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室内环境监控系统电路原理图

室内环境监控系统电路原理图

附图一:室内环境监控系统电路图

100u f /25v

ZLT-MONITOR 机房设备及环境集中监控系统方案

ZLT-MONITOR 机房设备及环境集中监控系统方案

目录 第1章前言 (3) 1.1概述 (3) 1.2工程概况 (4) 1.3设计依据 (5) 1.4设计原则 (5) 第2章ZLT-MONITOR机房设备及环境集中监控系统介绍 (5) 2.1概述 (5) 2.2监控系统主框图 (6) 2.3监控对象及内容 (7) 2.3.1配电系统 (7) 2.3.2环境系统 (7) 2.3.3消防系统 (8) 2.3.4保安系统 (8) 2.3.5网络监控系统 (8) 2.4ZLT-MONITOR机房设备及环境集中监控系统优越性 (8) 2.4.1技术先进性: (8) 2.4.2WEB浏览功能 (10) 2.4.3使用方便简单 (10) 2.4.4监控系统项目实施的管理先进性 (10) 2.4.5售后服务有优势 (10) 第3章XXX机房设备及环境集中监控系统方案 (11) 3.1系统硬件结构图 (11) 3.2系统设计概述 (12) 3.2.1供配电系统 (13) 3.2.2温湿度监控系统 (14) 机柜温湿度监控 (14) 机房温湿度监控 (15) 3.2.3门禁系统 (16) 3.2.4消防系统 (17) 3.2.5防盗报警及图像联动监控系统 (18) 3.3系统软件部分功能介绍 (19) 软件平台: (19) 软件特点: (21) 软件功能: (24) 技术参数: (31) 3.4主要硬件说明 (32) 3.4.1温湿度传感器 (32) 3.4.2微控器 (34) 3.4.3电量检测设备 (38) 3.4.4门禁系统 (40)

第4章工程报价 (43) 第5章工程进度安排 (43) 第6章培训及售后服务 (44) 6.1培训内容: (44) 6.2售后服务 (44)

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BAS)

126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BAS BASS控制中心、车站两级管理,实现控制中心、车站、就地三级控制。中央级和车站级监控功能由综合监控系统实现。BAS乍为综合监控系统中的一个子 系统,通过各级的有机配合,最终实现BAS勺整体功能。 BA隘控对象主要以通风系统设备为重点,监控对象主要包括:通风系统;给排水系统;照明系统;乘客导向系统;自动扶梯与电梯等。 14.6 BAS系统质量控制要点 14.6.1质量控制的重点、内容和方法 14.6.2环控主机安装 1?设备安装前应进行检验,要符合下列要求: ⑴设备外形完好无损,内外表面漆层完好。 ⑵设备外形尺寸、设备内主板及接线端口的型号、规格符合设计要求,备品备件齐全。 ⑶按图纸连接主机、不间断电源、打印机、网络控制器等设备。 ⑷设备底座位与设备相符,其上表面应保持水平。 2?中央控制及网络控制器等设备的安装要符合下列规定: ⑴控制室、网络控制器应按设计要求进行排列,根据柜的固定孔在基础槽钢上钻孔,安装时从一端开始逐台就位,用螺栓固定,用小线找平找直后再将各螺栓紧固。 ⑵对引入的电缆或导线进行校线,按图纸要求编号。 ⑶标志编号与图纸一致,字迹清晰,不易褪色;配线应整齐,避免交叉,固 定牢固。

⑷交流供电设备的外壳及基础应可靠接地。 ⑸中央控制室一般应根据设计要求设置接地装置。当采用联合接地时,接地 电阻不应大于1欧姆。 14.6.3现场控制器DDC勺安装 ⑴DDC可安装在被控设备机房中(如冷冻站、水泵房、空调机房等) 。可在 设备附近墙上用膨胀螺栓安装。 ⑵DDC与被监控设备就近安装。 (3)DDC距地1500mn安装。 ⑷DDC安装应远离强电磁干扰。 ⑸DDC勺数字输出宜采用继电器隔离,不允许用DDC数字输出的无源触点直接控制强回电路。 ⑹DDC的输入、输出接线应有易于辨别的标记。 ⑺DDC安装应有良好接地。 ⑻DDC电源容量应满足传感器、驱动器的用电需要。 14.6.4监控系统的设备安装 1 ?温度传感器安装 ⑴室内/室外温度传感器的安装。 ①室内温度传感器不应安装在阳光直射的地方,应远离室内冷源,如暖气片、空调机出风口。远离窗、门直接通风的位置。如无法避开则与之距离不应小于 2m。 ②室内温度传感器安装要求美观,多个传感器安装距的高度应一致,高度差不应大于1mm同一区域内高度差不应大于5mm ③室外温度传感器应有遮阳罩,避免阳光直射,应有防风雨防护罩,远离风口、过道。避免过高的风速对室外温度检测的影响。 ⑵水管温度传感器的安装。 ①水管型温度传感器不宜在焊缝及其边缘上开孔和焊接安装。水管温度传感器的开孔与焊接应在工艺管道安装时同时进行。必须在工艺管道的防腐和试压前进行。 ②水管型温度传感器的感温段宜大于管道口径的二分之一,应安装在管道的 顶部。安装在便于调试、维修的地方。

基于物联网的室内环境甲醛监控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物联网的室内环境甲醛监控 系统设计与实现

