中毒中的应用

血液灌流在急性中毒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9-09-05T17:39:12.367Z 来源:《健康世界》2019年第08期作者:宗军红[导读] 大部分中毒药还没有特效解毒药,在治疗急性中毒患者中,血液灌流得到广泛应用。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宝山分院,200940 [摘要] 目的:分析血液灌流在急性中毒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急症科收取的36例病人为研究对象,分别在30min和120min从体外循环检查血pH值、co2、分压、氧分压、血乳酸、钾、 钠、游离钙、血糖进行比较分析。结论:大部分中毒药还没有特效解毒药,在治疗急性中毒患者中,血液灌流得到广泛应用。[关键词] 血液灌流;急性中毒;应用近几年随着生活压力不断加快,急性中毒现象呈上升趋势[1]。在我国,伤害和中毒死亡原因排列中占据前5位,中毒致死在总死亡例中所占比例约为10.7%。目前大部分还没有特效药。在治疗急性患者中血液灌流得到广泛应用。血液灌流能对大分子毒物,如蛋白结合率、脂溶性毒物进行有效的清除[2.3]。针对解热镇痛药和镇静催眠药具有更显著的效果。同时,反复、早期给予血液灌流治疗百草枯中毒,对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良好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36例病人 2013年9月-2018年9月,经过家属同意,进行血液灌流,对其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36例都为口服中毒,其中男性21例女性15例,年龄在22-55岁。其中5,例患者死亡,包括3例有机磷农药中毒,2例百草枯中毒。 1.2血液灌流方法 选择股静脉穿刺,置入双腔导管 1.3血液灌流在临床中的应用原理 1.3.1目前认为血液灌流对神经安定药如巴比妥类或安定类中毒抢救效果最好远远超过血液透析,故对此类中毒患者应首选血液灌流。由于巴比妥类药物脂溶性高,进入体内后主要分布在脂肪和脑组织,血液灌流治疗后随着外周循环中药物的清除,脑组织的药物浓度迅速下降,故神志恢复较快。 1.3.2有机磷农药中毒作用机理主要是抑制胆碱酯酶(CHE)活性,使其失去分解乙酰胆碱(Ach)的能力,造成乙酰胆碱积聚,引起神经功能紊乱。对于有机磷中毒的患者,尽管有解磷定、阿托品等特效药物治疗,但若中毒严重、用药时间较晚,胆碱酯酶难以恢复活性,在次情况下应用血液灌流有助于提高抢救成功率。另外,有机磷中毒后的中间综合征的出现(尤其是呼吸肌麻痹),临床研究表明早期应用血液灌流可以减少中间综合征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死亡;主张血液灌流的进行最百草枯是一种广谱灭草剂,极易溶于水,口服后吸收快,主要蓄积在肺部和肌肉中,排泄缓慢,毒性作用可持续存在,毒物从肾脏排泄可损害肾小管,引起急性肾小管坏死,还可引起心、肝和神经系统等多脏器损害。肺损害可于中毒后1-14天出现,早期改变为肺充血水肿,晚期发生广泛的肺纤维化。肺功能障碍引起进行性呼吸困难和紫癜,最终导致呼吸衰竭为本病的主要死因。目前百草枯中毒无特效抢救方法,传统治疗方式死亡率高好是在呼吸肌麻痹出现之前,连续进行多次血液灌流。通常认为血液灌流治疗后或治疗期间,大多数患者均会有不同程度的好转,表现在昏迷程度转浅,咳嗽、吞咽、对光、睫毛等反射恢复,血压趋向平稳,心音增强,呼吸变深,频率增快,肢体活动。患者苏醒并不说明已经脱离危险,对于有些毒物通常几小时后可通过肠道、组织间隙、内脏、肌肉,特别是血运少的脂肪组织重新弥散入血,再次引起中毒症状。血液灌流仅能清除毒物本身,不能纠正毒物引起的病理生理改变,与解读药物的作用机制完全不同。2讨论血液灌流救治中毒病人时的注意事项 ①积极的内科治疗必不可少; ②血液净化疗法本身不能直接逆转已经引起的病理生理改变; ③血液净化可能对于药物有清除作用,应视情况调节剂量、给药途径 ④密切监测血药浓度,注意反跳;往往需要间隔一定时间、反复几次进行血液净化疗法 ⑤重要脏器功能的预防和维护非常重要; ⑥单一血液净化方式抢救患者,有时效果可能不令人满意。应根据毒物的种类及患者不同的临床特点,灵活地组合起来,联合应用抢救重度中毒患者。参考文献 1.刘晓伟.李晓飞.裴培等.服毒-血液灌流时间对急性百草中毒患者预后的影响[J].中华急症医学杂志.2014.22(19):220-221. 2 杨冬梅.刘志.刘净.等.血液灌流对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SOFA评分的影响[J].中国工业医学杂志.2011.26(19):231-232. 3彭志允.常平.王华.等.高强度血液灌流联合长时程血液滤过在百草中毒救治中的应用:1例报告[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5.35(10):1515-1518.

