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近似数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近似数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近似数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近似数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近似数 基础检测

1﹨〖1〗025.0有 个有效数字,它们分别是 ;

〖2〗320.1有 个有效数字,它们分别是 ;

〖3〗6

1050.3?有 个有效数字,它们分别是 .

2﹨按照括号内的要求,用四舍五入法对下列各数取近似数:

〖1〗0238.0〖精确到001.0〗;〖2〗605.2〖保留2个有效数字〗;

〖3〗605.2〖保留3个有效数字〗;

〖4〗20543〖保留3个有效数字〗.

3﹨下列由四舍五入法得到的近似数,各精确到哪一位?有几个有效数字? ;4.132)1( 〖2〗0572.0; 〖3〗31008.5?

拓展提高

4﹨按要求对05019.0分别取近似值,下面结果错误的是〖 〗 A ﹨1.0〖精确到1.0〗 B ﹨05.0〖精确到001.0〗

C ﹨050.0〖精确到001.0〗

D ﹨0502.0〖精确到0001.0〗

5﹨由四舍五入得到的近似数01020.0,它的有效数字的个数为〖 〗 A ﹨5个 B ﹨4个 C ﹨3个 D ﹨2个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近似数32与32.0的精确度相同

B ﹨近似数32与32.0的有效数字相同

C ﹨近似数5万与近似数5000的精确度相同

D ﹨近似数0108.0有3个有效数字

7﹨已知5.13亿是由四舍五入取得的近似数,它精确到〖 〗 A ﹨十分位 B ﹨千万位 C ﹨亿位 D ﹨十亿位

8﹨598.2精确到十分位是〖 〗

A ﹨2.59

B ﹨2.600

C ﹨2.60

D ﹨2.6

9﹨50名学生和40kg 大米中, 是精确数, 是近似数.

10﹨把47155精确到百位可表示为 .

1.5.3近似数

基础检测

1﹨〖1〗2个,2和5;〖2〗4个,1,3,2,0;〖3〗3个,3,5,0. 2﹨〖1〗0238.0024.0≈; 〖2〗605.26.2≈;

〖3〗605.261.2≈; 〖4〗20543≈4

1005.2?. 3﹨4.132)1(精确到十分位,有4个有效数字;

〖2〗0572.0精确到万分位,有3个有效数字;

〖3〗31008.5?精确到十位,有3个有效数字.

拓展提高

4﹨B 5﹨B 6﹨D 7﹨B 8﹨D 9﹨50,40 10﹨41072.4?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大全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大全 1. 有理数: (1)凡能写成p q (p ,q 为整数且p ≠0)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 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a 不一定是负数,+a 也不一定是正数;π不是有理数; (3)注意:有理数中,1、0、-1是三个特殊的数,它们有自己的特性;这三个数把数轴上的数分成四个区域,这四个区域的数也有自己的特性; (4)自然数 0和正整数; a >0 a 是正数; a <0 a 是负数; a ≥0 a 是正数或0 a 是非负数; a ≤ 0 a 是负数或0 a 是非正数. 2.数轴:数轴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一条直线. 3.相反数: (1)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我们说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相反数;0的相反数还是0; (2)注意: a-b+c 的相反数是-a+b-c ;a-b 的相反数是b-a ;a+b 的相反数是-a-b ; (3)相反数的和为0 a+b=0 a 、b 互为相反数. (4)相反数的商为-1. (5)相反数的绝对值相等 4.绝对值: (1)正数的绝对值等于它本身,0的绝对值是0,负数的绝对值等于它的相反数; 注意:绝对值的意义是数轴上表示某数的点离开原点的距离; (4) |a|是重要的非负数,即|a|≥0; 5.有理数比大小: (1)正数永远比0大,负数永远比0小;(2)正数大于一切负数; (3)两个负数比较,绝对值大的反而小;(4)数轴上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5)-1,-2,+1,+4,-0.5,以上数据表示与标准质量的差, 绝对值越小,越接近标准。 6.倒数: 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注意:0没有倒数; 若ab=1 a 、b 互为倒数; 若ab=-1推断出 a 、b 互为负倒数. 等于本身的数汇总: 相反数等于本身的数:0 倒数等于本身的数:1,-1 绝对值等于本身的数:正数和0 平方等于本身的数:0,1 立方等于本身的数:0,1,-1. 7. 有理数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1章《近似数》基础训练(人教版)

