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方哲学史结课论文

西方哲学史结课论文

西方哲学史结课论文
西方哲学史结课论文

西方哲学史结课论文

一、课程总结

在本学期的《西方哲学史》的课程里,我们主要学习了西方近代哲学的基本内容,同时也涉及了一定的西方现代哲学。以下是我自己所做的课程总结:(一)经验论哲学

经验论哲学产生于17世纪的英国,也是真正意义上的近代哲学的开端。经验论哲学经历了培根、霍布斯、洛克、贝克莱和休谟等主要代表人物。影响了“自然神论思想的发展”。

1、弗朗西斯.培根

首先,经验论最早的代表人物是弗朗西斯.培根。作为“近代自然科学之父”培根最伟大的贡献在于提出了正确的科学研究方法,即“经验归纳法”。他主张在充分地收集了有关的感性资料后,使用“三表法”(“本质或具有表”、“差异表或接近中的缺乏表”和“程度或比较表”)最后得出科学的结论。这为近代自然科学提供了可靠的方法论,同时也为归纳逻辑(如“穆勒五法”)奠定了基础。另外,培根针对人们在探索知识时盘踞在头脑里的错误观念和偏见提出了著名的“四假相”说:“族类假相”是根植于人性中的偏见,“洞穴假相”是个人受其习性、环境和教育的影响而产生的偏见,“市场假相”是由于语言使用时产生的误会而造成的偏见,而“剧场假相”则是由于人们盲目地迷信权威而造成的偏见;培根认为,只有破除这四种假相,人才有可能真正获得知识。

2、霍布斯

霍布斯是经验论的第二位代表人物,他最重要的贡献在于他的社会契约论、君权民授论和天赋权力论奠定了西方近代政治哲学的基础。

在霍布斯看来,人在“自然状态”下受着自然权利和利己之心的影响,因此会为了保存自身而不择手段。而霍布斯由此推出了自然法的两条原则:“用一切手段追求和平与自保”和“为了和平与自保宁愿放弃一切权利”。最后这种自然法原则达成了社会契约,人民自愿与“第三者”立约让渡一切权利以求自保,使得国家这个“利维坦”的诞生。

霍布斯的观点是一种“绝对君权”论,但这种理论却又是建立在“君权民授”的基础之上的,这就直接与“君权神授”的观点针锋相对,在国家理论方面引发了一场革命。

3、洛克

洛克是第一位真正将经验论构造成完整的理论体系的哲学家,是真正意义上的经验主义“第一人”。

洛克首先认为,“能力是天赋的,知识是后得的”,人的心灵是一张“白板”。而后天的经验在上面打下了印痕,这便是人的观念和知识。“知识来源于经验”,这是洛克的基本原则。

洛克将经验分为“感觉”与“内省”两种,并构成了观念的两个来源。而人的观念又分为“简单观念”和“复杂观念”,其中“简单观念”是人直接接受到的观念,(如物体的形状、颜色等)而“复杂观念”则是“样式”、“实体”和“关系”的观念。

通过对于“复杂观念”的研究,洛克提出了“两种实体”,认为“物质实体”与就“精神实体”同时存在。另外又区分了实体所拥有的“两种本质”,即“实

在本质”和“名义本质”。

洛克在奠定了经验论的理论基础的同时,也使经验论陷入了不可调和的自我矛盾中。(“物质实体”与“精神实体”的对立)这也直接导致了贝克莱与休谟让经验论走上了“自噬之路”。

4、贝克莱

贝克莱是经验论晚期的代表人物,他对洛克的理论进行了改造,使经验论符合宗教信仰的需要,为上帝服务。

贝克莱首先通过对人的视觉进行研究,将视觉定义为触觉的延伸与经验联想。将实在的广延解释为“触觉中的广延”,从而使得事物的性质成为了人的主观感觉,最后得出了“物是观念的集合”的重要命题。

在这一基础之上,贝克莱进一步论证,认为物的观念不可能离开感觉而独立存在。因此,观念就是被感知到的可感性质。所以“存在即被感知”。

通过将物质感知化、观念化,贝克莱就完成了对洛克的理论的“第一次吞噬”,消灭了“物质实体”,而为上帝存在保留了“精神实体”。

5、休谟

休谟是经验论的最后一位代表。他将经验论的思路贯彻到底,并最终使其走向了怀疑论,不仅使经验论走向了终结,同时也给整个人类知识体系与宗教信仰造成了致命打击。

在《人性论》中,休谟首先规定了知觉的形式:印象与观念,认为观念是印象的摹本。在此基础之上,休谟认为,“我们的观念超不出我们的经验,经验是一切知识的绝对界限”,物质实体只是简单观念通过想象的集合体,而精神实体也只不过是我们主观的杜撰罢了。

休谟不仅怀疑“实体”的存在,同时也怀疑“因果”的存在;他认为所谓因果联系,只是对事物间恒常出现的先后关系和接近关系的一种习惯联想或心理错觉。所谓因果现象也只是感觉到的经验的一种“会合”。

基于这种彻底的经验论。休谟最后对理性神学展开了批判,根据“观念超不出经验”的原则,休谟批判了所有关于上帝存在的证明。最后直接得出了“我们关于神的观念都是缺乏经验基础的或虚构的”这一结论。

休谟的思想对哲学独断论造成了沉重的打击,并且直接启发了康德,间接推动了德国古典哲学的诞生。

(二)唯理论哲学

同英国经验论相对,欧洲大陆近代哲学则是以唯理论为开端。唯理论主要代表人物有笛卡尔、斯宾诺莎和莱布尼兹。对“法国的启蒙运动和大革命”有重要影响。

1、笛卡尔

从某种角度上说,笛卡尔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近代哲学的开创者。他的哲学真正标志着西方世界人的主体性的觉醒。

首先,笛卡尔确立了“普遍怀疑”的哲学方法论,即通过怀疑来寻求一个无可置疑的依据,并以此来构建起整个人的知识体系。

在笛卡尔看来,在普遍的怀疑之下,我们能够得出一条无可置疑的真理,即“我在怀疑是不可怀疑的”。由此,笛卡尔得出了一条重要的结论,“我思故我在”;以“我思故我在”为出发点,笛卡尔推导出了“上帝存在”和“物质世界存在”,最后消除了怀疑,将人类的知识“建立在了磐石之上”。同时,通过“我思故我

在”,笛卡尔确立了人的主体的尊严以及理性精神。

而在认识论问题上,笛卡尔在他的“二元论”的主张下,提出了“心神交感论”,认为人的身体和心灵的运动是通过人的松果腺来调节的,。但这并没有消除二元论所固有的矛盾,而“二元论”的理论困境也给后来的唯理论者们造成了重大的影响。

2、斯宾诺莎

斯宾诺莎是唯理论的第二个代表人物,他将笛卡尔“用几何学方法建立哲学体系”的设想付诸实践,同时直接启发了后世的黑格尔哲学。

斯宾诺莎以“上帝的存在与本性”为出发点,认为唯一存在着的永恒的实体便是“上帝”,是“神”。同时,斯宾诺莎认为,神、实体和自然是从三个方面对同一东西的不同表述。所以得出了“神即自然”的泛神论观点。

斯宾诺莎的哲学体系包含以下三种基本概念:实体、属性和样式:

实体,即“在自身内并通过自身而被认识的东西”,因此实体是自因的、永恒的,是产生自然的自然。

属性,即“由知性看来是构成实体的本质的东西”,而思维与广延是实体的两个基本属性。

样式,则是实体的特殊存在状态,它是被创造的自然,即现实之中的具体事物。

在斯宾诺莎看来,由于实体具有思维与广延两种属性,所以实体在现实之中会呈现出两个相互平行的系列,各自遵守各自的规律,而二者有完全一致。这也就是他的“身心平行论”。

斯宾诺莎的思想为后世学者特别是德国古典哲学家推崇备至。在黑格尔看来,“要么是斯宾诺莎主义者,要么不是哲学”。

3、莱布尼兹

莱布尼兹是唯理论哲学最后一位代表人物,他运用“单子”,“在个体化原则里成全了斯宾诺莎”(黑格尔),但他的哲学随后被沃尔夫改造成为独断论的“莱布尼兹-沃尔夫”体系,受到了康德的批判。

莱布尼兹认为,真正的实体,应该是没有广延、没有部分、没有量的规定性的东西,是“实在的而有生命力的点”。而由于“数学上的点”没有实在性,“物理学上的点”是无限可分的。所以真正的实体是“形而上学的点”,即“单子”。

莱布尼兹将上帝看做“单子的单子”,并主张上帝在创造每个单子时就已经预见了一切单子的全部发展情况,因此就使得全部单子的变化发展就自然而然地和谐一致,即“前定的和谐”。

由于上帝已经设定好了“前定和谐”,又由于上帝是全善的,所以我们生活的世界应该是包含善的总量最多的世界,因此是所有可能世界中“最好的世界“。

虽然莱布尼兹的“前定和谐”和“最好的世界”理论饱受批评,莱布尼兹通过设定“单子”,突出了个体的自由,本身蕴含着巨大的革命性。

(三)、德国古典哲学

德国古典哲学是整个西方近代哲学的最高成就,也是西方理性精神的最高成就。德国古典哲学代表人物有康德、费希特、谢林和黑格尔,而黑格尔哲学的完成标志着西方近代哲学的终结和现代哲学的开端。

1、伊曼努尔.康德

伊曼努尔.康德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开创者,同时也是哲学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康德的哲学体系由他著名的“三大批判”构成,分别阐述的是“知”、“情”、

“意”三大问题。

(1)《纯粹理性批判》主要研究认识论问题,康德认为,真正的知识是判断,同时要满足既有普遍必然性,又有新的内容。分析判断没有新内容,所以不是知识。而综合判断没有普遍必然性,也不是知识。而知识的来源只有可能是“先天判断”(分析)或“经验判断”(综合)。所以康德认为,只有“先天综合判断”才能提供知识。而“先天综合判断如何可能”便是《纯批》的中心问题。康德又将其分解成四个问题:纯粹数学如何可能?纯粹自然科学如何可能?形而上学作为自然倾向如何可能?形而上学作为科学如何可能?

