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脑——脑干

脑——脑干

脑——脑干
脑——脑干

第二节脑——脑干

二、练习题

(一)填空题

1、中脑与脑桥间腹面的界限为,背面的界限为。

2、延髓脑桥沟中自内侧向外侧依次排列的三对脑神经是、和。

3、第四脑室底正中沟的外侧有纵行的,二者之间的区域称为,后者在髓纹上方有一原形的隆凸为,内隐。

4、前庭区的外侧角上有一小隆起为听结节,内隐核。舌下神经三角的深方隐

核,迷走神经三角的深方隐核。

5、中脑腹侧有由大脑皮质下行纤维组成的隆起称为,后者在两侧间凹陷处有血管出入称为。中脑背侧两对隆起分别称为和。

6、脑干内脑神经核团的排列以界沟为界,界沟以内为性核团;界沟以外为

性核团。与脊神经相连的脊髓灰质有种成分。与脑神经相连的脑神经核有种成分。

7、脑干内与三叉神经相联系的核团有、、和。

8、三叉神经的核团中属于一般躯体感觉柱的核团有、和。

9、脑干内的一般和特殊内脏感觉核团是,其头端接受纤维,其余部分接受

纤维,因此脑内共有个机能柱。

10、疑核发出的纤维出脑后分别加入、和神经,支配。

11、脑干内面神经的核团包括支配面肌的纤维起自核,支配下颌下腺和舌下腺等腺体分泌的纤维来自核,接受舌前2/3味觉的纤维止于核。

12、脑干内属于一般内脏运动柱的核团有、、和。

13、中脑红核主要接受和的传入纤维,其传出纤维经越边,构成,主要至脊髓。

14、红核可分为两部,即和。黑质也可分为两部,即和。

15、内侧丘系交叉的纤维来自于和,交叉后的纤维在中线两侧折向上行,称为,传递(感觉)。

16、延髓内部结构与脊髓相比出现很大变化,后索中出现核和核;腹侧前正中裂两旁有粗大的下行,中央管背移并敞开为。

17、顶盖前区位于,接受传入的纤维,传出纤维止于,完成(功能)。

18、上丘神经元排列构筑的特点是具有结构,除接受来自下丘、脊髓等的传入纤维外还接受经传入的纤维,传出纤维主要形成。

(二)单项选择题

1、菱形窝

A、位于延髓下部与脑桥背面

B、为第三脑室底

C、界沟外侧是内侧隆起

D、通脊髓中央管

E、界沟下端蓝色区蓝斑

2、第四脑室

A、有不成对的外侧孔

B、顶是菱形窝,底朝向小脑

C、上通中脑水管,下通脊髓中央管

D、此处脉络丛不产生脑脊液

E、有成对的正中孔

3、中脑

A、上丘与视觉反射活动有关

B、上丘臂连于内侧膝状体

C、滑车神经自脚间窝出脑

D、前面两对圆形隆起合称四叠体

E、背面的柱状隆起称大脑脚

4、疑核

A、管理同侧表情肌运动

B、为副交感核

C、支配咀嚼肌的运动

D、位于脑桥中下部

E、发出纤维参与构成第Ⅸ、Ⅹ、Ⅺ对脑神经

5、属躯体感觉核的核团是

A、下泌涎核

B、孤束核

C、下橄榄核

D、三叉神经脑桥核

E、迷走神经背核

6、孤束核

A、管理腮腺分泌

B、位于脑桥

C、该核的神经元被纵行的孤束围绕

D、接受第Ⅶ、Ⅸ、Ⅹ对脑神经经传入味觉冲动

E、支配咽喉肌运动

7、面神经核

A、只管理面肌运动

B、与唾液腺分泌有关

C、位于脑桥上部

D、位于面神经丘深面

E、受双侧皮质核束控制

8、舌下神经核

A、右侧损伤伸舌时舌尖偏向左侧

B、位居延髓舌下神经三角深面

C、发出纤维在橄榄后方出脑

D、接受同侧皮质核束控制

E、支配所有咽肌的运动

9、中脑上丘水平切面可见

A、黑质位于红核背侧

B、滑车神经核

C、红核

D、小脑上脚交叉

E、内侧丘系位于中线两侧

10、听觉反射有关的是

A、上丘臂

B、顶盖前区

C、上丘

D、下丘臂E下丘

11、锥体交叉

A、位于丘系交叉的上方

B、位于脑桥腹侧

C、为脊髓与延髓的分界

D、为感觉传导束的交叉

E、为不完全交叉

12、红核

A、只接受对侧小脑的传入纤维

B、与小脑之间由往返的纤维联系

C、发出红核脊髓束

