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广西北流市粤方言VV式动词重叠的语音特点及语法意义初探

广西北流市粤方言VV式动词重叠的语音特点及语法意义初探

广西北流市粤方言VV式动词重叠的语音特点及语法意义初探
广西北流市粤方言VV式动词重叠的语音特点及语法意义初探

普通话与方言词语对照表

1、本材料供普通话水平测试第三项——选择、判断测试使用。 2、内容大致按词法和句法分类排列,词法在前,句法在后。量词、名词搭配表请参看另外一个文件。 3、本材料各语法类别下所列若干组句子,仅为举例性质,远非普通话与方言语法差异的全部,而且同一格式的句子(或词语)尽量不多举,测试命题时可按同格式替换、类推。 4、所列句子采用单一的选择题型,答案一般是普通话说法(题号右边标注*)放在前边,方言说法(题号后标“方”的)放在后边,命题时排列顺序应随机变动。 5、a≠b*,表示当a b两句表达的意思不同时,两句都是普通话的说法。a=b方,表示a b两句表达的意思相同时,b句是方言说法。 汉语普通话与各方言之间的差别,总的来说语音方面表现最突出,因此,在进行普通话教学和训练的过程中,首先抓住方言区语音上的难点是完全正确的。其次是词汇,这一部分要比语音上的差别小一些。相对前两者而言,普通话与方言在语法上的差别显得小得多,不过,决不能因此而忽视语法上的差别。事实上,语法上的差别虽然小些,某些突出的现象却非格外留心不可。例如有些方言区的人学说普通话很容易就会说出“你走先”“我有看”“你讲少两句”一类的句子来。这些句子格式都不合乎普通话语法规范,直接影响表达效果。 这里说的方言和普通话的差异,实际上主要是指在测试中表现出来的地方普通话(指处于方言向普通话过渡中的一种“中介状态”)和标准普通话之间的差别。同是差异和问题,在语音和语法上的表现又有不同。语音上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地区上,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差别和问题,主要是带着不同口音的地方腔。而语法差异则不同,有时不同方言区之间会相互渗透一些方言的句式或表达习惯,几个不同方言区可能在在同样的语法问题,所以我们在做语法差异对比时,不以地区分类,而是按不同问题的类型进行分类。 方言中有一些句式,似乎和普通话一样,比如广西方言说“我不比他好”,意思是“我没有他好”。孤立地看,这句话没有语法错误,因为普通话中也有这样的句式。但是普通话中“我不比他好”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我没有他好”,二是“我和他一样”。广西话“我不比他好”只能表达前一层意思,如果要表达的是后一层意思,这种说法就错了。所以对于这一类句式,只有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才能判断出正误来。 一、词尾 普通话和各方言都有一些词尾,最常见的如“子、儿、头”等,但这些词尾用在什么词语里,普通话和方言不所不同。最常见的是“子”尾,但普通话说“虾”,不带“子”,江苏很多地方都说“虾子”。与此相反,普通话中的“袜子”,在吴方言大都说“袜”或“洋袜”。普通话的“鼻子”,吴方言说成“鼻头”。江淮方言中名词的“子”尾特别多,儿化普遍比普通话少,甚至完全没有儿化。普通话中的“明年、麦穗儿、豆角儿、鸡、蝴蝶、脸盆、嘴唇、脚底板儿、肚脐眼儿、裤头儿、面条儿”等,在江淮方言中说成“明年子、麦穗子、豆角子、鸡子、蝴蝶子、脸盆子、嘴唇子、脚底板子、肚脐眼子、裤头子、面条子”。“裤子”“帽子”,山西某些地区说成“帽的”“裤的”或“帽儿”“裤儿”,“狐狸”说成“狐的”“狐子”。山西方言还往往把儿化词语的“儿”尾去掉,前边的词语重叠。各方言区还有一些普通话中没有的词尾,如吴方言普遍有“厨房间、厕所间、客堂间”的说法,普通话都不带“间”字。南昌话中重叠副词的词尾“子”,相当于北京话的“儿”。总体上说,方言中的词尾比普通话用得多些。我们说普通话时,要多加注意,去掉这些词尾,或改用普通话的词尾。 a、腿变粗了。 b、腿子变粗了。(选对a* b方) a、我买了一顶帽子、一条裤子。 b、我买了一顶帽的、一条裤的。 c、我买了一顶帽儿、一条裤儿。(选对a* b c方) a、有一窝鸡都让狐狸吃了。 b、有一窝鸡都让狐的吃了。 c、有一窝鸡都让狐子给吃了。(选对a* b c方) a、灯丝儿又断了。 b、灯丝的又断了。 c、灯丝子又断的。(选对a* b c方) a、门上有一个眼儿。 b、门上有一个眼眼。(选对a* b方) a、把瓶子上的盖儿拧开。 b、把瓶瓶上的盖盖拧开。(选对a* b方) a、我捉住它的小腿,把它带回去。 b、我捉住它的小腿子,把它带回去。(选对a* b方) a、我就这样度过了童年。 b、我就这样子度过了童年。(选对a* b方) 二、这普通话中,指示代词“这”用来指代人和事物,表示“近指”,与“那”(远指)相对。在一些方言里常常没有“这”。 a、这支笔是谁的? b、支笔是谁的?(选对a* b方) a、这朵花真好看。 b、朵花真好看。(选对a* b方) a、这本书是我的。 b、本书是我的。(选对a* b方) 三、数量 福建等一些方言的称数法与普通话说法不大一样,有的方言区的人说普通话往往在数量上加以替代或省略。 a、他今年二十一岁。 b、他今年二一岁。(选对a* b方) a、我有一百一十八块钱。 b、我有百一八块钱。(选对a* b方) a、这大米有一千三百公斤 b、这大米有千三公斤。(选对a* b方) a、这座山有一千九百五十米高。 b、这座山有千九五米高。 c、这座山有一千九五为高。(选对a* b c方) a、距离考试还有一个多月。 b、距离考试还有月把天/月把日。(选对a* b方) a、我们写作业用了一个多月。 b、我们写作业用了一点半钟。 c、我们写作业用了点半钟。(选对a* b c方) a、他审阅了二百一十三个方案。 b、他审阅了二百十三个方案。(选对a* b方) 四、二与两 在普通话里,“两”一般只作基数词,“二”除了作基数词,还可以作序数词,但在一般量词如“层”的前面,“二”只能作序数词,“二层楼”是第二层楼的意思。“二”与“两”都作基数词的时候,意思是一样的,但是根据普通话的习惯,用法也有许多不同。一些方言的习惯说法也与普通话不一样。 a、二比二(竞赛比分)。 b、两比两。(选对a* b方) a、二比五。 b、两比五。(选对a* b方)

