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城市建设部分)--正文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城市建设部分)--正文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城市建设部分)--正文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城市建设部分)--正文

第一篇城市勘察

1 城市测量

1.1 城市平面控制测量

《城市测量规范》CJJ 8-99

2.1.3 城市平面控制网的等级划分,GPS网、三角网和边角组合网依次为二、三、四等和一、二级;导线网则依次为三、四等和一、二、三级。当需布设一等网时,应另行设计,经主管部门审批后实施。2.1.4 一个城市只应建立一个与国家坐标系统相联系的、相对独立和统一的城市坐标系统,并经上级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批准后方可使用。城市平面控制测量坐标系统的选择应以投影长度变形值不大于2.5cm/km为原则,并根据城市地理位置和平均高程而定。

2.1.5 城市平面控制网未能与国家三角网联结,或联测国家点确有困难时,应在测区中央附近采用GPS 定位或测定天文方位角,作为城市控制网的定向依据。

2.1.6 城市平面控制网观测成果的归化计算,应根据观测方法和成果使用的需要,采用我国1980西安坐标系或继续沿用1954北京坐标系,采用大地坐标系的地球椭球基本参数应符合附录A的规定。2.1.9 三角网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

1、各等级三角网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2.1.9的规定。

三角网的主要技术要求表2.1.9

2.1.10 边角组合网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

2、各等级边角组合网中边长和边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2.1.10的规定。

边角组合网边长和边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表2.1.10

附录A 大地坐标系的地球椭球基本参数

A.0.1 1980西安坐标系的参考椭球基本几何参数

长半轴a=6378140m

短半轴b=6356755.2882m

扁率α=1/298.257

第一偏心率平方e2 =0.00669438499959

第二偏心率平方e’2 =0.00673950181947

长半轴a=6378245m

短半轴b=6356863.0188m

扁率α=1/298.3

第一偏心率平方e2 =0.006693421622966

第二偏心率平方e’2 =0.006738525414683

A.0.3 WGS-84大地坐标系的参考椭球基本几何参数

长半轴a=6378137m

短半轴b=6356752.3142m

扁率α=1/298.257223563

第一偏心率平方e2 =0.00669437999013

第二偏心率平方e’2 =0.00673949674223

2.2.7 各等级控制点均应埋设永久性的标石。二、三、四等点应埋设盘石和柱石,两层标石中心的偏离值应小于3mm。标志中心应具有明显、耐久的中心点。

2.2.10 造标、埋石工作结束后,各等级控制点均应绘制点之记。二、三、四等控制点应办理标志委托保管手续,觇标和标石应定期巡视检查和维修。

2.3.1 水平角观测所用的经纬仪,应进行严格的检验。

2.3.9 各等级三角测量水平角观测技术要求应符合表2.3.9的规定。

三角测量水平角观测技术要求表2.3.9

注:n0 为测回数,nd为方向数。

2.3.10 各等级导线测量水平角观测的技术要求应符合表2.3.10的规定。

导线测量水平角观测的技术要求表2.3.10

注:n 为测站数。

2.3.11 方向观测法各项限差应符合表2.3.11的规定。

方向观测法的各项限差(")表2.3.11

注:当照准点方向的垂直角超过±3°时,该方向的2C(C为视准轴误差)较差可按一观测时间段内的相邻测回进行比较,其差值仍按上表规定,按方法比较在手簿中注明。

1.2 城市高程控制测量

《城市测量规范》CJJ 8—99

3.1.1 城市高程控制测量分为水准测量和三角高程测量。水准测量的等级依次分为二、三、四等,当需布设一等时,应另行设计,经主管部门审批后实施。

3.1.2 在大城市或有地面沉降的城市应建立基岩水准标石作为地方水准原点,并应与国家水准点联测。一般城市应选择一个较为稳固并便于长期保存的国家水准点作为城市水准网的起算点,同时应充分利用测区内的水准点标石。与国家水准点联结时,其联测精度不应低于城市首级水准网的观测精度。

3.1.4 城市高程控制网布设范围应与城市平面控制网相适应。

一个城市只应建立一个统一的高程系统。城市高程控制网的高程系统,应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或沿用1956年黄海高程系统。

在远离国家水准点的新设城市或在改造旧有水准网因高程变动而影响使用时,经上级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后,可暂时建立或沿用地方高程系统,但应争取条件归算到1985国家高程基准上来。

3.1.7 各等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3.1.7的规定。

各等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mm) 表3.1.7

注:1.M△和MW的计算方法见本章第3.6.4条规定;

2.Ls为测段、区段或路线长度,L为附合路线或环线长度,Li 为检测段长度,

均以km计;

3.山区指路线中最大高差超过400m的地区;

4.水准环线由不同等级水准路线构成时,闭合差的限差应按各等级路线长度分别计算,然后取其平方和的平方根为限差;

5.检测已测测段高差之差的限差,对单程及往返检测均适用;检测测段长度小于1km时,按1km计算。3.2.4 各等水准点均应埋设永久性标石或标志。标石或标志埋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稳固耐久,保持垂直方向的稳定。

2 标石的底部埋设在冻土层以下,并浇灌混凝土基础。

3.2.6 标石的稳定时限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各等水准观测,需待埋设的水准标石稳定后方可进行。

2 对二等水准观测,至少需经过一个雨季,冻土地区还需经过一个冻解期,岩层上埋设的标石至少需经过一个月。

3 在三、四等水准标石埋设后,水准观测的开始时间由作业单位根据路线土质和作业季节自行决定。3.3.5 各等水准观测的视线长度、前后视距差、视线高度的要求应符合表3.3.5 的规定。

水准观测的视线长度、前后视距差、视线高度的要求(m)表3.3.5

注:当成像清晰、稳定时,三、四等水准观测视线长度可以放长20%。

3.3.6 各等水准测量的测站观测限差应符合表3.3.6的规定。

各等水准测量的测站观测限差(mm) 表3.3.6

3.4.3 根据城市各地区的水文地质、地质情况和年均沉降量,将整个城市划分成若干个不同沉降量的沉降区。其沉降区的划分、沉降点间距和复测周期可按表3.4.3的规定执行。

沉降点间距和复测周期的要求表3.4.3

3.6.5 城市地面沉降观测的平差计算、资料整理等,除应符合本节有关规定外,还应进行下列计算和绘

1 计算每个水准点或沉降点的本次沉降量、累计沉降量和年均沉降量。

2 计算每个沉降区和整个城市的本次平均沉降量、累计平均沉降量和年均沉降量。

3 绘制有异常沉降现象的水准点或沉降点逐年(或逐月)的沉降曲线。

4 根据水准点或沉降点的本次沉降量或年均沉降量绘制等沉线图。等沉距按沉降量的大小或需要而定。

1.3 城市地形测量

《城市测量规范》 CJJ 8—99

4.1.4 地形图的基本等高距应符合表4.1.4的规定。

地形图的基本等高距(m) 表4.1.4

注:1.同一城市或测区的同一种比例尺地形图,宜采用一种基本等高距。此时不同地形类别的等高线插求点高程

精度要求,可按相应的地形类别应采用的基本等高距分别推算;

2.同一幅图不得采用两种基本等高距。

4.1.6 图根点相对于图根起算点的点位中误差,不得大于图上0.1mm ;高程中误差,不得大于测图基本等高距的1/10。

4.1

.7 测站点相对于邻近图根点的点位中误差,不得大于图上0.3mm ;高程中误差:平地不得大于1/10基本等高距,丘陵地不得大于1/8基本等高距,山地、高山地不得大于1/6基本等高距。

4.1.8 图上地物点相对于邻近图根点的点位中误差与邻近地物点间距中误差,应符合表4.1.8的规定。

图上地物点点位中误差与间距中误差(图上mm) 表4.1.8

4.1.9 地形图高程精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城市建筑区和基本等高距为

0.5m 的平坦地区,其高程注记点相对于邻近图根点的高程中误差不得大于±0.15m 。

2 其他地区地形图高程精度应以等高线插求点的高程中误差来衡量。

3 等高线插求点相对于邻近图根点的高程中误差,应符合表4.1.9的规定。

等高线插求点的高程中误差 表4.1.9

4.2.4 当测区内高级控制点稀少时,应适当埋设标石或测定永久性地物点坐标,埋石点应选在第一次附合的图根点上,并应做到至少能与另一个点(埋石点或测坐标地物点)互相通视,以满足城市地形图修测的需要。

4.2.8 图根导线边长应以检定过的钢尺或其他能达到相应精度的仪器和工具进行测量。使用钢尺量距较

差的相对误差不应大于1/3000。钢尺丈量的边长应进行下列改正。

1 尺长改正数大于尺长的1/10000时,应加尺长改正。

2 量距时平均尺温与检定时温度相差大于±10℃时,应进行温度改正。

3 尺面倾斜大于1.5%时,应进行倾斜改正。

4.3.4 测图使用的仪器和工具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测量仪器视距乘常数应在100±0.1以内。直接量距使用的皮尺等除测图前检验外,作业过程中还应经常检验。测图中因测量仪器视距乘常数不等于100或量距的尺长改正引起的量距误差,在图上大于0.1mm时,应加以改正。

2 垂直度盘指标差不应超过±1’。

3 比例尺尺长误差不应超过±0.2mm。

4 量角器直径不应小于20cm,偏心差不应大于0.2mm。

4.5.2 地形测图时仪器的设置及测站上的检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仪器对中的偏差,不应大于图上0.05mm。

2 以较远的一点标定方向,用其他点进行检核。采用平板仪测绘时,检核偏差不应大于图上0.3mm;采用经纬仪测绘时,其角度检测值与原角值之差不应大于2’。每站测图过程中,应随时检查定向点方向,采用平板仪测绘时,偏差不应大于图上0.3mm;采用经纬仪测绘时,归零差不应大于4’。

3 检查另一测站高程,其较差不应大于1/5基本等高距。

4 采用量角器配合经纬仪测图,当定向边长在图上短于l0cm时,应以正北或正南方向作起始方向。4.5.

