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外科手术操作的基本原则与技术操作

外科手术操作的基本原则与技术操作

外科手术操作的基本原则与技术操作
外科手术操作的基本原则与技术操作

外科手术操作的基本原则及技术操作要求

在外科手术操作过程中,必须遵守无菌、无瘤和微创等基本原则,应尽可能避免手术后的感染、肿瘤的播散或病人机体组织不必要的损伤,以利于病人术后康复,提高手术治疗的效果。

第一节无菌原则微

生物普遍存在于人体和周围环境。—旦皮肤的完整性遇到破坏,微生物就会侵入体内并繁殖。为了避免手术后感染的发生,必须在术前和术中有针对性地采取一些预防措施,即无菌技术。它是外科手术操作的基本原则,由灭菌法、抗菌法和一定的操作规则及管理制度所组成。

灭菌(sterilization),又称消毒(disinfection),是指将传播媒介上所有微生物全部杀灭或消除,使之达到无菌处理。多用物理方法,有的化学品如环氧乙烷、甲醛、戊二醛等可以杀灭一切微生物,故也可用于灭菌。抗菌(antisepsis)则是指用化学方法杀灭存在的微生物或抑制其生长繁殖。

(一)手术用品的无菌处理方法

1.物理灭菌法包括热力、紫外线、放射线、超声波、高频电场、真空及微波灭菌等。医院常用的有热力和紫外线灭菌,其他方法均因可靠性差或对人体损害性大,不能得到广泛应用。紫外线灭菌主要用于室内空气消毒,因此本节只介绍热力灭菌。它包括干热灭菌及湿热灭菌,前者是通过使蛋白质氧化和近似炭化的形式杀灭细菌,包括火焰焚烧、高热空气。后者通过使蛋白质凝固来杀灭细菌,包括煮沸、流通蒸气和高压蒸气。

⑴高压蒸气灭菌法:是临床应用最普遍、效果可靠的灭菌方法。此法所用灭菌器的式样有很多种,但其原理和基本结构相同,是由一个具有两层壁能耐高压的锅炉所构成,蒸气进入消毒室内,积聚而产生压力。蒸气的压力增高,温度也随之增高,当温度达121~126℃时,维持30分钟,即能杀死包括具有极强抵抗力的细菌芽胞在内的一切细菌,达到灭菌目的。

使用高压蒸气灭菌时应注意如下几点:①需要灭菌的各种包裹不应过大、过紧,一般应小于55cm×33cm×22cm;⑨包裹不应排得太密,以免妨碍蒸气的透入,影响灭菌效果;③易燃或易爆物品如碘仿、苯类等,禁用高压蒸气灭菌法;锐利器

械如刀剪等不宜用此法灭菌,以免变钝;④瓶装液体灭菌时,要用玻璃纸或纱布包扎瓶口,用橡皮塞的,应插入针头排气;⑤要有专人负责,每次灭菌前都要检查安全阀的性能。

⑵煮沸灭菌法:可用于金属器械、破璃及橡胶类物品,在水中煮沸100℃以后,维持15~20分钟,一般细菌可被杀灭。应用此法时应注意:①物品需全部浸入水中;②橡胶类和丝线应于水煮沸后放入,15分钟即可取出;③玻璃类物品用纱布包好,放入冷水中煮。如为注射器,应拔出针芯,用纱布包好针筒、针芯;灭菌时间从水煮沸后算起,如中途加入物品则应重新从水煮沸的时间算起。

2.化学灭菌法锐利器械、内镜和腹腔镜等不适于热力灭菌的器械,可用化学药液浸泡消毒。常用的化学消毒剂有下列几种:

⑴70%酒精:它能使细菌蛋白变性沉淀,常用于刀片、剪刀、缝针及显微器械的消毒。一般浸泡30分钟。酒精应每周过滤,并核对浓度—次。

⑵2%中性戊二醛水溶液:它可使蛋白质变性,浸泡时间为30分钟,用途与70%酒精相同。药液需每周更换一次。

⑶10%甲醛溶液:能干扰蛋白质代谢和DNA合成,浸泡时间为20~30分钟。适用于输尿管导管等树脂类,塑料类以及有机玻璃制品的消毒。

⑷1:1000苯扎溴铵(新洁尔灭)溶液:浸泡时间为30分钟,亦可用于刀片、剪刀、缝针的消毒,但效果不及戊二醛溶液,故目前常用于持物钳的浸泡。

⑸1:1000氯已定(洗必泰)溶液:浸泡时间为30分钟,抗菌作用较新洁尔灭强。

注意事项:①浸泡前,器械应去油污;②消毒物品应全部浸在消毒液内;③有轴节的器械应把轴节张开;管、瓶类物品的内面亦应浸泡在消毒液内;④如中途加入其他物品应重新计算浸泡时间;⑤使用前应将物品内外的消毒液用灭菌生理盐水冲洗干净。

3.气体熏蒸灭茵适用于室内空气及不能浸泡且不耐高热的器械和物品的消毒。如精密仪器、纤维内镜等。

手术室应用较多的是福尔马林熏蒸法,所用熏箱一般是由有机玻璃制成,分成2~3层、每层通过孔洞相通。在最底格放一器皿,内盛高锰酸钾和40%甲醛,需消毒的物品放在上面各层。福尔马林的用量按熏箱体积计算,一船用量为

40~80ml/m3,加入的高锰酸钾(g)与福尔马林的用量(ml)比为1:2。此法可消毒丝线、内镜线缆、手术电凝器等,熏蒸1小时即可达到消毒目的。

(二)灭菌的监测

由于灭菌效果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所以在处理时必须加以监测。目前常用的方法有:

1.仪表监测即依靠灭菌设备上的有关仪表,如温度计、压力计等进行控制,并通过自动记录仪记录备查。

2.化学指示剂利用化学物质特征性的颜色或其他反应指示作用因子的强度和时间。

3.生物指示剂直接用细菌的存亡来证明是否达到灭菌的要求。

4.程序监测根据灭菌处理的程序作回顾性或前瞻性监测。

手术室工作中使用较多的是化学监测法,近年来化学指示剂的发展较快,既可指示作用的强度又可指示作用的时间,已广泛用于高压蒸气、环氧乙烷和甲醛熏蒸灭菌。有贴于包外的化学指示胶带或胶签,用于表示该物是否经过灭菌处理;也有放于包内中央的指示卡(管),用于表明包内物品是否达到灭菌要求。

(三)无菌物品的保存

1.设无菌物品室专放无菌物品,所有物品均应注明消毒灭菌日期、名称以及执行者的姓名。

2.高压灭菌的物品有效期为7天,过期后需重新消毒才能使用。

3.煮沸消毒和化学消毒有效期为12小时,超过有效期限后,必须重新消毒。

4.已打开的消毒物品只限24小时内存放手术间使用。

5.无菌敷料室应每日擦拭框架和地面1~2次,每日紫外线灯照射1~2次。

6.无菌敷料室应专人负责,做到三定:定物、定位、定量。

7.对特殊感染病人污染的敷料器械应作两次消毒后再放回无菌室。

手术室中的器械经消毒灭菌后还应注意防止再污染。运送灭菌后的手术包、敷料包等,不论从供应室领取或是手术室内周转,均应使用经消毒的推车或托盘,决不可与污染物品混放或混用。手术室内保存的灭菌器材,应双层包装,以防开包时不慎污染。小件器材应包装后进行灭菌处理,连同包装储存。存放无菌器材的房间,应干燥无尘,设通风或紫外线消毒装置,尽量减少人员的出入,并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处理。

(四)手术室管理的基本要求

1.个人卫生和健康手术室工作人员应严格讲究卫生。手指甲应剪短,有呼吸道疾病、开放伤口、眼鼻喉部感染者,均不宜进入手术室。

2.手术室制度

⑴工作人员进入手术室制度:严格遵守无菌原则,穿手术室备好的衣、裤、鞋,戴口罩、帽子,保持清洁安静。禁止吸烟或大声喧哗。有呼吸道感染及化脓性病灶者原则上不进入手术室。加强工作计划性,减少出入手术室的次数。

⑵手术室参观制度:参观人员应穿手术室准备的衣、裤、鞋,戴口罩、帽子。每间手术室参观人员不超过3人。参观时严格遵守无菌规则,站在指定的地点。参观者不得距手术台太近或站立过高,不得随意走动。参观感染手术后不得再到其他手术间参观。

⑶消毒隔离制度:每次手术后彻底清扫洗刷,清除污染敷料和杂物,紫外线灯照射消毒,接台手术需照射30分钟后才可再次施行手术。所用物品、器械、敷料、无菌物品应每周消毒一次。打开的无菌物品及器械保留24小时后应重新消毒灭菌。氧气管、各种导管、引流装置等用后浸泡在消毒液内消毒,并每天更换消毒液一次,定期作细菌培养。无菌手术间与有菌手术间相对固定,无条件固定者,应先施行无菌手术,后施行污染或感染手术。

⑷手术室空气消毒:手术室内空气应定期消毒,通常采用乳酸消毒法。100m3空间可用80%乳酸12m1倒入锅内,置于三脚架上,架下酒精灯加热,待蒸发完后将火熄灭,紧闭30分钟后打开门窗通风。

(五)手术进行中的无菌原则

在手术过程中,虽然器械和物品都已灭菌、消毒,手术人员也已洗手、消毒,穿戴无菌手术衣和手套,手术区又已消毒和铺无菌布单,为手术提供了一个无菌操作环境。但是,还需要一定的无菌操作规则来保证已灭菌和消毒的物品或手术区域免受污染,手术进行中的无菌原则包括:

1.手术人员穿无菌手术衣后应避免受到污染,手术衣的无菌范围是腋前线颈部以下至腰部及手部至肘关节以上5cm。手术台边缘以下的布单均属有菌区域,不可用手接触。

2.手术人员及参观人员尽量减少在手术室内走动。

3.非洗手人员不可接触已消毒灭菌的物品。

4.洗手人员面对面,面向消毒的手术区域,只能接触已消毒的物品。

5.如怀疑消毒物品受到污染应重新消毒后再使用。

6.无菌布单如已被浸湿,应及时更换或盖上新的布单,否则可将细菌从有菌区域带到消毒物的表面。

7.不可在手术人员的背后传递器械及手术用品。

8.如手套破损或接触到有菌的地方,应另换无菌手套。前臂或肘部碰触有菌地方,应更换无菌手术衣或加套无菌袖套,污染范围极小的也可贴上无菌胶膜。

9.在手术过程中,同侧手术人员如需调换位置时,应先退后一步,转过身,背对背地转到另一位置。

10.作皮肤切口及缝合皮肤之前,需用70%酒精或2.5%~3%的碘酊涂擦消毒皮肤一次。切开空腔脏器之前,应先用纱布垫保护周围组织,以防止或减少污染。

第二节无瘤原则

1890年,Halsted创立乳腺癌根治术,首次阐述了肿瘤外科手术的基本原则,即不切割原则和整块切除原则。20世纪60年代以后,以防止复发为目的的无瘤原则逐渐得到重视。无瘤原则是指应用各种措施防止手术操作过程中离散的癌细胞直接种植或播散。不恰当的外科操作可以导致癌细胞的医源性播散,因此,肿瘤外科必须遵循无瘤原则。

(一)侵袭性诊疗操作中的无瘤原则

1.选择合适的操作方法肿瘤的播散途径及形式各不相同,应根据肿瘤的类型、大小以及生物学特性等选择合适的操作方法。穿刺活检(needle biopsy)即借助穿刺针刺入瘤体,抽吸组织细胞进行病理学检查。穿刺活检有导致针道转移的可能,因此,经皮内脏肿瘤穿刺应慎用,特别是对血供丰富的软组织肉瘤不宜采用穿刺活检。切取活检(incisional biopsy)是指切除部分肿瘤活检,有可能导致肿瘤播散,应慎用。切除活检(excisional biopsy)即将肿瘤完整切除后活检。因不切入肿瘤,故可减少肿瘤的播散,是一般肿瘤活检的首选方式。体积小位于皮下、粘膜下、乳腺、淋巴结等处的肿瘤,宜行切除活检。无论何种操作方法,均应操作轻柔,避免机械挤压。

2.活检术的分离范围和切除范围在解剖分离组织时,尽量缩小范围,注意手术分离的平面及间隔,以免癌细胞扩展到根治术切除的范围以外或因手术造成新的间隔促进播散。在切除病变时,应尽量完整,皮肤或粘膜肿瘤的活检应包括肿瘤边缘部分的正常组织,乳头状瘤和息肉的活检应包括基底部分。

3.活检操作时必须严密止血,避免血肿形成,因局部血肿常可造成肿瘤细胞的播散,亦造成以后手术的困难。对肢体的癌瘤应在止血带阻断血流的情况下进行活检。

4.活检术与根治术的衔接活检术的切口应设计在以后的根治性手术能将其

完整切除的范围内;穿刺活捡的针道或瘢痕也必须注意要在以后手术时能一并切除。活检术与根治术时间间隔衔接得愈近愈好,最好是在有冰冻切片的条件下进行,因为冰冻切片可在1小时左右便可获得诊断,有助于决定是否进一步手术。

(二)手术进行过程中的无瘤原则

1.不接触的隔离技术(no-touch isolation technique) 活检后应更换所有的消毒巾、敷料、手套和器械,然后再行根治手术;切口充分,便于显露和操作;用纱垫保护切口边缘、创面和正常脏器;对伴有溃疡的癌瘤,表面应覆以塑料薄膜;手术中术者的手套不直接接触肿瘤;手术中遇到肿瘤破裂,需彻底吸除干净,用纱布垫紧密遮盖或包裹,并更换手套和手术器械;若不慎切入肿瘤,应用电凝烧灼切面,隔离手术野,并扩大切除范围;肠袢切开之前,应先用纱布条结扎肿瘤远、近端肠管。

2.严格遵循不切割原则和整块切除的根治原则,禁止将肿瘤分块切除切线应与瘤边界有一定的距离,正常组织切缘距肿瘤边缘一般不少于3cm。肌纤维肉瘤切除时要求将受累肌群从肌肉起点至肌肉止点处完整切除。

3.手术操作顺序

⑴探查由远至近:对内脏肿瘤探查应从远隔部位的器官组织开始,最后探查肿瘤及其转移灶,手术操作应从肿瘤的四周向中央解剖。

⑵先结扎肿瘤的出、入血管,再分离肿瘤周围组织:手术中的牵拉、挤压或分离等操作都有可能使肿瘤细胞进入血液循环,导致肿瘤细胞的血行播散,因此,显露肿瘤后应尽早结扎肿瘤的出、入血管,然后再进行手术操作,可减少癌细胞血行播散的机会。

⑶先处理远处淋巴结,再处理邻近淋巴结,减少癌细胞因手术挤压沿淋巴管向更远的淋巴结转移。

4.尽量锐性分离,少用钝性分离钝性分离清扫彻底性差,且因挤压易引起肿瘤播散,应避免或少用,尽量使用刀、剪等锐性分离。另外,手术时采用电刀切割,不仅可以减少出血,而且可以使小血管及淋巴管被封闭,且高频电刀有杀灭癌细胞的功能,因而可以减少血道播散及局部种植。

5.术中化疗药等的应用术中可定时用氟脲嘧啶、顺铂等抗癌药物,冲洗创面和手术器械;标本切除后,胸腹腔用蒸馏水冲洗;术毕可用2%氮芥溶液冲洗创面,减少局部复发的机会。有报道表明,0.5%甲醛可有效地控制宫颈癌的局部复发。肠吻合之前应用二氯化汞或5-FU冲洗两端肠腔,可使结肠癌的局部复发率由10%降

低到2%。

第三节微创原则

手术是外科治疗疾病的主要手段,其目的是为了纠正机体病理状态,使之转变或接近为生理状态。它一方面能去除病症,另一方面也是一种创伤,给病人带来痛苦。因此,外科治疗的最高目标应该是在对病人正常生理的最小干扰下,以最小的创伤为病人解除痛苦,去除疾病。要很好地做到这一点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外科医生除了应对病人整体状况仔细评估、对所治疗疾病深刻了解、对局部解剖熟悉外,在手术操作过程中,遵循微创原则也是至关重要的。手术操作不当是影响创伤愈合的主要因素之一。手术中大量不必要的分离解剖,粗暴的组织牵拉离断,止血不彻底,感染病灶对正常组织的污染,不恰当缝合材料的使用,破坏局部血液供应,大块组织的压榨坏死,张力过高,留有异物,引流不当等,轻者可延长创伤愈合时间,重者可导致并发症甚至死亡。

微创原则指手术操作过程中对组织轻柔爱护,最大限度的保存器官组织及其功能,促进伤口的愈合。事实上微创原则贯穿于手术操作的整个过程中,包括:严格的无菌操作,对组织轻柔爱护,准确彻底迅速止血,减少失血,仔细解剖避免组织器官不必要的损伤,用细线结扎组织,以及手术切口尽可能沿体表的皮纹走向,适应局部解剖和生理特点,使切口尽可能少的影响局部的功能和美观等。

1.选择适当的手术切口不同类型的切口选择会影响创口的愈合。手术切口的选择应能充分显露手术野,便于手术操作,在切开时减少组织损伤,尽可能按Langer线的分布切开皮肤,以便于切口的愈合,最大限度的恢复功能和外观。一般腹部横行切口的愈合并发症要少于直切口,清洁切口愈合好于污染切口。腹部无论何种切口,均应尽量避免切断腹壁胸神经,以免腹肌萎缩。在保证能较好完成手术治疗的前提下,可适当缩小切口。

2.精细分离组织手术分离,分为钝性分离和锐性分离。锐性分离利用刀刃和剪刀的切割作用,能将致密的组织切开,切缘整齐,其边缘组织细胞损伤较少。钝性分离使用血管钳、刀柄、手指和剥离子等,通过推离作用,能分开比较疏松的组织。但如操作粗暴,钝性分离往往残留许多失活的组织细胞,损伤较大,手术过程中,了解两种分离方法各自的特点,加上对局部解剖和病变性质的熟悉,就能正确运用,取得良好的效果。另外,解剖分离时尽量在解剖结构间固有的组织间隙或疏松结缔组织层内进行,这样比较容易,且对组织损伤较少。同时还应尽可能避免

打开不必要的组织层面。分离解剖神经、血管时,应使用无齿镊或无损伤血管钳,避免使用压榨性钳或有齿镊,以防损伤神经和血管。手术显露过程中要轻柔,避免使用暴力或粗鲁的动作牵拉压迫,导致组织挫伤、失活。

3.严密地保护切口手术中避免术后切口感染最有效方法的是保护切口,防止污染。除了遵循无菌原则外,打开切口后,用大的盐水纱布保护切口两缘及暴露的皮肤,对避免腹腔内感染病灶污染切口,有一定的帮助。关闭切口前,用等渗生理盐水冲洗掉其中的细菌、脂肪碎片、血凝块等,也是预防感染的重要手段。

