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常用理气方剂

常用理气方剂

理气


凡用以调理气分疾病,能疏畅气机,可使气行通顺的药物,称为理气药。以理气药为主组成的方剂,称为理气方。

气分病主要包括气虚与气逆。气虚病证主要表现为机体或脏器的功能低下,气虚宜补气,列入补益方药章节阐述。气滞、气逆病证主要表现为机体或脏器的功能障碍,气滞宜行气,气逆宜降气。理气方药具行气或降气之功,主要用于肝郁气滞、脾胃气滞、肺气壅滞、胃气上逆等证。

引起气滞、气逆病证的原因很多,诸职寒暧失调,忧思郁怒,痰饮,湿浊,瘀阻,外伤,以及饮食不节等因素,皆能影响气机的运行,进而发为气滞、气逆病证。气滞者常表现为闷、胀、痛,气逆者常表现为呕恶、呃逆或喘息。临床使用理气方药,必须针对病情,选择相应的药物,并作适宜的配伍。

理气药物以辛燥者居多,易于耗气伤阴,气虚及阴亏者慎用



金铃子散

--------------------------------------------------------------------------------

【组成】

金铃子、玄胡索各一两(各9g)。


【主治】

肝郁化火证。心胸胁肋诸痛,时发时止,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


【正文】

用法:为细末,每服三钱(9g),酒调下。

方歌:金铃子散止痛方,玄胡酒调效更强,

疏肝泄热行气血,心腹胸肋痛经匡。

病机:本方治证为肝郁气滞,气郁化火所致

运用:

1.本方为治疗肝郁化火诸痛证的代表方剂。以胸腹胁肋疼痛,口苦,舌红,苔黄,脉弦为证治要点。

2.若用于痛经,可酌加当归、益母草、香附等以增强行气活血之功;用于疝痛,可酌加橘核、荔枝核等以加强行气止痛之力。

3.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慢性肝炎、胆囊炎等属肝郁化火者,均可加减用之。

注意事项:因本方具有活血作用,孕妇慎用。

半夏厚朴汤

--------------------------------------------------------------------------------

【组成】

半夏一升(12g),厚朴三两(9g),茯苓四两(12g),生姜五两(9g),苏叶二两(6g)。


【主治】

梅核气:咽中如有物阻,咯吐不出,吞咽不下,胸膈满闷,或咳或呕,舌苔白润或白腻,脉弦缓或弦滑。


【正文】

用法:以水七升,煮取四升,分温四服,日三夜一服。

方歌:半夏厚朴痰气疏,茯苓生姜共紫苏,

加枣同煎名四七,痰凝气滞皆能除。

功用:行气散结,降逆化痰。

运用:

1.本方主治梅核气。以咽如物阻,吞吐不得,苔白腻,脉弦滑为证治要点。

2.若气郁较甚者,可

酌加香附、郁金等以增强其行气解郁之功;胁肋疼痛者,可酌加川楝子、元胡索以疏肝理气止痛;咽痛者,可酌加玄参、桔梗以解毒散结,宣肺利咽。

3.癔病、胃神经官能症、慢性咽炎、慢性支气管炎、食道痉挛等属气滞痰阻者,均可用之。

注意事项:津伤较重或阴虚者不宜使用。如见有咽干颧红,舌红少苔,阴伤津少者,虽有梅核气之特征,亦不宜使用本方。


橘核丸

--------------------------------------------------------------------------------

【组成】

橘核炒、海藻洗、昆布洗、海带洗、川楝子去肉,炒,桃仁麸炒各一两(各9g),厚朴去皮,姜汁炒,木通、枳实麸炒,延胡索炒,去皮,桂心不见火,木香不见火,各半两(各6g)。


【主治】

疝。睾丸肿胀偏坠或坚硬如石,或痛引脐腹。


【正文】

用法:为细末,酒糊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七十丸(9g),空心温酒盐汤送下。

方歌:橘核丸中川楝桂,朴实延胡藻带昆,

桃仁二木酒精丸,疝痛丸盐酒吞。



功用:行气止痛,软坚散结。

运用:

1.本方主治寒湿疝气。以睾丸肿胀偏坠,痛引少腹为证治要点。

2.若寒甚者,可酌加小茴香、吴茱萸等以增强其散寒止痛之功;瘀肿重者,可酌加三棱、莪术等以祛瘀止痛;寒湿化热,阴囊红肿痒痛者,可去肉桂,酌加黄柏、土茯苓、车前子等以清利湿热。

3.睾丸鞘膜积液、急慢性睾丸炎、睾丸结核、附睾炎等属寒湿者,均可加减使用


暖肝煎

--------------------------------------------------------------------------------

【组成】

当归二三钱(6~9g),枸杞三钱(9g),小茴香二钱(6g),肉桂一二钱(3~6g),乌药二钱(6g),沉香一钱(或木香亦可)(3g),茯苓二钱(6g)。


【主治】

肝肾虚寒证。睾丸冷痛,或小腹疼痛,畏寒喜暖,舌淡苔白,脉弦沉迟。


【正文】

用法: 水一盅半,加生姜三、五片,煎七分,食远温服。

方歌:暖肝煎中杞茯归,茴沉乌药合肉桂,

下焦虚寒疝气痛,温补肝肾此方推。

功用:温补肝肾,行气止痛。

运用:

1.本方适用于肝肾阴寒,气机阻滞之少腹疼痛,疝气痛。以睾丸或少腹疼痛,畏寒喜温,得温痛减,舌淡苔白,脉沉迟为证治要点。

2.若寒甚者,加吴茱萸、干姜等以增其温中祛寒之功;腹痛甚者,加香附行气止痛;睾丸痛甚者,加青皮、橘核疏肝理气。

3.精索静脉曲张、腹股沟疝、鞘膜积液等属肝肾虚寒者,可加减用之。

注意事项:若证属实热,见阴囊红肿热痛者,
切勿使用。

厚朴温中汤

-----

---------------------------------------------------------------------------

【组成】

厚朴姜制、陈皮去白,各一两(各9g),甘草炙、茯苓去皮、草豆蔻仁、木香各五钱(各5g),干姜七分(2g)。


【主治】

寒湿气滞证。脘腹胀满或疼痛,不思饮食,舌苔白腻,脉沉弦。


【正文】

用法:合为粗散,每五钱匕(10g),水二盏,生姜三片,煮至一盏,去滓温服,食前。忌一切冷物。

方歌:厚朴温中陈草苓,干姜草蔻木香停,

煎服加姜治腹痛,虚寒胀满用皆灵。

功用:行气温中,燥湿除满。

运用:

1.本方主治寒湿气滞。以脘腹作痛,舌苔白腻为证治要点。

2.若兼身重肢浮者,可加腹皮以下气利水;痛甚者,加肉桂、良姜以温中散寒。

3.慢性胃炎、慢性肠炎、胃溃疡、妇女白带等属寒湿气滞者,均可加减用之。



旋复代赭汤

--------------------------------------------------------------------------------

【组成】

旋复花9克、代赭石15克、党参12克、炙甘草6克、半夏9克、生姜9克、大枣4枚。


【主治】

胃气虚弱,痰浊内阻,胃气上逆而致的胃脘痞闷、嗳气、呃逆、呕吐等证。


【正文】

用法:水煎服。

功用:降逆化痰,益气和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