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史记》选读重点文言实词(补充)

《史记》选读重点文言实词(补充)

《史记》选读重点文言实词(补充)
《史记》选读重点文言实词(补充)

《史记》选读重点文言实词

一、《太史公自序》

唐虞之际,绍重黎之后,使复典之-----掌管

司马氏去周适晋----前往

靳与武安君坑赵长平军---坑杀

为武信君将而徇朝歌----夺取、攻占

耕牧河山之阳----黄河之北、龙门山之南

是岁天子始建汉家之封-----封禅大典

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处世为人

爰及公刘,以尊后稷也----推及

则学者至今则之----以……为准则

余甚惧焉,汝其念哉----一定、可要

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编撰

孔子卒后至于今五百岁,有能绍眀世-----继承

小子何敢让焉----谦让

孔子为鲁司寇,诸侯害之,大夫雍之------嫉恨、阻抑孔子之言之不用,道之不行----实行

是非二百四十年之中,以为天下仪表-----褒贬

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褒扬、惩处、尊崇、鄙夷《春秋》辨是非,故长于治人-----处理人事

《春秋》文成数万,其指数千----要旨

遭变事而不知其权-----权变

被之空言而不敢辞----遭受

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像君、像臣、像父、像子

此四行者,天下之大过也-----过错

故《春秋》者,礼仪之大宗也-----根本之所在

故作《春秋》,垂空文以断礼仪-----留下

咸各序其宜,夫子所论,欲以何明----依序排列

尧舜之盛,《尚书》载之,礼乐作焉-----兴起

海外殊俗,重译款塞-----叩国门

堕先人所言,罪莫大焉-----同隳,毁

于是论次其文-----整理编排

退而深惟之----思考

孔子厄陈蔡,作《春秋》----遭受困厄

于是卒述陶唐以来,至于麟止,自黄帝始----最终

于是汉兴,萧何次律令-----整编

则文学彬彬稍进-----文质兼备的儒生

天下遗文古事靡不毕集太史公-----没有

太史公仍父子相续纂其职-----沿袭、同缵,继承

罔罗天下放失旧闻------搜集、同轶,散失

至于余乎,钦念哉-----恭敬,郑重

整齐百家杂语,藏之名山------整治归纳

俟后世圣人君子------等候

余述历黄帝以来至今太初而讫-----止

二、《夏本纪》

浩浩怀山襄陵------冲上、漫上

天下皆以舜之诛为是------惩罚女其往视尔事矣-----还是

陂九泽,度九山----筑堤防

九山刊旅,九川涤原-----砍削,治理

于是帝锡禹玄圭-------同赐

十七年而帝舜崩------驾崩

帝舜荐禹于天,为嗣-----继承人

三、《鲁周公世家》

自文王时,旦为子孝,笃仁-----忠诚、厚道

武王有疾,不豫,群臣惧------安适,快乐

未可以戚我先王------感动

周公北面立,戴璧秉圭,告于太王、王季、文王------头上顶着玉璧,手中秉持玉圭

用能定汝子孙于下地-----因而

四方之民罔不敬畏--------无,没有

尔之许我,我以其璧与圭归-------同馈,奉送

明日,武王有瘳-------病痊愈

周公恐天下闻武王崩而畔-------同叛

我之所以弗辟而摄行政者-------同避

于是卒相成王,而使其子伯禽代就封于鲁------始终

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到,骄慢

遂诛管叔,杀武庚,放蔡叔------流放

东土以集,周公归报成王,乃为诗贻王------安定,赠给岁则大孰------同熟,成熟

唐叔得禾,异母同颖------同亩,代指土地

旦常辅翼武王,用事居多------主持朝廷政事

周公乃践祚代成王摄行政当国-----登上帝位

二公及王乃问史百执事-------有关人员

天下未集,武王有疾------安定

凡大木所偃,尽起而筑之------拾

及成王用事,人或谮周公------说坏话诬陷别人

成王少,在强葆之中-------同襁褓

武王克殷二年-----战胜

曰吉,遂国之-----建国都

周公于是乃自以为质------把……当作

王其无害----表推测的语气副词,当,可以

自今后其无缪卜乎-----表推测的语气副词,恐怕

惟朕小子其迎-----表肯定期望的语气副词,一定

鲁后世其北面事齐矣------表未来时的语气副词,将

吾简其君臣礼------简化

于是周公作《周官》,别官其宜-------合理的职责范围

成王发府,见周公祷书,乃泣,反周公------同返,召回四、《高祖本纪》

其先刘媼尝息大泽之陂----堤岸

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高鼻梁

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性情豁达

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远大的抱负;平民百姓

常从王媼、武负貰酒----赊欠

及见怪,岁竟,此两家常折券弃责------终了;同债

喟然叹息曰----感叹的样子

单父人吕公善沛令------与……交好

因家沛焉-----安家

高祖为亭长,素易诸吏----看不起

酒阑,吕公因目留高祖---结束;用眼睛示意

公始常欲奇此女------异,使与一般人不同

夺其军,可四千人---大约

昌邑未拔----攻下

沛公方踞床---坐时两脚叉开

不宜踞见长者------有德才的人

于是沛公起,摄衣谢之----提起;道歉

二世使使者斩以徇-----示众

因张良遂略韩地轘辕----攻占

啖以利,因袭攻武关,破之-----引诱

益张疑兵旗帜----竖起

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驾素车,骑白马;宽而薄的丝带

召诸县父老豪桀曰----有德才名望的人

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规约

乃使人与秦吏行县乡邑,告谕之-----告诉

沛公然其计----认为……是对的

会项伯欲活张良-----救活

沛公从百余骑,驱之鸿门,见谢项羽--------带领,谢罪项羽怨怀王不肯令与沛公俱西入关,而北救赵-----向西,向北

乃详尊怀王为义帝------同佯

王梁、楚地九郡,都彭城-----定都

汉王之国,项王使卒三万人从-----到,跟从

亦示项羽无东意------向东前进

而王独居南郑,是迁也------流放

军吏士卒皆山东之人也-----崤山、函谷关以东地区

及其锋而用之-----趁着

至固陵不会----会师

汉王复入壁,深堑而守之-----营垒,挖壕沟

淮阴先合,不利,却----会战,退却

孔将军、费将军纵,楚兵不利-----出兵攻击

大王起细微,诛暴逆,平定四海-----低下的地位

有功者辄裂地而封为王侯-----封赏

项羽嫉贤妒能,有功者害之------嫉恨

此吾所以取天下也-----表原因

高祖欲长都洛阳-----定都

高祖是日驾,入都关中------乘车出发

高祖大朝诸侯群臣-----朝见

始大人常以臣无赖------没有出息

今某之业所就孰与仲多-----老二

悉召故人父老子弟纵酒-------纵情畅饮

万岁后吾魂魄犹乐思蜀-----皇帝死的委婉说法

复其民,世世无有所与-----免除赋税徭役

吾人众多,父兄不能给-----供给沛父兄固请,乃并复丰,比沛------和……一样

高祖崩长乐宫------皇帝驾崩

五、《李将军列传》

故槐里,徙成纪------迁移

用善骑射,杀首虏多,为汉中郎-----因为

广从第李蔡亦为郎-----堂弟

如令子当高帝时,万户侯岂足道哉-----生在

伤中贵人,杀其骑且尽-----将

令其骑张左右翼------左右散开

见广,以为诱骑,皆惊,上山陈-------同阵

今解鞍以示不走,用坚其意------强化

是时会暮,胡兵终怪之,不敢击------恰巧

大军不知广所之------往

匈奴兵多,破败广军,生得广------活捉

得李广必生致之-------押送

广时伤病,置广两马间,络而盛卧广------严重;网

行十余里,广详死-------同佯

广暂腾而上胡儿马------突然腾跃而起

鞭马南驰数十里------鞭打

于是至汉,汉下广吏----把……交给

吏当广所失亡多,为虏所生得,当斩,赎为庶人--------判决;平民

尝夜从一骑出------带领

霸陵尉醉,呵止广-------呵斥阻止

止广宿亭下-----住宿

后韩将军徙右北平------调任

中石没镞,视之石也-----陷入

虎腾伤广,广亦竟射杀之--------腾跃;最终

广廉,得赏赐辄分其麾下------部下

与人居则画地为军陈-------同阵

其射,见敌急,非在数十步之内,度不中不发-------逼近;考虑

用此,其将兵数困辱--------因为;多次

天子以为老,弗许-----不

乃自以精兵走之-----追击

东道少回远------稍微

而大将军行水草少,其势不屯行------屯结行进

大将军青亦阴受上诫------暗地里

毋令当单于,恐不得所欲------面对

故徙前将军广-------调动

令长史封书与广之莫府-----送给

急诣部,如书------到……去

广不谢大将军而起行------辞别

意甚愠怒而就部-------神情

军亡导,或失道,后大将军-----同惑;落后

南绝幕,遇前将军------穿过,同漠

大将军使长史持糒醪遗广------送给

青欲上书报天子军曲折------委曲详情

广未对,大将军使长史急责广之幕府对簿-------受审问

而右将军独下吏-----交付官吏审理

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同恂恂,诚恳的样子

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使……信任

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比喻

六、《孔子世家》

孔子贫且贱-------地位低微

请与孔子适周------到……去

弟子稍益进焉--------逐渐

孔子学鼓琴师襄子-------弹奏;以……为师

几然而长,眼如望羊-----同颀,长、高

意者吾未知邪-----同智,智慧、聪明

赐,而志不远矣------同尔,你的

周监二代,郁郁乎文也-------同鉴,借鉴

约其文辞而指博-------同旨,意指

所慎,齐,战,疾------同斋,古代祭祀之前的身心整洁工作

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同非,不是

多学而识之者与--------记住

夫子盖少贬焉------减少、降低

周室微而礼乐废-------衰败、没落

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借

不愤不启,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弗复也---------指思而未通的心理状态;角落

