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纠正措施报告书

纠正措施报告书

纠正措施报告书

东曹(广州)化工有限公司TQ-4G-02-000-01

纠正措施报告书

编号:

修改日期:2018-1-20 版本号:1

品质不良报告格式.doc

威尔丽特品质不良对策报告书 第 1 页共 2 页 第 2 页共 2 页篇二:品质不良对策报告书 勤拓品质不良对策报告书 . 第 1 页共 3 页 第 2 页共 3 页 第 3 页共 3 页篇三:品质部品质异常检讨报告 品质部品质异常检讨报告 事件问题描述如下: 在6-1至6-3号生产的t8椭圆1/2平钩26*29.5和t8 1/2斜钩v字型直径26的产品,现这两款产品在生产至出货过程中混料包装出货到客户那里,导致影响客户的出货交期,有损客户对我司的印象,并造成公司物力资源的重大损失。 产品工序责任人如下: 开机技术员:蔡灿军、赖虔洲 品质ipqc:廖仲坤、赖惠兰 点数贴标签:廖凤凤、罗贞凤、吕明 裁管:廖国林 出货检验:易浩 品质部经查证对此事做原因分析如下: 1、商务部的制令单上的图纸没更新只是文字描述。 2、针对产品规格和形状差不多的产品,且在同一台机器上生产,生产一款产品订单时更换模具生产下一款时,技术员未跟品质或点数工序沟通说下。 3、产品点数贴标签的时候标签贴错了,但当班的ipqc盖章时没检查到位发现问题。 4、裁管工序裁切时也没核对制令单来做,裁管员在裁管时没主动把首件拿给oqc检验确认。 5、生产出来的产品没有明确区分标识并分开放置,导致裁切、包装容易出错。 6、出货检查时oqc检验没及时发现问题杜绝流入客户那里。 7、新来员工及临时工未做相关岗前作业培训,容易放错误。 永久改善纠正措施如下: 1、通知此事件相关负责人,然后召开品质异常检讨会。 2、商务部发出的制令单产品资料要及时更新。 3、新来员工及临时工应做相关的产品品质与作业规模培训再上岗。 4、品质部加强对品质检验员的培训与督导,特别是出货检查要把关到位。 5、生产车间5s要做好,如产品要准确标识区分,对于类似的产品要做明显标识并分开放置。 6、各部门的岗位职责说明书的制定落实。让工作流程化,制度化。这样大家工作更顺心。 7、各部门的管理制度撰写制定出来,并落实执行到位。 8、成立iso内部审核小姐,对各部门的工作流程、5s、管理制度、作业规范、检验规范等相关事项进行不定期地审核与督导。 对于这件事,作为品质主管的我,在对品质检验员的培训与监督工作没做到位,虽有做品质程序文件及相关表单记录,品质部也有按程序来做事,但没监督品质检验员落实执行到位。现出此品质异常造成了公司的重大损失及有损客户对我司的印象。我愿接受公司对我工作失职处罚及考核! 品质部:篇四:品质异常报告

纠正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纠正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纠正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纠正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一、目的: 识别不合格问题的影响程度,采取有效的纠正预防措施,消除不合格发生的原因,防止不合格和潜在不合格再发生,实现质量/环境管理体系的不断完善和促进持续改进活动。 二、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各部门对所有不合格原因所采取的纠正及预防措施的制订、实施与验证。 三、职责: 1、品质部: 1.1负责将进料检验中的不合格信息以书面形式反馈给采购、供应商并追踪改善效果。 1.2负责制程检验、成品检验、出货检验中质量异常提出纠正及预防措施的拟定。 1.3负责调查、处理质量事件、客诉事件。 2、采购: 2.1负责联络及要求供应商对进料中的不合格原因进行分析及提出纠正预防措施并执行纠正预 防措施、恒久改善对策。 2.2负责将供应商的改善对策、执行结果传递给品质部。 3、业务: 3.1负责将客户抱怨信息传递给品质部,并将改善对策及执行效果回复客户。 4、相关责任部门: 4.1负责分析各自部门内的不合格原因,提出改善对策并按照改善对策执行。 4.2负责解决质量异常产品的工艺技术问题及依据有效的纠正预防措施修订相关作业标准。 4.3相关责任部门可因品质/环境异常提出纠正预防措施。 5、行政部:负责对外部环境的投诉及处理. 四、程序: 1、纠正措施: 1.1不合格的信息来源: 1.1.1业务部负责传达客户的投诉和意见信息; 1.1.2品质部负责提供制程中的产品不合格信息; 1.1.3品质部负责提供物料/产品不合格的信息,签发[品质异常联络单];

纠正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1.1.4品质部负责提供内外部审核或管理评审发现的不合格项信息,签发[纠正及预防措施报 告]。 1.2对已发生不合格的识别和制订纠正措施。 1.2.1产品的不合格信息回馈到品质部,由品质部进行识别。不合格品按《不合格品控制程 序》处理,初步判定质量异常发生原因并确认责任归属后,由责任部门立即拟定纠正措施,必要时会同相关部门进行研讨、分析拟定改善方案,依所提出改善对策确实执行,直到解决为止,否则重新制订纠正及预防措施. 1.2.2内部或外部审核发生的不合格项,由品质部进行识别,根据不合格情况,填写[纠正预 防措施报告],由责任部门对不合格品进行分析,找出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纠正措施,并交品质部确认。 1.3纠正措施的实施: 1.3.1为确保提出的纠正措施的有效性,应明确实际: a、消除不合格原因的具体方法、步骤和完成日期。 b、实施和监督的责任。 c、实施效果验证责任。 1.3.2不合格的责任部门应按计划时限限期实施,并对实施情况进行跟踪确认。 1.3.3品质部负责对纠正措施的实施进行协调和监督。 1.4纠正措施的验证: 对产品质量不合格的纠正措施实施的有效性,由品管进行验证,并记录于[纠正预防措施报告]中。 1.5管理评审中,应对已采取的纠正措施进行评审,评价是否能够防止不合格再发生。 2、预防措施: 2.1对潜在不合格的识别和制订预防措施: 对潜在的产品质量问题的信息回馈到品质部,由品质部进行识别,必要时会同相关责任部门分析,判定质量潜在的异常原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预防措施,由品质部评价确认。 2.2预防措施的实施: 2.2.1为确保提出的预防措施的有效性,应明确:

