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数字气压计设计

数字气压计设计

数字气压计设计
数字气压计设计

计算机控制技术 课 程 设 计

成绩评定表

设计课题 : 数字液压计的设计 学院名称 : 专业班级 : 学生姓名 : 学 号 : 指导教师 : 设计地点 :

设计时间 : 2011.6.27~2011.7.2

指导教师意见:

成绩:

签名: 2011年7月 日

计算机控制技术

课程设计

成绩评定表

设计课题:数字液压计的设计

学院名称: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设计地点:

设计时间:2011.6.27~2011.7.2

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

学生姓名专业班级学号

题目数字气压计设计

课题性质工程设计课题来源自拟课题指导教师

主要内容

通过气压传感器MPX4115获得与大气压相对应的模拟电压值,并经过电压/频率(V/F)转换模块转换为数字脉冲,通过单片机接收该脉冲信号,得到单位时间内获得的脉冲数,依据电压与频率的线性关系式计算出所对应的实际气压值,最后在单片机的控制下由LCD显示电路显示出实际气压值。

任务要求

第1天:熟悉课程设计任务及要求,针对课题查阅技术资料。

第2天:确定设计方案。要求对设计方案进行分析、比较、论证,画出方框图,并简述工作原理。

第3-4天:按照确定的方案设计单元电路。要求画出单元电路图,元件及元件参数选择要有依据,各单元电路的设计要有详细论述。

第5天:撰写课程设计报告。要求内容完整、图表清晰、文理流畅、格式规范、方案合理、设计正确,篇幅不少于5000字。

主要参考资料[1] 赵建领.51单片机开发与应用技术详解.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9

[2] 熊静琪.计算机控制技术.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3] 高金源.计算机控制技术.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1

[4] 张晋格.计算机控制原理与应用.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1995

审查意见

系(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月日

目录

1引言 (1)

1.1课题背景 (1)

1.2系统功能 (1)

2总体设计方案 (1)

2.1设计整体思想 (1)

2.2系统组成框图及工作原理 (2)

2.21系统组成框图 (2)

2.22工作原理: (2)

2.3方案设计 (3)

3硬件电路设计 (3)

3.1系统设备选型 (3)

3.11芯片78L05 (3)

3.12气压传感器MPX4115 (4)

3.13 LM331转换芯片 (4)

3.14AT89C52单片机 (4)

3.15显示 (4)

3.2部分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5)

3.21电源模块的原理图 (5)

3.22 气压传感器原理图 (5)

3.23 V/F转换电路原理图 (6)

3.24显示电路 (6)

4软件设计 (7)

4.1单片机实现数字气压计的程序流程 (7)

4.2静态显示子程序流程图 (8)

5 总结 (9)

附录 (10)

系统总原理图 (10)

参考文献 (11)

1引言

1.1课题背景

气压计是利用压敏元件将待测气压直接变换为容易检测、传输的电流或电压信号,然后再经过后续电路处理并进行实时显示的一种设备。其中的核心元件就是气压传感器,它在监视压力大小、控制压力变化以及物理参量的测量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运用于气压计的气压传感器基本都是依靠不同高度时的气压变化来获取气压值的。

气象学研究表明,在垂直方向上气压随高度增加而降低。例如在低层,每上升100m 气压便降低10hPa;在5~6km的高空,高度每增加100m,气压便会降低7hPa;而当高度进一步增加时,即到9~10km的高空之后,高度每增加100m,气压便会降低5hPa;同样,若空气中有下降气流时,气压会增加;若空气中有上升气流时,作用于空气柱底部的气压就会减小。一般把作用于单位面积上空气柱的重量称为大气压力。

1.2系统功能

该方法通过气压传感器获得与大气压相对应的模拟电压值,并经过V/F变换输入到单片机进行处理,从而实时显示相应的气压值。用本文所述的方法制成的气压计携带方便,操作简单,精确度高,完全符合设计要求。

2总体设计方案

2.1 设计整体思想

基于MPX4115的数字气压计包括软硬件的设计与调试。软件部分通过对C 语言的学习和对单片机知识的了解,根据系统的特点编写出单片机程序。硬件部分分为四大块,包括大气压的非电信号数据的采集、转换、处理以及显示。通过

对设计的了解,选择适合的器件,画出原理图。

2.2 系统组成框图及工作原理

2.21系统组成框图

气压计硬件部分由四部分构成,它们分别是:信息采集模块,数据转换模块,信息处理模块和数据显示模块。图2.1为系统总框图。

气压传感器单片机

V/F 传感器LED 显示电源模块

图2.21 系统总框图

2.22工作原理

气压传感器将被测气压转换为电压信号;用V/F转换器则可把气压传感器输出的电压信号转换成具有一定频率的脉冲信号;以便用单片机接收该脉冲信

号,并根据单位时间内得到的脉冲数,依据电压与频率的线性关系式计算出所对应的气压值,最后在单片机控制下由LED显示出来。

本气压计能够在气压传感器的线性范围内准确测量相应气压值。需要说明的是,其测量值是绝对气压值。本文研究的气压计的技术指标如下:

●测量范围:300hPa~1050hPa;

●测量精度:0.1%FS(20℃);

●显示精度:0.1%,由4个8段LED显示实现;

●工作温度范围:0~85℃;

●电源电压:15V

2.3方案设计

被测气压经过传感器转换成电压输出,根据芯片资料,算出输出电压与大气压的关系:VOUT=5*(0.01P-0.09)

输出电压经过V/F转换电路转变为对应电压fo的脉冲序列FO。根据Vin 和FO的对应关系可得:P=(fo/5k+0.09)/0.01=(20fo/k+9)

3硬件电路设计

3.1系统设备选型

3.11芯片78L05

因为三端固定集成稳压电路的使用方便,电子制作中经常采用。在实际应用中,应在三端集成稳压电路上安装足够大的散热器(当然小功率的条件下不用)。当稳压管温度过高时,稳压性能将变差,甚至损坏。当制作中需要一个能输出1.5A以上电流的稳压电源,通常采用几块三端稳压电路并联起来,使其最大输出电流为N个1.5A,但应用时需注意:并联使用的集成稳压电路应采用同一厂家、同一批号的产品,以保证参数的一致。另外在输出电流上留有一定的余量,以避免个别集成稳压电路失效时导致其他电路的连锁烧毁。

