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决定和影响利率的因素有哪些

决定和影响利率的因素有哪些

决定和影响利率的因素有哪些
决定和影响利率的因素有哪些

决定和影响利率的因素有哪些?利率是在一定时期内所获得的利息额和本金之比。影响利率的主要因素如下:1平均利润率.平均利润率是利息的最高限额;2借贷资本的供求关系;金融市场上借贷资本供不应求,利息就上升;反之,就下降.3风险程度;4国际利率水平;5国家的政策、法律规定和社会习惯等都对利率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简述金融工具的特征1所谓金融工具、也叫信用工具,就是以书面形式发行和流通,能够证明金融交易的金额、期限和价格,借以保证债权债务双方权利和义务,具有法律效力的凭证。(2)金融工具的特征。金融工具一般具有偿还期限、流动性、风险性和收益性等几个基本特征。①偿还期限是指债务人必须全部归还本金之前所经历的时间。②流动性是指金融工具迅速变为货币而不致遭受损失的能力。③风险性指购买金融工具的本金有否遭受损失的风险。风险主要包括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两种。④收益性是指金融工具具有定期或不定期地为其持有人带来一定收入的性质。收益的大小是通过收益率来反映的。收益率是净收益对本金的比率。

中央银行的性质和特点性质:中央银行是一国金融体系的核心和最高管理机关它负表制定和执行国家的货币金融政策,享有国家法律所赋予的发行货币的权力和其他种种特权。特征:①不以盈利为目的②不经营普通的银行业务③处于超然(超脱)的地位。中央银行的三大职能:①国家的银行②银行的银行③发行的银行

影响基础货币的因素①向金融机构的贷款变动②对政府的贷款变动③黄金、外汇储备的变动

货币政策的优缺点①法定准备金率:效果最猛烈、是其他工具的基础;不宜作为日常调控的工具、不宜轻易采用、效果不易把握②再贴现率:有告示效应、影响商业银行的融资决策;中央银行没有主动权、再贴现率高低有限度、会引起市场利率的波动③公开市场:中央银行处于主动地位、能进行经常性操作、可对货币供应量进行微调;必须有强大的金融势力、必须有全国性的金融市场、必须有其他政策工具的配合。

凯恩斯流动性偏好理论:凯恩斯认为人们持有货币的动机主要有交易动机、预防动机、投机动机,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的货币需求是收入的增函数;通过对人们持有闲置货币是为了在利率变动中进行债券的投机以获取利润的

前提下进行的分析,得出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是市场利率的减函数,从而得到货币需求函数:M=M

1+M

2

=L

1

(Y)+L

2

(r)。

根据凯恩斯分析,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正常利率。人们通过对比心中的正常利率,预期市场利率的升降。一般情况下,市场利率与债券价格成反向变动。当市场利率较低,人们预期利率将上升时,则抛出债券而持有货币;反之,则抛出货币而持有债券。当利率低到一定程度时,整个经济中所有的人都预期利率将上升,从而所有的人持有货币而不愿持有债券,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将趋于无穷大,若央行继续增加货币供给,将如数被人们无穷大的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所吸收,从而利率不再下降,这种极端情况即所谓的“流动性陷阱”。

通货膨胀及类型:通货膨胀是在纸币流通条件下,由于货币供应量过多,使有支付能力的货币购买力超过商品可供量,从而引起货币不断贬值和一般物价水平持续上涨的经济现象。通货膨胀按表现形式不同可分为开放型通货膨胀和抑制型通货膨胀两大类;按通货膨胀的程度可分为爬行通货膨胀(温和通货膨胀)、强烈的通货膨胀、严重的通货膨胀、恶性的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的成因及相应对策:通货膨胀成因的理论观点:1凯恩斯学派的通货膨胀理论为需求决定论,强调引发通货膨胀的是总需求,而不是货币量。2后凯恩斯学派用“成本推进”来解释通货膨胀,认为主要是由于工资增长率超过劳动生产率的增长速度,导致产品成本上升,物价上涨。3货币主义学派认为通货膨胀完全是一种货币现象,货币数量的过度增长是通胀的唯一原因。4马克思主义认为通货膨胀表现在流通领域,根源在于生产领域和分配领域。只有深入到生产领域和分配领域,才能找到产生通货膨胀的根本原因。

(二)通货膨胀成因的实践解释:1银行信用膨胀。2财政赤字。3基本建设投资过度。4工资增长率超过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幅度。5国际收支长期大量顺差。6经济效益低下。通货膨胀的对策:1控制需求:紧缩性货币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紧缩性收入政策2改善供给:发展生产增加有效供给是稳定币值,消除通货膨胀的根本出路。政策主张:降低税率;实施适度融资政策,优化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改善货币流通状况;发展对外贸易。3指数化政策:按物价变动状况自动调整收入的一种分配方案

简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及含义:货币政策目标是指中央银行制定和实施某项货币政策所要达到的特定的经济目标。实际上就是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目前,西方发达国家的货币政策有四大目标,即物价稳定、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1稳定物价一般是指通过实行适当的货币政策,保持一般物价水平的相对稳定,以避免出现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2充分就业一般是指消除一国经济中的非自愿失业,即由于工人们不愿接受现行的工资水平和工作条件而造成的失业。它的实现并不意味着失业率降为零,仍存在着自愿失业和摩擦失业。3经济增

长即促进经济的增长。一般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作为衡量指标。4国际收支平衡指一国对其他国家的全部货币收入与货币支出保持基本平衡