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

对存在的或潜在的不合格原因进行调查分析;采取措施对不合格进行纠正;防止不合格再度发生或避免发生新的不合格;从根本上消除产生不合格的原因,杜绝不合格的发生;确保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有效性和产品质量的稳定提高。 2.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对产品生产、使用过程中实际和潜在的不合格因素的纠正和预防。 本程序涉及标准条款:ISO/TS16949:2002 8.5.2 8.5.3 3.术语 3.1 纠正 为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所采取的措施。 ?纠正可连同纠正措施一起实施; ?返工或降级可作为纠正的示例。 3.2 纠正措施 为消除已发现不合格以防止再次发生所采取的措施。 ?一个不合格可以有若干个原因; ?采取纠正措施是为了防止再发生,而采取预防措施是为了防止发生。 注3:纠正和纠正措施是有区别的。 3.3 预防措施 为消除潜在不合格或其它不希望情况的原因以防止其发生所采取的措施。 ?一个潜在不合格可以有若干个原因; ?采取预防措施是为了防止发生,而采取纠正措施是为了防止再发生。 3.4 不合格(不符合) 未满足要求,一般包括下列项目中描述的不符合: ?顾客抱怨; ?不合格报告; ?内部审核报告; ?管理评审的输出; ?数据分析的输出; ?顾客满意度测量的输出; ?有关质量管理体系的记录。

4.1纠正措施的一般流程

4.1纠正措施的一般流程 在采取纠正措施前必须评价是否有必要采取纠正措施,并不是所有的不合格都会导致后续的纠正措施。对于那些偶然的、不会导致系统性后果的不合格,可以不必采取纠正措施。 ①不合格范畴:产品不合格、过程不合格和体系运行过程中出现的不合格。 ②-⑥A:产品不合格: a.对厂内出现的不合格:质管部每批统计产品不合格情况,对不合格率超出正常范围的不合格品,由质管部立即组织相关部门,分析不合格产生的原因,制定纠正措施,质管部对纠正措施的执行结果进行验证。对不合格率在正常范围内的不合格品,质管部每年制订一次不合格品优先减少计划或与质量目标结合,制订措施,进行纠正。 b.原物料不合格:质管部对原物料不合格进行统计,对不合格率超出规定范围的原物料,质管部开不合格品评审处置单,交供应商整改,质管部验证整改结果。质管部及时反馈每批原材料质量信息,协助供应商进行纠正。 c.对出厂后出现的不合格品以及顾客的不满意,由销售部收集不合格信息,填写《顾客抱怨台帐》,及时递交质管部;质管部根据质量信息反馈的情况组织相关部门进行综合分析,查找原因,同时制订纠正措施;责任部门应采用合适的分析方法,围绕产生不合格的根本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制订纠正措施并实施;质管部对其实施有效性必须进行验证并记录结果。 d.由质管部负责在最短周期内对退货产品进行试验分析,并保存分析记录,顾客要求时可提供此记录,为防止再发生,必须进行有效的分析,采取必要的纠正措施。 e.对重大不合格品或顾客要求时采取纠正措施,应使用8D方法(见《8D方法活动指导书》),必要时,应

个人整改措施及清单

个人整改措施及清单 个人整改措施及清单1 通过学习,我对党组织有了更加深刻地认识,我的思想觉悟也有了明显的改变,我更加清醒地看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下是个人问题清单和整改措施: 个人问题: 1、主动学习的意识有待提高。主要表现在学习理论知识储备不够,理论水平、素质能力还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深钻细研不够,有时学习流于表面,满足于党支部政治理论学习,满足于阅读著作和摘抄读书笔记,缺乏对科学体系和精神实质的领会和把握,政治水平和思想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生活上有待于进一步完善。虽然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到对自己要求严格,但是,有时候生活还不太节俭,艰苦朴素的精神发扬得还不够,有时会有懒惰的现象出现。 、工作不够积极,虽然一直以来我对班委工作认真负责,尽心尽力,很好地完成了老师布置的各项工作,但是安排之外的,做得却很少,缺乏主动性。 、服务意识不够强。虽然自己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但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各方面的原因,

在对与自己无关的人或事上,不够热心。另外,对于身边的人或事,自己心里很愿意帮忙,但做得不够多,不够好。 、理论联系实际的本领不强。不能将理论应用于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理论学(转载于:https://www.doczj.com/doc/ba16841125.html, 在点网:个人整改措施和清单)习与现实工作相脱节。 、集体意识不够强烈。有时只顾抓好自己的学习,不擅长于主动帮助同学共同进步,只埋头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专注个人发展。 、自我批评开展不够。在平时的工作中,不善于总结缺点,自我批评不够。 整改措施: 1、进一步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增强宗旨意识。理想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奋勇前进的精神动力。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共同的理想和信念,就等于没有精神支柱,就会失去凝聚力。共产主义信念是社会主义信念,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之上的,因而是科学的理想信念。因此,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一定要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并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加强政治理论知识的学习。加强对《中国共产党章程》的学习,领会其中深刻的含义。要认真学习有关党的历史,党的组织纪律,组织发展工作等党的相关知识。要结合

