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探讨网络虚拟财产的民法保护(论文)

探讨网络虚拟财产的民法保护(论文)

探讨网络虚拟财产的民法保护(论文)
探讨网络虚拟财产的民法保护(论文)

探讨网络虚拟财产的民法保护

徐国锋

(西南政法大学应用法学院;重庆401120)

[摘要] 在互联网及其相关产业高度发达的今天,虚拟财产的纠纷不断产生,虚拟财产这一法律难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它的法律属性确认与保护问题也成为法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一切法律在社会中都是反应国家经济的表现[1],虚拟财产急需法律确定其地位和保护其方法,让网络社会步入一个健康的发展模式以稳定虚拟世界与现实社会的权利义务关系。本文首先对虚拟财产权的具体权利属性以目前盛行的虚拟财产权“物权说”、“债权说”、“知识产权说”、“新型财产权说”进行验证,结合当前立法概况得出虚拟财产权为物权属性的无形财产权。对网络虚拟财产的法律属性进行理论上的分析界定的同时结合当前国际社会法学理论和立法概况,指出网络虚拟财产的未来走向,促使我国借鉴外国之立法经验同时结合当前国内立法基础,对我国网络虚拟财产继承进行立法保护。

[关键词] 虚拟财产;法律属性;民法保护;物权;财产权

当前,信息技术与网络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网络技术也以空前的速度在全世界得到普及。网络社会已成为人们生活的另一个重要领域,也带动了许多新型权益如网络传播权益,网络

个人信息权益,网络财产权等的产生。虚拟财产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应运而生,在为营运商带来利益的同时也带来了尖锐的社会矛盾。虚拟财产的出现及其本身的复杂性,多样性成为近年来立法,司法实践和法学理论面临的重大艰难而又无可避免的问题。高度发展的时代令我们更加不安全,现实社会需要法律保护其安定有序的进行,网络社会作为人们另一个精神世界更需要法律保障其和谐安定。

原始文明催生了有体财产,工业革命孕育了智力成果,信息革命的到来催生了虚拟财产的概念。作为高度普及的网络社会,虚拟财产成为了其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而现有法律对虚拟财产的保护远远不能达到保障其安定有序的目的。因此,希望通过对其法律属性的法理分析,明确其法律属性,确定其法律地位,充分有效的保护它。

一、网络虚拟财产的法律属性界定及在财产法中的地位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要彻底解决一个问题必须从根源处予以着手。要保护网络虚拟财产的重要法益,也得“追其根,溯其源”。

(一)网络虚拟财产法律属性的分析界定

民法上的虚拟财产是指数字化、虚拟化的一种财产形式,比如电子邮件、网络游戏及其人物角色和虚拟装备、网络寻呼等一系列信息类产品。[2]但在网络游戏盛行的时代虚拟财产很大程度上独指特定的游戏资源,主要包括游戏账号(ID)、游戏金币、虚拟装备等。在构建网络虚拟财产保护体系的过程中,对其法律属性的正确界定是一个重要的核心问题,直接关系到网络虚拟财产保护体系的构建。我国对于该问题也讨论多年,学界对于该问题的认定主要有债权说、知识产

权说、新型财产说和物权说。

1. 债权说

债权说认为网络虚拟财产是用户和运营商之间通过格式合同的形式约定双方权利义务,其本质就是一种服务合同关系。换句话说,网络虚拟财产就是用户与运营商之间的凭证,电磁数据本身就是合同内容,每一个虚拟物品就是一个单独的合同。据此说法,用户与运营商之间支付对价,用户自负网上的各种费用(包括购买点卡,上网费用等)而运营商按照约定提供相应的网络服务,从而形成的是一种服务合同关系,即便用户花钱购买的物品本身也只是属于服务合同的具体内容。因此,用户虚拟财产的转移也只是用户对运营商债权的转让,并不是所有权的转让。如果虚拟财产是一种债权凭证,那么其纠纷必然按照合同性质进行解决。这种说法被学者质疑其片面性。首先,债权说本身混淆了虚拟财产和服务合同。服务合同使用户取得虚拟财产的必要途径,也是用户与运营商之间的权利义务书。但即使是这样,服务合同也无法掩盖网路虚拟财产本身的财产价值,就如现实中的买卖合同也不能涵盖真实货物本身的价值一样。其次,债权说认为虚拟财产只是一种债权。[3]债权的客体是一定的行为,虚拟财产虽说不是实体物但是其具有物的一般属性。甚者,债权具有相容性,一个物可以有多个债权,但一个虚拟财产只能有一个权利人,这根本不符合债权的性质。再者,债权本身是相对权,并非绝对权。[4]义务主体是特定的,不能排除第三人干涉的权利。据此,如果侵权主体是不确定的第三人或侵权行为超出了运营商的合理注意范围或合同本身义务较

低,一旦发生侵权运营商就不必承担合同违约的责任。在债权说的定义下,一旦发生这些情况法律无法给予受害人周延的保护。综上,片面的说虚拟财产权是一种债权值得商榷。

2.知识产权说

知识产权的观点大致分为两类:一种观点认为,虚拟财产是开发商或者运营商的智力成果体现,应对开发商或运营商予以知识产权的著作权保护;另一种观点认为,虚拟财产是网络用户的创造性智力成果,是用户耗费时间、精力,并结合自身的智力、劳动形成的。因此应对网络用户予以知识产权保护。其实这两种观点都混淆了开发商开发的网络程序和网络虚拟财产。网络虚拟财产是存在于网络程序之上的却又独立于网络程序的。对于开发商所开发的网络程序我们当然应当予以知识产权的保护,但保护的是网络程序本身,并不涉及网络虚拟财产部分。观点二认为的应属于用户的知识产权也有瑕疵,网络用户虽然集合时间与精力来完成了这项成果,但这成果本身是由开发者预先设定好的。换句话说,用户是在开发者预设的范围内进行活动的并没有新创的智力成果。并且,知识产权的保护是有期限的,而虚拟财产的保护外观上看有期限但实际上它的期限是不确定的。这一点也不符合知识产权的特征。

3.新型财产权说

新型财产权说认为,虚拟财产是一种新型的财产形式,不同于其他的财产。其本身既体现了债权特征又具有物权特性,应该列一项新的财产权予以保护。这种说法看似比较先进,但是其脱离了现实的条

件。就其本身而言虚拟财产确实不同于传统的物,及类似于知识产权客体,也相似于传统之“物”。虽然虚拟财产具备了债权和物权两种特性,但实际上纠纷的解决,具体运用物权规则或债权规则足以解决的时候,创新一个新的财产权出来显得大不必要。况且,如果要创设一种新的财产权,在理论上和司法上都需要新的机制予以保障,然而一个新的长效的机制的形成需要一个长期复杂而又曲折的过程。以当前的网络发展势头来看,临时创设新的机制,建立新的法律规则有点“远水解不了近火”之感。而新的机制和法律的创立必然会对现有的机制和规则有所冲击,我们能否保证现有的规则不会被动摇也是一个切实的问题。

4.物权说

物权说认为虚拟财产是物权客体,属于无形物,是特定环境中的动产。虚拟财产具有物权中一般物的权能,即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究竟这既不是一种知识产权也不是一种债权的虚拟财产可不可以纳入物权的范畴呢?首先从物权法发展趋势来看,无形物已经开始进入物权法的调整范畴,而虚拟财产是具有物的一般特性的无形物是可以纳入物权的范围的。其次,作为物权的核心特征——支配权来说。虚拟财产在外观上表现为文字、图像或者声音,但其实质是网络空间上的电磁记录。用户拥有自己的用户名和密码,是对该电磁记录的直接占有,可以随时按照自己的意志进行支配,完全符合物权核心特征“支配权”的要求。网络用户通过自己的账户和密码对虚拟财产享有直接的控制,其行使权力不需要他人的积极配合,只要其他人不予以

干预就可以顺利完成,这就是物权的排他性。虚拟财产虽然是一种无形物,但其本身不但具有物权的一般权力,还拥有物权的核心特征“支配性”和“排他性”因而虚拟财产是可以纳入物权的范畴的。

(二) 网络虚拟财产的财产法地位

正如威廉·布莱克斯通所说那样“没有任何东西像财产所有权那样如此普遍地唤起人类的想像力,并煽动起人类的激情……”[5]财产权的产生极大的保护了权利人的权益。那么,虚拟财产对于财产法有何意义?首先,我们应该对虚拟财产中的“虚拟”作何理解?James Martin指出:“虚拟本身不是物理存在,而是通过软件实现的存在……”就是说所谓的“虚拟”本身其实是指一种存在形式,让现实中业己存在的事物及其发展变化过程,通过计算机及相关技术所支撑的运行环境加以描述、体现、存储和传输,以模拟现实环境中事物真实的活动过程。其次,虚拟财产中的“财产”与民法中的财产也有细微差别。在英美法上,至今认为,“财产是一组权利,这些权利描述一个人对其所有的资源可能占有、改变、馈赠、转让或阻止他人侵犯。”

[6]《法国民法典》对财产有较为体系化的研究。认为财产包括物、物权、无形财产和债权。财产为服务于人的“物”,财产为权利设定于“物”之上。《德国民法典》没有提及财产的概念,但其在理论上开辟了债权和物权的二元体系。我国现行法认为,财产即是具有货币价值的有体物和对物权利的总和。但随着历史的演变,科技的发展,生产力的提高许多不被前人所知晓的“物”(包括有体物和无体物)成为财产的客体。换句话说,随着社会的进步,“物”本身的外延将会

