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茶文化复习题(一)

茶文化复习题(一)

茶文化复习题(一)
茶文化复习题(一)

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第1题—第62题。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将相应的字母填入体内的括号中。)

1.()饮用茶叶主要是散茶。

A.明代

B.宋代

C.唐代

D.汉代

2.六大茶类齐全的年代是()。

A.明代

B.清代

C.元代

D.汉代

3.世界上第一部茶书的书名()。

A.《品茶要录》B《茶具图赞》C.《榷茶》D.《茶经》

4.唐代饮茶风盛的主要原因是()。

A.朝廷诏令

B.社会鼎盛

C.民间时尚

D.文化进步

5.唐代茶叶的种类有()。

A.粗、散、末、饼茶

B.绿、白、粗、散茶

C.青、红、末、饼茶

D.黑、黄、散、粗茶

6.宋代斗茶的主要内容是看()。

A.香味、滋味

B.汤色、汤花

C.叶片、叶底

D.汤稠、汤散

7.《大观茶论》的作者是()。

A.蔡襄

B.赵佶

C.丁谓

D.陆羽

8.点茶法是()的主要饮茶方法。

A.汉代

B.清代

C.宋代

D.唐代

9.品饮乌龙工夫茶的起源时代是()。

A.明代

B.清代

C.宋代

D.唐代

10.茶道精神是()的核心。

A.茶生产

B.茶交易

C.茶文化

D.茶艺术

11.时兴乌龙茶艺的地点是()。

A.潮汕和漳泉

B.泸苏和京津

C.绍杭和温宁

D.莆仙和榕延

12.乌龙茶属青茶类,为半发酵茶,其茶叶呈深绿或青褐色,茶汤呈密绿或()色。

A.绿

B.浅绿

C.黄绿

D.密黄

13.红茶、绿茶、乌龙茶的香气主要特点是()。

A.红茶清香,绿茶甜香,乌龙茶浓香

B.红茶甜香,绿茶花香,乌龙茶熟香

C.红茶浓香,绿茶清香,乌龙茶甜香

D.红茶甜香,绿茶清香,乌龙茶甜香

14.红茶的呈味物质,茶褐素是使(),它的含量增多对品质不利。

A.茶汤发红,叶底暗褐

B.茶汤红亮,叶底暗褐

C.茶汤发暗,叶底暗褐

D.茶汤发红,叶底红亮

15.茶叶保存应注意水分的控制,当其水分含量超过5%时,就会()。

A.增进品质

B.提高香气

C.加速变质

D.促进物质转化

16.茶叶保存应注意光线照射,因为光线可加速各种(),对茶叶储存极为不利。

A.化学反应

B.物理反应

C.分解反应

D.脂质反应

17.茶叶保存应注意温度的控制。温度平均每升高10度,茶叶的()速度将增加3-5倍。

A.变味

B.褐变

C.变质

D.陈化

118.茶叶的保存应注意氧气的控制,茶中()的氧化和氧气有关。

A.多酚类化合物

B.蛋白质类

C.维生素类

D.脂肪类

19.青花瓷是在()上缀以青色文饰、清丽恬静,既典雅又丰富。

A.白瓷

B.青瓷

C.金属

D.竹木

20.景瓷宜陶是()茶具的代表。

A.唐代

B.宋代

C.明代

D.清代

21.()瓷器素有“薄如纸,白如玉,明如镜,声如磐”的美誉。

A.福建德化

B.江西景德镇

C.浙江龙泉

D.河南钧州

22 .密封、防潮、防氧化、防光、防异味是()的优点。

A.瓷器茶具

B.玻璃茶具

C.金属茶具

D.竹木茶具

23.紫砂壶历史上第一个留下名字的壶艺家是()。

A.时大彬

B.陈鸣远

C.邵大亨

D.供春

24.()是用来从茶叶罐中盛取干茶的器具,并用于欣赏干茶的外形及茶香。

A.茶托

B.茶则

C.茶海

D.茶盅

25. 80度水温比较适宜冲泡()茶叶。

A.白茶

B.花茶

C.沱茶

D.绿茶

26.泡饮红茶一般用()的水冲泡。

A.70度

B.75度

C.85度

D.90度

27. 95度以上的水温适宜冲泡()茶叶。

A.砖茶

B.乌龙茶

C.六安瓜片

D.黄山毛峰

28. 95度以上的水温适宜冲泡()茶叶。

A.普洱茶

B.乌龙茶

C.六安瓜片

D.黄山毛峰

29.城市茶艺馆泡茶用水可选择()。

A.雨水

B.雪水

C.井水

D.纯净水

30.为了将茶叶冲泡好,在选择茶具时主要的参考因素是()、看人数、看茶叶。

A.看场合

B.看喝茶人的身份

C.看喝茶的心情

D.看现有的条件

31.在冲泡茶的基本程序中煮水的环节讲究,根据茶叶品种不同,所需()也不同。

A.水质

B.煮水器皿

C.时间

D.水温

32.在味觉的感受中,舌头各部位的味蕾对不同滋味的感受不一样,()易感受苦味。

A.舌尖

B.舌心

C.舌根

D.舌两侧

33.由于冲泡乌龙茶的温度要求较高,因为在紫砂茶艺冲泡过程中增加温壶(杯)和()程序,以避免冲泡中温度降低。

A.高冲水让茶叶在壶中翻滚

B.用过滤网将茶汤滤除

C.姜茶汤注入闻香杯中

D.冲泡后用开水冲淋壶盖

34.时间的因素对泡好一壶茶的影响是重要的,不同茶类在冲泡中对时间的要求是不同的,但茶汤的滋味总是随着冲泡()而逐渐增浓的。

A.茶量

B.时间的延长

C.次数的增加

D.水温

35.()具有降血脂、杀菌消炎、抗氧化、抗衰老、抗辐射、抗突变等药理作用。

A.氨基酸

B.茶多酚

C.叶绿素

D.氟化物

36.茶叶中的维生素()是著名的抗氧化剂,具有防衰老的作用。

A.维生素AB维生素CC.维生素ED.维生素D

37.茶叶中的多酚类物质主要是由()、黄酮类化合物、花青素和酚酸组成。

A叶绿素B茶黄素C.茶红素D.儿茶素

38.()饮茶,大多推崇纯茶清饮,茶艺师可根据宾客所点的茶品,采用不同方法沏茶。

2A.汉族B.藏族C.傣族D.壮族

39.藏族人喝茶有一定的礼节,边喝边添,三杯后再将添满的茶汤一饮而尽,这表明()。

A.茶汤好喝

B.不再喝了

C.想继续喝

D.稍停再喝

40.傣族“三道茶”是()