第一个问题,康德运用“先验感性论”来回答,他认为,时间和空间并不是客观的物理学概念,而是人的先天直观形式。离开了时空我们就得不到任何感觉经验。几何学是空间科学,算术是时间科学,通过将时空看做是先天直观形式,这样一来,数学就成为了作为普遍必然的先天综合判断;不过在康德看来,人类只有感性直观这一种直观形式,所以时空观既为人的认识提供了经验质料,也限制了人无法认识事物自身(物自体)。

第二个问题,康德运用“先验分析论”来回答,在感性直观的基础上还需要知性的参与才能构成知识。而知性的先天认识形式是范畴。康德列出了“四类十二对”的范畴表,认为我们的认识都要通过这十二种范畴演绎出来,而知性便是运用演绎“主动产生概念并进行思维的能力”。当我们用连接词“是”来做判断时,其实就表达了“自我意识(借助于某种范畴)把经验的杂多联结为一个客体的努力”。不过,康德认为要让范畴运用于感官对象,还需要有“图型”(Schema)的中介作用。

第三个问题,康德运用“先验辩证论”来回答。如果说知性是产生概念来进行判断的能力的话,理性就是进行推理的能力。,是一种离开了经验对象,由概念到概念的能力。而理性的先验认识形式是理念。,而理性的三种理念分别是灵魂、宇宙与上帝,分别代表着主观世界、客观世界和世界的统一性,由此形成了“理性心理学”、“理性宇宙论”和“理性神学”三大形而上学系统,不过在康德看来,如果人想要将这些理念做超出经验范围的超验运用时,只会得到“二律背反”,而不是真知识。康德共列出了四组“二律背反”,对形而上学系统的“谬误推理”进行尖锐地批判。

第四个问题,康德运用“先验方法论”来回答。康德认为,如果要重建形而上学,首先要对纯粹理性进行训练,另外则要为纯粹理性做出限定,即通过对“物自体”的悬设来规范理性的运用。在康德看来,设定物自体能够保证事物的实在性,能够给人的认识进行划界,并且能为信仰留下空间。而这一切,都体现出了“人是目的”的理念。

(2)《实践理性批判》主要研究了道德问题,其中心是“道德何以可能”。康德认为,实践理性比纯粹理性更加纯粹,这也体现了康德“应然高于实然”的理念。

康德的道德哲学的特点是,他主张通过人们心目中固有的理性原则引导出道德。康德认为道德是一条“绝对命令”,其表述是“要只按照你同时也能够愿意它成为普遍法则的那个准则而行动。”

康德将“绝对命令”的道德律分成了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你要这样行动,就像你的行动准则应当通过你的意志作为普遍的自然法则一样。”即要求我们的道德原则要保持行为与意志的一致,像普遍的自然法则一样一贯到底;第二个层次是“你要这样行动,永远把你的人格中的人性和每个人的人格中的人性同时用

作目的,而决不只是用作手段。”即要求人的道德的内在动机具有普遍合法则性,就是人行为的总目的只是人本身,因此“人是目的”贯穿于人的一切行为中,是人实现自己的终极目的;第三层次是“每个有理性的存在者的意志都是普遍立法意志这一理念。”即使人的动机一开始就服从自己的意志,真正做到“自律”的原则。而这一条命令式真正使得行动主体有了人格的尊严,从而激发起了“敬重”的道德感。

在康德看来,道德律是自由律的认识理由,自由律式道德律的存在理由。人因为是道德的,所以是自由的。而且只有通过道德,“自由的任意”才能上升为“自由意志”,而实践理性的自由意志,才是道德的真正动因。

(3)《判断力批判》主要研究的是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的统一问题,其中心是“自然的合目的性何以可能”。而爱染的合目的性分为“形式的合目的性”和“质料的合目的性”,因此相应地就有了“审美判断力”与“目的论判断力”。

在“审美判断力批判”里,康德认为美的本质是主观而且是纯粹形式的。康德认为美有四个契机,即“非功利的愉快感”、“非概念的普遍性”、“主观形式的合目的性”和“共同感的普遍可传达性”。

除了美以外,人的鉴赏判断还有一种形式是崇高。崇高的鉴赏体验在于想象力与理性而非知性相协调。崇高有“数学的崇高”和“力学的崇高”两大类,而这两种崇高分别从消极和积极两个层次把人引向道德。

如果说美是无目的无概念的,艺术就是有一个目的概念的,但艺术能够表现美,即“艺术只有当我们意识到它是艺术而在我们看来它却又像自然是,才能别称为是美的。”因此,康德认为自然美高于艺术美,而艺术美由高到低分别是演讲、诗、绘画和音乐。

而在“目的论判断力批判”里,康德将自然的目的看做是“自然向人的生成”,即从单个的有机体生成整个环境,最后推导出人。不过,自然生成的人只是“自然的人”,而整个目的系统的终极目的是“道德的人”。所以康德由此过渡到了“道德目的论”。

康德将道德目的论的推到看成是人的“反思判断力”的作用,即从自然与社会中,看出道德目的论的作用。自觉地反思出“天意”,最后从自然中看出道德,完成从“现象人”到“本体人”的飞跃。

整个康德哲学是西方哲学史上的一次“哥白尼式的革命”,从此,德国古典哲学的大幕已然拉开。

2、费希特

费希特是德国古典哲学的第二个代表人物,他以主观唯心主义的立场,批康德哲学的不彻底性,构建了一个更加主动和积极的“知识学”体系。

费希特的知识学有以下三条基本原理:

第一,“自我设定自身”,即“A是A”的同一命题,费希特认为,永远同一的东西就是“我是我”,这一点是无条件有效的。表现出人通过统觉意识到正在意识的自己。并以此作为一切意识经验的事实的根据和前提,即“在自我中的一切设定以前,自我本身就已经事先设定了。”

第二,“自我设定非我”,即“非A不是A”的差别命题,这一命题的设定在形式上是无条件的。但在内容上是有条件的,即只有在对“自我”的认识基础之上才能认识“非我”。因为“非我”由“自我”设定得来,所以“物自体”的悬设没有了意义。

第三,“自我在自身中设定一个可分割的非我与可分割的自我的对立”,这个原

理是由以上两条原理规定得来的。即“自我”通过扬弃使得自我与非我在其内部完成了对立统一。这就使得“自我”不在局限于主观领域,而是成为了一切人的自我,是一个“绝对自我”。费希特认为,通过这样的推导过程就将康德哲学彻底化,成为了“知识学”。

费希特运用“绝对自我”这一概念,第一次在主观唯心主义层面上完成了对辩证法规律的阐述,极大地推动了之后辩证法的发展。

3、谢林

谢林是德国古典哲学的第三位代表人物,他早期的哲学活动成为了康德向黑格尔过渡的重要阶段。在他的同一哲学里已经能够看出黑格尔哲学的身影。

谢林哲学的出发点是“主体与客体的绝对同一”。他认为,只有“绝对同一”才是主观与客观的同一的最高存在。而自然与人类历史都是“绝对同一”所分化发展出来的一些阶段。

首先是自然哲学;谢林认为,自然是“冥顽化的理智”,它在无意识的状态下否定了自己的无差别性,导致了自然界中的两极性。如引力与斥力,阴和阳,主观和客观等。而自然哲学的终点则是一切自然规律的完全精神化,这也就过渡到了先验哲学的范畴。

谢林将先验哲学成为“关于知识的知识”,即是研究自我意识从自身之中创建出客观性的活动。谢林将这一过程分为三个阶段:认识、实践和艺术。而艺术哲学是其最高阶段。谢林认为,只有通过艺术才能完成主观向客观的转化,从而重新实现主客体的绝对同一。

谢林在其晚年思想转向了神秘主义与天启哲学。对现代西方的非理性哲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4、黑格尔

黑格尔是德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他庞大的绝对唯心主义形而上学体系不仅是整个近代西方哲学的最高成就,同时也标志着近代哲学的终结。

黑格尔将康德对于“知、情、意”之间的隔阂打破,全部归入了“绝对精神”的范畴,同时他提出“实体即主体”,并将绝对精神作为绝对的实体。而他整个哲学体系就是对于绝对精神自我活动的严谨的描述。

绝对精神运动的第一阶段是“逻辑学”,逻辑学的开端是存在论,“存在”包括了“有、无、变”的发展过程,经历了“质”、“量”、“尺度”三个阶段。最后扬弃了自身,过渡到了“本质论”的领域。“本质论”包括了“作为反思自身的本质”、“现象”、“现实”三大阶段。以“反思”作为这一阶段推演的重要范畴,并最后通过反思概念以在他物中映现自身的方式展开自身,扬弃了“存在”的直接性与“本质”的间接性之间的矛盾,过渡到了“概念论”。“概念论”包括了“主观性”、“客观性”和“理念”三大阶段,并最终扬弃了一切差别与对立,真正形成了一整套逻辑的统一体,即“绝对理念”。

绝对精神运动的第二阶段是“自然哲学”,黑格尔将“自然哲学”看作是绝对精神的外化运动并形成自然界的过程。自然哲学一共经历了三个阶段:机械论、物理论和有机论。最后自然哲学的终点是人和人的精神,自然界通过对自己的精神本质的认识,否定了自己,从而向精神哲学过渡。

绝对精神运动的第三阶段是“精神哲学”,如果说绝对精神在“逻辑学”中只是作为潜能而存在的,在“自然哲学”中是作为异化而存在的,那么它只有在“精神哲学”中才是作为现实而存在的;“精神哲学”分为三个阶段:“主观精神”、“客观精神”和“绝对精神”。其中,在“主观精神”阶段共有“人类学”、“精

神现象学”和“心理学”三个环节,其结果是“自由意志”的形成。而人通过自由意志,将精神外化成为现实,从而过渡到了“客观精神”;“客观精神”有“权利”、“道德”和“伦理”三个环节,其结果是通过“伦理”达到了主体与客体的统一,从而过渡到了“绝对精神”;“绝对精神”包含了“艺术”、“宗教”和“哲学”三个环节,它们是把握“绝对精神”的不同层次的方式:“艺术”直接把握“绝对精神”,是绝对精神具体地直观。“宗教”通过人对上帝的认识来呈现出“绝对精神”,是以表象来把握。而“哲学”则是“艺术”与“宗教”的统一,以概念来把握“绝对精神”,因为哲学实现了自由思想的精神形式,所以真正使得绝对精神成为了自身。

黑格尔认为,整个哲学史就是绝对精神的显现,而最后到了他这里,绝对精神完成了自我的认识。所以也就标志着哲学史的终结。这种“历史的终结”的论证使得黑格尔哲学成为了一个封闭的体系。也使得黑格尔哲学成为现代西方哲学猛烈抨击的对象。

(四)唯意志主义哲学

在黑格尔之后,西方哲学走上了一条多元化的、分化发展的新时期。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现象就是非理性主义的兴起,这也使得“人的意志”首次受到了哲学家们的足够重视。而其中以叔本华与尼采最为典型,而他们也是现代西方哲学的先驱。

1、叔本华

叔本华是唯意志主义哲学的鼻祖,他在对康德哲学的继承和与黑格尔哲学对抗的基础之上开创了非理性的哲学道路,对后世的现象学和存在主义哲学产生了重大影响。

叔本华认为,康德所说的“物自体”就是“意志”,而康德所说的“现象界”就是世界作为意志的“表象”。在世界作为表象的运动过程中,只有人才真正领会到了自己是作为意志与身体表象的同一,从而认识到整个世界“彻头彻尾都是意志,同时又彻头彻尾是表象”。而叔本华认为,作为“自在之物”的意志就是“生存意志”。

在叔本华看来,人永远都受着生存意志的支配,从而也就使人产生了欲望。当人的欲望得不到满足时,人就会感到痛苦。而当人的欲望得到满足时,人又会产生空虚感,感到无聊。而此时又会产生新的欲望,如此周而反复。因此,人永远都处于“痛苦”与“无聊”的“钟摆运动”之中。因此,生命的本质就是痛苦。由此叔本华的哲学走向了悲观主义。

叔本华认为,生命的痛苦是永恒的,而人只能在伦理学与美学之中获得短暂的解脱。而人想要摆脱生存意志控制,就必须达到“无欲无求”的寂灭境界。这很明显受到了东方哲学特别是印度哲学的影响。

叔本华的哲学具有十分开创性的意义,而直接受其影响的便是尼采。

2、尼采

尼采是西方哲学史上一个“站在世纪的转折点上”的哲学家,他继承了叔本华的哲学并通过其独特的方式加以阐述。直接启发了现代西方哲学的各个流派。尼采在其早期作品《悲剧的诞生》里提出,在古希腊戏剧艺术里,包含着酒神和日神精神这两个因素。酒神精神体现出的是一种生命力的宣泄,而日神精神则体现出的是温暖祥和的理智。这两种精神共同铸造了古希腊的悲剧艺术。而在尼采看来,酒神精神中充满力的充溢的意志才是最根本的。

尼采旗帜鲜明地公开反对基督教的伦理,宣称“上帝死了”。并且极力呼喊着“超人”的诞生。尼采将道德区分为“主人道德”和“奴隶道德”。“奴隶道德”将“善”定义为痛苦的减轻,并通过自我贬抑的方法来实现,是一种对人性进行束缚的否定性的道德,基督教道德就是其典型。而“主人道德”将“善”定义为对权利与苦难的推崇,通过自我尊崇的方式来实现,是一种体现出权利感的充溢的道德,是真正“超人的道德”。

