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贫血的相关问题

贫血的相关问题

贫血的相关问题
贫血的相关问题

1、贫血的症状出现的原因?

血细胞在血液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称为血细胞容积。且血细胞比容很接近红细胞比容。如果血细胞比容降低,将由于红细胞的的不足而使血液携氧能力降低。可导致组织缺氧,如果血细胞比容过高,则可引起血液粘稠性增大而使血流阻力增大。增加心脏负担甚至因血液粘稠性和血流阻力过大而导致组织血流减少,使组织供氧减少。

而造成临床表现的主要因素包括

(1)、贫血的病因

(2)、贫血导致血液携氧能力下降的程度

(3)、贫血时血容量下降的程度

(4)、发生贫血的速度

(5)、重要器官对于贫血的代偿和耐受能力

贫血的代偿:

(1)、贫血刺激红细胞生成更多的2,3-二磷酸甘油酸,使血红蛋白-氧解离曲线右移,血红蛋白氧亲和力降低,有利于组织的利用。

(2)、贫血时血管发生选择性收缩,血流出现再分布,使更多的血液流向关键器官或部位,血流减少的器官主要是皮肤和肾脏。

(3)、HB<70g/l时,心排出量代偿增加,

(4)、贫血是的缺氧可促使肾脏产生和释放红细胞生成素,促进骨髓红系细胞的生成。这是慢性贫血时机体主要的代偿机制。

贫血的临表:

(1)、皮肤黏膜及其附属器:皮肤黏膜苍白是贫血常出现的体征(组织缺血)。

(2)、呼吸循环系统:引起代偿性心率和呼吸加快。体力活动时尤为明显。

(3)、神经肌肉系统:头晕头痛耳鸣晕厥视觉盲点,等神经系统表现。

(4)、消化系统:贫血者常常有食欲不振,恶心,腹胀,腹部不适,便秘等消化系统症状。……

2、贫血的分型

按红细胞形态学分:依据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和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

(1)大细胞性贫血:

MCV(fl)>100 MCH(pg)>32 MCHC(%)31~35

常见疾病:巨幼细胞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肝病等

(2)正细胞性贫血:

MCV(fl)80~100 MCH(pg) 26~32 MCHC(%)31~35

常见疾病: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骨髓病性贫血

(3)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MCV(fl)<80 MCH(pg)<26 MCHC(%)<31

常见疾病:缺铁性贫血,铁粒幼细胞贫血,地中海贫血

根据病因和发病机制分

(1)红细胞生成减少:

病因

【1】造血功能障碍

临床疾病: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肾性贫血,慢性病贫血,白血病,骨髓病,骨髓转移癌,骨髓纤维化。

【2】在学院廖缺乏

临床疾病: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贫血

(2)红细胞破坏增多:

病因:

【1】红细胞膜缺陷:遗传性球型红细胞增多症,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2】红细胞酶的缺失:G-6-PD缺乏症,丙酮酸激酶缺乏症

【3】血红蛋白缺失:海洋性贫血,血红蛋白病

【4】卟啉代谢异常:遗传性红细胞生成性卟啉病

【5】红细胞外因素:各种因素引起的溶血

(3)红细胞丢失过多病因:失血急慢性失血性贫血

3、缺铁性贫血的病因,临床表现,治疗原则,预后。

病因:由于体内储存铁消耗殆尽,不能满足正常红细胞生成的需要而发生的贫血。

(1)摄入不足:食物中缺乏足够的铁时可引起缺铁,儿童,青少年,妊娠期及哺乳期

妇女因铁的需要量增多,如果不注意补充含铁量较高的食物,容易引

起缺铁。

(2)吸收不良:胃大部分切除及空肠吻合术后,萎缩性胃炎,真性胃酸缺乏症,慢性

腹泻,脂肪痢等胃肠道疾病均可影响铁的吸收,咖啡,浓茶及某些药

物如制酸剂,四环素易与食物中的铁络合使铁吸收减少。

(3)丢失过多:慢性失血是DIS最常见的病因,失血1ml约丢失0.5mg。见于各种慢

性失血,如,月经过多,肠道钩虫病,胃炎,溃疡病,消化道肿瘤及

慢性咯血等。消化道慢性失血的好发部位,但有时表现隐匿或难以确

定部位,应尽力查找。慢性或反复的血管内溶血时,铁随血红蛋白尿

排出,从而造成缺铁。

临表:(1)贫血的表现:皮肤黏膜苍白及组织器官缺氧的表现

(2)组织缺铁的表现:儿童,青少年可以出现发育迟缓,智商低,容易兴奋,注意

力不集中,烦躁,易怒或淡漠。异食癖(pica)及吞咽困难

(Plummer-Vinson综合征),为IDA的特殊表现。

(3)体征:皮肤黏膜苍白,毛发干燥,指甲扁平反甲或匙状甲,舌乳头萎缩,严重时呈光滑舌,部分患者有轻度脾肿大。

治疗:

(1)病因治疗:尽可能地去除导致缺铁的病因,铁剂对症治疗虽可缓解病情,但若

未去除病因,贫血难免复发且可延误原发病的治疗。

(2)口服铁剂治疗:铁及治疗首选口服,安全且疗效可靠。铁剂种类繁多,分无机

铁和有机铁。无机铁有硫酸亚铁,有机铁有葡萄糖酸亚铁,枸

橼酸铁铵,富马酸亚铁,右旋糖酐铁和多糖复合物等。至今认

为,硫酸亚铁是口服铁剂的标准制剂,每日剂量应含元素铁

150mg~200mg.服用铁剂3~6个月,以补充机体铁储备,防止复

发。

铁剂的不良反应为为肠道症状,包括恶心,胃部的热感,胃肠

道的痉挛以及腹泻。可从小剂量开始,数天后增至全剂量,铁

剂与进餐时或进餐后服用可减轻其副作用,但亦减少其吸收。

饮茶影响铁的吸收,故不宜同时使用。

(3)注射铁剂治疗:口服铁剂有效的患者,不用注射铁剂治疗,注射铁剂治疗副作

用比较大,应严格控制适应症:①不能耐受口服铁剂②原有消

化道疾病如十二指肠溃疡等口服铁剂加重病情③消化道吸收障

碍,如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萎缩性胃炎④因治疗不维持之铁平

衡如血透析。治疗前应计算总剂量,计算公式为:总补贴剂量

(mg)=[正常血红蛋白-患者血红蛋白(g/l)]*体重(kg)*0.33.右

旋糖酐铁有肌肉注射和静脉注射两种,国内通常使用深部肌肉

注射。

(1)口服铁剂3周后如疗效不满意,需考虑以下问题:

①未按医嘱服药

②诊断有误

③出血尚未得到纠正

④伴发感染,炎症,恶性肿瘤,等干扰骨髓造血

⑤腹泻影响铁剂吸收

(2)铁吸收中肠粘膜对铁进一步吸收的阻止作用,,以及铁制剂的产生的胃肠道副作用,使人们无法坚持服用铁剂

(3)注射铁剂时可能会引起过敏性休克。

PS:使用HB水平是否恢复正常来判断疗效以及作为停药的标准,会造成患者的治疗不足或铁剂过量。主张将血清铁蛋白水平调至搭50μg/l作为停药的标准。

4、为什么要做第三幕里面的检查。这些检查的临床意义是什么

血象:IDA呈小细胞低色素贫血,(MCV<80fl,MCH<26pg,MCHC<32%)血片中红细胞大小不一,以小细胞为主,细胞中心淡染区扩大。

骨髓象:骨髓增生活跃,红系增生旺盛,一中晚幼红细胞增生为主,幼红细胞体积小,外形不规则,髓细胞系和巨核细胞系无明显变化,铁染色显示细胞内铁少,外铁阴性,是诊断IDA的可靠指标。

生化检测:

①血清铁蛋白(SF)是储存铁的指标之一。正常值为100μg/l±60μg/l。DIA时SF<12μg/l。血清铁SI<8.95μmol/l(60μg/l)

②总铁结合能力(TIBC)即转化铁蛋白能够结合铁的数量。转铁蛋白是干细胞合成的β-球蛋白,其合成与储存铁含量呈反比。IDA时TIBC增高,>64.44μmol/l(364μg/l)。

③转铁蛋白饱和度(TS)支与Fe3+结合的转铁蛋白占转铁蛋白总量的比值,TS=SL/TIBC*100%,正常值参考问35%±15%,IDA时TS<15%。

④红细胞内游离原卟啉(FEP):IDA时,由于与原卟啉结合的铁减少,FEP增多>4.5μg/(gHb)。

根据缺铁的程度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早期:铁消耗期,血清铁蛋白降低,骨髓铁储备减少,血清铁水平正常。

病情继续发展:缺铁性红细胞生成期。此期铁储备耗竭,运铁蛋白饱合度降低,红细胞内游离原卟啉(FEP)升高,但血红蛋白仍保持在正常范围。

缺铁继续加重,血红蛋白低于正常值则进入IDA期。

诊断:(主要是与其他变现为小细胞低色素性的贫血鉴别)

[1]、珠蛋白异常所致贫血常有家族病史。体检可脾肿大,血片中可见靶形红细胞。血清

铁,铁蛋白和转铁蛋白饱和度不降低。可通过血红蛋白电泳确认

[2]、慢性病贫血(ACD)多数患者为正常细胞正常色素性贫血,部分患者呈现小细胞低色

素兴贫血,铁代谢指标表现为血清铁降低,但总铁结合能力不增加;血清铁蛋白和转铁蛋白受体增加。

[3]、铁幼粒细胞贫血由于血红蛋白合成酶系统缺陷,铁利用障碍而聚集在幼红细胞内外。

骨髓中铁幼粒细胞增多,并出现特征性的环形铁幼粒细胞,其计数>15%时有诊断意义。

5、骨髓穿刺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㈠适应症

1.采取骨髓液进行各种检查,协助诊治血液系统疾病和感染性疾病(传染病、寄生虫病、细菌感染等)。

2.证实骨髓中是否有异常细胞浸润如恶性肿瘤骨髓转移等。

3.采取骨髓液作骨髓移植。

4.特殊毒物检验及鉴定如酚、醌等。

1各种原因所致的贫血和各类型的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多发性骨髓瘤、转移瘤、骨髓发育异常综合征、骨髓纤维化、恶性组织细胞病等。

2某些寄生虫病,如疟疾、黑热病等可检测寄生虫。

3长期发热,肝、脾、淋巴结肿大均可行骨髓穿刺检查,以明确诊断。

4骨髓穿刺又可观察某些疾病的疗效。

㈡禁忌症

血友病及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如无特殊需要,勿作骨髓穿刺检查。

有出血倾向或凝血时间明显延长者不宜做,但也可以做,需在完成后局部压迫5~10分钟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严重血友病患者禁忌。

②晚期妊娠的妇女应慎重

6、红细胞的发育过程,以及红细胞的形态。

红细胞的发育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起源于造血干细胞,根据造血细胞的形态和功能特征,一般把造血过程分为造血干细胞,定向祖细胞和形态可辨别的前体细胞三个阶段。

(1)造血干细胞(占骨髓有核细胞0.5%)具有高度的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能力。

【1】高度的自我更新能力:不对称的有丝分裂,分裂的两个子细胞中只有一个成为

早期定向祖细胞。另一个保持造血干细胞不变。

【2】多向分化能力:是所有红细胞的来源,

【3】有很强的增值潜能:在正常生理情况下,90%的造血干细胞处于G0期有需要进

行分裂。

(2)定向祖细胞支定向分化一种红细胞

(3)前体细胞是形态学上可以辨认的各系幼稚细胞。

7、铁的代谢。哪些食物可以补铁

正常成年男性机体铁含量高于女性,前者约为50mg/kg,后者约为35mg/kg。

其中血红蛋白铁占65%,肌红蛋白铁约占6%,储存铁约占25%。其余铁存在于寒铁酶类如过氧化物酶,细胞色素氧化酶以及血浆中的运铁蛋白和铁蛋白中,储存铁以铁蛋白和含铁血黄素形式存在于单核-吞噬细胞中。

正常男性的贮存铁约为1000mg,女性仅为300~400mg,正常人每日合成血红蛋白需要20~25mg的铁,其中的大部分来自于衰老破坏的红细胞,进约1~1.5mg来自食物吸收的铁。

铁在人体中一Fe2+形式吸收,铁的吸收部位主要存在于十二指肠和空肠上端。铁的吸收受多种因素影响。吸收部位的地PH环境,有利于Fe3+还原为Fe2+维生素C(将Fe2+还原为Fe3+)和动物性蛋白,以及人乳可以促进铁的吸收,茶叶中的鞣酸和多酚何以抑制铁的吸收。正常人的吸收率约为10%,当缺铁时,吸收率可增至30%~40%。

吸收入血的Fe2+呗血浆中的从蓝色蛋白氧化成Fe3+与转铁蛋白结合后,转运至幼红细胞或其他需要铁的组织细胞,通过细胞膜的转铁蛋白受体进入胞内,供合成血红素之需。剩余部分仍需要以铁蛋白形式储存长期备用。

人体每天排铁不超过1mg,主要通过肠道,皮肤和尿道。育龄妇女因月经铁丢失较多,每日排铁约1~1.5mg。

贫血概述题库1-2-10

贫血概述题库1-2-10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男性,28岁,头昏乏力、面色苍白2年余。检验:红细胞3.0×1012/L,血红蛋白70gL,MCV、MCH、MCHC均低于正常;网织红细胞计数2%,血涂片见红细胞中央苍白区扩大,可见靶形红细胞。除哪项贫血外,其余均有可能(). A.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B.缺铁性贫血 C.巨幼贫血 D.铁粒幼细胞贫血 E.慢性感染或慢性炎症性贫血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时,MCV增高。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见于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慢性病贫血、缺铁性贫血、铁幼粒细胞性贫血等;靶形细胞见于各种低色素性贫血、阻塞性黄疸、脾切除后;网织红细胞增高见于溶血性贫血、急性失血。巨幼细胞性贫血为大细胞正色素性贫血,与其他贫血有所不同。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患者,女性,43岁,血红蛋白55gL,红细胞2.10×1012L,则其贫血程度为(). A.轻度贫血 B.中度贫血 C.重度贫血 D.极重度贫血 E.以上均不是 根据Hb浓度,成人贫血程度划分为4级,轻度:Hb参考值下限至91gL;中度:Hb90~60gL;重度:Hb60~31gL;极重度≤30gL。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男性轻度贫血,其血红蛋白应符合下列哪一项() A.121gL B.80gL C.30gL D.58gL E.100gL 成人诊断贫血的标准是男性小于120gL,女性小于110gL。 (天津11选5 https://www.doczj.com/doc/b911190770.html,)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下列哪种贫血临床常见黄疸、脾肿大() A.缺铁性贫血 B.再生障碍性贫血 C.巨幼细胞贫血 D.溶血性贫血 E.慢性感染性贫血 溶血性贫血无论是血管内还是血管外,常伴黄疸和肝脾肿大,只是贫血、黄疸、肝脾肿大的程度不同。

贫血的诊断标准和分类

贫血的诊断标准和分类 贫血是指外周血液在单位体积中的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计数和(或)红细胞比容低于正常低限,以血红蛋白浓度较为重要。贫血常是一个症状,而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各系统疾病均可引起贫血。贫血的诊断标准及分类特点如下描述: 一、诊断标准 依据我国的标准,血红蛋白测定值:成年男性低于120g/L、成年女性低于110g/L,其红细胞比容分别低于0.42、0.37,可诊断为贫血。 贫血的诊断标准及程度 男性女 性孕妇 贫血Hb<120g/L Hb<110g/L Hb<100g/L 极重度Hb<30g/L 重度 Hb30~59g/L 中度 Hb60~89g/L