凯恩斯学派和货币学派关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理论分歧凯恩斯学派主张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的主要机制是利率,认为货币供应量的变动必须首先影响利率的升降,然后才能使投资总支出发生变化,进而影响总收入的变化,即M→r→I→E→Y,货币政策的作用是间接的。货币学派则认为利率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并不起重要作用,而强调货币供应量在传导机制中的直接效果。即

M→I→E→Y 。央行通过货币政策的操作只能控制货币供应量,而不能控制利率,货币供应量的变动将直接导致名义收入的变动。

利率变化的因素及影响

一、影响利率变化的主要因素 利率水平受各种因素的制约而发生变化。通常影响利率的直接因素有: 1.平均利润率的水平。利息只能是平均利润的一部分,利息率不能超过平均利润率。利率与平均利润率成正比。 2.资金的供求状况。某一时刻利率水平的高低取决于资金的供求状况。市场借贷资金紧张时,利率就上升,反之则下降。 3.借贷资金的风险大小。利率与借贷风险成正比。 4.借贷期限的长短。通常借贷期限越长,利率越高,反之则越低。 5.预期的物价水平。利率与物价同方向变动。 此外还有银行费用、国家经济政策、历史因素和世界利率水平等因素也对利率的变化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作用。 二、利率的变化对经济的影响作用 利率是宏观经济调节的重要杠杆,是货币供给量的重要控制手段。利率的变动对经济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1.存款利率变动的影响。通常利率上调会吸引储蓄,使流通中货币量减少,从而生活消费相对下降;利率下调会使储蓄下降,流通中货币量增大,从而使生活消费增加,同时还会改变居民的投资方向,如转投向股票和债券。可见,存款利率的调整主要是通过调节存款量来控制流通中的货币量和社会对生活资料的需求量。 2.贷款利率变动的影响。贷款利率上调会加大借款成本,抑制借款者积极性,从而抑制银行贷款规模,减少流通中的货币量,并使生产性需求相对下降;利率下调会减小借款成本,刺激借款,使银行贷款规模扩大、流通中货币量增加,并使生产性需求增长。可见,贷款利率的调整主要是通过调节贷款量来控制货币量和社会对生产资料的需求量。 利率杠杆的运用通常是政府、中央银行和专业银行根据经济发展状况,尤其是总供给与总需求比例状况和物价指数,进行逆风向调节。当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或出现通货膨胀时,会提高利率,以减少货币量,抑制总需求和物价增长;相反当总需求小于总供给和物价指数过低时,则会降低利率,以增加货币量,刺激总需求的增长。 当然,利率的调整和利率的杠杆作用是有条件的,只有恰当适度地运用才能获得最佳的政策效应。 利率的变化对经济的影响作用 利率是宏观经济调节的重要杠杆,是货币供给量的重要控制手段。利率的变动对经济的

影响利率水平的因素

影响利率水平的因素 而影响利率水平的因素又有哪些呢?下面是整理的一些关于影响利率水平的因素的相关资料,供你参考。 影响利率水平的因素(一)平均利润率平均利润率是决定利率高低的最基本因素。 利息是平均利润的一部分,利率仍取决于利润率,并受平均利率的制约。 一般情况下,利率以平均利润率为最高界限,且利率最低也不会等于零,否则就不会有借贷行为。 即利率总是在零到平均利润率之间摆动。 并且利率水平的变化与平均利润率水平的变化成正比。 当平均利润率提高,利率一般也相应提高,平均利润率降低,利率也相应降低。 (二)借贷资金的供求状况在平均利润率一定的情况下,利息率的高低决定于金融市场上借贷资金的供求情况。 这是因为,借贷资金同其他资金一样,是在激烈的竞争中运动,这种竞争归根到底是由资金的供求关系决定的。 一般情况下,当资金供不应求时,利率上升,当资金供过于求时,利率下降;同时,利率也反作用资金供求,利率上升对资金的需求起抑制作用,有利于资金来源的增加;利率下降,会使资金需求增加。 所以,资金供求关系是确定利率水平的一个基本因素。

(三)国家经济政策利率对社会再生产具有调节作用。 因此,国家把利率作为调节经济的一种重要工具。 利率不能完全随借贷资金的供应状况自由波动,而必须受到国家的调节,因此而产生的一些代表国家意向的经济政策就对利率产生直接的干预和影响。 世界各国政府都根据本国的经济状况和经济政策目标,通过中央银行制定的金融政策影响市场利率,进而达到调节经济、实现其经济发展目标的目的。 (四)物价水平利率的变动与物价的变化有密切有关系,一方面,物价的高低影响着银行吸收社会资金的成本大小,从而影响银行信贷资金的来源;另一方面,物价上涨往往同货币贬值互为因果,在货币贬值的情况下,银行吸收存款和发放贷款就必须考虑保持货币的实际价值。 同样,在信用关系的另一方也有一个货币保值的问题。 所以,为保证信用双方都不因物价变化而受到损失必须合理调整利率水平。 (五)国际利率水平国际利率水平对国内利率的变化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因为国内利率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本国资金在国际间的移动,进而对本国的国际收支状况产生影响。 当国际利率水平较低而国内利率水平较高时,会使外国货币资本流入国内,从而有利于国际收支状况的改善;反之,当国际利率水平较高,而国内利率水平较低时,会使本国的资金外流,不利于本国的国