课时4近似数 知识点1(近似数的定义) 1.[2017·河南郑州五十七中月考]下列叙述中的各数,属于近似数的是() A.某本书的定价是12元 B.教室里有4块黑板 C.林林一步约0.4米 D.树上有3只小鸟 2.[2018·湖北宜昌中考]5月18日,新华社电讯:我国利用世界唯一的“蓝鲸1号”,在南海实现了可燃冰(即天然气水合物)的安全可控开采.据介绍,“蓝鲸1号”拥有27354台设备,约40000根管路,约50000个MCC报验点,电缆拉放长度估计1200千米.其中准确数是() A.27354 B.40000 C.50000 D.1200 知识点2(近似数的精确度) 3.把309740四舍五入,使其精确到千位,那么所得的近似数是() A.3.10×l05 B.3.10×l04 C.3.10×103 D.3.09×l05 4.A地到S地的路程约为13.7万公里.近似数13.7万是精确到() A.十分位 B.十万位 C.万位 D.千位 5.按要求对0.05019分别取近似数,下面结果错误的是() A.0.1(精确到0.1) B.0.05(精确到0.001) C.0.050(精确到0.001) D.0.0502(精确到0.0001) 6.下列用四舍五入法得到的近似数,说法不正确的是() A.2.40万精确到百分位 B.0.03086精确到十万分位 C.48.3精确到十分位 D.6.5×l04精确到千位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近似数6与6.0表示的意义相同

B.4.320万精确到千分位 C.小华身高1.7米是一个准确数 D.将7.996精确到百分位得近似数8.00 8.用四舍五入法,按要求对下列各数取近似值: (1)38063(精确到千位); (2)0.4030(精确到百分位); (3)0.02866(精确到0.0001); (4)3.5486(精确到十分位). 9.甲、乙两同学的身高都为1.7×102cm,但甲说自己比乙高9cm,你觉得有可能吗?请说明理由. 10.[2017·江苏苏州期中]某工厂小张师傅接受了加工两根轴的任务,他很快地完成了任务,当他把轴交给质检员验收时,质检员说:“不合格,作废!”小张不服气地说:“图纸上要求的是2.60m,而我做的轴,一根是2.56m,另一根是2.62m,怎么不合格了?” 请你说一说,是小张师傅做的轴不合格,还是质检员故意刁难?为什么? 11.下面是管理员与参观者在博物馆里的一段对话.管理员:小姐,这个化石有800002年了. 参观者:你怎么知道这么精确? 管理员:两年前,有个考古学家参观过这里,他说这个化石有80万年了.现在,两年过去了,所以是800002年. 管理员的推断正确吗?为什么?

人教版初一数学上册教案全册

人教版初一数学上册教案 全册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1正数和负数教学目的: (一)知识点目标: 1.了解正数和负数是怎样产生的。 2.知道什么是正数和负数。 3.理解数0表示的量的意义。 (二)能力训练目标: 1.体会数学符号与对应的思想,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符号化方法。 2.会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通过师生合作,联系实际,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热情。 教学重点:知道什么是正数和负数,理解数0表示的量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负数,数0表示的量的意义。 教学方法:师生互动与教师讲解相结合。 教具准备:地图册(中国地形图)。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1.活动:由两组各派两名同学进行如下活动:一名按老师的指令表演,另一名在黑板上速记,看哪一组记得最快、最好 内容:老师说出指令: 向前两步,向后两步; 向前一步,向后三步; 向前两步,向后一步; 向前四步,向后两步。 如果学生不能引入符号表示,教师可和一个小组合作,用符号表示出+2、-2、+1、- 3、+2、-1、+ 4、-2等。 [师]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运用这样的符号的地方很多,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种带有特殊符号、表示具有实际意义的数-----正数和负数。 讲授新课: 1.自然数的产生、分数的产生。 2.章头图。问题见教材。让学生思考-3~3℃、净胜球数与排名顺序、±、-9的意义。 3、正数、负数的定义:我们把以前学过的0以外的数叫做正数,在这些数的前面带有“一”时叫做负数。根据需要有时在正数前面也加上“十”(正号)表示正数。 举例说明:3、2、、3 1等是正数(也可加上“十”)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1.7近似数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1.7近似数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1 . “一带一路”地区覆盖的总人口为4400000000,这个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A.B.C.D. 2 . 下列运算中,正确的是() A.B. C.D.(精确到0.01) 3 . 由四舍五入得到的近似数万,精确到() A.十分位B.百分位C.百位D.十位 4 . 由四舍五入得到近似数5.03万() A.精确到万位,有1个有效数字B.精确到个位,有1个有效数字 C.精确到百分位,有3个有效数字D.精确到百位,有3个有效数字 5 . 对于四舍五入得到的近似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精确到百位B.精确到个位C.精确到万位D.精确到百分位 6 . 用四舍五入法得到的近似数1.02×104,其精确度为() A.精确到十分位B.精确到十位 C.精确到百位D.精确到千位 7 . 近似数3.0的准确值a的取值范围是() A.2.5<a<3.4B.2.95≤a<3.05 C.2.95≤a≤3.05D.2.95<a<3.05 8 . 下列用四舍五入法将精确到百分位得()

