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定密责任人制度

定密责任人制度

定密责任人制度
定密责任人制度

定密责任人制度(试行)

第一条根据《保密法》、《保密法实施办法》和有关保险机制,使定密工作在各级机关、单位得到有效的实施,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我州各级机关、单位的定密工作实行定密责任人制度。各级机关、单位应明确指定定密责任人一人,负责对国家秘密及其密级确定情况的审定和管理工作。

能力。

级的审核和管理工作。

第七条定密责任人杂熟悉与定密工作相关知识并具备一定定密技能的基础上,还应重点掌握中央、国家机关发布或修订有关《国家秘密及其密级具体范围的规定》(以下简称《保密范围》)的情况,以便本机关、单位对制作产生的《国家

秘密事项一览表》或《国家秘密事项目标》及时进行修订,从而保证定密工作的动态化管理。

第八条定密责任人的主要职责是:

1、审查和审核国家秘密事项的密级、保密期限、知悉范围等拟办意见是否准确,定密依据对照是否得当,定密程序是否符合规定。

2

3

4

5

6

1

密范围》中未作规定,但却被确定和标明为国家秘密事项的;

2、符合《保密法》第二条、《保密法实施办法》第四条规定,且被列入有关《保密范围》,但却未被确定和标明为国家秘密事项的;

3、属于国家秘密,但所确定的密级不符合有关《保密范围》的规定,密级偏高或偏低的;

4、所确定的保密期限不适当,或者能够确定和标明保密期限而未作确定和标明的;

5、国家秘密标志不正确,或者标志位置不正确;

6、因情况变化或工作需要,应当变更密级或者解密而没有及时变更密级或者解密的;

7

作的;

8

送定密责任人审核最终确定。

第十三条各级机关、单位定密工作的职责:

1、对所产生的国家秘密事项,按照有关《保密范围》的规定或本机关、单位制作产生的《国家秘密事项一览表》(或《国家秘密事项目录》)确定密级;

2、确定国家秘密密级时,同时确定保密期限;

3、对属于国家秘密的文件、资料和其他物品规范标明密级和保密期限;

4、对接触(知悉)国家秘密事项的人员或机关、单位的范围作出限定;

5、根据情况变化及时变更国家秘密事项的密级和保密期限;

6、国家秘密事项在保密期限内不需要继续保密的应及时予以解密;

7、根据保密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制度具体的定密工作制度及审定国家秘

8

9

负责。

1

2

3

4

项和其他不符合定密工作法定程序的问题;

5、对有关单位申报的“不明确事项”或“有争议事项”是否属于国家秘密和属于何种密级,应在法律授权的范围内及时进行审定、批复或履行上报批复手续。

6、对定密工作进行调查研究,不断改进定密工作,推广好的工作方法和经验,促进定密工作的平衡发展;

7、组织、协调有关部门解决被撤并单位未了的定密工作;

8、掌握本行政区域内机关、单位国家秘密事项的分布和动态变化情况,做好统计和分析工作。

第十五条本规定由州国家保密工作部门负责解释。

1.定密管理制度

北京xxx公司定密管理制度 密级:内部 文号: 北京xxx公司 年月日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做好公司国家秘密事项的确定及变更工作,依据《国家秘密及其密级具体范围的规定》、《国家秘密保密期限的规定》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国家秘密的密级分为“绝密”、“机密”、“秘密”三级。 第三条经管国家秘密事项的人员,在项目下达十日内必须先拟定初始密级,及时按程序上报,各级审核、审批时间累计不得超过十日。 第四条本规定适用于公司所有国家秘密事项及载体形式,以及属于国家秘密的设施、工程、装备等。 第二章定密范围 第五条涉密科研项目的定密范围包括:涉密科研项目从立项到项目完成,其过程(调研、预研、可行性报告、申请书、项目建议书、合同、协议书、项目文件、总结、成果文件)等各环节产生的小结、报告、部分软件程序、试验数据等阶段成果。 第六条公司文件、材料定密范围包括:公司各职能部门业务工作中形成的各类密级文件、材料及有关报表等。 第三章国家秘密的确定 第七条涉密科研项目定密依据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 二、甲方《合同书》及《技术协议书》标定的密级 第八条涉密科研项目定密工作责任部门 定密小组、保密工作委员会/领导小组。 第九条涉密科研项目定密程序

(一)项目承办人以项目合同书、技术协议书等标定的密级和保密期限为依据,填写《公司科研项目密级审定表》(附表1)、《公司涉密项目基本信息登记表》(附表2)和《公司涉密人员基本信息登记表》(附表3),一式二份,并附合同书,由该项目负责人所在部门签署初审意见。 (二)部门应根据《任务书》、《合同书》、《技术协议书》,认真核对《公司科研项目密级审批表》、《公司涉密项目基本信息登记表》和《公司涉密人员基本信息登记表》的内容,由部门领导签署。 (三)部门领导签署意见上报定密小组审核。定密小组审核后报保密工作委员会/领导小组审批。 第十条公司文件、材料定密依据 一、《国家秘密及其密级具体范围的规定》 二、外来文件的密级 三、项目承办过程中产生的文件依据项目的密级 第十一条公司文件、材料定密程序 由公司文件、材料起草人根据相关规定提出密级意见,分别填写《公司发文稿纸》(附表4)、《公司文件、材料密级审批表》(附表5),经部门领导审核并签署意见后报公司主管领导审批,并由发文机关备案。 第十二条对于关系重大、敏感性强且需特别严格控制知悉范围的涉及国家秘密的特殊事项,可以由具体承办人员提出密级、保密期限的拟定意见,直接报公司保密工作委员会/领导小组审批签发,但事后必须报定密小组和保密办公室备案。 第十三条国家秘密事项的密级一经确定,各部门具体承办人员在10日内,应按公司涉密载体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对国家秘密事项进行正确的密级标志,进入动态管理。并根据需要限定接触范围。国家秘密事项若不能做出标志的,应当书面通知接触范围内的人员。