影响银行利率的因素

影响银行利率的因素 利率指一定时期内利息与本金的比率,是决定利息多少的因素与衡量标准。利率作为资金的价格,决定和影响的因素很多、很复杂,利率水平最终是由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所决定的。首先,利率分别受到产业的平均利润水平、货币的供给与需求状况、经济发展的状况的决定因素的影响,其次,又受到物价水平、利率管制、国际经济状况和货币政策的影响。 根据马克思的利率理论,利息是利润的一部分,是剩余价值的转换形态,所以利息首先要受平均利润的制约。一般来说,平均利润率是利息的最高限。 利率影响股市 利率作为资本的价格,与普通商品一样,货币的供求状况决定和影响其价格的高低。 一国经济发展的状况,决定了企业利润水平的高低和人们收入的多少,决定和影响了储蓄供给与投资需求,也影响了货币的需求和供给。 实际利率是随价格水平预期变化而调整的,目前国际上通用的实际利率计算公式 实际利率=(1+名义利率)/(1+物价变动率)-1 由于利率变动对经济有很大的影响,各国都通过法律、法规、政策的形式,对利率实施不同程度的管理。国家往往根据其经济政策来干预利率水平,同时又通过调节利率来影响经济。 总之,决定利率及影响利率变动的因素很多很复杂,其中,最终起决定作用的是一国经济活动的状况。因此,要分析一国利率现状及变动,必须结合该国国情,充分考虑到该国的具体情况,区分不同的特点分别对待。 中央银行在制定存款利率水平时,主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物价变动率。在制定存款利率时,考虑物价变动因素,是为了保障存款人不致因物价上涨而使存款的实际货币金额减少。 证券收益率。确定存款利率时要考虑证券收益率,因为人们对闲置的货币资本的支配方式有多种选择,可以保留在手边;可以存到银行;可以购买国券或企业股票、债券。 综合之,可得出理想状态为: 物价上涨率<银行存款利率<有价证券收益率 银行合理利率的计算模型及其分析 国内生产总值名义值=国内生产总值实际值V*物价总指数P 根据数据,首先构造国内生产总值实际值V与固定资本K及劳动L之间的生产函数关系: V=AKaL1-a 上式中V为国内生产总值,K为全社会固定资本存量,L为全社会从业人员,A,a为参数。在不考虑技术进步时,可以认为a,A为正常数。应当指出,一个效用函数在某一特定时刻只有一种,而且很难用数学式子

第四章利息与利息率试题及答案

第四章利息与利息率 一、填空题 1、以利率是否带有优惠性质为标准,可将利率划分为()和一般利率。 答案:优惠利率 2、在多种利率并存的条件下起决定作用的利率被成为()。答案:基准利率 3、实际利率是根据名义利率和()换算得出的。答案:通货膨胀率 4、物价不变,从而货币购买力不变条件下的利率是()。答案:实际利率 5、马克思认为利息实质上是利润的一部分,是()的特殊转化形式。 答案:剩余价值 6、依据利率是否按市场规律自由变动的标准划分,利率可分为官定利率、()和市场利率。答案:公定利率 7、假设r表示名义利率,i表示实际利率,p表示借贷期内的物价变动率,则r、i、p三者之间的关系是()。答案:r=i+p 8、基准利率在西方国家通常是()利率。答案:中央银行的再贴现 9、在通货膨胀条件下,实行固定利率会给()人造成经济损失。 答案:债权 10、根据借贷期内是否调整,利率可分为()与()。答案:固定利率、浮动利率 11、借贷期内所形成的利息额与所贷资金额的比率被称为()。 答案:利率 12、根据马克思的利率决定理论,利息的最高界限是()。答案:平均利润率 13、自1949年建国以来,我国利率基本上属于()的类型。 答案:管制利率 14、利率对储蓄的作用有正反两方面:储蓄随利率提高而增加的现象称为利率对储蓄的();储蓄随利率提高而降低的现象称为利率对储蓄的()。答案:替代效应、收入效应 15、任何有收益的事物,都可以通过收益与()的对比倒算出它相当于多大的资本金额。答案:利率 16、有价证券、土地、劳动力等价格的形成是()发挥作用的表现。答案:收益资本化 17、任何一笔货币金额都可以根据利率计算出在未来某一时点上的本利和,通常称其为()。答案:终值 18、由非政府部门的民间金融组织所确定的利率是()。答案:公定利率 19、凯恩斯认为,()与()是决定利率的唯一的两个因素。 答案:货币供给、货币需求 20、实际利率理论认为,投资是利率的()函数。答案:递减 二、单项选择题 1、在多种利率并存的条件下起决定作用的利率是()。 A、差别利率 B、实际利率 C、公定利率 D、基准利率答案:D 2、认为利息实质上是利润的一部分,是剩余价值特殊转化形式的经济学家是()。 A、凯恩斯 B、马克思 C、杜尔阁 D、俄林答案:B 3、认为利率纯粹是一种货币现象,利率水平由货币供给与人们对货币需求的均衡点决定的理论是()。