3.12气压传感器MPX4115

气压传感器在气压计中占据核心位置。设计时可根据测量精度、测量范围、温度补偿、测量绝对气压值等几个性能指标来选取气压传感器。由于该气压计显示的是绝对气压值,因而需要选取测量绝对气压值的气压传感器。同时为了简化电路,提高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要求该气压传感器应带有温度补偿。为此,选用Motorola的MAX4100A气压传感器来测量绝对气压值。该传感器的温度补偿范围为-40~+125℃;压力范围为20kPa~1050kPa;输出电压信号(Vs=5.0V)范围为0.3~4.65V;测量精度为0.1%VFSS,同时在20kPa~1050kPa时具有良好的线性,具体输出关系如下:

Vout=Vs(0.01059P-0.1528)±Error

式中,Vs是工作电压, P是大气压值,Vout为输出电压。

3.13 LM331转换芯片

LM331是性能价格比比较高的集成芯片。它是当前最简单的一种高精度V/F 转换器、A/D转换器、线性频率调制解调、长时间积分器以及其它相关的器件。

3.14AT89C52单片机

AT89C52单片机最为核心的部分是中央处理器CPU,它由运算器和控制逻辑构成,其中包括若干特殊功能寄存器。AT89C52 是一款低电压,高性能CMOS8 位单片机,片内含4k bytes 的可反复擦写的只读程序存储器(PEROM)和128 bytes 的随机存取数据存储器(RAM ),器件采用ATMEL公司的高密度、非易失性存储技术生产,兼容标准MCS-51指令系统,片内置通用8 位中央处理器(CPU)和Flash 存储单元,功能强大AT89C52 单片机可为您提供许多高性价比的应用场合,可灵活应用于各种控制领域。本设计中选用AT89C52单片机来实现

3.15显示

系统选用LED对所处理的结果进行显示

3.2部分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3.21电源模块的原理图

电路中的电源部分如图3.21所示。其中,3脚是电源模块输入端接外部+15V 电源。1脚为电源模块输出端,输出+5V 。

图3.21

3.22 气压传感器原理图

数据采集模块由气压传感器MPX4115构成,采集的是大气压值。连接原理图如图3.22

图3.22

+5V

VIN

100.0

3

4

5

6

2

1

M1

MPX4115

R5

51k

C7

50pF

C1

1nF

+15V

+5V

VI 3

VO

1

G N D

2

U4

78L05C4

10uF

C5

0.01uF

3.23 V/F 转换电路原理图

LM331构成的V/F 转换器的电路。其中图中的7号引脚Vin 是数据转换模块的数据输入端,接到上一个数据采集模块的输出端。而3号引脚F0是数据转换模块的输出端。原理图如图3.22

图3.22

3.24显示电路

本设计采用四位七段数码显示管,实行静态显示。共使用2片74hs 373寄存器。U 2进行段选,U3用于位选。作为LED 的上拉电阻。电路图3.24.

图3.24

FO

+5V

+5V

XTAL2

18

XTAL1

19

ALE 30EA

31

PSEN 29RST

9

P0.0/AD0

39P0.1/AD138P0.2/AD237P0.3/AD336P0.4/AD435P0.5/AD534P0.6/AD633P0.7/AD732P1.0/T21P1.1/T2EX 2P1.23P1.34P1.45P1.56P1.67P1.7

8

P3.0/RXD 10P3.1/TXD 11P3.2/INT012P3.3/INT113P3.4/T014P3.7/RD

17

P3.6/WR 16P3.5/T115P2.7/A1528P2.0/A821P2.1/A922P2.2/A1023P2.3/A1124P2.4/A1225P2.5/A1326P2.6/A1427U1

AT89C52

23456789

1

RP1RESPACK-8

D03Q02D14Q15D27Q26D38Q39D413Q412D514Q515D617Q616D718Q7

19

OE 1LE 11

U2

74LS373

D03Q02D14Q15D27Q26D38Q39D413Q412D514Q515D617Q616D718

Q7

19

OE 1LE 11

U3

74LS373

FO

+5V

+15v

VIN

CMIN 7THR

6

R-C 5IOUT

1

REFI 2FOUT

3GND

4

VCC

8U2

LM331

R4

10k R2

22K

R3

12K

RL

100K

CL

1uF

RIN 100k CT

0.01uF

CIN

0.1uF

RT

6.8k

4软件设计

4.1单片机实现数字气压计的程序流程

T0为定时器,基本的定时时基为50ms。T1为计数器,运用内部中断0可保证T0定时满500ms后就读取此时计数器的值,以计算气压值。具体流程图如图4.1所示。

开始

设置定时器0设置计时器1 While(1)

50ms定时中断

ETO=0;timecount++

Flag=1?TR1;Flag=0;

计算器压值

调用显示函数TR=0;TR1=1

图4.1

4.2静态显示子程序流程图

当调用显示子程序时,在显示函数里,将气压值先按位进行分离并保存到数组,然后送段码和相应位选就可以显示出相应的气压值了。如图4.2

静态显示子程序

显示缓冲区首地址

指向最左边的一位

取出要显示的数据

求要显示数据的现实码

送段选到74LS373(u2)

送位选码到74LS373(u3)

延时1ms

返回

图4.2

5 总结

一周的课程设计终于结束了,虽然很忙碌、很疲劳,但是收获很大。这次我用单片机AT89C51作为控制器,来设计数字气压计。每天的努力,唤来了我对课程设计的重新的认识,对51单片机和控制系统的深刻理解,实现了真正实践的目的。在理论学习的过程中,我只是简单地学到了一些理论知识,但是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才发现理论与实际的巨大差别。在课堂上,掌握的仅仅是专业基础课的理论,如何去锻炼我们的实践的一面?如何把我们所学到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用到实践中去呢?我想做类似的设计就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实践平台。在做本次设计的过程中,我感触最深的当数查阅大量的资料了。为了让我的设计更加完善,更加符合标准,一次次翻阅书籍是十分必要的,同时也是必不可少的。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要参加实践活动,把课本上的知识运动到社会实践当中去,也是我们学习专业理论知识的最终目的。

但对于我来说,收获最大的算是方法和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整个课程设计的过程中,我发现在经验方面还是有点缺乏,理论的知识不足,有些东西与实际脱节。总体来说,我觉得像课程设计这种类型的作业对我的帮助还是很大的,它需要我们将学过的相关知识系统地联系起来,从中暴露出自身的不足,以待改进!

