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南京中山陵旅游攻略

南京中山陵旅游攻略

一、 位置:
中山陵位于江苏省南京市东郊钟山风景名胜区内,紫金山东峰茅山的南麓。西邻明孝陵,东毗灵谷寺。

二、 起源:
孙中山逝世后,遵照他生前安葬在钟山的遗愿,南京民国政府在紫金山选址建造了中山陵。1926年1月动工兴建,1929年6月1日举行奉安大典。1961年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 介绍:
主要景点有:孙中山纪念馆,革命历史图书馆,林荫大道,光华亭,祭堂 ,陵门 ,流徽榭 ,美龄宫 ,行健亭 ,仰止亭 ,议政亭 ,音乐台 ,永丰社 ,永慕庐。
主要建筑有:牌坊、墓道、陵门、碑亭、祭堂和墓室等。

中山陵牌坊
陵墓入口处有高大的花岗石牌坊,上有中山先生手书的“博爱”两个金字。牌坊这类建筑在功能上主要是用来歌功颂德的。“博爱”两字正点出了孙中山先生博大的胸怀和崇高的理想。石坊后是长达375米、宽40米的墓道。前行为陵门,它以青色的琉璃瓦为顶,门额上为孙中山的手迹“天下为公”四个大字
这里用青色的琉璃瓦有其一定的含意,青色象征苍天,青色琉璃瓦乃含天下为公之意,以此来显示孙中山先生为国为民的博大胸怀。再进为碑亭,一块高高8.1米,宽4米的碑石上刻着“中华民国十八年六月一日中国国民党葬总理孙先生于此”的鎏金大字。从牌坊开始上达祭堂,共有石阶392级,8个平台。
中山陵祭堂
最高的平台有华表两座,后为祭堂。华表乃为柱状标识物,标志祭堂即在此。祭堂有三个拱门,分书“民族”、“民权”、“民生”门额。这里是仿宫殿式的祭堂。祭堂的门楣上刻有孙中山手书“天地正气”四字,表达了孙中山先生奋斗的理想。
中山陵墓室
二重门为独扇铜制,门上镌有“孙中山先生之墓”石刻。进门为圆形墓室,直径18米,高11米。中央是长形墓穴,上面是中山先生汉白玉卧像,瞻仰者可围绕汉白玉栏杆俯视灵柩上的卧像,此像系捷克雕刻家高棋按遗体形象塑造,十分逼真。
 下面安葬着孙中山先生的遗体。墓穴直径4米深5米,外用钢筋混凝土密封。南京解放后,刘伯承任市长时,特地从湖南运来2万株杉树和梧桐树,种植在这里。

四、 特色
中山陵的建筑,在型体组合,色彩运用,材料表现和细部处理上,都取得很好的效果,色调和谐,从而更增强了庄严的气氛。既有深刻的含意,又有宏伟的气势,被誉为“中国近代建筑史上的第一陵”。

五、 中山陵旅游最佳线路:
林荫大道—行健亭—牌坊—陵门—碑亭—祭堂—永慕庐—议政亭—孙中山纪念馆—仰止亭—流徽榭—音乐台

六、 交通:
市内公交9路、游1路、游2、游3路可到。


、 景区交通:
1.中山陵到明孝陵有旅游小火车来往3元/人次,持有中山陵景区门票或两景区套票可免费乘坐;
2.可租用8-10座的电瓶车,有导游讲解,20元/人,可到中山陵、明孝陵景区任何景点。

八、 门票:(票价仅供参考)
1.中山陵景区门票:90元,包含景点中山陵、灵谷寺、音乐台、孙中山纪念馆。
2.中山陵景区、明孝陵景区的景区套票:140元,包含两个景区内所有景点。持套票可免费乘坐景区间游览小火车。
3.中山陵年票150元,除涵盖了两景区内所有景点外,还包括白马公园、头陀岭山顶公园、美龄宫、紫金山天文台、中山植物园。

九、 中山陵旅游区的节庆活动:
金陵灯会,梅花节,爬城头,上巳节

十、 营业时间:
8:30至17:00
中山陵陵寝(博爱广场、墓道、陵门、碑亭、祭堂、墓室),每天8:30-17:00开放,周一关闭祭堂和墓室,进行保养维护 。

十一、 最佳游览时间:
春、秋两季最适宜出游
春天的南京,梅花山梅花盛开,景致着迷。秋天,栖霞山上红叶如火,层林尽染。
南京属亚热带气候,6月中旬-7月初为梅雨季节。“夏热冬寒”是南京较之其它江南城市有过之而无不及的显著气候特征。
夏季炎热的南京,有“火炉”之称,7-8月极端最高气温有时高达40℃,一般也在35℃左右。12月份如果有缘在南京遇上大雪,那也是令人神往的,江南的雪景妩媚动人。汤山温泉更会在这个寒冷的冬天给你带来无限暖意。