目录 第一章绪论 0 1.1 选题背景 0 1.2小结 0 第二章作品方案设计 (1) 2.1 作品方案 (1) 2.1.1 作品概述 (1) 2.1.2 上位机软件设计及WEB服务器设计 (2) 2.1.3 网关设计 (3) 2.1.4 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设计 (4) 2.2 预期目标 (5) 2.3 小结 (5) 第三章上位机与WEB服务器设计 (6) 3.1上位机软件设计 (6) 3.1.1功能模块 (7) 3.2 小结 (12) 第四章网关数据收发软件设计 (12) 4.1硬件系统 (13) 4.1.1 SIM900A 开发板 (13) 4.1.2 协调器 (14) 4.2 软件系统 (15) 4.2.1 GPRS模块程序设计 (15)

4.2.3 ZigBee协调器程序设计 (17) 4.3小结 (18) 第五章底层ZigBee节点软硬件设计 (19) 5.1硬件系统 (19) 5.1.1 ZigBee节点底板电路设计 (19) 5.1.2 甲醛检测传感器MS1100-P111 (20) 5.2软件设计 (21) 5.3小结 (22) 第六章测试和结果分析 (23) 6.1测试目的与方案 (23) 6.2 上位机软件测试 (24) 6.3 网关测试 (25) 6.4 底层ZigBee网络测试 (26) 参考文献 (27) 附件 (28)

第一章绪论 1.1 选题背景 甲醛具有比较高的毒性并且被我国列入在有毒化学品优先控制名单上。甲醛己经被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为致癌和致畸形物质。它是公认的变态反应源,也是潜在的强致突变物质之一。甲醛问题己成为全球公共卫生关注的焦点。 近年来,家庭装修成为人们时尚的追求,但在美化了居室环境的同时,也因很多装饰材料中含有毒物质,造成室内空气污染,特别是室内甲醛污染更为严重,对人体的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因此加强对甲醛污染的监测和控制,对于保护人类日常生活的健康具有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除采用常规方法将其去除外,对存在甲醛的环境及时通风是关键。本项目针对甲醛检测、开风扇或其他排气装置进行通风、报警展开设计,稀释甲醛浓度,使其达到允许浓度,同时报警,提醒人们注意健康。当然,本系统不仅仅只是适用于家庭室内,也适用于生产装演材料、家具厂等场合。 1.2小结 结合以上所述,研究一套低成本,高效率的甲醛监控系统,对于解决家庭室内环境甲醛浓度监测难、不好控制、保障人们日常生活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具有很大的市场前景和现实意义。

环境监控使用手册

目录 1. 系统架构 (2) 2. 安装运行环境 (3) 2.1硬件环境 (3) 2.2软件环境 (3) 3. 功能介绍及操作说明 (4) 3.1监控范围 (4) 3.1.1环境管理模块 (4) 3.1.2冷量管理模块 (5) 3.1.3电源管理模块 (6) 3.2常用功能介绍 (8) 3.2.1系统登录 (8) 3.2.2软件平台介绍 (8) 3.2.3监控数据查看功能 (9) 3.2.4历史数据备份功能 (10) 3.2.5报警阀值修改功能 (11) 3.2.6报警功能 (12) 3.2.7报警策略 (15) 3.3查询分析 (19) 3.3.2历史曲线查询 (20) 3.3.3系统日志查询 (20) 3.4权限管理 (24) 3.4.1用户管理 (24) 3.4.2密码修改 (24) 3.4.3角色管理 (24)

1.系统架构 首页监控管理系统报表管理系统... dcms center DCMSService ReportService 监 控 实 时 数 据 监 控 实 时 事 件 ... 权限 系统日志 note1note2note10 ... DCIMMS基于C/S架构设计。DCIMSClient定位是部署在客户机上,作为客户端作为用户浏览及操作的窗口。底层需要数据库的支持。监控实时数据接口、监控实时报警、历史数据及报表由后台服务DCMSService实现。数据库、DCMSService部署在服务器上。 系统由2个数据库组成:center数据库和note数据库。Center数据库存储软件系统配置信息及用户管理设置信息,note作为历史数据及报表数据容器,根据监控对象的不同以及数据中心扩容,产生的历史数据库会不断增长,系统部署结构如下图所示:

家居环境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家居环境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发表时间:2018-09-27T18:19:32.543Z 来源:《知识-力量》2018年9月中作者:王思雨郑献焕王幸韦婷婷王小方张博宇[导读]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和发展,“物联网”成为近些年热门的领域,这也是“互联网+”的必然趋势。在这种大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重大的变革,在家居领域来说,人们更加追求智能家居。家居智能化的发展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综合实践基地,广西桂林 541004) 此文为2017年区级大学生创业训练项目(201710595280)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和发展,“物联网”成为近些年热门的领域,这也是“互联网+”的必然趋势。在这种大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重大的变革,在家居领域来说,人们更加追求智能家居。家居智能化的发展是今后大的趋势,也是研究和应用的热门领域,这也是为了更加便捷生活、提升生活品质。本文设计了一款家居环境监控系统,能够提供大家所向往的家居可视化。该系统能够及时反馈给你关于家里面的气温,湿度,有没有人,门窗是否锁好等等基本生活信息,该系统的操控可以通过手机、平板来控制。关键词:智能家居;环境监控;设计与实现 引言 智能家居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在起步阶段的智能家居技术只是局限在小的范围内的蓝牙通信、红外线操作等远程操作。目前,新兴的小米、华为等公司声称的智能家居只是在手机里安装类似实体遥控器的红外线来实现对家电的控制,而没有用到局域网来控制家电,从而导致遥控距离不远,灵敏性差等,本质上是换一种形式的遥控器。但是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无线路由器的普及和应用使得智能家居的实现可以基于无线路由技术,这种技术会提供更加稳定和可靠地传输,以及更加广阔的覆盖面积。本文设计的家居环境监控系统基于无线局域网技术,设计里的理念是用手机来操控家里的电器(如电灯照明系统、洗衣机、液晶电视、冰箱、空调等),出门时,打开手机,就可以看见家里的所有电器是何种状态,离开家时,可以通过手机断开总开关或者某些开关(比如冰箱要一直工作等),已达到节能的效果,而不是急急忙忙地找电源插头,如此智能的控制,让生活尽在手中。 一、系统需求分析 (一)市场分析 目前中国富有阶层正在形成,该部分家庭占城市人口的10%,占总人口的3.5%,主要针对这部分人的市场总量为1400万套。中国拥有1亿多的潜在客户,剩余的是十四亿人定为潜意识客户。与此同时,随着我国人口的不断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整体提高,这一项数据还在不断的发生变化。但事实上,每年在家居方面的支出人均远远不止1000元。本系统设计基于移动技术通过手机对家居环境进行实时可视化监控,并且可以通过ARM平台与手机Android系统进行视频数据的传输和监控。本系统相比于市场上其他的相关产品而言,具有更加方便实用的可操作性,操作简单,容易学习,而且可以实现与智能家居的完美结合。 (二)功能需求分析 本系统在功能需求上以手机为中心,实现对家中家用电器的操控。在功能划分上主要有以下两个部分: 1、手机操作功能: 通过Android操作系统设计手机控制软件,该软件能够对接入到其中的家用电器进行监控。Android控制软件的设计界面设计要求简洁化、友好化、软件上集成对家电的控制面板,已实现完全控制的目的。 2、局域网通信功能: 局域网通信功能要求局域网跟家电的通信,把家用电器接入局域网后通过手机把控制的信息指令与电器进行通信,并通过指令控制家电,家电内部也需要安装相应的接入面板以完成通信功能。 二、系统设计与实现 本系统的设计如下图1所示,通过图1可以看出,手机控制端和家用电器端都通过局域网通信并相互连接起来。在每个家用电器内通过安装相应的控制芯片进行信息的采集和监控。 图1一款家居环境监控系统的设计图 在实现上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开发完成手机软件App,基于目前主流的嵌入式安卓系统,通过制作App或者网页控制界面,界面友好。

电信局环境集中监控系统设计方案

XX市电信局环境集中监控系统 方 案 (一)总体概述 本系统通过“97网”构成监控网络,利用视频、数据、控制连接实现集中监控、集中管理。在需要的情况下,可实现与110报警台联网。可以和动力集中监控系统、交换网管系统、传输监控系统、OMC系统及九七网络系统组成XX 本地网网管集中维护系统。 网络总体结构如附页1 (二)系统主要功能 1.系统控制机功能简介: 本系统的监控控制机采用南方通信器材有限公司研制的“天目”网络多媒体视频监控系统,具有以下特点: ☉系统为分布式计算机结构,有网络系统的一切优点 ☉NT、Windows 95环境下调试通过,可以利用Windows提供的各种系统工具☉采用小矩阵级联的方式,以部分连通矩阵满足应用需求,减少了设备的浪费,提高了系统投资效率。 ☉互为主、分控方式 ☉多画面(16)显示、多文档方式

☉多级用户权限设置: ☉有特点的视频源名称命名方式 ☉具有层次关系的监视布防图调用。 ☉丰富灵活的报警联动 ☉动/静态图象效果设置 ☉操作方便直观 ☉报警参数设置方式灵活 2.系统网络互控结构: 本系统按TCP/IP协议组网,通过“97网”构成监控网络。监控单元主控机作为网络的主控节点,完成系统视频和报警的功能。分控机作为分控节点,通过所连主控机完成操作。任意两台主控机可以设置成互为分控模式,从而实现网络互控。从网络角度而言,每个监控单元主控机的级别都是相同的。 3.数字硬盘录像系统: 本系统采用新型的数字硬盘录像系统,代替传统的长延时录像机。数字硬盘录像系统通过数字压缩处理技术,可以对16路视频图象进行处理,并存储在计算机硬盘上。16路视频的存储速率为4帧/秒/路(65帧/秒均匀分布于16路视频输入),标准配置(20Gb硬盘)可以存储1个月图象。图象的检索可以自动进行,只需用鼠标在屏幕上输入起止时间。可以通过WAN远程调出已存储的录像数据异地回放。 (三)系统的构成 1.监控总控中心的构成: 1)视频的显示: 总控中心对系统所有SU的视频进行监视。监视的方式采用电视墙集中监视方式:监控中心建立电视墙监视器,每一个监视器通过一个远程分控机对应一组SU主控机,远程分控机作为远程视频传输模块,从对应的SU 主控机接收远程视频,将其显示在监视器上,并完成对该SU主控机的视频控制。