逐渐扩大。再者,虚拟财产即是无形物,借助于特定的程序存在于特定的环境当中,为人们所占有或支配具有一定价值的网络虚拟物和网络服务请求权。现阶段,虚拟物主要表现为游戏币、虚拟装备、物品等,网络服务请求权主要表现为电子邮箱、博客、个人主页及享有特定网络服务的权利。即财产本身由物(当然这里的物已经涵盖了有体物与无形物)及其相关财产性权利组成。笔者如此定义是为了让民法的“财产”与虚拟财产之“财产”内涵相衔接,更有利于我们对虚拟财产的理解。

1.对网络虚拟财产的理论验证

以上我们论证了虚拟财产应该纳入物权的范畴,也属于财产的范畴。如果我们能够从古典财产理论方面得到更肯定的理论支持,那么虚拟财产就能够融入现有财产体系,这样不仅不会动摇现代财产理论体系更是对现代财产理论体系的修正和补充,是对其的丰富使之更加完善。接下来我们将从功利主义理论、财产权劳动理论和财产权人格理论几方面进行进一步的验证。

(1)功利主义理论。功利主义是19世纪的英国哲学运动。对于其集大成者乃是边沁。其详尽系统的完成了功利主义学说。边沁在财产法问题上指出:“一个国家的富裕的唯一方法就是维护财产权利的神圣”[7]充分肯定人与占有物之间的期望。法律正是要保护这种期望。英美财产法就是采用这种功利理论来证明私有财产的神圣性和正当性。并且边沁从来没有肯定法律维护的财产仅限于有形财产,相反的他认为;“没有形象、图画和可见的特征可以表达构成财产的关

系……”那么虚拟财产可不可以从功利主义得到论证呢?如果说虚拟财产仅仅是在其虚拟的空间存在影响,那么运用功利主义进行论证或有不妥之处。但数以亿计的现实财产投入到虚拟社会形成的虚拟财产无论其存在还是变动都已经对现实社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功利主义认为,要平衡个人与社会的利益关系。虚拟财产是创造者投入大量的时间、金钱而创造的具有相当社会价值的产物,这种“人造财产”具有一定社会效用和社会价值,那功利主义就可以作为论证虚拟财产正当性的基础。

(2)财产权劳动理论。英国的洛克奠基的这项理论。在洛克看来,财产权是一种上帝赋予人类的本能……这种本能就是人自身的劳动能力。洛克认为,我们拥有自己,便拥有我们的劳动,自然也拥有我们自己劳动创造的一切。虽然洛克的时代不可能拥有现在的虚拟财产,但是洛克理论的伟大之处在于它总能够解决新的问题。前人的智慧是我们后人的依赖。虚拟社会里面或许不存在劳动的现象,但其与现实社会的接轨让我们看到虚拟财产同样是靠我们真真正正的人进行劳动而创造的财富。那么网络虚拟财产权的正当性在洛克的理论中也是成立的。

(3)财产权人格理论。在黑格尔的《法哲学原理》中指出,财产与人格有着密切的联系,财产是人格的延伸。“人有权把他的意志体现在任何物中,因而使该物成为我的东西……”[8]黑格尔认为,人的自由意志体现在物的基础之上,那这件物就是这个人的财产。当我们把黑格尔的财产权人格理论的光芒投射到虚拟财产时,会发现当财

产成为人格的延伸和定在时,虚拟财产和现实财产并无二致。人基于其自由的意志取得对一切物的的绝对权利,意味着物不过是人的自由意志的外化,这一理论既可以证成人对现实财产的权利正当性也同样可以证成对于虚拟财产的权利正当性。

2.网络虚拟财产对传统财产法的重要影响

世界民法对财产的调整可分两类。一类是大陆法系的物权法模式,另一类是英美法系的财产法模式。大陆法系的财产概念着重强调“有体物”。随着社会的发展财产客体日益复杂,尤其是无形财产(如虚拟财产、无形物)的大量涌现,传统大陆法物权体系中根本不可能容纳虚拟财产,大陆法系日益陷于困境之中。虽然英美法以具体的财产权利作为客体,但在具体的司法实践中并没有做出对这种无形财产的保护作出具体规定,所以两大法系对此都存在较大的空缺。我国承袭的是大陆法系的物权法模式,在面临虚拟财产的问题上虽然采取了一定措施,但由于缺乏理论基础在实际处理问题上有点“凌空”之感。本文认为我们要在财产理论上采用“大财产”的理论。将财产分为有形财产和无形财产,无形财产又包括无形物、知识产权和虚拟财产。首先这样划分就形成一种开放性财产体系,只有开放性的体系才能更好地容纳我们无法预计的财产范围。其次,这样划分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现有财产体系的稳定性。现有的有形财产和知识产权的立法已经基本成熟。如果在这样的基础上进行大范围的改动不利于维护现有体系的稳定性。如果在已经成型的现有财产体系中强行加入虚拟财产,不仅在理论上存在冲突,更会影响现有的有形财产和知识产权理论的

动摇不利于保护现有法律框架。再者,虚拟财产这一类型本身就存在很大的开放性和延展性,可以作为一种独立的财产类型。科技带动着人类社会不断地向前发展,未来的财产法必然是开放的财产法,虚拟财产制造了新的契机,那就顺应社会的发展将虚拟财产作为开创新局面的入口。

二、网络虚拟财产保护的应然性基础和现实性条件

马克思说过“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生活领域”。财产制度并不是与世俱来的,随着社会制度的产生和发展的财产才被人们所珍视。亚里士多德也说:“我们如果对任何事物,追溯其原始,明白其端绪,就可以获得最明朗的认识。”以上我们指出,虚拟财产需要纳入财产法予以保护,那究竟对于虚拟财产的保护问题是否具有理论依据和现实条件呢?

(一)网络虚拟财产保护的正当性

首先,我们从财产的发展趋势来看。在传统社会,财产法所保护的对象简单而明了。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无体物法律问题的产生极大的冲击了传统财产法理论思想。在生产力不发达的过去时期,财产作为对人们有经济价值的物体仅仅指有体物(包括动产与不动产)。但是在无形财产日益增多,市场经济逐渐发达的现代,以财产权客体为分析起点的传统理论已无法解释越来越难的财产现象。1.财产权功利化趋势。功利主义理论主要说明权利的正当性问题和权利本质问题。功利主义将权利置于功利原则之下,以功利原则来衡量权利,指导权利。功利主义将权利置于现实的利益关系中解读,将利益

视为权利的本质范畴。边沁认为,权利的产生来自于法律的规定,法律规定的源自于“功利”的指导,因此权利的最终指向是功利原则。功利主义的法律观念转变了对财产权客体的选择,从抽象立法观念上为财产法的发展提供了方向。但其仅提供了抽象的法律观念还必须依靠切实可行的具体法律操作才能实现。2.财产制度的开放性趋势。无体财产异军突起,财产制度寻觅良方,希望将无体财产作为一种财产权客体纳入财产权范畴。以有体物构建起来的传统的财产权是有局限性的,当无体财产成为财产权调整对象的时候,财产权的外延就扩大了。德国民法上的无体财产权就像物权、人格权一样,是一种绝对权;法国民法上的无形产权是法国现代社会财产非物质化的产物。无形产权所调整的新型财产形式通过权利人的智力或者其他形式的活动所维系的。例如发明专利、商标权、版权、商业名称等等一系列的权利构建了现代的法国财产权体系制度 3.财产法发展的实证主义趋向。传统财产权理论主要受自然法思想影响。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自然法思想对其亦如此。一方面,它赋予人们权利促进人类的自由和解放,另一方面,却又使权利的泛化社会利益失衡。在这种背景下,强调国家因素的法律实证主义就在财产权的发展过程中开始发挥重要的作用。所以,边沁就认为:“不存在与法律相对立的权利,不存在先于法律的权利。”[9]

其次,我们从对网络虚拟财产保护的必要性来看。在特定环境里,虚拟财产越来越具体化、价值化,也对现实世界造成了很大影响。但现实社会还没有做好相关准备,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比如相关法

律的缺位,虚拟财产的主体确认困难,虚拟财产的交易信息取证困难,虚拟财产的价值确定困难)。可是这样并不能否定虚拟财产的保护,相反其保护却是必要的,第一、保护虚拟财产可以更有效使用资源,创生社会财富。将虚拟物品纳入财产范围,接受国家的调控监督,并加快虚拟财产交易的立法工作,使虚拟交易规范化,征收虚拟交易税,增加国家税收;第二、虚拟物品纳入财产范围有利于规范虚拟交易市场规则。虚拟财产交易的规模不断扩大,并且虚拟货币在一定情况下具有了现实货币意义。中国游戏中心“金币乐园”推出用游戏中金币购买数码电子产品的案例。这一定程度上表明虚拟货币的现实货币意义。现实货币由国家发行控制,在国家的调控下保障了货币价值的稳定性。但虚拟货币是由网络公司发行并管理,由于制度的缺失显得是该市场处于相当混乱状态,更甚者游戏公司大量发行让网络货币贬值,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国家法律规定公民的合法财产受法律保护,规范虚拟货币市场,建制完善的虚拟财产保护体制显得更加必要。第三、虚拟物品的保护改变人们的财富观念。网络虚拟经济不及传统经济对人们影响深,并且虚拟财产始终处于一种游离的状态。虚拟财产纳入财产领域,破除了人们传统的财富观念,更能够适应现代社会对财富观念。除此之外,新型电子商务产生,促进了现代商业的发展,但关于电子商务的立法还不是很健全,虚拟财产纳入财产范围的考虑可以给电子商务纠纷提供可参考的方案。综上,虚拟财产保护的必要性在于是权利人正当权益的需要,是规范行业发展的需要,更是解决纠纷的需要。