A.洗尘茶、鸡蛋茶、擂茶

B.迎客茶、留客茶、祝福茶

C.一苦二甜三回甘

D.对尊贵宾客要斟茶三道

41.为维吾尔族宾客服务时,尽量当宾客的面冲洗杯子,端茶时不要用()。

A.右手

B.左手

C.单手

D.双手

42.六大类成品茶的分类依据是()。

A.茶叶鲜叶原料加工

B.茶树品种

C.茶树产地

D.发酵时间

43.炒青、烘青、晒青是()按干燥方式不同划分的三个种类。

A.绿茶

B.红茶

C.青茶

D.白茶

44.黄茶按鲜叶老嫩不同,可分为()三大类。

A.蒙顶茶、黄大茶、太平猴魁

B.信阳毛尖、黄大茶、洞庭茶

C.黄金桂、黄小茶、都匀毛尖D黄芽茶、黄小茶、黄大茶

45.()按鲜叶原料的茶树品种分大白和小白两大类。

A.绿茶

B.白茶

C.茉莉花茶

D.珠兰花茶

46.黑茶按加工法和形状不同分为()两大类。

A.散装和压制

B.条形和片型

C.块状和末状

D.细碎和长条

47.饮茶形成系统在()代。

A.汉

B.唐

C.宋

D.隋

48.龙井茶艺的“凤凰三点头”的寓意是()。

A.向嘉宾三鞠躬

B.向嘉宾三致意

C.再三赞其茶质

D.再三誉其茶艺

49.“色绿、形美、香郁、味醇”是()茶的品质特征。

A.信阳毛尖

B.君山银针

C.龙井

D.奇兰

50.“茶室四宝”,是指()。

A.炉、壶、瓯杯、托盘

B.杯、盏、水壶、炭炉

C.杯、盘、水盂、茶罐

D.壶、盏、托盘、茶匙

51.乌龙茶艺()意指刮沫。

A.行云流水

B.流云拂月

C.沐淋瓯杯

D.春风拂面

52.乌龙茶艺“三龙护鼎”指()方法。

A.取茶

B.持茶

C.分茶

D.奉茶

53.茉莉花茶艺使用的茶杯是()。

A.玻璃杯

B.三才杯

C.青瓷杯

D.五彩杯

54.冲泡茉莉花茶的适宜水温是()。

A.90度左右

B.80度左右

C.95度左右

D.85度左右

55.传颂千古《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诗的作者是()。

A.陆羽

B.徐夤

C.卢仝

D.皎然

56.条形紧绣,锋苗好,色泽具有“宝光”是()的品质特点。

A.太平猴魁

B.祁门红茶

C.安溪铁观音

D.云南普洱茶

57.安溪铁观音的外形品质特点是()。

A.两叶抱一芽,平扁挺直不散、不翘、不曲,全身白毫,含而不露

B.条形紧秀,锋苗好,色泽具有“宝光”

C.条索紧结、肥壮、沉重,似蜻蜓头。色泽砂绿,鲜润,红点明

3D.条索粗壮肥大,色泽乌润或褐红

58.云南普洱茶内质的品质特点是()。

A.茶汤青绿明亮,滋味鲜醇回甘,头泡香高,二泡味浓,三四泡幽香犹存

B.香气浓郁,具“玫瑰香”,汤色红艳鲜亮具“金圈”,品质超群,被誉为“群芳最”

C.香气馥郁持久,汤色金黄,滋味醇厚甘鲜,入口回甘带蜜味

D.香气馥郁,滋味醇厚回甜,具有独特的清香,茶性温和,有较好的药理作用

59.相传苏东坡非常喜欢杭州玉女泉的泉水,每天派人打水,又怕人偷懒降水掉包,特意用竹子制作了标记,交给寺里僧人作为取水的凭证,后人称之为()。

A.“取水证”

B.“调水符”

C.“防伪标志”

D.“防伪标签”

60.苏东坡诗中提到陆羽遗却的一道泉是指()。

A.紫薇泉

B.鸣弦泉

C.招隐泉

D.安平泉

61.优质绿茶香气的特点是()。

A.香气馥郁带鲜香

B.板栗香、奶油香或锅炒香

C.甜香或焦糖香

D.清香带海藻味

62.福建、广东潮汕一带,人们习惯小杯品啜乌龙茶,喜欢选用()茶具。

A.盖瓷杯

B.白瓷杯

C.盖茶碗

D.烹茶四宝

二、判断题(第63题-100题。将判断结果填入括号中,正确的填“√”,错误的填“×”。)

63.()最早记载茶为药用的书籍是《神农本草》。

64.()世界上第一部茶书的作者是陆羽。

65.()广义茶文化的含义是茶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66.()狭义茶文化的含义是茶的精神财富。

67.()茶艺是茶道的基础。

68.()茶文化三个主要社会功能是益思、明目、健身。

69.()基本茶类分为不发酵的绿茶类,全发酵的红茶类,半发酵的青茶类,重发酵的白茶类,后发酵的黄茶类和部分发酵的黑茶类,共六大茶类。

70.()引发茶叶变质的主要因素是温度、水分、氧气和光线。

71.()盖碗又称“三才碗”,一式三件,下有托,中有碗,上置盖。

72.()紫砂壶具有泡茶不失原味,色香味皆韵,茶叶不易霉馊变质,泥色多变,耐人寻味,壶经久用,反而光泽美观等优点。

73.()瓷器茶具按色泽不同可分为白瓷、青瓷和玉瓷茶具等。

74.()顾景舟是现代最著名的紫砂壶大师,被尊称为“壶艺泰斗”。

75.()陆羽《茶经》指出:其水,用矿泉水上,溪水中,井水下,其溪水,拣乳泉池急流者上。

76.()在茶艺演示冲泡茶叶过程中的基本程序包含:煮水、备茶、置茶、冲泡、奉茶、收具。

77.()在各种茶叶的冲泡程序中,茶叶的品种、水温和茶叶的浸泡时间是冲泡技巧中的三个基本要素。

78.()茶叶中主要药用成分有咖啡碱、茶多酚、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等、

79.()氨基酸具有兴奋、强心、利尿、调节体温、抗酒精烟碱等药理作用。

80.()春茶维生素的含量高于夏、秋茶。

81.()科学饮茶的三个基本要求是正确选择茶叶、正确冲泡方法和正确的品饮。

82.()“茶醉”时可以通过喝糖水,吃水果等方法来缓解。

83.()日本人和韩国人讲究饮茶,注重饮茶礼法,因此接待时要让他们在严谨的沏泡

4技巧中感受到中国茶艺的风雅。

84.()为印度宾客提供茶艺服务时,茶艺师应用双手递上清洁茶单。

85.()英国人喜欢甜味柠檬红茶,茶艺师在提供服务时应根据茶艺服务规程适当添加白糖,以满足宾客需求。

86.()巴基斯坦人饮茶普遍爱好柠檬红茶。

87.()接待蒙古族宾客,敬茶是应用双手,以示尊重。

88.()为壮族宾客服务时,要注意斟茶不能过满,否则被视为不礼貌。

89.()红茶按加工工艺分为功夫红茶、小种红茶和红碎茶三大类。

90.()乌龙茶按产地分为广西、福建、云南乌龙茶。

91.()茶艺表演台布置的关键是茶具与香炉的配合。

92.()茶艺表演时音乐的作用是营造艺境。

93.()女性茶艺表演者如有条件可以佩戴一只玉镯,可平添不少风韵。

94.()龙井茶泡茶所用的茶杯为玻璃杯。

95.()龙井茶泡茶的适宜水温是90度。

96.()安溪乌龙茶茶艺品茶时使用的茶具是紫砂杯。

97.()安溪乌龙茶茶艺的“悬壶高冲”意指冲水方法

98.()茉莉花茶茶艺品茶是指三品花茶的最后一品,称为口品。

99.()泡茶时,先放茶叶,后注入沸水,称为上投法。

100.()新茶香气清鲜,汤色明亮,给人以新鲜感。

中级茶艺师理论知识试题精选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

2.B

3. D

4.B

5.A

6.B

7.B

8.C

9.B 10.C 11.A 12.D 13.D 14.C 15.C 16.A 17.B 18.A 19.A

20.C 21.B 22.C 23.D 24.B 25.D 26.D 27.B 28.A 29.D 30.A 31.D 32.C 33.D 34.B 35.B 36.C

37.D 38.A 39.B 40.D 41.C 42.A 43.A 44.D 45.B 46.A 47.B 48.B 49.C 50.A 51.D 52.B 53.B

54.A 55.C 56.B 57.C 58.D 59.B 60.D 61.B 62.D

二、判断题

63对64对65对66对67对68错69错70对71对72对73错74对75错76错77错78对79错80对81对82对83错84错85对86错87对88对89对90错91错92对93对94对95错96错97对98对99错100对