粤方言与普通话的语法差异

粤方言与普通话的语法差异 一、倒装 倒装是粤方言与普通话在语法上的一个比较大的差异,粤方言相对于普通话的倒装主要为定语后置和状语后置。 定语后置通常表现在一些名词上。如普通话说公鸡母鸡,粤方言里就成了鸡公鸡乸;普通话说青椰子、酸萝卜,粤方言就说椰青、萝卜酸。 状语后置通常表现在句子上。如普通话里的“你先走。”“你多吃几碗饭吧。”,粤方言里就成了“你走先。”“你食多几碗饭啦。”。 另外还有一些同素颠倒词也可算到倒装里。如普通话的秋千、夜宵、要紧,在粤方言里面却是千秋、宵夜、紧要。 二、一些副词用法的不同 粤方言里的“先”是一个比较特别的副词,它可以涵盖普通话里几个副词的意思。 1.等埋阿爸翻嚟先食饭。(等爸爸回来了再吃饭。)——再 2.先得五蚊咁少?(只有五元那幺少?)——只有 3.都要佢肯先得噶。(也要他肯才可以啊。)——才 另外还有“得”也是。 1.得噶啦你。(有你的。/你可以的。) 2.得咗!(成了!)——成功 3.食得噶。(可以吃的。)——可以、能 4.等得嚟都蚊训啦。(等到那时就太迟了。)——到 5.你由得佢啦。(你随便他想怎么样吧。) 三、量词 量词这一项的特点首先表现在量词本身的不同。如在普通话里,修饰一个人的量词只能用个,但在粤方言里面就可以用个(呢个人——这个人)、条(佢条女——他的女朋友)、件(你件蛋散啊——你这个废柴)、淠(你淠烂泥——你这个废物)。而不同的量词虽然都是用来修饰人的,却有着不同意思:阿叔条女(阿叔的女朋友)、阿叔个女(阿叔的女儿)。又如,粤方言中把量词都变成“啲”的话,就从单数变成了复数:本书几好睇。(这本书挺好看。)——啲书几好睇。(这些书挺好看。) 其次表现在粤方言中直接把量词放在名词前能起到强调、特指的作用,但普通话里并不会出现量词前没有数词或者指示词的情况。如:朵花好靓啊。(这朵花好漂亮啊。)再次,粤方言的量词可以充当有从属意味的“的”、“之”。如:我本书。(我的书。) 四、时态的表达 在粤方言里,用“过”、“咗”、“晒”、“紧”、“开”这五个字就可以简洁地说清楚动作的时态甚至程度。相比之下,普通话就要说得比较麻烦一些。 我食过呢种糖。——我(曾经)吃过这种糖。 我食咗粒糖。——我吃了一颗糖。/我(已经)把那颗糖吃掉了。这句话只要在最后加上语气词嘎啦就又可以变成另外的意思:我食咗粒糖嘎啦。——我要把这颗糖吃掉啦。 我食晒哋糖啦。——我(已经)把那些糖吃光啦。 我食紧糖啊。——我正在吃糖。 我食开呢种糖噶。——我一直都吃这种糖的。

