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4.散布图法

4.散布图法

第一部分

相关关系的定性分析

一、何谓散布图

在单相关分析时,如将二变数间

的关系,分别依X、Y轴绘入坐标

图中,则更能明显地看出其中之相

互关系,此种图形称为散布图(或叫

相关图)。

调查因果关系,因果关系→相关关系,即一方之值变化而另一方也跟着变化。

将相关关系用图表表示,称为散布图(或相关图)原因与结果或A原因与B原因之间的关连用图表示。

通常我们要调查二种数据之间的关系时,用一种简便的方法就是散布图。

如:父与子之身高,个人的身高与体重,效率与生产。

制品的引张力与硬度等…

均有关连性,凡此二种或

二种以上现象间之相互关

连性称为相关。

二、散布图作用

1.可发现原因与结果的关系:

收集原因的数据与结果的数据,相对比较。

2.绘出散布图,对结果可一目了然:

在散布图內,將原因和結果的数据描入。

3.可判断是有关系或是沒有关系:

由散布图可以清楚了解两组数据间的关系。

三、散布图分类

单相关:没有任何限制,仅考虑二

变数间之相关程度或方向

称为单相关。

复相关:当资料之变动超过二个以

上且没有任何限制时,考

虑其相关程度或方向称为

复相关。

直线相关:在单相关分析中如

果二变数间成等比

例变化进行谓之。曲线相关:不属直线相关谓之,

又称非直线相关。

四、散布图作法

1、收集数据将相关关系的2种

变量特性资料收集50-100

个,整理出X、Y之数据表。

2、在方格纸或其他适当的纸上,纵

轴(Y轴)为特性值,横轴(X轴)为原因值。横轴以愈向右其值愈

大,纵轴则愈向上其值愈大。

Y

P1(x1,y1)

P2 (x2,y2)

X

3、将对应的X值Y值打点于适当位置

上。

4、如在同一位置同时出现2次时以

“⊙或2”,3次时以“◎或3”表示之

5、钢的烧入温度与硬度关系的散布图

实例。

钢的烧入温度与硬度关系的散布图

80081082083084085086087088089090040

4244

4648

50

52

5456

58

60硬度( )

Y HR-C 工程別:压延课日期:Jan 10 1995X 溫度(℃)

五、散布图之看法

正相关(点向右上界关系)如下图点向右上并列直线上升叫正(+)相关,即X大Y也跟

着大的关系。

高(m3)Y

自●●

来●●●●●

水●●●●●●

用●●●●

x

气温(℃)→大

负相关(点往右下降)随着速度的增加,所花的时间的随着减少的,即X增大时Y反而减少。

小时Y

大时●●●●

间●●●●●●

●●●●●

●●●

X

速度(km/h)→大

不相关(点成散形)无规律无关系即XY之间看不出有何关系。

u Y

镀●●

层●●●

厚●●●●●

度●●●●●●●

●●●

X

电镀液的温度℃→ 高

异常值(有跳出群体之点)

Y

●●●

●●●●

●●●●●

●●异常值

●●

X

X 增大时,Y 也随之增大,典型的强正相关。1.

X 增大时,Y 反而减小,典型的强负相关。

2.

X 增大时,Y 也随之缓慢增大,弱正相关。

3.

X 增大时,Y 反而随之缓慢减小,弱负相关。

4.

X 与Y 之间看不出有何关系。

5.

X 开始增大时,Y 也随之增大,但达到某一值以后,则6.

六、散布图形态总结

第二部分

相关关系的定量分析

例:由专业知识知道,合金的强度y (107Pa)与合金中的碳含量x (%)有关。为了生产出强度满足用户需要的合金,在冶炼时应该如何控制碳的含量?如果在冶炼过程中通过化验得知了碳的含量,能否预测这炉合金的强度?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研究两个变量间的关系。

首先要收集数据,现在从生产中收集到12组数据记

入下表:

序号x(%)y(107P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0.10

0.11

0.12

0.13

0.14

0.15

0.16

0.17

0.18

0.20

0.21

0.23

42.0

43.5

45.0

45.5

45.0

47.5

49.0

53.0

50.0

55.0

55.0

60.0

数据表如下:

煤矿剖面图作图步骤

剖面图作图步骤: 1:提取数据库数据打开地质数据库→勘探线数据管理,整理好需要作勘探线,并标记好首钻孔、左右极坐标的距离和剖面网格线的最大最小值。返回提取数据。(注意:首钻孔一般为Y坐标最小的钻孔,用户可以指向该钻孔右击鼠标查看坐标) →钻孔数据管理→钻探资料返回主界面提取数据,返回提取数据。→煤层资料数据,返回提取数据。→断层数据管理,返回提取数据。→剖面数据提取,提取需要作的勘探线的数据。 2:剖面配置打开剖面图系统(c:\smt\smt.exe)→剖面绘制→剖面配置,选择需要绘制的地层名称并指定是否绘制厚度。(注意:地层名称必须指定终孔。) 3:绘制剖面网格剖面绘制→地质剖面→剖面网格绘制出剖面网格线。 4:绘制剖面钻孔剖面绘制→地质剖面→剖面钻孔绘制出剖面钻孔。 (注意:如果该条勘探线上输入有断层则断层资料也和钻孔一起绘制出,如没有则检查地质数据库中的断层资料。) 5:交互绘制地层剖面绘制→地质剖面→交互绘制。注意:第四系系统自动绘制出。用户第一次绘制应选择待绘制地层数据控制点多的地层名称(括号里的数为控制点数),并且选择无参考地层。绘制完第一层地层后先修改好该地层,绘制第二层则可以参考该层绘制。如果待绘制地层完全没有控制点,可以参考一个已经绘制出的地层,输入该层与参考层的层间距和该层的厚度来进行绘制。 6:显示地层通过第5步绘制出的地层都没有显示地层厚度(因为显示地层厚度速度较慢),可以用下面命令来显示或去掉地层厚度。 剖面绘制→显示地层→显示地层厚度(去掉地层厚度)。 注意:要显示某一地层厚度必须是在绘制地层之前即第2步剖面配置里配置好绘制厚度。 7:编辑地层对于地层线的编辑只能用剖面绘制→编辑地层命令来进行编辑,其功能和编辑线划命令基本相同。 8:连接地层对于两条相临很近的同一地层,只能用剖面绘制→连接地层命令连接。不能用编辑线划命令进行连接。 9:处理煤层采空区用剖面绘制→地层巷道命令可以处理某一段煤层完全采空或部分采空。 注意:在处理部分采空区时一定对该段每煤层上的每一个节点都需要处理,可以用鼠标右键和键盘P键在该段地层线上每一个点上进

散布图介绍解析

目录 摘要 (1) 一、简介 (2) (一)两张关系 (2) (二)散布图的基本形式 (3) 二、作法 (4) 三、用途 (4) 四、分类 (4) (1)强正相关(完全正线性相关) (4) (2)弱正相关 (5) (3)无关 (5) (4)弱负相关 (6) (5)强负相关(完全负线性相关) (6) (6)非线性相关 (7) 五、绘制程序 (7) 六、应用关系 (8) 七、构成 (9) 八、特色 (9) 九、注意事项 (9) 十、使用事项 (10) 十一:示例,作出放电恢复与放电后电压的散点图 (10)

散布图 [摘要]质量管理发展到现在已经十分丰富,直方图在质量管理中的运用更为丰富和完善。统计技术是质量管理中进行质量分析、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的基本工具和方法,不使用统计技术难以进行数据分析,在质量管理中直方图是一种常见的统计技术。直方图作为数字资料统计工具和技术在质量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质量管理统计技术直方图。

一、简介 散布图: 散布图是用非数学的方式来辨认某现象的测量值与可能原因因素之间的关系. 这种图示方式具有快捷, 易于交流, 和易于理解的特点. 用来绘制散布图的数据必须是成对的(X,Y). 通常用垂直轴表示现象测量值Y , 用水平轴表示可能有关系的原因因素X. 推荐两轴的交点采用两个数据集(现象测量值集, 原因因素集)的平均值. 收集现象测量值时要排除其他可能影响该现象的因素. 例如, 测量机器制产品的表面品质时,也要考虑到其它可能影响表面品质的因素, 如进给速度, 刀具状态等。 散布图又叫相关图,它是将两个可能相关的变数资料用点画在坐标图上,用成对的资料之间是否有相关性。这种成对的资料或许是特性--原因,特性--特性--原因的关系。通过对其观察分析,来判断两个变数之间的相关关系。这种生产中也是常见的,例如热处理时淬火温度与工件硬度之间的关系,某种元素在材料中的含量与材料强度的关系等。这种关系虽然存在,但又难以用精确的公式或函数,在这种情况下用相关图来分析就是很方便的。假定有一对变数x 和y,x影响因素,y 表示某一质量特徵值,通过实验或收集到的x 和y 的资料,上用点表示出来,根据点的分布特点,就可以判断x和y 的相关情况。在我们的生活及工作中,许多现象和原因,有些呈规则的关联,有些呈不规则连。我们要了解它,就可借助散布图统计手法来判断它们之间的相关关系。 (一)两种不同的关系

品质七大手法之散布图

第九章 散布图(Scatter Diagram) 一、前言 散布图有以下的作用: ⒈能大概掌握原因与结果之间是否有关联及关联的程度如何。 图2-1。 ⒉能检查离岛现象是否存在。图2-2。 ⒊原因与结果关联性高时,二者可互为替代变数。对于过程参数或 产品特性的掌握,可从原因或结果中选择一较经济性的变数予以监测。并且可通过观察一变数的变化来知道另一变数的变化。 二、散布图的定义 特性要因图(鱼骨图)大概可以了解工程上那些原因会影响产品的质量特性,散布图也是以这种因果关系的方式来表示其关连性。并将因果关系所对应变化的数据分别点绘在x —y 轴坐标的象限上,以观察其中的关联性是否存在。 三、散布图的制作方法 以横轴(X 轴)表示原因,纵轴(Y 轴)表示结果,作法如下: ⒈收集成对的数据(x 1,y 1),(x 2,y 2),…整理成数据表。 第九章 散布图 145 146 品管七大手法 Y X Y X