决定和影响利率的因素有哪些

决定和影响利率的因素有哪些?利率是在一定时期内所获得的利息额和本金之比。影响利率的主要因素如下:1平均利润率.平均利润率是利息的最高限额;2借贷资本的供求关系;金融市场上借贷资本供不应求,利息就上升;反之,就下降.3风险程度;4国际利率水平;5国家的政策、法律规定和社会习惯等都对利率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简述金融工具的特征1所谓金融工具、也叫信用工具,就是以书面形式发行和流通,能够证明金融交易的金额、期限和价格,借以保证债权债务双方权利和义务,具有法律效力的凭证。(2)金融工具的特征。金融工具一般具有偿还期限、流动性、风险性和收益性等几个基本特征。①偿还期限是指债务人必须全部归还本金之前所经历的时间。②流动性是指金融工具迅速变为货币而不致遭受损失的能力。③风险性指购买金融工具的本金有否遭受损失的风险。风险主要包括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两种。④收益性是指金融工具具有定期或不定期地为其持有人带来一定收入的性质。收益的大小是通过收益率来反映的。收益率是净收益对本金的比率。 中央银行的性质和特点性质:中央银行是一国金融体系的核心和最高管理机关它负表制定和执行国家的货币金融政策,享有国家法律所赋予的发行货币的权力和其他种种特权。特征:①不以盈利为目的②不经营普通的银行业务③处于超然(超脱)的地位。中央银行的三大职能:①国家的银行②银行的银行③发行的银行 影响基础货币的因素①向金融机构的贷款变动②对政府的贷款变动③黄金、外汇储备的变动 货币政策的优缺点①法定准备金率:效果最猛烈、是其他工具的基础;不宜作为日常调控的工具、不宜轻易采用、效果不易把握②再贴现率:有告示效应、影响商业银行的融资决策;中央银行没有主动权、再贴现率高低有限度、会引起市场利率的波动③公开市场:中央银行处于主动地位、能进行经常性操作、可对货币供应量进行微调;必须有强大的金融势力、必须有全国性的金融市场、必须有其他政策工具的配合。 凯恩斯流动性偏好理论:凯恩斯认为人们持有货币的动机主要有交易动机、预防动机、投机动机,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的货币需求是收入的增函数;通过对人们持有闲置货币是为了在利率变动中进行债券的投机以获取利润的 前提下进行的分析,得出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是市场利率的减函数,从而得到货币需求函数:M=M 1+M 2 =L 1 (Y)+L 2 (r)。 根据凯恩斯分析,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正常利率。人们通过对比心中的正常利率,预期市场利率的升降。一般情况下,市场利率与债券价格成反向变动。当市场利率较低,人们预期利率将上升时,则抛出债券而持有货币;反之,则抛出货币而持有债券。当利率低到一定程度时,整个经济中所有的人都预期利率将上升,从而所有的人持有货币而不愿持有债券,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将趋于无穷大,若央行继续增加货币供给,将如数被人们无穷大的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所吸收,从而利率不再下降,这种极端情况即所谓的“流动性陷阱”。 通货膨胀及类型:通货膨胀是在纸币流通条件下,由于货币供应量过多,使有支付能力的货币购买力超过商品可供量,从而引起货币不断贬值和一般物价水平持续上涨的经济现象。通货膨胀按表现形式不同可分为开放型通货膨胀和抑制型通货膨胀两大类;按通货膨胀的程度可分为爬行通货膨胀(温和通货膨胀)、强烈的通货膨胀、严重的通货膨胀、恶性的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的成因及相应对策:通货膨胀成因的理论观点:1凯恩斯学派的通货膨胀理论为需求决定论,强调引发通货膨胀的是总需求,而不是货币量。2后凯恩斯学派用“成本推进”来解释通货膨胀,认为主要是由于工资增长率超过劳动生产率的增长速度,导致产品成本上升,物价上涨。3货币主义学派认为通货膨胀完全是一种货币现象,货币数量的过度增长是通胀的唯一原因。4马克思主义认为通货膨胀表现在流通领域,根源在于生产领域和分配领域。只有深入到生产领域和分配领域,才能找到产生通货膨胀的根本原因。 (二)通货膨胀成因的实践解释:1银行信用膨胀。2财政赤字。3基本建设投资过度。4工资增长率超过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幅度。5国际收支长期大量顺差。6经济效益低下。通货膨胀的对策:1控制需求:紧缩性货币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紧缩性收入政策2改善供给:发展生产增加有效供给是稳定币值,消除通货膨胀的根本出路。政策主张:降低税率;实施适度融资政策,优化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改善货币流通状况;发展对外贸易。3指数化政策:按物价变动状况自动调整收入的一种分配方案 简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及含义:货币政策目标是指中央银行制定和实施某项货币政策所要达到的特定的经济目标。实际上就是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目前,西方发达国家的货币政策有四大目标,即物价稳定、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1稳定物价一般是指通过实行适当的货币政策,保持一般物价水平的相对稳定,以避免出现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2充分就业一般是指消除一国经济中的非自愿失业,即由于工人们不愿接受现行的工资水平和工作条件而造成的失业。它的实现并不意味着失业率降为零,仍存在着自愿失业和摩擦失业。3经济增

第三章 利息与利息率 参考答案 (2)

第三章利息与利息率参考答案 一、填空 1.政府债券、公司债券、金融债券;2.通货膨胀;3.流动性偏好理论。 二、单选 1.C;2.C;3.C;4.D;5.A;6.B;7.B;8.B 三、多选 1.CD;2.ABC;3.ABD;4.ABE;5.ACE;6.BD;7.ABC 四、判断 1.错;2.对;3.对;4.错;5.对;6.错;7.错 五、名词解释 1.名义利率是以名义货币表示的利率;实际利率是名义利率剔除掉了通货膨胀因素以后的真实利率。 2.到期收益率,是指来自于某种信用工具的收入的现值总和与其今天的价值相等时的利率水平。 3.利率市场化是指国家控制基准利率,其他利率基本开放,由市场决定,即由资金供求关系确定。 4.利率的期限结构是指不同期限债券的利率之间的关系,反映了固定收入证券的期限与收益之间的关系,用收益率曲线加以描述。利率的风险结构指期限相同债券的不同利率之间的关系。 六、简答 1.名义利率是以名义货币表示的利息率;实际利率是名义利率剔除通货膨胀因素后的真实利率,即实际利率=名义利率-物价变动率。 判断货币政策松紧的标准应该是实际利率,原因在于: (1)在信用行为中,衡量债权人的收益和债务人的成本的合理指标应该是实际利率,而非名义利率。在资金融通行为中,债权人除了获得名义利率的报酬外,还遭受或面临来自物价上涨所带来的对收益的侵蚀,作为交易的对方,债务人除了支付名义利率的成本外,其债务负担会因为物价上涨而得到一定程度的减免。在通货膨胀的背景下,债权人收到的货币的购买力下降,债务人用于清偿债务的货币相对比较廉价。在通货紧缩背景下,情况恰好相

