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伊斯兰教圣地——麦加

伊斯兰教圣地——麦加

伊斯兰教圣地——麦加
伊斯兰教圣地——麦加

伊斯兰教圣地——麦加

麦加(Mecca) 是伊斯兰教的第一圣地。它座落在沙特阿拉伯西部赛拉特山区一条狭窄的山谷里,面积不到26平方公里,人口约40万。这里四周群山环抱,层峦起伏,景色壮丽。麦加,在阿拉伯语中是“吮吸”之意,它形象地表达了这里地势低、气温高,饮水困难的特征。

麦加城之所以名震环宇,是因为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就诞生在这里。穆罕默德在麦加创立和传播伊斯兰教,由于遭到反对和迫害,在公元622年迁往麦地那,在麦地那决定把礼拜的方向朝向麦加,从此,世界各地穆斯林都朝向麦加作礼拜。公元6

30年,穆罕默德率兵攻占麦加,控制了守护克尔白圣殿之权,并废弃多神教,把圣殿改为伊斯兰教清真寺。麦加城中心的这座大清真寺(又称禁寺)是穆斯林最神圣的地方,总面积16万平方米,可容30万穆斯林同时做礼拜。

伊斯兰教规规定信徒的“五功”(念、礼、斋、课、朝)之一是到麦加去朝觐,《古兰经》也载有到麦加天房去履行朝觐的义务。

“朝觐”是伊斯兰教为的信徒所规定的必须遵守的基本制度之一,它既体现了尊重历史传统,纪念“先知”的一种宗教仪式,又是一种带有自发地促进各国穆斯林间彼此了解和友谊的年会。1000多年来,随

着交通工具的日益发达,前往麦加朝勤的穆斯林逐年增多,这些年来有70多个国家的各种肤色、不同语言的穆斯林纷至沓来,使到朝觐期间的麦加变成光怪陆离、万花筒般的世界。1932年沙特阿拉伯王国建立后,麦加被称为“宗教之都”,现由穆罕默德后裔管理。麦加旧城称为“易卜拉欣洼地”的涸河谷。这里集聚着带有中古特征的宗教建筑和宫殿,狭窄的街道两旁是古色古香的店铺,居民的服装、语言和习俗还保留某些穆罕默德时代的风貌。

从旧城西向吉达方向逶迤的新市区,则是高楼大厦,贯通市区的宽广马路以及广场上的巨大喷泉……,入夜灯火通明,一派现代化城市景色。麦加在穆斯林世界被誉为

“诸城之母”。圣地只对穆斯林开放,非穆斯林一律谢绝入内,连记者也不例外。城中心是著名的大清真寺,又称禁寺,总面积16万平方米,30万穆斯林可同时做礼拜。禁寺广场中央,是巍峨的立方形圣殿——克尔白,又称天房。天房外东南墙角,离地1.5米高处,镶有一块黑色陨石,穆斯林视为圣物,进朝觐者游转天房经过此石时,争先与之亲吻或举双手致意。天房东南侧的“渗渗泉”,被视为圣水,游转天房后,在此饮水,以沾吉祥。麦加的其他圣地还有城东20公里的阿拉法特山、穆兹达利法和米纳等地,是朝觐者要站山诵经、“射石”(驱邪)活动之地。

麦加自古就是阿拉伯半岛上各种拜物

教的中心,穆罕默德进占此地、清除其他偶像后,乃成为伊斯兰教最主要的圣地。这里自古也是繁荣的商业城镇,来自亚非和地中海地区的商队汇集于此。居民的主要职业是接待川流不息的朝觐者。麦加市区范围,过去一直局限于“禁寺”的附近,近几十年来,城市规模已迅速扩大到近30平方公里,人口也增至近40万。在麦加西北已建成了世界最大的航空港——阿卜杜勒〃阿齐兹国王国际机场,和专供机场使用的海水淡化厂。

伊斯兰教三大圣寺简介

清真寺是伊斯兰教建筑的主要类型,它是信仰伊斯兰教的居民点中必须建立的建筑。清真寺建筑必须遵守伊斯兰教的通行规则,如礼拜殿的朝向必须面东,使朝拜者可以朝向圣地麦加的方向做礼拜,就是面向西方;礼拜殿内不设偶像,仅以殿后的圣龛为礼拜的对象;清真寺建筑装饰纹样不准用动物纹样,只能是植物或文字的图形。 下面介绍的是伊斯兰教的三大圣寺:麦加大清真寺、麦地那先知寺和阿克萨清真寺。 麦加大清真寺,位于沙特阿拉伯麦加城中心,建于公元638年,是伊斯兰教第一大圣寺,世界各国穆斯林向往的礼拜圣地,也是全世界穆斯林举行一年一度朝觐盛典的地方。由于该寺区域内禁止非穆斯林入内,还禁止狩猎、杀生、斗殴等行为,故又称禁寺。 禁寺规模宏伟,经几个世纪以来的扩建和修葺,特别是沙特时代的扩建,总面积已扩大到18万平方米,可容纳50万穆斯林同时作礼拜。周围有七座高塔,中间是天房,据说是先知易卜拉欣亲自建造的。 禁寺有精雕细刻的25道大门和7座高92米的尖塔,还有6道小门,24米高的围墙将门和尖塔连接起来,6座塔分别耸立在3座主要大门的两侧,另一座塔则与直径为35米的圆顶毗邻。这7座塔环绕着圣寺,象征着一周的天数,巍峨高耸,是典型的伊斯兰风格。禁寺的整个建筑、墙壁、圆顶、台阶、通道都是用洁白大理石铺砌,骄阳之下光彩夺目,气势磅礴。入夜,千百盏水银灯把禁寺照耀得如同白昼,显得格外庄严、肃穆。 麦加大清真寺以其宏伟壮观的建筑规模和庄严肃穆的独特艺术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最雄伟的清真寺。 今年八月沙特阿拉伯国王阿卜杜拉来到伊斯兰教圣城麦加,为麦加大清真寺扩建工程主持开工仪式。据当地媒体报道,此次扩建预计耗资约合213亿美元,将是这座清真寺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扩建。 麦地那先知寺,是伊斯兰教第二大圣寺,又称麦地那清真寺,地位仅次于麦加的圣寺。坐落于沙特阿拉伯麦地那,穆罕默德迁徙麦地那后创建。先知寺是世界上第一座清真寺,始建于公元七世纪二十年代初,经过千余年的多次扩建,原先简陋的先知清真寺已发展成为规模宏大的建筑群落。 该寺气势磅礴,布局严谨壮丽,内外装修精致华美,主体空间和外围广场可容纳100万人做礼拜。原建筑简朴,以枣椰树干作梁柱,用土坯垒成。后延长周围平房的屋顶,用枣椰树枝和泥土把露天院子盖起来,围以土坯围墙。自欧麦尔后,历代统治者不断扩建,规模逐渐宏大。现在先知寺面积为1.6万余平方米,寺内有5道门和5座宣礼塔,其中两座尖塔高达70米。豪华宽大的礼拜殿内,有精致的凹壁。殿内顶每隔3米有一盏水晶玻璃吊灯。在寺的东南角有一块有黄铜栏杆隔开的地方,是穆罕默德的陵墓。该寺是穆斯林瞻仰的圣地,并成为朝觐后的拜谒地。装饰富丽堂皇,为世界有名的雄伟清真寺。每年世界各地穆斯林凡到麦加朝觐者,有的也来此祈祷和礼拜,瞻仰先知寺和圣墓。

