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促进企业内部知识转移的途径

促进企业内部知识转移的途径

促进企业内部知识转移的途径
促进企业内部知识转移的途径

促进企业内部知识转移的途径

2013年12月25日10:51 来源:《企业改革与管理》2013年第5期作者:周佳友字号

打印纠错分享推荐浏览量 327

企业内部的知识由信息、技术、秘诀、技能构成,是企业在知识经济时代关键性的生产性资源,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需要不同类型的大量知识。企业知识转移是一个组织(如团队、部门、企业)的经验影响另一个组织行动的过程。它意味着知识的改变或者改变知识接受者的行为。这与认知心理学对个人知识转移的定义相似。认知心理学认为,个人知识转移是将在某个情景中获得的知识用到其他情景中去的过程。大型企业内知识转移的目的是影响或改变组织的行为,提高组织的绩效水平。为此,必须设计一个方案来评价企业的知识转移效果,作为对知识转移的反馈信息,以期不断改善今后的知识转移效果。在大型企业知识管理过程中,由于企业内涉及的知识门类繁多,以及企业自身的规模庞大、部门林立和地域阻隔,加大了知识转移的难度。为此,必须消除知识转移的各类障碍,促进大型企业内部的知识转移。比如,惠普公司通过知识管理,有效解决了产品相关知识传播未能加快产品市场占有的问题,如何避免研发人才新老交替的知识断代问题;全球生产机构工艺流程技术和管理方法参差不齐致使各厂效能不平衡的问题。

一、影响企业内知识转移的因素

1,知识的隐性特征。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是知识的两个主要类型。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区别是知识能否被一个正式的、系统的语言来描述和传达。由于显性知识容易传递和共享,极易被竞争对手学到。并且显性知识大都来源于隐性知识,核心竞争力也常常表现在难以模仿和不可替代的隐性知识上,因此,作为企业资源的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其重要性是不同的。对于企业来说,构成其核心能力的知识基础是建立在隐性知识之上的,所以知识管理的核心内涵是发掘员工头脑中的隐性知识。然而,隐性知识的最大特点是不能通过语言、文字、图表或符号明确表述,一般很难进行明确表述与逻辑说明,它是人类非语言智力活动的成果。而且隐性知识是存在于个人头脑中的,它的主要载体是个人,它不能通过正规的形式(例如,学校教育、大众媒体等形式)进行传递,因为隐性知识的拥有者和使用者都很难清晰表达。但是,隐性知识并不是不能传递的,只不过它的传递方式特殊一些,例如通过“师传徒授”的方式进行。

2.发送方态度和能力造成的障碍。大型企业所拥有的隐性知识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是企业长期积累形成的,企业内的组织或者个人如果没有强烈的利益引导或者合适的机制安排,很难主动向其他组织转移知识。另外,由于企业隐性知识的模糊性,企业内的个人或团队也难以清楚识别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和隐性知识的形成过程,难以对知识的形成做出清晰的归纳,影响了发送方可能转移的知识的质量

3.知识接收方的吸收能力。知识管理专家Co-hen和Levintha于1990年提出了吸收能力的概念,它是指企业评估外部知识的价值、消化吸收并加以商业化应用的能力。吸收能力具有很强的路径依赖性,企业通过以往的员工技术培训和研发积累形成的知识基础决定了其现阶段吸收能力的高低。而且吸收能力的高低存在着自我强化机制,一旦中止吸收能力的投资,吸收能力将会迅速弱化。知识接收方先期知识禀赋不足,是造成知识粘性的一个重要根源。

克服以上障碍,大型企业在知识管理中,需要通过以下途径促进知识的转移。

二、建立企业内知识转移的多重通道

Gilbert和Cordey—Hayes将知识转移过程分为取得、沟通、应用、接收、同化五个阶段:(1)取得。在进行知识转移前,必须先取得知识,知识的取得方式可通过以往的经验积累、日常的工作、向他人

学习或从个人取得新知识。还可以在不断的搜寻过程中获取知识。(2)沟通。必须要有沟通的机制,才能有效的转移知识,沟通可以通过书面或口头方式进行。(3)应用。取得知识的目的不只在于获得知识,而在于进一步有效运用知识,倡导组织学习。促进知识的有效应用。(4)接受。组织中的知识如果只是在高层管理人员中广泛交流与探讨,而低层人员较少参与,则没有达到知识吸收的目的。知识转移在组织内造成改变或同化前,必须先被组织中个人所接受,才可能进一步进入同化的阶段,才算是完全的吸收。(5)同化。这是知识转移最重要的阶段,也是知识应用的结果,可将所有结果转变为组织的常规、改变组织的历史,进而使其成为组织日常的工作。“同化”相当于知识创造的过程,包含持续学习的过程。转移的知识被同化后才是完全的吸收,且同化后的知识必须转化成组织的常规与日常工作。在知识取得的同时,组织必须建立沟通机制,使知识有效地转移,然后将知识加以应用,以促进组织的学习。在此阶段以后,大多数组织便停留在“接受”阶段,组织中多数低层人员在知识获取、进行内部沟通与应用后,并未进入下一阶段,因而无法进一步创新。只有在高层管理人员能将学习结果应用到组织日常活动中、并且引起组织整体的改变时,才认为是达到了同化阶段。

遵循以上过程,在大型企业内部,要促进知识的转移首先要建立多层次、多渠道和采用多样化的知识转移方式。知识要快速移动,必须满足一些条件,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它必须是明确及成套的。企业可以通过建立专门的知识管理部门来对获得的知识进行分类整理,使其明确且成套,以易于知识的转移。一方面,建构企业自己的知识库和内部信息网,将个人、群体和组织的经验成果等,转换为文字、声音、模型等,加以分类与管理,使企业的知识得以条理化积聚;另一方面,在企业内部建立快捷、方便的信息网络,加快知识的交流和分享进程。知识的固有的内在属性决定了大企业内部的强联系是其传递的最佳网络模式。研究表明,强联系与组织间知识转移的程度具有正相关的关系,这是因为强联系能增强发送者转移知识的意愿,保证知识传递渠道的畅通,从而提高接收者吸收和转化新知识的可能性。在强联系中,企业间的合作关系更密切,信任程度更高,为促进隐性知识的流动与共享提供了条件。同时,从知识转移的过程来看,网络结构中的强联系可以扩展组织间隐性知识转移的路径范围,有利于企业间隐性知识的转移。在大型企业内部,应用可以通过几种方式来实现:(1)导师制度。虽然很多企业也建立导师制度,但很多只是流于形式。如果把导师制度看成知识传递的形式,可能会给人感觉更柔和一点。导师并不一定要是管理人员,在很多方面设立“忘年导师制”有时也会其他很好的作用,例如,让擅长电脑的青年员工帮助那些年长的人员熟悉计算机和网络应用,会给办公带来的变化;(2)带薪休假。休假一方面能让员工恢复体力,同时通过做一些和工作无关的事情,还能扩大关系网,回到工作岗位后,这种有价值的联系也能让组织受益。该种方式受益比较间接,企业接受程度差异很大;(3)交流项目和实习制度。突破人为的各种壁垒,员工才能自由交流与其他团队协作;(4)临时项目组。把不同背景的人组织到一起解决问题或开展短期项目能有利于在整个组织内扩展网络;(5)培训计划。面对面的培训课程、研讨会能将员工聚在一起,这种关系为将来合作打下基础,如惠普有一整套的培训体系,通过各类知识的收集、整理和传播,相应开发出了各种各样的培训课程;(6)游戏式无议程会议。现在很多人感觉会议开始就是在受罪,但是组织无议程的会议能促进人们的交流,让大家在没有压力的情况自由地交流;(7)空间开放的环境。例如,设置休息区,在这里可以舒适地自由闲谈,可以提高知识共享的水平。丹麦助听器制造商奥迪康公司更是关闭公司的所有电梯,这样员工在门厅、走廊或楼道,使得员工碰面的机会大增,促进彼此的交流。(9)岗位轮换。岗位轮换是企业内部知识转移的一种有效方法。工作轮换是指员工从一个工作岗位变换到企业内部同一层面的其他工作岗位的过程。在大型企业内部,可通过部门之间,母子公司之间,各子公司之间的岗位变换来实现。随着工作轮换的推进,员工之间密切的人际关系就演变成一个复杂的知识传播网络,在这个社会网络中,人们相互直接或间接地转移企业内部的知识,尤其是对隐性知识的传播更为有利。此外,来自于团队外部的知识比团队内部知识更有可能挑战团队成员现有的思考方式。为了实现企业内部隐性知识的成功转移,企业必须对工作轮换整个过程进行有效管理。这涉及到工作轮换者的选择、接班过程的控制和新团队的内部整合等方面的内容完善知识交换机制。