质量改进纠正和预防措施

质量改进纠正和预防措施 一、管道及卫生间防渗漏施工 1、管根、墙根渗漏,主要未按规范要求作防水,管道和水泥墩台做得不规范。防治措施是,卫生间必须作防水层,防水高度不得小于400mm,管根处,大便器泄水器地漏处的防水要认真施工,堵洞必须用微膨胀剂水泥,振捣密实,作出规范的水泥墩台。 2、卫生间,开水间倒泛水,主要原因是未按弹出的水平线认真找坡,地漏出太高造成周围积水。采取的措施以室内标高线为基准根据地漏高度找出泛水坡度,施工完毕逐个进行泼水试验,做到流水畅通、地面无积水。 二、铝合金窗防渗措施 1、铝合金窗渗水,主要原因是窗子安装时窗四周密封性差。防治措施是在窗框与墙体之间缝隙采用油毡条填塞,防止渗水,窗框四周内外接缝再用密封膏嵌缝严密。 2、窗台渗水主要原因是因为细部做法不规范,外窗台做面倒坡或外高内低。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在施工中严格操作规定,控制好窗台的内外标高和坡度。 三、墙面防渗措施 1、墙面渗水的主要原因是空洞修补不密实砖外墙抹灰空鼓开裂,留有缝隙造成墙面渗源。在修补外墙面孔洞时,把孔洞内的垃圾清理干净,洒水湿润,在洞口四周刷掺有107胶的素水泥砂浆,再进行补洞,补洞时用微膨胀水泥。 2、为防止墙面空鼓、开裂引起渗漏,在抹灰砖墙面进行浇水,充分湿润墙面,严格控制每道砂浆的抹灰厚度,抹灰面抹压密实。 四、防止地面空鼓、开裂措施 为防止地板砖等整体楼地面空鼓,我们在施工中采用最佳水灰比,选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控制砂、石的含泥量,施工面层前对基层进行

清理,浇水润湿,刷107素水泥浆与铺设面层紧密配合,做到随刷随铺,严格控制每层抹灰厚度。制定切实可靠的操作工艺。 五、防止主体结构质量通病的措施 1、改进模板、支撑体系和施工方法,采用大块胶合板和钢模板,增加钢模板刚度,消除胀模、烂根、蜂窝和麻面。 2、梁柱接头要专门设计,配好阴、阳角模板,严禁在阴阳角处用木板、木楔乱塞的做法。 3、采用泵送混凝土,提高操作工艺,保证混凝土连续浇筑,合理留置施工缝。 4、采取有效方法,控制钢筋纵向位移,保证轴线正确、不偏位。 5、悬挑阳台、挑檐的负弯矩钢筋下均设置钢筋支架,确保钢筋不产生下压位移。 6、砌筑工程砂浆必须满足规范要求,砂浆饱满,构造柱与墙体的拉结筋按施工规范放置。 7、散水按规定设置分格缝,并和主体断开,断开处要认真处理,采用柔性沥青油膏连接。 六、屋面防水施工措施 1、屋面基层要求,20厚水泥砂浆找平层要坚实,要有一定强度,表面平整、干净无浮土,不允许出现凹凸不平起砂等现象。 2、在防水层施工时基层表面应干燥,含水率小于9%较合适。防水层在施工时易出现空鼓、渗漏现象,为防止出现空鼓、渗漏现象,应在找平层含水率符合要求时,穿过屋面的管道(主要是根部)与屋面应粘结紧密和接触面清洁干净再施工。再阴角部施工时宜做圆角。 3、施工完应认真检查,以防止出现空鼓、裂缝、脱落和凹凸不平的现象。面层施工应符合质量要求。 七、各专业工种的配合措施 水电工种应与土建密切配合,预先绘出预留预埋件平面位置图,

个人自查问题清单及整改措施

个人自查问题清单及整改措施 存在的问题: 1.思想理论学习不够深,有时只顾忙于一些具体的学习,自觉主动在挤时间学习不够,闲时学一阵子,忙时学的少,问题产生的原因:一是思想上对理论重要性的认识,没有上升到应有的高度,二是时间观念不强,没有把点点滴滴的零星时间利用起来。 2.谦虚谨慎的思想作风坚持的不够一贯。认识不到位,总认为我们做的不错,而且多次受到上级领导及有老师的表扬,这样就不自觉地产生了自满情绪,以致在廉洁自律方面没有提出更高的要求。问题产生的原因:一是党章自律规定学习不够,对《党章》、《准则》对党员干部的基本要求学习不够,掌握不牢。二是求真务实的作风不够扎实,满足现状的思想不同程度的存在。 3.担当意识有待于进一步加强。有事只去评头论足,观望等待,不主动作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大局观念不强,小团体主义、本位主义依然存在;在工作中得过且过,效能低下,干事创业的责任感、使命