定密责任人规章制度与定密官规章制度地比较研究

史与制度结课论文 学院管理与经济学部专业管理 年级2011级 姓名贵鑫 指导教师庚 2014年5 月28 日

定密责任人制度与定密官制度的比较研究

摘要 一直以来,美国定密官制度被认为是解决定密随意、混乱的一剂良方,对解决我国定密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在这一背景下,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2002年国家局开始在部分地区和部门试行定密责任人制度,取得了一定成效。 2010年《中华人民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修订实施后,正是增加了定密责任人制度。定密责任人制度是由定密责任人具体负责本单位国家秘密的确定、变更和解除工作,这是我国工作的一个进步。但从实际情况和工作实践角度讲,定密责任人制度并没有在基层得到很好的执行和贯彻。究其根本,存在很多的原因和问题,这些都是我们需要完善的地方。 美国定密官制度已经施行很久,现在也具有较为完善的体制和制度。无论从权责分配、权利保障、监督审查方面,都有着很多可以值得借鉴的地方。本文先通过分析比较美国定密官制度和中国定密责任人制度,结合实际情况,分析定密责任人制度的问题所在,试提出切合实际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定密官制度;定密责任人制度;权责统一;解决办法

第一章定密责任人制度与定密官制度的比较 (一)美国定密官制度介绍 美国的定密工作制度大多是由美国总统通过颁布总统行政令确定的。因此,美国虽然是三权分立、崇尚权利制衡的国家,但由于工作的特殊性,因此需要更高效率的决策和管理方式对工作进行统筹,那么工作就不可避免的几乎处于行政机关的管辖之下了。 美国的定密官制度有着较长的历史,其雏形几乎可以追溯到1940年罗斯福总统签署的8381号行政令,该行政令赋予了战争部部长及海军部部长定密的权限,我们可以从这条规定中看到定密官的影子。 定密官制度是美国定密工作体制的一个重要特点。只有定密官有权对信息进行定密,将其确定为国家秘密,其他人不得随意确定国家秘密并对信息采取措施。 克林顿总统签署的12958号行政令中规定了定密官的围。基本由两类人员组成:第一类是根据法律而享有原始定密权,包括总统、副总统、部长以及由美国总统任命并在《联邦登记》上公布的官员;第二类是根据委托授权而享有原始定密权,由总统、部长根据工作需要进行书面委托,这类人员要明确秘密级别,不得越权定密。 关于定密官制定的最新规定是2009年12月29日奥巴马签署的总统行政令,重新对原始定密权官员进行授权,绝密级原始定密官有: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国土安全和反恐事务助理、国家毒品管制局局长、科学与技术政策办公室主任、总统情报事务顾问、国务卿、财政部长、国防部长、司法部长、能源部长、国土安全部长、国家情报局局长、陆军总长、海军总长、空军总长、核协调委员会主席及副主席、中央情报局局长、国家航空和宇宙航行局局长、信息安全监督局局长;级原始定密权官员,主要是总统贸易代表办公室主任、农业部长、商务部长、卫生和公共服务部长、交通部长、美国促进国际发展局局长、环境保护局局长。同时规定,上述授权还可以再进行授权,但是这种授权必须是限于执行《国家安全信息》(总统行政命令13526号)所需的最小围,并且有明确的、持续行使定密权的需要,但信息安全监督局局长、农业部长、环境保护局局长不能再进行授权。 (二)中国定密责任人制度介绍 《中华人民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第十二条规定:机关、单位负责人及其指定的人员为定密责任人,负责本机关、本单位的国家秘密确定、变更和解除工作。机关、单位确定、变更和解除本机关、本单位的国家秘密,应当由承办人提出具体意见,经定密责任人审核批准。 我们可以看出,2010年修订的《法》明确规定了定密责任人制度。《法》的第一款明确规定了定密责任人为机关、单位负责人及其指定的人员。其中,机关、单位负责人是自然、法定的定密责任人。由机关、单位负责人指定的人员,同样

定密工作制度流程

X X定密工作制度 第一条为了进一步加强定密工作,提高定密的规范性和准确性,实现对定密工作的科学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和县委、县政府相关规定,结合XX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XX定密工作的管理。本规定所称的“定密工作”是指:XX依照保密法律法规规定的程序和国家秘密及其密级具体范围的规定,将在公务活动中产生的符合国家秘密条件的重要事项或信息,履行法定程序,及时准确地确定为国家秘密,并确定其密级、保密期限和知悉范围,对在保密期限内的国家秘密变更密级、变更保密期限或者解密工作的总称。 第三条定密工作领导小组指定并授权定密责任(审核)人负责县委、县政府定密工作的日常管理。县委、县政府定密责任(审核)人在县委、县政府定密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在业务上接受县委、县政府定密工作领导小组和区保密局的指导和监督。定密责任(审核)人履行以下职责: (一)负责制定和调整本单位定密范围《XX政府工作中产生的国家秘密事项一览表》; (二)负责指导、监督和管理本单位国家秘密的定密和解密工作; (三)负责审核、确定以县委、县政府名义制发的国家秘密文件资料的密级、保密期限、知悉范围; (四)负责变更以县委、县政府名义制发的国家秘密文件资料的等级、保密期限、知悉范围,并负责解密工作; (五)参与泄密事件的密级鉴定和对信息公开有争议事项的处理工作。 第四条定密工作的内容和程序。 (一)定密工作包括确定国家秘密事项的密级、保密期限、知悉范围和在相关载体上做出标志四项内容。