5

茶艺与茶文化课程标准规定cha

《茶艺与茶文化》课程标准 (课程代码:066007) 2014年,我院增设了都市园艺专业。如何在新形势下,培养出社会需求的符合现代农业需求的高技能型人才,如何将高职教育与职业需求相结合?我们进行了广泛的调查与思考。《茶艺与茶文化》课程的开设,便是探索的结果之一。《茶艺与茶文化》是适应当前茶艺行业发展及生态观光旅游需求的。课程紧密结合现代茶艺职业需求情况,使得人才培养目标与人才培养质量符合和适应现代生态观光旅游发展需求。 第一部分前言 一、课程背景 中华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为中华名族之国粹。中国在茶业上对人类的贡献,主要在于最早发现并利用茶这种植物,把它发展成我国的一种灿烂独特的茶文化。中华茶文化是我国传统饮茶风习和品茗技艺的结晶,具有东方文化的深厚意蕴。茶文化之核心为茶道,中国器物文化能上升到道的层次的唯有茶文化,茶道是茶与道的融合与升华。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追求的质量在不断提升,人们对茶的需求已不仅仅停留在传统的饮茶上,而逐渐上升为对茶文化的品味上,是高雅的休闲娱乐、以茶悟道的精神需求。传承和弘扬中华茶文化是时代发展的要求。目前,茶艺展示在茶叶营销、旅游餐饮、休闲酬宾等领域广泛应用。开设《茶艺与茶文化》课程,旨在通过茶艺展示弘扬传承中华茶文化,适应社会需求,提高职业技能,拓展就业空间。 二、课程性质和任务 1、课程性质和作用

课程性质:《茶艺与茶文化》课程是都市园艺专业核心课程,是一门实用性、技能性很强的应用学科。 课程作用:本课程通过介绍茶叶、茶文化、茶艺展示,使学生具有茶艺、茶文化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使学生能正确运用茶文化知识,同时能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建立和谐人际关系,提高综合人文素质;适应社会需求,提高职业技能,拓展就业空间。 2、课程任务 在教学过程中,强化学生职业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充分体现技能培训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通过本课程系统的学习,培养学生具有茶艺与茶文化方面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理解茶叶相关知识与发展,掌握茶艺发展、茶艺场景布置要求及茶艺表演等知识。并培养学生具有自我发展、创作高水平茶艺表演的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为学生毕业后在茶艺与茶文化岗位顶岗实习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培养学生成为真正的茶艺师,最终实现在茶艺行业的零距离就业。 三、课程设计基本理念 本课程教学内容分为3个教学模块,在每个模块中均明确了课程内容和教学任务要求。在这三个模块中,采用了递进式关系,遵循由浅入深的原则设计项目。第一个模块的工作任务是打好文化基础知识。第二个模块的工作任务是掌握不同茶叶性质及冲泡技术。第三个模块是技能训练茶艺馆的管理。 前置课程:《植物及植物生理》、《花卉生产与销售》等。 后续课程:《插花与茶艺设计》、《盆景制作与养护技术》、《毕业实习》等。四课程设计的基本思路

茶文化选修课练习题含答案分析

一、判断题(共16道小题,共80.0分) 1. 明清时代出现了一个饮茶文化的巨大变革,那就是从唐宋时代的烹煮饮茶法,变成了清饮泡茶法。 A. 正确 B. 错误 2. 《大观茶论》的作者是宋徽宗赵佶。 A. 正确 B. 错误 3. 张载的《登成都白菟楼》是文学史上第一篇以茶为题材的散文。 A. 正确 B. 错误 4. 泡茶用水最好选“活”、”甘”、”清”、”轻”之水,就是说水品为活水,水味要甘甜,水质要清净,水 质为软水。 A. 正确 B. 错误

5. 以饮茶时是否添加其他佐料来区分的话,就只有两种饮用方式:即”清饮法”和”调饮法”。 A. 正确 B. 错误 6. (错误)乌龙茶,又称为青茶,是半发酵茶类的总称。青茶介于绿茶、红茶之间,先是红茶制法, 再按绿茶制法,从而形成了青茶制法。 A. 正确 B. 错误 7. (错误)在唐代,煮茶法逐渐过渡到点茶法。人们逐渐重视茶叶原有的色香味,调味品逐渐减少。 出现了用蒸青法制成的散茶,茶类生产由茶饼为主趋向以散茶为主。 A. 正确 B. 错误 8.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茶树和利用茶树的国家,茶树最早原产于中国的云南和中原地区。其中云 南的一株,树龄已达1700年左右。 A. 正确 B. 错误

9. 古代的茶税和榷茶(茶叶专卖)始自唐代。公元780年,唐朝为了平息兵变,增加军饷,开始对 茶征税,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茶税。 A. 正确 B. 错误 10. (错误)卢仝,唐代诗人,号玉川子,济源(今河南)人。卢仝一生爱茶成癖,被后人尊为茶中亚 圣。 A. 正确 B. 错误 11. 戏作小诗君莫笑,从来佳茗似佳人。是苏轼在《次韵曹辅寄壑源试焙新芽》诗中所述的诗句。 A. 正确 B. 错误 12. 世人总结,茶韵中有音韵、岩韵、陈韵、雅韵、冷韵、幽韵之分。 A. 正确 B. 错误

茶文化课教案设计

茶文化 第一课时华夏茶史 课型:新授 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是茶树的原产地,种茶、制茶、饮茶都源于中国。 2、了解我国是茶文化的发祥地,了解陆羽《茶经》,卢工的《茶歌》。 3、感受博大精深的中国茶文化。 教学重难点:1、了解我国是茶树的原产地,种茶、制茶、饮茶都源于中国。 2、了解我国是茶文化的发祥地,了解陆羽《茶经》,卢工的《茶歌》。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具准备:图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出示茶圣陆羽像:唐朝陆羽写的《茶经》是世界上的第一部记述栽茶、制茶、评茶、茶叶性质的著作,因此我国有“茶的祖国”、“茶的故乡”之称。 二、新授 (一)我国是茶树的原产地 1、介绍我国是茶树的原产地,也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茶树的国家。世界各国饮茶和产茶知识最早都是由我国传入的。 2、介绍我国茶树的原产区。 (二)中国是茶文化的发祥地 1、茶文化发祥于中国,传遍了世界。(日本、韩国) 2、陆羽《茶经》,陆羽被后人奉为“茶圣”;宋徽宗的《大观茶论》;卢工《茶歌》。 3、讨论陆羽、宋徽宗、卢工对茶文化传播有哪些贡献? (三)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四)作业布置 1、茶树原产于哪个国家的那个地区? 2、什么人被奉为“茶圣”?他对茶文化的传播有什么贡献? 第二课时茶叶的分类 课型:新授 教学目标:1、了解茶叶科学的分类方法,应以制法为基础,结合品质进行系统的分类。 2、掌握茶叶的六大类型及其特征。 教学重难点:掌握茶叶的六大类型及其特征。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具准备:茶样图片及部分茶样《古代茶歌》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在漫长的年代里,我国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中积累了丰富的制茶经验,创造了名目繁多、形制各异的茶类,成为是节省茶类最丰富的国家。 二、茶叶的分类依据 1、按采制季节可把茶叶分为春、夏、秋茶。 2、按产地取名为西湖龙井、信阳毛尖、武夷岩茶等。 3、还有根据销路、制茶技术、初制发酵程度、形状等进行分类。 4、科学的分类方法应该以制法为基础结,合品质进行系统的分类。 可把茶叶分为:绿茶、黄茶、黑茶、白茶、青茶、红茶六大茶类。 三、茶叶的分类及其特征 1、绿茶类 绿茶的产量最多,在世界的茶产销量中仅次于红茶。 绿茶的制法:杀青--揉捻--干燥三个工序。 信阳毛尖、西湖龙井、太平猴魁等为名优绿茶。 2、黄茶类 黄茶为内消茶,产量少。主产区:安徽、湖北等 黄茶的制法基本上与绿茶相同只是在揉捻后经过特有的闷黄工序。 蒙顶黄芽、霍山黄芽。 3、黑茶类 黑茶以边消为主。主产于湖南、广西等。 黑茶的制法:杀青--揉捻--渥堆--干燥四个工序。 黑砖茶、花砖茶普洱茶等。 4、白茶类 白茶是福建的特产。 白茶制法:萎凋和干燥两个工序。 政和银针、白毫银针等。 5、青茶类 主产于福建、广台湾。 制法:萎凋--摇青--杀青--揉捻--干燥等工序。 大红袍、铁观音。 6、红茶类 在世界上产销量最大。 制法:萎凋--揉捻--发酵--干燥四个工序。 四、课堂总结 在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五、作业布置 1、茶叶有哪些类型? 2、各类茶有什么样的品质特征?