三、在组织内构建知识交换机制

要促进企业内部的知识转移,还必须构建一个交换机制,使得知识的供需双方能够出于各自的利益来进行知识共享。要实现这一目标,企业需要在技术架构及其维护人员两方面进行投入,才能够实现知识的交换。大型企业内部的知识市场具有一些独特的特性。首先,企业是建立和维系知识市场的最终受益人。因此,企业(而不是知识的需求者)应负责为知识的供给方提供奖励,以激励他们提供有价值的交易对象(知识)。确保知识的供给方得到合理的回报,常常是维系供需对等补偿机制的最大难点所在。个人的独有知识能为本人带来业绩上的优势。但是,一旦将独有知识系统化和书面化,其他员工也可学到,这将使知识原创者原有的优势不复存在。因此,关键就在于,大企业必须创建一种文化,鼓励员工将原创知识贡献出来,并使之系统化和书面化。

四、建设促进知识共享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对知识转移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在组织内形成和谐融洽的文化氛围十分重要。在大企业内部,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会给企业带来生机与活力。利用知识共享的企业文化一般具有的特点是:鼓励员工互帮、互学;毫不隐瞒地分享知识:工作中坦诚地相互交谈与倾听;员工之间的关系较为融洽。企业文化落后的公司中往往公司政治横行,潜规则滥用,同事之间大多不是画地为牢,就是互设陷阱。为促进知识转移,企业必须完善激励机制,将激励机制与员工对知识创造、转移及应用的贡献程度相结合。一般情况下,隐性知识是最接近经营活动过程的员工的私人信息,很多员工会认为他拥有的这部分私人信息是他的个人价值所在,如果把这部分隐性知识拿出来与大家共享,其本人可能会因此而失去价值。员工的保守显然不利于企业形成整体的核心能力,核心能力发挥作用的范围也极其有限。因此,要用制度鼓励员工把隐性知识贡献出来与大家共享,对员工的考核指标应加上他对企业知识贡献的程度。应通过授予名誉、提高薪金或者升职晋级等手段,使贡献知识的员工和不贡献知识的员工在待遇上体现出差别。同时,企业还必须保护好员工的个人知识产权。必须将知识的原创人明确认定为知识的所有者。这样的规定对构建企业内部知识市场非常重要,因为这不仅仅是知识所有权的归属问题,更是鼓励所有员工摆脱职级高低的限制,使最优秀的员工在未来贡献出高质量知识。

五、及时对知识转移活动进行评价

为检验知识转移的成效,企业必须适时进行知识转移活动的评价。根据评价的性质是定量的或是定性的,以及评价是基于客观的信息或是主观的判断,对于知识转移的活动,评价方法可以分为客观量化法、主观量化法和定性说明法三种方法。

1.客观量化法。主要用于衡量有形的、可数的方面,既可以是货币量度。也可以是非货币量度。货币量度,如对知识转移活动的投资金额、由于知识转移而增加的客户销售额等。非货币量度,如用于知识转移的时间数量、为知识转移而进行的学习培训次数等。

2.主观量化法。主要是将直觉判断转化为数字。在主观量化时,评价人的选择很重要。他们一定是对关键评价点情况很熟悉的人才行。这样,他们主观量化的结果才具有可信度。比如,用主观量化来评价一个徒弟是否吸收了师傅的经验时。师傅可以根据他的操作情况来打分,将操作等级分为:操作非常娴熟为90~100分;操作较熟练为80~90分;操作一般为70~80分;其他情况为70分以下。

3.定性说明法。在知识转移评价中,还需要结合定性说明的方法。定性说明法更依赖专业评价人员的直觉判断。在知识转移中,定性说明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自我评价。是组织中每个员工就其对企业知识转移活动的贡献进行评价。(2)同级评分。是员工对自己和其他人进行打分,它综合了自我评价与监督

评价的方法。然后,由评价主管收集、整理、统计汇总为企业知识转移的整体评价报告。(3)外部审计。是由外部审计人员对整个企业或整个项目的所有方面进行深入的检查,知识转移评价只是其中的一项,审计报告会对整体的知识管理活动进行分析评价。

构建企业内部信息共享平台方案

构建企业内部信息共享平台方案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信息发挥的作用日益凸显,信息在企业内部的传递质量和速度,直接影响了团队工作效率。如何加快企业内部信息的交流,改进企业管理模式,提高运行效率,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构建企业内部信息共享平台将是实现这些目标的最佳途径。 现提出构建企业内部信息共享平台初步方案,如下: 1、利用现有集团办公网平台,进行改造升级,增加信息共享功能模块。本系统中主要有两种角色的用户,即普通用户和管理员用户,其中,普通用户又细分为高级用户(领导班子成员)和一般用户(员工)。 2、信息的内容。分为两种,其一是内部信息,如会议研究内容(党政联席会、董事会、总裁办公会、调度分析会等)、集团印发文件、财务数据、生产统计数据、项目进展情况等;其二是外部信息,如政府政策文件、宏观经济数据、行业动态信息、相关技术进展等。 3、信息发布者及方式。 (1)内部信息发布 党政联席会、董事会、季度调度分析会——董事会 总裁办公会、月度调度分析会——办公室 其他会议的会议纪要、通报——会议组织部门 集团印发文件——文件印发部门