1、确定秘密等级。各科室、各单位对照《国家保密法》、《XX政府工作中产生的国家秘密事项一览表》以及有关部门的《国家秘密及其密级具体范围的规定》确定本部门定密的具体事项,拟定本部门国家秘密事项的密级。 2、确定保密期限。保密期限有两种方法确定: (1)对能够预见具体时间的国家秘密,可根据国家秘密产生时间至解密时间的长短确定保密期限或根据某事件发生、截止时间确定保密期限;(2)对无法预见具体解密时间的国家秘密,可以按照“绝密”级事项不超过30年,“机密”级事项不超过20年,“秘密”级事项不超过10年的规定确定保密期限。 保密期限在1年及1年以上的,以年计;保密期限在1年以内的,以月计。 3、确定知悉范围。应当坚持“控制范围”和“工作需要”的原则,即非工作必须知悉该项国家秘密的人员,均不得接触和知悉该项国家秘密事项。因离退休或其他原因,离开涉密岗位的人员,不得再列入知悉国家秘密的范围。确因工作需要知悉某份国家秘密文件资料的,需经定密审核人员提议和县委、县政府定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或副组长批准(上级另有要求的除外)。 4、标志国家秘密载体。国家秘密确定后必须在其载体上做出标志。属于国家秘密的文件资料除在其封面或者首页按已确定的秘密等级和保密期 限做出明显标志外(如:机密★1年),需要在较大范围传达贯彻或有可能对外提供相关的文件资料,应当在属于国家秘密信息的部位做出标注(如“注:本页第四行和第七行数据属于机密级国家秘密”,又如,“注:本页第三自然段属于秘密级国家秘密”)。 (二)定密工作的一般程序: 在定密工作中,定密责任人的工作程序是:定密建议—定密审核—定密审批—定密标志。对符合国家秘密条件的业务项目或文件资料,以县委、县政府名义制发的秘密文件资料,其密级、保密期限、知悉范围由定密建议人(股室负责人)按照《政府工作中国家秘密及其密级具体范围的规定》

定密责任人制度浅说

定密责任人制度浅说 ————黔西南州国家保密局张志勇 保密工作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直接关系到国家安全和利益~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自1989年5月1日实施以来~陆续出台了《保密法实施办法》等一系列配套法规110多个。其中~关于各行各业工作中的《国家秘密及其密级具体范围规定》就有92个~据统计~我国近200多个法律法规中都有关于保密的条款~各行各业~方方面面的涉密内容以及保密管理~都有保密法律法规的规范和要求。保密工作依法行政~依法管理国家秘密已步入法制轨道~这对于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发挥了重要作用。 依法定密~是贯彻执行“积极防范~突出重点~依法管理”保密工作方针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对涉密事项动态管理的关键环节。所谓动态管理~是指对国家秘密事项及其载体从产生到变更、解密全过程的管理~其具有多态性。就是说对已经定密的涉密事项进行监督管理~就其秘密等级、保密期限、知悉范围进行审核~对该变更的事项作出变更~符合解密条件的事项及时解密~以避免一定终身~让信息资源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使保密工作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同时~依法定密是建立健全各项保密规章制度的前提~也是掌握国家秘密源头~做 1 好保密管理的基础工作~如果定密工作没有做好~没有落到实处~连国家秘密是什么都不知道~就不可能解决保什么的问题~自然保什么也就失去了前提~因而~规章制度在完善也无济于事。机关、单位和企事业单位所产生的涉密事项~只有按照《保密范围》的规定~依照法定程序予以确定的~才具有法律效力~受到法律保护。《刑法》中关于惩治窃密、泄密犯罪行为的条款就有八条之多~这充分说明依法定密既是依法治密~又是保守国家秘密安全的必备条件~更是是有效惩治窃

定密工作制度

定密工作制度 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保密工作,准确确定国家秘密,切实防范是泄密事件发生,推进保密工作科学化和规范化,根据《保密法》及相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拟定各类文电、资料时要依法定密。具体承办科室要依据保密范围,对工作中产生的事项确定是否属于国家秘密。对属于国家秘密的,应当拟定密级,并提出定密依据。 第三条对已确定为国家秘密事项密级的文电、资料,应依据有关期限规定确定保密期限。除特殊规定外,绝密级事项不超过30年,机密级事项不超过20年,秘密级事项不超过10年。保密期限在一年以上的,以年记;在一年以内的,以月记。不能确定期限的,应当确定解密的条件。 第四条定密工作应遵守以下原则: 1.工作中关系国家安全和利益、一旦泄露会造成严重后果的事项,属国家秘密事项。 2.坚持“既确保国家秘密又便利各项工作”的方针,该保密的坚决保住,该公开的坚决放开。 3.严格执行《保密法》,依据中央和国家机关确定的国家秘密及其密级范围,准确划定密级。 4.坚持定密与管理相结合,凡列为国家秘密的事项,严格按保密规定进行管理。 第五条对文电、资料内容进行审核的同时,一要审查是否确定了密级;二要审查所定密级是否准确。分管领导签发文稿的同时审批密级。在此过程中,凡密级不合格者,皆退回拟稿人,并重新审核、签发。

第六条列入国家秘密管理的事项 第七条密级一经确立,其传递、核稿、签发、盖印、封发、保管、清退、移交、销毁等各个环节,均需履行严格的登记手续,并按照文件规定的级别、范围进行传递,对涉密文件要由指定保密员负责全程监控,严禁非涉密人员介入。 第八条已确定的国家秘密事项,应根据情况变化变更密级、保密期限和知悉范围 国家秘密的期限已满的,自行解密;对在保密期限内因保密事项范围调整不再作为国家秘密事项,或者公开后不会损害国家安全和利益,不需要继续保密的,应当及时解密; 对需要延长保密期限的,应当在原保密期限届满前重新确定保密期限。 第九条根据本单位实际,以下事项作为内部情况,不列为国家秘密:

定密责任人制度

定密责任人制度(试行) 第一条根据《保密法》、《保密法实施办法》和有关保险机制,使定密工作在各级机关、单位得到有效的实施,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我州各级机关、单位的定密工作实行定密责任人制度。各级机关、单位应明确指定定密责任人一人,负责对国家秘密及其密级确定情况的审定和管理工作。 第三条产生国家秘密的各级机关、单位是定密工作的主体,各级机关、单位的定密责任人代表本机关、单位独立行使密权,其定密行为对本级机关、单位行政首长负责。 第四条定密责任人在定密工作中对国家秘密的确定、审核、密级变动等定密行为最终结果的权威性,得到本级机关单位的行政首长的认可。 第五条定密责任人应具备的基本条件是: (一)具有较高的保密观念和保密法制意识,热爱保密工作: (二)熟悉并能运用基本的保密法律、法规和规章; (三)政治素质较高、责任心强、工作认真细致,且具备一定的独立鉴别判断能力。 第六条定密责任人一般由所在机关、单位在承担日常保密工作的机构负责人或保密兼职干部、涉密人员中指定,并通过保密工作部门培训合格取得定密资格后由所在机关、单位下达定密委托书,正式授予定密权,方可实施国家秘密信息载体密级的审核和管理工作。 第七条定密责任人杂熟悉与定密工作相关知识并具备一定定密技能的基础上,还应重点掌握中央、国家机关发布或修订有关《国家秘密及其密级具体范围的规定》(以下简称《保密范围》)的情况,以便本机关、单位对制作产生的《国家秘