4.迅速彻底止血术中迅速彻底止血,能减少失血量,保持手术野清晰,还可减少手术后出血并发症的发生。不彻底的止血和异物残留是切口感染的重要原因。创口局部积聚的血液、血清,是细菌良好的培养基,伤口中残留异物显然将导致创口的延期愈合。另外,结扎残端亦是一种异物。因此,在可能的情况下,结扎的线越细,结扎的组织越少,由此产生的异物就越小,就越有利于创口的愈合。

5.分层缝合组织创口缝合的时候,应按解剖结构逐层缝合,避免脂肪或肌肉夹在中间,影响愈合。缝合后不能留有死腔,否则血液或体液积聚在里面,有利于细菌生长,导致切口感染。此外,皮肤缝合时两边要对合整齐,打结时应避免过紧,防止造成组织坏死。

6.不可盲目扩大手术范围能够用简单手术治愈的疾病,不可采用复杂的手术治疗;能用小手术治好的疾病,不可作大范围的手术。

总之,微创是外科操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手术治疗的重要原则。初学者一开始就应养成爱护组织的良好习惯。近年来,随着外科医生对微创重要性的认识逐渐加深及现代影像系统的发展,出现了以腹腔镜(1aparoscopy)技术为代表的微创外科技术(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使外科手术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领域。

第四节技术操作要求

对每一项技术操作,要求术者要做到稳、准、轻、快、细。

1.稳:要求术者进行手术操作时,一是情绪上要稳定,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要保持沉着、冷静,胸有成竹,且忌忙乱无序。二是动作要稳妥,每一个手术步骤都要扎扎实实,稳妥有序,由浅至深,循序渐进。

2.准:手术操作中的每一个动作,包括切开、分离、止血、结扎、缝合,都要做到准确无误,特别是处理血管、神经、肌腱时尤其如此,防止反复多次的重复动作,尽量做到动作一步到位,一次完成。

3.轻:操作动作轻柔,切忌动作粗暴,用力过猛。对纤细的重要组织,更要讲究手法轻巧,用力适度。

4.快:为了缩短手术暴露时间及麻醉状态下所造成的危险,应尽量加快手术速度。要求术者思维敏捷,动作熟练。台下要多进行基本功的训练,台上各个参加手术人员密切配合,明确分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5.细:要求手术操作仔细,解剖清晰,止血彻底,防止操作粗糙,避免误伤其他正常组织。操作仔细与否往往直接影响手术的质量。

手术室基本技能操作流程

手术室基本技能操作流程 手术室护理工作具有很强的专业性,日常工作中离不开各项基本护理技能操作,手术室护士的培训应该着手于基础,只有牢固地掌握各项基本操作技能,才能熟练地配合各类手术,跟上的医学发展的步伐,更好地为病人服务。 第一节手术无菌技术 无菌技术是外科治疗的基本原则,是手术室护士的基本护理操作,是预防手术感染的关键环节之一,因此,做好无菌技术操作十分必要。 外科手洗手流程 所谓外科刷手是指手术人员通过刷洗和化学药物作用以祛除并杀灭手部皮肤表面上的油垢和附着的细菌,而达到消毒手的目的。

一、工作目标 1、认真、仔细按流程进行洗手 2、指导、监督医生正确洗手 二、工作规范要点 1、整个操作过程6min 2、再次消毒手臂不得超过初次消毒手臂范围 3、六步洗手法:手掌擦手掌手指交错手掌擦手掌手指交错掌心擦手背两手相互用手心揉搓指背关节两手相互用手心揉搓指尖两手互相握住大拇指旋转揉搓 4、连台手术的洗手原则:当进行无菌手术后的连台手术,若脱去手术衣、手套后手未沾染血迹、未被污染,直接用消毒液涂抹1次即可。当进行感染手术后的莲台手术,脱去手术衣、手套,更换口罩、帽子后,按前述方法重新消毒。 三.结果标准 1、准备用物齐全 2、取洗手液方法正确。 3、洗手顺序正确。

4、冲洗手臂方法正确(双手始终向上、水不返流)冲洗彻底、不留泡沫 5、毛巾擦拭方法正确 6、手臂不污染。 穿脱手术衣操作流程 常用手术衣有两种式样:一种是对开式手术衣,另一种是遮背式手术衣。它们穿法不一样,无菌范围也不一样 (一)穿对开式无菌手术衣操作流程

穿遮背式无菌手术衣操作流程

外科手术学基本操作练习题.doc资料

习题一 一、填空题 1、手术分类,根据手术的无菌程度分为无菌手术、污染手术、感染手术三类。 2、手术对机体的影响程度五个因素而有所不同即、、、、。 3、手术切口分为、、三类,分别用、、字母来表示;手术切口愈合的分级是、、。 4、选择手术切口应注意满足以下 6个要求即①②③④⑤⑥。二、判断题 1、手术既能治疗疾病也能诊断疾病( 2、组织切开的原则是由浅入深,多层组织一次性切开,以减少损伤的程度( 3、组织前可以用来钳夹、牵引软组织,也可用来钳夹纱布垫( 4、三角针可以用来缝合韧带、皮肤、皮下( 5、结扎皮下出血点用 4号或 7号丝线( 6、组织钳也叫鼠齿钳和Kocher ’ s 钳( 三、名词解释 1、围手术期 2、姑息手术 4、减张缝合 四、选择题

A 型题 1、有齿血管钳又称: A. Allis clamp B. Pary’ s clamp C. Kelly clamp D. Kocher’ s clamp E.. Mosquito clamp 2、正确的持镊方法应该是: A. 左手拇指与食指、中指相对应 B. 左手拇指对食指 C. 左手拇指对中指 D. 右手拇指对中指和无名指 E. 右手拇指与食指、中指相对应 B 型题 问题(1— 6 A. 指压式 B. 持弓式 C, 执笔式 D. 反挑式 E. 握拳式 1、切开皮肤、皮下 2、腮腺脓舯切开引流 3、截肢术,切断大腿肌肉 4、精细手术或整形手术 5、大片筋膜切开 C 型题 问题(1— 5 A. 缝合时注意边距和针距 B. 缝合时组织等量、对称和整齐 C. 两者都有 D. 两者都无 1、缝合皮肤 (

2、胃肠吻合 ( 3、缝合腹膜 ( 4、缝合皮下 ( 5、缝合肌腱 ( X 型题 (1— 2 1、间断缝合常用于:( A. 皮肤缝合 B. 前鞘缝合 C. 胸膜缝合 D. 腹膜缝合 E.肌肉缝合 2、荷包缝合常用于:( A. 肠端吻合 B. 膀胱造瘘术 C. 结肠造瘘术 D. 阑尾切除术 E. 静脉切开术 五、问答题 1、深部手术理想的手术切口应符合下列哪些要求? 2、组织切开的要求有哪些? 3、临床上常用的缝合方法有哪五种? [参考答案及题解] 一、填空题 1、无菌手术、污染手术和感染手术三类。 2、五个因素是:①手术范围大小②手术时间长短③手术中的刺激多少④手术方式方法⑤病人耐受力

外科手术学基础考试重点

外科手术学基础考试重点

外科手术基础操作考试重点 一、手术操作过程中的基本原则 外科手术操作的基本原则:无菌原则、无瘤原则、微创原则 灭菌:又称之为消毒,是指将传播媒介上所有微生物全部杀死或消除,使之达到无菌处理 抗菌:是指用化学方法杀死存在的微生物或抑制其生长繁殖 医院常用的物理灭菌法有:热力、紫外线灭菌 临床运用最普遍效果最可靠的灭菌方法是:高压蒸气灭菌法(有效期为7d) 手术室运用最多的气体熏蒸灭菌法是:福尔马林熏蒸发 灭菌检测的常用方法有:仪表检测、化学指示剂、生物指示剂、程序检测 无菌敷料室应专人负责,做到三定:定物,定位,定量 手术室内空气应该定期消毒,通常采用:乳酸消毒法(100平米空间可用80%乳酸12ml倒入锅中,用酒精灯加热,蒸发完后将火熄灭,紧闭30min

后打开门窗通风) 手术衣的无菌范围:腋前线颈部以下及腰部至肘关节以上5cm 无瘤原则:是指应用各种措施防止手术操作过程中离散的癌细胞直接种植或播散 一般肿瘤活检的首选方式是:切除活检 微创原则:指手术操作过程中对组织轻柔爱护,最大限度的保存器官组织及其功能,促进对伤口的愈合(选择适当的手术切口、精细分离组织、严密地保护切口、迅速彻底止血、分层缝合组织、不可盲目扩大手术视野) 二、外科常用手术器械和使用方法 手术刀的作用:主要用于切割组织,有时也用刀柄尾部钝性分离组织 手术刀的使用方法:执弓式、执笔式、握持式、反挑式 高频电刀的优势是可以减少出血 手术剪分为组织剪(直组织剪、弯组织剪)和线剪(剪线剪、拆线剪) 临床上常用的几种血管钳:蚊式血管钳、直血管钳、弯血管钳、有齿血管钳