动词重叠

“动词+名词”中的动词重叠情况及其进入“把字句”的条件限制 一、动词重叠 谈到动词重叠,首先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是:哪些动词可以重叠,哪些动词不能重叠,即动词重叠的条件限制是什么,目前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动词表示的动作是可以反复进行的,表示的动作是动作者主观上可以控制的。这其中单音节动词重叠的较多,而且多是主体能控制的动作动词。非动作动词(是、为),存现动词(在、具有),心理动词(希望、爱),能愿动词(要、愿望),趋向动词(上、上来),有结果意义的动词(看见、到)一般不能重叠,本文以主体能控制的单音节动词为例来说明问题。 二、动词重叠的形式 关于什么是动词重叠,各语法学家的看法并不一致,主要有三种意见“第一,仅限于AA 式,包括ABAB式(李人鉴1964);第二,包括AA、A一A、A了A、A了一A四种(范方连1964)刘月华(1984);第三,除了AA、A一A、A了A,A了一A外,还包括A着A 和AABB六种常敬宇(1996)李宇明(1996)” ①本文的重点不是讨论什么形式才算是动词重叠,所以我们对上面的问题暂置不论,但是从上面可以看出,不管语法学家怎么争论,他们是对于vv是典型的动词重叠式是没有疑义的,本文就是要以可重叠的单音节动词(v)的重叠式(vv)为研究说明的对象的。 三、动词重叠的语法意义 朱德熙先生说“我们认为,动词重叠的基本意义是减少动量,并非单指动作的轻重,也不是指动作反复次数的多少” ②杨平说“动词重叠式的基本意义是减少动量,包括动作时间的长短、次数的多少、力量的轻重、社会价值的高低等” ③谈到动词重叠的语法意义,学术界的看法也不一致,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第一,表示动作反复多次(王还,祝敏彻);第二,表示动作轻微,量少(王力,丁声树);第三,表尝试的意义(赵元任,吕叔湘);第四,表示委婉的语气;第五,表示轻松、随便的意味(赵新);第六,刘月华同志认为:动词重叠的基本语法意义是表示动作持续的时间短或进行的次数少,而像上面的一些看法即认为动词重叠有时有尝试义,有时有轻松、悠闲的意味,有时表示委婉的语气。这些都是在不同的情况下动词重叠所具有的与其基本语法意义相联系的不同功能的表达。上面的关于动词重叠意义的六种观点指的是包括v一v,v了一v,v了v在内的动词重叠的意义而不仅仅是(v)的重叠式(vv)的意义。本文在独立思考并在参考以上观点的基础上认为:(v)的重叠式(vv )主要表达的是一种轻松、随便的意味,并认为:可重叠的单音节动词在与不同的名词组合时有时可说有时不可说的主要原因在于动词重叠的这种轻松、随便的意味和与之组合的名词的语义特征有时相容有时排斥的缘故。下面将举例具体说明。 1、买买东西——买买东西 ※买房子——买买房子 ※买车——买买车 穿穿线——穿穿线 ※穿衣服——穿穿衣服 生生豆芽——生生豆芽 ※生孩子——生生孩子 我们可以说:买买东西,穿穿线,生生豆芽,但是却不能说:买买房子,买买车,穿穿衣服,生生孩子。什么原因呢,这和动词重叠后的意义有关,动词重叠后表示一种轻松、随便的意味,而买房子,买车都是人生活中的大事,一般情况下要花费人生的大部分积蓄,不是件随便轻松的事情;再说穿衣,自从人类有了文明以后,穿衣就具有了某种文化内涵在里面,在任何公共场合,穿衣都是必须的最基本的礼貌要求,是件相当严肃的事情,我们只在童话中看到过不穿衣服的皇帝在公共场合露面(安徒生《皇帝的新装》),但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是决然不会发生这样的事的。所以穿衣对我们来讲是必须的而不是随随便便的事情;生育对整个人类来说是物种繁衍所必须的,而对于母亲来说生育的过程是十分艰辛和痛苦的,绝不是件轻松随便的事情。所以上面所述都与轻松、随便的意味不符,也就不能用动词重叠式,相对来讲,买东西,穿线,生豆芽则是日常生活中很轻松随便的事情了。 2 、一般情况下我们是可以说:吃吃饭,喝喝水,睡睡觉的,也许有人要问,同是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为什么上面的动词不能重叠而吃饭,喝水,睡觉,就可以重叠使用呢?人不能不吃饭,不能不喝水,也不能不睡觉,这不也是很严肃的话题吗?其实它们和上面的买房子,穿衣服,生孩子是不一样的。因为,吃饭,喝水,睡觉的一次性动量可多可少,吃一次饭可多吃也可少吃,喝一次水可多喝可少喝,睡一次觉可时间长也可时间短,这种可控制的因素本身就含有一种随便的语气在里面。而相对来讲,买房子,穿衣服,生孩子,则不可分,动作只能一次性完成:买房子就要一次性买完而不能今天买一点明天买一点;穿衣服也只能一次性穿好而不能一次穿一半;生育孩子更是如此,只能一次性的完成。这种强迫的意味和一次性完成而无重复可能的限制也决定了它们不能和轻松、随便的重叠词联合使用。 从另一个角度讲,吃喝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有一种文化内涵包蕴在里面。去饭馆吃吃饭,去茶座喝喝茶不是一定饿了,渴了才去的,而是已经成为放松、休闲、随便的代名词,这也是它们之所以能重叠的原因。所以二者是不同的。 3、还有一些词

普通话与方言常见语法差异对照表

普通话与方言常见语法差异对照表 说明 1、本材料供普通话水平测试第三项——选择、判断测试使用。 2、内容大致按词法和句法分类排列,词法在前,句法在后。量词、名词搭配表请参看另外一个文件。 3、本材料各语法类别下所列若干组句子,仅为举例性质,远非普通话与方言语法差异的全部,而且同一格式的句子(或词语)尽量不多举,测试命题时可按同格式替换、类推。 4、所列句子采用单一的选择题型,答案一般是普通话说法(题号右边标注*)放在前边,方言说法(题号后标“方”的)放在后边,命题时排列顺序应随机变动。 5、a≠b*,表示当a b两句表达的意思不同时,两句都是普通话的说法。a=b方,表示a b两句表达的意思相同时,b句是方言说法。 汉语普通话与各方言之间的差别,总的来说语音方面表现最突出,因此,在进行普通话教学和训练的过程中,首先抓住方言区语音上的难点是完全正确的。其次是词汇,这一部分要比语音上的差别小一些。相对前两者而言,普通话与方言在语法上的差别显得小得多,不过,决不能因此而忽视语法上的差别。事实上,语法上的差别虽然小些,某些突出的现象却非格外留心不可。例如有些方言区的人学说普通话很容易就会说出“你走先”“我有看”“你讲少两句”一类的句子来。这些句子格式都不合乎普通话语法规范,直接影响表达效果。 这里说的方言和普通话的差异,实际上主要是指在测试中表现出来的地方普通话(指处于方言向普通话过渡中的一种“中介状态”)和标准普通话之间的差别。同是差异和问题,在语音和语法上的表现又有不同。语音上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地区上,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差别和问题,主要是带着不同口音的地方腔。而语法差异则不同,有时不同方言区之间会相互渗透一些方言的句式或表达习惯,几个不同方言区可能在在同样的语法问题,所以我们在做语法差异对比时,不以地区分类,而是按不同问题的类型进行分类。