D、支配骨骼肌运动

E、位于中脑下丘平面

13、黑质神经元中的主要递质是

A、5—羟色胺

B、肾上腺素

C、谷氨酸

D、多巴胺

E、去甲肾上腺素

14、蓝斑神经元中的主要递质

A、5—羟色胺

B、去甲肾上腺素

C、多巴胺

D、肾上腺素

E、谷氨酸

15、薄束核和楔束核

A、与脊髓丘系传导有关

B、接受对侧躯干、四肢非意识性本体感觉传入纤维

C、接受对侧躯干、四肢意识性本体感觉传入纤维

D、发出纤维直接上行组成内侧丘系

E、接受同侧躯干、四肢意识性本体感觉传入纤维

16、外侧丘系

A、传导非意识性本体感觉

B、发自前庭神经核

C、终于顶盖前区

D、传导精细触觉

E、终于下丘

17、内侧丘系

A、传导对侧躯干、四肢非意识性本体感觉

B、起自同侧薄束核和楔束核

C、传导听觉

D、在脑桥穿过斜方体

E、终止于背侧丘脑腹后核

18、三叉丘系

A、止于背侧丘脑腹后内侧核

B、由三叉神经节细胞中枢突构成

C、由同侧三叉神经脊束核和脑桥核发出的纤维组成

D、支配骨骼肌运动

E、仅传导对侧面部痛、温、触觉

19、迷走神经背核

A、支配腮腺分泌

B、发出纤维组成迷走神经

C、位于舌下神经核内侧

D、位于延髓下份

E、接受内脏感觉传入纤维

20、斜方体

A、支配斜方肌运动

B、为前庭神经核发出横越到对侧的纤维

C、内侧丘系的纤维穿行其中

D、其后缘是脑桥被盖部与基底部的分界线

E、与平衡觉的传导有关

21、瞳孔对光反射中枢位于

A、底丘脑

B、下丘脑

C、内侧膝状体

D、中脑顶盖前区

E、距状沟上、下方皮质

22、孤束核

A、为副交感核

B、与面部痛温觉传导有关

C、含第1级传入神经元胞体

D、接受味觉传入纤维

E、位于脑桥

23、脑干内特殊内脏运动核有

A、面神经核

B、动眼神经副核

C、三叉神经脑桥核

D、舌下神经核

E、齿状核

24、面丘的深面是

A、动眼神经核及面神经纤维

B、展神经核及面神经纤维

C、面神经核及其纤维

D、滑车神经核及面神经纤维

E、面神经核及展神经纤维

25、脑桥核

A、位于脑桥基底部

B、功能上属锥体系统

C、其轴突组成本侧小脑中脚

D、接受皮质核束的双侧支配

E、是锥体系的下运动神经元

(三)、多项选择题

1、与面神经有关的神经核是

A.上泌涎核B、迷走神经背核C、下泌涎核

D 、孤束核E、三叉神经脊束核

2、脑桥核

A、位于脑桥基底部

B、功能上属锥体外系

C、轴突形成本侧小脑中脚

D、接受双侧皮质核束的支配

E、是锥体系的下运动神经元

3、内侧丘系

A、由第2级传入纤维组成

B、传导对侧半身的本体觉

C、传导同侧半身的本体觉

D、止于同侧丘脑腹后外侧核

E、发自同侧脊髓后角

4、延髓内集中交叉的纤维束有

A、外侧丘系

B、锥体交叉

C、脊丘系

D、三叉丘系

E、内侧丘系交叉

5、终于孤束核的脑神经有

A、迷走神经

B、舌下神经

C、三叉神经

D、舌咽神经

E、蜗神经

6、红核

A、接受小脑的传出纤维

B、发纤维组成外侧丘系

C、为展神经根丝通过

D、属于锥体外系的核团

E、位于中脑下丘平面

7、三叉神经脊束核

A、发出纤维在同侧上行组成三叉丘系

B、位于三叉神经脊束核内侧

C、向下与脊髓胶状质相续

D、与痛、温觉传导有关

E、接受三叉神经节细胞中枢突

8、脑干网状结构

A、参与肌张力调节和内脏活动

B、保持大脑皮质觉醒状态

C、由非脑神经核及长上、下行纤维束组成

D、保持多突触联系

E、有特异性的传入、传出联系

9、位于中脑的结构是

A、黑质

B、内侧丘系

C、红核

D、大脑脚

E、副神经核

10、前庭神经核

A、发出纤维止于原小脑

B、参与平衡觉的调节

C、接受前庭神经节细胞中枢突

D、发出纤维至中线参加内侧纵束

E、发出纤维组成前庭脊髓束