外科手术学基础考试重点

外科手术基础操作考试重点 一、手术操作过程中的基本原则外科手术操作的基本原则:无菌原则、无瘤原则、微创原则 灭菌:又称之为消毒,是指将传播媒介上所有微生物全部杀死或消除,使之达到无菌处理抗菌:是指用化学方法杀死存在的微生物或抑制其生长繁殖医院常用的物理灭菌法有:热力、紫外线灭菌临床运用最普遍效果最可靠的灭菌方法是:高压蒸气灭菌法(有效期为7d)手术室运用最多的气体熏蒸灭菌法是:福尔马林熏蒸发灭菌检测的常用方法有:仪表检测、化学指示剂、生物指示剂、程序检测无菌敷料室应专人负责,做到三定:定物,定位,定量手术室内空气应该定期消毒,通常采用:乳酸消毒法(100 平米空间可用80%乳酸12ml 倒入锅中,用酒精灯加热,蒸发完后将火熄灭,紧闭30min后打开门窗通风)手术衣的无菌范围:腋前线颈部以下及腰部至肘关节以上5cm 无瘤原则:是指应用各种措施防止手术操作过程中离散的癌细胞直接种植或播散一般肿瘤活检的首选方式是:切除活检微创原则:指手术操作过程中对组织轻柔爱护,最大限度的保存器官组织及其功能,促进对伤口的愈合(选择适当的手术切口、精细分离组织、严密地保护切口、迅速彻底止血、分层缝合组织、不可盲目扩大手术视野) 二、外科常用手术器械和使用方法手术刀的作用:主要用于切割组织,有时也用刀柄尾部钝性分离组织手术刀的使用方法:执弓式、执笔式、握持式、反挑式 高频电刀的优势是可以减少出血手术剪分为组织剪(直组织剪、弯组织剪)和线剪(剪线剪、拆线剪)临床上常用的几种血管钳:蚊式血管钳、直血管钳、弯血管钳、有齿血管钳手术镊分为有齿镊和无齿镊持针器的作用主要用于夹持缝合针来缝合组织,也用于器械打结;执握方法有:把抓式、指扣式、单扣式布巾钳主要用于夹持固定手术巾,并夹持皮肤,防止手术中移动或松开组织钳:Allis 钳,一般用于夹持组织,不易滑脱拉钩分为:甲状腺拉钩、腹腔平头拉钩、皮肤拉钩、S 形拉钩、自动拉钩 手术器械台摆置原则:1)严格分清无菌与有菌的界限 2)器械台面和手术台面以下为有菌区 3)保持无菌不类干燥 4)台面保持干燥、整洁、器械安放有条不紊手术前准备的基本内容 1进入手术室之前 1.1手术治疗方案的确定 1.1.1诊断的确定和手术适应症的掌握 1.1.2 手术方法的选择 1.1.3 手术耐受力的判断 1.2 病人的生理和心理准备 1.2.1一般性生理准备(功能性锻炼;输血和补液;改善心、肺、肝、肾功能、营养的 补充、预防感染和术前抗生素的预防性应用) 1.2.2 特殊性生理准备 1.2.3 心理准备 1.3 手术前其它常规性准备工作 2进入手术室后:手术人员的准备,病人的准备根据病人病情的轻重、急缓程度的不同,可将手术分为:急诊性手术、限期性手术、择期性手术

外科手术操作的基本原则与技术操作教学内容

外科手术操作的基本原则及技术操作要求 在外科手术操作过程中,必须遵守无菌、无瘤和微创等基本原则,应尽可能避免手术后的感染、肿瘤的播散或病人机体组织不必要的损伤,以利于病人术后康复,提高手术治疗的效果。 第一节无菌原则微 生物普遍存在于人体和周围环境。—旦皮肤的完整性遇到破坏,微生物就会侵入体内并繁殖。为了避免手术后感染的发生,必须在术前和术中有针对性地采取一些预防措施,即无菌技术。它是外科手术操作的基本原则,由灭菌法、抗菌法和一定的操作规则及管理制度所组成。 灭菌(sterilization),又称消毒(disinfection),是指将传播媒介上所有微生物全部杀灭或消除,使之达到无菌处理。多用物理方法,有的化学品如环氧乙烷、甲醛、戊二醛等可以杀灭一切微生物,故也可用于灭菌。抗菌(antisepsis)则是指用化学方法杀灭存在的微生物或抑制其生长繁殖。 (一)手术用品的无菌处理方法 1.物理灭菌法包括热力、紫外线、放射线、超声波、高频电场、真空及微波灭菌等。医院常用的有热力和紫外线灭菌,其他方法均因可靠性差或对人体损害性大,不能得到广泛应用。紫外线灭菌主要用于室内空气消毒,因此本节只介绍热力灭菌。它包括干热灭菌及湿热灭菌,前者是通过使蛋白质氧化和近似炭化的形式杀灭细菌,包括火焰焚烧、高热空气。后者通过使蛋白质凝固来杀灭细菌,包括煮沸、流通蒸气和高压蒸气。 ⑴高压蒸气灭菌法:是临床应用最普遍、效果可靠的灭菌方法。此法所用灭菌器的式样有很多种,但其原理和基本结构相同,是由一个具有两层壁能耐高压的锅炉所构成,蒸气进入消毒室内,积聚而产生压力。蒸气的压力增高,温度也随之增高,当温度达121~126℃时,维持30分钟,即能杀死包括具有极强抵抗力的细菌芽胞在内的一切细菌,达到灭菌目的。 使用高压蒸气灭菌时应注意如下几点:①需要灭菌的各种包裹不应过大、过紧,一般应小于55cm×33cm×22cm;⑨包裹不应排得太密,以免妨碍蒸气的透入,影响灭菌效果;③易燃或易爆物品如碘仿、苯类等,禁用高压蒸气灭菌法;锐利器械如刀剪等不宜用此法灭菌,以免变钝;④瓶装液体灭菌时,要用玻璃纸或纱布包

熟练掌握外科手术操作基本功教程文件

熟练掌握外科手术操作基本功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2000年第1期第4卷专家经验 作者:黄凤瑞 关键词:外科;手术 [摘要]手术是目前治疗外科疾病的主要手段,甚至是唯一方法。手术水平的高低,关键是手术基本功的高低。手术技能自然成为临床外科技能的核心技能。加强“练功”和手术实践锻炼是熟练掌握手术技能的突破口和主要途径。练—熟—巧三步曲是长功得功的规律,可达到操作稳、准、轻、快、巧的金标准。重点介绍:手的训练与要求、止血钳套指飞转训练,打结的要求与训练,持剪训练、掌握法持针器训练等。 [中图分类号]R615[文献标识码]B 当今,手术仍然是治疗外科疾病的最主要手段,甚至是唯一的方法。手术水平的高低关系治疗的成败,甚至决定病人生死。手术水平与术者手术技能密切相关。因此,手术操作技能娴熟、精湛与高超,自然成为临床外科的核心。虽此点为外科界所熟知和关注,但有时也被忽视。在我国正在强调医学继续教育的今天,尽快提高年青外科医师的手术技能,已成为当务之急。笔者深刻体会到手术技能、手术水平的高低,关键在于手术基本功的高低。创造性外科手术基本功训练(简称练功),加强手术实践锻炼,是培养造就年青外科医师尽快熟练手术操作基本功——切开、止血、结扎、缝合、游离、暴露等六大技术的重要途径。外科医师具有深厚的功底,娴熟精湛的手术技能,方可在施展手术时做到稳、准、轻、快与巧的所谓“金标准”,也才能在广阔复杂多变的外科手术领域中做到身手不凡,随机应变,运用自如,发挥潜能,开拓创新,使每一个手术做得精细、完美与艺术。特别是研究生、博士生出身的外科年青医生,学历高而在手术台上磨练时间短,手术技能不够熟练,更应该有紧迫感和使命感。 “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练功必须痴迷,才能技良。执着基本功训练是对外科专业的强烈追求和高度敬业精神的体现。必须下定决心,明确目标,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注意方法,做到台下练,台上用,心里想。经过1~2年认真训练、锻炼,才能在大脑建立牢固的条件反射,形成动作定型。练—熟—巧三步曲是长功得功的规律。一些高难度的技巧转针缝合法,要经过千万次的训练,在手术台上才能达到运用自如。颇像艺戏界常说的:“台上1分钟,台下10年功”。现结合笔者经验体会,重点介绍几种练功方法,供年青外科医师学习参考。 1手的训练与要求 真正外科医师的手要具备:①力量:力量是技术的基础。外科医师的手,握力起码有30公斤,用咬骨钳咬断肋骨毫无困难。手的力量可通过各种训练获得。②速度:即反应要快、敏捷、神速。③灵活:腕关节(即手腕)、手指及关节协调灵活的动作,分指动作活动范围大而灵巧。④手感好:手是人的第二双眼睛,触摸精细物感觉确切,判断准确。以上要求可通过各种训练、锻炼获得提高。笔者提供几种简单有效的练手方法(图示1,2,3,4)以供参考。 2止血钳套指飞转训练 如图5所示,用大号止血钳或持针器套入右手无名指指间关节,时快时慢飞转,训练提高手指对器械的控制力、灵活性,以及强化手脑的协调、结合,建立形成条件反射。久之,每当持拿各种手术器械均感觉轻快、稳准、有力,而且顺手、灵便。为手术操作达到“金标准”奠定重要基础。 3打结的要求与训练 打结是手术技能中的核心技能,打结不好就不能参加手术。打结基本要求为:①正规:要求两手指与