武夷山一中茶文化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

武夷山一中茶文化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

茶文化知识竞赛试题 单项选择: 1、我国古籍中,最早见有“茶”字的记载始于__。 A.《诗经》 B.《茶经》 C.《神农本草经》 D.《史记》 2.唐代陆羽的( )问世是中国茶文化正式形成的主要标志。 A《茶经》 B 《本草纲目》C《中国名茶志》D《神农本草》 3.“茶圣”是() A. 陆羽 B.蔡襄 C. 卢仝 D. 吴觉农 4、中国士大夫、文人画家,以茶会友,以茶论文,以茶抒怀遣兴,茶与墨早 已结下了不解之缘。“茶墨俱香”的典故与下列哪位文人有关?__ A.唐寅 B.赵孟頫 C.文征明 D.苏轼 5、我国历史上“不可一日无茶”的君主是__。 A.朱元璋 B.乾隆帝 C.李煜 D.康熙帝 6、蔡襄的著作是__。 A.《茶录》 B.《煎茶水记》 C.《制茶新谱》 D. 《大观茶论》 7、《七碗茶诗》的作者是__。 A.陆游 B.苏轼 C.白居易 D.卢仝 8、广义茶文化的含义是()。 A、茶叶生产B、茶叶加工 C、茶叶的物质与精神财富的总和D、茶叶的物质及经济价值关系 9、茶的故乡——世界上最早利用和种植茶的国家是__。 A.日本 B.韩国 C.英国 D.中国 10、中国古代文人常将茶比作哪一种情操的象征?__ A.清廉高洁 B.虚心好学 C.傲然正气 D.坚贞不屈 11基本茶类可分为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__和黑茶六类。 A.花茶 B.黄茶 C.青茶 D.春茶 12、乌龙茶又称青茶,属半发酵茶。主产于福建、广东和__。 A.广西 B.江西 C.台湾 D.海南

13、茶原产自哪里?__ A.浙江 B.云贵川地区 C.北京 D.福建 14、中国茶道精神的核心思想是__。 A.和 B.静 C.清 D.廉 15、西湖龙井产于哪里?__ A.浙江 B.湖南 C.福建 D.云南 16、以下哪种茶自古以来一直被用作“药茶”?__ A.红茶 B.黑茶 C.绿茶 D.白茶 17、以下哪种茶是世界茶叶产量和消费量最大的茶类?__ A.绿茶 B.普洱茶 C.红茶 D.铁观音 18、世界三大高香茶是()、印度大吉岭茶、斯里兰卡乌伐季节茶。 A、西湖龙井 B、祁门红茶 C、安溪铁 D、台湾冻顶乌龙 19、.茶叶外形“白毫显露”是()的品质特点之一。 A、黄山毛峰 B、西湖龙井 C、碧螺春 D、铁观音 20、具有“色绿、汤绿、叶绿”三绿特点的是()。 A、烘青绿茶 B、炒青绿茶 C、蒸青绿茶 D、晒青绿茶 21、9、“字依壶传,壶随字贵“。文人__在紫砂壶上开创题刻后,一直流 传下来,后来紫砂艺人中出现了专门刻字的分工。 A.郑板桥 B.任伯年 C.陈鸿寿 D.董其昌 22、10、“从来佳茗似佳人”是我国古代哪位著名诗人的名句?__ A.李白 B.杜甫 C.苏轼 D.李清照 23、乌龙茶属青茶类,为半发酵茶,其茶叶呈深绿或青褐色,茶汤呈 ( )色。 A、绿 B、浅绿 C、黄绿 D、蜜黄 24具有代表性的闽南乌龙茶有( )、黄金桂、永春佛手、毛蟹等。 A、铁观音 B、大红袍 C、水仙 D、肉桂

校本课程:茶文化教案(2017-2018学年)

第一课不可一日无此君 课时:5课时 教学目标:通过日常生活、诗词故事等讲解茶的文化 教学重点:了解和茶相关的知识 教学难点: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一、导入 神农发现茶的故事 茶字字形的演变 二、教学过程 1、教师课件展示故事一首《七字宝塔诗,茶》 教师:阐述诗中蕴含的茶的文化,让学生了解茶文化已经浸透文人骚客的血液,成为传统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2、茶的起源与传播 解毒的药——祭祀的祭品——僧侣的饮品——贵族的饮品——全民喝茶 3、茶的历史 (1)陆羽《茶经》记载:发于神农,闻于鲁周公。 (2)茶的发源地是中国 (3)青城茶的历史:唐代《茶经》的记载;五代《茶谱》的记载;宋代设茶场。 (4)陆羽和《茶经》 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一、回忆上节课的内容 二、欣赏记录片《茶,一片树叶的故事》第一集 第三课时 教学设计 一、回顾茶的起源与历史 二、探索新知 (一)导入 故事导入:苏东坡轶事一则 引出关于茶的礼仪和风俗 (二)教学过程 1、迎客第一礼:敬茶 老师提问:同学们有没有从苏东坡的小故事中发现关于茶的礼仪?请知道的同学举手回答。 学生举手回答。 老师揭示答案:苏东坡刚到寺庙,主持虽然看不起他,但还是让小和尚给他上茶。由此可

见,有客人来了,要给客人上茶是主人最基本的礼貌,也是古代的风俗。 过渡语:那么现在这种风俗还存在吗? 2、茶的风俗 欣赏纪录片《茶,一片树叶的故事》第三集中的部分片段 第四课时 教学设计: (一)导入 老师展示自己带来的茶叶,先让学生观察茶叶的外形和茶汤的颜色,然后请学生猜这种茶叶是什么茶叶? (二)教学过程 学生回答后,教师揭示答案,带来的茶叫毛峰,是青城本地产的绿茶的一种。 教师:毛峰是绿茶的一种,绿茶就是毛峰这种的种类。有绿茶,是不是还有红茶、黑茶,赤橙黄绿青蓝紫茶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茶叶都有哪些分类。 出示课件 1、茶的分类 (1)按照季节分:春茶、夏茶、秋茶 (2)按照地域划分:西湖龙井、信阳毛尖、武夷岩茶、青城雪芽、黄山毛峰等 (4)按照销路、制作手法等划分 (5)现代的科学划分:以制作工艺为基础,结合成品的品质,分为绿茶、黄茶、黑茶、白茶、青茶、红茶六类。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茶叶的六大基本种类。 2、茶的包容性 教师:同学们家里肯定也有人喝茶,有没有观察过家人喝的茶是哪种呢?有没有除了六种基本茶叶之外的品种呢? (1)非茶之茶 花茶、药茶、奶茶、酥油茶等的介绍。 课件展示每种茶的代表 老师介绍这些代茶的产地和益处,及主要流行地区。 (2)以茶入菜 教师:茶,除了可以用作饮品之外,还可以用来做菜,完全没有想到吧? 教师通过课件展示,让学生了解几种茶叶做配料的菜。 第五课时 教学设计 一、简要回顾上节课的内容 二、欣赏纪录片《茶,一片树叶的故事》第二集 第二课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课时:4课时 教学重点:各类茶具的名称、使用方法及茶艺中介绍茶具的表演方式 教学难点:茶具的使用方法和介绍的表演方式