尼采在接受了叔本华的唯意志主义的基础之上,将“生存意志”改造成为“权力意志”。尼采认为,人的意志除了追求生存以外,更重要的还在于追求权力、强大、优势、自身超越。它体现出了人的生命的所有积极意义所在。而真正的超人,便是一个富有权力意志的人,其身上体现出来的是高度自制和激情充溢的统一,是一个“拥有基督灵魂的罗马凯撒”。

尼采本人最后陷入了精神病痛的折磨,而他的哲学思想更多的是以一种诗化的文字之中所体现出来的。也因此现代哲学界对于尼采身份的界定存在较大的争议。但这都不影响其在人类思想史上的重要地位。在尼采之后,西方哲学正式走向了全新的发展道路。

二、听课心得

通过这一个学期的学习,我们对于西方近代哲学有了一个大概的认识。然而,单单了解了近代西方哲学的代表人物以及他们的学说恐怕是不够的。既然是学习哲学史,那么就必须要先站在一个宏观的、历史的角度来看问题:近代西方哲学为什么会诞生?近代西方哲学的精神是什么?从近代哲学到现代哲学的转变是否有必然性?这些都是我们不得不去思考的重要问题。

1、近代西方哲学的诞生

为什么会出现近代西方哲学?这其实一直是学术界十分关注的问题。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有很多,大家普遍都赞同的有:“文艺复兴”运动以及“人文主义”的传播的影响,“宗教改革”削弱了罗马教会的人的思想控制等。这些历史背景都极大的促进了人的主体性的觉醒,是人真正开始独立地思考自我与世界的问题。但是,近代西方哲学最重要的特点是理性的精神,但这无论是在文艺复兴运动中,还是在宗教改革运动中都没有充分的体现。引用周玄毅老师的说法:“文艺复兴”使人获得了感性的解放,让人“直面本我”。而“宗教改革”使人获得了信仰的解放,让人“直面超我”;那么,作为一个理性的、现实的存在的“自我”呢?而这才是形成西方近代哲学的关键。很明显我们还需要寻找其他原因来进行说明。

我认为,近代西方哲学中体现出的“自我”的精神,其来源有两个:中世纪经院哲学以及近代自然科学。

哲学、宗教、科学,这三者永远都是相互联系,同时又会互相产生影响的人类对世界的三大认识方式。所以,在研究近代哲学的诞生问题时,就不得不关注宗教与科学对其产生的影响。

首先是中世纪的经院哲学;或许有人会感到疑惑,为什么是中世纪天主教的经院哲学,而不是宗教改革后产生的新教对近代西方的理性精神影响更大呢?这一点是很明显的。首先,宗教改革是一场社会性的运动,其主体是受罗马教会剥削严重的中下层的农民以及刚刚兴起的资产阶级。然而无论是农民还是当时的资产

阶级,都是属于文化水平极低的群体。因此,宗教改革更加注重的是人获得宗教信仰的解放,其高举的是“信仰”的旗号而不是“理性”,这从马丁.路德拒斥理性并称其为“娼妓”时便可看得出来;而经院哲学则不同,虽然经院哲学将哲学当做“神学的婢女”,但它十分重视运用哲学的思辨来为基督教义做辩护。其中古希腊哲学特别是亚里士多德主义的逻辑论证对其有重大影响。特别是从托马斯.阿奎那对上帝存在的五种证明中有充分的体现。虽然经院哲学将逻辑论证进行了超验的使用,因此不可能获得任何有效的结果。但这种重视逻辑论证、理论化说明以及理性作用的原则对于近代哲学的启迪可以说是不可替代的。如果没有经院哲学对于人的思维的锻炼,那么无论是近代哲学还是近代自然科学都是不可想象的。

另外,经院哲学不仅仅只是在对理性的重视方面影响了近代哲学的诞生,甚至近代哲学从某种角度上说可以理解为经院哲学的延续。晚期经院哲学的“唯名论”与“唯实论”之争中,唯名论否认共相具有客观实在性﹐认为共相后于事物﹐只有个别的感性事物才是真实的存在。这种思想可以说是英国经验论的直接思想源泉。而唯实论断言共相本身具有客观实在性﹐共相是先于事物而独立存在的精神实体﹐共相是个别事物的本质。这就相当于承认了一个先验实体的存在,而我们很明显可以看到这已经蕴含了大陆唯理论的重要主张。

中世纪经院哲学为近代哲学提供了一个极其重要的研究方法:理性的逻辑论证。这使得近代哲学理论化与体系化的程度远高于之前的哲学。换句话说,经院哲学为近代哲学提供了“形式”的支持。

其次是近代的自然科学;如果说经院哲学对理性的逻辑论证进行了超验的运用从而不可能得到有效的结果的。那么在近代自然科学中,理性就实实在在地发挥出了它巨大的认识世界的威力。从哥白尼的“日心说”一直到牛顿建立的经典力学体系。这不可以不说是人类认识史上的一次重大的飞跃。而其中,西方的理性精神功不可没。

那么,近代自然科学又是怎样启迪了西方近代哲学的呢?

近代科学与西方传统的形而上学有一个非常大的不同点,那就是近代自然科学作为实验科学,其研究对象是我们的经验可观察到的现实中的事物,这就使得其理论一旦成立,就给予人们对于现象界一个几乎准确无误的知识,也就使得人们对于世界的认识建立在一个不可动摇的知识基础之上的愿望有了实现的可能。无论是笛卡尔从内在经验出发,得出“我思故我在”的第一原理,还是英国经验论对于日常经验观察的重视,无不有着近代自然科学的实验研究方法的影子;此外,还值得注意一点的是,近代哲学史伤的众多哲学家同时又是那个时代著名的科学家。“近代自然科学之父”弗朗西斯.培根,解析几何创始人笛卡尔,微积分的发明者莱布尼兹等人就是其中的典范。

近代自然科学为近代哲学提供了重要的理论资料以及现实的证据。这使得近代哲学的生存土壤十分的肥沃,能为其哲学理论提供丰富的营养。换句话说,近代自然科学为近代哲学提供了“质料”的支持。

2、近代哲学的精神

相比较于古代哲学中那种极富神秘主义的思想,近代哲学最重要的特征就在于它的体系性以及逻辑上的严谨性。这就在于近代哲学所推崇的理性精神,无论是经验论哲学所注重的“经验归纳”,还是唯理论哲学注重的“逻辑演绎”,抑或是德国古典哲学所运用到的“辩证法”。其实都是理性的不同的表现形式。而理性

精神在近代哲学里贯穿始终,是近代哲学之魂。

不过,我们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究,近代哲学的理性精神到底是什么?

关于这个问题,其实邓晓芒老师已经给出了一个很好的答案,邓老师认为,西方的理性精神可以归结为“逻各斯精神”和“努斯精神”的对立统一,它们分别体现为理性自身的规范性方面和超越性方面。下面就来对“逻各斯精神”与“努斯精神”做一个简单的探讨。

首先是“逻各斯精神”,“逻各斯”这个概念由赫拉克利特引入哲学﹐在他的著作残篇中﹐这个词也具有上述多种含义﹐但他主要是用来说明万物的生灭变化具有一定的尺度﹐虽然它变幻无常﹐但人们能够把握它。在这个意义上﹐逻各斯是西方哲学史上最早提出的关于规律性的哲学范畴;而在近代,所谓的“逻各斯精神”,我认为就是哲学家们相信世界的普遍规律性并且主张依靠人的力量对其进行探索的精神。

除此之外,“逻各斯”不仅仅只是作为一个高于现实并且引领哲学家们进行哲学探索的存在。从某种角度上说,“逻各斯”更代表了一种内在于哲学家们的理论之中的方法论。这就是注重逻辑演绎的运用,对于理论的严谨性的要求以及理论整体的合理性等等。而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内在的要求,西方近代哲学才能够建立起来,代表着近代哲学的规范性。而这,其实也是与整个西方哲学史的线索相联系起来的。

其次是“努斯精神”,“努斯”一词最早由阿拉克萨格拉提出,阿那克萨戈拉主要是在《论自然》的残篇第12条中谈到努斯的。他认为﹐宇宙万物是由种子构成的﹐但种子本身是不变不动的﹐它由一种外在的力量推动﹐这就是“努斯”。努斯是无限的﹐不和其他事物相混﹐是独立自为的。努斯又是万物中最稀最纯的﹐它对任何事物都能有知识﹐并且具有最强的力量﹐可以支配一切事物;这在近代哲学中就体现为哲学家们对于作为最高级存在的实体确信与探究。

值得注意的是,“努斯”本身所代表的是一种凌驾于现实世界之上、“作为一切原因的原因”的最高实体的范畴(理念、上帝等都可以被看做是“努斯精神”的体现)。因此它所体现出来的是一种超越性。这种超越不仅仅可以体现为对现象界的超越(如近代哲学那样找寻现象界背后的认识原因),甚至可以体现为对于理性本身的超越。这在黑格尔哲学将理性发挥到极致,同时也使得理性成为里一个封闭的理论系统中的东西之后就有充分的体现。当人们发现理性也有其极限时,对其的超越也就难免了。所以,“努斯精神”不仅仅是近代哲学的一个基石(没有对最高实体的设定就不可能得出任何有效的理论),更是西方近代哲学演化成为现代哲学的一大诱因。

3、近代哲学向现代哲学的转变

黑格尔之后,西方哲学发生了一次重大的变革,即所谓的“西方近代哲学向现代哲学的转变”。这一历史现象也是众多哲学史家十分关注的问题。为什么西方哲学会出现这么一种变化。在此谈谈自己对这一问题的一些看法。

要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了解现代哲学与近代哲学的不同之处。西方现代哲学虽然流派杂多,理论各异,不过同西方近代哲学相比,西方现代哲学有两个明显的不同(或者说是区别于近代哲学的标志)。一是它具有明显的“非理性主义”的倾向,二是它具有明显的“拒斥形而上学”的倾

向,而这两者又是相辅相成的。

首先是“非理性主义”的倾向;之前我们提到过,在西方近代哲学的理性精神里面就有着“努斯精神”这样一个具有超越性的方面。也就是说,“非理性”的因素本身是蕴含于理性之中的。只是在一个恰当的时刻(黑格尔将理性发挥到了极致之后)蜕化而出,并与“理性”产生了对立。所以,“非理性”并不是“无理性”,相反它是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之上的,西方现代的哲学家们在进行理论建设时,对理论严谨性和逻辑性的要求与近代哲学家相比毫不含糊(甚至在对语言的运用上更加严苛),这就是理性精神的体现。

但是,“非理性主义”要是没有对于“理性主义”的否定,那它也就不能被称作“非理性主义”了。那么它到底否定了近代哲学的“理性主义”传统中的什么呢?它否定的是近代哲学进行形而上学体系建构的努力,也就是现代哲学“拒斥形而上学”的特点。而这与现代哲学是通过对黑格尔的批判发展起来的这一历史事实密切相关:在黑格尔的形而上学体系里,理性以“绝对精神”的形式出现,成为了一切存在的本质,成为了统领一切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这也使得黑格尔的哲学体系成为了一个完全封闭的体系,在这个体系里,理性排斥了一切其他的非理性因素,同时也作茧自缚,使自己失去了继续发展的活力。在黑格尔那里,近代哲学所推崇的“理性精神”已经丧失了生命力与任何可能性。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西方现代的哲学家们只能绕过近代传统的形而上学,为他们的哲学开辟新的道路,而这就使得“非理性主义”异军突起,成为了西方现代哲学的主流。