奈良美智 最新经典语录集锦大全

1、每天都有新鲜事发生,觉得自己就像一个孩子般充满好奇心。 2、就算是被讨厌的人否定,或是批评,也都没关系。 3、我的创作并不是意识到观众而想向外表达什么,不管是好是坏都是一种出于自己和自己的对话。 4、毕业后,从学校这个温室走出去,开始一个人的创作之路才是真正踏出漫长没有终点纸画家生涯的起点。 5、在语言无法沟通那个的环境中,是有一种人类基本共通的什么东西作为自己的独特表现方法。 6、想尝试的事情跟山一样多,想做的欲望可能无穷无尽,但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必须时常以最想做的究竟是什么为基点来考量才好。 7、我们总是饿着肚子,眼含泪水,不断呜咽。幻想着,天上会不会掉下什么,看看上面,看看下面,但绝不乞求! 8、摄影不是利用镜头把景物拍下来,而是要将某种创意,透过景物明确地表现出来。 9、一杯茶,如果可以不多不少倒得刚刚好的话,经典语录,那你什么都可以做得到——留在心里的伊斯兰谚语。 10、当想画的东西像决堤似得自然从手中不断被释放出来,我想这是真正完全没有感受到“别人目光”的结果。 11、因为技术和理论的东西可以因为经验增加而变得成熟,习得的技术如果不经由经验来获得再确认,那么就没有意义了。

12、在这有限的生命里,我希望能够一直画下去。 13、踏入现实中的艺术世界,经典语录,这绝不是我脑海里想象的世界,我在不知不觉中成为过河卒子,已经无法回头了。 14、所有重要的东西我早已将之刻印在身体里,只是我把它遗忘了吧。 15、与很多人相遇,一点一点向外扩展自己的世界,有这些我所认识的人们,我才能走到这些即使靠自己的力量也到达不了的地方。 16、追究过去的旅程,即是连接未来的旅程,未来也许会被遗忘的过去永远封存着。 17、我将德语无法自由沟通的遗憾,用绘画来表现,让身边的人意识到自己是存在的。 18、在所有应该得到,而且已经拥有的岁月里,不管是悲伤的事,或是快乐的事,全部都是真实、平等地灌溉着我。 19、不论在哪里,只要有一个人作画的空间,我就能够画画。 20、虽然我活了下来,但总有一天绝对会面临死亡。因为我明白这是必然,所以我并不悲伤。 21、即使我不知道从现在开始还可以活多少年,不知道将来会有什么样的烦恼,但是我有无论如何都想要超越的念头。 22、我的画不是针对他人,是面向自己内心所画的画。 23、我要向那些装腔作势的家伙,竖起中指开火。 24、我相信创作本身就是一种沟通的手段。

《伊斯兰教在中国的传播及回族的形成与发展》教案

《伊斯兰教在中国的传播及回族的形成与发展》 教案 授课人:梁志勇(28号) 陈玲(40号) 张春慧(16号) 陈龙弟(27号) 丁莹(3 号) 授课时间:2010年4月7日

教学目标:1、了解伊斯兰教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的历程; 2、从民族学角度把握回族形成的诸因素并了解宁夏回族历史及回族著名 历史人物; 3、从历史的演变中理解回族宗教信仰及其风俗习惯的渊源。 教学重点:教学目标1、2 教学难点:教学目标2、3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导入: 同学们,大家好!大家都知道,我国是一个有五十六个民族所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其中有很多民族都有其自身独特的宗教信仰及发展历史。那么本节课就让我们的团队带领大家跨越千年历史,去探寻伊斯兰教在中国传播的历程以及它的忠实信徒——回族,特别是宁夏回族的形成与发展历史,并了解一下几位著名的回族历史人物。 一、伊斯兰教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历程 伊斯兰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也是人类历史上的重大社会文化现象之一它的最初产生是中世纪阿拉伯半岛由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过渡的产物,是阿拉伯民族建立统一国家,实现安定与和平的客观社会要求在宗教思想上的强烈反映。从610年穆罕默德创教开始,到他逝世之时的23年间,伊斯兰教终于发展成为整个阿拉伯半岛的统一宗教。并伴随着阿拉伯帝国的对外扩张而走上了向外传播的道路。在这一时期,伊斯兰文化通过著名的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并在不断吸收中国本土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伊斯兰文化,进而产生了信仰这一特殊文化的群体——回族。 关于伊斯兰教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历程,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为伊斯兰教传入中国的初期,时间是唐朝到宋朝。 中国与阿拉伯民族最早的交往可以追溯到汉代。《史记》称阿拉伯为“条枝”,“在安息西数千里临西海,暑湿,耕田,田稻。”97年,后汉西域都护班超派遣甘英出使西域,行抵安息西境欲渡海往埃及受阻。由于他的报道,国人对条枝有了更多的了解。《后汉书》记载:“条枝国在山上,……临西海,海水曲环其南及东北,三面路绝,唯西北隅通陆道。”西汉时,我国与西域各国的贸易已相当频繁。中国的丝绸之路、铁器通过著名的丝绸之路远销至罗马帝国及西亚各地;阿拉伯的乳香、珠宝、鸵鸟则输入中国。到了618年,唐王朝的建立。两个大帝国的边境相交于中亚细亚,这为两国的往来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相传,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曾经说过:“学问虽远在中国,亦当求之。”此话表达了阿拉伯穆斯林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情感和他们善于学习别国先进文化的心态。 关于伊斯兰教何时传入中国,目前尚无定论,大多数学者都认为是唐永徽二年。《旧唐书·大食传》记载:“永徽二年始遣使来贡。自云有国已三十四年,历三主。”永徽二年正值阿拉伯伊斯兰帝国第三任哈里发奥斯曼当政。他派使者经丝绸之路抵达长安,觐见唐高宗李治,并向他介绍大食国的建国经过、基本国情、文化习俗和伊斯兰教的基本

浅论伊斯兰教建筑的中国化

浅论伊斯兰教建筑的中国化 在全世界,各地文化、地理以及建筑技术条件的差异形成了清真寺建筑的千姿百态,它们反映出不同的社会文化和地方特色。我国清真寺约有两万余所,其建筑式样、结构、艺术风格丰富多彩。目前见到的绝大多数为元以后,特别是明清以来创建或重建。明代清真寺,在建筑的整体布局、建筑类型、建筑装饰、庭院处理等各方面,都已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而清代则是中国伊斯兰教建筑大发展的高峰时期,中国清真寺的特有建筑形制正是在此时完全形成。 一、传统清真寺建筑样式 在阿拉伯国家及信奉伊斯兰教的国家里,人民创造了自己独特的建筑体系。从两河流域到比利尼斯,清真寺的主要型制是巴西利卡式。由于伊斯兰教仪式要求礼拜时,朝圣者面向圣地麦加,所以,原来的巴西利卡式就被横向使用,长期沿袭并形成定制。但伊斯兰教的礼拜殿、邦克楼、沐浴水池、教室及殿内设圣龛等都有定规,从而组成完整的以宗教活动为中心的清真寺建筑群体。最典型的清真寺是叙利亚大马士革的大清真寺,它也是早期最大的清真寺建筑群。该寺围墙东西比南北稍长,俱在300米以上,院子正中还有一个四合院,四角有方塔,其大殿靠南,进深三间,有两排柱子,在圣龛前开辟成一个独立空间,形成纵向的轴线,正中为一个穹顶。出于这种构思的完美性,