应用不同抗凝剂在血液灌流救治急性中毒患者中的比较

应用不同抗凝剂在血液灌流救治急性中毒患者中的比较 杨春燕,李 芳,段宇珠,胡强,王怡,陈安宝(云南省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云南昆明650101)[摘要]目的:通过在血液灌流(HP )救治急性中毒中应用普通肝素(SH )和低分子肝素(LMWH )抗凝,比较两者作为血液灌流抗凝剂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HP 治疗中毒患者62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肝素和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前及结束后测定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 )、凝血酶时间(TT )和血小板计数(PLT ),观察患者出血、灌流器和管路凝血情况。结 果:灌流器及血管通路凝血发生率:SH 组10%, LMWH 组1.67%;出血发生率:SH 组11.67%,LMWH 组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SH 组治疗后APTT 、TT 较治疗前明显延长,有明显差异;LMWH 组治疗前及后APTT 、TT 无明显差异;两组HP 治疗后SH 组较LMWH 组APTT 、TT 明显延长,有明显差异;两组PLT 治疗前及治疗后组内、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低分子肝素较普通肝素作为HP 治疗急性中毒的抗凝剂,具有抗凝效果好、出血并发症少、使用安全、方便的特点。 [关键词]血液灌流;肝素;低分子肝素;中毒;抗凝 Comparison of heparin and 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 used as anticoagulants in hemoperfusion to rescue the acute poisoning patients YANG Chun -yan ,LI Fang ,DUN Yu -zhu ,et al .(Department of Emergency ,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Kunming Medical University ,Kunming 650101,China ) 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effect and safety of heparin (SH )and 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 (LMWH )when they were used in hemoperfusion (HP )as anticoagulants to rescue the acute poisoning patients.Method 62acute poisoning cases treated with HP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using SH and LMWH respectively as anticoagulant.APTT ,TT ,PLT were assayed before and after HP.At the same time hemorrhage and coagulation in device and pipeline were observed.Results The rate of coagulation in device and pipe-line in SH group was 10%,and in LMWH group was 1.67%;Hemorrhage in SH group was 11.67%,and in LMWH group was 3.33%,having statistical difference.APTT ,TT prolonged significantly after hemoperfusion in SH group ,while in LMWH group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fter hemoperfusion APTT ,TT in two groups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PLT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fore and after he-moperfusion and between two groups.Conclusion LMWH has better anticoagulating effect and less complications than SH when they are used in hemoperfusion to treat acute poisoning patients. Key Words :Hemoperfusion ;Heparin ;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 ;Poisoning ;Anticoagulion 通讯作者:陈安宝血液灌流(HP )治疗可有效清除体内毒物,明显提高急性 中度、重度中毒患者的抢救成功率,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各类急 性中毒的临床救治[1]。HP 作为有创且需将血液引出体外进行循环的治疗措施,治疗中如果抗凝剂使用不当,常可发生机体出血、灌流器和(或)血液管路凝血等情况,使HP 这一急救治疗技术应用受到限制,而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目前常用的抗凝剂有普通肝素(SH )和低分子肝素(LMWH ),两者在HP 治疗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还有待于临床进一步观察和研究。我科自2009年1月 2011年4月在急性中毒患者 的HP 治疗中,分别采用SH 或LMWH 作为抗凝药物,现报告 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HP 治疗62例急性中毒患者,男30例,·126·吉林医学2013年2月第34卷第4期

急性中毒患者血液灌流护理常规

急性中毒患者血液灌流护理常规 按血液透析护理常规。 【护理评估】 1.评估患者生命体征,观察有无意识障碍、血压下降呼吸闲难、面色苍白、发绀等症状。 2.了解患者是否有出血现象,查看血常规、凝血三项结果有无皮肤黏膜青紫、呕血、咯血、便血等,以便决定肝素用量。 3.询问患者中毒原因,评估中毒程度,以便选择合适的灌流器。 4.评估患者基础血糖情况,有无低血糖症状。 5.评估患者目前的心理状态,消除恐惧、害怕等情绪。 6.检查仪器设备,包括透析机、灌流器、血路管等是否准备好;保证灌流器已用肝素预充,循环管路处于工作状态。 【护理措施】 1.血液灌流前,向患者或家属简要说明治疗目的、程序及注意事项,取得患者的配合。 2.将患者安置到合适的透析床位,协助取舒适体位。给予适当的心理疏导,缓解患者不良情绪。 3.建立动静脉通道,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 4.按血液灌注标准规范操作。 (1)预充灌流器。灌流器用肝素盐水循环5~10分钟,防止血液凝固。 (2)遵医嘱准确使用肝素。 (3)保证血泵流量为200~300m/分钟。流量过小,血路及灌流器易发生