轻度 Hb90~120g/L 二、分类 1.根据病因及发病机制分类 (1)红细胞生成减少 ①干细胞增生和分化异常: 造血干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范可尼贫血。 红系祖细胞: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肾衰引起的贫血。 ②细胞分化和成熟障碍: DNA合成障碍:维生素B12缺乏,叶酸缺乏,嘌呤和嘧啶代谢缺陷(巨幼细胞贫血)。 Hb合成缺陷:血红素合成缺陷(缺铁性贫血和铁粒幼细胞贫血),珠蛋白合成缺陷(海洋性贫血)。 ③原因不明或多种机制:骨髓浸润性贫血,慢性病性贫血。 (2)红细胞破坏过多 ①内源性:

红细胞膜异常: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遗传性椭圆形细胞增多症。 红细胞酶异常: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丙酮酸激酶缺乏症。 珠蛋白合成异常:镰形细胞贫血,其他血红蛋白病。 ②外源性: 机械性:行军性血红蛋白尿,人造心脏瓣膜溶血性贫血,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 化学、物理或微生物因素:化学毒物及药物性溶血,大面积烧伤,感染性溶血。 免疫性: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新生儿同种免疫性溶血病、药物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破坏增多:脾功能亢进。 (3)失血性贫血:急性失血性贫血、慢性失血性贫血。 2.根据细胞形态学分类 贫血类型 MCV (fl)MCH(pg) 疾 病

溶血性贫血题库13-2-10

溶血性贫血题库13-2- 10

问题: [单选,A4型题,A3A4型题]男性,61岁。1个月来厌食、恶心、头晕、乏力伴全身皮肤发黄。化验:Hb80gL,网织红细胞0.20(20%),血片球形红细胞0.06(6%),红细胞脆性试验轻度增加,尿胆红素(-),尿胆原强阳性,尿潜血检查(-),血清总胆红素76.15μmolL,直接胆红素 6.84μmolL,ALT40U,拟诊为溶血性贫血。【假设信息】假如患者出现酱油色尿,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及荧光斑点试验(+),其可能诊断是() A.A.海洋性贫血 B.丙酮酸激酶缺乏症 C.不稳定血红蛋白病 D.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E.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

问题: [单选,A4型题,A3A4型题]男性,61岁。1个月来厌食、恶心、头晕、乏力伴全身皮肤发黄。化验:Hb80gL,网织红细胞0.20(20%),血片球形红细胞0.06(6%),红细胞脆性试验轻度增加,尿胆红素(-),尿胆原强阳性,尿潜血检查(-),血清总胆红素76.15μmolL,直接胆红素 6.84μmolL,ALT40U,拟诊为溶血性贫血。下列哪项不符合该患者的实验室检查() A.A.红细胞寿命缩短 B.外周血出现有核红细胞 C.血清铁蛋白升高 D.血清结合珠蛋白降低 E.网织红细胞计数升高

问题: [单选,A4型题,A3A4型题]男性,61岁。1个月来厌食、恶心、头晕、乏力伴全身皮肤发黄。化验:Hb80gL,网织红细胞0.20(20%),血片球形红细胞0.06(6%),红细胞脆性试验轻度增加,尿胆红素(-),尿胆原强阳性,尿潜血检查(-),血清总胆红素76.15μmolL,直接胆红素 6.84μmolL,ALT40U,拟诊为溶血性贫血。为明确溶血病因宜首选下列哪项实验室检查() A.A.Coombs试验 B.Ham试验 C.自体溶血试验 D.血红蛋白电泳 E.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 (辽宁11选5 https://www.doczj.com/doc/b911190770.html,)

贫 血 的 健 康 教 育 - 好大夫在线

贫血的健康教育 1贫血:人体外周血红细胞容量减少,低于正常范围下限的一种常见临床症状。临床以血红蛋白(Hb)浓度来代替,男性:Hb<120g/L,女性(非妊娠):Hb<110g/L,孕妇:Hb<100g/L。 2贫血严重程度分级血红蛋白浓度<30g/L 30-59g/L 60-90g/L >90g/L 贫血严重程度极重度重度中度轻度 3按发病原理分类: 红细胞生成减少性贫血:AA,纯红AA,先天性红细胞生成异常性贫血,造血系统恶性克隆性疾病(MDS,AL等各类造血系统肿瘤性疾病);骨髓坏死, 骨纤, 骨髓转移癌, 感染等;肾功能不全,垂体或甲状腺功能低下,肝病等致EPO不足,慢性病性贫血;造血细胞凋亡亢进所致贫血(PNH);叶酸或维生素B12缺乏或利用障碍所致贫血,缺铁和铁利用障碍性贫血。 红细胞破坏过多性贫血:溶血性贫血 失血性贫血 4女性贫血现状世界卫生组织统计表明:全球女性的贫血发病率高达64.4%。 中国卫生部针对育龄女性贫血状况统计:近一半的育龄女性贫血! 其中:64.5%怀孕女性贫血,61.3%的哺乳女性贫血。 10个女人6个贫血,这就是事实 5女性贫血的常见疾病营养不良性贫血、缺铁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自免溶贫、S L E、E v a n’s、等)、全身性疾病继发贫血(甲状腺、肝、肾、消化道疾病、等)、血液疾病继发贫血。

6老年人贫血的主要原因1)骨髓造血组织逐渐被脂肪和结缔组织代替。70岁以后,仅30%左右的骨髓造血,是发生贫血的根本原因。 2)各种代谢酶开始减少。如ATP等减少→RBC膜发生改变,寿命缩短。3)性激素分泌减低。如睾丸激素水平下降,刺激骨髓造血作用下降。 4)常患各种慢性疾病,影响造血功能。如慢性肾脏病→EPO分泌下降→RBC生成不足;风湿性关节炎或RA因免疫因素产生不同程度贫血;各种慢性感染→铁代谢紊乱→贫血;肿瘤中晚期,几乎必然合并贫血。 5)有的老年人因偏食、胃肠功能减退、进食甚少或有较严重的烟酒嗜好,容易造成营养不良性贫血。 7主要临床表现 神经系统:头痛,眩晕,萎靡,晕厥,失眠,多梦,耳鸣,眼花,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 皮肤粘膜:苍白(有效血容量重新分布,保证重要脏器供血)。检查部位:睑结膜、齿龈、舌面、甲床。 呼吸系统:轻度贫血:平静时呼吸次数正常;活动后呼吸加快加深重度贫血:平静时也可有气短甚至端坐呼吸。 循环系统:急性失血:机体对低血容量的反应,自觉心悸,心率加快。 非失血性贫血:心脏对组织缺氧的反应。 轻度贫血:安静状态无明显表现,活动后心悸及心率加快等。 中重度贫血:无论何种状态均出现心悸和心率加快,且贫血越重,症状越明显,严重时可致贫血性心脏病,还可有心律失常,甚至心功能不全。

溶血性贫血题库12-0-8

溶血性贫血题库12-0- 8

问题: [单选,A4型题,A3A4型题]男性,18岁,贫血,黄疸1年,母亲有贫血史。脾肋下3cm,HGB90g/L,白细胞、血小板正常,网织红细胞5%,红细胞脆性试验0.7%,血片中见球形细胞,Coombs试验阴性该病的发病机制是() A.A.脾功能亢进 B.红细胞血红蛋白结构异常 C.自身抗体攻击红细胞破坏过多 D.红细胞合成相关酶缺乏 E.红细胞膜缺陷