反。 (2)在经济面临通货膨胀即经济景气相对高涨时,债务人面临比较乐观和宽松的经营环境,获取收入的能力相对较强,因而清偿债务的能力相对较强;在经济面临通货紧缩即经济景气相对低落时,债务人面临比较困难或紧张的经济环境,获取收入的能力也相对较弱,因而清偿债务的能力相对较弱。 2.在利率的风险结构决定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有: (1)违约风险。债券发行人可能违约,即不能支付利息或在债券到期日不能清偿面值,这是债券所具有的风险,它影响着债券的利率。 (2)流动性。影响债券利率的另一重要因素是债券的流动性。流动性越强,利率越低。 (3)所得税因素。税收使国债的预期收益率下降。享受税收优惠待遇的债券的利率低于无税收优惠的债券利率。 3.凯恩斯学派的流动性偏好理论认为,货币的供给与需求是决定利率的因素。货币供给是一个外生变量,由中央银行控制;货币需求则取决于人们的流动性偏好。流动性偏好的动机包括:(1)交易动机(2)谨慎动机(3)投机动机。前两种动机与收入成正比,合起来可用L1(y )表示,投机动机可用L2(r )表示。货币需求Md=L1(y )+L2(r )。由货币供给等于货币需求,可以决定均衡的利率水平,即由Ms=L1(y )+L2(r )决定r 的水平。 七、计算题 1.(1)到期收益率i 10009001i =+ 100090011.1%900i -== (2)贴现收益率10009003609.86%1000365d i -=?= 2.每年应计利息I=1000×8%=80 (1)以1000元价格购买该债券,到期收益率为i , 234558080808080100010001(1)(1)(1)(1)(1)i i i i i i =+++++++++++ 5 51801000(1)(1)t t i i ==+++∑ 解该方程要用试错法,先用8%试算:等式右边=1000=左边,可见,平价发行的债券,到期收益率=票面利率。 (2)买价为1105时,通过前面的试算已知,i=8%时等式右边为1000元,小于1105,可判断收益率低于8%,降低贴现率进一步试算: 用i=4%试算:等式右边=1178、16,贴现结果高于1105,可判断收益率高于4%。用内插法计算:

利率我国决定和影响利率的主要因素

1.利率 利率: 从借款人的角度来看,利率是使用资本的单位成本,是借款人 使用贷款人的货币资本而向贷款人支付的价格; 从贷款人的角度来看,利率是贷款人借出货币资本所获得的报 酬率。 如果用i表示利率、用I表示利息额、用P表示本金, 则利率可用公式表示为:i=I/P 一般来说,利率根据计量的期限标准不同,表示方法有年利率、月利率、日利率。 2.我国决定和影响利率的主要因素 ⑴利润率的平均水平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利息仍作为平均利润的一部分,因利息 率也是由平均利润率决定的。根据中国经济发展现状与改革实践, 这种制约作用可以概括为:利率的总水平要适应大多数企业的负担 能力。也就是说,利率总水平不能太高,太高了大多数企业承受不了;相反,利率总水平也不能太低,太低了不能发挥利率的杠杆作用。 ⑵资金的供求状况 在平均利润率既定时,利息率的变动则取决于平均利润分割为 利息与企业利润的比例。而这个比例是由借贷资本的供求双方通过 竞争确定的。一般地,当借贷资本供不应求时,借贷双方的竞争结 果将促进利率上升;相反,当借贷资本供过于求时,竞争的结果必 然导致利率下降。在中国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作为金融市场上的

商品的“价格”--利率,与其他商品的价格一样受供求规律的制约,因而资金的供求状况对利率水平的高低仍然有决定性作用。 ⑶物价变动的幅度 由于价格具有刚性,变动的趋势一般是上涨,因而怎样使自己持有的货币不贬值,或遭受贬值后如何取得补偿,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这种关心使得从事经营货币资金的银行必须使吸收存款的名义利率适应物价上涨的幅度,否则难以吸收存款;同时也必须使贷款的名义利率适应物价上涨的幅度,否则难以获得投资收益。所以,名义利率水平与物价水平具有同步发展的趋势,物价变动的幅度制约着.名义利率水平的高低。 ⑷国际经济的环境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与其他国家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在这种情况下,利率也不可避免地受国际经济因素的影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国际间资金的流动,通过改变中国的资金供给量影响中国的利率水平;②中国的利率水平还要受国际间商品竞争的影响; ③中国的利率水平,还受国家的外汇储备量的多少和利用外资政策的影响。 ⑸政策性因素 自1949年建国以来,中国的利率基本上属于管制利率类型,利率由国务院统一制定,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管理,在利率水平的制定与执行中,要受到政策性因素的影响。例如,建国后至十年动乱期间,中国长期实行低利率政策,以稳定物价、稳定市场。1978年