茶艺课程标准

茶艺课程标准标准化工作室编码[XX968T-XX89628-XJ668-XT689N]

《茶艺》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茶艺》学时:40 (一)课程定位 《茶艺》课程是酒店管理专业的专业选修课,40学时。通过课堂讲解、技能训练、观看影像资料等活动组织教学,采用教、学、练三者结合以练为主的教学方式。通过学习,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茶技茶艺、茶风茶俗、茶具茶事等活动。 (二)课程设计思路 通过茶文化和相关技能的培养、教育和训练,能修炼自身气质,强化规则意识,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此外在“以茶会友,以茶传情”的氛围中,启发广大学生科学地饮茶、艺术地品茶,有助于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品性和陶冶美好的心灵,更好地为其专业学习和今后的职业发展服务。对酒店服务专长的学生,着重茶艺表演和茶水服务。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项目教学,让学生了解中国的茶文化,熟悉茶叶知识,掌握初

1.教材选取原则 1.教材应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开放性和实效性的课程设计思想。 2.教材内容应以茶室经营管理工作过程为导向,按照职业教育的理念,根据酒茶室经营管理的现代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设置项目教学内容。 3.教材实训项目活动设计内容要具体,并具有可操作性。 2.推荐教材:(1).版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2).主编:何国松 (3).书号: 3.参考资料:杨学富《茶艺与茶道》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七)课程教学资源的使用与建设 在实施《茶艺》课程项目教学的过程中,采用多种的教学方法,如讲授法、演示法、引导自学法、视频教学法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按照建构主义的课程观,引导学生开展基于工作过程的案例学习、问题学习、项目学习,实例引证、实景训教等;有效地使用网络信息、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

……茶文化试题

一、单项选择(每题1分,满分40分。) 1. 世界上第一部茶书的书名是()。 A、《品茶要录》 B、《茶具图赞》 C、《榷茶》 D、《茶经》 2. 唐代饮茶风盛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鼎盛 B、文人推崇 C、朝廷诏令 D、茶叶发展 3. 煎制饼茶前须经炙、碾、罗工序的是唐代的()。 A、煎茶的技艺 B、庵茶的技艺 C、煮茶的技艺 D、泡茶的技艺 4. 茶道精神是()的核心。 A、茶生产 B、茶交易 C、茶文化 D、茶艺术 5. 雅志、敬客、行道是()的三个主要社会功能。 A、茶文化 B、竹文化 C、石文化 D、砚文化 6. 乌龙茶属青茶类,为半发酵茶,其茶叶呈深绿或青褐色,茶汤呈密绿或()色。 A、绿 B、浅绿 C、黄绿 D、密黄 7. 红茶、绿茶、乌龙茶的香气主要特点是红茶(),绿茶板栗香,乌龙茶花香。 A、甜香 B、熟香 C、清香 D、花香 8. 红茶的呈味物质,茶褐素是使(),它的含量增多对品质不利。 A、茶汤发红,叶底暗褐 B、茶汤红亮,叶底暗褐 C、茶汤发暗,叶底暗褐 D、茶汤发红,叶底红亮 10. 茶叶的保存应注意氧气的控制,维生素C的氧化及()、茶红素的氧化聚合都和氧气有关。 A、茶褐素 B、茶黄素 C、维生素 D、茶色素 11. 明代茶具的代表()。 A、青花瓷器 B、景瓷宜陶 C、彩釉瓷器 D、金属茶具 12. ()瓷胎薄质,釉层饱满,釉面显现纹片,纹片形状多样。 A、定窑 B、钧窑 C、哥窑 D、建窑 13. ()的特点是质地透明,光泽夺目,但易破碎,易烫手。 A、瓷器茶具 B、玻璃茶具 C、金属茶具 D、竹木茶具 14. 密封、防潮、防氧化、防光、防异味是()的优点。 A、陶土茶具 B、漆器茶具 C、玻璃茶具 D、金属茶具 15. 茶海是用来()。 A、取茶渣 B、均匀茶汤浓度 C、盛取干茶 D、嗅茶香 16. 古人对泡茶水温十分讲究,认为“水老”,茶汤品质()。 A、茶叶下沉,新鲜度提高 B、茶叶下沉,新鲜度下降 C、茶浮水面,鲜爽味减弱 D、茶浮水面,鲜爽味提高 17. 95℃以上的水温适宜冲泡()茶叶。 A、普洱茶 B、紧压茶 C、六安瓜片 D、黄山毛峰 18. 用经过氯化处理自来水泡茶,茶汤品质()。 A、带金属味 B、汤色加深 C、香气变淡 D、汤味变涩 19. 城市茶艺馆泡茶用水可选择()。 A、纯净水 B、鱼塘水 C、消防水 D、自来水 20. 判断好茶的客观标准主要从茶叶外形的匀整、色泽、()、净度来看。

饮食文化课程标准

《饮食文化》课程标准 一、前言 1、课程性质与地位 《饮食文化》是依据酒店管理专业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和课程目标开设的,它是酒店管理专业的专业课之一,与《餐饮服务与管理》、《宴会设计》等课程一脉相承。一方面,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丰富了知识面和人文素养,为今后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通过对中国的饮食文化的具体认知和品鉴,可以提高学生的生活品位和质量、饮食文化素养,促进德、智、美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本课程还增加了营养学方面的知识,学生结合营养学相关知识会更深刻地理解饮食文化的内涵,同时还可以把营养学相关知识运用在日常生活中,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当然,对营养学感兴趣的同学还可以考取营养师相关职业资格证书。 2、设计思路 本课程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的设计思路。本课程本着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和专业需求,以“岗位适用,行业发展”为度,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核心,以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为目标,以适应当代酒店专业岗位需求的发展与需要。 本课程以理论联系实际、知识点与技能点相结合的设计思路。本课程针对性的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掌握和运用所需知识,跨越理论与实际间的鸿沟,以到达融会贯通的水平。 二、课程目标 1、总体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通过营养学的相关知识,了解饮食文化的概念,研究的对象、内

容和方法,研究的现状;了解环境与文化的多元性、饮食文化的发展阶段和食物变迁的原因;了解中国饮食文化区域性;掌握饮食民俗茶饮文化和酒文化中的基本情况。 2、具体目标 2.1知识目标 感知汉族与少数民族的饮食风俗,了解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精髓,了解饮食文化与营养之间的关系。 2.2技能目标 能从文化的视野解读饮食文化发展的的不同现象,能把内在的文化素养在餐饮服务中体现出来,能对日常生活的饮食从营养学的角度进行简单分析。 2.3素质养成目标 培养学生心灵与佳肴相互交流,使得肠胃和品位相互沟通;具备健康饮食观念,增强人文修养,传承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三、课程内容及教学要求