(四)名词解释

1、锥体交叉

2、脑桥小脑三角

3、上髓帆

4、内侧隆起

5、后穿质

6、中脑水管

7、上丘臂

8、机能柱

9、特殊内脏运动柱

10、小脑下脚

11、顶盖前区

12、黑质

13、内侧丘系交叉

14、斜方体

15、内侧纵束

(五)问答题

1、简述菱形窝的构成和主要形态结构。

2、简述第四脑室顶的构成和第四脑室的交通。

3、在脑干内与迷走神经相联系的核团有哪些?它们分别属何机能柱?并简单说明它们的功能。

4、脑干内与骨骼肌随意运动有关的脑神经核有哪些?它们的位置?并简单说明它们的纤维联系。

5、脑干内有哪些丘系纤维?分别说明它们的起止和功能?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延髓脑桥沟、髓纹、枕骨大孔

2、展神经、面神经、前庭窝神经

3、界沟、内侧隆起、面神经丘、面神经膝和展神经核

4、蜗背侧、舌下神经、迷走神经背

5、大脑脚底、后穿质、上丘、下丘

6、运动、感觉、4、7

7、三叉神经脊束核、三叉神经脑桥核、三叉神经中脑核、三叉神经运动核、

8、三叉神经脊束核、三叉神经脑桥核、三叉神经中脑核

9、孤束核、味觉(特殊内脏感觉)、一般内脏感觉、6

10、舌咽、迷走、副、(软腭、咽、喉及食管上部的骨骼肌)

11、面神经、上泌涎核、孤束

12、动眼神经副核、上泌涎核、下泌涎核、迷走神经背核

13、小脑、大脑皮质、被盖腹侧交叉、红核脊髓束

14、大细胞部、小细胞部、黑质网状部、黑质致密部

15、薄束核、楔束核、内侧丘系、躯干和四肢的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

16、薄束、楔束、锥体束、第四脑室

17、中脑和间脑交界处、(经上丘臂)视网膜、双侧动眼神经副核、瞳孔对光反射

18、灰白质交替的分层、上丘臂、视束、顶盖脊髓束

(二)单选题

1、D

2、C、

3、A

4、E、

5、D、

6、D

7、A

8、B、

9、C 10、E 11、C 12、C 13、D

14、B 15、E 16、E 17、D 18、A 19、B 20、C 21、D 22、D 23、A 24、B 25、A

(三)多选题

1、ADE

2、AB

3、ABD

4、BE

5、AD

6、AD

7、BCDE

8、ABCD

9、ABCD 10、ABCDE

(四)名词解释

1、在延髓的下部腹面、锥体尾侧的中线处,行于锥体中的皮质脊髓束大部分纤维经此越边到对侧,形成交叉纤维,称锥体交叉。

2、在脑干的腹面,延髓、脑桥、和小脑的交界处,称为脑桥小脑三角。前庭蜗神经和面神经根位于此三角内。该部位的肿瘤常能引起涉及前庭蜗神经和面神经及小脑的多方面临床症状。

3、第四脑室底的上外侧壁为左、右小脑上脚,两脚间夹有薄层的白质层,称为上髓帆,参与构成第四脑室的顶的前部。上髓帆上有滑车神经根出脑。

4、第四脑室底的正中沟,将其分为左、右两半。每侧又被纵行的界沟分为内、外两侧区:内侧区位于正中沟和界沟之间,称内侧隆起;在内侧隆起上,髓纹以下可见两个小三角区:位于内上方的为舌下神经三角,内隐舌下神经核;位于外下方的为迷走神经三角,内隐迷走神经背核。延该三角下缘,为一斜行窄脊,称分隔索。其与薄束结节之间的窄带,称最后区,此区富含血管。在髓纹上方,内侧隆起上有一圆形隆突,为面神经丘,内隐面神经膝和展神经核。

5、中脑的两侧大脑脚之间的凹窝,称脚间窝,窝底有许多血管出入的小孔,故此区有称为后穿质。

6、胚胎时期的神经管腔在中脑成为中脑水管,向下与第四脑室相通,向上通第三脑室。

7、连接上丘与间脑外侧膝状体之间的隆起,称为上丘臂。

8、脑干内功能性质不同的脑神经核排列成六个纵行的细胞柱。不过每一个柱并非纵贯脑干全长,多数是断开的,可以包括数个核团,但它们的机能性质相同,位置相当。故每一个柱代表一个单独的机能体系,称之为机能柱。