5 高程注记点的分布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地形图上高程注记点应分布均匀,丘陵地区高程注记点间距宜符合表4.5.5的规定。

丘陵地区高程注记点间距(m) 表4.5.5

注:平坦及地形简单地区可放宽至1,5倍,地貌变化较大的丘陵地、山地与高山地应适当加密。

2 山顶、鞍部、山脊、山脚、谷底、谷口、沟底、沟口、凹地、台地、河川湖池岸旁、水涯线上以及其他地面倾斜变换处,均应测高程注记点。

3 城市建筑区高程注记点应测设在街道中心线、街道交叉中心、建筑物墙基脚和相应的地面、管道检查井井口、桥面、广场、较大的庭院内或空地上以及其他地面倾斜变换处。

4 基本等高距为0.5m时,高程注记点应注至厘米,基本等高距大于0.5m时可注至分米。4.5.6 在测绘地物、地貌时,应遵守“看不清不绘”的原则。地形图上的线划、符号和注记应在现场完成。

按基本等高距测绘的等高线为首曲线。从零米起算,每隔四根首曲线加粗一根计曲线。并在计曲线上注明高程,字头朝向高处,但需避免在图内倒置。山顶、鞍部、凹地等不明显处等高线应加绘示坡线。4.6.1 地形图应表示测量控制点、居民地和垣栅、工矿建(构)筑物及其他设施、交通及附属设施、管线及附属设施、水系及附属设施、境界、地貌和土质、植被等各项地物、地貌要素,以及地理名称注记等。并着重显示与城市规划、建设有关的各项

1.4 城市航空摄影测量

《城市测量规范》CJJ 8—99

5.1.2 航测成图的精度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像控点的精度要求与图根点相同。

2 内业加密点和地物点相对于邻近平面控制点的点位中误差应符合表5.1.2—1的规定。

航测成图内业加密点和地物点的点位中误差(图上mm) 表5.1.2—1

注:圆括号中的数字为地物点间距中误差。

3 内业加密点和等高线插求点对邻近高程控制点高程中误差应符合表5.1.2—2的规定。

内业加密点和等高线插求点的高程中误差表5.1.2—2

4 城市建筑区与基本等高距为0.5m的平坦地区,其高程注记点的高程中误差不得大于±0.15m。5.2.2 对飞行质量的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航向重叠不应小于53%,旁向重叠不应小于15%。航向偏向图幅中心线不应大于像片上3cm(23x23像幅)或2cm(18x18像幅)。航向间不得有相对漏洞和绝对漏洞。

2 像片倾角不应大于4°;旋偏角应符合表5.2.2的规定,在同一航线上达到或接近最大旋偏角的

旋偏角的要求表5.2.2

3 一条航线最大和最小航高之差不得超过30m,分区实际航高与预定航高之差不应大于航高的5%。5.2.3 摄影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航摄底片不均匀变形不得大于3/10000;底片压平误差,应采用精密立体坐标量测仪或解析测图仪检查。检查时应测定标准配制点和至少9个检查点的坐标和视差,并应按6点法相对定向进行解析计算。检查点的上下视差残差,精密立体坐标量测仪测定时,不应大于0.02mm;解析测图仪测定时,不应大于0.005mm。最高地形点影像移位不应超过0.03mm;灰雾密度应小于0.2;反差应为1.1~1.4。

2 航摄底片应影像清晰,框标齐全,局部有云影、划痕、静电痕迹、药膜损伤时不得影响模型连接和测图,否则应予以补摄。

5.4.3 像控点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联测像控点的光电测距导线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5.4.3—1的规定。

联测像控点的光电测距导线的主要技术要求表5.4.3-1

注:1.n为测站数;

2.当光电测距导线短于上表规定的1/3时,其绝对闭合差不应大于图上0.3mm。

2 测角交会点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5.4.3-2的规定。

测角交会像控点的主要技术要求表5.4.3-2

注:M 为成图比例尺分母

3 在平地和丘陵地测图时,高程控制点应采用图根水准测量或光电测距高程导线测量,附合路线长度不得大于l0km。山地、高山地测图可采用三角高程测量。

5.5.4 水涯线的调绘应以摄影时的影像为准,池塘、水渠等应依坎边为准。被阴影遮盖的及其他内业难以测绘的地物,应在外业量注有关数据,如堤垄、陡坎的比高,道路铺装面和路肩宽,河沟宽度等。2m 以下的比高应于外业量注。屋檐宽度应在实地量取房宽改正屋檐或直接量取,当屋檐宽度大于图上0.15mm 时,应在相应处用红色数字注明其宽度。以上数据1:500成图应量注至5cm,1:1000与1:2000成图应量注至l0cm。

5.8.7 地物、地貌测绘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地物与地貌元素应参照调绘片根据立体模型仔细辨认和测绘,不得错漏、移位和变形。描绘房屋和街区轮廓时,应以测标中心切准房角或轮廓拐角然后再打点连线。各种道路、管线、沟堤等应跟迹描绘,走向明确,衔接合理。用符号表示的各种地物,其定位点或定位线应描绘准确。

2 补测地物:新增地物,无影像或阴影遮盖的地物,根据调绘时附有实测尺寸的草图或原图,在描绘原图上按相对位置尺寸依比例尺进行转绘,不得按模型上相关影像判绘。

3 等高线描绘:应用测标切准模型描绘。

等高线描绘误差:平地、丘陵地不应大于1/5等高距,山地、高山地不应大于1/3等高距。

5.9.2 内定向时测标应严格对准框标,框标坐标量测误差不得大于0.02mm。

1.5 城市地籍测量

《城市测量规范》CJJ 8—99

6.1.1 城市地籍测量在符合规定精度要求的前提下,应利用已测的规划定线拨地与城市基本地形图等既有成果,保证城市测量成果的统一。

6.3.1 地籍平面控制测量,应在城市平面控制网之下,采用GPS测量、导线、三角锁(网)等形式布设。6.4.1 地籍要素测量是在地籍平面控制测量的基础上进行的。地籍要素测量应测定下列内容:

1 界址点、线以及其他重要的界标。

2 行政区域、地籍区和地籍子区的界线。

3 建筑物和永久性的构筑物。

4 地类界和保护区的界线

6.7.1 变更地籍调查,由土地管理部门完成。变更地籍测量,应在变更地籍调查完成之后进行。6.7.10 地籍图的修测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城市地籍图的修测,应在原图或复制底图上进行。

2 修测的主要内容应包括各级行政境界、宗地界、新增主要地物及地籍变更编号和注记。

3 修测中发现原图地籍、地形要素有明显错误,其差值已超过2倍中误差时,应予以纠正。

4 每幅图修测后,将修测情况做好记录,并绘制略图附人图历簿,供下次修测时参考。

1.6 城市工程测量

《城市测量规范》CJJ 8—99

7.1.2 城市工程测量采用的坐标和高程系统,应按当地城市测绘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执行。若无明确规定的,应采用当地城市统一的坐标和高程系统。

7.2.2 定线中(轴)线点、拨地界址点相对于邻近高级控制点的点位中误差不应大于5cm。

7.2.3 定线、拨地导线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定线导线测量除可不埋石、钢尺量距要求另行规定外,其他应按三级光电测距导线或钢尺量距导线的主要技术要求执行。

2 拨地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7.2.3的规定。

拨地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表7.2.3

注:n 为测站数

3 定线、拨地导线超长时(不宜超过规定长度的1.5倍),其绝对闭合差不应大于26cm。当导线超长或平均边长较短,附合导线的边数超过12时,应适当提高测角精度。

4 当定线、拨地导线长度短于规定长度的1/3时,其绝对闭合差不应大于13cm。

5 在控制点比较稀少的地区,定线、拨地导线可同级附合一次。

7.2.9 资料整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定线、拨地计算,方位角可根据需要计算至1”或0.1”,距离、坐标计算至lmm。定线应抄录或用计算机打印成果表,中线各点坐标、各段方位角、边长、路宽与曲线半径及略图等资料应齐全,发送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拨地需抄录或用计算机打印界桩坐标通知单并附略图,发送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与用地单位。

2 定线、拨地工作完成后,资料需整理装订成册归档。

7.3.6 工矿区细部测量与现状图的细部坐标点的位置中误差和细部高程点的高程中误差,应符合表

细部点位置与高程中误差(cm) 表7.3.6-1

对于不测细部坐标和高程的建筑物、构筑物,以及不需要进行细部测量的工矿区,可按城市基本地形图的要求进行测绘。

7.3.7 水下地形测量应符合下列主要规定:

1 水下地形测量的平面和高程控制系统、图幅分幅、等深(高)距应与该测区陆上地形测量一致,两者应互相衔接。

2 测深前应了解测区水域的礁石、沉船、险滩等水下障碍物及水文气象资料,以利避免发生事故和漏测。

采用测深锤、测深杆作业,遇大风浪难以读数时,应停止工作。

3 水面的高程,可直接测定或设置临时水尺测定。水尺位置及数量的设置,应能控制整个测区内水位的瞬时变化。水尺零点高程或水面高程,应以不低于图根水准测量的精度进行测定。测深时有关水尺应同步观测。内陆水域观测次数视水位变化速度而定(两次观测时间内水位变化应小于0.1m),至少应在每日测深开始和结束时各测定一次;潮汐河段及海域每隔l0min观测一次潮位。水位读记至厘米。

7.3.8 市政工程测图应符合下列主要规定:

4 道路立交桥桥址地形图除按基本地形图的内容测绘外,应将已有的各种地下管线资料绘注于图上,必要时应进行地下管线探测与坑探(经委托单位开挖后施测),为设计提供可靠的依据和保证安全施工。立交桥桥址图经外业按分幅测绘后,应由内业绘图时进行拼接,映绘成一张总图。

5 测绘范围应能满足设计桥梁孔跨、桥头路基和导流建筑物的需要。若遇漫滩则不应小于桥梁全长加导流堤在桥址中线上的投影长度。沿水流方向,上游应测至河宽1.5--2倍处,下游测至1倍处。对受倒灌影响、有蓄水等特殊情况的桥涵,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测绘范围。小桥涵地形图的测绘范围应能满足设计要求。测绘内容除按基本地形图的要求施测外,应详细表示现有河道护岸、导流建筑物、旧桥和两岸被冲刷地点等,还应测绘线路中线、测量控制点和最高洪水位。

7.4.3 市政工程线路水准测量应符合下列主要规定:

1 桥梁、隧道两端以及较大构筑物等处应按需要留设水准点,水准点的位置应设在施工范围以外,标志应明显、牢固、使用方便。

2 对于精度要求较高的市政工程,其水准测量精度可按四等水准测量要求或根据需要另行施测。7.4.8 当纵、横断面测量时,应根据不同工程的需要测出横向遇到的建筑地坪、各街巷与单位出入口地面、地下室采光口的窗台、地下管线检修井井盖、进出水口、不同路面结构界线、沿岸水工建筑物顶面等处高程。测路拱大样时应适当加密点位。

7.5.5 地下管线现状测量的精度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测解析坐标的管线点点位中误差(指测点相对于邻近解析控制点)不应大于5cm;管线点的高程中误差(指测点相对于邻近高程控制点)不应大于±3cm。

2 地下管线探查精度分为三个等级,各级精度探查的平面位置和埋深限差,探测管线点的解析坐标中误差(指实际管线点相对于邻近解析控制点)和高程中误差(指实际管线点相对于邻近高程控制点)应符合表7.5.5的规定。

探查和探测管线点的精度要求(cm) 表7.5.5

注:hb为地下管线的中心埋深(cm)

7.5.9地下管线调查应符合下列主要规定:

1 普测管线首先应向各专业单位收集现有的旧管线资料,将其标绘于工作图(用该地区现有最大比例尺地形图晒制)上,再到实地对照核实,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正、增补和撤销,有检修井的应逐井调查。新测管线应在覆土前(有检修井并足以控制其曲折升降的管线,也可在竣工后至交付使用前)进行调查与测量,现场应绘草图。

2 当地下管线调查时,下井调查必须注意人身安全。为防止有毒、易燃、窒息气体和腐蚀液体的危害,应打开井盖(下水道打开相邻三井盖)通风,必要时应戴防护装备下井。井上应设立鲜明标志与专人看守,防止自行车和行人掉进摔伤。井下严禁点火,防止碰击火花造成易燃气体和液体燃烧爆炸。井上应防止重物掉入井中。如在井下有不适感觉,应迅即上来。调查完毕,应盖好井盖。

7.5.13 应与各类地下管线施工、管理的专业单位建立经常的信息联系,以便及时了解、掌握管线工程施工、竣工动态。对于施工单位上交的竣工资料,应加强质量检查和验收。对于已经拆除的地下管线,要经过调查核实,以明确拆除的起止点,然后对成果资料进行注销,登记拆除日期,并对管线图等均作相应的修改。

1.7 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

《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规程》CJJ 73-97

3.1.1 GPS测量应采用世界大地坐标系WGS-84.当GPS测量同时要求采用1954北京坐标系或1980西安坐标系时,应进行坐标转换.各坐标系的地球椭球和参考椭球基本几何参数,应符合表3.1.1的规定。

地球椭球和参考椭球的基本几何参数表3.1.1

3.