推此类以绳当世-----规范

孔子在位听讼------诉讼,争辩

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辞-------助,佐助

而诸儒亦讲礼乡饮大射于孔子冢------演习,练习

诸侯卿相至,常先谒然后从政-----祭拜

从者病,莫能兴------困乏,疲劳

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担心

夫子盖少贬焉-------同盍,何不

孔子弟子盖三千焉-------大概

丘未得志也-------志趣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大道,喻行为光明正大

据鲁,亲周,故殷------借鉴,参照

君子能修其道,纲而纪之------制定法度;整治,规范礼乐自此可得而述,以备王道------使……完备

约其文辞而指博--------使……简约

唯子贡庐其冢上------结庐

后世因庙藏孔子衣冠琴车书-------建庙

小人穷斯滥矣------就;胡作非为

七、《管仲列传》

少时常与鲍叔牙游-----交往

管仲贫困,常欺鲍叔-----经商分利时常占鲍叔牙的便宜鲍叔牙终善遇之------对待

公子纠死,管仲囚焉-------被囚禁

鲍叔遂进管仲----举荐

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匡正

尝与鲍叔贾-----经商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被

鲍叔不以我为不肖-------没有才能

鲍叔不以我为无耻------不知羞耻

管仲任政相齐-----辅佐

通货积财,富国强兵------均为使动词

仓廪实而知礼节-------粮仓

四维不张,国乃灭亡----成为社会的共识

下令如流水之原------到

故论卑而易行-------主张平易

管仲因而信之,诸侯由是归齐------使……守信用

管仲世所谓贤臣,然孔子小之-------看不起

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扶持、鼓励

岂管仲之谓乎-------说

八、《屈原列传》

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忌妒

因谗之曰-------说坏话

每一令出,平伐其功-------夸耀

王怒而疏屈平-------疏远

谗谄之蔽明也----谄媚

人穷则反本-------处境艰难

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痛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被

中述汤武,以刺世事--------指责

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简约;含蓄精深

屈平既绌,其后秦欲伐齐------同黜

厚币委质事楚-------礼物;呈献;同贽,见面礼

奈何绝秦欢-----断绝;良好关系

然亡国破家相随属-------连,跟着

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清平的国家

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被挫败;被削割

被发行吟泽畔-------同披

颜色憔悴,形容枯槁-------脸色,面容;形体,容貌

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被放逐

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美玉

新浴者必振衣------抖动

人谁又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洁净的样子于是怀石遂自沉汨罗以死------怀抱

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效法

余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悲其志-----痛惜适长沙,观屈原所自沉渊-----到……去

及见贾生吊之-----悼念死者

读《服鸟赋》,同死生,轻去就,又爽然自失矣-------茫然

九、《项羽本纪》

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对抗

吴中贤士大夫皆出项梁下------不及

毋妄言,族矣-------灭族

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举起

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率兵

当是时,楚兵冠诸侯------居……之首

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依凭

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跪在地上,用两膝行进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筑营驻扎

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跟随

田父绐曰“左”--------欺骗

令四面骑驰下,期山东为三处--------约定

乌江亭长舣船待------使船靠岸

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土地纵横

项王身亦被十余创-----受;伤

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做好事

汉王为发哀,泣之而去-------举哀

舜目盖重瞳子------可能

何兴之暴矣-----快

然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喻微小的权势

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功业;逞

十、《滑稽列传》

天道恢恢,岂不大哉-------广大无边的样子

长不满七尺,滑稽多变------能言善辩

于是乃朝诸县令长七十二人--------入朝

奋兵而出-----举兵

赍金百斤,车马十驷-------携带;古代四匹马驾一辆车叫一驷

先生少之乎--------以……为少

臣见其所持者狹而所欲者奢-------少;多

若亲有严客------尊客

男女杂坐,行酒稽留,六博投壶,相引为曹-------延长;伙伴

日暮酒阑,合尊促坐,男女同席-------尽;同樽;挤在一起

置之华屋之下,席以露床,啖以枣脯-------作为席;喂

皆知大王贱人而贵马-------轻视;看重

祭以粮稻,衣以火光------以……为衣

父且死时,属我贫困往见优孟-------将

妇言慎无为,楚相不足为也------不要干

楚王得以霸-------称霸

起而为吏,身贪鄙者余财-----粗俗浅陋的人;积聚

于是庄王谢优孟,乃召孙叔敖子-----道歉

汝虽长,何益,幸雨立-------高大;可怜

漆城荡荡,寇来不能上-------漂亮,阔气

优孟摇头而歌,负薪者以封------受到封赏

十一、《刺客列传》

使使往之主人-----派使者

吾曩者目摄之------同慑,威慑

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于市中------唱和

会燕太子丹质秦亡归燕-------适逢;做人质

秦王之遇燕太子丹不善-------对待

归而求为报秦王者-----报复稍蚕食诸侯,且至于燕------渐渐;将

意有所出,则长城之南,易水之北,未有所定也-------扩张;安定

奈何以见陵之怨,欲批其逆鳞哉-------被欺凌

夫以秦王之暴而积怒于燕,足为寒心-------提心吊胆

委肉当饿虎之蹊------放置

迨诸父异爨------等到

比去,以手阖门------等到

逮奉圣朝------等到

洎牧以馋诛-------等到

愿太子疾遣樊将军入匈奴以灭口-----消除……的借口

至其衰老,驽马先之-----超过

所善荆轲可使也-----结交的

今太子闻光壮盛之时,不知吾形以不逮也------及,从心愿足下过太子于宫-------拜访

今秦有贪利之心,而欲不可足也-------欲望

赵不能支秦,必入臣,入臣则祸至燕------抵挡

彼秦大将擅兵于外而内有乱-------独揽、掌握

太子日造门下,供太牢具-------到

于是尊荆卿为上卿,舍上舍-------安排住宿

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夺取

微太子言,臣愿谒之----无;拜见

夫樊将军,秦王购之千金,邑万户------悬赏

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同悦;有机会

樊将军穷困来归丹------出境窘迫

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残酷、刻毒

顾计不知所出耳------只是

乃遂盛樊於期首函封之------装入匣子

使工以药淬之,以试人,血濡缕,人无不立死者------浸染;渗出;立刻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送之-----穿白衣、戴白帽