七大方言

首页 编辑词条 七大方言 1. 北方方言:北京话为标准语(影响力强) 2. 粤方言:广州话为标准语(影响力强) 3. 吴方言:苏州话为标准语,今多以上海话为其代表。 4. 闽南方言:厦门话为标准语,但影响力不强 5. 湘方言:长沙话为标准语,影响力不强 6. 客方言:梅州话为标准语,在广东省的梅州、惠州、河源、龙川、紫金等客语区影响力比较强。 7. 赣方言:南昌话为标准语 1、北方方言 以北京话为代表,通行语中国北方地区各省区,贵州、四川、云南以及华中地区的部份县市。北方方言分为四个次方言区: (1)华北方言,通行于京津两市几东北三省,河北、山东几河南六省。其中吉林、辽宁、黑龙江三省方言最接近北京话。 (2)西北方言,通行于山西、陕西、甘肃、内蒙古、宁夏一部分、青海一部分及新疆等六省一区。 (3)西南方言,通行于四川、贵州、云南三省及湖北大部份。湖南、广西北部边沿地区。 (4)江淮方言,俗称下江官话,通行于长江中下游,包括安徽、江苏、江西部份沿江地区。 2、粤方言 粤方言,又称粤语,俗称广东话,当地人称白话,英文叫Cantonese,是汉语七大方言中语言现象较为复杂、保留古音特点和古词语较多、内部分歧较小的一个方言,通行于广东省大部分地区,广西自治区的东南部,港澳地区及海外华人区。以广州话为代表。粤方言内部被分为4个片,但语音与标准粤语广州话相对来说差别不大。 广东省境内纯粹属粤方言或以粤方言为主的县市有47个,占全省面积的1/3以上,即广州、佛山、肇庆、江门、深圳、茂名、中山、珠海、南海、番禺、东莞、顺德、龙门、佛冈、增城、从化、花县、清远、连县、阳山、连山、怀集、广宁、四会、三水、高要、云浮、高明、新兴、鹤山、封开、郁南、德庆、罗定、阳春、阳江、信宜、高州、化州、吴川、台山、开平、新会、恩平、斗门、香港、澳门。此外,惠州、韶关、湛江、海丰、博罗、惠阳、惠东、仁化、乐昌、英德、宝安、电白、遂溪、海康、徐闻、廉江等16个县市也有部分地区讲粤方言。 广西壮族自治区通行粤方言的县市有23个,即南宁、横县、贵县、桂平、平南、藤县、梧州、玉林、北流、容县、博白、陆川、钦州、合浦、浦北、灵山、北海、苍梧、岑溪、昭平、蒙山、贺县、钟山。此外,海外华侨及华裔中以粤方言为

梅县客家方言的重叠现象

梅县客家方言的重叠现象 梅县客家方言的重叠现象非常丰富,几乎所有的实词都可以重叠,而且形式多样,数量众多,使用范围广范。如果以词类为纲,在梅县方言中,有重叠形式的词有名词、动词、形容词、数量词、数词、拟声词,且各种词类重叠形式的类别多样化,我在这里没有对所有词类的重叠现象进行分类、归纳,而是聚焦于我感兴趣的重叠现象。我在这里主要向大家介绍梅县方言中四个重要的重叠形式,这些重叠形式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有表示程度的语法意义,或带有说话人的主观情感色彩,或者两者兼具。 这四种重叠形式分别是:“AA欸”式,“A过A绝”式,“真真”式,“齐齐欸”式。下面我将分别举例来说明这四种重叠形式的用法和意义。 形容词“AA欸”式: 例句:1,解件衫看去靓靓欸。(这件衣服看上去挺漂亮的。) 2,解只人个面看去红红欸。(这个人的脸看上去红红的。) 3,A:你话距等人像唔像?B:像像欸。(你说他们像不像?挺像的。) 4,面煮到绵绵欸。(面煮得还算软。) 5,A:距对你好唔好?B:好好欸。(他对你好不好?挺好的。) 6,解只屋净净欸。(这间屋子挺干净的。) 7,距看去高高欸。(他看起来还蛮高的。) 8,天看去暗暗欸,就想落雨欸。(天看来挺暗的,就要下雨了。) 9,解只狗看去恶恶欸。(这只狗看来挺凶的。) 10,解只细妹看去靓靓欸。(这个女孩子看来挺漂亮的。) 这种“AA欸”式的重叠形式带有一定的程度的意味,比起单个的形容词“A欸”式,它趋向表示适中、一般的程度,所以在普通话中一般可在形容词前加上表程度轻的副词,如“挺”、“蛮”,它同时也带有说话人的主观判断,如例一和例十,“靓靓欸”只是表示那个说话人对这件衣服、这个女孩的看法,也许换了别人可能觉得不漂亮或是认为非常漂亮;或者带有说话人的主观感受或感觉,如例四“绵绵欸”,是那个说话人对面煮得软不软的一种主观感觉,一般是尝过才下的判断;又如例五的“好好欸”,是说话人根据自己的主观感受作的结论。 动词“AA欸”式 例:A:你想做解份工么?B:想想欸。 (你想做这份工作么?挺想的。) A:你想屋家么?B: 想想欸。 (你想念家里么?挺想的。) 动词“AA欸”式的重叠形式有表示说话人的主观意愿的强烈程度的语法意义,它同形容词的“AA欸”式一样,趋向于表示程度中等、不轻不重,说话人的态度趋向于“中庸”。 形容词“A过A绝”式 例:精过精绝(指很聪明,很精灵,对象一般是指小孩子) 懒过懒绝(表示很懒惰) 少过少绝(表示非常少) 多过多绝(表示非常多) 坏过坏绝(形容很坏) 好过好绝(一般指两个人非常要好)

把字句中的动词重叠

论把字句中的动词重叠 徐艳平 (衢州学院中文系,浙江衢州324000) 摘要:把字句中的动词重叠是句子层面的问题,其动词能否重叠并不完全取决于句中的核心动词,也会受句式和其它成分的制约。整体来看,把字句动词重叠后表现出这样的特点:较强的劳作性、宾语为受事宾语、排斥给予、索取类动词、明确的目的性。 关键词:动词重叠把字句句子层面特点 一、问题的提出 陆俭明先生曾在《90年代现代汉语法研究的发展趋势》(1990)一文中列举了两组把字动词重叠句: (1)甲把马刷刷! 把衣服洗洗! 把文章改改! 把酒热热! 把房子修修! 把白薯煮煮! 把作业收收! 把报纸看看! 把裙子熨熨! 把黑板擦擦! 把面包烤烤! 把书念念! 把被子晒晒!把桌子挪挪!把车锁换换!(2)乙*把马骑骑! *把衣服买买! *把文章写写! *把酒喝喝! *把房子盖盖! *把白薯运运! *把作业交交! *把报纸借借! *把裙子穿穿! *把黑板扛扛! *把面包吃吃! *把书还还!*把被子卖卖!*把桌子送送!*把车锁拆拆! 同样是“把”字祈使句,甲、乙两组句子的基本格局相同,但甲组句能说,乙组句不能说。为什么?自陆俭明先生提出把字句中的动词重叠问题以来,这一问题得到语法学界的高度重视,不少学者都在论文或著作中把它作为尚待解决的重要语法问题来对待,也有人试着对这一问题进行解释。 高平平(1999)从语用的角度进行分析,认为“凡是能表示一定动作行为的并能够持续、重复的动词都可以重叠;反之,凡表示非动作行为、不能持续重复的动词或表示一定量的动词,一般不能重叠使用。”姜守旸(2000)从受事宾语的处置结果明确与否进行了解释。于洪亚(2008)认为把字句动词重叠的限制条件是:“1、‘把’后的名词必须是与动词组合的能够单说的自由语素,2、名词与重叠动词组合后要能产生某种预期的结果,或者至少要发生某种变化。”他们的解释有其合理的一面,但却并没有完全解决问题。原因就在于以往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仅仅是针对动词或宾语进行探讨,都是从某一特定角度着手的,而忽略了句式的影响和制约,缺乏全局的研究思路。正像周国光先生(1999)在提到把字句中的动词重叠问题时所说的:“两组句子中的动词都是重叠形式,但是有的可以重叠,有的不能重叠。为什么?是否与动词的语义特征有关?如果有关,那么决定能否重叠的语义特征是什么?就目前的研究来说,还没有提取出相应的语义特征给以比较满意的解释。” 二、把字句中的动词重叠是句子层面的问题 我们认为,一个句子能否成立并不仅仅取决于其核心动词,也会受到句式或其他因素的