决定和影响利率的因素

决定和影响利率的因素: (一)平均利润率 利息是利润的一部分。因此,利率高低首先由利润率高低决定,但决定利率高低的利润 率不是单个企业的利润率,而是一定时期内一国的平均利润率。 (二)借贷资本的供求关系 在某一具体时期的具体市场中利率则需由借贷资本市场上借贷资本的供求双方协商确定。 通常情况下,借贷资本供大于求时,利率就会下降;借贷资本的需求大于供给时,利率就会上升。(三)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 中央银行若实行扩张的货币政策,利率就会下降;反之利率就会上升。 (四)国际利率水平 国际金融市场上利率的下降会降低国内利率水平或抑制国内利率上的的速度。 (五)预期通货膨胀率和通货紧缩 通货膨胀会导致利率上升,通货紧缩会导致利率下降。 (六)汇率 外汇汇率上升,本币贬值时,外汇的预期回报率下降,国内居民对外汇的需求就会下降, 对本币的需求就会增加,从而使得国内利率水平上升。 商业银行的负债种类: (一)存款负债 1、活其存款、定期存款和定活两便存款。 2、原始存款与派生存款 3、企业存款、财政存款和储蓄存款 4、本币存款和外币存款 (二)借入负债 1、中央银行借款 2、银行同业拆借 3、欧洲货币市场借款 4、发行金融债券 商业银行资产的种类: (一)现金资产 1、库存现金 2、中央银行存款 3、存放同业存款 4、在途资金 (二)贷款 1、短期贷款、中期贷款和长期贷款 2、信用贷款、担保贷款和抵押贷款 3、一次性偿还贷款和分期偿还贷款 (三)证券投资 1、中央政府债券 2、地方政府债券 3、政府机构债券 4、公司债券 5、其他有价证券(四)固定资产 商业银行经营原则:1安全性原则2流动性原则3盈利性原则 中央银行的职能:1中央银行是“发行的银行”2中央银行是“银行的银行”3中央银行是“政府的银行”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1币值稳定2充分就业3经济增长4国际收支平衡

影响利率水平的基本因素

2. 2.5影响利率水平的基本因素 一、资金的供求关系 资金的供求关系是影响各个时期市场利率的决定性因素。在资金市场上,资金供给超过对资本的需求时,利率便会下跌;如果对资金的需求超过资金的供给,利率就会上升。因此,市场利率主要取决于借贷资金的供求关系。 二、社会的平均利润率和同期的通胀率 利息来源于生产经营利润,利润率水平的高低必然制约利率水平的高低。在一般情况下,社会平均利润率是利息率的最高界限,如果利率达到或超过平均利润率,表示货币所有者通过利息形式拿走了生产经营者借入资本的全部利润,生产经营者无利可图,从而就不会借款。同时,利率的最低界限不能低于同期的通胀率。如果低于同期的通胀率,表明货币所有者贷出的货币没有实际利息收入,从而他就不会把货币作为资本贷出。这样预期通货膨胀率便成为市场利率的下限。因此,合理的市场利率总是在预期的通胀率和平均利润率之间随着供求关系的变化而波动。 三、经济周期和国家的货币政策 当经济处于萧条阶段,一国通常采用扩张的货币政策,中央银行供应的基础货币增加,经济运行中的货币数量增加,流动性效应使名义利率下降,经济扩张,产出和就业增加,居民收入增加,收入效应对资金需求增大,拉动利率上升;经济增长和人们收入水平上升会使预期通货膨胀率上升,在通货膨胀效应作用下,利率可能上升。因此,经济周期和国家的货币政策直接影响利率水平的高低。 四、金融工具期限的长短 金融工具期限的长短对其利率或收益率有重要影响,其他因素不变时,债券的期限越长其利率越高,债券的期限和利率在某一既定时间期存在关系被称为利率的期限结构,表示这种关系的曲线通常称为收益曲线。

收益曲线是由一组同一时刻、不同期限点的收益组成的曲线。向上倾斜的收益率曲线称为正斜率曲线,表明贷款期限长的利率比贷款期限短的利率高,或意味市场一致认为利率可能会更高。向下倾斜的收益率曲线称为负斜率曲线,表明贷款期限长的利率比贷款期限短的利率低些。 五、借贷资金风险的大小 利率作为借贷资金的价格,必然要反映其风险的大小,借贷资金的风险表现为违约风险、流动性风险等。在其他条件不变时,违约风险越大,利率也就越高。一般来说国库券违约风险为零,有违约风险的普通债券与无违约风险债券的国库券收益率之差反映了违约风险的大小,这种收益率之差被称为风险报酬。