本次设计的数字气压计能够实时的现实测量值,精度高,耗能低,工作可靠。不足之处为测量的温度范围过窄,不能用于温度过高的场合。

附录

系统总原理图

把各个模块连接起来,构成气压计系统原理图,如图附1

FO

+5V

+15v

+5V

+5V

FO

+5V

+15V

+5V

VIN

+5V

CMIN 7THR

6

R-C 5

IOUT

1

REFI 2FOUT 3GND

4

VCC

8U2

LM331

100.0

3456

21M1

MPX4115

R4

10k R2

22K

R3

12K

RL

100K

CL

1uF

RIN 100k CT

0.01uF

CIN

0.1uF

RT

6.8k

R5

51k

C7

50pF

C1

1nF

XTAL2

18

XTAL1

19

ALE 30EA

31

PSEN 29RST

9

P0.0/AD039P0.1/AD138P0.2/AD237P0.3/AD336P0.4/AD435P0.5/AD534P0.6/AD633P0.7/AD732P1.0/T21P1.1/T2EX 2P1.23P1.34P1.45P1.56P1.67P1.7

8

P3.0/RXD 10P3.1/TXD 11P3.2/INT012P3.3/INT113P3.4/T014P3.7/RD

17

P3.6/WR 16P3.5/T115P2.7/A1528P2.0/A821P2.1/A922P2.2/A1023P2.3/A1124P2.4/A1225P2.5/A1326P2.6/A1427U1

AT89C52

X1

CRYSTAL

C1

22pF

C2

22pF

23456789

1

RP1

RESPACK-8

D03Q02D14Q15D27Q26D38Q39D413Q412D514Q515D617Q616D718Q7

19

OE 1LE 11

U2

74LS373

D03Q02D14Q15D27Q26D38Q39D413Q412D514Q515D617Q616D718

Q7

19

OE 1LE 11

U3

74LS373

C3

10uF

R1

10k

VI 3

VO

1

G N D

2

U4

78L05C4

10uF

C5

0.01uF

图附1

参考文献

[1] 何立民.单片机初级教程[M].北京: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出版社,2004

[2] 赵建领.51单片机开发与应用技术详解[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

[3] 高金源.计算机控制技术[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1

[4] 张晋格.计算机控制原理与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1995

[5] 张俊谟.单片机的发展与应用[J].电子制作,2007,(8):23~24

[6] 黄一夫.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8

[7] 熊静琪.计算机控制技术[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数字频率计的设计)

一课程设计题目:数字频率计的设计 二、功能要求 (1)主要用于测量正弦波、矩形波、三角波和尖脉冲等周期信号的频率值。 (2)率范围:分四1Hz~999Hz、01kHz~9.99kHz、1kHz~99.9kHz、10~999KHZ (3)周期范围:1ms~1s。 (4)用3个发光二极管表示单位,分别对应3个高档位。 三频率计设计原理框图 正弦波 数字频率计原理框图 1

测试电路原理:在测试电路中设置一个闸门产生电路,用于产生脉冲宽度为1s 的闸门信号。改闸门信号控制闸门电路的导通与开断。让被测信号送入闸门电路,当1s闸门脉冲到来时闸门导通,被测信号通过闸门并到达后面的计数电路(计数电路用以计算被测输入信号的周期数),当1s闸门结束时,闸门再次关闭,此时计数器记录的周期个数为1s内被测信号的周期个数,即为被测信号的频率。测量频率的误差与闸门信号的精度直接相关。 被测信号 频率测量算法对应的方框图 四、各部分电路及仿真 1 整形电路部分 整形电路的目的是将三角波、正弦波变成方便计数的脉冲信号。整形电路可以直接用555定时器构成施密特触发。 本次设计采用555定时器,适当连接若干个电阻就可以构成触发器 图1-1 整形电路 将555定时器的THR和TR1两个输入端连在一起作为信号输入端,则可得到 显示电路 闸门产生 输入电路闸门计数电路

施密特触发器,为了提高其稳定性通常要在要在CON端口接入一个0.01uf左右的滤波电容。但使用555定时器的时候输入的电压应该要大于5V,本次设计直接用信号源来做输入信号,并且信号源的振幅为10V,没有用放大电路将信号放大。 2 时基电路 时基电路时用来控制闸门信号选通的时间,由于本次设计的频率计测试范围是0到999KHz,故时基信号要有1ms 10ms 100ms 1s,基于上述,还需要一个分频器分出不同的频率。设计过程如下:可用一个多谐振电路产生频率为1KHz的脉冲信号(即T=1ms),然后使用分频器产生10ms 100ms 1s。 多谐振电路可以采用555定时器或者晶体振荡器来完成。本次设计采用555定时器实现,本次设计的精确度要求比较低,而且555定时器组成的多谐振荡起的最高振荡频率只能最多1MHz,而我们将用555定时器产生1Kz的频率,满足在该范围之内。分频器采用10分频,可用74LS90或者74LS160。 图2-1555定时器构成的多谐振振荡器 555多谐振振荡器设计参数:设计一个震荡周期为1ms,输出的占空比 2 3 q

电子技术基础数字温度计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论文) 题目名称数字温度计 课程名称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学生姓名屈鹏 学号1141201112 系、专业电气工程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指导教师李海娜 2013年12月17日

邵阳学院课程设计(论文)任务书 年级专业11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学生姓名屈鹏学号1141201112 题目名称数字温度计设计设计时间2013.12.9—2013.12.20 课程名称电子技术课程设计课程编号121202306 设计地点电工电子实验室408、409 一、课程设计(论文)目的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是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对已学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知识的综合性训练,这种训练是通过学生独立进行某一课题的设计、安装和调试来完成,着重培养学生工程实践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进行综合设计的能力,并要求能设计出完整的电路或产品,从而为以后从事电子电路设计、研制电子产品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已知技术参数和条件 用中小规模集成芯片设计并制作一数字式温度计,具体要求如下: 1、温度范围0-100度。 2、测量精度0.2度。 3、三位LED数码管显示温度。 三、任务和要求 1.按学校规定的格式编写设计论文。 2.论文主要内容有:①课题名称。②设计任务和要求。③方案选择与论证。④方案的原理框图,系统电路图,以及运行说明;单元电路设计与计算说明;元器件选择和电路参数计算的说明等。 ⑤必须用proteus或其它仿真软件对设计电路仿真调试。对调试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说明解决的措施;测试、记录、整理与结果分析。⑥收获体会、存在问题和进一步的改进意见等。 注:1.此表由指导教师填写,经系、教研室审批,指导教师、学生签字后生效; 2.此表1式3份,学生、指导教师、教研室各1份。