婴儿房间室内环境智能监控系统

婴儿房间室内环境智能监控系统 作品材料 室内环境是人的一生中接触时间最长、关系最为密切的环境。室内环境的质量关系到每一个人的生活质量及健康。尤其是婴儿房间环境尤为重要,良好的婴儿房间环境为婴幼儿的健康成长提供保障;目前大多数家庭还是主要依托家人看守着孩子时观察房间环境变化,做及时相应的处置措施,这就形成了父母正常工作、休息等的不便。为此本文以微处理器为中心,分离外围电路检测婴儿房间实时环境状态,并且按照设定的状态做响应的控制处理。 本次设计的是一个婴儿房间室内环境智能监控系统,该系统可以让人们能够在室内生活更舒适,更放心。设计主要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硬件部分采用高性能51系列单片机STC15F2K60S2,外加键盘电路,液晶显示电路,环境中的温度、湿度、光照、有害气体检测电路,数据A/D转换电路以及系统的控制输出电路。通过系统的程序,软件部分主要完成以下几种功能:系统实时检测房间进入人数,并统计保存、实时键盘扫描子程序,检测通过键盘设定和修改系统状态初始值;系统定时采集房间环境中的温度、湿度、光照、有害气体含量的数据,实时显示在液晶屏上,通过软件中的数据比较程序,将采集回来的数据与设定数据相比较并能判断出数据是否正常,从而系统会采取相应的措施和报警;通过显示子程序,系统可以将数据、时间以及报警等信息显示出来。该系统的设计具有控制装置简单,成本低,易于实现等特点。 1.系统总体设计思路:

2.软件主流程图: 3.电路模块: 1、电源电路模块:LM2596系列是德州仪器(TI )生产的3A 电流输出降压开关型集成稳压芯片,它内含固定频率振荡器(150KHZ )和基准稳压器(1.23v ), 器件便可构成高效稳压电路。提供的有:3.3V 、5V 、12V 及可调(-ADJ )等多个

环境自动监测及信息管理系统_运维管理操作手册

省环境自动监测与信息管理系统运维管理模块 操 作 手 册 省环境保护局监测信息处 省环境保护局信息中心 2011年7月

目录 1.前言 (1) 1.1目的 (1) 1.2围 (1) 1.3运行环境 (1) 1.4如使用本手册 (2) 2.概述 (2) 3.操作手册 (2) 3.1系统登录 (2) 3.2在线监控 (4) 3.2.1首页 (4) 3.2.2实时信息 (5) 3.3运维管理 (8) 3.3.1 运维单管理 (8) 3.3.2日常运维 (13) 3.3.3比对数据 (19) 3.3.4汇总查询 (21) 3.3.5消息转发 (24)

1.前言 1.1目的 省环境自动监测与信息管理系统是对全省污染源在线监控进行统一管理的系统操作平台,实现了省、市、县(区)三级联动,数据整合交换,为环境执法人员及管理者提供了有效的信息支撑与管理平台,提高了操作人员及管理者的工作效率,为改善全省环境质量提供了技术保障。本操作手册详细介绍了《省环境自动监测与信息管理系统》的各种服务程序、应用功能、具体操作法及相关问题解答,为使用人员实际操作提供指导。 1.2围 本手册的编写对象:《省环境自动监测与信息管理系统》的管理人员、操作人员和维护人员等。 1.3运行环境 本系统运行环境要求如下 系统使用环境: 操作系统:window操作系统 浏览器版本:IE7.0、IE8.0 系统安装环境: 操作系统:window server2003操作系统(含:.netframework2.0,IIS6.0)数据库:oracle10g 发布平台:tomcat5.5

1.4如使用本手册 1)按顺序阅读每一章。 2)根据目录中的索引词条选择性阅读。 3)建议您完整阅读本手册,以便整体把握与操作。 2.概述 《省环境自动监测与信息管理系统》是原在线监控系统的升级改造版本,解决了之前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系统缺陷,操作不便及人工耗时等问题,并针对新的用户需求进行研发,如:环境质量和数据统计的信息化处理,有效性数据审核等。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办公效率,加强了省、市、县(区)三级部门的信息联动,为管理者的有效考核与管理提供了支撑。 3.操作手册 3.1系统登录 (1)在浏览器中输入相应的网址,启动系统时,显示登录页面如图3.1.1。

视频监控系统设计规范

视频监控系统设计规范 一、设计原则 目前工程中基本都设计图像监控系统,比较能直观的反应现场设备运行状况,同时兼顾重要场合的安全防备,根据现场用户需求及使用情况,结合以往工程施工经验,视频监控系统设计的原则以保证图像的清晰性、流畅性、功能实用性为主,同时兼顾价格因素。 二、系统总体功能设计 室内环境包括:中控室、泵房、配电室 2、室外环境主要包括:水厂、泵站、水源地的厂区监控。 河道、闸门、水库的环境监控。 三、现场使用条件需求分析 1、中控室:光照强度较高,监控面积小(约20-50平方米),要求安装布 线规范美观,24小时不间断监控。 2、配电室:光照强度较低,监控面积小(约20-30平方米),既要监控整 体又要看到局部,24小时不间断监控。 3、泵房:光线较暗,监控面积小(约50-80平方米),既要监控整体又要 看到局部,24小时不间断监控。 4、水厂、泵站的厂区:因室外环境,光照较强,监控距离100-150米,24小时不间断监控,对重点部位有特殊监控要求(人员入侵时报警提醒,同时进行图像跟踪)。 5、水源地环境监控:因室外环境,光照较强,监控距离50-100米,24小时不间断监控,有特殊监控要求(人员入侵时报警提醒,同时进行图像跟踪),