(二)网络虚拟财产保护的可行性分析

1.网络虚拟财产保护的现实性困境

网络虚拟财产规模不断扩大,涉及虚拟财产纠纷的案件也不断增多,但我国并没有较为完善的法律或司法解释对虚拟财产进行保护。其保护方面的缺失严重危及了权利人的合法权益。首先存在的问题就是对虚拟财产理论和法律上的界定不明。国内立法在虚拟财产保护问题上相对滞后,虽然学界一直在关注,各家学派也都有自己的观点,但现有法律并没有肯定任何一种观点。虽然实践中一般将虚拟财产纳入民法的体系框架,但在民法内确无法找到明确的法律进行调整。由于虚拟财产的归属存在相当的争议,所以其严重影响着司法实务的施行。其次是关于举证责任的问题。在虚拟财产的纠纷中主要是玩家与运营商之间发生的纠纷,玩家与运营商之外的第三方发生的侵权纠纷。玩家和运营商之外的第三人的纠纷可以直接适用现有的举证责任分配制度就能很好地解决。但是在网络中,用户与运营商存在的属于服务合同关系,服务商在网络中占据了经济、技术上的优势,相对于网络服务商来说,用户处于弱势地位。当出现了运营商侵权的情况,用户很难对其所控诉的内容进行举证,如此就会因为证据缺乏,被驳回诉求,其权益也就无法保障。再者就是诉讼中的证据问题。在整个民事诉讼过程中主要围绕证据的审查判断和适用而展开的。虚拟财产客观存在,但其较为特殊,它是存储于服务器上的电磁数据,现有的民事诉讼法认定的证据合法性存在瑕疵。虚拟财产纠纷产生时,缺乏有效地评估体系,在对损失进行认定时,衡量具体损失的证据价值无

法进行正确评价,使得虚拟财产的保护受到严重阻碍。

2.网络虚拟财产保护的可行性

虽然现实当中对虚拟财产的保护还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但为此并不能否定保护其的必要性。而且我们现在同样有相当的基础可以完成对其的现实保护。

首先在技术层面上,虚拟社会以高度数字化的技术为基础的,因在互联网环境中,某个时间,信息的发出都附带着发出电脑的IP和接收电脑的IP。且每台电脑的IP地址都是惟一的,借用现有的技术完全有能力查证任何一条信息的何去何从。在网络服务提供商的配合下,根据IP地址可以找到某台电脑的确切地理位置。即使是在人员流动性很大的网吧,只要侵权者一出现,现有技术手段在极短的时间内就能确定其位置,通过与网吧工作人员或社区警察的配合下为调查取证提供有利的线索和证据。虚拟财产的转移必须在特定的环境进行,并且运营商有能力记录交易双方的情况,虚拟财产的环境可以提供有效地保护。再者目前的市场上已经形成了相对稳定的价格和交易机制,法官在评估虚拟财产受损价值时,运营商的官方价格和第三方交易平台的交易价格来用来综合衡量。

其次在法律层面上,韩国和我国台湾地区对网络的保护比较全面在立法的时候将虚拟财产进行思量。韩国将虚拟财产视着一种“电子货币”进行保护,在网络虚拟财产归属问题上,韩国更是立法直接规定,网络虚拟财产独立于网络,由用户享有。其法律明确规定,网络中的虚拟角色和虚拟物品独立具有财产价值,运营商相当于保管人性

质的。[10]在我国台湾地区,民法学界对虚拟财产的性质还没有统一的定性,但在刑事立法上增订了单独保护电磁记录罪名。我国目前的司法实践对虚拟财产保护也展开了有益的探索。2003年国内首例虚拟财产纠纷案一审判决,判令游戏运营商对虚拟装备进行恢复,即民法上的恢复原状,这在前面我们论述过是具有相当可行性的。本案中,法官认为,虽然虚拟装备是无形的,但其无论在其自身存在的环境中还是现实社会中都是用户或者玩家投入人力物力财力所创造出来的具有切实价值的财产。虽然这种财产是抽象的虚拟的,但这并不法定其作为一种财产,获得法律上的评价和救济。根据以上判决可以看出,法院认可了虚拟财产具有无形财产的性质。在我国判例虽然并不属于法律渊源,但这个判决使得众多用户对虚拟财产的法律保护有了期盼,看到了法律保护的曙光。从这些立法性文件和各国的司法实践来看,对虚拟财产的保护并不是毫无可能的。社会在不断发展,法律保护的客体也将会不断地扩大,为了更好地保护公民的财产,可以综合民法、行政法、刑法等多种方法保护。在这些保护中,民法是最基本的保护法。

三、我国虚拟财产民法保护的完善

目前世界上已有不少的国家对虚拟财产有着更深层次的法律保护例如美国其财产权制度并不严格区分物权与债权。这种灵活的财产制度使得美国在应对新生的虚拟财产问题时游刃有余。早在上世纪90年代,美国就通过相关案例,拓展现有法律适用的范围将虚拟财产纳入保护的体系。最近在美国在虚拟财产方面的政策俄克拉何马州

通过了一项法律,将虚拟财产也纳入遗嘱执行范围中,这项法律己于2010年11月1日起正式生效,认为虚拟财产符合法学理论中对财产的定义,应当属于财产范围。韩国对于网络游戏产业重点扶持,其对于虚拟财产的保护也是相当全面和完善。在2007年韩国通过的《游戏产业振兴法案试行令》对虚拟财产交易活动持支持态度。在2008年,韩国政府对虚拟物品的交易开始征收交易税。在网络虚拟财产归属问题上,韩国更是立法直接规定,网络虚拟财产独立于网络,由用户享有。电磁记录在我国台湾是从动产保护范围确立了虚拟财产财产法的保护体系。我国现行法律对于虚拟财产的保护还相当匮乏,但通过借鉴外国之立法经验我国可以将虚拟财产法律保护逐步完善。

(一)虚拟财产权的物权法保护

虚拟财产虽有虚拟性但虚拟财产在法律属性上被认为是具有物权属性。网络虚拟财产享有完整的物权即所有权由用户享有。当虚拟财产受到侵害时,权利人当然可基于物权的排他性获得在虚拟财产受到侵害时,寻求物权救济途径。我国物权法的规定,物权保护方式主要体现为各类物权请求权的行使。这些请求权对虚拟物的民法保护具有重要意义。首先,运用物权请求权的保护方式具有可行性,虽然网络虚拟财产表现为电磁记录,但其特定性、独性、可支配性的物权客体属性,物权请求权的行使困难不大。其次,对许多网络用户而言,网上虚拟财产代表了人格的化身,更是精神的寄托,它们是金钱无法取代的。对此而言,排除虚拟财产受侵害的事实或可能,恢复或保障虚拟财产才是权利人最在乎的。[11]适用物权请求权保护其虚拟财产是

债权请求权所无法替代的。最后,网络社会和现实社会一样风险总是存在的,列如网络系统存在漏洞,软件也包含病毒等,更甚者虚拟财产既有经济利益虚拟财产常有受到侵害的可能,所以对权利主体而言,虚拟物物权请求权中的排除妨害和消除危险的效力更显必要。

具体而言,我国《物权法》第34条规定:“无权占有不动产或动产的,权利人可以请求返还原物。”对虚拟财产而言,返还原物请求权行使通常需要网络运营商的介入。因为虚拟财产的电磁记录存储于网络运营商的服务器中,且,该记录还具有重要的证据意义。我国《物权法》第35条规定:“妨害物权或者可能妨害物权的,权利人可以请求排除妨害或者消除危险。”虚拟财产被妨害的事实时常存在,被妨害的权力需要尽早得到排除,借助物权的排除妨害尤显必要。我国《物权法》第36条规定:“造成不动产或者动产损毁的,权利人可以请求修理、重做、更换或恢复原状。”作为一种电磁记录,虚拟财产最大的优点就是当其损坏、灭失的时候,容易通过技术手段恢复。这一特点使得物权请求权的适用在技术上是可行的。并且行为人导致他人损害后,应当进行修补,使财产恢复原有的状态。

(二)网络虚拟财产的侵权法保护

虚拟财产权作为财产权的一种分类而财产权作为侵权法的保护内容,那么,当其受到侵害时,必然受到侵权法的保护。而且,侵权法的保护是对虚拟财产权较为全面的一种保护。物权法保护只适用于虚拟物而侵权法既可适用于虚拟物也可适用于网络服务请求权;既可以追究合同的当事人的侵权责任,也可以追究第三人侵权的责任。所

以侵权法的保护方式涵盖的范围是最广的,是对虚拟财产权进行民法保护所必不可少的。由于虚拟财产权的归属、利用的特殊方式以及网络环境区别于现实环境的特点。于2009年12月26日通过于2010年7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我国《侵权责任法》第三十六条规定:“网络用户、网络服务提供者利用网络侵害他人民事权益,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网络用户利用网络服务实施侵权行为,被侵权人有权通知网络服务提供者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必要措施。网络服务提供者接到通知后未及时采取必要措施的,对损害的扩大部分与该网络用户承担连带责任。网络服务提供者知道网络用户利用其网络服务侵害他人民事权益,未采取必要措施的,与该网络用户承担连带责任。”侵权责任作为民事责任中最基本也是最主要的方式之一,侵权责任法的适用范围,其第一款规定:“侵害民事权益,应当依照本法承担侵权责任。”以加害人的行为方式作为标准,侵害财产权的行为可以划分为非法侵人、妨害、侵占、毁损四种。最常见的侵害方式,其表现方式也多种多样,体现在虚拟财产权上主要表现为:盗窃虚拟财产、撤销账号或更改数据等。该条的提出对网络服务商的注意义务有了更深的要求,在保护用户的虚拟财产权和平衡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起到积极地促进作用,是我国对虚拟财产的民法保护向前迈出的重要一步。