南京邮电大学课程设计报告-简易数字频率计

目录 第一章技术指标 整体功能要求 系统结构要求 电气指标 扩展指标 设计条件 第二章整体方案设计 算法设计 整体方框图及原理 第三章单元电路设计 时基电路设计 闸门电路设计 控制电路设计 小数点显示电路设计 整体电路图 整机原件清单 第四章测试与调整 时基电路的调测 显示电路的调测 4-3 计数电路的调测 控制电路的调测 整体指标测试 第五章设计小结 设计任务完成情况 问题及改进 心得体会 第一章技术指标

1.整体功能要求 频率计主要用于测量正弦波、矩形波、三角波和尖脉冲等周期信号的频率值。其扩展功能可以测量信号的周期和脉冲宽度。 2.系统结构要求 数字频率计的整体结构要求如图所示。图中被测信号为外部信号,送入测量电路进行处理、测量,档位转换用于选择测试的项目------频率、周期或脉宽,若测量频率则进一步选择档位。 3.电气指标 被测信号波形:正弦波、三角波和矩形波。 测量频率范围:分三档: 1Hz~999Hz ~ ~ 测量周期范围:1ms~1s。 测量脉宽范围:1ms~1s。 3.5测量精度:显示3位有效数字(要求分析1Hz、1kHz和999kHz的测量误 差)。 当被测信号的频率超出测量范围时,报警. 4.扩展指标 要求测量频率值时,1Hz~的精度均为+1。 5.设计条件 电源条件:+5V。 可供选择的元器件范围如下表

门电路、阻容件、发光二极管和转换开关等原件自定。 第二章 整体方案设计 算法设计 频率是周期信号每秒钟内所含的周期数值。可根据这一定义采用如图2-1所示的算法。图2-2是根据算法构建的方框图。 被测信号

电路用以计算被测输入信号的周期数),当1s闸门结束时,闸门再次关闭,此时计数器记录的周期个数为1s内被测信号的周期个数,即为被测信号的频率。测量频率的误差与闸门信号的精度直接相关,因此,为保证在1s内被测信号的周期量误差在10 3量级,则要求闸门信号的精度为10 量级。例如,当被测信号为1kHz时,在1s的闸门脉冲期间计数器将计数1000次,由于闸门脉冲精度为10 ,闸门信号的误差不大于,固由此造成的计数误差不会超过1,符合5*10 3的误差要求。进一步分析可知,当被测信号频率增高时,在闸门脉冲精度不变的情况下,计数器误差的绝对值会增大,但是相对误差仍在5*10 3范围内。 整体方框图及原理 输入电路:由于输入的信号可以是正弦波,三角波。而后面的闸门或计数电路要求被测信号为矩形波,所以需要设计一个整形电路则在测量的时候,首先通过整形电路将正弦波或者三角波转化成矩形波。在整形之前由于不清楚被测信号的强弱的情况。所以在通过整形之前通过放大衰减处理。当输入信号电压幅度较大时,通过输入衰减电路将电压幅度降低。当输入信号电压幅度较小时,前级输入衰减为零时若不能驱动后面的整形电路,则调节输入放大的增益,时被测信号得以放大。 频率测量:测量频率的原理框图如图2-3.测量频率共有3个档位。被测信号经整形后变为脉冲信号(矩形波或者方波),送入闸门电路,等待时基信号的到来。时基信号由RC振荡电路构成一个较稳定的多谐振荡器,经4093整形分频后,产生一个标准的时基信号,作为闸门开通的基准时间。被测信号通过闸门,作为计数器的时钟信号,计数器即开始记录时钟的个数,这样就达到了测量频率的目的。 周期测量:测量周期的原理框图2-4.测量周期的方法与测量频率的方法相反,即将被测信号经整形、二分频电路后转变为方波信号。方波信号中的脉冲宽度恰好为被测信号的1个周期。将方波的脉宽作为闸门导通的时间,在闸门导通的时间里,计数器记录标准时基信号通过闸门的重复周期个数。计数器累计的结果可以换算出被测信号的周期。用时间Tx来表示:Tx=NTs 式中:Tx为被测信号的周期;N为计数器脉冲计数值;Ts为时基信号周期。

电子课程设计——数字频率计

2020/9/14 电子课程设计 ——数字频率计

目录 一 . 设计任务与要求 (2) 二 . 总体框图 (2) 2 . 1 题目分析及总体方案确定 (2) 三 . 选择器件 (4) 3 . 1 元件清单列表 (4) 3 . 2各元器件符号及逻辑功能 (5) 四 . 功能模块 (11) 4 . 1 整形电路 (11) 4 . 2 时基电路 (11) 4 . 3 逻辑控制电路 (12) 4 . 4 计数器、锁存器 (13) 4 . 5 译码显示电路 (15) 五 . 总体设计电路图 (15)

一 . 设计任务与要求 数字频率计是用来测量正弦信号、矩形信号、三角波等波形工作频率的仪器,其测量结果用十进制数字显示。具体要求如下: 1.测量频率范围:1Hz~10KHz; 2.数字显示位数:4位数字显示; 3.测量时间:t≤1.5s; 4.被测信号:方波、三角波、正弦波。 二 . 总体框图 2 . 1 题目分析及总体方案确定 频率的测量总的来说有三种方法:直接测量法、直接与间接测量相结合的方法和多周期同步测量法。直接测量法最简单,但测量误差最大;后两种方法测量精度高,但电路复杂。由于该题目没有对测量误差提出特别要求,为简单起见,采用直接测量法。 数字频率计就是直接用十进制的数字来显示被测信号频率。可以测的方波的频率,通过放大整形处理,它可还以测量正弦波、三角波和尖脉冲信号的频率。所谓频率就是在单位时间(1s)内周期信号的脉冲个数。若在一定时间间隔T内测得周期信号的脉冲个数N,则其频率为f=N Hz。 据此可得数字频率计的组成框图如图1—1(a)所示:

1-1(a) 图中的逻辑控制电路有两个作用:一是产生锁存脉冲,使显示器上的数字稳定;二是产生清零脉冲,使计数器每次测量从零开始计数。各信号之间的时序关系如图1-1(b)所示,图中信号由上而下依次是由放大整形电路得到的脉冲信号、时间基准信号、闸门电路输出、锁存脉冲和清零脉冲。

数字温度计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设计报告书 课程名称:电工电子课程设计 题目:数字温度计 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专业班级: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113 学号:6100311096 学生姓名:李超红 起讫日期:6月19日——7月2日 指导教师:郑朝丹职称:讲师 学院审核(签名): 审核日期:

内容摘要: 目前,单片机已经在测控领域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它除了可以测量电信以外,还可以用于温度、湿度等非电信号的测量,能独立工作的单片机温度检测、温度控制系统已经广泛应用很多领域。 单片机是一种特殊的计算机,它是在一块半导体的芯片上集成了CPU,存储器,RAM,ROM,及输入与输出接口电路,这种芯片称为:单片机。由于单片机的集成度高,功能强,通用性好,特别是它具有体积小,重量轻,能耗低,价格便宜,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和使用方便的优点,使它迅速的得到了推广应用,目前已成为测量控制系统中的优选机种和新电子产品中的关键部件。单片机已不仅仅局限于小系统的概念,现已广泛应用于家用电器,机电产品,办公自动化用品,机器人,儿童玩具,航天器等领域。 本次课程设计,就是用单片机实现温度控制,传统的温度检测大多以热敏电阻为温度传感器,但热敏电阻的可靠性差,测量温度准确率低,而且必须经过专门的接口电路转换成数字信号才能由单片机进行处理。本次采用DS18B20数字温度传感器来实现基于51单片机的数字温度计的设计。 本文介绍了一个基于STC89C52单片机和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的测温 系统,并用LED数码管显示温度值,易于读数。系统电路简单、操作简便,能 任意设定报警温度并可查询最近的10个温度值,系统具有可靠性高、成本低、功耗小等优点。 关键词:单片机数字温度传感器数字温度计

数字频率计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任务书 学生姓名:覃朝光 ___________ 专业班级:通信1103 __________ 指导教师: ___________ 工作单位:信息工程学院 题目:数字频率计的设计与实现 初始条件: 本设il?既可以使用集成脉冲发生器、计数器、译码器、单稳态触发器、锁存器、放大器、整形 电路和必要的门电路等,也可以使用单片机系统构建简易频率计。用数码管显示频率汁数值。 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包括课程设讣工作量及技术要求,以及说明书撰写等具体要求)仁课程设计工作量:1周。 2、技术要求: 1)设计一个频率讣。要求用4位7段数码管显示待测频率,格式为0000Hz. 2)测量频率范围:10~9999HZo 3)测量信号类型:正弦波、方波和三角波。 4)测量信号幅值:0.5~5V° 5)设计的脉冲信号发生器,以此产生闸门信号,闸门信号宽度为1s。 6)确定设计方案,按功能模块的划分选择元、器件和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设讼分电路,画出总体电路原理图,阐述基本原理。 3、查阅至少5篇参考文献。按《武汉理工大学课程设计工作规范》要求撰写设计报告书。全 文用A4纸打印,图纸应符合绘图规范。 时间安排: 仁2013年5月17日,布宜课设具体实施计划与课程设计报告格式的要求说明。 2、2013年6月18日至2013年6月22日,方案选择和电路设计。 3、2013 年6月22日至2013 年7月1日,电路调试和设计说明书撰写。 4、2013年7月5日,上交课程设计成果及报告,同时进行答辩。 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 系主任(或责任教师)签名:年月日 word

武汉理匸大学$数字电子电路》课程设讣说明书 目录 摘要 (3) 1电路的设计思路与原理 (4) 1.1电路设计方案的选择 (4) 1.1.1方案一:利用单片机制作频率计 (4) 1.1.2方案二:利用锁存器与计数器制作频率计 (4) 1.1.3方案三:利用定时电路与计数器制作频率计 (5) 1.1.4方案确定 (6) 1.2原理及技术指标 (6) 1.3单元电路设计及参数计算 (8) 1.3.1时基电路 (8) 1.3.2放大整形电路 (9) 1.3.3逻辑控制电路 (9) 1.3.4计数器 (11) 1.3.5锁存器 (12) 1.3.6译码电路 (13) 2仿真结果及分析 (13) 2.1仿其总图 (13) 2.2单个元电路仿真图 (14) 2.3测试结果 (16) 3测试的数据和理论计算的比较分析 (16) 4制作与调试中出现的故障、原因及排除方法 (16) 4.1故障a (17) 4.2故障b (17) 4.3故障c (17) 4.4故障d (17) 4.5故障e (18) 5心得体会 (18) 2

数字气压计

摘要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智能仪表已经普及到我们生活、工作、科研、各个领域,已经成为一种比较成熟的技术, 本文主要介绍了一个基于89C51单片机的测温系统,详细描述了利用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开发测温系统的过程,重点对传感器在单片机下的硬件连接,软件编程以及各模块系统流程进行了详尽分析,对各部分的电路也一一进行了介绍,该系统可以方便的实现实现温度采集和显示,并可根据需要任意设定上下限报警温度,它使用起来相当方便,具有精度高、量程宽、灵敏度高、体积小、功耗低等优点,适合于我们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的温度测量,也可以当作温度处理模块嵌入其它系统中,作为其他主系统的辅助扩展。DS18B20与AT89C51结合实现最简温度检测系统,该系统结构简单,抗干扰能力强,适合于恶劣环境下进行现场温度测量,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关键字:数字气压计;89C51单片机;DS18B20温度传感器