同时需音频采集及高音喊话功能。 6、河道、闸门环境监控:因室外环境,光照较强,监控距离200-300米,24小时不间断监控,既要监控整体又要看到局部,夜视功能要求较高,清晰度要求较高,要求透雾功能。 7、水库环境监控:因室外环境,光照较强,监控距离300-1000米,24小时不间断监控,既要监控整体又要看到局部,夜视功能要求较高,清晰度要求较高,同时需音频采集及高音喊话功能,要求透雾功能。 四、主要设备说明 主要指标如下: 4.1.1机芯: 常用CCD和CMOS两种类型的感光芯片。 CMOS产品低能耗、高像素、低成本、噪点控制好、宽动态性能优越。 CCD产品高能耗、低像素、高成本、噪点控制一般、宽动态性能差。4.1.2镜头、光圈、焦距、尺寸 4.1.2.1.镜头 广角镜头:视角在90度以上,一般用于电梯轿厢内、大厅等小视距大视角场所;2.8mm,2.5mm 标准镜头:视角在30度左右,一般用于走道和小区周界等场所,1/2”CCD 摄像机,标准镜头焦距定为12mm;1/3”CCD摄像机,标准镜头焦距定为 8mm;1/4”CCD摄像机,标准镜头焦距定为6mm; 视角在60度以上用于5*5米左右场所3.6mm4mm 视角在50度以上用于8-10米左右场所6mm

智能家居系统设计方案 (1)

智能家居系统设计方案 综述 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控制技术、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提高了人们对家庭实现生活现代化,居住环境舒适化及家居安全化的要求,在这种日益迫切的需求下延伸出来的智能家居系统很好的满足了人们的这些要求。智能家居除了具有安全、便利、舒适、节能、娱乐性的功能外,还是一个集音频、视频、计算机功能、通信功能、家居自动化/控制/安全技术以及将所有不同的设备应用和功能互连于一体的系统,使我们的居家生活更为便利、灵活。 智能家居系统创新性地实现了对灯控、家电等家居设备的集中控制,可全部实现无线控制,免除布线的麻烦和弊端,不管装修与否,均可便捷安装使用,不会受到布线的任何束缚。同时,采用学习型的红外基地台,强大的软件学习功能,可与各种家居设备实现无缝对接,对新购的家居设备,也可轻松纳入联电国际系统管理,十分方便,利用网络/PDA/手机,通过目前最先进的网络侦控摄像机,即可随时随地实现对家居设备的实时监测和操控。下面,我们就以某独栋别墅项目为例,详细说明智能家居系统给我们带来的人性化、数字化的生活。用户需求分析 根据别墅业主的要求,在别墅智能家居设计中需要实现以下功能:?周界防盗及监控功能;

?全部房间的智能灯光控制; ?主要活动区域的背景音乐功能; ?一层客厅的电动窗帘控制; ?烟感及燃气泄露感应报警功能; ?家用净水,中央除尘,中央空调集成。 为实现上述功能,需用到下列系统设备: 1.周界防盗系统 主动红外探测器对射,如果有人非法入侵则触发报警主机。 2.家居安防监控系统 ? 别墅四周实时监控—业主可以在任意指定房间对外围的情况进行监控。(需布线) ? 室内安全—在厨房安装烟感及燃气泄露探测器,出现警情及时提醒业主。 ? 异常入侵—在窗户内侧安装幕帘探测器,遇到异常情况及时报警。 3.背景音乐系统 本套方案中,背景音乐系统能实现用户主要活动房间的音乐功能,同时能通过背景音乐系统做到每一个背景音乐点房间的电视能够共享收看DVD 、数字电视机顶盒等节目源,还能通过电视察看电视监控的图像。

室内环境参数监测系统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城南学院自动化(工业自动化)专业班题目室内环境参数监测系统设计 任务起止日期: 2013年 3 月 17 日~ 2013年 6 月 20 日 学生姓名奎文俊学号 201097250207 指导教师王玉凤 教研室主任年月日审查 院长年月日批准

一、毕业设计(论文)任务

注:1. 此任务书由指导教师填写。如不够填写,可另加页。 2. 此任务书最迟必须在毕业设计(论文)开始前一周下达给学生。 3. 此任务书可从教务处网页表格下载区下载

二、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进度计划表 注:1. 此表由指导教师填写; 2. 此表每个学生人手一份,作为毕业设计(论文)检查工作进度之依据; 3. 进度安排请用“一”在相应位置画出。

三、学生完成毕业设计(论文)阶段任务情况检查表 注:1. 此表应由指导教师认真填写。阶段分布由各学院自行决定。 2. “组织纪律”一档应按《长沙理工大学学生学籍管理实施办法》精神,根据学生具体执行情况,如实填写。 3. “完成任务情况”一档应按学生是否按进度保质保量完成任务的情况填写。包括优点,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4. 对违纪和不能按时完成任务者,指导教师可根据情节轻重对该生提出忠告并督促其完成。

四、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装袋要求: 1. 毕业设计(论文)按以下排列顺序印刷与装订成一本(撰写规范见教务处网页)。 (1) 封面 (2) 扉页 (3)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4) 中文摘要 (5) 英文摘要 (6) 目录 (7) 正文 (8) 参考文献 (9) 致谢 (10) 附录(公式的推演、图表、程序等)(11) 附件1: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12) 附件2:译文及原文影印件 2. 需单独装订的图纸(设计类)按顺序装订成一本。 3. 修改稿(经、管、文法类专业)按顺序装订成一本。 4.《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定册》一份。 5.论文电子文档[由各学院收集保存]。 学生送交全部文件日期 学生(签名) 指导教师验收(签名)

环境监控监控管理系统操作手册第四版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信息资产综合监控管理系统 用户操作手册 [第四版] 杭州赛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2014年05月