感、紧迫感不强;对安排的工作能推就推、能拖就拖,缺乏争创一流、敢为人先的精神状态等问题。 整改措施: 问题1: (1)提高对政治理论重要性的认识,充分认识只有理论上的坚定与清醒,才能有政治上的坚定与清醒,作为党员干部必须有高的理论水平,必须进一步加强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实践科学发展观等重要思想的学习,并指导自己的思想和工作实际。 (2)认真执行党员党章,积极参加党员的学习,参加支部的集体学习。 问题2: (1)进一步加强《党章》、《准则》和廉洁自律有关规定的学习,提高对党风廉政建设重要性的认识。(2)克服满足现状,不思更大进取的思想情绪,形成良好精神状态和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工作作风。 问题3: (1)强化担当意识,树立强烈效率观、质量观,尽最

纠正及预防措施管理

修订页

1.0目的 制定本程序以保证当客户投诉(退货)、供货商来料质量、内外部质量审核、内部运作、生产过程中质量出现问题时,能及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防止事态的进一步发展,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防止今后有类似的问题再次发生,使整个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处于良好受控状态。 2.0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客户投诉、来料、内部质量审核、管理评审、内部运作及生产过程。 3.0定义 3.1纠正措施:为了防止现存的不合格品、缺陷或其它不希望出现的情况的再次发生,消除其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3.2预防措施:为了防止潜在的不合格,缺陷或其它不希望情况的发生,消除其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4.0职责 4.1品质部 4.1.1针对从来料/制程/出货/客户处发现的品质问题,督促责任区改善。 4.1.2上述质量问题处理的跟进、效果验证,必要时回复客户。 4.1.3产品品质情报的统计、分析和应用。 4.2内审员 4.2.1内/外审核不合格项纠正/预防措施的跟踪验证。 4.3管理者代表 4.3.1管理评审纠正/预防措施的跟踪验证。 5.0程序 5.1客户投诉(退货)处理,依《客户抱怨处理程序》处理。 5.2内部质量审核结果按《内部质量审核程序》处理。 5.3来料质量问题处理。 5.3.1供货商来料经IQC检验为不合格,品质部应发行《品质问题对策书》由品质部主管判定(在品质部不能作出判定时,交管理者代表判定)后给供货商,要求其检讨原因并改善。 5.3.2要求供货商限期回复的,回复有下面几种方式: a)电话回复,品质部须将供货商的改善对策填写到《品质问题对策书》里。 b)供货商来厂处理,改善对策直接由供货商填写。 c)供货商将《品质问题对策书》原因分析及采取纠正预防措施栏填写后传真回复。 5.3.3如果品质部或管理者代表有要求回复,供货商在规定日期内不回复,采购人员再次通知其作出回复。3个月内尚无任何回复或改善行动的,由品质部上报采购部重新评价其供应商资格。 5.3.4对有改善回复的进行效果验证 5.3.4.1通过访厂或产品检验等方法对供应商的改善行动进行效果验证。 5.3.4.2必要时将验证效果记入《品质问题对策书》中,如无效果的,重新通知供应商重新回复。

纠正和预防措施管理制度

纠正和预防措施管理制度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制度规定了在生产质量管理过程中,对发现的潜在风险所采取的纠正和预防性措施的行动,以减轻已发生问题所产生的影响,降低产品缺陷率,减少发生偏差的几率,使企业所生产产品的质量符合预定用途和质量标准,提高客户满意度。 本制度适用于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偏差和实验室异常检验结果偏差及产品的投诉、召回、自检、外部审计、产品年度回顾分析等一切与产品质量相关的活动中,预先发现问题或发生偏差后所采取的措施。 2. 引用标准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5年修订 《药品GMP指南》质量管理体系分册 《药品GMP指南》口服固体制剂分册 3. 职责 3.1质量保证部负责建立和维护预防和纠正措施系统;跟踪预防和纠正措施的实施 进展;确保其合理性、有效性、充分性。 3.2 质量受权人负责批准涉及产品召回、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检查发现等风险级别较 高问题的整改措施的落实。 3.3质量副总负责批准预防和纠正措施的执行、变更或延期。 3.4预防和纠正措施负责人负责定期检查整改措施计划的实施及完成。当整改措施 计划因特殊原因需要变更或延长时,预防和纠正措施负责人要提前提出申请,并得到质量副总的批准。 3.5操作人员在偏差发生时,要按要求采取适当的措施,并及时报告主管或直接领导。 4.管理内容 4.1定义

4.1.1 纠正措施:为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或其他不期望情况的发生所采取的措施。该措施是针对已发生偏差事故的根本原因,为减少或消除偏差事件。 4.1.2 预防措施:为消除潜在不合格或其他潜在情况的发生所采取的措施,该措施是为了防止不合格或其他潜在不期望情况的发生。 4.1.3 根本原因:通过各种方法和工具,对已发生的偏差事件深入分析而确定偏差事件发 生的内在根本因素。 4.2 纠正和预防措施(CAPA )的实施流程 图: 4.3 问题识别 1. 问题识别 2. 评估 3. 问题调查 4.分析、确认根本原因 5. 制定CAPA 计划 6. 执行CAPA 计划 7. CAPA 跟踪 8. CAPA 关闭 类似问题是否曾经发生? 计划批准 措施完成、有效 联系以前调查的相关信息 制定措施行动,确定 责任人员、完成日期 是 否 是 是 否

纠正措施处理单

编号:JL—86 序号: 责任部门生产部时间2014.4.30 不合格事实: 部分工人未按规定佩戴安全帽。 签字:日期:2014.4.30 原因分析: 操作工安全意识不强。 责任部门:日期:2014.4.30 纠正措施: 对操作工进行教育,要求其严格按照公司规定佩戴劳保用品。 批准:责任部门:日期:2014.5.3 跟踪效果验证: 完成了对操作工的教育工作,操作工能够遵守公司规定,工作时佩戴劳保用品。 签字:日期:2014.5.5 备注:

编号:JL—86 序号: 责任部门技术部时间2014.5.30 不合格事实: 工艺卡发现一处错误。 签字:日期:2014.5.30 原因分析: 技术员工作不细致,审核人员疏忽大意。 责任部门:日期:2014.5.30 纠正措施: 对技术人员进行教育,要求其认真细致的进行放样和审核工作。 批准:责任部门:日期:2014.5.31 跟踪效果验证: 完成了对技术人员的教育工作。 签字:日期:2014.6.2 备注:

编号:JL—86 序号: 责任部门质检部时间2014.6.30 不合格事实: 提供不出返工后的不合格品重新进行检验的记录。 签字:日期:2014.6.30 原因分析: 实际上质检员对返工后的不合格品重新进行了检验,但未保持记录。 责任部门:日期:2014.6.30 纠正措施: 对质检员进行教育,要求其严格按照公司规定填写不合格品返工返修记录。 批准:责任部门:日期:2014.7.1 跟踪效果验证: 完成了对质检员的教育工作,质检员能够遵守公司规定,对返工返修的不合格品重新进行检验并保持记录。 签字:日期:2014.7.3 备注:

纠正和预防措施经过流程

纠正与预防措施流程文件编号: 版本:0A (试用)

文件变更履历

当产品、制程以及质量系统等过程中出现/潜在的不合格原因时,能立刻通过正常反应程序渠 道,从而消除现存或潜在的不符合因素等,彻底解决及预防问题再发。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厂产品从进货检验至顾客的投诉及内部质量审核的不符合项的纠正措施。适用于通过各部门统计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对潜在的不合格进行预防。 备注:当顾客规定了纠正和预防措施方法时,依照顾客的要求进行。 3名词定义 3.1纠正措施(Corrective Action) :采取措施以消除现存的不符合/缺失事项的原因,以防止 其再度发生; 3.2预防措施(Preventive Action):采取措施以消除潜在的不符合、缺失事项的原因,以防止 其再度发生; 3.3 8 D ( 8 Disciplines ):本公司采用的解决品质问题的一种方法,即分八个步骤来解决 品质问题。 4权责 4.1品质部:纠正/预防措施表开出,措施实施效果跟进与验证。 A. 制程与进料的异常由QC主导; B. 客户抱怨时由QA主导; C. 系统与稽核异常时由QS主导。 4.2责任部门:对不合格原因进行分析,纠正/预防措施的制订和实施。 5. 工作程序 流程 改善要求信息 改善小组成立

责任部门工作要求相关文件/记录 品质部5.1品质部依据以下信息开出“纠正/预防措 施单”: a. 各部门的绩效指标没有达到目标时; b. 质量审核、管理评审发生不符合项时; c. 进料检验、生产过程中出现异常状况时; d. 发生顾客投诉与异常退货时; e. 潜在不合格时(如作业隐患,或通过 FMEA,SPC等发现)。 纠正/预防措施 单 相关部门5.2多功能小组成立 5.2.1品质部(各过程担当)主导召集相关部门组成多功能小组; 5.2.2多功能小组依据不良信息对不合格事项进行评审,会判原因并确认纠正事项及改善责任归属; 5.2.3问题描述时务必依人事时物的原则清晰描述,以便于相关部门了解问题发生的现况; 5.2.4改善责任部门以原因发生部门为判定原则,但不代表过程的漏失部门不须进行

不合格和纠正措施控制程序

1目的: 采取有效的改进、纠正措施,实现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 2范围: 适用于改进、纠正措施的编制、实施与验证。 3职责: 3.1质量管理组负责组织对体系、产品持续改进的策划,当出现存在和潜在的质量问题时发出相应的《纠正措施处理单》,并跟踪验证实施效果。 3.2各部门负责实施相应的改进、纠正措施。 3.3管理层代表负责监督、协调改进、纠正措施的实施。 3.4办公室负责有效地处理顾客意见。 4程序: 4.1持续改进的策划 4.1.1公司要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就必须不断提高质量管理的有效性和效率,在实现质量方针和目标的活动过程中,持续追求对质量管理体系各过程的改进。 4.1.2日常的改进活动的策划和管理参见4.2、4.3条款执行。 4.1.3较重大的改进项目涉及对现有过程和产品的更改及资源需求变化,在策划和管理时应考虑: a) 改进项目的目标和总体要求; b) 分析现有过程的状况确定改进方案 c) 实施改进并评价改进的结果。 4.1.4.1ISO监督部门通过质量方针和目标的贯彻过程、审核结果、数据分析、纠正措施的实施、管理评审的结果,积极寻找体系持续改进的机会,确定需要改进的方面,组织各部门进行策划,编制《改进计划》报管理层代表审核,总经理批准后,予以实施。 4.1.4.2质量管理小组每年,间隔不超过12个月评价质量管理体系。 4.2纠正措施 4.2.1对于存在的不合格应采取纠正措施,以消除不合格原因,防止不合格再发生,纠正措