PEP小学英语四年级上下册复习重点-单词、句型翻译、语音、语法

四年级上册各单元句型总汇 我们有一个新教室。 Let’s go and see 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What’s in the classroom? 教室里面有什么? One blackboard, one TV, many desks and chairs. Where is it ? 它在哪儿? It’s near the window. 它在窗户旁边。 It’s so big. 它很大。 Let’s clean the clas sroom. 让我们一起打扫教室 Let me clean the windows. . 让我来擦窗户。 The door is orange.门是橙色的。 语法点:where 引导的是特殊疑问句,“哪里”,看到where 就要想到地点,方位词,例如on, in ,under, near等 语法点:let’s = let us 让我们let me 让我 文化知识:.想问别人问题,要先说“excuse me对不起,打扰一下。” 你书包里有什么? An English book, a maths book, three storybooks and… 一本英语书,一本数学书,三本故事书和 I have a new schoolbag. 我有一个新书包。 What colour is it? 它是什么颜色的。 It’s black and white. 它是黑色和白色的。 语法点:what colour引导的也是特殊疑问句,问的是颜色,回答中肯定有例如purple,red 等等。 我有一个新朋友。 A Chinese friend? 一个中国朋友? What’s his name ? 他的名字叫什么? His name is Zhang Peng. 他的名字叫张朋。 He’s tall and strong. Who is he ? His name is Wu Yi fan. He has short hair. 他有短头发。 My friend has glasses and his shoes are blue. You’re right! 你说对了。 Y ou’re right! 你说对了。What’s her name? 她的名字叫什么?Her name is Amy. 她的名字叫Amy. 语法点:is:是has/have: 有注意什么时候用is, 什么时候用has/have. 语法点:he 他,his 他的,she 她her 她的 她在起居室里吗? Yes, she is.是的,她是。No, she isn’t. 不,她不是。

广东方言粤语方言有十大特色

客家话版 月光光,秀才郎;骑白马,过莲塘; 莲塘背,割韭菜;韭菜花,结亲家; 亲家面前一口塘,打条鲩鱼八尺长; 大头拿来熬汤食,尾巴拿来入学堂; 入个学堂四方方,搬条凳子读文章; 文章读哩几多本?三十零二本; 一本丢落塘,一本丢落井; 井里起银杆,银杆好架桥; 桥上好食饭,桥下好洗碗; 一洗洗到“乌舌嬷”,拿给阿婆养鸡嬷. (注:“乌舌嬷”指地是油嘴滑舌、爱耍贫嘴之人) 粤语版 月光光,照地堂,虾仔你乖乖瞓落床, 听朝阿妈要赶插秧罗,阿爷睇牛去上山岗,啊… 虾仔你快高长大罗,帮手阿爷去睇牛羊,呀… 月光光,照地堂,虾仔你乖乖瞓落床, 听朝阿妈要捕鱼虾罗,阿嫲织网要织到天光,啊… 虾仔你快高长大罗,划艇撇网更在行. 月光光,照地堂,年三十晚,摘槟榔, 五谷丰收堆满仓罗,老老嫩嫩喜喜洋洋,啊… 虾仔你快啲眯埋眼罗,一觉瞓到大天光,啊… 现代汉语地来历 正宗地古汉语 中国支正统汉语地一支是闽南语原名河洛话,另一支是客家话. 上海话归属地吴语(叫吴语不是因为原来吴国使用这个语言,而是因为现在地吴语区和原来吴国差不多)是原百越族语被河洛话影响后形成地(福州话则是从吴语里分出来地).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而粤语,是南越族地语言被河洛话和客家语影响后形成地. 北方方言特别是北京话,则是河洛话被满语蒙语大量入侵后形成地.是最偏离古汉语地一支. 关于现在北京话(北方方言)地来源: 目前地北京话,乃是汉语在五胡乱华以后,受到北方胡人以政治、军事力量之影响与压迫而改变音调地结果.南北朝时,北朝统治者是以鲜卑语为北齐之国语,唐代以后,五代十国期间,胡人大量移居中原,北方胡汉杂处通婚以致音调、语法越变越烈.到南宋偏安时期中原已成「胡汉语」天下,换而言之,变种汉语已成定型.辽、金、元三朝代皆以北京为国都北京官话渐渐形成.明成祖迁都北京时,北京话已成为汉语系中胡化最深地一支,后满人入关,满人虽习汉语,却使得北京话成为满大人官话,西洋人称为,清代汉语与唐代汉语相比亦即完全走样,音调不仅大变汉字意义亦多不同.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北方方言与北京话又有不同,音调并没有变得那么变态,没有儿话音等特征. 关于现在广东话地来源: 广东话有三大方言,粤方言、闽南方言和客家方言.先讲三大方言地来源,三大方言地来源都来源于中原地汉语,来源于河南、陕西一带地汉语,因为移民地时间、路线不同形成不同地方言.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宁波方言“VVN”动词重叠式研究