(三)网络虚拟财产的继承法保护

现代民法上的继承,是采取狭义说的财产继承,指自然人死亡时,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由合法继承者承继的理念。《继承法》第1条规定:“为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继承权,制定本法”。继承法律关系的

标的是遗产,我国《继承法》第三条规定:“遗产是公民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在《继承法》第三条第七款概括为公民的其他合法财产。法律之所以有这样的弹性条款是为了应对社会的发展。随着科技的进步,生产力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原来不能被人们所认识和控制的事物成为了人们瞩目的对象,换句话说就是财产的外延在不断的扩大。在我国的法律术语上虽有动产、不动产、共同财产等说法,但在法律上对“财产”的概念始终没有明确。但财产法为了适应这种调整对象发展的需要,从一开始就保持着较为开放的立场,虚拟财产虽然存在于网络空间中,但具备了价值性、稀缺性、排他性、可支配性等财产特征,属于财产法的调整范围。故虚拟财产属于民法体系中财产的一种,需要通过财产法对其在现实中发生的关系进行调整。我国《继承法》的基本原则其中保护公民私有财产是继承法的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原则。我国《宪法》第13条规定:“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私有财产的继承权”。《民法通则》第76条规定:“公民依法享有财产继承权”。

结语

在虚拟财产权的保护方面,本文认为,虽然当今我国没有相关具体的法律、法规出台,但在我国现行的民法框架内,只要明确虚拟财产权的性质,运用传统的民法调整方式,包括物权法的调整、侵权法的调整以及继承法的调整,仍然可以对虚拟财产权进行有效的调整与保护。但虚拟财产侵权及保护仍是一个有待探讨的领域,需要我们作出进一步积极的探索。但提高虚拟财产权利人的权利意识也同样不可

缺少,我们应该积极寻求解决之道,以适应社会的发展、时代的需要可以说,对虚拟财产权的保护,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努力。

参考文件:

[1]李光宇.《论完善经济立法》[J].《行政与法》,2010(7).

[2]王星.《物权客体研究》[J].《法制与社会旬刊》, 2011(14).

[3]钱明星,张帆.网络虚拟财产民法问题探析[D].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5).https://www.doczj.com/doc/b94040947.html,/Article_Detail.asp?ArticleId=52861.

[4]王泽鉴.《债法原理》(第一册)[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7).

[5]法律格言.摘自https://www.doczj.com/doc/b94040947.html,/view/72d316270722192e4536f6c0.html.

[6]刘晓源.《财产权视角下的宪政生成》[D].《山东大学》,2010.

[7]刘美希.《私权神圣理念的历史演变考》[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9( 3).

[8]王春梅.《民事主体的历史变革和当代发展》[D].《黑龙江大学》,2010.

[9]吴民许.《无体财产保护的制度变迁和理论演进——以知识产权为主要视角》,[D].《中国政法大学》,2007.

[10]蒲昌伟.《网络游戏虚拟物品的财产性及其保护新探》[J].《学术论坛》,2007(4).

[11]林旭霞.《虚拟财产权性质论》[J].《中国法学》,2009(1).

Explore the Civil Protection of the network virtual property

(Applied Law School; Xu Guofeng)

Abstract:In today's Internet and its related industries are highly developed, Virtual property disputes generated virtual property legal difficulties caused widespread concern in society, its legal property to confirm an important issue also with the protection of Legal Studies. All laws "are just that and documented the requirements of economic relations", social and economic realities of an urgent need for the law to recognize the legal status of virtual property, determine its nature and protection methods, so as to online games to introduce a healthy development track, stabilize the subject of rights in virtual world and social reality of property relations. Firstly, the specific rights of property of the virtual property rights to the prevailing virtual property "Property," claims "," intellectual property "," new property "to verify, with legislative profiles obtained virtual property as property the right to property intangible property rights. The legal property of the network virtual property as defined by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combined with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of legal theory and legislative overview, and that of virtual property is the future direction, prompting China to learn from foreign legislative experience combined with the current domestic legislative basis for China's network virtual property inheritance legislation to protect.

Key Words: Virtual property; Legal property; Civil protection of; Property rights; Property

论网络虚拟财产的法律保护

目录 目录..................................... 错误!未定义书签。摘要. (1) Abstract (2) 引言 (1) 一、网络虚拟财产的基本理论概述 (1) (一)网络虚拟财产的概念 (1) (二)网络虚拟财产权利属性的相关学说 (1) (三)网络虚拟财产的的特点 (2) 二、网络虚拟财产产生的法律问题及其保护的现实必要性 (4) (一)网络虚拟财产法律问题的产生 (4) (二)网络虚拟财产法律保护的现实必要性 (5) 三、我国关于网络虚拟财产的法律保护现状概述 (6) (一)我国对网络虚拟财产进行法律保护的适用 (7) (二)我国在处理网络虚拟财产纠纷时存在的法律问题 (8) (三)世界其他地区关于网络虚拟财产的相关法律保护 (9) 四、完善网络虚拟财产法律保护的建议 (10) (一)建立健全网络虚拟财产的法律保护体系 (10) (二)实行网络实名制—保障诉讼主体的确认 (10) (三)确立网络虚拟财产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 . (11) (四)确定网络虚拟财产的价值评估判断标准......... (11) (五)建立专门的网络财产纠纷解决机构——网络仲裁委员会 (11) 结束语 (12) 参考文献 (13) 致谢 (14)

摘要 进入21世纪后,我国互联网迅速发展,网络成为大众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涉及网络虚拟财产的交易日趋频繁,针对网络虚拟财产产生的纠纷和侵害也日趋增多,逐渐成为互联网时代关注的热点。对网络虚拟财产进行法律保护已经成为立法与司法实践的必然要求。但由于网络虚拟财产是一种穿越传统形态的新生事物,其法律性质存在争论,我国在对网络虚拟财产的保护方面上立法与司法都相对落后。本文通过了解网络虚拟财产的属性、特征,分析虚拟财产在我国现实中产生的相关法律问题,并参考国外其他地区的法律保护经验,对我国的网络虚拟财产的具体保护措施提出好的建议,从而减少对网络虚拟财产的纠纷和侵害,促进网络虚拟财产法律保护的发展。 关键词:网络虚拟财产;网络实名制;网络仲裁委员会

网络管理与维护论文

网络管理与维护论文 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

网络管理与维护 课程论文 院别:计算机学院 班级:网络工程13-1BF 学号: 姓名:谭芳 日期:2016年3月6日

网络管理与维护 摘要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网络系统在我们日常生活及各个工作领域中运用 的愈加广泛。因此网络的管理及维护问题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网络系统中主要的管理方向进行描述并对各种常见网络故障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网络安全管理维护网络故障 1 引言 信息技术的进步推进了计算机网络应用,使得如今网络应用系统不断朝向更深和更宽的方向发展。首先,Internet信息服务将会得到更大发展。网上信息浏览、信息交换、资源共享等技术将进一步提高速度、容量及信息的安全性。其次,远程会议、远程教学、远程医疗、远程购物等应用已经逐步从实验室走出,不再只是幻想。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好网络资源,发挥网络资源的经济效益,保证安全、有效地向社会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是对网络管理提出的基本要求。同时随着网络应用的不断增多,网络安全问题也越来越突出,由于计算机网络联接形式的多样性、终端分布的不均匀性、网络的开放性和网络资源的共享性等因素,致使计算机网络容易遭受病毒、黑客、恶意软件和其它不轨行为的攻击。为确保信息的安全与畅通,研究计算机网络的安全与防范措施已迫在眉捷。 2 网络系统管理 网络设备的复杂化使网络管理变得越来越复杂。网络设备复杂有两个含 义,一是功能复杂;二是生产厂商多,产品规格不统一。这种复杂性使得网络管理无法用传统的手工方式完成,必须采用先进有效的手段。网络系统的管理包括网络管理系统、网络管理协议、网络管理软件等。 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 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就是管理网络的软件系统。计算机网络管理就是收集网络中各个组成部分的静态、动态地运行信息,并在这些信息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和做出相应的处理,以保证网络安全、可靠、高效地运行,从而合理分配网络资源、动态配置网络负载,优化网络性能、减少网络维护费用。概括地说,一个典型的网络管理系统包括四个要素:管理员、管理代理、管理信息数据库、代理服务设备。 计算机网络管理协议 SNMP 是专门设计用于在 IP 网络管理网络节点(服务器、工作站、路由器、交换机及 HUBS 等)的一种标准协议,它是一种应用层协议。 SNMP 使网络管理员能够管理网络效能,发现并解决网络问题以及规划网络增长。通过 SNMP 接收随机消息(及事件报告)网络管理系统获知网络出现问题。SNMP 管理的网络有三个主要组成部分:管理的设备、代理和网络管理系统。管理设备是一个网络节点,包含 SNMP 代理并处在管理网络之中。被管理的设备用于收集并储存管理信息。通过 SNMP , NMS 能得到这些信息。被管理设备,有时称为网络单元,可能指路由器、访问服务器,交换机和网桥、 HUBS 、主机或打印机。SNMP 代理是被管理设备上的一个网络管理软件模块。 SNMP 代理拥有本地的相