问题: [单选,A4型题,A3A4型题]女性,38岁,半年来逐渐贫血,伴牙龈出血,乏力、腰腹疼痛,巩膜轻度黄染,脾肋下2cm,不肿大,检验:HGB53g/L,WBC3.0×109/L,PLT48×109/L,尿常规:隐血(+)、蛋白(+)。含铁血黄素(+)。Coombs试验阴性。Ham试验阳性,骨髓增生低下患者最积极的治疗措施应是() A.A.糖皮质激素 B.输注洗涤红细胞 C.EPO D.异基因骨髓移植 E.脾切除

问题: [单选,A4型题,A3A4型题]女性,38岁,半年来逐渐贫血,伴牙龈出血,乏力、腰腹疼痛,巩膜轻度黄染,脾肋下2cm,不肿大,检验:HGB53g/L,WBC3.0×109/L,PLT48×109/L,尿常规:隐血(+)、蛋白(+)。含铁血黄素(+)。Coombs试验阴性。Ham试验阳性,骨髓增生低下追问患者有阵发性解酱油色尿病史,其发生可能与之相关的因素有() A.A.睡眠 B.月经 C.感染 D.饮酒或疲劳 E.以上都有 https://www.doczj.com/doc/b911190770.html,/ 中超联赛

问题: [单选,A4型题,A3A4型题]20岁,男性,云南籍,因发热自服磺胺嘧啶,3天后血红蛋白降至50gL,网织红细胞15%,红细胞形态正常考虑何种诊断可能性大() A.A.海洋性贫血 B.G-6-PD缺乏症 C.骨髓病性贫血 D.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E.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缺铁性贫血考试试题

缺铁性贫血考试试题 一、A1型题(本大题14小题.每题1.0分,共14.0分。每一道考试题下面有A、 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第1题 正常人体每天排出铁的量平均为( ) A 1g B 10g C 5mg D 5g E 1mg 【正确答案】:E 【本题分数】:1.0分 第2题 成人缺铁性贫血的主要原因是( ) A 铁吸收不良 B 需铁量增加 C 骨髓造血障碍 D 铁摄入量不足 E 慢性失血 【正确答案】:E 【本题分数】:1.0分 第3题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最常见于( ) A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B 缺铁性贫血

C 骨髓病性贫血 D 再生障碍性贫血 E 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正确答案】:B 【本题分数】:1.0分 第4题 口服铁剂治疗缺铁性贫血有效者,Hb恢复正常后仍需继续治疗( ) A 半个月以上 B 1个月以上 C 1年以上 D 3~6个月 E 2个月以上 【正确答案】:D 【本题分数】:1.0分 第5题 贫血最常见的类型是( ) A 再生障碍性贫血 B 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C 缺铁性贫血 D 慢性炎症性贫血 E 珠蛋白合成障碍性贫血 【正确答案】:C 【本题分数】:1.0分 第6题 治疗缺铁性贫血最重要的是( ) A 口服铁剂

B 输红细胞悬液 C 治疗病因 D 进食富含铁的食物 E 肌注铁剂 【正确答案】:C 【本题分数】:1.0分 第7题 用铁剂治疗缺铁性贫血,疗效表现最早的为( ) A 红细胞体积增大 B 血红蛋白增加 C 红细胞计数增多 D 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增多 E 网织红细胞增加 【正确答案】:E 【本题分数】:1.0分 第8题 注射铁剂治疗缺铁性贫血最严重的副反应是( ) A 过敏性休克 B 头痛、发热 C 淋巴结炎 D 局部疼痛 E 关节疼痛、面部潮红 【正确答案】:A 【本题分数】:1.0分 第9题 人体铁吸收的部位主要在( )

贫血分类和参考值

基于不同的临床特点,贫血有不同的分类。如:按贫血进展速度分急、慢性贫血;按红细胞形态分大细胞性贫血、正常细胞性贫血和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按血红蛋白浓度分轻度、中度、重度和极重度贫血;按骨髓红系增生情况分增生性贫血(如溶血性贫血、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贫血等)和增生低下性贫血(如再生障碍性贫血)。 临床上常从贫血发病机制和病因的分类:(一)红细胞生成减少性贫血造血细胞、骨髓造血微环境和造血原料的异常影响红细胞生成,可形成红细胞生成减少性贫血。1.造血干祖细胞异常所致贫血(1)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AA是一种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症,与原发和继发的造血干祖细胞损害有关。部分全血细胞减少症的发病机制与B细胞产生抗骨髓细胞自身抗体,进而破坏或抑制骨髓造血细胞有关。(2)纯红细胞再生障碍贫血(pure red cell anemia,PRCA):PRCA是指骨髓红系造血干祖细胞受到损害,进而引起贫血。依据病因,该病可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类。先天性PRCA即Diamond-Blackfan 综合征,系遗传所致;后天性PRCA包括原发、继发两类。有学者发现部分原发性PRCA患者血清中有自身EPO或幼红细胞抗体。继发性PRCA主要有药物相关型、感染相关型(细菌和病毒,如微小病毒B19、肝炎病毒等)、自身免疫病相关型、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相关型(如胸腺瘤、淋巴瘤、浆细胞病和淋巴细胞白血病等)以及急性再生障碍危象等。(3)先天性红细胞生成异常性贫血(congenital dyserythropoietic anemia,CDA):CDA是一类遗传性红系干祖细胞良性克隆异常所致的、以红系无效造血和形态异常为特征的难治性贫血。根据遗传方式,该病可分为常染色体隐陛遗传型和显性遗传型。(4)造血系统恶性克隆性疾病:这些疾病造血干祖细胞发生了质的异常,包括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及各类造血系统肿瘤性疾病如白血病等。前者因为病态造血,高增生,高凋亡,出现原位溶血;后者肿瘤性增生、低凋亡和低分化,造血调节也受到影响,从而使正常成熟红细胞减少而发生贫血。2.造血微环境异常所致贫血造血微环境包括骨髓基质,基质细胞和细胞因子。(1)骨髓基质和基质细胞受损所致贫血:骨髓坏死、骨髓纤维化、骨髓硬化症、大理石病、各种髓外肿瘤性疾病的骨髓转移以及各种感染或非感染性骨髓炎,均可因损伤骨髓基质和基质细胞,造血微环境发生异常而影响血细胞生成。(2)造血调节因子水平异常所致贫血:干细胞因子(stem cell factor,SCF)、白细胞介素(IL)、粒-单系集落刺激因子(GM-CSF)、粒系集落刺激因子(G-CSF)、红细胞生成素(EPO)、血小板生成素(TPO)、血小板生长因子(TGF)、肿瘤坏死因子(TNF)和干扰素(IFN)等均具有正负调控造血作用。 1、成人判断标准,男性成人血红蛋白量小于120g/L,女性成人小于110g/L,孕妇小于100g/L,可诊断为贫血。判断贫血程度标准是血红蛋白量在90-120g/L 为轻度贫血,60-90g/L为中度贫血,30-60g/L为重度贫血,小于30g/L为极重度贫血。 2、小儿判断标准:10天-3个月的小孩一般都存在贫血,贫血的标准难以确定,3个月-不足6岁小儿的血红蛋白小于110g/L,6-14岁小于120g/L可诊断为贫血,判断贫血的严重程度与成人相同。正常人血液中血红蛋白的参考范围为男性120--160g/L,女性110-150g/L,新生儿170-200g/L;红细胞数男性4.0-5.5×1012/L,女性3.5-5.0×1012/L;新生儿6.0-7.0×1012/L。

贫血测试题(一)