顷之,未发,太子迟之------以……为迟

至易水上,既祖,取道--------祭祀路神

于是荆轲就车而去,终已不顾-------回头看

遂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钱财礼物

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排列,比照

唯大王命之------句首语气词,表希望的语气

荆轲顾笑舞阳,前谢曰------回头看;道歉

愿大王稍假借之-----宽容

而右手持匕首揕之-----直刺

荆轲逐秦王-----追

群臣皆愕,卒起不意------同猝

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荆轲-------投掷

乃引其匕首以擿秦王----举起;-同掷

秦王不怡者良久-------愉快

而赐夏无且黄金二百溢------同镒

今王诚杀丹献之秦王,秦王必解,而社稷幸得血食-----解兵;享受祭祀

于是秦逐太子丹、荆轲之客,皆亡-------逐赶、逃亡

彼庸乃知音,窃言是非---------懂得音乐

家丈人召使前击筑-----东家,主人

秦始皇惜其善击筑,重赦之,乃矐其目------怜惜;对……感到为难;弄瞎了

举坐客皆惊,下于抗礼------用平等的礼节对待

宋子传客之,闻于秦始皇-----以客礼相待

稍益近之,高渐离乃以铅置筑中-------渐渐地

惜哉其不讲于刺剑之术-------研究

然其立意较然,不欺其志------志向意图;清楚,明白;违背

十二、《淮阴侯列传》

数月亭长妻患之---------嫌恶

信亦知其意,怒,竟绝去-------心意;绝交

吾必有以重报母-------回报

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高大

于是信孰视之,俯出袴下-----同熟;同胯

此乘胜而去国远斗------离开

樵苏后爨,师不宿饱------砍柴,割草

愿足下假臣奇兵三万---------借

能千里而袭我,亦已罢极--------同疲

则诸侯谓吾怯,而轻来伐我------认为;轻易

平旦,信建大将之旗鼓,鼓行出井陉口,赵开壁击之-------树起;击鼓;营垒

于是信详弃鼓旗,走水上军------同佯

信乃解其缚,东乡坐,西乡对,师事之--------同向;对待

兵法右倍山陵,前左水泽,今者将军令臣等背水陈-------同背;同阵

此在兵法,顾诸君不察耳-----只是;留心

信知汉王畏恶其能------厌恶

信尝过樊将军哙------拜访

如我能将几何---------统领

臣多多而益善耳-------更加

淮阴侯挈其手-----拉

而公,陛下之信幸臣也--------亲信、宠幸

人言公之畔,陛下必不信--------同叛

弟举兵,吾从此助公------只管

其舍人得罪于信,信囚,欲杀之-------囚禁

相国绐信曰---------欺骗

遂夷信三族-------夷灭

信言恨不用蒯通之计------悔恨

然,臣固教之--------的确

秦之纲绝而维弛--------断绝;松弛

山东大扰,异姓并起,英俊乌集-------英雄们像乌鸦一样聚集

又可尽亨之邪-------同烹

其母死,贫无以葬,然乃行营高敞地----四下寻找

假令韩信学道谦让,不伐己功,不矜其能,则庶几哉------------夸耀自满;差不多

而天下已集,乃谋叛逆,夷灭宗族,不亦宜乎------安定和睦

十三、《魏公子列传》

公子为人仁而下士,士无贤不肖皆谦而礼交之-------自居于士人之下;无论;没有才能

当时是,诸侯以公子贤-------因为

公子闻之,往请,欲厚遗之--------赠送

侯生摄敝衣冠------整顿;破旧

公子引车入市-------拉

臣有客在市屠中,愿枉车骑过之-----拜访

与其客语,微察公子------暗暗地

公子颜色愈和---------神色

公子引侯生坐上座,遍赞宾客-------介绍、引见

公子往数请之--------多次

吾攻赵旦暮且下-------将要

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魏------连续

公子患之,数请魏王-----忧虑

公子勉之矣,老臣不能从--------努力

今吾且死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竟然

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遗憾

如姬之欲为公子死,无所辞,顾未有路耳------只是

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亲数存之---------操;问候

至邺,矫魏王令代晋鄙--------假传

公子过谢侯生------拜访、辞谢

北乡自刭,以送公子-----同向

朱亥袖四十斤铁椎,椎杀晋鄙--------袖藏;用铁椎

勒兵下令军中--------整顿

已却秦存赵,使将将其军归魏-------打退

赵王扫除自迎,执主人礼,引公子就西阶--------打扫庭前台阶;往……去

赵王以鄗为公子汤沐邑--------封邑领地

十四、《秦始皇本纪》

十五年,大兴兵------举

发卒受地韩南阳假守腾------代理

秦王之邯郸,诸尝与王生赵时母家有仇怨,皆坑之--------到……去;坑杀

秦王觉之,体解轲以徇------示众

乃益发卒诣王翦军-------到……去

五月,天下大酺-------聚饮

六王咸伏其辜------受到惩罚;罪过

无以称成功,传后世-------显扬

其议帝号------请

昔者五帝地方千里,其外侯夷服诸侯或朝或否--------土地方圆;有的朝见,有的不朝见

天子不能制--------控制

甚无谓,朕弗取焉--------非常没有意义

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自我树敌,以引战乱

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兵器

一法度衡石丈尺------同一

车同轨,书同文字------车两轮之间的距离;书写

地东至海暨朝鲜-------和

徙天下富豪于咸阳十二万户--------迁移

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平民

卒有田常、六卿之臣,无辅拂,何以相救哉--------一旦;辅佐

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效法

异时诸侯并争,厚召游学------大量;游学之士

百姓当家则力农工-------在家

今诸生不师今而学古,以非当世,活乱黔首------诽谤;百姓

人善其所私学,以非上之所建立-----私下所学的知识;建立的制度

夸主以为名,异取以为高,率群下以造谤--------在君主面前夸耀自己;追求奇异;制造谣言

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秦国的本国史书

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在一起议论

以古非今者族------灭族

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处以……刑罚

行从直道至咸阳,发丧------发布治丧的公告

天下徒送诣七十余万人,穿三泉-------刑徒;凿穿

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用机器

上具天文,下具地理------有;天文之像;地理图形

皆令从死,死者甚众--------跟随

葬既已下,或言工匠为机,臧皆知之,臧重即泄-------制造了机关;奴隶;多

树草木以像山------植

二世下诏,增始皇帝寝庙牺牲及山川百祀之礼---------古代祭祀用的牲畜

虽万世世不迭毁-----毁除

十五、《赵世家》

释其递子而更求君------同嫡

赵宗灭乎,若号-------同嚎

韩厥告赵朔趣亡-------同促,急速,赶快

衣以文葆--------同纹,花纹;同褓,襁褓

故见龟策-------同现

却冠秫绌-------同鉥,长针

而怫学者------同悖,背离,违背

蛮夷之所义行也-------同仪,榜样

衣以文葆------穿

赵武服齐衰三年-----穿

春秋祠之------祭祀

以长南藩之地-------称雄

吾欲胡服------穿胡服

及赵武冠-----行冠礼

王北略中山之地-------向北

子必不绝赵祠-----使……断绝赵氏孤儿何罪?请活之-------使……活下去

景公因韩厥之众以胁诸将而见赵孤-------使……出来

非以养欲而乐志也--------使……愉悦

今吾君独灭赵宗,国人哀之---------为……而哀伤

武愿苦筋骨以报子至死--------使……劳苦

所以利其民而厚其国也------使……得好处;使……强大先王丑之,而怨未能报也---------以……为耻辱

是非先君之意而今妄诛-------这不是

臣闻中国者-------中原地区

于是肥义侍------当时;这时

明日,服而朝-------第二天

高中文言文常见实词分类归纳整理

高中文言文常见实词分类归纳整理 戴果丰 1.表被任以官职的:征、辟、察、举、召、荐、进、称、补、作、表、为、就 2.表官职变化的: 1)表任命的:授、拜、除、封 2)表提升的:擢、拔、陟、升、迁 3)表调动的:调、徙、转、改、放、出、出官 4)表降职的:左迁、迁谪、谪、逐、贬、诎(黜) 5)表罢免的:夺、黜、罢、免、去、废、蠲 6)表恢复的:复、还 7)表辞去的:辞、致政、告退、退、归故里 3.跟俸禄有关的:俸、禄、秩、饷 4.表主管的:知、典、主 5.表社会状态的:治、乱、兴、盛、衰 6.表少数民族的:蛮、夷、戎、狄 7.表人物地位:贵、贱、卑、官绅、豪 8.表人物个性的: 梗、鲠、耿、耿介、刚耿、骨鲠、梗直、正直、刚毅、 (仁)厚、(仁)矜、恺悌、宽厚、静悫、慎微、雅正、雅度 剀切、周密、谨厚、谨肃、恭恪、聪、慧、敏、木讷、

奸、佞、诈、谲、狡猾、狡(佼)黠、危坐(俨然)、阿谀、献媚、谄、谗 9.表人物品行的:行、行检、行业、德、操、节、清(廉)、淫(靡)、贪(浊) 10.跟科举考试有关的:贡举、第、登第、中第、状元、解元、乡试 11.表受到诬陷的:中、谮、诬 12.表敬重的:敬、重、尊、恭 13.表赞扬的:多、嘉、称、誉、与、许、叹 14.表内心嫉恨的:恶、厌、憎、贬、衔、怨、患、疾、恨、怒、诅 15.表责备的:过、责、咎、诛、让、谴、尤、折 16.表宽容的:容、贷、恕、宽 17.表喜乐的:乐、欣(然)、悦(说)、欢、蹈舞 18.表哀怒的:怒、愤、恼、忿恚、涕泣、切厉、骂、责、罹、戾、诟、谩 19.表刑罚的:辟、大辟、髡、笞、磔、刖、族、仗、流、赭衣、械、 20.表监狱的:囹圄、狱 21.表学校有关的:庠、序、太学、博士、太傅 22.表布匹的:布、麻、匹、丝、绢、锦、练、绫、绡、缣、绸、罗、缎、绮、纱、绦、缟、缣、缯、蚕、桑、 23.表桌床的:案、几、床、塌 24.表走的:步、趋、走、遁、亡、逃、徙、匿 25.表违背的:牾、忤、逆、倍(背) 26.表说话的:曰、云、谓、诏、诰、告、敕、白、陈、对、语、谕、喻、渝、晓、辩、问、谢、折、诘、诉、咨(谘) 27.表劝说的:说、劝、规、讽、讥、谤、谏、 28.跟马有关的:马、驹、厩、策、羁、縻、辔、逸、驭、御、驾、辕、辙