宁波方言“VVN”动词重叠式研究-汉语言文学 宁波方言“VVN”动词重叠式研究 卢凯凯王月华 摘要:宁波方言中的“VVN”式是一种不完全重叠的动词重叠类型,它是在“VN”这一基式基础上通过重叠动词“V”构成的,其中VN为述宾式离合词。本文主要探讨“VVN”动词重叠式的基本特点、变体格式和语法意义。 关键词:宁波方言动词重叠“VVN”式 一、引言 宁波方言属于吴语太湖片(北吴)甬江小片,是吴方言的一个分支,在研究北部吴语的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特色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动词重叠是汉语特有的语法现象,在宁波方言中,动词重叠的类型丰富。从构形看,既有完全重叠,又有不完全重叠。本文主要关注“VVN”动词重叠式,分析它的基本特点和主要变体格式,并探究其在方言使用中的语法意义。 二、“VVN”动词重叠式的基本特点 “VVN”式是一种不完全重叠的动词重叠类型,它是在“VN”这一基式基础上通过重叠动词“V”构成的。通过对所搜集语料的分析,我们认为“VN”应该为述宾式离合词,如“结婚(结结婚)、生病(生生病)、写字(写写字)”等。离合词兼具词组和词的特征,它介乎词和词组之间,也就是说,我们可以把它看作是词与词组之间的中介或过渡单位,其离、和不会改变词义(林丹丹,2008:5)。我们可以把“合”的时候看作是它的常式,即作为一般的复合词使用,把“离”的时候看作是它为了某种特殊表达需要的变式,即作为动宾词组使用(林丹丹,2008:5)。比如在“结婚”一词中,“结”和“婚”既可以合在

一起作为一个复合词使用,也可以在其内部加入“了”或数量词,如“结了婚”或“结一次婚”等,这种扩展词的方法也是离合词的一般判断方法。宁波方言“VVN”动词重叠式中的“VN”基式都可以有这样的扩展形式,我们由此判断“VN”基式应该为述宾式离合词。 该重叠式的语音特点通常为第一个音节“V”不变调,而第二个音节“V”读轻声,第三个音节“N”不变调但要重读。 三、“VVN”动词重叠式的变体格式 “VVN”式进入具体的句子时,有“VVN、NVV和VNVV”三种变体格式,其中“NVV”和“VNVV”格式是分别将“N”或“VN”前置,同时“V”仍然重叠而形成的。 第一种变体格式“VVN”需要有后续成分,这个后续成分表示判断或评价,是对”VVN”这个动作的补充说明,具有表原因的作用,即使后续成分不出现,也蕴含着一种原因。(阮桂君,2006:52) (1)今年我也发发心,到五磊寺去打打四六。(阮桂君,2006:52) 句义:今年我也决定做件事情,到五磊寺去打打四六。 (2)我是大勒度量做做人啦。(阮桂君,2006:52) 句义:我是大着肚量做做人。 例(1)前半句以“VVN”“发发心”结尾,一般会引起听者的疑问:发什么心?紧接着就出现后续句,用来说明“发心”的内容,从而消除听者的疑问。例(2)蕴含着说这句话的人要忍受着某些东西,而听到这句话的人一般都会提出这样的疑问“为什么要大勒度量做做人?”,即这句话中蕴含着一种未提及的原因用来解释这样的疑问。

语音、词汇、语法知识点

语音、词汇、语法知识点及部分试题讲析 主讲教师:陈香 (一)语音 一、用汉语拼音给下面的汉字注音,如果有变调的, 请在下面划横线标出。 接阅可俄泪更盆瑞粉笔月牙儿水库选举 读了领导他们围嘴儿好产品浅水儿子 二、汉语的音节可以分析为。 音节是___的语音单位。汉语中,一个汉字读出来往往就是一个____。

三、普通话的声调,用“五度标记法”是怎样表示的? 调值和调类的关系如何? 1.声调就 是。 2.普通话的声调有___类,它们是。通常说成。 3.调值是。 4.普通话声调的调值可以用___ 来表示。普通话各类声调的调值是。 5.普通话中发音高而平的是___,先降后升的是___,由中升到高的是___,由高降到低的是___。 6.按"去、上、阳、阴"声调排列的成语是() A、山河锦绣 B、异口同声 C、去粗存精 D、破斧沉舟 E、英明果断 7.按"阴、阳、上、去"声调排列的成语是()

A、心明眼亮 B、光明磊落 C、胸怀广阔 D、钻研马列 E、坚持努力 8."鱼"和"雨"、"衣服"和"依附"、"大嫂"和"打扫"靠__来区别 9.普通话中又轻又短的调子叫___,这是一种___现象。 10.变调比较重要的有___、___的变调和___。 11.在上声音节之前,上声音节的调值由___变为___,称"上上相连变阳平"。 12.上声在非上声转化来的轻声前念,在上声转化来的轻声前念。 13.去声音节在去声音前调值由变为,这是由于后一音节起点高而同化的结果。 14.根据"一"字的变调规律,"一心一意"中的两个"一"应分别读作和。 15. 简述三声的变调规律

四、请指出下列各组的相同点: g、k、h的发音共同点是 j、q、x的发音共同点是 zh、ch、sh、r、的发音共同点是 d、t、n、l的发音共同点是 z、c、s的发音共同点是 b、p、m的发音共同点是 m、n的发音也有相同的地方,它们都是 五、请指出下列各组的不同点: g和k的发音不同处在于_______,相同处在于______。d和t的发音不同处在于______,相同处在于______。b和p的发音不同处在于______,相同处在于______。z和c发音的不同处在于______,相同处在于_____。zh和ch发音的不同处在于_____,相同处在于______。j和q发音的不同处在于_____,相同处在于______。 六、一般来说,韵头由充当。