A.1.29B.1.30C.1.295D.1.294 9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近似数1.50和1.5是相同的B.3520精确到百位等于3500 C.6.610精确到千分位D.2.70×104精确到百分位 10 . 我市污水处理公司在环境污染整治行动中,添置了污水处理设备,每年排放的污水减少了135800吨.将135800吨用科学计数法表示的结果为(保留三个有效数字)(▲ ) A.135×103吨B.1.36×105吨C.1.35×105吨D.136×103吨 11 . 据统计,2018年五·一期间,我市勺湖公园风景区接待中外游客的人数为86740人,将这个数字精确到百位可表示为() A.8.6740×104B.0.8674×105C.8.67×104D.86.740×103 12 . 下列由四舍五入得到的近似数说法正确的是() A.0.520精确到百分位 B.3.056×104精确到千分位 C.6.3万精确到十分位 D.1.50精确到0.01 13 . 如果39□997≈40万,那么□内可填()个数. A.4B.5C.6D.无数 14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的系数是5 B.是二次三项式 C.是6次单项式 D.将1.804四舍五入精确到0.01的结果为1.8 15 . 用四舍五入法对数据6.21496按括号中的要求分别取近似值,其中正确的是()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课本知识点归纳

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有理数 (一)正负数 1.正数:大于0的数。 2.负数:小于0的数。 3.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4.正数大于0,负数小于0,正数大于负数。 (二)有理数 1.有理数:由整数和分数组成的数。包括:正整数、0、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可以写成两个整数之比的形式。(无理数是不能写成两个整数之比的形式,它写成小数形式,小数点后的数字是无限不循环的。如:π) 2.整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 3.分数:正分数、负分数。 (三)数轴 1.数轴:用直线上的点表示数,这条直线叫做数轴。(画一条直线,在直线上任取一点表示数0,这个零点叫做原点,规定直线上从原点向右或向上为向;选取适当的长度为单位长度,以便在数轴上取点。) 2.数轴的三要素:原点、向、单位长度。 3.相反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0的相反数还是0。4.绝对值:(1)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2)正数比0大,负数比0小;(3)正数大于一切负数;(4)两个负数比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5)数轴上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6)大数-小数>0,小数-大数<0.

5.倒数: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注意:0没有倒数。倒数是本身的数是 ±1 (四)有理数的加减法 1.先定符号,再算绝对值。 2.加法运算法则:同号相加,取相同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异号相加,取绝对值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一个数同0相加减,仍得这个数。 3.加法交换律:a+b= b+ a 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4.加法结合律:(a+b)+ c = a +(b+ c )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5.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这个数的相反数。 (五)有理数乘法(先定积的符号,再定积的大小) 1.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2.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3.乘法交换律:ab= b a 4.乘法结合律:(ab)c = a (b c) 5.乘法分配律:a(b +c)= a b+ ac (六)有理数除法 1.先将除法化成乘法,然后定符号,最后求结果。 2.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3.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 (七)乘方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人教版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章有理数 1.有理数: (1)凡能写成)0p q ,p (p q ≠为整数且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 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a 不一定是负数,+a 也不一定是正数;π不是有理数; (2)有理数的分类: ① ??? ??????????负分数负整数负有理数零正分数正整数正有理数有理数 ② ???????????????负分数正分数分数负整数零正整数整数有理数 (3)注意:有理数中,1、0、-1是三个特殊的数,它们有自己的特性;这三个数把数轴上的数分成四个区域,这四个区域的数也有自己的特性; (4)自然数? 0和正整数; a >0 ? a 是正数; a <0 ? a 是负数; a ≥0 ? a 是正数或0 ? a 是非负数; a ≤ 0 ? a 是负数或0 ? a 是非正数. 2.数轴:数轴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数轴的三要素)的一条直线. 3.相反数:(1)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我们说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相反数;0的相反数还是0; (2)注意: a-b+c 的相反数是-(a-b+c)= -a+b-c ;a-b 的相反数是b-a ;a+b 的相反数是-a-b ; (3)相反数的和为0 ? a+b=0 ? a 、b 互为相反数. (4)相反数的商为-1. (5)相反数的绝对值相等 4.绝对值: (1)正数的绝对值等于它本身,0的绝对值是0,负数的绝对值等于它的相反数; 注意:绝对值的意义是数轴上表示某数的点离开原点的距离; (2) 绝对值可表示为:?????<-=>=) 0a (a )0a (0)0a (a a 或 ???≤-≥=)0()0(a a a a a ; (3) 0a 1a a >?= ; 0a 1a a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七年级数学上册1.5.3 近似数 教案