网络虚拟财产属性分析

网络虚拟财产属性分析 内容摘要:随着网络经济的迅速发展,出现大量的关于虚拟财产的纠纷,由于在法学视野中,网络虚拟财产不仅很难纳入任何一个部门法,甚至很难依据现有的任何法律理论、原则、法条来有效处理。因此迫切需要对网络虚拟财产的属性做一科学分析。 关键词:网络虚拟财产属性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游戏已经成为中国寻常网民的重要娱乐活动之一。目前,在中国约3000 万网络游戏玩家参与的百余款网络游戏中,需求惊人的虚拟物品在游戏者间、游戏者和服务商间进行着交易,其价格从数十元到上万元不等。面对如此广阔的市场前景,以网络游戏为代表的网络经济所孕育的虚拟财产也开始浮出水面。与此相伴的是大量关于虚拟财产纠纷的出现,因这种特殊性质的财产而发生法律纠纷,甚至刑事犯罪随着市场的扩大逐渐增多。由于法律的相对滞后,我国目前并未针对相关问题制定明确的法律规范予以调整。网络虚拟财产到底是不是财产?它的法律属性又是如何?应该建立怎样的司法救济体系对其进行保护?这一系列法律问题的解决将直接影响到今后相关法规的制定,因而对网络虚拟财产加以讨论具有深刻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网络虚拟财产的概念 网络虚拟财产有两层意思:其一,虽然不是真的;其二,但因其表现或效果如同真的而可以视为(或可充当为)真的。第一层意思是从属,第二层意思才是主要的结论。所以可以将“虚拟财产”理解为“非

真,但如同真的财产”。根据现有的实际情况,可以将网络虚拟财产分为两大类:第一类即为本文焦点的网络游戏中的“角色”、“武器”、“装备”、“金钱”等虚拟财产。另一类则为除了网络游戏之外的其他虚拟财产,如网上社区里的帐号、等级、头衔、金钱以及电子信箱、QQ号码等。之所以如此划分,并非因为它们之间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只是考虑到从实践来看,第一类虚拟财产成为现在矛盾的焦点,并且其具有虚拟财产的代表性。本文主要讨论第一种虚拟财产。 网络虚拟财产的财产属性分析 网络虚拟财产能否真正成为法律意义上的财产是讨论和解决虚拟财产诸多法律问题的关键。网络虚拟财产是否具有财产性,是其能否受法律保护的先决条件。法律并非对所有物品都进行保护,因为罗马法—开始便已确立只有具有经济价值,能够成财富的物品才能受法律的保护。非财富性质的物品不能成为法律上的物。 就网络虚拟财产的法律地位,即网络虚拟财产是否属于法律上的财产,目前存在肯定论和否定论两种观点。肯定的观点认为,网络虚拟财产是财产。否定论者如网易公司的游戏市场总监黄华说:“游戏不是劳动,是娱乐。所以在网络游戏里,其实没有虚拟财产这回事。游戏的所有装备、金钱都是游戏设计者设计好的,按照一定的规律隐藏在游戏中,玩家只不过是按照游戏的玩法找到这些装备,是游戏资源的再分配而已。所以很明显,这些所谓的虚拟财产,都是属于游戏开发者的,就像一个软件一样,著作权是属于软件开发者的。玩家只是游戏的使用者和体验者”。他们认为,虚拟财产是一系列由数字0和1

网络虚拟财产的民法保护(一)

网络虚拟财产的民法保护(一) 2003年12月18日,我国首例盗窃网络虚拟财产案在北京朝阳区法院开庭审理,至此,网络虚拟财产首次进入了司法的视野,我国司法实务界和理论界也积极对网络虚拟财产展开了深入研讨。尽管我国现行法律还没有明确网络虚拟财产的法律定位,但是网络虚拟财产已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网络虚拟财产案件也逐渐增多,虚拟财产已不是一个虚拟的问题了,而是一个迫切需要法律解决的现实问题。 一、关于网络虚拟财产的法律定位 (一)网络虚拟财产属于无形财产,其本质是一种信息权利 首先,网络虚拟财产应该是一种财产。所谓“网络虚拟财产”,一般是指网民的QQ号码、“QQ 服装”、“QQ空间”、电子邮箱帐号、网络名字以及网络游戏玩家在游戏中的帐号、积累的“货币”、“宝物”、“武器装备”、“建筑设施”、“宠物”等“财产”。何为财产,目前学界没有一个达成共识的确切定义。梁慧星教授认为,“所谓财产,是指具有经济价值,依一定目的而结合之权利义务之总和。”魏振瀛教授认为,财产是具有经济价值的有体物、智力成果和利益。财产包括三项内容,一是具有经济价值的有体物,学者称之为有形财产,如土地、房屋、服装、机器设备等;二是具有经济价值的智力成果,如专利、作品、商标等;三是受法律保护的具有经济价值的利益,如企业名称、商业秘密等。后两项学者称之为无形财产。网络虚拟财产在网络上进行交易,具有商品的属性。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它在网络中就像商品在超市中,它与商品一样具价值和交换价值。以网络虚拟财产“宝物”为例,它是游戏玩家花了大量时间、金钱、精力所取得的,在某种程度上应该算是劳动所得,并且这种“宝物”在网上明码标价,可以通过网上的交易和现实中货币的给付来实现流通,它具有了财产的属性。杨立新教授也认为,虚拟财产既可以从游戏开发处直接购买,也可以从虚拟的货币市场上获得,因而虚拟财产已经具有了一般商品的属性,其真实价值不言而喻。所以,网络虚拟财产不仅可以满足网民或游戏玩家的某种需要,可以给网络公司带来效益,而且它是具有经济价值的利益。虽然它不同于看得见摸得着的现实财产,但是具有了财产的属性,是财产的一种形态。 其次,网络虚拟财产属于无形财产。财产可以分为有形财产和无形财产。无形财产渊源于古罗马法。公元二世纪,罗马法学家盖尤斯所著《法学阶梯》里将物划分为“有体物”(又称有形物)和“无体物”(又称无形物)。他认为,有体物是可以触摸的物品,如土地,衣服,金银等;无体物则是不能触摸的物品,如继承权,债权和用益权等。罗马法上的无形财产即是一种将具体权利进行“物的主观拟制”的结果。大陆法系国家继承了这一传统。例如,在法国民法中,无形财产不仅包括罗马法上的无形财产所指具体权利,还包括权利人就营业资产、顾客、知识产品及现代商业信息等所享有的权利。无形财产在实际运用中常代表三种不同的含义:第一,基于物理学意义而言,它指不具备一定形状,但占有一定空间或能为人们所支配的物,如电、热、光等自然力资源和空间;第二,基于精神意义而言,它指知识产品,如专利、商标等;第三,有形物所有权之外的任何权利。随着经济的多无化、知识产权的发展、信息产权的出现以及无形财产的兴起,传统物权、债权二元结构的财产理论,已经不能涵盖多元的财产形态了。从权利角度,以有形无形的标准去划分财产并重新构建财产理论受到关注。网络虚拟财产既不像有形财产那样有实体存在,也不同于具有创造性的智力成果那样可以有物化的表现形式,它只是一种虚拟的无形财产。说它无形,一方面体现为它产生并存续于网络之中;另一方面体现为它的虚拟性(下文将论及)。就其本质而言,网络虚拟财产是储存在计算机网络服务器中的各种特定的数据和信息,主体对这些特定的数据和信息享有权利,体现为一种信息权利。这些特定的数据和信息是无形的,所以,网络虚拟财产也是无形的。 再次,网络虚拟财产属于信息类无形财产,本质上是主体享有的信息权利。财产可以分为有

论虚拟财产的法律保护.

毕业论文 论虚拟财产的法律保护 学生姓名:学号: 系部: 专业: 指导教师: 二〇一一年六月

诚信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本论文及其研究工作是本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的,在完成论文时所利用的一切资料均已在参考文献中列出。 本人签名:年月日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设计(论文)题目:论虚拟财产的法律保护 系部:专业:法学学号: 学生:指导教师(含职称):专业负责人: 1.设计(论文)的主要任务及目标 随着网络产业的迅速发展,关于网络虚拟财产的纠纷不断出现。面对日益增长的网络虚拟财产纠纷,由于我国现行法律中关于网络虚拟财产规定的法律缺位,使得大量的纠纷难以得到很好的解决,网民的合法权益往往得不到有效地保护,已经严重阻碍了我国网络产业的健康发展。本文通过对网络虚拟财产的特点进行分析,论述了网络虚拟财产具有一般财产的特征,并通过对虚拟财产进行法律保护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分析,对网络虚拟财产的立法体例选择,立法步骤以及如何解决司法过程中的一些困难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网络游戏中虚拟财产权法律问题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对网络新生事物的出现,我们应该以积极务实的态度去接受,同时要争取在现有法律及理论框架内去解决问题,以保证法律体系的稳定。我国现行法律在保护网络虚拟财产方面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相比,有明显的落后趋势,仅以此文,希望更多的人可以关注这个问题,以促进我国相关立法与司法实践的健康发展。 2.设计(论文)的基本要求和内容 网络虚拟财产作为现代社会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的产物,具有自己独特的属性和特征,它的出现给传统的法律制度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促使各国不得不积极寻求应变,在自己的法律体系中给予网络虚拟财产适当的保护。网络游戏中虚拟财产权法律问题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对网络新生事物的出现,我们应该以积极务实的态度去接受,同时要争取在现有法律及理论框架内去解决问题,以保证法律体系的稳定。 本文通过举例说明我国目前虚拟财产法律保护的现状,通过对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对比,在借鉴吸收前人对网络虚拟财产相关问题的分析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运用了对比分析法、实证分析法、规范分析法、、定性分析法、宏观分析法、微观分析法等方法进行研究,并且借助于案例和法理上的理论进行论证,最后提出个人建议。

windows网络管理论文

广州商学院 课 程 大 作 业 报 告 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管理姓名: 学号: 评分:

一、windows网络管理 2 (一)域控制器2 1、域控制器的原理及作用 3 2、域控制器的搭建过程 4 3、测试结果与分析15 (二)WEB服务器 17 1、WEB服务器的原理及作用 17 2、WEB服务器的搭建过程17 3、测试结果19 (三)DNS服务器20 1、DNS服务器的原理及作用20 2、DNS服务器的搭建过程21 1 打开DNS控制台21 3、测试结果23 二、网络监控24 (一)网络监控的目的与意义24 (二)网络监控的过程24 (三)监控结果24 (四)建议与意见 (24)

一、windows网络管理 (一)域控制器 1、域控制器的原理及作用 域是指由管理员定义的并由管理员管理的、共享通用目录数据库的计算机集合。域具有唯一的名称并且提供对用户帐号和组帐号的集中访问。 域提供了安全边界功能。使用安全边界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域管理员只拥有对本域执行管理任务的必要权限,除非该管理员被明确授予其他域的管理权限。每个域都有自己的安全策略和与其他域关联的安全关系。 域也是复制单位。复制单位表示在特定域中所有的域控制器都能接收到该域中任何更改的信息,并能将更改的信息复制到该域其他的域控制器上。 域控制器包含域控制器信息的对象,包括一些可描述信息,如DNS名、Windows Server 2000以前版本的计算机名、操作系统版本、域控制器位置和管理者的信息等。 一个域内可以有多台域控制器。多台域控制器可以提供足够的功能和容错功能,即使一台域控制器出现故障,仍然能够由其他域控制器提供服务。多台域控制器还可以平衡用户登录的负担,另外,它还可以改善用户登录的效率,因为多台域控制器可以分担审核用户登录的负担。 域中的域控制器会将命名上下文的任何更改自动复制到其他域控制器。目录林中的域控制器会主动地将架构命名上下文和配置命名上下文中的任何更改复制到其他域控制器。复制保障了Active Directory中所有的信息对所有的域控制器的网络中的客户端都可用。 Active Directory大多使用多主机复制模式,在多主机模式下,每个Windows2003域中需要一个或多个域控制器。每个域控制器存储了一个可写的本地Active Directory数据库副本,并负责管理对该目录副本的修改和更新。如果用户或管理员更新了某个域控制器上的目录,则该更新信息将会复制到本域中所有其他的域控制器中去。然而在Active Directory同步更新钱的一段时间内,各个域控制器可能会保存不同的信息。对于分布于不同地理位置的大型企业,通常需要在每个位置配置一个或多个域控制器才能够提供足够的功能和容错能力。 2、域控制器的搭建过程 创建网路中的第一台域控制器,操作步骤如下:(1)启动“Active Directory 安装向导”,步骤为: 2.1选择开始,然后打开运行,输入dcpromo并确定,操作如图2.1所示,结果如图2.2所示

如何保护网络虚拟财产

如何保护网络虚拟财产 一、网络虚拟财产的民法保护路径探讨。 1.基于合同约定纳入物权范畴虽然《民法总则》第127条指出“法律对数据、网络虚拟财产的保护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当前我国尚无其他法律对该规定作出反应,因此应将网络虚拟财产权纳入到物权范畴中,依托合同约定与意思自治原则界定所有权归属问题,由当事双方基于网络协议约定享有网络虚拟财产所有权的主体。由于网络协议具备《合同法》中格式合同的构成要件,在协议中约定虚拟财产的所有权归属于网络业务提供商的情况下,倘若网络业务提供商剥夺用户占有、使用、收益、处分权利时,则提供商将失去所有权,并且网络虚拟财产的所有权归用户所有。在物权变动模式的确定上,虽然网络虚拟财产是储存在运营商服务器中的程序代码,但其实际载体为存储的具体设备,不会因移动而失去自身价值,因此应将虚拟财产认定为物权中的动产,参照动产的物权变动模式对其进行保护。在实践层面的交付实现机制上,以网络游戏中的虚拟财产交付为例,可依托游戏账号与登录密码的交付作为实际交付,实现对玩家利益的公平配置。 2.确定适格主体与归责原则在适格主体的确认上,用户在网络世界中创建的账户与角色身份具有虚拟性,往往无法与其现实生活中的身份相对应,难以运用《民法》中关于适格主体资格的认定方式进行确定,对此可选取用户输入密码、成功登录账号的认定方式将其确定为适格主体,仅在网络业务提供商有充足证据证明用户非账号所有者的情况下,方可使用户失去诉讼主体资格。在归责原则的适用范围上,可围绕以下两种情况进行分析:一是无过错责任原则,该原则的适用范围具有明确的法律规定、无法随意更改,主要适用于危险性较高的情况,而在网络虚拟财产纠纷案件中,虽然网络业务提供商在技术层面占据优势,但其优势并不具有高度危险性,因此无过错责任原则对于此类纠纷不具有适用性。二是过错责任原则,该原则适用于侵权行为发生后,在法律无明文规定的情况下倘若无过错则无需承担责任,因此可将其运用在一般性网络虚拟财产侵权案件中,但倘若网络业务提供商对使用者实施侵害行为,则应改用过错推定原则,基于民法的公平原则保护处于弱势地位的使用者的合法权益。 3.运用举证责任倒置规则《民事诉讼法》第64条规定“谁主张,谁举证”,但通常在网络虚拟财产纠纷案件中原告相较于运营商而言处于弱势地位,受技术、信息等因素的局限造成举证困难问题,无法保障实现用户权利的有效维护。对此需运用举证责任倒置规则进行举证责任的分配,倘若网络业务提供商无法证明自身无过错或完全履行安全保障义务,则应对使用者的损害结果承担赔偿责任,借此督促网络业务提供商积极履行自身义务、强化风险责任意识,着力完善其提供产品的安全性,维护使用者的合法权益。 4.明确执法部门与管辖权通常需依据网络虚拟财产纠纷案件的类型进行执法部门的明确,例如针对网络用户与网络运营商间存在的虚拟财产纠纷,这类纠纷发生的原因多为储存在服务器中的虚拟财产数据出现问题或网络运营商停止对用户的服务,导致用户权益受损,对此需由工商管理部门作为执法部门,注重针对网络运营商的经营状况进行调查;针对网络用户间产生的虚拟财产纠纷,这类纠纷多由虚拟财产交易过程中的违约、违法行为造成,包括黑客盗取网络虚拟财产等,对此需由公安机关作为执法部门开展相关调查活动,借此保障网络虚拟财产的安全。由于互联网的应用范围遍及全国乃至

论虚拟财产的法律保护####

论虚拟财产的法律保护 2007级法学专业研究生班雷志军 2009年5月12日,《魔兽世界》大陆服务器例行更新之后,玩家在登陆时发现其用户条款出现变化,其中第七条声明第九城市有权终止和删除用户账号。此条款引发玩家不满,纷纷将矛头对准九城。但很快,九城发布声明称该补丁并非自己所为,自己对此毫不知情。而游戏开发商暴雪则表示,该条款去年10月份就已修改成现有内容,不过是这次更新才出现而已。5月20日中午,CCTV2的《全球资讯榜》栏目中出现了《魔兽世界》的报道,持续时间长达5分钟多,且被冠以“今日特稿”,节目对魔兽“补丁门”事件做了大致回顾,虽然有“买装备花数十万人民币”这种语句出现,但一改以往“战网魔”的立场,完全视作是对日常民众生活的正常报道,态度上客观正面。值得注意的是,这是CCTV第一次旗帜鲜明对虚拟财产的保护问题进行了关注。 一、虚拟财产法律保护的意义 虚拟财法律保护问题首先是一个认识问题。特别是在中国这样一个后发国家,大众对这一财产形式还没有形成普遍的认同,因此,明确虚拟财产法律保护的意义是在立法、司法等环节保护虚拟财产的前提条件。 (一)虚拟财产的概念

什么是虚拟财产?一般认为,虚拟的财产,非现实的财产,又称网财,实际上是存贮在游戏服务器上的电磁记录,是一组数据,一个程序。因此,虚拟财产一般定义为:数字化的、非现实的、观念上的财产。虚拟财产不仅指网络游戏中的虚拟物品,还应包括ID号、QQ号、电子邮件、网络寻呼等等。 可以称之为“虚拟财产”的事物,都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1、现实性的结合 虚拟财产的最大特征就是具有虚拟性,又称无形性。这种虚拟性表现为它以数字化的形态存在于虚拟的“赛博空间”。正如学者指出的,“虚拟财产首先要满足虚拟的特性,这就意味着虚拟财产对网络游戏虚拟环境的依赖性,甚至在某种程度不能脱离网络游戏而存在,当然也正是这一特征使得按照现行的法律难以调整与规范。”但是,虚拟财产如果仅仅发生在虚拟空间里也不能成为法律意义上的虚拟财产,只有与现实社会发生了某种联系才有可能被界定为法律意义上的财产。由此,就排除了纯粹游戏行为产生并仅存在于虚拟空间的财产,比如大富翁游戏里的楼房、股票等,对玩家而言在虚拟世界里是有‘定的意义的,但这不能作为法律上的虚拟财产。但如何判断这种联系,这种联系达到何种程度才能称其具有了现实性这一特征呢?笔者以为,一个可的衡量标准就靠是,这种所谓的虚拟财产能在现实中找到相应的对价,而且能实现在虚拟世界和现实社会间的自由转换。 2、可再现性