那么,对于西方哲学由近代向现代的转变的原因,有两条思路是我们值得考虑的,一是从整个西方哲学自身的发展规律来看,二是从时代的变迁与科学的发展这一角度来看。

首先,如果我们站在“西方哲学史”这一宏观角度来看的话,我们不难看出西方近代哲学向现代哲学转变是一个有规律的必然;在西方的语境之下,哲学所研究的对象无外乎是两个,一个是与我们人分离了的纯粹客观的世界,另一个就是具有认识能力,拥有理性的人。在古代,哲学是作为人类一切知识的源头而出现的,此时其探索的是我们生活的这个客观世界,即本体论问题。所以,西方古代哲学的主要问题是“世界是什么”。在近代,科学已经以经验科学的形式从哲学中脱离出来,通过科学,人们对世界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而这时的哲学是作为人类知识的根基而存在的,其探索的是主体如何认识客观世界,即认识论问题。所以,西方近代哲学的主要问题“人如何认识世界”。到了现代,西方的自然科学已经十分发达,同时社会科学也已经诞生同时发展迅速,客观世界在科学的解释下已经近乎完满。而这时,哲学的研究对象转向了人本身,其探索的是人的生命以及体验。所以,西方现代哲学的主要问题是“人,是如何生存着的”。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在西方,哲学的研究对象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有它的主要方面,而随着历史的发展,哲学从最初的对于整个世界的探索到最后回归于对人本身的思考,是一个线性的发展过程。所以,西方现代哲学的出现,是整个西方哲学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其次,我们还需要考察一下西方现代哲学诞生的特定的时代特征。西方现代哲学诞生于19世纪后半叶,而这个时期最大的特点就是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由于科技的进步,一切自然与社会问题貌似都可以有一个现实的

答案,这就直接导致了西方哲学传统中对抽象思维兴趣的消退。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于世界的思辨地理解逐渐消失,在人们面前的只是一个实在的自然与社会。而近代哲学中那个理性的抽象主体也由实实在在具体地人所代替。同时,社会分工以及学科分类也越来越细,无数旁支学科如雨后春笋般从主体学科中演化出来,人的知识系统变得越来越庞大,同时也越来越精细;这就是现代哲学诞生的历史背景。

从中我们已经不难看出为什么西方现代哲学所具有与近代哲学如此不同的特点的原因了。由于现代西方科技的发展,哲学的研究领域转向了人的存在本身。同时由于西方传统的哲学语境在现代也失去了其赖以生长的土壤,所以西方现代哲学表现出了对于形而上学传统的拒斥,选择了“非理性主义”的方向。同时,科学研究领域的不断扩大以及学科分类的不断精细,也使得构建起一整套完整的哲学体系不再可能。现代哲学本身也产生了分化,众多旁支学科(如伦理学、政治哲学、语言哲学等)有了自己的独立的研究领域。哲学研究的问题也逐渐细化,而不同分支之间也很难产生交流。而西方现代哲学的这些特性,可以说也是被它所属的这个时代所决定了的。

除此之外,西方近代哲学向现代哲学的转变还有许多值得探讨的问题。不过,无论如何,西方哲学在现代已经发生了重大改变这一事实无可争议。并且不可能再重新拥有近代的哲学语境了。

三、专题辨析

在整个西方近代哲学与现代哲学之中,有着许多堪称是“永恒的哲学问题”,关于这些问题哲学家们给出了各种解答方式,但都无法令所有人信服。在此,我挑选出了三个自己较为感兴趣的哲学问题进行一个简单的专题辨析:一是“道德与自由”问题,二是“理性的极限”问题,三是“人的意志与存在”问题。

1、道德与自由

在西方哲学的传统语境中,道德与自由常常是一起出现的一对概念。特别是在康德那,这两者直接挂上了等号。不过,作为一个“绝对主义”的道德哲学家,康德将道德看作是自由的认识理由,将自由看作是道德的存在理由。这种看法还是值得商榷的,下面以此为引子,分别探讨道德和自由。

首先是道德;康德认为,只有通过人的自由意志与理性才能得到道德。也就是说,道德的来源是自由与理性。同时在康德看来,通过理性推导出来的道德法则是一种纯粹形式规定的定言命令,即他所提出的“三大公式”。虽然康德在其自己的道德哲学的语境内将整个原理描述得十分清晰、严谨。但是,道德真的是来自于人的理性与自由吗?我们不妨看看其他哲学家对道德的看法。

在英国的经验主义传统里,哲学家们对道德的来源有着完全不同的看法。在休谟的《人性论》第三卷中,休谟就明确提出“道德的区别不是从理性得来的”。在他看来,“德和恶是被我们单纯地观察或思维任何行为、情绪或品格时所引发的快乐与痛苦所区别的”,也就是说,道德的来源是情感而不是理性;另外,英国著名经济学家、伦理学家亚当.斯密在他的《道德情操论》中也有类似的表述,

在《论同情》一章中亚当.斯密写到:“无论人们会认为某人怎样自私,这个人的天赋中总是明显地存在着这样一些本性,这些本性使他关心别人的命运,把别人的幸福看成是自己的事情,虽然他除了看到别人幸福而感到高兴以外,一无所得。这种本性就是怜悯或同情,就是当我们看到或逼真地想象到他人的不幸遭遇时所产生的感情。我们常为他人的悲哀而感伤,这是显而易见的事实,不需要用什么实例来证明。这种情感同人性中所有其它的原始感情一样,决不只是品行高尚的人才具备,虽然他们在这方面的感受可能最敏锐。最大的恶棍,极其严重地违犯社会法律的人,也不会全然丧失同情心。”这也十分明显的表现出了“道德来源于人的情感”的主张。

事实上,在日常生活中,英国经验主义的解释更加符合实际。因为我们确实在帮助他人时能感受到自己的快乐,同时面对他人的苦难是我们仿佛也能切身体会到他们的痛苦。另外,在中国的传统语境之下,我们也常常会说:“四端之心善之始也”。因此,“道德来源于人的情感”的说法仿佛更加合理;但是,假如我们认真思索一下的话会发现,假如真的把人的道德建立在情感的基础之上的话,无异于筑室于流沙之上。因为人的情感变化莫则,如果人们仅仅以自己的喜好而从事的话,根本无法保证道德的一贯性。也就是说,可能我今天由于内心的怜悯而去帮助了一个人,明天我可能就会视而不见。如果是这样的话,道德就成为了一种偶然,而不会是所有人都认同的一种具有必然性与普遍性的行为规范了。那么,什么才能保证道德的这些特性呢?很明显只有理性。只有通过理性,道德才能上升为普遍的自然法则,才能保持其一贯性而存在下去。

既然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能够切实地感受到道德的来源是人的情感,但同时我们也清楚的知道只有理性才能保证道德具有一贯性。那么情感与理性到底在道德中扮演的是什么角色呢?

我认为,第一,我们必须承认,如果我们不能在现实世界中通过感性的活动表现出道德的话,我们就不可能得到对道德的理性认识并将其上升为普遍法则。所以在这个角度上,情感是道德的直接来源。而另一方面,道德只有事先经过了理性的规范,才能从潜能到现实,从混浊到清晰,之后才能被人们所认识到,所以从这个角度上说,理性是道德的根本来源。或者是说,在时间层面,人们先通过感性认识到道德再将其上升为理性。而在逻辑层面,道德只有先经过了理性的规范才能在现实中被人觉察到。所以,情感与理性都可看作是道德的来源,不同的地方在于,情感之于道德是时间上在先。而理性之于道德是逻辑上在先。

另外,我们还可以将其继续进行扩展。首先,就整个道德的生成过程而言,人的认识过程永远只能是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所以在这一层面,情感在先,理性在后。而就一个具体的人的行为而言,人是先意识到自己心中的道德准则与义务后在展开行动,之后为自己的道德行为而感到愉悦,所以在这一层面,理性在先,情感在后;其次,如果我们站在认识论的角度的话,我们最后所遵循的道德准则,很明显是由现实生活中所积累的感性素材加以抽象与概括后的结果。所以在这一层面,情感在先,理性在后。而如果我们站在本体论的角度的话,道德是潜藏于人的理性认识之中的,并通过人的现实的感性活动体现最后再在人的理性中得以实现的。所以在这一层面,理性在先,情感在后;以上就是我对于道德问题的一些个人理解。

下面我们考察的是自由,在康德眼里,自由就是自律。而道德就是自由的“认识条件”。因为在康德看来,一个完全依靠理性自身的纯粹形式作为自己法则的意志就是一个自由意志。因此,在康德那里,人的自由是超越与一切情感与冲动

之上的一种理性的自由;这种理论最大的优越性就在于通过“自由及自律”证明了人具有不同于一切自然物的价值与尊严,同时也使得人的自由有了理性的支撑,与道德一样的具有了一贯性与普遍性。

然而,康德的问题在于,他只注重在本体界的人的自由。也就是说,康德所说的自由知识存在于逻辑之中,存在于理念之中。是远离了人的现实的。而在现实之中,通过道德我们往往并不能认识到自由,因为现实中的道德就是一种行为规范,是一种作为约束人的行为的存在。因此现实中,道德不仅不会体现出自由,反而还为“人是不自由的”的观点提供了论据。虽然在康德看来,本体界是高于现象界存在的,所以本体界的自由才是最纯粹的自由。但这真的是人们所想要的自由吗?因为人们毕竟是生活在现实之中的,如果人们连现实的、直接的自由都无法能感受到的话,那谁还会真的觉得自己是个自由的人呢?所以,仅仅像康德那样在本体界树立其人的尊严与自由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将自由引入现实生活中,成为人们真正能体会到的自由。

事实上,人们在现实生活之中是能够明确的感受到自己的自由的,我们要做的只是告诉人们他们感受到的东西的具体表现,也就是回答“人的什么东西是自由的”;人在现实之中并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时时刻刻处在各种活动之中的,也就是说,人的存在集中表现为人的各种行为。所以,我们只需要证明人的行为是自由的就能够让人成为自由的存在。那么,人的什么样的行为是自由的呢?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引入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来进行论证说明;哈贝马斯将人的行为分为三类,一类是以客观自然世界为对象的行为,这种行为集中表现为通过改造客观世界来满足人的需要,是一种具有目的性的行为,因此也被称作“目的性行为”。第二类是以人类社会为对象的行为,这种行为集中表现为人们在接受社会的各种规范(道德、法律、礼仪、习俗等)下进行交往,是一种具有规范性的行为,因此也被称为“规范性行为”。第三类是以人的主观世界为对象的行为,这种行为集中表现为通过自我表现而达到吸引他人的目的,是一种具有戏剧表演性质的行为,因此也被称为“戏剧性为”。