9、是指专门支配由鳃弓衍化的骨骼肌(即咀嚼肌、面部表情肌、软腭、咽喉肌、胸锁乳突肌、斜方肌等)的核团纵列成的机能柱。把鳃弓衍化的骨骼肌视为“内脏”,是由于在种系发生过程中,低等脊椎动物特别是鱼类的鳃,是与属于内脏活动的呼吸功能相关的。

10、小脑下脚:下橄榄核发出的纤维走向对侧,与脊髓小脑后束共同组成粗大的入小脑纤维,位于楔束结节的外上方,称为小脑下脚。

11、为位于中脑和间脑交界水平、后连至上丘头端的细胞群。这些细胞接受上丘臂来自视网膜的纤维,发出的纤维经大脑水管腹侧交叉,止于双侧动眼神经副核,完成瞳孔对光反射。

12、在中脑被盖与大脑脚底之间有一大的灰质团块即是黑质,见于中脑全长,并延伸到间脑尾侧部,分为两部:黑质网状部和黑质致密部。黑质细胞富含黑色素,是脑内合成多巴胺的主要核团。黑质致密部多巴胺能神经元投射至端脑的新纹状体(尾状核和壳)。由于某些原因使黑质细胞变性,多巴胺合成减少,是引起震颤麻痹(Parkinson病)的主要原因。黑质是调节运动的重要中枢之一。

13、内侧丘系交叉:薄束核、楔束核发出的纤维,弓行走向中央管腹侧为内弓状纤维,左、右交叉,称为内侧丘系交叉,因交叉后的纤维在中线两侧上行成为内侧丘系。

14、蜗腹侧核和上橄榄核的纤维,在形成外侧丘系以前,在脑桥中、下部被盖腹侧部横行越边,并在中线上交叉,构成斜方体,其纤维中有一部分穿过上行的内侧丘系。

15、内侧纵束是由前庭神经核向中线两侧发出纤维,然后沿第四脑室底深方中线两侧纵向走行形成的上、下行复合纤维束,向上可止于第Ⅲ、Ⅳ、Ⅵ对脑神经核,向下可至颈髓节段中间带和前角内侧部。内侧纵束调节眼外肌之间,以及眼球慢速运动和头部姿势之间的协调。

(五)问答题

1、有纵行的界沟。菱形窝界沟外侧区域呈三角形,菱形窝由延髓上部和脑桥的背面构成。

菱形窝正中有纵行的正中沟,它的外侧称前庭区,其外侧角上有一小隆起,称听结节;界沟与正中沟之间的区域称内侧隆起,其髓纹以下的延髓部可见两个三角区,即内上方的舌下神经三角及外下方的迷走神经三角,该三角下缘的窄嵴,称分隔索,其与薄束结节之间的窄带,为最后区。靠近髓纹上方,内侧隆起上有隆起的面神经丘。在界沟的上端有一颜色发蓝黑色的小区域,称为蓝斑。

2、第四脑室是位于延髓、脑桥和小脑之间的室腔。

第四脑室顶的前部由小脑上脚及前髓帆形成;后部由后髓帆和第四脑室脉络组织形成。前、后髓帆伸入小脑,以锐角相会合。后髓帆向下续于第四脑室脉络组织(其中某些部位形成第四脑室脉络丛)。第四脑室向上经大脑水管与第三脑室相交通;向下与脊髓的中央管相交通;借第四脑室正中孔和外侧孔与蛛网膜下隙相通。

3、脑干内与迷走神经相联系的核团有迷走神经背核、孤束核、疑核和三叉神经脊束核。

迷走神经背核属一般内脏运动柱。孤束核属一般内脏感觉柱。疑核属特殊内脏运动柱。三叉神经脊束属一般躯体感觉柱。

迷走神经背核是副交感核,控制大部分胸腹腔脏器的活动。孤束核接受大部分胸腹腔脏器的一般内脏感觉冲动。疑核支配咽喉肌。三叉神经脊束核主要接受耳部皮肤的一般躯体感觉冲动。

4、脑干内与骨骼肌随意运动有关的脑神经核,在中脑有动眼神经核和滑车神经核;在脑桥有展神经核、三叉神经运动核;在延髓有舌下神经核、疑核和副神经核。上述核团大多接受双侧皮质核束的支配,但舌下神经和面神经核中支配下部面肌的细胞只接受对侧皮质核束的支配。

上述核团的传出纤维支配如下:

展神经核支配外直肌。滑车神经核支配上斜肌。动眼神经核支配其余五块眼球外肌。

舌下神经核支配舌内、外肌。三叉神经运动核支配咀嚼肌。面神经核支配面肌。疑核支配咽喉肌。副神经核支配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

5、脑干内的丘系纤维有内侧丘系、三叉丘系、外侧丘系和脊髓丘系(如脊髓丘脑束)。

内侧丘系起于对侧薄束核和楔束核,止于背侧丘脑的腹后外侧核,功能为传导对侧躯干的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三叉丘系起于对侧三叉神经脊束核和脑桥核,止于背侧丘脑的腹后内侧核,功能为传导对侧面部的浅感觉。外侧丘系起于双侧蜗神经核(以对侧为主),主要止于下丘,功能为传导听觉。脊髓丘脑束主要起于对侧脊髓灰质的Ⅰ和Ⅳ~Ⅶ层,止于背侧丘脑的腹后外侧核,功能为传导对侧躯干和肢体的浅感觉。

脑干内的七种脑神经核团

脑干内的七种脑神经核团 一、一般躯体运动核: 1.动眼神经核:位于中脑上部,受双侧大脑皮质控制,发出一般躯体运动纤维穿脚间窝出脑参与构成动眼神经,支配除外直肌和上斜肌之外的眼肌,即上、下、内直肌及下斜肌和上睑提肌。损伤表现:上睑下垂,眼外下斜视。 2.滑车神经核:位于中脑下部,受双侧大脑皮质控制,发出一般躯体运动纤维在上髓帆内左右交叉后,经下丘下方出脑组成滑车神经,支配眼上斜肌。损伤表现:眼内上斜视。 3.展神经核:位于脑桥下部,面神经丘的深面。受双侧大脑皮质控制,发出一般躯体运动纤维经延髓脑桥沟内侧出脑构成展神经,支配眼的外直肌。损伤表现:眼内斜视。 4.舌下神经核:位于延髓上部、舌下神经三角的深面。受对侧大脑皮质控制,发出一般躯体运动纤维经锥体与橄榄之间出延髓组成舌下神经,支配同侧舌内、外肌的随意运动。损伤表现:伸舌偏向患侧,舍肌萎缩。 二、特殊内脏运动核: 1.三叉神经运动核:位于脑桥中部,室底灰质的腹外侧。受双侧大脑皮质控制,发出特殊内脏运动纤维组成三叉神经根加入三叉神经,支配咀嚼肌、二腹肌前腹、下颌舌骨肌等由鳃弓衍化的骨骼肌。损伤表现:张口时下颌偏向患侧。 2.面神经核:位于脑桥下部,脑桥被盖的腹外侧。发出特殊内脏运动纤维绕过展神经核背侧形成面神经膝,转向腹外侧经面神经核外侧出脑构成面神经,支配面部表情肌。其中眼裂以上的表情肌受双侧大脑皮质控制,眼裂以下的表情肌受对侧大脑皮质控制。损伤表现:面瘫(额纹消失、眼裂不能闭合、鼻唇沟变浅、口角偏向健侧)。 3.疑核:位于延髓内,下橄榄核的背外侧。受双侧大脑皮质控制,发出特殊内脏运动纤维加入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副神经),支配咽喉部和食管上段的骨骼肌。损伤表现:吞咽、发声困难。 4.副神经核:延髓部较小,为疑核的下端;脊髓部位于疑核的下方,延伸至上5~6个颈脊髓节段。受双侧大脑皮质控制,延髓部发出纤维构成副神经的脑根,最终加入迷走神经,支配咽喉肌;脊髓部发出纤维构成副神经的脊髓根,支配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损伤表现:头不能向对侧偏转,肩不能上提。 三、一般内脏运动核: 1.动眼神经副核:位于中脑上部,动眼神经核的背内侧。发出副交感神经的节前纤维加入动眼神经,进入眼眶后在睫状神经节内换元。其节后神经纤维支配睫状肌和瞳孔括约肌。损伤表现:瞳孔散大。 2.上泌涎核:位于脑桥的最下端,面神经核尾侧。发出副交感神经节前纤维加入面神经,换元后其节后神经纤维管理泪腺、下颌下腺、舌下腺以及口、鼻腔粘膜腺的分泌。 3.下泌涎核:其神经元散在于延髓上段的网状结构中,疑核的上方,发出副交感神经节前纤维加入舌咽神经,至相应的耳神经节换元,其节后纤维支配腮腺的分泌活动。