网络管理与维护小论文

题目了解LINUX 学院管理学院 年级08 专业财务管理 学号Y02208132 姓名陈曦 指导教师王小英

了解LINUX "Linux"这个名字我想大家现在都不会陌生了,这一年多来随着国内各种媒体的争相的宣传与报导,Linux已经成为了一个热门的话题。 什么是LINUX? Linux有两种不同的含义。从严格的技术定义讲,Linux指的是开放源代码的Unix类操作系统的内核。然而,目前大多数人用它来表示以Linux内核为基础的整个操作系统。从这种意义讲,Linux指的是开放源代码的,包含内核、系统工具、完整的开发环境和应用的Unix类操作系统。 它是一个支持多用户, 多进程,实时性好的功能强大而稳定的操作系统。它可以运行在x86 PC,Sun Sparc,Digital Alpha,680x0,PowerPC, MIPS等平台上,可以说Linux是目前运行硬件平台最多的操作系统.,但是它主要还是面向Intel PC硬件平台。所以也可以这样的说:Linux是Unix在Pc机上的完整实现。 Linux的历史 最早期的Linux是Linus Torvalds于1991年开始着手进行开发的,当时他是芬兰赫尔辛基大学计算机系的学生,23岁。最初,他是在Minix环境下用汇编语言写了一个在80386保护模式下处理多任务切换的程序,后来从Minix(Andy Tanenbaum教授所写的很小的Unix 操作系统,主要用于操作系统教学)得到灵感,进一步产生了一个想法----写一个比Minix更好的Minix,于是开始写了一些硬件的设备驱动程序,一个小的文件系统,......, 这样几个月后0.0.1版本的Linux就出来了,其实Linus开始想把这个系统命名为"freax",只是他把所有的源代码放到了芬兰最大的ftp站点中的Linux(它的意思就是Linus 的Minix)目录下,后来Linux这个名字就被大家接受并保留下来了。我们知道软件要到理论上已经完备或者基本上没有毛病的时候才能给予1.0版本,可见这个时候推出的0.01版是相当简陋的了。它只具有操作系统内核的勉强的雏形,甚至不能运行,你必须在有Minix的机器上编译以后才能用。所以这个版本从来没有正式宣布发布过。这时候Linus已经完全着迷于这个系统的开发上了,他决定完全抛开Minix。于是在1991年10月5号他象世界公布了Linux 0.0.2版本,并在comp.os.minix新闻讨论组里发布消息Linux 0.0.2。在这个版本中已经可以运行不少的程序了。其中包括bash(the GNU Bourne Again Shell----一种用户与操作系统内核通讯的软件)和gcc(GNU C 编译器)和GNU-make,sed,compress。 从0.02版以后,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该系统的开发工作,所以Linux的发展越来越快,这样只过了一年多,到1994年Linux1.0就问世了。而Linus Toralds在今年的Linuxworld专业会议上宣布到今年年中Linux可以升级到2.4.x版本,我们知道Linux是通过互联网发展的现在真是日新月异,基本上每几个月就有一个新的版本,尤其是第三位数变化实在太快所以很难定位现在的版本。我们刚才看到2.4.x,它这个是什么意思呢? Linux的版本号要比其他的软件复杂一些,它分为两类:内核(kernel)版本与发行(distribution)。目前最新的内核版本号大约是 2.2.x:发行版本最常Slackware3.5RedHat6.0,Turbolinux4.0等:实际上,我们看到市场上销售的发行版本就是Linux 的一个大软件包,相当与内核版本,发行版本号随发行者的不同而不同,与系统内核的版本号是相对独立的。例如Slackware3.5,RedHat6.5,Debian1.3等。 Linux的设计宗旨和方法 Linux是一个很独特的操作系统,我们现在看看它的开发模式和设计的宗旨。

网络虚拟财产的归属规则

网络虚拟财产的归属规则 【虚拟财产】网络虚拟财产的归属规则 在网络虚拟财产的归属权上,无论是学术界还是实务界意见分歧都很大,总结起来,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网络虚拟财产应当归用户所有,如OICQ号码应当归用户所有,网络游戏中的“武器装备”等应当归玩家(用户)所有。韩国已经有了相关立法明确规定网络游戏中的虚拟角色和虚拟物品独立于服务商而具有财产价值。服务商只是为玩家的这些私有财产提供一个存放的场所,而无权对其作肆意的修改或删除,这种网财的性质与银行账号中的钱财并无本质的区别。另一种观点认为,网络虚拟财产应当归属于网络服务运营商,即无论是网络游戏中的“武器装备”还是电子信箱、OICQ号码等,都归网络服务提供商(ICP)所有,而玩家(用户)仅仅享有对网络虚拟财产的使用权。 我们赞同后一种观点,认为把网络虚拟财产归属于网络运营服务商(ICP)较为合适,这样可以更加有利于平衡用户和网络服务运营商之间的利益。原因如下: 1.从用户和网络服务运营商之间的关系来看,他们之间是一种双方自愿的合同关系,双方的行为受电子合同的约束,网络服务运营商的义务就是按照合同的约定提供网络服务,如电子信箱服务、网络游戏服务等,而用户就是在享受服务的同时,按照合同的约定遵守相关的义务。无论是虚拟网络本身,还是电子信箱、OICQ号码等网络虚拟财产都归网络运营商所有,客户拥有的不是所有权,而是使用权,相对于网络运营商的是一种服务的义务,运营商利用这些网络虚拟财产向用户提供服务,用户使用这些网络虚拟财产的过程,也是运营商提供服务的过程。用户的电子信箱因为网络运营商的原因被盗后请求恢复,或者网络游戏中的网络虚拟财产丢失后请求运营商返还等,其实质上是用户要求运营商继续提供同等“程度”或“级别”的服务,并不是在行使自己的所有权。 2.网络虚拟财产是网络运营商提供的服务内容的一部分,是运营商提供服务的一种工具和手段,用户仅仅是按照合同的约定享受运营商提供的服务,并在享受这种服务的过程中使用这些网络虚拟财产,并不拥有对网络虚拟财产的所有权。就第一类虚拟财产——虚拟网络本身来说,这种表现尤为明显,因为虚拟的网络不可能归一个个分散的网络用户所有,而只能归网络运营商所有。另外一个争议比较大的例子是网络游戏中的虚拟财产,网络游戏中的网络虚拟财产是由玩家在游戏中取得的,但是其取得的方式和状态由游戏的规则所确定,属

论我国虚拟财产的法律保护

论我国虚拟财产的法律保护 顾晓雯 2008年3月7日,《魔兽世界》的玩家周徐军突然发现自己经营多年的魔兽世界账号突然无法进入,随即他得知自己的游戏账号已被运营商九成公司公开宣布封停,这意味着他在该账号内的多个游戏角色和虚拟财产已全部化为乌有。 九成解释说,周徐军被封号的原因是因非法利用游戏BUG牟利。其对此多次示警禁止但效果不佳。但玩家对此却存在异议。在多次交涉未果的情况下,周徐军将九城告上法庭。浦东法院最后认为,玩家和游戏公司签订的网络服务合同,对双方皆有约束力。法院判决要求上海九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恢复玩家账号下的游戏角色和全部装备,并负担诉讼费用。① 在此之前,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这类纠纷就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而之后发生的2009年6月7日凌晨0时魔兽世界由于更换运营商而终止服务的事件,导致广大玩家面临被删号的危险。这意味着此前他们在游戏中所购置的所有虚拟装备将化为虚有。自此引发了社会各界对于“虚拟财产”这一概念的激烈讨论。 事实上,自2004年全国第一例“虚拟财产”失窃案以来,全国由于“虚拟财产”而引发的纠纷层出不穷。而我国法律对此的保护是欠缺的。这就有必要对“虚拟财产”加以法律上的保护。 一、“虚拟财产”的界定 (一)“虚拟财产”的字面理解及范围 我国的“虚拟财产”财产这一概念是从英文“virtual property”翻译过来的,从字面上理解就是非实际存在的财产。它并不像软件等知识产权可以独立存在,而是依附于电脑及网络并可以和网络上的其他人相互影响的,例如网络游戏中虚拟装备的交易、电子邮件的收发等。而对于其具体的释义,我国法律并没有规定。对此,大多数人将之理解为数字化,非物质化的财产形式。这就将“虚拟财产”的范围无限拉伸,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这样的理解将会使这一概念 ①魔兽玩家状告九城获胜https://www.doczj.com/doc/b94040947.html,/i/2008-08-14/08032390782.shtml。

计算机毕业论文浅谈计算机网络管理技术

浅谈计算机网络管理技术 摘要:随看计算机网络规模的扩大和复杂性的增加,网络管 理在计算机网络系统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本文在简单介绍计算 机网络管理协议的基础上,介绍了目前常见的两种网络管理模式。关键字:计算机网络管理WEB AbstractAlong with the scale expansion and increase of the computer network, the network management is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in the computer network system status. This article first introduced computer network management agreement in the simple, then introduced common two kinds of network management pattern at present.Keywords:computer network management WEB一、网络管理技术概述 1.网络管理技术的现状 网络管理这一学科领域自20世纪80年代起逐渐受到重视,许多 国际标准化组织、论坛和科研机构都先后开发了各类标准、协议 来指导网络管理与设计,但各种网络系统在结构上存在着或大或 小的差异,至今还没有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标准。当前,网络管 理技术主要有以下三种:诞生于Internte家族的SNMP是专门用 于对Internet进行管理的,虽然它有简单适用等特点,已成为当 前网络界的实际标准,但由于Internet本身发展的不规范性,使SNMP有先天性的不足,难以用于复杂的网络管理,只适用于 TCP/IP网络,在安全方面也有欠缺。已有SNMPv1和SNMPv2两种 版本,其中SNMPv2主要在安全方面有所补充。随着新的网络技术 及系统的研究与出现,电信网、有线网、宽带网等的融合,使原 来的SNMP已不能满足新的网络技术的要求;CMIP可对一个完整的网络管理方案提供全面支持,在技术和标准上比较成熟.最大的优 势在于,协议中的变量并不仅仅是与终端相关的一些信息,而且 可以被用于完成某些任务,但正由于它是针对SNMP的不足而设计