⒉找出x,y ⒊以x,y 的最大值及最小值建立x —y 坐标,并决定适当刻度便于绘 点。 ⒋将数据依次点于x —y 坐标中,两组数据重复时以☉表示,三组数 据重复时以表示。 ⒌必要时,可将相关资料注记在散布图上。 ⒍散布图的注意事项: ⑴是否有异常点: 有异常点时,不可任意删除该异常点,除非异常的原因已确实掌握。 ⑵是否需分层: 数据的获得常常因为操作人员、方法、材料、设备或时间等的不同,而使数据的关联性受到扭曲。 a. 全体时低度关联,分层后高度关联。 b. 全体时高度关联,分层后低度关联。 ⑶散布图是否与原有技术、经验相符: 第九章 散布图 147 Y X Y X Y X Y X

勘探线设计地质剖面图的编制方法

勘探线设计地质剖面图的编制方法: 现在的位置:第四章>>第六节第20页 2 勘探线设计地质剖面图的编制方法: 一般是依据矿区地形地质图和剖面上已有工程揭露资料编制;开发勘探阶段则多依据已有若干中段地质平面图、相邻勘探线剖面图等切制、转切或通过适当的内插、外推计算作图方法 编制。 编制具体步骤:(图4-6-19.a-d) (1) 绘制坐标网线: 1)在平面图上投剖面的起止点A和B并连接成直线。该直线或其延长线与x座标和y座标交角(锐角)分别为α和β。 2)绘剖面座标线。一般选取z(高程)以及x或y座标中的一种。 x或y座标选取原则为:若α≥β,则选取x座标;反之则选取y座标。 x或y座标相邻座标线的距离(如上左图的300与400)并非是100m,而是100/sin α m。 3)根据A和B点的座标值,将其投在剖面图上。 (2)地表资料绘制: 包括: 1.地形线 2.地表地质界线 3.地表探矿工程 除了在剖面图上绘出上述内容,还应在剖面图下方的平面图上绘出。

(3)推测绘制地下资料并连接矿体 据矿床地质图和其他有关资料并根据相邻及其他探矿资料及地质规律的变化趋势推测深部地质特征及界线。 (4) 单项设计工程设计 按所选定的勘探工程种类和间距,将各单项设计工程标绘在地质剖面图上(详见于后的单项工程设计),并标明编号。 然后完善剖面线平面位置图,补充取样结果表及图例、责任表等规定内容。最后绘整理成图。 3设计中段地质平面图的切制 在矿床地质勘探或开发勘探工作中,根据工程设计需要往往要切制中段设计(或预测)地质 平面图,或称为××m(标高)水平断面图。 所需资料依据:矿床地质图及对矿床地质构造特点和成矿规律的研究成果;一系列勘探线剖面图;或已有中段(尤其是相邻中段)地质平面图等。可利用直接切制或各种转切的方法完成。比例尺一般1∶500~1∶2000,按矿体规模与地质构造复杂程度而定。现将具有一系列 勘探线剖面图切制中段设计地质平面图的方法与步骤介绍如下(见图4-6-20): (1)按设计需要确定切图标高(如100m);

QC(旧)七大手法之六——散布图

QC(旧)七大手法之六——散布图(scatter diagram) 第一小节散布图的观察分析 一.定义 散布图,也称散点图、相关图,散布图法又称为相关图法,QC要掌握的是平面散布图,是指通过分析研究两种因素的数据(成对出现)之间的关系,来控制影响产品质量的相关因素的一种有效方法(图示技术)。 散布图是研究成对出现的两组数据之间关系的图示技术。在生产实际中,往往是一些变量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在一定条件下又相互转化。有些变量之间存在着确定性的关系,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函数关系来表达,如圆的面积S=πr2,有些变量之间却存在相关关系(即统计关系),即这些变量之间既有关系,但又不能由一个变量的数值精确地求出另一个变量的数值,如钢铁材料强度与含碳量之间的关系,车间的照明度与IPQC的测量误差之间的关系,人的身高与体重之间的关系等,这种统计关系只能用统计技术去研究,即将这两种有关的数据列出,用点子打在坐标图上,然后观察这两种因素之间的关系,这种图就是散布图或相关图,对散布图的分析称为相关分析。散布图中所分析的两种数据之间的关系,一般有三种:可以是特性与原因的关系,即特性——原因(结果——原因);也可以是某一特性与另一特性的关系,即特性——特性(结果——结果);还可以是同一特性的两个原因之间的关系,即原因——原因。 散布图分析法,是适用范围较广的一种数理统计方法。只要生产或试验中,存在着一些变量共处于一个共同体中,并且它们的关系又是不能用函数表示的非确定性关系,就可以运用散布图法来分析其是否具有相关关系以及这种关系的密切程度(即相关系数大小)。 若同时存在的不只是两个变量,而是多个变量,则可以两两分别作散布图来加以分析。当然,也可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来对多变量(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并求得它们之间的最优配合。 注:用相关图法,可以应用相关系数r、回归分析等进行定量的分析处理,确定各种因素对产品质量的影响程度。如果两个数据之间的相关程度很大,那么可以通过一个变量的控制来间接控制另外一个变量。 一般两组变量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有函数关系、相关关系和不相关三种情况。相关关系是普通存在的,而函数关系仅是相关关系的特例。 质量是一种随机现象,在产品实现的过程中,存在两类因素影响产品质量的特性,其一是随机性因素(偶然性因素),其二是系统性因素(非随机性因素即确定性因素)。在一定生产力水平下,随机性因素是不可观测和不可控无须控制的因素,在这种因素作用下产品质量特性的变化不会超出允许的界限(公差),产品质量符合要求。而系统性因素是确定性因素,是构成生产过程的必要条件,可观测可控制,发生异常变化,产品质量特性则会超出允许的界限,产品质量将不会符合要求。因此,在质量管理中,观测和控制这些决定产品质量特性是否符合要求的系统性因素,是一项重要的控制活动。 产品质量特性与影响因素的关系,可能没有确定的函数关系,但却具有某种关联,即原因和结果的关系。如何确定影响产品质量特性的因素之间存在的相关关系?能否通过控制相关因素达到控制产品质量的目的?这就是散布图要回答的关键问题。 二.散布图的作图过程 第一步:将需要研究是否有关系的两种数据收集30组或对(至少30对)以上,并一一对应地填入数据表:

(完整word版)地质剖面图的绘制方法

地质剖面图的绘制方法: 地质剖面图(map of geological cross section)是按一定比例尺,表示地质剖面上的地质现象及其相互关系的图件。地质剖面图与地质图相配合,可以获得地质构造的立体概念。垂直岩层走向的地质剖面图称地质横剖面图;平行岩层走向的剖面图,称地质纵剖面图;按水平方向编制的剖面图,称水平地质断面图。按地质剖面所表示的内容,可分为地层剖面图、第四纪地质剖面图、构造剖面图等;按资料来源和精确程度,又分为实测、随手、图切剖面图等。 一、绘制地层剖面示意图 1、地层剖面示意图内容 地层剖面示意图是表示地层在野外暴露的实际情况的概略性图件。用于路线地质工作之中。它是在勾绘出地形轮廓的剖面上进一步反映出某一或某些地层的产状、分层、岩性、化石产出部位、地层厚度以及接触关系等地层的特征。地层剖面示意图的地形剖面和地层分层的厚度是目估的而非实际测量,这是它与地层实测剖面图的主要区别。 2 、绘图步骤 (1)确定剖面方向,一般均要求与地层走向线垂直。 (2)选定比例尺,使绘出的剖面图不致过长或过短,同时又能满足表示各分层的需要。如实际剖面长,地层分层内容多而复杂时,剖面图要长一些,相反则短一些。一般地,一张图尽量控制在记录簿的长度以内,对于绘图和阅读都是比较方便的。如果实际剖面长度是30m ,其分层厚度是数米以上时,则可用l:200或1:300的比例尺作图。 (3)按选取的剖面方向和比例尺勾绘地形轮廓,地形的高低起伏要符合实际情况。 (4)将地层及其分层的界线按该地层的真倾角数值用直线画在地形剖面相应点之下方,这时,从图上就可量出各地层及其分层的真厚度,注意检查图上反映出的厚度与目估的实际厚度是否一致,如不一致,须找出绘图中的问题所在,加以修正。 (5)用各种通用的花纹和代号表示各地层及分层的岩性、接触关系和时代,并标记出化石产出部位、地层产状。 (6)标出图名、图例、比例尺、方向及剖面图上地物的名称。如图1所示:

散布图

散布图 散布图又称相关图,是用来表示一组成对的数据之间是否有相关性,进而控制影响产品质量的相关因素的一种有效方法。产品质量是以一系列的特性表现出来的,而这些特性又与各种因素相关联,通过散布图将两种有关的数据列出,用点子打在坐标图上,然后观察两种因素之间的关系。 绘制散布图的方法如下: (1)收集数据。收集不少于30组(量小不易发现趋势)的数据,并按一一对应关系列成数据表。 (2)画出坐标图X轴、Y轴,并标出刻度。X轴、Y轴的极限长度最好取基本相等的长度,以便分析相关性。若两组数据是特性和原因关系(如价格与成本),X轴表示原因数据(成本),Y轴表示特性数据(价格);若两组数据是特性关系(如身体健康状况与遗传基因),则常用X轴表示易测定的特性(身体健康状况),Y轴表示难测定的特性(遗传基因)。 (3)描点。将一一对应的数据描绘到图上,若有两组或多组数据完全相同,则可用圈(○)表示。 (4)判断。研究点子的分布状况,确定其相互关系的类型及密切程度。 根据测量的两组数据绘成散布图后,即可从图上点子分布状况来分析两组数据间的关系及密切程度。数据关系通常有六种基本形状: (1)强正相关。即X增大,Y也显著增大。对此,一般控制了X,Y也能得到相应的控制。 (2)弱正相关。即X增大,Y也增大,但增大不明显。对此,除考虑X因素外,还要分析是否有其他因素的影响。可进行分层处理,寻找工序以外的其他影响因素。 (3)强负相关。即X增大,Y显著减小。对此,一般控制了X,Y也能得到相应的控制。 (4)弱负相关。即X增大,Y减小,但不明显。对此的处理与弱正相关相同。(5)不相关。即X与Y两个因素不存在相关关系。 (6)非线性相关。即X增大,Y也增大(或减小),但当X增大到一定程度时,