目录 摘要 ............................................................................................................................ I 1 绪论 .. (1) 1.1数字气压计的简介 (1) 1.2数字气压计的背景和意义 (1) 2 系统的总体设计 (2) 2.1 设计思路分析 (2) 2.2 系统的总体结构 (2) 3 硬件电路设计 (3) 3.1数据采集模块的芯片选择 (3) 3.2 A/D转换模块 (3) 3.3 单片机控制模块 (5) 3.4显示模块 (7) 3.5系统总体原理电路图 (8) 4软件设计 (10) 4.1 用C语言开发单片机的优势 (10) 4.2系统总流程图 (11) 系统总流程图如下图所示: (11) 4.4 显示流程图 (12) 4.5 程序流程图 (13) 5系统调试与仿真 (14) 5.1 Keil软件介绍 (14) 5.2 PROTEUS软件介绍 (14) 5.3 单片机调试仿真 (15) 总结 (17) 参考文献 (18) 附录1 数字气压计源程序 (19)

数电课程设计报告-数字频率计

数电课程设计报告:频率计 目录 一、设计指标 二、系统概述 1.设计思想 2.可行性论证 3.工作过程 三、单元电路设计及分析 1.器件选择 2.设计及工作原理分析 四、电路的组构及调试 1.遇到的问题 2.现象记录及原因分析 3.解决及结果 4.功能的测试方法、步骤、设备、记录的数据 五、总结 1.体会 2.电路总图 六、参考文献 一、设计指标 设计指标:要求设计一个测量TTL方波信号频率的数字系统。测试值采用4个LED七段数码管显示,并以发光二极管只是测量对象(频率)的单位:Hz、kHz。

频率的测量范围有四档量程。 1)测量结果显示四位有效数字,测量精度为万分之一。 2)频率测量范围:100.1Hz——999.9kHz,分为: 第一档: 100.0Hz——999.9Hz 第二档: 1.000kHz——9.999kHz 第三档: 10.00kHz——99.99kHz 第四档: 100.0kHz——999.9kHz 3)量程切换可以采用两个按键SWB、SWA手动切换。 扩展要求: 一、当被测频率大于999.9kHz,超出最大值时,设置亮一个警灯,并同时发出报警声音。 二、自动切换量程 提示: 1.计数器计到9999时,产生溢出信号CO,启动量程加档。 2.显示不足4位有效数字时量程减档。 三、各量程输出信号的频率最高位有效数字为1、2、3、4、5、6、7、8、9。 二、系统概述 1.设计思想 周期性信号频率可通过记录信号在1s内的周期数来确定其频率。

累计标准时间Ts中被测信号的脉冲个数Nx,被测信号频率:fx≈Nx/Ts 测量时间Ts选择:由于测量时间Ts需要根据被测信号的频率切换,所以通常对振荡时钟进行分频以获得不同的定时时间。 采样定时、显示锁存、计数器清零的控制时序波形图 2.可行性论证 用计数器实现记录周期数的功能;用时基信号产生计数时间作为采样时间;用四位动态扫描通过数码管显示结果;因为如果计数器直接把数据输入到数码管显示,那么数码管的数据就会不断变化,累计增加的情况,所以采用锁存器,在每个时间信号内,通过一个高电平使能有效,将计数器的数值锁存到寄存器或者锁存器;为了不要让每次锁存的数据会比上次

基于MPX4115的数字气压计设计论文汇总

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电子信息工程系课程设计气压传感器实验设计 学生姓名李其林 专业名称嵌入式 班级2011级 学号20113122 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电子信息工程系 二○一三年四月

一、绪论 1.1课题背景 气压计是一种测量大气压的装置,一般把作用于单位面积上空气柱的重量称为大气压力,简称气压。气象学研究表明,在空间垂直方向上气压随高度增加而降低,这种变化的幅度在近表面和高空时又有所不同,近地表时气压随高度增加而降低的幅度最大,越到高空这种变化越缓慢。气压还会受空气中的气流影响,若空气中有下降气流,气压会增加;若空气中有上升气流,气压会减小。 本课题要求利用单片机控制实现气压计功能,而单片机的接口信号必须是数字信号,因此想要用单片机获取气压这类非电信号的信息,必须使用气压传感器。气压传感器的作用是气压信息转换成电流或电压输出,转换后的电流或电压输出常为模拟信号因此还必须进行A/D转换,以满足单片机接口的需要。 1.2 数字气压计系统设计意义 气压计被广泛应用于国防领域、工业领域、医疗领域以及我们日常家庭生活中。其中的核心元件就是气压传感器,它在监视压力大小、控制压力变化以及物理参量的测量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运用于气压计的气压传感器基本都是依靠不同高度时的气压变化来获取气压值的。传统气压表(空盒式、弯管式等)精度低、显示单一;本系统设计的数字气压计采用单片机控制,具有使用方便、精度高、显示简单和灵活性等优点,而且可以大幅提高被控气压的技术指标,从而能够大大提高产品的质量。 二、系统总体设计 2.1 设计整体思想 基于MPX4115的数字气压计包括软硬件的设计与调试。软件部分通过对C语言的学习和对单片机知识的了解,根据系统的特点编写出单片机程序。硬件部分分为四大块,包括大气压的非电信号数据的采集、转换、处理以及显示。通过对设计的了解,选择适合的器件,画出原理图。

简易数字温度计课程设计

唐山学院 单片机原理课程设计 题目简易数字温度计 系 (部) 智能与信息工程学院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2017 年 1 月 2 日至 1 月 6 日共 1 周 2017年1月4日

《单片机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设计成绩评定表

目录 1.方案论证 0 2.硬件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系统构成 (1) 2.2器件选择 (1) 2.2.1 AT89C51概述 (1) 2.2.2 AT89C51引脚功能 (3) 2.2.3复位电路的设计 (4) 2.3数字温度传感器 (5) 2.3.1 DS1621的技术指标 (5) 2.3.2 DS1621的工作原理 (6) 2.4 单片机和DS1621接口电路...................... 错误!未定义书签。 2.5 七段LED数码显示电路 (7) 3.系统软件设计 (9) 3.1 编程语言选择 (9) 3.2 主程序的设计 (9) 3.3 温度采集模块设计 (10) 3.4 温度计算模块设计 (10) 3.5 串行总线编程 (11) 4.软硬件调试结果分析 (12) 5.设计总结 (13) 6.参考文献 (14) 附录A 多点温度采集系统电路原理图 (15)