目录 [第四版] (1) 1 系统概述 (5) 1.1 系统架构 (5) 1.2 系统运行环境 (6) 1.3 系统述语定义 (8) 1.4 系统功能和特点 (9) 1.5 系统操作流程 (11) 2 系统安装和配置 (12) 2.1.1 系统安装部署概述 (12) 2.1.1.1 安装部署方式 (12) 2.1.1.2 安装介质 (13) 2.1.2 系统安装 (14) 2.1.2.1 支持系统软件安装 (14) 2.1.2.2 系统软件安装 (15) 3 系统登录/工作框架 (19) 3.1 系统登录 (19) 3.2 系统工作框架 (20) 3.3 系统报警窗口 (21) 4 系统首页 (22) 4.1 首页 (22) 4.2 设备监测情况 (24) 4.3 设备报警统计 (24) 4.4 监测设备报警事件 (25) 5 综合监控 (27) 5.1 机房环境 (27) (一)机房环境按房间展示 (27) (二)机房环境按类别展示 (28) 二、机房环境监测指标 (29) 5.2 动力设备 (30) 5.2.1 UPS (30) (一)概览 (30) (二)详细信息 (30) 5.2.2 电量仪 (33) (一)概览 (33) 二、电量仪监测指标 (34) 5.2.3 电源 (34) (一)概览 (34) 5.2.4 精密空调 (36) 一、精密空调监测展示 (36) 二、精密空调监测指标 (36) 5.3 视频监控 (38)

基于单片机的室内环境监测系统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室内环境监测系统设计 发表时间:2018-08-10T16:04:40.997Z 来源:《科技中国》2018年6期作者:张策闫永纯于水闫兵张秀君[导读]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与不断完善,超远程的实时监控越来越受到关注,尤其在工业生产以及国防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介绍了利用单机片、GSM网来实现对室内环境的远程监控,进一步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与不断完善,超远程的实时监控越来越受到关注,尤其在工业生产以及国防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介绍了利用单机片、GSM网来实现对室内环境的远程监控,进一步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单片机室内环境监测系统设计引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使用煤取暖的过程中经常发生煤气中毒事件,给国家以及人们造成巨大的损失。因此需要进一步完善监控系统,通过GSM网络为远距离传输数据提供必要的媒介,最大程度地保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一、系统工程过程与总体结构 现阶段,我们已经进入到信息化时代,在科学科学技术与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超远程的实时监控系统悄无声息的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以其较大优势与新颖性为当前家庭起居、生活以及出门带来极大的方便与全新的理念,极大了方便了人们日常生活、工作与学习,进一步优化了生活品质。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相对完善的GSM网络,其主要的业务就是进行语音通信,该网络以其独立的优势被广泛应用。通过GSM网络建立一个环境监测网络,每个家庭都需要一个发射机与一个传感器,并将监测到信息及时反馈到监控中心。系统是以住宅为平台,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与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等,将家电、娱乐设施以及安防系统等各个方面进行远程控制,从而形成现代智能化环境,既可以消除安全隐患,又有利于环境的改善【1】。 本系统的工作过程就是监测到现场的空气污染情况,并根据环境污染程度将这个情况传输到环境监控中心,通过计算机作出相应的分析与评估,并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有效防范。这样就建立了一个以监控室为中心和以若干个基本监测点的监测系统。从本质上将,就是将采集到的数据信息,利用现有的GSM网络,将数据信息以短消息的方式发送出去,接受模块将接收到的信息传输到PC机上,从而完成一系列的监控过程。现阶段,由于受到人们理念、生活方式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等多方面的限制,本系统还无法在全国家庭中应用。从某种意义上将,GSM网络他代表着一种引领未来的趋势,以全新的理念与生活方式冲击着传统生活方式。其具备的所有功能主要是依赖于智能家居控制系统中的家庭网络控制器,将居住地与外部环境相连接,人们不需要出门就可以知外面的世界,突破了地域与实时间的限制【2】。 二、数据采集部分 GSM网络的段消息业务应用十分广泛,利用GSM手机短信模块,将现场采集到的新信息发送到监控室。本系统总共划分为数据采集模块、单机片控制模块与发射、接受以及监控模块。该部分有传感器、模数转换、单片机系统构成的,其中无线传感器主要依赖与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一门综合性比较强的学科,也就是说在具体应用中,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会涉及到多方面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对技术人员与操作人员的专业能力与综合素养具有极高要求。无线传感器网络利用互联网技术,设置多个无线传感器网络实现应用功能的底层核心,无线传感器网络设计在系统集成之前需要经过准确验证,也就是说网络系统在投入使用前需要经过严格的认证与试验,以保证无线传感器网络设计符合相关功能要求与性能要求。从本质上讲传感器的主要作用就是感知CO的存在,根据CO浓度的不同输出不同的信号。此外,验证方法包括形式化验证与协调模拟,无线传感器网络设计过程包括很多环节,通过无线方式来准确采集环境中所需要的参数,接受监控中心发出的命令,从而将这些数据信息传输到处理器,这就是模数转换器的作用,将传感器输送来的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再转换成相应信号发送到单片机进行处理【3】。 三、传输部分 传输部分主要是将已经采集到的数据信息通过无线发射模块发送出去,这个过程需要解决单片机与发射模块之间的电平转换问题,还包括二者的通信问题。 单片机与发射模块之间的电平转换是GSM网络设计的关键环节,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着远程控制模块的安全性与稳定性。不像传统设计,一旦任何系统模块出现问题都不会导致整个设计重新进行,节省了设计成本,提高设计的准确度与科学性。在远程控制设计过程中,在目标系统投入生产之前,对整个系统设计进行模拟分析,以此保证单片机与发射模块之间的电平转换设计的准确性,一旦发现任何错误可以及时修正。实现与监测系统无线联络的对接,比如升温、降温、制冷以及开机等功能。此外,对整个远程监测控制系统设计过程进行实时跟踪与监督,对串口的控制要通过对串行口控制寄存器SCON与功率控制寄存器PCON设置来实现,及时发现潜在错误,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从而保证远程控制系统整体运行的稳定性与安全性。 四、计算机监控 WA VEOM是我们所采用的发射装置,它内部有个GSM MODEM部件,这个发射模块可以准确地发送和接受所有短信息,主要应用在远程监控领域中。在本系统中主要是利用GSM网络资源,结合单片机控制与PC机控制,实现对室内环境的远程监控。以GSM网络为基础,可以进行全方位与多层次的信息交互操作,进而保持家庭外部信息交流通常,即使不出家门也知道外面发生的事件,并通过获取外部信息来满足自己的多样化需求。我们采用合理的编写程序来与监控界面有效衔接,主要作用就是将接受模块接受到的数据信息通过COM1或者COM2端口接入到计算机中,然后,通过相关程度的运算,将数据信息转换成我们在PC屏幕上所显示出来的画面。这里所说的接受模块数据输出接口与计算机的COM1或者COM2端口都必须要符合云通信的相应协议,也就是说在很大程度上它们不需要接口转换电路就可以实现物力连接【5】。 最后,本系统只需要整个系统输入发生变化的元件,根据元件信息进行精准计算、模拟,可以最大程度地保证结果的准确性与真实性,不像传统的设计程序,需要经过复杂的计算流程。TPS-333感稳传感器可以检测出燃烧程度以及放热造成周围环境的变化,通过简单、快捷的计算与模拟方式,大大提高系统运行效率,节省大量人力与物力,在处理速度上具有绝对优势。而且通过改造的事件,本系统可以对模块之外的信息进行适当的接收与处理,扩展处理范围与对象。这个系统会接受新的事件,并根据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将其插入到相应的位置中。事件队列会不断的被替换、更新以及删除,整个过程是的不断发展变化的,是一个动态模拟过程。同时,门上可以安装门磁传感器,用户不在家外出时,一旦门的开关发生异常现象或者其他变化时,远程控制系统就会发出相应信号,最大程度的保护用户的生命财产安全。