马原论文

正如马克思所说:“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所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那为什么还需要一种新的社会制度?为什么马哲还要出现?但是,尽管生产力得到极大的提高,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操作下,效益可以达到最优。但,于此同时,国内与国际的贫富差距拉大,生产关系矛盾层出,更可怕的是由于资本主义的“社会理智”总在事后,以致环境正面临被利润至上主义的经济活动破坏的危险,而在人类能否持续生存,地球的持续运转的问题上,迫切需要“社会的理智”事先发挥作用。所以,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取代资本主义大势所趋,马哲应运而生。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及其转变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规律的学说。其主要由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组成。 本课先主要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入手,讲述了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奠定了马克思主义整个理论大厦的根基。利用辩证法,我们可以清楚的分析出资本主义值看重真理尺度而不看重价值尺度,追求效益而放弃公平,并且表现在消费上是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购买力相对缩小的矛盾,使经济危机周而复始。故我们在保持发展的同时,应该寻求两者之间的张力。并且运用辩证法和对立统一的思想,我们思考我们个人的发展在对立价值中的运演。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根据自我的特性寻求一个个人发展的张力。 其后,我们重点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入手,讲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联系和制约、变革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价值形式的演变和商品货币的产生、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从而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最后从理论上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进行展望。其中分别从经济危机、全球化、政府专题、产业改革等方面进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分析,和唯物辩证法的具体应用。 谈及自己的感触一者在于自身的发展,一者对于一些社会问题有了更为理性的认知。 马克思曾从真理和价值两个尺度分析社会的发展,从而揭示了资本主义本身的弊端。同时也指引了我们是否应该从对立统一的辩证角度思考我们的发展呢?我们都是有理想和憧憬的,但是这些愿望不仅仅取决于我们自身的能力,还有社会制度、生产力、传统的价值观等一系列的问题,影响制约着我们的发展。正如:实际上,人们每次都不是在他们关于人的理想所决定和所容许的范围内,而是在现有的生产力所决定和所容许的范围之内取得自由的。而到现在为止取得的一切自由的基础是有限的生产力。所以,我们一直在反思的应试教育,在辅助我们选拔人才的同时,破坏了年轻人的求知欲和创造力。但,我们又不得不选择应试,因为我们人口基数过于庞大,生产力不是特别发达,教育资源相对不充盈,我们没办法像欧美国家那样以创新和逻辑思考去选拔人才,也没办法想欧美那样结合自己的兴趣去随换专业,有时不仅仅因为成绩,也是为了生存——这个专业我们能不能找到工作。“兴趣就是天赋,天赋就是兴趣”,在中国的确很难实现。但,在这样的现实条件下,我们放弃理想么?不然,人的主观能动性是无穷的,我们也许只是换一下时间,换一些角度去看待问题,在现实和理想的交叉区域,找到自己未来啊展的最优解。 其次,我想谈谈自己对全球化的理解与转变。从一开始几乎所有的经济学家都在鼓吹全球化,到现在几乎“反全球化”已成全球化。从中国的奋力进入WTO ,到现在现在基尼系数增长,贫富差距拉大。全球化到底是利是弊?贫富差距与之到底有什么关系?原来受主流媒体影响,跨国企业可以利用全球化的自由贸易可以在世界范围内融资,加深了国际间的依赖性,使得政治干涉,特别是武装干涉在国际国内越来越

西方哲学史学派及代表人物

西方哲学史书目分类的学派及代表人物 1. 古代哲学 (1)古希腊早期 泰勒斯 巴门尼德(爱利亚派,存在论) 赫拉克利特(辨证法创始人之一) 毕达哥拉斯(哲学家,数学家) (2)古希腊中期 普罗泰戈拉(智者) 高尔吉尔(智者) 苏格拉底 柏拉图《苏格拉底德申辩》《巴门尼德》《理想国》《智者》亚里士多德 《工具论》《物理学》《形而上学》《尼各马可伦理学》《政治学》 (3)古希腊晚期 伊壁鸠鲁(幸福主义伦理学) 芝诺(斯多葛派) 普罗提诺(新柏拉图主义) 2. 中世纪哲学与文艺复兴时期 (1)基督教神学 拉克坦修《神圣的原理》 奥古斯丁《忏悔录》《上帝之城》 (2)天主教哲学与经院哲学 达米安 贝伦迦尔 安瑟尔谟 高尼罗 阿伯拉尔 《是与否》《基督教神学》《神学导论》《我的苦难史》 托马斯.阿奎那《反异教大全》《神学大全》 (3)英国经院哲学 罗吉尔.培根《大著作》 司各脱(实在论)《牛津评注》 (4)文艺复兴时期 伊耶 乔尔丹.布鲁诺(自然哲学家) (5)宗教改革 马丁.路德 加尔文《基督教原理》3. 近代哲学 (1)英国经验论之萌芽 弗兰西斯.培根《新工具》《经验论》 马基雅维利《君主论》《绝对君主制》《论李雅的罗马史前十卷》 霍布斯(机械唯物主义、经验论) (2)法国唯理论 笛卡尔《方法论》《第一哲学思维集》《哲学原理》 斯宾诺莎《伦理学》 莱布尼茨《单子论》《人类理智新论》 (3)英国经验论 约翰.洛克《政府论》《教育漫话》《人类理智论》 贝克莱《人类知识原理》《希勒斯和菲洛诺斯的三篇对话》休谟《人性论》《人类理解研究》 (4)法国启蒙运动 皮埃尔.贝尔 孟德斯鸠《波斯人信札》《论法的精神》 伏尔泰《哲学通信》 卢梭《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社会契约论》《爱弥尔》《忏悔录》 现代西方哲学的开端是以黑格尔终结西方传统哲学为标志的。 近代哲学被康德和黑格尔结束。 4.德国古典哲学 康德(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 黑格尔(德国古典哲学集大成者)《精神现象学》《逻辑学》《哲学全书》 孔德(实证主义)《实证哲学教程》 约翰.穆勒(实证主义)《孔德与实证主义》《逻辑的体系》《功利主义》 费尔巴哈(青年黑格尔派,古典哲学唯物主义)《关于死亡与不朽的思想》《黑格尔哲学批 判》《未来哲学原理.》

西方哲学史结业论文

西方哲学史结业论文 一.认识你自己(know yourself) 1. 苏格拉底总是自称一无所知。他的名言就是:认识你自己。 其哲学意义在于:由强调知识的作用,从而强调人的地位,是人文主义的体现。他认为人必须具有知识,才能达到善;无知是一切罪恶的首要根源。他把道德和知识合二为一,认为道德行为必须以知识为基础,最高的知识就是对“善”这个概念的认识,而善包括健康、财富、地位、荣誉以及正义、勇敢等美德。 苏格拉底围绕人的精神修养提出哲学命题,比如什么是幸福、美德、真理、正义等,其中贯穿一个主题就是说服人们不要专注于对身外之物的追求,而应去改造自己的灵魂,追求真理和智慧,成为道德完善的、真正的人。 2.对于我来说,认识你自己的意义就是照顾好自己的心灵、自己的灵魂。 在如今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花花世界的种种诱惑和牵绊识人们迷失了自我,竞争过度的学习生活使人们无心也无暇欣赏关心别人的内心世界,来自外界和内心的喧嚣使人们无法静下心来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人与人之间直接的感情交流机会也日渐减少,过多不符合人们年龄和心理承受能力的东西堆积起来,使人们的心越来越疲惫老化,不愿也没有更大的精力思考,一味沉浸于网络、电视、游戏等对深度思维要求更少的消遣活动中,可能过着一种机械式的没有理想缺乏思想的生活,这在一定程度上不能不说是美国一位学者的册子中所提出的娱乐至死现象的浅度延伸。 这样的现状提醒人们现在急需重新拾起照顾好自己心灵的技能。作为人类,同其他动物的区别之一就是人善于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更加注重内心世界的建设。 大至人生、职业,小至学习,一个人要想有所建树,在做一件事前必须认真审视自己的内心,明白自己擅长什么,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并时刻提醒激励自己,持之以恒的做下去,这样才有可能会成功。 二、西方哲学史导论学习感想

浙大马原论文

《共产党宣言》 ——指引光明的新方向 18世纪末,瓦特改良了蒸汽机并将其投入到了工业生产中。从此,人类结束了以人为原动力的时代,开始进入了以机器为动力的全新时代。随着大机器生产时代的到来,欧洲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并通过一系列革命在欧洲大陆建立了一个个新兴的资产阶级“帝国”。但是随着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的弊端也一点点暴露出来,这使得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日益明显。终于在19世纪40年代,在法国、英国、德国先后爆发了三次工人运动(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德意志西里西亚织工起义),无产阶级开始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然而由于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不懂得只有从资产阶级手中夺取政权才能实现社会的改造,所以这三次工人运动都以失败告终。 同时代的马克思、恩格斯也一直致力于工人运动之中,在见证了工人运动一次次的失败之后,他们意识到只有成立共产党,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工人阶级,才可以取得在与资产阶级斗争中的胜利。于是,在1848年2月24号,马克思、恩格斯受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二次代表大会委托发表了《共产党宣言》。不得不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如一盏明灯,为今后的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指引了全新的光明的方向! 《共产党宣言》首先指出“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古代有自由民和奴隶的斗争、贵族和平民的斗争等等等等,包括资本主义本身也是在和封建势力的斗争中取得了自己的政治和经济地位的。宣言中十分中肯的表示资本主义在历史上也的确有过它的积极意义(“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今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比如结束了封建社会,开拓了世界市场(发现了新大陆),解放了人类社会的生产力。但是,资本主义固有的弊端也在其快速的发展中完全暴露了出来,它破坏了人们过去的生产生活关系,把一切一切的家庭关系、情感关系都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同时资本主义的扩张受益者只是少部分的大资本家,社会财富在不断增加,却全部流入了少部分人手中。辛勤的底层工人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却没有在蓬勃的资本主义的发展中获得半点利益。相反,他们为了生存,早已沦为大资本家们生产的工具了。《共产党宣言》指出,由于机器的推广和分工,工人逐渐变成了机器纯粹的附属品,他们只需要做些重复的简单的动作,也因此,他们的工作时间被不断的延长,但是工人们所获得报酬并没有一点点的增加。工人们的工资如此之低,生活又完全没有保障,而资本家们却坐享其成,“生产过剩”时宁愿销毁产品也不愿给工人福利。 《共产党宣言》里说道:“至今的一切社会建立在压迫阶级和被压迫阶级的对立之上的。”显然,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少数大资本家就是压迫阶级,而大多数的包括工人在内的无产阶级则是被压迫阶级。因此,为了大多数人的幸福,为了解放无产阶级,为了所有人不再被压迫,我们必须开始抗争! 在让我们认清了资本主义的丑陋面目后,《共产党宣言》紧接着就向我们介绍了光明的共产主义。“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是的,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的剥削与不公平,其实都源于私有制,资本家剥削劳动者创造的财富,让这些财富成为了他们囊中的私有财产。所以,马克思、恩格斯提出资本和生产资料不该作为一种个人力量,而应该是一种社会力量。也就是说,资本、生产资料——广大劳动人民创造的财富应该从资本家手中解放出来,把它们化为社会、全体人民的公共财产,只有这样,剥削阶级才能从人类历史上彻底消失,也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完全公平公正。但是怎样才能实现共

《西方音乐史》结课论文

课程名称:《西方音乐史》 结课论文 论文名称: 印象派的音乐之旅——德彪西作品风格赏析 学生姓名(学号): 任课教师: 刘娜 提交日期: 2014年6月10日 2015年3月

印象派的音乐之旅——德彪西作品风格赏析 不同于人们耳熟能详的古典主义乐派和浪漫主义乐派,很多人都不了解印象派音乐,也许是因为它乍听起来并不像人们一贯认为的那样悦耳,又也许是因为它的表达方式太过难以捉摸,它经历了一个不被理解和令人叹服的曲折过程。德彪西正是这一伟大乐派的创始者,他创造的印象派音乐具有着划时代的革命意义,他的音乐颠覆了人们的听觉,带来了一种全新的听赏境界,而德彪西也被认为是二十世纪现代音乐的开创人物。下面我就将自己的理解与阅读的资料融会起来谈谈我眼中的德彪西作品风格。 一、德彪西音乐风格的形成 德彪西的音乐天赋是有目共睹的,“7岁时,显示出对音乐的浓厚兴趣,深得钢琴家弗勒维尔夫人喜爱。弗勒维尔夫人免费教他学习钢琴,直到德彪西11岁考入巴黎音乐学院后,还为他负担了大部分学费。”但他在音乐学院上学时,虽然十分优秀,自己却深不满足。他觉得音乐学院的教学过分保守拘古,与他内心的创新要求相去甚远。他的内心始终向往着摆脱传统守旧思想的束缚,于是在音乐上经常做出一些特立独行的行为,比如常常在钢琴上连续弹奏一串串的增和弦、九和弦、十一和弦以及全音音阶等等,想以此寻求一种全新的听赏效果,也因此无法得到他人的理解,虽然坚持理想的过程是艰辛的,他也从未选择放弃。后来他有机会接触到了一些格调新颖的俄罗斯作品以及与西方音乐完全不同的东方音乐,从中受到十分深刻的启发,还结识了很多印象派的诗人和画家,他们之间热烈的讨论成为他思想迸发的源泉。逐渐的,在印象主义思潮的推动下,德彪西开辟了一个新的音乐艺术流派,他的作品中更强调音响在一瞬间给人的听觉印象,强调各个音响之间的相互对比和不断变化,并且在相当程度上模糊了在传统音乐中占突出地位的旋律轮廓线和明确的音响连接逻辑。我阅读的书中是这样形容印象派音乐的,“印象派音乐喜欢反映微妙和难于捉摸的东西,而不喜欢堂皇、不朽的雄伟气派;喜欢暗示和隐喻,而不喜欢过分夸张、直率和毫无保留。所以,模糊的轮廓,朦胧的色彩,不易分辨的色调变化,都是印象派音乐的明显标志;它所塑造的种种幻象、印象和气氛,都同莫奈的模糊印象、塞尚的奇异梦境、雷诺阿的美妙温柔、修拉的眩目精巧相对应。”而显然这样的描述方式本身就充斥着一种玄幻其妙的色彩,似乎还是那么难以捉摸,更需要将这样抽象的概括具体看待。为了能让德彪西的作品风格更加明朗化,我将选取他的几个代表作加以赏析。 二、代表作品赏析