密事项一览表》或《国家秘密事项目标》及时进行修订,从而保证定密工作的动态化管理。 第八条定密责任人的主要职责是: 1、审查和审核国家秘密事项的密级、保密期限、知悉范围等拟办意见是否准确,定密依据对照是否得当,定密程序是否符合规定。 2、负责本机关、单位定密工作的日常管理,对国家秘密事项的具体承办人员进行业务指导,帮助具体承办人员按法定程序准确拟定密级、保密期限、知悉范围和作出规范标志; 3、参与、指导和监督本机关、单位做好“不明确事项”、“有争议事项”的密级申报工作; 4、直接参与国家秘密事项的动态化管理,做好国家秘密事项密级变更和建议解密的工作; 5、经常检查了解、监督本机关、单位的定密工作,及时发生和纠正定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6、具体负责本机关、单位国家秘密事项的记载备案登记,并按保密工作部门的要求作好每年产生的国家秘密事项有关情况的统计和年度报告工作。 第九条定密责任人在定密审核中发现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予以纠正: 1、不符合《保密法》第二条、《保密法实施办法》第四条规定,且在有关《保密范围》中未作规定,但却被确定和标明为国家秘密事项的; 2、符合《保密法》第二条、《保密法实施办法》第四条规定,且被列入有关《保密范围》,但却未被确定和标明为国家秘密事项的; 3、属于国家秘密,但所确定的密级不符合有关《保密范围》的规定,密级偏高

单位定密管理制度

单位定密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国家秘密范围,确保国家秘密及公司商业秘密安全,维护国家及公司的安全和利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国家秘密定密管理暂行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项目、载体、信息系统、设备等国家秘密事项及商业秘密事项的定密管理。 第三条国家秘密是关系国家安全和利益,依照法定程序确定,在一定时间内只限一定范围的人员知悉的事项。 第四条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具有商业价值并经权利人采取相应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如管理方法、产销策略、客户名单、货源情报等经营信息;生产配方、工艺流程、技术诀窍、设计图纸等技术信息。 第二章国家秘密的范围和密级 第五条下列涉及国家安全和利益的事项,泄露后可能损害国家在政治、经济、国防、外交等领域的安全和利益的,应当确定为国家秘密: (一)国家事务重大决策中的秘密事项; (二)国防建设和武装力量活动中的秘密事项; (三)外交和外事活动中的秘密事项以及对外承担保密义务的事项;

(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秘密事项; (五)科学技术中的秘密事项; (六)维护国家安全活动和追查刑事犯罪中的秘密事项; (七)经国家保密工作管理部门确定的其他秘密事项。 第六条国家秘密的密级分为绝密、机密、秘密三级。 绝密级国家秘密是最重要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安全和利益遭受特别严重的损害。 机密级国家秘密是重要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安全和利益遭受严重的损害。 秘密级国家秘密是一般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的安全和利益遭受损害。 第七条公司承担研制、生产的项目最高秘密为机密级,公司涉及的国家秘密事项等级包括机密级和秘密级。 第八条国家秘密的保密期限,除另有规定外,绝密级不超过三十年,机密级不超过二十年,秘密级不超过十年。 第九条国家秘密的知悉范围,应当根据工作需要限定在最小范围,能够限定到具体人员的,限定到具体人员。 第三章公司商业秘密的基本范围和密级 第十条公司商业秘密主要包括: (一)公司的重大决策、重要会议记录。 (二)公司的经营战略、经营方针、经营规划及经营决策。 (三)公司财务预决算报告及各类财务报表、统计报表。

1.定密管理制度

1.定密管理制度

北京xxx公司定密管理制度 密级:内部 文号: 北京xxx公司 年月日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做好公司国家秘密事项的确定及变更工作,依据《国家秘密及其密级具体范围的规定》、《国家秘密保密期限的规定》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国家秘密的密级分为“绝密”、“机密”、“秘密”三级。 第三条经管国家秘密事项的人员,在项目下达十日内必须先拟定初始密级,及时按程序上报,各级审核、审批时间累计不得超过十日。 第四条本规定适用于公司所有国家秘密事项及载体形式,以及属于国家秘密的设施、工程、装备等。 第二章定密范围 第五条涉密科研项目的定密范围包括:涉密科研项目从立项到项目完成,其过程(调研、预研、可行性报告、申请书、项目建议书、合同、协议书、项目文件、总结、成果文件)等各环节产生的小结、报告、部分软件程序、试验数据等阶段成果。 第六条公司文件、材料定密范围包括:公司各职能部门业务工作中形成的各类密级文件、材料及有关报表等。 第三章国家秘密的确定 第七条涉密科研项目定密依据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 二、甲方《合同书》及《技术协议书》标定的密级 第八条涉密科研项目定密工作责任部门 定密小组、保密工作委员会/领导小组。

第九条涉密科研项目定密程序 (一)项目承办人以项目合同书、技术协议书等标定的密级和保密期限为依据,填写《公司科研项目密级审定表》(附表1)、《公司涉密项目基本信息登记表》(附表2)和《公司涉密人员基本信息登记表》(附表3),一式二份,并附合同书,由该项目负责人所在部门签署初审意见。 (二)部门应根据《任务书》、《合同书》、《技术协议书》,认真核对《公司科研项目密级审批表》、《公司涉密项目基本信息登记表》和《公司涉密人员基本信息登记表》的内容,由部门领导签署。 (三)部门领导签署意见上报定密小组审核。定密小组审核后报保密工作委员会/领导小组审批。 第十条公司文件、材料定密依据 一、《国家秘密及其密级具体范围的规定》 二、外来文件的密级 三、项目承办过程中产生的文件依据项目的密级 第十一条公司文件、材料定密程序 由公司文件、材料起草人根据相关规定提出密级意见,分别填写《公司发文稿纸》(附表4)、《公司文件、材料密级审批表》(附表5),经部门领导审核并签署意见后报公司主管领导审批,并由发文机关备案。 第十二条对于关系重大、敏感性强且需特别严格控制知悉范围的涉及国家秘密的特殊事项,可以由具体承办人员提出密级、保密期限的拟定意见,直接报公司保密工作委员会/领导小组审批签发,但事后必须报定密小组和保密办公室备案。 第十三条国家秘密事项的密级一经确定,各部门具体承办人员在10日内,应按公司涉密载体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对国家秘密