最新《史记》选读文言文重点词句整理学习资料

《史记》选读重点词句整理 《高祖本纪》 一.解释加点的词语 常有大度 ......远大的抱负一般百姓所从事的谋生职业..,不事家人生产作业 及见怪,岁竟.,此两家常折券弃责.终了同“债” 高祖常.繇咸阳,纵观同“尝”,曾经 单父人吕公善.沛令,避仇从之客,因家沛焉交好,与……友好 高祖为亭长,素易 ..诸吏,乃绐.为谒曰“贺钱万”向来看不起,轻视 (吕公)见高祖状貌,因重敬之,引.入坐引领 高祖因.狎侮诸客,遂坐上坐,无所诎.趁机同“屈”,理亏,不安 酒阑.,吕公因目固 ..留高祖将尽用眼睛示意坚持 臣有息.女,愿为季箕帚妾生,亲生 于是沛公起,摄.衣谢.之整理,提起道歉 将陈留兵,与偕.攻开封一同 杨熊走之荥阳,二世使使者斩以徇.示众 因.张良遂略韩地轘辕通过 及项羽杀宋义,代为上将军,诸将黥布皆属.归属,归附 又与秦军战于蓝田南,益张.疑兵旗帜悬挂 诸所过毋得掠卤 ..,秦人憙.,秦军解.同“掠掳”,抢人财物同“喜”同“懈”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宽而薄的丝带 乃以秦王属.,遂西入咸阳交付委托 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市 ..灭族处死 且.吾所以还军霸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 ..耳再说规约 乃使人与秦吏行县乡邑,告谕.之使……明白,知道 秦人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飨.军士犒劳 今则.来,沛公恐不得有此如果 可急使兵守函谷关,无内.诸侯军,稍.征关中兵以自益,距.之。沛公然.其计 同“纳”,接纳逐步同“拒”认为……正确 会项伯欲活.张良,夜往见良,因以文谕.项羽,项羽乃止救活,使……活明告沛公从.百余骑,驱之鸿门,见谢.项羽带着,使……跟从谢罪 沛公以樊哙、张良故,得解.归逃脱,解脱 怀王者,吾家项梁所立耳,非有功伐 ..,何以得主.约!“伐”意同“功”,功勋计持

文言文常用词语汇编(有答案)

文言文常用词语表(140字)安①【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②【养】衣食所安.。 ③【安逸】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比①【等到】比.至陈。②【比较】每自比.于管仲。 ③【靠近】其两膝相比.者。 鄙①【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先帝不以臣卑鄙 . 。. 兵①【兵士】行收兵.。②【兵器,武器】兵.甲已足。兵革非不坚利也 ③【军队】上使外将兵④【指军事方面】用兵如神 并【一起】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并杀两尉③并怡然自乐 策①【马鞭】执策.而临之。②【鞭打】策.之不以其道。 ③【记录】策.勋十二转④【计谋】束手无策 诚①【果真】诚如是。②【的确,实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 ③【诚心】帝感其诚.。④【如果】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 乘①【量词,古时一车四马叫“乘”】车六七百乘.。 ②【坐】公与之乘.,战于长勺。虽乘奔御风并有乘骑弄旗标枪 从①【跟随】从.先人还家。隶而从.者。战则请从.。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②【由,自】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③【顺从,听从】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④【顺着】从流飘荡⑤【堂房亲属】赠从.弟。 旦【早晨】晴初霜旦旦日 殆①【有害】死而不学则殆.。②【大概】此殆.天之所以资将军。 道①【道路】会天大雨,道.不通。道渴而死(在路上) ②【道义】伐无道.。③【方法、道理】策之不以其道.。咨诹善道 ④【说,讲】不足为外人道.也。⑤【施仁政】得道者多助 堵【墙】环堵.萧然。 度①【估计】度已失期度德量力②【越过】关山度若飞 ③【量词:次】崔九堂前几度闻 而①【表并列关系】中峨冠而.多髯者。②【表承接关系】温故而.知新。 ③【表修饰关系】久而.乃和。④【表转折关系】而.伯乐不常有。 凡①【凡是】凡.所应有。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凡曝沙之鸟 ②【总共】凡.三往,乃见。 方①【当,,时】方 其远处海门。②【指面积】荆之地方 . 五百里太行、王屋二山,方 . 七百里。 . ③【地方】有朋自远方来④【正】方欲行,转视积薪后⑤【才】白首方悔读书迟芳【香花】野芳.发而幽香。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奉①【侍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②【接受、奉行】奉.命于危难之间。 ③【供养】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负①【背】命夸娥氏父子负.二山。②【凭借】负势竞上 更①【重新】即更.刮目相待。②【古时计时单位】是日更定 ③【还】湖中焉得更有此人④【再】室中更无人 1

2017年中考文言文常用词语精粹

2017中考文言文常用词语精粹(138字) 安 ①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马说》) ②养衣食所安。(《曹刿论战》) 比 ①等到比至陈。(《陈涉世家》) ②类比每自比于管仲。(《隆中对》) ③靠近其两膝相比者。(《核舟记》) 鄙 ①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曹刿论战》) ②见识短浅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兵 ①兵士行收兵。(《陈涉世家》) ②兵器,武器兵甲已足。(《出师表》) 并一起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狼》) 策 ①马鞭执策而临之。(《马说》) ②鞭打、驱使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③记录策勋十二转(《木兰诗》) 诚 ①果真诚如是。(《隆中对》) ②的确,实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 ③诚心帝感其诚。(《愚公移山》) 乘 ①[shèng] 量词,古时一车四马叫“乘”车六七百乘。(《陈涉世家》) ②坐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从 ①跟随从先人还家。(《伤仲永》) 隶而从者。(《小石潭记》) 战则请从。(《曹刿论战》) ②由,自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小石潭记》) ③顺从,听从小惠未徧,民弗从也。《曹刿论战》) ④堂房亲属赠从弟。(《赠从弟》) 殆 ①有害死而不学则殆。(《〈论语〉十则》) ②大概此殆天之所以资将军。(《隆中对》) 道 ①道路会天大雨,道不通。(《陈涉世家》) ②道义伐无道。(《陈涉世家》) ③方法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④说,讲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堵墙环堵萧然。(《五柳先生传》) 而

①表并列关系,不译中峨冠而多髯者。(《核舟记》) ②表承接关系,然后、接着温故而知新。(《〈论语〉十则》) ③表递进关系,而且望之蔚然而深秀者。(《醉翁亭记》) ④表转折关系,但是、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马说》) ⑤表修饰关系,地、着(或不译) 久而乃和:(《送东阳马生序》) ⑥既而儿醒:时间副词词尾,不译(《口技》) 凡 ①凡是凡所应有。(《口技》) ②总共凡三往,乃见。(《隆中对》) 方 ①当……时方其远处海门。(《观潮》) ②指面积荆之地方五百里,宋之地方五百里。(《公输》) ③指面积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愚公移山》) 芳香花野芳发而幽香。(《醉翁亭记》) 奉 ①通“俸”,侍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鱼我所欲也》) ②接受、奉行奉命于危难之间。(《出师表》) ③供养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送东阳马生序》) 负背命夸娥氏父子负二山。(《愚公移山》) 更 ①重新即更刮目相待。(《孙权劝学》) ②古时计时单位是日更定(《湖心亭看雪》) 孤 ①幼而无父的人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大道之行也》) ②封建时代侯王对自己的谦称孤不度德量力。(《愚公移山》) 股大腿屠自后断其股。(《狼》) 两股战战。(《口技》) 故 ①旧的知识温故而知新。(《〈论语〉十则》) ②所以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出师表》) ③原因,缘故公问其故。(《曹刿论战》) 固 ①本来(固众人《伤仲永》)子固非鱼也 ②巩固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③顽固、固执汝心之固。(《愚公移山》) ④一定、必定(而戍死者固十六七)(《陈涉世家》) ⑤固然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顾 ①回头看元方入门不顾。(《世说新语》) ②看望,拜访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 观 ①观赏予观夫巴陵胜状。(《岳阳楼记》) ②景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岳阳楼记》) 国 ①国都去国还乡。(《岳阳楼记》) 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故事两则》)