西方哲学史论文(大作业)

论亚里士多德幸福观的现实意义 作者:马原野学号:13121163 摘要:幸福是人类现实生活存在的一种重要现象,也是人类生活所不断追求的目的和理想。但不同伦理学家对幸福有不同的理解。有的将幸福与感官快乐等同起来,有的相反则把快乐与道德对立起来否定感官快乐,追求禁欲主义,还有的认为德性就是幸福。亚里士多德不同意这些观点,主张快乐与德性结合,欲望、意志受理性支配并围绕"幸福是灵魂合乎德性的现实活动"这一中心命题着重探讨了幸福的内涵,达到幸福的条件、途径和方法。他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观点,如实施德性教育,个体道德和公共道德结合,幸福的实现关键在于实践等,这不仅在历史上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而且在今天也将给予我们以有益的借鉴和启示。关键词:幸福观德性至善评价 一、亚里士多德幸福观的时代背景 自给自足的城邦生活和哲学探索由自然转向人本身是亚里士多德幸福观产生的时代背景。亚里士多德正是处于这样的一个时代:一方面奴隶与奴隶主之间的矛盾加深,另一方面富有奴隶主和自由贫民之间的斗争也日趋激烈。面对这样的时代,亚里士多德提出了“温和民主制”的思想,也就是说抑制最富有阶级,扶持贫民,强化中层阶级。这正是亚里士多德认同的公正的体制,通过这种公正的体制,城邦生活可以有序、稳定的进行,公民会获得平等的参与政治的权力、受教育的权力,在拥有了平等权力的同时,公民会完善自身的德性,追求幸福、至善的生活。亚里士多德对苏格拉底的扬弃体现在,苏格拉底虽然关注人自身,但他更注重的是客观的、普遍的道德根据,他的伦理思想仍然具有一种抽象性,并没有把伦理问题置于具体的现实生活中。而亚里士多德关于伦理的思想更具有现实性,他把关注的目光置于现实社会,人们的各种德性都是根植于城邦生活之中的,也是与城邦生活密切联系的。 二、什么是亚里士多德幸福观 幸福是一个关于人的概念,只有有意识的人才能认知到幸福,亚里士多德正是基于人和人性的认识提出了他的幸福观,因此我们有必要先了解亚里士多德关

马原论文_我的价值观

我的价值观 文新学院 肖露 2014141043125 内容摘要:价值观在人的精神系统中起着导向作用,影响着人们的现实生活,左右着人们的行为取向,对人们的社会实践有重要的能动作用。作为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我们的价值观具有很强的时代性、代表性,对整个社会的主流文化有重大影响。什么是正确的价值观,如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怎样用正确价值观影响他人,是我们需要认识与解决的问题。 在写这篇文章之前,通过查找资料,我找到了一些不同的人对于价值观的看法。黄希庭认为,价值观是人区分好坏、美丑、损益、正确与错误,及符合或违背自己意愿等的观念系统,它通常是充满感情的。并为人的正当行为提供充分的理由。许燕认为,价值观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现象及对自己行为结果的意义、作用、效果和重要性的评定标准或尺度,是推动并指引人们决策和采取行动的核心要素。金盛华认为,价值观是人们按照自己所理解的重要性。对事物进行评价与抉择的标准,是比态度更广泛、更抽象的内在倾向。在我看来,价值观即是一个人最基本的认知事物、评价事物的标准。对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民族甚至一个国家都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一、何谓正确的价值观 “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是我们党对思想道德建设规律的认识的深化。以前我们强调对人们的 行为做出规范,包括“四有”新人培育,《公民道德建设纲要》中的“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进行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建设”等提法,现在则进一步落实到人们最基本的心理情感层面,即荣誉感、耻感的层面。这是国家对我们所有公民所要求的价值观。因此,正确的价值观一定是不悖于这个层面的价值观。 事实上,一个人只要有道德自觉和道德追求,荣辱观的标准是容易达到的。所以,提出社会主义荣辱观,可以唤醒人们深层的、细腻的耻感感受,这样才能使人们真正以荣为荣,以耻为耻,从而使道德教育能够产生实际效果。荣辱观不仅仅是外在的对错标准,更是凝结在主体心理层面的价值尺度。荣辱是沉淀在我们精神情感中的价值态度和自我评价标准,本质上与行为人的自我形象和人格品质结合在一起。人惟有知所贵,然后知所耻;人惟有知所尚,然后知所荣。 所以,在行为之初,正确的价值观是我们行为的定向仪;在行为过程中,正确的价值观是我们的深层心理动力;在行为结束时,正确的价值观则是我们自我评价的标准。 二、如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1、确立正确价值观的基本取向 随着对外开放的深入,大量西方的政治、文化观念以不同的方式影响着人们的道德生活,大学生尚未定型的思维方式、道德观念、价值取向会不可避免地受到猛烈的冲击。西方文化如麦当劳文化、可口可乐文化、好莱坞文化的大量涌入,无不影响着大学生。这些世俗文化所体现的重视商业价值、追求感官刺激、个人

中西方音乐史学习心得体会

中西方音乐史学习心得体会 任何东西的学习都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我们要讲究其方法。很多同学认为学中西方音乐史只要多背多看即可,但这样的学习方法效率极其底下,容易产生枯燥和乏味感。背只是作为应试其中最后一个环节,而我们要学的最终目的是关于怎么答题,整体的思维框架以及怎么提高学这门专业的效率。 要想建高楼大厦,根基最重要,没有根基再怎么学习,也是在打一场无把握的仗。许多同学书买了不少,翻了一遍又一遍,把他书合上,问个问题让他从头到尾详细的回答下,结果就只会吱吱唔唔的瞪着老师。那到底应该怎么学呢? 首先,当我们拿到书时,先翻看,不求背,混个眼熟,就是把本科期间短暂学过的中西方音乐史重新拾起来。前一遍只要求这样,利用一个星期,把书基本看完。 其次,我们要做到分节分段把握局面,简单的说,这时要注意划分课文内容层次,着重掌握这段时期的大体历史背景和客观书本音乐史实。在这里给所有考生提个醒:在掌握音乐史基本内容的时候,千万不要胡子眉毛一把抓,一定要分层次去记。比如周代,人文思想如何?宫廷音乐怎样?民间音乐怎样?器乐是什么?对应的乐律又是怎样等等。这样你再遇到下一个朝代,你的脑海中就会浮现出这一时期的人文背景,宫廷音乐,民间音乐,乐律乐器,和前代又有什么不同

等等。慢慢的你就会形成知识点的框架和结构。西方也是同样的道理,但是所不同的是,可能西方更零散。比如说中世纪音乐,我们应该先了解其人文背景,大体的时间段,这一时期主要以宗教音乐为主,没有涉及到器乐。我们所要掌握的就是关于宗教音乐的发展,其中宗教音乐中涉及到记谱法,复音音乐的发展及其变体等等。把宗教音乐作为一个箩筐,另一个大的箩筐便是中世纪末世俗音乐的发展,有哪些体裁,要条理清晰的去看。那么这样的记忆在无休止的重复养成习惯之后,自然而然,还是那句话你就会找到一个整体的框架,我们记东西也就如鱼得水了。 要记得东西太多,而你不去迈出第一步,那么你是没有资格去埋怨的。以前我也是很头疼从古典开始,尤其是浪漫主义时期的作曲家如同蚂蚁一般多,记人名都犯愁,何况再去记他们的作品,记作品就算了,还要记每个作曲家的风格,创作特征。这是我当时在还没有真正去实施行动之前的胆怯,但是当你执着的真正深入的时候,你会找到一系列的方法去实施和解决。第一,学术界一般把浪漫主义分为三个时期,早期、民族乐派和晚期。那么早期有哪些作曲家呢?民族乐派呢?以及晚期有哪些作曲家?分层次的去记。第二,当我们大概的了解哪些音乐家的时候,我们就要深入去了解每个作曲家的思想,作品和音乐特点,这时候我们也要一如既往的做好分类去记,一般每个作曲家记分四个方面记:简单的生

西方哲学史论文

浅析尼采的“超人”真义 【摘要】尼采是现代西方最具争议和最富影响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在其哲学思想中,超人哲学占据重要地位。他的超人思想强力地冲击了当时的传统思想,对人和社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评判标准。但由于“超人”这个概念的不确定性,使得我们难以把握尼采的“超人哲学”。因此,正确地认识尼采的“超人”真义,对人和社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尼采超人真义 一提到“超人”二字,人们首先想起的是尼采的超人哲学,说的更远一点,人们会认为这是尼采的狂妄自大,是在鼓吹一种弱肉强食类型的人。如果你这样认为,那么你将永远无法靠近尼采的思想。尼采的超人学说本质上是在讲述他主张的一种生存方式——有意义生存。超人是对传统的颠覆和超越,是对生命的肯定,生命存在的本质就是要不断的发展,不断的超越。尼采对人的生存方式和生活方式有着独特而又深刻的理解,首先他肯定生命,尊重生命,他主张人们不应该迷信上帝,把自己的命运寄托在虚幻的天国里,而应当立足现实生活,去寻找自己人生的意义。其次,他认为我们的生活应该是有意义的,而不应该是庸庸碌碌的,应该是丰富多彩的,而不应该平淡如水的。尼采的这些思想对当前人们重新树立积极的生存观具有重要的启示。 要认识尼采超人哲学,必须理解尼采到底是要人们去追求超人的生存观,还是要人们去追求做极端的“超人”。我认为他倾尽全力去塑造超人,是为了鼓励人们从萎靡不振的生活中惊醒,积极去探索生命的真谛和意义,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有人说《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就是一曲超人的颂歌,可是我们翻遍全书也找不到“超人”的确切定义,而是在对超人所应该具有的素质不断进行描述。尼采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的序言中这样写道:“我来教你们什么是超人!人类应当是被超越的,你们曾做过怎样的努力去超越他呢?知道现在一切生物都进化了高出于自己的种类,难道你们愿意做这大潮流的回浪,难道你们愿意返回兽类,不肯超越人类吗?……,通过这段表述我们可以看出尼采对超人的解释,除了突出“人类应当是被超越的”,并未得出更多的结论,“超人”实际上是尼采对人的前景的关心而做出的一种理想人格的设计,是他向往和追求的人生目标。在他看来,超人不是人的现实类型,“超人”是现实的人通过自我超越后可能达到的一个目标。他认为,生命的本质在于不断的自我超越。那么人应该如何超越和改善自己呢?尼采把希望寄托在人的一种新的高级类型