1.5.3 近似数 第四课时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给了一个近似数,你能说出它精确到哪一位,有几个有效数字. (2)给了一个数,会按照精确到哪一位或保留几个有效数字的要求,?四舍五入取近似数. 二、过程与方法 从测量引入近似数,使学生体会近似数的意义和生活中的应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学习态度,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与关键 1.重点:近似数,精确度,有效数字概念. 2.难点:由给出的近似数求其精确度及有效数字. 3.关键:理解有效数字的概念和小数点末尾的零的意义. 四、教学过程,课堂引入 1.准确数和近似数. 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实际中,我们接触到很多这样的数.例如:对于参加同一个会议的人数,有两种报道,?一种报道说:“会议秘书处宣布,?参加今天会议的有513人”.这里数字513确切地反映了实际人数,它是一个准确数,另一种报道说: “约有500人参加了今天的会议”,500这个数只能接近实际人数,但与实际人数还有差别,它是一个近似数.例如,统计班上喜欢看球赛同学的人数是35,这个数是与实际完全符合的准确数,一个也不多,一个也不少,又如,初一(1)班有55个学生,某工厂有126台机床,?我有8本练习本,这些数都是与实际完全符合的准确数. 如果量得语文课本的宽为13.5cm,由于所用尺的刻度有精确度限制,而且用眼观察时不可能非常细致,因此与实际宽度有一点偏差,这里的13.5cm只是一个与实际宽度非常接近的数,又如,宇宙现在的年龄约为200亿年,长江长约6300千米,?圆周率 约为3.14,这些数都是近似数. 五、新授 在许多情况下,很难取得准确数,或者不必使用准确数,而可以使用近似数.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结构

一:有理数 知识网络: 正分数负分数 正整数0 负整数 概念、定义: 1、 大于0的数叫做正数(positive number )。 2、 在正数前面加上负号“-”的数叫做负数(negative number )。 3、 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rational number )。 4、 人们通常用一条直线上的点表示数,这条直线叫做数轴(number axis )。 5、 在直线上任取一个点表示数0,这个点叫做原点(origin )。 6、 一般的,数轴上表示数a 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 的绝对值(absolute value )。 7、 由绝对值的定义可知: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8、 正数大于0,0大于负数,正数大于负数。 9、 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10、 有理数加法法则 (1) 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 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负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 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3) 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11、 有理数的加法中,两个数相加,交换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12、 有理数的加法中,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13、 有理数减法法则 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14、 有理数乘法法则 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向乘。 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15、 有理数中仍然有: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16、 一般的,有理数乘法中,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相等。 17、 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相等。 18、 一般地,一个数同两个数的和相乘,等于把这个数分别同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 19、 有理数除法法则 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20、 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 0。 21、 求n 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幂(power )。在a n 中,a 叫做底 数(base number ),n 叫做指数(exponeht )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考试试题带答案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1 2016的相反数是( C ) A .2016 B .-2016 D .-1 2016 2.在有理数|-1|,(-1)2012,-(-1),(-1)2013,-|-1|中,负数的个数是( C ) A .0个 B .1个 C .2个 D .3个 3.将161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B ) A .×106 B .×105 C .×104 D .161×103 4.如图,检测4个足球,其中超过标准质量的克数记为正数,不足标准质量的克数记为负数,从轻重的角度看,最接近标准的是( C ) 5.有理数a ,b 在数轴上的对应点如图所示,则下列式子中正确的是( B ) ①b <0<a ;②|b |<|a |;③ab >0;④a -b >a +b .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错误! ,第9题图) 6.已知a >0,b <0,|a|<|b|<1,那么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D ) A .1-b >-b >1+a >a B .1+a >a >1-b >-b C .1+a >1-b >a >-b D .1-b >1+a >-b >a 7.小明做了以下4道计算题:①(-1)2008=2008;②0-(-1)=1;③-12+13=-1 6;④12÷(-12)=-1.请你帮他检查一下,他一共做对了( C ) A .1题 B .2题 C .3题 D. 4题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 .任何有理数的绝对值都是正数 B .最大的负有理数是-1 C .0是最小的数 D .如果两个数互为相反数,那么它们的绝对值相等 9.如图,数轴上有M ,N ,P ,Q 四个点,其中点P 所表示的数为a ,则数-3a 所对应的点可能是( A ) A .M B .N C .P D .Q 10.若ab ≠0,则a |a|+|b| b 的值不可能是( D ) A .2 B .0 C .-2 D .1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1.如果全班某次数学测试的平均成绩为83分,某同学考了85分,记作+2分,得分80分应记作__-3分__.