茶文化基础知识培训课程

茶文化基础知识培训课程 一、何谓茶文化:茶文化有广义和下一之分,广义的茶文化是指整个茶叶发展历程中有关物 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茶文化则是指其“精神财富”部分。(《中国茶文化》作者王玲教授曾在此书中就强调指出:“研究茶文化,不是研究茶的生长、培植、制作、化学成分、药学原理、卫生保健作用等自然现象,这是自然科学家的工作。也不是简单的把茶叶学加上茶叶考古和茶的发展史。我们的任务是,研究茶在被应用过程中所产生的文化和社会现象。)“茶经”的作者及其内容是什么?唐代集茶文化之大成者是陆羽和他的名著《茶经》。陆羽,字鸿渐,一名疾,又字季疵,自称桑苎翁。又号竟陵子。复州竟陵人(今湖北天门市),唐至德元年(756年)时年24岁的陆羽,为避安史之乱背井离乡,流落江南,最后定居浙江湖州,研究茶事,积十年心得,撰写《茶经》一书,十年后又补充修订,于唐建中元年(780年)刻印问世。《茶经》共7000多字,分为一之源、二之具、三之造、四之器、五之煮、六之饮、七之事、八之出、九之略、十之图等共十章。对唐代茶叶历史、产地、茶的功效、栽培、采制、煎煮、饮用的知识、技术都作了阐述,是世界上第一步最完备的综合性茶学著作,对中国茶叶生产和饮茶风气都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唐代是中国饮茶史上和茶文化史上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历史阶段,是中国文化的成熟时期,是茶文化历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二、中国是茶的故乡,关于茶文化的起源必须从茶叶谈起,而茶叶是茶树的幼芽嫩叶,故谈茶又得从茶树谈起。 1、茶树的起源:茶树是多年生、木本、常绿植物,在植物分类系统中属于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山茶科,山茶属。全世界山茶科植物共有23属380多种,我国就有15属260多种。大多分布在云南、贵州、四川一带,可见茶树的原产地是我国西南地区。所以《茶经》中称:茶者,南方之嘉木也。野生的茶树是高大的乔木,有十尺之高,如今在云南省勐海县的大黑山原始森林中,有一株1700年前的野生大茶树,树高32.12米,胸径1.03米,树围2.9米,至今仍然枝叶繁茂,被人们称为茶树王。附近还有9株高度在16至20米的大茶树。在云南省思茅地区的镇原县和平乡千家寨还发现有几千亩野生茶树群落。除了在云南、贵州、广东、桂州等省外,在湖南、江西、福建及海南等10个省份198处地方都发现了野生大茶树。生长在西南地区多雨炎热地带的野生茶树多是树冠高大、叶大如掌的乔木型大叶种,在在传播过程中,由于纬度和气候的变化,在一些比较寒冷地区,逐渐演变成比较耐旱、耐寒、耐阴、树冠矮小、树叶较小的灌木型中小叶种,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种植的茶树多属此种。处于两者之间的为半乔木型大中叶树种,其树干可达数米高,采摘需用梯子,现在云南西双版纳地区种植的茶树就是此种。西南地区由于海拔高度不同,气候复杂,各种类型的茶树可同时存在。作为饮料的茶叶是采摘茶树芽叶制成的,由于茶树芽叶内各种物质含量比例不同,适宜制成不同的茶叶。如乔木型和半乔木型适宜制作红茶,灌木型适宜制作绿茶,也有两者都有的。还有一些树种,如安溪铁观音、武夷水仙、黄金桂等适合乌龙茶制作。 2、茶叶的种类 所有的茶叶可分为两大类,基本茶类和再加工茶类。 基本茶类包括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黄茶、黑茶。

茶艺教案

初中综实自主开发教材 《茶艺》教学设计 一、教学分析 1.教材分析: “柴米油盐酱醋茶”“茶余饭后”是人们常挂嘴边的一句话,可见茶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不管我们以前是如何放肆的喝茶,茶仅仅是作为一种解渴或助食的饮料而存在。然而自唐宋以来,喝茶在文人雅士眼中却是十分雅致的事情,到现在已发展到茶艺。同样是喝茶,从好茶的清香醇味中寻求一份超托凡俗的气质,并且籍着细致的冲泡过程,精巧的茶具配搭,体会从传统汩汩流出的闲情,欣赏好茶的内涵,从中陶冶个人的胸襟,达到一种平静和谐的心灵境界,作为一名初中学生有必要了解茶艺文化,并会进行茶的一般冲泡技艺。 首先通过“十大名茶知多少”的活动,了解茶的分类,在此基础上,了解茶叶的冲泡,加深体验,并学习如何品茶,通过对中国茶文化的熏陶,培养给学生审美情操。 2.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已经基本具备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对茶艺有了一定的认识,掌握了冲泡品茗的方法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来。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什么是茶艺并掌握茶的分类 (2)掌握茶叶的冲泡方法。

(3)掌握品茶的艺术,在生活中,处处发现美。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让学生在调查的过程中形成合作意识,积极参与小组学习,讨论,认真完成分派的任务。 (2)制定活动方案,形成初步的规划能力。 (3)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在跨组交流中实现资源共享,使双方达到共赢。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中国茶艺文化的熏陶,培养给学生审美情操。 三、教学策略分析 1.教法建议: (1)情境教学法:通过联系生活实际等方式,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2)任务驱动法:为学生提供体验实践的情境,围绕任务展开学习。 (3)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把生活引 进课堂,让课堂走向生活。 2.学法建议: (1)自主探究法:通过提出感兴趣的问题,自主完成调查研究,了解与我们关系 密切的茶艺文化。 (2)合作学习法:发挥小组合作优势,集体讨论,思维碰撞。 茶艺第一课时 ---茶叶的分类 一、教材分析 综合实践课是一门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动手操作实践能力很强的学科;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直接感受。教材的设计和知识呈现的方式,符合课程标准

中国茶文化课程简介

中国茶文化课程简介 茶道在中国已有一千多年历史,兴于唐,盛于宋、明,衰于近代。中国茶道包括茶艺、茶礼、茶境、修道四大要素,既是饮茶的艺术,也是生活的艺术,更是人生的艺术。 茶为国饮,勿庸置疑;国饮时代,已然来临。优雅生活,从茶道 修习开始。近些年来,中国茶文化研究领域的课程逐渐进入了一些 大学的课堂。而茶文化精神指导下的茶艺实践活动,作为一门生活 与精神享受的艺术,越来越多地为青年朋友们所喜爱和追求。 《茶艺与茶文化》课程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介绍用茶和茶饮方式的源流,我国茶文化的发展,以及茶学基础知识,在对茶、茶文化、茶道茶艺进行理论论述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茶道艺术实践教学,包括茶叶的冲泡、品饮、鉴别等,同时,尝试茶艺表演展示与 实作。课程内容中茶道艺术欣赏和创作,加之茶文化理论学习,有 助于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精萃——茶道艺术的审美情趣。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茶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在中国的形成、发展及传播,掌握茶树栽培、茶叶加工与分类等茶学基础知识,学会茶叶冲泡等茶艺基本技能,提高艺术欣赏水平,并懂得一些关 于普洱茶的识别、保管、品评知识,让学生走近身世复杂的茶之生命,受其文化薰陶,提升大学生艺术品味的层次,引导其追求高层 次的生活情趣和精神享受。 课程参考书目: 1、《中国茶文化》,徐晓村主编,中国农业大学农业出版社 2005年3月版。 2、《中国茶艺集锦》,林治著,中国人口出版社2004年6月版。 3、《中国茶道》,林治著,世界图书出版西安公司2009年9月版。

4、《茶与茶文化基础知识》,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3年2月版。 5、《茶艺师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材》,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年5月版。 6、《茶艺与茶文化》,中国经济出版社2012年11月版。 7、《茶艺》,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3年2月版。 8、《中国茶艺》(配碟片),赵立英编著,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年4月版。 9、《普洱茶品鉴》,云南科技出版社2004年12月版。 10、《云南普洱茶》,周红杰主编,云南科技出版社2004年3月版。 历史性 茶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其历史非常悠久。武王伐纣,茶叶已作为贡品。原始公社后期,茶叶成为货物交换的物品。战国,茶叶已有一定规模。先秦《诗经》总集有茶的记载。 汉朝,茶叶成为佛教“坐禅”的专用滋补品。魏晋南北朝,已有饮茶之风。隋朝,全民普遍饮茶。唐代,茶业昌盛,茶叶成为“人家不可一日无”,出现茶馆、茶宴、茶会,提倡客来敬茶。宋朝、流行斗茶,贡茶和赐茶。 清朝,曲艺进入茶馆,茶叶对外贸易发展。茶文化是伴随商品经济的出现和城市文化的形成而孕育诞生的。历史上的茶文化注重文化意识形态,以雅为主,着重于表现诗词书画、品茗歌舞。茶文化在形成和发展中,融化了儒家思想,道家和释家的哲学色泽,并演变为各民族的礼俗,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和独具特色的一种文化模式。 时代性