因而它成为各地区清真寺的范本,随着时代的变迁,集中式的穹顶式建筑成为伊斯兰建筑的标志。 尽管各地民族成分不同,地方传统差别很大,建筑也因地而异,采用的结构方式、平面布置也有变化。但是,伊斯兰教建筑却有其共同点,清真寺都喜欢表面装饰。因伊斯兰教规定禁用写实的动物纹作装饰,所以采用的题材是几何图案、阿拉伯的古兰经撷句和程式化的植物。在建筑中普遍采用富有装饰性的拱券结构,特别是大殿中使用穹顶。加之相应的建筑及装饰的陪衬(邦克楼、几何花纹等),使建筑显得更加雄伟壮观、富有神秘感。穹顶的采用在建筑上形成了与精神所融合的空间表现,这与伊斯兰教信仰有着直接的关系。经历千百年的不断探索和创造,其建筑结构水平不断提高,建筑风格不断成熟,艺术日趋完美,产生了其建筑的独特性,对世界建筑产生了极大地影响。 二、逐步中国化的清真寺建筑 伊斯兰教传入中国后,最初国内清真寺主要用砖石砌筑,平面布局,外观造型及细部处理基本上是阿拉伯式样。随着伊斯兰教的发展和宗教传播的需要,清真寺建筑在发展中逐步吸收了汉族建筑的特点,表现为两种建筑艺术的融合,从而创造了特有的建筑型制。尽管有些地方、有些清真寺建筑已被完全汉化,但信奉伊斯兰教的民族

回族的三大节日

回族的三大传统节日 开斋节 回民亦称为“大尔德”开斋节,一般要过三天。第一天从拂晓开始就热闹起来。家家户户都要早早起来,打扫院内院外、巷道厕所,给人以清洁、舒适、愉快的感觉。成年回族个个都要洗大净、沐浴净身。男女老少都换上自己喜爱的新衣服,小孩子也都个个把脸洗得干干净净,头发梳得光光亮亮的。回族群众聚会和活动的场所——清真寺,节日前该维修的维修,节日里也都打扫得干干净净,有的地方还专门布置一番,悬挂“庆祝开斋节”的巨幅标语和彩灯。 斋戒的男子大多数都要洗小净,然后换上清洁的衣服,戴上白帽,上寺等候。听见清真寺里开斋的梆子声后,在寺上和在家的,都开始吃“开斋饭”了。 开斋时,若是夏天,有条件的先吃水果,没有条件的喝一碗清水或盖碗茶,而后再吃饭。这主要是斋戒的回民在夏天首先感到的是干渴,而不是饥饿。若在冬天,有的人讲究吃几个枣子后再吃饭。相传穆罕默德开斋时爱吃红枣,所以回民现在也有这种习惯。 以上这些,只是回民狭义的斋戒。广义的斋戒是,不仅不吃不喝,更重要的是要做到清心寡欲,表里一致,对耳、目、身、心都要有所节制。要做到耳不听邪,目不视邪,口不道邪,脑不思邪,身不妄邪。如果只禁饮食,挨饥饿,而两面三刀,恶语中伤,横行霸道,胡作非为,是不符合斋戒真谛的,也是不全面、不完美的。 古尔邦节 古尔邦节是伊斯兰教三大节日之一。又称宰牲节,与开斋节并称为伊斯兰教的两大节日。是阿拉伯语“尔一德·艾多哈”的意译,亦称古尔邦节。“古尔邦”意为“献祭”、“献牲”,为朝觐功课的主要仪式之一。 “古尔邦”,意为“牺牲”、“献身”,故亦称“宰牲节”、“献牲节”、“忠孝节”。是伊斯兰教三大节日之一,一般在开斋节过后七十天举行。这个节日属于穆斯林朝觐功课的仪式范围。伊斯兰教规定,教历每年12月上旬,穆斯林去麦加朝圣,朝觐的最后一天,开始举行庆祝活动。 回族为什么要宰牲过古尔邦节呢?相传,伊斯兰教的古代先知之一——易卜拉欣夜间梦见安拉命他宰杀爱子伊斯玛仪献祭,考验他对安拉的虔诚。易卜拉欣把刀磨得闪闪发光,非常锋利。当伊斯玛仪侧卧后,他把刀架在儿子的喉头上。这时他伤心痛哭,泪如溪流。第一刀下去只在儿子的脖子上留下了一个白印印,第二刀下去刮破了一点皮。 伊斯玛仪说:“我的父啊,你把我翻个身,让我匍匐而卧,这样你就下决心吧,顺从真主的命令。” 易卜拉欣听了儿子的劝言,把他翻了个身,然后解下刀子使劲宰时,真主受感动,派天仙吉卜热依勒背来一只黑头羝羊作为祭献,代替了伊斯玛仪。这时易卜拉欣拿起刀子,按住羊的喉头一宰,羊便倒了。从那以后,穆罕默德就把伊斯兰教历十二月十日规定为宰牲节,这就是传说的“古尔邦”的来历。 古尔邦节是宗教节日,在伊斯兰教历十二月十日。 圣纪节

乔斯坦贾德经典语录

乔斯坦贾德经典语录 乔斯坦贾德经典语录 1、许多西方的生态哲学家已经提出警告,整个西方文明的走向根本就是错误的,长此下去,势必将会超出地球所能承受的范围。他们谈的不只是环境污染与破坏这些具体的问题。他们宣称,西方的思想形态根本上就有一些谬误。 2、真正的知识来自内心,而不是得自别人的传授。同时,唯有出自内心的知识,才能使人拥有真正的智慧。 3、“所以当你选择不要对别人不好时;;即使这样会违反你自己的利益;;你就是在从事自由的行为。” 4、有一种男女干系叫灵魂相交,不分男女,他们只是个别的人,由于相互取暧而在一起,这就够了。 5、我们几乎可以说一头大象(或一个人)事实上是一群单细胞生物的集合体,因为我们体内的每一个细胞都有同样的遗传物质。我们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完全是由这些隐藏在每一个小小细胞里面的物质决定的。 6、德国诗人歌德曾经说过:“不能汲取三千年历史经验的人没有未来可言。”我不希望你成为这些人当中之一。我将尽我所能,让你熟悉你在历史上的根。这是人之所以为人(而不仅是一只赤身露体的猿猴)的唯一方式,也是我们避免在虚空中漂浮的唯一方式。