系统解剖学中枢神经系统1脑干 期末复习重点

脑干 脑:位于颅腔内,由神经管前部分化而来。分为:脑干;小脑;间脑;端脑 脑干自上而下:中脑、脑桥、延髓,位于颅后窝前部 (一)脑干外形 1.脑干腹侧面 (1)延髓:(Ⅸ- Ⅻ)延髓脑桥沟;锥体;锥体交叉;橄榄 (2)脑桥:(Ⅴ- Ⅷ)脑桥基底部;基底沟;小脑中脚(桥臂);脑桥小脑三角(3)中脑:(Ⅲ)大脑脚;脚间窝;后穿质 2. 脑干背侧面 (1)延髓:薄束结节;楔束结节;小脑下脚(绳状体) (2)脑桥:小脑上脚;小脑中脚 (3)中脑:(Ⅳ);上丘;下丘;四叠体;上丘臂;下丘臂 (4)菱形窝:由延髓上部和脑桥内的中央管于后壁中线处向后敞开而形成,为第四脑室的底。 3.第四脑室 位置:位于延髓、脑桥和小脑间,近似四棱锥形。底:菱形窝;尖:朝向小脑蚓上髓帆、下髓帆、第四脑室脉络丛 (二)脑干内部结构:由脑干灰质、脑干白质和网状结构组成 1、脑干内部结构特征: 躯体运动核、内脏运动核和感觉性核团由脊髓的腹背关系变成脑干的中线两侧的内外关系;脊髓灰质白质的内外关系,在脑干变为背腹关系;灰质聚集成团或柱、神经核;存在很多中继核;网状结构扩大。 2、脑干的灰质:包括脑神经核;非脑神经核(中继核和网状核) (1)脑神经核(7种脑神经核团) (2)非脑神经核:中继核和网状核 中继核:1)延髓(内侧丘系):楔束核;薄束核 2)脑桥:脑桥核:脑桥小脑纤维→小脑中脚入小脑;大脑皮质与小脑皮质纤维联系的中继站 3)中脑(1)下丘:接受外侧丘系终止,听觉反射中枢(2)上丘:视觉反射中枢,顶盖脊髓束发自上丘(3)顶盖前区:位于中脑和间脑交接处,后联合与上丘之间,使双眼同时完成直接和间接的瞳孔对光反射。(4)红核:接受小脑齿状核的投射(调节屈肌张力、协调运动)接受大脑皮质的投射发出到脊髓纤维—红核脊髓束终止于脊髓颈段的前角运动细胞(5)黑质:(腹侧网状部、背侧致密部)产生多巴胺→新纹状体帕金森病 3脑干的白质由长的上行纤维束、下行纤维束和出入小脑的纤维组成 (1)上行传导束: 1)内侧丘系→丘脑腹后外侧核传导对侧躯干和上下肢的意识性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 为薄束核和楔束核发出的二级感觉纤维所组成。此束依次穿过延髓、脑桥和中脑,止于背侧丘脑腹后外侧核。该丘系内传递身体不同部位感觉的纤维有明确的定位排列关系:在延髓,此束位于中线两侧,锥体的后方。传递下肢感觉的纤维位于腹侧部,传递上肢感觉的纤维位于背侧部;在脑桥,行于基底和被盖之间,纵行穿过斜方体。传递上肢感觉的纤维靠近中线,传递下肢感觉的纤维位于外侧;在

脑干脑桥中脑

脑干脑桥中脑 掌握内容:脑干的组成及各部的主要结构(包括菱形窝)。 脑神经核柱的名称、性质和组成。 与眼球和舌运动有关的脑神经核的名称、位置。 脑干内非脑神经核的名称位置与性质。 脑干内上、下行纤维束名称、起始及交叉的部位。 熟悉内容:第四脑室的位置、境界脉络组织、脉络丛的概念。 脑脊液从第四脑室进入蛛网膜下腔的途径。 了解内容:网状结构的概念及功能组合。 各代表平面的结构与损伤后的表现。 SectionBrainSectionBrain脑的区分端脑间脑中脑延髓小脑脑干脑桥延髓Medullaoblongata脑桥Pons中脑Mesencephalon一、脑干BrainStem(一)脑干外形腹侧面)结构PyramidBulbopontinesulcusDecussationofpyramidOliveBasilarpartofpon sBisilarsulcusMiddlecerebellarpeduncleInterpeduncularfossa)脑神经出脑部位动眼神经滑车神经三叉神经展神经面神经前庭蜗神经舌下神经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副神经背侧面)上丘Superiocolliculus下丘Inferiorcolliculus)菱形窝Rhomboidfossa)小脑脚(上、中、下))薄束结节Graciletubercle楔束结节Cuneatetubercle)三个孔)脉络丛大脑水管第四脑室脉络丛第四脑室外侧孔第四脑室正中孔小脑上脚上髓帆下髓帆第四脑室脉络组织第四脑室FourthVentricle脑干的纵向区分脑干的结构可以纵向的组合成四个平行的部分:顶部:室腔的后方