施应与所遇到的问题的影响程度相适应。 4.2.2识别不合格 对质量管理体系各过程输出的信息进行识别: a) 过程、产品质量出现重大问题,或超过公司规定值时; b) 管理评审发现不合格时; c) 顾客对产品质量投诉时; d) 内审发现不合格时; e) 出现重大环境污染或环境事故, f) 供方产品或服务出现严重不合格; g) 其他不符合质量方针、目标,或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要求的情况。 h )需要时,更新策划期间确定的风险和机遇; i )需要时,变更质量管理体系。 4.2.3原因分析、措施编制、实施与验证可采用统计技术或试验的方法来确定主要原因。4.2.3.1对情况a) ,b),ISO监督部门填写《纠正措施处理单》中“不合格事实”栏,确定责任部门;由责任部门填写“原因分析”栏,编制纠正措施并实施,技术部跟踪验证实施效果。 4.2.3.2 对情况c) ,由市场推广部填写《纠正措施处理单》中“不合格事实”栏,转质量管理部确认并确定责任部门,由责任部门分析原因、编制纠正措施并实施,质量管理部跟踪验证实施效果并将结果反馈给市场推广部,由市场推广部及时转告顾客并取得顾客满意。4.2. 3.3对情况d) ,由审核组发出《不符合报告》,执行《内部审核程序》。 4.2.3.4对情况e) ,ISO监督部门填写《纠正措施处理单》中“不合格事实”及“原因分析”栏,定出责任部门,由责任部门填写纠正措施并实施,质量管理部跟踪验证实施效果。 4.2.3.5当出现情况f) 时,ISO监督部门填写《纠正措施处理单》中“不合格事实”栏,转采购供应部通知供方,要求供方进行原因分析,井将纠正措施反馈给供应部,并跟踪验证其实施效果。 4.2.4每项纠正措施完成后,监督部门进行跟踪验证,该部门负责人对实施效果的有效性进行评审,评审其能否防止类似不合格继续发生,并在《纠正措施处理单》上签名确认。 4.3预防措施 4.3.1公司应识别潜在的不合格,并采取预防措施,以消除潜在不合格的原因,防止不合格发生,所采取的预防措施应与潜在问题的影响程度相适应。 4.3.2识别潜在不合格 ISO监督部门部要及时重点分析如下记录: a) 供方供货质量统计、产品质量统计、市场分析、顾客满意程度调查等, b) 以往的内审报告、管理评审报告; c) 纠正、预防、改进措施执行记录等。 以便及时了解体系运行的有效性,过程、产品、环境质量趋势及顾客的要求和期望;并在日常对体系运作的检查和监督过程中,及时收集分析各方面的反馈信息。 4.3.3发现有潜在的不合格事实时,根据潜在问题影响程度确定轻重缓急,由ISO监督部门召集技术部、品质控制部、生产部及相关部门讨论原因,定出预防措施和责任部门;ISO监督部门填写《纠正措施处理单》的潜在不合格事实栏,经责任部门分析原因并编制预防措施后实施,ISO监督部门跟踪验证实施效果,ISO监督部门主管对有效性进行评审,并在《纠正措施处理单》上签名确认。

纠正和预防措施

至高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质量改进的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流程 1.1流程概况表 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流程 业务流程 名称: 流程目标:消除潜在的不合格原因,杜绝和防止不合格的再次发生,确保质量体系的有 效实施和改进。 质量部、各职能部门 业务流程 参与者: 输入: 1、内部/外部质量体系审核的不合格项; 2、产品不合格报告; 3、管理 评审中提出的不合格项;4、顾客的意见、抱怨、投诉;5、检验和试验记录输出:1、纠正措施及其实施计划;2、预防措施及其实施计划;3、质量体系和产品的质量改进证明文件;4、8D问题及纠正措施报告 控制点:公司内部的不合格信息、顾客的投诉和售后服务工作中得到的产品质量信息反馈等的纠正预防措施的制定和实施 概要:适用适用于本公司质量体系中的所有过程控制,明确各自职责。 流程描述: 1.1根据本公司的习惯用法,可用“整改措施”一词表示纠正和预防措施的意义。 1.1.1各部门在有纠正预防措施要求时,为了防止不合格的再次发生,应对以下的不合格项及产品质量有关的不合格信息,采取纠正预防措施:

a.质量体系审核(包括外审和内审)中出现的不合格项。 b.产品不合格报告(包括退货、包装、标签不合格)。 c.管理评审中提出的不合格。 d.顾客的意见、投诉、抱怨。 1.1.2顾客的投诉和售后服务工作中得到的产品质量信息反馈,由质量部进行分类登记后,填写《顾客信息记录》送交责任部门。 1.1.3不合格原因的调查和分析 a.与产品和过程有关的重大不合格原因,由质量部组织有关部门的人员进行调查和分析,对一般的产品和过程不合格,由各责任部门组织调查和分析;质量体系审核和管理评审中出现的不合格,由管理者代表组织审核员和有关部门负责人进行调查分析。 b.对不合格原因进行调查时,可采用因果图/排列图/能力调查/直方图/相关图/ 故障模态分析法(AMDEC)/图示记录等方法,确定主要问题以及与问题有关的因素,在分析原因时须仔细分析产品范围(包括材料),以及所有相关的过程、操作(设备、工装模具)、质量记录、售后服务报告、顾客索赔记录等,在不合格原因分析时可请供应商和顾客共同参与。 c.不合格原因分析的重点是: 1〕设计和规范问题 2〕过程控制和检验问题 3〕工艺装备和检验设备问题 4〕环境条件问题 5〕工商业提供的原材料(包括其他产品)及其现场管理的问题 6〕人员的技能与资格问题 d.不合格原因调查、分析结果均应明确责任部门,做好调查、分析结果记录。 对重大的不合格原因调查、分析还应形成不合格原因分析报告,包括对影响产品质量的严重性作出评价。 1.1.4纠正预防措施的制定和实施 a.一般问题由各责任部门根据调查、分析结果,制定消除不合格的原因所需的纠正措施,其内容应包括:

整改问题清单和措施

嘉祥县第二中学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整改问题清单和措施 通过向教职工征求意见、党员干部自我剖析和对照检查以及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等形式,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一)形式主义方面: 1.理论学习重视不够、意识不强、自觉性不高。有时存在被动、应付式的学习现象, 2.对师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不够深入细致。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比较传统单一,灵活性、生动性和个性化方面有待加强 . 3.创新意识不强、进取精神不足。有时未能站在教育全局的高度思考谋划工作,眼界不够开阔,思路不够清晰,工作热情下降,激情不高,工作举措不够有力,存在求稳怕乱、安于现状的思想。 4.政治执行力不够强。领导班子成员之间工作相互配合不够默契,一些规章制度遵守不严,执行不力。 (二)官僚主义方面 1.调查研究不深、了解情况不全。个别党员干部对业务还不是很熟悉,平时深入教学一线、学生宿舍调查了解情况多、解决师生具体困难和问题的情况较少;有时与师生座谈,出于目的性、针对性的多,真正与师生沟通思想的少;. 2.民主协商不强,工作透明度不高。党员干部之间民主协商意识不够强,民主集中制坚持不够有力,学校一些重要工作未能完全做到民主协商,广大教职工的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有待加强。 3.班子及干部队伍建设薄弱。部分党员干部团体意识、大局意识不强,个人主义和自我意识时有表现。 4.关心帮助青年教师和退休教师不够。 (三)享乐主义方面 1.安于现状、求稳畏难。对于学校的发展,有的党员干部思想上停留在过去固有的认识上,满足于取得的成绩,未能与时俱进. 2.传统保守、创新不强。习惯于传统做法,常常按部就班、循规蹈矩,缺乏创新精神,工作锐气不高,在实施教育教学课堂竞赛和成果奖励方面力度不大,(四)奢靡之风方面 1.认识不足、防范不强。存在对中央八项规定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和廉政防范思想松懈现象.

不良分析报告

Corrective & Preventive Action Report 纠 正 预 防 改 善 报 告 Customer :优派Product P/N: QJ240378B1 (客户) (产品型号) Customer P/N: CCAR NO.: Qout001866 (客户料号) (客诉编号) CCAR received date: 2012-07-02 (客诉收到日期) CCAR issue date: 2012-07-05 Report NO.: 20120705001 (报告发出日期) (报告编号) Approval by:Checked by: Issued by: (核准) (品管经理) (审查) (ISO办) (制表) Date: 2012-07-05 Date: 2012-07-05 Date: 2012-07-05 8D Corrective Action Report

(8D 预防改善报告) Concern Title & Part Description: (客诉项目与不良现象描述) 2012-6-28客户上线1000pcs,发现功能不良10pcs!Defect Yield: 1%Shipping Date :2012-06-26 (不良率) (出货日期) Defective State Offer: papers □samples (不良状况之资料来源) (文件) (样品) Defective State Occur:income in-process □QA (不良状况发生点) (进料) (制程) (成品检) 1. Team (参与成员) 团队 Internal:(内部) External: (外部) CC:优派 工程部生管部 品管部售后部 业务部生产部 2. Problem Description: (问题点描述) 2012-6-28客户在河源组装厂特灵通上线1000pcs,发现功能不良10pcs! 3. Containment Action: (应急对策) Analyser: (分析者) Date: (日期) 调查不良产生的原因和不良产生的预防工作! 品质部: 李松伟 生产部: 孙天卓 2012-07-05 4. Root Cause: (原因分析) Act as person: (担当者) Time Limit: (完成期限)

个人问题清单及整改措施(最新)

一、指导思想 通过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市委、市府和“中心”党委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以党章标准为尺子,以查找的自我剖析材料为依据,以措施得力、量力而行分期分批实施整改时限要求明确为原则,以让党员和纳税人监督为首段,以最终实现个人得到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得到改造,党性水平得到提高,能全心全意为党的税收事业奋斗终身,纳税人实实在在地感受到教育活动带来的变化和进步为总目的,同时,对照新时期共产党员先进性标准和要求以及“中心”提出的“创新管理”、“创优服务”、“展示形象”,找到不足,为下一步工作上水平奠定了基础,制定整改措施。 二、个人对照先进性存在的问题 对照《新时期共产党员先进性标准要求》和《不合格党员的主要表现》,有以下几点不足: 1、在学习方面,放松了自我学习,学习上存在浮躁情绪,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活动中,有应付思想,学习不刻苦,深入不进去。如:刚开始参加“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时,认为是形式主义,写笔记有应付现象,没有结合自己的实际写信得。 2、创新意识有待提高:工作中只知按程序,按规定,按部就班去做,缺乏工作能动和创新意识。 3、服务水平、服务态度有待深化:没有深刻体会“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实质和服务群众,方便群众的意识。如有时纳税人来办理税务 登记证件时,遇到自己工作忙时,态度不够热情,没有做到“忙时闲时一个样”。 三、整改的任务目标 1、牢固树立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提高个人的党性观念,永葆共产党人的青春和本色,时刻不忘献身于党的税收事业。 2、自觉学习党建基本知识,提高自己的党性觉悟水平,树立良好的个人党性形象。 3、模范执行党的政策和税收法律、法规、政策,与时俱进的创造性工作,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及各级党委政府保持高度一致。