7、“迷信”,多么奇怪的一个名词。如果你信基督教或伊斯兰教,这就叫“信仰”,但如果你相信占星术或十三号星期五不吉利,就是迷信!谁有权利说别人相信的东西就是“迷信”呢? 8、使我们无法获得真正的幸福与和谐的是我们内心的各种冲动。例如我们的野心和愚妄。但如果我们体认到每一件事的发生都有其必然性,我们就可以凭直觉理解整个大自然。我们会很清楚地领悟到每一件事都有关联,每一件事情都是一体的。最后的目标是以一种全然接纳的观点来理解世间的事物。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与满足。 9、人类虽然思想不见得永远一致,理性也不一定同样发达,但世上一定有一种“普遍的理性”指导大自然所发生的每一件事。 10、除了语言之外,我们会有哪一种历史背景也是一生下来就注定了。没有人和这类背景之间能有一种“自由”的关系。因此,那些无法在国家中找到定位的人就是没有历史的人。你也许还记得这种观念也是雅典哲学家的重点。没有人民,固然就没有国家,但如果没有国家,也就没有人民。 11、在道德的抉择上也是如此。我们永远不能把错误归咎于“人性”或“人的软弱”等等。我们可以发现时常有成年男子做出种种令人厌恶的行为,却把这样的行为归咎于“男人天生的坏毛病”。可是世上没有“男人天生的坏毛病”这种东西,那只是我们用来避免为自己的行为负责的借口罢了。 12、没有比向往爱情更贪婪的事情,有了一想二,有了二想三,

伊斯兰教何时传入中国

伊斯兰教何时传入中国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念, 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除恶是格物 ——以为题记选这个题目是因为曾经有同学跟我说过李世民拜过安拉,这个问题一直让我纠结至今,在此就是想弄清楚伊斯兰教何时传入的中国! 先知穆罕默德(????,570-632 )婚后他常到麦加城郊的希拉山洞静坐沉思,610年,他40岁时,奉到安拉的使命一-把人类引导于真主之道。622年迁徙到麦地那。631年,阿拉伯半岛各地派遣代表团到麦地那,表示愿意接受伊斯兰教,至此,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半岛占统治地位,半岛已基本统一。632年3月,先知率10万穆斯林到麦加进行了伊斯兰教史上的第一次朝觐,在阿拉法特山发表了著名的“辞朝演说”,他以安拉启示的名义宣布“今天,我已为你们成全你们的宗教,我已完成我所赐你们的恩典,我已选择伊斯兰做你们的宗教”。“辞朝演说”表明他已完成自己的使命,同年6月8日,病逝于麦地那,并葬于此。 关于伊斯兰教何时传入中国的说法有很多,以“隋开皇中说”时间上限为最早,明代有一种影响至今的说法是“唐武德说”,以及“唐贞观说”,唐“永徽二年说”,据此我大概了解了一些内容。 默罕默德,大概生活于中国的隋唐年间,明朝人所著的《闽书》卷七灵山中记载“自郡东,南折而东,遵湖往南行为灵山。有默德那国二人葬焉,回回之祖也。回回家言,默德那国有吗喊叭德圣人生隋开皇

元年,圣真显美,其国王聘之御位二十年,降之经典,好善恶恶,奉天传教,日不晒曝,雨不湿衣,入火不死,入水不澌,呼树而至,法回而行,门徒有大贤四人,唐武德中来朝,遂传教中国,一贤传教广州二贤传教扬州,三贤四贤传教泉州,卒葬此山”同样《明史》西域传中记载“隋开皇中,其国撒哈八撒阿的斡葛始传其教入中国。”明朝人书中记载默罕默德生于开皇年间明显与阿拉伯史上默罕默德的生卒年不符,且书中对阿拉伯人的过于神化明显是以讹传讹的结果,唐武德年间是公元618-626年,而我们熟知伊历元年是622年,阿拉伯半岛的基本统一是在631年,很明显时间不符。《闽书》中所记载的内容在中国的正史中并未记载,作为证据尚显不足。时隔700多年很难记载清楚,而我们也知道明史的可信度不高。且《隋书》中说“汉氏初开西域,有三十六国,其后分立五十五王,置校尉,都护以抚纳之。王莽篡位,西域遂绝。至于后汉,班超所通者五十余国,西至西海,东西四万里,皆来朝贡,后至都护,校尉以相统摄,其后或绝或通,汉朝以为劳弊中国,其官时发时置。暨魏晋之后,互相吞灭,不可祥焉。。。。。然事多亡失,今存录者,二十国焉。”隋书中所记载的二十国中,没有涉及阿拉伯国家,至于那些无可稽考的,则没有史书证据了,那么我们可以理解为公元618年以前,中国没有传入伊斯兰教。中国最早的清真寺是广州的怀圣寺,相传赛义德·艾比·宛葛素于唐贞观初年(627年)到广州传教并建清真寺供侨民礼拜。他归真后,教徒为其营葬于此。墓建于贞观三年(629年),至今已逾1300多年,是一座名正言顺的古墓。这应该是最早到达中国的阿拉伯人了,对于这

哥特式建筑和伊斯兰风格建筑异同

浅析哥特式建筑和伊斯兰风格建筑异同

————————————————————————————————作者:————————————————————————————————日期:

[组图]浅析哥特式建筑和伊斯兰风格建筑的异同 发来源:《中华建筑报》 摘要:哥特式建筑的尖顶、拱肋、飞扶壁,以及高高的垂直线条仿佛一直延伸到了天际,创造出一种神圣的感觉。哥特式教堂充满了宗教的气氛,当光线射入深深的内部空间时,从五彩的玻璃中投射下来的光线更渲染了教堂宗教的气氛。而穹隆、纹样、彩色玻璃工艺等则借鉴了阿拉伯建筑风格。 关键词:哥特式建筑;伊斯兰风格建筑 哥特式建筑11世纪下半叶发轫于法国,13世纪~15世纪流行于欧洲,是一种兴盛于中世纪高峰与末期的建筑风格。它由罗曼式建筑风格发展而来,文艺复兴时期获得继承发展。主要建筑是天主教堂,也影响到普通建筑。哥特式建筑的高超的技术和艺术成就,在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12世纪~15世纪,法国的城市手工业和商业行会相当发达,市民们以极高的热情建造教堂,相互争胜。当时教堂已不再是纯属宗教性建筑物,它已成为城市公共生活的中心,成为市民大会堂、公共礼堂,甚至用作市场和剧场。在宗教节日时,教堂往往成为热闹的赛会场地。哥特式建筑的特点是尖塔高耸、尖形拱门、大窗户及绘有圣经故事的花窗玻璃。在设计中利用尖肋拱顶、飞扶壁、修长的束柱,营造出轻盈修长的飞天感。新的框架结构增强支撑顶部的力量,整个建筑以直升线条、雄伟的外观和教堂内空阔空间,使教堂内产生一种浓厚的宗教气氛。教堂的平面基本为拉丁十字形,但其西端门的两侧增加一对高塔。 哥特式建筑从罗曼式建筑的圆筒拱顶普遍改为尖肋拱顶,推力作用于4个拱底石上,这样拱顶的高度和跨度不再受限制,可以建得又大又高。并且尖肋拱顶也具有"向上"的视觉暗示。扶壁也称扶拱垛,是一种用来分担主墙压力的辅助设施,在罗曼式建筑中得到大量运用。哥特式建筑把原本实心的、被屋顶遮盖起来的扶壁,都露在外面,称为飞扶壁。由于对教堂的高度有进一步的要求,扶壁的作用和外观也被大大增强了。亚眠大教堂的扶拱垛有两道拱壁,以支撑来自推力点上方和下方的推力。沙特尔大教堂用横向小连拱廊增加其抗力,博韦大教堂则双进拱桥增加扶拱垛的承受力。有的在扶拱垛上又加装了尖塔改善平衡。扶拱垛上往往有繁复的装饰雕刻,轻盈美观,高耸峭拔。