排列图法直方图法以与散布图法

统计过程控制(SPC)与休哈特控制图(四) 第八章排列图法和因果图法 一、排列图法 (一)什么是排列图 排列图是为寻找主要问题或影响质量的主要原因所使用的图。它是由两个纵坐标、一个横坐标、几个按高低顺序依次排列的长方形和一条累计百分比折线所组成的图。它的基本图形,见图9-1。 排列图又称帕累托图。最早是由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用来分析社会财富的分布状况。他发现少数人占有着绝大多数财富,而绝大多数人却占有少量财富处于贫困的状态。这种少数人占有着绝大多数财富左右社会经济发展的现象,即所谓“关键的少数、次要的多数”的关系。后来,美国质量管理专家米兰,把这个“关键的少数、次要的多数”的原理应用于质量管理中,便成为常用方法之一(排列图),并广泛应用于其它的专业管理。目前在仓库、物资管理中常用的ABC分析法就出自排列图的原理。 (二)排列图的作图法

1.搜集数据搜集一定时期内的质量数据,按不同用途加以分层、统计。 以某卷烟厂卷烟车间成品抽样检验时外观质量不合格品项目调查表中的数据为例(表9-1)。 2.作缺陷项目统计表为简化计算和作图,把频数较少的油点、软腰和钢印三次缺陷合并为“其它”项,其频数为37。 (1)把各分层项目的缺陷频数,由多到少顺序填入缺陷项目统计表,“其他”项放在最后,见表9-1。 (2)按表9-1的表头计算累计频数和累计百分比。并填入统计表9-2中。 3.绘制排列图绘制排列图的步骤如下: (1)画横坐标,标出项目的等分刻度。本例共七个项目。按统计袤的序号,从左到右,在每个刻度间距下填写每个项目的名称,如空松、贴口、......、其它。如图9-2。 (2)画左纵坐标,表示频数(件数、全额等)。确定原点

相关图法

相关图法 ◆什么是相关图法 相关图法又叫散布图法、简易相关分析法。它是通过运用相关图研究两个质量特性之间的相关关系,来控制影响产品质量中相关因素的一种有效的常用方法。相关图是把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用直角坐标系表示的图表,它根据影响质量特性因素的各对数据,用小点表示填列在直角坐标图上,并观察它们之间的关系。 ◆相关图的功能 用相关图法,可以应用相关系数、回归分析等进行定量的分析处理,确定各种因素对产品质量影响程度的大小。如果两个数据之间的相关度很大,那么可以通过对一个变量的控制来间接控制另外一个变量。因此,对相关图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肯定或者是否定关于两个变量之间可能关系的假设。 ◆两个变量的相关类型 在相关图中,两个要素之间可能具有非常强烈的正相关,或者弱的正相关。这些都体现了这两个要素之间不同的因果关系。一般情况下,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类型主要有六种:强正相关、弱正相关、不相关、强负相关、弱负相关以及非线性相关,如图7-6所示。 图7-6 两个变量的六种相关类型 ◆相关图法的运用实例 某一种材料的强度和它的拉伸倍数是有一定关系的,为了确定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我们通过改变拉伸倍数,然后测定强度,获得了一组数据,如表7-3所示。 拉伸倍数和强度几乎是呈线性关系的。由此可见,相关图法可以帮助我们分析某两个要素之间的关系是否存在,这对于问题的最终解决具有非常大的启发作用。

图7-7 相关图实例 【自检】 对策表是在排列图和鱼刺图的基础上,分析和寻找解决质量问题的措施。因此,在制定对策表的过程中需要有一个清晰的思路。那么,制作对策表应该考虑哪些关键因素?请根据本讲知识点,结合实际经验,简要叙述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见参考答案7-1) 【本讲小结】 当企业遭遇到质量缺陷或质量事故时,必须及时寻找到合适的措施来解决这些质量问题。排列图、鱼刺图、相关图等QC工具正是帮助企业进行全面质量管理的有力工具。这些工具根据自身的特点,可以应用在不同的场合。 运用排列图、鱼刺图和相关图等方法,是为了寻找出导致产品质量缺陷或质量事故的所有可能原因,并对各种可能的原因逐一进行分析,找到解决质量问题的有效措施,并在实践中加以落实和检验。 【心得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油藏剖面图绘制方法