外科 基本功

第二章外科打结法 打结是外科手术操作中十分重要的技术,是最基本的操作之一,它贯穿在外科基本操作的全程。结扎是否牢固可靠,与打结的方法正确与否有关,牢固可靠的结扎有赖于熟练、正确打结技术。打结的速度与质量不仅与手术时间的长短有关,也会影响整个手术质量及病人的预后,甚至危急病人的生命安全。质量不高的结或不正确的结,可粗暴的牵拉组织,尤其是精细手术及涉及血管外科时,可导致结扎不稳妥不可靠,术后线结滑脱和松结引起出血、继发感染及消化液泻漏等。因此必须正确,熟练地掌握外科打结技术。 现代外科技术,许多操作已有不少的演变和更新,就外科打结而言,如消化管的钉合,皮肤钉合、创口贴合、血管出血的钛夹止血等,省去了不少打结操作,但仍无法完全取代打结,尽管在特殊情况下采取一些局限性的固定技术,其间仍还要采用打结的办法。各种结扎,临床上采用丝线结扎最多,其主要原因是丝线柔韧性高,质软、拉力好,操作方便,不易滑脱,组织反应轻,能耐高温消毒、价廉、来源易。操作所用丝线的粗细,要以张力足够而又遗留异物最少为原则。 一、结的种类(图2-1) (一)单结(Half hitch)为各种结的基本结,只绕一圈,不牢固,偶而在皮下非主要出血结扎时使用,其他很少使用。 (二)方结(Square knot)也叫平结,由方向相反的两个单结组成(第二单结与第一单结方向相反),是外科手术中主要的结扎方式。其特点是结扎线来回交错,着力均匀,打成后愈拉愈紧,不会松开或脱落,因而牢固可靠,多用于结扎较小血管和各种缝合时的结扎。 (三)外科结(Surgeon’s kuot)第一个线扣重绕两次,使线间的磨擦面及磨擦系数增大,从而也增加了安全系数。然后打第二个线扣时不易滑脱和松动,比较牢固。用于较大血管和组织张力较大部位的结扎。但因麻烦及费时,手术中极少采用。 (四)三叠结(Kxtra half Hitch Reef Knot)又称三重结,就是在方结的基础上再重复第一个结,且第三个结与第二个结的方向相反,以加强结扎线间的磨擦力,防止线松散滑脱,因而牢固可靠,常用于较大血管和较多组织的结扎,也用于张力较大组织缝合。尼龙线、肠线的打结也常用此结。缺点为组织内的结扎线头较大,使较大异物遗留在组织中。 (五)滑结(Slip Knot)在作方结时,由于不熟练,双手用力不均,致使结线彼此垂直重叠无法结牢而形成滑结,而不是方结,应注意避免,改变拉线力量分布及方向即可避免。手术中不宜采用此结,特别是在结扎大血管时应力求避免使用。 (六)假结(Grany Knot)又名顺结、“十字结”。结扎后易自行滑脱和松解。构成两单结的方向完全相同,手术中不宜使用,尤其是在重要部位的结扎时忌用。

外科手术基本操作学习资料

外科手术基本操作 第一节组织切开 (一)皮肤切开的基本原则:充分显露,减少损伤,适宜切口,利于重建 1、切口应选择在病变附近 2、尽量与该部位血管和神经路径平行,组织损伤少 3、愈合后不影响生理功能 4、经过的组织层次尽量少,有利于缝合 (二)皮肤切开的要求 1、切口大小以方便手术为原则 2、切开时要用力适当,方向要精确 3、力求一次完成 4、遵循解剖学层次 第二节组织分离技术 (一)锐性分离:用锐利的刀或剪在直视下作细致的切割与剪开。 常用于较致密的组织,如腱膜、鞘膜和瘢痕组织等的剥离。对组织损伤较少,宜在直视下进行,动作应精细准确。 用刀分离法:刀刃宜锋利,刀刃应与所需切开的组织或组织间隙垂直,每次只切开一短距离。有时在两层组织间进行平面的解剖,刀刃与组织平面成一钝角。 用剪分离法:将剪刀闭合伸入组织间隙,然后张开分离,仔细观察确无重要组织及血管后,再剪断。最好不直接剪,而用推剪的方法,即将剪刀尖微张,轻轻向前推进。操作要较细致、准确。一般不致损伤重要组织,解剖也较迅速。 (二)钝性分离 用血管钳、闭合的解剖剪、刀柄、剥离子、海绵钳夹纱布团、手指及各种特殊用途的剥离器如膜衣剥离器、脑膜剥离器等分离疏松组织的方法。如分离正常解剖间隙、较疏松的粘连、良性肿瘤或囊肿包膜外间隙等。 (三)分离的注意事项 1.必须清楚被分离器官或病灶的周围关系,在未辨清组织以前,不要轻易剪、割或钳夹,以免损伤重要组织或器官。 2.操作要轻柔细致准确,使某些疏松的粘连自然分离,显出解剖间隙。对于因炎症等原因使正常解剖界限不清楚的病例,更要细心与耐心地轻柔细致准确地解剖分离。 3.分离技术是多种操作的结合,为了分离不同病灶及周围组织器官,必须多种技术结合使用。第三节手术野的显露

外科手术学基础复习答案

外科手术学基础复习提纲 01.手术是如何进行分类的?(答出4种分类方法和每种分类的手术名称) 分类方法:1、根据手术的缓急程度分类;2、根据手术的无菌程度分类;3、根据手术的性质和远期疗效分类;4、根据手术是否分期完成分类 1、根据手术的缓急程度分类:(1)急救手术;(2)急症手术;(3)限期手术;(4)择期手术 2、根据手术的无菌程度分类:(1)无菌手术;(2)污染手术;(3)感染手术 3、根据手术的性质和远期疗效分类:(1)根治性手术;(2)姑息性手术 4、根据手术是否分期完成分类:(1)一期手术;(2)二期手术;(3)多期手术 02.什么叫围手术期?时限起止如何? 围手术期是指以手术治疗为中心,包含手术前、手术中及手术后的一段时间,具体是指从确定手术治疗时起,直到与这次手术有关的治疗基本结束为止,时间约在术前5~7天至术后7~12天。围手术期处理是贯穿术前、术中、术后一个连续阶段的整体处理,使患者获得最佳的手术治疗效果。 03.手术前准备中的“一般准备”包括哪些要求?p5 患有慢性气管炎的患者应及时进行治疗,吸烟患者手术前2周停止吸烟。手术前做好必要的皮肤准备,根据手术范围、部位进行备皮。手术较大的患者,要训练患者学会正确的咳嗽和咳痰方法,以及在床上大小便。胃肠道手术患者,手术前1~2天日开始进流质饮食。其他手术,手术前12小时禁食,4小时禁饮。以防手术中出现呕吐、误吸,引起窒息或吸入性肺炎。对一般性手术,手术前一日灌肠。患者如享有活动义齿,应将义齿取下,防止手术和麻醉过程中脱落或咽下。 04.手术后处理中对体位的要求有哪些?p6 手术后的体位,应按不同的要求,采取不同的体位,合适的体位,对患者手术后的康复是有益的,手术后体位不当可能引起潜在的危险。全身麻醉未清醒的患者,应平卧,头转向一侧,防止误吸。蛛网膜下腔麻醉后,应去枕平卧6~12小时,防止头痛。硬膜外麻醉后,平卧4~6小时,可不必去枕。颅脑术后,如无休克或昏迷,可取15°~30°头高脚低斜坡卧位;颈、胸手术后,多采用半坐位,便于呼吸;腹部手术后,可取半卧位;脊柱手术后,可取仰卧或俯卧位。脓肿切开引流术体位,根据切口位置而定。如有引流物,取患侧卧位。休克患者,下肢抬高20°,头部和躯干同时抬高5°左右的体位。手术后患者,原则上应鼓励患者早期活动,早期活动可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减少肺部并发症。 05.手术后并发症有哪些?p7 (1)术后出血;(2)切口感染;(3)切口裂开;(4)肺不张;(5)尿路感染;(6)炎症及感染;(7)瘢痕06.影响手术创口愈合的局部因素是什么?p8 局部因素(1)局部血液循环不良;(2)异物和感染;(3)制动与活动 07.外科切口如何分类?切口愈合如何分级?切口愈合如何记录?p9 切口分类: Ⅰ类:无菌切口,用“Ⅰ”表示,是指缝合的清洁切口,如开颅术、甲状腺大部切除术的切口等。 Ⅱ类:污染切口,用“Ⅱ”表示,是指手术时有可能被切开的空腔脏器污染的缝合切口,如胃大部切除术的切口等;皮肤不容易彻底灭菌的部位;创伤后经过清创缝合的伤口;新缝合的切口又再度切开者均属此类。 Ⅲ类:感染切口,用“Ⅲ”表示,是指邻近的组织直接暴露于感染物的切口,如阑尾穿孔并发阑尾脓肿的切口等。