《〈史记〉选读》重点文言词语整理

《〈史记〉选读》重点文言词语整理 伍员之死 重点掌握: 一、委,①致送,呈献,付于。——乃令张仪佯去秦,厚币委.质事楚(就让张仪假装离开秦国,用丰厚的礼物作为见面礼呈献给楚王,表示愿意侍奉楚王。币,礼物;质,通“贽”,见面礼)《屈原列传》 ②丢弃,散落——花钿委.地无人收《长恨歌》 二、俾(bǐ),使。——俾.众周知;俾.有所悟。 三、望,怨恨。——若望.仆不相师(好像抱怨我不听您的劝告《报任安书》) 四、幸,希望。——幸.可广问讯,不得便相许(希望你多方面打听打听,我不能随随便便就答应你)《孔雀东南飞》 ——阙然久不报,幸.勿为过(拖了很久没有回信,希望不要怪罪我。过,责备。报,回信)《报任安书》 五、谢,告诉,——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孔雀东南飞》 六、吊,①慰问。——肃请得奉命吊.表二子; ②祭奠死者——死则往吊.哭之 七、殊,①很,极。——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古法采草药多用二月、八月,此殊.未当 不同——殊.途同归 课文例句: 1、委.国为臣妾:把整个国家交给吴国作吴国的臣妾。委,致送,交付。 2、俾.无遗育:使他们没有后代。俾,使。 3、乃反怨望.:却反而有怨恨情绪。望,怨恨。 4、越王勾践乃以余兵五千人栖于会稽之上:以,带领。 5、彼幸.武指败以自胜其计谋耳:只希望吴国战败来证明自己的计谋高明。 6、因辍谢.,详.病不行:就停止劝阻,假装有病不随大王出征。谢,告诉;详,通“佯”。 7、微.伺:暗中观察。——微察公子《信陵君窃符救赵》 8、微.子之言:没有你的这番话。微,如果没有。(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微斯人,吾谁与归) 9、令.若夫霸:使你父亲成就霸业。令,使。 10、顾.不敢望:本来就不敢有这种想法。顾,通“固”,本来,实在是。 11、而抉.吾眼县.吴东门之上:抉,挖出;县,同“悬”。 12、勾践食不重味,吊.死问疾:勾践一餐不吃两样味道,哀悼死去的、慰问有病的。吊,祭奠死者。 13、而王不先越而乃务.齐,不亦 ..谬乎.:大王不先铲除越过却一心致力攻打齐国,不是很荒谬吗?务,致力;不亦……乎,不也……吗? 14、其爱信越殊.甚:太宰嚭更越发地喜欢并信任越国了。殊,很,极。

文言文常用词语解释

1.安:1、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2、养(衣食所安) 2.卑:1、低下(非天质之卑)2、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 3.备:1、周全、详尽.(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2、具备.(一时齐发, 众妙毕备《口技》)3、准备.(犹得备晨炊《石壕吏》) 4.被:1、影响(被于来世)2、同“披”,穿(皆被绮绣) 5.鄙:1、边境(蜀之鄙有二僧《为学》)2、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曹 刿论战》)3、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6.毕:1、尽(毕力平险《愚公移山》)2、全部(群响毕绝《口技》) 7.薄:1、迫近,接近.(薄暮冥冥《岳阳楼记》)2、轻视.(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3、厚度小.(薄如钱唇《活板》) 8.策:1、马鞭.(执策而临之《马说》)2、鞭打、驱使.(策之不以其道《马说》)3、记录.(策勋十二传《木兰诗》)4、计谋.(成语“束手无策”) 9.长:cháng1、长度.(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2、与“短”相对. (北市买长鞭《木兰诗》)3、长久,健康.(但愿人长久《明月几时有》)4、 永远.(死者长已矣《石壕吏》)5、zhǎn g,排行最大(木兰无长兄(《木兰诗》) 6、zhǎn g,头领.(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陈涉世家》) 10.称:1、相当、配合(称其气之小大/不能称前时之闻)2、称赞(先帝称之曰能) 11.诚:1、诚心(帝感其诚)2、的确,实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3、果真(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 12.惩:1、苦于(惩山北之塞《愚公移山》)2、惩罚 13.驰:1、骑(愿驰千里足)2、驱车(追赶)(公将驰之) 14.出:1、发、起(方其出海门)2、在边疆打仗(出则方叔、召虎)3、来 到(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兵)4、产生(计将安出) 15.辞:1、推辞(蒙辞以军中多务)2、语言(未尝稍降辞色) 16.次:1、编次.(吴广皆次当行《陈涉世家》)2、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17.箪:1、用箪装着(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2、古代装饭的圆形竹筐(一箪食, 一豆羹) 18.当:1、承当,承受.(当之无愧)2、应当.(当奖率三军《出师表》)3、 将要.(今当远离)4、对着,向着.(木兰当户织《木兰诗》)5、值,正在.(当

17史传类文言文常用词语汇编(缪整理)讲解

史传类文言文常用词语汇编(缪整理) 一、史传类文言文常见官职变动词语集释 1.表授予官职的词语 ·襄公三年》 征拜郎中。《张衡传》 东曹掾。” 《<指南录>后序》 嗣同》 宴》 如:鲁居丧服阕,起为太医都事。《元史·贾鲁传》 2.表罢免官职的词语 。如:有罪得以黜,有能得以赏。《封建论》 ·贡禹传〉 3.表提升官职的词语 如:升(鲁)台都事。《元史·贾鲁传》 ·赵充国传》 白《与韩荆州书》 4.表降低官职的词语

5.表调动官职的词语 如:“迁东郡太守。”《汉书·王尊传》 ?袁盎传》 辄积年不徙。” 如:太守察王尊廉,补辽西盐官长。《汉书·王尊传》 如:改刑部详覆官。《宋史·王济传》 6.表兼代官职的词语 :高位兼低职。如:除镇安武胜军节度史,司徒兼侍中,判相州。《宋史·韩琦传》 7.常见官职归类 ①武官。一般称呼为:将军、尉、将、司马、节度使、掌书记、参谋、参军等。如:中郎将、屯骑校尉、祁连将军等。 ②中央文官。一般称呼为:大夫、侍从、郎中、员外郎、主事等。例如:谏议大夫、御史大夫、侍郎、秘书郎、翰林待诏(侍从)。 ③地方文职。太守、刺史、长史、别驾、黜陡使、知州、知府、令等。 二、史传类文言文常见生活词语归类 3.跟俸禄有关的:俸、禄、秩、饷 4.表主管的:知、典、主 5.表社会状态的:治、乱、兴、盛、衰 6.表少数民族的:蛮、夷、戎、狄 7.表人物地位:贵、贱、卑、官绅、豪 8.表人物个性的:埂、鲠、耿、(仁)厚、(仁)矜、耿介、静悫、刚毅、周密、宽厚、骨鲠、正直、恺悌、鲠切、聪、慧、敏、木讷、奸、佞、诈、狡猾、危坐(俨然)、阿谀、献媚、谄谗、谲 9.表人物品行的:行、德、操、节、清(廉)、淫(靡)、贪(浊) 10.跟科举考试有关的:贡举、第、登第、中第、状元、解元、乡试 11.表受到诬陷的:中、谮、诬 12.表敬重的:敬、重、尊、恭

高中文言文常见实词分类归纳整理

高中文言文常见实词分类归纳整理 史传类文言文重要实词汇编 按按诛五人/ 收摄按问(追究、查办) 当表奏皆当死/ 蒙毅当赵高法应死(判罪) 德⑴赵郡农民德之(感激)⑵周顺昌好为德于乡(恩惠) 衔乘文度深衔之(怀恨)李侃率之以乘 城/ 乘彼诡垣,以望复关。 (登上) 论于是论高辇死(判决) 可⑴后进文章无可意者(适合)⑵帝可其奏(准许)⑶可堪回首,佛狸祠下,片神鸦社 鼓。(岂,哪) 方⑴蜀虽险固,方胡为弱。将欲除之,先从 易者。(比较)⑵时人方之前朝贡禹。(比方)少⑴时论颇以此少之(轻视)⑵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稍微) 多时亦以此多之(赞扬) 视陶安事帝十余岁,视儒最旧。/ 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比较) 雅赵高雅得幸于胡亥。(平素) 课⑴劝课农桑。(督促)⑵课敛赋税(征 收)⑶昼课赋,夜课书。(学习)