马原论文

《百万英镑》之反思 《百万英镑》是一部相当优秀的电影。之所以被称之为经典,我想不仅仅是我、因为它出自于喜剧大师马克吐温,有着相当幽默风趣的语言和场景,更重要的是在观众的欢声笑语背后潜藏着深刻的道理,它运用经济学原理巧妙的讽刺了“金钱就是万能的”这一恶劣的拜金主义,揭穿了资本主义社会很多资本主义家利欲熏心的丑恶面孔。 再次走进《百万英镑》,话说亨利亚当斯,也就是故事中的主人公,可能大多数人都很羡慕这个“幸运儿”吧。亚当斯原本是美国的一个爱好航船小办事员,由于一次偶然的意外,出海游玩,迷失方向后,幸遇救,随船来到英国伦敦。他一下子沦落为身无分文,举目无亲的穷小子。还记得他在街上为捡一个被小孩子扔的水果而因来回行人讽刺,以及招待所老头空空的小吃袋子仍想他是的滑稽场面,可向当时的他有多尴尬。就在这时,奇迹发生了。他的一举一动被在楼上的两位富豪看见了,并把他引领到家里。两位富豪问了一下亚当斯的情况,最终决定这张支票给这位身无分文、饥饿难忍的穷人是再合适不过得了。于是富豪兄弟就神秘的把支票交给了亚当斯,并和他约定在一个月的时间里,亚当可以任意使用。但一个月后他必须把钞票原样不动地还给富豪,这样他可以得到富豪们为他提供的任何一份他想从事的工作。亚当还没明白过来怎么回事就糊里糊涂地接受了约定。身无分文的他开始了一个月的滑稽“百万富翁”之旅。正是这张小小的支票改变了亚当斯的一生,成为整部电影的线索和焦点。从此以后,他成为了伦敦的明星人物,在所有人眼中,他是一个有着怪癖的百万富翁。于是,他每天过期了风光的生活,所有人都巴结他,讨好他,不仅如此,他还如获至宝地得到了一位如花似玉的贵族女孩贝西亚的爱情。如果故事就这么结束了,那么就与其他庸俗的电影没有什么区别了。而本部电影吸引人眼球的地方正在于它的转折点,继电影的高潮--------那个房间被挪作招待亚当斯而被赶到其他房间的英国绅士,实在忍受不了宾馆这等势利,他便让女招待员偷偷把亚当斯的支票放到地毯下,而后制造关于亚当斯其实并没有什么支票的谣言,使得亚当斯的此前声称无需他着急还款的债主们纷纷找上门来,逼着他拿出支票作证,甚至还有找他拼命的,让他再次感受世态炎凉。还好,看玩笑开大的绅士赶紧拿出支票交给亚当斯,解了他的围,亚当斯再一次恢复了百万富翁的身份,也让那些所谓绅士贵妇人又一次露出讨好的嘴脸,此时此刻,资本主义社会的丑陋和黑暗袒露无遗。 其实,细心品味,你会发现电影还有一个导演,那就是两个神秘的给亚当斯支票的兄弟。原来这对兄弟打了一个赌,赌如果一个贫穷、诚实的人收到天上掉下的一百万英镑,他会有怎样的结果?哥哥认为他会饿死,因为他无法证明这些钱是他自己的,会受到别人的怀疑,连银行都不会让他存钱。弟弟则认为他会过得很好,于是他们兄弟俩将一百万英镑的支票借给了这个贫穷的人,并出国呆了三十天。但他们在背后默默地关注着亚当斯的一切。最后借股票弟弟赢了,但这并不能证明钱就是万能的。因为至少还有他的心上人贝西亚始终站在他的身边,无论他是所谓的百万富翁,还是身无分文的大骗子,她都深爱着他,不离不弃。当两兄弟感慨钱是万能的时候,贝西亚毫不犹豫的反驳说自己是因为爱亚当这个人,即使他身无分文她也会依然会选择和他在一起。这正是对为唯利是图的资产阶级的莫大的嘲笑:爱情,是用金钱买不来的。 除了聪慧美丽的贝西亚善良的心灵是值得赞扬的,主人公亚当斯也是电影中一个光辉的形象,至少,亚当斯对人的态度,和对钱的看法,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他特别会与人相处,有的人在亨利·亚当有钱前和有钱后的态度简直判若两人,但他还是不记前嫌的与他和蔼的交谈,这是最值得我们学习的。并且里面人物对亚当斯的评价也都很好:诚实、聪明、有教养、品德不错、对生活充满了希望。这与那些势利小人形成鲜明对比,让我们相信,再丑陋的社会也有正值的人存在,还会让人感到真善美的可贵。 这也正好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原理中的辨证思想。世界上没有什么是绝对的,一切真理都

西方音乐史概述

一、古代希腊和罗马音乐 概述: 古希腊文化艺术的繁荣期和音乐的成就: 我们对古代音乐状况的了解主要是间接地通过文字记载、瓷器等历史遗迹所提供的资料。公元前8世纪以来,希腊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氏族部落演化为城邦制,雅典、斯巴达等重要城市崛起。公元前6到4世纪古希腊的文化艺术空前繁荣。歌唱、抒情诗、器乐演奏和有音乐伴奏的戏剧等发展到很高水平,围绕着它们展开的各种公众比赛,竞技活动丰富多样。音乐理论成就:古代希腊的音乐哲学,以及关于音律、音阶、调式、记谱等理论主要产生于这一时期。 (一)、古希腊音乐的特点: 单声部音乐,有自然音类型以及自然音与各种变化音(半音或小于半音)混合的旋律风格,音乐同舞蹈、诗歌紧密结合,歌唱时可以有乐器伴奏,用字母记谱,歌词往往是当时一些重要的诗篇。 (二)、常用乐器:里拉和阿夫洛斯管 (三)、音乐理论: 两个方面:1、音乐材料和构成方式的理论,它涉及音程、音阶、调式等方面的内容 2、关于音乐的本质的理论,它涉及哲学、艺术美学等方面的问题。 毕达格拉斯认为宇宙和谐的基础是完美的数的比例,音乐与宇宙天体存在类似,因此音乐可以最好地说明宇宙现象。弦长比2:1时发出相隔八度的两个音高;弦长比例分别为3:2和4:3时发出相隔纯五度和纯四度的两个音高。 公元前4世纪希腊著名音乐理论家阿里斯多塞诺斯著有《和谐的要素》,音乐理论最核心的内容就是四音音列,古代关于旋律、音阶、调式的理论都建立在四音音列基础之上。四音音列建立于一个固定四度框架,中间的两个音不固定,它们可以灵活变动,形成三种类型的四音音列,即自然音列、变化音列以及更细微划分的四音音列。 大完整音列体系由四个相同结构四音音列构成,四音音列以相交和相隔方式混合联结。 小完整音列体系由三组四音音列构成,省去了大完整音列体系的最高一组四音列。 调式以几个重要氏族部落命名 记谱法有两种,以字母和符号分别用于记写歌唱和器乐的演奏。 古希腊理论家认为音乐充满了伦理价值的取向,古希腊人认为不同的调式与不同的情感相联系,不同调式的使用可以影响人的道德情感。(古希腊著名的模仿说) 柏拉图认为,体育训练体质,而音乐训练心智。 二、中世纪音乐 概述 中世纪的时期划分:音乐史研究一般倾向于公元5世纪西罗马灭亡到14、15世纪之交。 与古代文明的联系:七艺的高级学术,即语言艺术的“三艺”:语法、修辞、逻辑;数学艺术的“四艺”:算术、几何、天文、音乐。 对中世纪的认识:西方历史上的“中世纪”在过去很长时间被视为无所作为的“黑暗时代”,然而今天的历史学家倾向于以一种更为客观的态度来面对这一段历史。中世纪僧侣对古代文化的传统和发展具有不可低估的历史贡献,西方音乐后来的独特发展包含着中世纪音乐家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的重大成就。西方音乐真正的开始是从中世纪开始。 (一)、格里高利圣咏 定义:礼拜活动中的唱诵经文称为圣咏。格里高利圣咏使用于罗马教会礼拜仪式,以著名教皇格里高利一世命名,因表情肃穆、风格朴素也被称为素歌。 特征:格里高利圣咏的特点和意义:

西方哲学史小论文

读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12440502 卢玢西方哲学史(1)《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被誉为是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几乎包括了尼采的全部思想,著名的“上帝已死”和“超人哲学”也均出于此书,全书以汪洋恣肆的诗体写成,熔酒神的狂醉与日神的清醒于一炉,通过“超人”查拉图斯特拉之口宣讲未来世界的启示,在世界哲学史和诗歌史上均占有独特的不朽的地位。但全书的精华还远不止于此,我也想就其他智言慧语发表一些浅知拙见。 教你做一个超人。什么是超人?超人其实是相对于现代人类而言的一个概念,查拉图斯特拉说:“猿猴之于人算是什么呢?一个可笑的族系,或是一件耻辱。人之于超人又何尝不是如此。”由此可见,超人是人类的进一步进化,是人类各方各面得以延伸的新阶段。从当今的科学视角来看,人想要成为“超人”绝非一天两天就能完成的,人类的进化必然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如同由猿猴进化为人类的过程一样,是必须遵循自然界的规律的。进化,很难由人的主观意志来控制,人类发展的合理性是在物竞天择中得以证明的。但是尼采的超人理论在当今也被“潜能论”者所证实,人的大部分潜能还在沉睡,潜能的开发成为了当今人类研究的重大课题。故而,我们从超人理论之中应当学到一种敢于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的信念,至少在自我世界之中做一个超人。 为什么要做超人?很多人会问:我们为什么非要做一个超人?做一个普通而快乐的人有何不可?而查拉图斯特拉给了我们答案:“人类是一条系在动物与超人之间绳索——一条高悬于深渊的绳索。要从一端越过另一端是危险的、行走于其间是危险的、回头观望是危险的、战栗或踟蹰不前都是危险的。人类之所以伟大,正在于他是一座桥梁而非目的;人类之所以可爱,正在于他是一个跨越的过程和完成。我钟爱那些只知为完成而活的人。” 最后之人。尼采创造出了“最后之人”,这个所谓的“最后之人”究竟是怎样的人呢? “那时,大地将萎缩,而在其上手舞足蹈的那个最后之人亦将使一切变得渺小,他的同类就如跳蚤一样地除之不尽,那最后之人将活得最长久。‘我们已经找到了幸福’那个最后之人如是说。” “他们白日只是享受着淡淡的清欢,晚上亦不敢纵情玩乐,他们很珍惜自己的健康。” 最后之人,可以说是人类发展的最终状态,他们不再发展自己,他们觉得自己完成了人类的各方面超越。在最后之人看来“以前的人都是疯子”,因为,他们生活的世界“大家都希望彼此一样,人人平等。谁要是有别的妄想,就得送入疯人院去。” 他们的生活似乎很轻松幸福,“他们白日只是享受着淡淡的清欢,晚上亦不敢纵情玩乐,他们很珍惜自己的健康。”而同时“他们依旧工作不停,因为工作是一种消遣;但是仍须小心谨慎,以免有伤身体。” 这显然是人类希望的状态,于是人群们都呼喊着要做那最后之人,不愿意做查拉图斯特拉所谓的“超人”。但是,查拉图斯特拉实际上是很鄙夷最后之人的,因为在查拉图斯特拉看来,最后之人就是安于现状的人,他们不再想着要突破自己,超越自己,他们觉得自己已经过得很幸福了——因为他们的确比过去的人幸福。于是他们便保持着他们所自认为的“完美状态”毫无忧患的活着。而人类的惰性使得他们追求这个“最后之人”,他们想达到这一步登天的完美,到达那个理想的状态之后,他们就不需要再努力去争取什么——这的确是一件一劳永逸的事情。但是在尼采看来,人不应该让自己失去追求更高境界的精神,人应该持续不断地向前发展。就是所谓的“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也许,这是尼采对黑格尔的“绝对精神”的讽刺和批判,在尼采看来,人类历史没有最终状态,这与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有相似之处,只是尼采的重点放在人的自身发展上,而马克思的重点放在整个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上。当然,这只是我的猜测。 在我看来,最后之人的生活当然诱人,但是人不能失去前进的目标,因为人类是大自然