2016学年外科手术学基础复习答案

外科手术学基础复习提纲 01、手术就是如何进行分类的?(答出4种分类方法与每种分类的手术名称) 分类方法:1、根据手术的缓急程度分类;2、根据手术的无菌程度分类;3、根据手术的性质与远期疗效分类;4、根据手术就是否分期完成分类 1、根据手术的缓急程度分类:(1)急救手术;(2)急症手术;(3)限期手术;(4)择期手术 2、根据手术的无菌程度分类:(1)无菌手术;(2)污染手术;(3)感染手术 3、根据手术的性质与远期疗效分类:(1)根治性手术;(2)姑息性手术 4、根据手术就是否分期完成分类:(1)一期手术;(2)二期手术;(3)多期手术 02、什么叫围手术期?时限起止如何? 围手术期就是指以手术治疗为中心,包含手术前、手术中及手术后的一段时间,具体就是指从确定手术治疗时起,直到与这次手术有关的治疗基本结束为止,时间约在术前5~7天至术后7~12天。围手术期处理就是贯穿术前、术中、术后一个连续阶段的整体处理,使患者获得最佳的手术治疗效果。 03、手术前准备中的“一般准备”包括哪些要求?p5 患有慢性气管炎的患者应及时进行治疗,吸烟患者手术前2周停止吸烟。手术前做好必要的皮肤准备,根据手术范围、部位进行备皮。手术较大的患者,要训练患者学会正确的咳嗽与咳痰方法,以及在床上大小便。胃肠道手术患者,手术前1~2天日开始进流质饮食。其她手术,手术前12小时禁食,4小时禁饮。以防手术中出现呕吐、误吸,引起窒息或吸入性肺炎。对一般性手术,手术前一日灌肠。患者如享有活动义齿,应将义齿取下,防止手术与麻醉过程中脱落或咽下。 04、手术后处理中对体位的要求有哪些?p6 手术后的体位,应按不同的要求,采取不同的体位,合适的体位,对患者手术后的康复就是有益的,手术后体位不当可能引起潜在的危险。全身麻醉未清醒的患者,应平卧,头转向一侧,防止误吸。蛛网膜下腔麻醉后,应去枕平卧6~12小时,防止头痛。硬膜外麻醉后,平卧4~6小时,可不必去枕。颅脑术后,如无休克或昏迷,可取15°~30°头高脚低斜坡卧位;颈、胸手术后,多采用半坐位,便于呼吸;腹部手术后,可取半卧位;脊柱手术后,可取仰卧或俯卧位。脓肿切开引流术体位,根据切口位置而定。如有引流物,取患侧卧位。休克患者,下肢抬高20°,头部与躯干同时抬高5°左右的体位。手术后患者,原则上应鼓励患者早期活动,早期活动可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减少肺部并发症。 05、手术后并发症有哪些?p7 (1)术后出血;(2)切口感染;(3)切口裂开;(4)肺不张;(5)尿路感染;(6)炎症及感染;(7)瘢痕 06、影响手术创口愈合的局部因素就是什么?p8 局部因素(1)局部血液循环不良;(2)异物与感染;(3)制动与活动 07、外科切口如何分类?切口愈合如何分级?切口愈合如何记录?p9 切口分类: Ⅰ类:无菌切口,用“Ⅰ”表示,就是指缝合的清洁切口,如开颅术、甲状腺大部切除术的切口等。 Ⅱ类:污染切口,用“Ⅱ”表示,就是指手术时有可能被切开的空腔脏器污染的缝合切口,如胃大部切除术的切口等;皮肤不容易彻底灭菌的部位;创伤后经过清创缝合的伤口;新缝合的切口又再度切开者均属此类。 Ⅲ类:感染切口,用“Ⅲ”表示,就是指邻近的组织直接暴露于感染物的切口,如阑尾穿孔并发阑尾脓肿的切口等。 切口愈合分类:

外科手术基本操作——止血

外科手术基本操作——止血 止血是处理出血的手段和过程,是手术过程中自始至终经常碰到并需立即处理的基本操作,止血是否及时是否恰当至关重要。手术医师应熟悉各种止血的方法。 1.压迫止血法:是手术中最常用的止血方法。其原理是以一定的压力使血管破口缩小或闭合,继之由于血流减慢,血小板、纤维蛋白、红细胞可迅速形成血栓,使出血停止。压迫止血可用一般纱布压迫或采用40℃-50℃的温热盐水纱布压迫止血,加压需有足够的时间,一般需5分钟左右再轻轻取出纱布,必要时重复2-3次。压迫止血还可用纱布填塞压迫法,因其可能酿成再出血及引起感染,不作为理想的止血手段,但是对于广泛渗血及汹涌的渗血,如果现有办法用尽仍未奏效,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可采用填塞压迫止血以保生命安全。方法是采用无菌干纱布或绷带填塞压迫,填塞处勿留死腔,要保持适当的压力,填塞时纱布数及连接一定要绝对准确可靠,填塞时要做到有序的折叠。填塞物一般于手术后3-5天逐步松动取出,并且做好处理再次出血的一切准备。 2.结扎止血法:有单纯结扎和缝合结扎两种方法。 单纯结扎法经常使用,在手术操作过程中,对可能出血的部位或已见的出血点,首先进行钳夹,钳夹出血点时要求准确,最好一次成功,结扎线的粗细要根据钳夹的组织多少以及血管粗细进行选择,血管粗时应单独游离结扎。结扎时上血管钳的钳尖一定要旋转提出,扎线要将所需结扎组织完全套住,在收紧第一结时将提的血管钳放下逐渐慢慢松开,第一结完全扎紧时再松钳移去。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止血钳不能松开过快,这样会导致结扎部位的脱落或结扎不完全而酿成出血,更危险的是因结扎不准确导致术后出血。有时对于粗大的血管要双重结扎,重复结扎,同一血管两道线不能结扎在同一部位,须间隔一些距离,结扎时收线不宜过紧或过松,过紧易拉断线或切割血管导致出血,过松可引起结扎线松脱出血。 结扎止血法 缝合结扎法即贯穿缝扎,主要是为了避免结扎线脱落,或因为单纯结扎有困难时使用,对于重要的血管一般应进行缝扎止血,方法见下图: 缝扎法(1)操作步骤 缝扎法(2)-两种缝扎法 3.电凝止血法: 电凝止血即用电灼器止血,现常用的电灼器有高频电刀,氩气电刀,就其止血的方式有单极电凝及双极电凝。在止血时,电灼器可直接电灼出血点,也可先用止血钳夹住出血点,再用电灼器接

神经外科常用手术器械使用心得

1. 吸引管 与其他神经外科手术操作一样,吸引管在颅脑损伤的手术中是一件十分重要的工具。它的功能包括吸除手术野的血液,保持清洁的手术野,寻找出血点,切开脑组织,清除血肿,清除失活的碎化脑组织,协助探查颅底脑表面,吸干压在明胶海绵上的棉片、协助止血。吸引管的操作过程中,吸引力的调节是至关重要的环节。一般在切开头皮时可用较粗的吸引管,吸引力也可强一些,有利于头皮的止血。而在脑部操作时应更换较细的吸引管,并根据吸引对象的不同调节吸引力。清除硬脑膜外血肿时吸引力可大一些,但不宜用强吸引力去吸除紧密粘连在硬脑膜上的小血块;吸除脑棉片中的水分时,吸引力也可大一些。在脑组织上直接操作时,吸引力应调节到吸引管只能吸去水分和血液而不能吸动脑组织、血管和神经的程度。在所有的操作中最好吸引管下始终有棉片保护。在清除失活的碎化脑组织时吸引力也不能太大,以免损伤正常的脑组织和脑血管。吸引力的调节可通过墙壁吸引器的调节或通过吸引管侧壁开孔的多少来调节。 2. 双极电凝 由于颅脑损伤的手术很少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双极电凝很少用到尖端很细的镊子。根据物理上尖端放电的原理,过尖的双极电凝镊只能用于弱电流情况下的电凝,功率稍有增大便可引起被凝组织的焦化,也易引起组织与镊子的粘连。因此治疗颅脑损伤用的双极电凝镊最好采用镊尖宽度大于1mm的镊子。双极电凝功率的大小应以被电凝组织不被焦化为宜,电凝开启后2-3秒钟组织变黄为较好的功率选择。双极电凝的镊子切忌用刀片或锐器去削刮,以免损伤镊尖的功能。尽管双极电凝比单极电凝对组织的热损伤小得多,但皮层和重要功能区使用双极

电凝仍应及时用生理盐水冲洗降温。 3. 脑压板 在清除脑内血肿和探查颅底时常需要用脑压板协助显露手术野,脑压板的形状应尽可能与接触面的脑组织形态相吻合,切忌将用力点集中在脑压板的尖端,否则极易造成受压脑组织的挫伤,甚至于插入脑组织内。用手扶持脑压板时用力要均匀,时松时紧很容易造成受压区域的脑挫伤和脑出血。另外还应时刻牢记,任何时候都不能用脑压板强行推压脑组织。 一些国内外的专业书籍都多少有提到手术器械的使用,包括吸引器的不同握法。如Yasargil的《Microneurosurgery》第4册提到不同手柄器械的使用差异;Perneczky 热衷于在手术中显微器械的旋转与器械在手中的平衡,把手柄设计成圆形。 Rhoton常写手术器械的使用方法,有很多临床医师都认为正确的简单操作,也有值得推敲的地方。如我看到过很多神经外科医师(包括我自己)在开颅后,在颅骨和硬膜间填塞明胶海绵,然后悬吊硬膜。但Rhoton指出应该不分离硬膜,把窄条明胶海绵放在骨缘处,然后悬吊硬膜。 电凝完善的表现: 1.血管颜色由白变黄,管壁仍保持一定的柔韧性; 2.血管皱缩,血管直径明显变小,约为原血管直径的一半;