完整版茶艺课程标准

《茶艺》课程标准40 学时:课程名称:《茶艺》 (一)课程定位学时。通过课堂讲解、技能训练、观看《茶艺》课程是酒店管理专业的专业选修课,40影像资料等活动组织教学,采用教、学、练三者结合以练为主的教学方式。通过学习,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茶技茶艺、茶风茶俗、茶具茶事等活动。 (二)课程设计思路 通过茶文化和相关技能的培养、教育和训练,能修炼自身气质,强化规则意识,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此外在“以茶会友,以茶传情”的氛围中,启发广大学生科学地饮茶、艺术地品茶,有助于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品性和陶冶美好的心灵,更好地为其专业学习和今后的职业发展服务。对酒店服务专长的学生,着重茶艺表演和茶水服务。 (三)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四)课程的目标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项目教学,让学生了解中国的茶文化,熟悉茶叶知识,掌握初级的茶艺技能;完善专业知识结构,提高自身修养和欣赏水平。

五)、教学建议与进度要求

(六)教材选择 1.教材选取原则 1.教材应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开放性和实效性的课程设计思想。 2.教材内容应以茶室经营管理工作过程为导向,按照职业教育的理念,根据酒茶室经营管理的现代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设置项目教学内容。 3.教材实训项目活动设计内容要具体,并具有可操作性。 2.推荐教材:(1).版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2).主编:何国松 (3).书号: 3.参考资料:杨学富《茶艺与茶道》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七)课程教学资源的使用与建设 在实施《茶艺》课程项目教学的过程中,采用多种的教学方法,如讲授法、演示法、引导自学法、视频教学法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按照建构

茶文化与茶道教学大纲

《茶文化与茶道艺术》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中文名称:茶文化与茶道 课程英文名称:The tea culture and skill 课程编号: 学分:1 学时:16 课程性质:任选课 课程类别:通识课 面向对象:2011、2012级 考核方式:考查 一、课程描述 本课程是各个专业的选修课程,茶文化是人类对茶的认识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应用和创造等过程,而茶道则是茶文化重要的精神内涵,荼道与艺术的结合,成为茶文化体系中最具特征性的部分,成为茶文化的核心内容。本课程用人类文化学、民俗学、社会学、农学、经济学等理论和方法,介绍了茶文化历史、荼与人的健康、茶道的形成与表现、茶的沏泡艺术、品饮艺术、人们的饮茶习俗、饮茶趋势、茶与文学艺术的结缘、茶文化的发展等内容,突出茶道艺术内容,引导培养学生茶文化方面的知、说技能,茶叶的品、评、鉴赏技能。 二、课程能力目标 我国自古就有“茶禅一味”之说,也是因为品茶要达到吧情感、情绪、心境引向宁静、淡薄、深远,引向对人生、对世界、对宇宙的审美感悟。中国历代文人士大夫之所以喜欢在山水中品茶,就是因为更能体验到庄子的“真我”,禅的“瞬刻永恒”,在大自然与茶艺的融合中,忘怀得失,拜托厉害,从而获得生命的力量和生活的乐趣。 三、课程内容 (一)、茶文化简史:茶艺茶道茶文化 1、茶艺 茶艺的发展概况;为何叫茶艺;茶艺的特点;茶艺由谁提出 2、茶道 起源;中国与日本不同;陆羽和茶道;中国茶道的内涵 3、茶文化的概念;社会功能 4、六大茶类的认识 发展史;例:乌龙类,绿茶类等 重点:茶文化背景 难点:茶道 (二)、茶叶的基本知识;茶艺师的修养 1、中国十大名茶的鉴赏; 2、各种茶的产地分布; 3、六大茶类的加工工艺:红茶;绿茶,乌龙茶,黄茶,白茶,黑茶

旅游基础知识课程标准

旅游基础知识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 旅游基础知识 【适用专业】 中等职业学校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 1、前言 1. 1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入门专业基础课程,是学生从事旅游服务工作所需的一门必修的学科课程。其功能是使学生掌握相关的旅游基础知识,并为继续学习导游讲解服务等其他专业课程做好必需的知识准备。 1. 2设计思路 本课程的总体设计思路是以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相关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为依据确定课程目标,设计课程内容,以工作任务为线索构建任务引领型课程,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组织课程内容,让学生通过完成具体项目发展职业能力。 课程内容的确定以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必需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人文素养要求为依据,包括旅游业的概况、中国的历史、民族民俗、宗教、建筑、园林、饮食文化和风物特产等相关模块。课程内容的选取紧紧围绕进一步学习专业的需要,既满足职业能力的培养要求,同时又充分考虑中等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和学生的认知规律,融合全国导游员的职业标准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 每个模块的学习都以旅游服务所需的相关知识作为活动的载体,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增加实践教学环节。教学过程中,通过校内实训、情景模拟、实地考察、小组讨论等多种形式组织教学,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促进知识的迁移,提高知识应用的能力。 本课程建议总课时为144学时。 2、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帮助学生加深对旅游业的了解,构建与旅游相关的历史、民俗、宗教、建筑、园林、饮食、风物特产等基本知识,并能在旅游计划的制定、旅游产品的推销、指导游客的购物、导游讲解服务、景区服务等工作中加以灵活运用,达到全国导游员职业资格相关考核内容的基本要求,建立对旅游服务专业的初步认识,激发对本专业的学习兴趣,增进对祖国历史、地理、文化等方面的了解和热爱,陶冶健康的情操,培养学生善于沟通、易于合作、表达流畅、大方热情的职业素养,为学生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在此基础上形成以下职业能力。 职业能力目标: ·具有介绍旅游产品的基本能力; ·具有阅读旅游地图的基本能力; ·具有对中国古代建筑、中国古典园林初步的欣赏能力; ·具备在导游讲解服务、景区服务中运用旅游基础知识的能力; ·具有收集、分析旅游信息的初步能力。 3、课程内容和要求

2019年6月大学英语六级翻译练习题:茶文化

2019年6月大学英语六级翻译练习题库 英语六级翻译练习题:茶文化 中国是一个文化历史悠久的(time-honored )国度,也是一个礼仪(ceremony and decorum )之邦。每当客人来访,都需要泡茶给客人喝。在给客人奉茶之前,你应该问问他们都喜欢喝什么类型的茶,并采用最合适的茶具奉上。奉茶期间,主人需要仔细留意客人的茶杯里的茶量。通常,若是用茶杯泡的茶,在茶喝完一半之后就应该加开水,这样,茶杯就一直都是满的,茶的芳香(bouquet)也得以保留。 参考翻译: Chinese Tea Culture China is a country with a time-honored civilizationand also a land of ceremony and decorum.Whenever guests visit, it is necessary to make andserve tea to them. Before serving tea, you may askthem for their preferences as to what kind of tea they fancy, and serve them the tea in themost appropriate teacups. In the course of serving tea, the host should take careful note ofhow much water remains in the guests'cups. Usually, if the tea is made in a teacup, boilingwater should be added into the cup when half of the tea in it has been consumed; and thus thecup is kept filled and the tea retains the same bouquet. 1.一个文化历史悠久的国度:可译为 a country with atime-honored civilization。核心词“国度”前的修饰语可采用with来进行关联。 2.都需要泡茶给…:可译为 it is necessary to make andserve tea to...此处的分句中原文没有给出明确的主语,所以采用it is necessary to do sth.这样的结构。此处如果采用增译法,可增加主语“我们”或者“主人”。 3.奉茶:指提供茶给客人,可译为serve tea。 4.在茶喝完一半之后:可译为after half of the tea in it has been consumed。此处的it指代的是cup。为了避免与前文重复,此处可用it来进行替代。 5.应该加开水:可译为boiling water should be added。boiling water 意为“沸水,开水”。