贫血测试题(一) 第1题根据国内标准,血红蛋白测定值下列哪项可诊断为贫血 A 成年男生低于130g/L B 成年女性低于110g/L C 妊娠期低于105g/L D 哺乳期低于115g/L E 初生儿至3个月低于150S/L 第2题根据病因及发病机制贫血可分为 A 红细胞生成减少,造血功能不良两类 B 红细胞生成减少,造血功能不良及红细胞破坏过多三类 C 红细胞生成减少,红细胞破坏过多及失血三类 D 红细胞生成减少,溶血,失血,再障及缺铁等五类 E 红细胞生成减少,红细胞过度破坏,失血及造血功能不良四类 第3题关于贫血的病理生理基础,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红细胞内2,3-DPG含量减少 B 心脏扩大,脉压加大 C 性功能减退,月经紊乱 D ST段压低,T波倒置 E 多尿 第4题正常人消化道内铁吸收效率最高的部位是 A 胃 B 十二指肠及空肠上部 C 空肠 D 回肠 E 回盲部 第5题下列除哪项外能抑制铁的吸收 A 咖啡 B 蛋类 C 茶 D 维生素C E 菠菜

第6题关于贮存铁,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以铁蛋白和含铁血黄素形式存在 B 铁蛋白主要在细胞浆中 C 含铁血黄素可能是变性的铁蛋白 D 体内铁主要贮存在肝脾骨髓 E 铁蛋白不溶于水,由皮肤细胞代谢 第7题早期缺铁性贫血形态学改变为 A 小细胞正色素性贫血 B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C 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 D 大细胞性贫血 E 以上全不是 第8题缺铁性贫血的改变顺序是 A 低血清铁-骨髓贮存铁减少-贫血 B 低血清铁-贫血-骨髓贮存铁减少 C 骨髓贮存铁减少-贫血-低血清铁 D 贫血-骨髓贮存铁减少-低血清铁 E 骨髓贮存铁减少-低血清铁-贫血 第9题血清铁减低,总铁结合力增高及转运铁蛋白饱和度减低见于 A 海洋性贫血 B 感染性贫血 C 缺铁性贫血 D 再生障碍性贫血 E 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第10题慢性骨髓炎患者,发现贫血,红细胞为正常细胞型,血清铁450μg/L,总铁结合力2000μg/L,骨髓细胞外铁 (++),贫血症诊断为 A 缺铁性贫血 B 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C 慢性感染性贫血 D 失血性贫血 E 铁粒幼红细胞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诊断标准

1、缺铁性贫血诊断标准 (1)小细胞低色素贫血:男性Hb<120g/L,女性Hb<110g/L;MCV<80fl,MCH<26pg,MCHC<0、31;红细胞形态可有明显低色素表现。 (2)有明确的缺铁病因与临床表现。 (3)血清(血浆)铁<10、7μmol/L(60μg/L),总铁结合力>64、44μmol/L(360μg/dl)。 (4)运铁蛋白饱与度<0、15。 (5)骨髓铁染色显示骨髓小粒可染铁消失,铁幼粒细胞<15%。 (6)红细胞游离原卟啉(FEP)>0、9μmol/L(50μg/dl)(全血),或血液锌原卟啉>0、96μmol/L(60μg/dl)(全血)或FEP/Hb>4、5μg/Hb。 (7)血清铁蛋白(SF)<14μg/L。 (8)铁剂治疗有效。符合第1条与2~8条中任何2条以上者可以诊断为缺铁性贫血。 2、储存铁缺乏的诊断标准(符合以下任何1条即可诊断) (1)血清铁蛋白<14μg/L。 (2)骨髓铁染色显示骨髓小粒可染色铁消失。 3、缺铁性红细胞生成 同时具有以下任何1条即可诊断: (1)运铁蛋白饱与度<0、15。 (2)红细胞游离原卟啉>0、9μmol/L(50μg/dl)(全血),或血液游离锌原卟啉0、96μmol/L(60μg/dl)(全血),或FEP/Hb>4、5μg/gHb。 (3)骨髓铁染色显示骨髓小粒可染铁消失,铁粒幼红细胞<15%。

血片显示小细胞低色素贫血,MCV<80fl,MCH<27pg,MCHC<30g/L。网织红细胞多为正常,也可轻度增高。白细胞计数与分类一般正常,血小板在有出血者可偏高。骨髓增生活跃,红系明显增生,中幼红细胞比例增高,幼红细胞体积偏小,胞浆少,血红蛋白形成不良,粒系及巨核细胞系正常。铁染色铁幼粒细胞极少或消失,细胞外铁缺如。 血清铁<8、95μmol/L,总铁结合力>64、44μmol/L,转铁蛋白饱与度<15%。血清铁蛋白测定<14ng/L作为缺铁的依据,炎症、肿瘤及肝病时可以升高,应结合骨髓铁染色与临床表现分析。红细胞游离原卟啉(FEP)测定>0、9μmol/L(50μg/dl)或>4、5μg/gHb时,表示血红素合成障碍,此为反应缺铁较敏感的方法,但在一些非缺铁的情况下,如铅中毒及铁粒幼细胞性贫血,FEP也可升高,临床应注意鉴别。

贫血诊断标准及分类

贫血诊断标准及分类 *导读:贫血诊断标准?众所周知,贫血是小儿常见的一种症状,但是有些家长往往没有在意,当贫血加重时再来医院检查,化验血常规,已是中重度贫血,此时才会引起家长重视。…… 贫血诊断标准及分类?贫血是指外周血液在单位体积中的 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计数和(或)红细胞比容低于正常低限,以血红蛋白浓度较为重要。贫血常是一个症状,而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各系统疾病均可引起贫血。贫血的诊断标准及分类特点如下描述: 一、诊断标准 依据我国的标准,血红蛋白测定值:成年男性低于120g/L、成年女性低于110g/L,其红细胞比容分别低于0.42、0.37,可诊断为贫血。 二、分类 1.根据病因及发病机制分类 (1)红细胞生成减少 ①干细胞增生和分化异常: 造血干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范可尼贫血。 红系祖细胞: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肾衰引起的贫血。 ②细胞分化和成熟障碍: DNA合成障碍:维生素B12缺乏,叶酸缺乏,嘌呤和嘧啶代

谢缺陷(巨幼细胞贫血)。 Hb合成缺陷:血红素合成缺陷(缺铁性贫血和铁粒幼细胞贫血),珠蛋白合成缺陷(海洋性贫血)。 ③原因不明或多种机制:骨髓浸润性贫血,慢性病性贫血。 (2)红细胞破坏过多 ①内源性: 红细胞膜异常: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遗传性椭圆形细胞增多症。 红细胞酶异常: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丙酮酸激酶缺乏症。 珠蛋白合成异常:镰形细胞贫血,其他血红蛋白病。 ②外源性: 机械性:行军性血红蛋白尿,人造心脏瓣膜溶血性贫血,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 化学、物理或微生物因素:化学毒物及药物性溶血,大面积烧伤,感染性溶血。 免疫性: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新生儿同种免疫性溶血病、药物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破坏增多:脾功能亢进。 (3)失血性贫血:急性失血性贫血、慢性失血性贫血。 2.根据细胞形态学分类 3.根据骨髓增生程度分类