中脑部称为顶盖顶盖上区上丘下丘脑桥的顶部为上、下髓帆延髓上部的顶为第四脑室脉络丛和脉络组织延髓下部的顶为后索及薄、楔束核室腔部:中脑水管、第四脑室、延髓下部的中央管被盖:室腔前方的广大区域基底部:中脑的大脑脚底、脑桥部的基底和延髓的锥体(二)脑干内部结构灰质包括脑神经核和非脑神经核()脑神经核可进一步区分为六个核柱七种性质的核团①躯体运动柱:动眼神经核、滑车神经核、展神经核、舌下神经核②特殊内脏运动柱:三叉神经运动核、面神经核、疑核、副神经核③一般内脏运动柱:动眼神经副核、上泌涎核、下泌涎核、迷走神经背核④内脏感觉核:孤束核(上部为特殊感觉下部为一般感觉)⑤一般躯体感觉柱:三叉神经中脑核、三叉神经脑桥核、三叉神经脊束核⑥特殊躯体感觉柱:前庭神经核、蜗神经核一般躯体感觉核接受头面部皮肤、口、鼻粘膜的初级感觉纤维的传入特殊躯体感觉核接受内耳听和平衡觉感受器的初级感觉纤维内脏感觉核一般脏器和心血管的初级感觉纤维特殊味觉的初级感觉纤维躯体运动柱支配舌肌和眼球外肌一般内脏运动核平滑肌、心肌、腺体特殊内脏运动核咀嚼肌、表情肌、软腭、咽喉肌一般躯体运动核GeneralSomaticMotorNucleus动眼神经核OculomotorNucleus动眼神经核支配眼球外肌(除外直肌、上斜肌)损伤表现受双侧大脑皮质支配滑车神经核TrochlearNucleus滑车神经核支配上斜肌受双侧皮质支配支配外直肌损伤表现为眼内斜视受双侧皮质控制展神经核支配舌肌损伤表现为伸舌偏向患侧舌肌萎缩受对侧大脑皮质控制舌下神经核展神经核AbducensNucleus舌下神经核HypoglossalNucleus特殊内

脑——脑干

第二节脑——脑干 二、练习题 (一)填空题 1、中脑与脑桥间腹面的界限为,背面的界限为。 2、延髓脑桥沟中自内侧向外侧依次排列的三对脑神经是、和。 3、第四脑室底正中沟的外侧有纵行的,二者之间的区域称为,后者在髓纹上方有一原形的隆凸为,内隐。 4、前庭区的外侧角上有一小隆起为听结节,内隐核。舌下神经三角的深方隐 核,迷走神经三角的深方隐核。 5、中脑腹侧有由大脑皮质下行纤维组成的隆起称为,后者在两侧间凹陷处有血管出入称为。中脑背侧两对隆起分别称为和。 6、脑干内脑神经核团的排列以界沟为界,界沟以内为性核团;界沟以外为 性核团。与脊神经相连的脊髓灰质有种成分。与脑神经相连的脑神经核有种成分。 7、脑干内与三叉神经相联系的核团有、、和。 8、三叉神经的核团中属于一般躯体感觉柱的核团有、和。 9、脑干内的一般和特殊内脏感觉核团是,其头端接受纤维,其余部分接受 纤维,因此脑内共有个机能柱。 10、疑核发出的纤维出脑后分别加入、和神经,支配。 11、脑干内面神经的核团包括支配面肌的纤维起自核,支配下颌下腺和舌下腺等腺体分泌的纤维来自核,接受舌前2/3味觉的纤维止于核。