熟练掌握外科手术操作基本功

熟练掌握外科手术操作基本功 [摘要]手术是目前治疗外科疾病的主要手段,甚至是唯一方法。手术水平的高低,关键是手术基本功的高低。手术技能自然成为临床外科技能的核心技能。加强“练功”和手术实践锻炼是熟练掌握手术技能的突破口和主要途径。练—熟—巧三步曲是长功得功的规律,可达到操作稳、准、轻、快、巧的金标准。重点介绍:手的训练与要求、止血钳套指飞转训练,打结的要求与训练,持剪训练、掌握法持针器训练等。 当今,手术仍然是治疗外科疾病的最主要手段,甚至是唯一的方法。手术水平的高低关系治疗的成败,甚至决定病人生死。手术水平与术者手术技能密切相关。因此,手术操作技能娴熟、精湛与高超,自然成为临床外科的核心。虽此点为外科界所熟知和关注,但有时也被忽视。在我国正在强调医学继续教育的今天,尽快提高年青外科医师的手术技能,已成为当务之急。笔者深刻体会到手术技能、手术水平的高低,关键在于手术基本功的高低。创造性外科手术基本功训练(简称练功),加强手术实践锻炼,是培养造就年青外科医师尽快熟练手术操作基本功——切开、止血、结扎、缝合、游离、暴露等六大技术的重要途径。外科医师具有深厚的功底,娴熟精湛的手术技能,方可在施展手术时做到稳、准、轻、快与巧的所谓“金标准”,也才能在广阔复杂多变的外科手术领域中做到身手不凡,随机应变,运用自如,发挥潜能,开拓创新,使每一个手术做得精细、完美与艺术。特别是研究生、博士生出身的外科年青医生,学历高而在手术台上磨练时间短,手术技能不够熟练,更应该有紧迫感和使命感。 “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练功必须痴迷,才能技良。执着基本功训练是对外科专业的强烈追求和高度敬业精神的体现。必须下定决心,明确目标,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注意方法,做到台下练,台上用,心里想。经过1~2年认真训练、锻炼,才能在大脑建立牢固的条件反射,形成动作定型。练—熟—巧三步曲是长功得功的规律。一些高难度的技巧转针缝合法,要经过千万次的训练,在手术台上才能达到运用自如。颇像艺戏界常说的:“台上1分钟,台下10年功”。现结

外科手术学基础复习资料

外科手术学基础复习资料 手术学基础复习提纲 01.手术是如何进行分类的?(答出4种分类方法和每种分类的手术名称) 分类方法: 1.根据手术的缓急程度分类; 2.根据手术的无菌程度分类; 3.根据手术的性质和远期疗效分类; 4.根据手术是否分期完成分类 1.根据手术的缓急程度分类:(1)急救手术;(2)急症手术;(3)限期手术;(4)择期手术 2.根据手术的无菌程度分类:(1)无菌手术;(2)污染手术;(3)感染手术 3.根据手术的性质和远期疗效分类:(1)根治性手术;(2)姑息性手术 4.根据手术是否分期完成分类:(1)一期手术;(2)二期手术;(3)多期手术 02.什么叫围手术期?时限起止如何? 围手术期是指以手术治疗为中心,包含手术前.手术中及手术后的一段时间,具体是指从确定手术治疗时起,直到与这次手术有关的治疗基本结束为止,时间约在术前5~7天至术后7~12天。围手术期处理是贯穿术前.术中.术后一个连续阶段的整体处理,使患者获得最佳的手术治疗效果。

03.手术前准备中的“一般准备”包括哪些要求?p5 患有慢性气管炎的患者应及时进行治疗,吸烟患者手术前2周停止吸烟。手术前做好必要的皮肤准备,根据手术范围.部位进行备皮。手术较大的患者,要训练患者学会正确的咳嗽和咳痰方法,以及在床上大小便。胃肠道手术患者,手术前1~2天日开始进流质饮食。其他手术,手术前12小时禁食,4小时禁饮。以防手术中出现呕吐.误吸,引起窒息或吸入性肺炎。对一般性手术,手术前一日灌肠。患者如享有活动义齿,应将义齿取下,防止手术和麻醉过程中脱落或咽下。 04.手术后处理中对体位的要求有哪些?p6 手术后的体位,应按不同的要求,采取不同的体位,合适的体位,对患者手术后的康复是有益的,手术后体位不当可能引起潜在的危险。全身麻醉未清醒的患者,应平卧,头转向一侧,防止误吸。蛛网膜下腔麻醉后,应去枕平卧6~12小时,防止头痛。硬膜外麻醉后,平卧4~6小时,可不必去枕。颅脑术后,如无休克或昏迷,可取 15°~30°头高脚低斜坡卧位;颈.胸手术后,多采用半坐位,便于呼吸;腹部手术后,可取半卧位;脊柱手术后,可取仰卧或俯卧位。脓肿切开引流术体位,根据切口位置而定。如有引流物,取患侧卧位。休克患者,下肢抬高20°,头部和躯干同时抬高5°左右的体位。手术后患者,原则上应鼓励患者早期活动,早期活动可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减少肺部并发症。

外科缝合与打结的基本方法

外科缝合与打结的基本方法 缝合是将已经切开或外伤断裂的组织、器官进行对合或重建其通道,恢复其功能。是保证良好愈合的基本条件,也是重要的外科手术基本操作技术之一。不同部位的组织器官需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进行缝合。缝合可以用持针钳进行,也可徒手直接拿直针进行,此外还有皮肤钉合器,消化道吻合器,闭合器等。缝合的基本步骤以皮肤间断缝合为例说明缝合的步骤: 缝合步骤(1)进针;(2)拔针;(3)出针;(4)夹针 (1)、进针缝合时左手执有齿镊,提起皮肤边缘,右手执持针钳(执法见前面章节),用腕臂力由外旋进,顺针的弧度剌入皮肤,经皮下从对侧切口皮缘穿出。 (2)、拔针可用有齿镊顺针前端顺针的弧度外拔,同时持针器从针后部顺势前推; (3)、出针、夹针当针要完全拔出时,阻力已很小,可松开持针器,单用镊子夹针继续外拔,持针器迅速转位再夹针体(后1/3弧处),将针完全拔出,由第一助手打结,第二助手剪线,完成缝合步骤。 常见缝合方法简介:

1、单纯缝合法:使切口创缘的两侧直接对合的一类缝合方法,如皮肤缝合。 (1)、单纯间断缝合:操作简单,应用最多,每缝一针单独打结,多用在皮肤、皮下组织、肌肉、腱膜的缝合,尤其适用于有感染的创口缝合。 单纯间断缝合 (2)、连续缝合法:在第一针缝合后打结,继而用该缝线缝合整个创口,结束前的一针,将重线尾拉出留在对侧,形成双线与重线尾打结。 连续缝合法 (3)、连续锁边缝合法:操作省时,止血效果好,缝合过程中每次将线交错,多用于胃肠道断端的关闭,皮肤移植时的缝合。

连续锁边缝合法 (4)、8字缝合:由两个间断缝合组成,缝扎牢固省时,如筋膜的缝合。 两种8字缝合法 (5)、贯穿缝合法:也称缝扎法或缝合止血法,此法多用于钳夹的组织较多,单纯结扎有困难或线结容易脱落时。 2. 内翻缝合法:使创缘部分组织内翻,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外面保持平滑。如胃肠道吻合和膀胱的缝合。 (1)、间断垂直褥式内翻缝合法:又称伦孛特(Lembert)缝合法,常用于胃肠道吻合时缝合浆肌层。

(外科)腹腔镜手术操作基本功

腹腔镜手术操作基本功 王秋生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普通外科教授,硕士生导师 一、造气腹技术 有闭合式与开放式之分。闭合式造气腹最好选择脐上缘或脐下缘 1.0~ 1.5cm纵切口较易于切开皮肤与皮下组织,用弯血管钳钝性分至脐周筋膜层夹住提起,两把巾钳呈八字形向下按夹以45度角钩提起脐周腹壁。距针尖2cm 以持毛笔式捏住Veress气腹针杆斜向脐窝正下方,依次穿经筋膜和壁层腹膜,使针的侧孔进入游离腹腔,按程序完成测压管试验、抽吸注水试验、负压试验、初期充气压试验、容量试验和改良探针试验。开放式造气腹则需要根据患者的腹壁厚度将脐部纵切口适当延长至2cm左右,依次切开皮肤、皮下、筋膜和壁层腹膜,先用食指进行脐周指诊探查脐下有无腹腔黏连,再用小拉钩提起腹壁,以7号丝线分别在切口的上下处缝合腹膜与筋膜,置入缠有湿纱布的10mm套管后,收紧两针缝线并打鞋带结暂时固定密封该切口,连通气腹管以低流量缓慢充起腹腔。 二、穿刺套管安置技术 最好选择小钝头圆锥形穿刺器,造成戳口出血的几率最小。其他的穿刺器由尖头圆锥形、尖头棱锥形到刀刃形导致戳口出血的危险性依次增加。最为关键的是脐部首枚穿刺器的盲穿置入。用两把巾钳提起脐周腹壁,尖刀切开5mm筋膜即可安全轻松地置入放置腹腔镜的首枚套管。各操作套管则用尖刀戳开 5mm、10mm皮肤后必须在腹腔镜直视下安全置入。 三、腹腔镜牵引暴露技术 包括术前服用泻药排空胃肠道,术中调节体位使肠管远离手术野,使用腹腔镜手术专用的三叶钳、五叶钳、蛇形钳、7字形拉钩等,再辅助以套置胶皮管、纱布块(最好用含硫酸钡线的)大多可以获得优良的暴露效果。我院2006年研制的7字形拉钩常规用于腹腔镜抗反流手术、Heller-Dor/Toupet手术、胆总管切开探查术等,用一胶皮管固定于手术单起弹性牵拉、相对固定的半自动牵引暴露效果。