956年黄海高程系统、地方原高程系统。1985国家高程基准青岛原点高程为72.269m;1956年黄海高程系统青岛原点高程为72.289m。

4.2.5为求定GPS点在地面坐标系的坐标,应在地面坐标系中选定起算数据和联测原有地方控制点若干个。

大、中城市的GPS网应与国家控制网联接和转换,并应与附近的国家控制点联测,联测点数不应少于3个点。

5.1.2 GPS选定应符合下列要求:

1 点位的选择应符合技术设计要求,并有利于其他测量手段进行扩展与联测;

2 点位的基础应坚实稳定,易于长期保存,并应有利于安全作业;

3 点位应便于安置接收设备和操作,视野应开阔,被测卫星的地平高度角应大于15°;

4 点位应远离大功率无线电发射源(如电视台、微波站等)其距离不得小于200m,并应远离高压输电线,其距离不得小于50m;

5 附近不应有强烈干扰接收卫星信号的物体;

6 交通应便于作业;

6.2.5 当GPS接收机在完成一般检视和通电检验后,应进行实测检验。

检测时天线应严格整平对中,对中误差应小于±lmm。天线定向标志应指向正北,天线高应量至lmm。测试结果与基线长度比较,应小于仪器标称精度;当有特殊要求的任务应对GPS接收机进行高温、低温测试。其测试方法可将天线架设在室外,GPS接收机主机放在高低温箱中进行测试;或者在野外实际高、低温下进行测试。

1.8 地下管线探测

《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CJJ 61—94

2.0.2 地下管线探测应查明地下管线的平面位置、走向、埋深(或高程)、规格、性质、材质等,并编绘地下管线图。

2.0.5 城市地下管线探测的精度应符合以下规定:

隐蔽管线点的探查精度分为三个等级。各级精度探查的水平位置限差和埋深限差应符合表2.0.5的规定。限差值按二倍中误差计。

隐蔽管线点的探查精度表2.0.5

注:1.h为地下管线的中心埋深,以厘米计;

2.当h≤70cm时,埋深限差δth用h=70m代入计算;水平位置限差δts仍用实际埋深h值代入计算;

3.如果对探查精度有特殊要求,可根据工程需要确定。

3.5.1 管线点均应设置地面标志。

3.5.4 当管线点的实地位置不易寻找时,应在探查记录表中注记其与附近固定地物之间的距离和方位,实地栓点,并绘制位置示意图。

A.0.3 进人企业厂区进行地下管线探测的作业人员,必须熟悉该厂安全保护规定。

A.0.4 对规模较大的排污管道,在下井调查或施放探头、电极、导线时,严禁明火,并进行有害、有毒及可燃气体的浓度测定。超标的管道要采取安全保护措施后才能作业。

A.0.5 严禁在氧、煤气、乙炔等易燃、易爆管道上作充电点,进行直接法或充电法作业。

A.0,6 夜间作业时,应用足够的照明;打开窨井盖时,井口应有安全照明标志。

A.0.7 使用大功率仪器设备时,作业人员应具备安全用电和触电急救的基础知识。工作电压超过36V 时,供电作业人员应使用绝缘防护用品。接地电极附近应设置明显警告标志,并委派专人看管。雷电天气严禁使用大功率仪器设备施工。井下作业的所有电气设备外壳必须接地。

A.0.8 打开窨井盖作实地调查时,井口必须有专人看管,或用设有明显标志的栅栏圈围起来。调查完毕必须立即盖好窨井盖。打开窨井盖后严禁作业人员离开现场。

2 城市岩土工程勘察

2.1 一般要求

《城市规划工程地质勘察规范》CJJ 57—94

2.0.1 城市规划工程地质勘察阶段应与规划阶段相适应。分为总体规划勘察阶段(简称总体规划勘察)和详细规划勘察阶段(简称详细规划勘察)。

2.0.3 城市规划工程地质勘察、市政工程勘察必须结合任务要求,因地制宜,选择运用各种勘察手段,提供符合城市规划与市政工程要求的勘察成果。

2.0.4 城市规划区内的各场地,应根据其场地条件和地基的复杂程度,按表2.0.4分类。

场地分类表2.0.4

注:1.表中未列项目可按其复杂性比照推定;

2.从Ⅰ类开始,向Ⅱ类、Ⅲ类推定,六项中其中一项属于Ⅰ类即划为Ⅰ类场地,依次类推。2.0.5 详细规划勘察阶段,近期建设区内的拟建工程的等级,应根据地基损坏造成工程破坏的后果(危及人的生命、造成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及修复可能性)的严重性,按表2.0.5划分。

表2.0.5

工程等级

2.0.1 市政工程勘察,应在拟建工程项目的位置或规划设计线路确定后进行。

对拟建重要市政工程的复杂地基、基坑(槽)开挖后,如工程地质条件与原勘察资料不符,可能影响工程质量时,应配合设计、施工单位进行施工验槽。如出现需解决的与施工有关的岩土工程问题时,尚应进行必要的补充规定勘察与监测工作。

2.0.4 市政工程建设场地,应根据场地条件和地基(对开挖工程为岩土介质)的复杂程度,按表2.0.4(同规范CJJ 57—98表2.0.4)分类。

2.0.10 各类市政工程勘察,必须会同有关部门查清地下设施现状,或用专门探测仪器探明拟布置的勘探、原位测试的点位及其邻近地段地下埋设物(如电力、通讯电缆、管道、人防工程建筑、地下铁道等)的分布位置、埋深,并查明电力、通讯电缆架空线的分布位置,根据落实和探查情况,在现场确定勘探、原位测试点位;在交通要道或航道中进行勘探,事先应与交通管理或航运、港务监督部门取得联系,以便协调工作。

2.0.4 钻探孔、观测孔和测试孔工作完成后,应立即进行回填。

2.2 城市规划勘察

《城市规划工程地质勘察规范》CJJ 57—94

3.0.1 总体规划勘察应对规划区内各场地的稳定性和工程建设适宜性作出评价,并为确定城市的性质、发展规模、城市各项用地的合理选择、功能分区和各项建设的总体部署,以及编制各项专业总体规划提供工程地质依据,还应研究和预测规划实施过程及远景发展中,对地质环境影响的变化趋势和可能发生的环境地质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和防治对策。

3.0.3 总体规划勘察前,必须取得下列文件和图件:

1 城市规划部门下达的勘察任务书,并应附有城市总体规划区(市区、新开发区及卫星城镇)的范围图以及城市类别、性质、发展规模和重点建设区等文件。

2 规划区现状地形图。

3.0.9 总体规划勘察,对不良地质条件和将来由于地质条件的自然改变或人为活动引起环境工程地质问题的调查和预测的内容,应对不良地质条件和环境工程地质问题进行调查和预测。

3.0.10 总体规划勘察,场地稳定性类别应按本规范附录C划分。

附录C 场地稳定性分类Ⅱ

场地稳定性分类表C

3.0.11 总体规划勘察,场地工程建设适宜性类别应按本规范附录D划分。

附录D 场地工程建设适宜性分类

注:1.表未列条件,可按其场地工程建设的影响程度比照推定。

2.划分每一类场地工程建设适宜性类别,符合各项划分条件中的一项条件即可。

4.0.1 详细规划勘察应对规划区内各建筑地段的稳定性作出工程地质评价,为确定规划区内近期房屋建筑、市政工程、公用事业、园林绿化、环境卫生及其他公共设施的总平面布置,以及拟建的重大工程地基基础设计和不良地质现象的防治等提供工程地质依据、建议及其技术经济论证依据。

4.0.3 详细规划勘察前必须取得下列文件和图件:

1 规划部门下达的勘察任务书,并应附有近期建设区的规划范围图,包括已建和拟建的各项工程建设总平面布置及其工程特点的文件等。

2 规划区范围的现状地形图。

4.0.8 当详细规划区的建筑地段存在影响场地稳定性不良地质条件和环境工程地质问题时,应进行工程地质测绘与调查、勘探及测试工作,查明建筑地段的稳定性。

2.3 城市道路勘察

《市政工程勘察规范》CJJ 56—94

6.0.1 城市道路(包括广场、停车场)勘察,应对沿线各地段路基的稳定性和岩土性质作出工程地质评价,并为路基设计、确定路基设计回弹模量和适宜的路面结构组合类型、路基压实、防护与加固、路基排水设计以及不良地质现象防治等提供工程地质依据和必要的设计参数,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6.0.2 城市道路勘察前必须取得下列图纸和资料:

1 附有标明坐标、道路走向、桩号和现状地形的道路工程总平面布置图,或附有标明坐标和现状地形的广场、停车场工程总平面布置图;

2 道路的类别,路面设计标高、路基宽度、选用的路面结构组合类型和排水方式,以及地下埋设物概况等。

2.4 城市桥涵勘察

《市政工程勘察规范》CJJ 56—94

3.0.1 城市特大桥和大、中桥工程的勘察,应对桥梁工程的各墩、台和主要防护构筑物地基作出工程地质评价,提供地基基础设计、地基处理与加固、不良地质现象的防治,以及施工排水的工程地质依据和必

起桥涵变形的可能性。

3.0.2 城市桥涵勘察前必须取得下列图纸和资料:

1 附有坐标和现状地形的桥涵工程建筑物总平面布置图;

2 有关说明桥涵规模,可能采取的基础类型、尺寸、预计埋置深度、总荷载或单位荷载和结构特点,以及说明地基基础设计和施工特殊要求的资料。

2.5 城市室外管道勘察

《市政工程勘察规范》CJJ 56—94

4.0.1 城市室外管道勘察应对地基作出工程地质评价,为地基基础和穿越工程设计、地基处理与加固、不良地质现象的防治、深基槽开挖和排水设计等提供工程地质依据和必要的设计参数,并提出相应的建议。4.0.2 城市室外管道勘察前必须取得下列图纸和资料:

1 附有标明坐标、管道走向、桩号和现状地形的管道总平面布置图;

2 管道类型、基底高程、管径(或断面尺寸)、设计示意图和可能采取的施工方案以及地下埋设物分布概况。

2.6 城市堤岸勘察

《市政工程勘察规范》CJJ 56—94

5.0.1 城市堤岸勘察应对堤岸沿线各地段的地基和岸坡稳定性作出评价,并为地基基础设计、地基和岸坡稳定性处理与加固、不良地质现象的防治、施工排水设计,以及筑堤和回填材料的选择等提供工程地质依据和必要的设计参数,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5.0.2 城市堤岸勘察前必须取得下列图纸和资料:

1 附有标明坐标、堤岸走向、桩号和现状地形的堤岸工程总平面布置图;

2 垂直于堤岸走向的地形纵断面图(断面间距视设计需要和各段岸坡地层土质变化的实际情况而定);

3 堤岸顶面设计标高、各段堤岸的结构型式、断面尺寸和采取的基础类型、尺寸、预计埋藏深度、单位荷载以及说明地基基础设计施工的特殊要求等资料。

3 城市供水水文地质勘察

3.1 水量评价

《城市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CJJl6—88

1.0.5城市供水水文地质勘察工作,一般划分为规划、初勘、详勘和开采等四个阶段。各勘察阶段的工作,应符合下列要求:

规划阶段,应大致查明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对地下水资源进行概略评价,并对下一步勘察工作提出建议,为城市总体规划或水源建设的计划任务书的编制提供依据。

初勘阶段,应基本查明勘察区的水文地质条件,提出水源方案并加以比较和论证,确定拟建水源地段,对地下水资源进行初步评价,为水源初步设计提供依据。

详勘阶段,应详细查明拟建水源地段的水文地质条件,对地下水资源作出可靠评价,提出地下水合理开采利用方案,并预测水源开采后地下水的动态及其对环境的影响,为水源技术设计或施工图设计提供依据。

开采阶段,应在已开采区或已建水源地段具备详勘资料的基础上,进行专题调查研究,必要时辅以勘探试验手段,并进行地下水动态与均衡观测等,提高地下水资源评价精度,为水源地的改建、扩建或地下水科学管理提供依据。

4.1.3水量评价方法应根据需水量,勘察阶段和水文地质条件确定。

各勘察阶段的水量评价,应符合下列要求:

1规划阶段,根据水文地质调查成果,估算补给量,对允许开采量作概略评价;

2初勘阶段,根据初勘成果,计算补给量,按井群布置形式计算确定允许开采量;

3详勘阶段,应根据详勘成果,拟定开采方案,预测开采井的水位和水量,以及开采漏斗发展趋势,并论证允许开采量的保证程度;

4开采阶段,应根据水源开采后动态变化和均衡要素,论证允许开采量的合理性,并预测地下水资源变化趋势和可能引起的环境地质问题。

4.5.1允许开采量,必须符合下列要求:

1在整个开采期内开采量的减少和水位的降低不超过规定使用年限内的设计要求;

2水质、水温变化在允许范围内;

3 不影响已建水源地的正常开采;

4 不发生危害性的环境地质问题。

3.2 水质评价

《城市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CJJ16-88

2.1.14 地方病区的地下水水质调查,应查明饮用水化学成分,了解地方病的类型,病区的环境特征和发病规律,并与卫生医疗部门研究确定水中致病物质种类、含量及其与水文地质因素的关系。

5.1.1 地下水水质评价,应在查明地下水的感官性状和一般化指标,毒理学指标、微生物学指标和放射性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基础上进行。

5.1.3 对天然情况下,地下水中某些元素或成分过多或不足,而影响水源利用的地区,应在查明其形成和分布规律的基础上进行水质评价。

5.1.4 在地下水受到污染的地区,应在查明污染状况的基础上,着重对与污染有关的组分进行水质评价,并提出改善水质或防止水质进一步恶化的措施。

5.2.4 人工补给水源的水质应符合下列要求:

1 人工补给后不致引起地下水水质变坏;

2 补给水源的物理、化学和细菌等指标符合生活饮用水或工业用水等供水目的的要求;

3 补给水源中不应含有过高悬浮物、气体及能发生化学沉淀的物质,以免影响回灌效果。

《城市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CJJ16-88

2.5.1 为供水目的而进行的水文地质勘察,在下列情况下必须进行地下水动态观测:

1 集中水源地;

2 缺少地下水动态变化资料,难以进行资源评价;

3 地下水水质遭受污染或有恶化趋势;

4 以泉水作为供水水源。

6.1.1 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应在查明水文地质条件,评价地下水资源和全面掌握开采动态变化基础上进行。

6.1.8 地下水开采地区,应根据开采动态特征和出现的问题采取下列措施:

1 对地下水位下降较大,已形成难以恢复的降落漏斗和水质恶化地区,一般多在集中开采区或得不到地表水补给地区,应采取重点限制开采或人工补给地下水措施;

2 对地下水出现连续下降但可周期性恢复地区,或出现地面沉降征兆地区,一般多在集中开采区的外围或靠近补给源地区,应采取一般限制开采的措施;

3 对地下水虽被利用,但开采量不大,水质良好并没有严重污染地区,应采取监视措施。

6.2.5 为防止人为原因造成地下水的污染,新建水源时,应根据水文地质条件,取水构筑物型式和水源地附近卫生状况,向有关部门提出建立卫生防护带的建议。卫生防护带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一般卫生防护带,不得设立无污水处理的工厂;不得有渗漏严重的污水河、渠道通过;不得设置污染的渗坑、渗井。

重点卫生防护带,不允许工业废水或城市生活污水进行农业灌溉,不得堆放垃圾、粪便、废渣等污染物质,不得施用持久性剧毒的农药和过量施用有机化肥。

3.4 供水管井施工与验收

《供水管井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CJJ10-86

2.2.2 井群的布置,应进行水文地质计算,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遇地下水补给来源充足的大厚度含水层或多层含水层时,可设计分段或分层取水井组;与河流联通性良好的含水层,可设计傍河井群;岩溶地区地下水特别富集时,可设计同深度井组。

2.4.2 在地下水具有强侵蚀性的地区建井,设计井管时,应采取下列措施:

1 选用耐腐蚀的管材,对抗腐蚀性差的管材应采取防腐措施;

2 条件可能时,采用不缠丝的过滤管;

3 缠丝采用不锈钢丝、铜丝或玻璃纤维增强聚乙烯滤水丝。

3.1.4 井身质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1井射应圆正;

2 井的顶角及方位角,不能突变;

3 井深100m以内,井身顶角倾斜,不能超过1°;井深100m以下的井段,每100m,顶角倾斜不得超过1.5°。

注:冲击钻进时,顶角倾斜,可根据井口钢绳位移折算。

3.4.4 井管应安装在井的中心,上口应保持水平,井管与井深的尺寸偏差,不得超过全长的正负千分之二,过滤管安装位置偏差,上下不得超过300mm。

3.5.2 填砾的质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按设计规格筛选,不合规格的砾石不得超过15%;

2 磨圆度好,不得用碎石代替;

3 宜用硅质砾石。

3.7.1 抽水试验结束前,应根据分析项目,在出水管口采取足够数量的水样,及时送交有关单位化验。4.0.1 管井竣工后,应由设计、施工及使用单位的代表,在现场按下列质量标准验收:

1 管井的单位出水量与设计单位出水量基本相符。管井揭露的含水层与设计依据不符时,可按实际抽水量验收;

3 超污染指标的含水层应严密封闭;

4 井内沉淀物的高度不得大于井深的千分之五;

5 井管的安装误差,应在规范第3.4.4条规定的允许值内;

6 井身的弯曲度应在规范第3.1.4条第三款规定的允许值内。

4.0.2 管井验收时,施工单位应提供下列资料:

1 井的结构、地质柱状图;

2 岩(土)样及填砾的颗粒分析成果表;

3 抽水试验资料;

4 水质分析资料;

5 管井施工及使用说明书。

《供水水文地质钻探与凿井操作规程》CJJl3-87

2.0.9 钻探场地应保持清洁。材料、机具应安放在适当地点,保持过道畅通。爆炸器材、压缩气瓶、酸、碱、易燃油类等危险物品,应严格按照有关规定,由专人妥善保管,不得随便存放。

2.0.18 下入井孔内的器具,必须详细检查其质量、尺寸及磨损情况,并记人规定的记录表格内。4.4.1 雷雨季节,易受雷击地区,钻塔上必须按规定安设避雷装置。

4.4.5 机械设备的传动系统和运转突出部位必须安防护罩或防护栏杆。

6.2.21 供水管井及勘探开采井,洗井结束后,井口应作管外封闭。一般封闭方法,可向管外填入粘土球或灌注水泥浆至井口。井孔中夹有水质不良含水层时,应将水质不良含水层段上下各5m之内作管外封闭。封闭方法按永久性止水方法进行。

6.2.22 高压含水层井孔,井口段应作严密封闭。封闭方法是在靠近高压含水层上部不透水层处井管外适当位置,焊圆环状托盘,并在托盘上绑棕头2~3道,然后在上部填粘土球或灌注水泥浆封闭。6.2.23 勘探孔和观测孔,由于钻探施工给工程建设可能带来危害,必须回填或封孔时,应全孔或分段填封粘土球或灌注水泥浆作永久性严密封闭。

8.1.2 操作人员必须基本了解机械的构造、性能、使用及维护方法后,方准操作。无驾驶执照的人员严禁驾驶车装钻机行走。

8.9.1 安装电气设备必须防水、防潮。推、拉闸刀必须站在绝缘台上戴好绝缘手套操作。

9.1.4 事故发生后,当班负责人应判明情况,积极处理。性质复杂或重大事故应由机台负责入主持处理,并及时向上级报告。

10.1.1 井孔爆破必须在专人负责和指挥下进行。爆破工作应由受过爆破和安全训练并取得合格证书的人员担任。非爆破工作人员不得随便接触或动用爆破器材。

第二篇城市供水排水

1 工程设计

1.1 水量、水质和水压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J 13-86

2.0.3 生活饮用水的水质,必须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的要求。

当按建筑层数确定生活饮用水管网上的最小服务水头时:一层为10m,二层为12m,二层以上每增高一层增加4m。

2.0.6 消防用水量、水压及延续时间等,应按国家现行设计防火规范执行。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J 13—86(公告11号)

5.0.2 从水源至城镇水厂或工业企业自备水厂的输水管渠的设计流量,应按最高日平均供水量加自用水量确定。当长距离输水时,输水管渠的设计流量应计人管渠漏失水量。向管网输水的管道设计流量,当管网内有调节构筑物时,应按最高日最高时用水条件下,由水厂或自备水厂所负担供应的水量确定;当无调节构筑物时,应按最高日最高时供水量确定。

注:上述输水管渠,当负有消防给水任务时,应分别包括消防补充流量或消防流量。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J 13—86

5.0.10 配水管网应按最高日最高时用水量及设计水压进行计算,并应分别按下列三种情况和要求进行校核:

一、发生消防时的流量和水压要求;

二、最大传输时的流量和水压要求;

三、最不利管段发生故障时的事故用水量和水压要求。

7.5.1 供生活饮用水的过滤池出水水质,经消毒后,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要求。

供生产用水的过滤池出水水质,应符合生产工艺要求。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 14--87(公告12号)

1.0.6 工业废水接人城镇排水系统的水质,不应影响城镇排水管渠和污水厂等的正常运行;不应对养护管理人员造成危害;不应影响处理后出水和污泥的排放和利用,且其水质应按有关标准执行。