七年级数学上册1.5.3 近似数

编号:000222217954555385825983331 学校:玄国虎市冥中之镇肖家塞小学* 教师:古因丰* 班级:大力士参班* 1.5.3 近似数 【知识与技能】 1.了解近似数的概念. 2.会按精确度要求取近似数. 3.给一个近似数,会说出它精确到哪一位. 【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等方式,经历概念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知识和合作交流能力. 【情感态度】 通过师生合作,联系实际,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热情. 【教学重点】 近似数和精确度的意义. 【教学难点】 由给出的近似数求其精确度,按给出的精确度求近似数. 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 我们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 (1)七年级(2)班有42名同学; (2)每个三角形都有3个内角. 这里的42、3都是与实际完全符合的准确数.我们还会遇到这样的问题:

(3)我国的领土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千米; (4)王强的体重约是49千克. 960万、49是准确数吗?这里的960万、49都不是准确数,而是由四舍五入得来的,与实际数很接近的数. 我国的领土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千米,表示我国的领土面积大于或等于959.5万平方千米而小于960.5万平方千米. 王强的体重约为49千克,表示他的体重大于或等于48.5千克而小于49.5 千克. 我们把像960万、49这些与实际数很接近的数称为近似数. 近似数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①在计算时,有时只能得到近似数,如10÷3得近似商3.33;②在度量时,由于受测量工具和测量技术的局限性影响,一般只能得到近似数.如现有最小刻度分别是厘米、毫米的尺子各一把,用它们分别测量同一个人的身高就会得到不完全相同的结果;③在计算和测量中有时并不需要很准确的数,只需要一个近似数即可.如地球的表面积约为5.1亿平方千米,某市约有50万人等,这里的5.1亿、50万都是近似数. 在实际问题中,我们经常要用近似数,使用近似数就有一个近似程度的问题,也就是精确度的问题. 我们都知道,π=3.14159……. 我们对这个数取近似数: 如果结果只取整数,那么按四舍五入的法则应为3,就叫做精确到个位; 如果结果取1位小数,则应为3.1,就叫做精确到十分位(或叫精确到0.1); 如果结果取2位小数,则应为3.14,就叫做精确到百分位(或叫精确到0.01); 一般地,一个近似数,四舍五入到哪一位,就说这个近似数精确到哪一位. 二、典例精析,掌握新知 例1指出下列问题中出现的数,哪些是准确数?哪些是近似数? (1)某中学七年级有897人; (2)小华的身高为1.6m; (3)一本书共有178页; (4)临园口每天的车流量大约有30000辆; (5)地球的平均半径约为6370km;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 有理数 1.1 正数和负数 (1)正数:大于0的数; 负数:小于0的数; (2)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3)在同一个问题中,分别用正数和负数表示的量具有相反的意义; (4)-a 不一定是负数,+a 也不一定是正数; (5)自然数:0和正整数统称为自然数; (6)a>0 ? a 是正数; a ≥0 ? a 是正数或0 ? a 是非负数; a <0 ? a 是负数; a ≤ 0 ? a 是负数或0 ? a 是非正数. 1.2 有理数 (1)正整数、0、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都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这样的数称为有理数; (2)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为整数; (3)有理数的分类: ?????????????负分数负整数负有理数零 正分数正整数正有理数有理数 ???????????????负分数正分数分数负整数零正整数整数有理数 (4)数轴: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一条直线;(即数轴的三要素) (5)一般地,当a 是正数时,则数轴上表示数a 的点在原点的右边,距离原点a 个单位长度;表示数-a 的点在原点的左边,距离原点a 个单位长度; (6)两点关于原点对称:一般地,设a 是正数,则在数轴上与原点的距离为a 的点有两个,它们分别在原点的左右,表示-a 和a ,我们称这两个点关于原点对称; (7)相反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称为互为相反数; (8)一般地,a 的相反数是-a ;特别地,0的相反数是0; (9)相反数的几何意义:数轴上表示相反数的两个点关于原点对称;