纠正及预防措施管理制度

纠正及预防措施管 理制度

纠正及预防措施管理制度 1.目的 对存在的或潜在的不合格原因进行调查分析;采取措施对不合格进行纠正;防止不合格再度发生或避免发生新的不合格;从根本上消除产生不合格的因素,杜绝不合格的发生;实现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 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对产品生产、使用过程中实际和潜在的不合格因素的纠正和预防。 3.责任 质量管理部负责本制度的制定,公司各部门负责检查本部门不合格原因及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保证其有效性,质量管理部负责监督、协调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 4.内容 4.1.概念 纠正:为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所采取的措施; 纠正措施:为消除已发现不合格以防止再次发生所采取的措施; 预防措施:为消除潜在不合格或其它不希望情况的因素以防止其发生所采取的措施。 纠正可连同纠正措施一起实施,一个不合格或潜在不合格能

够有若干个原因,采取纠正措施是为了防止在发生,而采取预防措施是为了防止发生。 4.2.实施流程4.3. 4.3.1.纠正措施 4.3.1.1.各部门应以适当的方法,调查和收集已发生的不合格品、不符合项。 4.3.1.2.这些不合格品、不符合项有以下来源: ——测量和检测过程中发现的不合格品、不符合项; ——各类检查中发现的不合格品、不符合项; ——由于法律法规标准的变更引起的不合格品、不符合项;

——事故、事件、违章及不符合调查中发现的不合格品、不符合项; ——相关方提出的有关不合格品、不符合项情况和意见; ——质量体系的内部或外部审核的不符合项报告; ——顾客的投诉或意见; ——其它不符合质量、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方针、目标或质量、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体系文件要求的情况。 4.3.1.3.分析发生不合格品、不符合项原因,制定纠正措施 4.3.1.3.1.收集到已发生的不合格品、不符合项,各部门应及时组织原因分析。原因分析可召开质量剖析会,也可采用其它方式;必要时可利用相关的统计技术。 4.3.1.3.2.针对上述分析的不合格原因,制定纠正措施;这些纠正措施要满足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4.3.1.4.实施和验证纠正措施 4.3.1.4.1.纠正措施涉及的责任部门(人)应及时纠正不合格品、不符合项等,并按纠正措施要求认真实施,消除产生不合格的原因。 4.3.1.4.2.纠正措施完成后,应通知工程部对其验证。 4.3.1.4.3.工程部应及时组织有关人员对纠正措施实施的有效性予以验证。 4.3.2.预防措施

纠正及预防措施管理制度

纠正及预防措施管理制度 1.目的 对存在的或潜在的不合格原因进行调查分析;采取措施对不合格进行纠正;防止不合格再度发生或避免发生新的不合格;从根本上消除产生不合格的因素,杜绝不合格的发生;实现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 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对产品生产、使用过程中实际和潜在的不合格因素的纠正和预防。 3.责任 质量管理部负责本制度的制定,公司各部门负责检查本部门不合格原因及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保证其有效性,质量管理部负责监督、协调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 4.内容 4.1.概念 纠正:为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所采取的措施; 纠正措施:为消除已发现不合格以防止再次发生所采取的措施; 预防措施:为消除潜在不合格或其他不希望情况的因素以防止其发生所采取的措施。 纠正可连同纠正措施一起实施,一个不合格或潜在不合格可以有若干个原因,采取纠正措施是为了防止在发生,而采取预防措施是为了防止发生。 4.2.实施流程

4.3.实施程序 4.3.1.纠正措施 4.3.1.1.各部门应以适当的方法,调查和收集已发生的不合格品、不符合项。 4.3.1.2.这些不合格品、不符合项有以下来源: ——测量和检测过程中发现的不合格品、不符合项; ——各类检查中发现的不合格品、不符合项; ——由于法律法规标准的变更引起的不合格品、不符合项; ——事故、事件、违章及不符合调查中发现的不合格品、不符合项; ——相关方提出的有关不合格品、不符合项情况和意见; ——质量体系的内部或外部审核的不符合项报告; ——顾客的投诉或意见; ——其他不符合质量、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方针、目标或质量、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体系文件要求的情况。 4.3.1.3.分析发生不合格品、不符合项原因,制定纠正措施 4.3.1.3.1.收集到已发生的不合格品、不符合项,各部门应及时组织原因分析。原因分析可召开质量剖析会,也可采用其它方式;必要时可利用相关的统计技术。 4.3.1.3.2.针对上述分析的不合格原因,制定纠正措施;这些纠正措施要满足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4.3.1.4.实施和验证纠正措施 4.3.1.4.1.纠正措施涉及的责任部门(人)应及时纠正不合格品、不符合项等,并按纠正措施要求认真实施,消除产生不合格的原因。 4.3.1.4.2.纠正措施完成后,应通知工程部对其验证。 4.3.1.4.3.工程部应及时组织有关人员对纠正措施实施的有效性予以验证。 4.3.2.预防措施 4.3.2.1.分析潜在不合格的原因 4.3.2.1.1.各部门应根据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实际,适时也收集潜在不合格的信息,这些信息有以下的来源: ——工程建设项目管理MIS系统中的过程和作业信息记录; ——管理体系内部/外部审核结果; ——质量体系运行记录服务回访报告等。 4.3.2.1.2.对这些潜在不合格存在的原因进行分析,分析的方法可参照本程序 5.1.3.1内容。 4.3.2.2.预防措施的制定和实施 针对4.2.1.2分析的原因,各部门主管组织提出预防措施及其实施计划;经部门主管审定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