1.2 水源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J 13-86

3.1.1 水源选择前,必须进行水资源的勘察。

3.1.3 用地下水作为供水水源时,应有确切的水文地质资料,取水量必须小于允许开采量,严禁盲目开采。

3.1.4 用地表水作为城市供水水源时,其设计枯水流量的保证率,应根据城市规模和工业大用户的重要性选定。用地表水作为工业企业供水水源时,其设计枯水流量的保证率,应按各有关部门的规定执行。3.1.5 确定水源、取水地点和取水量等,应取得有关部门同意。生活饮用水水源的水质和卫生防护,还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要求。

3.2.3 地下水取水构筑物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有防止地面污水和非取水层水渗入的措施。

3.2.16 大口井应设置下列防止污染水质的措施:

一、人孔应采用密封的盖板,高出地面不得小于0.5m;

二、井口周围应设不透水的散水坡,其宽度一般为1.5m;在渗透土壤中,散水坡下面还应填厚度不小于1.5m的粘土层。

3.2.22 位于河床及河漫滩的渗渠,其反滤层上部,应根据河道冲刷情况设置防护措施。

3.3.4 取水构筑物在河床上的布置及其形状的选择,应考虑取水工程建成后,不致因水流情况的改变而影响河床的稳定性。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J 13-86(公告11号)

3.3.5 江河取水构筑物的防洪标准不应低于城市防洪标准。水库取水构筑物的防洪标准应与水库大坝等主要建筑物的防洪标准相同,并应采用设计和校核两级标准。

城镇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改革实施方案

城镇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改革实施方案 根据《公司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x年市委常委会第15次会议纪要精神,以市城镇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城镇投”)为母体,择优吸收合并若干市属国有经营性公司,做大做强投融资平台,增强公司整体实力,促进其健康快速发展。现就城镇投改革提出以下方案: 一、改革的基本原则 (一)坚持政府主导、整合资源、做大做强、持续发展的原则; (二)坚持政企分开、市场运作,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原则; (三)坚持实事求是,稳步推进、分类处理、分步实施的原则。 二、改革思路和目标 理顺城镇建设与投融资管理体制机制,强化城镇投“融资、投资、建设、经营”四大职能,实现“借、用、管、还”一体化格局。 (一)加强政府资源的内部整合,实现行政企事业单位国有经营性资产的统一管理,加大优质资产的持续注入,不断增加经营性收入,增大公司现金流,加快培育公司利润中心,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二)创新融资工具,完善融资方式,控制融资成本,逐步建成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和可持续的融资体系; (三)加强资金管理,增大公司现金流,建立健全资金管理制度与流程,严格控制财务风险和债务风险,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防止债务违约;

(四)建立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法人治理结构和制度框架,明确公司总部与各子公司的职能定位;完善用人机制,制定合理的用人规划和科学的考核激励机制,不断加强团队建设; (五)建立科学完善的绩效考核机制,保障政府重点工程建设投入,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全市经济和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 三、组织管理体制 (一)法人治理结构 按照《公司法》的要求,建立和完善法人结构,设立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并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 1、董事会。董事会成员由5人组成,设董事长一人。 2、监事会。监事会成员由5人组成,设监事会主席一人。董事会、监事会成员由国资办委派,监事会中的职工代表,由职工选举产生。 3、经理层。母公司设总经理1名,由董事长兼任,副总经理3名。 全资子公司不设董事会、监事会,只设一名执行董事和监事,执行董事兼总经理,监事由国资办或城镇投委派。 (二)内部机构设置 公司内设“一办四部”,即综合办公室、财务部、投融资部、工程管理部、资产运营部。具体职能如下: 综合办公室:负责母公司内部日常行政管理、组织人事、内外综合协调、重要活动的组织安排、网络及办公电脑系统维护管理、接待

关于对城市文化建设的思考

对城市文化建设的思考 文化是城市的生命和灵魂,是城市的内核、实力和形象;城市是文化的凝结和积淀,是文化的容器、载体和舞台;城市与文化是与生俱来、密不可分的统一体。我省在大力推进特色城镇化的实践中,应该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搞好城市文化建设。 文化是城市的生命和灵魂,是城市的内核、实力和形象;城市是文化的凝结和积淀,是文化的容器、载体和舞台;城市与文化是与生俱来、密不可分的统一体。我省在大力推进特色城镇化的实践中,应该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搞好城市文化建设。 树立文化城市理念 城市价值何在?城市如何建设?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是随着城市发展的历史演进而不断深化和丰富的。 从“功能城市”上升到“文化城市”,“文化城市”已经成为城市建设理念的最高境界。在西方工业化、城镇化高速发展的历史阶段,为适应加快扩大城镇承载能力的迫切需要,1933 年国际建协发布以“功能城市”为主题的《雅典宪章》,以物质空间为主体的功能主义的城镇建设主流思想随之长期控制世界。功能主义忽视人的生活的复杂性和人的需求的多样性,没有解决好城市发展中的诸多问题。随着“城市病”的不断蔓延、加剧和扩散,人们逐渐把视角从以物为中心向以人为中心转变。1977年《马丘比丘宪章》对城市建设形成了注重人文生态和文化空间的社会文化理念;1938年L·芒福德出版《城市文化》引发了人们对城市如何发展的深思;1985年欧盟提出“文化城市”概念,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理念形成潮流;1999年的《北京宪章》、2007年的《城市文化北京宣言》,都强调“塑造充满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的城市空间”。“文化城市”成为当前城市建设的最先进理念。 从“物质家园”上升到“精神家园”,“文化城市”已经成为城市价值追求的基本趋势。什么样的城市能让生活更美好?归结起来,就是既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又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的城市;就是既能为人们身体的幸福栖居提供物质空间,又能为人们心灵的幸福栖息提供文化空间的城市。确立“文化城市”目标、提升城市文化水平已成为城市发展的国际潮流,“文化变成城市发展战略的轴心”。我国也大力促进“文化城市”和城市文化建设,越来越多的城市对发展作出“文化定位”或者提出“文化城市”目标,城市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出保存城市记忆、体现城市特色、提升城市品质、展示城市风貌、塑造城市精神、支撑城市发展的巨大作用,已经成为一些城市的核心竞争力。 从注重物质建设上升到注重文化建设,以“文化城市”理念引领我省城镇化发展。我省已经进入城镇化加速发展期,城镇化不应仅仅是“量”的扩大,更应该是“质”的飞跃。应积极学习国内外城市发展的先进理论,认真吸取西方发达国家和国内发达地区城市发展的经验和教

智慧城市建设投融资规划和重点项目投融资方案编制大纲

智慧城市建设投融资规划和重点项目投融资方案 (提纲) 第一部分智慧城市建设投融资规划 一、编制目的和依据 二、XX市(区)发展现状 三、XX市(区)各类前置规划条件梳理 四、XX市(区)智慧城市建设投资匡算 (一)未来5—10年的总体投资计划 (二)重点领域和重大项目建设的资金需求 (三)XX市(区)城市开发建设的可投入财政资金预测及投入结构 (四)各类投资领域或项目建设的资金缺口测算 五、XX市(区)智慧城市融资规划 (一)总体目标 (二)总体思路 1. 指导思想 2. 基本原则 3. 还款的约束条件 (三)民生工程类(社会性、公益性)项目的融资安排

1. 资金需求 2. 投资主体的选择 3. 投资方式的选择 (四)半商业性、半社会性项目的融资安排 1. 资金需求 2. 投资主体的选择 3. 投资方式的选择 (五)商业性项目的融资安排 1. 资金需求 2. 投资主体的选择 3. 投资方式的选择 六、开发时序安排 (一)开发时序关键影响因素分析 (二)项目开发计划(建议) 1. 总体开发计划 2. 分年度开发计划 七、实施保障 (一)建立高效的投融资组织保障体系(二)完善协调保障机制 (三)改善投融资环境 (四)做好应急预案 (五)健全监督评估机制,建立绩效考核体系

(六)加快投融资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第二部分智慧城市建设重点项目投融资方案 一、重点项目1(信息化类项目的投融资方案提纲) 1. 项目基本情况 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3. 项目建设内容、规模及工程方案 4.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5. 项目开发计划 6. 效益分析 二、重点项目2(城市基础设施类项目的投融资方案提纲) 1. 项目基本情况 2. 市场预测 3. 建设规模 4. 项目选址 5. 技术方案、设备方案和工程方案 6. 项目实施进度 7.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8. 效益分析 三、重点项目3(产业园类项目的投融资方案提纲) 1. 项目基本情况 2. 项目背景和必要性分析

文化特性与城市建筑――以杭州为例

文化特性与城市建筑——杭州案例研究 现代城市的竞争,不仅是经济实力的竞争,更是文化、城市形象等软实力的竞争。中国拥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三千多年的城市建设史,然而在过去几十年里,因为飞速的经济发展和快速的城市化,中国的城市面貌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多数拥有悠久历史的城市在现代化建设中失去了可识别的身份,众多城市的历史街区和古老建筑在现代化进程的滚滚潮流中轰然倒地。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在城市营造者的眼中沦丧。而城市居民内心深处的欲望和危机感与日俱增,缺乏地域文化的城市也使得居民缺乏城市认同感。如何在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保持和发扬建筑的文化特性,是值得城市居民和城市营造者深思的。 一、当代中国建筑文化的缺失 1.1传统建筑文化的缺失 任何建筑都和本民族的文化精神和价值观念紧密相关。中国传统建筑是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精神的体现,天人合一的宇宙观、物我一体的自然观以及阴阳有序的环境观一直作为基本的建筑理念影响和制约着中国建筑的发展,使中国建筑表现出强烈的人文意识和理性精神。 这种精神在当代建筑中理应得到继承与发展。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由于西方文化思想的强势冲击,加上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近现代文化精神缺乏正确的认识和理解,没有正确的应对策略,使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在一种截然相反的文化冲击下变为了弱势。中国当下建筑,大都沿袭西方建筑的模式,摩天大楼、欧陆风情随处可见,一些标志性建筑以其新颖和现代的造型刺激着人们的眼球,然而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内涵却缺失了。 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有着浩瀚如海且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我国城市建筑的文化遗产资源也极为丰富,几乎每一座城市都有自己的生命历程,它不但是城市发展的历史见证,也是城市文明的现实载体。如何保存城市的历史面貌,延续城市的历史生命,对当下城市建设是至关重要的。令人遗憾的是,在我国现有的城市建设中,这方面的工作却做得不够。当年梁思成谈北京城的规划与建筑时,曾感叹“伟大的北京城墙”被人们所忽视,他说,北京城墙的产