麦加大清真寺

麦加大清真寺 麦加大清真寺,是世界著名的清真大寺,伊斯兰教第一大圣寺,世界各国穆斯林向往的地方和去麦加朝觐礼拜的圣地。据《古兰经》经文启示,在此禁止凶杀、抢劫、械斗,故又称禁寺。 此寺位于沙特阿拉伯麦加城中心,规模宏伟,经几个世纪以来的扩建和修葺,特别是沙特时代的扩建,总面积已扩大到18万平方米,可容纳50万穆斯林同时作礼拜。禁寺有精雕细刻的25 道大门和7 座高92米的尖塔,还有6道小门,24米高的围墙将门和尖塔连接起来,6座塔分别耸立在3座主要大门的两侧,另一座塔则与直径为35 米的圆顶毗邻。这7 座塔环绕着圣寺,象征着一周的天数,巍峨高耸,是典型的伊斯兰风格。全寺围墙西北长166米,东南长近170 米,东北近110米,西南约111 米。禁寺的整个建筑、墙壁、圆顶、台阶、通道都是用洁白大理石铺砌,骄阳之下光彩夺目,气势磅礴。入夜,千百盏水银灯把禁寺照耀得如同白昼,显得格外庄严、肃穆。 圣殿克尔白在禁寺广场中央。克尔白是阿拉伯文音译,意思是“方形房屋”,圣殿又称天房(真主的房子)。圣殿采用麦加近郊山上的灰色岩石建成,殿高14米多,殿的四角依所朝方向分别称为伊拉克角、叙利亚角、也门角和黑色角。殿门为金制,位于东北角,高3米,宽2米,离地约2米。殿内以大理石铺地,3根大柱支撑殿顶。圣殿自上而下终年用黑丝绸帷幔蒙罩,帷幔中腰和门帘上用金银线绣有《古兰经》经文,帷幔每年更换一次,据说这一传统自伊斯兰创始以来已绵延1300多年。圣殿每年都要在回历7月和国历12月隆重地洗刷2次,洗刷时,沙特国王也亲临参加,洗刷过的水由参加盛典的各国朝觐者收集起来,盛在一些容器里,赠给知名官员。 在麦加大清真寺内,有一眼古井,水深24 米,清凉甘甜,穆斯林视为圣水,相信泉里有福泽。朝觐者游转天房之后,必来饮此水,祈求吉祥,返回去时还经常大瓶小罐的装上一些圣水带回家乡,当作珍贵的礼物赠送给亲友。 麦加大清真寺,穆斯林的圣地。易卜拉欣是伊斯兰教中传说的人物,他被称为“安拉的至交”。传说,当时易卜拉欣的父亲及其族人都崇拜偶像,为了让他们转而信仰真主安拉,易卜拉欣请求真主显示使尸骨腐烂之物复活的神昭。真主让易卜拉欣捉来4只鸟,将他们一一肢解,然后分别放到4座山峰上去。真主要易卜拉欣大声呼唤,他大喊了几声,飞鸟的各部分便自动聚集起来恢复原形,鸟儿又在蓝天上展翅翱翔了。人们见了这一幕心里虽然受到震动,可回到家里,却仍然供奉着偶像。易卜拉欣很着急,就跑到神庙里把那些玉雕、木刻、泥塑的偶像全部打翻捣烂。族人都气得发狂,把他捉起来,用粗绳五花大绑将他全身上下捆得严严实实,然后在广场燃起一堆熊熊大火,把易卜拉欣扔进火里,让他接受最严厉的惩罚。大火一下子就把绳索烧断了,而易卜拉欣却毫发未损,他从火堆里跳出来,继续宣扬着伊斯兰教的教义。人们惊呆了,终于跟随易卜拉欣,虔诚地诵读着《古兰经》,信奉起真主安拉来。 “伊斯兰”意为“顺从”,而教徒“穆斯林”即为“顺从者”,随着信仰伊斯兰教的穆斯林不断增多,公元前18世纪,易卜拉欣和他的儿子伊斯梅尔监建了一座圣寺,以弘扬真主的法力和供人们朝觐礼拜,这就是伊斯兰教圣地——麦加大清真寺。经过多个世纪的扩建和修警,它的总面积已由起初的3万平方米扩大到现在的16万平方米,可容30万穆斯林同时作礼拜。禁寺有25道大门,

伊斯兰教圣地麦加(精)

伊斯兰教圣地——麦加 伊斯兰教有三大圣地:麦加、麦地那和耶路撒冷,麦加是最主要的圣地,称为第一圣地。它是伊斯兰教的发祥地。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规定,穆斯林不论身居何处,他礼拜时都要面向麦加圣寺克尔白。1000多年以来,麦加一直是全世界穆斯林向往和朝拜的中心。 公元570年,穆罕默德诞生于麦加。他在这里创立和传播伊斯兰教。由于受到反对和迫害,他在公元622年率领他的跟随者和妻室前往麦地那。其后,教徒日益增多。公元630年,穆罕默德率师攻占麦加,以此为中心,继续传教。伊斯兰教此后迅速发展壮大,成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信徒遍及五大洲。亚非欧广大地区归于伊斯兰教国家的版图。麦加在穆斯林世界,被誉为“诸城之母”。 麦加位于沙特阿拉伯西部,坐落在赛拉特山地的一条峡谷中。这里四面山峦起伏,东西两侧,高峰危立,现东北、西北、西、南,各有一山口,通往外地。由于受到山峰所限,城市过去大致沿西南和北方伸展。旧城建在“易卜拉欣洼地”河上,聚集着具有中古特征的宗教建筑和宫殿。 麦加城中最重要而著名的圣地是大清真寺,即圣寺。据《古兰经》文,在此禁止凶杀、抢劫、械斗,故又称禁寺。它是一个由上下两层长廊环绕的露天大院。经过几个世界的扩建和修缮,特别是沙特时代的扩建,其面积已从3万平方米扩建为16万平方米,可容30万穆斯林同时做礼拜。圣寺有25座精雕细致的大门,6道小门。6座高耸入云的尖塔分别耸立在3座大门两侧,另一塔与直径为35米的圆顶相邻。围墙、台阶和整个地面,都用白大理石铺砌,艳阳之下,光华闪烁。入夜,千百盏华灯齐放,宛如白昼。 圣寺广场中央稍南,屹立着巍峨的圣殿克尔白(意即方形房屋),又称天房(真主之房)。据称,这座灰色岩石构成的方殿,是阿丹依天上的原型所建,因洪水泛滥被毁,后由先知卜去拉欣父子于纪元前18世纪重建。圣殿长12米,宽10米,高15米。圣殿外面,从上而下,中年用黑色锦幔覆盖,下有钢环固定于圣殿底座,锦幔中间围绕一条长61米的阔带,带和门帘上用镀金银线绣着《古兰经》,需用金线120公斤。锦幔每年更换一次,据说这个传统已持续1300余年。圣殿内,3根高柱巍然屹立,一盏盏金银吊灯相映成辉,更增加了庄严气氛。 圣殿外的东南墙角,镶着有名的黑石,即称玄石。它是一块带微红的褐色陨石,高1.5米,长30厘米,据传是天使递交给易卜拉欣而被遗留下来的圣物,一说是阿丹被辩出天堂时,交给他以示有罪之物。黑石已经破碎,1844年以银框把它镶入墙内。朝拜者绕行天房时,都争先亲吻或举双手示意。 圣店东面对黑石处,有四柱圆顶小阁,围以方形铜栓,相传是易卜拉欣建造圣殿时遗有足印之处。麦加的其它伊斯兰教胜地还有城郊的阿拉法特山、穆兹达利法等地。 根据伊斯兰教法,凡有条件的穆斯林,都有去麦加朝拜的义务。朝拜被列为伊斯兰教五大功课之一。50年前,每年朝拜者约几万人。1984年已达300万上下。近年来,以超过千万人。麦加圣城只对穆斯林开放。每年伊斯兰教历12月是朝拜月,麦加到处都是人流。朝拜者到达麦加后,要进行一系列朝拜活动,主要内容有:从陨石处按逆时针方向绕行圣殿7周:在萨法及麦尔瓦之间往返疾行7次:赶阿拉法特山“站山”,肃立诵经;在穆兹达利法旷野露宿歇息;至米纳“射石”驱邪;欢度宰牲节;再次至圣殿,举行告别朝拜等活动。它成为一年一度的国际性的盛大宗教活动。 现在的麦加,在沙特阿拉伯政府的大力建设下,已成为一座拥有40万余居民的城市。它正在向北、西和西北方进一步扩展。它既有古色古香的市场,又有现代化的旅行区和商业区。新建的大楼正在不断涌现。这座沙特阿拉伯的“宗教之都”正在不断繁荣和进展。