2017年福建省执业助理医师《儿科学》:小儿贫血分度试题

2017年福建省执业助理医师《儿科学》:小儿贫血分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 1、雌激素受体阳性的乳癌在根治术后最常用的激素治疗方法是 A.卵巢切除 B.口服三苯氧胺 C.口服甲地孕酮 D.肌注丙酸睾酮 E.口服泼尼松 2、核医学计算机的软件有很多功能。但其功能通常不包括下列哪一项 A.图像的算术运算B.患者账单管理C.图像的滤波D.感兴趣区处理E.曲线分析 3、代谢中产生黑色素的氨基酸是 A.组氨酸 B.色氨酸 C.丝氨酸 D.酪氨酸 E.赖氨酸 4、治疗门静脉高压症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最有效的常用方法是 A.应用止血药B.立即输血C.静脉点滴垂体后叶素D.用三腔两囊管压迫E.局部注射硬化剂 5、大量心包积液发生心脏压塞时,最快速解除压塞的治疗措施是____ A.大量静脉点滴激素B.大量静点抗生素C.应用大量利尿剂D.心包穿刺E.应用血管扩张剂 6、精神科采用评定量表的基本目的是 A.评估精神症状的严重程度B.提高精神障碍诊断的一致性C.对精神症状进行标准化检查D.评估精神症状出现的频度E.评估精神疾病的疗效 7、周期性瘫痪不应有的表现是____ A.骨骼肌弛缓性瘫痪B.大小便障碍C.脑脊液正常D.血清钾降低E.腱反射减弱 8、长骨造釉细胞瘤的特点除外 A.低度恶性B.以胫骨多见C.镜下组织形态以基底细胞型为多见D.肿瘤组织内可见骨纤维结构不良样改变E.瘤细胞Keratin阳性 9、骨髓增生程度判断是根据下列哪二者之比____ A.有核细胞、成熟红细胞B.粒系、红系C.粒系、成熟红细胞D.有核红细胞、有核细胞E.成熟红细胞、有核红细胞 10、狼疮性肾炎的治疗原则不正确的是____ A.肾上腺皮质激素及细胞毒免疫抑制剂是治疗狼疮性肾炎的主要药物选择B.当无或仅有轻微肾脏病临床症状,组织学损伤为Ⅰ、Ⅱ型时,只使用少量糖皮质激素(泼尼松每日0.5mg/kg)控制肾外表现即可C.当有显著蛋白尿或肾

溶血性贫血试题

选择题 A型题 1. 溶血性贫血检查下列哪项正确:() A. 尿中尿胆原排泄减少 B. 血清结合珠蛋白减少 C. 血中非结合胆红素减少 D. 网织红细胞计数减少 E. 骨髓幼红细胞比值降低 2. 下列检查结果支持溶血性贫血,除了:() A. 血浆游离血红蛋白明显增加 B. 血清结合珠蛋白减少 C. 血中非结合胆红素减少 D. 血浆高铁血红素清蛋白测定阳性 E. 含铁血黄素尿试验阳性 3. 溶血性贫血时患者骨髓的代偿造血能力可达正常的:() A. 1~2倍 B. 3~5倍 C. 6~8 倍 D. 10 ~15倍 E. 20 倍以上 4. 溶血性贫血时,红细胞代偿增生的证据为:() A. 血浆中游离血红蛋白增高 B. 网织红细胞比例增高 C. 血清中间接胆红素增高。 D. 红细胞脆性增高 E. 尿含铁血黄素试验阳性 5. 溶血性贫血时红细胞破坏增多的证据是:() A. 骨髓呈增生性贫血改变 B. 外周血中出现幼红细胞 C. 血清结合珠蛋白减少 D. 红细胞大小不均 E. 网织红细胞比例增高 6. 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脆性持续增高最可能见于哪项疾病:() A.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B. 海洋性贫血 C.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D.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E. 阻塞性黄疸 7. 下列哪项为血管内溶血的诊断依据:() A. 网织红细胞数增加 B. 高胆红素血症 C. 血红蛋白尿及含铁血黄素尿 D. 红细胞寿命缩短 E. 血片中有幼红细胞 8. 诊断溶血性贫血最可靠、最直接的证据是:() A. 红细胞寿命缩短 B. 外周血片中出现幼红细胞 C. 尿胆原增高 D. 血浆游离血红蛋白明显增高 E. 网织红细胞增多 9. 某黄疸患者,其尿胆原试验强阳性,尿胆红素试验阴性,酸化溶血试验阳性,应考虑 为:)

6年级健康教案预防缺铁性贫血

5 预防缺铁性贫血 设计者:唯亭实验小学许枫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什么是缺铁性贫血? 2.认识缺铁性贫血有哪些危害? 3.如何预防缺铁性贫血 教学重点: 预防缺铁性贫血的最好方法是合理营养,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科学、合理搭配。教学难点: 纠正偏食、挑食的不良习惯,及早发现缺铁性贫血的症状。 教具(课前准备): 教学挂图 教学方法: 谈话法、讲解法 课时: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教师:孩子们,你们平时喜欢吃哪些食物?不喜欢吃哪些食物?有没有吃零食的习惯? 2.学生答。 3教师:饮食习惯对我们人体的身体健康影响非常大。有一种疾病就是由于膳食不当引起的,它就是缺铁性贫血。今天我们主要学习如何预防缺铁性贫血这种疾病。(板书课题) 二、探究学习 1.教师:那么什么是缺铁性贫血呢? 所谓贫血,是指单位体积血液内红细胞、血红蛋白低于健康性贫血最为常见。缺铁性贫血是体内贮存铁缺乏,影响血红白合成所引起的贫血。 2.教师补充介绍全剧L童、少年患缺铁性贫血的数据统资料:约占15%。 3.探讨其原因:偏食、吃零食、食物单调,或者患慢性副道疾病,影响营养宗的吸收。 4.了解其症状和危害:头晕、眼花、耳鸣、脸色苍、气急、易疲劳、注意不集中、

学习效果差等现象。还影响生长发育。 5.如何预防: 先让学生交流预防措施,教师总结:首先是纠正偏食和R零食的习惯;然后是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最后还要多吃富:维生宗和铁的食物,即通过膳食营养来解决。 6.如何通过调配膳食来预防缺铁性贫血? (1)学生列举可以预防缺铁性贫血的食物,指生答。 教师补充讲解:铁是制造血红蛋白的主要原料。 (2)具体预防措施,可以让学生先交流总结再回答。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梳理板书。 (3)相关注意事项:首先要注意饮食的合理搭配。如餐后适当吃些水果,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果酸,能促进铁的吸收。而餐后饮用浓茶,则因铁与茶中的躁酸结合生成沉淀,影响铁的吸收。另外,用铁锅烹调食物,对预防贫血大有益处。叶酸和维生素B Jl也是造血必不可少的物质。新鲜的绿色蔬菜、水果、瓜类、豆类及肉食中,含有丰富的叶酸;肉类及肝、肾、心等内脏中,含有丰富的维生宗B Jl,但经高温烹调后,会使50%以上的叶酸和10%—30%的维生宗B J,遭到破坏。因此,生活中既要注意饮食多样化,又要讲究烹任技术,尽量避免过度蒸煮食物。 三、联系实际 1.教师:缺铁性贫血为体内贮存铁缺乏,使血红蛋白合成减少所致。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无论机体的肌肉、骨骸或其他器官,对铁的需求都比成人多。如果不及时补充,就会引起缺铁性贫血。对照今天学到的知识,你的饮食结构和饮食习惯需要做怎样的调整?(请学生回答) 2.出示一个情景:让学生出谋划策。(小明总爱吃零食,又挑食。他个头明显比同龄人矮,学习成绩也差。你能帮他比出主意吗?) 四、课堂小结 1.教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有什么打算? 2.教师总结:这堂课我们不仅认识了缺铁性贫血,还懂得了如何去预防。希望同学们自觉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树立正确的健康意识,茁壮成长。

溶血性贫血的实验诊断试题及答案

2017 第八章溶血性贫血的实验诊断 一、A1 1、不符合溶血性贫血骨髓象的是 A、骨髓增生明显活跃 B、粒红比值减低 C、三系显著减低 D、中晚幼红增多 E、无巨幼红细胞 2、红细胞脆性增高见于 A、缺铁性贫血 B、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C、阻塞性黄疸 D、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E、血红蛋白病 3、Rous试验结果阳性见于 A、阵发性冷性血红蛋白尿症 B、血红蛋白病 C、冷凝集素综合征 D、丙酮酸激酶缺乏症 E、珠蛋白正常障碍性贫血