油藏剖面图绘制方法 油藏剖面图用途:了解一个油藏在纵向上的变化起伏形态,砂层、油层、隔层分布特征,油水关系,物性特征。 平行砂体走向的叫油藏纵剖面图,垂直砂体走向的叫油藏横剖面图。 做图方法: ① 选择测井曲线 定性反映油藏特征:选择两条测井曲线。左:自然电位曲线,右:四米电阻曲线。精细油藏描述:定量的反映油藏形态时选择四条曲线。左:自然电位曲线、自然咖玛曲线,右:感应曲线、微电极曲线。 ② 确定剖面线 根据作图目的在平面井位图上划出剖面线。南北走向的剖面线顺时针旋转投影在剖面图上,北西~南东走向的剖面线逆时针旋转投影在剖面图上。在剖面图的右上角用箭头向右标出剖面线方向。 ③ 计算比例尺 左右(横向):在平面图上将剖面线附近的井垂直投影到剖面线上,按顺序依次量出井间距离,再按相同的倍数放大到剖面图上,(倍数根据图的长短而定,开发区一般要让两井之间能放下四条曲线,勘探区井距则较宽)。平面图的比例尺除以放大的倍数,就是剖面图的比例尺。 上下(纵向):在测井图上计算出各井油层顶底海拔高度,(补心海拔-油层的垂直深度)以最高最低两个点为界取整数,以测井图上1:200的比例在剖面图上的两边立上海拔高度标尺。 ④ 连接海拔高度标尺上端同一高度的点,以该线为参照,投影每口井校深综合图上的测井曲线,并标出小层分界线。 ⑤ 连接同一层段的顶底界线,画出砂体、油层、干层延伸距离和形态,油水界面;标出射孔位置、试油产量。 ⑥ 在图的上方写上图名、比例尺(需要缩放时用线型,墙上挂时用数字) ;图的下方画上图例,编绘、审核、时间。 面图用途:了解一个油藏在纵向上的变化起伏形态,砂层、油层、隔层分布特征,油水关系,物性特征。 平行砂体走向的叫油藏纵剖面图,垂直砂体走向的叫油藏横剖面图。 做图方法: ① 选择测井曲线 定性反映油藏特征:选择两条测井曲线。左:自然电位曲线,右:四米电阻曲线。精细油藏描述:定量的反映油藏形态时选择四条曲线。左:自然电位曲线、自然咖玛曲线,右:感应曲线、微电极曲线。 ② 确定剖面线 根据作图目的在平面井位图上划出剖面线。南北走向的剖面线顺时针旋转投影在剖面图上,北西~南东走向的剖面线逆时针旋转投影在剖面图上。在剖面图的右上角用箭头向右标出剖面线方向。 ③ 计算比例尺

平、立、剖面图的画图步骤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平、立、剖面图的画图步骤 平面图: 1.先画轴线 ; 2.再画墙线; 3.画出门窗洞口及门的开启线和窗线; 4.画出房屋的细部(如窗台室外平台等); 5.进行尺寸标注:先标外部尺寸,再标内部和细部尺寸,同时进行轴线编号; 6.注出标高,注写门窗编号; 7.底层平面图需要画出指北针,剖切位置符号及其编号; 8.进行线型的加粗和加深; 9.最后写出图名和图中所有的文字。(平、立、剖全图完成时一起进行) 立面图: 1.先画出地平线; 2.根据平面图画出外墙线; 3.根据房屋的高度尺寸画出屋面等高度方向的线条; 4.画出房屋的细部(如门窗洞口、窗线、窗台、室外平台等); 5.进行尺寸标注:只标注外部尺寸,也只需对外墙轴线进行编号; 6.注出标高(高度方向的室外标高); 7.进行线型的加粗和加深; 8.最后写出图名和图中所有的文字。(平、立、剖全图完成时一起进行) 剖面图: 1.先画出地平线; 2.根据平面图画出剖切到的轴线; 3.根据房屋的高度尺寸画出屋面等高度方向的线条和剖切到的墙线; 4.画出房屋的细部(如门窗洞口、窗线、窗台、室外平台等); 5.进行尺寸标注:先标注外部尺寸,再标注内部尺寸和细部尺寸,只对对剖切到的轴线进行编号; 6.注出标高(高度方向的室内外标高); 7.进行线型的加粗和加深; 8.最后写出图名和图中所有的文字。(平、立、剖全图完成时一起进行)