粤方言

粤方言 广东地区现在通行的三大方言,即粤方言、闽方言、客家方言,就是各个时期迁入广东的汉语方言与当地土语融合的结果。粤方言通称“粤语”,习惯上也叫“广东话”,本地人又叫“广府话”或“白话”。“粤”虽是广东的简称,“粤方言”却并非指广东境内的所有方言,而是指一种流行语广东、广西境内,以及港澳等地以广州话为代表的大方言。【1】 一、粤方言的形成与分布 在秦代以前,居住在广东、广西地区的,基本上是称为“南越”(百越的一种)的少数民族,包括壮、瑶、黎和疍家等,经济落后。直到公元前222—前218年,王翦(jian)、任嚣、赵佗受秦始皇之命平定百越叛乱,发兵数十万驻守岭南,开始了早期汉语和百越语融合的先声。不过也有学者认为,“粤方言最早的源头,应该是楚人南迁、楚语南来所导致的结果”【2】。汉代至唐宋,中原汉人更是络绎不绝地进入岭南,促进了粤语的发展和定型。还有的学者认为粤语起源于宋代【3】。元明清以来,粤语的变化很小。 总之,粤语一方面继承、保留了古汉语的特点,另一方面也吸收了一些南方非汉语的成分。 粤语的分布地域主要在两广,包括珠江三角洲、粤中地区和粤西南地区,粤北、粤西的部分吸取,广西的东南部(如南宁、玉林等地),以及海南岛的一些工矿及临场(如三亚、陵水等地)。粤语在海外的分布主要是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及欧洲一些国家的华人社区,东南亚地区粤语也很流行,如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越南等国。此外,在中南美洲的委内瑞拉、多米尼加、哥伦比亚及哥斯达黎加等国,粤语中的四邑话较通行;在非洲的南非、马达加斯加等国,也有粤语的存在。【4】 二、粤方言的共同特点 广东省内的粤方言有不同的分支,它们具有许多相同的特点,但也有一些不一致的现象。这里主要叙述粤方言各分支中共同性的一面,包括语音、词汇、语法及方言用字等地共同特点。【6】 1、语音方面 总的来说,各地粤方言的语音系统是比较复杂的,复杂性现在韵母和声调调类都比较多。与共同语比较,粤方言的韵母和声母都超出共同语三分之一以上,有的甚至超出一倍以上。 粤方言的声调是汉语各大方言中最复杂的,其共同特征就是调类数目多,个别地方只有六七个,一般都是八九个或十个,其中以九个声调的地点为最多。九调的地区占整个粤方言区四分之三以上。因此一般都把“九声”作为粤方言的一大特色,如广州话有九声:阴平、阳平、阴上、阳上、阴去、阳去、上阴入、下阴入和阳入。【5】 2、词汇方面 (1)总的来说,词汇方面粤方言各地一致性相当高。基本词汇抱愧约占总词汇三分之二的与民族共同语相同的语词和约占总数三分之一粤方言特有的词语,在粤 方言的大部分地区都是相同的。 (2)粤方言中有一大批本方言自行创新的方言词,这些方言词占不同于民族共同

动词重叠的若干句法问题

原载《中国语文》,1998(2):83-92. 动词重叠的若干句法问题 李 宇 明 内容提要 本文考察与“动量”和“时间”有关的动词重叠式的若干句法问题。认为:动词重叠式排斥数量词语的主要原因是,动词重叠已内蕴有不能用数量词语标示的量的意义。这种内蕴的量,其一,使动词重叠式更具动态性,所以不能带以数量词语开头的无定有指的宾语,充当主语、宾语和定语时也受到较大限制;其二,带来动词时间因素的变化,动词重叠式只有已然和未然之分,不再具有一般的体的时态特征。并由此提出了研究“量”“时”这两个重要的动相范畴之间的关系的重要性。 动词重叠主要有三种类型:a)单音节动词以Aa方式重叠。ⅰb)一般双音节动词以ABab 方式重叠。ⅱc)动宾式双音节动词多以AaB方式重叠,如: 唱歌---唱唱歌 跳舞---跳跳舞 道歉---道道歉 理发---理理发 一些结构比较特殊的双音节动词也须以AaB方式重叠,如: 游泳---游游泳 洗澡---洗洗澡 鞠躬---鞠鞠躬 动词重叠式中间嵌“了”和“一”,形成“V了V”、“V一V”和“V了一V”等变体形式。本文把这些变体形式也都看作动词的重叠式。 动词重叠是重要的语言现象之一,涉及动词重叠的论文和著作数以百计,高论迭出,异彩纷呈。所讨论的内容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a)动词重叠的方式和可重叠的动词范围; b)动词重叠式的历史由来及其在方言中、民族语言中的表现; c)动词重叠与其他的词类重叠以及动词带数量补语等相关现象的比较; d)动词重叠式的语法、语义及语用性质; e)动词重叠之后句法功能的变化。 其中d)e)两个方面是近些年讨论的热点。本文在前贤时哲的研究基础上,讨论有关动词重叠式句法功能方面的四个问题: a)动词重叠式对数量词语的排斥; b)动词重叠式对宾语有指性的特殊要求; c)动词重叠式与常见时间成分的组配特点; d)动词重叠式充当主语、宾语和定语所受到的限制。 通过这些考察,以期加深对动词重叠的性质和重叠之后的一些句法特点的认识,并对动量范畴与时间范畴之间的关系进行初步探讨。 一、动词重叠式与饰动数量词语 动词重叠式有排斥数量词语的强烈倾向。本文所说的数量词语,包括量词、数量组合和指量组合等语言单位。从句法功能上看,数量词语有修饰名词性成分的“饰名”数量词语,有修饰动词性成分的“饰动”数量词语。饰动数量词语在语义上主要表示动作的动量和时量等,在语序上有前饰(出现在动词之前)和后饰(出现在动词之后)两个句法位置。 动词在一般情况下都可受数量词语修饰,但重叠之后却都不能再接受数量词语修饰,哪怕是动词重叠式处在非谓语的位置上。比较: 一天跑十里~*一天跑跑十里 考察五天~*考察考察五天 三场比赛~*三场比赛比赛比赛了三场~*比赛了比赛三场 砍了两刀~*砍了砍两刀打几巴掌~*打打几巴掌