贵阳市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概况

贵阳市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概况 贵阳市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贵阳城投集团”)是于2009年3月在原贵阳市建设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和贵阳城市建设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基础上组建的市属国有独资企业,是贵阳市政府重要的投融资平台和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主体。公司注册资本金86亿元。 根据市委、市政府组建城投集团的职能定位,贵阳城投集团主要职能包括:负责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组织实施市政基础设施项目、环境治理项目建设及公共房屋建筑项目的代建;开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形成的资产管理和经营;受政府委托进行土地一级开发和整理等。 贵阳城投集团设置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党委、纪委、工会和团委等组织机构。集团现有职工总人数近200人,其中领导班子成员11人,其中:党委书记、董事长1人,党委副书记、总经理1人,副总经理7人,总工程师1人,总会计师1人。根据工作需要,市城投集团公司部门设办公室、党群工作部、企业管理部、工程前期部、工程管理部、安全管理部、财务管理部、纪检监察部、征地拆迁管理部、总工办共“八部二室”。根据历史沿革、分类管理及其企业发展需要,市城投集团公司目前有十八家子公司,其中全资子公司八家,即:贵阳市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贵阳市建设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贵阳市城投资产经营有限公司、贵阳市城投环境资产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贵阳市城投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贵阳市市政建设拆迁有限公司、贵阳顺源管网建设有限公司、贵州展诚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控股子公司三家,即:贵阳市政建设有限责任公司(国有控股)、贵阳市市政房地产开发公司(国有控股)、贵阳城投北控污水处理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国有控股)。参股子公司三家,即:贵阳金地停车服务有限公司(国有参股)、贵阳市建联环保建材有限公司(国有参股)、贵阳美越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国有参股);尚在筹建中的子公司四家,即:贵州固体废物处置有限公司(筹建)、贵州市政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筹建)、贵阳市城投项目管理公司(筹建)、贵阳城投诚信人力资源管理有限公司(筹建) 。 上述各子公司均为市城投集团公司属下具有独立法人主体地位的企业,公司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市城投集团公司对各全资或控股子公司的经营业绩、经营状况进行考核与检查,对其重大经营、对外投资和对外担保等事项进行监督管理。

城市发展与城市文化建设

.城市发展与城市文化建设 作者:曹阳来源:添加日期:11年03月01日 城市文化是一门城市管理科学,它不是单指某一特定的城市文化设施、市民的知识水平、教育程度高低等狭隘的文化现象,而是包括了城市所创造的一切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及其所形成的管理系统。 一、城市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 城市文化是一门综合管理城市的学科,是城市组织体系的基本架构和行动方略的指导系统。城市文化的构成要素有城市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建筑文化、自然文化、管理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等。它们是自然文化与社会文化的结合,是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的统一。城市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是: 1、培育具有现代素质的市民。市民是城市的主体,是城市社会文明的创造者和体现者,也是城市文化的载体。城市市民的素质如何,直接决定着一个城市的形象。广大市民只有不断增强城市意识、开放意识、法制意识和现代生活环境意识,促进一个城市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和精神风貌,有浓郁的崇文意识、有健康的心态和良好的行为习惯,这个城市才能现代化。 2、塑造城市形象文化。城市形象文化主要指城市的外观形象,它包括城市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和时尚的外观形象。诸如,城市的空间布局,建筑的造型、风格、色彩以及道路,广场,公园,雕塑,路灯,栏杆,甚至路牌和广告等等。独特的文化来源于独特的自然和生态环境,所以,要建设和谐城市就必须充分认识自己城市的自然特色,保护自然和城市的文化特色。城市的发展是以健康的自然环境为前提的,自然环境是孕育城市文化的摇篮,因此,只有遵从自然规律的城市发展,才能产生经久不衰的城市文化。 3、充分挖掘城市的历史文化资源。历史文化资源是一个城市文化品位的重要表现,是一个城市文化个性的生动体现,也是一个城市最独特的文化优势。历史文化使一个城市有别于其他城市,充分挖掘利用城市的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历史文物和文物依存的周边环境,是树立城市文化个性、提升城市文化品位的捷径之一。历史文化遗产是一种无形资产,它可以与旅游、文化产业联姻,产生投入小、回报大的经济效益,它所起的品牌效应,绝非商业铺面和房地产等近期利益所能比拟的。 4、有繁荣发达的文化产业。所谓文化产业主要包括文化娱乐产业、影视及音像制品业、新闻出版业、文化旅游业以及一些与文化相关的美食、美容、时装、休闲、美术品产业等等。文化产业作为“朝阳产业”,既可以有力地促进经济发展,也可以极大地提高一个城市的文化品位。

城市发展投资有限公司组建方案

城市发展投资有限公司组建方案

XX县城市发展投资有限公司组建方案 根据县委、县政府工作部署,为加快推进新型城市化建设,现就组建“XX县城市发展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城投公司)”,制订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两化引领、创新实干”为指导,按照经营的理念,整合城市资源,创新城市发展平台,加大国资经营与城市建设力度,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推动我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组建原则 (一)政企分开原则 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要求,撤销基础中心,剥离旧城改造办的建设职能,重组成立城投公司,基础中心成建制划入城投公司,旧城改造办建设职能及相关资产划入城投公司。理顺政府职能与公司经营的关系,公司真正成为独立运作的法人主体。 (二)自主经营原则 围绕县委县政府发展战略和中心工作,将城市建设的投资、融资、建设、运营功能统一划归城投公司。公司遵循“自主经营、

自负盈亏”原则,完全按照企业化模式运行,稳步发展成为适应市场经济规律、具备市场经营能力的现代企业。 (三)做大做强原则 通过优化整合资源、创新运作模式、灵活投资机制、健全绩效考核,提高公司的经营动力和活力。争取经过一定时期的努力,公司发展成为我县资产规模大、经营效益优、投融资能力强、发展前景好的龙头性公司。 三、组建方案 (一)公司名称:XX县城市发展投资有限公司(暂定) (二)公司性质:法人独资企业,XX县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直属县政府管理,县国资委管。 (三)注册资本:首期注册资本人民币壹亿元,由XX县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出资,后期视公司发展需要追加资金。 (四)资产构成: 1、首期注入的现金; 2、原基础设施建设管理中心、旧城改造征收指挥部办公室的部分相关资产;

论城市建设投资公司的特征及其管理

论城市建设投资公司的特征及其管理城市建设投资公司是我国城市建设体制改革进程中的产物,它们对于改革计划经济条件下城市建设资金的运有模式,多渠道筹集城市建设资金,管好用好城市建设资金,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促进城市建设资金合理配臵和流动增值,促进城市建设投次良性循环机制的逐步形成发挥了作用,但是,城市建设投资对象——城市基础设施的特点,决定了城市建设投资运行具有与一般的生产经营性投资运行不同的特征,因此,需要探索适宜的城市建设投资公司运行和管理模式,以更有效地发挥城市建设投资公司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 一、城市建设投资公司是具有多重性质的经济实体,应有特有的运行模式城市建设投资公司具有融资和投资的职能,但从业务性质来看,它的主要目的不在于筹资和融资,所以,城市建设投资公司是金融机构,而是以筹措资金、盯好、管好城建资金为目的的具有法人资格的经济实体,但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般市场主体相比,它又有自身的特征,决定着城市建设投资公司具有特定的运行机制,主要要在:首先,它具有一定的财产权,具务市场主体的基本条件,它应按照市场经济的原则进行投资,搞好资产经营,实现资金的良性循环;其次,由于各项城市基础设施具有不同的投入——产出关系,所以,城市建设投资公司的运行机制要体现市场原则和社会效益原则的共同要求;再次,对城市基础设施的投资始终是政府财政支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城市建设投资公司实际上具有受政府委托进行投资、履行政府职能的特征,它作为特定的项目法人而存在,现实存在的两难问题也能够说明界定城市建设

投资公司具有这一职能的重要性。某地已经确定的一个由政府投资建设的市政建设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就遇到了这样一个问题;该项目如果由建设管理问题去实施,、不符合项目法人击伤制的要求(政府等一下机关不是项目法人),若由某一投资开发公司实施,在计划管理机关和财政部门又遇到了麻烦,他们不愿,也不敢把财政的钱拿给一个企业去运作。由此可见,界定城市建设投资公司特有人性质、建立相应的运行机制,不仅是城市建设投资公司正常运行的条件,也符合建设管理体制改革的要求。 二、按照统筹布局的要求进行投资建设,以不同的原则和方式进行综合管理按照一般的理解,城市基础设施投资项目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经营性项目,非经营性项目和半经营性项目,为便于描述起见,本文中我们把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分为经营盈利性项目和非经营项目两个部分,盈利性项目是指那些可以通过其提供的产品或服务获取收益的项目,其投资可以由城市建设资公司依法多渠道筹措,并通过经营而进行维护和投资补偿。随着我国公用事业产品和服务价格的改革,这部分项目按照市场经济原则进行投资经营是可行的,非盈利性项目不能通过经营获取收益进行投资补偿或完全补偿以及维护,需要政府财政支出来维持。不论是政府财政安排的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还是城建投资公司短信的建设资金,应当允许城建投资公司统筹安排使用,以集中资金进行建设项目,但是,鉴于基础设施在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中的特殊作用和基础设施各子系统之间同眇配套发展的要求,有关城市建设管理部门和机构应对城建投资公司的年度项目计划和资金筹措计划进行审查,以确保

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规划(2016-2030)

XX市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规划 (2016-2030)方案公示 1 、海绵城市解读 所谓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遵循生态优先的原则,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充分利用雨水来调节城市微气候,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海绵城市建设两个最明显的作用:通过调蓄,缓解城市洪涝灾害,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实现雨水的综合利用。 2、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范围包括:株洲市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2020年中心城区范围+十大新城拓展范围。总规划面积约460平方公里,研究范围886平方公里。

3 、规划目标 实现“四水三自”的城市雨水管理模式,“四水”即:实现水生态健康、水安全保障、水环境良好、水资源节约;“三自”即:建立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城市雨水管理模式。 4、规划原则 (1)统筹兼顾、系统协调 “安全、资源、环保”目标三位一体,兼顾经济、环境、社会效益,保障水安全、保护水环境、恢复水生态、利用水资源、营造水文化,提升城市人居环境。 (2)多规融合、全面统一

与城市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及各有关专项规划相协调,并全面协调城市规划、基础设施建设运营与海绵城市建设,实现统一规划、建设、管理与协调。 (3)生态优先、保障安全 充分发挥山、水、林、田、湖等地形对降雨的积存作用,发挥植被、土壤等自然下垫面对雨水的渗透作用,发挥湿地、水体等对水质的自然净化作用,努力实现城市水体的自然循环。强化生态廊道的生态隔离、水源涵养作用,构建区域生态安全体系。 (4)因地制宜、突出特色 以“一江两岸、六港入湘、湖泊多姿、山谷相间”的生态空间格局为骨架,创建具有株洲特色宜居山水的国家生态园林城市。 (5)以人为本,适度开发 坚持保护与利用相结合的理念,在确保生态廊道连续及生态安全的前提下,探索生态廊道生态服务功能开发,将游憩体闲、文化展示、娱乐健身、科普教育等多种功能注入生态廊道,建设优质人居环境。 (6)合理分期,操作性强 在保证远期目标实现的前提下,协调系统性和城市建设的时序性,远近结合,分期实施,逐步构建城市排水防涝系统和低影响开发系统。并考虑前瞻性、实用性和可行性相结合,突出规划的可操作性,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广州公布《广州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2016-2030)》