关于信仰的经典句子

关于信仰的经典句子 1、没有信仰,又没有原则的人是可怕的! 2、真正的信仰是根植于人的内心的,是不被外力所左右的。 3、没有了希望,一个人就不能维持他的信仰,保守他的精神,或保全他的内心纯洁。 4、听说,有了信仰的人,在苦难的生活都会是甜的。你说对吧,吴邪,我的信仰。 5、信仰不是一种学问,而达到他所选定的目标,乃是宇宙的真理,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 6、若我头顶的光环被无知所覆盖,你是否还会叫我,宛如天籁。 7、如果他们不响应你的召唤,你走下去吧,独自一人走下去吧。 8、信仰,是仰望之事的实底,是所见之事的确据。 9、我知道我终将妥协,终将变成我最不想成为的模样。但是至少在那之前,哪怕一次也好,请让我贯彻自己的信仰。 10、每一个还未完成的梦想都孱弱无比,我们小心翼翼地捧着,不愿让任何人知道。 11、生在和平年代的我们无从复写当年悲壮的荣光,却可以让信仰永远停留在我们心上。 12、儘管在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早已面临著信任危机,但我仍愿意相信有信仰的人。 13、蒙着眼随波逐流,我却想找到信仰。 14、信仰是石,擦起星星之火;信仰是火,点亮希望之灯;信仰

是灯,照亮夜行的路;信仰是路,引你走向黎明。 15、而当你站在教堂里倾听管风琴的奏鸣,你就想当个天主教徒。 16、生命在这里周而复始,没有任何差异,念及此,他不由得觉得浑身冰冷。生命在这里自然而然地出现,并无特别的原因。生命消逝时,未经审视,亦无人缅怀。 17、当唯一的信仰被颠覆。能为不弃亦不离,这只是忠诚。能将被颠覆的信仰当作必然,这才是虔诚。 18、当我站在黑暗中,我仍然相信有人在守护我,不管人们怎么说,也不管需要多长时间。 19、他们相信的不是信仰的对错,而是始终相信。 20、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因为我们信仰的主义,仍是宇宙的真理。 21、我相信爱是萤火般的信仰。 22、我所信仰的东西,很不幸地往往是这个世界的反义词。不过这也为我带来了信心。要是我珍惜的东西普遍存在着,它又有何珍贵呢? 23、因为没有信仰所以欲望无法被满足,被困于世俗痛苦挣扎,在死与重生中泯灭。 24、教育,即传道,作用在信仰上,灵魂上。因为教育、信仰的不同,所以我对于所谓的华裔没有亲近感,有的只是灵魂上的厌恶。他们只是长着和我们相似的外貌,然而,住在河对岸的是恶魔。 25、一种新颖的观念和自己的想法相类似,并且高于自己的想法,

三大宗教的起源地

三大宗教的起源地 “世界若有十分美,九分尽在耶路撒冷。” “耶路撒冷啊,我若忘了你,让我的手断;你若不是我的欢乐源泉,让我的齿寒。”古老的《圣经》用这样的语句描绘耶路撒冷。 在希伯来语中,耶路的意思是城市,撒冷是和平,耶路撒冷即和平之城。然而五千年来,这座和平之城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它被四方群雄征服过三十七次,曾被战火十八次夷为平地,但它仍在废墟上得到再生。 耶路撒冷,又是一座神圣之城,它是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三大宗教的起源地。 耶路撒冷,位于地中海与死海之间的山区,海拔八百米,现约一百七十平方公里。它最早是由迦南人约在公元前3000年建立,距今已有五千多年历史了。以后又被非力斯人占领。公元前1000年,大卫战胜非力斯人,建立起以色列王国,定都耶路撒冷。 大卫王死后,他的儿子所罗门继位。所罗门王动用二十万人,花了七年时间,建造了第一座犹太教圣殿。 这座圣殿位于耶路撒冷的锡安山上,外面有一道椭圆形的石头围墙,里面有一座高大的殿堂,殿堂中央供放着装有经书的柜子。殿堂内墙壁、门窗、柱子、祭台全都涂上了一层厚厚的金粉,显得金碧辉煌。在圣殿落成的庆典上,所罗门王向以色列人的上帝耶和华祈祷:“我已建造了一所圣殿,作为您的永久居所。” 圣殿的建成,使所罗门王声威大震。圣殿成了犹太人宗教活动的中心。从此,耶路撒冷成为犹太教的圣地。 公元前586年,新巴比伦王国攻占了耶路撒冷,一把火烧了犹太教圣殿,成千上万的犹太人被俘后押往巴比伦,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巴比伦之囚”。 又过了五十年,波斯帝国灭了新巴比伦王国,大批犹太囚徒返回耶路撒冷。这些犹太人花费了二十年时间,重建了犹太教圣殿,这就是犹太教第二圣殿。 到了公元一世纪,耶路撒冷又被罗马军队毁灭,第二圣殿成了废墟。几十万犹太人被卖为奴隶,其余的被驱逐出巴勒斯坦。从此,犹太人开始在世界各地流浪迁徙。 后来,一些犹太人在第二圣殿外墙废墟上,用石块垒起一堵长四十八米、高十八米的大墙。来自世界各地的犹太人,常聚集到这堵墙下流泪哭泣,缅怀先辈。此墙是犹太教最神圣的地方,被称为“哭墙”。 对基督教徒来说,耶路撒冷也是他们心目中的圣地。 相传公元一世纪,上帝使犹太少女玛利亚怀孕。不久,她来到了耶路撒冷的一个叫伯利恒的小镇,由于找不到住所,玛利亚在一个马棚里生下了耶稣。当时有天使前来宣告,这个叫耶稣的小男孩是救世主,也就是基督,是上帝派来拯救人类的。 耶稣在耶路撒冷长大。公元30年,耶稣自称救世主,带领门徒四处传播上帝的福音。同时,耶稣还治病救人,据说他能使病孩痊愈,瞎子复明。耶稣的传教遭到罗马当局的仇视。他们勾结耶稣十二门徒之一的犹大,设计逮捕了耶稣,最后把他钉死在十字架上。人们把耶稣埋葬在耶路撒冷。耶稣在死后的第三天复活了,升上了天堂。耶稣的信徒们相信他会重返人间,创建天国。基督教就是耶