网络虚拟财产转让合同

转让项目: 网易互动娱乐公司通行证账号 受让方(甲方): 让与方(乙方): 签订时间: 签订地点: 填写说明 一、 本合同为网络游戏玩家马川理制订的虚拟财产转而合同示范文本,推荐网络虚拟财产转让当事人参照使用。 二、 中国目前并无关于网络虚拟财产(网络游戏账号)转让的相关法律法规,本合同范本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要求编写,但只作为一种虚拟财产转让的参考合同。 三、 本合同适用于让与人将拥有的网络虚拟财产转让给受让方,明确相互之间网络虚拟财产的使用权和拥有权,受让方支付约定转让费用而订立的合同。 四、 本合同书未尽事项,可由当事人另行约定,并作为本合同的组成部分。 五、 当事人使用本合同书时约定无需填写的条款,应在该条款处注明“无”等字样。虚拟财产转让合同 受让方(甲方): 住 所 地: 身份证号码: 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 电 话: 电子信箱: 让与方(乙方): 住 所 地: 身份证号码: 联系方法

通讯地址: 电 话: 电子信箱: 本合同乙方将其拥有的 网易互动娱乐公司通行证账号: 的(使用权、拥有权)转让给甲方,甲方受让并支付相应的费用。双方经过平等协商,在真实、充分地表达各自意愿的基础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规定,达成如下协议,并由双方共同恪守。 第一条 乙方转让甲方的虚拟财产虚拟内容如下: 1、网易互动娱乐公司通行证账号: 梦幻西游; 服务器;游戏ID:游戏人物: 2、此通行证账号:网易互动娱乐公司旗下所有的服务(详细内容参考网易互动娱乐公司主页) 。 第二条为保证虚拟财产今后的安全,乙方应向甲方提交以下资料: 1、注册此通行证时填写身份证的复印件 2、此通行证下游戏账号以前的详细资料包括:飞升等级、人物造型、技能等级(可另附纸) 3、此账号以前充值的点卡 4、无 第三条乙方在在本合同生效前应对此账号进行如下操作: 1、清空所有能清空的安全资料包括:密码、保密邮箱、密码提示问题、电话密保、 将军令、手机密保、解锁密码。 2、在游戏中进行公开说明,以免甲方在以后的使用中产生不必要的误会。 3、无 第四条

网络虚拟财产的保护

[1]余俊生.网络虚拟财产法律问题研究[D].导师:赵威.中国政法大学,2008. 关键词:网络虚拟财产,法律保护,网络环境,运营商,玩家 机构:中国政法大学 [2]王怡.论网络虚拟财产的民事法律规制[D].导师:卞辉.西北大学,2012. 关键词:网络虚拟财产,民事法律保护,网络用户,网络服务商 机构:西北大学 [3]李琦.网络虚拟财产的法律性质及法律保护[D].导师:张广兴.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2. 关键词:网络虚拟财产,物权,权利归属,法律保护 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4]李虹.网络虚拟财产法律保护研究[D].导师:夏良田.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12. 关键词:网络虚拟财产,法律属性,归属二分法,法律保护 机构: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5]吴皓渊.网络游戏中虚拟财产的法律保护[D].导师:陈坤.华东政法大学,2012. 关键词:网络游戏,虚拟财产,法律性质,法律保护 机构:华东政法大学 [6]单玮群.网络虚拟财产法律问题研究[D].导师:池中莲.新疆师范大学,2012. 关键词:网络虚拟财产,权利属性,法律保护 机构:新疆师范大学 [7]卢结针.虚拟财产的法律问题研究[D].导师:左传卫.广州大学,2012. 关键词:虚拟财产,虚拟世界,法律保护 机构:广州大学 [8]任仕元.网络虚拟财产侵权行为研究[D].导师:齐建辉.西北师范大学,2012. 关键词:虚拟财产,法律属性,侵权行为,侵权责任 机构:西北师范大学 [9]陈雷.网络虚拟财产的法律属性及其法律保护[D].导师:刘士国.复旦大学,2012. 关键词:网络虚拟财产,法律属性,法律保护体系 机构:复旦大学 [10]杜晓佳.网络虚拟财产的民法保护研究[D].导师:杜甲华.辽宁大学,2012. 关键词:网络,虚拟财产,无形财产 机构:辽宁大学 [11]孙强.网络虚拟财产法律问题研究[D].导师:秦伟.山东大学,2008. 关键词:虚拟财产,法律属性,法律保护,立法建议 机构:山东大学

论网络虚拟财产的法律保护

论网络虚拟财产的法律保护 摘要: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形成了独立的网络信息产业,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个体的权利从现实社会延伸到虚拟空间,形成的具有一定经济价值的权利,由此产生了多种类型的网络虚拟财产,因为其法律属性符合我国关于财产的界定,理应受到相关法律的调整,但目前我国在虚拟财产的法律调整方面处于空白,为加强对网络产业的管理,彻底解决虚拟财产侵权行为的定性、定罪问题,不仅需要相关职能部门制定规章加强管理,更需要在立法上给虚拟财产作一个明确的定位,并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从立法上对虚拟财产进行调整。 关键词:网络虚拟财产属性侵权法律保护 引言 互联网是高科技的产物,是二十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互联网改变了世界,成为人和人之间相互交流、传播信息的有效工具,由快速兴起的Blog拉起互联网个人化时代的帷幕,引发个人生产力的巨大提升和生活方式变革拓展了人们的生活空间。 因此,每个人基于现实和虚拟空间必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每个人的权利(包括人身权、财产权)延伸至网络空间也是必然的,虚拟财产的产生也是符合社会发展的潮流,法律对于虚拟财产的保护将是维护网络产业发展重要标准,同时也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胡锦涛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以创新的精神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坚持依法管理、科学管理、有效管理,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技术、思想教育、行业自律等手段,加快形成依法监管、行业自律、社会监督、规范有序的互联网信息传播秩序,切实维护国家文化信息安全。”这表明了国家已重视网络信息这一特殊产业。 一、网络虚拟财产的范围和属性 通常所称虚拟财产,是指网络游戏的ID(注册账号)、虚拟装备和货币等,但虚拟财产作为一种特殊的财产形式,同样具有广泛性的特征。我们讨论的网络财产,应当从实际出发,基于最广泛的网络用户的角度,广义的网络财产还应当包括免费与收费的邮箱、特定网站的注册账号(包括论坛和社区的ID等)、特定软件的帐号(MSN、QQ、UC账号等)、QQ币、盛大通宝等有财产价值的帐号和虚拟物品。我们认为网络财产可以概括为:开发者通过一定数据、信息、符号虚拟出的物品和服务,民事主体通过网络活动在特定网络环境中基于特定的协议使用,这种权利能和现实社会的权利相联系,能够通过货币的形式表达出来,形成

计算机网络管理论文

计算机网络管理 姓名:刘安吉 系别:信息系 专业:网络一班

论文关键词:网络管理功能;帐户管理;计算机网络管理技术;防火墙 论文摘要:当前计算机网络的发展特点规模不断夸大,复杂性不断增加,异构性越来越高。如果不能高效的对网络系统进行管理,就很难保证提供一个令人满意的服务。网络管理通过网络管理系统平台,对计算机网络进行配置管理;故障管理;性能管理;安全管理;计费管理。以先进的技术来减少网络出现的一些故障,提高网络的稳定性同时也给网民带来方便。 The paper:complexity, heterogeneous sex more and more high. If can't efficient to network management system, it is very difficult to guarantee to provide a satisfactory service. Network management through the network management system platform, the computer network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Fault management; Performance management; Safety management; Billing management. With advanced technology to reduce the network some unexpected fault, improve the stability of the network and Internet users, bring convenience 一、网络管理的五大功能 1、配置管理是最基本的网络管理功能,它负责网络的建立、业务的展开,以及配置数据的维护 配置管理功能主要包括资源清单管理、资源开通,以及业务开通。资源清单的管理是所有配置管理的基本功能,资源开通是为满足新业务需求及时地配备资源,业务开通是为端点用户分配业务或功能。配置管理的对象为中继网、公共电话交换网、专用网、业务网或用户网。 2、故障管理保证网络资源的无障碍、无错误的运营状态 包括障碍管理、故障恢复和预防保障。障碍管理的内容有告警、测试、诊断、业务恢复、故障设备更换等。预防保障为网络提供自愈能力,在系统可靠性下降、业务经常受到影响的准故障条件下实施。 3、性能管理保证有效地运营网络和提供约定的服务质量 性能管理中的测量结果是规划过程和资源的开通过程的主要的输入,以告知现实的或即将发生的资源不足。与保障管理一样,性能管理在提取它的监视结果和指挥网络控制信息时,依赖配置管理的资源清单。在发现网络性能严重恶化时,性能管理要与故障管理互通。 4、安全管理采用信息安全措施保护网络中的系统、数据及业务 安全管理与其他管理功能有着密切的关系。安全管理要调用配置管理中的系统服务对网络中的安全设施进行控制和维护。当在网络中发现安全方面的故障时,要向故障管理通报安全故障事件以便进行故障诊断和恢复。安全管理功能还要接受计费管理发来的与访问权限有关的计费数据访问事件通报。 5、计费管理根据业务及资源的使用记录制作用户收费报告确定网络业务和资源的使用费用,计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