广东方言粤语方言有十大特色

广东方言粤语方言有十大特色 一是音调、音节比较丰富。同汉语的主流北方语系和其他方言相比,粤语有着独自形成的音韵系统。现代普通话只有阴平、阳平、上、去四声,而粤语方言则有九个声调和两个变调。声调即阴平、阳平、阴上、阳上、阴去、阳去、阴入、中入、阳入九声;还有高平和高升两个变调。由于音域宽广,朗诵古诗 特别上口和押韵。如杜甫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此诗的深、心、金、簪四字粤语音同韵,而现代汉语却不同韵,所以用粤语方言更铿锵有声。 二是保持大量的古汉语。由于汉人入粤很早,就语言方面来说,离开中原越早,保留古汉语的成分就越多。有些口语词在中原地区消亡了,却保留在粤语方言仲。如“索气是西晋时的汉语口语,中原地区早不用了,粤语方言一直沿用至今;另一类语词直到今天,还是沿用中原语音来读,如“来”,粤语方言念作“黎”。粤语方言中很多是古汉语,例如:食(吃)、行(走)、走(跑)、着(穿)、面(脸)、饮(喝)、俾(给)、斟(倒)、怒(骂)、晓(知道)、翼(翅膀)、晏(迟)、滚水(开水)、倾偈(交谈)、下昼(下午)、趁虚(赶集)等等,都是古汉语。 三是与吴越(楚)语言有许多相近之处。如:须同苏,逃同徒,酒同走,毛同无,早同祖,等等。粤语称美好事物为“赞”,如今苏州、宁波等地仍用此语。粤语的“咁多”,实为吴越的“介多”。粤语自称我们为“我哋”,吴越“侬哋”,“侬”是吴越古音。吴越语的“黄、王”读音不分,两广的白话也同样如此。 四是特殊词汇很多。如“菜”叫“餸”,“能干”叫“叻”,“什么”叫“乜嘢”,“睡”叫“瞓”等。广州人喜爱创造形象生动的俗语和俚语统称为惯用语。例如:八卦、即爱管闲事,爱讲是非;牛一,戏称生日;手信,送与亲友的礼物;醒水,指机灵;咁串,相当于趾高气扬;执生,指看着办;执笠,指商店倒闭;生猛,指生气勃勃;千祈,指切切不可大意;扮嘢,指卖弄;坳撬,指不顺畅,有龃龉;沙尘,指轻浮,骄纵;纹路,指条理;拍拖,喻为恋爱;拥趸,指坚定的拥护者;俾面,为赏面、给面子的意思,等等。粤地名多用涌、沥、甫等;称小东西用“仔”,如“刀仔”、“凳仔”、“人仔”等;称外国的东西为“番”,如叫老外叫“老番”等;粤语方言将车船停靠叫作“埋站”,结账叫做“埋单”。 五是吸收外来语成分多。唐宋时期吸收阿拉伯语,如邋遢(赃),清至民国时期则大量吸收英语,如波(球),呔(车胎),的士(出租车),花臣(花样),菲林(胶卷),士的(拐杖),士巴拿(扳手),买飞(买票)等。特别近年来,粤语方言的发展变化较大,吸收很多外来语,词汇创造量十分丰富,甚至将英语直译成粤语方言,如将party说成“派对”;show 说成“大骚”;cool说成“酷”;等等。 六是词语结构特殊。粤语方言的名词重叠成分多。如口多多(多嘴),心思思(心想),眼白白(睁眼)等;或者将动词、形容词重叠,如搞搞震(搞事),湿湿碎(琐碎)等。 七是喜欢倒装。如普通话的“要紧”,粤语方言说成“紧要”;粤语方言将“客人”说成“人客”;将“公鸡”说成“鸡公”;将“母鸡”叫做“鸡婆”、“鸡项”。等等。这些用词都带有古越语痕迹。 八是语法颠倒。粤语方言含双宾语的句式,语序排列正好同普通话颠倒。如普通话习惯说“我给你送礼物”,粤语的习惯说法是“我送你礼物俾你”;普通话说“你先吃”,粤语方言说“你吃先”,等等。粤语方言是“主语+谓语+直接宾语(事或物)+间接宾语(人)”,两个宾语的语法词序与汉语不同,如粤人喜欢说“我年纪大过你”,中原人则说“我年纪比你大”。 九是喜用民间俚语。请看下面一段粤语方言:昨天“潮流兴”“炒更”,今日有兴“跳槽”。今日“老细”“炒你鱿鱼”,听日话唔定你会“炒”“波士”。所以你要自己“执生”,就系“食自己”。上一段话尽管你每只字都认识,但其中的意思只有懂粤语的人才明白,粤语方言的奥妙堪值

动词重叠形式的意义

内容摘要:动词重叠是汉语中极富特色的语法形式,无论动词重叠的范围还是动词重叠的语法意义,一向都是语法研究的热点。 关键词:动词动词重叠语法意义语法形式 重叠是一种重要的语法手段,动词的重叠是汉语中特有的语言现象,具有丰富的表义作用、语法功能和表现形式,充分地表现了汉语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对动词重叠这一语法现象的研究,对于我们全面准确地把握汉语的本质规律有着重要的意义。 动词重叠的形式 1、A——AA式 尝尝玩玩问问想想走走看看听听坐坐谈谈 2、A一A式 写一写歇一歇看一看听一听坐一坐想一想 玩一玩搁一搁评一评劝一劝找一找转一转 3、A了A式 看了看坐了坐歇了歇揉了揉想了想算了算 找了找转了转提了提谈了谈笑了笑指了指 4、A了一A式、A了几A式 摆了一摆摸了一摸侃了一侃说了一说挑了一挑 哼了两哼拜了两拜摆了两摆 5、A他一A式、A了几A式 笑他一笑试他一试赌他一赌等他一等 6、A不A式 看不看赌不赌试不试留不留走不走抄不抄 7、A着A着式 说着说着想着想着数着数着看着看着听着听着 8、A来A去式 数来数去说来说去想来想去看来看去转来转去 9、ABAB式 打听打听解释解释唠叨唠叨照顾照顾准备准备 交待交待整理整理讨论讨论比划比划指点指点 10、AAB式 帮帮忙点点头散散步洗洗澡下下棋打打球 算算帐看看报过过瘾拉拉票诉诉苦窜窜门 11、A一AB式 赶一赶面记一记帐通一通风浇一浇水干一干活 12、A了AB式 下了下棋点了点头挤了挤眼咬了咬牙撇了撇嘴 摇了摇头理了理发浇了浇水散了散步算了算帐 13、AABB式 打打闹闹说说笑笑蹦蹦跳跳比比画画躲躲藏藏摇摇摆摆 拉拉扯扯来来往往走走停停进进出出哼哼唧唧嘀嘀咕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