财务数据——财务部 生产统计数据——发展部 项目进展情况——基建部、发展部、项目单位 (2)外部信息发布 政府政策文件——办公室 宏观经济数据——发展部 行业动态信息、相关技术进展——汽贸、客运、天润、物流、河北快运相关部门 (3)上述信息发布前,要由各部门、各单位领导审核把关。 4、用户权限设置。考虑到企业机密的安全性,要把两类普通用户对信息的浏览权限分别设置,高级用户的权限高,一般用户的权限低。 高级用户(领导班子成员)对所有信息可见; 一般用户(员工)对部分信息可见。

企业内部信息管理平台建设方案(共享)

企业内部管理信息平台建设方案 2011年3月

目录 第1章现状与需求 (3) 第2章建设目标 (3) 第3章建设主要内容 (3) 第4章系统建设方案 (3) 4.1 主要业务流程 (3) 4.2 系统功能设计 (5) 4.3 系统结构设计 (6) 4.4 系统安全设计 (7) 4.5 系统软硬件配置 (7) 第5章项目培训 (8) 第6章系统报价....................................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7章实施计划.. (8)

第1章现状与需求 企业目前的报表管采用手工的方式,报表制作通过办公软件Word 或Excel生成,给报告生成、查询和管理带来一定不便,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目前还未建设信息化管理系统,信息化系统建设相对置后。因此,需要定制一套稳定的信息化管理系统。使企业各部门业务工作人员从过去繁重而又容易出错的工作中解脱出来。 第2章建设目标 企业内部管理系统以业务流程为基础,通过信息化实现业务数据报表业务电子化流转,改变原有的手工报告、审核、批准方式,建设一个稳定、高效、安全、易于使用和易于扩展并具有电子流转、报表生成、查询等功能的信息系统,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第3章建设主要内容 1.建立企业内部业务数据库 2.建设面向企业的内部信息管理平台,实现企业内部各部信息共享,改变已有的报表生成方式。 第4章系统建设方案 4.1 主要业务流程 企业内部信息管理平台一个最重要的内容是对报表生成管理和报表的生成,因此报表的收集和报表的流转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企业内部来说,其业务涉及到不同的部门流转,报表的信息流转要

IT知识共享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IT知识共享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为了满足大学生从网络上了解更全面更新鲜的需求,基于Web的IT知识共享系统应运而生。本文在深入分析IT知识共享系统的研究背景、发展现状以及相关技术与方法等基础上,采用Eclipse、Tomcat、Java等开发工具,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基Web的IT知识共享系统。该系统可以较好地实现网站IT知识发布的动态管理, 使得对网站信息的管理更加及时、高效、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及可靠性,也满足了人们对IT 知识方面需求。 关键词:互联网; 知识共享; Eclipse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 a Web-based IT knowledge-sharing system has emerged to satisfy college students' need for a more comprehensive and fresh understanding of the Internet. Based on the deep analysis of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development status and related technologies and methods of IT knowledge sharing system, this paper uses Eclipse, Tomcat, Java and other development tools to design and implement a Web-based IT knowledge sharing system. The system can better realize the dynamic management of website IT knowledge release, which makes the management of website information more timely and efficient, improves the security and reliability of the system, and satisfies people's needs for IT knowledge. Key word: Internet; Knowledge sharing; Eclipse

项目管理及知识转移

项目管理及知识转移 目录 1项目管理面临的挑战 (2) 2项目管理流程 (3) 2.1项目管理流程 (3) 2.2项目生命周期 (5) 3需求管理 (6) 3.1需求工程内容 (6) 3.2需求分析 (6) 3.3需求变更 (7) 4创建工作分解结构 (9) 5时间管理 (11) 5.1项目时间管理的过程 (11) 5.2项目时间管理工具 (11) 6成本管理 (13) 7风险管理 (15) 8变更管理 (17) 9知识和文档管理 (19)

1项目管理面临的挑战 在企业的项目管理过程当中,常常会遇到项目进展不顺利的情况,有时候项目甚至会失败。真正的项目管理人员必须有能力对项目进行预判,并及时加强管理采取必要措施,同时还要积累经验,帮助团队吸取教训。 如何有效地管理项目,解决项目过程中遇到的诸如以下问题: ●统一协同:项目进展过程不同阶段分别用不同的工具管理,数据不能有效整合,部门 间形成信息壁垒; ●全局视图:缺乏管理层项目汇总全局视图,难以实时掌控众多项目的进展与情况; ●项目进度:分散的信息,无效率的流程,项目进度不可控,项目过程不透明,项目周 期难交付; ●资源管理:如何查看项目的资源需求?如何更好的分配和协调资源?如何在组织级层 面管控资源利用率? ●质量管控:如何统筹考虑项目风险防控、技术评审、系统测试、质量保障,全面保障 交付高质量产品? ●知识积累:项目实施中,能否不断积累知识和经验?有效的知识如何被反复的利用? ●绩效决策:项目人员工作量如何考核?项目管理哪些方面需要改善?如何解决?

2项目管理流程 该方案专门针对企业项目管理面临的问题,帮助企业有效管控项目及研发全生命周期,通过一个全面的组织级项目管理平台,帮助企业实现项目及管理的“过程透明化”和提升组织级项目管理能力;从横向上让项目团队能在组织级层面全面跟踪项目的需求、进度、质量和成本;从纵向上打破业务部门与外包团队的壁垒,全面贯通项目的需求、计划、开发和测试;为高层领导提供多项目信息的全局视图,帮助宏观监督和调控多个项目并提供直观的管理手段。 2.1 项目管理流程 在项目管理的流程中,每个阶段都有自己的起止范围,有本阶段的输入文件和本阶段要产生的输出文件。同时,每个阶段都有本阶段的控制关口,即本阶段完成时将产生的重要文件也是进入下一阶段的重要输入文件。每个阶段完成时一定要通过本阶段的控制关口,才能进入下一阶段的工作。