广州公布《广州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2016- 2030)》 近日,《广州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2016-2030)》正式公布,其中提出广州要新建、改造51个海绵公园,提升城市排水防涝能力;新建25处人工湿地和128处植被缓冲带,集中净化建成区的黑臭河涌水体……规划中还特别提出,公共绿地中至少应有50%作为用于滞留雨水的下沉式绿地,绿地应低于周围地面50毫米。 《专项规划》中提出的总体建设目标是:打造高密度建设地区海绵城市建设典范,建设山水共生的岭南生态城市和宜居都市。通过海绵城市建设,综合采用“净、蓄、滞、渗、用、排”等措施,将70%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到2020年,城市建成区2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到2030年,城市建成区8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 规划中提出,以市政设施为基础,构建源头、过程、末端全过程管控的分散型海绵系统。新城区、各类园区、成片开发区以目标为导向,全面落实海绵城市建设要求,保护河湖水系等自然生态本底,高标准建设低影响开发雨水设施,提高对径流雨水的控制率。老城区以问题为导向,结合城市更新改造,重点解决城市内涝、黑臭水体治理、雨水收集利用等,改善修复水生态环境。 规划中特别提出,城市建成区要建设自然“蓄水”系统。首先,要新建海绵公园与湿地公园73个,结合现有的水库、人工湖等,减轻相关排水分区的排水防涝压力,提升排水防涝标准,弹性适应洪潮与海平面上升。其中海绵公园51个,包括现有公园的海绵化改造和新建公园。例如,海珠区就要建设广州大道海绵绿地,白云区要建设高埔工业区绿地,而荔湾区的文化公园和越秀区的流花湖公园等都要进行海绵化改造等。 此外,拟生态整治和修复97条综合效益较高的河涌,以重建河涌水生态系统,恢复河流水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为目标,模拟河流的自然形态与自然生态系统结构,利

塑造特色文化 丰富城市内涵

塑造特色文化丰富城市内涵 一座现代城市要有两个条件:一是实力,二是魅力。魅力也就是文化,或称软实力。九龙坡区作为重庆市主城工业大区,文化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为了塑造区域特色文化,深挖城市文化内涵,学习借鉴杭州、上海等地做法,需要打造具有九龙坡特色的城市文化名片,丰富城市内涵,这已经成为时代的呼唤,形势的需要。 一、我区特色文化事业的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文化是城市的根与魂,杭州重视文化建设是由这座城市的基因、自然禀赋、发展目标、发展阶段等本身的特性所决定的。离开了文化,杭州就丧失了“立城之本”。对杭州来说,抓文化就是抓科学发展,就是抓核心竞争力,就是抓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就是抓城市发展的未来。历届杭州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和加强文化建设,在具体做法上,他们深入实施“软实力提升”战略,发挥和整合文化资源优势,切实抓好文化发展规划编制、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文艺精品创作、文化扶持政策制定、文化体制改革等工作,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繁荣文化事业,不断提升杭州文化建设的水平。。长期坚持“文化为魂”,注重文化建设,努力建设文化名城,把杭州建设成为一座先进文化渗透于血液之中,内化于心、外化于形的高素质城市。在大众化、通俗化上下更大的决心、做更多的文章,使杭州的文化建设既体现高端性,又体现群众性,既能创作精品名品,又能产生大众作品。 近年来国家和重庆市委、市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支持文化发展的政策措施,为九龙坡区特色文化事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同时,

在新形势面前,九龙坡区特色文化目前还存在着体制不适应发展要求,特色文化事业的公共功能与市场功能定位不清,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特色文化事业的发展缺乏总体规划,市场主体尤其是民营市场主体培育不够;文化资源整合与开发力度不够,丰富的文化资源优势还没有转化为产业优势,对经济的贡献率较低;缺乏高素质的特色文化专业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等主要问题。这主要表现在:1.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当代高新技术发展对特色文化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引发了新兴文化形态的崛起和传统文化形态的更新。文化艺术形式和生产方式空前多样,文化管理方式和流通方式发生了深刻变革,面临着如何创新发展、获得新的文化生命的挑战。 2.周边区县特色文化事业的快速发展对我区特色文化的发展形成巨大压力。周边各区(县)近年来都在利用区域内较好的特色文化资源和人文环境,大力实施特色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且一直处于领先地位,这对九龙坡区特色文化事业的发展构成了较大压力。 3.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对特色文化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九龙坡区经济的发展要求特色文化事业发展必须适应现有的增长模式,实现文化事业的跨越式增长。 二、塑造特色文化是丰富城市内涵的主要途径 一个城市的特色文化,是城市内涵的主要内容,是城市历史文化底蕴的突出表现,是城市的灵魂和支撑。塑造特色文化,就是要深入挖掘城市丰富而独特的历史文化并打造出精品和亮点,让其充分展现该城市特有的文化渊源,做到在继承中扬弃、在扬弃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使精品和亮点既有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又具有广阔的包容性、延伸性和现实性,从而赋予其旺盛的生命力,最终升

昆明市城建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简介

昆明市城建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简介 昆明市城建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是经昆明市人民政府批准,于1997年5月成立的国有独资公司,注册资本金200,195.50万元,是昆明市7个投融资平台之一。公司自成立以来,在完成市政府交办的投融资任务同时,在建设、经营、管理好公益性国有资产等方面也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先后完成省市30多个重点建设项目的投融资工作,累计为昆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和招商引资约150亿元。2005年以来,为打造公司投融资平台,市政府两次向公司注入公益性资产合计57.44亿元,极大的改善了公司的财务状况,为公司投融资提供了条件。截止目前,公司资产总额为203亿元,负债总额为129亿元,净资产为74亿元。 一、基本情况 公司主要职责是: ※受政府委托,为城市建设项目投资提供服务,筹措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 ※对城建口政策性投入资金进行集中管理,使之增值并安排使用;按照市政府下达的城市维护建设计划,落实资金、核拨、支付维护用款; ※对市政基础设施有偿投入、有偿使用、有偿服务进行具体实施;

※通过与城市建设相关的经营活动收益,为城市建设积累资金,授权经营国有资产。 经营范围包括: 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开发、建设、管理、咨询服务;土地一级整理开发;城市公共资产管理;城市综合管网开发建设管理;房地产开发经营,物业管理;城市房屋拆迁;建材开发生产经营;绿化工程设计施工养护、苗木生产经营。 二、资产及经营状况: 目前,公司总资产达到203亿元,负债129亿元,净资产74亿元,资产负债率为63.5%。公司自成立以来累计为昆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融资269.1亿元,贷款余额为108.14亿元,为市属其他投融资平台提供贷款担保7.6亿元,剩余担保6.2亿元。 公司下属机构 ※昆明城投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公司 ※昆明城投基建物资供应有限公司 ※昆明城投城市媒体资源开发经营有限公司 ※昆明城市管网设施综合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昆明城市管网房屋拆迁工程有限公司 ※昆明城投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昆明驿通停车管理有限公司 ※昆明城路、城达开发经营有限责任公司 ※昆明城投房屋拆迁有限公司 三、定位:昆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平台

株洲市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规划(2016-2030)

株洲市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规划 (2016-2030)方案公示 1 、海绵城市解读 所谓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遵循生态优先的原则,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充分利用雨水来调节城市微气候,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海绵城市建设两个最明显的作用:通过调蓄,缓解城市洪涝灾害,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实现雨水的综合利用。 2、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范围包括:株洲市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2020年中心城区范围+十大新城拓展范围。总规划面积约460平方公里,研究范围886平方公里。

3 、规划目标 实现“四水三自”的城市雨水管理模式,“四水”即:实现水生态健康、水安全保障、水环境良好、水资源节约;“三自”即:建立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城市雨水管理模式。 4、规划原则 (1)统筹兼顾、系统协调 “安全、资源、环保”目标三位一体,兼顾经济、环境、社会效益,保障水安全、保护水环境、恢复水生态、利用水资源、营造水文化,提升城市人居环境。 (2)多规融合、全面统一

与城市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及各有关专项规划相协调,并全面协调城市规划、基础设施建设运营与海绵城市建设,实现统一规划、建设、管理与协调。 (3)生态优先、保障安全 充分发挥山、水、林、田、湖等地形对降雨的积存作用,发挥植被、土壤等自然下垫面对雨水的渗透作用,发挥湿地、水体等对水质的自然净化作用,努力实现城市水体的自然循环。强化生态廊道的生态隔离、水源涵养作用,构建区域生态安全体系。 (4)因地制宜、突出特色 以“一江两岸、六港入湘、湖泊多姿、山谷相间”的生态空间格局为骨架,创建具有株洲特色宜居山水的国家生态园林城市。 (5)以人为本,适度开发 坚持保护与利用相结合的理念,在确保生态廊道连续及生态安全的前提下,探索生态廊道生态服务功能开发,将游憩体闲、文化展示、娱乐健身、科普教育等多种功能注入生态廊道,建设优质人居环境。 (6)合理分期,操作性强 在保证远期目标实现的前提下,协调系统性和城市建设的时序性,远近结合,分期实施,逐步构建城市排水防涝系统和低影响开发系统。并考虑前瞻性、实用性和可行性相结合,突出规划的可操作性,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城市建设项目投资与合作框架协议

协议双方 甲方:海南省陵水县人民政府 乙方:海南中铁投资有限公司 目的 为了推动陵水县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打造海南国际旅游岛旅游新标杆;为了充分发挥陵水独特的地缘优势,推进陵水旅游资源、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加快建设,促进陵水县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甲乙双方本着合作互动,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原则,经友好协商,就陵水县城市投资建设项目达成如下协议: 第一条 合作宗旨 双方按照“政策主导、市场运作”的原则开展项目合作,以《陵水县海滨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为指导,按照城市发展战略的总体部署及要求,以经营带动建设,以建设拉动城市经济发展,运用市场机制和融资渠道,建立多元化的城市建设、开发、融资渠道和投资格局,构建强大的发展平台,强化乙方在陵水县经济建设中的参与度,提升竞争能力,为陵水县成为海南旅游中心城市注入强大的发展动力。 第二条 合作模式 乙方充分利用自身丰富的城市改造建设经验和充裕的资金实力联合世界顶级旅游景区规划设计运营商---西班牙达塔迦集团全面实施陵水县新城区建设、旧城旧村改造和旅游基础设施的开发建设。 城市建设项目投资与合作框架协议 【最新资料,WORD 文档,可编辑修改】

甲方承诺按照陵水县最优惠的招商政策对乙方所投入的资金采用毛地挂牌的形式给以补偿。 第三条合作项目 根据甲方近期发展需要和乙方的重点投资方向,经双方协商,拟就以下项目进行合作: 1)陵水县陵水河北岸新城区建设,旧村拆迁安置建黎族风情旅 游小镇,陵水迎宾馆、旅游接待酒店、高级生态低碳公寓。 2)负责黎安旅游开发区域内的海洋水上乐园、顶级游艇会所、 法拉利主题公园等六个旅游基础设施,市政基础配套设施(七通 即:给水、雨、污排水、供电、燃气、通讯、道路平整)。 3)统一对城市公共绿地(防护绿地、防护林带、风景林带、 景观绿带)、公园绿地及水系等景观进行建设。 第四条合作机制 为了加快项目推进,甲方同意指定相关负责部门和负责人,与乙方定期召开会议,就项目的规划、立项、审批、征地、拆迁及签署具体工作制定工作计划,形成会议纪要,并定期检查工作计划的落实情况,及时协调解决具体操作过程中的障碍问题,促进项目早日开工建设。 第五条双方责任与义务 1)甲乙双方承诺遵守本协议项下的约定,如果发生争议,将通过友好协商 的方式加以解决。 2)如果乙方未履行其在本协议中的承诺,甲方可取消乙方在本协议中的所 享有的项目开发权。 3)如果甲方未履行其在本协议中的承诺,乙方有权解除本协议并要求甲方 赔偿乙方的前期投入、开支以及利息。