江阳定密工作制度

定密工作制度 第一条为了进一步加强定密工作,提高定密的规范性和准确性,实现对定密工作的科学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和省、市工商局相关规定,结合江阳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区局各股、室、所、队、中心定密工作的管理。本规定所称的“定密工作”是指:区局各股、室、所、队、中心依照保密法律法规规定的程序和国家秘密及其密级具体范围的规定,将在公务活动中产生的符合国家秘密条件的重要事项或信息,履行法定程序,及时准确地确定为国家秘密,并确定其密级、保密期限和知悉范围,对在保密期限内的国家秘密变更密级、变更保密期限或者解密工作的总称。 第三条定密工作领导小组指定并授权定密责任(审核)人负责区局定密工作的日常管理。区局定密责任(审核)人在区局定密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在业务上接受市工商局定密工作领导小组和区保密局的指导和监督。定密责任(审核)人履行以下职责:(一)负责制定和调整本单位定密范围《江阳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中产生的国家秘密事项一览表》; (二)负责指导、监督和管理本单位国家秘密的定密和解密工作; (三)负责审核、确定以区局名义制发的国家秘密文件资料的密级、保密期限、知悉范围;(四)负责变更以区局名义制发的国家秘密文件资料的等级、保密期限、知悉范围,并负责解密工作; (五)参与泄密事件的密级鉴定和对信息公开有争议事项的处理工作。 第四条定密工作的内容和程序。 (一)定密工作包括确定国家秘密事项的密级、保密期限、知悉范围和在相关载体上做出标志四项内容。 1、确定秘密等级。各部门对照《国家保密法》、《江阳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中产生的国家秘密事项一览表》以及有关部门的《国家秘密及其密级具体范围的规定》确定本部门定密的具体事项,拟定本部门国家秘密事项的密级。 2、确定保密期限。保密期限有两种方法确定: (1)对能够预见具体时间的国家秘密,可根据国家秘密产生时间至解密时间的长短确定保密期限或根据某事件发生、截止时间确定保密期限; (2)对无法预见具体解密时间的国家秘密,可以按照“绝密”级事项不超过30年,“机密”级事项不超过20年,“秘密”级事项不超过10年的规定确定保密期限。保密期限在1年及1年以上的,以年计;保密期限在1年以内的,以月计。 3、确定知悉范围。应当坚持“控制范围”和“工作需要”的原则,即非工作必须知悉该项国家秘密的人员,均不得接触和知悉该项国家秘密事项。因离退休或其他原因,离开涉密岗位的人员,不得再列入知悉国家秘密的范围。确因工作需要知悉某份国家秘密文件资料的,需经定密审核人员提议和区局定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或副组长批准(上级另有要求的除外)。 4、标志国家秘密载体。国家秘密确定后必须在其载体上做出标志。属于国家秘密的文件资料除在其封面或者首页按已确定的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做出明显标志外(如:机密★1年),需要在较大范围传达贯彻或有可能对外提供相关的文件资料,应当在属于国家秘密信息的部位做出标注(如“注:本页第四行和第七行数据属于机密级国家秘密”,又如,“注:本页第

涉密管理制度

定密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国家秘密定密管理,规范本乡的定密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及其实施条例,以及《国家秘密定密管理暂行规定》(国家保密局令2014年第1号),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所称定密,是指对我乡产生的国家秘密事项依法进行确定、变更和解除的活动。 第二章定密责任人 第三条乡党委书记、乡长是多功乡法定定密责任人,对其分管领域定密工作负总责。根据工作需要,法定定密责任人可指定下列人员为定密责任人 (一)分管保密工作负责人;保密工作领导小组主要负责人;(二)分管从事涉密业务工作的负责人,根据“业务谁主管,保密谁负责”原则,对分管业务工作范围内的保密工作负直接领导责任人; 定密责任人应当符合涉密人员基本条件。 第四条保密工作领导小组应当将定密责任人的名单、职责和权限应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定密责任人在权限内履行定密职责。 第五条定密责任人定期审核权限范围内的国家秘密确定、变更和解除,受理并答复有关方面提出的定密异议。

第六条定密责任人在责任范围内对拟公开发布的信息进行保密审查。 第七条保密工作领导小组对定密责任人履行职责情况负责监督。党委书记或乡长发现其指定的定密责任人未依法履行定密职责的,应当及时纠正。 第八条本乡定密责任人根据法定或指定定密权限和授权范围进行定密。如没有相应定密权限是,应当依照法定程序及时报批。 第三章国家秘密确定、变更和解除 第八条保密工作领导小组必须保证《国家秘密及其密级具体范围的规定》(简称《保密事项范围》)及时发至定密责任人。 第九条保密工作领导小组会负责梳理本乡涉及的《保密事项范围》的全部名录,并负责监督传达到岗到位。乡各部门每年应对照名录相关中的《保密事项范围》梳理本部门能“对号入座”的条款,并统计年度定密工作情况报保密工作领导小组,保密工作领导小组汇总后报党委书记和乡长。 第十条定密的初始工作由承办人承担,定密责任人在职权范围内负责国家秘密的确定、变更和解除。定密工作每个环节的责任要落实到具体人,并作出书面记录。 第十一条法律、法规禁止定密的事项不得定密。 第四章定密授权