马原论文

(王琳琳)据了解,目前我国许多高校在每年新生入学时都要进行人格问卷调查,然后把学生分成A、B、C三类,问题比较突出的同学则归到A类,问题不大的同学归到B类,没有问题的同学归到C类。许多学校的调查结果都表明,A、B两类学生大概占全部新生的15%以上。黑龙江省一所高校统计,该校目前每周前往心理健康中心咨询的学生有二三十人。在学校每年大量的心理咨询中,来自高年级的学生大概占一半左右。大学生心理问题综合起来大体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一般性的成长心理问题,有心理障碍倾向但并不严重,这是大学生心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另一类则是出现了程度不等的心理障碍。成长心理问题主要包括:环境改变与心理适应的问题,学习心理调试不当而出现的心理问题,情绪控制、自我认知、人格发展、意志品质锻造能力的相对较弱而造成的人际交往、恋爱、性心理等方面出现心理与行为的偏差。 调查分析: (许琳)为了了解我们大学生的心理求助状况,我们小组在前段时间进行了有关大学生心理求助的调查,一共有近一百人参与了本次调查,其中大二的学生占53.95%,大一的学生占32.89%,高中生占9.21%,大三和研二以上各有一名。男女生比例刚好1:1。 通过我们的调查发现,生活是充满快乐的,有59.21%的同学在生活总会经常保持愉快的情绪,55.26%的同学经常是对人友善的,51.32%的同学在日常生活中保持乐观; 然而在生活中同学们出现负面情绪的情况也是很高的,有64.47%的同学在生活中经常出现焦虑情绪,甚至超过了出现愉快情绪的同学比例,53.95%的同学在生活中经常出现郁闷情绪,39.47%的同学经常出现冷漠情绪,有22.37%的同学经常出现对他人的敌对情绪。 对于我们大学生来说,出现压力过大可以说是非常普遍的现象,调查发现,经常出现压力过大和偶尔出现压力过大分别占比23.68%和67.11%,远远超过了基本没有出现过压力过大同学的人数。可见,正确的寻求心里求助,及时调节心态,是非常重要的。 (读数据略)很少有同学遇到过温饱问题,有超过半数的同学遇到过学习问题、感情问题、生涯规划问题,近半数调查的同学遇到过人际交往问题,而他们在遇到这些困难时,我们发现大部分人会选择积极面对,想办法解决,但是仍有28.95%的同学无法做到这么积极,他们选择不面对,放任不管,日渐消极。 在这些积极面对的同学中,很多同学选择了找家人朋友倾诉,也有同学选择吃东西看电影听音乐唱歌打游戏来进行自我调节,也有同学选择错误的发泄情绪方式,这里就不进行举例了,但是几乎没有人会选择找心理工作者进行咨询。

西方音乐史期末论文-

西方音乐史期末论文一一肖邦的爱国精神与中国当代青年的爱国精神 肖邦点燃爱国之情 《革命进行曲》,开始播放。 手指恶狠狠地敲在键盘上,心中的怒火,心中的抱怨,如洪水般顿时从右手激发而出,迅速地吞噬了正个时空。梦想的,心爱的,期望已久的,为什么失败地如此惨烈?怨怒的洪 水在大地上滚滚流淌,怒斥的雷电回响在空中。 音流开始变缓,流入了深邃的地方,流淌在时空的那个角落,一个血红的角落。千万人倒下,一片寂静,一片哀鸣。但每一个灵魂都从最底层发出嘶哑的哼声,坚韧的,不肯放弃的哀鸣。音流起伏了,随着来自千万具尸体下那渴望拿起武器、渴望抬起胳膊指向敌人的吼 叫而起伏;终于,爆发了,烟雾中,人群奋起,一波冲击,一波后继。战斗的号角仿佛又一次吹响,这次却是带着坚毅的号角,不洪亮,但坚实,压制,却又带着冲破压制的力量。召唤在战场上传动,气氛开始沸腾。拼杀的激烈极速上升,攻势如虹,光明的火球膨胀起来,越来越大,一瞬间,举目皆白! 现实的痛苦又一次回到了键盘之上,一个弱音,一声无助,无奈的哀叹;音符愈弱,整个心灵已被迷茫和痛苦击溃,无力,无望。多年来的信仰,如此地破灭;多年来的寄托,瞬间地塌垮。麻木中,突然,无力的心又一次被愤怒的烈火燃烧,手指又一次在怒火中弹动。 他不解,为何伟大的信念难抵抗破罪恶的破坏。他不禁发出感叹:“啊!上帝,你还在么?你存在,却不给他们以报应!莫斯科的罪行你认为还不够么?或者,或者你自己就是一 个莫斯科鬼子!……我在这里赤手空拳,丝毫不能出力,只是唉声叹气,在钢琴上吐露我的痛苦。” 音流又一次的起伏,他的思想又一次在他所想献身的战场和现实的失望中转换,他无力了,音符的呻吟慢慢减弱,越来越弱,弱地使悲伤化为无限的忧郁,时间在如此音流中已不觉流逝,仿佛终点已经趋于远方……黑暗中,一股不明的力量,从天而降,铿锵有力的四声, 被坚韧的敲出,这是未来希望的种子,只要伟大不屈精神的还在,只要对祖国的热爱还在,即使再困难,也终会克服。” 多年以后,肖邦在教自己的学生弹这首曲子的时候,深情地说:“啊,我的祖国!” 革命的失败,使他的创作也失去了激情,这也使他晚期的作品受到了影响。一一他的音乐根植于他的祖国。 临死之前,他嘱咐好友:“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 祖国,不分国界。 在东京审判中,梅汝嗷慷慨陈辞,维护了祖国的尊严,严惩了侵略者。最终,他感慨地说:“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终于走到了今天,最后,七名战犯被处以极刑。至今我都不敢回想,如果今天上午,我们这些赞同死刑的法官里不到六票的话,我会怎么样?中国人又会怎么样?世界又会怎么样?我只能说,我,尽力了。” 我们的好总理温家宝说道:“朋友们,我想对你们说:为了国家的富强,为了社会的公 平正义,为了让人们幸福快乐地过得更好,为了让孩子们上好学,为了使我们的民族在世界 赢得应有的尊严,我愿献出我的全部心血和精力。“ 一个人是平凡的,但如果把我们自身的价值同祖国联系起来,我们就实现了我们的人生价值,我们的人生就是有意义的。 当你想到自己身上沉甸甸的祖国的责任时,你有什么理由去消磨时间,你有什么理由去浪费青春,而不去为她的繁荣而努力?当你担负起自己身上沉甸甸的祖国的责任时,有什么力量可以阻挡你为她而奋斗的心,有什么艰难险阻能够困住你为她献身的坚毅不屈的精神? 当祖国选择了你时,你难道会选择退缩而辜负背后千千万万的同胞的期望,辜负浩浩汤 汤的历史长河中流传下来的爱国情操? 但愿我们垂垂老矣之时,回首往事,我可以毫不后悔地说: “我为我的祖国贡献了我的一生。”

西方哲学史论文——古代中西方思想对理想社会制度的讨论

古代中西方思想对理想社会制度的讨论 摘要本文从柏拉图的理念论出发,阐述了其关于理想国家模式的设想——理想国,而后又提出了孔德和孔子的关于国家模式的设想,最后对这三种理想国家的模式进行了探讨,具体分析了不同领域关于理想国家模式的设想的差异以及东西方关于理想国家模式的设想的差异。 关键词理念论;理想国;孔德的国家观;大同社会 看了《2012》以后,不由得在想一个问题,如果真有那么一天,我们都不在了,那么在这个没有我们的世界里,人类存在的痕迹会遗留多久?终有一天,这些痕迹都会灰飞烟灭的,那么,能够永恒流传下来的,恐怕就真的只有那些留存于我们心中的关于生活的那些美好设想了吧。 提到对于未来的设想,几乎所有人都有过,一些大人物也不例外。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不管是哲学还是其他的一些方面,这些各自领域的优秀人物无不都对理想国家的形式有过设想。下面我就从柏拉图的理念出发,阐述柏拉图的“理想国”,同时也对孔德的关于理想社会的模式,以及孔子的“大同”社会进行了论述。 一柏拉图的理念论 提到柏拉图的理念论,就不得不对他之前的哲学前辈进行探讨。在柏拉图之前,哲学前辈们总是借助对自然界的思索来寻求世界的最本原的那个存在。这样,也就出现了以“水”作为世界本原的泰勒斯,出现了提出“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的赫拉克利特,出现了以元素作为世界本原的元素论学派,这些哲学家都是从一种具体的、实在的方式探讨是何种物质支撑着世界;与此同时,另外一些哲学家则是从一种抽象的、理论的方式去探讨世界的本原,如巴门尼德“存在(是者)”。而后经历了智者学派,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的普罗泰格拉则将哲学家的视野从自然界扩展到了人自身之上。发展到了苏格拉底,更是将对人的研究深化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提出了“认识你自己”“德行就是知识”的新主张。在承继其师苏格拉底和前人的基础上,柏拉图提出了他对世界本原是什么的看法,认为“理念”才是万物存在的根据。 与苏格拉底的探究个体的人不同,柏拉图更为关注的是人的心灵所看到的东西,也就是人的理智所注重的方面,他将之称为“理念”。同以前的哲学前辈们一样,柏拉图的“理念”同样具有本原性、绝对性和永恒性;不同于他们的地方在于,柏拉图提到的“理念”不是抽象意义上的概念,而是一种实际真实的存在。以“马”为例,柏拉图认为,“理念”上的马既不是指这匹马,也不是指那匹马,它指的是包含这匹和那匹的所有马的总称,而且它是独立存在的。也就是说在某个地方存在着一匹“理想的”马,这匹马是独一无二的,也是永恒不变的,这就是共同名称“马”的含义。而个体的马之所以是马,是由于它们分有或摹仿了“理想的”马。 二三种理想的国家模式 1 柏拉图的“理想国”

马原论文

关于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的调研分析 执笔人:朱紫薇韩博文【摘要】 此次我们小组调研的选题是“结合自身实践(打工、实习等),充分认识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我们想通过此次的实践调研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本中学到的理论进行结合,对当下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问题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解,探究其本质规律。为此我们小组采用了多种调研方式相结合,通过分别对总结自身实践经验的感受、访谈同学、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收集数据,最终经过数据的整理、分析,得出我们的调研结果。即同学们通过自身的实践,能充分的将书本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践,这表明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同时,在不断的社会实践中,同学们也会收获一些书本以外的知识,丰富自己的认识,这表明了,实践是认识的源泉,认识是主题对客体的能动反应。 【关键词】社会实践;实践;认识 引言: 如今,大学生活我们拥有了充足的课余时间,很多同学会选择去一些社会实践活动,比如兼职。通过这些社会实践活动,同学们可以验证自己的所学,积累社会经验,同时也能通过勤工俭学来获得一定的收入。通过对这个现象的分析,我们对实践与认识的关系有了深一步的探讨。 1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从原始人钻木取火,氏族社会的形成,再到人类逐渐从蒸汽时代、电气时代演变到如今的信息时代,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都是从实践中产生的。通过实践,主体对客体有了更多直观的感受,慢慢的这种感受就积累成为经验,也就是主体的客体的认识。虽然通过实践得到的认识并不完全是正确的,但只有通过源源不断的实践,人们得到。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人的认识只能在实践的基础上产生。认识就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客体是认识的对象和内容,单是客体本身不能形成的认识。因为只有通过实践,人的感官才能同客体接触,使客观事物及现象反映到人的头脑来;也只有通过实践,主体同客体反复相互作用,才能使客体的各种本质特征逐渐暴露出来,为主体所把握。所以,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