麦加

麦加 全世界穆斯林向往和朝拜的中心 1亿穆斯林分散在世界各地,但他们有一个统一的精神中心,就是伊斯兰教的第一圣城——先知穆罕默德诞生地——麦加。伊斯兰教规定,每个穆斯林,只要身体健康、经济条件许可、旅途平安,一生中至少要到麦加朝觐一次。凡去朝觐过的,即被尊称为哈吉,意即“到过麦加的人”,这在穆斯林看来是一件十分荣耀的事。 麦加坐落在沙特阿拉伯的中西部,它是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的诞生地,又是伊斯兰教的发源地,素有“第一圣城”之称。千百年来,它一直是世界穆斯林心目中的精神寄托地和朝觐中心。麦加的大清真寺是伊斯兰教三大圣寺之一,寺内广场中央有一座高大的石殿,称为天房,又叫做“克尔白”,传说是安拉住过的房子。“克尔白”是麦加城最重要的标志之一,是世界穆斯林做礼拜时的正向,世界各地的穆斯林,每天5次做祈祷都是朝向“克尔白”的。 每到朝觐时节(伊斯兰教历年10月1日至12月10日),全世界第年都有200万人民汇聚到麦加参加。这样规模巨大的宗教活动,在世界各大宗教中是绝无仅有的,足见圣城麦加在穆斯林心目中的地位。 这是一次什么样的聚会?4个星期内,每天有数以万计的人涌入巨大的吉达港口,或由陆路到达麦加。他们来自世界的各个角落:2万印尼人,7.5万人来自伊朗,土耳其和埃及的有6万,还有近2万人来自马来西亚、印度、阿尔及利亚,捷克、德国、中国、美国,另有几十人来自斐济。他们中有些人用尽一生的财产,翻山越岭,横越半个地球,只是为了完成《古兰经》中“变成一个较好的人”的规诫。全球伊斯兰教徒都渴望一生至少能去麦加朝圣一次,参谒大清真寺是第个伊斯兰教徒神圣的义务。 麦加朝圣之地 自从公元632的穆罕默德进行他最后一次朝拜之行,这个阿拉伯半岛边缘寸草不生的山丘就注定成为伊斯兰教徒向往的圣地。从前穆罕默德围绕天房,在阿拉法特平原上祈祷 ,象征性地投石击毙魔鬼、献祭牲畜的行为成为今天朝圣者的神圣步骤被沿用至今。麦加是信徒们心中的天堂,然而通往麦加的道路却并非平坦。一路上,信徒们要花上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时间,除了抵抗自然界的无常风雨,还要提防拦路抢劫者。在正式朝拜的3个星期里,他们搭着那些已有若干年历史的超载巴士以步行的速度先进在朝圣之路上;晚上,他们睡在政府负责搭建的临时帐篷里,有一次因为一个朝圣者在帐篷中煮茶,结果引起火灾,几个小时之后,滚滚火焰使7万上帐篷化为灰烬,80万人被迫疏散,这次火灾造成343人死亡,1000多名伤员住进了医院。王储、部长、省长前去探望,然而朝拜却不曾因为事故而延迟一秒。意识清醒的、能背在背上的都在第二天太阳下山前到达了阿拉法特。一名还未出嫁随父亲一起朝圣的女子也丧生火海,而她的父亲认为这是神的召唤,毕竟阿拉法特平原是神的福地。 先进的朝圣科技 在神的面前,所有来到这里的人都是一样的,在HIAS“朝圣资讯自动系统”面前,每一个朝圣者都转换成一个自粘的、电脑可判断的高效率条码:在入境的时候,个人的资料会被存入电脑,并在朝拜护照上贴上贴纸。此后,朝圣者就以

有关伊斯兰教的演讲三分钟

演讲 ——成功的意义成功的意义, 现实社会中,的确有很多人在追求成功,以考上大学,考上名牌大学就是成功,为当上了企业家有了钱就是成功了,以为找到一个有钱、有权的当官的老公就是成功。找到一份好工作就是成功。以为成了百万富翁就是成功,那么真正的成功到底在哪里呢,成功的意义又是什么呢? 题的,研究心理咨询也解决不了任何心理问题,因为,所有的问题都跟这个宇宙的创造有关,只有把它研究透了,才能知道解决这些心理问题的根本办法在哪里。” 自从有人类以来,就有着三种生活方式: (1)自然和生产方式,也喻为自然的外衣,我们身上所穿的衣服再漂亮也仅仅是一件自然的衣服,哪怕它是用金子做成的,哪怕它是镶满了银子,镶满了钻,我们所住的房子,不管是瓦房还是楼房、皇宫,仅仅都是一件自然的外衣,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终究不属于我们,对男人来说他的妻子、儿女是他的一件衣服,终究为属于他,对女人来说,她的丈夫、儿女也是她的一件衣服,终究不属于她,如果一个仅仅依靠这些自然的外衣满足而骄傲的话,那么他们和动物没有什么两样甚至还不如动物。 虎皮、豹皮、骆驼皮、孔雀毛等,这些动物的皮毛比人类的衣服漂亮多了,人类现在还无法长出这样漂亮的皮毛,所以,现在顶级的服装设计师拼命地把这些动物的皮毛安放妻人的身上,裁剪下来的点缀人的身体,同样,蚂蚁的房子,蜜蜂的蜂巢令国际顶级的建筑师费尔曼(法国)叹言,他说:“人类的建筑技术已经登峰造极了,却无法模仿蚂蚁的房子,蜜蜂的蜂巢那样的建筑方式。蚂蚁的房子不需要空调,不需要通风设备,却上年四季恒温;蜜蜂的蜂巢结构合理, 空间利用合理,建筑师却仿造不了。”所以,人如果在这个层面上追求的话是和动物没有什么两样的。 (2)文化层面的生活方式(知识、财富、权力) 古罗马、古埃及、古巴比伦……所有的古老的文化都在历史上已经烟消云散了,中国的唐朝、秦始皇的文化也已经在历史长河中烟消云散了。那么目前这个追求文化成功;追求学历成功的中国能给人们带来成功吗? 北京大学是全国的名牌大学,他们考上了这所学校为什么还要自杀呢,他们不是成功了吗?他们不知道成功的意义在哪里! 06年,中国心理危机干预中心统计,每年中国的大、中、小学生的非正常死亡,(包括自杀、忧郁症、打架斗殴)都有15万左右,甘肃中学有300多学生都因为心理因素而导致死亡,即心理性死亡,为什么呢? (财富界)中国现在有很多的千万富翁,亿万富翁,世界经融危机至今还影响着中国,广东上千家工厂倒闭,工人全部回家,在去年,据中国心理危机干预中心统计:千万以上的大老板已经有180多个自杀了,湛江的一位老板跳楼身材亡,四川的一位地产胜手,因经融危机导致股市下跌,巨大的收入瞬间降低了许多,他一下子失去了生活的意义,于是跳楼自杀了……在我们有信仰的人看来,他很傻,不就是损失了一点金钱吗?留着生命还可以重新开始啊,可是,他选择了自杀,难道人活着就是为了那点股票金钱吗?的确,在那些没有真信的人眼里,他们穷的只剩下钱了,金钱就是他们唯一的人生需要,财富就是他们的唯一精神价值,所以他们承受不住挫折,因而选择了自杀,自杀的例子太多太多了,他们都是没有精神之柱,是坠落的,他们成功了吗? 圣训:当一个人归真之后,只有三样东西属于他:川流不息的施舍,教授给人们的有益知识,清廉儿女们的嘟哇。 (权力界)还有市长、省长等干部自杀,为什么呢?他们有知识,有财富、有权力、有

