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设区的市立法权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分析(最新)

设区的市立法权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分析(最新)

设区的市立法权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分析(最新)

新修改的《立法法》将地方立法权的范围由原来的49个较大的市扩展到了所有设区的市,意味着284个设区的市中其余235个也获得了地方立法权。与此同时《立法法》又要求各省级人大根据辖区内设区的市的具体情况,按照一定步骤,再正式确定设区的市获得地方立法权的具体时间。各设区的市在取得地方立法权之后,纷纷制定了地方的立法项目,用较短的时间出台了不少的立法。导致良莠不齐立法质量下降。因此设区的市立法权在实践中出现的这些问题应该怎样解决成为所必需要重视和关注的。

一、设区的市立法权的提出

在立法法修改前,除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以外,只有“较大的市”有制定地方性法规的权限。改革开放以来,地方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许多设区的市规模相当大,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发展,与其相关的土地、人口、环境、城乡建设与管理、社会治理等问题日益复杂,管理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区域当然要依靠法治,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除了国家的法律法规、省一级的法规,还有一些具有本行政区域特点和特别需要的事项,国家和省级不可能专门立法,所以有必要按照依法治国的其地方立法权。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依法”,就是要依照立法法。依法赋予所有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不仅能够满足设区的市的立法需求,调动其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立法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的重要作用,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

系,而且有利于加强和改进市级人大工作,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关于设区的市地方立法的权限,修正草案规定为“城乡建设与管理、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保护等方面的事项”。有的代表建议对设区的市的地方立法权限不作限制;有的代表建议增加一些事项,包括教育、城乡规划、社会管理、社会保障、经济发展、民生保障、生态建设、自然资源保护等;有的代表建议对已经享有地方立法权的49个较大的市的立法权限不作限制,实行“老城老办法、新城新办法”;也有的代表认为应当对所有设区的市一视同仁。法律委员会经研究认为,“城乡建设与管理、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保护等方面的事项”,范围是比较宽的。比如,从城乡建设与管理看,就包括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市政建设等;从环境保护看,按照环境保护法的规定,范围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湿地、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等;从目前49个较大的市已制定的地方性法规涉及的领域看,修正案草案规定的范围基本上都可以涵盖。同时,草案规定还考虑了原有49个较大的市的情况,规定其已制定的地方性法规继续有效。总体上看,这样规定能够适应地方实际需要,建议维持修正案的规定。

二、越权立法问题及解决方法

立法法赋予了所有设区的市立法权,既要适应地方的实际需要,又要相应明确其地方立法权限和范围,避免重复立法,维护法制统一。如何合理界定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限,是立法法修改过程中的焦点问题之一。结合修法的草案和说明可以得知,设区的市立法权的权限为

“城乡建设与管理、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保护等方面的事项”,原则上不得超出这三个范围,且对城乡建设与管理不能做广义上的解释。近两年的地方立法实践表明,新享有立法权的设区的市和较大的市均存在超越《立法法》规定的权限范围进行立法的现象。2015年3月16日起至2017年3月15日止,设区的市共立法831件,其中在这三个方面的限制之内的即等内立法301件,仅占36%,而等外立法530件,占64%。在超越立法权限范围制定的法规中,也有许多是确属地方发展实际需要,也值得鼓励的立法。例如,无锡市和泰州市在没有上位法依据的情况下,分别制定了《无锡市公共信用信息条例》和《泰州市公共信用信息条例》。这就导致立法难以满足实际需求的问题。社会的重大改革往往开始在政治、经济和社会领域,与百姓最为密切相关的改革往往是医疗、养老、教育、卫生等领域,但根据现有《立法法》的规定,这些领域的改革、试点还无法获得地方制度保障,地方难以自主的开展立法。因此,《立法法》对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范围进行限定,将导致重大改革于法有据难以充分实现。《立法法》修改后近两年来的地方立法实践表明,地方立法的实际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地方的改革和发展得不到保障。

为了满足地方立法的合理需求,实现立法和改革决策相衔接,做到重大改革于法有据、立法主动适应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对地方立法权限范围应适当的做扩大解释,让设区的市立法权不限于城乡建设与管理、环境保护和历史文化保护三方面,从而统一放权和收权之间的关系。针对目前实践中出现的越权立法问题突出,只有在满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