项目管理中知识转移情境模型的研究

项目管理中知识转移情境模型的研究 程铁信,陈美,王红芹 天津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天津(300384) E-mail:tiexincheng@https://www.doczj.com/doc/b913677264.html, 摘要:本文从项目管理的资源、技术、文化、战略、组织关系等五个方面来分析影响项目知识转移的情境因素,建立了适合项目管理知识转移的情境模型。在模型中,把将要进行转移的知识分为三种知识形态,随后用基于主情境模型树的评估方法来评估知识转移过程中主客情境模式的相似程度,用知识转移成功率衡量知识转移的结果,最后进行了案例分析研究。关键词:知识管理,知识转移,项目管理 中图分类号:C93-0 1.引言 1984年,PMI开始着手开发项目管理标准与知识体系,经过十几年10000多个PMI的成员和20多个其他的专业组织的努力,1996年PMI出版了PMBOK。在PMBOK(2004版)中,明确指出为了有效的完成项目管理的工作,项目管理团队需要的五类专业知识领域:项目管理知识体系;应用领域的专业知识、标准和规则;项目环境的知识;一般管理知识和技能;软件技能或人际交往技能。IPMA同样建立了自己的知识体系,即:IPMA的知识体系ICB(国际项目管理资质标准)。2005年,PMRC出版了《中国项目管理知识体系与国际项目管理专业资质认证标准》,该书的出版标志着我国对于项目管理也建立了自己的知识体系[1]。 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的知识管理(Knowledge Management,简称KM),90年代初进入中国。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与知识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专家与组织加入到了知识管理理论与实践的探索中。相关研究表明,目前知识管理的瓶颈主要存在于知识转移阶段,大量的资源花费在效果欠佳的知识转移活动中[2]。而关于知识转移,不同的学者存在不同的理解。一些学者认为知识转移是技术或技能在不同组织部门之间的流动[3],以及组织内部最佳实践的转移[4]。Gilbert和Cordey-Hayes[5]认为知识转移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组织持续学习过程的一部分。Wiig[6]以系统化的观点来定义知识转移,他认为知识转移包括知识的获得、组织、重构、储存、记忆、重新包装等活动,而要做好这些活动,组织需要提供支持知识转移的基础设施能力与设计激励制度去激发员工、团队、部门、或企业单位一起为同一个目标而合作。O'Dell和Grayson[7]认为知识转移是一个循环的流程,组织通常会把焦点放在创造、辨识、搜集和组织最佳实践与内部知识上,这些活动可以让组织了解现在有什么知识以及知识位于何处,但了解组织最佳实践或知识的存在并不足以确保知识的转移,所以还要进行后续的活动,去分享、修正和使用这些最佳实践或知识于新的情境,甚至创造新的知识,只有这样知识转移才能真正发挥作用。疏礼兵[8]在总结了十几位学者对知识转移的定义后,归结如下:当知识接收者认知到缺乏某种知识时,通过与知识提供者的互动和各种媒介取得所需知识,并加以吸收、应用、发展与创新的过程。 在知识转移阶段中对于知识转移模型的研究主要有:Szulanski等人用交流模型来研究组织内的知识转移,他们认为知识转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是从知识的源单元到接受单元的信息传播过程,并将知识转移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初始阶段、实施阶段、调整阶段和整合阶段[4];Nonaka根据知识创新活动的特点,提出了著名的“知识螺旋”(SECI)模型,将知识转移划分为四个阶段,他认为从隐性到隐性这个阶段,是知识创新活动最为关键的阶段[9-10];在国内,耿新基于知识创新的研究,提出了具有创新观点的“IDE-SECI”模型,他认为Nonaka

公司内部网站方案

长期来看,公司建立内部网络架构是十分必要的。基于知识管理系统和内容管理系统(软件工程),可寻求专业的公司合作。 企业内部网--内容架构 公司信息 了解公司:包括“公司简介、企业文化、组织架构、发展历史、大事记、通讯录”6个栏目介绍。 了解同事:包括“所有部门、全体员工”2个栏目,“所有部门”下又包括公司内各个部门,点击某个部门,就链接到该部门页面;“全体员工”下包括公司内每位员工,点击某位员工,就链接到该员工的个人页面。 公司品牌:公司品牌和相关品牌的介绍, 新闻中心:包括“集团新闻、生产系统新闻、华北销售区新闻、东北销售区新闻、西北销售区新闻、鲁豫销售区新闻、华东销售区新闻、华中销售区新闻、华南销售区新闻、广州销售区新闻、川渝销售区新闻、云贵销售区新闻”12个栏目,各区新闻每隔一月归档一次,方便迅速找到该区某年某月的新闻。 管理中心:包括“管理制度、管理流程、管理文档、管理表格”4个栏目。 公司资产:包括“资产一览、使用须知、图书一览”3个栏目。 公司图库:显示公司图库;所有内网成员均可上传,但须经网站管理员才能发布。 新同事须知:新同事注意事项(员工入职手册内容)。 报料提供:显示报料素材;所有内网成员均可提供报料素材。 预留内网和调货系统、工程系统、国贸系统的接口。 内网工具。 网上考试:发布考题,以选择的方式答题。 站内搜索:可设定关键字和搜索范围,然后按照上述条件搜索。 站内邮件:可以按部门、人员选择发送对象,然后发送邮件。 站内短信:可以按部门、人员选择发送对象,然后发送短信。 今日提醒:邮件、短信通知/日程提醒/代办事宜提醒/信息浏览统计。 部门信息。 部门简介:介绍部门职责范围,以及在人力资源、培训、企业文化等方面的特色。 我们团队:显示部门中每个人的照片,点击某个人照片,可以链接到他的个人页面。 部门动态:部门在培训、考勤等各个方面的新闻和要求。 部门计划:制订年度计划/月计划/周计划;更新同时即告知本部门人员,在“今日提醒”中显示;自动按月归档。 部门报告:制订周报/半月报/月报/季报/年报;更新同时即告知本部门人员,在“今日提醒”中显示;自动按月归档。 部门知识:关于绩效考核、培训、投稿等方面的知识,如有疑问还可留言。 资料下载:绩效考核方案等资料在此下载。 我爱我家:“我家风光”中显示部门精彩图片;“我家趣味”显示有趣的话题,还可自定义栏目。网站栏目。 焦点关注:显示比较重要的焦点事件,以图片和新闻文字介绍相关情况。 集团新闻:总部/工厂/地区的最近新闻。 通知/公文/公告/通报:显示最新的通知/公文/公告/通报;相关人员向本部门负责人请示后,提出发布申请。 部门动态:显示最新的部门新闻;可以与部门新闻关联发布。

知识共享平台的联系纽带设计

26 知识共享平台的联系纽带作为信息携带物、特定媒介,是知识共享的“发动机燃料”,是转换、触发和支持工具。它既是知识共享平台的媒介,又是一种通过在日常工作中不断创造和应用可靠知识来促进知识创新的动态行为模式。在知识共享理论研究中,常把联系纽带战略上等同于最新的信息技术,抹杀了知识的社会性。实质上,信息技术是融合、传播现有信息和显性知识的有效工具,它对知识背景、内容的社会网络共享以及隐性知识的共享则是鞭长莫及,更不能提供处理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集成的、全方位的方法。相当多的企业在引入信息系统后,其知识共享并未得到明显改善,美国每年因此浪费了数目相当惊人的信息技术投入。 1 文献回顾 学术界对知识共享平台联系纽带的研究主要是虚拟纽带的研究,即信息技术的应用对显性知识共享的支持作用,重点是通过利用网络技术、知识库技术等信息技术在知识共享体系中的应用来提高知识共享的水平。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信息交流提供了容量大、速度快、使用方便的多媒体平台,促进了组织内部的信息共享和知识交换。牛根义(2011)认为,个人和企业之间的知识交换是通过知识共享技术来实现的,在线知识库和及时通讯的应用为知识交流和获取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虽然各企业纷纷投入巨资兴建信息技术设施,但是先进的信息系统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并未有效保障知识共享的顺利发展。在企业运作中,知识共享的力度往往不尽如人意,主要原因是员工并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知识共享,贡献个人知识与信息。Almashari(2002)等人所做的研究表明,78%的员工不愿意把个人的知识拿出来共享,由此,企业中重金兴建的信息管理系统往往不能充分发挥作用。Roberts(2000)曾经指出,现代信息技术反而会降低知识共享的程度,因为遥远的时空距离使人们产生强烈的不信任感,在共享隐性知识的时候尤为如此。 信息技术在知识共享方面所解决的主要是显性知识的共享。对隐性知识来说,传统的面对面交流仍然是企业中知识共享的常用有效渠道。路琳(2007)通过对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不同特点的分析,提出信息技术在知识共享中,尤其是隐性知识共享中的作用有一定的局限性。Haldin Herrgard (2000)提出显性知识的共享可以由IT系统直接完成,而在共享隐性知识时,IT系统充其量只能帮助人们找到知识的拥有者。 总的来说,这些研究从技术观点出发,在功能上大都是对以往企业文档管理的拓展,对企业隐性 知识共享平台的联系纽带设计 宋燕飞 郭 兵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上海 200092) 摘要: 文章在研究中区分了实体纽带和虚拟纽带,并在SECI 模型的基础上,试图理清设计知识共享平台联系纽带的逻辑思路。研究表明,在知识共享中,虚拟纽带主要处理显性知识的共享,实体纽带主要解决隐性知识的共享,两者相辅相成,而纽带设计中的新信息技术为企业构造出虚拟三维交流空间和员工信任、包容的人际网络,营造活跃的知识共享氛围,有效促进知识共享的广度和深度。关键词: 知识共享;实体纽带;虚拟纽带;新信息技术;显性知识;隐性知识中图分类号: TP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2)29-0026-042012年第29期(总第236期)NO.29.2012 (CumulativetyNO.236)