1.方案论证 该系统可以使用方案一:热敏电阻;方案二:数字温度芯片DS1621实现。采用数字温度芯片DS1621 测量温度,输出信号全数字化。便于单片机处理及控制,省去传统的测温方法的很多外围电路。且该芯片的物理化学性很稳定,它能用做工业测温元件,此元件线形较好。在0—100摄氏度时,最大线形偏差小于1摄氏度。DS1621 的最大特点之一采用了单总线的数据传输,由数字温度计DS1621和微控制器AT89C51构成的温度测量装置,它直接输出温度的数字信号,可直接与计算机连接。这样,测温系统的结构就比较简单,体积也不大。采用51 单片机控制,软件编程的自由度大,可通过编程实现各种各样的算术算法和逻辑控制,而且体积小,硬件实现简单,安装方便。 控制工作,还可以与PC 机通信上传数据,另外AT89S51 在工业控制上也有着广泛的应用,编程技术及外围功能电路的配合使用都很成熟。 该系统利用AT89C51芯片控制温度传感器DS1621进行实时温度检测并显示,能够实现快速测量环境温度,并可以根据需要设定上下限报警温度。该系统扩展性非常强,它可以在设计中加入时钟芯片DS1302以获取时间数据,在数据处理同时显示时间,并可以利用AT24C16芯片作为存储器件,以此来对某些时间点的温度数据进行存储,利用键盘来进行调时和温度查询,获得的数据可以通过MAX232芯片与计算机的RS232接口进行串口通信,方便的采集和整理时间温度数据。故采用了方案二。 测温电路的总体设计方框图如图1-1所示,控制器采用单片机AT89C51,温度传感器采用DS1621,用5位LED数码管以串口传送数据实现温度显示。 图1-1 测温电路的总体设计方框图

数字频率计_课程设计报告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数字频率计 设计报告书 前言 摘要:在电子技术中,频率是最基本的参数之一,并且与许多电参量的测量方案、测量结果都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因此频率的 测量就显得更为重要。测量频率的方法有多种,其中数字计 数器测量频率具有精度高、使用方便、测量迅速,以及便于 实现测量过程自动化等优点,是频率测量的重要手段之一。 其原理为通过测量一定闸门时间内信号的脉冲个数。本文阐 述了设计了一个简单的数字频率计的过程。 关键词:频率计,闸门,逻辑控制,计数-锁存

目录 第一章设计目的 第二章设计任务和设计要求 2.1 设计任务及基本要求 2.2.系统结构要求 第三章系统概述 3.1概述 3.2设计原理及方案 第四章单元电路设计及分析 4.1 时基电路 4.2逻辑控制电路 4.3计数电路 4.4锁存电路 4.5显示译码电路 4.6 闸门电路 第五章安装与调试过程 5.1 电路的安装过程 5.2 电路的调试过程 5.3 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第六章结果分析 第七章收获与体会

第八章元件清单 第九章实现结果实物图 附录A 参考文献 第一章 设计目的: 1.了解数字频率计测量频率与测量周期的基本原理; 2.熟练掌握数字频率计的设计与调试方法及减小测量误 差的方法。 3.本设计与制作项目可以进一步加深我们对数字电路应 用技术方面的了解与认识,进一步熟悉数字电路系统设计、制作与调试的方法和步骤。 4.针对电子线路课程要求,对我们进行实用型电子线路设 计、安装、调试等各环节的综合性训练,培养我们运用课程中所学的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独立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二章 设计任务及要求: 2.1设计任务及基本要求: 设计一简易数字频率计,其基本要求是: 1)测量频率范围0~9999Hz; 2)最大读数9999HZ,闸门信号的采样时间为1s;. 3)被测信号可以是正弦波、三角波和方波; 4)显示方式为4位十进制数显示; 5)完成全部设计后,可使用EWB进行仿真,检测试验设计电路的正确性。 2.2.系统结构要求 数字频率计的整体结构要求如图所示。图中被测信号为外部信号,送入测量电路进行处理、测量。 波形 整 形 计 数 器 数 码 显 示 振荡 电 路分 频 器 控 制 门 数 据 锁 存 器 显 示 译 码 器 被测 信 号

数字式温度计设计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设计名称:单片机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题目:数字式温度计的设计学院名称:电气信息学院 专业班级:15电力(3)班 学生学号:1504200623 学生姓名:曾高 学生成绩: 指导教师:易先军 课程设计时间:2017.10.30 至2017.11.5

格式说明(打印版格式,手写版不做要求) (1)任务书三项的内容用小四号宋体,1.5倍行距。 (2)目录(黑体,四号,居中,中间空四格),内容自动生成,宋体小四号。 (3)章的标题用四号黑体加粗(居中排)。 (4)章以下的标题用小四号宋体加粗(顶格排)。 (5)正文用小四号宋体,1.5倍行距;段落两端对齐,每个段落首行缩进两个字。 (6)图和表中文字用五号宋体,图名和表名分别置于图的下方和表的上方,用五号宋体(居中排)。(7)页眉中的文字采用五号宋体,居中排。页眉统一为:武汉工程大学本科课程设计。 (8)页码:封面、扉页不占页码;目录采用希腊字母Ⅰ、Ⅱ、Ⅲ…排列,正文采用阿拉伯数字1、2、3…排列;页码位于页脚,居中位置。 (9)标题编号应统一,如:第一章,1,1.1,……;论文中的表、图和公式按章编号,如:表1.1、表1.2……;图1.2、图1.2……;公式(1.1)、公式(1.2)。

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课程设计的任务和基本要求 (一)设计任务(从“单片机课程设计题目”汇总文档中任选1题,根 据所选课题的具体设计要求来填写此栏) 1. 用DS18B20设计一款能够显示当前温度值的温度计; 2. 通过切换按钮可以切换华氏度和摄氏度显示; 3. 测量精度误差在正负0.5摄氏度以内。 (二)基本要求 1.有硬件结构图、电路图及文字说明; 2.有程序设计的分析、思路说明; 3.有程序流程框图、程序代码及注释说明; 4.完成系统调试(硬件系统可以借助实验装置实现,也可在Proteus 软件中仿真模拟); 5.有程序运行结果的截屏图片。