浅议现代化城市文化与城市建设

浅议现代化城市文化与城市建设 发表时间:2018-10-08T15:12:25.297Z 来源:《新材料.新装饰》2018年4月下作者:李洁王笑凯[导读] 随着国民经济的迅猛增长,人民对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城市经营成为我国城市建设、城市管理和城市规划等理论和实践领域的热门话题 (1身份证:4101021977****252x;2身份证:4113291983****0011)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迅猛增长,人民对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城市经营成为我国城市建设、城市管理和城市规划等理论和实践领域的热门话题.从文化角度探究城市建设和城市规划的发展之路,可以说是我国的全新理念,是城市经济理论和实践在新世纪、新形势下的延续、升华和深化,是城市文化实践的思维理念和城市文化理论研究的视角转换.本文主要对现代建筑文化面临的挑战及城市文化对城市建设进行简单的简述,供同行参考!关键词:现代化;城市文化;城市建设前言:城市文化只有创新发展,文化个性才有持久的生命力,文化特色才能魅力无穷。丧失了保留至今的文化遗产,城市将失去记忆;不能跟上时代不断创新,城市文化将迷失发展路径。只有传承与创新并重,城市文化才能获得真正意义的发展。 1城市规划模式的分析 1.1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城市规划需要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强调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城市建设和自然环境的和谐,自然是人居环境的基础,人的生产活动及具体的人居环境建设应该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以促进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和谐互动。 1.2城市规划要满足人的生存和发展需要城市发展要充分考虑人的物质和精神需求、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发展,在公平原则下使每位居民都应能享受到平等、自由的权利和轻松、安全、舒适的生活工作环展,扩大就业容量;以优化资源利用方式为核心,以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动力,发展循环经济体系,改变“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传统经济增长模式,解决复合型环境污染问题。生态缓冲区。指生态保护区与建设开发区之间的过渡性质的地区,是土地争夺的热点。应遵循适度开发的原则,综合考虑开发与保护,局部与整体,近远期结合的关系,严格控制建设开发用地的供应,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生态恢复区。指已受到干扰而质量下降的敏感区及景观破碎区,以及建设发展区或是生态缓冲区中受到强烈干扰而功能丧失的地区,如空气、河流严重污染区。此类地区须严格限制开发、生产、建设活动对于现有污染源实行限期治理或采取关、停、并、转等措施,并制定保护控制专项规划。 1.3确定生态规划的远景目标,中短期规划结合对生态城市的远景发展提出设想,确立各个阶段的建设目标;中期规划以五年为周期,规划的期限原则上应当与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年限一致,并作为城市近期建设规划的依据。应当依据生态规划的远景目标及本阶段的建设目标,明确五年内规划的重点和发展时序,确定生态环境、土地和水资源、能源、自然和历史文化遗产等方面的保护与利用的综合目标和要求;短期规划以2~3年为周期,以具体的生态城市建设目标为重点内容,明境。城市规划的目的在于构建一个满足人生存、发展需要的人工环境,城市发展就是要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生活质量,满足其物质、精神文化发展的需求。“以人为本”已成为城市规划的主流思想之一。 2现代化城市建设的主要内容城市建设是城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建设以规划为依据,通过建设工程对城市人居环境进行改造,对城市系统内各物质设施进行建设,城市建设的内容包括城市系统内各个物质设施的实物行态,是为管理城市创造良好条件的基础性、阶段性工作,是过程性和周期性比较明显的一种特殊经济工作。计发程序问国家和地方的经济技术发展水平相适应。其次要正确处理好城市局部建设和整体发展的辩证关系。要从全局出发,使城市的各个组成部分在空间布局上做到职能明确,主次分明,互相衔接,科学考虑城市各类建设用地之间的内在联系,合理安排城市生活区、工业区、商业区、文教区等,形成统一协调的有机整体。第三要正确处理好城市规划近期建设与远期发展的辩证关系。最后要处理好城市经济发展和环境建设的辩证关系。注意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加强城市绿化建设和市容环境卫生建设,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城市传统风貌、地方特色和自然景观;不能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以污染环境。人与环境是相互依存的有机整体,保持人与自然相互协调,既是当代人类的共同责任,也是城市规划工作的基本原则。经多年的实践,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上述规划方法不能适应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基于对城市开放性——城市的发展与更新永无完结的认识,城市规划界提出了“持续规划”和“滚动式发展”的规划思想,即主要着眼于近期的发展与建设,对远景目标则不断地加以修正补充和调整,实行一种动态的平衡,从而抛弃了把城市规划当作城市“未来终极状态”的旧观念。 3城市文化对城市建设的意义分析文化个性和城市特色怎么确立,每座城市都有不同的地理、气候、自然环境以及历史、文化、社会背景,也必然会有不同的景观、形象、空间以及氛围、气质、灵魂,从而使城市文化呈现出不同的个性特征。济南称“泉城”,景德镇称“瓷都”,杭州称“人间天堂”,维也纳称“音乐之都”等等,都是特有文化使之形成了不可磨灭的城市特色。比如,长春可以从历史文化、汽车文化、电影文化等独特文化优势出发确立文化特色,集安可以利用“世界文化遗产”彰显文化魅力,延边、前郭、伊通等可以立足民族文化生发个性特色。各地确立城市文化特色,第一步要从各类本土文化中深入发掘和正确认知文化特征,在做出准确可靠解读基础上,对文化个性给予明确定位;第二步要注意保持这种原有文化特征,维护好生成它的城市格局、风貌以及空间特征、整体环境、人文精神等,以留住文化个性;第三步要努力传承和弘扬这种文化特色,把文化个性忠实地反映在城市建设上,以固化城市特色。大力加强制度文化建设,培育形成良好的城市品格。制度性的城市文化是城市特色的活的体现,也决定着城市的物质空间的风格和品位。每个城镇都应该从有利于城市特色生长、城市品位提升出发,对城市的建设和管理以及经济和社会活动的制度体系和行为习惯给予深入反思和积极改善,对市民生产生活中蕴含的传统性、地域性的道德风尚、风俗习惯、民间文艺等给予正确引导和积极塑造,让优良的宝贵的文化传统和健康、积极、先进的社会风尚成为城市文化的主流。要不断丰富发展这种个性鲜明的城市主流文化,让城市文化品格特色日益鲜明、品位不断提升。结束语:

XX市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年度工作总结

XX市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年度工作总 结 一、二00四年工作回顾 XX年是阜阳市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建投公司)进入实质性运转的第一年,也是我市全面实施“十五”计划、着力推进城市化进程的重要一年。一年来,建投公司遵循“服务经济大局、实现跨越发展”的工作思路,在市委、市人大、市政府的亲切关怀下,在市政府性投资项目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投资办)的直接领导下,牢固树立经营城市理念,以加快阜阳城市发展为己任,紧紧围绕向国家开发银行(以下简称开行)申贷这一主题,拓展思路、抓住机遇、积极探索、锐意进取,全面完成了XX年工作目标和各项工作任务,为阜阳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回顾今年所做的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明确思路 1、明确建投公司投融资的主体地位。建投公司是阜阳市政府为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深化城市建设投融资体制改革批准设立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国有独资企业,也是市政府利用组织优势,调控、整合城市资源,加大投资力度,

完善城市功能的操作平台。其主要宗旨是树立经营城市理念,创新市场融资方式,将政府行为变为企业运作。建投公司的设立,使“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公司经营”的新机制、新理念有了明确的载体。 2、明确建投公司政府性投资项目的实施主体地位。为加强开行贷款资金管理,强化项目决策,必须首先从机制上进行完善和规范。为此,市政府专门成立政府性投资项目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投资委),作为决策机构,对政府性投资项目进行决策指导。投资委下设投资办作为承上启下的中间机构,直接领导、督促建投公司及时把投资委的决策贯彻落实,具体实施。形成了宏观(投资委)、中观(投资办)、微观(建投公司)三位一体的管理体系,确立了建投公司政府性投资项目的实施主体地位。 3、明确建投公司的主要职能和任务。建投公司作为我市城市基础设施的投融资运作主体,从设立之初,就明确了职能和任务:一是融资,依托政府有效资产,按市场化运作方式,多渠道筹措资金,满足城市建设资金需求;二是投资,投资重点是城市基础设施和市政公共设施(政府性投资项目),同时选择有全局带动性和有较高收益的项目进行投资,增加收益,壮大实力;三是还贷,建立债务偿还机制,高效运作

智慧城市建设项目投融资方案

智慧城市建设项目投融资方案

一、智慧城市重点项 目概述 1.1 规划背景 智慧城市建设投融资问题,是智慧城市能不能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要建立完整、有效的智慧城市投融资体制,首先要关注城市长期可持续发展,注重于城镇化整体健康的发展。从智慧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讲,只有当社会各类投资方都能获得高于社会平均利润率的投资回报时,智慧城市建设的产业化才能真正迈开步伐。所以,要认真制定完整、均衡、可行,能将财政投资、银行贷款、债券融资和社会资本、第三方投资完美融合、取长补短的投资规划。 当前,某市智慧城市建设已启动,众多智慧城市建设项目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资金从哪里来,各类融资来源如何搭配,资金投入的时序如何选择,这些都需要通过投融资专项规划给予厘清。而某市目前针对智慧城市投融资领域存在缺乏顶层设计、市场化程度不高、投融资体系和要素市场有待完善等问题,难以满足智慧城市重大项目持续发展的需要。由于信息技术的不断升级,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以及居民消费习惯的不断变化,智慧城市建设开始交融于社会生产、消费各环节,行业边界趋向模糊。如何顺应智慧城市项目的推进提出针对项目融资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成为某市智慧城市发展面临的新课题。

1.2 规划期限 考虑到智慧城市建设任务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对融资方面的需求相对复杂,因此需要参照智慧城市建设的整体规划采用先易后难、分步实施的方式为某市建设提供行之有效的融资方案,因此我们将规划期限定为20xx-20xx年。 1.3 重点项目概述 为更好地推进某市新型城镇化建设,从解决现实问题出发,并依托智慧技术,开展智慧重点项目建设。某市智慧城市重点项目共计七个,包括城市公共信息平台项目、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项目、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项目、城市网格化项目、智慧社区项目、智慧交通项目、智慧水务项目。总投资约8.28亿元,其中政府财政投资共计26180万元,银行贷款融资22660万元,社会融资33960亿元。 1.4 总体思路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关于促进我国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的相关要求和部署,以促进临江市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为主题,以增强该市融资保障能力为主线,以拓展融资渠道、完善投融资机制为着力点,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和市场引导作用,构建重点突出、方式多样、风险可控的投融资体系,为区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投融资保障。 1.5 基本原则 ——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调节并重的原则。一方面,某市作为国家重点扶持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基础雄厚、资本条件充足,国家和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