构建有效的企业内部沟通平台

第三届华硕服务器I T硬件平台搭建大赛 参赛作品 《可靠服务器构建有效沟通平台》

目录 目录 (1) 第一部分现状分析和效果预估 (3) 1.1公司管理现状问题列举 (4) 1.2问题分析 (5) 第二部分解决方案建议 (5) 2.1推荐功能 (5) 2.2问题解决预估 (5) 2.3为管理层带来的价值 (6) 2.4为企业带来的价值 (6) 第三部分服务器选型及功能介绍 (6) 1、概述 (6) 2、体系架构 (6) 2.1系统整体架构 (8) 2.2软硬件部署 (9) 3、技术特点 (10) 3.1先进合理的企业应用理念 (10) 3.1.1组织架构的自由定义 (10) 3.2高效率的通信服务 (11) 3.2.1高效的数据传输机制 (11) 3.2.2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应用 (11) 3.2.3稳定高效的数据/文件存储 (12) 3.3安全的企业系统服务 (12) 3.3.1数据加密打包传输(128位标准对称加密算法) (12) 3.3.2严谨的用户权限机制 (13) 3.3.3签名和令牌 (13) 3.5RTX的可扩展性 (14) 3.5.1为用户提供二次开发接口(API) (14) 3.5.2灵活强大的应用,服务扩展体系 (14) 第四部分部署规划 (14)

4.1总体部署流程 (14) 4.1.1了解RTX的主要产品功能是总体部署的大前提 (14) 4.1.2了解企业各部门对即时通信的需求和接受程度 (14) 4.1.3 部门内部试用,积累推广经验 (15) 4.1.4 制定RTX推广方案 (15) 4.1.5 结合培训,有计划的在公司各部门进行推广,并做好技术支持工作 (16) 4.1.6 部署完毕后,考虑RTX是否需要和现有信息系统集成,进一步增效 (16) 4.2相关操作介绍 (16) 4.2.1收集企业组织信息 (16) 4.2.2 收集企业网络信息 (16) 4.2.3 安装腾讯RTX 服务器 (17) 4.2.4 配置服务器 (17) 4.2.5 共享、分发客户端 (18) 4.2.6系统管理员/用户培训 (18) 附设备及方案报价清单 (18)

知识共享及结构分析(doc 10页)

知识共享及结构分析(doc 10页)

共享知识携手共进 某集团成立于1984年,是一家在信息产业内多元化发展的大型企业集团。 公司于1994年在香港上市,目前拥有员工9000余人。2000年某以辉煌的业绩 取得了世界的关注。美国《商业周刊》评选的2000年全球前100名最佳科技公 司排行榜上,某集团排名第八,作为大陆厂商首次在排行榜中荣登前10强。 目前公司致力的领域主要包括六大业务群组,即:为个人和家庭客户提供 各种接入端设备和ISP、ICP信息服务的消费IT、手持设备、信息运营业务群组; 为企业和大行业客户同样提供针对性的产品和服务的企业IT业务群组和IT服 务业务群组;在QDI主板业务的基础上构筑部件/合同制造业务群组,以期发展 更大规模的制造业。 面对知识经济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某集团目前正逐步由以制造业作为自己的主要业务领域向价值链的高端:信息、服务、投资公司等领域进军。适应公司高端业务运营的需要,知识管理与共享应运而生。 一、知识共享及其结构分析 知识共享是企业员工个人的显、隐形知识与组织的显、隐形知识相互转化 的过程。相对于知识管理其他环节而言,知识共享是知识管理中最重要而又最 难以实现的一环。在一个公司里,如果新增知识不能同现有知识加以联系,或 不能为员工所利用,知识是没有价值的。然而,由于企业内部员工天生具有竞 争性,而且当企业内部的激励机制又是鼓励内部员工的竞争,将使得员工之间 的沟通成为障碍,由此导致信息知识的“本位主义”和“利己主义”,增加知识

先进的技术也必须适于企业的实际应用。 在知识共享过程中,人力资源管理和信息管理是紧密结合、不可分割的有机统一体。知识共享的目的就是通过企业员工的沟通、交流,形成企业知识的顺畅流动。因而,知识共享的有效实现离不开员工的积极参与。员工对知识共享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员工的分享意愿、员工间有无共同语言、员工间的信任等。 当然,仅仅有技术和员工还是不够的。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的企业,既具备了先进的技术,也有一流的人才,但却无法进行有效地知识共享,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企业组织制度的不合理。技术基础比较容易建立,现在已经有一些可以应用于知识管理方面的软件,如Lotus Notes、Dataware公司开发的软件包、互联网和企业内部网等;有技术、有创造力的员工也较易获得。相对于技术和员工而言,有利于知识共享的组织构建工作既是一个常被人们忽视的,又是一个难度较大的问题。其中,组织对知识共享的影响因素主要有:是否有一个有利于知识共享的组织环境,即企业文化;是否存在知识共享的阶层迷信,所谓阶层迷信,即依据职位的高低来评价知识的品质;企业组织结构,不同类型的企业组织结构,例如:分权集权、正式非正式等形式的组织结构对知识共享的影响是不同的。 技术、员工、组织三个因素并非作为一个单独因素影响企业知识共享,而是整合为一个整体,协同作用于共享过程,这就形成了知识共享的三维图,如图3-1。