利率水平的决定因素

利率水平的决定因素 摘要:利率是货币金融理论的基础概念,也是连接货币因素与实际经济因素的中介变量,是调节经济活动的重要杠杆。决定和影响利率的因素有很多,西方各种利率理论中也论述了很多方面,本文主要基于古典学派的利率决定理论和凯恩斯的利率决定理论,就储蓄与投资对利率的决定影响做简要论述,并且结合我国近年来利率的变化进行相应讨论,从而提出了我国在利率调整中存在的问题和相应对策。 关键词:利率;储蓄;投资 一、利率的作用及其影响因素 利率,作为一国的经济杠杆,对于一个国家整体的经济发展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影响。从宏观方面来讲,利率不仅可以调节社会资本供给,也可以调节社会投资。政府作为一个国家经济的掌控部门,通过调节利率高低从而正确的引导社会资本的流动方向。从微观方面来讲,利率的高低会影响投资者的投资决策,会影响到一个企业的经济效益。利率过高或者过低对于每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都是不利的。过高的利率会抑制投资,阻碍经济的发展;利率水平过低,又不利于发挥利率对经济的杠杆调节作用,所以只有适当的利率水平才能使利率在一国的经济中充分发挥其自身的调节作用。经济学家提出了一些影响利率的因素,包括:储蓄、投资、货币供给与需求等,本文将从居民储蓄与利率的关系来分析我国居民储蓄对于我国利率的影响。 二、西方经济学中的利率决定理论 (一)古典学派的利率决定理论 古典学派的储蓄投资理论认为,利率是由储蓄函数和投资函数共同决定的,取决于储蓄函数和投资函数的均衡点。投资是利率的递减函数,利率提高,投资额下降;利率降低,投资额上升。储蓄是利率的递增函数,利率越高,储蓄额越大;利率越低,储蓄额越少。 在古典经济学家看来,储蓄代表资本的供给,投资代表资本的需求,利率代表借用资本的价格,从而资本的供求决定的利率的水平,如图: 腹有诗书气自华

影响利率变动的因素

影响利率变动的因素 (一)经济因素 1、经济周期 在危机阶段,许多工商企业由于商品销售困难而不能按期偿还债务,造成支付关系紧张并引起货币信用危机。资本家都不愿意再以赊销方式出售商品,而要求以现金支付。由于对现金的需求急剧增加,借贷资本的供给不能满足需要,将使利息率节节提高。进入萧条阶段,物价已跌到最低点,整个社会生产处于停滞状态。与此相适应,借贷资本的需求减少,市场上游资充斥,利率会不断降低。在复苏阶段,投资增长,物价回升,市场容量逐渐扩大,增加了对借贷的需求,但借贷资本供给充足,职能资本家可以以低利率取得货币资本。进入繁荣阶段,生产迅速发展,物价稳定上升,利润急剧增长,新企业不断建立,对借贷资本的需求很大。但由于资本回流迅速,信用周转灵活,利率并不很高。 随着生产的继续扩张,借贷资本需求日益扩大,特别是在危机前夕,利率又会不断上升。 2、通货膨胀 在确定利率时,既要考虑物价上涨对借贷资本本金的影响,又要虑它对利息的影响,并采取提高利率水平或采用附加条件等方式来减少通货膨胀带来的损失。 3、税收 是否对利息征税对利率的高低有重要影响 (二)政策因素 一国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汇率政策对利率变动的影响最为直接与明显。即,中央银行根据经济形势及国家预定的经济目标,通过运用三大货币政策工具——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公开市场业务来影响市场利率、达到扩张或紧缩银根的目的。(三)制度因素 主要是利率管制 管制利率的基本特征是由政府有关部门直接制定利率或利率变动的界限。 我国利率的决定与影响因素 (一) 利润的平均水平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利息仍作为平均利润的一部分,因而利息率也是由于平均利润率决定。 在我国,行业的平均利率是能够计算的,全社会的平均利率也可以求出一个近似值。如果大多数千行业的平均利润率上升,全社会的平均利率也会呈上升趋势,在这种情况下,利率总的水平应当提高,相反,则应调底。 (二)资金的供求状况 一般地讲,当借贷资本供不应求时,将促使利率上升;相反,当借贷资本供过于求时,必然导致利率下降。 (三)物价变动的幅度

决定和影响利率的主要因素

决定和影响利率的主要因素有: (1)利润率的平均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利息仍作为平均利润的一部分,因而利息率也是由平均利润率决定的。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现状与改革实践,这种制约作用可以概括为:利率的总水平要适应大多数企业的负担能力。也就是说,利率总水平不能太高,太高了大多数企业承受不了;相反,利率总水平也不能太低,太低了不能发挥利率的杠杆作用。 (2)资金的供求状况。在平均利润率既定时,利息率的变动则取决于平均利润分割为利息与企业利润的比例。而这个比例是由借贷资本的供求双方通过竞争确定的。一般地,当借贷资本供不应求时,借贷双方的竞争结果将促进利率上升;相反,当借贷资本供过于求时,竞争的结果必然导致利率下降。在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作为金融市场上的商品的“价格”——利率,与其他商品的价格一样受供求规律的制约,因而资金的供求状况对利率水平的高低仍然有决定性作用。 (3)物价变动的幅度。由于价格具有刚性,变动的趋势一般是上涨,因而怎样使自己持有的货币不贬值,或遭受贬值后如何取得补偿,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这种关心使得从事经营货币资金的银行必须使吸收存款的名义利率适应物价上涨的幅度,否则难以吸收存款;同时也必须使贷款的名义利率适应物价上涨的幅度,否则难以获得投资收益。所以,名义利率水平与物价水平具有同步发展的趋势,物价变动的幅度制约着名义利率水平的高低。 (4)国际经济的环境。改革开放以后,我国与其他国家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在这种情况下,利率也不可避免地受国际经济因素的影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国际间资金的流动,通过改变我国的资金供给量影响我国的利率水平;②我国的利率水平还要受国际间商品竞争的影响;③我国的利率水平,还受国家的外汇储备量的多少和利用外资政策的影响。 (5)政策性因素。自1949年建国以来,我国的利率基本上属于管制利率类型,利率由国务院统一制定,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管理,在利率水平的制定与执行中,要受到政策性因素的影响。例如,建国后至十年动乱期间,我国长期实行低利率政策,以稳定物价、稳定市场。1978年以来,对一些部门、企业实行差别利率,体现出政策性的引导或政策性的限制。可见,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利率不是完全随着信贷资金的供求状况自由波动,它还取决于国家调节经济的需要,并受国家的控制和调节。