简简骁锐,据要害以备之。(选拔) 狱平法断狱,多所全宥。(案件) 聘梁王虚上位,遣使者,黄金千金,车百乘,往聘孟尝君。(招请) 克⑴凡百元首,承天景命,盖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能够)⑵每与吴人交兵,克日方战,不为掩袭之计。(约定) 坐将军王恢坐首谋不进,下狱死。(因犯罪) 略⑴自不参其神契,略不与交通。(丝毫)⑵攻城略地(夺取) 亟⑴子亟去,勿污我。(赶快)⑵亟请武公,公弗许。(屡次) 干⑴干青云而直上。(冲上)⑵后每欲参干政事,太后辄相禁塞。(干预)⑶不鬻智以 干禄,不辞爵以吊名。(求取) 董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督察) 构王圣与吕丰共构太子(陷害) 摄⑴收摄按问(拘捕)⑵摄敝衣冠(整理) 恤⑴内省不疚,何恤人言(顾虑)⑵今秦攻魏,魏急而公子不恤(顾念)⑶振贫穷而恤孤寡(救济) 稍积功稍迁(渐渐) 次⑴非次拔擢(次序)⑵次北固山下/ 师次彭模(停

《史记选读》重点难点语句翻译集锦1 (3)

《史记选读》《史记选读》重点难点语句翻译集锦1 《太史公自序》 1.通礼义之旨,至于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夫君不君则犯,臣不臣则诛,父不父则无道,子不子则不孝。此四行者,天下之大过也。 如不明了礼义的要旨,就会弄到君不象君,臣不象臣,父不象父,子不象子的地步。君不象君,就会被臣下干犯,臣不象臣就会被诛杀,父不象父就会昏聩无道,子不象子就会忤逆不孝。这四种恶行,是天下最大的罪过。 2.太史而弗论载,废天下之史文,余甚惧焉,汝其念哉! 我作为太史都未能予以论评载录,断绝了天下的修史传统,对此我甚感惶恐,你可要记在心上啊! 3.王道缺,礼乐衰,孔子修旧起废,论《诗》《书》,则学者至今则之。 周幽王、厉王以后,王道衰败,礼乐衰颓,孔子研究整理旧有的典籍,修复振兴被废弃破坏的礼乐,论述《诗经》、《书经》,写作《春秋》,学者至今以之为准则。 4.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存亡国,继绝世,补敝起废,王道之大者也。 褒善怨恶,尊重贤能,贱视不肖,使灭亡的国家存在下去,断绝了的世系继续下去,补救衰敝之事,振兴废弛之业,这是最大的王 道。 5.余所谓述故事,整齐其世传,非所谓作也,而君比之于《春秋》,谬矣。 我所说的缀述旧事,整理有关人物的家世传记,并非所谓著作呀,而您拿它与《春秋》相比,那就错了。 6.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也,故述往事,思来者。 这些人都是心中聚集郁闷忧愁,理想主张不得实现,因而追述往事,使来者思 考。 《夏本纪》 1.行视鲧之治水无状,乃殛鲧于羽山以死。天下皆以舜之诛为是。 舜在巡视途中,看到鲧治理洪水干得不成样子,就把他流放到羽山,结果鲧就死在那里。天下人都认为舜对鲧的惩罚是正确的。 2.等之未有贤于鲧者,愿帝试之。 比较起来,众大臣还没有谁比他更强,希望您让他试试。 3.有能成美尧之事者使居官? 有谁能光大尧帝的事业,让他担任官职呢? 4.侯百姓兴人徒以傅土,行山表木,定高山大川。

文言文常用词语表(学生版)完整版

文言文常用词语表(140字)(一) 1.安 ①__________ 安.求其能千里也。(《马说》) ②__________ 衣食所安.。(《曹刿论战》) ③__________ 死于安.乐(《生于忧患》) ④_________; __________ 风雨不动安.如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比 ①__________ 比.至陈。(《陈涉世家》)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 每自比.于管仲。 (《隆中对》) ③_________;__________ 其两膝相比.者。 (《核舟记》) 比肩接踵 ④______________ 曹操比.于袁绍(《隆中对》) ⑤____________ 君子比.而不周(《论语》为政) 3.鄙 ①___________ 肉食者鄙.。(《曹刿论战》) ②___________ 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③___________ 蜀之鄙.有二僧(《为学》) 4.兵 ①__________ 行收兵.。(《陈涉世家》) ②__________ 兵.甲已足。 (《出师表》) 5.并 ①__________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狼》) ②__________ 豪杰并.起(《隆中对》) ③_________ 并.怡然自乐(《桃花源记》) ④_________ 对联、题名并.篆文(《核舟记》) ⑤_________ 并.自为其名(《伤仲永》) 6.策 ①_________ 执策.而临之。(《马说》) ②_________ 策.之不以其道。 (《马说》) ③_________ 策.勋十二转 (《木兰诗》) 7.诚 ①_________ 诚.如是。(《隆中对》) ②_________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出师表》) ③_________ 帝感其诚.。 (《愚公移山》) ④_________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陈涉世家》)8.乘 ①[shèng] ___________________ 车六七百乘.。(《陈涉世家》) ②________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曹刿论战》) ③_________ 腾蛇乘.雾(《龟虽寿》) 9.从 ①_________ 从.先人还家。 (《伤仲永》) 隶而从.者。(《小石潭记》) 战则请从.。 (《曹刿论战》) ②________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小石潭记》) ③__________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曹刿论战》) ④___________ 赠从.弟。(《赠从弟》) ⑤___________ 七十而从.心所欲(《论语》为政) ⑥___________ 从.流飘荡(《与朱元思书》) ⑦___________ 从.军行(《从军行》) ⑧___________ 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送东阳马生序》) ⑨___________ 择其善者而从.之(《<论语>十则》 ⑩___________ 溯洄从.之(《蒹葭》) 10.殆 ①___________ 思而不学则殆.。(《〈论语〉十则》) ②___________ 此殆.天之所以资将军。 (《隆中对》) 11.道 ①___________ 会天大雨,道.不通。 (《陈涉世家》) ②___________ 伐无道.。 (《陈涉世家》) ③___________ 策之不以其道.。 (《马说》) ④___________ 不足为外人道.也。 (《桃花源记》) ⑤___________ 益慕圣贤之道.(《送东阳马生序》) ⑥___________ 得道.者多助(《得道多助》) ⑦___________ 大道.之行也(《大道之行也》) ⑧___________ 道.渴而死(《夸父逐日》) 12.堵 ①__________ 环堵.萧然。 (《五柳先生传》) 13.而 ①_______________ 中峨冠而.多髯者。(《核舟记》) ②_______________ 温故而.知新。 (《〈论语〉十则》) ③_______________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醉翁亭记》) ④_______________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马 说》) ⑤________________ 久而.乃和:(《送东阳马生序》) ⑥________________ 既而.儿醒:(《口技》) 14.凡 ①______________ 凡.所应有。(《口技》) ②_____________ 凡.三往,乃见。 (《隆中对》) 15.方 ①______________ 方.其远处海门。 (《观潮》) ②______________ 荆之地方.五百里,宋之地方五百里。(《公输》)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 (《愚公移山》) ③__________方.出神(《童趣》方.欲行(《狼》) ④___________ 有朋字远方.来(《狼》) 16.芳 ①_________ 野芳.发而幽香。(《醉翁亭记》) ②_________ 芳.草鲜美 (《桃花源记》)

文言文基础实词 词类活用

古诗文基础 实词(二) 了解文言实词词类活用现象,继续学习、积累多义词,掌握部分常用词的意义及用法 重点词句的理解与记忆 一.知识点讲解: (注意:不要强调概念,尽量淡化概念,重在引导学生熟悉语法现象,积累素材。) 词类活用,指某些词临时改变其基本语法功能去充当其它词类,或基本功能未改变而用法比较特殊的现象。古代汉语中的词类活用非常普遍,是古代汉语的重要语法特点之一,其内容主要包括名词、形容词、数词用作一般动词,名词作状语,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等。 名词作动词 在表达中,有时候某个名词临时具有动词的意义和功能,叫名词活用作动词。 例:晋军.函陵。——《烛之武退秦师》 军为名词,在这里就解释为驻军,作动词用 例:今王鼓乐 ..于此。鼓乐:击鼓奏乐 例:云霏霏兮欲雨.。雨:下雨 例:扣舷而歌.之。歌:唱歌 例:衣冠 ..而见之。衣冠:穿上衣服,戴上帽子 例:未云.何龙。云:形成云 例:置人所罾.鱼腹中。罾:渔网,意谓用网捕捞 例:皆指目 ..陈胜。指:指指点点。目:看着。