(10)a 、b 互为相反数?a+b=0 ;(即相反数之和为0) (11)a 、b 互为相反数?1-=b a 或1-=a b ;(即相反数之商为-1) (12)a 、b 互为相反数?|a|=|b|;(即相反数的绝对值相等) (13)绝对值:一般地,在数轴上表示数a 的点到原点的距离叫做a 的绝对值;(|a|≥0) (14)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其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其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15)绝对值可表示为:?????<-=>=) 0a (a )0a (0 )0a (a a (16)0a 1a a >?= ; 0a 1a a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有理数》教学设计 单元教学内容 1.本单元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列举了学生熟悉的用正、负数表示的实例,?从扩充运 算的角度引入负数,然后再指出能够用正、负数表示现实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使学生感受到负数的引入是来自实际生活的需要,体会数学知识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引入正、负数概念之后,接着给出正整数、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集合及整数、分数和有理数的概念. 2.通过怎样用数简明地表示一条东西走向的马路旁的树、?电线杆与汽车站的相对位置关系引入数轴.数轴是非常重要的数学工具,它能够把所有的有理数用数轴上的点形象地表示出来,使数与形结合为一体,揭示了数形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体现出以下4个方面的作用: (1)数轴能反映出数形之间的对应关系. (2)数轴能反映数的性质. (3)数轴能解释数的某些概念,如相反数、绝对值、近似数. (4)数轴可使有理数大小的比较形象化. 3.对于相反数的概念,?从“数轴上表示互为相反数的两点分别在原点的两旁,且离开原点的距离相等”来说明相反数的几何意义,同时补充“零的相反数是零”作为相反数意义的一部分. 4.准确理解绝对值的概念是难点. 根据有理数的绝对值的两种意义,能够归纳出有理数的绝对值有如下性质: (1)任何有理数都有唯一的绝对值. (2)有理数的绝对值是一个非负数,即最小的绝对值是零. (3)两个互为相反数的绝对值相等,即│a│=│-a│. (4)任何有理数都不大于它的绝对值,即│a│≥a,│a│≥-a. (5)若│a│=│b│,则a=b,或a=-b或a=b=0.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正数、负数的实际意义,会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 (2)掌握数轴的画法,能将已知数在数轴上表示出来,?能说出数轴上已知点所表示的解. (3)理解相反数、绝对值的几何意义和代数意义,?会求一个数的相反数和绝对值.(4)会利用数轴和绝对值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2.过程与方法 经过探索有理数运算法则和运算律的过程,体会“类比”、“转化”、“数形结合”等数学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感受数学知识与现实世界的联系,鼓励学生探索规律,并在合作交流中完善规范语言. 重、难点与关键 1.重点:准确理解有理数、相反数、绝对值等概念;会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会求一个数的相反数和绝对值. 2.难点:准确理解负数、绝对值等概念. 3.关键:准确理解负数的意义和绝对值的意义. 课时划分 1.1 正数和负数2课时 1.2 有理数5课时 1.3 有理数的加减法4课时 1.4 有理数的乘除法5课时 1.5 有理数的乘方4课时 第一章有理数(复习)2课时 1.1正数和负数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重要知识点汇总

七年级数学上册重要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有理数 1.有理数: (1)凡能写成 )0p q ,p (p q ≠为整数且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 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a 不一定是负数,+a 也不一定是正数;π不是有理数; (2)有理数的分类: ① ??? ? ????? ????负分数负整数负有理数零正分数 正整数 正有理数有理数 ② ???????????????负分数正分数分数负整数零正整数整数有理数 (3)注意:有理数中,1、0、-1是三个特殊的数,它们有自己的特性;这三个数把数轴上的数分成四个区域,这四个区域的数也有自己的特性; (4)自然数? 0和正整数; a >0 ? a 是正数; a <0 ? a 是负数; a ≥0 ? a 是正数或0 ? a 是非负数; a ≤ 0 ? a 是负数或0 ? a 是非正数. 2.数轴:数轴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数轴的三要素)的一条直线. 3.相反数:(1)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我们说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相反数;0的相反数还是0; (2)注意: a-b+c 的相反数是-(a-b+c)= -a+b-c ;a-b 的相反数是b-a ;a+b 的相反数是-a-b ; (3)相反数的和为0 ? a+b=0 ? a 、b 互为相反数. (4)相反数的商为-1. (5)相反数的绝对值相等 4.绝对值: (1)正数的绝对值等于它本身,0的绝对值是0,负数的绝对值等于它的相反数; 注意:绝对值的意义是数轴上表示某数的点离开原点的距离; (2) 绝对值可表示为:??? ??<-=>=) 0a (a )0a (0)0a (a a 或 ???≤-≥=)0()0(a a a a a ; (3) 0a 1a a >?= ; 0a 1a a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大全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大全 1.有理数: (1)凡能写成 )0p q ,p (p q ≠为整数且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 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a 不一定是负数,+a 也不一定是正数;π不是有理数; (2)有理数的分类: ① ?? ? ? ??? ?? ??? ?负分数 负整数负有理数零 正分数正整数正有理数有理数 ② ?? ? ? ?? ? ?? ??????负分数 正分数分数负整数零正整数整数有理数 (3)注意:有理数中,1、0、-1是三个特殊的数,它们有自己的特性;这三个数把数轴上的数分成四个区域,这四个区域的数也有自己的特性; (4)自然数? 0和正整数; a >0 ? a 是正数; a <0 ? a 是负数; a ≥0 ? a 是正数或0 ? a 是非负数; a ≤ 0 ? a 是负数或0 ? a 是非正数. 2.数轴:数轴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一条直线. 3.相反数: (1)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我们说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相反数;0的相反数还是0; (2)注意: a-b+c 的相反数是-a+b-c ;a-b 的相反数是b-a ;a+b 的相反数是-a-b ; (3)相反数的和为0 ? a+b=0 ? a 、b 互为相反数. (4)相反数的商为-1. (5)相反数的绝对值相等 4.绝对值: (1)正数的绝对值等于它本身,0的绝对值是0,负数的绝对值等于它的相反数; 注意:绝对值的意义是数轴上表示某数的点离开原点的距离;