公司内部信息共享管理制度

公司内部综合管理制度参考(范本) 现代企业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企业管理的规范化和制度化。作为一名企业经营者,首先要考虑制定科学的、可操作的企业管理制度,进而使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另外,企业管理制度的健全与否,对于一个企业的成败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现将企业内部综合管理制度简易范本归纳、整理如下,仅供参考。 一、管理大纲 1、公司全体员工必须遵守公司章程,遵守公司的规章制度和各项决定、纪律。 2、公司禁止任何组织、个人利用任何手段侵占或破坏公司财产,损害公司的形象和声誉。 3、公司通过发挥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提高全体员工的技术和经营管理水平,不断完善公司的经营管理体系,实行多种形式的责任制,不断壮大公司实力和提高经济效益。 4、公司倡导员工团结互助,同舟共济,发扬集体合作和集体创造精神。 、公司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公司的决策和管理,欢迎员工就公司5.事务及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对做出贡献者公司予以奖励、表彰。 6、公司推行岗位责任制,实行考勤、考核制度,端正工作作风和提高工作效率,反对办事拖拉和不负责任的工作态度。 二、员工守则

7、遵纪守法,忠于职守。 8、维护公司声誉,保护公司利益。 9、服从领导,关心下属,团结互助。 10、努力学习,提高水平,精通业务。 11、积极进取,勇于开拓,创新贡献。 三、人事管理制度 (一)总则 12、公司执行国家有关劳动保护法规,在劳动人事部门规定的范围内有权自行招收员工,全权实行劳动工资和人事管理制度。 13、公司对员工实行合同化管理,员工与公司的关系为合同关系,双方都必须遵守合同。 (二)定编 、公司各职能部门用人实行定员、定岗。14. 15、因生产及业务发展原因、各部门需要增加用工的,必须按要求履行手续后方准实施,特殊情况必须提前聘用员工的,一律报总经理审批。 (三)员工的聘用 16、各部门对聘用员工应本着精简原则,可聘可不聘的坚决不聘,无才有德的坚决不聘,有才无德的坚决不聘,真正做到按需录用,择才录用,任人唯贤。 17、各级员工的聘任程序如下: (1)总经理,由董事长提名董事会聘任;

知识共享平台建设项目实施_建议书

知识管理系统项目建议书 2011年2月

目录 一、知识管理的意义 二、企业知识管理目标 三、知识管理的定义、内容与特征 四、知识管理项目实施步骤 五、知识管理人员职责与要求 六、知识管理系统的技术平台 七、知识管理项目实施的政策保证 八、知识管理实施的关键和难点 一、知识管理的意义 当代管理学大师彼德.德鲁克1993年提出我们正由后工业时代走向知识经济社会。企业

赖以求存和发展的核心利润源从实物型资产演变为以金融/ 财务型资产和无形资产为主。在知识经济社会里,实物型资产和金融/财务型资产依然重要,但管理及运作这些资产的专业知识和经验更为重要,发展比较超前的企业群体中企业的核心利润源和核心竞争力越来越多地体现为一些高价值无形资产。成功的企业往往是那些不断创造新知识的企业。他们创造财富的主要手段是知识,知识代替了传统的资本、自然资源和简单的劳动力,成为基本经济资源。企业成功的关键在于如何创造、积累和使用知识。同时,由于企业经营及管理(包括企业管理层的能力、企业战略、机构组织架构、管理机制和制度、业务管理流程、企业文化等)所体现和依赖的也是无形的知识及经验,因而对企业管理体系的管理也就必然是以无形的知识资产为管理目标的。 但是现在,在我们的企业中对知识管理仍采用分散管理的形式,企业知识四处散落并且难于寻找,这种知识管理的方式在企业未来的发展中是造成工作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并有可能给企业带来严重的损失。 ●由于知识的不成体系,开展新项目或某些工作需要多个部门协同合作时缺乏,信息 充分的知识库给工作带来困难,致使工作效率低下。 ●员工跳槽离开公司将企业知识带走,或员工升迁、换岗时知识流失。 ●新员工上岗时缺乏指导,适应工作比较困难。 目前公司将各事业部对分公司的区域管理工作的战略定义在虚线的业务指导方面,区域管理的方式定义在培训和顾问的角色上,因此,对于各事业部当前管理的重点应当一方面放在建立规范、流程、完善工作单据,给分公司提供切实可行的工作操作制度,另一方面将已有的工作经验和成果转化为一个大家可以共同分享的知识平台,给分公司提供工作策略和方法,因此建立一个知识库势在必行。 我们在企业内部推行知识管理,旨在将散乱的知识进行集成整合。推行知识管理可以构建企业知识资讯网,通过企业内知识社群的运作,强化知识分享的文化与行为规范,促使员工归集、存取、分享与应用知识,通过资讯科技将人与资讯进行充分结合,创造知识分享的文化,从而加速人员学习、创造和运用知识。毫无疑问,将知识管理引入企业是对企业发展有着重大意义的战略举措。 同时,建立知识管理系统也是创造一个学习型组织的必由之路。创造性的知识管理系统几乎能够在任何业务部门起到提高效率、产量和增加收入的作用。好的知识管理系统应该能够帮助企业做如下事件: ◆鼓励自由的思想交流,推动创新。 ◆缩短响应时间,提高客户服务质量。 ◆使产品和服务能更快上市,增加收入。 ◆认识到员工知识的价值,并因此对他们给以奖励,从而增加员工的保留率。 ◆通过去除多余的和不必要的流程,使运营更顺畅并缩减成本。 ◆创建学习型组织,促进企业与个人共同提高。

云平台项目知识转移方案

云平台项目知识转移方案

1.目录 2. 知识转移方案 (3) 2.1 知识转移目标 (3) 2.2 知识转移类型 (3) 2.3 知识转移对象 (5) 2.4 知识转移方式 (6) 2.4.1 集中授课培训转移 (7) 2.4.2 成果汇报转移 (7) 2.4.3 成果传递转移 (7) 2.4.4 研讨会转移 (7) 2.4.5 现场指导转移 (8) 2.5 知识转移内容及措施 (8) 2.5.1 理论转移 (8) 2.5.2 技术转移 (9) 2.5.3 经验转移 (9) 2.5.4 成果转移 (10) 2.6 知识转移关键点 (10) 2.7 知识转移质量保障 (10) 3. 其它服务说明 (12) 3.1 保密和数据安全要求 (12) 3.2 移交要求 (12) 3.3 归档要求 (13) 3.4 知识产权要求 (13) 3.5 知识转移要求 (14)

2.知识转移方案 2.1知识转移目标 根据招标书对云平台数据管理升级完善及运维和机构改革软件服务项目项目实施及项目知识转移的要求,确定本项目知识转移的目标是采取有效的方法、途径,对本项目参与建设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业务人员等相关人员进行方法及相关知识的培训,或组织讨论会等进行相关知识、技术的沟通,在此基础上对实施形成的成果进行知识转移,包括试运行前的知识转移、项目移交前的知识转移等方面的内容,同时根据需要对以上任务涉及的技术、方法等进行培训,保障顺利完成本项目开发、实施过程中各阶段移交物的交接和技术知识的吸收和转移。将系统的源码分析说明、底层架构设计、需求分析文档、设计开发理念、部署实施步聚、项目二次开发技术和经验等知识通过培训和文档等形式转移给客户方。确保客户方能够掌握本项目的核心技术,提高开发能力,提升运维水平。首先,逐步掌握核心系统的开发技术,参与软件的维护开发和二次开发。其次,能够对系统的故障进行快速定位与处理,确保核心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2.2知识转移类型 在信息化建设项目当中,知识转移主要分为六大类型:合同型、指导型、参照型、约束型、竞争型和适应型。信息化项目成败与否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对这六类知识转移的把握。 一、合同型转移 指客户方与承建方为满足双方签订合同中的明示条款以及隐含条款而进行的双向知识转移。该类型是知识转移的主要方式,也是刚性转移,必须进行。 二、指导型转移 指咨询方的知识转移给用户方的过程。指导型转移的内容主要是单向的,即咨询方向用户方转移其缺少的产品供应商评价知识、信息化解决方案评价知识、IT项目实施方法论知识、信息化项目阶段成果和最终成果的评价知识等内容。