近年来利率变化的原因和影响

近年来利率变化的原因和影响利率又称利息率,表示一定时期内利息量与本金的比率,通常用百分比表示,按年计算则称为年利率。其计算公式是:利息率= 利息量÷本金÷时间×100% 。 利率变化是所有固定收益证券价格变动的主要因素。一般而言,证券的价格与利率成反向变化,即利率上升(下降)时,证券的价格会下降(上升)。如果投资者将证券持有至到期日,那么证券到期前价格的变化不会对投资者产生影响;但是如果投资者在到期之日前出售证券,那么利率的上升就会导致资本利得的损失。一般而言,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证券的息票利率越高,其价格对利率的变化就越敏感;或证券的到期期限越长,其价格相对于利率的变化就越敏感;或利率水平越低,证券的价格相对于利率的变化就越敏感。 变化原因 1.经济因素 (1)经济周期。危机阶段:利率节节上升;萧条阶段: 利率降低;复苏阶段:利率较低;繁荣阶段:前期利率不很 高,危机前利率上升。 (2)通货膨胀。会造成借贷资本金贬值,实际利率下降, 因此,应该提高利率。 (3)税收。利息税率直接影响利率。 2.政策因素 自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后,资本主

义国家普遍推行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其中利率成为国家对经济活动实行宏观调节的重要工具。现代市场经济国家的中央银行都把调节利率作为调节信用,从而调节经济的一个重要手段。通过规定差别利率与优惠利率实现对重点产业、部门或项目的扶持,进而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保证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完成国家预期的经济目标;通过规定和调整官方利率以影响整个市场利率的变动。因此,国家经济政策对利率有重要的影响。 3.制度因素 主要是利率管制。在一国经济的非常时期或在经济不发达的阶段,利率管制也是影响利率的一个重要因素。政府有关部门实行利率管制,直接制定利率或利率变动的界限。由于利率管制具有高度行政干预和法律约束力量,排斥各类经济因素对利率的直接影响,因此,实行利率管制的范围是有限的,而且,一旦非常时期结束或经济已走出不发达的阶段,应及时解除管制。 4.国际金融市场的影响 现代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世界经济Et益国际化、一体化。在开放经济体系中,国际间的经济联系使国内市场利率受到国际市场利率的深刻影响。这种影响是通过资金在国际间的流动来实现的。当国际市场利率高于国内利率时,国内货币资本流向国外。反之,当国际市场利率低于国内利率

(12)利息率的决定

第十二章、 第一节利息率的决定 (一)货币的需求货币的需求或流动偏好的含义货币的需求是指人们在手边保存一定数量货币的愿望,它是人们对货币的流动性偏好引起的。货币需求又被称之为流动性偏好。 引起货币需求的三种动机交易动机:是指人们为了应付日常交易而在手边留有货币的动机,因此产生的需求称为货币的交易需求。 预防动机或谨慎动机:是指人们为了防止意外情况发生而在手边留有货币的动机,因此产生的需求称为货币的预防需求。 货币的交易和预防需求的决定因素是国民收入水平。 投机动机:是指人们为了能够及时把握投机机会而在手边留有货币的动机,因此产生的需求称为货币的投机需求。 货币的投机需求的决定因素是市场利息率。 流动偏好陷阱的含义流动偏好陷阱又称为凯恩斯陷阱,是凯恩斯在分析人们对货币的流动偏好时提出的。它是指当利息率极低时,人们对货币的投机需求趋向于无穷大。 货币的需求函数:L=L1(Y )+ L2(r ) 货币的需求曲线 (二)货币的供给货币供给的含义货币供给是指一个国家在某一特定时点上由家庭和厂商持有的政府和银行系统以外的货币总和。 货币供给的决定因素货币供给的数量取决于政府的货币政策。 货币的供给曲线

(三)利息率的决定货币市场的均衡条件M=L=L1(Y )+ L2(r ) 利息率的决定货币的需求与货币供给的相互作用决定均衡利息率。 货币的需求或供给变动都会对均衡利息率产生影响。 、第二节货币市场的均衡:LM曲线(一)LM曲线LM曲线的含义LM曲线是使得货币市场处于均衡的收入与均衡利息率的不同组合描述出来的一条曲线。换一句话说,在LM曲线上,每一点都表示收入与利息率的组合,这些组合点恰好使得货币市场处于均衡。 LM曲线的推导过程币需求和货币供给变动对LM曲线的影响当决定LM曲线的因素发生变动时,LM曲线的位置会发生变动。首先,如果货币的需求增加,既定的收入条件下市场均衡利息率升高,从而LM曲线向左上方移动。反之,当货币的需求减少时,既定收入下的市场均衡利息率下降,从而LM曲线向右下方移动。其次,如果货币的供给增加,既定收入对应的市场均衡利息率下降,从而LM曲线向右下方移动。反之,当货币的供给减少时,LM曲线向左上方移动。 第四节总需求决定理论的基本框架总需求决定理论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内容 上述分析包含以下要点:①作为宏观经济运行成果度量国际收入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总需求的大小。②总需求由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构成。③消费取决于已有的收入和消费倾向。④投资取决于利息率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