(2) 绝对值可表示为: ?????<-=>=) 0a (a ) 0a (0)0a (a a 或 ?? ?≤-≥=) 0()0(a a a a a ; (3) a 1a a >?= ; a 1a a

七年级上数学近似数有效数字练习题及答案

七年级上数学近似数、有效数字练习题 1、5.749保留两个有效数字的结果是();19.973保留三个有效数字的结果是()。 2、近似数5.3万精确到()位,有()个有效数字。 3、用科学计数法表示459600,保留两个有效数字的结果为()。 4、近似数2.67×10有()有效数字,精确到()位。 5、把234.0615四舍五入,使他精确到千分位,那么近似数是(),它有()个有效数字。 6、近似数4.31×10精确到()位,有()个有效数字,它们是()。 7. 由四舍五入得到的近似数0.600的有效数字是 (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8. 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3.1415926精确到百分位的近似值是_________,精确到千分位近似值是________。 9. 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0.01249精确到0.001的近似数是_________,保留三个有效数字的近似数是___________。 10. 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396.7精确到十位的近似数是______________;保留两个有效数字的近似数是____________。 11. 用四舍五入法得到的近似值0.380精确到_____位,48.68万精确到___位。 12、按括号里的要求,用四舍五入法对下列各数取近似数: ①60290(保留两个有效数字) ②0.03057(保留三个有效数字) ③2345000(精确到万位) ④1.596(精确到0.01) 14、玲玲和明明测量同一课本的长,玲玲测得长是26cm,明明测得长是26.0cm,两人测的结果是否相同?为什么?

15、某城市有100万个家庭,平均每个家庭每天丢弃1个塑料袋,一年将丢弃多少个塑料袋?若每1000个素描带污染1平方米入地,那么该城市一年被塑料袋污染的土地是多少?(保留两个有效数字) 参考答案: 1.5.7 20.0 2.千 2 3.4.6×10的5次方 4.3 百 5.234.062 6 6. 百 3 4、3、1 7. C 8. 3.14,3.142 9. 0.012,0.0125 10. 400,4.0×102 11.千分,百 12.①十分位 3个;②万分位 3个③百分位 3个④万位 4个;⑤十万位 3个;⑥个位 3个13.①60290(保留两个有效数字) 6.0×10的四次方 ②0.03057(保留三个有效数字) 3.06×10的负二次方 ③2345000(精确到万位) 2.35×10的6次方 ④34.4972(精确到0.01)约等于34.50 用科学记数法是3.450×10 14.测量结果不同,因为玲玲测量精确到厘米,而明明则精确到了毫米,明明的测量结果精确度更高。 15. 1.0×10的6次方个 1.0×10的3次方千米