凝血。 (4)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神志、瞳孔、对光反射等,注意观察有无过敏反应、低血容量性低血压发生。 (5)观察各项参数的变化并做好记录,尤其是静脉压的变化。 (6)灌流结束时,遵医嘱使用鱼精蛋白,以便中和体内大量的肝素。 5.注意观察穿刺或插管处是否有渗血、肿胀。 6.仔细评估中毒症状是否改善。如果患者岀现烦躁不安、神志恍惚等,及时加床栏,必要时给予约束,防止坠床等意外发生。 7.灌流结束时,遵医嘱常规采集血标本检测血药浓度。 【健康指导】 1.引导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调整心态,积极配合洽疗。 2.鼓励患者家属正确对待患者,给予患者心理支持

中毒病人血液灌流诊疗护理研究论文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的临床应用及护理。 方法和串联同时进行,治疗急性药物、毒物中毒伴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30 例。 结果药物、毒物中毒伴急性肾功能衰竭30例患者中,29 例治愈,肾功能恢复正常,死亡1 例。 结论联合是治疗急性药物、毒物中毒伴急性肾衰竭的有效治疗措施,大大提高了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肾透析;灌流;中毒;护理随着我国工业、农业不断发展,人们在工作、日常生活当中接触毒物、药物的机会也不断增加,如不注意防范,很容易发生急性药物、毒物中毒,对于危重患者,以往在经过常规洗胃、给解毒剂、拮抗剂、补液及利尿的基础上,只是根据药物或者是毒物的理化特性,选用单纯的血液透析或血液灌流进行救治,近几年来我们在临床上对于多种药物水溶性和脂溶性混合中毒,中毒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采用了和联合方法,取得良好的效果,大大提高了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一、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我科2002年1月?2006年9月应用加治疗急性中毒30 例,共60 人次,其中男20 例,女10 例,年龄6?80 岁,其中有机磷农药中毒致急性肾功能衰竭15 例,银环蛇中毒3 例,草鱼胆中毒5 例,马蜂蛰伤中毒3 例,安定、阿米替林等药物中毒4 例。 12 方法121 材料我们选用生物相容性较好的中空纤维透析器德 国费森尤斯公司生产的聚砜膜透析器及宁波亚泰公司生产的 160 或250重活性炭灌流器。 选用生物相容性较好的动脉、静脉透析管路各1 条,16 号穿刺针2

枚,双腔留置导管1 副。 122操作方法和同时进行,灌流器串联在透析器前,加持续20?25,最长不超过3。 因灌流器2 炭已趋于饱和,血浆清除率显著降低。 如经一次透析及灌流患者意识转清醒,生命体征平稳,即可不进行第2 次透析及灌流。 对病情较重及意识改善不明显者,可于6 后或次日再更换灌流器进行及灌流,连续2?3次。 具体操作方法把灌流器置于相当于患者心脏水平的位置,垂直固定在支架上,动脉端向下,静脉端向上,取出灌流器中配好的连接管,将灌流器置于透析器前用连接管串联好。 首先用5 的葡萄糖溶液500 灌注灌流器,并静置20?30,使炭和葡萄糖充分结合以防灌流时血糖水平下降,继而用含肝素钠80 的生理盐水2000 自下而上冲洗灌流器,透析器流量50?150,轻拍除去灌流器及透析器中的气泡及脱落的微粒,冲洗完毕后,关闭所有通道,待透析机调整到透析状态时,先建立血管通路,将灌流器动脉端调转向上,静脉端向下,垂直固定于支架上,开动血泵,过程与相同。 治疗过程中约15?20 观察炭肾颗粒是否凝结,保证炭肾颗粒不凝结。 123 血路的建立行中心静脉经皮插管,如股静脉、颈静脉插管或 取前臂或下肢的动、静脉直接穿刺 124抗凝方法根据患者的凝血功能,正常者采用全身肝素化,首 剂肝素按10?15体重计算,以后每小时追加肝素钠8?10,因个体差异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