定密管理制度

北京xxx公司 定密管理制度 密级:内部 文号: 北京xxx公司 年月日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做好公司国家秘密事项的确定及变更工作,依据《国家秘密及其密级具体范围的规定》、《国家秘密保密期限的规定》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国家秘密的密级分为“绝密”、“机密”、“秘密”三级。 第三条经管国家秘密事项的人员,在项目下达十日内必须先拟定初始密级,及时按程序上报,各级审核、审批时间累计不得超过十日。 第四条本规定适用于公司所有国家秘密事项及载体形式,以及属于国家秘密的设施、工程、装备等。 第二章定密范围 第五条涉密科研项目的定密范围包括:涉密科研项目从立项到项目完成,其过程(调研、预研、可行性报告、申请书、项目建议书、合同、协议书、项目文件、总结、成果文件)等各环节产生的小结、报告、部分软件程序、试验数据等阶段成果。 第六条公司文件、材料定密范围包括:公司各职能部门业务工作中形成的各类密级文件、材料及有关报表等。 第三章国家秘密的确定

第七条涉密科研项目定密依据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 二、甲方《合同书》及《技术协议书》标定的密级 第八条涉密科研项目定密工作责任部门 定密小组、保密工作委员会/领导小组。 第九条涉密科研项目定密程序 (一)项目承办人以项目合同书、技术协议书等标定的密级和保密期限为依据,填写《公司科研项目密级审定表》(附表1)、《公司涉密项目基本信息登记表》(附表2)和《公司涉密人员基本信息登记表》(附表3),一式二份,并附合同书,由该项目负责人所在部门签署初审意见。 (二)部门应根据《任务书》、《合同书》、《技术协议书》,认真核对《公司科研项目密级审批表》、《公司涉密项目基本信息登记表》和《公司涉密人员基本信息登记表》的内容,由部门领导签署。 (三)部门领导签署意见上报定密小组审核。定密小组审核后报保密工作委员会/领导小组审批。 第十条公司文件、材料定密依据 一、《国家秘密及其密级具体范围的规定》 二、外来文件的密级 三、项目承办过程中产生的文件依据项目的密级 第十一条公司文件、材料定密程序 由公司文件、材料起草人根据相关规定提出密级意见,分别填写《公司发文稿纸》(附表4)、《公司文件、材料密级审批表》(附表5),经部门领导审核并签署意见后报公司主管领导审批,并由发文机关备案。 第十二条对于关系重大、敏感性强且需特别严格控制知悉范围的涉及国家秘密的特殊事项,可以由具体承办人员提出密级、保密期限

定密责任人制度基本内容

定密责任人制度基本内容 建立定密责任人制度是保密法修订的重点之一,是改进定密工作,破解定密难题,推动依法定密、科学定密、规范定密的一项关键性措施,也是机关单位保密工作的基础。 当前定密工作存在五个突出问题 一是主体责任不明。原保密法只是较为笼统地规定了国家秘密的确定权,没有明确限定定密权限的归属。在业务工作中,定密责任主体没有具体到个人,在出现问题时,责任追究便难以落实。浙江省保密局在对某市62个单位定密情况的抽样调查中发现,从公文起草到发文,由承办人定密的占2 4.2%,由处室负责人定密的占5 1.6%,由单位专兼职保密干部定密的占1 7.7%,由分管领导定密的占 5%。人人可以定密,但并非人人都掌握国家政策、了解行业动态、熟悉定密知识,因此出现了对保密事项范围的理解和把握各取其道、各解其意,难以保证定密的准确性。 二是定密知识与技能缺乏。浙江省保密局在调研中发现,一些单位涉密人员不熟悉、不了解保密事项范围,不清楚定密工作程序,不知道如何对号入座确定密级。201X年,浙江省保密局对某市进行定密工作专项调研时,抽样调查了21O名机关干部,发现73%的人未掌握

保密事项范围、密级鉴定和法定程序等相关知识。同一年的保密第 1 页共15 页 大检查发现,浙江省部分机关、单位的标密文件,经鉴定多数仅为内部事项,并不涉及国家秘密。 三是定密制度难以落实。目前在定密程序、定密责任追究等方面,由于缺乏明确、具体的规定,给实际操作造成困难。如有的单位将领导一般性讲话文稿、工作信息简报等非密事项全部定密;有的单位由于定密环节多,程序衔接难,定密工作普遍存在宁高勿低、宁多勿少等现象。 四是保密事项范围亟需更新修订。保密事项范围是确定、变更和解除国家秘密事项的具体标准和依据。保密事项范围应当及时适应形势和工作的变化,不断加以修订和完善,要细化、具体、操作性强。目前,有些单位和部门的保密事项范围比较陈旧,相对笼统和宽泛,有些甚至容易引起分歧,已不能有效地指导工作。 五是定密机制建设未有效实施动态管理。目前,多数涉密人员对定密工作的管理仅限于定密环节,致使绝大多数秘密事项一旦确定,就不再有相应的跟踪管理,这一状况导致国家秘密事项在某一时间段究竟有多少、处于何种状态根本无法确定。长期以来,机关单位对某些本可预见保密期限的国家秘密,不注意标注期限,更不设定解密时间或解密条件,人为地提高了工作成本,造成了资源浪费,侵害了公民的知情权,妨碍了信息的公开与合理利用。 应通过管人来有效管密

定密管理制度和要求

关于定密管理规定 《国家秘密定密管理暂行规定》2014年颁布以来,各地区各部门定密管理规范化水平不断提高,但在实践中,也遇到一些具体问题。国家保密局政策法规司对其中普遍性问题进行了梳理归纳,并给予明确解答。 1.关于定密授权期限的设定 依法具有定密权的机关单位对承担本机关单位涉密科研、生产或其他涉密任务的机关单位主动授权的,授权期限应当与该涉密科研、生产或涉密任务的保密期限一致。 对因申请,向经常产生国家秘密事项的机关单位授权的,授权期限根据实际工作需要确定。考虑到保密事项范围定期审核修订、工作形势发展变化等因素,建议此种授权期限一般不超过5年。授权期限即将届满,被授权机关单位仍需获得定密授权的,可以再次向授权机关提出申请。 2.关于指定定密责任人的数量 保密法及其实施条例、《国家秘密定密管理暂行规定》对指定定密责任人的职级、数量、权限没有作出限制。根据定密工作最小化、精准化原则,指定定密责任人的数量应当参照本机关单位实际产生国家秘密的数量、涉密岗位和涉密人员数量,以实际工作需要为据确定。 原则上,指定定密责任人不必按照机关单位内部管理层级层层设置,数量不宜过多。一般包括机关单位分管涉密业务的负责同志和办