数据中心机房动力设备与环境集中监控系统解决方案

数据中心机房动力设备及环境集中监控系统解决方案

第一章项目概述 一、工程概述 本次数据中心机房改造项目主要建设内容有:机房装修、机房供配电系统(包括机房内的主设备用电、辅助设备用电)、机房UPS电源及蓄电池系统、机房综合布线及机柜系统、机房监控系统(视频监控、场地环境监控系统和机房消防报警及灭火系统等几部分)。 二、设计依据 本设计依据: 1、以下规范和标准。 GB /T2887-2000《计算站场地技术要求》 GB 9361-88《计算站场地安全要求》 GB 50174-93《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 GB6650-86《计算机机房活动地板技术条件》 ST/T30003-93《电子计算机机房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1838-93《室内装饰工程质量规定》 ITU.TS.K20:1990《电信交换设备耐过电压和过电流能力》 ITU.TS.K21:1998《用户终端耐过电压和过电流能力》 GB 50150-91《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 GB 50236-98《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JGJ 73-91《建筑装饰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243-97《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054-95《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三、设计原则 根据数据中心的现状,此次所做的设计必须满足当前单位的各项业务应用需求,尤其是作为行业专业应用,同时又面向未来快速增长的发展需求,因此应是高质量的、灵活的、开放的。设计时考虑避免下列外界因素:电磁场、易燃物、易燃性气体、磁场、爆炸物品、电力杂波、潮气、灰尘等影响。 ?实用性和先进性 采用先进成熟的技术和设备,尽可能采用先进的技术、设备和材料,以适应高速的数据与需要,使整个系统在一段时期内保证技术的先进性,并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以适应未来业务的发展和技术升级的需要。 ?安全可靠性 为保证各项业务应用,网络必须具有高可靠性,决不能出现单点故障。要对机房布局、结构设计、设备选型、日常维护等各个方面进行高可靠性的设计和建设。在关键设备采用硬件备份、冗余等可靠性技术的基础上,采用相关的软件技术提供较强的管理机制控制手段和事故监控与安全保密等技术措施提高电脑机房的安全可靠性。 ?灵活性与可扩展性 数据中心机房必须具有良好的灵活性与可扩展性,能够根据机房业务不断深入发展的需要,扩大设备容量和提高用户数量和质量的功能。应具备支持多种网络传输,多种物理接口的能力,提供技术升级设备更新的灵活性。 ?标准化 数据中心机房系统整体设计,要基于国际标准和国家颁布的有关标准,包括各种建筑、机房设计标准,电力电气保障标准以及计算机局域网、广域网标准,坚持统一