数字频率计课程设计报告

《数字频率计》技术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在传统的电子测量仪器中,示波器在进行频率测量时测量精度较低,误差较大。频谱仪可以准确的测量频率并显示被测信号的频谱,但测量速度较慢,无法实时快速地跟踪捕捉到被测信号频率的变化。而频率计则能够快速准确的捕捉到被测信号频率的变化。 在传统的生产制造企业中,频率计被广泛的应用在生产测试中。频率计能够快速的捕捉到晶体振荡器输出频率的变化,用户通过使用频率计能够迅速的发现有故障的晶振产品,确保产品质量。在计量实验室中,频率计被用来对各种电子测量设备的本地振荡器进行校准。在无线通讯测试中,频率计既可以被用来对无线通讯基站的主时钟进行校准,还可以被用来对无线电台的跳频信号和频率调制信号进行分析。 数字频率计是一种用数字显示的频率测量仪表,它不仅可以测量正弦信号、方波信号和尖脉冲信号的频率,而且还能对其他多种物理量的变化频率进行测量,诸如机械振动次数,物体转动速度,明暗变化的闪光次数,单位时间里经过传送带的产品数量等等,这些物理量的变化情况可以由有关传感器先转变成周期变化的信号,然后用数字频率计测量单位时间内变化次数,再用数码显示出来。 二、解决技术问题及指标要求 1、技术指标

被测信号:正弦波、方波或其他连续信号; 采样时间:1秒(0.1秒、10秒); 显示时间:1秒(2秒、3秒......); LED显示; 灵敏度:100mV; 测量误差:±1H z。 数字频率计是一种专门对被测信号频率进行测量的电子测量仪器。其最基本的工作原理为:当被测信号在特定时间段T内的周期个数为N时,则被测信号的频率f=N/T。一般T=1s,所以应要求定时器尽量输出为1s的稳定脉冲。 2、设计要求 可靠性:系统准确可靠。 稳定性:灵敏度不受环境影响。 经济性:成本低。 重复性:尽量减少电路的调试点。 低功耗:功率小,持续时间长。 三、方案可行性分析(方案结构框图) 1、原理框图

基于单片机控制的数字气压计设计外文文献

Design of Liquid Crystal Digital Voltmeter Based on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Wang Hui-feng 1 Liu Xiao-hua2 1 Hubei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Xianning, China, 2 Jiaozuo Teachers College,Jiaozuo,China AbstractüThe design is based on Atmel51 microcontroller development platform and automatic control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a digital voltage meter systemˊThe system uses Atmel89C52 microcontroller as the control core, ADC0832 for the sampled data system, The use of a zener diode for over voltage protection, and through the realization of analog switch achieves the input range automatic conversion, character liquid crystal display shows the measured voltage. Key words- Digital voltmeter;Atmel89C52; A/D converter; I.T HE OVERALL SYSTEM DESIGN SCHEME This system realize the function mainly through the hardware design and software programming. First, according to the design requirements to produce complete the design of circuit diagram. The hardware circuit uses ATMEL's AT89C52 as the main processor, the system is mainly composed of signal acquisition, A/D conversion, data processing and output, drive and display modules. Second, according to the circuit diagram of program control chip, the program design use assembly language programming, the compilation and simulation using Keil software. The SCM control A/D converter analog to digital conversion, and display the corresponding voltage value on the LED. Figure 1. System block diagram The measured DC voltage is collected and quantified by A/D conversion unit, then the results of the A/D conversion are scale transformatied by microcontroller to get the value of measured voltage.SCM average logarithmicly over the results of all transformation, then output the average value through the SPI serial data interface to the display driving unit, the unit complete the decoding, and drive the digital display. II.T HE HARDWARE DESIGN AND THE CIRCUIT CHART A.Power Supply Circuit Three terminal regulator composed by some triode and resistor is a kind of integrated circuit element.when analyzing circuit, we can think it is a element adjusting the resistance automatically.when load current is large, resistance of three terminal regulator automatically becomes small, and when the load current is smaller, the resistance of the three terminal regulator change automatically, so we can maintain the output voltage constant. Wanting to output the voltageof 5V,we so the selecte 7805. The letter in front of 7805 may be different due to manufacturers. the maximum output current of LM7805 is 1A, there is current limit short circuit protection in it,so a short period of time, such as a few seconds, short circuit of output to ground (2 feet) will not make 7805 burned out. Three terminal regulator followed by a 104 capacitor, the capacitor has the effect of wave filtering and damping. Figure 2. Ower Supply Circuit B.The A/D Conversion Module Due to the type of analog conversion circuit, based on the precision, the conversion speed and stability, this design uses the ADC0832 conversion chip. The ADC0832 connected whith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through 3 wire interface is a serial interface of 8 bit A/D converter produced by National Semiconductor Corporation Ns. Bing of low power consumption, high cost performance, the ADC0832 is suitable to be used in intelligent instruments in the pocket. The ADC0832 is 8 bits resolution A/D conversion chip, the highest resolution can reach 256 level, can meet the general requirements for conversion of analog quantity. Double data output of the chip can be used as data verification, to reduce the error,besides,fast switching speed and stronger stability, independent of the chip make multiple devices connection and

基于单片机的数字温度计设计课程设计

摘要 温度的检测与控制是工业生产过程中比较典型的应用。本设计以AT89C52单片机为核心,采用DS18B20温度传感器检测温度,由温度采集、温度显示,温度报警等功能模块组成。基于题目基本要求,本系统对温度采集和温度显示系统行了重点设计。本系统大部分功能能由软件实现,吸收了硬件软件化的思想。实际操作时,各功能在开发板上也能完美实现。本系统实现了要求的基本功能,其余发挥部分也能实现。 关键字:AT89C52单片机、DS18B20温度传感器、数码管显示、温度采集

目录 一.绪论 .............................................................................................................

二.设计目的..................................................................................................... 三.设计要求..................................................................................................... 四.设计思路..................................................................................................... 五.系统的硬件构成及功能................................................................. 5.1主控制器............................................................................................... 5.2显示电路............................................................................................... 5.3温度传感器.......................................................................................... 六.系统整体硬件电路................................................................................. 七.系统程序设计 .......................................................................................... 八.测量及其结果分析 ................................................................................... 九.设计心得体会............................................................................................ 十.参考文献..................................................................................................... 附录1 源程序 附录2 元件清单及PCB图 一.绪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