公厅(室)负责同志。必要时,业务部门负责同志和其他同志也可以被指定为定密责任人。 承担专业性较强的涉密科研、生产或涉密任务的单位,可以指定项目组负责同志为定密责任人,确有需要的,也可以指定项目组工作人员为定密责任人。 3.关于定密责任人之间定密权限的区分 法定定密责任人的定密权与所在机关单位的定密权一致。指定定密责任人的定密权由法定定密责任人确定。按照定密工作权责明确的要求,不同定密责任人的定密权限可以作出区分。 一是区分不同密级的定密权。指定定密责任人的定密权可以与法定定密责任人一致,也可以小于法定定密责任人。不同指定定密责任人之间可以明确不同密级的定密权。 二是区分行使定密权的范围。法定定密责任人有权对所在机关单位产生的所有国家秘密事项行使定密权。对指定定密责任人,可以限定其行使定密权的范围,要求其在分管工作或特定工作领域定密。4.关于多个定密责任人签署文件时的认定 机关单位定密应当由定密责任人、承办人等作出书面记录。因此,多个定密责任人签署同一份涉密文件时,在书面记录“定密责任人”一栏签字的人员为相关文件的定密责任人。 没有定密书面记录或书面记录没有特别注明“定密责任人”的,第一个签字的定密责任人视为该文件的定密责任人。后签字的定密责

建立定密责任人制度范文

建立定密责任人制度:以“管人”来“管密” 建立定密责任人制度是保密法修订的重点之一,是改进定密工作,破解定密难题,推动“依法定密、科学定密、规范定密”的一项关键性措施,也是机关单位保密工作的基础。 当前定密工作存在五个突出问题 一是主体责任不明。原保密法只是较为笼统地规定了国家秘密的确定权,没有明确限定定密权限的归属。在业务工作中,定密责任主体没有具体到个人,在出现问题时,责任追究便难以落实。浙江省保密局在对某市62个单位定密情况的抽样调查中发现,从公文起草到发文,由承办人定密的占24.2%,由处室负责人定密的占51.6%,由单位专兼职保密干部定密的占17.7%,由分管领导定密的占6.5%。人人可以定密,但并非人人都掌握国家政策、了解行业动态、熟悉定密知识,因此出现了对保密事项范围的理解和把握各取其道、各解其意,难以保证定密的准确性。 二是定密知识与技能缺乏。浙江省保密局在调研中发现,一些单位涉密人员不熟悉、不了解保密事项范围,不清楚定密工作程序,不知道如何“对号入座”确定密级。2009年,浙江省保密局对某市进行定密工作专项调研时,抽样调查了21O名机关干部,发现73%的人未掌握“保密事项范围”、“密级鉴定”和“法定程序”等相关知识。同一年的保密大检查发现,浙江省部分机关、单位的标密文件,经鉴定多数仅为内部事项,并不涉及国家秘密。

三是定密制度难以落实。目前在定密程序、定密责任追究等方面,由于缺乏明确、具体的规定,给实际操作造成困难。如有的单位将领导一般性讲话文稿、工作信息简报等非密事项全部定密;有的单位由于定密环节多,程序衔接难,定密工作普遍存在宁高勿低、宁多勿少等现象。 四是保密事项范围亟需更新修订。保密事项范围是确定、变更和解除国家秘密事项的具体标准和依据。保密事项范围应当及时适应形势和工作的变化,不断加以修订和完善,要细化、具体、操作性强。目前,有些单位和部门的保密事项范围比较陈旧,相对笼统和宽泛,有些甚至容易引起分歧,已不能有效地指导工作。 五是定密机制建设未有效实施动态管理。目前,多数涉密人员对定密工作的管理仅限于定密环节,致使绝大多数秘密事项一旦确定,就不再有相应的跟踪管理,这一状况导致国家秘密事项在某一时间段究竟有多少、处于何种状态根本无法确定。长期以来,机关单位对某些本可预见保密期限的国家秘密,不注意标注期限,更不设定解密时间或解密条件,人为地提高了工作成本,造成了资源浪费,侵害了公民的知情权,妨碍了信息的公开与合理利用。 应通过“管人”来有效“管密”

定密管理制度

定密管理制度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xxxxxx 定密管理制度 为加强xxxxxx依法定密工作,促进定密工作规范化、程序化、制度化、提高定密工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根据《福建省定密工作程序规定》,制定如下定密工作制度。 一、建立健全定密工作组织 保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我委依法产生或派生的国家秘密事项确定密级和保密期限,以及在保密期限内对国家秘密变更密级,变更保密期限或解密等项工作。 二、认真落实定密工作责任制 1、定密工作领导小组由保密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组成,负责领导本办的定密工作,协调处理定密工作中出现的重大问题。 2、明确定密审核人,负责办理领导批准前的定密审核工作,具体审核承办人提出的确定、变更密级和保密期限或者解密的具体意见和其他与定密工作有关的意见、建议或者异议,并向审批领导提出审核意见。 3、文件、资料等的拟稿、采集承办人应依据《国家秘密及其密级具体范围的规定》,对所承办的工作内容进行定密评估,并将评估结果以定密具体意见形式提出。认为该事项不属于国家秘密的,应注明“非密”,属于工作秘密的,应注明“内部”;认为属于国家秘密的,拟定密

级,保密期限和限定接触人员的范围,注明拟定密级依据,并按保密相关规定呈报审定;认为属于“不明确事项”或“有争议事项”的应写明情况报请定密工作领导小组讨论确定。 三、严格遵循定密工作程序 1、领导交办工作事项时,应事先提出保密和定密的要求; 2、承办人在公文送审签发单或定密审核单上提出定密具体意见; 3、定密审核人对承办人提出的定密具体意见进行审核,对“密”或“非密”及“密级”、“保密期限”等提出明确的审核意见。 4、主管领导或授权的分管领导签发批准。 5、拟文科室按签发单的内容要求作最后处理,印发行文。 四、规范公文送审签发单 使用符合定密规定要求的公文送审签发单和定密审批单,公文送审签发单和定密审批单格式内应有“拟定密级”、“保密期限”、“拟定密级依据”和“定密审核意见”栏,以确保定密工作的真正落实。 五、加强对定密工作的检查监督