动环监控软件操作手册

深圳市通讯威科技有限公司 EP-MEVP SYSTEM 动力环境集中监控系统 安装使用说明书 版本

目录

第一章软件的安装、卸载、升级 软件安装对计算机的配置要求 CPU 主频或以上 内存最低要求256MB [推荐 512MB] 硬盘系统驱动器上需要 100MB以上的可用空间 显示 Super VGA (1024x768) 或更高分辨率的显示器(颜色设置为 256 色或更高) 鼠标 Microsoft 鼠标或兼容的指点设备 操作系统: Windows 2000 Windows XP Windows 7 (管理员权限) Microsoft Windows Server 2003 Microsoft Windows Server 2008 软件的安装 首先将光盘放入光驱,执行光盘目录【安装软件】里面的,系统会弹出安装界面 (如下图) 注意: Framework 软件包和中文语言包,是必需安装的。如果不安装 .NET软件包,程序将无法正常运行。如果您的系统已经安装过语言包,系统会自动跳到下一安装环节,进行软件的安装。 单击【接受】系统将自动安装组件以及动环监控系统软件。如下图: 组件和中文语言包安装完成后会弹出如下界面安装动环监控系统软件。【如下图】 单击【下一步】选择你所要软件安装的目录【下一步】一般软件默认安装路径为C:\Program Files\综合机房动力环境监控系统\ 点击【磁盘开销】可以了解软件所安装目录的磁盘空间大小,如果选择的空间不够安装软件请选择其它目录安装,选择目录后点击【确定】。 点击【任何人】或者【只有我】,如果使用本电脑的任何人都可以使用此软件的话请选择【任何人】单击【下一步】 安装中选择安装动环监控模块,如下图 单击安装完成后,点击【关闭】即可。 桌面将自动增加快捷方式。 软件的卸载 首先,打开 [我的电脑] \ [控制面板] 双击 [添加和删除程序] 在[目前安装的程序]栏中找到动环监控系统软件,选中然后按[更改/删除]按钮。 单击【删除】可直接卸载动环监控系统软件。 备注: 以下几个是软件运行必须具备的控件,请勿删除,如果不小心删除了,请重新安装软件. 软件的升级 如果您从我公司获取了更新版本的软件想升级的话,对于使用Access数据库的用户,请安装以下步骤进行操作。

动力环境集中监控系统

综合维护员通信电力专业培训教材 九、动力环境集中监控系统

前言 第一章监控系统建设的目标 第二章动力环境设备的基本知识第三章监控系统网络与硬件 第四章监控系统软件功能 第五章相关网络简介

前言 监控系统是采用数据采集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以有效提高通信电源、机房空调维护质量的先进手段。本课程仅讲授系统的基本原理,要求学员了解动力设备、空调设备,会计算机应用操作。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基本了解监控系统的工作原理,知道监控内容与现场设备的映射关系,为系统操作和使用打下基础。

第一章监控系统建设的目标 对通信电源、机房空调实施集中监控管理是对分布的各个独立的电源系统和系统内的各个设备进行遥测、遥信、遥调、遥控,实时监视系统和设备的运行状态,记录和处理相关数据,及时侦测故障,通知人员处理,从而实现通信局(站)的少人或无人值守,以及电源、空调的集中监控维护管理,提高供电系统的可靠性和通信设备的安全性。 第二章动力环境设备的基本知识 第一节动力环境设备的分类 根据监控需要,将动力环境设备分为三类: 电源设备:高压配电设备、低压配电设备、柴油发电机组、UPS、逆变器、整流配电设备、DC-DC变换器、蓄电池组等; 空调设备:局部空调设备、集中空调设备; 环境:烟雾/火警、门禁、水浸、温度、湿度、雷击等; (3)监控内容 高压配电设备 (3)进线柜 遥测:三相电压、三相电流、有功电度、无功电度 遥信:开关状态,过流跳闸告警,速断跳闸告警,接地跳闸告警 (2)出线柜 遥信:开关状态,过流跳闸告警,速断跳闸告警,接地跳闸告警,失压跳闸告警 (3)母联柜 遥信:开关状态,过流跳闸告警,速断跳闸告警 (4)直流操作电源柜 遥测:贮能电压,控制电压 遥信:开关状态,贮能电压高/低,控制电压高/低,操作柜充电机故障告警

核心机房设备及环境集中监控部分

核心机房设备及环境集中监控部分 A 供配电监测系统(检测市电参数与开关是否跳闸等状态) 1 智能电量监测仪通讯规约:Modbus RTU/Modbus ASCⅡRS485/RS232C 可测量任何制式的全部相电压/线电压、电流、功率、 电能、功率因数、频率等34个参数 台 1 2 供配电通信 软件模块 与主软件配套套 1 B UPS系统(UPS厂家提供通信卡和协议) 1 通信转换模块输入:RS232协议,输出:RS485协议,速率:自动 转换波特率,300~115200BPS内置“自适应”芯片, 隔离电压:3000VDC隔离在RS232边要求使用中继器: 大于4000英尺距离或多于256个模块 台 1 2 UPS通信协议 解析模块 与主软件配套套 1 C 电池组监测子系统 1 UPS智能电池 在线监测仪 1、采用先进内阻测试技术,实时在线分析电池电压 变化趋势,测量误差<2% 2、实时在线预测电池组中的落后电池,预测精度达 99.9% 3、具备完善的数据存储功能,提供电压、电流等数 据管理功能 4、具备RS485通讯接口 5、电路端口具有emc设计 套 4 2 电池夹安装便捷,具备强流保护装置个140 3 霍尔传感器卡口安装;监测范围:0-200a 个 4 4 表面温度传感器监测范围:0-50摄氏度个 4 5 电池组监测驱动模 块 1、在线实时监测电池内阻、电压、电流、温度参数 2、报警延时<0.1s 3、监测系统支持实时短信查询电池运行参数 4、系统支持短信查询、互动。 套 1 D 精密空调系统(空调厂家提供通信卡和协议)精密空调品牌前三位:1、 艾默生 2、海洛斯3、卡洛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