第14章-天正建筑绘制剖面图

第14章 天正建筑绘制剖面图 【学习提示】设计好一套工程的各层平面图后,需要绘制剖面图表达建筑物的剖面设计细节,立剖面的图形表达和平面图有很大的区别,立剖面表现的是建筑三维模型的一个投影视图,受三维模型细节和视线方向建筑物遮挡的影响,天正剖面图形是通过平面图构件中的三维信息进行消隐获得的纯粹二维图形,除了符号与尺寸标注对象以及门窗阳台图块是天正自定义对象外,其他图形构成元素都是AutoCAD 的基本对象。 【本章重点】天正建筑绘制剖面图的思路和方法。 【作图步骤】 建筑剖面图的绘制一般步骤如下: (1)创建楼层表 (2)生成剖面图 (3)修改深化剖面图 (4)添加楼梯栏杆 (5)剖面标注 14.1 创建楼层表 由于楼层表在第十二章已经创建好了,所以这里就直接打开楼层表面板,检查相应楼层的“层高”或者“文件”等是否有误。 由于在生成剖面过程中,需要指定剖切符号和出现在剖面图中的轴线,所以先打开“首层平面图”。 14.2 生成剖面图 建立了楼层表后,如果在“楼层”面板中单击按钮,或者执行【SWZH 】命令,就可以根据弹出的“楼层组合”对话框进行相应设置后,生成三维模型。 本例不需要创建三维模型,只需要生成相应的剖面和剖面即 可。 单击“楼层”面板中单击按钮,或者执行【JZPM 】命 令,根据命令提示行的要求进行如下操作: 命令: TBudSect 请选择一剖切线: (选择1-1剖切线) 请选择要出现在剖面图上的轴线:找到1 个 (点击轴线D ) 请选择要出现在剖面图上的轴线:找到 1 个,总计2个 (点击轴线A ) 请选择要出现在剖面图上的轴线: (回车确认) 回车确认后,弹出如图14-1所示的对话框,修改室内外高差为0.9,单击“生成剖面”按钮后,输入相应的文件名“1-1剖面图”,计算机在经过运算后会自动产生剖面图,并且会打开,如图14-2提示: 一般是选择同剖面方向上的开间或进深轴线,选轴号无效。

剖面图作图方法

地质剖面图的基本绘制方法 1 同心园法(又称法线法、角平均法) 主要用于正常层序岩层剖面图绘制,为常用的最基本的绘制方法,主要步骤如下: ⑴按所需比例尺绘制剖面地形线、等深线、剖面方向及剖面上已有的钻孔、井巷等内容绘于相应位置; ⑵根据地质调绘成果,将岩层分层界线位置标绘于相应的剖面地面位置,将代表性岩层产状标注于相应位置,并改算成视倾角; ⑶如图所示,依次绘出各界线点产状垂直于倾向的法线(视倾角),以相邻两界线的法线交点为园心,以交点到岩层分界点为半径画弧,各段圆弧连接即为该界线层面迹线。有相应的工程点位置应连接到工程点的界线处,这时应调整各界线的层面迹线。 ⑷作图中要参考实测的或己知的各地层厚度,必要时调整地面界线位置和产状。 5 4 32 1 1点倾 角法 线 1点 倾角 线 地 质界线迹线

⑷当法线交点较远不便绘界线圆弧迹线时,可用简易的角平分法求取相邻法线与界线迹线的交点,如下图所示: 通过A 点作法线垂线交于B点法线上的D 点,又以A 点向B 点法线的垂线作出交点C 点,CD 点间的1/2处E 点即为AB 两点的倾角平分点,A-E 连园滑曲线即为该段界线迹线。 角平分法示意图 A B C D E A 点 倾 角 法 线 B 点 倾角 法线

2滚轴法 主要用于局部倒转地层剖面图绘制,方法如下: ⑴作A-A、B-B、C-C三个地表岩层倾角的法线,其交点为O和K; ⑵延长KC得另一圆心K1; ⑶以K1为圆心,K1C为半径画弧,与过O点的水平线交于P,即得CP线; ⑷以O为圆心,OB和OP为半径画弧,得BM和PN线; ⑸CPN、BM线即为岩层界线迹线。

干货!告诉你详细的剖面图绘图方法和步骤

干货!告诉你详细的剖面图绘图方法和步骤 首先,我们总结一下制图7步: 01、分析图纸 剖面图首先要进行分析,分析已知条件和图纸,方便进行体块的拆解,接下来才能开始进 入绘制阶段。 02、定位 绘制从定位开始,所有绘制出来的图样,都需要对它们进行定位定样,所以我们需要去寻 找一个基座。 03、画轮廓 接下来我们需要绘制一个轮廓,大框架,针对的是结构的梁板柱的基本轮廓 04、建筑构配件 下面我们需要补充建筑构配件,一方面的剖切到建筑的内容,另一方面是我们剖切方向上 看到的内容,都需要进行补充绘制。 05、标注索引 这些完成之后,随之而来的是标注索引定位,涉及到标高,标注,尺寸标注,图名,详图 索引,文字标注等。 06、完善图纸 图号、图名和目录,图框也要选择合适的比例。 07、图纸自审 最后就是要进行自检,需要考虑图纸的设计是否合理,是否完整清晰,对应其他图纸来说,信息是否相同,尤其需要关注,轴号是否对应,图号和目录是否对应,包括图面上对应的 标高,尺寸是否一致,都需要进行详细的自检。 下面,我们展开来讲: 第一步,我们需要分析下,所剖切的位置具体特征是什么? 1、首先,我们从方案手上拿到的图纸里面,会有立面、平面、也又简单的剖面图;在你 绘制剖面时,是与立面以及平面是相互调整和完善的过程,

依据图示案例,首先你需要解决的是,室内外空间和竖向交通之间的关系,以及转折剖处,室内空间和阳台内外的关系;出入口和立面对应有一个线脚的处理和门头的设计;这些都 是我们绘制剖面图的依据,有些地方是可以直接引用的。封闭阳台的上的线脚处理,以及 坡屋面到檐口都是需要认真考虑的,这些同时也是墙身大样的设计基础。