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课标解读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分析(结合课程标准说明本节课学习完成后所要达到的具体目标):(1)用整式和整式的加减运算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达成目标(1)的标志是:学生用整式表示出火柴棍的根数和三角形个数之间的对应关系,用整式表示出月历中不同位置上的数字的一般表达方式并探寻一些规律。 (2)掌握从特殊到一般,从个体到整体地观察,分析问题的方法。尝试从不同角度探究问题,培养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达成目标(2)学生需要体会在较为复杂的图形中寻找一般规律,通常先把复杂图形分解,从其中的特殊图形入手,先就个体观察特征,在扩展到一般,最后由整体总结规律。感受由特殊到一般的探究模式。 (3)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在数学活动过程中,合作交流,反思质疑,体验获得成功的乐趣,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达成目标(3)的标志:学生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在小组合作活动中积极思考,勇于质疑,敢于发表自己的想法。在自主探究两个数学活动的过程中,小组成员合作克服困难,解决数学问题,感受成功的快乐,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学习者特征分析(结合实际情况,从学生的学习习惯、心理特征、知识结构等方面进行描述): 1学习习惯:七年级是由小学到初中的重要过渡阶段,知识量明显增加,学生感到适应困难,我们将从课前预习、课堂积极思考、课后认真复习这三个环节进行探讨。与学习小组互帮互助学习,接受教师和同学的学习监督,逐渐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 2心理特征: 逆反心理出现。利用逆反心理的积极一面,如出现的好奇心,是一种渴求认知事物的欲望,是求知的动力。逆反心理往往具有求异和思辨的特点,是孩子智慧的火花,创造的源泉,老师留心注意,因势利导,促其成材。 3知识经验:学生刚学第二章“整式的加减”理解整式的概念,掌握合并同类项和去括号法则,能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为本课提供知识支持。 4能力基础:具备一定符号意识,运算能力,观察,分析,判断,归纳能力,为本课提供能力基石。 5障碍预测:本章学生已经学习用整式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及整式的加减运算。但是正确理解字母的真正含义,熟悉用符号表示具体情景中的数量关系,对学生而言有一定的难度。在拼图的过程中,学生比较容易发现火柴棍根数的变化情况,但要借助观察图形的变化寻找火柴棍的根数与三角形的个数n 之间的对应关系,还是有一定困难,在总结变化量与n的对应关系时,学生容易出错,所以用整式准确的表示出这种对应关系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在活动2中,探索月历中数字的排列规律比较容易,但要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方法探究月历中隐含的数量关系及其规律,对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教学方法设计(结合教学重点与难点和学生情况描述所选择的具体方法): 重点:用整式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掌握教学活动中从特殊到一般的探究方法。 难点:利用整式和整式的加减运算准确表示出具体情景中的数量关系。 自主探究,小组合作方式,学生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在自主探究两个数学活动的过程中,小组成员合作克服困难,解决数学问题,感受成功的快乐,建立学好数学信心。体会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有理数知识点总结 0的数叫做正数。 1.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线,是整数,一、正数和负数自然数,有理数。 (不是带“—”号的数都是负数,而是在正数前加“—”的数。) 2.意义:在同一个问题上,用正数和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概念整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为整数。 数:正分数、负分数统称分数。 (有限小数与无限循环小数都是有理数。) 注:正数和零统称为非负数,负数和零统称为非正数,正整数和零统称为非负 整数,负整数和零统称为非正整数。 ⑵按整数、分数分类: 正有理数正整数正整数 正分数整数0 零有理数负整数 负有理数负整数分数正分数 负分数负分数 1.概念: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 2.对应关系:数轴上的点和有理数是一一对应的。 三、数轴 比较大小:在数轴上,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3.应用 求两点之间的距离:两点在原点的同侧作减法,在原点的两侧作加法。 (注意不带“+”“—”号)

代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相反数。 1.概念(0的相反数是0) 几何:在数轴上,离原点的距离相等的两个点所表示的数叫做相反数。 2.性质:若a与b互为相反数,则a+b=0,即a=-b;反之, 若a+b=0,则a与b互为相反数。 四、相反数 两个符号:符号相同是正数,符号不同是负数。 3.多重符号的化简 多个符号: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符号的化简,看负号的个数,当 “—”号的个数是偶数个时,结果取正号 当“—”号的个数是奇数个时,结果取负号 1.概念: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倒数是它本身的数是±1;0没有倒数) 五、倒数 2.性质若a与b互为倒数,则a·b=1;反之,若a·b=1,则a与b互为倒数。 若a与b互为负倒数,则a·b=-1;反之,若a·b= -1则a与b互为负倒数。 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 (若|a|=|b|,则a=b或a=﹣b) 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 的绝对值是0 a >0,|a|=a 反之,|a|=a,则a≥0 a = 0,|a|=0 |a|=﹣a,则a≦0 a<0,|a|=‐a 注:非负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非正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 a (a>0) 的数有2个,他们互为相反数。即±a。 |a|≥0。几个非负数之和等于 0,则每个非负数都等于0。故若|a|+|b|=0,则a=0,b=0 1.数轴比较法:在数轴上,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七、比较大小 2.代数比较法:正数大于零,负数小于零,正数大于一切负数。 两个负数比较大小时,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