十二、 注意事项:
多带点水与简单的食物,景点买会比较贵
尽量早点到中山陵,早上九点以后旅游团会逐渐多起来,人一多就失去了原来的味道
别穿高跟鞋,爬那些台阶很费体力的








中中山陵在紫金山上。孙中山先生曾与黄兴在此打猎,鸟瞰南京,对黄兴说,我死后愿向国民乞一抔土葬于此。先生鞠躬尽瘁后遗体从北京运回南京。全国征集陵墓建筑方案,吕彦直得首奖。

陵墓依山而建,坐北向南。圆形广场是轴线的起点,广场前是牌坊。据说造此牌坊时错用了一块短一截的石料,所以四根柱子中第三根并非一完石,柱头用另外石料接驳。牌坊只有白色和蓝色。石是白色,瓦是蓝色,象征青天白日。后面几个建筑也只有这两种颜色。过了牌坊,展开了正式登陵的序幕。前方是一条很长的向上坡道。人走坡道,要向前倾,低头看地,这就相当于鞠躬致哀。

中山陵在紫金山上。孙中山先生曾与黄兴在此打猎,鸟瞰南京,对黄兴说,我死后愿向国民乞一抔土葬于此。先生鞠躬尽瘁后遗体从北京运回南京。全国征集陵墓建筑方案,吕彦直得首奖。

陵墓依山而建,坐北向南。圆形广场是轴线的起点,广场前是牌

坊。据说造此牌坊时错用了一块短一截的石料,所以四根柱子中第三根并非一完石,柱头用另外石料接驳。牌坊只有白色和蓝色。石是白色,瓦是蓝色,象征青天白日。后面几个建筑也只有这两种颜色。过了牌坊,展开了正式登陵的序幕。前方是一条很长的向上坡道。人走坡道,要向前倾,低头看地,这就相当于鞠躬致哀。

走完坡道就进入了主体建筑。首先见到的是有三个拱门的门楼。门楼只有一层瓦檐,檐下石刻金字“天下为公”。门楼之后有几段较陡的台阶,然后是有一个拱门两层瓦檐的碑楼。里面竖着石碑,书“中国国民堂葬总理孙先生于此”。

穿过碑楼,到达登陵的高潮:眼前是八段引向天际的台阶,台阶两旁挺直的苍松翠柏,就像守陵卫士庄严地站列在两边。台阶上面是墓室,墓室后依稀可见的峰峦叠嶂,怀抱着安息长眠的先生。站在八段台阶下望向墓室,感到自己非常渺小。不是吗?随着游人越登越高,身影越小,最后到达墓室前已变作蚂蚁般大小。于是先生崇高伟岸的形象油然而生。这八段台阶是吕彦直精心设计的杰作。从下向上看,看不到台阶之间的平台;从上向下看,看不到平台之间的台阶。因此游人登陵时觉得台阶漫漫无际,下陵时只觉平坦大道。这要求设计每段台阶的长度和斜率须作精心考虑,甚至还要考察中国人的平均视高范围,以便让绝大多数中国人都能看到这奇特的景观。

墓室比前两个建筑物要高大宏伟许多,以防在台阶下看上来因透视关系而不够大气。最顶的坡屋顶斜率很大,不仅增加建筑的伟岸感,又让人能在正常视点下看到其全貌。下层瓦檐在转角处并没有飞出,而是被左右两个大方墩包着,而上层飞檐又不能遮盖,所以大方墩被雨淋,以致室内一度渗水。后来重修克服了渗水现象。瓦檐下面是三个拱门,进去是孙中山大理石坐像,游人在此要鞠躬致礼。再进去是墓室,上面穹顶,先生睡像在穹顶正下方的下沉平台上,游人低头凝视先生睡像,慢慢环绕一圈。墓室后面是半圆围廊,再后面是半圆树林,此两圆在平面上如钟的吊环,八段台阶向下渐开阔,如钟形。暗示着总理遗言如警钟在国民耳边时时响起。

乘车路线:中山路(珠江路)乘1路,25路,到新街口东站转9路,至中山陵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