外科手术基本功训练心得

外科手术基本功训练心得 导读 外科医师具有深厚的功底、娴熟精湛的手术技能,方可在施展手术时做到稳、准、轻、快与巧的所谓金标准,而手术技能、手术水平的高低取决于基本功的高低。练→熟→巧是长功得功的规律,一些高难技巧如转针缝合法要经过千万次训练,在手术台上才能达到自如。 01手的训练与要求 力量:力量是肌肉抵抗阻力的收缩力,指的是臂力与握力。外科医师的握力应达到30~35KG,因为有力才能出功。手的力量与手的控制力、反应速度、动作獠准均有密切关系。 灵巧:灵巧是一种敏感、迅速、轻巧自然协同的动作反应,指外科医师手术操作技术中,双手要具有灵活、轻巧、精细、动作度小这种过硬本领。要做到这一点,主要是手肌肉、掌指关节与腕关节的配合协同作,同时也表现在手指指头捏、夹,扣、掐等一些细致动作上。 速度:速度表面上是时间问题,而实际上是质量问题。外科操作要求反应快,要求瞬间速度,能在一瞬间像反射动作那样立即出手。训练条件反射速度是提高反应速度的重要方法。 协同:协同运动表现在技术运用自如,得心应手,动作协调熟练,有节奏感,否则会出现动作生硬、笨拙、呆板、蹩扭等一些非协同现象。 稳准:稳准指手术操作动作的精确度高,手不颤抖。手的各组肌肉的协同与平衡,是决定手动作能否做到稳准的最主要因素。动作稳准才能做到操作轻柔、细,也容易学习掌握各种高难动作,充分发挥各种技巧。 以上要求可通过各种训练、锻练获得提高(见图1~4手指训练)。

止血钳套指正转训练02用大号止血钳或持针器套入右手无名指,指间关节,时快时慢飞转(图5)。训练提高手指对器械的控制力、灵活性,以及强化手脑的协调、结合,建立形成条件反射。久之,每当持拿各种手术器械,感觉轻快、稳准有力而且顺手灵便为手术操作达到金标准奠定重要基础。 03打结的要求与训练 打结是手术技能中的核心技能。打结要求: ?正规:要求两手指与结扎点三点成一线,避免反结,滑结拉力适中均匀;?牢靠:结扎血管要求百分之百的安全可靠; ?迅速:每分钟能打个单结飞快如自动化程度; ?双手均能打结:做到左右开弓,熟练打方结、外科结; ?深部打结:如止血钳夹线尾,深部定位、定点打结,这类操作难度较大,有多技巧,要求很高。 总之,打结要坚持台下十年功,台上一分钟的原则,由于打结的难度与技巧性,以及实用的重要性为其他基本功之首,因此,打结既是衡量外科医师熟练手术基本功程度的重要依据,也是术者艺术气质和技术成就的集中表现。 推荐阅读:实用进阶|腹腔镜缝合打结进阶训练持剪训练(练剪功) 04 剪刀是具有多功能的手术器械,如剪开、剪断、剪线、游离等;在进行手术时不仅术者使用,助手、器械护士也用,是多人应用的手术器械。 熟练掌握各种持剪法(见图6~10各种持剪法),可充分发挥剪刀多功能多方位的作用:

外科手术学试题总汇

2012《外科手术学》试题总汇单选 1. 灭菌法是指(C) A. 灭菌法就是消毒法. B. 应用化学方法灭菌. C. 用物理的方法杀灭一切活的微生物. D. 应用紫外线灭菌. E. 仅杀灭部分有害微生物. 2. 手术器械和敷料的常用灭菌方法是(C) A. 乳酸消毒 B. 紫外线消毒 C. 高压蒸气灭菌 D. 甲醛熏蒸法 E. 电离辐射法 3. 关于肥皂刷手法哪项正确(E) A. 范围应从手指尖到肘上5cm B. 冲水时应将手指及肘均朝下 C. 浸泡酒精范围应到肘上3cm D. 浸泡新洁尔灭后应擦干手臂 E. 范围应从手指尖到肘上10cm 4. 新洁尔灭泡手最多使用多少次就不能继续使用(D) A. 10 次 B. 20 次 C. 30 次 D. 40 次 E. 50 次 5. 用碘尔康刷手时, 下列哪项是正确的(D) A. 肥皂水擦洗双手至肘上5cm B. 肥皂水擦洗5 分钟, 清水冲洗 C. 清水冲洗后, 无需擦干 D. 用浸透0.5%碘尔康的纱布擦手和前臂一遍 E. 用无菌纱布擦干后, 穿手术衣和戴手套 6. 病人手术区皮肤消毒常用(A) A. 2.5%-3% 碘酊涂擦,75%酒精脱碘 B. 5%碘酊涂擦,70%酒精脱碘 C. 1%新洁尔灭 D. 氨水 E. 碘尔康 7. 横结肠造口术后患者施行瘘口关闭术, 手术区皮肤消毒涂擦消毒剂的顺序是(B) A. 由手术区中心部向四周涂擦 B. 由手术区外周涂向瘘口周围 C. 由手术区的上方涂向下方 D. 由手术区的一侧涂向另一侧 E. 无需按一定的顺序 8. 穿手术衣和戴无菌手套后, 必须保持的无菌地带除双上 肢外,还需包括(D) A. 整个胸、腹、背部 B. 整个颈、胸、腹、背、肩部 C. 腰部以上的前胸和后背 D. 腰部以上的前胸和侧胸 E. 腰部以上的前胸和肩部 9.2%戊二醛溶液浸泡消毒时, 需用时间(B) A. 5 分钟 B. 30 分钟 C. 60 D. 90 分钟 E. 120 分钟 10. 无菌切口的消毒顺序是(C) A. 自下而上 B. 自上而下 C. 由切口向四周 D. 由四周向切口 E. 无一定顺序 11. 用甲醛熏蒸法消毒物品需(E) A. 10 分钟 B. 20 C. 30 分钟 D. 40 分钟 E. 60 分钟 12. 用蒸气104.0-137.3Kpa(15-20Ibf/in2) 、温度 121-126 C ,欲杀灭带芽胞的细菌需(D) A. 10 分钟 B. 15 C. 20 分钟 D. 30 分钟 E. 45 分钟 13. 高压蒸气灭菌法杀灭芽胞细菌所需的温度和时间是(C) A. 130 C ,30 分钟 B. 121-126 C ,10 分钟 C. 121-126 C,30 分钟 D. 100-121 C ,30 分钟 E. 100-121 C ,20 分钟 14. 在手术无菌操作规则中, 下列哪项是错误的(D) A. 皮肤切开或缝合之前, 需用70%酒精再涂擦皮肤一次 B. 切开空腔脏器前, 要先用无菌纱布垫保护周围组织 C. 术中手套破损或接触到有菌部位应更换无菌手套 D. 手术人员一经"洗手"及穿衣和戴手套后, 肩部以上及前胸可认为是无菌部位 E. 不可在手术人员背后传递器械及其它物品 15. 手术区的消毒范围, 一般要包括手术切口周围(C) A. 10cm B. 12cm C. 15cm D. 18cm E. 20cm 16. 连续手术时, 要更换手套及手术衣(B) A. 不需更换 B. 先脱手术衣, 再脱手套 C. 先脱手套, 再脱手术衣 D. 无需洗手, 另穿手术衣 E. 手部可随意接触 17. 锐利器械常用的消毒方法是(C) A. 高压蒸气 B. 煮沸法 C. 2%戊二醛或70%酒精浸泡30 分钟 D. 1:1000 新洁尔灭浸泡20 分钟 E. 1 0%甲醛溶液浸泡30分钟 18. 刷手时, 肥皂带入新洁尔灭溶液中, 会导致(C) A. 污染 B. 沉淀 C. 杀菌效力下降 D. 变性 E. 降低浓度 19. 婴儿面部皮肤、口腔、会阴部的消毒一般用(D) A. 2.5% 碘酊 B. 75% 酒精 C. 氨水 D. 0.75% 吡咯烷酮碘 E. 2%戊二醛 20. 手术中如手套破损或接触到有菌区时应(D) A. 重新洗手 B. 以碘酒、酒精消毒 C. 终止手术 D. 另换无菌手套 E. 再加戴一双手套 21. 手术台上器械坠落, 正确的是(C) A. 拾起再用 B. 冲洗后再用 C. 不能使用 D. 可不用计数 E. 可拿出手术间 22. 手术中同侧人员需换位, 正确的是(C) A. 前后移动 B. 面对面移动 C. 背对背移动 D. 随意移动 E. 更换手术衣后移动 23. 有关无菌术包括的内容, 下列哪项是正确的(E) A.无菌术 B. 消毒法 C. 无菌操作规则 D. 无菌管理制度 E. 以上都是 24. 下列有关消毒法, 哪项除外(B) A. 甲醛蒸熏 B. 紫外线照射 C. 酒精浸泡 D. 苯扎溴铵溶液浸泡 E. 氯己定溶液浸泡 25. 切开空腔脏器前, 要先用纱布保护周围组织, 是为了(B) A. 避免损伤空腔脏器 B.防止或减少污染 C. 防止水分蒸发过多 D. 防止术后胃扩张 E. 防止术后腹胀 1. 关于脾破裂以下哪项是不正确的 A.行脾切除术 B.行脾缝合修补术 C.待失血性休克好转后手术 D .可收集腹腔内出血,行自身输血 E. 白细胞计数多升高答案:C 评析:当确诊为脾破裂时,在抗休克的同时行脾切除或脾缝合修补术。白细跑计数多升高,手术如无其他脏器损伤,可收集腹腔内的血行自家输血。因此答案为C。 2. 腹膜反折以上的直肠损伤应 A. 一律行肠修补术 B. 肠修补术,必要时行乙状结肠造瘘术 C. 破裂口作肠道造瘘术 D. 肠切除肠吻合术 E. 以上都不是答案:B 评析:腹膜反折以上的直肠损伤其临床表现为化脓性腹膜炎,以下表现为直肠周围感染,两者处理原则不同。腹膜反折以上直肠损伤,应用剖腹手术,修补肠壁,必要时尚需做乙状结肠造痿术,2?3个月后闭合造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