浅析唐代伊斯兰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唐代伊斯兰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马有富 (渭南师范学院人文与社会发展学院历史系,陕西渭南 741000) 摘要:唐代是伊斯兰教在中国的初传时期,此时儒家文化居于主导地位,伊斯兰教作为一种外来宗教,其本身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的影响是十分微弱的,而通过“载体移植型”的传播方式,西域诸国的文化通过外交、商贸与战争等途径,与中国文化接触,将伊斯兰教的部分文化理念散播到唐代本土并造成对中国传统社会理念的冲击、矫正和补充。穆斯林客商在唐代留居和做官加速了伊斯兰文化的本土化,形成中国特色的伊斯兰文化。本文主要主要针对伊斯兰教的教法理念、经商理念与和谐理念等对唐代社会思想的影响作简单讨论。 关键词:唐代;伊斯兰教;传统文化;理念;影响 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鼎盛时期;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其国际影响力波及周边诸多国家。“唐朝的领土确实较先朝为大,但华夏幅员的扩大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其间一波又一波的外来移民入迁中原定居,与汉族联姻。外来移民大大的充实了唐代的社会人口。[1](7)统治者不仅重视对外商业贸易,而且善于博采外来文化的长处以丰富中华传统文化。“人们在考察隋唐时期西域的多种文明交流情况时得出的印象是,这里受着中原文明的强烈影响,同时有向中原输送来自印度、西亚、中亚的宗教、艺术和某些科学技艺。”[2](7)伊斯兰教正是在这种社会环境之下,伴随大批的外国客商和朝贡使节传入中国。唐代陆续来华的穆斯林客商与阿拉伯使节,不仅充当了唐代与阿拉伯半岛的经贸往来的媒介,也承载了伊斯兰文化对外传播的使命,通过贸易、外交与战争等途径与唐代的社会文化接触,并通过积极的自我调适,完成了两种文化的借鉴与融合,将伊斯兰文化优秀和前瞻性的思想观念传输到汉民族社会,促成了伊斯兰文化的本土化。而这些以穆斯林人数居多的“蕃客”成为中国境内一个新民族(回族)雏形,在华夏土地上逐渐扎根成长。“伊斯兰教,在他们形成为一个民族的过程上,是起了很大作用的。 [3](118_119) 一、伊斯兰教传入对唐代立法的影响 伊斯兰教是一种政教合一的宗教,也是一种律法型的宗教,以《古兰经》和圣训为最高的法律文件,贯穿其中的一切思想观念,都成为判别穆斯林宗教与世俗生活合法与否的依据。宗教生活是穆斯林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蕃客”在唐代本土境内经商、生活、旅游、学习,在与唐代本土居民的的交涉往来中必然有宗教文化因素的介入。从统治理念上讲,唐代设立“蕃坊”,并对其采

伊斯兰建筑为世界三大建筑体系之一

伊斯兰建筑为世界三大建筑体系之一,开始于公元七世纪的阿拉伯,以后传入印度、东南亚、北非和西班牙。12世纪传入印度后,取代了印度原有宗教建筑,莫卧儿王朝时,是其极盛时代。其代表作是建于1630-1653年的泰姬玛哈尔陵。 伊斯兰建筑最大的造型特点是广泛使用尖拱和尖顶穹窿,建筑群的主体取集中式平面,建筑群常伴随着伊斯兰式花园。建筑上装饰高度发达的几何纹样图案,并采用彩色琉璃石砖,装饰性极强。 泰姬陵在这些特点方面都有所体现,不同之处在于全用白色大理石建造,局部镶嵌有各色宝石,造型完整匀称,色彩单纯而不单调,妩媚明丽,有着神话般的魅力。整个环境极为单纯、宁静而优美,碧水绿树蓝天,衬托着白玉无瑕的大理石殿堂,圣洁肃穆,从而成为伊斯兰世界最美丽的建筑,也是全世界为数不多的建筑艺术极品这一。 伊斯兰建筑艺术在中亚、北非、东南亚包括我国西北地区都有广泛的影响,出现过许多优秀作如:摩洛哥大清真寺,可容万人祈祷,成为摩洛哥国家标志性建筑。中国新疆香妃墓等。 哥特式建筑的特点是尖塔高耸、尖形拱门、大窗户及绘有圣经故事的花窗玻璃。在设计中利用尖肋拱顶、飞扶壁、修长的束柱,营造出轻盈修长的飞天感。以及新的框架结构以增加支撑顶部的力量,使整个建筑以直升线条、雄伟的外观和教堂内空阔空间,再结合镶着彩色玻璃的长窗,使教堂内产生一种浓厚的宗教气氛。教堂的平面仍基本为拉丁十字形,但其西端门的两侧增加一对高塔。 尖肋拱顶 从罗曼式建筑的圆筒拱顶普遍改为尖肋拱顶(Pointed Arch,或者干脆称为Gothic Arch),推力作用于四个拱底石上,这样拱顶的高度和跨度不再受限制,可以建得又大又高。并且尖肋拱顶也具有“向上”的视觉暗示。 飞扶壁(Flying Buttress) 扶壁(Buttress),也称扶拱垛,是一种用来分担主墙压力的辅助设施,在罗曼式建筑中即已得到大量运用。 但哥特式建筑把原本实心的、被屋顶遮盖起来的扶壁,都露在外面,称为飞扶壁。由于对教堂的高度有了进一步的要求,扶壁的作用和外观也被大大增强了。亚眠大教堂的扶拱垛有两道拱壁,以支撑来自推力点上方和下方的推力。沙特尔大教堂用横向小连拱廊增加其抗力,博韦大教堂则双进拱桥增加扶拱垛的承受力。有的在扶拱垛上又加装了尖塔改善平衡。扶拱垛上往往有繁复的装饰雕刻,轻盈美观,高耸峭拔。 花窗玻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