定密责任人规章制度

定密责任人制度(试行) 第一条根据《法》、《法实施办法》和有关保险机制,使定密工作在各级机关、单位得到有效的实施,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我州各级机关、单位的定密工作实行定密责任人制度。各级机关、单位应明确指定定密责任人一人,负责对国家秘密及其密级确定情况的审定和管理工作。 第三条产生国家秘密的各级机关、单位是定密工作的主体,各级机关、单位的定密责任人代表本机关、单位独立行使密权,其定密行为对本级机关、单位行政首长负责。 第四条定密责任人在定密工作中对国家秘密的确定、审核、密级变动等定密行为最终结果的权威性,得到本级机关单位的行政首长的认可。 第五条定密责任人应具备的基本条件是: (一)具有较高的观念和法制意识,热爱工作: (二)熟悉并能运用基本的法律、法规和规章; (三)政治素质较高、责任心强、工作认真细致,且具备一定的独立鉴别判断能力。 第六条定密责任人一般由所在机关、单位在承担日常工作的机构负责人或兼职干部、涉密人员中指定,并通过工作部门培训合格取得定密资格后由所在机关、单位下达定密委托书,正式授予定密权,方可实施国家秘密信息载体密级的审核和管理工作。 第七条定密责任人杂熟悉与定密工作相关知识并具备一定定

密技能的基础上,还应重点掌握中央、国家机关发布或修订有关《国家秘密及其密级具体围的规定》(以下简称《围》)的情况,以便本机关、单位对制作产生的《国家秘密事项一览表》或《国家秘密事项目标》及时进行修订,从而保证定密工作的动态化管理。 第八条定密责任人的主要职责是: 1、审查和审核国家秘密事项的密级、期限、知悉围等拟办意见是否准确,定密依据对照是否得当,定密程序是否符合规定。 2、负责本机关、单位定密工作的日常管理,对国家秘密事项的具体承办人员进行业务指导,帮助具体承办人员按法定程序准确拟定密级、期限、知悉围和作出规标志; 3、参与、指导和监督本机关、单位做好“不明确事项”、“有争议事项”的密级申报工作; 4、直接参与国家秘密事项的动态化管理,做好国家秘密事项密级变更和建议解密的工作; 5、经常检查了解、监督本机关、单位的定密工作,及时发生和纠正定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6、具体负责本机关、单位国家秘密事项的记载备案登记,并按工作部门的要求作好每年产生的国家秘密事项有关情况的统计和年度报告工作。 第九条定密责任人在定密审核中发现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予以纠正: 1、不符合《法》第二条、《法实施办法》第四条规定,且在有关

定密及密级管理

定密及密级调整管理制度 1.密级的标识 a) 国家秘密的标识为“★”,以“★”的左边标密级,右边标保密期限,形式为:密级★保密期限,如:“机密★八年”、“绝密★二十年”、“秘密★十年”等。未注明保密期限者,按绝密30年、机密20年、秘密10年的期限管理。 b) 涉密信息(纸质文件、资料及word、ppt类电子文档、视频资料)均应当在封面(无封面应在首页)右上角标注密级和保密期限;涉密的Excel表格、二维图、三维图等应在标题栏后标注密级; c) 软盘、光盘和其它介质涉密载体、密品应在封面、表面明显位置标注密级。 2.定密责任主体 保密工作领导小组是定密责任主体。其职责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国家秘密及其密级具体范围的规定》、《国防科技工业定密工作管理办法》及合同甲方审定的密级证明表,对本单位产生的涉密事项,制定《涉密事项一览表》,审核批准本单位产生的国家秘密事项,根据情况变化变更和解除秘密事项; 3.定密工作程序 3.1定密工作审批程序 a) 总经理接到涉密项目时,交到保密办公室,由保密办公室依据项目协议书上标记的密级,填写《涉密事项一览表》,经保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人签字审批,将此交由保密办公室的档案管理人员进行存档管理; b)保密办收到涉密事项内容包括:纸介质、光介质、电磁介质等载体,依据《国防科技工业定密工作管理办法(试行)》第四章第十七条相关规定、合同甲方审定的密级证明表及本单位的《涉密事项一览表》,提出拟定密级、保密期限和知悉范围的具体意见,填报《涉

密事项申报审批表》,保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人审核批准确定为涉密事项;事项确定后将纸介质、光介质、电磁介质等载体下发到相关涉密人员处; c)《涉密事项申报审批表》交由保密办留档,由档案保管员管理留作备查; 3.2填报《涉密事项申报表审批表》的依据 a) 根据《保密法》第十五条规定:“国家秘密的保密期限,除另有规定外,绝密级不超过三十年,机密级不超过二十年,秘密级不超过十年;” b) 根据《保密法》第十五条规定:“国家秘密的知悉范围,应当根据工作需要限定在最小范围”。确定知悉范围应当遵守“工作需要”和“最小化”原则; c) 根据《保密法》第十七条规定:“对承载国家秘密的纸介质、光介质、电磁介质等载体,应当做出国家秘密标志;” d) 执行上级确定的国家秘密事项,需要定密的,根据所执行的国家秘密事项的密级确定; e) 保密办公室与保密工作领导小组认为确实关系国家安全和利益的,属于何种密级不明确或有争议的,报请合同甲方审定或省保密行政管理部门确定。 4.变更和解除程序 4.1变更和解除密级的审批程序 a) 国家秘密应当根据情况变化及时变更,变更包括:升密、降密和延长保密期限及知悉范围;如有需要变更或者解除的涉密事项需由保密办公室提出变更或解除意见,填写《国家秘密变更审批表》或《国家秘密解除审批表》注明变更和解除的理由,由保密工作领导小组审批,将审批材料交给档案管理员进行存档保管; b)国家秘密的变更或解除后,保密办应当及时以书面形式或者口头形式通知知悉范围的单位或涉密人员。 4.2变更和解除密级遵守的原则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