散布图

散布图 散布图又称为相关图,它是研究成对出现的不同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坐标图。在散布图中,通常将成对出现的数据以坐标点的形式标注在坐标轴上,以形成“点子云”。通过研究点子云的分布状态,可以推断出变量之间的相关模式。 散布图可以用来发现、显示和确认两组数据之间的相关关系的类型和程度(图1为几种常见的散布图模式),并确认两组相关数据之间的预期关系。 一. 散布图的常见模式 图1 几种常见的散布图模式 二.散布图的作用 1. 用数据来证实两组变量之间有关系的假设; 2. 提供直观或统计方法来检验潜在关系的强度; 3. 作为因果图的后续工具,可展示变量之间关系的不同模式; 4. 为建立回归方程提供直接的启发。 三. 散布图的应用程序 1. 收集成对出现的数据,一般要求数据量至少达到30对。 2. 绘制坐标轴。通常用横轴表示自变量,纵轴表示因变量。 3. 找出x和y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并根据这两个值确定两个坐标轴的刻度,尽量使两坐标轴的长度相等。 4. 描点。如果有数据重复,则在相应的坐标点上画圈,重复几次画几个圈。 5. 解释散布图的特征。 (1)检查散布图是否展示出变量之间的相关模式,必要时可以通过回归分析来确定其相关性; (2)检验有关的模式是否合乎常理。因为两个变量之间有相关关系并不能说明两个变量之间具有因果关系。 6. 散布图的分析与判断。散布图的分析与判断方法有对照典型图例法、简单象限法和相关系数判别法等。 (1)对照典型图例法。把实际绘制的散布图与上述图XXX中的典型模式进行对照,就可以得到两个变量之间是否相关及相关程度的结论。 (2)象限判断法,又称为中值判断法,如图2所示。

品管(QC)七大手法之散布图

品管(QC )七大手法之散布图 摘要 品管七大手法主要是用较便捷的手法来解决一些管理上的问题,在开展全面质量管理活动中,用于收集和分析质量数据,分析和确定质量问题,控制和改进质量水平的常用七种方法。下面我们就QC 七大手法中的散布图进行介绍。 什么是散布图? 散布图是用非数学的方式来辨认某现象的测量值与可能原因因素之间的关系. 这种图示方式具有快捷,易于交流, 和易于理解的特点。用来绘制散布图的数据必须是成对的(X,Y)。通常用垂直轴表示现象测量值Y ,用水平轴表示可能有关系的原因因素X 。 散布图又叫相关图,它是将两个可能相关的变数资料用点画在坐标图上,用成对的资料之间是否有相关性。 散布图的分类 1、强正相关(如容量和附料重量) 2、强负相关(油的粘度与温度) 3、弱正相关(身高和体重) 4、弱负相关(温度与步伐) 5、不相关(气压与气温) 6、曲线相关 散布图的构成 散布图是由一直角坐标,其横轴表示X 变量的测定值,纵轴表示Y 变量的测定值,将各组X 测定值与Y 测定值之交点全部绘出,即成为散布图。 散布图的特色 (1)从散布图可简单容易判断X 与Y 两个变量间: ?是否有相关关系。 ?相关关系的強弱。 ?是正相关或者負相关。 ?是直线相关或是曲线相关。 (2)从散布图上可简单容易判断数据是否有异常趋势或是有沒有必要作层別分析。

散布图的用途 (1)验证两个变量间的相关关系。 (2)掌握要因对特性的影响程度。 散布图的作法 1、收集X与Y两个变量足够之对应数据。 2、计算X变量测定值的平均值,计算Y变量测定值的平均值。 3、在直角横坐标X轴上划出X值的刻度(刻度在轴的内侧,数字标示在轴的外侧),并且以最小值当起点,刻度间表示均为同等值。纵坐标Y轴上划出Y值的刻度(刻度在轴的内侧,数字标示在轴的外侧),并且以最小值当起点,刻度间表示均为同等值。 4、X轴与Y轴之交点处不可标示0数字,并且X轴的全宽度与Y轴的全宽度最好相等。 5、将各組之数据的点绘于坐标上: (1)如有2点重复时以⊙表示。 (2)如有3点重复时以⊙表示。 制作散布图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1、两组变量的对应数至少在30个以上,最好50个,100个最佳。 2、找出X、Y轴的最大值与最小值,并以X、Y的最大值及最小值建立X-Y坐标。 3、通常横坐标用来表示原因或自变量,纵坐标表示效果或因变量。 4、散布图绘制后,分析散布图应谨慎,因为散布图是用来理解一个变量与另一个变量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这种关系需要进一步的分析,最好作进一步的调查。 散布图的看法----相关关系的判定法 1、完全相同 a.完全正相关---X变量增加时Y的变量随着增加,点子逐渐上升成一斜线(下图所示) b.完全负相关---X变量增加时Y的变量却减少,点子逐渐下降成一斜线(下图所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