12、脑干内属于一般内脏运动柱的核团有、、和。 13、中脑红核主要接受和的传入纤维,其传出纤维经越边,构成,主要至脊髓。 14、红核可分为两部,即和。黑质也可分为两部,即和。 15、内侧丘系交叉的纤维来自于和,交叉后的纤维在中线两侧折向上行,称为,传递(感觉)。 16、延髓内部结构与脊髓相比出现很大变化,后索中出现核和核;腹侧前正中裂两旁有粗大的下行,中央管背移并敞开为。 17、顶盖前区位于,接受传入的纤维,传出纤维止于,完成(功能)。 18、上丘神经元排列构筑的特点是具有结构,除接受来自下丘、脊髓等的传入纤维外还接受经传入的纤维,传出纤维主要形成。 (二)单项选择题 1、菱形窝 A、位于延髓下部与脑桥背面 B、为第三脑室底 C、界沟外侧是内侧隆起 D、通脊髓中央管 E、界沟下端蓝色区蓝斑 2、第四脑室 A、有不成对的外侧孔 B、顶是菱形窝,底朝向小脑 C、上通中脑水管,下通脊髓中央管 D、此处脉络丛不产生脑脊液 E、有成对的正中孔 3、中脑 A、上丘与视觉反射活动有关 B、上丘臂连于内侧膝状体

中枢神经系统知识点.pdf

第六篇神经系统第一章总论 中枢神经系统脊髓 神经元是组成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由胞体和突起(树突和轴突)构成 反射弧反射活动的形态基础是反射弧。:感受器→传入(感觉)神经→中枢→传出(运动)神经→效应器 神经系统常用术语经元胞体和树突轴突 中枢NS 灰质、白质 皮质、髓质 神经核神经纤维束 周围NS 神经节神经 脊髓位置位于椎管内;上端平枕骨大孔,下端约平第1腰椎体下缘。 脊髓节段:与每一对脊神经相连的那段脊髓,称为一个脊髓节段。 脊髓节段与椎骨的对应关系脊髓节段椎骨的椎体 第1—第4颈节第1—第4颈椎(一对一) 第5颈节—第4胸节第4颈椎—第3胸椎(高一) 第5—第8胸节第3—第6胸椎(高二) 第9—第12胸节第6—第9胸椎(高三) 第1—第5腰节第10—第12胸椎 全部骶节和尾节第12胸椎和第1腰椎 后角固有核:接受脊神经后根的纤维,与皮肤痛、温、触觉的传导有关。 中间外侧核:位于前、后角之间。在胸1~腰3节段处形成侧角。 脊髓丘脑束1)脊髓丘脑侧束位置:外侧索的前部。起始:主要起于对侧脊髓后角固有核。终止:背侧丘 脑。功能:传导痛、温觉的冲动2)脊髓丘脑前束位置:脊髓前索内。起始:大部分起于对侧后角固有核, 少部分起于同侧后角固有核。终止:背侧丘脑。功能:传导粗略触觉冲动。 皮质脊髓束1)皮质脊髓侧束位置:外侧索后部; 起始:对侧大脑皮质终止:同侧脊髓前角运动细胞。 功能:传导运动神经冲动2)皮质脊髓前束位置:前索的前正中裂两侧; 起始:大脑皮质。终止:大部分 止于对侧的、少部分止于同侧的前角运动细胞。功能:传导运动神经冲动 脑干 脑干自下而上由延髓、脑桥和中脑3部分组成。延髓在枕骨大孔处与脊髓相连,中脑向上与间脑和端脑相 续,延髓和脑桥腹侧附于颅后窝的斜坡上,脑干背面与小脑相连 脑干外形 脑干的腹侧面延髓与脑桥借延髓脑桥沟为界,脑桥与中脑借脑桥上缘为界。主要结构:锥体、锥体交叉、 橄榄、脑桥基底沟、小脑中脚(脑桥臂)、脑桥小脑三角、大脑脚、脚间窝。 脑干的背侧延髓与脑桥借髓纹为界,脑桥与中脑借下丘下缘为界。 主要结构:薄束结节、楔束结节、小脑下脚、小脑中脚、小脑上脚、菱形窝、舌下神经三角、迷走神经三 角、前庭区、面丘、内侧隆起、上丘、下丘、上丘臂、下丘臂 与脑干相连的脑神经①前外侧沟内有舌下神经②橄榄后沟自下至上有副神经、迷走神经、舌咽神经③延髓脑桥沟内自外向内有位听神经、面神经、展神经④穿脑桥臂的是三叉神经⑤穿脚间窝的是动眼神经⑥穿下丘下缘的是滑车神经 第四脑室是位于延髓、脑桥和小脑之间的室腔,其顶朝向小脑,呈帐篷形,由前、后髓帆和脉络丛组成; 底为菱形窝;侧壁由小脑的3个脚组成。 第四脑室向上经中脑水管通第三脑室,向下通脊髓中央管,并借正中孔和外侧孔与蛛网膜下腔相通。 脑干内部结构 躯体运动核(柱) 舌下神经核位置:延髓舌下神经三角深面。传出纤维:组成舌下神经,支配舌内外肌。传入纤维:接受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