4、筛选试验选用红细胞形态学检查的溶血性贫血是 A、G6PD-CNSHA B、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 C、蚕豆病 D、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E、阵发性冷性血红蛋白尿症 5、用热变性试验筛选的溶血性贫血是 A、温抗体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B、阵发性冷性血红蛋白尿症 C、蚕豆病 D、G6PD-CNSHA E、血红蛋白病 6、筛选试验选用PK荧光斑点试验,可能的溶血性贫血是 A、丙酮酸激酶缺乏症 B、迟发性溶血性输血反应 C、急发性溶血性输血反应 D、冷凝集素综合征 E、遗传性椭圆形红细胞增多症 7、筛选试验选用渗透脆性试验,可能的溶血性贫血是 A、血红蛋白病 B、嘧啶~5’~核苷酸缺乏症 C、遗传性口形红细胞增多症

D、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E、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 8、筛选试验选用Coombs试验,可能的溶血性贫血是 A、嘧啶~5’~核苷酸缺乏症 B、血红蛋白病 C、蚕豆病 D、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E、冷凝集素综合征 9、筛选试验选用Rous试验,可能的溶血性贫血是 A、遗传性口形红细胞增多症 B、阵发性冷性血红蛋白尿症 C、药物致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D、急发性溶血性输血反应 E、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 10、筛选试验为Rous试验,确诊试验为Ham试验,可能的溶血性贫血是 A、血红蛋白病 B、冷凝集素综合征 C、蚕豆病 D、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 E、丙酮酸激酶缺乏症 11、发生血管外溶血时,不常见的是 A、贫血、黄疸

贫血的健康宣教

贫血的健康宣教 、什么是贫血? 贫血是指外周血中单位体积内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计数和血细胞比容低于相同年龄、 性别和地区标准。一般认为平原地区,成人男性Hb<120g/L、RBC<4.5*1012/L及(或)HCT<0.42, 女性Hb<110g/L、RBC<4.0*10 /L及(或)HCT<0.37就可诊断为贫血。 二、不同原因导致的贫血有哪些? 不同原因导致的贫血: 1、缺铁性贫血是由于体内缺少铁质而影响血红蛋白合成所引起的一种贫血。是贫血中 常见类型,普遍存在于世界各地。这种贫血特点是骨髓、肝、脾及其他组织中缺乏可染色铁,血清铁浓度和血清转铁蛋白饱和度均降低。 2、溶血性贫血系指红细胞破坏加速,而骨髓造血功能代偿不足时发生的一类贫血。如 要骨髓能够增加红细胞生成,足以代偿红细胞的生存期缩短,则不会发生贫血,这种状态称为代偿性溶血性疾病。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是一组B淋巴细胞功能异常亢进、产生抗自身红细胞抗体、使红细胞破坏增加而引起的贫血。 3、巨幼细胞性贫血是由于脱氧核糖核酸DNA合成障碍所引起的一组贫血,主要系体内 缺乏维生素B12或叶酸所致,亦可因遗传性或药物等获得性DNA合成障碍引起。叶酸缺乏 所致贫血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叶酸利用障碍所致贫血。甲基丙二尿酸正常和高半胱氨酸升高 则可确诊为叶酸缺乏。维生素B12缺乏所致贫血是一种恶性贫血,经典的恶性贫血指内因 子分泌丧失导致B12缺乏所引起的。 4、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种物理、化学、生物或不明因素作用使骨髓造血干细胞和骨髓 微环境严重受损,造成骨髓造血功能减低或衰竭的疾病。以全血细胞减少为主要表现的一组 综合征。 5、地中海贫血又称海洋性贫血。是一组遗传性小细胞性溶血性贫血。其共同特点是由 于珠蛋白基因的缺陷使血红蛋白中的珠蛋白肽链有一种或几种合成减少或不能合成。导致血红蛋白的组成成分改变。 6、镰状细胞贫血是1949年世界上最早发现的第一个分子病。临床症状包括溶血、贫血和血管闭塞症状。脾脏肿大见于童年,此后,由于反复梗死和弥漫性纤维化而萎缩。 7、先天性红细胞生成异常性贫血是一种很少见的遗传性红细胞系无效造血家族性疾病。其临床特点为慢性、难治性轻或重度贫血,伴持续或间断性黄疸,骨髓表现为红细胞系无效造血、多核、核碎裂和其他形态异常。 三、贫血的早期症状? 1、软弱无力:疲乏、困倦,是因肌肉缺氧所致。为最常见和最早出现的症状。

贫血的鉴别诊断

贫血的鉴别诊断 贫血(anemia)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外周血单位容积内的血红蛋白(Hb)浓度、红细胞计数(RBC)及血细胞比容(Hct)低于本地区、相同年龄和性别的人群的参考范围下限的一种症状。贫血是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既可以是原发于造血器官的疾病也可以是某些系统疾病的表现。如果骨髓生成不能代偿红细胞的破坏或丢失,则任何能损伤红细胞的产生或加速其破坏的情况都会导致贫血。 贫血临床表现及分类 贫血的临床表现主要是由体内器官组织缺氧和机体对缺氧的代偿机制(氧化的血流量增多和组织对氧的利用率增加)所引起,同时也决定于引起贫血的基础疾病。由于贫血可影响机体全身器官和组织,其所导致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可涉及全身各系统(如下表)。 贫血的临床表现

贫血基于不同的临床特点有不同的分类,主要有按细胞形态学变化、骨髓增生程度及发病机制进行分类。各类分类法各有其优缺点,临床上常将形态学分类和病因及发病机制分类相结合应用,对贫血进行诊断。 (一)根据细胞形态学分类 外周血常规检查是诊断贫血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检查,镜下对红细胞形态的认真观察,对红细胞相关检查结果的综合分析,利于贫血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根据MCV、MCH、MCHC对贫血进行分类 同时,通过对镜下红细胞形态的观察,当某类异常形态较多出现时,对贫血的疾病诊断也有重要提示作用。如小细胞低色素性红细胞增多时常见于缺铁性贫血。 (二)根据骨髓有核细胞增生程度及形态学特征对贫血的分类 通过对患者骨髓涂片进行检查,可观察红细胞增生情况和

形态学变化,对贫血进行分类,可分为:1、增生性贫血:多见于溶血性贫血,失血性贫血,缺铁性贫血;2、增生不良性贫血:多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纯红细胞再生障碍;3、骨髓红系成熟障碍性贫血(红细胞无效性生成):见于巨幼细胞性贫血、MDS和慢性疾病性贫血。 (三)根据贫血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分类 贫血发生的病理生理机制可分为骨髓生成减少、红细胞破坏过多和失血三大类。 贫血的诊断 贫血的正确诊断需综合分析临床症状、体征和各种实验室检查才能获得。贫血诊断常进行的实验室检查有血常规检查、红细胞形态观察、网织红细胞计数、骨髓细胞形态学及病理组织学检查、病因检查等。其诊断包括以下三个步骤: (一)确定有无贫血 在确定有无贫血时,Hb和Hct为最常用的诊断指标。