产业园区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方案

XXXXX产业园区信息化服务平台 建设方案

前言 产业园区是产业集群发展的有效途径,是推动全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点,因此加快产业园区发展,是我省实施“以产业化带动经济发展”战略的迫切要求。加快产业园区信息化建设,构建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的信息资源网络,以信息化带动产业化是加快产业园区发展的重要内容,产业园区信息化建设是我省实现快速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四川电信于2007年开始协助四川省经委建设产业园区信息化平台,四川省产业园区信息化平台由省级平台、园区级平台和企业级平台三级组成,利用信息共享平台整合园区信息、园区企业信息,并且构建相互的信息交换和工作管理通道,从而形成整体的信息优势和有序工作管理机制。 四川电信愿意利用资金、技术、网络、运行、管理、服务上的优势,本着服务政府的宗旨和“稳妥、规范、高效”的原则及双赢的合作模式,与XXXX工业园区管委会强强联手、加深合作、携手加速推进XXXX工业园区整体信息化进 程! 第一章产业园区信息平台建设目的 1、以现代信息和网络技术为手段,借鉴成熟的产业园区信息化建设经验和模式,构建高水平复合式产业园区信息化基础技术平台和立体式信息服务体系,加快产业园区信息化的进程,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有效提高产业园区及入住企业的信息化水平,提升管理能力和竞争力,促进全市产业 园区的整体发展。 2、加强园区安全管理,促进园区健康、快速地发展,通过信息平台将产业园区形象向全球宣传展示,各级领导及时掌握园区及企业建设、重点项目进度等情况。 3、结合当地政府政策和四川电信成熟的网络和丰富的各种资源,同时聚积社会其他先进的软件系统,构建面向产

项目管理及知识转移

项目管理及知识转移

1项目管理面临的挑战 在企业的项目管理过程当中,常常会遇到项目进展不顺利的情况,有时候项目甚至会失败。真正的项目管理人员必须有能力对项目进行预判,并及时加强管理采取必要措施,同时还要积累经验,帮助团队吸取教训。 如何有效地管理项目,解决项目过程中遇到的诸如以下问题: ●统一协同:项目进展过程不同阶段分别用不同的工具管理,数据不能有效整合,部门 间形成信息壁垒; ●全局视图:缺乏管理层项目汇总全局视图,难以实时掌控众多项目的进展与情况; ●项目进度:分散的信息,无效率的流程,项目进度不可控,项目过程不透明,项目周 期难交付; ●资源管理:如何查看项目的资源需求?如何更好的分配和协调资源?如何在组织级层 面管控资源利用率? ●质量管控:如何统筹考虑项目风险防控、技术评审、系统测试、质量保障,全面保障 交付高质量产品? ●知识积累:项目实施中,能否不断积累知识和经验?有效的知识如何被反复的利用? ●绩效决策:项目人员工作量如何考核?项目管理哪些方面需要改善?如何解决?

2项目管理流程 该方案专门针对企业项目管理面临的问题,帮助企业有效管控项目及研发全生命周期,通过一个全面的组织级项目管理平台,帮助企业实现项目及管理的“过程透明化”和提升组织级项目管理能力;从横向上让项目团队能在组织级层面全面跟踪项目的需求、进度、质量和成本;从纵向上打破业务部门与外包团队的壁垒,全面贯通项目的需求、计划、开发和测试;为高层领导提供多项目信息的全局视图,帮助宏观监督和调控多个项目并提供直观的管理手段。 2.1 项目管理流程 在项目管理的流程中,每个阶段都有自己的起止范围,有本阶段的输入文件和本阶段要产生的输出文件。同时,每个阶段都有本阶段的控制关口,即本阶段完成时将产生的重要文件也是进入下一阶段的重要输入文件。每个阶段完成时一定要通过本阶段的控制关口,才能进入下一阶段的工作。

公司内部交流平台方案设计

内部交流平台方案设计 策划:网络部方案制作:26786646 日期:2019年8月27日 方案设计目的: 对内: 1、建设公司内部信息交流平台,方便大家互相学习,自我提升。 2、将平台打造为新人入职的学习课堂,加速员工成长,创造更大价值。 3、所有信息将被网络部整理、编辑:①、作为网站文章来源;②、作为官方学习教程。 4、文件、图片、经验分享,提升员工工作效率。 5、(隐形作用)增加员工互动、交流的积极性,促进企业文化建设。 对外: 6、展示公司实力,打造公司品牌、树立公司形象。 7、作为网络推广的一部分,增加客户来源。 8、(当平台成熟后)适时正式对外部会员开放,并将行业扩展(相信公司未来的发展也不会局限于现有的几个行业)。将平台打造成一个具有权威性、学术性、交流性的官网。 方案执行流程: 1、由网络部商讨策划、并将平台建立好:功能、权限先行规划,内部版本测试上线。 2、正式内部使用,收集反馈信息,将平台各功能、细节进行优化改版。 3、平台正式版本使用期,由网络部运行管理该平台,并按季度做周期性的效果统计汇报给公司做参考,其他部门(具体部门由公司安排)配合奖励发放、组织平台相关活动。 4、根据平台运行情况,选择合适时机功能拓展、升级平台,以达到方案设计全部目的。 方案实行阶段: 第一阶段:简单版本(已细化)。 1、达到基础设计目的。功能、面板简单,力求员工在沟通交流时简便,只占用几分钟时间。 2、第一阶段目标:通过多样化的奖励,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自愿参与到平台中来。 平台保持简单版本运行至少1年以上,以形成较为稳定的文化氛围。 第二阶段:多功能版本(待提供)。 1、功能全面化,能够实现方案对内设计全部目的,实现部分对外目的。 2、目标:员工积极参与,平台运行效果显著。 平台保持运行2年以上。 第三阶段:全面版本(待提供)。 1、平台全面化,对内对外目的皆可实现,平台有较大知名度。 2、目标:带来更多的用户,可实现有效客户管理。 简单版本方案: 1、功能设计 问答模块:提问者将问题描述出来,允许配图、配视频。回答者针对问题有效回复。 设计要求: ①、提问页标题、详情框内有使用方法(灰色文字)提示;详情框发布后能够自动排版;②、问题列表页展示标题,展示主要问题描述,有时间戳;如果提问中有@管理员,那么列表页面的问题在平台管理员初步审核后,通过与提问者沟通,可对问题置顶、改变文字颜色、加