形容词作动词 把形容词按动词的语法规则使用,这就是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例: ①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孟子·梁惠王上》 ②越国之中,疾者吾问之,死者吾葬之。老.其老,慈.其幼,张其孤,问其病,求以报吴。《国语·吴语》 两个例句中,老,幼、慈皆为形容词,在这里做动词用,分别解释为敬爱,爱护。 ③邻之厚.,君之薄.也。《烛之武退秦师》 厚、薄皆为形容词,在这做动词用,分别解释为变雄厚、变薄弱。 数量词作动词 把数量词按动词的语法规则使用,就是数量词活用为动词。 例①霸主将德是以,而二三 ..之,其何以长有诸侯乎? 译文:做霸主是凭德行,但贵国(晋)使自己的德行没有定准,那怎么长期掌握诸侯呢? ②籍令秦始皇长世,……虽四.三皇,六.五帝,曾不足比隆也。 译文:假若秦始皇长寿的话,……那么即使是使秦始皇与三皇并列变成四皇,与五帝 并列变成六帝,也不能比拟秦始皇的隆盛。 使动用法 所谓使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使之怎么样”的意思,即此时谓语动词表示的动 作不是主语发出的,而是由宾语发出的。 例:①焉用亡.郑以陪邻? ②项伯杀人,臣活.之。 ③广故数言欲亡,忿恚 ..尉。 “亡郑”即“使郑国灭亡”;“活之”即“使之活”,这里可译为“救了他”; “忿恚尉”即“使尉忿恚(发怒)”。

文言文常用词语整理

文言文常用词语归类整理 一、与政事相关的常用词 官员到某地任职,做一些相关的政事,实行一定的政策,会引起各方不同的褒贬评论。于是官员与百姓、官员与官员、官员与国君(帝王)之间就会有许多“动作”发生。 1.诣:到,去。 2.劝:①鼓励,奖励;②受到鼓励、奖励。 4.风、化:教育感化。 5.按、案:巡视,巡行;考察,核实,查明。 6.游:①游玩,游览;②旅行,外出求学或求官;③交际,交往。w 7.趣、趋:①小步走,跑;又引申为赶快,迅速。②通“促”,催促。 8.劾:举报,检举,揭发。9.白:告诉,报告。常用于官吏之间。 10.短:进谗言,说坏话。11.害:嫉妒。 12.闻:①听说,听见;②使知道,报告给……知道。对于义项②要特别注意。其 中省略的人往往是最高统治者——国君。如:谨拜表以闻。 13.折:指斥,指责,驳斥。14.让:①责备,责怪;②谦让,辞让。 15.党:偏袒,伙同,包庇。16.矫:假托,假传。 17.质:作人质;抵押。 18.次:①临时驻扎(用于军队);②住宿,停留(用于个人)。 19.输:缴纳(贡品或赋税)——由“输送、运输”引申。 21.坐:①因……犯罪或错误,触犯;②牵连,定罪。 22.多:赞扬,欣赏。“高、贵”等字,若带宾语,就是意动,也意译为此。 23.少:批评,轻视,看不起。 24.当:掌管,主持,如当权;判罪,如“犯法当死”,后多带表示惩罚意义的词语;对着,面对。 25.相:宰相;辅助,帮助;仔细看,审察;互相;表一方对另一方怎么样;容貌。 26.干:治理,如干国才;求取,如不干人;冒犯,冲犯;冲;干预;盾牌。 27.治:治理,管理;国家治理得好,如天下大治;惩处,如治罪;研究,如治学;医治。 28.乱:社会不太平,国家治理得不好;扰乱;叛乱;乐曲的最后一章。 29.平:社会太平;平定 30.奏:上奏,向君王上书或进言;奏章;进,如奏刀豁然;进献;奏乐。 31.疏:分条陈述,如细疏其能;给皇帝的奏议;疏通;分,分给,如仗义疏财;疏远 32.议:商议,讨论;议论,评论;主张,建议 33.论:研究,讨论,如论世之事,因为之备;议论,评论,如每与臣论此事;辩论;判罪,如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34.表:上表推荐某人;外,与“里”相对;表扬,表彰;表明;标志。 35.案:考察,核实,如“案贤圣之言,上下多相违”;(案问:审问,审查,如于是使御史案问诸生);巡行,巡视,如宣王案行其营垒处所;文书,案卷;按照,依照;几案 36.坐:因犯------罪或错误,如群臣坐陷王于恶不道,皆诛死者二百余人;判罪,定罪,如犯法不坐,连坐;因为,如停车坐爱枫林晚;通“座”,座位。 37.闻:使上级听到,报告上级;见闻,见识;名声,名誉; 38.罪:惩处,判罪 39.置:赦罪,释放,如赏亲阅,见十置一;放到一边,放弃,如沛公则置车骑,置之不理;搁,安放,如置之度外;摆,设,如置酒咸阳宫 40.赈:救济发:开仓放粮救灾 41.廉:查访(廉洁;正直)鞫:审讯听:治理,处理,如兼听万事;判决,如断狱听事;听从,接受;听任,任凭 42.报:断狱,判决罪人;报答,报复;给回信,答复,如谁可使报秦者;报告,告知,如遣使者还报;报应;酬报。 43.课:督促完成指定工作,如严课农桑;按规定的数额和时间征收赋税,如始课南徐州侨民租。 44.典:主管,如承庆典选校百官;45.简:挑选,如简贤选能。 46.籍:登记,如籍府库;名册,户口册;通“藉”,凭借,如然往往籍是以谋私利。 47.掾:古代属官的统称。 这些常见的单音动词,我们可以按照官员行为、他官(官场)反应、社会评价三个层面来掌握。 二、官职,人物常用词语 1、表官职变化的 ①表授予官职的词语。 征:由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如:公车特征拜郎中。《张衡传》 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如:连辟公府不就。《张衡传》荐、举:由地方官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如:举其偏,不为党。《左传"襄公三年》 拜:授予官职。如:……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征拜郎中。《张衡传》 选:通过推荐或科举选拔任以官职。《元史·贾鲁传》:“延、至治间……选丞相东曹掾。” 除:任命,授职。如:寻蒙国恩,除臣冼马。《陈情表》 授:授给、给予官职。“秦定初恩授东平路儒学教授。” 赏:指皇帝特意赐给官衔或爵位。如:八月初一,上召见袁世凯,特赏侍郎。《谭嗣同》封:指帝王将爵位或土地赐给臣子。如: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鸿门宴》 起:起用人任以官职。如:鲁居丧服阕,起为太医都事。《元史·贾鲁传》 察:考察后予推荐,选举。如:郡察孝廉,州举茂才。《三国志·吴主传》 仕:做官。如:学而优则仕。《论语·子张》 仕宦:做官,任官职。如:汝是大家子,仕官于台阁。《孔雀东南飞》 仕进:进身为官。如:迈少恬静,不慕仕进。《晋书·许迈传》 ②表罢免官职的词语。 罢:免去,解除官职。如:窦太后大怒,乃罢逐赵绾、王臧等。《魏其武安侯列传》 绌、黜:废掉官职。如:有罪得以黜,有能得以赏。《封建论》 免:罢免。如:免官削爵。〈汉书"贡禹传〉。免除,避免;通“娩”,分娩。。 夺:削除。如:使者遂逮守,胁服夺其官。《书博鸡者事》 废:黜废,罢官,如不胜其官者废免;废弃,停止,如废寝忘食,半途而废;衰败,如达见废兴;残废。 ③表提升官职的词语。 升:升官。如:升(鲁)台都事。《元史·贾鲁传》 擢:在原官上提拔。如:擢为后将军。《汉书"赵充国传》 拔:提升本来没有官职的人。如:山涛作冀州(长官),拔三十余人。李白《与韩荆州书》迁:一般指提升。如: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贾谊传》 陟:进用。如: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出师表》 晋、进:晋升官职,提高职位或级别。如:成语“加官进爵” 加:加封,即在原来官衔上增加荣衔。如:平剧盗赖文政有功,加秘阁修撰。《宋史·辛弃疾传》 拜:按一定礼节授予(任命)官职,一般用于升任高官。如: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 ④表降低官职的词语。 谪:因罪被降职或流放。如: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岳阳楼记》 贬:①降职。如:贬连州刺史。②降职并外放。如:贬邵州刺史,不半道,贬永州司马。 放:一般指由京官改任地方官。如:屈原既放,三年不得复见。《卜居》 左迁:降职贬官,特指贬官在外。如:予左迁九江郡司马。《琵琶行》 窜:放逐,贬官。如:暂为衔使,遂窜南夷。(韩愈《进学解》) 左除、左降、左转:降职。如:帝怒,乃罢(陆)贽宰相,左除(张)滂等官。 出宰:京官外放出任地方官。(与“入”相对,古人一般以入京任官为荣)如:

文言文字词积累

文言文字词积累 一、通假字。给通假字注音并解释。 1蝉则千转不穷()_______通______:______________2窥谷忘反()_______通______:______________3食之不能尽其材()_______通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通______:______________4才美不外见()_______通______:______________5其真无马邪?()_______通______:______________6四支僵劲不能动()_______通______:______________7同舍生皆被绮绣()_______通______:______________8百废具兴()_______通______:______________9属予作文以记之()_______通______:_____________10玉盘珍羞直万钱()_______通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实词_ 练习册、课本的注释和课后练习中解释加点字词都是很重要的内容,结合句子掌握意思。(一)一词多义 许1、一百许里()2、先生不知何许人也()3、曳屋许许声()尽1、一食或尽粟一石()2、食之不能尽其材() 策1执策而临之()2、策之不以其道() 其1安求其能千里也()2其真不知马也()3、() 能1、虽有千里之能()2、安求其能千里也() 食1、一食或尽粟一石()2、食马者()3、食不饱()因1、余因得遍观群书()2、因势像形() 虽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2、游人虽未盛() 复1、不敢出一言以复()2、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益1、益慕圣贤之道()2、开卷有益() 乃1、久而乃和()2、乃重修岳阳楼()3乃不知有汉()绝1、天下独绝()2、猿则百叫无绝()3、佛印绝类弥勒()4、群响毕绝()5、巧妙绝伦() 故1、故余虽愚()2、故使人问之() 可1、潭中鱼可百许头()2、明灭可见() 去1、去国还乡()2、西蜀之去南海()3、委而去之()(二)古今异义 1几欲先走走:古义()今义()2属予作文以记之作文:古义()今义()3而或长烟一空或:古义()今义()4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尝:古义()今义()5是进亦忧退亦忧是:古义()今义()6主人日再食再:古义()今义() 三.词类活用 (一)名词活用为一般的动词 泉而茗者,壘而歌者,红妆二蹇者亦时时有 (二)名词用作状语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三)使动用法使之怎么样 1动词的使动用法作则飞沙走砾 2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凄神寒骨 3名词的使动用法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四、意动用法可译为认为。。。。。。,以。。。。。。。为。。。。。。

常见的文言文实词虚词整理版

爱 1爱其子,择师而教之(爱护) 2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欢,爱好) 3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爱惜,吝惜)4向使三国各爱其地(爱惜,吝惜) 5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慕,欣赏) 6古之遗爱也(恩惠) 7爱而不见,搔首踯躅(隐蔽,躲藏) 安 1风雨不动安如山?(安稳) 2何故置某于安闲之地。(安全) 3然后得一夕安寝(安逸) 4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安抚,抚慰) 5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安置、安放)6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哪里) 7衣食所安(养生) 8既来之,则安之(使---安) 被 1禹,汤被之矣(蒙受,遭受) 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表示被动) 3将军身被坚执锐,(通“披”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 4被发行吟泽畔(通“披”散开) 5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被子) 6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覆盖) 倍 1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通“背”,背叛,违背) 2焉用亡邻以倍郑(增加) 3五则攻之,倍则分之(倍,加倍) 4每逢佳节倍思亲(越发、更加)本 1抑本其成败之迹(推究本源、考查) 2凡植木之隆,其本欲舒,(草本的根或茎干) 3此之谓失其本心(本来,原来) 4今存其本不忍废,道中手自钞录(版本,稿本) 5是无难,别具本间章(臣子给皇帝的奏章或书信) 6盖亦反其本矣(根本。基础) 7若止印三二本(量词,书册的计量单位) 8此之谓失其本心(天赋的善心) 9本未倒置(树根,树梢,引申为主次,先后等) 鄙 1蜀之鄙有二僧(边界地方) 2鄙人。自称的谦词 3孔子鄙其小器(轻视) 2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庸俗,浅陋,鄙俗) 兵 1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兵器,军械) 2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用兵策略,战略) 3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士兵,军队) 4左右欲兵之(用兵器杀人)5兵符:古代调兵用的凭证 病 1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疾病) 2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困苦,困乏) 3不如舜,吾之病也(毛病,缺点) 4夫粜,二十病农,九十病末(损害) 5范宣子为政,诸侯之币重,郑人病之(担心,忧虑) 6今人乃以俭相诟病(责备、羞辱) 察 1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仔细看,观察) 2虽不能察,必以情(了解,弄清楚) 3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考虑) 4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察察,洁白的样子) 5明足以察秋毫之末(看清楚) 6人至察则无鱼(精明) 朝 1朝服衣冠(zhao 早晨) 2相如每朝时,常称病(朝见,朝拜) cháo 3强国请服,弱国入朝(朝见,朝拜) 4于是入朝见威王(朝庭) 5两朝开济老臣心(朝代) 6期年不听朝(朝政) 7坐南向北(对、向)曾 1曾不能毁山之一毛(用作加强语气,有时相当于“连----都----”或“竟”、竟然) 2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曾经) 3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竟然) 4是高、曾时为一倍(与自己隔两代的亲属) 5曾益其所不能(通“增”,增加)乘 1乘犊车,从吏卒(驾车,坐车,骑马) 2因利乘便,宰割天下(趁着,凭借)chéng 3自京师乘风雪(趁,冒着) 4乘鄂渚而反顾兮(登上) 5比至陈,车六七百乘,(sheng量词,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 6以乘韦先,牛二十犒师(四) 诚 1帝感其诚(真心真意) 2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实在,的确) 3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果真,如果) 4帝感其诚(诚心,诚意)除 1黎明即起,洒扫庭除(台阶) 2为汉家除残去秽(清除,去掉) 3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清除,去掉) 4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拜官授职) 5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整修,修理) 6不徐不疾(迟缓) 7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慢慢地,缓缓地) 辞 1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言词,言语) 2皆好辞而以赋见称(文词,文学) 3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推辞) 4动以朝廷为辞(借口) 5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告别,辞别) 6大礼不辞小让(讲究,计教) 7陶渊明的《归去来辞》(古代的一种文体) 8近者奉辞伐罪企(命令) 9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辞令:应酬的言辞) 10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辞谢,婉言道歉) 从 1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跟随,随从) 2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向---学习) 3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听从,顺从) 4樊哙从良坐(依傍) 5从此道至吾军(由,自) 6弟走从军阿姨死(参与) 7其从如云(随从的人) 8欲不可从(放纵) 9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zòng次于最亲的亲属) 10合从缔交,相与为一(通“纵”。东西为横,南北为纵) 11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从事,官名) 12可以便宜从事,向必禀我(办事)13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从容,舒缓,不急迫) 殆 1知彼知已,百战不殆(危险) 2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近于,几乎) 3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大概,恐怕) 当 1木兰当户织(对着,面对) 2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抵,相抵) 3有大石当中流(阻挡,抵挡) 4北邀当国者相见(执掌,主持) 5念窦娥葫芦提当罪愆(承担) 6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应当,应该) 7将献公堂,惴惴恐不当意(恰当,适合,合宜) 8犯法当死(判处,判罪) 9有狼当道,人立而啼(当道) 10一夫当关,万人莫开(占据、把守) 11当是时也,商佐之(值,在) 12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必然,必定、一定)道 1怀其璧,从径道之(路,道路) 2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取道) 3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道理,规律) 4于是废先王之道(主张,思想,学说) 5伐无道,诛暴秦(道义) 6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说,谈论) 7臣之所好者,道也(道理、规律) 8道不同,不相为谋(意向) 9闻操已向荆州晨夜兼道(走路、赶路) 10故园谁道有书来(料想) 11道之以政(通导、引导) 得 1所得表众亦极七八万耳(得到,获得,与“失”相对) 2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心得,收获) 3未得与项羽相见(能够) 4吾得兄事之(应该) 5此言得之(对、合适) 6得无教我虫所耶(得无:莫非,岂不是)7意气扬扬,甚自得也(得意) 8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具备)9某亦守法,与公甚相得(融洽) 度 1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大(量,计算) 2度我至军中,公乃入(推测,估计) 3度义而后动(考虑) 4乃曰“吾忘持度”(尺寸,尺码) 5春风不度玉门关(过) 6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限度,法度) 7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制度,法度)8一夜飞度镜湖夜(通“渡”渡过,越过) 9常有大度。(度量) 10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常态) 11崔九堂前几度闻(量词、次、回、个)12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谱曲)) 13指度人离俗出生死。三言两语,把一个人度了去了(度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