浅谈小儿缺铁性贫血健康教育

浅谈小儿缺铁性贫血健康教育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缺铁性贫血健康教育的方式及内容。方法:采用回顾性 方法,选取江苏省泰兴市妇幼保健所在2015年7月到2016年7月小儿体格检查的小儿缺铁性贫血的患儿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结果:经过健康教育,患儿的 贫血情况明显好转。对母婴保健知识的宣传,合理喂养,科学育儿,及时给婴幼 儿添加辅食并定期体格检查,提早诊治,以免影响婴幼儿的智力发育。 【关键词】小儿;缺铁性贫血;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R1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03-0322-02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目前针对0~3岁的小儿,轻度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给予喂养指导干预,预防 小儿营养缺铁性贫血的进一步发生,确保儿童健康成长。在2015年7月-2016年 7月,我妇幼保健所常规体检本地区的1900人,贫血人数223人,贫血率 11.24%。 1.2 方法 1.2.1由检验科专业人员抽取血样,使用迈瑞BC3000plass全自动血液细胞分 析仪进行血常规监测。 1.2.2检测标准根据不同的年龄阶段及外周血红蛋白降低的程度将贫血分为 四度 1.2.3伴随明显的缺铁性贫血的表现一般的表现(面色、皮肤黏膜苍白、乏力、易倦);各系统表现(呼吸增快、心率增快、恶心、呕吐、食欲下降、便秘、精神不振或烦躁不安、易激动、注意力不集中,年长儿可有头昏、耳鸣、眼前发黑)。 2.贫血的原因 本地区患儿贫血的主要的原因:孕母晚期贫血、早产、未及时添加辅食,添 加辅食不合理,不良的饮食习惯,文化因素的影响,疾病等因素的影响。 3.方法及内容 3.1 本所针对产生的原因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健康教育的方法有每周 小讲课、发放“婴幼儿喂养知识”和“小儿缺铁性贫血防治”手册;体检大厅视频电 视滚动播出相关知识,图文并茂;建立贫血患儿的个人档案,详细记录患儿及家 长的信息,根据患儿不同的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护理健康宣教要点,并制定监测 计划表,定期监测血常规并随访;喂养咨询开设热线电话,随时为患儿家长提供 咨询服务。 3.2 健康教育的内容 3.2.1指导合理搭配患儿的饮食多食含铁丰富易吸收的食物。食物中的猪肝、海带、黑木耳含铁量最高;其次是肉类、蛋类、豆类等食物。在烹饪器具上用铁 锅做菜、煮饭,可以得到相当量的无机盐铁。还有一些维生素C、稀盐酸、氨基酸、果糖可促进铁的吸收,故与铁剂或含铁的食物可同时进食。可将维生素C加 入米饭中,可使铁的吸收增加3倍,若于服铁剂前4小时服用铁剂则无此种效果;茶、牛奶、钙片、蛋类、咖啡、植物纤维、草酸、及抗酸药物可抑制铁的吸收, 应避免同食。鲜牛奶必须加热处理后喂养婴幼儿,以减少因过敏而致肠出血。

2021年贫血的诊断标准和分类

贫血的诊断标准和分类 欧阳光明(2021.03.07) 贫血是指外周血液在单位体积中的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计数和(或)红细胞比容低于正常低限,以血红蛋白浓度较为重要。贫血常是一个症状,而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各系统疾病均可引起贫血。贫血的诊断标准及分类特点如下描述: 一、诊断标准 依据我国的标准,血红蛋白测定值:成年男性低于120g/L、成年女性低于110g/L,其红细胞比容分别低于0.42、0.37,可诊断为贫血。 贫血的诊断标准及程度 男性女性孕妇 贫血 Hb<120g/L Hb<110g/L Hb<100g/L 极重度 Hb<30g/L 重度 Hb30~59g/L 中度 Hb60~89g/L

轻度 Hb90~120g/L 二、分类 1.根据病因及发病机制分类 (1)红细胞生成减少 ①干细胞增生和分化异常: 造血干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范可尼贫血。 红系祖细胞: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肾衰引起的贫血。②细胞分化和成熟障碍: DNA合成障碍:维生素B12缺乏,叶酸缺乏,嘌呤和嘧啶代谢缺陷(巨幼细胞贫血)。 Hb合成缺陷:血红素合成缺陷(缺铁性贫血和铁粒幼细胞贫血),珠蛋白合成缺陷(海洋性贫血)。 ③原因不明或多种机制:骨髓浸润性贫血,慢性病性贫血。 (2)红细胞破坏过多 ①内源性: 红细胞膜异常: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遗传性椭圆形细胞增多症。

红细胞酶异常: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丙酮酸激酶缺乏症。 珠蛋白合成异常:镰形细胞贫血,其他血红蛋白病。 ②外源性: 机械性:行军性血红蛋白尿,人造心脏瓣膜溶血性贫血,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 化学、物理或微生物因素:化学毒物及药物性溶血,大面积烧伤,感染性溶血。 免疫性: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新生儿同种免疫性溶血病、药物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破坏增多:脾功能亢进。 (3)失血性贫血:急性失血性贫血、慢性失血性贫血。 2.根据细胞形态学分类 贫血类型 MCV(fl) MCH(pg) 疾病 大细胞性贫血 >100 >34 叶酸/B12缺乏症 部分骨髓再生障碍性贫血 正细胞性贫血 80~100 27~34 急性失血

血液系统的健康教育

血液系统的健康教育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血液系统健康教育指导 (一)缺铁性贫血的健康教育? 【疾病知识介绍】:缺铁性贫血是因体内贮存铁缺乏,影响血红蛋白合成所致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发生缺铁性贫血的主要原因有胃酸缺乏、慢性腹泻、慢性失血、儿童生长期所摄入的食物含铁不足、多次妊娠、胃切除等。本病主要表现为面色萎黄,头晕眼花,指甲变薄变脆易裂和变形,毛发干枯易脱,妇女月经量少色淡,食欲不振,血象检查红细脑总数和血红蛋白量减少,血清铁降低,总铁结合力增加。【休息指导】:1. 轻、中度贫血或贫血发生速度缓慢者可以适当活动,活动量以不感到疲劳,不加重症状为度。2. 重度贫血(Hgb<60g/l)或贫血发生速度快者应绝对卧床休息,必要时在别人协助下床旁活动,严防晕厥跌倒受伤。 【饮食指导】:缺铁性贫血注意进食含铁丰富的食物,如动物的心、肝、肾、瘦肉、鸡蛋黄、鱼、豆类、海带及木耳等。蔬菜、谷类、茶、乳类、动物油、肝、肥肉、带鱼、松花蛋、花生、葵花子、核桃仁、芝麻酱等影响铁吸收。碳酸钙、硫酸美、H2抑制剂等药物抑制铁吸收。鱼类、肉类、酸性食物(水果:维生素c)增加吸收。服用铁剂药物应饭中或饭后服,可减少胃肠道刺激;忌茶、咖啡等同服;大便可呈黑色,停药后即改善。 【用药指导】:1.口服铁剂:补铁的剂量并非越多越好,补充30mg的铁,吸收量为6mg,补充0.1g的铁,吸收量也只有不足10mg。治疗剂

量时副作用较少,补充过量的铁会使副作用加强,表现为恶心、胃部灼热感、上腹部疼痛、腹泻和便秘等症状。应于进餐时或餐后服用铁剂,贫血得到纠正后继续用药2—3个月。 2.铁剂注射:胃肠道为某些疾病所致对铁吸收不良,或口服铁剂胃肠道反应严重,或不易控制的慢性失血,或需迅速纠正的缺铁等情况时,均可采用铁剂注射。 3、选择正确的服用时间:铁剂的服用时间一般根据患者个体反应决定,一般饭前有利于铁的吸收,若不能耐受,可改为两餐之间或饭后。 4、口服铁剂不宜咀嚼:贫血患者口服铁剂时应将药物放在舌面上,直接用水冲饮下肚,不要咀嚼药物,否则可能将牙齿染黑。 5、避免与四环素族抗生素同时应用:四环素族抗生素能与铁剂生成不溶性络合物,不利吸收,贫血患者应尽量避免同时应用。若两者必须应用,应间隔3小时以上。 (二)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健康教育 【疾病知识介绍】: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是一组由多种病因所致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性综合征,以骨髓造血细胞增生减低和外周血全血细胞减少为特征,临床以贫血、出血和感染为主要表现。确切病因尚未明确,再障发病可能与化学药物、放射线、病毒感染及遗传因素有关。再障主要见于青壮年,其发病高峰期有2个,即15~25岁的年龄组和60岁以上的老年组。男性发病率略高于女性。根据骨髓衰竭的严重程度和临床病程进展情况分为重型和非重型再障以及急性和慢性再障。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