知识共享平台建设项目实施建议

知识共享平台建设项目实施建议

知识管理系统项目建议书 2011年2月

目录 一、知识管理的意义 二、企业知识管理目标 三、知识管理的定义、内容与特征 四、知识管理项目实施步骤 五、知识管理人员职责与要求 六、知识管理系统的技术平台 七、知识管理项目实施的政策保证 八、知识管理实施的关键和难点

一、知识管理的意义 当代管理学大师彼德.德鲁克1993年提出我们正由后工业时代走向知识经济社会。企业赖以求存和发展的核心利润源从实物型资产演变为以金融/ 财务型资产和无形资产为主。在知识经济社会里,实物型资产和金融/财务型资产依然重要,但管理及运作这些资产的专业知识和经验更为重要,发展比较超前的企业群体中企业的核心利润源和核心竞争力越来越多地体现为一些高价值无形资产。成功的企业往往是那些不断创造新知识的企业。他们创造财富的主要手段是知识,知识代替了传统的资本、自然资源和简单的劳动力,成为基本经济资源。企业成功的关键在于如何创造、积累和使用知识。同时,由于企业经营及管理(包括企业管理层的能力、企业战略、机构组织架构、管理机制和制度、业务管理流程、企业文化等)所

体现和依赖的也是无形的知识及经验,因而对企业管理体系的管理也就必然是以无形的知识资产为管理目标的。 但是现在,在我们的企业中对知识管理仍采用分散管理的形式,企业知识四处散落并且难于寻找,这种知识管理的方式在企业未来的发展中是造成工作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并有可能给企业带来严重的损失。 ●由于知识的不成体系,开展新项目或某些 工作需要多个部门协同合作时缺乏,信息 充分的知识库给工作带来困难,致使工作 效率低下。 ●员工跳槽离开公司将企业知识带走,或员 工升迁、换岗时知识流失。 ●新员工上岗时缺乏指导,适应工作比较困 难。 目前公司将各事业部对分公司的区域管理工作的战略定义在虚线的业务指导方 面,区域管理的方式定义在培训和顾问的 角色上,因此,对于各事业部当前管理的 重点应当一方面放在建立规范、流程、完 善工作单据,给分公司提供切实可行的工

【项目管理知识】IT项目中的六类知识转移

IT项目中的六类知识转移 知识转移推动了企业的发展。知识转移在企业中的不同知识势能主体之间流动传播,以此推动企业的知识增量和知识存量的增加和发展。同时,由于每个主体具有各自的特殊性导致这三个要素的方向性并不完全一致,这样,知识势能既有总体层次上的高低,又有要素层次上的高低。知识转移既有总体上的单向转移,又有要素层次上的双向转移。 企业信息化过程的实质是代理方与委托方以及其它相关利益主体间相互转移信息技术知识、经营管理知识、融合技术与管理的系统知识,以及专业业务知识等的过程,这从跨国企业经营管理中可见一斑: 麦当劳把标准化制作技术和管理方式转移到了世界各地的分店;阿尔斯通借助提供领先技术顺利进入西班牙、英国和韩国高速列车市场;沃尔玛将其在物流配送、卖场管理方面长期积累形成的丰富经验转移到了海外折扣店和会员店;丰田同一汽合作生产普瑞斯轿车过程中把混合动力技术引入我国…… 一项对知识转移影响因素的实证性研究表明,知识转移和企业的人际关系、激励机制、知识管理系统、决策者态度、知识吸收能力等方面有明显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由此看来,知识转移过程关系到企业信息化发展的方方面面,企业的信息化发展离不开企业的知识的转移过程。 企业信息化知识转移模型 信息化知识转移的六大类型 在企业信息化进程中,知识转移主要分为六大类型:合同型、指导型、参照型、约束型、竞争型和适应型。信息化项目成败与否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对这六类知识转移的把握。

①合同型转移 指委托方与代理方为满足双方签订合同中的明示条款以及隐含条款而进行的双向知识转移。该类型是知识转移的主要方式,也是刚性转移,必须进行。 ②指导型转移 咨询监理方的知识转移给用户方的过程。多是用户方为了改变自己在与建设方博弈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地位,聘请咨询或监理帮助自己识别风险。指导型转移的内容主要是单向的,即咨询监理方向用户方转移其缺少的IT供应商评价知识、信息化解决方案评价知识、IT项目实施方法论评价知识、信息化项目阶段成果和终成果的评价知识等内容。 ③参照型转移 是指其它已经实施信息化的企业用户向该项目的用户方转移知识的过程。通常以观摩、学习的方式,在同行业或同地区的其他已经信息化的企业中学习,以了解信息化过程以便吸取经验教训。 ④约束型转移 咨询监理方向开发方转移知识的过程。约束型转移的内容主要是咨询监理企业向开发方转移其可能缺少的需求分析知识、通用解决方案如何个性化的知识、风险管理知识、质量管理知识,以及变更管理知识等内容。 ⑤竞争型转移 指信息化项目建设方的竞争者向建设方转移知识的过程。这里的竞争者包括两个层面上的含义:一是,一起参与投标的企业互相成为直接竞争者;二

公司内部管理系统

内部管理系统(人事管理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系统) 需 求 分 析 说 明 书 2015.10.9 一、人事管理系统部分 1、系统人员类型

公司的人员类型有以下几种:普通员工、部门经理、总经理、人事部经理和人事助 2、系统基本功能图解 2.1 基本机构图 2.2用例图解

3、功能详情 3.3.1 登录页面 需要登录的人员,对于不同的身份,他们的权限是不一样的。当用户输入ID和密码时,查询数据库,如用户名和密码正确,则进入相应的员工信息页面,若不正确,则提示用户用户名或密码错误,仍显示当前页面 3.3.2 查询员工资料 该模块主要查看自己/同事的资料,以更好促进公司员工之间的相互了解。同时也可以修改自己的部分信息。 主要功能包括:

●查询自己的详细信息:员工ID、员工姓名、电子邮件、所在部门名称(不是部门ID)、经理、 分机和自我介绍等 ●修改自己的自我介绍 ●修改自己的登录密码 ●查询、搜索其他同事的相关信息 3.3.3 员工资料管理 人事部门负责维护员工的基本资料。当员工第一天来公司报道时,人事部门将员工的基本资料(姓名、性别、出生日期、电子邮件及所属部门等)录入到数据中,并打印一份报道单给员工,上门列出了该员工的登录ID、公司邮件的地址、该员工的部门名称以及该员工的同部门同事列表。 主要功能包括: ●添加/修改/删除员工 ●按任意条件搜索员工(支持模糊查询) ●打印员工报道单 上传/修改员工的照片。 3.3.4请假模块 请假申请: 员工根据工龄享受年假。如果员工是本年度才加入公司的,则需根据报到日期按公司规章制度计算假期期数。员工请假不可以超过规定的请假小时数。员工可以通过本模块提交/查看/取消申请。 主要功能包括: ●显示员工本人年假总小时数、已使用小时数、当前可用小时数 ●用日历的方式显示可请假的日期,并突出显示国定节假日 查看员工本人某段时期内的请假记录、申请、批准状态等。 请假审核: 该模块只允许经理访问。经理可以查看下属的请假记录,批准/否决其中申请。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