茶艺课程标准

《茶艺》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茶艺》学时:40 (一)课程定位 《茶艺》课程是酒店管理专业的专业选修课,40学时。通过课堂讲解、技能训练、观看影像资料等活动组织教学,采用教、学、练三者结合以练为主的教学方式。通过学习,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茶技茶艺、茶风茶俗、茶具茶事等活动。 (二)课程设计思路 通过茶文化和相关技能的培养、教育和训练,能修炼自身气质,强化规则意识,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此外在“以茶会友,以茶传情”的氛围中,启发广大学生科学地饮茶、艺术地品茶,有助于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品性和陶冶美好的心灵,更好地为其专业学习和今后的职业发展服务。对酒店服务专长的学生,着重茶艺表演和茶水服务。 (三)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四)课程的目标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项目教学,让学生了解中国的茶文化,熟悉茶叶知识,掌握初级的

(六)教材选择 1.教材选取原则 1.教材应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开放性和实效性的课程设计思想。 2.教材内容应以茶室经营管理工作过程为导向,按照职业教育的理念,根据酒茶室经营管理的现代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设置项目教学内容。 3.教材实训项目活动设计内容要具体,并具有可操作性。 2.推荐教材:(1).版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2).主编:何国松 (3).书号:28637 3.参考资料:杨学富《茶艺与茶道》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七)课程教学资源的使用与建设 在实施《茶艺》课程项目教学的过程中,采用多种的教学方法,如讲授法、演示法、引

导自学法、视频教学法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按照建构主义的课程观,引导学生开展基于工作过程的案例学习、问题学习、项目学习,实例引证、实景训教等;有效地使用网络信息、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 (八)学习场地、设施要求 (九)教师要求 本课程的任课教师由校内专任教师与企业兼职教师共同组成。校内专任教师要求具有较强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讲师以上职称,有企业挂职经历;企业兼职教师要求有三年以上茶室经营和管理经验,在茶行有良好的声誉和一定的影响力。 (十)教学组织与设计 教学方法主要采用校内多媒体教学、课堂情景模拟、讲授法、演示法、引导自学法、视频教学法、企业调研法法等。 (十一)考核方式 考察课。 本课程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对学生进行考核,具体考核内容是: ①职业素养的考核:主要考核学生的学习态度、精神面貌、团队协作等内容,可从学生的课堂与日常行为、职业习惯中获得结果。 ②项目完成情况与能力的考核:主要考核学生的茶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能力等,可从期末笔试和每个项目的考核结果中获得。 ③职业能力情况考核:主要考核学生对各项任务的综合概括与实际运用的能力,包括书面及口头表达能力,通过平时任务的完成情况和回报中获得。

中国茶文化培训测试试卷及答案

2013年《中国茶文化》测试卷 答卷人: 一、填空题(20分,每空1分) 1、世界上最早的茶叶专著是(),它的作者是唐朝的( )。 2、我国茶区目前大致分为()、()、()、 ()四大茶区。 3、我国绿茶由于加工方法的不同,按杀青和加工方式又分为()、()、()、()四种。 4、我国茶叶基本茶类依发酵程度大致可分()、()、()、()()、()六大类茶。 5、绿茶当中,清明前采摘的叫()茶,谷雨节气前采摘的叫()茶。 6、绿茶冲泡置茶中,碧螺春、蒙顶甘露一般采用( )投法,西湖龙井、毛峰、竹叶青一般采用()投法。 二、选择题(40分,每题2分) 1、茶叶品质有“色绿、香郁、味醇、形美”四绝之称的茶是()。 A、碧螺春 B、龙井茶 C、蒙顶甘露 2、名优绿茶传统的贮藏用() A、地窖法 B、炭贮法 C、生石灰贮法 3、“安吉白茶”属于哪一类茶?() A、青茶 B、绿茶 C、红茶 D、白茶 4、下面哪项不属于紫砂壶的特性:()

A、透气性 B、吸水性 C、透光性 D、保温性 5、品饮乌龙茶,第一泡()就要倒出来。 A 1分15秒 B 30秒 C 1分钟 D 1分40秒 6、“武夷岩茶”产于()。 A、省 B、省 C、广西省 D、省 7、不发酵的茶类是()。 A、绿茶 B、青茶 C、红茶 D、黄茶 8、黄茶的制作工艺为()。 A、萎凋、揉捻、发酵、烘干 B、萎凋、杀青、揉捻、烘焙 C、杀青、揉捻、渥堆、干燥 D、杀青、揉捻、焖黄、干燥 9、使青茶具有绿叶红镶边的形态主要与()工艺有关。 A、凉青 B、做青(晾青、摇青) C、萎凋 D、揉捻 10、宋代哥窑的产地在( )。 A、杭洲 B、临汝 C、建洲 D、龙泉 11、( )瓷器素有“薄如纸,白如玉,明如镜,声如磬”的美誉。 A、德化 B、 C、龙泉 D、 12、具有代表性的闽南乌龙茶有( )、黄金桂、永春佛手、毛蟹等。 A、铁观音 B、大红袍 C、水仙 D、肉桂 13、红茶类属于全发酵茶类,茶叶颜色深褐油亮,茶汤色泽( )。 A、橙色 B、红亮 C、紫红 D、黄色 14、碧螺春的香气特点是( )。 A、甜醇带蜜糖香 B、甜醇带板栗香 C、鲜嫩带蜜糖香 D、鲜嫩带花果香

弘扬中华茶文化论文

弘扬中华茶文化论文 (一)以茶为载体,整合教学资源,开发校本教材 《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了一种生活德育的理念,提出了学生个体品德和社会道德的提升与发展,要通过学生自 己的生活来实现。在教学时,教师应当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教学的 出发点,将教材中的材料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做到活用教材,注意有效地利用一些本土化的课程资源,补充一 些现实生活中“活”的教材,使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如我校品 德教研组对照课程标准的要求,认真研读各年级的《品德与社会》教 科书、教学用书以及学生学习活动手册,整体地把握了课标教材的编 者意图和教材编排课程内容的设计情况,针对教材在实施教学中存有 的与本地区教学资源不适应,与本地区学生的社会生活经历不一致的 教学内容,充分地利用学校的图书馆资源,了解各地区不同版本的教材,了解教材编写的原则,再到书店找材料,借助网络资源等手段, 列出了各年级的校本化整合修改的篇目。我校地处茶乡,根据社情、 乡情、校情和茶文化教育的特点,并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 水平,挖掘当地文化,整合教学资源,开发了适合不同年级校本教材。一年级教材从兴趣入手,编写一些既有趣又有意义的茶诗;二年级教材 以故事为主,讲述茶的来历以及名人与茶的故事片;三年级教材介绍茶 的生长、采摘、制作和茶历史;四年级教材介绍茶的分类;五年级教材 介绍泡茶的方法;六年级介绍茶与生活的关系。我校发挥茶乡的优势, 以茶为载体,整合教学资源,开发校本教材,教材中深入浅出,富教 于乐的内容深受广大师生的喜爱。 (二)以茶为载体,创设生活情境,开展活动教学 品德与社会旨在通过让儿童直接参与各种实际活动,以调查、观察、 实验、讨论、制作、演练、游戏等多种方式进行活动和学习,让学生 获得对自我、对世界、对生活、对生命的认识和理解,并发展各种能力。在品德与社会课中,儿童主要的学习形式不是听讲,而是参与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